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研究进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8 14:02:05

点击下载

作者:刘敬霞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临床研究进展试读:

编写说明

本教材的编写目的是通过对中医临床研究进展内容的学习,以提高临床技能为宗旨,传承中医学术精华,使研究生掌握中医临床学科的重点、热点、难点和疑点,学习处理临床问题的思维及方法,并应用中医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熟练掌握临床常见病、重点病、优势病的诊断和辨证论治方法。

本教材的章节分布在内科、儿科、外科、妇科、五官科、针灸推拿、急诊、心理、养生保健等内容的编写中,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源流发展,即从本病证的中医文献研究进行编写,厘清不同时代的学术进展和贡献;病类范畴,即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病证的内涵和外延的研究进行编写,并对相关病证的中西医对应关系进行编写;优势病种,即结合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进入科室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习时,对本重点专科的优势病种从概念、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评价方面进行学习和掌握;研究集萃,主要是对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编写,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部分编者根据其学科自身特点和病证特点,结合临床诊疗情况,对编写布局和内容有适当调整,以更加切合临床实际和应用,并且更为合理地体现本学科临床研究的进展,以助学生的掌握和应用。

本教材适用于中医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兼顾博士生,并可作为业内参考用书。教材编写过程中仍有很多不足,希望各位读者不吝指教,愿通过大家的努力,不断提高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在此对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给予大量支持和帮助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表示感谢!刘敬霞2018年3月第一章内科疾病临床研究进展第一节肺系病证

肺系病证,概于肺字,考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内伤,或由外感与内伤相互影响,引起肺系发生疾病。外邪侵袭或内伤及肺,影响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引起以呼吸不畅、胸闷、鼻塞、咳嗽、气喘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源流发展】(一)病名提出与沿用

1.感冒 感冒之名,首见于南宋《仁斋直指方论·诸风》,兹后历代医家沿用此名,并将感冒与伤风互称。

2.咳嗽 咳嗽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曰:“五气所病……肺为咳。”

3.哮病 《黄帝内经》中虽无哮病之名,但记载的“喘鸣”与本病发作特点相似;《金匮要略》则称为“上气”;《诸病源候论》除沿用“上气”病名外,又称作“呷嗽”;元代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把本病从笼统的“喘鸣”“上气”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病名。古医籍中还有哮吼、齁等名称。

4.喘证 病证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说:“故肺病者,喘息鼻张。”《灵枢·本脏》曰:“肺高则上气,肩息咳。”提示喘证以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张口抬肩为特征。

5.肺痈 《金匮要略》首次列有肺痈病名,并作专篇进行讨论。《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曰:“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6.肺痨 历代医家命名甚多,有以其具有传染性命名者,如尸疰、劳疰、虫疰、毒疰、传尸;有以症状特点命名者,如劳嗽、骨蒸、急痨等;直到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始以“痨瘵”定名;现今一般称为“肺痨”。

7.肺胀 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说:“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灵枢·经脉》说:“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指出了本病虚满的基本性质和典型症状。

8.肺痿 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列专篇论述,《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说:“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二)发病与治疗渊源

1.感冒 《黄帝内经》提出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伤寒论》论感冒的中风、伤寒两证,给出桂枝汤、麻黄汤两个汤证;《诸病源候论》从具有较强传染性的时行感冒而言,所指的“时气病”之类;《丹溪心法·伤风》明确指出病位属肺,根据辨证常规,分列辛温、辛凉两大治法;《类证治裁·伤风》《证治汇补·伤风》等对虚人感冒有了进一步认识,提出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2.咳嗽 《素问·咳论》认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所致,同时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脾咳、肝咳、肾咳等,《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提出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久咳、胆咳、厥阴咳等;张景岳首次把咳嗽归纳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医学法律》论述了燥伤及肺为病而致咳嗽,创立温润和凉润治法。

3.哮病 《金匮要略》具体描述了本病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提出了治疗方药,并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成为后世顽痰伏肺为哮病夙根的理论渊源;《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本病病理为“痰气相击,随嗽动息,呼呷有声”,治疗“应加消痰破饮之药”;朱丹溪阐明病理因素“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确定了本病的施治要领;《医学正传》进一步对哮与喘做了明确的区分,提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4.喘证 《黄帝内经》提出多脏致喘,主要是肺与肾病变;张仲景提出多病致喘,认识到许多疾病,如伤寒、肺痿、肺痈、水气、黄疸、虚劳可导致喘病发生,《金匮要略》中的“上气”即是指喘息不能平卧的喘证,给出具体方药,如射干麻黄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丹溪心法·喘》提出多因致喘,“六淫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急。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张景岳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证,作为喘证辨证纲领,《景岳全书·喘促》说:“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

5.肺痈 《诸病源候论》提出“肺痈者……寒乘虚伤肺,寒搏于血,蕴结成痈,热又加之,积热不散,血败为脓”,认为风寒化热亦可为痈;《医学纲目》提出饮食及燥热致病;《医门法律》认为病由五脏之火,治疗主张以“清肺热,救肺气”为要点;《杂病源流犀烛》提出病机为肺热成痈,“肺痈,肺热极而成痈也”;《柳选四家医案》提出血瘀热壅成痈,“肺痈之病,皆因邪瘀阻于肺络,久蕴生热,蒸化成痈”,突出“瘀热”概念;《外科正宗》提出分期治疗,初起在表者宜散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火益阴,脓成则平肺排脓,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的治疗原则;《张氏医通》提出治疗注意事项,主张“乘初起时极力攻之”“慎不可用温补保肺药,尤忌发汗伤其肺气”。具体方药,《金匮要略》指出未成脓者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成脓者用桔梗汤;《备急千金要方》创用苇茎汤以清肺排脓、活血消痈。

