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故事:农闲读本-杨家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4 01:47:17

点击下载

作者:纪振伦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故事:农闲读本-杨家将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故事:农闲读本-杨家将试读:

前言

《杨家将》是一部经典的传统小说,它以北宋年间宋、辽两朝频繁交战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以老令公杨继业为首的杨家五代人为了保卫国家,前赴后继,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的事迹。这部小说描写的杨家将和我们平时在电视剧中看到的杨家将故事有很大的区别,小说不仅描绘了很多真实的战争场面,还充满了神话的色彩。杨家将不仅个个英勇善战,其中一些人还具有超人的本领,如杨文广吃了仙丹以后,能够任意变化飞行,宣娘能够呼风唤雨,和神仙沟通交流等。

由于《杨家将》的古本作者是明朝的纪振伦,因此整本书用的都是现代人很难读懂的文言文。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读懂《杨家将》,本书对古本中的故事进行了整合,删减了一些情节,整理出诸如潘杨案和大破天门阵等具有代表性的二十个故事,力求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编写出一本大多数人,特别是广大农村读者能阅读的书籍。本书对古本中的一些人名和地名做了一些更改,如古本中的木阁寨被改为大家更为熟悉的穆柯寨,木桂英也相应地改为穆桂英。佘老太君在前面的几篇故事中按照古本被称为令婆,等到杨家降宋以后,就把令婆改为人们更熟悉的称谓太君。通过进行这些改动,使广大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故事。

这20个故事除了对杨家几代人的英雄事迹进行描述以外,还对一些小人物进行了描绘。在很多影视剧中杨六郎的手下孟良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大老粗,这实际上严重扭曲了古本中人物的真实形象。其实孟良不仅不是一个大老粗,还是一个心思十分缜密的人。在改写的几篇和孟良有关的故事中,细致地讲述了孟良表面上大大咧咧,实际上心细如发的性格,如为了盗取萧太后的宝马,他想到了先用计让马生病,然后再假借医马的机会盗走马匹的妙计。本书对其他诸如岳胜、焦赞、魏化等人物也进行了一定的描写,因为这些人也可以被认为是杨家将的一部分。

传统的小说难免存在一些忠君的封建思想,在改写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了这些愚忠的思想,更多地宣扬杨家将为江山社稷舍身忘我的无私奉献精神。作为一个非职业的写作者,在改编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错误,敬请大家批评指正。编者第一回宋太祖黄袍加身 继业率汉军抗宋

宋太祖姓赵,名字叫匡胤。他的父亲赵弘殷是后周的检校司徒、岳州防御使。母亲杜氏是安喜人,在洛阳的夹马军营中她生下了赵匡胤。当时满屋都是红光,奇异的香味整个晚上都持续不散,于是人们称他为“香孩儿”。赵匡胤的兄长叫赵匡济,三个弟弟分别是赵光义、赵光美、赵匡赞。赵匡胤的父亲去世得很早,并且他的兄长匡济和弟弟匡赞也都英年早逝。幸好赵匡胤的母亲杜氏是一个善于治家的女人,在母亲的教导下,匡胤、光美、光义三兄弟健康成长。后来,赵匡胤三兄弟在陈拊的指导下学习,在文韬上学习孔孟之道,在武略上学习孙武的兵法。在陈拊那里学成以后,三兄弟又拜在镇州学究的门下继续学习。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学成了本领以后赵匡胤投靠了周世宗。最初他担任东西班行首,后来被提拔为殿前都指挥使,掌管军中事务,并跟随周世宗进行军事征伐,屡次建立军功,将士们都很佩服他。有一天,周世宗在公文中发现了一个长约一尺的竹简,上面写着一行字:殿前点检做天子。发现竹简的第二天,周世宗就将殿前点检张永德斩首了,他下旨命赵匡胤担任殿前点检的职务。不久以后,世宗驾崩,他的儿子柴宗训继承了皇位。为了笼络人心,柴宗训加封赵匡胤为检校太尉,并兼任归德节度使。

柴宗训刚刚登上帝位就赶上北汉与辽国联合出兵五十万侵犯中原的土地。后周朝廷仓促间作出决定,派遣赵匡胤率领禁军抵御辽汉的联军。当天赵匡胤就领兵出发,并在陈桥驿扎下了营寨。当天夜里,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高怀德、殿前都检讨张令铎、殿前都虞侯张光翰、龙健左厢都虞侯赵彦徽聚在一起秘密地商量事情。他们认为皇上年纪幼小,还不懂得朝中的事务,虽然将士们为了朝廷在拼命作战,可是小皇帝能治理好国家吗?不如推举一个有才有德的人做皇帝,这样既可以保住江山,又能让大家的付出真正得到回报。这些将领们一致认为赵匡胤能够担当这个重任,于是他们决定拥立赵匡胤做皇帝。

第二天,士兵们披挂整齐手持兵器,一同来到赵匡胤休息的地方。众位将军闯进赵匡胤的帐篷并把一件黄袍披在了他的身上,然后又簇拥着他来到外面。将士们全都向新天子跪拜,高呼万岁完毕以后把赵匡胤扶上马,大家一起返回汴京城。赵匡胤骑在马上没有动,他对将士们说:“你们这些人贪图富贵拥立我做皇帝。但是首先你们必须听从我的命令,不然我是不会做这个皇帝的。”赵匡胤提出了三点要求:一、善待后周的太后和幼主;二、不准欺凌同朝的公卿;三、不能抢夺财物,不许随便杀人。听从命令的人将得到重赏,不服从命令的人要诛杀九族。将士们连声称是,队伍纪律严明地进入汴京城。进城以后,在众人的簇拥下赵匡胤来到了崇元殿。众位将士命文武百官前来朝贺。赵匡胤说:“没有禅让皇位的圣旨,我不能擅自升殿。”他刚说完,翰林承旨陶谷就从衣袖中取出了禅让的诏书当众宣读。圣旨宣读完毕,赵匡胤在殿前跪拜接旨,然后穿上龙袍即皇帝位,成为一代开国皇帝,即宋太祖。接受完百官的朝贺以后,太祖下旨封周朝幼主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将她们母子迁到西宫居住。大赦天下,改国号为宋,改年号为建隆元年。封赵家三代人为皇帝,封自己的母亲杜氏为皇太后,妻子王氏为皇后,长子德昭为皇太子,次子德芳为梁王。又封兄弟的儿子德崇为燕王,又称八王爷。封弟弟光义为晋王,光美为秦王。文武百官都各升一级。

太祖登上皇位以后就面临着辽汉联军犯边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太祖赵匡胤决定御驾亲征。他任命李继勋为先锋官,王全斌做统军都督指挥使,石守信为护驾大将军。当天三军就浩浩荡荡地向着太原出发了。几天以后宋朝的大军到达了董泽,在辽汉联军营寨的对面安下了军营。第二天太祖升帐时说道:“朕不知道太原的地形,现在想要探听一下对方的虚实,谁能和朕一起去打探一下?”曹彬说:“不用陛下亲自去,派两个人前去就足够了。”太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命令王彦升、遵训两个人挑选两匹好马,装扮成西夏卖马的商人前往太原,这样就可以在敌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仔细地查看太原的地形,并把地形绘制成地图带回军营。

