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季衡医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4 12:25:13

点击下载

作者:许济群,王新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贺季衡医案

贺季衡医案试读:

出版者言

《名医遗珍系列从书》旨在搜集,整理我国近现代已故著名中医生前遗留的著述,文稿、讲义、医案、医话,等等。这些文献资料,有的早年曾经出版。发表过,但如今已难觅其踪;有的仅存稿本、抄本,从未正式刊印、出版;有的则是家传私藏,未曾面世、公开过,可以说都非常稀有、珍贵。从内容看,有研习经典医籍的心悟、发微,有学术思想的总结、阐述,有临证经验的记录、提炼,有遗方用药的心得、体会,篇幅都不是很大,但内容丰富多彩,且都带有鲜明的名医个人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足资今人借鉴。

寻找、搜集这些珍贵文献资料是一个艰难、漫长而又快乐的过程。每当我们经过种种曲折找到并落实好一种想要的文本时,都如获至宝,兴奋不已,尤其感动于这些文本拥有者的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他们大都是名医之后或门生弟子,不仅和盘献出这些珍贵文献,并主动提供相关素材、背景资料,而且很多都亲自参与整理、修订,确保了所出文本的高保真和高品质,也激励、鞭策我们不畏艰难,更加努力。

江苏自古人杰地灵,中医药历史底蕴深厚,历代名医大家辈出,学术流派纷星,医书珍籍充栋。我们这次推出的《名医遗珍系列从书·江苏专辑》,集中收集、整理了肾病宗师邹云翔、肝病大家邹良材、丹阳贺派鼻祖贺季衡、张锡纯人门弟子黄星楼、红顶御医曹沧洲祖孙三代、脾胃病名家张泽生,以及吴中名医黄一峰、奚凤霖等江苏名医大家的著述医验,资料珍贵,内容精彩,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江苏中医药的风貌。

我们还将陆续推出类似的专辑。真诚希望同道和读者朋友继续给我们提供线索,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qkk5806@sohu.com),共同把这套书做成无愧于时代的精品、珍品。《名医遗珍系列丛书》编委会2012年12月序

先师贺季衡(1866~1933年),单名钧,一字寄痕,江苏丹阳县人。青年时曾受业于孟河御医马培之先生门下,历期六年,学成归里,悬壶于丹阳城内。因其精于业务,凡经治病证疗效显著,危重者每能化险为夷,对于沉疴痼疾,亦能如实以告,故就医者门庭若市,而就学门生亦遍及沪宁线各地,当时堪称江苏省中医界之佼佼者。

先师临证五十余年,限于诊务纷繁,因此毕生未有专著问世。在其晚年,曾将临证留底的医案进行整理,并自撰“按语”,定名为《指禅医案》(晚年以“指禅室”名其斋),拟行出版,以供有志研究中医和授业门生参考。后因中日战争爆发,先师举宅毁于战火,该《医案》稿亦随之化为灰烬。所幸在沪弟子徐鼎汾医师家藏手录本,先生孙“桐孙”在沪开业期间,特向其商借转抄,乃得保存至今。现存《医案》与原稿不同之处,在于缺少先师补撰之“按语”,余均完整如旧。前年,桐孙世弟,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省卫生厅中医处、丹阳县卫生局及县人民医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敦促下,补其按语,并由南京中医学院许济群、王新华两位老师共同参加整理,乃能完稿,付诸刊行。

先师生平,酷好博览群书,对中医理论,务求融会贯通,又能博采众方,善于化裁,所谓“师法而不执方”。综观本《医案》的特点:一是病机、辨证与立法、选药,均能丝丝入扣,衔接严谨,无药证不符、好奇偏僻之弊;二是条分缕析,朴实求真,不斤斤于词藻修饰,无虚构夸大之处。因而使读者一目了然,易学易用。

昔贤吴氏鞠通有云:“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先师生前,不仅引此箴言告诫及门诸生,并能以之律己,是可谓言教、身教的良师!他曾嘱咐我们:一要善于博采众长;二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尝谓:“读书未从师,每多食古不化,纵有成就,也是长于理论,短于经验。”泽生年逾八旬,每忆先师当年诲人律己之训,倍感寓意深刻。特附志以飨诸同好。

整理先师遗案,本拟参与执笔,无奈年高力弱,诊务繁忙,只能追随整理者略尽校阅绵力,聊表受业门生对先师爱戴之谊。草附数语,仅作卷首补白而已。张泽生于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83年3月

整理说明

一、本书是从贺季衡先生遗案中选集而成。选案多是复诊连续,治有成效;或病情复杂,辨证施治别具一格;或病例特殊,立法可资临证借鉴者。

二、本书共选各科医案395则,计病证60多种。在病名、病机、辨证立法、用药剂量等方面,为保存原稿的特色,除发现由抄写笔误者予以改正外,余悉从原稿。

三、本书在多数病证的医案之前,先概括介绍贺老对本类病证的证治认识和临床经验;在重点病案之后,附加“按语”,用以分析该案病机,以及阐明立法、选药的依据和获效的关键;在多数病证的医案之后,以综合、归纳、对比的方法,扼要阐述该病证中所列各案的异同点。由于时代限制,每案仅介绍中医学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不涉及现代医学的内容。

四、本书整理过程中,承贺老先生门人张泽生教授撰写序言,芮大荪医师提供贺老先生手迹,贺老先生的曾孙女贺玥医师协助抄写,一并谨致谢意。风 温

先祖对于风温病总的认识,是以陈平伯所云“风为阳邪,不夹寒者为风温”为依据。因此对本病的治疗,常以“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为原则。对风温的传变,以“风者善行而数变”为论据,结合叶天士关于“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论述,认为风温病的“数变”,最常见者是为“逆传”。对“逆传”的治疗,需及时运用清营解毒一法(如神犀丹之类),方能收效。

例一 吴男 风温五日,壮热少汗,咳嗽痰鸣,痰色或红或黑,左胁痛,谵妄神迷,少腹拒按,脉滑数,右部不楚,舌苔腻黄。表里同病,有化燥生风之虑。八分(后入)三钱三钱八分二钱

麻黄 大杏仁 净连翘 川通草 炒枳实八钱(先煎)三钱二钱一钱五分二钱 生石膏 象贝 青皮 橘红 淡子芩 生

一钱五分一两竹茹 鲜芦根

例二 吴童 风痰壅塞肺部,呛咳痰鸣,表热,汗不畅,神迷嗜卧,脉滑数,舌苔腐白。症属非轻,闭逆可虑。五分一钱二钱三钱一钱

麻黄 白桔梗 射干 大杏仁 薄橘红 川通草八分四钱四钱三钱一钱五分三钱 瓜蒌皮 马兜铃 象贝 法 半夏 枇杷叶

二诊:进麻黄射干汤,呛咳痰鸣及表热俱退,昨又食物欠慎,于是复热,痰鸣呛咳,舌苔满腻。大有闭逆之虑。三钱(炒)一钱一钱五分一钱三钱

莱菔子 前胡 炒枳实 橘红 象贝 

一钱五分四钱二钱三钱一钱五分苏梗 瓜蒌皮 射干 大杏仁 炒竹茹 鲜姜四分皮

三诊:呛咳痰鸣虽退,而表热仍有往来,右脉尚数。肺胃余邪未罢,防再反复也。一钱一钱五分二钱一钱三钱八分

前胡 苏梗 青蒿 橘红 象贝 川通草四钱三钱一钱五分一钱五分三钱 瓜蒌皮 大杏仁 炒竹茹 法半夏 枇杷叶按:例一吴男,例二吴童,俱属风温之邪与痰热壅肺,病程较短。共见身热、少汗、呛咳、痰鸣等症。其不同点在于:吴男兼有腑实之症,同时邪将由气入营,故以麻杏石甘汤清宣肺气,配以化痰热、通腑气之品,共组成方,以之祛其化燥之源(痰与热),截其传营之路,此为治理本证的第一步(惜后案未录)。吴童则兼有痰浊壅塞肺气(舌苔白腐),势将闭逆,故以射干麻黄汤去其温化之姜、辛,加入清化痰热之蒌、贝,温化痰浊之橘、半,意在宣肺化痰为先,防其痰闭而成厥逆。至于吴童二诊时,因“食物欠慎”而致复热,是为节外生枝,所以去麻黄而加入消导之品,是以标本兼顾立法。

