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预防与调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8 02:23:07

点击下载

作者:郭力,李廷俊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脂血症预防与调养

高脂血症预防与调养试读: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保健的意识愈来愈强。一日三餐提倡膳食平衡,不仅要吃得饱,而且要吃得好,吃得科学,同时更注重饮食搭配方法。当患病以后,更要了解中西药物及食物之间的宜忌等知识。

食物或药物宜忌是指食物与食物之间、各种药物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拮抗、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搭配不当,可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中毒反应。这种反应大多呈慢性过程,在人体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降低药物或营养物质的生物利用率,导致营养缺乏,代谢失常而患病。食物或药物宜忌的研究属于正常人体营养学及药理学范畴。其目的在于深入探讨食物或药物之间的各种制约关系,以便于人们在安排膳食中趋利避害。提倡合理配餐,科学膳食,避免食物或药物相克,防止食物或药物中毒,提高食物营养素或药物在人体的生物利用率,对确保身体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患了某种疾病之后,饮食和用药需要注意什么;哪些食物或药物吃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甚至加重病情;哪些食物吃了不利于患者所服药物疗效的发挥,甚至降低药效或发生不良反应;哪些药物不能同时服用,需间隔用药……这些都是患者及家属十分关心的问题。

因此,我们组织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专家,查阅海量文献,针对临床上患者及家属经常问到的问题,编写了 《常见病药食宜忌丛书》,旨在帮助患者及家属解惑,指导药物与食物合理应用,以促进疾病康复。

患者自身情况各异,疾病往往兼夹出现且有其个体性,各种药食宜忌并非绝对,还需结合临床医生的建议,制定更为个性化方案,以利于疾病向愈。另外,中外专家对药食宜忌的相关研究从未停止,还会有更新的报道出现,我们将及时收录。基于上述原因,本丛书虽经反复推敲,但仍感未臻完善,其中的争议亦在所难免。愿各位读者、同道批评指正,以期共同提高。

本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常见病药食宜忌丛书》编委会2016年7月

编写说明

肺部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并随着社会老龄化、空气污染及对吸烟危害的了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呼吸器官从外界吸入空气,使氧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同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如粉尘、病原微生物、过敏源、有毒物质、烟雾等)也会随之吸入或呼出。呼吸系统不仅完成呼吸功能,而且还具有免疫、代谢、调节内分泌等功能。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与自然的生态变迁、环境污染的加剧、传染病与疫情的侵害、人口的过度集聚和流动加速等,给医学提出的挑战首先是肺部疾病易发、易传播、难控制。这与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的 “小国寡民”时代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未来肺部疾病的发展趋势是出现大量常见、多发且难于控制的呼吸道交叉感染及呼吸道传染病。据2006年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农村人口前10位主要疾病死亡原因的统计显示,肺部疾病 (除外肺结核、肺癌、肺源性心脏病)在城市人口的死亡病因中排名第四 (13.1%),病死率为69.3/10万;在农村人口的死亡病因中排名第三 (16.4%),病死率为84.9/10万。近年来,肺部疾病,如肺癌、支气管哮喘明显增多。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旧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因缺乏针对性药物治疗,病死率高。在多个国家暴发的人禽流感疫情,其病死率超过50%,且可随时再次暴发。因此,加强疾病防治措施、普及呼吸道疾病基础知识及具体防治方法,是广大肺部疾病患者及家庭的迫切需求。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我们总结出一套 “便、廉、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肺部疾病的方法,并组织编写了 《肺部疾病药食宜忌》一书。

本书介绍了常见肺部疾病的药食宜忌,每病按概述 (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饮食宜忌 (包括饮食原则、食疗药膳方、饮食禁忌)及药物宜忌 (包括中西医治疗及药物禁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叙述。本书内容全面、言简意赅、条理清晰、方法简便、实用性强,是肺部疾病患者及家庭的常备用书,亦可供基层医务人员学习参考。

受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并征求了部分患者的意见,在此仅表谢忱。作者2016年5月第一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上感)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其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不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又各有不同。1.病因

(1)病原:以病毒为主,可占原发性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主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较少见,且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主要有A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其中链球菌往往引起原发性咽炎,并可引发机体变态反应,导致风湿热、心肌炎、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而葡萄球菌感染则可继发全身各个部位的化脓性感染,对机体产生极大的影响。

(2)诱发因素:营养不良、缺乏锻炼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因身体防御能力低,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在消化不良、佝偻病及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并发这类感染时往往会出现严重的症状。因此,加强锻炼、改善营养状况和卫生环境等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极为重要。2.临床表现

(1)普通感冒:又称 “伤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本病起病可有全身不适,轻度畏寒,一般不发热或有轻度发热、头痛,初期有咽干、咽痒,在起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出现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3~5日后,鼻涕转黄稠,如无其他并发症,5~7日即可痊愈。

(2)急性咽喉炎:多在冬、春季节发病,主要表现为咽痛、声音嘶哑、干咳、发热、全身酸痛不适。检查可见咽部和扁桃体充血、水肿,并有灰白色渗出物,1周可愈。

(3)咽-结膜炎及疱疹性咽炎:多见于儿童,夏季易流行。咽-结膜炎常由腺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眼结膜充血。病程3~5日。疱疹性咽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检查可见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前咽及扁桃体上可有灰白色丘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黏膜红晕。病程约1周。

(4)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病突然,传播迅速,且具有高度传染性,往往起病急骤,全身症状重,开始即有明显的头痛、寒战、肌肉酸痛,高热可达40℃,伴有鼻塞、喷嚏、流涕、咽痛、干咳、咳少量黏痰等呼吸道症状,但症状往往较轻。患者食欲不振,少数有恶心、便秘等消化道症状。“流感”来势凶猛,往往会伴发肺炎、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损害,幼儿、年老体弱者及原有心肺慢性疾病患者如治疗不及时,甚至可导致死亡。3.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如合并细菌感染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2)病原学检查:鼻咽部拭子或咽漱液离心沉淀,用免疫荧光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流感病毒抗原,可帮助快速诊断。

(3)病毒分离:起病前3日内,取咽漱液或鼻拭子,处理后接种于敏感细胞或鸡胚羊膜腔内培养,一般3~5日可有阳性结果。【饮食宜忌】1.饮食宜进

(1)饮食原则

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发热期间,胃肠功能常受影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米粥、米汤、烂面条、蛋汤、藕粉等。

