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生命的营养素(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7 17:35:28

点击下载

作者:华岩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硒·生命的营养素(第二版)

硒·生命的营养素(第二版)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硒·生命的营养素/华岩编著. —2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7 ISBN 978-7-301-30550-8Ⅰ. ①硒… Ⅱ. ①华… Ⅲ. ①硒-微量元素营养 Ⅳ. ①R151.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03185号书  名 硒生命中的营养素(第二版)XI·SHENGMING DE YINGYANGSU(DI-ER BAN)著作责任者 华 岩 编著责任编辑 黄 炜标准书号 ISBN 978-7-301-30550-8审图号 GS(2019)3003号出版发行 北京大学出版社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100871网  址 http://www. pup. cn 新浪微博:@北京大学出版社电子信箱 zpup@ pup. cn电  话 邮购部010-62752015 发行部010-62750672 编辑部010-62764976印 刷 者经 销 者 新华书店730毫米×980毫米 16开本 20.5印张 399千字2015年1月第1版2019年7月第2版 2019年7月第2版第1次印刷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2752024 电子信箱:fd@pup.pku.edu.cn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出版部联系,电话:010-62756370序言(第二版)

最近几十年来,硒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正在向生物医学及相关领域渗透,以单一元素硒为议题而召开的硒的生物学和医学国际研讨会,至今举办了11届。特别是近些年来,探索硒在生物体内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研究更是方兴未艾,硒制剂的临床应用研究硕果累累。这些足见人们对硒与健康关系的重视和关注。

我的老同学、华岩老师凭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觉得有必要对第一版做全面的增补、修改,以向读者展示这些新的研究成果。

华岩老师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遴选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各项成果。他不是将已有知识做简单的罗列和堆砌,而是把一个个碎片化、片段化的成果,通过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将硒的抗氧化,抑制基因突变、肿瘤发生、增龄性疾病,以及调节免疫、延缓衰老、保护神经、抗重金属、抗辐射等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值得探讨的问题,供人们进一步思索、研究和探讨。

硒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抗氧化性,这是本书介绍的重点内容之一。不少杂志刊物对此也有介绍,但相关内容颇显得凌杂、琐碎。在修订版中,华老师将硒的抗氧化作用单列成章,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其作用机理和生理功能。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应用,促进了硒蛋白的基础研究并取得诸多令人瞩目的新进展,机体中含硒化合物的神秘面纱正在一步步地揭开,对此书中也做了专门的介绍。本书还用较大篇幅介绍了硒与多种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特别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所取得的喜人成果。硒的防癌、抗癌研究目前已成为硒生物学功能研究中最令人关注的领域之一,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硒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华老师还从科学的观点和态度出发,以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明确提出补硒必须科学补、适宜补的“科学补硒”理念,对人们补硒更有指导性和实用性;同时作者对硒制剂和含硒药物的开发及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些理念,让人耳目一新。

华老师综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以新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生动活泼的文笔,成就了这部立意新、可读性强、独具匠心的科普性与学术性兼顾的著作,为人们研究硒、开发硒、应用硒提供了有用的参考。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特别是作者是在与疾病的不断抗争中,完成了第二版的修订,其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和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着实令人钦佩,崇敬之心油然而生。丁明孝2018年10月于北京大学(序言作者:丁明孝,著名细胞生物学家、国家973项目“细胞重大生命活动与应用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版修订说明

硒是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必需微量元素。但人们对硒又感到非常陌生和神秘:缺硒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硒是如何促进人体健康的?为了揭示硒的生物医学作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织研究人员开展了“硒蛋白、硒制剂发展追踪软科学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到2018年历时整10年。在浩瀚的文献资料里,我们初步理出了硒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多种生物学作用(参见“第八章 硒——机体的抗氧化剂”);同时发现:缺硒引起的氧化应激可导致几乎涉及人体所有器官组织的病变。研究进行到第5年时,我写了《硒·生命的营养素》,对部分硒的生物学功能做了初步介绍。现几年过去了,又涌现了许多关于硒元素研究的新成果,我觉得有必要将这些新成果介绍给大家,以推动硒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和探讨。为此,我对第一版做了全面的修改和增补:

1. 硒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抗氧化性。正是这个功能被人们认识后,硒在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许多文献对此都有介绍,但显得有些凌乱、琐碎。这次修订,将硒的抗氧化作用研究成果单独列为一章,比较系统、全面地将其生理功能和作用机理介绍给读者。

2. 硒主要是通过硒蛋白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的。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应用,为人们认识硒的新的生物学功能、特别是多种新的硒蛋白及其新的功能提供了可能,从而让人们看到了其中藏匿着开发新药、治愈疾病的“金钥匙”。这次修订对此做了较大补充,以展现在硒蛋白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3. 硒的防癌、抗癌效应是最受人们关注的生物学功能之一。“硒蛋白、硒制剂发展追踪软科学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软科学课题组”)研究发现,硒对多种肿瘤有预防和抑制作用。但其机理是什么?国内外科学家都在孜孜研究和探讨。大量文献表明,硒是通过多种途径、机理发挥其防癌、抗癌作用的。各种文献对此做了介绍,但介绍大都零散化、碎片化,或者淹没在其他海量信息中。第二版将国内外探讨的硒防癌、抗癌机理的研究成果逐一梳理出来,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给读者。有些观点、特别是硒与肿瘤间关系尚存的争议,可启发读者进一步去思考、深入研究和探讨。

