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时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1 00:35:56

点击下载

作者:王传意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白茶时光

白茶时光试读:

自序:做茶,也是做人

/在我刚记事的时候,我的父亲曾教导我:“当你能做出好茶来,你就不会为生计担心了。更重要的是,茶做好了,做人也不会差。”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我儿时在懵懵懂懂中就颇有感触。小时候过春节,压岁钱是要上交的,但没关系,开春以后我们很容易获取零花钱。那时,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茶园,与茶相伴的童年,好像很少为钱发愁,在空闲的时候采些茶青去市集上卖,就可以赚到一些零花钱。那时候刚进入20世纪80年代,物质还是很匮乏,一些简单的欲望很容易得到满足,但到生活的层面,其实一点也不轻松。父亲的茶厂刚有些起色,我们兄弟三人都要给家里帮忙干活,并没有太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对于春季,我们是怀有畏惧之心的,因为春节一过,就意味着需要帮忙清洗做茶的设备、器具。刺骨的冷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茶季时要熬夜做茶,想睡又不能睡,还担心出岔子。尽管有赚取零花钱这样的小小快乐,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无法认同父亲教导的那句话。因为做茶这件事,对于童年、少年时期的我来说,更多的是苦与累。也许,那个时候的我,并不知道何为生计。在传统社会中,很多行业是“世袭”的。小家庭的建立把父亲推到了担当家庭重担的位置上,尤其是农耕生产领域,儿子继承和传承父辈的农耕技能是传统,也是必然。那个年代的我,和早期父亲去学做茶时的生活状态差别并不大,生活并没有给我太多选择。父亲做茶的手艺,是从我奶奶那里继承来的。我对爷爷是没有记忆的,只知道他曾是游击队员,参加了闽东苏区的反围剿游击战争,后来在战争中牺牲,是一名烈士。爷爷去世的时候,父亲才3岁,由奶奶一手带大。家里重要的劳动力没了,“男耕女织”的传统结构失去了平衡。奶奶不愿改嫁,独自带着父亲生活。因为缺少劳动力,她只能种一些仅够解决吃饭问题的粮食,同时做些不算繁重的活儿,比如做茶,卖掉后贴补家用,或者直接换取生活所需。奶奶早先只在本地销售,都是街坊生意,需求不大,做的茶也不多。抗日战争之前下了南洋的伯爷爷和叔爷爷在马来西亚站稳了脚跟,他们的朋友回来省亲时,总要带一些奶奶做的茶回去。一来二去,他们总会客气地说到“很香,很甜,很有味道,很舒服”之类的评价,奶奶可能由此找到了评价体系。她开始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改进品质上,她向老师傅学做茶,去了解其中的奥妙。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十来岁已经是奶奶的得力助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在国营茶厂帮工,大半辈子都在和茶打交道。20世纪70年代,他的焙茶技术在十里八乡已颇有名气。为了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不管什么样工艺的茶,到了最后,都要完成干燥这个步骤,也方便时时可取。那个时候茶叶的干燥方式主要是炭焙,地上垒几个焙笼,做好的茶叶放在焙笼里,用一定的温度烘烤,焙干。在早期,做茶没那么讲究,焙茶的方式比较粗放。有时候技术处理不够细致,或炭不好,或者茶末掉进炭火中,会让茶有异味。父亲炭焙不一样,大家都说父亲做炭焙,香气好,不会有烟火味道,一个人顶三个老师傅。茶叶炭焙的核心是温度和细节,温度是靠炭和炭灰的厚度来控制的。燃烧的炭,要覆上一层炭灰,炭灰的薄厚是控制温度的调节器。父亲的炭焙技艺高超,来源于他对细节的把控,除了对温度的精准把控,他首先对炭有要求,干净、干燥的炭是首选,炭焙开始前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炭要先晒,将湿气去除,接下来要将炭烧透,目的都是在随后炭焙茶叶的过程中不产生烟和杂味。炭灰同样要先经过处理,要过滤颗粒物和杂质,炭灰要先烧一遍,将水分蒸发掉,确保炭灰干燥无异味。每年炭焙都会留下盖灰,又会消耗掉一些炭灰,这些攒下来的“老灰”不会被轻易丢掉,它们非常干净,好好存放起来,来年再利用。一到做茶时,父亲总要先用大铁锅“炒灰”,这是体力活,也是细致活,是为了去湿气和杂味。现在很多人喜欢喝炭焙的白茶,有些炭焙白茶能闻到炭灰的气息,大概是因为炭或者盖灰没处理好。1985年,父亲承包八斗茶厂,大哥、二哥和我都是家里的劳动力。和之前家庭作坊式的做茶不一样,开办茶厂,意味着有很多工人要靠此讨生活,也意味着成本的支出更多,收入有了压力。茶季做茶忙得脚不着地,最忙的时候连续多个晚上只睡两个小时,父亲还要趁机教我们做茶。白天教我们如何处理鲜叶,晚上教我们炭焙。炭焙的基本功是熬夜,实在太辛苦,我们三兄弟心里并不情愿学,都是被逼着学的。一技之长的好处,或者说学会做茶这件事,对于懵懵懂懂的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少认知,我们也不会将它与未来联系起来。20世纪80年代末,父亲带我“出差”,所谓出差,其实就是为自家做的茶跑市场。那时我仔细观察喜爱喝工夫茶的人,他们在漂亮的桌上堆满了各种茶具,还有韵味十足的紫砂壶,这个杯子倒过来,那个杯子倒过去,再动作轻缓地轻抿一口,和颜悦色地咂咂嘴,意味深长地点点头,晃一晃脑袋,又眉飞色舞地轻叹一声。品茶人心旷神怡的神情,让我重新打量茶。也许,我是从那个时候发觉茶是有趣的,是有魔力的。十多年以后,我接了父亲的班,开始了自己的制茶生涯。从一开始抵触,到后来好奇,到主动学习做茶,再到喜欢做茶并潜心研究它,这些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志性的分水岭。我想,真正让我乐此不疲的,还是品茶人喜悦舒心的神情。茶界著名专家、已故前辈骆少君老师跟我闲聊时说起,现代人饮茶比古代人幸福,因为“现在的制茶工艺、技艺肯定要比古人更先进,现代的茶所提供的味道也一定比古代来得丰富且稳定。因为技艺是在进步中的”。制茶技艺靠什么来进步?茶树生长的外部环境和几百年前是不一样的,每年茶青的状态也不一样。如果仅仅依靠传承,是远远不够的。父亲做茶的手艺来自我的奶奶,但父亲令人羡慕的炭焙技术是他经过长年累月的摸索,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和手艺。他办厂时,发现干燥这个环节对茶的品质影响也是巨大的。我学到了父亲的经验,但这种学习的效率是很低的,很多细节是语言无法教授的,需要长期做茶,一点一滴地感受。驾驭每一年都有差异的茶青,需要抱有极大的耐心,不断实践去探寻并把握其中的规律,并从一次次尝试中吸取经验,没有捷径可言。积累经验的过程就是用身体的感官去记忆工作流程,从熟练到通晓其中的规律,需要大量时间去细细揣摩,才可以从重复中去发现新的可能,并加以实现。这种进步和因为进步所带来的快乐,不身在其中是感受不到的。