②新鲜的蔬菜及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抗病毒作用,可增强抵抗能力,如白萝卜、芥菜、龙须菜、白菜、油菜、西红柿、苹果、柑橘,枇杷、罗汉果等。

③宜适当增加热量摄入,给予蛋、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饮食。

④发热期患者应予半流质甚至全流质饮食;重症者可于医院补液治疗。

⑤风寒型上感者,宜食温热或平性食物,如醋、胡椒、花椒、肉桂、粳米粥、砂仁、金橘、柠檬、佛手柑、洋葱、南瓜、赤小豆、黄豆芽、豇豆、桃子、樱桃、山楂等。

⑥风热型上感者,宜食寒凉食物,如苹果、柿霜、枇杷、柑、橙子、猕猴桃、草莓、无花果、芹菜、苋菜、菠菜、金针菜、莴苣、枸杞、豆腐、面筋、红薯、马兰头、菜瓜、绿豆芽、柿子、香蕉、苦瓜、西红柿等。

(2)饮食搭配

①萝卜与大枣:将白萝卜与大枣煮汤服用。有辛温解表,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风寒型上感。

②菊花与芦根:将鲜芦根20g与甘菊花5g煎汁,代茶饮。适用于风热型上感。

③西瓜与西红柿:将西瓜取瓤适量,去籽取汁;西红柿适量,用沸水烫后,去皮取汁,两汁混合后代茶饮。有清热解毒,祛暑化湿之功效。适用于暑湿型上感。

④香菜与茅根:将新鲜香菜与鲜白茅根各60g,分别洗净,用温开水浸泡片刻,取出切碎,捣拦取汁。两汁混合后早晚服用。适用于各型上感。

(3)食疗药膳方

①葱豉鲜姜汤:鲜葱白10g,豆豉10g,生姜1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日。适于发热恶寒重、无汗、头身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或有喉痒、咳嗽、口不渴之风寒型流感及普通感冒。见发热重、恶寒轻、咽痛、口渴、咳嗽痰黄等症状之流感或普通感冒者不宜食用。

②葱豉豆腐煲:淡豆豉10g,葱白5根,豆腐150g。豆腐切片微煎,然后放入淡豆豉,加水2碗,煎取大半碗,再入葱白,煎沸约10分钟。趁热服用 (淡豆豉可不服),服后盖被微出汗。每日1剂。本方辛温解表,适用于虚证感受风寒,发热恶寒、咳嗽痰少者。

③桑菊茶:桑叶、菊花各6g,竹叶15g,白茅根30g,绿茶适量。将以上4味药洗净,同绿茶一起放入茶壶内,用沸水浸泡10分钟,代茶频饮。每日1剂。本方疏风清热生津,适用于阴虚感受风热之邪,见发热、头痛、咳嗽、口渴、心烦者。

④藿香粥:鲜藿香50g(干品20g),粳米75g。藿香洗净切碎,加水煮沸2~3分钟,取汁;粳米煮粥,将熟时放入藿香,煮沸即可食用。每日1剂。本方化湿清热,适用于夏季各型体虚流感。

⑤香薷茶:香薷10g,厚朴 (剪碎)、白扁豆 (炒黄打碎)各6g。上药放入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焖半小时,代茶频软。用于夏季各型体虚流感。

⑥苏羌茶:苏叶、羌活、红茶各9g。前两药洗净,同红茶一起放保温杯中,沸水冲泡,盖焖半小时,代茶频饮。用于冬季各型体虚流感。

⑦银耳粥:银耳10g,麦门冬30g,粳米100g,大枣5枚,冰糖适量。银耳洗净,水泡半天;粳米、麦门冬、大枣加水煮粥,将熟时加银耳、冰糖。本方润肺生津,适用于阴虚流感后期、干咳日久不愈者。

⑧丝瓜番茄豆腐羹:丝瓜150g,豆腐300g,番茄100g,姜丝、淀粉、精盐、白糖、花生油、麻油等调料适量。丝瓜洗净去皮,切成斜块,番茄切片。花生油烧熟,略降温后放入姜丝爆香,再放入丝瓜块煸炒透,加少许水,放入豆腐,加精盐、白糖调味煮熟,加番茄片再煮2分钟,勾薄芡,加味精,淋上麻油即可。佐餐食用。本方清热解毒,适用于各型体虚流感。

⑨金银花解毒饮:金银花、芦根各30g,桔梗、荆芥、生甘草各10g。上药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武火煎10分钟,去渣取汁。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清热解毒,作用平和,适用于各型体虚流感。

⑩葱白烧豆腐:鲜葱白15g,豆腐250g。豆腐切块,葱白切粒。豆腐加少量水烧开后,加入葱白,再沸后调味服食。每日1剂,连食数日。适于各种感冒辅助治疗。神仙粥:糯米50g,连须葱白10g,生姜10g,米醋10mL。糯米淘净与生姜同煮数沸,加入葱白,煮至粥将成,再入米醋再沸,趁热顿服,食后温覆取汗。适于风寒型感冒,见发热轻而恶寒重、头痛、无汗、口不渴等症。不宜用于春天风热、夏季暑热、秋季燥热等型感冒,见身热重、不畏寒或恶寒轻、汗多、口渴等症状。萝卜蔗浆饮:白萝卜250g,甘蔗汁30g。萝卜洗净,切块,煎汤。取汤加甘蔗汁调匀。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5日。适于恶寒轻而发热重、口渴、咽痛、头痛、鼻塞流涕、无汗,或有咳嗽痰黄等症状之各型感冒。不宜于恶寒重而发热轻、口不渴、鼻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之各型感冒。菜根白糖饮:白菜根100g,白糖15g。白菜根洗净,切片,水煎20分钟,去菜根,加入白糖调服。每日2剂,连饮3~5日。适于夏季高热、汗多、口渴引饮、头痛头胀、面目红赤或烦闷喘咳之暑热型流感及普通感冒。不宜用于夏季恶寒无汗、鼻流清涕、渴不喜饮之各型感冒。蛋清冰糖煎:鸭蛋2个,冰糖30g。鸭蛋去蛋黄。冰糖用开水化开,调入蛋清。每日1剂,连服3~5日。适于发热重而恶寒轻、咽干口燥、咽痛、痰黄之风热型流感,或发热、面目红赤、口唇干燥、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之燥热型流感。不宜用于恶寒重、口不渴、鼻流清涕、咳嗽痰稀或无痰之各型感冒。扁豆糖菊饮:白扁豆30g,白菊花15g,白糖15g。白菊花煎汤,去菊花,加入白扁豆煎至烂熟,加白糖调服。每日1剂,连食3~5日。适于身热不扬、恶寒无汗、渴不喜饮、不思饮食、倦怠乏力之暑热夹湿型流感。不宜于高热、口渴引饮、汗多、面目红赤之暑热型感冒。2.饮食禁忌