大量文献表明,中国存在着庞大的“癌症高危人群”。目前的研究更多地关注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的癌变,而很少关注遗传(包括表观遗传)和社会心理等因素与肿瘤的关系。第二版对遗传(包括表观遗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致癌作用以及硒对此所具有的一定的预防抑制效应,做了较大篇幅的介绍,这在国内相关著作中还不多见。这一部分内容的补充为这一人群补硒防癌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考。

4. 人们总把硒看作是保健品,其实,硒更是药品。其保健和治病两种功能兼而有之。第二版增加一章“含硒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突出介绍了含硒药物的开发,尤其是含硒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研发的进展,让读者对硒的药用功能和研发进展有所了解,从而推动硒药的研究和开发。

5. 第二版修订增加了一章“服用补硒剂,建议选用有机硒补充剂”。富硒酵母是目前世界上广泛被采用的人和动物理想的有机硒补充剂。这一章就富硒酵母的营养价值、安全性能、生产和检测、抗癌作用等做一些介绍,以帮助大家对富硒酵母的生物学功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对富硒蘑菇粉、富硒麦芽和富硒小球藻等有机硒做了扼要介绍。

6. 目前,一些地方提出了“人人补硒”“全民补硒”的口号。第二版以大量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补硒发表了不同的建议,明确提出补硒不能盲目补、随意补,必须科学补、适宜补,不需补的人不必补,详细介绍了科学补硒的益处和盲目补硒的害处,为人们补硒、用硒提供依据和参考。

7. 删除了第一版中“硒的分析测定有重要科学意义”一章(即第二十二章)。考虑到硒的分析测定过于专业,一些读者反映难以看懂;又考虑主题、内容更集中,避免冗长拉杂,决定删除这一部分内容。

8. 在修订版中还增加了两项特有内容:(1)增加了“我国对硒在生命科学中研究、应用做出开创性业绩的部分专家和学者”。中国的硒研究,成就斐然,全球瞩目。在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凝聚着众多科研人员的心血、智慧和汗水。他们的精神可敬可佩。我在征求了有关专家意见和建议后,因受篇幅限制,仅遴选了于维汉、杨光圻、王治伦、于树玉、夏弈明、徐辉碧和朱慧秋等7位科学家和企业家代表,将他们研究硒、应用硒的感人事迹介绍给广大读者,以铭记他们用硒元素造福人类健康的功绩,学习他们献身生命科学的执着忘我精神。其他著名硒研究专家如陈孝曙、葛可佑、陈君石、何观清、徐光禄和莫东旭等在介绍这7位代表人物时也都有介绍。(2)增加了“第1~11届硒的生物学和医学国际讨论会介绍”。著名硒元素研究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夏弈明老师把她多年精心收集和整理的第1—9届硒的生物学和医学国际讨论会珍贵资料,著名硒元素研究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系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开勋老师把他精心整理和续写的第10、11届硒的生物学和医学国际讨论会珍贵资料,独家提供给本书,为人们深入了解硒、研究硒提供了翔实的依据及珍贵的史料。夏老师还为本书提供了于维汉教授、杨光圻教授的照片。在此向这两位老师深表谢意。

9. 我在修订第二版过程中,还得到了著名硒元素研究专家、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老学长徐辉碧老师的热诚关心和指导。徐老师认为,修订后的书名不要改动,仍然用《硒·生命的营养素》比较妥切;同时,徐老师对硒的生物学功能的表述提出了指导意见,她说,硒的抗氧化性是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排序上应放在第一。著名细胞生物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我的老同学丁明孝老师更是一直关心“硒蛋白、硒制剂发展追踪软科学研究”及本书的出版工作。在为第一版撰写序言后,他现又拨冗为第二版写序言。在此,向两位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10.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我引用了大量刊登在各类文献的研究成果和网络资料。因篇幅有限,书中除了列出第一作者的姓名外,无法一一列出其他作者的姓名。在此,谨向文献和网络资料的其他作者及编辑,表示深深的歉意和感谢!

11. 当今世界,生命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向前发展,新观点、新理论、新成果层出不穷,也许在这本集子刚跟大家见面之时,书中的某些观点、理论和成果就已被新的观点、理论和成果所取代。这在所难免。推陈出新,是永恒的规律。也只有推陈出新,生命科学才会不断向前发展。但不管怎样,本修订版如能为你认识硒、开发硒、应用硒,甚至研究硒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那我这些年的努力也就没有白费,我也就感到十分欣慰了。

在修订第二版过程中,我更觉诚惶诚恐,力不从心,因为硒元素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实在太多、太广了,而我的知识又十分有限,所以,在编写过程中,一定有许多错误和不足。恳请大家提出批评指正,我一定不胜感激。华岩2018年10月著名专家学者有关硒与人体健康的论述

1957年,美籍德国生物化学家施瓦茨(K. Schwarz)以及弗尔茨(M. Foltz)发现硒是生命的必需微量元素以后,硒在生命科学中的研究和应用,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大量研究揭示,硒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这里选取于若木、倪嘉缵、王五一、夏弈明、徐辉碧、丁明孝、戴光强、许崇任、郑德先、刘彦信和黄开勋等11位专家学者对硒与健康发表的论述,供大家参考,以加深对硒的理解和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专家学者对硒的论述,是我登门拜见或电话求教其中的10位而得到的。他们的论述为我们了解硒、服用硒、开发硒,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营养学家、中国营养学会原会长、中国保健食品协会名誉会长于若木:

贫硒地区的居民尤其要防止缺硒,这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大事,我们要像抓补碘那样抓好贫硒地区居民的补硒工作。

