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0 18:48:08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一种观点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即(  )。[陕西师范大学2011研]

A.群体思维

B.群体极化

C.社会助长【答案】B【解析】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群体思维是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要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可行方案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社会助长是指个人由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2.人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即(  )。[陕西师范大学2011研]

A.证实偏差

B.自我中心偏差

C.基本归因偏差

D.自我服务偏差【答案】B【解析】自我中心偏差是指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物中的作用的倾向。有时人们通过言语或行为表达出这种偏差,而有时虽不公开表露,心里却认为自己在合作中的地位更重要。A项,证实偏差是指人们往往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C项,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D项,自我服务偏差是指人们常常有对自己的良好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开脱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倾向。

3.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的自我意识属于(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生理自我

B.物质自我

C.社会自我

D.心理自我【答案】D【解析】G·W·奥尔波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我意识的概念,认为自我状态是逐渐发展的,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生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从3岁到青春期以前的十三四岁是社会自我的阶段。这个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称为客观化时期;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有十年的时间心理的自我的发展阶段,称为主观化时期。

4.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觉知指的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B.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C.影响自我意识形成、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

D.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答案】D【解析】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觉知不仅包括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觉知,也包括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觉知。

5.在归因过程中,我们通常认为机遇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内在的稳定的西素

B.外在的稳定的因素

C.内在的不稳定的因素

D.外在的不稳定的因素【答案】D

6.父母训斥自己孩子的行为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亲社会的侵犯行为

B.反社会的侵犯行为

C.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D.不是侵犯行为【答案】A【解析】亲社会侵犯指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侵犯行为。例如,司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适当的惩罚等。这些作为虽然具有潜在伤害性,但是合乎社会要求,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的,其目的不是伤害,所以是亲社会的,称之为亲社会侵犯行为。

7.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社会动机

B.社会态度

C.归因

D.社会行为【答案】C【解析】归因是指个体在认识他人行为、获得第一印象的同时,都会根据其外部表现的特征推测其内心的思想与情感。

8.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息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从众

B.归因

C.沟通

D.角色【答案】A【解析】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9.“望梅止渴”属于暗示,具体属于(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直接暗示

B.反暗示

C.间接暗示

D.自我暗示【答案】A【解析】暗示是指采用含蓄的方式,通过语言、表情、行为等刺激手段,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某一观念,或按照某一方式进行活动,包括:①直接暗示,即暗示者直接地把事物的意义提供给受暗示者,使其迅速地不假思索地接受;②间接暗示,即暗示者通过其他事物或行为的中介,把事物的意义间接地提供给受暗示者,使其心理和行为受到影响;③自我暗示,即依靠思想、语言向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认识、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或要求按某一方式行动;④反暗示,是指暗示者发出的刺激引起受暗示者相反的反应。有两种反暗示。

10.对目标达成后可能获得之利益对自己的重要性程度的估计称为(   )。[华东师范大学2011研]

A.期望值

B.效价

C.工具性

D.预期【答案】D【解析】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激励程度指激发一个人工作积极性的强度,即工作积极性的高低与持续程度;期望值指人们对某一行为导致的预期目标或结果之可能性大小的判断,其数值变化范围在0至1之间;效价指所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预期是指对目标达成后可能获得之利益对自己的重要性程度的估计。

以下题目暂无答案解析,仅供考生参考。

11.米尔格拉姆在实验室中研究了哪一种社会现象(  )?[华东师范大学2013研]

A.服从

B.去个性化

C.从众

D.自我知觉

12.现代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性人物是(  )。[华东师范大学2013研]

A.麦独孤

B.罗斯

C.詹姆斯

D.奥尔伯特

13.囚徒困境等研宄表明,如果没有特殊诱导,人们的行为倾向于彼此(  )。[华东师范大学2013研]

A.合作

B.竞争

C.依赖

D.排斥

14.基本归因错误是指(  )。[华东师范大学2013研]

A.行为者和观察者对成败的归因不同

B.是否涉及自身利益时归因会有不同

C.将行为归因为态度或人格等内在特质而忽略外在因素

D.将自然现象等做拟人化归因

15.很多人围观一件事,如一个人欺负另外一个人,结果很多人不愿伸出援手也不报警,这种现象是(  )[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研]

A.责任扩散  

B.法制意识淡薄  

C.缺少利他精神  

D.从众

16.根据归因理论,若把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其归因方式是(  )[西南大学2011年研]

A.内在可控的

B.外在可控的

C.内在不可控的

D.外在不可控的

二、名词解释

1.霍夫斯塔德文化四维度[北京大学2011研]

答:著名的文化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果发现文化的维度有四个: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利距离、不确定性的规避和男性化一女性化。

2.脚在门槛技巧[北京大学2011研]