如今,我也以茶为生。我们现在是一家专注于高品质福鼎白茶的企业,白茶的工艺早在清代就有了记载,经过多年发展,现在的白茶工艺早已和古代不一样,哪怕只是和10年前相比,也有很大的差异,技艺确实是在进步的。我之所以成为我,鼎白之所以成为鼎白,就是始终不停歇地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因为环境物候在变化,生产工具在迭代,人们对味道的需求也在变迁,时代的脚步不停向前,制茶工艺怎能不顺应变化?▲手艺人的传承,如果只是承接了前人的技艺,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消费者逐渐认可经过日晒的白茶好喝。以前的白茶大多是通过萎凋槽热风快速将茶叶吹到一定含水率,然后进行干燥。这样制作的白茶,通常青气很重,品饮感受不佳,比起日晒的白茶,味道差距明显。“生晒者为上”,但是日晒到底要晒几天?天气时有变化,没有一样的天气,怎么确保生产?到了晚上又该如何处理?以前形成的经验是以当时的制茶条件为基础的,并不一定适用于现在。太阳光是成本最低的能源,晒茶的目的是晒干,而闽东的天气条件,不太可能晒到足干,于是按照传统工艺,晒一两天,直接火焙。茶农们都期盼太阳好,但什么情况下不能晒,需要晒多久,都没有约定俗成的标准,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尽量晒干。但这样做的白茶,依旧还是有青气。如今,我们已经总结出,青气这种不良口感,是不应该存在也完全可以避免的味道,导致这种情形是因为走水的问题,是在萎凋的过程中,茶叶失去水分的过程不够均匀,时而急促,时而迟缓,萎凋所花费时间太短。经过反复试验,我们发现经过72个小时日光+萎凋的方式做出来的白茶口感更好,只要能确保茶鲜叶失去水分的过程是均匀缓慢的,这样做出来的白茶就是来自阳光山林的味道,不苦不涩,清甜怡人。明代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中讲了要诀:“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且断火气耳。”但没有说到细节,我们提出的72小时,不是简单粗暴地让茶叶风餐露宿,早上太早湿气重不能晒,傍晚开始下露水了也需要搬回去。晒的次数和晒的时间长短,要根据温湿度的状况而定。到了晚上,茶叶要回到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日晒和夜晚的自然萎凋,都是萎凋,目的是让茶鲜叶均匀缓慢地失去水分。而作用于萎凋的除了太阳,还有风力,这是制茶最容易忽略的部分。北风天好,清爽干燥,是做茶最好的风力条件,但风又不能大。因为如果在日晒时风很大,茶鲜叶失去水分的速度就会加快,这样就无法达到标准。南风天不是我们喜欢的天气,湿度大,地板都会很潮湿,这样的天气下,制茶时走水不稳定,叶片会红。▲环境物候在变化,生产工具在迭代,人们对味道的需求也在变迁,时代的脚步不停向前,制茶工艺怎能不顺应变化?为了消除风向和风速对制茶带来的影响,原先准备在武洋村老厂的基础上扩建的念头被打消了,我花了两年多的时间,重新选了现在的位置:厂址处于山坳位置,三面环山,原来是个果园,土壤条件很好,周围山体隔绝了大风,几座小山峰构成一个小的风力循环。春天的时候,一点点微风,很舒适。工厂大门特地用了“百叶窗”的设计,风大的时候可以合上,将风挡住,引导风向至两侧的山谷。手艺人的传承,如果只是承接了前人的技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我越发意识到,我所学到的手艺和经验,其实并不足以应付当下,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形成新的经验。福鼎民间一直有存白茶的习俗,如今白茶消费市场上,年份白茶也非常受欢迎,我们每年都要存一部分白茶,保证以后的每年都有年份白茶出售。在什么环境下存放是最佳方案,过去的经验有待验证,因为过去家庭存白茶都是零星地存,我们现在每年数百吨地存,这些经验是否适用,以及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均不得而知。更重要的是,如何确保经多年存放后,经过自然的转化,它的味道更迷人?并不是说只要经过存放就会更好,新做出来的白茶,要萎凋到什么状态,含水率到什么程度,是对后期转化最有利的?人们喜欢年份银针的“巧克力香”,喜欢陈年牡丹的“梅子味”,喜欢老寿眉的“药香”,用怎样的原料、怎样的工艺、怎样的存放条件,各自要经过多长时间的存放,才能确保拥有这些迷人的滋味?我们企业从2004年开始做库存,上面的问题困扰了我多年。差不多在2012年,当我掌握了大量年份白茶,它们中有不同采摘标准的,有不同工艺的,有不同年份的,它们构成了我的味觉库。我从中知道了不同原料、不同工艺所对应的不同味道的逻辑,知道了“巧克力香” “梅子味” “药香”等各种滋味产生的规律,发现了不高于5%的含水率是白茶后期转化的阈值,这才有机会去遵循它,把一门手艺做到尽可能好。在做茶这件事上追求极致,极致背后是一个很大的世界。我看到了过去多年在小事上反复磨炼的价值。当我真正能静下心来沉淀自己,学习,思索,我发现,过去把做人做事理解得过于复杂,其实,单纯热情直接一点更好。人生如茶,做茶如做人。人生如茶,做茶如做人扫码,听我的故事/

白茶,自然之美

/中国最初的茶是什么味道?那是太过久远且无法还原的故事了,但是今天的茶客也许能从白茶里寻到一些痕迹。六大茶类中,白茶的工序最少,非常朴实:农人摘下茶青,不炒不揉,只通过萎凋和干燥这两个简单的步骤,使鲜活的树叶失去水分,让它变得干燥,从而不受季节限制,可随时取用。这种制作方式与中国人对待中药、食物的方法如出一辙,也是将其风干储存以对抗时间的流逝。古代医家讲究“药食同源”,食物与药物并无明显界限,茶叶最早也是一味中药。在大量历史记载中,茶叶的用途被描述成解毒、药用和作为祭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茶叶甚至被视为灵丹妙药。唐代以前的人喝茶追求实用性,有保健与养生的期望,并不将其视为一种生活乐趣。在以农业社会为核心的古代,先民们驯化了茶树,将它们种在房前屋后,像庄稼一样,待“成熟”时“收割”,或晒或炒或煮或烘,成为方便保存的“药材”。这些都是中国农人的生活智慧,用朴实的方法制作出来的最早的茶叶,应该就是人们品尝到的最原始的茶味。而白茶正是这样一种原始的味道,它封存着大自然的气息,穿过时间的云雾,被今时今日的茶客品尝。在现代社会,白茶还是一个极小众的茶类。全国每年有一半以上茶叶消费集中在绿茶,白茶的市场占有率大约只有1%。白茶的总产量很小,主要产区在福建,其中福鼎大约占了中国白茶产量的60%以上,其次是政和与建阳等闽北一带,云南也有少量的产量。我接触过一些几乎不喝茶的人和常年习惯喝绿茶的人,我拿出自己认为好喝的白茶请他们品饮,他们的反应都是“意外”,“没想到白茶这么好喝”和“没想到白茶也很好喝”。可能因为白茶简单且知名度不高,这些品茶人缺乏了解,反倒容易获得远高于预期的感受。简单的工艺,却能提供丰富的味觉感受,这是我着迷白茶的原因。制茶和天气的关联度极大,白茶传统工艺的核心是生晒,尤其需要阳光的配合。温度、湿度、合适的晴天,是我们“72小时日光萎凋”的关键,也决定了这一年茶叶的品质。所以,白茶和葡萄酒一样,是有好年份一说的。2016年是个好年份,这年春天,福鼎连续有多个春光明媚的好日子,我带着十多位制茶老师傅,昼夜工作。明前采摘的短针,是我们基地里最为鲜嫩的原料。