叛逆与觉醒:青少年心理教育影视漫画作品分析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6 10:34:58

点击下载

作者:徐光兴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叛逆与觉醒:青少年心理教育影视漫画作品分析集

叛逆与觉醒:青少年心理教育影视漫画作品分析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叛逆与觉醒:青少年心理教育影视漫画作品分析集作者:徐光兴排版:KingStar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9-01ISBN:9787567531796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言为了明天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青少年教育面临着新的危机和挑战。大众传媒、流行时尚、影视文化以及互联网等信息,从单一的纸质媒体向电子媒介的转化,更多地挤压了青少年的时空。在各种思想文化相撞、激荡中,青少年的思想也空前活跃,他们的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大众电视为媒介的流行文化日常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习惯,如语言、衣着、举止、品位等。其中一些青春偶像、风趣搞笑、时尚新潮、情节刺激夸张的影视剧,成为青少年文化需求满足的一个主要来源,同时也登上了传播与制造流行文化的主体地位,并且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发挥了让青少年情绪释放与调节的作用。

然而也有不少青少年在信息接受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对于流行文化的“连续轰炸”,缺乏思辨和判断能力,毫无免疫能力,只能一味地模仿与追随。观赏电影、电视剧是青少年模仿、无意识的学习过程,并且是情绪化的来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一定要谨防其中的负面效应:青少年成为流行文化最典型的纯然无力的牺牲品。因此,我们编写了这本《青少年心理教育影视漫画作品分析集》,以帮助在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些领域中从事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应付新的挑战和危机。

本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全书的“导论”,着重论述影视剧、流行文化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关系,从青少年的精神需求、青春期的叛逆与危机、青少年文化反哺三个方面来审视新一代人在整个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二部分共分五辑。第一辑“挑战与叛逆”,通过七部影视片分析了青少年在青春期危机和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和引导。第二辑“成长与梦想”,对青少年的自我成长和追求理想,与未来的发展动力,以及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蜕变进行了讨论。第三辑“青春与情爱”,探索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异性交往方式,朦胧的恋情,以及“偷食禁果”现象和负面效应。第四辑“家庭与亲子”,着重对家庭文化,家庭教育的得失进行探讨,指出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和亲子沟通方式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有力杠杆。第五辑“创伤与关爱”,探讨了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心理创伤、挫折和障碍,提示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与辅导,是一项紧急而重要的教育任务。

本书是心理学知识和青少年教育理论在影视剧、漫画作品分析中的运用,书中配以精美的图片,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可供各类关心青少年工作的专业人员或兼职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也是主编者参与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研究工作后又一学术成果。本书得到共青团中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和上海市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上海市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支持,谨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为了明天——为了每一位青少年能健康美好地成长,我们愿意作出新的贡献。徐光兴二零一四年秋于华东师大导论影视·流行文化与青少年成长一、多元文化与青少年的需求1.《小时代》的风波

前一段时期,电影《小时代》的上映受到众多青少年热捧,其超高票房引发全社会诸多争议。对这部电影作品中呈现的价值观过于“物欲”的批评意见,也不断见诸主流媒体。持批评态度的人,认为《小时代》不过是一种流行的低俗作品,甚至称其为“烂片”,并对导演郭敬明的粉丝嗤之以鼻,鄙夷地称他们为“脑残粉”。然而这种观点却遭到更多粉丝的反击,由此引起很大的风波和争议。

其实,郭敬明的《小时代》只是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一面。精神文化市场的需求是极其复杂的,人群的喜好、价值观和审美口味各有不同,没有必要贬抑否定一种,拔高颂扬另一种,使社会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变得单一化。

一部影视作品的高雅和低俗,是不能由社会的一部分人或“专家”说了算的,也不能用理性的、科学或法律的标准去衡量它。它是一种情感性、主观性很强的价值取向,更是一种个性化的选择。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是由个体的审美口味所决定的。就像欣赏歌曲一样,不能说美声歌曲就是高雅的审美作品,而民歌与流行歌曲中就没有审美价值,或者是低俗的。此外,对文艺作品更不能用政治的眼光去审视或上纲上线,否则就会导致文化灾难,这是已有教训可鉴的。

如果说《小时代》的内容是低级趣味的,价值取向是低俗歪曲的,而它却受到那么多的青少年喜爱追捧,那这恰恰说明,高雅、健康、光明、美好又受青少年欢迎的影视作品实在是太少了,以至于青少年们不得不以此类“烂片”来作为精神大餐,果腹充饥,这难道不是值得主流媒体和卫道者们好好反思一下的事情吗?

就如我们地球表面一样,因各种各样的物种的存在它才显得绚丽多姿。如果地球的物种逐渐变得单一,大概也就是地球消亡的开始。同样,在现代文明社会,多元化趋势使不同价值取向都得以被包容和发展。《小时代》也只是多元文化的一面而已,它迎合了市场的需求,迎合了青少年某种审美口味,没有必要以“香花”或“毒草”的主流文化标准去全盘否定它。

然而,我们也无须特意去袒护《小时代》。对电影和其他文艺作品的各种批评声音,无论是赞美还是贬损,也是一种社会多元文化的体现。各种争议和批评应该也可以共存。关键是我们在批判一部影视作品的同时,还必须去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对文化的独特个性“需求”,以及多元文化与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关系,即在一个庞大的青少年文化消费市场中,影视作品对青少年的人格成长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2.青少年在流行文化中生活“文化”是个特殊概念,已成为社会各领域关注的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出现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仍以多元化的方式存在,并不可避免地相互渗透、交融和吸纳。

青少年的心理和人格发展是一个复杂、特殊的被教化和内化的过程。“文化印记”是青少年在与各种文化的碰撞、互动的过程中,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吸纳“养分”从而形成的。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要“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就必须关注多元文化、流行文化和儿童、青少年发展。

青少年就像璞玉,通过文化的塑造,才能成为文明的传承者,才能创造文化。青少年学习文学艺术,观赏影视作品,可以获得精神的养分,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的品格,开拓视野。

然而,多元文化在儿童、青少年身上产生的影响也日益显现,比如偶像崇拜即“追星族”问题,语言方式问题,精神快餐问题,游戏暴力问题,文化价值判断问题,网络信息筛选和解构能力问题,性知识和色情文化接触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氛围,在儿童、青少年的内心留下深刻的烙印。如今,青少年已是“网络的一代”、“读碟的一代”、“拇指一族”的重要构成群体,同白领阶层一起成为新媒体的主要消费者。