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各种舆论媒体应当普及和宣传有关硒与人体健康的知识,使居民提高对如何防止缺硒的认识;二是着手开发与生产富硒食品,生产富硒食物是解决缺硒的最有效方法(彭祚全,黄剑锋,2012)。

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倪嘉缵:

自1957年宣布硒是人类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后,许多科学家对硒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发现了20多种硒酶和硒蛋白,其中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为代表,在调节细胞氧化还原状态、清除体内产生的过量活性氧化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后,人们将硒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到对疾病的预防方面。如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Larry Clark教授进行的硒抗癌人群干预实验显示,每天补充200μg硒能使癌症患者死亡率下降50%。该结果使硒与癌症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课题。目前,对血硒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与疾病的关系已有许多肯定的认识。中国在硒预防克山病、大骨节病及肝癌等方面所进行的成功试验也是一个范例。

中国既有富硒地区,也有大量的缺硒地区。在富硒地区要防止硒中毒,而对广大的缺硒地区则需要加强硒对人体健康及对重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因此,硒的研究在中国更具有特殊的作用。

医学地理学家、国际地理联合会健康与环境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五一:

硒是神奇的人体必需生命元素,主要表现在它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呈地带性规律,特别是中国存在着低硒生态环境带;它有抗氧化、调节免疫、抗癌、拮抗重金属等多种生理功能;它的安全摄入阈值比较窄;硒与健康和长寿有密切的关系。

营养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原卫生部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微量元素营养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夏弈明:

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硒,我们现在对它的认识只能算是揭开了一层令人兴奋的面纱,距全面破解还为之甚远。科学工作者的使命就是不断求索,让硒在抵御疾病、促进健康中发挥更有效作用。希望中国在硒研究方面再创辉煌。

生物无机化学家、硒元素研究专家、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辉碧: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个科学结论已经是不能动摇的了。

硒化合物能预防某些肿瘤的体内、体外实验都做了,这些实验国外、国内也都做了。所以说,硒化合物能预防某些肿瘤是有科学根据的。

细胞生物学家、国家973项目“细胞重大生命活动与应用”的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明孝:

硒是构成机体中硒蛋白的必要成分。硒蛋白对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代谢和免疫功能调节是必要的。同时,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显示了硒制剂在肿瘤、心血管病、自身免疫病、男性不育症等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我们相信,随着世界各国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硒蛋白的功能将会有进一步的认识,硒制剂在人体健康和疾病预防与治疗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营养保健和健康教育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届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教授、主任医师戴光强:

硒有很多“神奇”功能:中老年人用硒可以抗衰老;中青年男子用它,可以提高精子活力;硒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风险;硒能防癌排毒;硒保护胰脏和改善糖尿病人的代谢调节。现在,硒已被誉为“生命的火种”。

动物学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崇任: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硒的国家。科学补硒,有着重要的公共健康实用价值。

生物化学和分子免疫学家、中国免疫学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免疫学会联盟执行理事、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原所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德先:

硒对人体免疫系统有全方位的作用,其他物质难以替代。补硒可以维护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防御各种疾病的能力。

生物化学和肿瘤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彦信:

硒元素有防癌、抗癌的生物学功效,已成为各国科学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生物无机化学家、硒元素研究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系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开勋:

硒作为一种必需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很多地区缺硒,与缺硒相关的一些疾病曾经严重影响这些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中国也有世界著名的高硒地区,具有丰富的硒资源。硒资源的开发利用,亦是硒在生命科学中应用的研究内容。过去几十年来,中国许多科学家从事于这个领域,并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然有许多科学工作者耕耘于这个领域。参考文献

彭祚全,黄剑锋. 2012. 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研究概述[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我国对硒在生命科学中研究、应用做出开创性业绩的部分专家和学者

生命科学是21世纪推动社会发展的代表性科学(周晴中,2011)。

多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有关硒元素的研究和应用,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独树一帜,成绩突出,全球瞩目(夏弈明,2011;秦俊法,2014),曾两次获得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颁发的“施瓦茨奖”[1],一次获得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学术委员会颁发的国际合作奖。特别是中国发表的补硒可有效预防克山病的报告,为有关国际组织后来将硒列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提供了证据,奠定了基础(夏弈明,2011)。中国的硒研究为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是众多科研人员默默耕耘、潜心研究取得的;特别是多位科学家、企业家经年累月锲而不舍、刻苦攻关,为中国乃至世界做出了多项开创性和奠基性工作取得的,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更是可歌可泣、可敬可佩。

为此,我们特别遴选了在生命科学中对硒研究及应用做出开创性业绩的7位科学家和企业家于维汉、杨光圻、王治伦、于树玉、夏弈明、徐辉碧、朱慧秋等,介绍给读者,以铭记他们用硒元素造福人类健康的功绩,学习他们献身生命科学的执着忘我精神。于维汉——率先提出生物地球化学因素是克山病病因理论

于维汉(1922—2010),辽宁省大连市人。1945年毕业于南满医科大学。生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心血管疾病专家、克山病专家。

1935年,黑龙江省克山县张云甫屯等地发现一种怪病,病人起病急,常在几小时或一两天内死亡。由于病因不明,人们就用地名称这种病为“克山病”。以后,全国多地也发现这种疾病。大量流行病学、病理解剖学、临床防治及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病是一种独立的地方性心肌病。