第一批茶做出来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试饮。当茶汤入喉,原本淡淡的清新香气逐步在嘴里扩散开,随后,味道逐渐变得浓郁,花香和毫香肆意地在舌尖上溅开,野蛮又狂暴地掠过味蕾,释放出类似苹果的滋味。味蕾几乎是虔诚地向大脑传递这些信息,丰富的滋味在淡雅中层次分明,相互衬托,延续彼此的生命力。悠长的余味,令我激动不已。▲那花香、果香、毫香,不来源于任何添加物,只是来自茶本身——这是白茶最奇妙的部分。然而,那花香、果香、毫香,不来源于任何添加物,只是来自茶本身——这是白茶最奇妙的部分。福鼎白茶按生产原材料与工艺的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同等级别的情况下,价格依次从高到低,口味依次从清甜到浓厚。白毫银针系清明前后十多天里春茶嫩梢萌发肥壮的芽头,因其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如银,芽茸毛厚,遂称之为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珍品。白牡丹,以绿叶夹银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开,故名白牡丹,其等级仅次于白毫银针。白牡丹又分为特(高)级白牡丹、一级白牡丹、二级白牡丹、三级白牡丹。特(高)级白牡丹只有一芽一叶,其余等级是一芽二叶,芽与二叶的长度基本相等,并要求“三白”,即芽与二叶满披白色茸毛。寿眉,是采自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的头春末以后包括二、三春的芽叶制成的白茶,或者是由制“银针”时采下的嫩梢经“抽针”后剩下的嫩叶制成的成品茶。因外形像长者的眉毛,故称为“寿眉”。贡眉与寿眉模样类似,采摘的树种不一样,贡眉是用当地的小菜茶来加工制作的。白茶的质朴也体现在类别上,它非常容易分辨,不过这四大分支提供着不同的味觉体验。形似针,白毫密披,色白如银,这是对白毫银针最简单的解释,它属于福鼎白茶中品级最高的茶。从任何角度看,白毫银针都是令人喜爱的。整个茶芽为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生辉,令人赏心悦目。若用玻璃杯冲泡,会发现似“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般芽芽挺立。冲泡后,香气清雅鲜爽,新下来的银针是甜的,从舌尖一直到喉底,从唇齿一直到心间。细嫩芽头因富含氨基酸而口感鲜爽,再加上颜值很高,是白茶家族中当仁不让的“贵族”。它的昂贵主要体现在采摘上,费时费工费料。每年清明之前的十五天左右,休息了一冬之后,茶树上的新鲜茶叶刚刚钻出来,毛茸茸的,根根挺立,让人爱怜。上等银针的采制,就只有清明前这十来天,银针茶芽舒展开了,就只能做白牡丹了。白毫银针的采摘十分细致,要求极其严格,有十不采之说: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不同的采摘,构成了白牡丹不同的等级。如果是一芽一叶采摘制成,通常是特级,或称之为“一枪一旗”,也叫“特级牡丹”。上等的特级牡丹使用明前一芽一叶初展原料,几乎可以等同于银针。当年好的白牡丹有明显的水果香气和淡淡的花香,茶汤干净自然,仿佛山林间的纯净空气就在鼻息之间。与白毫银针相反,寿眉是完全使用茶树的粗老叶片制作的白茶,基本不含芽头。白茶家族中产量最多的是寿眉,所以“出镜率”很高,是高级白茶的“引路人”。寿眉采摘标准宽,采摘季节长。春季采摘寿眉,主要集中在谷雨到立夏之间,前后持续二十多天。从立秋开始一直到寒露,是寿眉的秋茶采摘。春末的寿眉滋味比较醇厚,汤水鲜而甜;而秋寿眉,香高扬,汤水稍显单薄。寿眉的外形,像枯枝落叶,很明显地叶片多、梗多、芽头少。因为茶梗较多,滋味更为厚重。寿眉自古便是“生活茶”,出门务农前,泡上一些装进壶里随身携带,解渴、解乏;平时在家煮一些,是民间用来预防感冒、调理肠胃的“保健品”。银针、白牡丹、寿眉,采的都是福鼎大白、福鼎大毫这样的大白树种,贡眉则不然。贡眉的定义曾经非常模糊,如今,新的白茶国家标准给了它明确的定义:贡眉是用小菜茶(群体种)品种制作的白茶。小菜茶是本地的原生种,我们前歧当地习惯叫它小白。贡眉芽头、叶片较小,低等级的贡眉与寿眉采摘标准类似,等级的高低取决于芽头的多寡。好的贡眉,我认为甚至可以媲美高等级的白牡丹,因为它提供了截然不同的味觉体验,清香清甜,是小时候的味道。▲日晒和夜晚的自然萎凋,都是萎凋,目的是让茶鲜叶均匀缓慢地失去水分。白茶亲民,得益于它的冲泡方式简单而随意,煮饮、调饮、清饮怎么冲泡都好。茶汤浓度的关键是茶叶与水的比例以及冲泡的时间。矿泉水里丢几片,放个把小时,寡淡的水便会魔术般地香甜起来,冷藏饮用也别有风味;若再进一步,用冰滴咖啡壶冷萃白茶,茶叶的精髓逐渐释放,白茶独特的芬芳被低温诠释成另一种味道;办公室里,在马克杯里放一两克茶叶,怎么泡也不会苦;闲时摆摆龙门阵,小杯子小壶“严肃”地泡起来,去感受白茶的自然本真,亦是快事。白茶茶水还可以用来洗脸和给皮肤保湿,敏感肌肤也无须担心有刺激性。很多大牌化妆品喜欢用白茶提取的精华素作为产品的“主料”。不似绿茶那样不易保留春天的鲜爽,白茶既可以让人们品尝到春季枝头的鲜,也可以长期存放。新的白茶国标,已经明确了白茶可以长期存放。“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在民间流传已久。时间是一味作料。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茶的滋味会逐年醇和、厚重,这样的变化就像一杯水和一杯糖浆水的区别。当年的茶,在三五年后会转化出奇特的香气与滋味,你会惊讶于那原本的清甜竟然会变成梅子香、奶香或药香。我想,每位爱茶人都会享受这样的惊喜吧。/

一杯好茶的审美

/究竟什么样的茶才是佳品?自古而今,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辨别标准。古代人评茶,观色、嗅香、品味,基本由感观印象分辨茶品的高下等级。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前提下,茶学界已开展了对茶叶理化标准的广泛研究,比色、比黏度、比水浸出物,看咖啡因、茶多酚、氨基酸的含量。虽然物化分析可以证明某种物质与茶叶品质的相关性,但却仍不能作为确定茶叶好坏的依据。古代是有一些线索可以供参考的。明代冯梦祯是嘉兴人,常年住在西湖边的孤山脚下,虽在西湖龙井核心产区里久居生活,但选茶买茶这件事,他还是要带上好友徐茂吴方觉放心。他在《快雪堂漫录》里记录了名士徐茂吴辨茶之好坏的心得体会:以虎丘茶为首推名品,归为“王种”;将阳羡岕茶中的精品,称为“妃后”;天池龙井则位列“臣种”;而其他茶类,就只能算作“民种”。这是从产地的角度对茶品进行等级划分。清代武夷天游观的静参羽士也将茶品分为四等,他的标准是:香、清、甘、活。他把品茶的关键归结于舌头的功夫上。民间也有一些判别茶优劣的经验,俗话说:春茶苦,夏茶涩。一些已经形成的标准自有其道理,茶季的不同,茶叶质量会有一定区别,所以有春茶、夏茶和秋茶之分。古代诗文中常见以春茶为贵的句子。春季茶树生长温度适中,雨量充沛,是一年当中最鲜活的时刻。此时春芽肥壮,色泽翠绿,成茶滋味鲜爽,香气浓烈,所以采春芽制成的茶品质最好。