(1)饮水不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高热、乏力、全身酸痛等中毒性症状为特征。大量饮水可稀释病毒,并可通过多次排尿减少全身中毒症状,缓解病情。

(2)辛辣肥腻食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高热期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辛辣、肥腻食物不易消化,且易助湿生热,加重胃肠道症状,因此忌食辛辣、肥腻食物。

(3)咸寒之物:如咸菜、咸鱼,食后会使病变部位黏膜收缩,加重鼻塞、咽喉不适症状,引起咳嗽加剧,故不宜多食。

(4)兴奋之物:酒、咖啡、浓茶都属兴奋之物,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中枢兴奋,使患者休息减少而不利于恢复健康。茶叶中的茶碱还可降低解热药的作用,故上感者不宜用兴奋之物。

食物与药物一样,也有四气、五味的属性,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食物,否则会使病情迁延,甚至变生他病。如气虚、阳虚感冒忌食鸭肉、青鱼、蟹肉、海带、苦瓜、雪梨等寒性食物;阴虚、血虚感冒避免进食辣椒、狗肉、羊肉等辛热之品,以免助火伤津;发热期间忌食油腻荤腥及甘甜食品,因其有碍消化功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药物宜忌】1.西医治疗

(1)解热镇痛药

①白加黑 (片剂):日用片,白天每6小时服用1片,每日2次;夜用片,夜晚或临睡前服用1片。

②咖酚伪麻片 (薄膜衣片):每次1~2片,每日不超过8片,口服。

③双扑伪麻片: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

④日夜百服宁:日用片,白天每6小时服用1片,每日2次;夜用片,夜晚或临睡前服用1片。

⑤氨酚伪麻片: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鼻黏膜肿胀者,可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等症状。

⑥美酚伪麻片:成年人或12岁以下儿童,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

⑦扑尔伪麻片: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

⑧酚麻美敏片 (泰诺感冒片):每次1~2片,每6小时1次,24小时内不超过8 片,口服。

(2)抗生素:如有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常选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药物。

1)青霉素类

①青霉素V钾片:每片剂量0.25g,每次0.5g,每日3次,口服。

②氨苄西林 (氨苄青霉素):适用于轻、中度感染。按每日50~100mg/kg体重, 分4次给药。

③阿莫西林 (羟氨苄西林):每次0.5~1g,每日3~4次,口服。

2)第一代头孢菌素

①头孢拉定 (胶囊):每粒胶囊剂量为0.25g,常用剂量为每次0.5g,每日4次,口服。

②头孢氨苄 (胶囊):每粒胶囊剂量为0.25g,常用剂量为每次0.5g,每日3~4 次,口服。

3)大环内酯类

①麦迪霉素 (片剂):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

②螺旋霉素 (片剂):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

③罗红霉素 (片剂或胶囊):每次0.2g,每日3次,早晚饭前服用。

④阿奇霉素:第1日0.5g,顿服;第2~5日,每次0.25g,每日1次,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口服。

⑤克拉霉素 (甲红霉素):每次0.25g,每日2次,口服。

4)喹诺酮类

①诺氟沙星 (胶囊):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

②氧氟沙星:每次0.1~0.2g,每日2次,口服或静脉滴注。

③环丙沙星:每次0.1~0.2g,每日2次,口服或静脉滴注。

④氟罗沙星 (胶囊):每次0.2~0.4g,每日1次,口服。

⑤洛美沙星:每次0.1~0.3g,每日1~2次,口服或静脉滴注,7~14日为一个疗程。

⑥司帕沙星:每次0.1~0.2g,每日2次,口服。

⑦加替沙星:每次0.2g,每日2次,口服。

⑧左旋氧氟沙星 (可乐必妥):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7~14日为一个疗程。

(3)抗病毒药物

①金刚烷胺:成年人每日200mg,小儿4~5mg/kg体重,分2次,口服,3~5日为一个疗程。

②金刚乙胺:成人每日100~200mg,小儿4~5 mg/kg,分2次,口服。

③利巴韦林:2~5mg/kg,滴鼻;20mg/kg,雾化吸入,3~4日;并可同时含利巴韦林片50~100mg,0.5~3小时1次,连续2~3日。流感病毒性肺炎重症则应以利巴韦林每日10~15mg/kg,分2次,缓慢静脉滴注,3~5日为一个疗程。

④α-干扰素:α-干扰素用0.9%氧化钠溶液稀释成10000U/mL,雾化吸入或滴鼻,每日2~3次;或α-干扰素片剂舌下含化,每日1~2片,3~5日为一个疗程。2.中医治疗

(1)辨证治疗

①风热袭表

主症:发热,微恶风寒,汗出不畅,头痛,身痛,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苔薄微黄,脉浮数。

治则:辛凉解表,宣肺透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5g,连翘10g,竹叶6g,薄荷6g,荆芥6g,桔梗10g,芦根20g,贯众10g,板蓝根15g。

加减:头痛较甚者,加桑叶10g、菊花10g;咽喉红肿、疼痛甚者,去荆芥,加马勃10g、玄参10g;高热口渴甚者,加葛根15g、黄芩10g、生石膏30g。

用法:每日2剂,水煎服。

中成药:羚翘解毒片,每次4~6片,每日2次,口服;风热感冒冲剂,每次10g,每日3次,口服。

②风寒袭表

主症:发热,恶寒重,无汗,头痛,肢体疼痛,鼻塞,喷嚏,舌苔薄白,脉浮或脉紧。

治则:疏风散寒,解表透邪。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10g,防风10g,羌活10g,独活20g,柴胡10g,川芎6g,桔梗10g,枳壳10g,甘草3g,生姜3片。

