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知识精要与测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3 03:30:05

点击下载

作者:陈英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内科护理学知识精要与测试

内科护理学知识精要与测试试读:

前言

为适应21世纪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需求,我们应读者要求编写《临床护理知识精要与测试丛书》。本书是系列丛书的内科护理分册,是以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内科护理学》为蓝本,遵循高等学校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紧扣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并参阅大量书籍编写而成。

全书共分9章,每一章节都由知识精要、测试题和参考答案三部分组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将内科基础理论全面展现,用有限的试题尽可能覆盖内科各章节的基本内容,将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测试紧密结合起来,快速回顾和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注重培养护理人员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能力。其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实用性强,全面反映内科护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有助于读者了解本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本书适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护理专业在校师生学习参考使用,也适用于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参加国家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及全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复习参考使用,更适用于在职护士继续教育、临床基础理论知识回顾和自我测试之用,是一本专业性极强的实用型参考书籍。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均为同济医院从事内科临床护理及教学多年的专业人员,他们结合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这所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多年来不断总结和完善的临床护理重点难点知识而编写此书。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真诚地希望各位同仁及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惠予指正。编者2013年8月第一章绪论【知识精要】一、内科护理学概述1.内科护理学的内容与结构

内科护理学教材的知识体系整体性强,涉及的临床领域宽广,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非手术科”。2.内科护理学的专业特色

内科护理学以整体护理的理念为指导,在编写体例上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反映了护理学的专业特色,以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护理思维和工作方法。(1)整体护理观是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适应的护理理念或概念模式。(2)护理程序是一种体现整体护理管理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也是各学科、各专业通用的科学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护理学专业实践中的应用。临床护理实践中,要求护士全面细致地观察和评价其效果;能全面评估和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各层面的需求,并积极地采取适当的干预。应用护理程序去思考患者的问题,做出评估、判断和决策,据以计划、实施并记录护理活动,进而总结、评价护理工作的效果,这一过程有利于促使护士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积极、主动地开展护理工作;有利于增强护士的专业意识,界定护理学专业自主的、独特的工作内容,以及其工作范畴与其他专业的区别;有利于促进护士之间的沟通,向患者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二、内科护理学与护理专业实践的发展1.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基础和临床医学的进展所带来的临床上诊断和治疗的变革,无不促进了内科护理学的发展,而内科护理学的发展,又促进了临床诊疗技术的进步。

循证医学的蓬勃发展促进临床实践经验与科学的证据有机结合,推动临床诊疗、护理决策的科学化。循证护理的理念也促进了临床护理科研的开展,丰富了护理学的知识。2.内科护理专业实践的发展

护理实践的视野正在从人的疾病向患病的人到所有的人,从个体向群体,从医院向社区扩展。护理实践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痛苦为目的,着眼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着眼于整体的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环境需求。3.内科护理中护士的角色作用

内科护理的服务对象从青少年、中年、老年直至高龄老人。服务对象的年龄跨度大,因而各种健康问题和对卫生保健的需求高度复杂。随着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在临床护理中推广,护士的角色作用在扩展和延伸,也对内科护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内科护士是患者的直接护理者,还承担着协作者、教育者、代言者、管理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作用。三、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1.健康的相关概念(1)健康。根据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一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只有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才能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2)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健康状态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质量状态,以及人对这种状态的体验。(3)疾病与患病。两者虽被通用,其含义是不同的。疾病是指人的身心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例如糖尿病、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患病是指人对疾病的反应,这种反应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2.成年人各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1)青年期的主要健康问题:多与心理-社会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例如意外伤害、酗酒、睡眠剥夺、缺乏运动、肥胖、接触环境或职业毒物,以及与持续性心理失调有关的问题,如消化性溃疡、抑郁症、自杀等。(2)中年期的主要健康问题:①亚健康状态。②六高一低倾向:即接近疾病水平的体力和心理高负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度、高体重和免疫功能偏低。③“五病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脑卒中。④其他:如恶性肿瘤、肝硬化等。(3)老年期的主要健康问题:包括从青年、中年期延续而来的慢性疾患如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等,还有老年期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退行性骨关节病变、视力或听力减退、营养不良、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疾病等。此外,老年人对机体或情感应激的承受能力减退,当机体的一个系统出现问题时,往往累及其他系统,出现多系统功能障碍。【测试题】一、填空题

1.内科护士角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护士在管理方面的职责还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的管理。

3.现代护理观取代了原有的以_____为中心的护理观。

4.护理实践的范围正从医院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扩展。

5.护理实践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目的,着眼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扩展,着眼于整体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求。

6.人的生命周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诸方面的动态的变化过程。

7.健康的定义反映了生物医学模式向_____、_____、_____模式的转变。

8.青年期的主要健康问题多与_____和_____有关。

9.健康教育主要在于引导青年人认识自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意的健康情绪和心境。

10.亚健康状态主要见于中年人群,普遍存在六高一低倾向,即接近疾病水平的体力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中年期的主要问题称为“五病综合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判断改错题1.内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 )2.无论采用何种护理分工方式,无论是在医院或社区,护理工作中都不包含着对患者的管理。 ( )3.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只需要与医生的通力合作,就可以对患者提供全面的、协调的、高质量的服务。 ( )4.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科学性都很强的专业,科学研究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基础。( )5.护理工作的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和家庭,是内科护理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6.21世纪初的临床护理实践不仅指医疗机构内的临床护理,还应包括在社区对个体和群体的护理。 ( )三、问答题

1.护理者角色要求有哪些内容?