到了炎热的夏季,茶树芽叶生长过快,使能溶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尤其是氨基酸与含氮量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远不及春茶鲜爽,香气也不那么浓烈。与此同时,花青素、咖啡因等这些苦涩味主要来源的内含物质要高于春茶,夏茶滋味的苦味和涩味在同样工艺下自然要多一些。秋茶采制时,气候条件还算不错,但已非茶树的最佳生长期,且经过春季甚至夏季的采摘,内含物质少了许多,滋味显得比较平和,叶色开始泛黄,逐渐偏离主流审美。不同季节的茶通过冲泡进行色、香、味、形的分析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出差别。就拿干茶来说,春摘制作的红茶色泽乌润,绿茶色泽绿润,白茶白毫裹着嫩绿,香气馥郁;如果是夏茶,干茶呈现松散的状态,红茶颜色泛红,绿茶较为乌黑,白茶颜色略显黯淡;若是秋茶,茶叶大小明显不一致,红茶色泽暗红,绿茶色泽黄绿,白茶也是如此。在滋味上,春摘制作的茶香气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明亮艳丽;夏摘制作的茶,稍欠香气,绿茶滋味苦涩且汤色青绿,红茶滋味浅薄,有明显涩味且汤色红暗;若是秋茶,香气相对较高,但滋味略显单薄,叶缘锯齿比较明显。茶最大的属性是农产品,地方的水土物候对植物有着决定性影响。种植一季稻的东北产出的米比种植二季稻的江南产出的米好吃,温差大的北方所产之白菜比南方更可口,这些都是物候和物种相互决定的。▲每年清明之前的十五天左右,休息了一冬之后,茶树上的新鲜茶叶刚刚钻出来,毛茸茸的,根根挺立,让人爱怜。茶是嗜好品,适口者珍,看似很难有统一的好坏标准,实质上仍旧有一些可以轻易成为“共识”的标准,即好的原料+好的工艺,能够成就一杯好茶。决定茶叶原料品质好坏的第一门槛必然是其生长的环境——周边是否有完备的生态链帮助茶树参与竞争?周边环境是否构成了茶树生长的充分条件,而不是仅构成了让茶树“活下去”的条件?影响茶树生长的参数比较多:光照、生物多样性、温差、湿度等,但核心还是在土壤,所有植物都是从根部获取营养物质,帮助自己生长,根部的营养吸收主要来自所扎根的土壤。土壤既需要“天成”,也需要管理。在我看来,确实有些在特殊地理与小气候环境下抚育出的茶,有着特别的滋味,但它的产量是稀少的,每一年的味道也极难掌控。相比之下,在少有人烟、自然环境优越的区域,其气候与土壤条件优越,再加上好的茶园管理,是产出绝佳茶叶原料的最佳组合,而且还可以做到极致工艺与满足产量的二者兼得。茶园种植管理的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只有管理良好的茶园才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土壤,才可以源源不断地、每年品质如一地产出优质茶叶原料。现代茶叶消费中,对于干茶外形、叶底的色泽、均匀度、一致性,都有要求。比如白毫银针,要是颜色深浅不一,长短不一,外形分会被扣掉不少。管护良好的茶园,是可以达到高要求的。从制作上来说,采摘标准的统一也是带来优质口感的法宝。如果采下来的茶青大小粗细肥瘦不一,在制作过程中,失去水分的速度、均匀度肯定不一样,这样势必会导致味道的不均衡,从而影响最终品质。我喜欢为茶做出决定,享受茶青在可控的范围内脱胎换骨,造就一泡气韵皆备的好茶。人的精力有限,茶又是个广袤的世界,我的工作就是专注于白茶领域里,做出好茶来。如果要回答:什么是好白茶?我的回答依然是:好的原料+好的工艺。▲所谓传承,是通过技艺来理解茶的本质,根据当时的天气和原料,让茶树鲜叶完成“涅槃重生”。福鼎依山傍海,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空气质量长期居福建省前列。福鼎又是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这两个国家级茶树良种的原产地。许多研究表明,福鼎大部分区域,土壤中氮、有机质、磷、阳离子交换量比较高,说明土壤肥力好,pH值在4-6.3之间,是偏酸性土壤,其中钾、磷的含量高,几乎全境都是难得的植茶之所。著名茶叶专家骆少君评价福鼎白茶之所以品质上乘是由于其特定的水土、特定的小气候、特定的品种等先天优势加之特定的传统加工工艺、特定的冲泡方法等因素所决定的,这前三个“特定”都离不开福鼎。工艺可以被模仿,茶树品种可以被移植,但福鼎的气候、土壤、环境特点却是无法模仿的,在这特有的环境下生长出来的白茶也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福鼎白茶。好的茶原料需要有擅长制茶的人,要有好的技艺。技艺来源于传承,还要不守旧,有创新的勇气和能力。茶树品种、生长环境早已与千百年前不一样,今天的茶一定比100年前做得精细,也更好喝。古法制作,并不能完全适应今天的原料,传承下来的技艺当然要根据现在的原料去调整。所谓传承,是通过技艺来理解茶的本质,根据当时的天气和原料,让茶树鲜叶完成“涅槃重生”。制茶手艺上,只要通晓制茶技艺,善于摸索,肯下功夫,最后无非是看自己做出哪种选择:是朝着自己认为最好的表现去制茶,还是迎合市场某些人群的需求?无论哪种目标,最终落实到制茶的手艺上,还是会有一些个人偏好。这又恰恰是有意思的地方,要是手艺人做出来的茶都一个味道,那不是很无趣?福鼎白茶早年为了适应港澳市场的需求,开发了白茶新工艺,在原有工艺基础上,增加轻揉捻工序,轻萎凋、轻发酵、轻揉捻、高火烘焙,造就了独特的香气口感。现在白茶也有新工艺,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良,大部分是围绕香气做文章,比如有的借鉴了乌龙茶的摇青工艺,目的都是让叶缘破损,释放茶叶内质,从而激发香气,甚至配合轻微揉捻和后期的高温焙火,也是为了提升香气。这类茶香气高扬,从冲泡的一开始便能“震慑”茶客。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们并不符合茶叶分类里中国白茶的国家标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新工艺白茶,首先要承认的是,它是茶。至于要给自身贴上哪一类茶的标签,并不重要,交给市场就好。不管是茶鲜叶原料,还是食材原料,关于它们的运用,总有两派争论不休:一派总以为老祖宗留下来的工艺和配方神圣不可变通,他们最常挂在嘴上的就是“正宗” “老字号” “古法工艺”,最常骂的是“新派” “西式” “中西合璧”;另外一派则不排斥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做法。我坚持做传统工艺白茶,但传统工艺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传统工艺也有“糟粕”。毕竟古人的见识是基于他们所处的时代,那个时候的手艺是为了迎合那个时代的人。所以我认为,理解并继承前人制茶手艺的精髓,发现且摒弃不合理的部分,根据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时代,在顺应变化中将其发扬,才是对传统工艺最大的尊重。地育万物,量力而出,我们“帮助”土地孕育物产,通过技艺将这片茶树叶子“酿造”为呈现一方风物的一杯好茶。▲影响茶树生长的参数包括光照、生物多样性、温差、湿度、土壤等,而茶园的管理也极为重要。/

福鼎,天赐茶乡