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对大众流行文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进行了不少相关的研究,相继开展诸如“偶像崇拜”、“流行音乐(歌曲)与青少年成长”、“动漫风潮”、“COOL现象”、“流行语”为主体的研究。时尚文化已经渗透到少年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交流话题。少年儿童对明星的崇拜,对流行文化的热衷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少年儿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尚不成熟,对流行文化的追求有着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流行文化,从狭义方面是指上世纪60年代出现在西方社会中带有明显商业消费性质的,与精英文化相对立的大众通俗文化,其主要表征为机械复制、通俗肤浅、感官刺激、快餐式消费、颠覆主流、全民娱乐、物质取向、消费主义。它主要依赖商业化大众媒体来引领当下的文化品位与消费行为。媒介概念,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体,除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四大主要媒体以外,还包括音像制品、图书杂志、电影以及手机等新娱乐媒体形式。流行文化通过媒介传播、放大、渲染,在社会中蔓延与扩展,带有较强的娱乐性和世俗性色彩。

流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被复制它的技术手段决定。流行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种技术产品,而不是严格意义的文化创造。新媒介技术的发明与普及催生文化新的流行风尚,比如以手机、网络、MP3、三维动漫等新娱乐技术,启动与终结着对应的流行文化诞生、传播、起落、兴盛、衰落与消失的周期性运动。流行文化与媒介技术的战略联盟,使得少年儿童在各种文化符号与技术程序之间游走,盲目追赶着技术变迁背景下的流行文化的潮起潮落。

流行文化和大众媒介的娱乐性和商业性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广告、电视剧、MTV、卡通、综艺娱乐(如选秀节目)等。成人往往对新媒介技术包装下的流行事物或文化娱乐感到异常困惑,认识不足或者左右为难,因此经常为此与青少年发生观念冲突。3.青少年对大众电视媒介的需求

电视,已经成为青少年最容易接触的大众媒介,也是青少年每天接触时间最多的大众媒介。据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电视媒体接触方面,儿童普遍偏好卡通影像,而青少年偏好影视偶像剧,其次是综艺娱乐,以休闲轻松的节目为主。

另有一些轻松的电视节目,使成人变得儿童化;相应地,一部分电视节目又使儿童趋向成人化,电视导致不少家庭中成人与儿童的年龄差距和个性化消失。以大众电视媒体为中介的流行文化,影响着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习惯,如语言、衣着、举止、品位等,也许今后会对青少年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核带来一定的影响。

上述相同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在选择电视节目风格、电视剧情节内容、主持人风格各方面都呈现出惊人的相似。在有关节目类型的调查中,选择信息丰富的为14.4%,轻松有趣的为17.8%,时尚新潮的为17%,严肃深刻的为7.8%,其他的为3%,以轻松有趣与时尚新潮选择率最高。在有关电视剧特色的调查中,选择青春偶像的为16.9%,情节刺激的为18.7%,爱与正义的为19.6%,风趣搞笑的为44.8%,风趣搞笑名列榜首。在有关主持人风格中,选择另类怪诞的有4.1%,帅气靓丽的有24.6%,幽默夸张的有49%,智慧知性的有3.2%,其他的有3.2%,幽默夸张风格的作品成为近一半儿童、青少年的首选,因其具有娱乐轻松的特质。

由此可见,“寻求乐趣,释放压力”成为儿童、青少年看电视的需求的主要方面,并远远超过其他严肃深刻的文化需求。我们推测,由电视媒介传播的当今流行文化,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让儿童、青少年情绪发泄与释放的功能,特别是缓解学习的压力、忘记烦恼、排解焦虑等。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做家长的人深思的问题:是什么造成了现在儿童、青少年有如此沉重的压力?如何还给孩子们一个有游戏的“童趣”时光?

此外,大多数少年儿童坐在电视机或电影屏幕前,在信息接收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对大众流行文化毫无免疫能力;面对流行文化的“连续轰炸”,许多缺乏思辨与判断能力的少年儿童很可能是无可奈何的接受者,只能一味模仿与追随。这是因为儿童尚未形成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缺乏生活经验与辨别能力,同时又在课后作为独生子女受困于家庭之中。处在与繁华都市生活的隔离状态,使得儿童主要通过电视媒介了解周围世界。20世纪20年代美国佩恩基金会曾进行关于电影对儿童、青少年影响的社会研究。该研究采用调查、实验、统计方法,侧重研究大众媒体是否会对儿童、青少年犯罪、社会偏见、侵犯暴力、色情刺激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研究后的主要结论是:电影是模仿,是无意识的学习,并且是情绪化的根源。

有一部分儿童、青少年也会在接触电视媒介时,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孩子往往不加选择地看电视,除了看电视,对其他活动都不大感兴趣,尤其对人际交往不感兴趣。他们把看电视当成最好的精神寄托,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得懒散、麻木和消极,成为一种“病状”。这是因为流行文化一般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像讯息出现,能够快速吸引青少年,从而转移其对现实的注意力,使其脱离其他社会活动。由于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正确使用大众媒介,对流行文化有一定的理解力与判断力,他们一旦在现实中遇到烦恼与焦虑,内心就会迅速被流行文化中的负面影响冲击,从而逐渐形成不良的态度与行为。

综上所述,本文开头所说的电影《小时代》的风波,实质上应该放到更大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来审视。《小时代》只是多元文化和流行文化中的一种现象,它自有其存在的需要,会受到青少年的欢迎。如果说它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那么我们得承认这些影响其实早就存在了。这种负面影响在其他媒体文化中或多或少也都出现过,因此不能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电影《小时代》身上,这样做的结果,无非是更抬高了《小时代》,反而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对于流行文化,在看到其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看到其正面的审美价值。在倒洗澡水时,不能把孩子也泼出去,尤其对于文艺作品,是不能简单地用“香花”和“毒草”来区分的。二、青春期叛逆心理与影视文化1.青春的突变

什么是“青春期”?这是一个不能简单回答的问题。有人把它看作是“急风暴雨期”,也有人把它视作是反抗或逆反期,学者们称之为“心理离乳期”。但也有不少人把它讴歌为人生最灿烂美丽的一段日子,因为它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题材。

青春期是指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从儿童发育成人,身心各方面发生快速变化的过渡时期。例如,一个头扎蝴蝶结,蹦蹦跳跳,整天缠着外婆讲故事的小女孩,经过了青春期以后将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青春期是以性器官的发育为标志的,这些变化主要通过第二性征表现出来。