加减:体质虚弱者,去荆芥、防风,加党参10g;口渴者,去荆芥,加黄芩10g、葛根15g;胸闷不舒、纳呆腹泻者,加半夏10g、陈皮10g、苍术6g、厚朴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外感风寒冲剂,每次12g,每日3次,口服。

③暑湿困表

主症: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四肢困倦,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大便溏泄,舌苔薄黄、微腻,脉濡数。

治则:透表清暑,化湿解热。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金银花15g,白扁豆10g,厚朴10g,香薷3g,连翘10g,青蒿10g,藿香10g。

加减:脘痞、不思饮食者,加荷叶10g、佩兰10g;呕吐者,加半夏10g、竹茹10g;肢体重痛甚者,加木瓜10g、薏苡仁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藿香正气水,每次10mL,每日2次,口服。

④燥热袭表

主症: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咽干,鼻塞而燥,或干咳少痰,舌红少津,脉略数。

治则:解热润燥,清热肃肺。

方药:桑杏汤加减。

桑叶10g,杏仁10g,浙贝母10g,栀子6g,沙参15g,菊花10g。

加减:咽干者,可加麦冬10g、天花粉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川贝枇杷膏,每次10mL,每日2次,口服。

⑤邪热壅肺

主症:高热,烦渴,汗出,咳嗽,气促,胸痛,舌红苔黄,脉数。

治则:清气泄热,宣肺止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30g,苇茎30g,桃仁6g,冬瓜子仁20g,鱼腥草15g,黄芩10g,浙贝母10g。

加减:高热、烦渴、汗多者,加知母10g、天花粉15g;痰多带血者,加茜草10g、大蓟10g、小蓟10g;腹胀便秘者,加生大黄10g、芒硝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鱼腥草注射液20~30mL,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⑥肺热及肠

主症:身热,咳嗽,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口渴,苔黄,脉数。

治则:清泄肺肠。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

葛根20g,黄芩10g,黄连6g,杏仁10g,薏苡仁30g,鱼腥草15g,木瓜10g,甘草3g。

加减:咳嗽较甚者,加金银花15g、桑叶10g、桔梗10g;腹痛明显者,加白芍20g、木香6g,四肢酸痛者,竹茹15g、秦艽10g;呕吐者,加竹茹10g、半夏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香连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

⑦痰热阻肺,腑有热结

主症:喘促不守,痰涎壅盛,潮热便秘,苔黄腻或黄滑,脉滑数或实大。

治则:宣肺化痰,泻热攻下。

方药:宣白承气汤加减。

生石膏30g,生大黄10g,杏仁10g,瓜蒌皮15g,黄芩10g,鱼腥草15g。

加减:咳甚胸痛、咯腥臭脓痰者,加芦根30g、薏苡仁30g、冬瓜子仁20g、桃仁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鲜竹沥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

⑧热毒内陷,气营同病

主症:高热不退,烦躁不安,时有谵语,甚或昏迷,颈项强直,儿童多有抽搐,舌红绛,无苔或苔黄,脉细数。

治则: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白虎汤合清营汤加减。

生石膏30g,知母10g,金银花15g,连翘10g,水牛角30g,竹叶10g,黄连6g,丹参10g,玄参10g,大青叶15g。

加减:痰热盛、神志模糊、时有谵语者,如竹沥10mL、石菖蒲10g、郁金10g;四肢抽搐者,加羚羊角5g、钩藤30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醒脑静注射液10~20mL,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安宫牛黄丸温开水化开,先服12丸,不效再服,必要时12小时后重复给药。

⑨内闭外脱

主症:热退,神昏,时见抽搐,喘渴欲脱,汗多气短,脉细无力,甚则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多淋漓,舌红少津,脉微细欲绝。

治则:益气养阴,敛肺固脱。

方药:生脉散合参附汤加减。

人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黄芪20g。

加减:呼吸急促者,加杏仁10g、金银花10g、连翘10g;喉间痰鸣者,加葶苈子10g、浙贝母10g、杏仁10g;若神昏者,加石菖蒲10g、郁金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

中成药:生脉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醒脑静20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

(2)验方

①连须葱白1根,生姜5片,橘皮6g,红糖30g,羌活10g,防风10g,紫苏10g,生姜3片,苍耳子10g。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风寒感冒。

②薄荷6g,鲜芦根30g,金银花15g,板蓝根30g,野菊花10g,四季青10g,鱼腥草30g,淡竹叶10g。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各型感冒。

③岗梅根30g,板蓝根30g,土牛膝15g。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各型感冒预防服药。

④苹果1个,雪梨1个,青果2个。分别切片,放锅内煎煮30分钟,加入白糖50g即成。适量饮,可食苹果和梨。适用于燥热感冒。

⑤玉屏风散,每次1包,每日2次,冲服。对胃气虚弱、易感外邪者有一定预防作用。

⑥大青叶、板蓝根、贯众各30g,水煎,代茶饮。对防治流感有一定疗效。

⑦将大蒜捣烂取汁,配成10%大蒜液,每次12滴点鼻,每日2~3次。

⑧取姜末、葱花、红糖各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对风寒型流感有一定疗效。

⑨防风10g,葱白2根,生姜3片,薏苡仁30g。先将防风、葱白、生姜水煎取汁备用,再将薏苡仁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药汁,趁热服食,以少汗为佳。治疗气虚感冒效佳。

⑩野菊花或板蓝根10~30g,水煎含漱,或喷润咽喉,每日3~5次。复方鱼腥草片,每次4~6片,每日3次,口服。3.药物禁忌

(1)阿昔洛韦 (无环鸟苷)

1)二性霉素B:与阿昔洛韦联用可增强抗病毒作用及毒性反应,不宜联用。

2)派替啶:与大剂量阿昔洛韦联用可发生哌替啶中毒。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环孢素A:与阿昔洛韦联用,可加重肾脏损害。

4)丙磺舒:与阿昔洛韦同服,可使丙磺舒的肾清除率降低31%、阿昔洛韦血药浓度增加40%。

(2)利巴韦林 (三氮唑核苷、病毒唑)

1)联合输液:利巴韦林与头孢唑林、青霉素或庆大霉素联合输液均可出现不良反应,但分开静脉滴注则无不良反应,可能与药液混会后不溶性微粒及异物大量增加,或药物结构稳定性破坏有关。据报道,利巴韦林与吉他霉素联合输液可致抽搐。

