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大受启迪的创新好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7 00:14:48

点击下载

作者:唐容,方士华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青少年大受启迪的创新好故事

青少年大受启迪的创新好故事试读:

前言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多耐人寻味、启人心智的好故事。这些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时间的冲刷洗礼,依然闪烁着熠熠光辉。这些流芳百世的千古佳话,是人类的先辈千百年来的人生阅历和生活实践的心灵结晶,也是他们用生命和心血在历史舞台上的精彩演绎,贯穿着人类文化的传统精神基因,蕴涵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例如,讲述尧舜禅让、大禹治水、孔子尊师、孙思邈行医的道德好故事,它所倡导的是做人的最基础、最人本的精神。其故事在人们心中深深地扎了根,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启蒙读物,经过不知多少人的演绎和深化,已成为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爱父母、爱亲人、爱他人、爱自然的爱心故事,让人感受到人世间的美好情结,犹如丝丝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到心灵的甜蜜滋润。

再如,开水壶煮出蒸汽机、苹果砸出“引力”、用影子测量金字塔、检验自由落体等智慧故事,通过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反映出科学前辈们执著追求科学真理的感人故事,启迪青少年前赴后继,为“解剖”更多的科学秘密而努力奋斗。

除此之外,还有感恩故事、习惯故事、亲情故事、创新故事、细节故事、励志故事和哲理故事等,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是指导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心灵鸡汤。

为了启迪青少年的心智、陶冶精神情操,我们经过甄别选择,特地从浩如烟海的故事中精选出部分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包括《青少年大受启迪的美德好故事》、《青少年大受启迪的爱心好故事》、《青少年大受启迪的感恩好故事》、《青少年大受启迪的习惯好故事》、《青少年大受启迪的亲情好故事》、《青少年大受启迪的创新好故事》、《青少年大受启迪的细节好故事》、《青少年大受启迪的励志好故事》、《青少年大受启迪的智慧好故事》和《青少年大受启迪的哲理好故事》10册。这些故事内涵丰富,图文并茂,极具借鉴意义和鉴赏价值,值得我们慢慢品味,对青少年的爱心教育、亲情培养以及学习和处世能力的提高等都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和指导性,是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和珍藏的良好版本,也是各级图书馆的陈列佳品。

与朋友相处

从前,某地有一个富商。富商为人宽厚仁爱,仗义疏财,可偏偏这么个好人,命里却摊上了一个让他伤透脑筋的儿子。他的儿子不学好,平时结交了一批狐朋狗友,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

为此,富商很生气,就告诫儿子:“为人处世,朋友是要结交一些。可你交的这些人,都是些酒肉朋友,我劝你还是不要跟他们混在一起。”儿子听了,把脖子一拧:“我的朋友都是生死之交,决不是你所说的酒肉朋友。”

富商见说服不了儿子,苦思冥想,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这天,儿子捎信叫自己要好的朋友来家喝酒,时间一到,大家陆陆续续来到堂屋就座,可大家左等右等,却不见人。大家正等得心焦,就在这时,只见一个浑身是血的人匆匆从堂屋门前跑过,大家吃了一惊:刚才跑过的人不是富商的儿子吗?这是怎么回事?不一会儿,富商慌慌张张走了进来,说:“对不起大家了,犬子刚杀了人,逃了回来,看来我们家要家破人亡了,你们都是我儿子的好朋友,帮着想想办法吧!”

大家一听,一个个傻了眼,有的推说家里有急事,有的说自己肚子疼,转眼之间就跑得一个人也不剩。

这富商的儿子就躲在隔壁听着呢!昨天,父亲跟他说了假扮杀人一事,当时只觉得好玩,就应承了下来,没想到却被老父亲一一说中,现在他一句话也没有了。父亲走了过来,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看看,这就是些你平日所结交的朋友。关键时刻,谁过来帮你的忙?”说到此,他换了口吻,对儿子说:“孩子,这样吧,待会我领你去见见我交的朋友。我交的朋友不多,只一个半而已。

于是富商领着儿子来到一个大户人家,扣门环,里面的家人便给主人通报。不一会儿,就见宅门大开,主人率妻子儿女满面春风地出门迎接。只见院子里张灯结彩,净水洒地,迎接贵宾。

富商也没客气,带着儿子进屋落座后,便对朋友说:“不必客套,我今天来府上,是有一事相求的。”朋友淡然一笑说:“不论何等事,全包在小弟身上,酒饭之后再说。”

富商一脸愁容,说:“家里出了大祸,小儿不慎杀了人,命已不保,我无心吃饭饮酒。”朋友一听不以为然地说:“你不必忧虑,此事只须用些银两,买通官家就行了。小弟家资虽不实,但现在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救侄儿一命。”

富商摇摇头说:“唉,我已经试过了,审案之人是一位清官,行不通。故而来求贤弟?”