例三 孙男 风温热退之后,未能得汗,心烦谵语,气逆呛咳,舌起黄苔,便闭,脉小数。其邪将从内陷,仍防化燥。八分八钱(先煎)二钱一钱五分三钱

麻黄 生石膏 前胡 橘红 黑山栀 五分三钱二钱八分四钱炙甘草 净连翘 炒枳实 川通草 梨皮

二诊:进麻黄石膏汤,热从汗解,谵妄亦清,呛咳未已,便结未通,舌苔黄。邪去滞存之证。四钱八分三钱一钱五分四钱

瓜蒌皮 川通草 大杏仁 薄橘红 炒六曲二钱五钱四钱一钱五分 三个(打) 炒枳实 苡仁 谷芽 竹茹 荸荠按:本例风温为患,与例一吴男的类似之处在于肺气不宣,痰热内蕴,将有传陷之变,故亦先以麻杏石甘汤加味。不同点在于本例二诊虽有“便结未通”、“邪去滞存”之说,但立法却未投攻下,而是仿“轻可去实”之意,免致药过病所,“诛伐无过”。二诊病案的保留,使该例更有价值,上载有“热从汗解,谵妄亦清”等,可见前方服后收效较快。

例四 赵男 风温两候有余,表热无汗,呛咳烦扰,鼻衄如注,协热自利,舌心灰黑少津,目瞀神迷或谵语,脉细数无力。热邪伤阴,势已化燥,正在险途。八钱(切)四钱(杵)二钱二钱

鲜生地 鲜石斛 净连翘 黑山栀 淡子二钱一钱五钱三钱八分四钱芩 薄荷 正滑石 大杏仁 方通草 云神 鲜竹三十片叶

另:鲜梨可吃。鲜芦根泡汤代茶。万应锭磨搽鼻孔。

二诊:风温鼻衄如注已止,协热下利亦减,表热虽折,而又发白㾦,神迷谵妄,舌心灰黑,脉小数无力。邪热伤阴,仍防继续化燥。四钱三钱四钱四钱三钱

南花粉 净连翘 蜜银花 云神 象贝 酒子芩二钱三钱四钱(包)二钱三钱四钱 大杏仁 益元散 青蒿 黑山栀 白茅根 一钱五分炒竹茹

三诊:风温鼻衄如注,协热下利先退,白㾦亦畅发,惟热清复热,汗无多,合目则谵语,舌黑转黄,脉细数无力。阴伤邪热未透,仍在险途。四钱三钱二钱四钱五钱(包)

香白薇 净连翘 青蒿 瓜蒌皮 益元散 四钱三钱三钱四钱一钱五分四钱川石斛 大杏仁 象贝 云神 炒竹茹 梨皮三钱 枇杷叶按:本例风温,期延两候余,症见呛咳、烦扰、神迷、舌心灰黑少津等,皆为邪已由卫传气入营之征,且渐有“逆传心包”之象,此时虽兼现表热无汗、协热下利,但立法未泥于“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因所急者已为气、营均热,津、阴俱伤,故亟投甘寒(生地、石斛)苦寒(栀、芩)合法,以使热泄、阴存,先救其急。待二诊时虽热减、衄止,但神迷谵语、舌心灰黑仍在,且又复外发白㾦,邪有外透之势,故减少甘寒之品,以防恋邪,增入银花以助清透。三诊时㾦遂畅发,虽又复热,但舌黑已转黄,险象已去大半。可见此例治法,急投泄热存阴,次进清宣透化,既可截其传营、伤阴之径,又能开其“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门。此中先后缓急,可谓处理得当。

例五 谢男 风温延绵两旬,内外灼热,得汗不解,呛咳气粗,痰鸣自利,脉滑数右大,舌前干绛,舌根糙黄。已从燥化见象,症属非轻。四钱一两(先煎)五钱(先煎)三钱

南花粉 生石膏 寒水石 象贝 肥知二钱四钱五钱三钱二钱一钱五母 乌玄参 正滑石 大杏仁 淡子芩 生竹茹分八钱(煎代水) 活水芦根

二诊:进三石汤加味,内外灼热大减,舌前干绛亦起津,舌根尚黄糙,呛咳痰鸣。可见表邪初退,里热未清,犹虑再增枝节。四钱二钱一钱五分三钱一钱

南花粉 肥知母 马兜铃 象贝 方通草 一钱五分五钱一钱三钱二钱酒子芩 正滑石 薄橘红 大杏仁 大麦冬 生

一钱五分四钱竹茹 梨皮

三诊:风温热退神清,咳未已,痰尚多,两腿烧热,日来又增呃逆,脉虚数,舌苔灰黑已化为红剥。胃阴已伤,不宜再生枝节。四钱三钱一钱四钱四枚

川石斛 大杏仁 陈橘白 生谷芽 柿蒂 瓜蒌四钱一钱五分(包)四钱一钱五分一钱五皮 旋覆花 刀豆子 法半夏 炒竹茹分三钱 枇杷叶按:本例风温两旬,出现肺胃热盛,化燥伤阴之象,故首进三石汤加味,用微苦辛寒以泄热存阴、宣肺化痰。投药后,热减津生,呛咳痰鸣如故,所以转从润肺化痰为主,兼以养阴清热。三诊时,灰黑苔已转为红剥,又增呃逆,其为痰热初化,胃阴已伤,和降失职可知,这和虚寒呃逆不同,故投养阴清热,和胃降逆,以善其后。三石汤出自《温病条辨》,方由飞滑石、生石膏、寒水石、杏仁、竹茹、银花、金汁、白通草组成。主治“暑温漫延三焦”,但又指出其适应范围为“虽云三焦,以手太阴一经为要领”。以上两例同为热盛而致化燥伤阴,其区别在于:赵男是气、营均热,津、阴俱伤,故亟投甘寒、苦寒合法,使其泄热存阴,先救其急;谢男是肺胃热盛为主,故投三石汤之微苦辛寒,以清肺胃之热,使其热减津存。该两例后期发展也有不同,赵男虽津、阴已伤,所幸介于营卫之间,邪热尚能“透热转气”,故在方内增入清宣透化药味,意在“因势利导”,而谢男是在热轻痰化之后,出现胃阴虚而降化失常的呃逆,故只需养阴清热、和胃降逆,即可妥善其后。

例六 黄男 风温五日,内外灼热,得汗不解,热从内陷,神迷谵妄,循衣摸床,协热自利,咳不爽,痰鸣,脉小数,左手不了了,舌尖红干,苔黄且厚。据此见象,势有化燥生风之害,症属险要。四钱(杵)一钱五分三钱二钱

鲜石斛 淡子芩 大杏仁 净连翘 粉葛根二钱五钱(包)四钱四钱二钱一钱 益元散 香 白薇 云神 半夏曲 炒竹茹五分十茎(朱染) 灯心

另:神犀丹一小锭,温开水磨服。

改方:去葛根,加黑山栀二钱。按:本例风温五日,邪热内陷,化燥伤津,逆传心包,故以甘寒、苦寒合法,一以保存阴液,一以直清里热,并急投神犀丹清营解毒,以祛心包邪热。先祖对风温逆传之证,用此法每多显效。神犀丹出自《温热经纬》,方由犀角、石菖蒲、黄芩、生地、银花、连翘、金汁、板蓝根、香豉、玄参、花粉、紫草组成。治疗温热暑疫初起,或邪不即解,耗液伤营,逆传内陷,见痉厥昏狂、谵语发斑等症。湿温 暑湿