先不说王、遵二人如何去观察地形,说完了宋朝的情况,再介绍一下北汉的状况。北汉原来的皇帝是刘钧。他有一个妹妹嫁给了薛钊,薛钊死得早。刘钧自己没有儿子,就把薛钊的儿子继恩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后来,刘钧的妹妹又嫁给了何元业,生了两个儿子,长子继元,次子继业。刘钧又把这两个孩子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继业长大成人以后娶了佘氏为妻,佘氏生育了七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渊平、次子延广、三子延庆、四子延朗、五子延德、六子延昭、七子延嗣。佘氏还生育了两个女儿,八姐杨琪、九妹杨瑛。继业的这些儿女都英勇善战,并且精通兵法。汉主刘钧驾崩以后,继恩继承了北汉的皇位。由于北汉仇视后周朝廷,于是北汉向辽国称臣,并请求辽国派兵帮助其入侵后周。汉主任命继元为领兵大元帅,继业为先锋官。按照命令,继元领命率领二十万大军来到白坂河安下营寨。下寨时看见宋军在对面的董泽扎下营寨,继元就派延广到宋营下战书,约定双方交战的时间。此时,宋太祖正在帐中想着王、遵二人去勘察地形的事,忽然有军兵报告说汉主派人前来下战书。太祖下令召见来人,有人把战书递给太祖观看。看完了战书以后,太祖笑着对延广说:“太原只不过是个弹丸之地,有什么难以攻破的?回去告诉你们的皇帝,如果他识时务早日投降,还能被封为侯爵。但是如果他一味地负隅顽抗,他很快就会成为阶下囚,到那时想要活着都难了。”说完这些以后,太祖告诉延广他同意双方在明天进行交战。延广领命走出御帐,正好遇见王彦升、遵训两个人走进御帐。二人把画完的太原地形图献给了太祖,看完以后太祖开始派兵遣将。他命令虎将桑锦在当天夜里率领三千军兵埋伏在白坂河左侧的大汀洲,午时杀向白坂河。然后命令米轮率领三千军兵埋伏在白坂河右侧的鸡笼山,未时杀向白坂河。两位将军按照命令去埋伏。为了防止意外的情况出现,太祖又命令高怀德率领三千士兵前往大汀洲接应桑锦,张令绎率领三千士兵前往鸡笼山接应米轮。王守贞、李继仁带领一万军兵从白坂河的后面杀出来,曹刚带领五千人马接应守贞等人。众将按照太祖的吩咐开始为明天的战事做准备。

这边北汉君臣也在升帐议事,延广下完战书以后回来禀报汉主,汉主问宋太祖都说了什么。延广回答说:“宋主说如果您能投降,他会封您为侯爷。如果您不这样做,明天就要进行决战。在出辕门的时候,我见到两个人进了宋军的军营,他们很像前几天在这里卖马的西夏人,这样看来他们是宋军的探子,到这里卖马是为了探查地形。”继业向汉主启奏说:“臣已经知道宋军的目的了,白坂河左侧的大汀洲、右侧的鸡笼山都可以埋下伏兵,宋军窥探地形的目的就是要在这两处埋下伏兵。只要安排人在中途进行拦截,埋伏在两地的宋军就不能协助其余宋军发动进攻了。”说完以后,继业开始派兵,他首先命令渊平、永吉各领一千人,在白坂河左侧十五里的路上等候,信炮响起以后一个人杀向大汀洲,另一个人杀回来。他又吩咐延惠、张德也各领一千人,在白坂河右侧十里的路上等候,信炮响起以后,一个人杀向鸡笼山,另一个人杀回来。最后,继业又派遣自己的妻子佘氏打着白色的令字旗带领一千军兵前往白坂河的后面准备迎战。

第二天早晨,两军在沙场摆开阵势。宋军在南侧列阵,宋太祖亲自临阵,他头戴一顶双龙升天黄金头盔,身披一件带有双龙升天刺绣的战袍,胯下一匹腾云赤龙驹,威风凛凛,霸气十足。宋军的诸位将领在太祖的两侧按一字长蛇阵排列,太祖的左边是王全斌、张光翰、潘仁美等十八员大将,他的右边是李继勋、石守信、赵彦徽等十八员大将。北汉军队在北侧摆下了阵势,汉主头戴一顶镶金日月凤翅盔,身穿一件洒花滚龙袍,胯下一匹铁蹄碧玉骢(cōng)。在汉主的左侧是继元、耶律休才、张知镇等十五员大将,右侧是继业、不花颜儿等十五员大将,也按照一字长蛇阵排列。太祖出阵与北汉皇帝对话,二人话不投机,双方开始交战。

宋太祖亲自出战,继业心中暗想:擒贼先擒王,如果抓住了赵匡胤,要胜过斩杀百员大将。于是他奋勇迎战太祖,太祖也抖擞精神与继业交战。三四十个回合过去以后,宋军的伏兵杀了过来,继业假装战败而逃,太祖催马在后面追赶。继业张弓搭箭回头射向太祖的前胸,太祖的坐骑突然昂头跳起,用嘴咬住了箭,虽然救了太祖,却把他掀到地上了。继业举起大刀正要砍下时,潘仁美赶来救驾。宋太祖跳上马逃走了,继业用枪刺伤了潘仁美的马,然后继续追赶宋太祖。正在此时,李继勋、王全斌赶到救驾。先前李、王二位将军杀入北汉军队中追赶汉主,他们见到太祖有难就杀了回来。太祖命令他们去救潘仁美,李继勋领命而去。他赶到时看到北汉的士兵正在围攻潘仁美,他杀散北汉士兵,夺了一匹马给潘仁美骑,然后两个人并马杀出了重围。继业在宋朝的军队中左右冲杀,如入无人之境。由于汉主被李、王二将紧追不舍,为防止出现不测,继业下令收兵。宋太祖也收兵回到军营,他看到潘仁美身中数十枪,就命他回到汴京养伤。过了一会,三路伏兵也大败而归。听到这个消息,太祖十分惊讶,最初他认为继业并没有什么谋略,经过这一战才知道这员战将的本领并不在孙膑伍子胥之下。

经过这一战,宋军一共死伤了一万多人。太祖感到很悲伤,曹彬等将领建议在夜间偷袭北汉的军营。太祖担心继业已经料到宋军晚上偷袭汉军营寨,会做好准备,贸然偷袭只会增加宋军死伤的人数。曹彬说道:“如果汉军有准备,臣领着敢死队虚张声势,假装攻打营寨,汉军埋伏在营外的人马一定会杀回来。到时候请陛下率领大军围杀汉军。继业虽然有智谋,但是他也不会料到这一点。”于是太祖令曹彬、石守信率领五千敢死队去偷袭汉军的营寨,又命令王审琦、王彦升、李继勋带领三万精兵进行掩护。任务分派完毕以后,等到三更便去偷袭汉军的营寨。

再说北汉的君臣。回到军营以后,继业对汉主说:“今天宋军虽然战败了,但是并没有损伤大将,今天晚上一定会来偷袭营寨。我们全部都要撤出军营,留下一座空营,不必与宋军交战。”汉主不明白为什么继业不出兵与前来偷袭的宋军作战。继业解释了原因,他认为宋太祖行军打仗与曹操一样,是十分奸诈的。他一定会让敢死军先冲入军营,因为这些士兵锐不可当。到时候汉军只放炮呐喊,这样就能把外围宋军的大队人马骗进来,里面的宋军敢死队又会以为是汉军把自己包围了,因此必然奋勇杀出。这样宋军就会自相残杀,汉军则可以以逸待劳,等到宋军疲惫的时候再冲杀一阵,这要比与宋军直接进行正面对抗好很多。按照继业的计策,汉军也做好了准备。

当天夜里,曹彬、石守信二位将军率领敢死队杀入汉军营寨,并放起了信炮。听到汉军的营地也放起了信炮,曹彬等人认为汉军攻了进来,马上杀了出去。王审琦等大将听到汉军的信炮以后却认为汉军要杀出来,于是带领军队杀入汉军的军营。宋军光顾着拼命厮杀,竟然没有觉察到是自己人在自相残杀。折腾了一晚上以后,宋军才知道是自己的军队在互相厮杀,刚要收兵的时候,继业率领汉军杀了出来,宋军被砍伤了很多人。