所谓第二性征就是区别男女性别差异的外部特征。人一出生就有男女之分,生殖器官的差异为第一性征,这在胚胎时期就形成了。第二性征则在青春期逐渐出现,比如:男孩身材魁梧、肩膀宽阔、喉结突出、长有浓密的胡须和体毛、音调低沉等,女孩则乳房隆起、骨盆宽大、体态丰满、音调尖细等。这时男女都会有阴毛、腋毛出现,这些都是性激素作用的结果,是一种人类进化的自然属性。

青春期是每个人的必经阶段,第二性征往往会变成衡量发育是否正常的标志。同时,身体形态、功能和素质等方面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把人体比喻为数百亿个“生命之砖(细胞)”建成的“生命大厦”,那么青春期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工程,处在“快速加工阶段”。这个时期施工的质和量将决定这座大厦的质量和寿命。

随着青春前期的少男少女迅速地成长,他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逐渐形成自我的价值意识。同龄人的压力迫使他们穿着相同的服饰,说着他们认为“合适”的流行语,形成他们对时尚、明星或爱情的一致看法,他们认为即使不被成人社会认可也不是一种什么大不了的惩罚。这就是他们的情绪变化有时为父母和师长不理解的缘故。

在我们这本影视漫画作品分析集中,宫崎骏大师的《千与千寻》就是这样一部代表作。这部动漫影片一经上映便赢得满堂喝彩,但最能赢得观众赞赏的并非影片中唯美的画面和动人的音乐,而是影片中主人公千寻破茧成蝶,奇妙的成长经历。

这是一个没有武器和超能力打斗的少女冒险记。千寻的成功并非因为她彻底打败了恶势力,而是由于她挖掘出蕴涵在自身中的生命潜力,发挥了人本身的智慧,遇见了一个更美丽的自我。正如少女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千寻”含义一样,象征青少年经过不断的磨练,终于形成了自我的价值观。

另一部电影《高考1977》更是象征了一代年轻人的理想追求,在艰苦的劳作和高考的日子中,接受生活和灵魂的洗礼,获得人性的升华和自我的成长。影片中的知青是羽翼未丰的雄鹰,却有着远大的人生理想。他们力图冲破文革对人性的压抑,这是一种生命成长的冲动,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影片中追赶火车的那段情节,尤令人为之感动,催人泪下。这种“追赶”的过程既象征着青春不屈的力量,也象征着青春的突变。这部影片深刻地展示了年轻一代破茧成蝶的真实成长经历。2.追踪青春期叛逆心理

青少年既不是小孩子,也不是成熟的人,少男少女的性冲动也许比他们的父母更强烈,身材也比父母更高大,但他们却不被允许做许多事,例如寻找工作,抽烟酗酒,不到法定年龄不能结婚等。这些信息清楚地表明:成年人认为青少年容易冲动,所以为了他们的成长需要,对这些“孩子”严加管束,这就使得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或师长经常发生冲突。

进入骚动的青春期,那些原本十分“听话的”少男少女可能会做一些特别让家长担忧、羞愧、恐惧、绝望、气愤或内疚的事情。一般把这种状况称作青春期的“叛逆心理”。最常见的表现为:大部分时间都一个人呆在家里,而且显得沉默而畏缩;或者整天不回家,出现早恋行为;总是用不信任和不尊重的态度对待长辈;因为非常个人的原因,攻击和排斥父母,或者和父母争吵,特别是和“同性的”父或母;隐瞒自己的行为和去处;公然藐视家里的规则和家庭认为合乎礼仪的标准;拒绝和全家去任何地方;有很长一段时间都逃学;离家出走;折磨更加年幼的孩子;尝试性行为……

这期间,流行文化也部分促成了青春期叛逆心理,例如语言的运用,就成为一种叛逆符号的表征,这是因在现代快节奏的商业气氛中,大众参与意识崛起,当代青少年已不同于上一时代的人们,他们已经从单一的政治模式中解放出来,不再迷信权威,仰视大人物,而是颠覆传统,消解崇高,恶搞经典,将思考、调侃、揶揄与快乐融合隐藏在一个个改装或生造的鲜活的话语中,进入一个“词语辈出”的时代。青少年儿童成为这些新新人类与新兴词汇的创造者、代言人与模仿者,从他们嘴中使用频率最高、最酷、最有性格的词句,就可以洞察出青少年对日常刻板语言的叛逆心理,例如故意利用谐音表达与原词相反的意思,玩文字游戏,搞笑,娱乐,减压。

此外,影视片中偶像的流行风尚之“酷”品位,也或为青少年努力追求一种更前卫的,与众不同的气质或叛逆风格。用青少年自己的话来说,酷就是一种冷漠的形象;酷是另类,异于常人的表现;酷是很有个性,但又能为同辈接受的东西;自我感觉与别人不同,那就是酷;靓仔就是酷;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好,又有些自傲,就是酷。“酷”是一种挑战、一种勇气、一种能力、一种卓然独立的特性和个性的充分张扬,而不是简单的追随与模仿,它比较需要投入心理成本及独特的个人目标。在欧美许多国家,“酷”成为青少年表达赞许之意的通用词汇。一项语言调查表明,“酷”在青少年中拥有九成的使用率。说“他真酷”,不仅意味着他很好、很棒,还意味着他很出色、很神气、富有魅力。对“酷的一代”而言,做“好人”不如做“酷人”更有吸引力。

在流行文化各种审美标准都有可能存在的现代社会中,少男少女的自我认知正处于第二次形成的青春期,急需在周围找到一种可以证明自我、塑造自我的方式。在流行文化中就可以将叛逆心理按需分配,比如,谢霆锋的特立独行,梁咏琪的温柔清纯,王力宏的阳光健康,F4的英俊帅气,S·H·E的青春靓丽,周杰伦的冷面炫酷,王菲的百变造型,李宇春的帅气妩媚……通过对各种风格与审美标准下的偶像特质的模仿,从各自喜爱与认可的明星身上发现各种流行饰物、时尚装扮、言谈举止、气质品位等来完成对极具变化中的自我进行诠释与定位。青少年自我认知的多种可能性的形成需要流行文化中多元模糊的各种元素,而光靠书本与课堂上的知识结构则会无法满足他们情绪的释放与精神的寄托。