湿病成温,一般有湿重与热重之分,而夏令湿病,每夹暑并发,所谓“暑必兼湿”。先祖治疗湿温和暑湿时病,首先侧重于化湿,及至热处湿中,或热重于湿,则分别使用苦降辛通、芳香化浊、淡渗分利等治法,或单进,或并投,力求湿化热清,三焦通利。湿温化燥,每是逐步形成,故用甘寒救阴之法,必须统筹兼顾,务使救阴而不恋邪。

例一 陈男 湿温延今两旬,乍寒乍热,汗不透,脘闷作恶,协热下利,或肢冷不和,或心烦呓语,脉沉细,舌苔浮黄。尚在未透之候,症属非轻。二钱八分各三钱二钱五钱(包)

炒茅术 川桂枝 猪茯苓 泽泻 益元散三钱一钱五分二钱四钱五钱 陈橘皮 姜半夏 淡子芩 大豆卷 炒苡仁 生一片姜

二诊:昨以五苓散加豆卷,寒热已退,四末渐和,下利亦折,脘闷未舒,或作恶,脉沉细渐起,舌苔浮黄。当守原意,去豆卷,加枳、朴主之。一钱五分二钱各三钱一钱五钱

炒茅术 泽泻 猪茯苓 陈橘皮 正滑石 一钱五分五钱八分一钱一钱五分酒子芩 炒苡仁 川桂枝 上川朴 姜半夏 一钱五分两片炒枳实 生姜

三诊:两进五苓散加枳、朴,寒热已退,肢冷已和,腑通亦爽,舌黄转灰,脉沉细亦起,惟胸次尚未畅适。湿从热化,胃气未和也。二钱八分二钱五钱三钱

焦白术 上川朴 泽泻 炒苡仁 云苓 正滑石五钱一钱五分二钱四钱一钱五分一 陈橘皮 炒枳壳 焦谷芽 姜半夏 生姜片八分 佛手按:本例湿温期延两旬,表有乍寒乍热,里有胸闷下利,并见肢冷不和,苔黄,脉细,证为表里皆病,湿阻清阳。叶天士有谓:“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故首方用五苓散加豆卷,一是发表通阳(豆卷、桂枝),二是化湿分利(茅术、苓、泽),俾使湿从表里分消,阴阳升降复职。故药后即能病去大半。二诊以五苓加枳、朴,是为加强宣化通导之力。三诊守原方减其制,以善其后。综观本案,自始至终坚持化湿分利的治则,使水道通调,湿祛有路,病乃向愈。

例二 殷男 湿温延绵月余,表热由汗退,里蕴之湿浊尚壅结于中,胸脘痞闷,气逆,呕恶吞酸,便结,不渴,脉小数,右滑,舌苔黄腻。势属未化,最防呃逆、肢冷。四分六分一钱五分五钱(杵)

姜川连 淡干姜 姜半夏 全瓜蒌 正滑石四钱一钱一钱五分八分四钱三钱 上川朴 陈橘皮 香白蔻 赤苓 大杏仁 二钱一钱五分八分炒枳实 姜竹茹 九节菖蒲

二诊:今日便结已通,夜分又复寒热,及晨甫退,脘闷呕恶,酸水上泛,舌苔苍黄,脉沉小。久结之湿邪甫有化机,守原意进步。一钱四分一钱五分一钱五分一钱

上川朴 上川连 法半夏 陈橘皮 藿香五分一钱五分二钱四钱二钱四钱 酒子芩 粉葛根 正滑石 炒枳实 赤苓 一钱五分八分炒竹茹 九节菖蒲

另:辟瘟丹一块,分两次磨服。按:本例湿温延经一月,仍为湿浊酝酿,通降失常,故立法仍以苦辛通降,宣化湿浊为主,方用小陷胸加枳、朴、姜、蔻等。二诊时,便虽通而寒热复起,其为遏伏之湿邪层层外达可知,所谓“剥蕉抽茧”者殆属于此类。处方从原法加葛、芩外透里清,更用辟瘟丹以加强宣中化浊之力。先祖对湿温病处于湿浊遏伏方盛之际,除善用苦温芳化之煎方外,每加用辟瘟丹磨服,可获相得益彰之效。以上两例同为湿温病,均以治湿为主,其不同点在于:陈男为表里皆病,湿阻清阳,故用五苓散发表通阳、化湿分利,以使水道通调,湿有去路;殷男为里蕴痰热湿浊,通降失常,故用小陷胸汤加枳、朴等苦降辛通,宣化湿浊,使其中焦湿浊导化,邪从肠腑而去。又治陈男用五苓加减,持续以至病退;而殷男以其湿浊弥漫,除续投苦辛通降外,另服辟瘟丹,促其未尽之湿浊宣化。

例三 步男 暑湿蕴中,表里不透,壮热,汗不畅,热退不清,渴不多饮,脘痞心烦,入夜谵妄,脉小数而滑,舌苔糙白。一派未化之象,势防延绵。一钱三钱五钱(包)二钱一钱五

上川朴 大杏仁 益元散 粉葛根 青蒿分一钱五分二钱八分一钱五分四钱 酒子芩 黑山栀 陈香薷 炒枳壳 赤苓一钱五分一角 炒竹茹 荷叶

二诊:药后烦释,谵妄亦去,今午又复发热烦躁,傍晚方由汗解,仍不渴饮,舌苔已宣,脉渐起,咳痰亦爽。暑湿初化,仍防延绵。四钱八分(杵)一钱五分二钱五

香豆豉 白蔻 青蒿 半夏 曲 正滑石钱一钱五分一钱五分四钱三钱五 炒枳壳 陈橘皮 瓜蒌皮 大杏仁 生苡仁钱一钱五分一角二钱 炒竹茹 青荷叶 黑 山栀

三诊:今日表热未来,而自觉内热如焚,四末清冷,谵语心烦,渴不欲饮,咳不爽,舌心红干,边苔仍腻白,脉仍不起。暑湿深伏不透,仍有延绵及生枝之害。一钱二钱八分五分一钱五分

上川朴 半夏曲 川通草 川桂枝 淡子芩(酒炒)二钱二钱五钱(包)三钱 省头草 黑山栀 益元散 大杏仁 炒竹茹一钱五分八分一角 九节菖蒲 青荷叶按:本案三经处方,总不离乎宣中化湿与清泄里热并用,如朴、蔻配栀、芩。初诊曾加香薷,以使湿化热清,暑从外解。三诊方中加入桂枝五分,一是加强透达深伏之邪,二是藉通阳之力以和四末清冷。

例四 李男 始由腹痛起见,继之寒热不清,寒轻热重,一日数次,汗出如洗,口渴心烦,热甚则谵语,脉弦数右滑,舌苔滑白。业经旬余,暑湿内伏,风寒外加而来。势属仅见,拟桂枝白虎法。六分六钱三钱六分二钱

川桂枝 生石膏 大杏仁 炙甘草 淡子芩 云三钱二钱一钱一钱五分四分四钱苓 肥知母 半夏曲 青蒿 鲜姜皮 鲜梨皮

二诊:进桂枝白虎法,连服两剂,一日数次之寒热大减,汗出如洗者亦少,而仍心烦口渴,间仍谵语,脉之弦数就平,舌苔仍滑白满布。余邪未罢可知,不宜再生枝节。三钱二钱二钱三分(拌炒)五钱

香白薇 青蒿 大白芍 桂枝 益元散(包)四钱三钱二钱二钱一钱 云神 大杏仁 酒子芩 肥知母 陈橘皮 炒

一钱五分十茎(朱染)竹茹 灯心

三诊:进桂枝白虎法,一日数次之寒热化为一次,寒轻热重,汗反无多,脉复弦数,舌白转黄,更形满布。伏邪尚重可知,能入疟途最顺。四钱四钱(合杵)一钱五分二钱

香豆豉 鲜石斛 淡子芩 青蒿 正滑石五钱三钱二钱三分(拌炒)二钱二钱 大杏仁 大白芍 桂枝 黑山栀 炒枳壳四钱一钱五分四分 赤苓 炒竹茹 鲜姜皮

四诊:昨进辛凉苦甘法,复得畅汗,大腑亦通,且有结粪,脉之弦数复平,而寒热仍退之不楚,热时谵妄,心烦口渴,舌苔腐白,更形满布且厚。可见伏邪仍重,以原方略增辛通温化为事。四钱八分四分五钱二钱