太祖十分悲痛,询问汉军中有这样谋略的人是谁。石守信回答:“汉军巡逻的士兵称他令公,此人名叫何继业,因为在出战时他打着红色的令字旗,而他的妻子打着白色的令字旗,所以夫妻二人又号称令公、令婆。”太祖心想:朕也听说这个人英勇善战,北汉军队称其为无敌将军,没想到他有如此的谋略。朕要是能使这个人归顺就好了。想到这里,他命令士兵先休息,自己又把太原的地图拿出来观看。看完以后,太祖马上命令何继筠、王彦升领兵五千到镇定安营。只要辽兵一到,王彦升就出兵和辽军交战,何继筠则在岭下假装率军截断辽军的归路,辽军必然退兵。他又命令王全斌、桑锦率领三千军队埋伏在莫胜坡,拦截来自太原的汉军。

继业晚上夜观天象发现几天以后将持续有雨。于是,他把汉军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擂鼓呐喊,一部分手持炮箭等待作战,剩下的一部分则去砍柴。砍柴的士兵回来的时候还要高喊“烧尽大宋的军队”,用这种方法来迷惑宋军,使他们无法知道事情的真相。另外,继业看到宋军如此熟悉地形,就派张得、永吉率领三千军队到镇定关去迎接辽军,以防宋军在路上进行阻截。

宋军看到汉军一边呐喊一边砍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第二天升帐的时候,有人把这件事禀告给了太祖,太祖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当天夜里,太祖与众将一起观星时才发现即将有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他叫苦不迭。第二天,宋军将士也出去砍柴。不过,宋军只砍了半天的柴,就下起了滂沱大雨。因为连着下了好几天的雨,太祖在军中感到十分苦闷。正在这个时候何继筠的儿子何承睿回到宋军营地,他禀告太祖宋军已经阻止了辽军,并且王全斌在莫胜坡全歼了张得、永吉带领的接应辽国军队的汉军士兵。何承睿请求太祖再派些士兵协助他们父子,防止辽军增兵,自己不能进行抵御。太祖说:“没有关系,要下很长时间的雨,等到天晴占领了太原以后,辽军听到消息自己就撤走了,不用再增兵。”

这场雨下了将近一个月才停了下来,刚刚晴了两天,宋太祖就派兵向汉军挑战。北汉皇帝决定假意向宋朝请降,从而换取暂时的和平。继业向汉主上奏说:“首先出奇兵打败宋军,这样宋太祖才能接受我们的要求。陛下也不用写诈降的书信,只要在信中讲清楚利害关系,使宋军主动退兵就行。”第二天又是晴天,太祖再次派兵前来挑战,将近中午的时候,天突然暗了下来,太祖收兵回营。继业率领汉军从营中冲出,在后面追杀宋军,一直追到宋军的营地。延广带领事先埋伏好的弓箭手开弓放箭,射死了很多宋军,并夺得大量马匹和兵器。

这一战宋军又损失了数万人,就在这时汉主派人前来下书,太祖看完了以后,又传给诸位将领们观看。大家明白太祖已经有了退兵的意思。为了给以后收复太原做好准备,太祖听从太常博士李光赞的建议,命令先锋李继勋在上党屯兵,然后太祖解除了对太原的包围,回到汴京。

乾德七年,宋太祖又派人给汉主下战书,北汉朝廷对此不予理会。后来在开宝九年秋天的八月,宋太祖命令党进、潘仁美、杨光美、牛思进、米文义分五路精兵攻打太原。北汉向辽国求援,辽国派三十万军队救援北汉。何继业用计杀败了宋军的五路兵马,宋太祖收复太原的愿望再次落空。第二回投明主令公降宋 杨家将捐生保驾

开宝九年的冬天,宋太祖赵匡胤得了重病,他认为自己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就决定把自己的皇位让给弟弟晋王赵光义。太祖嘱托晋王要完成三件事:第一,起用学识渊博的李齐贤做宰相;第二,将来灭掉太原的北汉政权以后要重用名将何继业,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第三,完成太后的遗愿,到五台山进香。不久以后,太祖驾崩,太宗继承了皇位,大赦天下,文武官员各升一级。

太宗继承了皇位以后就和群臣商议怎样完成先帝的遗愿,是先取太原还是先到五台山进香。经过商议决定先取太原,然后到五台山进香。决定以后,太宗下旨任命潘仁美为北路招讨使,统率崔俊彦、李汉琼、刘遇春、曹翰、米信、田重进,分兵讨伐北汉,先锋官是党进。同时又命令郭进率领三万士兵前往白马岭截住辽国的援兵,并封他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

辽国的萧太后派遣人询问大宋为什么进攻北汉,太宗回答来使说:“太原是朕的土地,现在却成为不稳定的根源,因此必须兴兵进行讨伐。回去告诉你们的君主,如果她不发兵帮助汉主,两国之间的和约仍然有效。要是她执意逆天行事,两国之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使者回到辽国以后,把太宗的话转达给了萧太后,萧太后听完以后大怒,她命令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领兵大元帅,翼王敌烈为监军,统兵二十万支援北汉。

太宗将军队驻扎在了绛阳,汉主则在柳都屯下了兵马。两军相互对峙了大约一个月。这一天,太宗升帐,他把太原的地图看了一遍以后,决定第二天进攻柳都。太宗首先派人截断汉主的归路,他命令崔彦俊、石守信各自率领五千军队埋伏在太行山下,等到北汉的君主败退回来以后杀出来截断他的归路。李汉琼、刘遇春各领兵五千埋伏在阴丘,等到北汉的君主败走到此地时,出兵拦住他,使他不能逃到辽国。然后太宗又命令曹翰、王全斌带领三万人马从东面杀入柳都,桑锦、米信率领三万人从西面攻进柳都。先锋党进和李继勋带领一万铁骑从中路攻入柳都。最后,太宗还派遣潘仁美带领十万人马攻打太原城,曹彬和张光翰各自领兵五千救援各方。任务分派完毕以后,宋军的将士们开始准备作战。

第二天,北汉的探子把宋军兵分三路杀来的消息告诉了汉主,由于当时名将何继业恰巧生病了,汉主听到宋军进攻的消息非常担忧,竟然流下了眼泪。见此情景,宰相郭无为说他有退兵的办法,他请汉主把调兵遣将的权力交给自己。汉主非常高兴,为了方便郭无为调遣军队,汉主还将天子剑交给了他,使他有先斩后奏的权力。郭无为拜谢完汉主以后就开始派兵,他命令继喁、李勋带领三千兵马从柳都的左侧杀出迎战敌军,楚才、薛陀佳率领三千兵马从右侧杀出迎战敌军,渊平、方伯、任牛各自带领一万人马保护着汉主从柳都的中路杀出去,然后他又任命张明做先锋,率领三千士兵先出去与敌军交战。最后,郭无为派延惠、继芳各自率领一万军队作为各方的军队援军。各位将领按照吩咐出战迎敌。