6.肺痨 《灵枢·玉版》提出肺痨形体和脉象特点,“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外台秘要》指出肺痨有骨蒸、烦躁、食无味、消瘦、盗汗、咳嗽、两颊如胭脂色等症状,还指出本病可见“腹中有块,或脑后近下两边有小结”等兼症;《医学入门·痨瘵》提出肺痨六大主症;《肘后备急方》提出本病具有传染性,“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并创立“尸疰”“鬼疰”之名;《备急千金要方》明确了病位在肺,病因是“劳热生虫在肺”;《仁斋直指方》已提出“治瘵疾,杀瘵虫”的重要观点;葛可久《十药神书》为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专著;《丹溪心法·痨瘵》倡“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

7.肺胀 《金匮要略》提出肺胀可出现浮肿、烦躁、目如脱等症状,认为与痰饮有关,用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等辨证论治;《诸病源候论》提出发病机制,“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咳逆短气也”;《丹溪心法·咳嗽》说“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充实了痰瘀阻碍肺气理论;《张氏医通·肺痿》说“盖肺胀实证居多”;《证治汇补·咳嗽》提出分虚实辨治,“又有气散而胀者宜补肺,气逆而胀者宜降气,当参虚实而施治”。

8.肺痿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提出伤津致病,“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诸病源候论》提出因伤风和正虚而病;《证治准绳》认为“久嗽咯血成肺痿”;《外科正宗》指出脓毒未尽伤肺,肺痈溃后,热毒不净,伤阴耗气,转为肺痿;《张氏医通·肺痿》将肺痿的治疗要点概为“缓而图之,生胃津,润肺燥,下逆气,开积痰,止浊唾,补真气”等7个方面,“以通肺之小管”“以复肺之清肃”;《杂病源流犀烛·肺病源流》对肺痿的用药忌宜进行补充,“宜急治之,切忌升散辛燥温热……大约此症总以养肺、养气、养血、清金、降火为主”。(三)标志性学术观点

1.感冒典型症状辨析 《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2.咳嗽分外感内伤辨治 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咳嗽》指出:“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3.哮病特征及分期论治 朱丹溪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分期治疗原则。

4.喘证分虚实论治纲领 张景岳确立从虚实辨证喘证的纲领,《景岳全书》云:“气喘之病,最为危候……欲辩之者,亦惟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曰实喘,一曰虚喘也。”

5.肺痈分四期论治 《外科正宗》对肺痈分为初起、已成、溃后、正虚论治。

6.肺痈杀虫补虚治疗 《医学正传》确立了杀虫与补虚的两大治疗原则。

7.肺胀痰瘀碍气病机 《丹溪心法》提出:“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病。”

8.肺痿分虚寒和虚热论治 《金匮要略》曰:“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病类范畴】(一)肺系病证和范围聚类分析

1.肺病命名沿袭经典医著 《黄帝内经》作为第一部系统的中医理论奠基之作,是肺系病证命名方式产生的学术根据。《黄帝内经》以“病因、病位、病性、病机、主症”构成基本要素,形成“单要素”和“复合要素”为主的命名方式。如《素问·阴阳别论》“阴争于内……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中的“喘鸣”是以主症命名;《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中的“肺胀”是以病位与主症结合为命名根据。后世医家多遵循《黄帝内经》疾病命名方式予以命名。《伤寒论》在肺系病证方面多强调“六经的传变”“方药”“病证”之间的联系,使得各病证命名别具特色。如以六经命名的“太阳证”,以病因病机命名的“风寒表证”,以主治证候方剂命名的“桂枝证”,至今这些病证仍用于临床肺系病证的辨治。《金匮要略》所建立的“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对肺系病证的确立更为明确。

2.肺系病证名称划分范围 基于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与认识不同,所提出的肺系病证范围不同。《中医呼吸病学》将肺系常见疾病分为咳嗽、哮证、喘证、肺痈、肺痿、肺痨、悬饮、鼻渊、鼻窒、乳蛾、喉痹、喉瘤12类;《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将肺系病证主要分为肺热病、肺咳、哮病、肺胀、肺络胀、肺痿、肺痈、肺痨、肺癌、肺水、肺厥、肺衰、尘肺、悬饮等;新世纪第2版《中医内科学》将肺系常见疾病分为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痈、肺痨、肺胀、肺痿8个病证;《中医内科五脏病学》肺病分类除《中医内科学》中提到8个病证,还包括西医常见肺系病证(尘肺和矽肺、肺癌、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败血症、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3.肺系病证范畴聚类分析 通过对肺病文献数据库研究发现,中医肺系病证涉及范围较广,在古代文献中以“咳”“嗽”“喘”“痰”“上气”“呀呷声”“水鸡声”等证候名称和“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痈”“肺痨”“肺胀”“肺痿”等疾病名称的形式存在。病案聚类分析显示,肺系病证根据临床特征聚为三类:恶寒发热,畏风易感,自汗,周身酸痛,口、鼻、唇、咽、皮肤干燥,息粗,声低懒言,喉中痰鸣,喷嚏,语声重浊,声音嘶哑,咽痒,咽喉肿痛,痰黄,痰多,痰少,痰清稀,痰难咳,咳血色鲜红,咯血色紫暗,咳吐脓血腥臭痰,鼻塞,鼻流清涕,鼻流浊涕,脉浮,皮肤红斑瘙痒,腹痛,腹胀,便血,里急后重等症状可聚为一类;胸胁胀闷,气喘,痰白,痰黏稠,痰易咳,舌苔薄等症状可聚为一类;咳嗽为一类。(二)肺系病证分类及范围