大豆卷 上川朴 川桂枝尖 正滑石 淡子芩 

一钱三钱二钱四钱一钱五分四钱青蒿 大杏仁 黑山栀 炒六曲 藿香 赤苓一钱五分四分 炒竹茹 鲜姜皮

五诊:经治来,一日数次之寒热化为一次,汗出亦畅,齐腰而返,热时谵语,口渴已折,大腑迭通;舌苔由黄转白,仍满布未化;脉弦数鼓指,此热时之脉也,不足为凭。当守原意更进,祈入疟途为顺。八分五分一钱五分五钱三钱

上川朴 川桂枝 淡子芩 正滑石 大杏仁五分四钱二钱二钱各三钱两 炙甘草 香豆豉 青蒿 半夏曲 云苓神 生姜片两个 红枣按:本案全程证治,与一般暑湿为病的传变有所不同。其先是寒中包热,后是湿重于热,故用桂枝白虎于前,芳化、苦寒合法于后,终乃使其湿浊步化而向愈。本病后期,两投侧重于苦温芳化之剂,主要是依据舌苔的变化:白滑——白腐——白腻三个过程,说明虽“大腑迭通”,而舌苔不见松化,湿浊弥漫显见,收效的关键即在于此。

例五 李女 热邪内蕴,暑湿外蒙,充蔽三焦,欲从燥化而未果,是以壮热虽减,而汗尚未布,疹子甫从外达,四末尚未全及,左脉不甚了了,心烦谵妄,舌苔糙白,舌根满腻,邪热由气分而传营分之据。拟清营达邪,不致内陷肢冷呃逆为顺。一两四钱(合杵)四钱三钱三

鲜生地 香豆豉 香白薇 净连翘 大杏仁钱四钱五钱(荷叶包)三钱四钱三钱 赤苓 益元散 黑山栀 上银花 粉丹皮一角 荷叶

二诊:昨从清营达邪立法,夜来烦扰就安,表热亦减,惟未霍然退清,午后又复烦躁,热势较甚,舌苔黄浊虽松,后半未净,脉数已减,疹点亦就退。种种见证,气分伏邪仍未全透,纯凉固嫌太早,温解又非所宜,仍守清营达邪为治。四钱一钱(合杵)三钱二钱三钱

鲜石斛 薄荷 净连翘 酒子芩 大杏仁四钱三钱一钱五分八分五钱(包) 云神 黑山栀 竹茹 炙甘草 益元散按:本例病机特点是暑湿外蒙,充蔽三焦;热邪内蕴,由气传营。当此之际,温解势必津伤邪陷,纯寒又将遏伏留邪,故先后采用豆豉与鲜生地、薄荷与鲜石斛同杵,是为辛透与甘寒并用之法,使能透邪而不伤津,护阴而不留邪。豆豉与鲜生地合杵,方名“黑膏”,出自《肘后方》。先祖治疗温病遇有类似上述证候时,有的是用原方,有的是师其法而不用其方(如用薄荷与鲜石斛同杵)。其取舍是根据化燥与伏邪的轻重程度而定。以上三例同是暑湿为病,而其见证不同,故治法各异。步男为表邪里湿均未透化,迭经三诊,总不离乎化湿清热,兼顾其表;李男是表邪固未透解,里之湿热亦正蕴结,用桂枝白虎汤是攘外清里,表里并治;李女为邪热由气传营,化燥不果,以辛透与甘寒并用,以使热解阴存。温 热

先祖对实热证的治疗,一是以苦寒直折,或少佐辛开,以清邪热,一是攻下逐邪,以泄阳明实热。其中有用荡涤开结,通便以泄其热;有以“通因通用”,以下代清其热。对于津伤、阴伤的治疗,有用滋阴以生津,有用泄热以存阴。

例一 徐男 时邪夹湿滞交犯阳明,壮热或恶寒,汗不透,延今外候,脘闷烦扰,口渴下利,脉滑数,舌苔苍黄满布。表里同病,化燥在迩也。先从表里双解为治。八分二钱二钱三钱三钱

姜川连 粉葛根 藿香 黑山栀 大杏仁 正滑五钱二钱二钱四钱二钱一钱五分石 淡子芩 青蒿 炒六曲 炒枳壳 姜竹茹四分 鲜姜皮

二诊:昨用连葛双解,表热虽减,里热未清,谵妄,自利,脘中板闷,口渴,脉虽滑数,久取沉分似欠了了。邪热痰滞正酝酿化热之候,化燥固在迩,且防内陷神迷。八分三钱二钱一钱五分三钱

姜川连 黑山栀 炒枳实 炒竹茹 净连翘二钱三钱二钱五钱(杵)五钱 淡子芩 大杏仁 川郁金 全瓜蒌 正滑石 五钱(包)凉膈散

三诊:昨进凉膈散加味,表里之热俱减,烦扰呕恶亦折,脘中板闷亦展,脉沉分亦觉明了,惟仍滑数,舌苔糙黄,自利口渴。邪热及痰滞尚在酝酿化热之候,守原方服数剂,不致内陷为顺。四钱八分五钱(杵)二钱二钱

鲜石斛 姜川连 全瓜蒌 炒枳实 川郁金三钱三钱三钱二钱五钱 黑山栀 大杏仁 净连翘 酒子芩 正滑石 炒竹一钱五分五钱(包)茹 凉膈散按:本例病经外候,虽然表里同病,但湿滞痰热交阻阳明,里热正盛,故首用表里双解,次诊即转用小陷胸汤加凉膈散为主,一是涤痰开结,一是以泻代清,使邪热下趋,防其火热燎原。三诊以原法加入鲜石斛清热存阴,并坚持连服数剂,乘机追剿,叶天士有谓“恐炉火虽熄,灰中有火也”,亦即此意。本案在治程中屡见下利,但凉膈散却持续使用,而下利并未增剧,可见此下利是热迫大肠所致,用凉膈散是为泄热而设,并非下其燥结。可谓善用下法矣!

例二 任男 温邪三候,表热未从汗解,里蕴渐从燥化,神迷谵妄,协热自利,当脐拒按,两脉模糊,舌苔灰黄,舌尖绛赤。邪热渐入心包,有内陷生风之虑,症殊险要。八分三钱三钱二钱三钱

上川连 粉葛根 黑山栀 酒子芩 净连翘 南四钱三钱一钱一钱五分四钱(杵)花粉 大杏仁 炒枳实 生竹茹 鲜石斛 

四钱梨皮

二诊:昨进连葛双解表里法,协热自利虽减,谵语神迷如故,咳而无痰,两脉模糊,舌尖红绛,扪之触手无津。邪热侵入心包,胃阴日伤之候,仍在畏途,姑为泄热存阴。一两(切)四钱(杵)四钱三钱

鲜生地 鲜石斛 南花粉 净连翘 大杏三钱四钱四钱二钱五钱二钱仁 瓜蒌皮 乌玄参 肥知母 正滑石 淡子芩 三钱四钱枇杷叶 梨皮

三诊:泄热存阴,舌质之红绛津液已回,舌根灰黄亦退,自利亦止,而入夜尚神昏谵语,咳不爽,左脉尚模糊。余邪未透,仍虑再生枝节。四钱(杵)四钱四钱二钱三钱

鲜石斛 南花粉 瓜蒌皮 肥知母 大杏仁三钱三钱二钱三钱三钱一钱 净连翘 象贝 川郁金 云苓 枇杷叶 炒竹茹五分四钱 梨皮

四诊:昨缘舌黑已退,且有津润,大剂之泄热存阴略为减折,而今日舌根复黑,且少津润,咳不爽,谵妄沉睡,左脉仍未了了。邪热未能外达,有内陷之虑,再当泄热存阴,兼肃肺气。一两(切)四钱(杵)四钱四钱