北汉君臣刚刚部署完军队以后宋军的人马就杀到了。两军刚一交战,宋军的先锋党进没用几个回合就斩了北汉先锋张明,汉军顿时乱成了一团,士兵们丢盔卸甲都逃跑了,宋军蜂拥而至。汉主先败回到太原,只见太原已经被宋军团团包围,无法进入,于是向太行山方向败退,快要到山下的时候,忽然响起了一声炮,接着又万箭齐发。汉主看见自己的归路被截断,已经没有可以安身的地方,他不忍心连累别人,拔出宝剑要自杀。众将忙劝说汉主先到白马岭投奔辽国,以后再做打算。汉主听从了众人的意见,没想到走到阴丘时又遇到了宋军的大将李汉琼,这时汉军的背后又响起了喊杀声,北汉君臣在马上吓得魂不附体,都认为这回是彻底完了。后面的军队渐渐走近了,这时北汉君臣才看清楚原来是令婆佘氏带领着军兵杀了过来,大家的心才放了下来。君臣相见,令婆知道太原被宋军包围以后,又率领军兵杀出一条血路,保护汉主进入太原。

进入城中以后,汉主询问令婆是怎么知道自己遭难的,令婆回答:“我丈夫的病刚刚好了一些,夜晚观天象的时候发现圣上您战败被困了,因此派我带领着家兵前来救驾。刚下山我就遭到宋军一路人马的阻拦,杀败了宋军以后捉住了一个军卒,通过问他我才知道圣上您前往白马关去了,这才直接赶到这里。”汉主听完以后心中感慨道:假如继业在军队中,怎么能让宋军如此横行呢。忽然汉主又想起另一件事,为什么辽国的二十万军队还没到呢?正在这时,一个军卒禀报说:“今天战败以后,我冒充宋军的官兵,混入宋军的营地。我听说宋朝的君主派遣大将郭进带领雄兵三万驻扎在白马岭阻截辽国的军队,耶律沙、敌烈率领二十万辽国军队刚渡过白马岭下的深涧,宋军就杀了过来,大多数辽军都掉进了深涧里,敌烈也被宋军杀死了。那时候耶律斜轸恰好在领兵巡逻,他赶过来支援,只救走了耶律沙等几十个人。”这个军卒刚说完,就有士兵禀告说潘仁美领兵前来讨战。令婆请命出战,她和潘仁美只战了一个回合就假装战败逃走,潘仁美不知道中计了,紧紧在后面追赶。令婆回身用弓箭射中了潘仁美的左腿,潘仁美落马,令婆回马要砍他的时候,潘仁美的部将洪先前来相救。和令婆战了三个回合以后,洪先被令婆砍了。洪后见兄长被杀十分恼怒,前来和令婆交战,也被令婆砍了。党进听说洪先兄弟被杀以后赶来支援,与令婆战了十几个回合以后,党进被令婆用绊马索绊倒了。令婆刚要上前捉拿党进时北汉军却突然鸣金收兵。令婆回城询问收兵的原因,原来是汉主看到宋军从四面八方杀到,他害怕令婆会有什么闪失,因此下令收兵。

太宗听说潘仁美中箭,洪先兄弟被杀,党进被绊倒险些被擒以后非常生气,于是督促三军攻城,又命令筑起长连城包围太原城。而在太原城中,汉主虽然仍能抵抗宋军的进攻,但是城中的粮饷即将断绝,外面又没有救兵,城中的人都非常害怕。太宗亲自督军作战,他见到城池破败,为了不伤害城中的军民,就派使者给汉主送去命其投降的手谕,但是北汉君臣拒绝放使者入城。太宗大怒,命令加紧攻城,太原危急。太宗再次写下手谕命汉主投降。当天夜里汉主命李勋把降书交给了太宗,太宗接受了汉主的投降。在受降仪式上,太宗封汉主为检校太师,右位上将军,彭城郡国公。汉主谢完恩,太宗又任命刘保勋做太原知府。

受降仪式完成以后,太宗问汉主为什么没看到名将何继业,汉主告诉太宗继业生病了,现在已经好了一些了,他仍然在太行山。太宗听说以后,马上下旨封继业为代州刺史,并命令汉主派一个心腹和使臣一同前往太行山。恰好令婆在军中,于是她随使者一起回到太行山。

到了太行山以后,令婆对使者说:“我的丈夫性情十分刚烈,我先去把这件事告诉他,大人您请随后再来。”这时继业的病已经好了,他见令婆回来,就打听战况如何,令婆把汉主投降的事告诉了他。继业听说以后十分吃惊,接着令婆又把太宗封他做代州刺史的事告诉了他,继业听后大怒,要先杀死使者,然后再帮助汉主恢复疆土。令婆急忙上前抱住他,继业因为刚刚病愈,又听说汉主投降宋朝的消息,怒火攻心,旧病复发,又昏了过去。令公宁死不降大宋

使者回到太原以后把继业不肯投降,想要杀死使臣以及因为大怒旧病复发的事告诉了太宗,太宗听说后大加赞赏,又派党进前去宣召继业,并又加封继业为督同上将军。党进到太行山宣读了太宗的旨意,继业仍然不肯降宋。郭无为前来宣召,继业还是不降宋。后来,汉主又派出一个大臣来劝继业,来人对继业说如果他不听从汉主的劝告就是反臣。继业无奈,只得答应。他要求党进向宋主转达自己的三个要求:第一,以汉主的部下自居,不接受宋朝的官职。第二,只听从宋朝君主的调遣,不服从宣召。第三,斩杀自己的部下不用请旨。党进回到太原以后把这三件事告诉了太宗,太宗欣然接受了这些要求。于是继业命令自己的家兵收拾了辎重和党进前来拜见太宗。

太宗见令公仪表堂堂,意气昂扬,恰似猛虎一样,十分高兴,赐令公改姓杨。并当天安排下酒宴犒劳令公和令婆,他们的七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一同出席了酒宴。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太宗说到了受先帝遗命到五台山进香的事,并提出让继业一同前往。刚开始,继业对太宗赐姓及赏赐酒宴的事并不在意,后来在酒宴中见到太宗对自己情深意重,不觉中已经是心悦诚服。他接受了太宗的邀请,愿意保驾前往五台山。太宗十分高兴,当天就命令党进、李汉琼、潘仁美率领大军向五台山方向进发。没过几天就经过太行山来到了五台山,太宗亲手进了香,并在寺中游玩了一遍。太宗觉得这座寺院非常雄伟壮观,询问之下才知道这座寺院是唐代武则天兴建的。太宗问众人天下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寺院,潘仁美说幽州的昊天寺更好,太宗决定前往幽州。八王爷认为幽州与辽国接壤,恐怕辽国出兵劫驾,他劝太宗及早回到汴京城。但是太宗没听从八王爷的建议。辽国的奸细贺君弼听说这一消息以后,告诉了辽国的萧太后,萧太后急忙派使臣联络五个番国的国王,准备一起围困大宋的君主。

太宗离开五台山来到宋辽的边界时,军兵禀报说辽国的军队杀过来了。渊平带领三千士兵前去迎敌,他和辽国的将领麻里庆忌交战了十多个回合,麻里庆忌大败而回。渊平收兵,保护圣驾进入幽州城。

第二天,太宗出城到昊天寺游玩,当天又回到幽州城中休息。晚上三更天的时候,辽军将幽州包围了。太宗后悔当初没有听从八王爷的劝告,杨继业奏请太宗派人前往雄州搬请救兵,里应外合,就能离开幽州。渊平请命前去雄州搬请魏直、杨雄。渊平从南门杀出,遇到土金秀、土金寅带兵拦住了去路,他和二人交战了几个回合,这两员辽将就败走了。渊平也不追赶他们,直接奔雄州而去。从雄州搬来了救兵以后,渊平又杀入城中把消息告诉了里面的宋军。这时,杨继业又奏请太宗,说他有一计能保太宗安全脱险。这个计策就是让杨四郎假扮太宗,从北城门出去假装投降。其他人保护圣驾从南门杀出去,这样才能真正脱险。太宗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令公命令六郎保护圣驾,五郎保护八王爷,二郎和三郎作为援兵支援各方,七郎担任先锋官。