答:脚在门槛内技巧,也称跨门槛技巧,是一种分步实施的顺从技巧,第一步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小的要求,等他人满足该要求之后,再向其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此时对方满足较大要求的可能性也增加。也就是说,接受小的要求改变了个体对自己的态度,这种改变减少了她对以后类似行为的拒抗。

3.社会印象[陕西师范大学2011研]

答:社会印象是在社会知觉基础上经过加工处理后在记忆中保持下来的对社会对象的主观印象。

4.偏见[曲阜师范大学2011研]

答:偏见是人们脱离客观事实而建立起来对人事物的消极认识与态度。大多数情况下,偏见是仅仅根据某些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而对其成员形成的一种态度,并且往往是不正确的否定或怀有敌意的态度。

5.从众[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

答: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如助人情境中跟随大家旁观,暴乱中跟随大家一起破坏等;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传统等等。

6.社会化[首都师范大学2012研]

答: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现象,为这种传递提供了实现的条件。

7.社会懈怠[浙江师范大学2011研]

答:社会懈怠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叫社会惰化作用、社会惰化。

8.偏见[浙江师范大学2012研]

答: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偏见的主要特征包括: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偏见就是刻板印象;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9.亲社会行为[浙江师范大学2012研]

答: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引起,即关心他人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的利益,但不一定都由利他主义引起,它也包括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任何对他人或群体乃至社会有好处的行为都属于亲社会行为。因此,亲社会行为包括一切积极的、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

10.内化[苏州大学2012研]

答:内化是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简单地说,内化就是接受外界加于的规则而作为内在标准,用这些标准指导人们的行动。内化性的态度改变是一种新价值观的获得,是态度改变中的最深层次。所以,对态度改变其控制作用的内核部分是个体的价值观。

11.自我知觉[苏州大学2012研]

答:自我知觉是社会知觉的一种形式。社会知觉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仅仅指与人有关的知觉。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人不仅在知觉别人时要通过其外部特征来认识其内部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要这样来认识自己的行为动机、意图等。

12.成就需要[山东师范大学2011研]

答:成就需要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达成的欲望,是指人们克服障碍、完成艰巨任务、达到较高目标的需要。成就需要的强度因人而异,它影响着人们追求成就的倾向和对自己工作成绩的评价。

13.社会角色[山东师范大学2011研]

答: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社会角色主要包括了三种含义:①社会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②社会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③社会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的。因此,对于任何一种角色行为,只要符合上述三点特征,都可以被认为是社会角色。

14.偏见[陕西师范大学2012研]

答: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偏见是仅仅根据某些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而对其成员形成的一种态度,并且往往是不正确的否定或怀有敌意的态度。偏见的主要特征包括: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偏见就是刻板印象;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15.社会角色[陕西师范大学2012研]

答:社会角色主要包括了三种含义:①社会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②社会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③社会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的。因此,对于任何一种角色行为,只要符合上述三点特征,都可以被认为是社会角色,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6.社会懈怠[陕西师范大学2012研]

答:社会懈怠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17.社会化[南开大学2012研]

答:社会化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18.光环作用[南开大学2012研]

答:光环作用又称晕轮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如相信一个外表迷人的人会更聪明,或者相信一个人如果不诚实就不会体谅人等等,这种认知上的偏见就是光环作用。其实质是把各种相互独立、没有必然联系的特性予以叠加,统统赋予认知着的对象。

19.侵犯/攻击[天津师范大学2012研]

答:攻击又称侵犯,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这种行为涉及个体对他人的伤害和危害。凡是侵犯行为都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0.从众[天津师范大学2012研]

答: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如助人情境中跟随大家旁观,暴乱中跟随大家一起破坏等;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传统等等。

21.去个体化[天津师范大学2012研]

答:去个体化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去个体化现象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去个体化的原因时认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匿名性、自我意识降低。

22.超言语线索[北京大学2011研]

答:超言语线索是指语言中除谈话内容以外的线索,表现为一句话有多种含义,是指谈话内容之外的所有的信号,如频率、振幅、速度、音质等。比如同样的一句话,却会因为重音的不同、停顿的不同或者是语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意思。心理学家发现,与语言线索相比,非言语的线索常常会泄漏一个人的真正企图。

23、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或强化)。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是成就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

24、档案分析法(archival analysis method)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档案分析法是指依据一定目的收集大量现有资料,通过分析找出某些现象(社会事实与社会心理)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档案不限于个案资料,它包括作品、报刊、书籍以及各种事件记录及文献等。

25、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指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待与形象,认为这个学生很优秀,会影响到对这个学生的教育结果,使学生发奋努力取得好成绩的现象。