鲜生地 鲜石斛 瓜蒌皮 南花粉 大杏三钱三钱三钱四钱三钱五钱仁 净连翘 酒子芩 象贝母 黑山栀 益元散(包)一钱五分四钱 生竹茹 梨皮

五诊:迭投泄热存阴,下利转为燥粪,是热结旁流可知,舌黑虽退,舌前尚少津润,咳而不爽,谵妄虽少,而仍沉睡,左脉未能了了。胃阴已伤,邪热未罢,仍防内陷,犹在险途,勿泛视之。一两(切)五钱(杵)三钱四钱

鲜生地 鲜石斛 大麦冬 南花粉 净连三钱三钱三钱四钱三钱二钱翘 黑山栀 大杏仁 瓜蒌皮 淡子芩 肥知母 各四钱二十片云苓神 卷心竹叶按:本例温邪三候,刻已热灼津伤,渐从燥化,虽有表邪,但因津汗同源,津伤则难有透汗以解其热,故首方虽用连、葛,有表里双解之意,但配伍却以栀、芩清泄里热,花粉、石斛润燥生津为主,可见其用意不在从表解,而在泄热护阴。次方用大剂甘寒(鲜生地、鲜石斛)保阴,是因舌黑扪之无津,不救其阴,则肝肾之阴势将枯涸。药后舌上津回,灰黄苔亦退,乃从原方减其制。无奈温邪燔炽,既成燎原,若不急起直追,每易余焰再起,故在原方减制之后而有反复者,其因即在于此。四诊再进大剂甘寒,病有减退趋势,可见本案整个治程,泄热护阴是为关键。前贤有谓“存得一分阴液,便有一分生机”,诚至理名言。以上两例均为温热炽盛,有化燥伤阴之象。其同中之异在于:徐男为痰热夹滞交阻阳明,势将化燥,故用小陷胸合凉膈散,一是涤痰开结,一是以泻代清,所以虽兼有下利,仍连服本方数剂,意在“釜底抽薪”,防成燎原之势。任男为久热化燥,津、阴俱伤,若不亟用大剂甘寒救阴,势必真阴干涸,虚风内动,故首用泄热生津,进而迭用大剂甘寒,以挽此垂危险象。

例三 朱男 表热虽从汗减,肢冷未和,脘闷呕恶,合目则谵语,舌苔黄腻,脉小数。伏邪痰滞尚重,势防延绵,亟为宣导。八分四钱(包)一钱五分三钱

上川朴 益元散 炒枳实 大杏仁 半夏曲二钱一钱五分三钱二钱四钱一钱五分 酒子芩 云神 黑山栀 香豆豉 藿香一钱五分四分 炒竹茹 鲜姜皮

改方:加葛根二钱。

二诊:日来表热渐退,肢冷渐和,而谵语如故,神志间或不清,舌苔黄腻转灰,右脉不起。势有内陷生风之害。五分(姜水炒)二钱三钱二钱

上川连 黑山栀 大杏仁 净连翘 炒枳实一钱五分五钱(杵)五钱二钱四钱一 全瓜蒌 正滑石 酒子芩 云神 炒竹茹钱五分十茎 灯心

三诊:今日表热更减,谵语亦少,神识亦渐清,舌苔灰黄亦较化,而右脉仍欠清了。里蕴之邪热未清,犹虑再生枝节,亟为清涤余氛。四分三钱二钱四钱二钱

上川连 大杏仁 连翘心 云神 炒枳实 香白四钱二钱五钱(杵)四钱(包)一钱五分薇 黑山栀 全瓜蒌 益元散 炒竹茹十茎 灯心

四诊:热退后,足部复清冷不和,间有谵语,舌苔灰黄少津,右脉仍欠清了。可见中焦邪热未尽,防再化燥,仍未可履坦途。四钱(杵)六钱(杵)二钱(朱砂拌)二钱

鲜石斛 全瓜蒌 净连翘 黑山栀三钱三钱一钱五分一钱五分三钱 香白薇 大杏仁 炒枳实 法半夏 云神 一钱五分十茎(朱染)炒竹茹 灯心

五诊:今日神识复又迷昧不清,间有谵语,胸部发生红点,隐约未透布,表分复热,舌苔更形灰垢,右脉渐清了,久按则至数不清。伏邪为痰热所困,仍防内陷生风。三钱四钱三钱二钱四钱

香白薇 上银花 大杏仁 炒枳实 瓜蒌皮 鲜四钱(杵)二钱四钱一钱一钱五分石斛 净连翘 云神 薄荷 炒竹茹 白茅四钱(去心)根

六诊:今晨神识复清,午后复得畅汗,表热遂清,胸部红点因之透布,脉渐清了,舌苔尚灰黑少津。伏邪痰热尚未尽,犹虑再生枝节也。四钱(杵)四钱四钱三钱三钱

鲜石斛 南花粉 云神 净连翘 大杏仁 二钱一钱五分五钱三钱一钱五分黑山栀 炒枳实 正滑石 香白薇 炒竹茹 一角青荷叶

七诊:风涛已定,化险为夷,神清热退,舌黑转黄,右脉亦清了,独大腑尚未通调。当再清营和中,涤其余热为事。二钱四钱一钱一钱五分四钱

大麦冬 云神 陈橘白 炒枳实 鲜石斛(杵)三钱四钱(包)一钱五分四钱 大杏仁 益元散 肥知母 焦谷芽 生竹一钱五分一角茹 青荷叶

改方:加全瓜蒌六钱(杵)。

八诊:经治后,热退神清,谵妄已止,舌苔灰黑转黄,寐爽,尚口槁少津,今午四肢又忽清冷不和,脉沉小左滑。邪去正伤,气运未利,尚宜慎重,毋令再生波折为要。四钱各二钱二钱四钱(包)一

川石斛 云苓神 大麦冬 益元散 炒枳实钱五分四钱(杵)一钱五分四钱一钱 瓜蒌仁 肥知母 焦麦芽 陈橘白 炒竹一钱五分三个茹 荸荠

九诊:日来四末清冷已和,口舌亦起津润,舌之根端尚厚垢未脱,大腑旬外不通,切脉沉滑无力,重取则小数,呛咳痰尚多。据此见象,邪热未清,痰涕未楚,当和中通下。四钱二钱二钱一钱五分三钱

瓜蒌皮 白苏子 大麦冬 法半夏 大杏仁二钱四钱三钱四钱四钱四个 炒枳实 火麻仁 象贝 焦谷芽 云神 大荸荠(杵)八钱 陈海蜇按:本例共经九诊,证候演变大体分为四段,故立法亦随证而异。其一为伏邪与痰滞纠结不化,故首进栀豉加枳、朴以宣解导化。其二为伏邪未从外透,且已化热伤津,故以小陷胸合温胆加栀、芩、石斛等,一则侧重荡涤中焦痰热,使痰化神清,一则配合泄热保阴,防其化燥。其三为伏邪从营透热转气(红疹外达),故转从原法参入银、翘,重在清透,促其邪透热清。其四为风涛已定,余氛未清,予和中缓导以善其后。综观九诊四段,其治疗重点在于清化痰热与泄热保阴并投,具有荡涤而不伤正,保阴而不恋邪的优点,亦是本病向愈的关键所在。

例四 魏男 秋邪四日,表热已从汗解,而肢末反不和,脘闷干呕,烦扰不渴,协热下利,脉沉郁,左手尤不起,舌苔腐白满布。一派内陷见象,亟为开导。三分六分一钱五分一钱五分

姜川连 淡干姜 姜半夏 炒枳实 正滑石五钱一钱四钱一钱五分二钱八分 上川朴 赤苓 藿香 川郁金 石菖蒲 姜

一钱五分三滴竹茹 姜汁

另:海南子半个约磨五分,江枳实半个约磨五分,川郁金一枝约磨八分,贡沉香一枝约磨三分。

上味用白兰地酒磨汁如数,再以开水冲服。

二诊:今日大腑已通,且燥结成条,脉之沉郁已起,左手至数尚不清,肢末已和,表分复热,烦扰,且多汗,舌苔腐白已转黄,惟仍满布。伏邪已有外达之机,拟泻心加葛根法,祈其不再生枝节为顺。四分六分一钱五分二钱一钱