朋友面露难色,低头不语,富商看了一眼儿子起身便告辞了,朋友一见马上吩咐家人取来五百两银子,说:“小弟无能,帮不上大忙,眼下正是用钱之际,这五百两银子,还请收下。”

富商接过银子,放在桌上说:“多谢贤弟,银子先放在这里,只待用时我再来拿取。告辞了。”

走出朋友家,儿子说:“父亲,我明白了什么才是朋友。”

富商说:“孩子,这只是我的半个朋友,咱们现在再去那个朋友家里。”父子二人又来到一户人家,一进屋,富商的朋友就问:“兄弟,有事吗?”

富商就把编好的故事说了一遍,朋友沉吟半晌,说:“你们回去吧,没事了。”

富商说:“你有什么办法,说给我听。”

朋友脸色一沉,说:“不要问,领侄子回去吧,我自有办法。”

富商说:“你今天不说,我就不走。”

朋友没办法,就朝里屋喊了两声,“咚咚咚”跑出来两个年轻人,朋友对他俩说:“我的一个好兄弟的儿子杀了人,他只有这一个儿子,我必须帮他,我想让你们其中的一个去顶罪,你们谁去?”

老大说:“父亲,弟弟小,我去!”

老二抢着说:“父亲,还是让我去吧,嫂子快生了。”

这时,立在一旁的儿子再也忍不住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地说:“父亲,我错了,我知道今后该怎么交朋友了。”

心理学教授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

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

事情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

教授一筹莫展。

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

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

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

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

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

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其实,世上有许多的人,由于他们发现了工作中的乐趣,总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狂热,让人难以理解,这样就会被笑着疯,讥为颠。事实上,许多人在笑话他们是疯子的时候,别人说不定还在笑他呆子呢。

可这种简单的道理,世界上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弄懂呢!

博士生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和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富家子弟

有个富家子弟特别爱吃饺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又特别刁,只吃馅,两头的皮尖尖就丢到后面的小河里去。

好景不长,在他十六岁那年,一把大火烧了他的全家,父母急怒中相继病逝。这下他身无分文,又不好意思要饭。邻居家大嫂非常好,每餐给他吃一碗面糊糊。他则发奋读书,三年后考取官位回来,一定要感谢邻居大嫂。

大嫂对他讲:不要感谢我。我没有给你什么,都是我收集的当年你丢的饺子皮尖,晒干后装了好几麻袋,本来是想备不时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就又还给你了。

大官思考良久,良久。

真正的富翁

一个商人经常路过一条小路,樵夫也经常在路边砍柴。

商人拥有长长的驼队,忙于贩卖,每次都能赚很多钱。

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一天下来,仅够糊口而已。

然而,商人整天愁眉苦脸,他不快乐。樵夫每天歌声不断,笑声朗朗,他很幸福。

一天,商人又与樵夫相遇,他们同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唉!”商人叹道,“我真不明白,小伙子,你穷得叮当响,怎么那么快乐呢?你是否有一个无价之宝藏而不露呢?”“哈哈!”樵夫笑道,“我也不明白,您拥有那么多财富,不用为下顿吃什么发愁,为什么不快乐呢?”“唉!”商人说,虽然我是那样的富有,但我的一家人总是为了钱财吵得不可开交,没有一个想到为我付出哪怕一丁点儿真情实意。当然,我一回到家他们就会喜笑颜开,可是我始终弄不明白,他们是对着钱笑还是对着我笑。我虽家财万贯,但我却常常感到自己实际上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我能快乐吗?”“哦,原来如此!”樵夫道,“我虽然一无所有,但我时时感觉到我拥有永恒的幸福,所以我经常乐不可支。”“是么?那么你家里一定有一个贤慧的妻子?”商人问。“没有,我是个快乐的光棍汉。”樵夫道。“那么,你一定有一个不久就可迎娶进门的未婚妻。”商人肯定地说。“没有,我从来没有过什么未婚妻。”“那么,你一定有一件使自己快乐的宝物?”“假如你要称它为宝物的话,也可以。那是一位美丽的姑娘送给我的。”樵夫说。“哦?”商人惊奇了,“是一件什么样永恒的宝物,令你如此幸福呢?一件金光闪闪的定情物?一个甜蜜的吻?还是……”“这个美丽的姑娘从来没有同我说过一句话,每次在村里与我相遇,她总是匆匆而过。三年前,她就要去另一个城市生活了。就在她临走之前,上车的时候,她……”樵夫沉浸在幸福之中了。“她怎么样?”商人急切地问。“她向我投来了含情脉脉的一瞥!”樵夫继续道,“这一瞬间的目光,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我幸福一生了。我已经把它珍藏在我的心中,它成了我瞬间的永恒。”

商人看着幸福无比的樵夫,心想:“真正的富翁应该是他,只不过是个名符其实的穷光蛋罢了。”

不喜欢不是他的错

一个学生来访,抱怨班里有某人特讨厌,总喜欢跟他比,影响了他的学习。

老师问这学生,你喜欢吃苹果吗,学生愕然,但还是回答“不喜欢,但喜欢吃雪梨。”“你不喜欢吃苹果?”“对。”“那有没有人喜欢吃苹果?”“当然有!”“那你不喜欢吃苹果是苹果的错吗?”