2.为了使健康教育行之有效,你应采取哪些措施?

3.为何将护理程序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有何好处?

4.何为亚健康?为何称作“第三状态”?

5.疾病与患病的含义是不同的,理由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护理者、协作者、教育者、代言者、管理者、研究者

2.时间、资源、环境、人员

3.疾病护理

4.社区、从人的疾病向患病的人到所有的人、从个体向群体

5.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痛苦;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环境

6.生物、心理、社会

7.生物、心理、社会

8.心理社会因素、不良生活方式

9.心身特点、经济条件、社会角色、责任、义务;乐观、自信、奋进、向上、平和

10.心理高负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度、高体重、免疫功能偏低

11.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二、判断改错题

1.√

2.×(包含)

3.×(还需与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协作)

4.√ 5.√ 6.√三、问答题

1.答:内科护士不仅是患者的直接护理者,还应承担协作者、教育者、代言人、管理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作用。

2.答:要使健康教育行之有效,护士应评估患者或其他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具和资料,运用恰当的表达和沟通技巧去实施教学,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讲座、出院指导,也应贯穿在日常工作中,在护理患者的同时进行。除了健康教育,护士对护士学生、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护理员等,均承担着教育者的责任。

3.答:护理程序是一种体现整体护理观的临床思维和工作方法。应用护理程序有如下好处:(1)有利于护士增强专业意识,界定护理专业自主的、独立的、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工作范围。(2)利于护士计划、记录护理活动和评价护理质量。(3)有利于促进护士之间的沟通,向患者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4.答:亚健康是指人的健康状态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质量状态,以及人对这种状态的体验。亚健康又称作“第三状态”,以区别于“第一状态”,即健康状态,和“第二状态”,即疾病状态。

5.答:疾病和患病虽常被通用,其含义是不同的。疾病是指人的身心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患病是指人对疾病的反应,这种反应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患病”作为一种状态,既反映了机体的病理生理改变,又反映了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对患者心理状态、角色功能、人际关系、价值观的影响;患病表现还与患者的文化背景和信仰有关,它不仅取决于患者本人对疾病的认知和态度,还取决于他周围的人对他所患疾病的认知和态度。(张丽萍)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知识精要】一、概述1.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

呼吸系统主要包括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以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1)上呼吸道由鼻、咽、喉构成。鼻对吸入气体有加温、湿化和净化作用。临床应用机械通气给氧治疗时,吸入气体需要加温和湿化处理,避免增加肺部感染机率。咽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路。喉由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内含声带)等构成,环甲膜是喉梗阻时穿刺的部位。(2)环状软骨以下的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是气体的传导通道。(3)肺泡是气体交换场所,肺泡的上皮细胞包括I型细胞、Ⅱ型细胞,有利于气体的弥散,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肺泡巨噬细胞有吞噬微生物和尘粒作用。肺间质在肺内起重要的支撑作用。(4)肺有双重血液供应,即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5)胸膜腔和胸内压:胸膜腔是由胸膜围成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胸膜分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两层胸膜间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胸内压指胸膜腔内的压力,正常人为负压。(6)肺的呼吸功能:呼吸系统通过肺通气和肺换气完成外呼吸,简称呼吸。肺通气指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换气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通过呼吸膜以弥散的方式进行的气体交换。(7)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由肺与呼吸道共同构成,体现在气道、气道—肺泡、肺泡的防御作用上。(8)呼吸的调节:机体可通过呼吸中枢、神经反射和化学反射完成对呼吸的调节。2.呼吸系统疾病与护理(1)采集病史:

1)患病经过:了解患者患病的起始时间、主要症状,询问有无诱因,如咳嗽等。

2)检查及治疗经过:做过何种检查和治疗,结果如何。

3)生活方式: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睡眠等是否规律。

4)不良嗜好:如有无吸烟史。(2)身体评估:

1)一般状态:评估生命体征、精神状态、营养状况、皮肤颜色等有无异常。

2)头、面和颈部:有无鼻翼扇动、鼻旁窦压痛;牙龈红肿、扁桃体肿大;气管移位;颈静脉充盈;淋巴结肿大。

3)胸部:是否有胸廓外形、两肺呼吸运动不一致;有无触觉语颤变化和胸膜摩擦感;是否有叩诊音异常;有无异常呼吸音及干、湿啰音、胸膜摩擦音等。

4)腹部及四肢:有无肝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杵状指(趾)。(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检查:细菌感染时可有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2)痰液检查:痰液检查是诊断呼吸系统疾病病因、进行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检查。采集痰标本法主要有:①自然咳痰法②经环甲膜穿刺气管吸引或经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取痰法。留取的痰量要求分别为:普通细菌感染需>1ml,真菌和寄生虫3~5ml,分枝杆菌5~10ml。