2)骨髓抑制剂:利巴韦林有溶血性不良反应,在合并应用对造血细胞有毒性的药物时,可加重贫血反应。

(3)齐多夫定 (叠氮胸苷)

1)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苯二氮类、西咪替丁、保泰松、吗啡、磺胺类药物:均可抑制齐多夫定的葡萄糖醛酸化,使其清除率降低,故应避免联用。

2)阿昔洛韦 (无环鸟苷):与齐多夫定联用可引起神经系统毒性,如昏睡、疲劳等。

3)丙磺舒:可抑制齐多夫定的葡萄糖醛酸化,并减少其肾排泄,有引起中毒的危险。

(4)泛昔洛韦:本品能与代谢涉及醛氧化酶的药物,如奎宁、奎尼丁、甲氨蝶呤等发生相互作用。

(5)阿糖腺苷

1)别嘌醇:可使阿糖腺苷的毒性增强。别嘌醇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可使阿拉伯糖次黄嘌呤的消除减慢而在体内蓄积,与阿糖腺苷联用时可致较严重的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2)氨茶碱:与阿糖腺苷联用可使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

(6)阿糖胞苷

1)氟尿嘧啶:属于碱性药物,不宜与阿糖胞苷 (酸性制剂)混合应用。

2)氟胞嘧啶:阿糖胞苷能降低氟胞嘧啶的活性。

(7)金刚乙胺

1)金刚烷胺:饮酒前后服用金刚乙胺可增加金刚烷胺引起的兴奋、抑郁、共济失调等副作用,还易引起醉酒。

2)中枢神经系统药:如抗组胺药 (苯海拉明、异丙嗪)、酚噻嗪类 (氯丙嗪、奋乃静)、抗抑郁药 (丙咪嗪、阿米替林)等与金刚乙胺联用时,可使中枢副作用增强。

3)糖皮质激素:金刚烷胺有显著抑制病毒脱毒脱壳的作用,但无杀灭病毒作用;糖皮质激素虽可减轻病毒感染的中毒症状,但不利于消除病毒,故两者联用应慎重。

(8)非甾体抗炎药

1)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抗炎松、保泰松及甲芬那酸等均为有机酸,可竞争性的将香豆素类药物从蛋白结合部位置换出来,使其血药浓度升高,抗凝作用增强,易引起出血。此外,非甾体抗炎药中的磺吡酮也能增强口服抗凝药的作用,使代谢减缓、血药浓度升高。大剂量的布洛芬 (>360mg/d)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2)抗酸药:可使非甾体抗炎药的排泄增快,降低其血药浓度和疗效。吲哚美辛与复方氢氧化铝联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但同时吲哚美辛的吸收也降低约30%,疗效也相应减弱。

3)锂盐:吲哚美辛等可使锂的排泄减少,血药浓度升高,易发生锂中毒。布洛芬与锂盐联用时,该种相互作用不明显。

4)氯化铵: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可增强对胃黏膜的刺激性,并促进非甾体抗炎药的胃肠吸收和肾小管重吸收,使其血药浓度升高,诱发毒性反应。

5)口服避孕药:保泰松具有酶诱导作用,可使口服避孕药代谢加快、药效降低,导致避孕失败。口服避孕药可使对乙酰氨基酚代谢加快,联用时应加大其剂量。

6)糖皮质激素:保泰松和阿司匹林可使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增强,诱发胃肠出血。糖皮质激素可加快水杨酸盐的代谢,使其血药浓度下降。保泰松与糖皮质激素联用时,会加重水钠潴留。

7)苯妥英钠:阿司匹林、保泰松、抗炎松等可使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增强 (蛋白结合部位置换作用)。苯碘唑酮、布洛芬可抑制苯妥英钠代谢,使其血药浓度升高。

8)巴比妥类:可使保泰松、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代谢加快、作用减弱。另外,保泰松等可抑制巴比妥代谢,使其血药浓度升高,作用增强。

9)卡马西平:与阿司匹林等联用时,卡马西平代谢减慢,作用增强,并可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

10)维拉帕米 (异搏停):磺吡酮可使其代谢增强,作用减弱 (药酶诱导作用)。

11)地高辛:保泰松的酶诱导作用可使其代谢增快,作用减弱。

12)口服降糖药:保泰松、阿司匹林、磺吡酮、抗炎松等可使其降糖作用增强,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蛋白结合部位置换作用或酶抑制作用)。此外,水杨酸盐本身也有降糖作用。

13)磺胺类药物:与保泰松、阿司匹林等联用时,其血药浓度升高,药理作用及毒副反应增强 (蛋白结合部位置换作用)。

14)青霉素类: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可使两药的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升高,作用增强。

15)异烟肼:阿司匹林可使其胃肠吸收减少,疗效减弱。

16)对氨基水杨酸钠:阿司匹林可使游离态的对氨水杨酸增多,加重其毒性反应,故两药不宜联用。

17)氢氯噻嗪:非甾体抗炎药可降低肾小管对氢氯噻嗪的分泌,使其作用增强(吲哚美辛除外)。

18)袢利尿剂:与吲哚美辛、异丁苯丙酸 (布洛芬)、萘普生或舒林酸等联用时,利尿作用明显减弱 (肾血流量减少),故不宜联用。呋塞米与阿司匹林联用时,两药的药效和毒性反应均增强 (肾小管分泌部位竞争作用),故不宜联用。

19)保钾利尿剂:阿司匹林可使螺内酯的作用减弱 (醛固酮受体结合不佳),并使血中尿酸浓度升高。吲哚美辛与氨苯蝶啶联用可引起肾脏损害,故不宜联用。

20)抗高血压药:大多数非甾体抗炎药对血压正常者有轻度的升压作用,并可部分或完全拮抗一些抗高血压药的作用。两类药物联用,约有危害10%的患者可发生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并对高血压患者中的老年人、黑人及低肾素活性者危害最大。非甾体抗炎药可阻断噻嗪类袢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抵制剂的抗高血压作用,但与α-受体激动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未见相互作用。

21)甲氨蝶呤: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时,其血药浓度明显升高,毒性增大。

22)维生素A类药物:可拮抗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故两药不宜联用。

23)维生素C:阿司匹林可影响维生素C的生物利用度,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应补充维生素C。