动画片《哪吒闹海》的题材,取自中国传统经典的民间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该片中,哪吒从一个叛逆的少年成为百姓爱戴的小英雄,哪吒鲜明的个性灵活地展现在荧屏上,深深赢得青少年及其家长的喜爱。《哪吒闹海》中最激烈的一个冲突,不是哪吒与龙王父子的打杀,而是哪吒和李靖的父子冲突。这个冲突实际上是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或流行文化的冲突,是哪吒青春期叛逆心理的集中体现。冲突的背后是挑战上层权威,释放父权压力带来的束缚感,追求自我的解放。

此外,本书中分析的电影《逍遥法外》中少年弗兰克的蜕变和动画片《无敌破坏王》中的主角拉夫尔的冒险成长过程中,都可以发现相同的青春叛逆符号,以及对流行文化的认同和需求。

然而随着社会的开放与都市中产阶级的崛起,流行文化逐渐被视为社会民主化的多元现象,表明它不仅是娱乐或商品,而且携带着强有力的、所向披靡的新思潮,代表了时兴社会话题、观念、感觉与审美趣味,因此流行文化并不能被简单定义为商业机制运作的结果,同时也牵涉人们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

流行文化永远是在浮动着的,上下不定,前后流动。这恰好与青春期不稳定的“急风暴雨”期的情绪与心态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吻合。流行文化的浮动感与非稳定性,让青少年内心对一成不变的现实产生抵触的情绪,更是对每天枯燥乏味的学习、单调的校园生活产生一种叛逆心理,于是他们在流行文化的自由空间中找到乐趣,感受到各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节奏。在流行文化提供的多种可选择的途径中,找到新的解决途径对抗现实学校生活的不可逆性。

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往往显得非常不合情理,特别在亲子冲突方面,他们动不动就会对父母产生敌对情绪,甚至会态度粗暴。有的青少年叛逆心理还表现为动不动就离家出走或自杀等。这种叛逆心理的非理性表现与流行文化中的非理性化成分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也是青少年认同流行文化的一个方面。流行文化的非理性表明的生活方式是:不遵守传统道德和规范所规定的协调安稳的生活,宁愿在不断突破传统规定的叛逆生活方式中尝试各种新的生活的可能性,把遵守传统道德看作是刻板僵化的生活模式,并把这种模式当作人生烦恼的主要来源。

流行文化的这些特征与青少年渴望新奇、超越平凡的叛逆心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处,所以青少年对流行文化的认同感是相当强烈的。3.青春期的危机

当然,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也会有很多的苦恼,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危机,例如学业的压力、交友的问题、情绪的起伏,特别是随着体内性激素分泌的升高而增强的性驱动力,以及由于性主题泛滥的社会媒体刺激而出现的精神不安定、困难和障碍等。由这些问题转化而来的心理不健康症状被统称为“青春期危机症候群”。“危机”(crisis)一词源自希腊语,原来的意思是“分离、区别、判断、决定”等,后来的含义为“重要的变化产生的转折点,面临选择或决断的歧路或境界点”。就如一个还未成熟的青涩苹果一样,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阶段,是一个发展阶段终了,迈向另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中间过渡期。此时,原有的心理机制无效化了,而新的心理适应机制尚未构建,这个过渡期是青少年精神不安定、心理情绪最容易出现危机的时期。

简单地概括一下:“青春期危机”的本质是青少年对“成熟的渴求”或“苏醒”,与现实生活中的“停滞”或“障碍”两者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所产生的心理不适应问题。

青春期的危机有时是“急风暴雨”式的,不安定的,危险的,但另一方面却具有新的飞跃,新的发展的可能性,犹如处于暂时的“休止”、“茧蛹”期,羽化和新生的阶段就快到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危机也是“转机”,是发展变化的转折点。国外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这样说过:“青春期的成熟危机,是成熟过程中必然相伴的产物,除非敢于面对,勇于正视以及去克服危机,否则一个人是难以自立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危机、克服危机,我们才会成熟……”

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一个最佳的代表作。影片通过一位寻找灵感的作家与主人公派·帕帖尔的谈话,用倒叙的手法,娓娓讲述了一个少年海上历险的奇幻故事。在太平洋上,16岁的少年派独自一人与一只老虎漂流,危机和险境接踵而至。

少年派孤独一人,在如镜如画的海面上,伴随他的只是青春的孤独背影,以及随时要吞噬他的一只成年孟加拉虎。这个画面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和心理隐喻,宛如一场梦境。派阅读了船上的求生手册,制订关于食物、水、救援以及作息的严格计划,并随时储存体力,以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及充沛的精力。

终于,危机变成了转机,船飘到了墨西哥海岸,孟加拉虎头也不回走进了森林,象征着少年身上的某种神秘的力量离去或消失。多年以后,派已经成年,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但少年派的青春历险故事,可以有多种解读版本……

老虎也许是少年派人格结构中的一部分,即心里原就有“猛虎”存在,这种“虎”是青春的力量,或者是对成熟的渴求,代表着自我的暴力攻击性。因此接受自己,改善自我的性格,远比接收一只老虎,改变一头猛虎困难得多。“漂流”的过程隐喻的也许就是青春期的发展历程,只有经历“漂流”,新的人生和生活才会从此开始。

当然对于青春期危机有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援助,以此来帮助一些少男少女更好地摆脱障碍,顺利通过危机,更健康地成长起来。

例如台湾电影《志气》中,在热心温柔的吴老师辅导下,一群正值青春期的拔河女孩展现出高昂的战斗意志,用力拉出了属于她们的一片天。根据美国“奇迹女孩”莉丝·莫里的自传《破晓》改编的一部现实影片《风雨哈佛路》,更加可信地描述少女莉丝凭借着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在成人的帮助下,勇敢与命运抗争,最终步入哈佛学术殿堂的人生经历。

少年派和少女莉丝一个重要的心理品质,就是具备了坚韧的心理弹性,即指个体遭遇逆境或危机之后适应和发展良好,其特质包括坚韧、自强、乐观和希望等,也是个体与逆境抗争的过程。有了良好的心理弹性,青少年才能更好地渡过“青春期危机”。4.追星与偶像崇拜

在青少年观赏和评价现代影视文化的过程中,会产生追星和偶像崇拜的心理现象,这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不少调查显示,追星现象在青少年人群中占据主导地位已经是一个无法辩驳的事实。当代青少年崇拜的歌星、影星和体坛明星等通常具有年轻美貌、个性突出、充满青春活力,相当富裕又颇具反叛性的特点。追星具有流行性、青春性、情感性等特点。追星以一种颇为直观的、非理性的、神秘化和神圣化的社会认知来看待偶像人物,它本质上是当今社会大量的新闻炒作和商业包装的结果,因而具有很大的商业性和功利性。明星与其迷恋者之间形成了鱼和水的关系,他们互相依赖,密不可分,而连接他们之间的桥梁就是有关明星的各类商品(如唱片、影集、CD、VCD、书籍、挂像、服装、信用卡、歌(影)迷会等)。