/福鼎有三张名片,一张是怪石嶙峋、岩洞幽致的太姥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但于我而言,福鼎不仅在旅游宣传册上,更是一座活色生香的闽东小城。这里的第二张名片是美食。虽然是一座小城,但境内流行桐山话、闽南话、福州话等多种方言,还有畲族的客家话。山与山之间的方言差距巨大,拐过一座山就是一种美食风格。不同祖辈的人生活在闽东与浙南的交界处,催生了多样化的饮食习俗。福鼎的味道是酸辣中带一味甜,如福鼎肉片、鱼片、虾燕、牛肉丸、锅边糊、槟榔芋泥等。福鼎有20多种小吃被评为中华名小吃,50多种被评为福建名小吃。外地人来福鼎,不论飞机高铁,还未出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种样式、不同企业的福鼎白茶广告;漫步于城市中,只要是成熟的商业区、高楼林立的十字路口,到处都是福鼎白茶的广告、茶店。这就是福鼎的第三张名片:福鼎白茶。福鼎白茶在清代便已远销东南亚和欧洲等地区,在海外颇受欢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是从2006年开始转变,这10多年来,国内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已经得到广泛认知。它甚至成了福建乃至中国的名片,2017年厦门的金砖会议上,福鼎白茶被作为会议专用茶以及国礼,赠送给各国元首。“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国名牌农产品” “世博十大名茶”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 “中华文化名茶” “中国白茶标志性十大品牌” “北京奥运五环茶” “全国十大产茶县(市)” “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市)” “中国白茶之乡” “中国名茶之乡” “中国茶文化之乡”等荣誉称号,意味着福鼎和福鼎白茶被全方位认可。福鼎产茶的历史非常悠久。2009年,西安挖掘出一座大型古墓,在墓中发现了一些白茶叶。令大家惊讶的是,考古学家研究发现,有证据表明这些茶叶储存在痰盂形状的容器中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古代的白毫银针。这次发掘不仅揭示了中国生产白茶的历史很长,而且还证明了“中国是世界白茶生产中心”的说法,而福鼎,则是中国的白茶生产中心。早在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就有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句中的白茶山即太姥山。明清文人的著作中更是频见太姥山产白茶的记载,并且出现了有关白茶制作方法的陈述。茶界泰斗张天福在1963年发表了《福建省白茶的调查报告》,论证:“白茶首先由福鼎创制。当时的银针是采自菜茶茶树,约在1857年自福鼎发现大白茶后,于188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银针,称大白,对采自菜茶者则称土针或小白。”骆少君、陈椽等众多专家从历史渊源、文献记载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等对福鼎白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考证,得出了结论:中国白茶的源头在福鼎。2008年,在首届中国白茶文化节高峰论坛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原主任姚国坤教授等八位国内著名茶叶专家,通过对福鼎白茶原产地认真细致地考察和深入研讨,形成了《福鼎白茶共识》。《福鼎白茶共识》对福鼎白茶的一些基本概念做出了定义:白茶源于福鼎,文化丰厚。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树种栽培历史悠久,福鼎是白茶之王白毫银针的发源地,福鼎太姥山就是陆羽所述的“白茶山”;白茶品质优异,康体养颜;福鼎生态环境宜茶,有独特的工艺,形成个性鲜明的优异品质特征。在福鼎,白茶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非常紧密地连在一起,生成了很多有趣的风俗、生活文化,大到敬天地、敬佛、敬祖,小到待人接客。在福鼎,人们对茶的珍惜胜过了稻米,把茶排在了米的前面,称之为“茶哥米弟”。而且人们对茶也是十分尊重,茶渣要和洗碗洗锅的水倒在一起,或倒在溪河中;把当年清明日采制的白茶封好,等待家中男子成婚时启用,称“子孙茶”,把清明前采制的白毫银针封好,待家中闺女出嫁时陪嫁,为“女儿茶”。这既是有仪式感的礼物,日后在生活中,老银针还是民间喜欢的消炎、去滞的良药。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是非常小的一个类别,在中国所有茶叶的年销售中大约只有1%的市场份额。中国白茶中,超过六成的产量由福鼎完成,福鼎白茶的价格、产量、销售量等各方面,已经连续10年来保持着较高增长。福鼎白茶的特征由三个重要的维度构成:首先是功效的独特性,“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作为民间俗语流传已久,现代科学又进一步证明了白茶功效迥异于其他茶类,是独特的。其二是工艺的天然性。福鼎白茶是一种轻微发酵茶,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这些优良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经过萎凋、干燥两道工序加工而成,整个制作过程不揉不炒,最大限度保留了茶叶的内在成分。它看似简单,其实奥妙无穷。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龚淑英教授在关于“加工工艺对白茶功能性成分及品质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萎凋的温度、时间、光照方式,干燥的方式、温度,压饼及湿热工艺等条件都会直接影响白茶的品质。著名茶叶专家骆少君评价福鼎白茶之所以品质上乘是由于其特定的水土、特定的小气候、特定的品种等先天优势加之特定的传统加工工艺、特定的冲泡方法等因素所决定的。更重要的维度是其无法复制的地域性,福鼎白茶滋味与文化的密码,都在那一方水土中。▲茶最大的属性是农产品,地方的水土物候对植物有着决定性影响。福鼎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闽浙交界的东海之滨,依山傍海,地理坐标为北纬26°52′-27°26′,东经119°55′-120°43′。福鼎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5%,境内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太姥山,有“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的嵛山岛,有江南最大面积的单体建筑——翠郊古民居,有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的全国扶贫开发第一村——赤溪村。