26、可用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可用性启发是一种认知机制,指人们往往根据可利用或可获得的知识、概念和事件来采取简洁的认知策略。容易提取的知识、概念、事件往往占认知优势,个体倾向于肯定它们并认可它们是真实、重要的。

27、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过去的某些经验,或者未意识到某些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却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依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关注的焦点是个体的无意识成分参与了有意识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其特征主要有积淀性、无意识性、启动性和社会性。

28、武器效应(weapon effect)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伯克威茨的武器效应认为人的挫折并不直接导致侵犯,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与侵犯有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行为得到增强。

29、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去个性化是指群体中的人们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通常的所谓个性感,并进而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研究表明,在群体的庇护下,一旦人们处于去个性化状态,就会表现出无自知性、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低,放弃对自己行为的控制,结果导致人们可能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由于群体对个人行为的促进作用,使个人在群体中敢于做独处时不敢做的事情。

30、睡眠者效应(sleeper effect)

答:睡眠效应的系统研究始于卡尔·霍夫兰,指在信源可信性下的传播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的现象。即传播结束一段时间后,高可信性信源带来的正效果在下降,而低可信性信源带来的负效果却朝向正效果转化,也称为信息振幅效果定理。

以下题目暂无答案解析,仅供考生参考。

31.从众[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32.社会化[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33.社会促进[西南大学2011年研]

34.社会角色[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研]

35.印象管理[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研]

36.社会印象[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研]

37.加权平均模式[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研]

38.冒险转移[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研]

39.社会群体盲见[北京大学2011研]

40.社会渗透理论[北京大学2011研]

41.认知偏差效应[北京大学2011研]

42.去个性化[山东师范大学2012研]

43.社会化[苏州大学2014研]

44.自我意识[苏州大学2014研]

45.宽大效应[湖南师范大学2014研]

46.角色偏差[南开大学2014研]

47.自我概念[南开大学2014研]

48.偏见[南开大学2014研]

49.自我暗示[南开大学2014研]

50.去个性化[山东师范大学2012研]

51.印象管理[山东师范大学2013研]

三、简答题

1.社会比较后会出现什么。[北京大学2011研]

答:社会比较指的是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他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做比较。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适当的背景因素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当有关的背景因素相当时,比较出来的结果才有意义。然而,人们出于自尊往往会选择背景不同的人作比较,以得出合乎己意而有偏差的结论。

2.什么是评测的晕轮效应,请举例说明。[2013年北京大学考研真题]

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比如你一旦觉得你的同学张三比较可爱之后,你就会对他的性格、态度以及能力等都会有一个较高的评价,也就是说对可爱这个特质的高分评价影响你对其他特质的评价,使得对其他特质的评价普遍偏高。比如,俗话说的一美遮百丑,就是晕轮效应的典型例子。

3.如何提高助人行为?[天津师范大学2012研](1)消除助人的阻止因素

①减少情境的不确定性,提高责任感。如果旁观者面对的两难情境是确定的,那么,帮助人们正确解释一个事件并且承担责任就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降低匿名和个人化的相互作用,会使个体更加自我觉察,并因此更加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提高助人行为。

②内疚和关心自我形象。感到内疚的人会为了减轻内疚和恢复自我价值而助人,所以可以通过提高人们对自己违规的意识来提高他们的助人意愿。可以利用“留面子”的技术来增多助人行为,即在个人先拒绝了一个大的要求以后,再向他提出一个更合理的要求时,往往容易被接受。另外,给人们贴上助人的标签也能加强助人的自我意象。(2)进行助人的社会化

①教会道德包容。道德包容是将他人看作是自己道德关注范围之内的对象,与此相对的是道德排除,即将某些个人或群体看成是个体道德价值和公平规则界限以外的。助人社会化的第一步是反对自然的内集团的偏见,将助人范围扩大到关心所有人的幸福。

②树立助人的榜样。当看到别人助人时,人们就更有可能助人。电视上的正面榜样能促进助人行为的发生,亲社会榜样比反社会榜样有更大的作用。

③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对行为的归因影响行为的再发生。过分的外部奖励有暗中瓦解内部动机的作用,产生过分肯定效应。对助人行为的奖励应掌握分寸,给以足够的肯定,但不能过分的奖励,这样才能促使助人者将自己的助人行为归因于内部动机,从而乐于做好事。

④了解有关的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增多助人行为。

4.简要介绍凯利的归因三维理论及其意义。[陕西师范大学2011研]

答:(1)归因三维理论概述

凯利的三维理论,认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能用到的形式主要有: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之作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时间或形态)。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所以称为三维理论。三维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对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

①区别性,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区别性信息告诉人们行为者在对待不同刺激物时,其行为表现是否有差别。

②一贯性,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一致性信息向人们显示关于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方式与行为者的行为表现之间是否一致。

③一致性,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动者相同的反应。一贯性信息是人们所要了解的关于行为者在其他场合的表现情况。