姜川连 淡干姜 姜半夏 粉葛根 炒枳实五分一钱二钱五钱一钱五分(酒炒) 川厚朴 黑山栀 正滑石 淡子芩 云苓三钱一钱五分八分 姜竹茹 九节菖蒲

另:荸荠可服。

三诊:大腑迭通两次,且俱燥结成条,表热大减,而仍烦扰口渴,神志不甚清了,左脉至数仍不清,舌苔转灰黑,扪之渐无津。一派伏邪内陷化燥之据,势在险途。三钱三钱三钱五钱(包)四钱

香白薇 净连翘 黑山栀 益元散 南花粉二钱四钱(杵)三钱三钱一钱五分 川郁金 鲜石斛 云神 大杏仁 炒枳实 八分十茎九节菖蒲 灯心

另:鲜茅根三钱、鲜芦根一两,泡汤代茶。梨可吃。

四诊:昨从初行化燥立法,神志已清了,渐能安枕,舌苔灰黑已起津,协热下利十数次,自觉甚热,表分余热亦未清,左脉渐起,少腹尚拒按作痛。可见火虽暂平,伏邪尚未尽,仍在畏途。五分(酒炒)二钱五钱(包)一钱五分

上川连 粉葛根 益元散 炒枳实 三钱一钱五分二钱四钱二钱大杏仁 淡子芩 黑山栀 云神 净连翘 炒竹一钱五分八钱(包)十茎茹 凉膈散 灯心

另:牛黄七宝丸一粒,薄荷一钱泡汤,化服。按:秋邪四日,见证似属阴盛阳微,而实为邪滞互结,气郁不伸,降化失调所致。故立法以苦降辛开,并用五磨饮子磨服,前者宣中降逆,后者理气宽胸。药后能脉起、肢和,腑气亦通,可是伏邪未尽外透,故而复热,所以二诊仍从原方,加葛根以资里和外透。无奈里蕴虽具透泄之机(药后热减便通),伏邪又从内陷化燥(烦渴神糊,舌转灰黑少津),故三诊立法转以甘寒与清透并用。四诊时,顿有协热下利十数次,且少腹拒按,因按热结旁流处理,立法再改为表里双解与清下实热并投,以使邪泄热清,更用牛黄七宝丸以清热败毒。综观本例共历四诊,病程约经八日,立法曾为三易,但总为热证、实证而设,因而每立一法,均有收效之处,可见是药证相符。惜乎病情复杂,枝节横生,难以毕全功于一法;更为可惜的是后案遗失,因而难窥“全豹”,诚为憾事!以上两例同为邪滞痰湿交阻中焦为病。其不同点在于:朱男为湿浊痰热偏重,故首用宣解导化(栀、豉、枳、朴),进而则用涤痰开结(小陷胸合温胆)、泄热保阴(栀、芩、石斛);魏男则为邪滞痰湿与气郁交阻,故首以苦降辛开(连、姜、枳、朴)与理气宽胸(五磨饮子)并用。该两例的发展趋向亦不同:朱男是为伏邪从营透热转气,故从原法增入清透之品,促其邪透热清,魏男是为伏邪未尽外透,却从内陷化燥伤津,故立法转以甘寒与清透合用,紧接而来的是顿现热结旁流,因此立法除表里双解之外,又增通因通用之法,意在以泻代清。总之,本阶段的治法,有透邪于表与泻热于里的不同。

例五 李男 秋邪两候,发白㾦而未透,邪热传入营分,便血成块甚多,少腹拒按,面㿠气怯,肢冷多汗,颤振不已,脉细数,舌红。阴气大伤,恐有内陷神迷及痉厥之变,拟用桂枝牡蛎龙骨散法主之。三钱八分八钱五钱

当归 桂枝尖 煅牡蛎 煅龙骨 炙甘草八分 焦山四钱二钱三钱二钱一钱五分一角楂 大白芍 云苓 清阿胶 青皮 干荷叶

二诊:昨用桂枝牡蛎龙骨散法,肢冷已和,汗亦收,颤振亦止,便血三次,仍属血块,少腹拒按亦退,头痛不已,神疲气怯,脉虚数,舌红中黄。虽略转机,尚宜慎重,仍在畏途。三钱四钱二钱三钱八分

当归 白蒺藜 大白芍 云苓 炙甘草 焦白术二钱八钱(煅,先煎)四钱各一钱五分四钱 生牡蛎 焦谷芽 青陈皮 焦山楂三个 荷蒂

三诊:肢冷已和,汗收,颤振止,而又复发热,头痛不已,便血黑块,脉虚数,舌红中黄。渐渐化热,仍在畏途。四钱三钱四钱四钱三钱

香白薇 青蒿 云神 焦山楂 粉丹皮 黑山栀三钱八钱(切)八分二钱四钱一两 鲜生地 炙甘草 川郁金 白蒺藜 鲜藕(切)

四诊:经治来,肢冷颤振先退,便血黑块亦止,头痛亦折,惟胃纳未复,脉虚数。胃阴已耗,仍宜慎重。四钱四钱三钱四钱二钱

南沙参 川石斛 粉丹皮 云神 大白芍 焦谷四钱四钱四钱八分五钱一角芽 白蒺藜 香白薇 炙甘草 正滑石 荷叶

五诊:经治后,肢颤、便血黑块诸多畏象俱退,胃亦渐复,齿龈又痛,脉虚数,呛咳,舌光。胃阴未复,肺气自燥,不宜再生枝节。四钱各四钱二钱二钱四钱

南沙参 云苓神 大麦冬 京赤芍 川石斛 二钱四钱八分四钱一钱五分粉丹皮 乌玄参 炙甘草 南花粉 生竹茹 灯十茎心

六诊:咳嗽未已,龈腐作痛,脉细数未安,舌白不荣,一派虚象。四钱二钱三钱一钱五分八分

南沙参 大麦冬 大杏仁 川贝母 炙甘草三钱四钱二钱一钱五分一钱五分 炙紫菀 焦谷芽 大白芍 炒竹茹 冬桑叶三钱 枇杷叶

七诊:风涛已定,化险为夷,日来胃纳渐复,诚病之佳兆,惟咳未已,尚宜慎重调摄。四钱五钱三钱四钱一钱五分

南沙参 生苡仁 大杏仁 海蛤粉 川贝母三钱(炒)二钱四钱四钱三钱 白扁豆 大麦冬 瓜蒌霜 云神 枇杷叶 干

一角荷叶按:本例温病两候,㾦从外达而未透,阴络为邪热所伤,故而血从内溢,便血成块;气随血脱,阴阳逆乱,而有面㿠、颤振、肢冷、多汗等症。首先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味,取辛甘化阳(桂、草)与酸甘化阴(芍、草)并用,更益敛汗固脱(龙、牡)、滋阴养血(阿胶)权救其急。此法是散中有收,阳中有阴,以使“阴平阳秘”,阳回脱固。故一服即挽回势将“阴阳离决”的险象。但是,血络之伤,固难平复于一旦,营血邪热更非一服可清,因在便有血块,身有复热之际,改投甘寒与苦寒合法(鲜生地、山栀、丹皮、白薇),以使热清血止,步出险境。热入营血,每多损耗胃阴,故在后两诊中均以滋养胃阴、兼清余热以善其后。《伤寒论》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是用治“ 因烧针烦躁者”,《金匮》用治阴阳失调之遗精、梦交、眩晕、盗汗、自汗等症。先祖用此方治疗本症,是从该方的药物组成与配伍意义而取法,不为原书治用范围所局限,此可谓善用经方者,也是治疗本案“化险为夷”的关键所在。