气候条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18.5℃,年降雨量1669.5毫米,年相对湿度80%,山区平均无霜期228天。西南、西北部山区雨量较多,太姥山坐落于境内东北部,终年云雾缭绕,年均降雨量高达2112.3毫米。福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沙埕天然深水良港似“S”形,从东南深入腹地,境内还有太姥山脉,形成了西高东低形似马蹄的独特地势和特殊的气候环境。受晴川湾与沙埕湾等内海湾的影响,气候与全国其他产茶区有明显的差异,既独一无二也无与伦比。水资源方面,福鼎区域溪水环绕,沿太姥山脉向东南、西东方向分布,境内较大的河流有桐山溪、赤溪、百步溪、照兰溪等,总长242.8千米,水资源丰富,全市淡水水域面积1340.3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质清洁,经化验检测,重金属及有害微生物细菌含量低于有机农产品环境标准。土壤肥沃与偏酸性是出好茶的根本。福鼎境内的土壤都十分适合种茶,有红壤、黄壤、紫色土和冲积土,pH值介于4-6.3之间,普遍在5.0左右。福建农林大学的茶叶种植专家袁弟顺的研究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有机质含量、活性铝和阳离子交换量(CEC)都较高,这些元素越高的土壤越利于大白茶的生长。福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干爽的东北风是制作白茶时手艺人喜欢的风向,也极为有利于储存白茶。茶树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是以热量资源为主,水分资源为辅,大于等于10℃的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的活动积温大于4500℃为依据,专家们对福鼎各区域进行茶树生长气象适宜性分析得出结论,中部低山高丘地区包括白琳、点头大部和潘溪、叠石、管阳、前岐等部分气候温暖,热量条件好,雨量充沛,适宜茶树生长,现有茶园面积占全市茶园总面积的70%,是目前福鼎的主产茶区。特别是南部海拔300-600米地区的潘溪、白琳和太姥山,东北部的前歧等,是全市热量与水分协调最好的地区,是建立优质茶园的气候条件最优区域。福鼎还拥有原生的种质资源:“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两种茶树的原产地就在福鼎。这两种茶树也是国家级茶树良种,于1985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为GS13001、GS13002,即俗称的“华茶一号”和“华茶二号”。茶最大的属性是农产品,决定品质好坏的第一门槛必然是生态环境,福鼎多样化生态资源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特有的福鼎白茶。抛开那些专业的术语,福鼎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级市,依山傍水,山海相济,境内峰峦叠翠、沟壑纵横,气候温暖湿润,光照适宜,雨量充沛,“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几乎就是这里的写照。在这片地处北纬27°的茶区,1.4万公顷茶园分布在17个乡镇,除了东南沿海有冲积小平原外,境内均为山峦起伏的丘陵地带,菜茶、大白、大毫们在肥沃的土壤里畅快生长,年代已久。福鼎的茶大多数生长在海拔300-700米的连绵山坡上。总体来说,福鼎的植茶环境,这座山与那座山之间,差别并不会太大。作为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地方,福鼎的山系、水资源,常年保持着自然的状态,没有被现代工业侵袭。在看不到的地表之下,是常年风化、累积内涵的土壤。良好的植被帮助涵养水源,保持空气流通并调节气温,维持生态平衡,大自然的动物植物自身的代谢物,生命周期结束时的落叶归根,与风化的岩石融合成为土壤,经雨水的冲刷,逐渐从山顶覆盖到山腰、山下。在山坡的断层处,随便找一根细长脆弱的枯枝,便能轻易地戳进土壤里去,枯枝抽出来时掉下来的土壤,用手揉捻,不沾手,也容易碾压成末;有的则是岩石风化后的沙砾。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土质较为疏松,能让茶树根部透气,更易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点头镇的茶青市场,是福鼎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每年茶季高峰期,每天这里的茶青交易要完成15万公斤。福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到处都是青青的树林、弯弯的山路、淙淙的流水,天生就拥有“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也是最好的原料库。我最近几年参加了不少省级和国家级的白茶大赛,拿了几十个大奖。这些参赛的茶,大部分都来源于自家基地,也有来源于一些未经打搅的山林。工艺可以被模仿,茶树品种可以被移植,但福鼎的气候、土壤、环境特点却是无法模仿的,在这特有环境下生长出来的茶树,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崛起之路

/福鼎产茶历史悠久,产白茶的历史同样久远。但“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人们形成这样的认知,福鼎白茶被广为人知,整个产业的异军突起,是最近10多年的事情。金字招牌这10多年来,福鼎有了许多金字招牌,“全国十大产茶县(市)” “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市)” “中国白茶之乡” “中国名茶之乡” “中国茶文化之乡”。先后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国名牌农产品” “世博十大名茶” “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 “中华文化名茶” “中国白茶标志性十大品牌” “北京奥运五环茶”等各种荣誉和称号。在国家层面,福鼎白茶屡屡得到认可: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被农业部授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中,福鼎的产茶重镇点头镇榜上有名。为了让福鼎白茶产业得到健康的发展,陈宗懋院士福鼎白茶工作站得以设立,浙江大学茶学系中国白茶研究中心成立。2006年以来,“福鼎白茶”这一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从零起步,2010年达到22.56亿元,至2017年上升到35.53亿元(位列全国第三)。可以说,上一个10年是福鼎白茶最炙手可热的10年,是无与伦比的10年。这得益于福鼎政府精准的判断力和各界人士坚持不懈的支持与努力,还有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陈兴华先生,他是福鼎茶产业发展蓝图的制定者,也是坚决的执行者,是行业公认的白茶发展的推动者。