1.基于中医理论的肺系病证分类 依据对《黄帝内经》相关理论的理解总结出肺系病证病名的分类主要有肺本身生理功能改变的疾病病名、肺系统鼻腔部疾病病名、肺系统咽喉部疾病病名、肺系统皮肤及体表组织部位病名、肺系统津液改变病名、肺系本经络所经过部位改变病名、肺系统相关其他病名等。

2.结合西医呼吸系统功能的肺病范围 随着中医的发展,在传统中医对疾病理解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到中医所指肺疾病的发生与西医学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密切相关,同时涉及内分泌、血液、代谢等方面的功能变化。因此,基于中医对肺系病证的认识及其临床表现的特殊性,中医内科肺系病证包括咳嗽、哮病、喘病、咳喘、哮喘、肺胀、肺络张、肺痈、肺痿、肺痨、肺水、肺厥、肺衰、尘肺、悬饮、痰饮、肺积、肺痹、肺部肿块、咯血、肺热病、感冒等22种。

3.肺系病证范围与西医疾病的对应 与中医内科肺系病证对应的西医疾病包括变异性咳嗽、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肺纤维瘤、支气管腺瘤、肺转移性肿瘤、肺不张、肺水肿、胸腔积液、胸膜炎、脓胸、气胸、肺囊性纤维化、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等32种。【优势病种】(一)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诊疗方案

1.咳嗽概述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相当于西医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2.咳嗽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①病史。由呼吸道感染引起,感染控制以后迁延不愈的一类咳嗽。②主要症状。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③主要体征。肺部无阳性体征。④辅助检查。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肺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诱导痰检测细胞学检查嗜酸细胞比例<2.5%。(2)中医诊断标准:①有明确的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史;②咳嗽为主,或伴有咳痰,或咽干、咽痒;③胸部查体及X线无明显异常。(3)证候诊断标准:①风邪犯肺证。咳嗽气急,或呛咳阵作,咽痒,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或夜卧晨起咳剧,多呈反复性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脉浮,或紧,或弦。②风寒恋肺证。咳嗽日久,遇风或寒加剧,少量白稀痰,有夜咳,口不干,舌淡,苔白或白滑,脉浮紧或浮弦。③风热郁肺证。咳嗽日久,口干,咽干,日咳较多,食辛辣燥热之品则咳,少量白黏痰,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或弦。④风燥伤肺证。咳嗽,少痰,口干,咽干,鼻燥,鼻痒,大便干,夜间咳甚,舌淡红、少津,脉细数。

3.咳嗽治疗方案(1)内服方药:①风邪犯肺证。治法:疏风宣肺,止咳利咽;方药:风咳汤加减;中成药:苏黄止咳胶囊等。②风寒恋肺证。治法:疏风宣肺,散寒止咳;方药:小青龙汤加减;中成药:通宣理肺丸等。③风热郁肺证。治法:疏风宣肺,清热止咳;方药:桑菊饮加减;中成药:麻杏止咳片等。④风燥伤肺证。治法:疏风宣肺,润燥止咳;方药:桑杏汤加减;中成药:养阴清肺丸等。(2)其他疗法:①针灸。根据病情可选择大椎、肺俞、定喘、风门、天突、合谷、尺泽、足三里等穴。②药物贴敷。根据病情可辨证选择药物贴敷治疗。③砭术、刮痧、拔罐疗法。万花油或甘油涂搽后背暴露部位,用砭石反复刮、擦背部膀胱经、督脉,可配合风门、大椎、肺俞等穴闪罐,达到疏通经络、驱散风邪的作用。④热敏、刺络、雾化吸入。根据临床情况选用雷火灸、热敏灸疗法,也可配合使用经络刺激法,伴咽痒、咽部不适等症状时,可配合雾化吸入治疗。

4.咳嗽疗效评价(1)评价标准:以咳嗽症状划分疗效评价标准。痊愈:咳嗽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降至0分);显效: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6~9分);有效:咳嗽症状减轻(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2~5分);无效:咳嗽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评价方法:咳嗽症状计分。由患者每天根据自己前24小时的咳嗽症状,对照计分表进行判断及记录:总分值=日间计分+夜间计分。(二)哮病(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

1.哮病概述 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情志等失调,引动内伏于肺的痰气而阻塞气道,使肺气不得宣降。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支气管哮喘。

2.哮病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及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②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⑤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1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增加≥12%且1FEV增加绝对值≥200mL: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符合①~④条或④、⑤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2)中医诊断标准:①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发绀。②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症状。③有过敏史或家族史。④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⑤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⑥痰液涂片可见嗜酸细胞。⑦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3)哮病病期诊断:①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②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③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4)中医证候诊断