第二天,令公保护圣驾出城,太宗首先派人把降书送给了萧太后,萧太后深信不疑,有人回报说幽州的北门大开,推出一辆逍遥车来,车上端坐着头戴冲天冠,身穿赭黄袍,盖着一把黄罗伞的宋朝君主。辽国的士兵都出来看宋朝的君主投降,却没想到令公父子保着圣驾从南门出去了。只剩下河东的三百敢死军在渊平的率领下保护四郎摆驾从北门出去诈降。渊平射死了接驾的天庆王,四郎则刺死了韩得让。然后,四郎跳上马带领着敢死军向南面冲杀。萧太后听说宋主诈降以后十分生气,催促军队向南追杀宋军。

这边令公父子保着太宗离开幽州城,途中虽遇到辽军的阻拦,但是有惊无险。太宗在众将的保护下进入高州城,辽军又把高州围住了,但是令公带着六郎、七郎打散辽军,然后父子三人进入城中。萧太后这边则大获全胜,辽国占领了幽州城,她与群臣商议把国都定在幽州立国。商量完毕以后,众将又问如何处置俘获的宋朝将官,萧太后想要杀了这些人,但是她见四郎神采超群,视死如归,心中十分喜爱,就决定把自己的女儿琼娥公主许配给他。四郎为了在日后给宋朝做内应,就答应了萧太后,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木易,以免说出真实姓名萧太后不容他。

太宗在杨家父子的保护下回到了汴京城,他在边殿召见了杨继业,对其进行安慰,又问是否有人知道渊平他们兄弟的下落。逃回来的军卒禀告说萧太后因为渊平射死了天庆王非常愤怒,她派重兵围追,渊平和三百河东敢死军全部遇难了。二郎延广被辽军射下马,被乱军踩死了。三郎延庆被短剑军砍死了。四郎延朗被辽军活捉了,不知道是生是死。而五郎延德下落不明。听到这些以后,太宗十分悲伤,他认为这都是自己的过错造成的。继业则说:“蒙受皇上的盛恩,他们为保驾而死只是在尽臣子的义务,是应该的。”太宗决定封赏杨家父子,以告慰死者,表彰生者。这一天上朝的时候,太宗下旨封呼延赞为御禁太尉,沧州横海郡节度使。封杨令公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归命无佞侯,三营总管中正军。封杨延昭为仓典使,迎州防御使,三千里界河南北招讨使。封杨延嗣为三关排阵使,潞州天党郡节度使。又因为渊平等人为了保驾而战死,追封渊平等人为侯爷,并建立庙宇对他们进行祭祀。因为六郎的名字犯了武功郡王的名讳,太宗赐六郎改名杨景。为了表彰六郎孤身一人救驾的功劳,太宗又把柴郡主许配给了六郎。最后,太宗下旨在金水河边的天波门外建一座无佞府给继业居住。赏赐给继业五百万金钱让他建立一座清风无佞滴水天波楼,用以表彰杨家将的功绩。太宗封赏完毕以后,继业回到无佞府安排家眷住下,然后赶赴雄州任职。第三回老奸贼挟私报复 令公血溅李陵碑

这一年辽国军队再次侵犯大宋的边境,辽军还妄图夺取汴京城。消息很快传到了汴京城,太宗皇帝大怒,他下旨让潘仁美任招讨使、统军大元帅,领兵征剿辽国。回到家中以后,潘仁美为没有合适的先锋官感到烦恼,他的儿子潘章献计说:“杨继业可以担任先锋官,这样不但能讨伐辽国,还能报当年被杨继业射伤的仇恨。”老贼听了儿子这番话心中十分高兴,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他向太宗皇帝奏请让杨继业父子做先锋,太宗皇帝准奏,派使臣前往雄州调遣杨继业父子。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寇准向八王爷禀告潘仁美可能利用这次征讨辽国的机会对杨继业进行报复,这样会耽误国家大事。听了寇准的话以后,八王爷入朝向太宗皇帝奏明了这件事。虽然在金殿上潘仁美表示不会进行报复,但太宗并不完全相信他的话。太宗又派呼延赞做接应使,监督潘杨两家,以防突发情况的出现。

潘仁美等人带领十万军队离开了汴京城,没过几天就来到了代州。在代州傅昭亮指引下,潘仁美领军在代州西北的乌鸦岭安营扎寨,营寨刚刚立好,辽国的韩延寿就领兵前来讨战。潘仁美大怒,亲自披甲上阵。他先让刘均期迎战韩延寿,只战了一个回合,刘均期就受了鞭伤腹痛逃回本阵。潘仁美又令贺怀出战,贺怀与韩延寿交战了二十个回合,被韩延寿用箭射伤以后败回本阵。潘仁美见两员战将都打了败仗以后,就亲自出战,他和韩延寿战了十个回合,自知不是韩延寿的对手,也败退回了本阵。

第二天升帐的时候潘仁美说:“这员战将本领很不一般,军中没人能战败他,应该怎么办呢?”王侁说:“这员战将只有先锋杨继业能够抵挡,其他人都不行。”潘仁美问道:“杨家父子为什么还没到?”刚说完,就有士兵报告说杨家父子求见。令公父子三人下马进帐拜见潘仁美,潘仁美怒气冲冲地说:“按照军规,没有按时到达的人应该被斩首。如今你作为先锋,更是罪加一等。今日违反了军规,应该以哪一种罪论处?”不容杨家父子解释迟到的原因,潘仁美就唤出刀斧手,命令将杨家父子三人推出辕门斩首示众。杨六郎忙向前禀告说:“辽国派出三路人马攻打三关,小将父子三人是在打退了辽国军队的进攻以后才来到这里,所以误了期限,希望太师能宽恕我们。”呼延赞也在一旁劝说:“请元帅暂时免了他们的罪,等到明日作战时让他们立功赎罪。”潘仁美只好听从呼延赞的劝告放了杨家父子三人,但他心中暗想:有呼延赞在军中监守很难谋害杨继业,于是又想出一条诡计。他对呼延赞谎称军中缺少弓箭等物品,命他到代州取这些东西。呼延赞领命前往代州。辞别潘仁美后老令公回到了自己的营寨。当天夜里,老令公仰观天象的时候大吃一惊,太白金星带着尾宿进入鬼宿之中,看到这样的情形,老令公心想:这就是我的劫数啊。

第二天,老令公向潘仁美请命,请他让杨六郎带兵埋伏在蔚、朔两城的交接处,由于彦嗣带领军队进行掳掠,这两个城的防守空虚,杨六郎可以截断接应这两个城的军队。他自己则带领军队从背后袭击这两座城,这样辽国的九个州就唾手可得了。老贼潘仁美认为令公这样做是在舍近求远,他拒绝了老令公的请求。这时,忽然有士兵报说辽国军队前来讨战。潘仁美命令老令公出战。老令公认为时机不利,不宜出战。并且辽国军队的士气正旺,应该避其锋芒,等到辽国士兵松懈下来以后再出兵交战,这样才能大获全胜。潘仁美却认为时机与战争的胜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老令公这样说是因为他害怕和辽军交战,他命令老令公马上出马迎敌。老令公无奈之下只好领兵出寨迎敌。老令公心中明白,潘仁美一心想报当年被自己射伤的仇恨,自己的生死是小事,但潘仁美这样做却可能耽误国家大事。在阵前,老令公看到辽军的旗帜绣的是一只狼扑向一只羊。见到这样的情景,老令公流下了眼泪,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啊,羊入狼口必死无疑,恐怕这次自己要性命不保。杨六郎安慰父亲说:“这只是一个巧合,您不要把这种小事放在心上。”辽军元帅耶律斜轸听说杨继业出战以后,命令萧挞懒在路上埋伏军队,同时派出土金秀进行交战。老令公令杨六郎与土金秀交战,两人大战四十回合以后,土金秀败逃,杨家父子领兵在后面追赶。