例六 杨女 昨夜忽大寒大热,汗颇多,热仍不解,呕吐烦扰,便结旬余,面部红肿、起泡流脂,状如大头瘟,两腰按时作痛,脉数,舌黄转糙。伏邪正张,引动旧患,症情夹杂,姑先从标治。一钱五分一钱一钱五分八分二钱

藿香 薄荷 酒子芩 青升麻 炒枳实 四钱(炒)八分(酒炒)二钱四分(酒炒)牛蒡子 柴胡 净连翘 上川连 炒竹一钱五分八钱(包煎)茹 凉膈散

改方:去柴胡,加赤芍一钱五分。

二诊:进普济消毒饮合凉膈散化为一方,表里双解,寒热已清,宿患腿痛亦退,惟大头瘟红肿未消,蔓延项下,大腑仍未通,咽仄呕恶,脉尚数,舌黄。余氛未楚,不宜再生枝节。五分(酒炒)八分二钱(炒)一钱五分

上川连 青升麻 江枳实 炒竹茹 

一钱二钱四钱二钱四钱(炒)薄荷 净连翘 上银花 京赤芍 牛蒡子 白桔二钱三钱八钱(包煎)梗 板蓝根 凉膈散

三诊:大头瘟红肿起泡,大势已步退,寒热亦清,大腑仍未通,脘闷善呕或呃逆,脉细数,舌边转红,中心尚灰腻。阳明邪热及痰浊化而未行,阻碍气运也。六分二钱五分(杵)二钱二钱

姜川连 制半夏 白蔻 京赤芍 姜山栀 一钱五分(包)八分一钱五分一钱五分旋覆花 青升麻 藿香 姜竹茹 炒枳实一钱五分七个三钱 柿蒂 板蓝根

四诊:大头瘟红肿泡腐俱日退,寒热亦清,呃亦折,呕亦减,独大腑未通旬余矣,舌苔亦化,脉弦细,间有谵语。余热未清,肝胃未和也。八分(包煎)二钱二钱一钱五分(包)

左金丸 黑山栀 藿香 旋覆花 炒

一钱五分二钱二钱二钱四钱三竹茹 大白芍 法半夏 炒枳实 云神 枇杷叶钱十茎 灯心

五诊:大头瘟赤肿大退,呕恶亦止,大腑亦迭通三次,舌苔已脱,惟项下又忽胀硬,内及腮颊,腐白作痛。可见阳明余氛未清,当再清解凉化。四钱四钱八分二钱二钱

南花粉 上银花 人中黄 白桔梗 净连翘 云三钱各二钱二钱一钱五分一钱五分苓 赤白芍 射干 生竹茹 金果榄 灯心十茎

改方:加枇杷叶三钱、法半夏一钱五分,去人中黄。按:《温病条辨》载大头瘟属“温毒”范围,故立法均以清热解毒为主。本例先后五诊,立法多不例外,但在方药加减中颇具可效法之处。例如:运用普济消毒饮方,不受吴鞠通去升、柴的限制,而在先后数诊中,有升、柴并用,有去柴用升者;又普济消毒饮合凉膈散并用,其意不在通腑,仍是“ 以下为清”,在“大势已步退”之后,腑虽未通,遂去凉膈散,而加用行气化痰与和胃降逆之品,一服而呃止、便通。以上两例,病虽不同(一为温病便血,一为大头瘟),其立法用方,颇有“示人以巧”之处。这都说明先祖立法用方,遵循规矩,而又不拘泥于规矩。霍 乱

中医历来把吐泻突然发作的疾病列为霍乱一类,可能包括现代医学中的霍乱、副霍乱、急性胃肠炎等疾病。

本病辨证,从寒热的性质分,有寒霍乱与热霍乱;从吐利的有无分,有湿霍乱与干霍乱。下列病例,是属寒热交错的湿霍乱一类。

木病治法,寒霍乱以温中救逆为主;热霍乱以苦辛泄热为主。但由于形成本病的病机,常是阴阳逆乱,清浊相干,故临床出现的证候,多为寒热互见。因此,对寒热夹杂证候的立法处方,必须寒热同调,或祛邪与扶正并用。

例一 杨男 1929年7月24日初诊

暑湿为寒邪束缚,中阳骤失运行,于是水泄如注,其色带红,脘下痞满,按之痛,且作恶,两手厥冷,渐达曲池,汗出颇多,脉沉细,左手伏而不楚,舌苔白腻满布,舌心灰黑两条。一派仄塞郁遏化火而不果,且脾阳已陷,呃逆可虑,亟为通阳化浊。五分一钱一钱二钱钱

姜川连 淡干姜 川桂枝 大白芍 上川朴  姜

二钱五钱一钱五分一钱三钱两片半夏 正滑石 藿香 新会皮 云苓 生姜 一两(先煎代水)伏龙肝

晚诊:午后进通阳化浊,两手厥冷较和,由曲池而下及脉门,指节仍清冷如冰,惟汗较收,足底已转温暖,舌苔白腻渐腐,右目渐红赤,口渐作渴。寒暑湿浊,脾阳因暴注而下陷,仍防呃逆。姑守原意出入,以冀阳回化热为顺。用五苓、泻心合法。五分八分二钱一钱五分一钱

姜川连 淡干姜 大白芍 姜半夏 桂枝尖二钱三钱一钱五钱一钱一钱 焦白术 云苓 炒枳实 正滑石 新会皮 泽泻五分一角 青荷叶五钱五钱五钱三钱

另止汗方:煅牡蛎 煅龙骨 杭粉 栗壳 共研取细末,于汗处拍之。五钱五钱三两一两四两

又浴方:当归 桂枝 蚕沙 木瓜 陈酒 生姜五片 用水一木勺煎透,以毛巾蘸药水温浴四肢。

午后诊:午后进五苓、泻心等法,并用强心剂,而阳仍不回,四肢厥冷,或有汗,脉伏不起。据此见症,颇为棘手,除用附子理中法,别无良策。一钱五分一钱五分三钱三钱

熟附片 川桂枝 潞党参 炒白术 淡干姜一钱二钱二钱八分五分两片 云苓 当归 炙甘草 五味子 生姜

7月25日

早诊:昨晚改进回阳救急,四肢厥冷转温,脉伏渐起,久按尚模糊少力,可见垂绝之元阳,甫有来苏之机,舌白转黄,舌根灰黑。下利虽止,水道未能单行,阳不化阴,清浊不分所致。当守昨意,略增分利化浊之品可也。三钱三钱一钱五分四钱一钱五分

潞党参 焦白术 泽泻 焦谷芽 熟附片一钱五分一钱二钱五钱三钱 川桂枝 淡干姜 姜半夏 正滑石 云苓 大砂一钱两片仁 生姜

晚诊:两进回阳救急,四肢厥冷,足底先热,两手继温,指节尚未全和,两脉之沉伏已见起,可见追回垂绝之元阳,非参、附、姜、桂莫属,若真阴欲竭,非熟地、五味不可。其回阳救急汤中,用五味子者,即防阳一回,而阴又随竭之弊。当元阳初复,尚宜慎重一切,爰以和阳调中为事。三钱七分三钱一钱五分一钱

潞党参 炙甘草 云苓 熟附片 陈橘皮 一钱四钱二钱两片川桂枝 焦谷芽 焦白术 生姜

7月26日

三进回阳救急法,阳已全回,四肢厥冷已和,汗亦收,脉亦起,且已知饥索食,水道亦能单行,舌苔前端已化,后半之腻黑未脱,语音尚未复,间或气涩无声,足征阳气虽回,阴液未复。当此际也,宜删去辛温,略参清养和中之品为是。三钱二钱五分一钱五分二钱

潞党参 炒白术 炙甘草 泽泻 大麦冬 

三钱五分一钱八分四钱两片云苓 五味子 陈橘皮 大砂仁 焦谷芽 生姜 一角干荷叶

7月27日

风涛已定,化险为夷,垂绝之孤阳固复,且阴液告竭未充,声嘶渐响,二便复自通,胃气亦渐回苏,频思食物,舌根黄腻亦步化,而脉虽起,沉分反有数意。肠腑尚有枳湿未清,温补转宜删之,刻当调胃,和化其余浊。三钱四钱一钱二钱三钱