1)发作期(病期诊断中属急性发作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①风哮:时发时止,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止时又如常人,发病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咳嗽等症,舌淡苔白,脉浮紧。②寒哮: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痰多、色白多泡沫,易咳,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恶寒,天冷或受寒易发。肢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③热哮:喉中痰鸣如吼,咳痰黄稠,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扇动,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④虚哮: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至持续喘哮,咳痰无力,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脉沉细或细数。

2)缓解期(病期诊断中属缓解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①肺脾气虚证: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②肺肾两虚证: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咳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膝酸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

3.哮病治疗方案(1)内服方药

1)发作期:①风哮。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方药:黄龙舒喘汤加减。②寒哮。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方药:射干麻黄汤加减。③热哮。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药:定喘汤加减。④虚哮。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方药:调补肺肾方合补肾益气颗粒方加减。

2)缓解期(病期诊断中属缓解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①肺脾气虚证。治法:健脾补肺益气;方药: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②肺肾两虚证。治法:补益肺肾,纳气平喘;方药:补肾益气颗粒方合生脉地黄汤;中成药:金水宝胶囊、六味地黄丸等。(2)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①痰热证可选取清开灵注射液;②阳虚证明显可选用参附注射液;③气虚或气阴两虚证明显可选用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3)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分期、不同证候选择针刺清喘穴(急性期)、火针疗法、热敏灸疗法(缓解期)、雷火灸(缓解期)和拔罐等。采用传统针、灸、拔罐方法需辨证取穴和(或)循经取穴,在选择治疗方案的同时,根据急性期常见症状如痰多、发热、气喘等加减穴位。(4)其他疗法: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电磁波治疗、经络(针)刺激法等。经络刺激法可选用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针刺手法针疗仪。电磁波治疗可选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等设备。寒哮证、肾虚寒哮证者,口服中药同时,肺俞、肾俞等穴位外敷固本咳喘膏、注射喘可治注射液、埋线。(5)西医治疗: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某些缓解药物的使用、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患者喘憋严重、缺氧的情况下,及时吸氧;痰黏难咳可视情况采取雾化吸入、机械辅助排痰;喘憋持续不缓解,出现呼吸衰竭时可选用。

4.哮病疗效评价(1)评价标准

1)哮喘控制测试(ACT表)。完全控制:25分;部分控制:20~24分;未得到控制<20分。

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2)评价方法:①临床控制测试。哮喘治疗的目标是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一些经过临床验证的哮喘控制评估工具,如哮喘控制测试(ACT)、哮喘控制问卷(ACQ)、哮喘治疗评估问卷(ATAQ)等,也可用于评估哮喘控制水平。哮喘评估工具ACT经国内多中心验证表明,不仅易学易用且适合中国国情。②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各种证候的评价具体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三)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诊疗方案

1.肺胀概述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肺、脾、肾三脏虚损,从而导致肺管不利,肺气壅滞,气道不通,不能敛收的病证。临床表现为喘息、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等。肺胀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肺胀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疾病诊断和分期标准参照原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同)《慢性阻塞性肺病诊疗规范(2011年版)》进行诊断。(2)中医诊断:①喘息、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动则气短、呼吸困难,早期仅于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②常有吸烟、反复的加重病史。③或伴有消瘦、纳差、心烦等。④肺功能检查,使用支气管扩张药后1FEV/FVC<70%表示存在不可逆气流受限。(3)证候诊断

1)急性期:①寒饮伏肺证。咳嗽气急,甚则喘鸣有声,痰多易咳,色白清稀多泡沫,胸膈满闷,形寒背冷,喜热饮,咳多持续,时有轻重。舌淡苔白滑,脉细弦或沉弦。②痰热郁肺证。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质黏色黄,或夹有血色,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而喜冷饮,面赤,咽干,小便赤涩,大便或秘,舌质红,舌苔薄黄或腻,脉滑数。③痰浊阻肺证。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咳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象滑或濡。④阳虚水泛证。临床症状:面浮足肿,腹满尿少,心悸喘咳不得卧,咳清稀痰,形寒怕冷,气短动则甚,面唇青紫,舌胖质暗,苔白滑,脉沉细数或结代。

2)缓解期:①肺脾气虚证。咳嗽或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动则加重;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脉沉细或沉缓或细弱。②肺肾气虚证。症状: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动则加重;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或沉弱。

3.肺胀治疗方案(1)辨证论治

1)急性期:①寒饮伏肺证。治法:温肺化痰,涤痰降逆;方药:小青龙汤;中成药:小青龙合剂。②痰热郁肺证。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方药:桑白皮汤加减;中成药:肺力咳合剂、鲜竹沥口服液等。③痰浊阻肺证。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中成药:川贝枇杷膏口服等。④阳虚水泛证。治法:益气温阳,健脾利水。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中成药:桂龙咳喘宁胶囊。

2)缓解期:①肺脾气虚证。治法:补肺健脾,降气化痰;方药: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中成药:健脾丸联合玉屏风颗粒、金咳息胶囊(参蛤补肺胶囊)等。②肺肾气虚证。治法:补肾益肺,纳气定喘;方药:补肺汤加减;中成药:黄芪生脉饮、麦味地黄丸(胶囊)、金水宝胶囊。(2)穴位贴敷。①药物组成:主要由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等组成,磨成粉,姜汁调敷;②穴位选择:选取膻中、肺俞、脾俞、肾俞、膏肓,或辨证选穴。(3)穴位注射。可选曲池、足三里、尺泽、丰隆,或者辨证取穴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喘定注射液。