潘仁美本来就存心想害老令公,但是因为与杨令公约好由他在陈家谷埋下伏兵,因此假意与王侁等人在陈家谷列兵等候杨家父子。众人等了一上午也没有杨继业的消息,派人登高远望又看不见什么。因此潘仁美等人都认为是老令公战胜了辽军,想要和老令公争功,就一起离开陈家谷,沿着交河向南进军。当宋军行进了二十里路以后,潘仁美得到了老令公战败的消息,心中暗喜,不但不引兵前去支援,反而带领军队退回乌鸦岭。

杨令公与萧挞懒边战边退,退到陈家谷时,没有看到一个宋兵。令公抚胸大哭,骂道:“老贼潘仁美,你这是想害死我呀!”辽国的韩延寿带领着军队蜂拥而来,杨家父子三人被团团包围。杨七郎请命去搬援兵,趁着辽军不备,七郎单枪匹马杀出重围,回到乌鸦岭报信。当时正是重阳节,潘仁美因为报复了杨家父子,心中十分得意,因此与众将饮酒作乐。杨七郎要见元帅潘仁美搬救兵,士兵不让七郎进帐。七郎大怒,拔出宝剑喝退士兵,闯入潘仁美的帅帐。潘仁美以杨七郎仗剑闯帐是越权为由命令刀斧手把他推出去斩首,在刘均期等人的劝说下,潘仁美饶了七郎。一计不成,老贼潘仁美又生二计,当天夜里,他命士兵将杨七郎灌醉,然后把他绑在大树上乱箭射死,仅胸口处就被射了七十二箭。七郎死后,潘仁美又令陈林、柴敢将尸体丢入桑干河内毁尸灭迹。第二天早晨两人抬着七郎的尸体来到河边,把尸体丢了下去,没想到尸体不仅没有沉下去,反而漂回了岸边。陈、柴二人大吃一惊,一齐说:“真是不可思议了,英雄含冤而死,灵魂不散啊!杨七郎可是保驾的功臣,万一日后朝廷追究起来,我们可就成潘仁美的同谋了。咱们两个人不如装作抬着一个得了病的士兵混出雁门关,然后到南燕向八王爷禀告实情,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牵连。”柴敢想了很久以后说:“这事不好办,首先雁门关不好通过,再者我们不是杨家人的亲人,很难为他们申诉冤情。”他刚说完就看见从北面跑过来一匹战马,两人抬眼望去,战马上端坐的是杨六郎。六郎问他们知不知道七郎回来搬救兵的事,两个人就把发生的事情如实地告诉了六郎。六郎听完以后放声大哭了起来,陈林对他说:“将军先不要哭,快回京城向皇上禀奏情况,我们两个人为你作证。”六郎说:“父亲还被困在陈家谷中,情况十分危急,我怎么能先回京城向皇上申诉冤情呢?我要是回营请求潘元帅派救兵一定会死在他手里,请你们回营去把呼延赞将军找出来,我要和他商议一下事情。”二人告诉六郎呼延赞到代州去取军器还没回来,六郎又对他们说:“既然还没回来,我就先去代州,在路上迎他。你们回到军营以后,不要说我回来搬请救兵的事。”说完以后辞别二人,上马奔向代州。陈林、柴敢把七郎的尸体埋起来以后回到军营,他们骗老贼潘仁美说已经把七郎的尸体沉入了河中。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士兵向老贼禀报说杨六郎单人匹马回来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进军营,却直接骑马向南面走了。老贼问谁愿意去追杨六郎,陈林、柴敢二人请命前去追赶六郎。老贼派给他们三千士兵。先不说二人如何追赶六郎,说一下六郎的情况。告别陈、柴二人以后不久,六郎就在前往代州的路上遇见了呼延赞,六郎向他哭诉了冤情,呼延赞说:“先去救你的父亲,然后向朝廷禀明实情为七郎申冤报仇。”正在此时,陈林、柴敢二人带领着军兵来到了近前,他们向呼延赞禀报了老贼潘仁美的所作所为,并向六郎和呼延赞说明为了不使六郎被加害,他们主动接受老贼的命令假装带兵追赶六郎。就这样,两军合在一处前往陈家谷去解老令公的围。

再说说老令公这边的状况。他看到两个儿子闯出去搬救兵都没有消息以后,怕军兵们被饿死在谷中,只好带领士兵出战。正好遇上了土金秀,老令公与他交战了几个回合以后,土金秀假装战败逃走。老令公战晕了,认错了道路,以为土金秀逃跑的方向就是出路,就带领士兵一路追杀了过去,追着追着却突然看不见土金秀了。老令公抬头一看,自己来到了一个两山夹一沟的地方,这里树木茂密,山势险峻。老令公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但是心里感到十分慌张,于是他派手下的军卒询问当地的百姓。不一会,军卒回报说这里是狼牙谷。老令公听说以后大吃一惊,人名犯了地名了,羊入狼口,必死无疑。他决定带领士兵杀出去,在砍死了数百名辽军士兵以后,老令公的坐骑因为疲惫不堪,已经不能再冲杀了,他只好带领士兵隐藏在树林中。辽国将领耶律奚底望着树林中老令公战袍的影子射了一箭,刚好射中了老令公的左臂。老令公大怒,再次杀出树林,辽国士兵被杀得四散奔逃。冲杀了一阵以后,老令公发现前面的山上有一座庙宇,就带领士兵们前去察看,原来是汉代将军李陵的庙。老令公感慨颇多,跳下马在庙宇的墙壁上题写了一首诗,抒发自己的感想:君是汉之将,我亦宋之臣。一般遭陷害,怨恨几时伸?题完诗以后,老令公命令士兵在李陵庙驻扎。耶律奚底吩咐辽军不要再和宋军交战,只要守在谷口困住他们就行,等到宋军饿死以后再前去割下他们的人头。老令公见辽军不再发动进攻以后,就决定绝食求死,但是绝食三天以后还没有死。于是,他对剩下的百余名士兵说:“圣上对我恩宠有加,本来我想用保卫边境讨伐逆贼来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但是没想到被奸臣陷害,打了败仗,我还有什么脸活在世界上呢。但是你们都是有父母和妻子儿女的人,没有必要和我一起死,你们一定要杀出去向皇上说明我的忠心。”士兵们听完老令公的话都很感动,表示要与老令公同生共死。老令公心中暗想:救兵还没有到,辽兵又重重地包围了这里,这次是很难逃脱了。何况我一向以无敌将军自称,要是被辽军生擒活捉,我的一世英名就付诸东流了,不如现在自尽,这样还能保住自己的清白。打定主意以后,他向南面拜别了太宗皇帝,然后摘下紫金盔,头撞李陵碑而死,当时老令公已是五十九岁的年纪。宋朝的士兵见到老令公死了以后,奋勇杀出谷来,大多数士兵被辽军砍死了,只逃脱了两三个人。