24)乙醇:与非甾体抗炎药同服可加重对胃黏膜的刺激,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

25)考来烯胺:可使保泰松吸收减少,疗效降低。

26)丙咪嗪、甲状腺素:与阿司匹林联用时,其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增强。

27)喹诺酮类抗菌药:与布洛芬联用可诱发惊厥。

28)氨茶碱:保泰松可使氨茶碱代谢加快,作用减弱 (酶诱导作用)。

29)氯化钠 (食盐):保泰松可抑制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排泄,导致高血压、水肿等不良反应,故服用保泰松忌高盐饮食。

30)丙磺舒:可抑制葡萄糖醛酸酯类从肾排泄,故可使萘普生、布洛芬、吲哚美辛、氯咔唑丙酸等在血液内蓄积,毒副作用加重。

(9)阿司匹林 (醋柳酸、乙酰水杨酸)

1)红霉素:在酸性环境中易遭到破坏而失效,故与阿司匹林联用可降低红霉素的药效。

2)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这三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均与前列腺素有关,而阿司匹林可抵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释放,故联用可减弱这些药物的药理活性。

3)去甲肾上腺素:阿司匹林可抑制或完全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血管收缩作用,故两药应避免同时应用。

4)吲哚美辛、保泰松、羟基保泰松:与阿司匹林联用时其血药浓度降低,而不良反应加剧。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均可增加阿司匹林对前列腺素的抑制,因而诱发或加重胃黏膜的损害。

5)对乙酰氨基酚:可减轻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害作用。两药联用可增强解热作用,但阿司匹林可降低扑热息痛的吸收速率。

6)糖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反应有相加作用,使出血加剧,故两药不宜联用。

7)双香豆素类、醋硝香豆素:阿司匹林用量>1g/d时,可使其抗凝作用增强而引起出血危险,故联用时两药均应减量。

8)布美他尼:阿司匹林可降低其利尿作用。

9)螺内酯:阿司匹林可抑制其排钠作用故,两药联用可使血中尿酸浓度升高,而诱发痛风。

10)噻嗪类利尿药: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加剧机体电解质紊乱,并诱发水杨酸中毒。

11)甲氨蝶呤:阿司匹林可升高其血药浓度,加剧不良反应。

12)呋塞米:可降低阿司匹林的排泄,诱发水杨酸中毒。

13)口服降血糖药:中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故两药联用能增强疗效,但也可致低血糖昏迷。

14)苯巴比妥: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增强其抗癫痫作用,但因胃肠反应严重而无实际意义。苯巴比妥为强酶诱导剂,可加速阿司匹林代谢而使其疗效降低。

15)非那西丁: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增强其肾毒性。

16)咖啡因: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增加其胃刺激性。

17)乙醇:服用阿司匹林期间,饮酒可增加胃刺激反应及消化道潜出血量,亦可诱发胃出血。

18)商陆:与阿司匹林药效有协同作用,但联用可加剧胃黏膜刺激作用并诱发胃溃疡。

19)维生素B:可促进阿司匹林分解为乙酸和水杨酸,加重其对胃1黏膜的刺激性;两药可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20)卡托普利:阿司匹林可降低其抗高血压作用。

21)对氨基水杨酸钠: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增加水杨酸中毒反应。

22)丙戊酸钠:阿司匹林可使其血药浓度升高,并诱发毒性反应 (手震颤、嗜睡、共济失调等)。

23)异烟肼:阿司匹林可减慢异烟肼吸收。阿司匹林在体内可促使异烟肼转化为乙酰异烟肼,降低其血药浓度,同时增加毒性反应,故两药不宜同用。

24)硼砂 (月石):可使阿司匹林吸收降低。

25)肉桂、桂枝:与阿司匹林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和抗炎作用,联用时可增强发汗作用和毒性反应。

26)麻黄:与阿司匹林联用易致大汗虚脱。

27)大黄:与索米痛片存在交叉过敏现象。

28)含激素样物质的中药和中成药:如鹿茸、甘草、鹿茸片、参茸泞、全鹿丸、甘草浸膏片等,可加剧阿司匹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29)甘草、鹿茸及其制剂:含有皮质激素样物质,可使阿司匹林致溃疡的发生率增高。

30)肾上腺素、氨茶碱:阿司匹林哮喘是由于PGE合成减少所致,故应用肾上腺素或氨茶碱治疗无效。

(10)抗生素 (参见肺炎)

(11)滋补药:上呼吸道感染起病时,切忌用滋补药物,如人参、党参、黄芪、太子参、生地黄、熟地黄等,以免滞留邪气。

(12)热性药:风热型或风寒型上感出现热象时,要避免使用热性药物,如干姜、附子、肉桂等。

(13)抗生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引起,如滥用抗生素,可导致耐药性或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

(14)清热解毒中药:流感治疗宜辨证论治,或疏风散寒,或疏风清热,或扶正祛邪,不可拘泥于清热解毒一法。例如,风寒型宜用苏叶、羌活、白芷等;风热型宜用菊花、牛蒡子、金银花等;热毒型宜用黄芩、板蓝根、大青叶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单用苦寒解毒中药,难以达到预期疗效。

(15)阿司匹林制剂:Reye综合征系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脏、神经系统并发症,见于2~16岁儿童。近年来有研究认为,该病与服用阿司匹林有关,因此,儿童禁用阿司匹林制剂 (如APC治疗)。第二章人禽流行性感冒【概述】

人禽流行性感冒 (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97年5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及世界卫生组织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H N引起的人类流感,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禽甲型流感病毒H 515N感染人类。之后相继有HN、H N亚型感染人类和HN再次感染1927751人类的报道。目前人禽流感病毒可分为15个H亚型 (H~H)和9个N115亚型 (N~N)。191.感染途径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尤其是鸡,但不排除其他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感染。2.临床表现

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禽流感暴发疫点,或与被感染的禽类或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或从事禽流感病毒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目前不排除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有患病的可能。

(1)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

(2)临床症状: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3)体征:重症患者可有肺部实变体征等。3.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2)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取患者呼吸道标本 (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 (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 (NP)及禽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还可用RT-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H抗原基因。

(3)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禽流感病毒。

(4)血清学检查: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5)X线检查:重症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饮食宜忌】1.饮食宜进

(1)饮食原则

①病程中宜多饮水,如畏寒无汗时可予充足热饮以取汗散热;整个病程中水分补给以超过排尿量1L为度,可多摄入淡茶、水果汁、青菜汤、清肉汤。

②味道需清淡,质地宜清稀,如稀粥、面条、藕粉糊等。

③热量应适当增加,可适当给予蛋、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饮食;宜给予比正常值高的维生素供应量;酌情多食蔬菜、水果。