4.肺胀疗效评价(1)疾病疗效评价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显著缓解,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不缓解或加重,实验室检查无改善。(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研究集萃】(一)雾霾所致肺系病证研究

1.中医对新型邪气雾霾的认识 雾霾成分多样,性质复杂,中医结合雾霾的特性,对雾霾邪气进行研究。雾霾的基本性质是存在于外界自然环境中能使人致病的物质,应归属于外邪范畴,雾霾致病特点包括3个方面:①病邪由上受,首先犯肺。雾霾悬浮空中,其性轻扬,极易通过口鼻而入,首先犯肺。②雾霾为雾露兼夹污浊而成,故易困阻气机。③兼夹湿邪,易犯脾胃。雾霾之邪本身含雾露水气,兼夹湿邪,易犯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常。

2.防治雾霾“环境毒”损伤的排毒治疗 由于雾霾的“环境毒”有着致病广泛、作用时间长、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针对雾霾所导致的肺系病证从培固正气和管道排毒进行防治。培固正气,增强体质,以玉屏风散等中医药预防肺系外感疾病。清除雾霾毒邪,以姜良铎的“排毒管道理论”论治,雾霾初犯于肺,治当宣肺化痰以排毒;肺被雾霾所伤,子病及母,脾受累,治当燥湿理气以排毒。(二)治疗肺胀中药制剂研究

1.治疗肺胀中药注射剂的应用 ①参附注射液:参附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红参、附片,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功效,常用于肺心病、肺性脑病及呼吸衰竭等重症患者。②热毒宁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青蒿、金银花、栀子,具有清热、疏风、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所致高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咳嗽、痰黄等。热毒宁可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③黄芪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黄芪,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的作用。黄芪注射液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可通过抑制COPD的炎症反应和氧化、抗氧化失衡调节方面起作用,改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

2.治疗肺胀中药雾化吸入应用 ①喘可治雾化剂:主要成分为淫羊藿、巴戟天,具有温阳补肾、平喘止咳的功效。雾化吸入可有效改善肺功能,促进疾病恢复。②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主要成分为细辛脑,适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等疾病。细辛脑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肺胀急性加重期患者。③痰热清雾化吸入:主要成为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具有清热、解毒、化痰的功效。雾化吸入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胀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状态。

3.治疗肺胀中药口服制剂的应用 ①金水宝胶囊:为冬虫夏草提取物,具有养肺阴、补肾阳的功效。常用于改善肺胀患者的免疫功能,预防肺胀的急性发作与病情的进展。金水宝胶囊联合化痰药和平喘药可明显改善肺胀患者肺功能、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②玉屏风口服液(颗粒):由防风、黄芪、白术三味中药组成,可敛汗固表,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玉屏风散具有调节免疫力的功效,可减少稳定期肺胀的急性发作、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肺气虚型上呼吸道感染有预防作用。③苏黄止咳胶囊:具有疏风宣肺、止咳利咽作用。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肺胀恢复。

参考文献

[1]马重阳,程发峰,王雪茜,等.雾霾致病的中医病因认识探讨.现代中医临床,2016,23(1):55-57.

[2]李建生,余学庆,王明航,等.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策略与实践.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6):1607-1614.

[3]张伟,卢绪香,贾新华,等.肺系病中医证候规律性的聚类分析研究.中医药学报,2012,40(5):66-68.第二节心系病证

心系病证是指因心的生理功能紊乱及相关形体官窍病变所致的病证。气、血、阴、阳亏损,寒、痰、火、瘀阻滞,饮食失节、七情内伤、劳倦体虚,或有其他脏腑病变累及,引起以心悸、惊惕、真心痛、失眠、健忘、喜哭失常、谵语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源流发展】(一)病名提出与沿用

1.心悸 《黄帝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名,但已有类似记载,并最早记载了脉律不齐表现,《素问·三部九候论》“参伍不调者病”;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以“惊悸”“心动悸”为病证名,记载了心悸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宋代《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率先提出怔忡病名;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与怔忡加以鉴别;现代称为“心悸”。

2.胸痹心痛 “胸痹”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脏》云:“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指出痰饮阻痹胸中是胸痹的主要病机;“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云:“臂太阴脉,其病心痛,心烦而噫。”东汉张仲景首先明确提出了“胸痹心痛”病名。

3.心力衰竭 《黄帝内经》无心力衰竭病名,但有相关症状和病机论述;张仲景提出与心力衰竭有关的“心水”“支饮”概念;《脉经》最早记录“心衰”二字,“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曰:“心衰则健忘,心热则多汗。”

4.不寐 《黄帝内经》中称为“目不瞑”,后世称为“不得眠”“不得卧”;《难经》最早提出“不寐”这一病名;明清后沿称为不寐。(二)发病与治疗渊源

1.心悸 《黄帝内经》认识到心悸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并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张仲景对心悸结、代、促脉加以区别,提出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方剂;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认为惊悸怔忡与肝、胆有关;清代叶天士对惊悸认识更趋完善,认为病因病机主要有内伤七情,操持劳损,痰饮或水湿上阻,清阳失旷,以及暑热时邪,内传心神等;王清任《医林改错》补充了瘀血导致心悸,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