于维汉1953年在病区看到一些人活生生地被克山病夺走生命的情景,从那时起,便决心把毕生精力贡献给控制和消灭克山病的事业。40多年里,于维汉和同事们顶酷暑,冒严寒,长期深入农村病区,走遍了黑龙江省各个重病村屯及全国许多病区,抢救了无数患者生命,期间有28个春节在病区度过。他和同事们承担了国家重点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为探索克山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根据1960年以来从事克山病防治积累的现场调查、现场预防和实验研究结果,最先提出了克山病是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的病因理论,并在全国克山病病因研究座谈会上系统阐述该理论(于海源,1992)。与此同时,他主动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工作者联系,于1968年开始介入克山病病因和防治的研究(夏弈明,2011)。

于维汉(1999)在“中国克山病研究工作的回顾”一文中指出:全国有关单位通过协作,做了大量研究,认为硒与克山病有密切关系,环境低硒在克山病发生上是极其重要的地区性因素。特别是经过国家“七五”“八五”医学科技攻关研究工作,低硒及其相关因素在克山病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现在,多数研究者认为克山病发病是低硒和其他复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于维汉为探索克山病病因及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并曾先后多次被选为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劳动模范、特等劳动模范、模范标兵,1956年和1965年两次受到毛泽东同志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的接见。杨光圻——人体硒需要量和安全摄入量研究引领世界

杨光圻(1919—1994),著名营养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45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工作,并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杨光圻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尤德全,夏弈明,1995)。他在硒元素在生命科学中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多项开创性和奠基性成果。

20世纪60年代初期,湖北省恩施地区人群暴发原因不明的脱发、掉指甲病,重病村发病率高达82%,患者中头发全部脱光者约占80%,居民恐惧,纷纷迁离。杨光圻到病区调研,根据患者症状推测可能与硒中毒有关。当时国内还没有测定生物样品中硒水平的方法,他就自己动手建立了测定方法,测得当地重病村玉米含硒量为正常地区的500~1000倍。他又检测到当地石煤样品中的含晒量竟高达8.4%,为世界罕见。这些结果揭示该病区是一个尚不为人知的高硒地区,当地居民的脱发、掉指甲是高硒中毒引起的。杨光圻也就被誉为“中国第一高硒地区”的发现者(彭祚全,黄剑锋,2012)。

70年代,为了预防和治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克山病,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成立了防治克山病科研小分队,陈孝曙、葛可佑、陈君石、何观清等一批知名专家参与科学研究。杨光圻在1971年主动要求加入小分队,到条件艰苦的病区从事克山病病因学研究。为弄清病区的硒含量,他建立了一套既准确又灵敏度极高的硒测定法,测得病区居民血液和头发中硒含量及每日硒摄入量均处于世界罕见低水平,首次报告,克山病与人体硒营养极度缺乏有关(杨光圻,1995)。该报告对当时正在做补硒预防的观察工作给予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尤德全,1993)。

1980年,第二届“硒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作用”国际讨论会在美国举办。杨光圻到会作了“硒有效预防克山病”的报告,向全世界宣布,硒缺乏可能引起人类疾病。该证据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联合组织的人体营养专家委员会(杨光圻教授是委员之一)在后来将硒列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奠定了基础,1990年,三个组织将硒明确列入“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并于1996年正式公布(夏弈明,2011)。

与此同时,西安医学院徐光禄通过头发和血清硒研究发现,地区性缺硒是克山病高发的主要因素。此外,他还进行血硒和其他元素有关酶活性的研究,在国内最早用亚硒酸钠叶喷增硒防治克山病取得成功(王广仪,2014)。

1984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第三届国际硒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杨光圻和徐光禄各自所在的团队共同荣获由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授予的1984年度“施瓦茨奖”。专程从美国赶来的施瓦茨夫人向他们颁发了奖章和证书。主持发奖仪式的该协会主席施劳斯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中国科技工作者在研究硒与克山病关系上所取得的开拓性成就(铁力,钟舫,1984)。

为防止硒的摄入量不当,确保群众健康,杨光圻长期坚持系统研究和亲身实验。他从1982年至1990年在低硒的克山病地区和高硒的湖北恩施地区进行了长达8年的硒的需要量和安全量的研究工作,为低硒地区补硒和高硒地区控制硒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居民中推广硒片剂期间,他用现场预防剂量的1~4倍在自己身上试用,观察期长达11年,直到完成硒的安全摄入量范围研究课题为止。正是这样,他率先提出了人体硒最低需要量、生理需要量、最大安全摄入量等宝贵的实践数据,填补了微量元素营养领域中的空白。杨光圻等进行的膳食硒安全量研究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人体实验研究(夏弈明,2001)。他的研究成果被纳入中国和美国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夏弈明,1993),并被FAO、WHO、IAEA等国际组织认可,使中国的人体硒营养研究工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尤德全,夏弈明,1995)。

于若木先生生前为此特别提到,“以杨光圻研究员为代表的中国专家提出了每日硒供应量的标准被有关国际组织采用,这是中国科学家为中国人民争取的荣誉”(彭祚全,黄剑锋,2012)。

杨光圻的这项科研成果荣获1991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荣获澳大利亚颁发的国际营养学会个人荣誉奖。

杨光圻历任国防营养学会(1986—1990)微量元素及人体营养组副主席、国际理论及应用化学协会(IVPAC)硒中毒及有害物评价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中国地方病部中国地方病科学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王治伦——在中国首创用硒盐防治大骨节病获得成功