3)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正侧位胸片、CT检查及磁共振显影(MRI)等,可明确病变部位、性质、气管和支气管通畅程度等。

4)动脉血气分析。

5)支气管镜和胸腔镜。

6)肺功能测定:可以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对肺功能损害的程度和性质。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一)概述

呼吸系统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和咯血等。咳嗽(cough)是一种呈突然、爆发性的呼气运动,以清除气道分泌物。分为干性咳嗽和湿性咳嗽,前者为无痰或痰量甚少的咳嗽;后者伴有咳痰。咳痰是借助支气管黏膜上皮的纤毛运动、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及咳嗽反射,将呼吸道分泌物从口腔排出的动作(expectoration)。呼吸困难(dyspnea)是呼吸时有异常的不舒适感,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或)节律的异常。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造成机体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呼吸困难根据临床特点分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和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凹陷。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及肺组织的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根据咯血量可分为痰中带血、少量咯血(<100ml/d)、中等量咯血(100~500ml/d)和大量咯血(>500ml/d,或一次咯血量>300ml)。(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1.咳嗽与咳痰患者的护理(1)环境与体位: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室温18~20℃,湿度50%~60%。保持舒适体位,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利于改善呼吸和咳嗽排痰。(2)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反应,有无焦虑心理,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咳嗽咳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饮食护理: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补充充足的水分和热量,每天饮水在1500ml以上。(4)病情观察:

1)咳嗽相关知识:①咳嗽的性质:干咳或刺激性咳嗽多见于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气道异物或气管受压、胸膜受刺激等。②咳嗽发生的时间:晨起咳嗽多见于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夜间咳嗽多见于肺结核。③咳嗽的声音。④职业与环境:长期接触有害粉尘而久咳不愈者,应考虑相应的尘肺。

2)仔细观察痰的颜色、量、气味、性状等。黄色痰提示呼吸道化脓性感染,红色或红棕色痰见于肺梗死或肺癌、肺结核出血,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粉红色泡沫样痰提示急性肺水肿,胶冻样痰或带有血液者多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巧克力色或红褐色痰见于阿米巴肺脓肿的患者。一般痰液无臭味,痰液恶臭见于厌氧菌感染。