在2006年之前,福鼎白茶内销市场还没有起来,以外销为主,虽然量不算大,但在美国等海外市场的关注度要远超国内市场,早期的福鼎白茶是墙内开花墙外香。2006年,担任中共福鼎市委副书记的陈兴华,主管农业,福鼎市的白茶产业开始有了系统的产业规划。2007年,陈兴华担任新成立的福鼎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这个由福鼎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参与协调,各部门、局委办组成的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目的是要形成思想的统一,机构的无缝融合,成为福鼎茶产业的智囊团与指挥中心,打造福鼎白茶区域公用品牌,这是福鼎白茶扬帆远航的起点站,舵手是陈兴华。2009年、2010年,当时金骏眉异军突起,横扫市场,一时间火爆全国,带动了各地大兴红茶,福鼎邻县的“坦洋工夫”也发展得红红火火。福鼎的“白琳工夫”是闽红三大工夫之一,历史悠久。“红茶热”的强劲之风吹来,发展白琳工夫看似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很多福鼎人要求“白改红”,产业发展重心应从福鼎白茶转向白琳工夫。是重点发展白茶还是红茶?是跟随流行图眼前利益,成为附庸,还是坚持发展尚未成规模的白茶,韬光养晦成为领导者?在领导小组的坚持下,“不跟风,不朝三暮四”成为共识,坚守自己的定位,看准目标,持之以恒发展福鼎白茶。时至今日,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共同繁荣的产业模式,福鼎白茶持续旺销的产业现象,一直被业界关注,很多人在研究和剖析。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但构成福鼎白茶品质的地域性和本地风物特征却无法复制,在人文资源领域内,连续多届有魄力和胆识的政府以及“白茶组长”陈兴华同样难以“复制”。陈兴华亲力亲为,但又不是大包大揽,他开创了福鼎白茶的产业模式,为中国茶产业创造了推动区域公共品牌的样板;他谋划并推动了让福鼎白茶站上更大舞台展示风采的一场又一场重大推介活动和营销事件。他不止一次强调,福鼎白茶的持续热销,除了品牌宣传与福鼎茶企坚持走品质质量诚信经营之路外,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和茶叶爱好者们对福鼎白茶的价值发现。三大特点陈兴华先生概括了三个特点用来介绍福鼎白茶:一是地域唯一性,“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二是工艺天然性,白茶看似简单,不炒不揉,其实奥妙无穷;三是功效独特性,民间俗语云:“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现在来梳理福鼎白茶的崛起线路图,一定离不开围绕这些特点的布局。在起步初期,工作是非常难的,让人们知晓白茶,是领导小组的首要任务。虽然福鼎白茶在清代便已远销东南亚和欧洲等地区,在海外颇受欢迎,且拥有高端形象。然而,直至2006年以前,中国白茶内销市场小,不用说形成喝白茶的习惯,仅白茶这个名称,人们都还十分陌生。已经养成饮茶习惯的人,很多不知道白茶是什么,甚至常常将白叶类的绿茶安吉白茶当成是白茶。领导小组集中力量打造“福鼎白茶”公共品牌,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推介活动。一方面让人们了解福鼎是白茶的原产地,在地域上是唯一的;另一方面,让人们光知道白茶还不行,还要让人接受白茶,理解白茶质朴的味道。在白茶刚起步的时候,很多刚接触白茶的消费者觉得白茶太淡,没味道。和消费者说大茶无味,很多消费者会说“那我还不如喝白开水”,非常尴尬和无奈。白茶追求原生态,有自己独特的制作工艺,造就了独特的品质。相对于岩茶、铁观音、普洱,白茶不以力量和厚度见长,它有着原汁原味的本色、清新淡雅的鲜爽、雨过花落的清香。白茶初饮,滋味简单,但越喝越好喝,久饮不腻,饮完身体感觉很舒服。陈兴华先生的比喻非常妙,他认为白茶像一位来自乡野的少女,清纯质朴、浑然天成。如果说铁观音、岩茶等乌龙茶让人一见钟情,红茶温柔浪漫,那么白茶,会让人慢慢喜欢上它。当年生产的福鼎白茶,无论是白毫银针,还是白牡丹、贡眉,喝起来都是清淡的口味,但仔细品会发现鲜爽的口感中有毫香蜜韵,平淡中透露着不凡与变化,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份的增长,煮着喝的老白茶,更是让人爱不释手——“一见倾心,到日久生情,再到不离不弃”。白茶有它独特的功效,“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这样的说法仅限白茶。在福鼎民间,茶与药,或者说茶与日常保健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是并存的。白茶最早就是从药用开始为人所知:福鼎在尧时就有太姥娘娘用白茶治麻疹的传说;民国医师卓剑舟在《太姥山全志》中考证,“今呼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在民间习俗上,在久远年代的福鼎,山区和外界的交通十分不便,生活条件和医药条件都比较低下,老白茶就成为人们生活中化瘀去病的良药。由此产生了很多茶疗的民间方子:消炎、去热毒、治麻疹、退烧,就用老的白毫银针隔水炖上20分钟,然后加上冰糖做药引进行服用。还有要是“上火了”,就喝“竹芯茶”;淋雨了,就喝“老姜茶”;肚子不舒服,喝“火烧茶”;洗伤口,用“冷浓茶”消毒。尤其是存上七年以上不变质的老白茶,更被视为珍宝。2009年开始,领导小组委托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研究所韩驰研究员对福鼎白茶的免疫、降血糖作用等功能进行研究。2011年,由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牵头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亚健康干预技术实验室五大著名机构技术资源与科研团队,以福鼎白茶的白毫银针、白牡丹为研究对象,历经一年多的时间,用世界先进水平的细胞药理与分子药理研究手段,进行数十次严谨科学的解析论证,科学揭秘白茶保健养生功效,得出福鼎白茶显著的美容抗衰、抗辐射、抗炎清火、降脂减肥、调降血糖、调控尿酸、保护肝脏、抵御病毒等保健养生功效的研究报告,对福鼎白茶的功效做出了科学的解析论证。因为福鼎白茶具有独特品质和保健作用,已故的著名茶叶专家骆少君曾一再呼吁要重视发展白茶。很多专家学者也在各种场合为白茶疾呼,茶界泰斗张天福老先生曾说起他的养生秘诀:“我每天都要喝十杯茶,第一杯就是福鼎白茶。”福建茶叶专家陈郁榕老师也说,茶叶不是药,但它胜似药,茶不可治病,但可防病。▲2014年夏,作者与已故茶学泰斗张天福。老先生在《福建茶史考》中指出了“白茶由福鼎创制”,证明了白茶的原产地。想不到和难做到现在的福鼎白茶,是国内茶叶市场热销的茶类,并且被越来越多人所钟爱,品饮白茶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的消费氛围逐步形成。