王治伦(1946—),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地方病研究所所长,国家健康委员会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千百年来,一种慢性的、地方性的致畸性骨关节病在中国从东北到西南斜长地的15个省、市和自治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朝鲜北部山区等地流行,该病就是国际上命名的“Kashin-Beck disease”,简称KBD,中国称它为“大骨节病”。在中国,大骨节病Ⅰ度以上患者达700万人,病区受威胁人口达10 418万人(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患者多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发病,轻者骨关节增粗,重者关节畸形、致残。

20世纪60—80年代,中国上述地区经历了一次骨关节病大爆发,重病区儿童患病率高达60%~90%。那时,陕西省某县也是重病区,全县近30%的人患病,不少学校的学生几乎全患上该疾病,饱受病痛折磨。当时还是西安医科大学学生的王治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参与学校老师对该病的调研工作,并表示要用毕生精力攻克这一严重危害群众的疑难病症。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某县重病区工作,和大骨节病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他又调入西安医科大学地方性骨病研究所工作。从此,他研究的范围更广了,调研的足迹踏遍了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十多个省、市和自治区,甚至不顾个人安危,深入海拔5000多米的藏区调研。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这种疾病的呢?学校地方性骨病研究所莫东旭教授等研究发现,KBD病区动物体内硒含量低。后来该所又做了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其原因是KBD病区环境低硒。

病因搞清楚之后,各方面研究人员开展了补硒防治KBD的实验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治伦首创了硒盐防治KBD的方法,获得成功。

1980—1981年,王治伦在国际上首先采用1/60000含硒食盐防治KBD。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的X射线总阳性率和干骺端阳性率由原来的63.04%和45.65%下降至40.91%和9.10%,无新发病例;而未服硒盐对照组X射线总阳性率和干骺端阳性率基本未变,而且新发KBD患者2例。硒盐补硒的方法简便易行,在中国1600万KBD病区居民中推行使用,效果良好。中共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在1981年召开的成果鉴定会对该防治办法给予肯定。

1977—1987年在陕西KBD重灾区,王治伦教授首次采用天然富硒(1.38μg/L)深井水改水10年。改水组KBD X射线总阳性率和干骺端阳性率分别下降了87.24%和95.74%,未改水组两项指标上升了19.60%和20.19%;X射线新发率改水组为0,未改水对照组为8.56%。该重灾区由原来的活跃重病区变为非病区。中共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报道了王治伦的这一防治方法。

1996年,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授予莫东旭、王治伦两位教授和西安医科大学地方性骨病研究所“施瓦茨奖”。他们的研究工作还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医药卫生大会奖、卫生部甲级科技成果奖等。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报道了他们的科研成果。他们至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哈特菲尔德,等,2018)。

王治伦还担任义诊医疗队队长11年,深入病区为贫困群众防治疾病,捐赠20多万元防治药物、4000kg硒盐、上万册防治地方病书籍。他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中国侨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均为省部级劳模)、中国好人和全国地方病防治研究终生荣誉奖等称号。于树玉——开创中国用硒预防肝癌等肿瘤的新纪元

于树玉,1926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47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化学系,1955年赴莫斯科大学生物系学习,获后补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工作,任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于树玉为探索肿瘤化学预防途径,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微量元素硒的防癌、抗癌作用机制研究,并深入现场实地考察、试验,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是国内外著名的硒元素研究专家。

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用硒防治肿瘤的研究。年过半百的于树玉勇挑重任,率先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她带领年轻科研人员,不辞辛劳,深入全国8省24个地区现场调查,发现居民血硒水平与中国三大高发肿瘤——胃癌、食管癌、肝癌的发病率都呈负相关性。中国又是世界上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肝癌发病急、恶性度大、病程短,被称为“癌中之王”。于是,于树玉研究员把研究重点放在硒与肝癌的关系上。

她通过流行病学、动物试验、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及营养学等方面的研究,从理论上阐明了肝癌发生、发展与微量营养素硒的关系。接着,她选择了江苏省某县肝癌高发区两个乡,开展居民服用无机硒盐(亚硒酸钠)预防原发性肝癌的前瞻研究(一个乡20 847人服用硒盐,另一个乡28 175人不服硒盐)。她和她带领的研究团队从1984年至1990年连续跟踪观察6年以后发现:服用硒盐的乡,居民肝癌发病率逐年显著下降,而在没有服用硒盐的乡的居民中,肝癌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

从1986年起,于树玉等又在江苏某县对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226人)和肝癌高发家族一级亲属(3849人)等肝癌高危人群做硒预防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详见“9.5.2 补硒有助于防止肝癌的发生、发展”)。

他们对补硒组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持续补硒,4年后患者中没有一人发生肝癌。而未补硒的对照组肝癌累积发生率为1573.3/10万。他们又对肝癌高发家族一级亲属观察2年。补硒组肝癌发生率为219.37/10万,未补硒的对照组为553.15/10万。说明补硒对肝癌高危人群预防肝癌有明显效果。

这项研究还有重要发现,补硒可能推迟肝癌发病年龄段。补硒组肝癌发病年龄段高峰在60岁以上,而未补硒的对照组高峰在50岁左右。

于树玉及其带领的科研团队以江苏某县为现场,在那里含辛茹苦开展对硒与肝炎、肝癌关系的研究16年。他们开创了由动物试验走向有成千上万民众参与的人体现场试验的研究模式,用一项单因子技术证实了补硒确有预防肝炎和肝癌的明显效果,这项研究在中国乃至国际上是首创(李文广,等,1993;陈元明,2014)。