④发热期应予半流质甚至全流质饮食,严重者可去医院给予补液。

⑤应区分不同证型择食,属风热、燥热口渴、咽干、唇燥、苔薄黄者,宜予凉性之品如青菜、黄瓜、萝卜、豆腐等;属风寒、凉燥恶寒、口燥、苔薄白者,宜予辛温之品如葱叶、生姜、大蒜、红糖、米醋等;暑热、口渴喜饮、苔黄腻者,宜予清暑之品如大白菜、绿豆、冬瓜、白扁豆等。

⑥患病期间,胃肠功能常受影响,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热时宜食米粥、米汤、烂面条、蛋汤、藕粉等;可多食蔬菜、水果,因其富含维生素C,有抗病毒的作用;宜多食西瓜,以利尿解热、补充体液。

(2)食疗药膳方

①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②薄荷3g,生姜3g,大枣3枚。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③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

④薄荷3g,鸭梨1个 (削皮),大枣6枚 (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粳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

⑤鲜鱼腥草30~60g,蒜汁加醋凉拌。

⑥鲜败酱草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⑦鲜马齿苋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⑧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⑨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2.饮食禁忌

(1)不宜食油腻、荤腥之物。限制脂肪摄入量。

(2)不宜食坚硬难消化食物。风热型、燥热型、暑热型人禽流感忌辛辣温热之品;风寒型、凉燥型人禽流感忌寒凉生冷之品。

(3)限制食盐摄入,以每天不超过5g为宜。

(4)不可进滋补品。

(5)禁烟酒。【药物宜忌】1.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转运时戴口罩。加强支持治疗,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加强营养,饮食易消化。

(2)对症治疗:根据症状,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制剂的药物,以避免引起Reye综合征。

(3)抗流感病毒治疗:应在发病48小时内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①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司他韦):为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对禽流感病毒H N、H N和H N有抑制作用。成年人,每日150mg;儿519279童,每日3mg/kg。分2次服,5日为一疗程。

②离子通道M阻滞剂 (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金刚烷胺和金刚乙2胺可抑制禽流感病毒株的复制,早期应用可阻止病情发展、减轻症状、改善预后。金刚烷胺成年人,每日100~200mg,儿童每日5mg/kg体重,分2次,口服,5日为一疗程。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肾功能受损者酌情减量。有癫痫病史者忌用。

(4)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密切观察、监测以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5)重症患者的治疗:重症或并发肺炎的患者应入院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呼吸支持;发生其他并发症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2.中医治疗

(1)辨证治疗

①风热犯卫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无汗,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各15g,桑叶、杭菊花、桔梗各10g,竹叶6g,芦根30g,薄荷 (后下)、生甘草各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400mL,每次服200mL,每日2次;必要时可每日服2剂, 每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mL。

②热毒袭肺

主症:高热,咳嗽,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解毒。

方药:炙麻黄3g,杏仁、生甘草、知母、浙贝母各10g,生石膏30g(先煎),桔梗15g,黄芩15g,柴胡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400mL,每次服200mL,每日2次;必要时可每日服2剂, 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mL。

③热毒壅肺

主症:高热,咳嗽咯痰,痰黄,喘促气短;或心悸,躁扰不安,口唇紫暗;舌质红,苔黄腻或灰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肺,解毒散瘀。

方药:炙麻黄5g,生石膏30g(先煎),杏仁、知母、葶苈子、金荞麦、黄芩、浙贝母、生大黄、牡丹皮各10g,鱼腥草、青蒿各1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400mL,每次服200mL,每日2次;必要时可每日服2剂, 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mL。

④气营两燔

主症:高热,口渴,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咳嗽或咯血,胸闷憋气,气短,舌质红绛,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气凉营。

方药:水牛角、瓜蒌、生石膏 (先煎)各30g,生地黄、金银花、连翘各15g,赤芍、麦冬各10g,丹参12g,竹叶6g,栀子12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400mL,每次服200mL,每日2次;必要时可每日服2 剂,6小时口服1次,每次200mL。

(2)验方

①老年预防方:太子参、黄芩、牛蒡子各10g,苏叶6g。每日1剂,水煎服。

②孕妇预防方:白术、黄芩、金银花各6g,紫苏叶3g。每日1剂,水煎服。

③儿童预防方:芦根10g,桑叶、豆豉、银花各5g。每日1剂,水煎服。

④高危人群预防:太子参、黄芩、牛蒡子各10g,苏叶6g。每日1剂,水煎服。3.药物禁忌

(1)初期正气不虚者,忌用人参、五味子等补敛之品,以免闭门留寇。

(2)本虚标实者,应扶正与祛邪并施,不可专行发散,以免重伤肺气。

(3)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时不要发散太过,以防气随液脱,病邪内陷,变生他病。

(4)禽流感初起时,忌用滋补药物,如人参、党参、黄芪、太子参、生地黄、熟地黄等,以免滞留邪气。

(5)风热型或风寒型禽流感出现热象时,应避免使用热性药物,如干姜、附子、肉桂等。

(6)禽流感属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治疗上应以抗病毒为主,如滥用抗生素,将其作为退热万能药,则可导致耐药性或菌群失调等不良后果。

余参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三章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概述】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指由感染、物理或化学刺激、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急性炎症。本病常因受凉或过度疲劳导致上呼吸道防御功能减低引起,故好发于寒冷季节、气候突变时或过度劳累后;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所致。临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咳痰。本病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积极治疗可于短期内恢复,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者,可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1.病因

(1)感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或细菌可向下蔓延引起本病,且常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细菌有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2)物理化学因素:主要有过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 (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氨气、氯气等)对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刺激亦可引起本病。

(3)过敏因素:引起气管和支气管过敏反应的常见致敏原如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细菌蛋白质以及在肺内移行的蛔虫、钩虫的幼虫。2.临床表现

(1)症状:本病初起多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酸懒乏力等。咳嗽初起常为干咳或有少量黏液性痰,随着病情加重咳嗽加重,痰量增多,为黏液性,偶见痰中带血。胸骨后灼痛或钝痛,或有紧闷感。如伴有支气管痉挛可有气促或喘息。轻症患者,多在数日内消退,咳嗽、咯痰有时延续数周才逐渐消失。