2.胸痹心痛 病因方面,《黄帝内经》中认为风寒湿燥热诸淫邪所胜,皆能病心痛,提出本病与寒邪、热邪内犯心脉关系密切。《黄帝内经》所言“胸痹”是肺系疾病,指出痰饮阻痹停留是主要病机。治疗方面,《灵枢·五味》“心病宜食薤”的记载为后世创立方药奠定了基础;张仲景将本病的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乃本虚标实之证,治疗用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乌头赤石脂丸等代表方;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提出“苏合香丸”治疗卒心痛,至今仍用于临床。

3.心力衰竭 《黄帝内经》论述心力衰竭症状,如“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若心气虚衰,可见喘息持续不已”,“水病下为跗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曰:“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心不欲饮。”张仲景对于心水症状的描述与现代的心力衰竭相似,其心水理论适用于现代心力衰竭的治疗。

4.不寐 《黄帝内经》认为,失眠有两种病因:一是其他病证影响,如咳嗽、呕吐、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入寐。《素问·逆调论》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延伸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寐寝不安者均属于此。《难经·四十六难》认为老人不寐的病机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张仲景记载了用黄连阿胶汤及酸枣仁汤治疗失眠,至今沿用。《景岳全书·不寐》中指出:“无邪而不寐者……宜以养营气为主治……即有微痰微火皆不必顾,只宜培养气血,血气复则诸症自退”;“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也。”(三)标志性学术观点

1.心悸 朱丹溪“责之虚与痰”。

2.胸痹心痛 张仲景提出“阳微阴弦”病机,治疗用宣痹通阳法。

3.心力衰竭 王清任指出“治血以治水”,以补气活血化瘀治疗心力衰竭。

4.不寐 张景岳提出“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病类范畴】(一)心系疾病证候和范围聚类分析

1.心系疾病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研究 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是心系疾病诊断标准的核心,也是中医理论的原创。“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即将心病先确立虚实各3个单元;心气虚损、心阴不足、心阳不振、痰浊闭塞、心血瘀阻、寒凝气滞,每个单元以舌脉和1个必备主症加以区分。如心气虚损: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心悸气短;心阴不足:苔净质红,脉象细数,五心烦热;心阳不振:苔薄白,质淡胖,脉沉细,尺部弱,形寒心惕;痰浊闭塞:苔腻脉滑,胸闷痞满;心血瘀阻:舌紫暗脉涩结,怔忡心痛;寒凝气滞:苔薄白腻,脉弦紧代,遇寒心痛。临床根据病变和证候加以组合,如“胸痹心痛之心气虚损、痰浊闭塞证”等。

2.冠心病所属中医病证范畴 冠心病在中医学中有不同的病名,归纳有二:一是以主证命名,如心痛、厥心痛、真心痛、心悸、怔忡、喘证等;二是以病机命名,如胸痹、心痹、脱证、厥证等。中西医病名从概念上分析各自存在着从属、并列、交叉关系。冠心病为现代医学病名,在中医文献中,历代医家据其证候冠以胸痹、心痛、胸痛、心痹、厥心痛、真心痛等不同名称。结合冠心病的临床症状特点,轻者仅有短暂轻微的胸部隐痛或沉闷感,重者胸闷如窒,疼痛如绞,伴有气短、心悸、汗出等症,持续时间较长,考虑到心系急痛主要表现为冠心病心绞痛,故将“胸痹心痛”这一中医病证名称的内涵定在冠心病心绞痛范畴。

3.心系病证问诊信息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 心系疾病定位辨证的主要问诊症状有心悸、胸闷、胸痛、心烦、失眠、健忘等;定性辨证的重要问诊症状有乏力懒言、畏寒、肢冷、盗汗、自汗、咽干口渴等,这些症状出现的频率均在前40位。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发现问诊信息组合具有规律性,这种规律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一致性,如畏寒、肢冷与乏力懒言组合成心阳虚;活动后诸症加重或诱发、休息后诸症缓解、胸闷、气短、心悸组合成心气虚;胸胀痛、胁肋胀满、喜叹息,组合成肝气郁滞等。心系疾病常见证候有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气滞、瘀血、痰浊等,少见心火亢盛、心血虚等。(二)心系病证分类及范围

1.基于中医理论的心系病证分类 《黄帝内经》是心系疾病病名的学术渊薮。据统计,除《素问》两“遗篇”外,《黄帝内经》中共载疾病名称762个。根据心系疾病的概念和功能异常及相关形体官窍的病变,对《黄帝内经》中心系疾病病名进行了整理,发现《素问》(除遗篇)中涉及心系疾病病名65个;《灵枢》中涉及心系疾病病名43个;两书合并后去掉重复者,得出《黄帝内经》提及的心系疾病病名有95个。现按本脏生理功能紊乱及相关形体官窍病变,把心系疾病分为五大类:心主血脉失常类病名36个,心藏神失常类病名31个,舌病类病名14个,汗病类病名11个,其他脏腑相关类病名5个。中医心病学的命名定义应当是中医学“心主血脉、司神明,开窍于舌”,与其他脏腑关联3个功能的各种病证。其基本概念应当是心系病证的病名沿革、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辨证论治、转归预后、护理康复、保健预防的各种诊疗措施,内容特点应当是以心病为中心联系脏腑经络以及精神活动的病证和从心论治而奏效的各类病证。