除了肝癌外,于树玉还对硒与肺癌、白血病的关系在基因水平上进行研究,为化学预防癌症提供了新的线索。

于树玉长期致力于硒的肝癌预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1996年,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家协会授予她及其团队“施瓦茨奖”。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二次获此国际殊荣(陈元明,2014)。“于树玉传略”被载入印度德里南亚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有成就人物传略》、中国出版的《中国当代科技发明家大词典》及《中华人物辞海》等。夏弈明——中国成人硒需要量最新研究成果受国际瞩目

夏弈明,1941年生,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名硒元素研究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卫生部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微量元素营养分会主任委员等职。

1983年杨光圻等在中国低硒地区和1995年Duffield等在新西兰进行的人体补硒实验是20世纪仅有的两个以探讨人体硒需要量为目的的实验研究。杨光圻的实验结果提出,膳食硒生理需要量是每天41μg,这个量是使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达到饱和的硒摄入量。此数据成了中国乃至世界各国营养学界制定本国“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或“膳食硒参考摄入量”(DRIs)的依据。

但是,1983年在中国开展实验时,人们认识到的硒蛋白只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一种。随着硒的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血浆硒蛋白P也是评价硒营养状态的有用指标。为此,夏弈明等于2001年在四川省低硒地区凉山州冕宁县回坪乡进行了20周补硒实验,得到使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达到饱和的硒摄入量,为每天47μg,这个数据与1983年杨光圻等研究的结果相近。但未观察到可使血浆硒蛋白P达到饱和平台的补硒量。为此,2007年夏弈明在冕宁县同一地点再次进行了类似实验,提高了硒的补充剂量,并延长实验周期为40周,期望能得到较为理想的硒需要量值,为膳食硒参考摄入量修订提供新的基础数据。

这一次实验距离2001年实验已过去6年,由于经济发展促使食物得以交流,当地居民可买到含硒食品,膳食硒摄入水平比6年前有所提高。但受试者的全血硒、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指标的测定结果,仍显示其处于硒缺乏状态。特别是受试者的起始硒蛋白P含量仅为美国健康受试者的36%,提示受试者是合适的补硒实验对象。

实验第一次得到以血浆硒蛋白P含量达饱和指标的硒需要量为每天49μg(以受试者体重58kg计),这个数值大于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达到饱和的指标值。

夏弈明等(2011)又对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在血浆中约30%的硒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约65%在硒蛋白P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可在多个组织中表达,但主要由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血浆中,而这些细胞中硒的供应由特殊受体巨蛋白(megalin)介导,因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合成对硒的需求不能代表身体其他组织硒蛋白合成的需求。而硒蛋白P也可在许多组织中表达,但主要在肝脏合成并分泌到血浆中。最新研究表明,它除了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一样,在细胞外液起抗氧化作用外,还发挥调节全身硒运输和体内平衡的关键作用。所以,血浆硒蛋白P反映硒状态的组织比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多,即血浆硒蛋白P是反映人体硒营养状态的较好指标。这些研究与夏弈明研究组的实验以血浆硒蛋白P含量饱和为指标的硒需要量高于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为指标的结果相吻合。

据此,夏弈明等明确提出,血浆硒蛋白P是反映人体硒营养状态和测定人体硒需要量的最佳指标。满足硒蛋白P合成硒需要量为每天49μg(以受试者体重58kg计),经体重和个体变异等因素适当调节后,可作为今后人体硒营养状态、测定人体硒需要量和修订膳食硒参考摄入量(DRIs)的最佳指标。

夏弈明关于中国成人硒需要量最新研究成果,得到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学术委员会的认可。为此,她在2011年第十四届国际人和动物微量元素大会上获得国际合作大奖(秦俊法,2014)。

夏弈明多年辛勤耕耘在硒元素领域,她向我回忆了她早年从事硒研究的经历。

她说,1969年她有幸参加了防治克山病科研小分队跟随有经验专家工作。当时在克山病病区,家畜常患有白肌病,畜牧兽医界常用硒来防治。受这个启发,她进行了数年用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的试验,但因数量不足未能得到统计学意义结果。1974—1977年,防治克山病科研小分队到四川凉山地区冕宁县建立工作点,进行口服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的大规模双盲试验,观察服硒人数达36 603人,全部为10岁以下儿童。夏弈明回忆当年情景说:“每天我们要在不同的村子之间跑,把药一片一片地分到孩子们手里,看着他们吃下去。”在4年时间里,服硒区的克山病发病率由服硒前的1.36%,逐年降到0.22%、0.1%、0.03%,直到最后降为零,终于得到了补硒可有效预防克山病的肯定效果(Keshan Disease Research Group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1979)。期间的1974年夏弈明在国内首先建立了第一个含硒酶(GPx,1973年国外发现此酶含硒)的测定方法,为低硒是克山病主要发病因素的认识提供了可靠的生物学基础。

夏弈明长期从事微量元素、特别是硒元素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在第六届到第九届连续4届的“生物学和医学中的硒”国际研讨会中担任国际组委会委员,4次代表中国在大会上做学术报告。徐辉碧——在国内率先研制出硒酵母,硒与自由基关系研究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