(2)体征:肺部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的干、湿啰音,啰音部位不固定,随着咳嗽、咯痰,啰音可减少或消失,气管痉挛时可闻及哮鸣音。3.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病毒引起的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但淋巴细胞百分比有轻度上升;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见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轻度升高。

(2)X线检查:胸部X线一般无异常表现,有时可见肺纹理增多、变粗、紊乱。

(3)痰涂片或培养:可发现致病菌。【饮食宜忌】1.饮食宜进

(1)饮食原则

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②应予高热量、高糖、充足维生素和无机盐饮食。蛋白质宜适量,可予牛奶等优质营养食品。

③适当补充水分。发热期当酌情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如稀粥、面食、饮料、菜汤、果汁等;恢复期可改为易消化的软食或普食。

④当据风寒 (恶寒、发热、苔薄白)、风热 (恶风、发热、苔薄黄)、温燥 (恶风、口渴唇燥、舌光红)等不同证候辨证用膳,分别给予疏风散寒 (如生姜、香葱、红糖等)、疏风清热 (如萝卜、荠菜、橄榄等)、润燥清热 (如雪梨、冰糖、甘蔗等)之品。

⑤发病初期可多食清凉之品,如黄瓜、冬瓜、丝瓜等;如恶寒发热明显,可配合大葱、生姜、芥菜等以发表祛邪;咳嗽痰多时,应选用理气化痰之食物,如萝卜、橘皮、柚子皮等。

(2)食疗药膳方

1)风寒型支气管炎,药膳应以疏散风寒、宣肺止咳为主。

①杏仁15g,粳米50g。杏仁去皮尖,水研滤汁,加入粳米煮粥食用;或将杏仁与粳米共用石磨研成粉状,在研碎的过程中,不断加入少量水,在煮沸时加入白糖,即成为杏仁糊。适用于风寒型支气管炎,症见胸闷、气喘或便秘者。阴虚咳嗽、大便稀溏者忌服。

②鲜姜芥菜汤:鲜姜10g,鲜芥菜120g,盐适量。姜切片;芥菜洗净,切碎;水煎20分钟,加盐调味饮汤。每日1剂,分2次服;重者每日2剂,连饮3天。适于咳嗽、痰多稀薄、恶寒发热、周身酸痛、苔薄白,属风寒咳嗽之急性气管炎及支气管炎。不宜用于恶寒轻发热重、口渴欲饮、痰稠色黄属风热咳嗽及发热、口唇干燥、舌红少津、咳嗽痰少属温燥咳嗽者。

③葱姜醋粥:葱白7根,生姜3片,米醋适量,糯米50g。葱白洗净,切成葱花;生姜切丝;糯米淘净;糯米与生姜同入锅加水煮至粥将成,加入葱花,再煮至粥成,调入米醋服食。每日1剂,连食数日。适于风寒型气管炎或支气管炎,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嗽稀痰者,也可用于风寒感冒。不宜用于发热、口渴、痰稠色黄属风热或温燥型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④萝卜橄榄茶:鲜萝卜100g,鲜橄榄15g。萝卜切块水煎30分钟,去萝卜,趁热泡入橄榄,频频饮服。每日1剂,连饮3~5天。适于咳嗽频剧、咯痰黄稠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等属风热咳嗽之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恶寒尚著、周身酸痛、咳嗽稀痰属风寒之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不宜应用。

⑤雪梨炖冰糖:大雪梨1只,冰糖30g。梨去皮,去核。冰糖纳入雪梨中,放碗中隔水炖熟。每日早、晚各1剂,连服5~7天。适于干咳痰少或痰中带血、咽干鼻燥、胸痛便艰等属温燥咳嗽之急性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咳著者可加川贝母9g。寒盛痰稀、口无燥渴及便溏之急性气管炎或支气管炎不宜服用。

⑥鱼腥草猪肺汤:猪肺250g,鲜鱼腥草100g,红枣5枚。猪肺洗净,烫过,切块。鱼腥草洗净,切段。红枣洗净。猪肺、红枣同加水煮沸后文火炖1小时,入鱼腥草再煮15分钟,调味服食。每日1剂,连食数日。适于咳嗽、痰稠色黄或干咳无痰、口渴、咽燥等属风热、温燥之急性支气管炎,也可用于肺炎、肺脓疡属热毒壅盛者。不宜用于恶寒、口不燥渴、咳嗽痰稀属风寒之急性支气管炎。

2)风热、燥热型支气管炎,药膳宜用疏风清热、辛凉解表、清肺止咳之品。

①金银花30g,加水500ml,煎汁去渣,冷却后加蜜糖30g,调匀。分3次服,每日1~2次。

②梨2个,鲜藕25g,荸荠100g,白茅根15g。洗净同煮鲜汤,加白糖调味即成。每日1次,连服1~5日。

③苦杏仁10g,除去皮尖,打碎;另取大鸭梨1个,去核,切成薄片,混合,加水半碗同煮,待鸭梨熟后,加冰糖即可饮用。每日1次。

④款冬花30g,杏仁、桑白皮各9g,百合15g。1碗半水煎至6分,煎后待温,加入适量蜂蜜及少许生姜汁。每次适量,每日服数次。适用于风热、燥热,阴虚等各种咳嗽痰喘。

⑤姜葱大枣汤:生姜10g,葱白7根,大枣5枚。姜切片,葱白切段,和大枣加水同煎20分钟。每日1剂,分2次服,连饮3天。适于恶寒、发热、头痛、周身酸痛,属风寒咳嗽初起之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咳已显著者加杏仁10g。口燥渴、舌红苔黄、发热等属风热或温燥咳嗽不宜用此方。2.饮食禁忌

(1)饮食宜少量多餐;不宜过饱;少吃或不吃产气食物,以防胃肠胀气抬高膈肌,减少肺活量,加重心肺负担。

(2)忌用或慎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粉等,以免刺激气道,引起咳嗽,加重气促。

(3)忌恣食肥甘、生冷、过咸及嗜酒,以免伤及脾胃,聚湿生痰,上干于肺,壅阻肺气,加重病情。

(4)发病期间忌食鱼腥虾蟹;咳黄痰时,忌食温补之品,如羊肉、狗肉等,少食油腻煎炸之品。

(5)忌食海鲜、雪菜、笋类等发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