大凡明星基本都是在事业上功成名就的,他(她)们所取得的成就和走过的光辉历程对充满梦想的青少年来说就是个坐标。而且青少年所崇拜的明星,尤其是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等往往在形象上比较吸引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是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呢?此外,明星在年龄上与青少年差别不是很大,基本不存在“代沟”问题,因此明星和青少年往往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

另一方面,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对个人心目中高度理想化、浪漫化的偶像所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情爱依恋与想象。在偶像崇拜中,有一定未来挑选理想配偶的假设意义。事实上,少男少女会将偶像的外形与气质作为自己未来理想配偶的一种化身。青少年在偶像演绎的歌曲、影视作品中,很自然地自我想象成这浪漫故事中的“男主角”或“女主角”,实现心理置换与情感寄托。这种情爱想象本质上是一种间接的、虚幻的、一厢情愿似的情感交流,它具有非对等性、非直接性和非互惠性等特点。

偶像崇拜常能够给青少年带来一种近似童话世界的精神满足,青少年的自我成长需要有这样的精神体验来梦想自己未来的情感生活和事业发展。其美好的情怀也常会使青少年沉湎于对其偶像的种种遐想,对他(她)产生一种近似狂热的、非功利的追逐和迷恋,把他(她)看成是世上最完美的人物(朋友、情人或伴侣)。因此,偶像崇拜是一种自我陶醉似的情感体验。

偶像崇拜本身并没有什么对错可言,但凡事都要有一个度,如果崇拜变成一种失去理智的行为,甚至为其醉生梦死,这样就已经超出了偶像崇拜的范围,成为一种狂热的迷恋行为,结果会有损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人格的独立发展。偶像崇拜还有内外二层性的欣赏,即表层性欣赏和内在性欣赏。表层性欣赏的突出特点是重点欣赏偶像人物的形象性和流行性特征;而内在性欣赏,其突出特点是重点欣赏偶像人物的人格和气质特征。这两种方法,一个重表,一个重里;一个重欣赏,一个重认同,反映出青少年在偶像崇拜中的不同取向。

偶像崇拜的心理发生原因在于,青少年常常会将其社会学习行为和依恋情感定位在某个特殊人物身上。因此,偶像崇拜就是一种直觉的、情绪化的和梦幻式的社会学习和依恋行为,这些偶像在青少年内心中已被神化,产生了某种光环效应,于是迷恋心理就会强烈地发生。

但如果能够把社会学习和情感依恋定位在某个正面形象的明星,或偶像的某些特质上(如完美的人格特点、高尚的情操、自我励志的精神等),青少年也可以通过明星和偶像的榜样作用,促进自我成长,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为健康。这也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事实。三、青少年文化反哺与朦胧的恋情1.青少年文化反哺及其影响

根据社会的常理,儿童、青少年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精神世界,一般是受到长辈、家庭、师长的哺育、影响或教导而成长的,但是在现代社会,好多家庭文化、价值观的取向,以及教师的认知、行为反而会受到青少年的影响,或两者之间形成互动。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文化反哺”。

青少年的文化反哺现象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青少年有自身的主体意识,他们不但希望有主宰自身事务的能力,同样希望自己的想法也能够被家庭和师长们接受。他们不断表达的观点,对家庭的生活方式、成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均产生了显性或隐性的影响。

例如青少年喜欢的影视片或明星、偶像,甚至一些网络用语和流行文化,他们在津津乐道谈论评判时,也深深吸引了成年人。成年人一经涉猎,不知不觉也受到了感染或者同化。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开始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其后不少成年人从中获得了多重的教育启示。

这种文化反哺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对于新变化的适应能力都超越了他们的长辈和老师,特别是在科技新技术、新兴消费品的运用或社会流行用语、新鲜词汇的使用能力上都明显超越了师长们。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理解力去看这个世界;他们同样希望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选择,而不是长辈告诉他们该接受什么、学习什么。

当青少年与父母长辈的观点发生冲突时,大多数孩子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力图说服他们;也有部分孩子会采取激烈的方式坚持自己的观点,直到长辈让步或妥协;还有小部分孩子采取心里不服气,嘴上沉默的方式,仍然我行我素。这种碰撞也会产生文化交融、文化反哺的现象。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另一个事实是,青少年对于父母一辈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价值观、政治倾向、为人处世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按照一般的看法,父母、老师的社会阅历丰富,在理解社会和人生体验方面能够给孩子较大的影响和帮助,但事实却是今天的孩子有时比父母更能正确地看待社会。孩子也敢于将自己的想法与父母长辈交流。例如,有些孩子在接受一些社会准则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比父母更为坚定的一面。比如,孩子会在父母不经意乱穿马路,或者随手扔弃食品外包装或烟头时提出质疑。孩子在这些社会规范行为上的表现经常成为父母长辈的榜样,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不可否认,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大众传媒的广泛影响是青少年获得“文化反哺”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大众传播媒介几乎影响到了青少年思想、行为、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青少年有条件从父母、老师以外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尤其随着网络时代、信息共享时代的到来,年青一代更是如鱼得水。孩子似乎“与生俱来”拥有电脑技术和语言使用上的优势,他们基本垄断了对互联网及其信息的话语权。

在文化反哺这一“反向社会化”的过程中,父母、老师确实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尤其对于更为讲究次序尊卑的家庭来说,亲子关系的“颠覆”,会让人感到难堪。父母在家庭、老师在学校课堂的教育不再占有绝对的主导灌输权。孩子从网络新媒体上获取的新知识、新信息也许让你一时难以接受、理解,然而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无知”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尤其是向孩子晚辈承认缺陷、虚心讨教不是件容易的事。

虽然青少年文化反哺远没有像父母一辈对他们的正向社会化教育那样在文化传递中占到主导地位,但从社会价值上说,这种现象其中的积极意义却不容忽略。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难题。例如,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青少年教育方式是否要面临变革?在文化反哺现象下的青少年家庭教育要如何开展?2.家庭文化与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家庭作为最活跃的社会细胞,是社会变革最灵敏的感应器,它把个人与社会联系在一起。青少年对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作品的欣赏、品味,大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完成的。从“超女”的火热到各种明星杂志的热卖,电视赋予名人以各种光环。无论是时尚动态,还是社会知识,青少年大多是通过家庭生活这个平台获得的。因此建立什么样的家庭文化就至关重要了。