3)伴随症状:咳嗽伴发热,提示呼吸道感染可能;咳嗽伴胸痛,提示病变累及胸膜;咳嗽伴喘息,多为支气管哮喘或急性肺水肿。(5)用药指导:①遵医嘱予以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②指导患者不滥用镇咳药物。(6)健康指导:①痰液量大且排出不畅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体位引流。②宣教指导各种物理排痰措施,如深呼吸、有效咳嗽,拍背、胸部叩击等。③生活规律,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预防上呼吸道感染。④不适及时就诊。2.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护理(1)休息与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2)心理护理:呼吸困难易引起患者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从而加重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应及时安慰患者,增强安全感,保持患者情绪稳定。(3)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饮食,防止便秘。严重呼吸困难者给予充足热量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水分的摄入。(4)病情观察: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给予合适的氧疗。(5)用药指导:使用呼吸兴奋剂时,控制滴速,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的变化,观察有无颜面潮红等;指导正确使用支气管舒张剂,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6)健康指导:①鼓励排痰,保持气道通畅。②病情允许时可有计划的进行运动锻炼,提高肺活量及活动耐力。③进行呼吸功能锻炼。④正确进行家庭氧疗,不适及时就诊。3.咯血患者的护理(1)休息与活动:咯血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或半卧位,平卧时头偏向一侧。(2)心理护理:患者可能出现烦躁恐惧心理,应及时安慰患者,增加安全感,解除患者恐惧心理。(3)饮食护理:大咯血时禁食,咯血停止后给予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摄取维生素,保持大便通畅。(4)病情观察:①观察咯血先兆症状,若出现胸闷、喉痒、咳嗽等需警惕咯血,必要时床边备吸引器。②密切观察意识和生命体征,防止大咯血时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与窒息。(5)用药指导:①垂体后叶素可收缩小动脉,使用时注意控制滴速,观察患者血压情况,并防止外渗。②慎用镇静镇咳药物。(6)主要并发症护理:大咯血的处理:①绝对卧床休息。②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给予地西泮等镇静剂。③如咯血经上述处理仍不止者可遵医嘱使用垂体后叶素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④咯血过多或反复不止可输新鲜血,每次200~400m1。⑤对大量咯血不止者,可经纤维支气管镜确定出血部位后,用浸有稀释的肾上腺素液的吸收性明胶海绵压迫或堵塞出血部位,或用Fogarty导管气囊压迫止血。⑥对不能耐受纤维支气管镜的大咯血患者,可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发现病变部位后用吸收性明胶海绵注入行栓塞治疗。⑦应用上述方法仍无效者,可考虑做肺叶、肺段切除术。⑧若有窒息征象,应立即取头低脚高体位,尽快挖出或吸出口、咽、喉、鼻部血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窒息的处理:①立即体位引流,取头低脚高俯卧位。②立即使用吸引器吸引血凝块,迅速排出积血;尽快气管插管,以利于吸引和给氧。③给予呼吸兴奋剂,采取给氧、输液、输血等措施。(7)健康指导:①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指导患者监测病情,一旦症状加重,及时就诊。②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受凉,预防感冒。③戒烟酒,摄取营养丰富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④定期复查,不适及时就诊。三、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1.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大多数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所致。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性疾病。感染是最主要病因,过度劳累和受凉是常见诱因。2.临床特点(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①起病急,可出现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d后变稠,此为普通感冒,俗称“伤风”。②咽痛、灼热感,为咽炎或咽峡炎。③声嘶,说话困难,咳嗽时咽喉疼痛,常伴发热,为急性喉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常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继之出现咳嗽咳痰,痰液逐渐转为黏液脓性痰,量增多,偶有痰中带血。少数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2)体征:①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②咽部充血、水肿,软腭、腭、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颌下淋巴结肿大且有触痛。③喉头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④可有体温升高。⑤气管-支气管炎时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啰音常不固定。支管气痉挛时可闻及哮鸣音。(3)主要辅助检查:①血常规检查: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偏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偏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核左移。②病原学微生物检测。③急性气管-支气管炎X线多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3.治疗要点(1)对症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如有头痛、发热,可选用解热镇痛药或中成药;咽痛可辅用消炎喉片;鼻塞可局部应用滴鼻液;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发作时可选用喷托维林止咳,盐酸氨溴索祛痰,喘息时加用氨茶碱等平喘药。(2)病因治疗:普通感冒和单纯的病毒感染不必用抗菌药物,并发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体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常用抗菌药有青霉素(Penicilin),新大环内酯类,广谱抗病毒药可用利巴韦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吸入粉尘和刺激性气体。4.主要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卧床休息,平时应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2)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反应,消除患者烦躁情绪。(3)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发热时鼓励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500~3000ml。(4)病情观察:①评估鼻塞、咽喉红肿痛的程度。②观察体温变化,分析热型。③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泻以及神经系统症状。④观察患者有无耳痛、耳鸣、外耳道流脓等,预防中耳炎发生。⑤观察有无发热、头痛加重伴脓涕等鼻窦炎症状。(5)用药指导:使用抗生素前留取痰和血标本送培养和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6)健康指导:①寒战时注意加盖棉被。②出汗多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③生活规律,戒烟酒,保持口腔清洁。四、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1.概述

肺炎(pneumonia)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肺炎按患病环境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按病因分为细菌性肺炎如肺炎链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炎;病毒性肺炎(主要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侵犯肺实质所致肺炎);真菌性肺炎(由真菌如念珠菌、曲霉菌等引起的肺部疾病);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如衣原体、支原体肺炎;理化因素所致肺炎如放射性肺炎。按解剖结构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肺炎(pneumococcal pneumonia)或称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引起的肺炎,居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首位,约占半数以上。

葡萄球菌肺炎(staphylococcal pneumonia)是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肺部炎症。病情较重,细菌耐药率高,病死率高。葡萄球菌的感染途径有两种:一种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常见于儿童流感或麻疹后,另一种为血源性感染,来自皮肤感染灶(痈疖、蜂窝织炎)或静脉导管置入污染。

其他肺炎常见有革兰阴性杆菌肺炎,肺炎衣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肺真菌病等。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常见于克雷伯杆菌(又称肺炎杆菌)肺炎、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等,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克雷伯杆菌是防治中的难点。2.临床特点(1)主要症状: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咳嗽、痰少,症状加重时可出现脓性痰或血痰,肺炎链球菌肺炎痰可呈铁锈色。半数患者有胸痛、气促;重症伴休克。(2)主要体征:急性面容,患侧胸部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局部有湿啰音。(3)常见并发症:感染严重时可发生感染性休克,此外还可并发结核性胸膜炎、脓胸等。(4)主要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肺炎球菌肺炎血常规见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伴核左移。痰涂片可见革兰阳性菌,痰培养可见肺炎球菌,发病初期血培养阳性率达20%~30%。