徐辉碧,1933年出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生物无机化学家,著名硒元素研究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担任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她的硒与自由基关系研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1979年,徐辉碧去美国做访问学者,了解到美国在几年前就生产出了富硒酵母。1981年回校后,她和廖宝凉等开始了硒酵母的制备及其功能研究。由于当时美国科研资料对外保密、封锁,她无法了解到具体制备情况,只能根据美国Schrauzer研究硒酵母的一般原理推测,制订实验方案(徐辉碧,2014)。在一无资料、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大家白手起家,艰苦摸索,终于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了硒酵母,通过专家鉴定确认,填补了中国硒酵母研制的空白(金丰秋,金其荣,2000)。接着,徐辉碧等和武汉地区医学院校的研究人员一起,在国内率先用他们研制的硒酵母进行抗癌实验,取得明显效果。结果显示,这种硒酵母对甲基胆蒽诱发的大鼠肺癌模型、可移植的路易斯肺癌、S腹水瘤、肝癌、乳腺癌等均有抑制作用,180而且毒性较无机硒低(徐辉碧,等,1984)。

从此,徐辉碧和硒元素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探索,潜心耕耘,为中国硒的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做出了贡献。1983年,由华中理工大学王君健、康华光和徐辉碧等申报并获批了中国第一个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点,后来她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她通过调研认识到:硒与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是一个基础性的重要研究课题。她将硒与活性氧自由基作用作为研究团队的长期研究方向,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多项有意义的成果。特别是他们团队提出了“硒的剂量-效应关系的自由基机理”理论:硒在较低浓度时对活性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且效果随硒浓度增大而增强,硒的生物效应表现为营养作用;硒在较高浓度时,催化活性氧自由基产生,且随硒浓度增大,活性氧自由基产生的量增多,硒的生物效应表现为毒性作用。这个机理可能调控着硒的抗氧化作用。

而后,团队成员黄开勋等通过研究发现,在硒抑制癌细胞生长、诱导癌细胞凋亡过程中存在“活性氧自由基信号转导机制”,并发挥着调控作用,揭示了硒的抑癌机理,为硒防癌、抗癌提供了新的生物学依据。他们对硒与活性氧自由基关系的研究从对自由基清除进入了信号转导机制、离子通道等研究的新阶段。

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原理事长秦俊法(2014)在“中国硒研究历史回顾(上)”中评价说,徐辉碧研究组在硒与活性氧自由基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她提出的“硒的剂量-效应关系的自由基机理”理论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在国际同类研究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在1995年第六届“生物学和医学中的硒”国际研讨会召开前夕,美国著名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Spallholz致函徐辉碧教授说,他查阅了国际上做硒与自由基关系方面的工作,认为他和徐辉碧的工作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他建议本届硒国际研讨会专门组织一个“硒与自由基”分会,并由他和徐辉碧共同担任主席。徐辉碧应邀出席,并和Spallholz共同担任了“硒与自由基”分会主席,又一次为中国科学界赢得了荣誉。

早在1983年,她和王广仪、秦俊法等发起成立“中国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会”并在武汉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通过多年努力,1996年民政部和中国科协正式批准成立一级理科学会——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任首届理事长,徐辉碧、王广仪、秦俊法等任副理事长,学会至今已召开了14次年会,发表各类论文2000多篇,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徐辉碧为中国微量元素研究、新人培养做出了贡献。2005年,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给徐辉碧等颁发“微量元素学会奠基人金牌”和“金钥匙奖”,表彰他们对学会工作所做的贡献(王广仪,2014)。

在长期的研究中,徐辉碧在学校各级领导关心和团队共同的努力下,建立了一支硒元素研究团队,在华中科技大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如:张罗平、黄开勋、杨祥良、刘琼、陈春英、朱玉山、刘红梅等,他们成为国内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研究硒实力强、成果丰硕的团队之一,并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由徐辉碧和黄开勋主编的第一版、后由黄开勋主编了第二版的《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专著,集中反映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这个团队三十多年来研究的主要成果,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的欢迎。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王夔为该书作序。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家倪嘉缵认为,这本专著出版,对中国开展硒的分子生物学及硒在生命科学中应用等研究,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朱慧秋——开启中国富硒酵母工业化生产的先河

朱慧秋,生于1946年,现为安徽省华信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优秀女企业家和硒元素研究专家。

经过大量研究发现,人体缺硒引发的病变几乎涉及人体所有的器官组织,补硒,可以防治这些病变,降低患病风险。当时,只有硒酸钠、亚硒酸钠等无机硒,而无机硒毒性大、效果差。如何补硒,是个世界性难题。后来,一些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发出了毒性小、生物利用度高、疗效好的硒酵母,作为药品和营养药品供国民服用。中国是个缺硒大国,民众何时能服到硒酵母,成了科技人员的攻关重点。

继徐辉碧教授1982年在国内首先研制出硒酵母后,紧接着北京大学生物系的张惟杰、陈阅增等用啤酒酵母和亚硒酸钠于1983年也[2]研制出了硒酵母(张惟杰,等,1986),其含硒量达1600ppm,远高于当时美国生产的含硒量为1000ppm的硒酵母(陈阅增,等,1985)。由于多种原因,这项技术被搁置下来了。到20世纪90年代初,罗大珍等老师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利用真空冰冻干燥工艺制取硒酵母的方法(李爱芬,等,1997)。

这时北大正想将这项实验室技术转让出去,落地成金,造福社会。恰巧朱慧秋董事长经营的企业要进行产品转型升级,生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她通过媒体了解到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有多项实验室成果准备转让的消息,就和同事来到北大,希望从中选取一些高技术成果,学院就将硒酵母发酵工艺推荐给她。但在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人对硒元素十分陌生,感到非常神秘,产品出来能被大家认可和接受吗?在取舍两难的时刻,朱慧秋以企业家的长远眼光和前瞻思维毅然做出抉择,决定转化这项实验室成果。