在我们这本影视漫画分析集中,可以用《如此爹娘》和《伴你高飞》两部影视片作为一反一正两个相互对照的案例进行研究。电影《如此爹娘》是上海大公滑稽剧团在上世纪60年代演出的喜剧片,影片中的“小宝家庭”与“阿龙家庭”是影片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家庭,两个孩子面临的家庭文化教育也是截然不同的。小宝的撒谎、逃学、乱花钱等不良行为,实质上就是模仿其父母的行为。父母的“以身作则”,所谓的“身教”,对小宝的影响是极大的。

在电影《伴你高飞》中,女主角艾米童年时期与父亲的关系很淡漠。后来艾米在自家附近的一片湿地发现一群小雁。随着它们的成长,小雁成了父女情感交融的催化剂。父亲的信任和关爱,给了艾米成长的力量,良好的亲子关系使父母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抚养小雁的过程使一家人拥有了共同的兴趣,艾米终于勇敢、坚强、快乐地成长起来,她像长大的小雁一样,终于可以在希望的蓝天上展翅高飞。

这两部影片展示:一个拥有良好行为、兴趣和情操高尚的家庭文化,经常能给孩子以正面的影响,起到表率和示范的作用,有助于子女养成良好品德、健康人格,能引导子女积极向上,使之成为有用之才。相反,一个自私、贪婪、虚伪的家庭,往往给子女造成恶劣的影响,使他们感染上不道德、不诚实等坏习气,造成他们天然的认知缺陷和情感障碍。这些孩子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就有可能蔑视社会普遍遵守的伦理道德和行为准则,甚至跳入犯罪的泥潭。

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个课堂,家庭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处于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因此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家庭可以及早发现并及时消除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从源头上着手,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家庭防治的及时性要求家庭在防治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教育过程中及时关注、提早干预,尽其所能做到“未亡羊而先补牢”。

对大量未成年人犯罪案例的调查表明,父母的不良形象如同阴影一样笼罩着子女的心灵,诱导着子女的思维和价值取向。这种不良影响对子女心理的烙印尤为深刻,往往成为子女的不良心理定势来源。在那些情绪障碍家庭、破裂家庭及违法犯罪家庭中成长的未成年人,其心理和性格往往会变得异常,并极易出现反社会行为。几乎在所有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查中,我们都可以观察到家庭教育的失误和家长的责任。

我们所关注的家庭文化主要指家庭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价值观和生活氛围。有时也表现为是一种“家风”,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家训,如颜氏家训、傅雷家书等,这些家训体现着一个宗族或家庭的“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在繁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生活方式、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家风不仅影响着当代家庭成员,也会继续影响下一代甚至往后延伸至许多代。家风并不直接决定未成年人的行为,而是通过其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教养方式、教育内容等产生影响。未成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作为其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风将为未成年人的信念、习惯、喜恶等打上烙印,并对其人生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一些低级黄色的文化及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涌入国门,这种消极文化对涉世未深、善于模仿且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的未成年人起着直接影响和刺激作用。同时,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的社会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界限不分,信用缺失,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滋长,见利忘义、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滋生,也对未成年人产生了不良影响。有些渲染“暴力”、“色情”、“恐怖活动”的影视作品,特别成为未成年人滋生不良行为的诱因之一。

因此,创作和展播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青少年影视作品,成为当务之急。而家庭所在的社区文化是青少年学习和接受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内化人格的有效载体。充分利用社区文化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优良的环境,开展旨在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对丰富未成年人娱乐生活,对未成年人接受文化艺术教育、提高艺术素养,融入社会关系将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社区文化有了青少年的积极参与、设计和创造,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丰富和活跃社区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为未成年人提供了施展才华、增长知识、启迪思想、净化心灵、开阔视野、锻炼能力的机会。3.青春萌动的恋情

经常观看暴力性影视片,会引发青少年的犯罪或暴力攻击行为,这在国内外已被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然而观看性爱、情爱方面的影视片,是否会促进他们性意识的觉醒或早熟,却非常缺乏科学研究和实证结果。

其实,促进青少年性意识觉醒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的全面供给,促进青少年身体发育高峰提前到来,性意识也随之觉醒与萌动。二是多元信息渠道的开放,特别是大众流行文化中所承载的性别角色信息,对少年儿童性别认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视频讯息的直观效应让他们较早地接触与了解到青春期与性的知识,而爱情作为电视、电影、文学中的永恒话题,也让青少年对这种美好情感充满憧憬与想象。此外,青少年生性好奇,富于想象,喜欢模仿,追求完美,流行文化中的浪漫故事、情色画面会对正值敏感期的他们起到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因此,青少年的“早恋”,性意识觉醒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社会现实的折射。

少男少女的青春萌动,其实是一种非常正常普遍的表现,于是大众媒介所传播的经典爱情便成为他们的向往与寄托,起到塑造一定的异性角色的作用,让他们明白什么样的对象是“意中人”或“心上人”。他们那种“月朦胧,鸟朦胧”的初恋情愫,正如歌德的诗中所言:“哪有少女不怀春,哪有少年不钟情?”无论文学、音乐,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对初恋有过美好的描写,都认为那是人类情感中最珍贵最美妙最奇特的一种,会让人怦然心动,回味长久。

少男少女处在青春岁月的前期时,其标志是以第二性特征显现(如女孩出现第一次月经,也就是初潮;男孩出现第一次射精等),即以生殖潜能开始出现的“发身期”作为发展的阶段。许多少男少女在青春前期就表现出对性的渴望,而并不是等到青春后期才出现,但一些与性相关的行为本质上不是性行为。例如,青春前期的中学生一般会有一些关系密切的“最好”朋友,他们相互信赖,一起分享双方之间的秘密。这些朋友通常与他(她)是同性别的,而且他们也倾向于在异性群体里形成更大的“朋友圈”,这不能简单称之为“早恋”。不可否认,也有部分青少年的早恋其实是一种“早练”,他们的“恋爱”是一种“练爱”的尝试或冲动。