当六郎和呼延赞领兵前往陈家谷时,在路上遇到了辽国的将军野龙,六郎向他打听老令公的下落。野龙回答说:“你的父亲迷了路,被我们困在了狼牙谷。因为冲杀不出来,他已经头撞李陵碑死了,土金秀割了他的人头回幽州向娘娘报捷去了。我得到了你父亲的金刀,你敢夺回去吗?”六郎听完以后非常生气,催马直奔野龙,虽然野龙作战也很勇敢,但是只战了三个回合就被六郎杀死了。六郎下马拿起金刀以后痛哭了起来。呼延赞等人劝他说:“你现在就是哭死也没有用,快点进京城申诉冤屈吧。我们没有得到老贼的命令就帮助你前来救你的父亲,也不能回军营了,只能暂时落草为寇,等待你的消息,到时候为你做个证人。”说完以后,六郎与呼延赞等人分别,骑马前往京城。第四回寇准智审潘杨案 八王巧计杀潘贼

六郎与呼延赞等人分手以后,为替父兄报仇,他单人单骑走出陈家谷赶往汴京城。在路上六郎遇到了辽国的将军黑塔,他和黑塔交战了几个回合以后,忽然从山后跑出一个骑马的人,那个人用斧子劈死了黑塔,杀散了辽兵。六郎仔细一看,这个人竟然是自己的五哥延德。原来在当年战败以后,为了躲避辽国军队,五郎削发为僧,隐藏在了五台山。前些天五郎听说辽宋在这里交兵,就想下山打探一下情况,正好遇见了六郎。六郎就把父亲以及弟弟遇害的事说了一遍,五郎听后大哭,他对六郎说自己要带五百僧兵杀入军营手刃老贼潘仁美,为父亲和弟弟报仇。六郎劝说他不要这样做,回京禀明皇上,由朝廷为父亲和弟弟申冤。说完以后,兄弟二人洒泪分别。

六郎辞别五哥以后继续赶路,走到黄河渡口时,他看见把守的人竟然是潘仁美的侄子潘璋。六郎急忙掉马就走,潘璋发现了他,在后面紧追不舍,幸好遇到郎千、郎万和他们的父亲,三个人帮助六郎渡过了黄河。原来当年郎千的母亲去世以后,因为家境贫穷,没法下葬,兄弟两人就到郡马府中偷东西,老令公抓住他们以后,很同情他们的遭遇,赠给他们银两,使兄弟俩顺利地安葬了母亲。今天,他们认出了六郎,因此才出手相救。当夜,六郎就留宿在了郎家,第二天又起身赶往汴京城。

六郎走到汴京城外因为饥饿下马去买东西,他听到市井中的人们三三两两地在说杨家父子造反了,潘元帅已经把事情通报给朝廷了,太宗大怒,要把杨家的人押到法场斩首示众,在八王爷的劝说下暂时把杨家人押到天牢里。太宗决定先派人到边关访查实情,如果发现杨家父子真的造反了再杀杨家的人。六郎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非常难过,父亲战死在狼牙谷,母亲又被押在天牢中,自己有家却难回。于是六郎只好偷偷潜进汴京城,因为不能回无佞府,只能在酒馆中住下。这一天,六郎心中苦闷,一边散步一边吟诗,恰好遇到一个人也在闲游赋诗。六郎见这个人一身的儒生打扮,上前一问才知道这个人姓王名钦,字招吉,是雄州人。实际上这个人是辽国的奸细,真名是贺驴儿。萧太后为了夺取中原的江山,她派出贺驴儿到宋朝君主的身旁卧底,这样就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宋朝的情况,方便辽国采取相应的对策。王钦询问六郎的情况,六郎毫不隐讳,把事情和盘托出,并说自己正在因为不能为父亲和弟弟写出一份申诉冤情的上书而苦恼。王钦正愁没有机会和朝廷里的人搭上关系,因此主动提出为六郎写上书。六郎十分感激,他把王钦请到自己的住处,打来了好酒招待王钦。根据六郎的陈述,王钦写了一份上书。六郎再次表示感谢,并要王钦说出他的住处以便日后去拜谢。送走了王钦以后,六郎准备去告御状。

六郎走到午门时遇到下朝回府的寿王,六郎心中暗想:如今皇上已经被谗言蒙骗,不如请寿王代为禀奏,这样皇上更容易分辨真假。于是,他走上前拦住车驾并大声喊冤,寿王见是杨六郎,就命令手下把他带回府中问话。回到府中以后,寿王问:“潘仁美说你们父子三人已经造反了,这是不是真的?”六郎回答:“臣今天正是为这件事而来的。”说完以后他把上书递给寿王。寿王打开上书,只见上面写着:迎州防御使臣杨景向圣上禀奏潘仁美为公报私仇,陷害杨家父子,致使全军覆没,还无中生有编造杨家谋反,耽误国家大事并且欺君罔上。臣父子三人自从降了朝廷以后,就誓死效忠皇上,无奈潘仁美与王侁等人对当年各为其主时结下的仇恨不能释怀,在臣父子带领兵马与辽军在狼牙谷交战时,招讨潘仁美坐山观虎斗,不派一兵一卒支援我们。等到臣父子三人领兵败回陈家谷的时候,我们已经是筋疲力尽,辽国的军队又蜂拥而至,因此全军覆没。臣的父亲因为粮食断绝头撞李陵碑而死。臣的弟弟七郎回去搬救兵,被潘仁美谋害,遭万箭穿身而死。臣的父亲和弟弟为国捐躯,潘仁美却反咬一口,诬陷臣父子造反。希望皇上能够明辨是非,使臣的父亲和弟弟在九泉之下能够瞑目。某年某月某日,臣杨景冒死进谏。

寿王看完上书以后,觉得上书的文笔很好。他问六郎上书是哪个人写的。六郎回禀说是一个名叫王钦的雄州人代写的。寿王命人把王钦从住处请了过来,他问了王钦几个问题,王钦对答如流。寿王很高兴,他告诉六郎赶快到金殿外击鼓见太宗。六郎拜别了寿王以后,来到金殿外击鼓,被守卫的人捉住了,他们带六郎去见太宗,六郎把上书献给了太宗。

太宗看完了六郎的上书以后非常生气,他说:“这个欺君的奸贼,他竟然诬陷杨家父子造反了,谁能到边关把这个奸贼捉回来问罪?”殿前太尉党进奏请说:“臣愿意到边关去捉拿潘元帅。”八王又上奏说:“元帅一职非常重要,在党进把潘仁美捉拿回来以前,必须任命其他人代替潘仁美。臣推举杨静担任元帅之职。”于是,太宗降旨命令杨静代替潘仁美。杨静向太宗奏请说:“如果潘仁美违抗旨意,不肯交出帅印该怎么办?”党进说:“到时候我们这样做,自然就能得到帅印了。”太宗听了党进的主意以后十分高兴。

党进、杨静二人拜别太宗以后出了汴京城,等来到雁门关以后,党进让杨静在外面等候,他先到军营去见潘仁美。党进一个人骑马进入了军营,当时潘仁美正在和刘贺等人议事,忽然有人报告说朝廷派来了使臣。潘仁美等人慌忙把党进接到大帐中,见完礼以后,大家坐了下来,党进说:“前些日子太师向皇上禀奏说杨家父子造反了,皇上把杨家满门都抓到天牢里押了起来,等太师回到京城的时候就把杨家满门杀了。没想到有人到汴京城向皇上告御状,这个人向皇上禀奏太师与萧太后结好,为了陷害杨家父子,故意不肯派救兵。他又说太师已经把自己的帅印交给了萧太后。皇上很生气,马上下诏宣太师回到京城与奸细对质,我向皇上禀奏‘不如让臣先到边关查看一下,如果太师的帅印还在就说明这是诬陷,就不用把太师召回京城了。现在请太师把帅印拿给我看看吧。”潘仁美觉得有道理,就把帅印拿了出来递给党进观看。党进把帅印拿到手以后说道:“跪下听旨。”诏书的内容是:朕委任杨静为元帅镇守边关,并派党进捉拿潘仁美、刘、贺、王等人到太原监禁,听候朕的旨意。如果有人敢违抗圣命,就地斩首。党进宣读完圣旨以后,潘仁美问:“我犯了什么罪,凭什么要把我抓起来?”