通过这些信息的组合,人们就可以断定引发某种具体行为的原因究竟是来自行为者本身,还是来自客观刺激物或情境。(2)归因三维理论的意义

归因三维理论可以帮助人们解释生活中的归因现象。此外,还可以让人们充分了解归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人们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原因。

5.分析群体中人际关系及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陕西师范大学2011研]

答:群体中人际关系及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感情投资,是对人倾注真挚、炽烈的感情,舍得在密切感情方面花本钱、下功夫,以争取人心,更好地发挥群体成员的积极性。对于群体中的领袖人物来说,运用感情投资法能密切干群关系.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心理吸引,创设一种“心理磁力场”,设个吸引的中心,就能吸引群体成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这种心理“磁力”,可以是众望所归的个人,可以是催人奋起的目标,也可以是良好的物质、精神生活环境。(3)深层了解。人们的交往是由浅入深的。礼仪交往,互相关照;功利交往,促使事情办成;感情交往,建立一定友谊;思想交往,成为知己。心理动力学认为,深入了解别人,是要经过一定层次的。(4)中和互补。人们之间互有差别,互有需求,互有补偿,相互接近,逐渐中和,成为好朋友,使群体达到和谐的状态。中和互补,使各自有所放弃,互相有所补充,如同学们学习上互相帮助,同事们共处互相协作,朋友们生活上互相关照等。人们互相交往,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就可以取长补短,将短变长,相互得益,增进友谊。(5)求同存异。人们交朋结友,只要政治原则、基本倾向相同,排难解纷。朋友之间遇到了困难,在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来帮助他排难解纷,表示同情和支持,最能获得对方的感激,最容易结成亲密的友谊。

6.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浙江师范大学2013研]

答:攻击行为是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它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攻击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比如愤怒。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有:(1)温度。社会哲学家发现天气变化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Baron研究发现犯罪与温度有关,其关系呈现出倒U形曲线。(2)兴奋转移。由于敌意性的侵犯行为总是伴随着情绪的激起,心理学家发现由于其他刺激引发的生理上的激起,也会转移到侵犯性冲动之上。除了锻炼,大的噪声、暴力或淫秽电影等引起的激起都会增加人们的侵犯性。(3)侵犯性线索。侵犯性的线索也会引发侵犯行为。Berkowitz发现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4)去个体化行为。在群体中,个体的情绪会很快传给团体的其他成员,从而使得处在群众中的个人表现出一些独处时不敢表现的行为,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并称之为去个体化。(5)饮酒。过量饮酒的人易于被激怒,从而表现出高的侵犯倾向。

7.什么是曝光效应?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陕西师范大学2012研]

答:(1)曝光效应的定义

曝光效应指由于熟悉性而导致喜欢,即某个人只要经常出现在你的眼前,就能增加你对他的喜欢程度。产生曝光效应的前提是一开始对他人的态度是喜欢或至少是中性时,见得越多才越喜欢。如果一开始就讨厌对方,那么见得越多反而越讨厌。(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①个人特质。一个人的某些特征会决定他是否受人喜爱。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包括:a.个人的温暖;b.能力;c.外表的吸引力。

②相似性。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

③互补性。在恋爱与婚姻关系中,人们有时候喜欢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

④熟悉性。曝光效应是由于熟悉性而导致喜欢最常见的例子。

⑤接近性。接近性能增加熟悉性,而越熟悉,喜欢的可能性越大;接近性也与相似性有关,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选择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为邻居。

8.简述消除偏见的途径。[西南大学2011研]

答:偏见是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偏见可能表现为正面的偏爱,也可能是负面的偏恶。偏见会给社会生活的协调与和谐造成破坏性的后果,使人际间产生消极性情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这种疏离反过来又会强化偏见,形成恶性循环。减少偏见的途径主要有:(1)对抗刻板印象。研究显示,在人们认识特定对象的过程中,如果被提示特别注意对象的个人特性,可以成功降低印象形成过程中刻板印象的效应,此时知觉者会做出更精确的基于事实信息的判断。(2)平等接触。增加个体间的平等沟通有利于人们获取新信息,进而改变原有的看法。社会心理学中关于减少偏见最具研究性的技术就是群体内接触。(3)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利用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等社会化代理人对个体态度形成和转变过程施加积极的影响,可以帮助达到减少社会偏见的目的。此外,立法反对基于种族、性别、宗教、年龄和其他因素的歧视,也显然有助于减少偏见和歧视。

9.社会交换理论简述。[北京大学2011研]

答:社会交换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阐述这一理论:(1)酬赏与成本。酬赏指个体从人际交换里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如被爱的感觉,得到经济上的援助等。基本的酬赏主要有:爱、金钱、地位、知识、物质和服务。酬赏可从两个维度加以分类:

①特殊性,指酬赏的价值大小由提供该酬赏的特殊人物所决定,如爱的价值;

②具体性,指有形的、能看到、嗅到、摸到的东西,以及非具体性或象征性的东西,如忠告或社会赞许。社会交换中的成本是指与他人交换过程中的付出或产生的负性结果,如社会交换需要时间、精力,有时还伴随着冲突和责难等。(2)交换结果评价方式。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会随时记下从某个人际关系里所获得的酬赏和付出的成本,并且看重从该人际关系中所能获得的整体结果的有利(酬赏大于成本)与不利(酬赏小于成本)。人们对结果进行评价时采用的比较标准是;

①绝对的比较标准,指个体认为自己从某种人际关系里应该获得的结果的量有多少。

②相对的比较标准,指从某一人际关系里所获得的结果是优于或劣于另一个当时也可以获得的人际关系。(3)公平交换。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只有在人们觉得社会关系很公平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公平理论强调人际关系的公平性。

社会交换理论被广泛地用于解决人际冲突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其中最有用的是在协商方面。

10.分析团体凝聚力的决定因素及它对团体绩效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2011研]

答:群体凝聚力也称内聚力,是指群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量。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主要有:(1)群体的目标。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是否一致直接影响着群体的凝聚力。成员赞成群体目标,才会对群体产生认同感,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共同奋斗,才会大大提高群体凝聚力。反之,成员不赞成群体目标,各成员目标互不关联就必然大大减弱,降低群体凝聚力。(2)群体成员的同质性或互补性。在一般情况下,成员在某人或某些方面的同质会使成员感到彼此接近,增加人际吸引,相互产生好感,因而能增强凝聚力。在多数情况下,群体成员是异质的,如果具有异质性的群体成员之间感到彼此在某个或若干方面能够取长补短.互相补充时,也会增进成员间的感情和密切关系,增强凝聚力。(3)满足成员需要的程度。群体成员在物质精神方面都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一般说来,群体对成员各种合理需要的满足度越高,成员的凝聚力越强。(4)群体的成熟程度。群体,特别是正式群体,其自身成熟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完成行为的成功率。在群体成熟过程中,由于出现了失败,必然会影响士气,影响到群体的凝聚力。随着群体的成熟,成功率的不断获得,会不断提高群体的凝聚力。

11.三种主要的决策偏差,什么区别,举例说明。[北京大学2011研]

答:决策是指人们在对某些行动方案的知觉和具有正面的或负面的后果和成功的可能性等考虑的基础上做出抉择的过程。决策时经常产生一定的偏差,主要有:(1)锚定与调整启发法的偏差,锚定效应又称沉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2)框架依赖偏差,即人们的判断决策依赖于所面临问题呈现形式的心理性倾向,即个人会因为情景或问题表达的不同而对同一组选项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序列,从而做出不同。框架依赖认为人们面对的问题本质相同而形式不同时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决策,因为现实中许多框定不是透明的和清楚的当通过一个不是透明的框定看问题时,一个人的决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用的特殊框架。(3)处置效应,指投资人在处置股票时,倾向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即“出赢保亏”效应,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

12.请解释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工作中降低这种现象的发生。[北京大学2013研]

答:(1)社会懈怠的概念

社会懈怠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2)社会懈怠的影响因素

社会懈怠由Kerr,Bruun和Harkins等人提出,认为在团体中,由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会埋没在人群中,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降低,从而不大去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社会懈怠现象的产生与责任分担有关,即与个人所处的团体情境是有关的。社会懈怠现象发生在团体成员完成团体外他人指定的作业时,每一个个体仅仅是外人影响的目标之一,外人的社会影响会分散到每一个人的身上,随着团体规模增加,每一个人感受到的压力随之降低。因而,便会出现社会懈怠。(3)降低社会懈怠措施

由于社会懈怠现象对团体的工作表现有害,要想克服社会懈怠现,最好的方式是让大家感受到更多的参与及责任。

①实行个人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分工,并且工作绩效直接与奖惩制度相联系;

②开展企业,部门内部竞争,在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个人魅力;

③调整更新奖惩制度,制订有关评价个人表现的相关制度。

13.什么是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的偏差有哪些,请分别进行解释。[北京大学2013研]

答:(1)社会知觉的内涵

社会知觉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仅仅指与人有关的知觉。在心理学研究中,社会知觉包括人们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等。(2)社会知觉偏差

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些偏差是知觉过程的特性,人们可以注意到它,并把它们的影响降低,但人们无法避免它的存在。这些偏差包括:

①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

②负晕轮效应,与晕轮效应相对,也称扫帚星效应,指评价者对一个人的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特质低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低。