2)X线检查:肺炎球菌肺炎胸片呈多样性,可呈斑片状或大片实变阴影。3.治疗要点(1)抗菌药物治疗:一旦确诊即用抗生素治疗。可根据情况选用青霉素、头孢菌素及β-内酰胺类,病毒感染可选利巴韦林,真菌感染可用两性霉素B。(2)支持及对症治疗:卧床休息,饮食补充充足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多饮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剧烈胸痛时可用小剂量镇2痛药,禁用抑制呼吸的镇静药;当PaO<60mmHg时应吸入氧气。(3)积极治疗并发症。4.主要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氧耗。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2)心理护理:患者可能出现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3)饮食护理: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1500ml以上,以保证足够入量并利于稀释痰液。(4)病情观察:①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胸痛症状,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气味、量等。②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关注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防止出现休克等并发症。(5)用药指导:①使用抗生素前应留取痰和血标本作培养和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②静脉使用升压药物时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并防止药物外渗。(6)主要并发症抢救配合:感染性休克的护理:①取仰卧中凹位,利于呼吸和静脉血回流。②补充血容量,监测生命体征: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补液治疗,使收缩压大于90mmHg,舒张压大于260mmHg,中心静脉压不超过10cm HO,尿量大于30ml/h。③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输液中加入适量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观察血压变化,防止外渗。④控制感染:广谱抗生素联合使用,同时注意防止真菌感染,做好口腔护理。⑤遵医嘱给予合理氧疗。(7)健康指导: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②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③戒烟酒,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五、肺脓肿患者的护理1.概述

肺脓肿(lung abscess)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组织坏死性病变,形成包含坏死物或液化坏死物的脓腔。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及体弱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临床分为吸入性肺脓肿、继发性肺脓肿、血源性肺脓肿三种类型。2.临床特点(1)主要症状:急性起病、高热、畏寒、累及胸膜出现患侧胸痛、咳嗽、病情发展后咳大量脓性痰或脓臭痰。(2)体征:初始肺部可无阳性体征。脓肿形成时,累及肺野可闻及空洞性呼吸音。病变累及胸膜可闻及摩擦音。慢性肺脓肿可有杵状指(趾)、贫血和消瘦。(3)主要辅助检查

1)X线检查:胸片早期可见大片浓密模糊浸润影,脓肿形成后可见空洞及液平面。

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可达90%以上。痰的细菌培养及涂片有助于病原学的诊断。

3)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和病原学诊断及治疗。3.治疗要点(1)抗菌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厌氧菌所致者首选青霉素,咳脓臭痰者可加用甲硝唑或替硝唑。(2)体位引流:身体状态较好者可采取体位引流排出脓痰,体质虚弱的患者防止发生窒息。(3)纤维支气管镜吸引:有条件者可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冲洗及吸引治疗。(4)外科手术治疗。4.主要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卧位可据脓胸部位选择端坐、半卧或患侧卧位。病情稳定和恢复期可床边或室内活动。(2)心理护理:治疗疗程长,患者可能出现焦虑心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案,消除患者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补充机体消耗的营养。多饮水,稀释痰液。(4)病情观察:①观察患者呼吸困难表现,判断其严重程度,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②观察胸痛的性质。③观察咳嗽的性质,痰液的颜色、性状、气味、量等。④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5)用药指导:①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②抗生素疗程长,强调遵医治疗。(6)健康指导:①指导正确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及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②选择正确的卧位,降低误吸发生率。③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勿挤压疖、痈等,及时处理牙周脓肿等肺外化脓性病灶,加强口腔护理。④不适及时就诊。⑤观察口腔黏膜情况,防止口腔炎及黏膜溃疡。六、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1.概述

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由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临床特点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多见于儿童和青年。近年发病率有下降趋势。2.临床特点(1)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及反复肺部感染。(2)体征:病情严重或继发感染时,在下胸部、背部可闻及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粗,湿啰音,有时可闻及哮鸣音。(3)潜在并发症:大咯血,窒息。(4)主要辅助检查:

1)胸部X线检查:胸部平片可见患侧下肺纹理增多及增粗现象,典型的柱状扩张可见轨道征;囊性扩张可见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及不规则的环状透亮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可有液平面。断层片可见不张肺内支气管扩张和变形的支气管充气征。