党进愤怒地说:“做过什么事情你自己心里最清楚,还装什么糊涂,参奏你的人正是杨郡马。”潘仁美说:“他们父子反了朝廷,现在却来诬陷我们这些人。”党进打断了他的话:“你到京城去和杨郡马分辩吧,在这里说没用。”正在此时,有一个小卒报告说新元帅到了。众人把杨静接进了军营中,参拜完毕以后,党进把帅印交给了杨静。杨静接了帅印以后,问呼延赞去哪里了。潘仁美说:“自从杨家父子造反以后,呼延赞就下落不明了。”党进建议先把潘仁美等人犯锁上押解到太原,先不用追问呼延赞的下落。就这样杨静下令左右把潘仁美等人锁上,交给党进押往太原。没过几天,潘仁美等人就被押到了太原,太原的府判黄进按照圣旨的意思把潘仁美等人分别关押起来。潘仁美被送到了皈依寺,刘、贺二人被送到了太医院,而王侁则被送到了申明阁。安排完毕以后,党进回京去交旨,潘仁美也悄悄派人进京请求潘妃向太宗求情。潘仁美被骗交出帅印

当天潘仁美在寺中闲游,他偶然看见雪云长老带着僧人出了寺院,并且出去了半天才回来。潘仁美询问长老才知道,原来他们去迎接新任的知府大人。一打听知府的姓名,竟然是寇准。潘仁美大惊,问道:“他怎么被贬到这里了?”雪云长老说因为寇大人惹怒了朝廷,所以被贬到这里。老贼潘仁美心中暗想:这老小子是我昔日的同僚,我摆下酒宴把他请来叙叙旧情,顺便打听一下朝中的事情,这不是很好嘛。于是,第二天潘仁美在寺中准备了酒宴,并让雪云长老去请寇准。雪云长老拿着请柬来到寇准的府中,跪下向寇准禀报说太师请知府老爷去喝酒。寇准大怒,说道:“你不知道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要审问老贼的事情吗?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代替老贼请我去喝酒。”他命令左右把雪云长老拿下,重打四十棍。雪云长老求饶说:“我不知道实情,因为府判老爷吩咐我好好照顾潘太师,所以我才来送请帖。”寇准说:“既然你不知道实情,就饶了你这一次。我有一件事需要你帮忙,你要秘密地帮我完成。要是走漏了半点风声我就活活打死你这个老秃驴,你要如此这般行事。”

雪云长老领命回到寺中,他告诉潘仁美寇准随后就到寺中。刚说完,就有人禀告说寇大人到了。潘仁美亲自出寺把寇准迎接到法堂。喝了几杯酒以后,潘仁美问道:“杨景这个家伙在皇上那里告我陷害了他们父子,有这样的事吗?”寇准说:“确实有这样的事,幸好有潘娘娘极力保奏太师,但是八王爷极力帮助杨景上奏,因此皇上才把太师安置在这里。下官也保奏太师,于是八王爷弹劾我是您的同党,皇上准了八王爷的请求,把下官贬到这里来了。下官认为皇上听从了潘娘娘的意思,日后太师是不会有什么重罪的。但是下官这里有一件事,恨太师做得不周全。”潘仁美心想:我和你是往日的同僚,我没得罪过你呀,怎么会有怨恨呢?寇准似乎看透了潘仁美的心思,他接着说:“不恨别的事,恨太师为什么不杀掉杨景,斩草除根,这样就不会有今天的祸患了。要是杨家父子死光了,还会有人前来申诉冤情吗?”潘仁美说:“丞相说得对极了,当时我也派人去抓他了,但不知道他是怎么逃脱的,居然还回到京城了。”寇准又说:“下官听说太师设计得非常精妙,这里没有外人,你不妨对我说说。”潘仁美没有防备寇准是在套他的口供,加上他又喝醉了,因此他就得意洋洋地把当日他如何强逼着令公出兵,令公要他在陈家谷埋伏弓箭手,他却不派一兵一卒,等到令公杀败回来时,见不到伏兵,于是走进狼牙谷,撞死在李陵碑上以及当七郎回来搬救兵时,又把七郎灌醉,然后让士兵把他乱箭射死的事情通通说了一遍。寇准大怒,说道:“你这个老贼,陷害忠良,欺君误国,罪该万死。”他命令左右把潘仁美拿下,让他供出实情。潘仁美大喊:“你这老小子发什么酒疯,你叫我供认什么呀?”他刚说完,雪云长老就从窗外走了进来,把记下来的口供交给了寇准。原来,雪云长老按照寇准的吩咐躲在窗外把潘仁美刚才说的一切都记了下来。潘仁美慨叹,没想到自己被寇准骗去了口供。虽然如此,潘仁美仍然不承认,他对寇准说:“我喝醉了酒,在胡言乱语,这怎么能作为供状呢,何况你是一个被贬的知府,你有什么权力审问我?”见老贼如此猖狂,寇准拿出皇上命他主审潘杨案的圣旨当众宣读。然后他又叫出了六郎,让六郎和潘仁美当场对质,潘仁美仍不认账,继续诬陷是杨家要造反。无奈之下,寇准先把老贼囚在知府衙门内的监牢中。

第二天,寇准在知府衙门升堂,他吩咐衙役把潘仁美从狱中提出,捆绑以后带到堂上。他又命令手下人去请王、刘、贺等人,对他们谎称寇知府摆下了酒宴,潘太师已经先到了,正在等他们。三人跟着差人来到堂上,见到潘仁美被绑在那里非常吃惊,寇准又把圣旨宣读了一遍,并对三个人说希望他们能说出实情,免受皮肉之苦。老贼潘仁美再次要求与杨景对质,他仍然一口咬定是杨家要造反,还找出十几个士兵为自己做假证。寇准大怒,吩咐手下把这十几个人各打五十大板。老贼说起证人以后提醒了六郎,他想起了陈林、柴敢曾奉老贼的命令处理七郎的尸体,如果找到这两个人和七郎的尸体,到时候老贼就无话可说了。

六郎把这件事告诉了寇准,寇准听完以后先把潘仁美囚禁了起来,然后派人到乌鸦岭军营中寻找这两个人,但是二人并不在军营中。于是,寇准张贴了一张榜文,上面说能找到七郎尸体的人将获得黄金百两。呼延赞、陈林、柴敢听说寇准审问潘仁美,要寻找七郎的尸体做证的消息以后揭了榜文,他们带领着寇准和他的差人去找七郎的尸体,到原来埋尸的地方却找不到尸体了。原来老贼潘仁美听说要寻找尸体,派人把尸体移到了别处。后来,寇准等人在一个青面人的指引下找到了七郎的尸体。见到七郎的惨状,寇准流下了眼泪。验完尸体以后寇准再次审问潘仁美,老贼这次承认了,但是他却说王侁是这件事的主谋,寇准当堂斩了王侁。就在寇准要以捏造罪名、陷害忠良、欺君罔上的罪名斩杀潘仁美时,太宗的圣旨到了,圣旨要寇准把潘仁美押回京城定罪。六郎心想:回到京城以后老贼一定会受到庇护,到时候我们家的冤情就难以昭雪了。寇准却认为即使太宗可以赦免潘仁美的其他罪过,但是决不能饶恕他欺君的罪名。到了京城以后,果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