福鼎白茶地域的唯一性,工艺的天然性,功效的独特性,是福鼎白茶公共品牌的核心,聚焦于此,领导小组着力在品牌宣传上出奇出新,做到每年至少开展一至两次重大宣传推广活动,不断提升、扩大福鼎白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曾经有媒体问陈兴华,政府在茶产业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陈兴华回答:政府是要想企业想不到的事,做企业做不到的事。梳理这10年来,福鼎白茶创造的每一次事件,都有很多个“想不到”和“难做到”。2007年11月,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福建泉州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可以算是福鼎白茶首次盛装亮相。精心制作的以迎接2008北京奥运为主题的“中国最大的茶砖——奥运主题白茶砖”成为茶博会最大的亮点。当时还租来一架飞艇,飘悬着“福鼎白茶”的条幅,开幕式当天在会场上空盘旋。这种前所未有的宣传形式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福鼎白茶”四个字让现场每个人都印象深刻,而且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大家也因此记住了福鼎白茶。2008年1月,春节来临之前,福鼎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市拥军慰问团进京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赠送慰问品福鼎白茶和“奥运主题白茶纪念砖”。7月12日,福鼎市人民政府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共同签署军地共建协议,福鼎白茶成为三军仪仗队特供用茶。2008年奥运会,福鼎白茶成为“奥运五环茶”。中国茶文化与奥林匹克有着一种机缘与巧合,那就是奥运五环旗上红、黄、蓝、绿、黑的五环颜色加上旗帜的白色底色正好与中国传统的六大茶类颜色互相吻合。因此本次活动组委会经过精心挑选,选中云南滇红、湖南君山银针、台湾冻顶乌龙、浙江大佛龙井、云南普洱、福鼎大白茶分别作为红、黄、蓝、绿、黑、白六大茶类代表,入选奥运五环茶。2009年1月20日,由国家工商总局发起,中华商标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中学生地理标志征文及商标知识大赛”活动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拉开了“福鼎白茶杯”首届全国中学生我身边的地理标志产品征文大赛的序幕。7月2日,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通过活动和借力人民大会堂这个全国瞩目的平台来推广福鼎白茶,达到了进一步扩大福鼎白茶的认知度和知名度的目的。2010年,第41届世博会在上海举行。福鼎白茶成功入选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并进驻联合国馆参展,成为世博会联合国馆的专用茶。2015年,福鼎白茶再次在米兰世博会上闪亮登场,并获得了“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的殊荣,是国内茶界为数不多的连续荣获两届世博大奖的公共品牌。2012年10月18日,第八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在福鼎开幕。这个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的全国茶业工作会议选在福鼎召开,正是对福鼎白茶此前发展的认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员,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成员,全国主要产茶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全国知名茶叶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和科研院所、茶叶团体、茶馆及特邀代表参加会议。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福鼎白茶首次在全国最权威的媒体平台、受众最多的栏目亮相。2014年8月,往返于福州南与上海虹桥的高速列车中,被冠名为“福鼎白茶号”的动车组列车正式开启了其飞驰的旅程。车厢内LED显示屏闪出“欢迎乘坐福鼎白茶号动车组”信息,车上广播也响起“欢迎乘坐福鼎白茶号动车组”语音,每节车门上的“门贴”犹如福鼎白茶仙子欢迎着每位旅客,与其开启一段茶香四溢的旅程。“福鼎白茶号”动车组列车,是当时福建省第一列以茶叶公共品牌冠名的动车组列车,由福鼎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牵头,包括我们鼎白在内的4家生产经营福鼎白茶的品牌茶企联合冠名。10年间,除了这些“大手笔”的活动,各种维度的活动也在“见缝插针”地开展。比如与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合作发行“福鼎白茶旅游卡”,比如2015年的申遗启动会,会上正式启动福鼎白茶申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并宣布授牌建立南京农业大学“福鼎白茶农业历史文化合作研究基地”,106岁的茶界泰斗张天福老人为福鼎白茶题字。再比如举办各种征文、摄影大赛,10年来,先后举办了百名记者话白茶、全国百名作家看白茶、百幅作品展白茶全国摄影大展、“美丽中国·寻找福建最美茶乡”暨采风摄影大赛、“我眼中的白茶”福建籍在京著名作家海西福鼎采风行、北京老舍茶馆福鼎白茶品茗会、广州万人福鼎白茶品茗会、杭州福鼎白茶推介会、福鼎白茶福州仲夏品茗会、福鼎白茶健康中国行和“一带一路”西安、福州推介会等多场活动。茶业发展领导小组还先后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的茶业展会200多场次,并相继在北京、上海、福州、厦门、重庆、广州、杭州等十个城市建立福鼎白茶文化区域推广中心。在福鼎举办了两届中国白茶文化节和六届福鼎白茶开茶节,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分会场,中国茶叶学会年会,中国茶业国际高峰论坛,首届中国太姥山禅茶文化国际研讨会,“福鼎白茶杯”第三届海峡茶艺电视公开赛,第八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2016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巡游福鼎白茶等活动。在陈兴华看来,在品牌宣传方面,只有抓住内核,突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眼球,人家记住了你,才有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