2.西医疾病对应心系病证范畴 西医学中的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以心悸为主症时,对应于心悸范畴;20世纪80~90年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以“胸痹心水”“胸痹心厥”“胸痹心悸”“胸痹心痛”分别与西医冠心病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冠心病心绞痛等病相对应,冠心病隐匿型、缺血型心肌病型及猝死型等目前无对应病名;其他如心包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等出现胸闷、心痛彻背、短气、喘不得卧等症状者,对应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西医各种心力衰竭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对应于中医心力衰竭范畴;西医因疼痛、瘙痒、咳嗽、喘息、夜尿、吐泻等躯体因素,生活习惯改变、更换住所、声音嘈杂、光线刺激等环境因素,咖啡、浓茶、中枢兴奋药物、戒断反应等生物药剂因素,或其他神经精神疾病所引起以失眠为主要表现时,对应不寐辨证论治。【优势病种】(一)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诊疗方案

1.心悸概述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多呈发作性,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烟酒等诱发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轻者仅为惊悸,重者为怔忡。可见结脉、代脉、促脉等脉象;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不适,并可伴有相应体征和心电图改变。

2.心悸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指南》(ACC/AHA/ESC制定,2006年)。①临床表现。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不适,部分病人还可以出现心前区重击感、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较轻的室性期前收缩常无临床症状。体征:心脏听诊有提前出现的心搏,其后有较长的间歇,提前出现的室性期前搏动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有时仅能听到第一心音。桡动脉搏动有漏搏现象。②心电图特征。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其后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期,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室性期前收缩的类型:室性期前收缩可孤立或规律出现。(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①自觉心中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②可见结脉、代脉、促脉等脉象;③常有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烟酒等诱发因素。(3)证候诊断标准:①气阴两虚证。心悸,气短,体倦乏力,少寐多梦,心烦,自汗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②心脾两虚证。心悸气短,头晕乏力,面色不华,腹胀纳呆,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结代。③阴阳两虚证。心悸,怔忡,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自汗或盗汗,舌质淡红或嫩红,舌苔薄白,脉结代。④痰瘀互阻证。心悸怔忡,胸闷痛,形体肥胖,痰多气短,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黏,恶心,咳吐痰涎,舌质淡紫或紫暗,苔白腻,脉弦滑或结代。⑤气滞血瘀证。心悸、胸闷,胸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⑥痰火扰心证。心悸,呕恶,口苦尿赤,痰多气短,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3.心悸治疗方案(1)内服方药:①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安神定悸;方药:生脉散加味;中成药: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等。②心脾两虚证。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方药:归脾汤加减;中成药:归脾丸、补心气口服液、安神补心胶囊等。③阴阳两虚证。治法:滋阴补血,通阳复脉;方药:炙甘草汤加减;中成药:桂附地黄丸。④痰瘀互阻证。治法:化痰泄浊,活血化瘀;方药: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⑤气滞血瘀证。治法:活血祛瘀,理气通脉;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⑥痰火扰心证。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定悸;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味。(2)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根据病情,可辨证选择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3)针灸疗法:①体针。主穴:内关、神门、心俞、膻中、厥阴俞;配穴:气虚加脾俞、足三里、气海;阴虚加三阴交、肾俞;心脉痹阻加膈俞、列缺;阳虚加关元、大椎;痰湿内蕴加丰隆、脾俞;阴虚火旺加厥阴俞、太冲、太溪。②耳针。选穴:心、交感、神门、皮质下、肝、内分泌、三焦、肾。

4.心悸疗效评价(1)评价标准:①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②西医疗效判断标准。参照1979年全国中西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常见心律失常病因、严重程度及疗效判断标准》制定。显效:室性期前收缩完全不发作或偶有发作(ECG示<5次/分,DCG示<30次/小时);有效:室性期前收缩发作减少60%以上(时间和次数);无效:达不到显效或有效标准者。(2)评价方法:①中医证候评价。按照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进行积分评价。②西医疗效评价。按照西医疗效评价标准以自身症状积分及DCG的结果评价。③生活质量评价。基于病人结局报告的PRO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健康简表)评分进行评价。(二)胸痹心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方案

1.胸痹心痛概述 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等。多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

2.胸痹心痛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我国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公布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心绞痛分级标准参照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990年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和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①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②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而缓解。严重者可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象,可发生猝死。③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④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可辅助诊断。根据病情可做心肌酶谱测定,心电图动态观察。⑤必要时行冠状动脉CT、心肌核素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3)证候诊断标准

1)心痛发作期。①寒凝血瘀证: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腻,脉滑涩;②气滞血瘀证:疼痛剧烈多与情绪因素有关,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滑。

2)心痛缓解期。①气虚血瘀证:胸痛、胸闷,动则尤甚,休息时减轻,乏力气短,心悸汗出,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有间歇;②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暗红少津,脉细弱或结代;③痰阻血瘀证:胸脘痞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纳呆恶心,舌暗苔浊腻,脉弦滑;④气滞血瘀证:胸闷胸痛,时痛时止,窜行左右,疼痛多与情绪因素有关,伴有胁胀,喜叹息,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⑤热毒血瘀证:胸痛发作频繁、加重,口干口苦,口气浊臭,烦热,大便秘结,舌紫暗或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或滑数。