③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3)对于正性偏差发生的原因的解释

①由Matlin提出的“极快乐原则”,强调人们的美好经验对评价他人的影响,认为当人们被美好的事物包围的时候,便觉愉快。即使后来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人们依然会依照美好的经验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有利的评价。

②仅仅限于人们对人的评价,Sears指出,人们对所评定的他人有一种相似感,因此人们对人的评价要比对其他物体的评价更宽容。人们倾向于对自己作较好的评价,所以对人作评价也比较高。

14.人际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南开大学2012研]

答:人际沟通,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问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会造成沟通的必要条件缺失,导致人际沟通受到阻碍。人际沟通的障碍包括:(1)地位障碍。社会地位不同的人通常具有不同的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从而造成沟通的困难。不同阶级的成员,对同一信息会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认识。政治差别、宗教差别、职业差别等方面都可能成为沟通障碍。,(2)组织结构障碍。有些组织庞大,层次重叠,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太多,从而造成信息的损耗和失真。也有一些组织结构不健全,沟通渠道堵塞,也会导致信息无法传递。处于不同层次组织的成员,对沟通的积极性也不相同,也会造成沟通的障碍。(3)文化障碍。文化背景的不同对沟通带来的障碍是不言而喻的。如语言的不通带来的困难,社会风俗、规范的差异引起的误解等等,这在我们社会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4)个性障碍。主要指由于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造成的沟通障碍。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不同,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为沟通带来困难。个性的缺陷,也会对沟通产生不良影响。一个虚伪、卑劣、欺骗成性的人传递的信息,往往难以为人接受。(5)社会心理障碍。人们不同的社会心理,也是沟通的障碍。如需要和动机不同,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又如怀有偏见和歧视的态度,也会造成沟通的障碍。

15.简述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与特点。[南开大学2012研]

答: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指力量占优势的一方(一人或多人)对力量相对弱小的一方重复实施的攻击行为,其根本特征在于行为双方力量的不均衡性和重复发生性。欺负是中小学生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攻击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均产生不良影响。(1)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

①直接身体欺负,指欺负者一方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打人、踢人及损坏、抢夺他人财物等;

②直接言语欺负,指欺负者一方通过口头言语形式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骂人、羞辱、讽刺、起外号等;

③间接欺负,指欺负者一方借助于第三方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造谣离间和社会排斥等。(2)儿童欺负行为的特点

儿童的欺负行为可以预测将来的适应不良,同伴欺负行为通过个体的自我知觉和同伴知觉产生不良的心理作用。我国小学生欺负与受欺负问题的发生率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其中直接言语欺负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间接欺负的发生率最低;男生主要以直接身体欺负为主,女生主要以直接言语欺负为主;欺负者大多与受欺负者同龄或年长于受欺负者;有近半数的欺负行为发生在教室,其次是操场、走廊或大厅等其他地方;多数欺负行为发生在同班同学之间。

16.试述影响从众行为的各种因素并举例说明。[南开大学2012研] [苏州大学2013研]

答: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有:(1)群体的一致性。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只要群体出现不一致,从众的比率便会大大下降。(2)群体的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但最高的从众率出现后,即使一致性的群体规模再大,也不再导致从众率的增加。(3)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判断涉及的事物客观标准越明确,人们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越高,从众率越低。随着问题的模糊性增加,人们会由于自身的判断失去明确的参照而倾向于从众,问题越困难或缺乏客观标准,从众率越高。自我评价高,表现一致的独立行为,有自信,果断性强,认知方式倾向于场独立等的人则不易从众。(4)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当一种意见被表达出来,人们会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选择了某种态度。如果迫于压力而从众,人们也会明确知道自己屈服群体压力而做出了态度改变。这种意识会激发人们的抗拒反应。研究表明,随着自我卷入水平的增加,人们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相一致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而从众的比率也越来越小。(5)文化差异。从众率存在着民族差异,挪威人的从众性总是高于法国人。

17.简述凯尔曼(H.C.Kelman)的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说,这三个阶段分别是:、(1)服从阶段。是从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的时期,也是态度转变的第一阶段。一般说来,这时人们会表现出一些顺从的行为,但这仅仅是受迫被动的。这就比如刚进工厂的青工因为考虑到奖励和惩罚的利益关系,才在行为上表现出服从的样子。(2)同化阶段。这一阶段表现为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并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不是在外界压力下转变态度,而是自愿地进行的。(3)内化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转变了自身态度,人们相信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并把新的思想和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8.简评米尔格拉姆(S.Milgram)的服从实验[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1)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米尔格莱姆实验是挑选40名被试,将被试配对,每对被试只有一名是真被试,另一名是实验助手。研究者让被试抽签决定一人当教师,一人当学生。实际最终当教师的都是真被试,“学生”由助手担任,被试并不知道实情。研究者告诉被试,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习语词配对,并检查其学习效果。方式是教师读出刺激词,学生从四个词中选择一个与其匹配。如果错了,教师将给予电击惩罚,而且电压不断加大。实验开始时,实验者让真被试看到“学生”被固定到椅子上,且手上绑上电极。然后实验者告诉教师被试,如果学生被试学习上出现错误,就会受到你的电击。实验开始后,每当学生给予错误回答,实验者就让被试打开电键,给予电击,并逐渐增加强度。如果被试犹豫,实验者就告诉被试,出于实验需要,必须继续。(2)评价米尔格拉姆的实验