早恋是青春期让老师与父母揪心与担忧的事情,同时这也是一种少男少女们特有的情感现象。在这个特别时期,学校与家庭要积极地疏导,强行干涉是不可取的,要给予孩子们一定信任感。此外,有不少学者认为,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流行文化中的言情片、浪漫故事、偶像剧等也是早恋的一个社会原因,它们催化了校园早恋的发展速度与频度。然而这仅是一种假设,缺乏实证研究来加以佐证。毋庸讳言,性和身体的主题、内容和形式,几乎成为流行文化无休止地引诱社会大众进行消费的最大动力。不但流行商品环绕着身体和性而产生,身体和性本身也因而变成了商品。而且,身体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也可以直接成为组成流行文化的数据和符号。都市街头,女性身体通过不同的形式而无所不在,如时尚广告、流行杂志、车展、橱窗模特、真人秀、健康卫生、塑身减肥、美容治疗等,都传达着性感信息。此外,男色消费也成为当今一个新趋势,花样美男、健壮体魄、中性审美等,流行文化中对身体与性的商品的生产与销售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四周,无论年龄,不管成人或未成年人都无一幸免。

男孩女孩在相处中,或迟或早都会把对异性的注意力转移到某个人身上,并会伴随着好感的增加产生亲近的愿望。这就是由接近异性期发展到了两性的原始恋爱期。之所以说是“原始恋爱”,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恋情与成人的恋爱在形式上是不一样的,理智的成分比较少,但生理基础是一样的,于是就会产生“禁果”效应。越是封闭压制,青少年就越会擅闯“禁区”,偷尝禁果,造成严重的后果。

本书第三辑选编了十部影视片来分析这种朦胧的青春恋情,以及偷吃“禁果”现象增多的原因。《侧耳倾听》和《南方小羊牧场》两部影片,从正面讴歌了少年少女清纯真挚的恋爱,让爱和恋情成为助力,促进青春期的孩子共同成长。而《早熟》和《总有骄阳》两部电影,从另一个侧面分析了青少年的性心理冲动,以及偷吃“禁果”所产生的后果,来告诫整个社会注意未成年人“早熟”的负面影响,并要对青少年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及早进行干预。

青春期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性交往在个体成长历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青少年心理萌发的异性吸引是性心理和性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是人的情感世界中美丽而珍贵的内容。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相互照顾,这对于培养健康的心理是大有益处的。异性同窗共度三年四载,建立纯洁的异性友谊是人的天性,是极其可贵的,也是必要的。

既然青春期异性交往是一个人不可回避、不可或缺的必修课,那我们就应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引导青少年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

青少年通过异性交往,可以了解异性的各种特征,增长对异性的认识,消除两性之间的神秘感、好奇心,帮助少男少女较为正确地了解异性世界中的自己,培养正确的性别角色行为,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群体“认同感”和平等观念以及责任心等,掌握与异性交往的正确方法,懂得相互尊重,为今后能和谐与异性共事,甚至为日后的择偶、成婚和家庭生活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在这个方面,我们社会的影视、动漫等艺术作品的创作应该有发展的空间,以心理教育为目的的“电影本体心理学”,在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人的成长的良好援助方法了。大众传播媒体和社会主流文化任重而道远。第一辑挑战与叛逆故事中的故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心理分析陈剑超片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制片地区:美国,中国台湾导演:李安主演:苏拉·沙玛、拉菲·斯波、伊尔凡·可汗、阿迪尔·胡山上映时间:2012年片长:127分钟获奖情况:2013年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原创配乐奖,最佳影片及最佳改编剧本等提名;2013年第7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奖,剧情类最佳影片及最佳导演提名剧情回眸

影片通过一位寻找灵感的作家与主人公派·帕帖尔的谈话,用倒叙的手法娓娓讲述了一个奇幻故事。故事发生在本得治里镇,原法国在印度的殖民地。派的父亲在镇里开了动物园,母亲是花园植物学家。派是他们的第二个儿子。作为游泳冠军的叔叔教会了七岁的派游泳,而这技能之后拯救了他的生命。叔叔曾告诉派的父亲,如果你想你的孩子拥有纯净的灵魂,就带他到法国Picine Moilter泳池里去游个泳。这也成为派的名字的由来。年少的派虔诚地信奉着他心中的上帝,集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种信仰于一心。在舞蹈课上,派遇到了让他一见钟情的女子Anandi,然而这个时候,全家决定把动物园卖掉,移民到加拿大。

派与Anandi依依惜别,踏上了去往远方的旅途。于是一家人,带着要卖去南美洲的动物,登上了去加拿大的日本货轮。在货轮的餐厅,母亲需要素食,却遭到厨师的拒绝。厨师蛮横无理,并极度歧视印度人。一场激烈争执之后,派一家人只能在餐厅里吃白米饭。就这样船在太平洋上平稳缓慢航行,驶向作为中转站的马尼拉。在进入太平洋的第四天,即将到达马尼拉的时候,暴雨来临了,日本货轮失事。派侥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而他的家人全部遇难。与他同处一艇的还有一条鬣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饥肠辘辘的鬣狗把目标瞄准斑马。斑马受了伤,毫无抵抗力,成为鬣狗的食物。母猩猩对鬣狗的做法十分反感,极力地嘶叫,抗议着,反对着,并敲打鬣狗,鬣狗被敲打在地,母猩猩不停喘息,以为结束了这场恶战,然而安静了短短几秒之后,凶残的鬣狗出其不意地开始打击报复,可怜而善良的母猩猩终究敌不过鬣狗的利齿,躺在了血泊中。“不,不,不”,派对着鬣狗大叫着,是极度悲伤之后的愤怒和仇恨。他拔出刀子准备和鬣狗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正在这时,孟加拉虎一跃而出,鬣狗一命呜呼。为了防止自己被老虎吃掉,派逃上了自己用救生衣和桨搭建的小木筏。