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发现出血部位及阻塞原因。3.治疗要点(1)清除气道分泌物:可采取祛痰药物、体位引流等措施。(2)控制感染:出现急性感染征象如痰量或脓性成分增加需应用抗生素。(3)改善气流受限:应用支气管舒张剂。(4)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4.主要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急性感染或病情严重者需卧床休息,大量咯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反应,有无焦虑、悲观失望甚至恐惧心理。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支气管扩张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饮食护理:大咯血者禁食;小量咯血者进食少量温、凉流质食物。鼓励患者饮水,1500ml/d以上。食用富含纤维素食物,以保持排便通畅,进食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4)病情观察:①观察咳嗽与体位的关系,痰液的量、颜色、气味,痰液静置后是否有分层现象,记录24h痰液排出量。②观察咯血的程度、颜色、性质及量,患者有无胸闷烦躁等咯血先兆及呼吸困难、发绀等窒息征象。(5)用药指导:①垂体后叶素可收缩小动脉,注意控制滴速,观察患者血压情况,防止外渗。②年老体弱者应用镇静和镇咳药物后,注意观察呼吸中枢及咳嗽反射受抑制情况,以早期发现因呼吸抑制导致的呼吸衰竭及镇咳后血块不能咳出而发生的窒息。③指导患者掌握支气管舒张剂的作用、用法及不良反应。(6)主要并发症护理:大咯血的处理:详见咯血患者的护理。(7)健康指导:①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指导患者监测疾病,一旦症状加重,及时就诊。②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受凉,预防感冒,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慢性病灶。③戒烟酒,摄取营养丰富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④学会物理排痰法,病情允许时行体位引流排痰。七、肺结核1.概述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简称结菌)侵入人体引发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源是痰中带菌的肺结核患者,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任何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可能吸入含结核菌的微滴而感染。我国为结核病第二大国,结核病的防治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2.临床特点(1)主要症状:发热是最常见的全身症状,多为长期午后低热。部分患者有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全身中毒症状;咳嗽咳痰在呼吸系统症状中最常见;约半数患者不同程度咯血;大量胸腔积液时可有呼吸困难。(2)体征:因病变范围和性质而异。病灶广泛,特别伴有空洞性病变时可见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浊音,听诊可闻呼吸音减低,或闻支气管肺泡呼吸音。(3)主要辅助检查:①痰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②结核菌素试验(PPD)。③X线胸片检查是发现和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④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治疗要点(1)肺结核的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用药。(2)对症治疗:毒性症状经合理化疗1~3周后可自行消退,高热或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在合理化疗下可使用糖皮质激素。(3)外科手术治疗。4.主要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症状明显者卧床休息,轻症患者做到劳逸结合,恢复期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效抗结核治疗4周以上且痰涂片阴性者可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2)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关心爱护患者,不冷淡和歧视患者,减轻患者的社会隔离感和心理压力。(3)饮食护理: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宜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4)病情观察:①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有无加重,痰量有无增多或痰液呈脓性。②观察患者咯血的量、颜色、性状、及出血指度。③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状态的变化。④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衰竭、气胸、窒息等。⑤监测体重,了解营养状况是否改善。(5)用药指导: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用药,观察药物不良反应。(6)健康指导:①肺结核的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②生活指导:乐观对待生活,嘱患者戒烟酒,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等。③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全程、规律、联合用药,定期复查,不适随诊。八、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1.概述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可引起气道缩窄、黏膜水肿和分泌亢进,常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如诊治不及时,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2.临床特点(1)主要症状:表现为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伴有哮鸣音,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样痰,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2)主要体征: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征象,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呼气延长。(3)并发症:发作时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长期反复发作和感染可并发慢支、肺气肿、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和肺源性心脏病。(4)主要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常升高,有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

2)痰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过敏原检测:①血清IgE检测。②过敏原皮肤试验。

4)肺功能检查:①发作时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缓解期通气功能指标逐渐恢复。②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气道反应性。③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气流可逆性。

5)血气分析。

6)胸部X线检查:哮喘发作时双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3.治疗要点

治疗目的为控制症状,防止病情恶化,尽可能保持肺功能正常,防止不可逆气流阻塞。(1)脱离变应原:这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2)药物治疗:治疗哮喘药物主要分两类:①缓解哮喘发作药物;②控制哮喘发作药物常用药物有: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2β受肾上腺受体激动剂、白三烯拮抗剂、茶碱类、抗胆碱药,其他)。(3)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急性发作的治疗目的是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一般根据病情的分度进行综合性治疗。(4)哮喘的长期治疗:根据哮喘的病情程度不同制定不同的长期治疗方案,每一级中都应按需使用缓解药物,以迅速缓解哮喘症状。(5)免疫疗法。4.主要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发作时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如端坐体位,给予支持物,使患者舒适省力。(2)心理护理:哮喘新近发作和重症发作时,患者常出现紧张甚至惊恐不安,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消除紧张情绪。(3)饮食护理:①发作期给予清淡、易消化、足够热量的食物。②如果患者无其他心脏疾病,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喘息时丢失的水分。③避免食用与哮喘发作有关的食物。(4)病情观察:①观察哮喘发作的先兆,如发现患者胸闷、咳嗽、喷嚏、流涕等不适,及时通知医生采取预防措施。②观察患者呼吸时哮鸣音的变化,呼吸困难的程度,血气分析的结果等,警惕气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2(5)用药指导:①应用β受体激动剂时观察用药的反应,如有无心悸、呕吐等。②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患者,护士应演示吸入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指导有效漱口,避免口腔真菌感染。③指导患者随身携带平喘气雾剂,一旦有哮喘先兆,立即用药。(6)健康指导:①介绍疾病知识,告知在合理用药下哮喘可控制,患者能进行日常的工作和学习,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②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增强抵抗力。③生活规律,戒烟酒,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诱因。④掌握发病规律,做好哮喘日记,加强对哮喘病的自我管理,防止复发。⑤指导正确用药,掌握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不适及时就诊。⑥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疾病的控制有重要作用。九、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一)慢性支气管炎1.概述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简称慢支,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本病病因主要有:吸入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感染因素;免疫、年龄和气候等因素。2.临床特点(1)主要症状:①咳嗽。②咳痰。③喘息或气急。(2)主要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闻及干、湿啰音,咳嗽后可消失。(3)常见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症等。(4)主要辅助检查:①X线检查。②呼吸功能检查。③血液检查。④痰液检查。3.治疗要点(1)急性加重期治疗:①控制感染。②祛痰镇咳。③平喘。(2)缓解期治疗:①戒烟,避免有害气体的吸入。②免疫调节剂或中医中药的治疗。4.主要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病情稳定者应坚持呼吸功能锻炼及适度的全身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急性发作期喘息明显者卧床休息。(2)心理护理:向家属及患者解释疾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急性发作,减少不良情绪。(3)饮食护理:①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增加膈肌负担。②鼓励多饮水,稀释痰液。每天不少于1500ml。(4)病情观察:①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量。②观察喘息严重程度。③观察有无并发症征象。(5)用药指导:①据药敏实验选用抗菌药物。②有痰时选择祛痰药物,干咳可用镇咳药物。③使用解痉平喘药时要注意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6)健康指导:①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及其他有害颗粒。②适量身体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上呼吸道感染。③不适随诊。(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概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esease,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密切相关。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是指肺部远端的气室到末端的细支气管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纤维化。当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病的有关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二者相互影响。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2.临床特点(1)主要症状:①慢性咳嗽咳痰。②逐渐加重的气短和呼吸困难。③胸闷和喘息。④晚期食欲下降,体重减轻。(2)主要体征:早期无异常,随疾病进展可出现视诊桶状胸;触诊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干、湿啰音。(3)常见并发症:①慢性呼吸衰竭。②自发性气胸:表现为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伴有明显的发绀,通过X线可以确诊。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4)主要辅助检查:①肺功能检查。②X线检查。③血气分析检查。3.治疗要点