朱慧秋接受这个项目后,双方实行产学研合作,企业派人到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接受技术培训,学院派人去企业指导把关,一起做各种毒理学试验等。企业将开发的富硒酵母营养制剂在全国多家大型医院进行临床中试获得成功,取得了“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成功实现了富硒酵母及其营养剂工业化生产;其生产的硒酵母胶囊获得“国药准字”号批文,成为临床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肝病等治疗的药品。

硒酵母生物学活性高,更利于机体吸收利用,是国际广泛采用的、理想的补硒制剂(李爱芬,等,2004)。朱慧秋实现富硒酵母及其药品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为中国普通民众服用富硒酵母及药品开启了新纪元。

从此,朱慧秋也与硒元素结下了不解之缘。近三十年来,她的企业以产学研合作为发展战略,长期和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深圳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特别和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长期开展“硒蛋白硒制剂发展追踪软科学研究”,追踪国内外硒元素研发最新成果和动态。产学研合作不仅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富硒有机制剂研发和生产基地,更使产品质量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其中硒酵母药品一直在京沪穗等知名医院使用,同时,该产品还被国内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单位用作动物实验和临床人体试验的科研用材,并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王伟迪,等,2011;赵美丽,2011;高志荣,等,2013;张弘,等,2014;Zhang, et al,2017)。

朱慧秋持之以恒,专心研究硒元素的生物学功能,经常造访倪嘉缵、徐辉碧、丁明孝、黄开勋、罗大珍等国内著名硒元素研究专家和有关专家,切磋探讨硒元素的开发和应用;她和企业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参与科研,她领衔撰写的“硒化合物——期待开发的含硒表观靶向抗癌药物”“硒酵母有望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多靶点防治药物”等论文,公司其他负责人撰写的多篇论文登载在《上海医药》《深圳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朱慧秋决心把企业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有机富硒制剂研究基地。

朱慧秋在国内开启了富硒酵母及其营养剂工业化生产的先河,为硒在生命科学中应用做出杰出贡献,北京大学特授予她“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突出贡献奖”。朱慧秋也先后当选为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及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参考文献

Keshan Disease Research Group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1979. Observation on effect of sodium selenite in prevention of Keshan disease [J]. Chin Med J,92:471-476.

ZHANG ZHONGHAO,WEN LEI,WU QIUYAN, et al. 2017. Long-term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selenium-enriched yeast improves cognitive impairment, reverses synaptic deficits, and mitigates tau pathology in a triple transgenic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65(24):4970-4979.

陈阅增,张惟杰,等. 1985. 在镍冶金工业地区将含硒酵母作为防癌营养剂的建议[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4):38-41.

陈元明. 2014. 康必硒——微量元素硒与健康[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高志荣,等. 2013. 硒酵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2(4):20-22.

哈特菲尔德,等. 2018. 硒:分子生物学与人体健康[M]. 雷新根,王福俤,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金丰秋,金其荣. 高硒酵母与富硒酵母[J]. 江苏食品与发酵,2000(4):37-38.

李爱芬,等. 1997. 硒酵母生理功能研究(Ⅰ)——对小鼠全血GSH-Px, SOD及LPO值的影响[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10(1):30-32.

李爱芬,等. 2004. 微量元素硒载体酵母发酵的研究[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5(5):626-631.

李文广,于树玉,等. 1993. 硒盐预防原发性肝癌前瞻观察六年[J]. 癌症,12(2):108-109.

彭祚全,黄剑锋. 2012. 世界硒都——恩施硒资源研究概述[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秦俊法. 2014. 中国硒研究历史回顾(上)[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1(11):44-57.

铁力,钟舫. 1984. 我国硒研究成果荣获“施瓦茨奖”[J]. 地方病通讯,(3):2.

夏弈明. 1993. 硒的研究进展概况[J]. 中华医学杂志,73(11):694-696.

夏弈明. 2001. 膳食硒的参考摄入量[C].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北京:[出版者不详],13-22.

夏弈明. 2011. 中国人体硒营养研究回顾[J]. 营养学报,33(4):329-333.

夏弈明,等. 2011. 中国成人硒需要量研究[J]. 营养学报,33(2):109-133.

王广仪. 2014. 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三十年回顾[J]. 安徽化工,40(4):1-3.

王伟迪,等. 2011. 褪黑素与富硒酵母联合应用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J]. 中国新药杂志,20(14):1334-1340.

徐辉碧,等. 1984. 硒酵母的培养及其抑制肿瘤作用的分析[J]. 华中工学院学报,16(3):81-84.

徐辉碧. 2014. 我校生物无机化学发展的三十年[J/OL]. [2018-10-22]. http://chem.hust.edu.cn/info/1046/1001.htm.

于海源. 1992. 四十春秋战“瘟神”——记著名克山病专家于维汉教授[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1(1):58-61.

于维汉. 1999. 中国克山病研究工作的回顾[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1-14.

尤德全. 1993. 全心全意为病区人民工作的营养学家杨光圻教授[J].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2(5):314-316.

尤德全,夏弈明. 1995. 杨光圻教授[J]. 营养学报,4(17):450.

杨光圻. 1995. 我的工作回忆[J]. 生理科学进展,26(2):99-100.

张惟杰,等. 1986. 含硒酵母的研究. Ⅰ. 硒对酵母细胞生长的影响[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53-61.

赵美丽. 2011. 硒酵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00例[J]. 中国医药科学,1(22):86.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