①积极意义。服从实验的研究结果揭示出大部分人在一定的压力情境下,会选择服从他人,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决定,这对于人们服从心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促进了从众心理的研究,为人类的心理研究带来宝贵意义。

②消极影响。实验违反了伦理原则,采用欺骗手段,将志愿者置于高度压力之下,许多人出现了一定的生理反应,更重要的是,志愿者对自己行为的负罪感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长久损害。有些志愿者在实验结束之后被自己的行为所困扰,将自己置身于巨大的情绪压力之下,担心伤害了一个陌生人,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19.简述从众行为的动机和条件[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1)从众行为的动机

①行为参照—定向需要。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而从众所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

②对偏离的恐惧。研究证明,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对于偏离者,群体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因此,在一些情境中,人们从众是为了避免被拒绝和被人喜欢。

③与群体融合的需要。与群体的行为保持一致可以使人们更易为群体成员接受。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本身越有吸引力和越有价值,引发的从众融合需求和行为的程度就越强。

④群体的凝聚力。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群体凝聚力越高,从众倾向的压力就越大。(2)从众的条件

①群体的一致性。阿希的研究发现,当研究中出现一人与群体意见不同时,被试的从众率会比通常下降达75%。

②群体的规模。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

③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人们对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越高,判断事物标准越明确,行为从众率越低。此外,个体的果断性越强,则越倾向于不从众。

④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随着自我卷入水平的增加,人们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相一致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而从众的比率也越来越小。

⑤文化差异。米尔格莱姆的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以及不同的实验情境,挪威人的从众性总是高于法国人,而费拉格的研究发现日本学生比美国学生更具有不从众性。

20.简述侵犯行为的本能理论[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侵犯行为,也称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侵犯的本能论主要有:(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性本能与自我保持本能。性本能是人的行为的基本驱力,使人的行为遵循快乐原则,侵犯性是性本能的一部分;而自我保持本能或自我本能则使人有适应现实环境,趋利避害的变通性。之后,他提出与性本能(生的本能)相对立的侵犯本能(死的本能).认为侵犯本能的目的在于破坏。弗洛伊德认为,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侵犯冲动。如果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则侵犯冲动就可表现为争论、竞技、冒险等。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都必须得到表现,不然就会导致精神病

②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来自动物的研究。洛伦茨也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侵犯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动物通过侵犯来保护食物、生存的领地,使幼小后代得以成长、发展,使物种能够代代相传。洛伦茨相信,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人类之所以在每个时代都有大规模战争发生,是人的侵犯本能定期发泄的结果。他认为现代社会已经使人难于在日常生活中实施侵犯,而战争就成了发泄侵犯冲动的重要途径。

本能论指出了人类侵犯性的生物遗留性质,提出了减少侵犯的代偿或转移方法,有显然的合理性与应用意义。但是,用本能的观点解释所有人类的侵犯行为,并试图用简单的本能观点来解释宏观的战争等现象,忽视了人类社会自身的规律,显然犯了心理学主义的错误。

21.简述个体独处需要和交往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1)个体独处对交往的影响

人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只有经过这样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消化,自我也才能成长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个体独处时可以将负面的情绪及时清理,恢复能量重新投入到人际交往之间,善待朋友与他人。而一个人每天过度的与人交往,透支自己的精力与时间,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进行思考修复,日复一日,他会产生厌烦情绪,人际交往质量也会随之下降。(2)交往需要对个体独处的影响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指出人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认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了满足,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对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感情的付出和接受。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个人会空前强烈地感到缺乏朋友、心爱的人、配偶或孩子。这样的人渴望同人们建立一种关系。正是在归属和爱的需要基础上,人类的交往行为不断地得到发展。当归属需要占优势的时候,如果人是在独处,他就会有强烈的孤独感,迫切地需要有另外的人来安慰、支持、包容、肯定、接纳、抚慰自己。人际交往可以给人们心理上的支持,进而人们会以愉悦的心情接纳社会。若过度的独处个体将会与社会失去联系,得不到他人的关心与支持,会影响个体的交际能力,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