3.胸痹心痛治疗方案(1)内服方药

1)心痛发作期:①寒凝血瘀证。治法:芳香温通;方药:苏合香丸。②气滞血瘀证。治法:辛散温通,行气活血;方药:速效救心丸。发作时予10~15粒舌下含服,可选用宽胸气雾剂等。

2)心痛缓解期:①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方药: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中成药:芪参益气滴丸、舒心口服液。②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方药:生脉饮加减;中成药:心悦胶囊、心通口服液、生脉饮、生脉胶囊。③痰阻血瘀证。治法:通阳泄浊,活血化瘀;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中成药:丹蒌片、血府逐瘀胶囊。④气滞血瘀证。治法:行气活血;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中成药:冠心丹参滴丸、地奥心血康、复方丹参滴丸。⑤热毒血瘀证。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药:冠心Ⅱ号方加减;中成药:心脉通胶囊等。(2)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①心绞痛发作期。选择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如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等。②心绞痛缓解期。可以辨证选择生脉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复方党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等。(3)其他疗法:①针灸治疗。可选择体针、耳针等。②穴位贴敷。选择膻中、心俞、内关等。③其他适宜疗法,如足浴等。

4.胸痹心痛疗效评价(1)评价标准

1)疾病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心绞痛、心电图疗效评定。疗效评定主要项目为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程度及心电图。

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证候疗效。疗效指数(n)=(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证候积分减少<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加重: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加重,证候积分减少<0。(2)评价方法:①临床症状的评价。发作期采用心绞痛症状计分表进行观察和比较;缓解期采用心绞痛症状计分表、中医症状计分表、血瘀证候计分表进行观察和比较。②生存质量评价。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进行评价。③远期疗效评定。远期疗效通过随访方式评定心血管终点事件,如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需要行血运重建术(包括冠脉搭桥术)、因不稳定型心绞痛或TIA住院等。(三)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1.心力衰竭概述 心力衰竭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属中医的心悸、怔忡、痰饮、水肿、心水、咳喘等范畴,是多种心脏疾病的最终转归,亦见于其他脏腑疾病的危重阶段。早期表现为乏力,气短,动则气喘、心悸;继而喘咳加重,喘不得卧,尿少肢肿,腹胀纳呆。每因外感、劳倦和情志等因素使病情急剧加重,可发生猝死。

2.心衰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007年颁布的《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和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制定。(2)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陈可冀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3)证候诊断标准

1)慢性稳定期。①心肺气虚、血瘀饮停证:胸闷气短,心悸,活动后诱发或加重,神疲乏力,咳嗽,咳白痰,面色苍白,或有发绀。舌质淡或边有齿痕,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②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气短,心悸,动则加重,乏力自汗,两颧泛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或有发绀。舌红少苔,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③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胸闷气短、心悸、咳嗽、咳稀白痰,肢冷、畏寒,尿少、浮肿,自汗,汗出湿冷,舌质暗淡或绛紫,苔白腻,脉沉细或涩、结代。④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心悸,动辄气短,时尿少浮肿,或夜卧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四肢不温,步履无力,或口干咽燥。舌淡红质胖,苔少,或舌红胖,苔薄白乏津,脉沉细无力或数,或结代。

2)急性加重期。①阳虚水泛证:喘粗气急,痰涎上涌,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口唇青紫,汗出肢冷,烦躁不安,舌质暗红,苔白腻,脉细促。②阳虚喘脱证:面色晦暗,喘悸不休,烦躁不安,或额汗如油,四肢厥冷,尿少肢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微细欲绝或疾数无力。③痰浊壅肺证:咳嗽痰多,或发热形寒,倚息不得平卧;心悸气短,胸闷,动则尤甚,尿少肢肿,或颈脉显露。舌淡或略青,苔白腻,脉沉或弦滑。

3.心力衰竭治疗方案(1)辨证论治

1)慢性稳定期。①心肺气虚、血瘀饮停证。治法:补益心肺,活血化瘀;方药: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葶苈大枣泻肺汤;中成药:补心气口服液。②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药: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中成药:生脉饮口服药,可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③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治法:益气温阳,化瘀利水;方药:参附汤合丹参饮、苓桂术甘汤加味;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心宝丸,静脉可应用黄芪注射液、参附注射液。④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治法:填精化气,益气通阳;方药:左、右归丸合生脉散加减;中成药:济生肾气丸,可选用中药注射剂: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2)急性加重期:①阳虚水泛证。治法:温阳利水,泻肺平喘;方药: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中成药:可选用参附注射液。②阳虚喘脱证。治法:回阳固脱;方药:参附龙牡汤加味;中成药:参附注射液。③痰浊壅肺证。治法:宣肺化痰、蠲饮平喘;方药:三子养亲汤合真武汤;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2)其他疗法:①灸法。选取气海、关元、神阙、足三里等穴位加减。②穴位贴敷。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等为基本处方,粉碎研末后加姜汁调匀涂在专用贴敷膜上;选取心俞、内关、神阙、膻中、肺俞、关元、足三里等穴位。③足浴疗法。适于心力衰竭病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