接着,少年派独自一人与一只老虎海上漂流的故事便这样开始了。如镜如画的海平面,夕阳西照,水里映出的是一条白色的救生船和一个瘦弱男孩站在一艘小小的橙色小木筏上的倒影,救生船和小木筏离了一段距离,中间用一根缰绳连着,似乎有些距离,又似乎是一个整体。派阅读了船上的求生手册,制订关于食物、救援以及作息的严格计划。为了保持头脑的清醒和精力的充沛,他使自己忙碌起来,又注意储存体力。而首当其冲的是要保持对生存的希望。派收集淡水,捕鱼,为了不使自己成为老虎的食物,他“细心照料”着老虎。有一天,理查德·帕克忍受不了饥饿,自己去水里捕鱼,而后没有吃到鱼的它朝派游去,派迅速从小木筏跳上了船,当老虎在水里露出渴望被救上船的眼神时,善良的派最终还是下不了手杀死老虎:和它一起生存下去。夜晚的海里充满着梦幻的气息。派轻轻搅动着水面,淡蓝色的荧光从指缝中溢出,水下的无数只透明发光的水母照亮了海面,突然一头巨大的鲸鱼高高跃出海面,再缓缓落入海里。这只鲸的出现,使派船上所有的食物都翻入了海底。没有了饼干,没有了淡水,面临的是饥饿,是死亡。饥饿激起了派求生的本能。在和理查德·帕克的一番争夺之后,派赢得了一条大鱼。作为虔诚的信徒只吃素食的派选择了吃鱼。为了生存,为了命,为了活下去。还有一件事就是学会和理查德·帕克沟通。派准备了鱼肉,小心翼翼靠近它,就像动物园驯动物一样。凭借机智勇敢,在食物的帮助下,派终于驯服了理查德·帕克。于是他和理查德·帕克的关系,从最初的相互提防和想要杀死对方,逐渐转变为相互依赖和共处。理查德·帕克的存在,以及对它的照料变成了派生存下去的一种动力。

海上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如此艰辛:没有人救援,不知道尽头;暴风雨来临,电闪雷鸣……当派体力透支、濒临死亡的时候,船漂到了一块满是榕树的小岛,岛上不仅有无穷的食物,还有充足的淡水。派觉得就如到了天堂。对未知和死亡的恐惧让他想在这个岛上永远呆下去。直到夜晚来临,派才发现这个岛到了晚上就变成了一个吞食生命的食人岛,白天的淡水变成了溶解万物的酸性液体,同时他发现一朵莲花中包裹着一颗人类的牙齿。在派之前,有一个这样可怜的迷失的灵魂来到这个可怕的海岸,最终被这个岛吸收了。意识到这样的危险,派做好充分的准备,装载着充足的食物,带理查德·帕克离开了这个使人安逸其实充满危险的小岛。终于,船漂到了墨西哥海岸。理查德·帕克头也不回地走向了森林。后来派对日本船舶的工作人员讲述了另外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里没有动物,没有奇幻的漂流,没有小岛。船失事之后存活下来的是四个人:派,派的母亲,厨师和水手。水手是吃肉汁饭的佛教徒,他逃难时腿被摔断了,不断化脓,病情恶化。厨师是个诡计多端的人,他吃老鼠,并杀了水手。水手的尸体被当做鱼饵。为了保护派,母亲和厨师起了争执,厨师一怒之下把派的母亲杀了。眼睁睁地看到自己的母亲被杀,派悲痛愤怒,第二天把邪恶的厨师杀了,并把他的肉当做鱼饵。派,活了下来。

事隔多年,如今,派已经成家,有着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有妻子,两个孩子和一只猫。到底哪一个故事才是真相?而两个故事里,你更喜欢哪一个?案例分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据作家扬·马特尔获得2002年英国曼布克奖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小说热卖700万本,长年盘踞畅销书排行榜。影片从主人公派的回忆展开,两个故事引人深思,给人带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部电影表面上看是一个少年的冒险故事,实际上隐藏着很多隐喻和心理的含义。就如一层层的梦境,它有着许多平行空间和层次,情结和意象相互交织,似乎明朗又似乎错综迷离。影片直至结尾都没有告诉观众一个完整版真相,但或许每位看完影片的观众都有了各自认定的真相。一部优秀的电影就如一杯好茶,初品时微苦、醇厚、清香,待到回味,甘甜、沁人心脾,回味无穷。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或许这就是这部作品的魅力之所在。一、隐喻与象征人与象征共存,尽管人没有意识到,但象征的意义却使人生机盎然。——荣格

整部电影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派与理查德·帕克在海上漂流的惊险奇幻的旅程,当电影接近尾声,派漂流上岸,住在医院,向日本船舶的两名工作人员描述了另外一个故事,幸存者其实是四个人:派、派的母亲、厨师、水手。饥饿驱使野蛮的厨师杀死了水手,并因为争执杀了派的母亲。看到母亲被杀,派极度悲伤中夹杂着对厨师的愤恨,为了替母亲报仇,他杀了厨师。如果说第二个故事是残酷、真实却难以让人接受的事实,那第一个故事就是充满象征和隐喻,神奇而美妙的“梦境”。

鬣狗,颚和牙齿特别强健,食用兽类尸体的腐肉为生,生性狡猾凶残,象征厨师;受伤的斑马在非洲草原上,最容易遭鬣狗和狮子追捕,象征信奉佛教的断腿水手;红毛猩猩是一种非常珍稀的灵长类动物,被誉为最憨态可掬的哺乳动物,性情温和,有智慧和母性的光辉,象征派的母亲;孟加拉虎,主要生活在印度和孟加拉境内,虽然体型不是最大的,但却是在所有老虎中最为凶猛的,老虎被誉为百兽之王,勇猛威武,充满力量和野性,象征派。

莲花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派的妈妈在地上画出莲花,初恋情人Anandi舞蹈中有莲花手势,派体力耗尽时俯看海底产生莲花和妈妈的幻境,在食人岛上包裹着一颗人类牙齿的是莲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代表纯净和美丽。在印度神话里,毗湿奴一觉醒来,从他的肚脐里长出一朵莲花,莲花里诞生的梵天就开始创造世界。莲花,孕育生命,是女性的象征,创造生命,神圣而圣洁,也象征了神性和佛性。佛教中相传佛祖在出世后就能下地走路,他走了七步,步步生莲。莲花连接着毗湿奴、母亲和Anandi。食人小岛的侧面,出现了一个人的侧面,像毗湿奴,也像是母亲。根据印度的神话,在梵天创造世界时,湿婆又毁灭了世界——创造与毁灭,与食人岛既创造幸福又带来痛苦相符合。而整个小岛也可能象征着母亲的躯体,酸性物质是胃酸,那颗牙齿是母亲的遗骸。如果是这样,隐喻的就是派为了生存下去吃了母亲的尸体。

影片中大量使用了隐喻和象征,就像梦境,神秘而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含义。二、老虎与派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着蔷薇,审视我的心灵吧,亲爱的朋友,你应战栗,因为那里才是你本来的面目。——西格夫里·萨松

基督教牧师看到派说的那句“You must be thirsty”(老虎原本叫Thirsty),以及父亲说“当你看它的眼睛,你能从它的眼睛中看到你自己的投影”都隐喻了老虎和派的关系。老虎是派,派中有虎。派是理性的、善良的、有绝对信仰的,老虎是兽性的、凶恶的、狂野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