因此,在交往过程中适当的独处可以给内心世界进行整合的机会,在适当的独处后与人交往可以满足人们归属和爱的需要,增加人们的心理能力,提供社会支持。然而,过度交往或过度独处都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22.简述琼斯和戴维斯(E.A.Jones&K.E.Davis)的相应推断理论[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是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主要有:(1)非共同性结果,指所选行动方案有不同于其他行动方案的特点。例如,一个人站起来,走去关上窗户,穿上毛衣,此时我们可以推断他感到凉了。单是关上窗户的行动也可能表示防止窗外噪音,而穿上毛衣这个非共同性结果就可以使人推断这个行动是由于凉。(2)社会期望,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动时,我们很难推断他的真实态度。如一个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对晚会很感兴趣,这是符合社会期望的说法,从这个行动人们很难推断其真实态度。(3)选择自由。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行动是自由选择的,我们便倾向于认为这个行为与某人的态度是对应的。如果不是自由选择的,则难于作出对应推论。

以下题目暂无答案解析,仅供考生参考。

23.简述消除偏见的途径。[西南大学2011年研]

24.社会化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攻击行为?[西南大学2012年研]

25.试联系实际分析影响沟通过程的因素。[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研]

26.简要介绍凯利的归因三维理论及其意义。[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研]

27.从合作与竞争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研]

28.人际冲突的影响因素。[湖南师范大学2014研]

29.康德拉洛伦茨揭示了什么。[北京大学2011研]

30.囚犯两难中双方合作最好结果的基础。[北京大学2011研]

31.举例说明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2014年北师大考研真题]

32.解释去个性化对行为影响,举例[南开大学2014研]

四、论述题

1.从合作与竞争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陕西师范大学2011研]

答:不同主体(包括个体、群体)为实现共同利益或各自利益而进行的合作与实现自身利益而展开的竞争,是相互作用的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合作,是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合作的结果是共享其利或各得其利。合作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形式。二是竞争,

是指不同的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竞争的结果往往是优胜劣汰。竞争是人类实践生活中相互作用的另一种基本形式。

社会生活中的利益一致和冲突,则是合作与竞争的直接动因。日常生活中虽然许多利益与满足通过个人努力就可以实现,但更多的利益与满足的达成,却需要通过多个人的协同努力才能实现,此时人们就必须实行相互间的合作。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群体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当人们受商业大潮裹挟,都希望开办公司实体时,合作的意向与现实就开始出现。一个人同时具有开办一个公司的全部条件的情况是很少的。所具有的往往是某一方面的优势。因此,新的公司实体的出现,往往是具有不同资源优势如分别掌握技术.资金.市场和管理经验等的人们进行合作的结果。当群体间的双方或多边合作有利于双方或多边的利益时,群体相互之间也会出现合作。当今商战中的集团化倾向,正是由于集团化能增加企业自身生存能力的结果。国防关系中利益的一致,也会导致国家之间的结盟或特殊关系的出现。

利益的冲突或试图在社会比较上使自己处于优势的心理倾向,直接导致了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竞争。现实生活中,社会设定了许多成功——失败情境,处于这一情境中的人只能面对两种结果:自己成功或别人成功。体育比赛是这种情境中的典型。所有参加比赛的人员中,只有一人可以取得冠军,取得绝对意义上的成功,其他人在冠军面前则都是失败者。如果群体竞争性项目.成功者同样也只能有一个队,其他队都是失败者。这种成功——失败情境使得人们牢固建立起了“对手”的概念,直接激发了人们的竞争动机与行为。

2.基本归因偏差及在生活中的意义。[北京大学2012研]

答: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动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1)基本归因偏差的概念及类型

①认知性偏差

第一,行动者与观察者。行动者对自身原因的分析与旁观者对同一行为的归因分析是不相同的,行动者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做出情境归因;而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动者特质的作用,做出内部归因。这种差异是导致归因偏差的最重要因素。

第二,显著性与获得性。一般人在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常常因为相关信息是否容易在脑海里呈现而有所不同,越容易被想起、被记起的刺激,在决定某一事件的原因上越是具有重要性。人们在归因过程中的三种简单的启发:表征性启发,获得性启发,调整性启发。

第三,歪曲的思维方式。歪曲的思维方式会以各种形式使人们脱离现实。譬如,歪曲会使人们在对一个人或者事件做出判断之前就给人或事件贴上标签;歪曲会使人们的认识不准确和不精确;歪曲会使人们把一个具体的环境和特征无限地扩大;歪曲会使人们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而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歪曲还会使人们感情用事而不是理性判断等。

②动机性偏差

第一,自理偏差,又称自我标榜,是指一般人对于良好的行为都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否认自己应负的责任。

第二,自我设阻,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自我设阻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做法。

第三,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指的是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他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做比较。

③性别偏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