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发作期的治疗。(1)稳定期:①改善患者一般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戒烟。②给予康复治疗(呼吸训练、呼吸肌锻炼、家庭氧疗及夜间无创2机械通气等)。③给予支气管舒张剂,如茶碱类、β受体激动剂及M胆碱能阻断剂等减轻症状。④对痰不易咳出者给予祛痰药。⑤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少急性发作频率,提高生活质量。(2)急性发作期:①给予支气管舒张药控制严重喘息症状。②低流量吸氧改善低氧血症。③应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④糖皮质激素减轻症状。⑤祛痰剂祛痰。4.主要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急性发作期宜卧床休息,给予半卧位休息;病情稳定者应坚持呼吸功能锻炼及适当的活动。(2)心理护理:患者因长期患病、社会活动减少、经济收入降低等易形成焦虑抑郁心理。医务人员向家属及患者解释发病的原因,宣教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共同制定和实施康复计划,使患者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饮食护理:①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增加膈肌负担。②鼓励多饮水,稀释痰液。(4)病情观察:①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②观察呼吸困难程度及痰液颜色性状变化。③观察血气分析、酸碱度、电解质等实验室结果,严防并发症发生。(5)用药指导:①使用茶碱类及止咳祛痰药物应注意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及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②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观察有无自我形象的紊乱,有无胃肠道反应及血糖增高、水钠潴留等现象。(6)主要并发症护理:

1)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①保持呼吸道通畅。②根据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的程度合理用氧。一般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③指导肺功能锻炼,合适的身体锻炼,增加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④慢性呼吸衰竭病情加重或急性发作,需配合医生做好机械通气的准备及护理。