川石斛 南沙参 大砂仁 焦白术 云苓 炒苡五钱二钱四钱一钱五分一角仁 泽泻 焦谷芽 陈橘皮 炙甘草 青荷叶

后服方:此方俟舌根黑苔全部退化,用培补阴气,为善后计。三钱二钱二钱五分八分

潞党参 焦白术 炙黄芪 五味子 大砂仁 云三钱五分二钱一钱四钱十粒苓 炙甘草 大麦冬 陈橘白 焦谷芽 莲子 红三个枣

此症金液丹、玉壶丹均可酌用,惜无现成,否则来复丹,然非此症的对之品,特揭出以示吾傥诸子。

拟改方:顷奉手示,得悉一切,日来食物则呃逆,表热体痛,或呻吟轧牙,似有烦躁状,口干便结。盖食物太多,肠胃之运化不及也。姑从仲圣复病例立法。三钱一钱五分一钱三钱一钱

香豆豉 黑山栀 炒枳实 大杏仁 旋覆花五分(包)三钱一钱三钱四钱一钱五 刀豆子 陈橘白 云苓 焦谷芽 姜竹茹分七个一片 柿蒂 生姜按:本例初诊始投通阳化浊,晚进五苓、泻心合法(外用拍粉方止汗,煎水浴方以助回阳),冀能阳回化热。及至夜半,阳固未回,而肢冷、脉伏、多汗更甚。此处阳微阴盛之势,改投附子理中与回阳救急汤加味,拟作背城之计,以挽垂绝之元阳。药后果见中阳渐回,仅存清浊混淆(小便未能单行),前法既效,原方略增分利化浊之品,连续三服,于是风涛告定。阳回以后,删去辛温,转从清养和中为法,待至舌根黑苔退化,方用培补阴气之剂以善调其后。本案治疗过程,其精辟之处有三:一是认证精确。如初诊见有舌心灰黑两条,下利水色带红,及脘下按痛等与阴盛阳微证并见,皆为寒暑湿郁仄中焦,化热不果之象,其非单纯里热可知。故初诊治法,虽是苦辛并用(姜、连),但却以辛温为主(姜、桂)。其不侧重苦寒者,是防止中阳为苦寒冰伏,阴邪反乘势弥漫。因此在转投回阳救急法之际,若无本方的治疗基础,就难以收效于一服。二是当机立断。在本病见有阴盛阳微的危急之机,能毅然选用回阳救急之法,连续三服而挽垂绝之元阳。设立法犹豫,选药不能精专,或是仅投一服,而不能急起直追,其沉疴就难立挽于一旦。三是配伍周密。对回阳救急配伍的理论指导是:“追回垂绝之元阳,非参附姜桂莫属,若真阴欲竭,非熟地五味不可。其回阳救急汤中用五味子者,即防其阳一回,而阴又随竭之弊。”可见对本病处理是师其法而不执其方,定主、辅,布局谨严。

例二 刘男 1925年7月25日初诊

霍乱先利后吐,胸次仄闷,呼吸无以自由,头额多汗,四肢虽不清冷,亦不甚和,右脉沉郁,左脉小数,间或呃逆,舌红边黄。寒暑之邪交犯中宫,阴阳混乱也。势属未定,亟为开导。五分一钱一钱五分(包)七分

上川连 淡干姜 旋覆花 川桂枝 川郁金二钱一钱一钱五分五钱一钱五分三钱 上川朴 姜半夏 正滑石 藿香 云苓五钱(先煎代水) 原蚕沙

夜诊:霍乱吐止利未已,而水道已通,胸膺仄闷大减,脉亦平,脉沉郁转数,舌质转红。寒邪已解,暑湿未清,阴阳尚混乱也。转以宣中泄热,通利三焦为事。五分一钱五分一钱五分一钱分

姜川连 姜半夏 炒枳实 旋覆花 五(包)五钱(包)一钱七分一钱五分三钱 益元散 陈橘皮 淡干姜 藿香 云苓一钱五分四钱(煎水澄清) 姜竹茹 原蚕沙一钱五分一钱四钱(包)一钱五分

晚服:藿香 广皮 益元散 法半夏 

三钱一钱 五分一尺(去刺)云苓 姜竹茹 荷梗

7月26日

霍乱风涛已定,吐利先止,脘次仄闷继减,呃亦止,今晨水道亦通,最为佳兆,脉转数,舌苔更起黄糙。暑湿留结未楚,当再清解分化。五钱(包)五分二钱八分一钱

益元散 姜川连 川郁金 方通草 法半夏五分一钱五分三钱一钱五分三钱一钱 藿香 大杏仁 炒枳实 云苓 姜竹茹五分一尺(去刺) 青荷梗一钱五分(包)二钱一钱五分一钱

晚服:旋覆花 川郁金 藿香 新会皮三钱八分八分 云神 九节菖蒲 佛手

7月27日

霍乱吐利先止,胸宇仄闷继续,呃逆亦见止,水道亦通,但恶热喜风,手不停挥,思啖凉物,舌苔又增白腻,脉转数。种种合参,表分尚有风暑未透,故夜寐不安。今守原意略增透化之属为是。四钱三钱五钱(包)三钱五分

香豆豉 黑山栀 益元散 大杏仁 姜川连四钱一钱五分一钱五分二钱一钱 云神 炒竹茹 青蒿 炒枳实 方通草 荷一角叶

7月28日

霍乱已历一周,吐利脘闷呃逆等俱退,腑也复通,小水亦利,惟仍恶热喜凉,心烦少寐,舌苔更转砂黄,脉之数象亦折。内伏之邪初透,胃气未和,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也。不宜再生枝节。五分(酒炒)五钱(包)各三钱一钱五分

上川连 益元散 云苓神 法半夏二钱一钱三钱(去壳炒香,杵)二钱 黑山栀 陈橘皮 北秫米 炒枳壳 炒谷四钱一钱五分一角芽 炒竹茹 荷叶按:初诊见症是为寒暑湿热交困中焦,阴阳混乱之象,故首方即以苦辛开导(姜、桂、连)、化湿分利(藿、朴、滑石)为法,以使中焦宣畅,阴阳平调。夜诊见症为吐止利未已,幸水道已通,胸闷大减,可见清浊渐能各循其道,故转以宣中泄热,通利三焦为主,兼投清降理气(橘皮、竹茹)以止呃逆。因吐利皆止,但见苔更起黄糙,是为暑湿留结渐从热化,故转用清解分化以清余氛。可是在风涛方定之初,猝现恶热喜风,思啖凉物,夜寐不安,曾移床于林荫之下,由四人掌扇,从四面手不停挥,但舌苔却转为白腻,脉有数象。此证此时,以苔论,似属寒暑湿交困中焦,但回顾病起于大吐、大下之后,且先后经投苦辛开导、宣中泄热之法,可知已不存在贻误失宣之机,因从《伤寒论》的“虚烦”辨证,由原法加入栀豉汤,意在一透风暑于表,一清“虚烦”于内。药经一服而愈。后因心烦少寐,从“ 胃不和则卧不安”认证,加半夏、秫米而安。以上两例同为吐利并见的湿霍乱,初诊均曾用苦辛开泄之法。其不同点在于:杨男是初病即呈寒暑湿交困中焦,阴盛阳微之象已露,乃至病进,则为阳微势将垂绝,故改投回阳救急一法,以挽垂绝之元阳。刘男初则为寒暑湿热并见,继则转为寒热互结,阴阳混乱,故立法以寒热平调为主,兼用清降理气,以使气降胃和而呃止。此外,杨、刘两例,在风涛既定之初,均曾配用栀豉汤,而其适应证则各有不同,杨男是用于“复病”,刘男是用于“虚烦”,此属《伤寒论》中同方异法范围。由于证、法、方丝丝入扣,故各例均如桴鼓之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