2)自发性气胸的护理:详见第十四节。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详见第十节。(7)健康指导:①生活规律,戒烟酒,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及粉尘,预防复发。②制定个体化锻炼计划,坚持呼吸功能锻炼。③正确使用吸入剂,防止药物副作用。安全正确进行家庭氧疗。④制订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计划,积极面对疾病,如感不适及时就诊。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1.概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2.临床特点(1)主要症状:①肺、心功能代偿期:主要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呼吸困难。②肺、心功能失代偿期:表现为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呼吸衰竭症状为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甚至出现表情淡漠、意识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右心衰竭症状有明显气促、心悸、腹胀、恶心等。(2)主要体征:肺、心功能代偿期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和肺气肿体征,部分患者颈静脉充盈。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发绀明显,球结膜充血水肿,严重时伴颅内高压的表现,以及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腹水等右心衰竭体征。(3)常见并发症:①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精神障碍的一种综合征。②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出现呼吸衰竭时,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机体不能保持体内平衡,可发生不同类型的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4)主要辅助检查:①X线检查:有肺动脉高压征、“残根”征、右心室扩大征。②心电图检查。③超声心动图检查。④血气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功能失代偿期可出现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⑤血液检查: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可增高,电解质紊乱,部分患者可有肝肾功能的改变。3.治疗要点(1)急性加重期:①积极控制感染。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③适当选用短疗程、小剂量的利尿剂,小剂量的正性肌力药,必要时使用血管扩张药控制心力衰竭。④使用血管扩张药减轻右心负荷。⑤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2)缓解期的治疗主要是防止急性发作,控制肺心病的发展,如长期家庭氧疗,调节免疫功能等。4.主要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根据病情给予舒适卧位,心肺功能代偿期指导卧床休息,失代偿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半卧位,有肺性脑病者,做好安全防护,专人守护。(2)心理护理:患者急性发病期自理能力下降,易出现焦虑和消极情绪,医护人员应安慰鼓励患者,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其保持情绪稳定。(3)饮食护理:予以低盐低脂饮食,同时保证患者营养摄入,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4)病情观察:①严密观察意识变化,注意其有无头痛、烦躁、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症状,观察病情急性加重的表现,如呼吸困难、心慌、气促等。②严格记录出入液量,并控制输液速度。③监测动脉血气、电解质等。(5)用药指导:①遵医嘱用药,慎用麻醉药、镇静药、利尿剂等。②观察呼吸兴奋剂的药物作用及副作用,注意有无皮肤潮红、出汗、血压升高、脉速、肌肉震颤、抽搐等不良反应,如有,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③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剂量应准确,观察毒性反应。④使用血管扩张药物时,观察心率、血压情况,并防止外渗。(6)主要并发症护理:肺性脑病的护理:①观察意识变化,注意安全防护。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氧疗。③监测动脉血气、电解质等,观察病情变化。④观察药物作用和防止出现不良反应。⑤落实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如压疮等。(7)健康指导:①病情缓解期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提高呼吸道抗寒能力,坚持呼吸功能锻炼。②营养平衡,限制摄入产气食物。③生活规律,戒烟,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④了解病情变化征象,病情变化或加重需及时就诊。十一、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护理1.概述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肺栓塞最常见类型。肺栓塞是指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系统时引起的一组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当栓子为血栓时称肺血栓栓塞症。发生坏死者称肺梗死。2.临床特点(1)主要症状:①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②胸痛。③晕厥。④咯血。⑤咳嗽。⑥烦燥不安。(2)体征:①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啰音、哮鸣音、胸膜摩擦音。②心动过速、奔马律、肺动脉第2心音亢进及血管杂音。③发热。(3)主要辅助检查:①肺动脉造影:是临床诊断肺栓塞可靠、安全、简便的检查方法。②胸部X线。③肺通气及灌注(V/Q)显像: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④心电图。⑤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⑥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作为初步筛选指标。3.治疗要点(1)一般处理和呼吸循环支持治疗。(2)溶栓治疗:溶栓治疗主要适用于大面积PTE病例。溶栓应尽可能在PTE确诊的前提下慎重进行。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最严重的是颅内出血。(3)抗凝治疗:抗凝血药物主要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warfarin)。(4)放置腔静脉滤器:置入滤器后如无禁忌证,宜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定期复查滤器上有无血栓形成。(5)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4.主要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尽量减少活动,降低耗氧量,降低栓子移动的风险。(2)心理护理: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和胸痛,易出现恐惧心理,应当让其充分表达自己的担忧和恐惧,并告知患者医护人员正积极处理病情变化,增加患者安全感。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深慢呼吸,减少氧耗,放松情绪。(3)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4)病情观察:①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监测血氧饱和度,根据缺氧程度给氧。②观察意识,注意有无大脑缺氧表现。③观察心率、心律等,注意有无右心功能不全表现。④观察双侧肢体是否对称、有无肿胀,深静脉血栓者会出现单侧下肢肿胀。⑤抗凝药物使用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征象,如皮肤出现淤点、淤斑,出现血尿情况。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的时间延长、严重头痛、神志改变等。(5)用药指导:①按医嘱正确及时给予抗凝及溶栓制剂,监测疗效及不良反应。②监测APTT、PT及血常规,以指导抗凝药物的使用。③需溶栓药物治疗者使用留置针,避免反复穿刺血管。(6)健康指导:①存在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者,应避免血液淤滞行为,如长时间保持坐位,穿束膝长筒袜等。卧床患者需床上肢体功能锻炼。②适当增加液体摄入,防止血液浓缩,有高脂血症、糖尿病者积极治疗原发病。③监测病情,长期卧床患者一旦发现单侧肢体肿胀,应注意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存在相关发病因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注意发生肺血栓栓塞可能,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或就诊。④服用抗凝药物者,门诊定期复查APTT、PT及血常规,以指导服药。十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护理1.概述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简称肺癌(1ung cancer),为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常通过区域性淋巴结和血行转移,早期常有刺激性干咳和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肺癌为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随着诊断方法进步,新药及靶向治疗药物出现,多学科综合治疗技术进展,使肺癌缓解率及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已经得到提高。肺癌按解剖学部位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肺癌,按组织病理学分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发病原因和机制可能与吸烟、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离辐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