学生笑笑,“当然不是!”“那你不喜欢他是他的错吗?”

……“你喜欢吃雪梨?”“对!”“如果你的好友来了,你会请他吃吗?”“会啊!”“你怎么知道他爱吃呢?”“问呗!”“那还好,但很多人就不是这样,觉得自己喜欢就以为他人也喜欢。”

没有吃完的牛排

有一次,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人都点了牛排。

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并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

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等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主厨来时十分紧张:“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

松下说:“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经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我只能吃一半。”

同桌的五位客人面面相觑。“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

松下说完,主厨以及在场的客人无不感动。

松下对人以及对人的劳动的尊重,赢得了客人的信任和佩服,从此他们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生意关系。

董事长与秘书

秘书恭谨地把名片交给埋头于文件堆中的董事长,和平时一样,董事长不耐烦地把名片丢回去。很无奈地,秘书把名片退回给立在门外在业务员。业务员不以为然地再把名片递给秘书:“没关系,我下次再来拜访,所以还是请董事长留下名片。”

拗不过业务员的坚持,秘书硬着头皮,再进办公室。董事长火大了,将名片一撕两半,丢回给秘书。

秘书不知所措地愣在一旁,董事长更气,从口贷里拿出十块钱:“十块钱买他一张名片,够了吧!”

岂知当秘书略带歉意地递还给业务员名片与十元钱后,业务员反而很开心地高声说:“请你跟董事长说,十块钱可以买两张我的名片,我还欠他一张。”随即,又掏出一张名片交给秘书。秘书又拿了一张名片走到董事长面前,把门外业务员的话转告给了坐在办公室里的董事长,董事长听到以后哈哈大笑,他离开办公桌走了出来:“和这样的业务员谈生意,一定很愉快。”

最佳形象

一个灵魂对老天爷说:“你如果给我一个最好的形象,我将永远崇拜您。”老天爷仁慈地回答:“好,你准备做人吧,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形象。”

灵魂问:“做人有风险吗?”

老天爷回答道:“有。勾心斗角、残杀、诽谤、夭折、瘟疫……”“那另换一个吧。灵魂说。“那就做马吧!”

灵魂又问:“做马有风险吗?”“有。受鞭笞、被宰杀……”“唉,请再换一个吧。”“老虎怎么样?老天爷问。“老虎!”灵魂乐了,说道,“老虎是兽中之王,一定没风险。”“不,老虎也有风险,有时被人猎杀,有一种小兽是它的克星……”“啊,老天爷,我不想当动物了,植物总可以吧。”“植物也有风险,树遭砍伐,有毒的草被制成药物,无毒的草人兽食之……”“啊……恕我斗胆,看来只有在您的身边没有风险了,我留在您身边吧……”

老天爷哼了一声:“我也有风险,人世间难免有冤情,我也难免被人责问,时时不安……”说着,老天爷顺手扯过一张鼠皮,包裹了这个灵魂,推下界来,“去吧,你做它正合适。”

昙花一现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昙花之美,一直无缘见到。

直到有一天,和友人秉烛夜谈至深夜,才有缘一见所谓的“昙花一现”。但见洁白的花瓣盛开在葱郁的绿叶间,如同月光下圣洁的仙子。只可惜太短了,眼看那圣洁的花瓣已不如先前那么灿烂,我颇为惋惜:“给谁看啊?”“就给我们这种夜猫子看,昙花一现,献给那些抓得住机会的人!”友人的话让我顿时一怔:原来并不是所有的花所有的人都能看到的,有的花儿只给有缘人看,譬如昙花。

接着,友人又给我讲述这昙花一现的不容易:从最初由夜间探出不及米粒大的小花蕾,到日日长大,成为小黄瓜的样子,再逐渐染上一抹淡淡的红,开始弯曲,像个钩子,及至丰实饱满,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晚上,悄悄地盛开,然后不到几小时就凋萎。

可怕的经验

有一位母亲盼星星盼月亮只盼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

一天,她带着五岁的孩子找到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想了解这位大人物是如何踏上成才之路的。知道来意后,化学家没有向她历数自己的奋斗经历和成才经验,而是要求她们随他一起去实验室。来到实验室,化学家将一瓶黄色的溶液放在孩子面前。

孩子好奇地看着它,显得兴奋又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终于试探性地将手伸向瓶子。这时,他的背后传来了一声急切的断喝,母亲快步走到旁边,孩子吓得赶忙缩回了手。

化学家哈哈笑了起来,对孩子的母亲说:“我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母亲疑惑地望了望化学家。化学家漫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手放入溶液里,笑着说:“其实这不过是一杯染过色的水而已。你的一声呵斥虽出自本能,但也呵斥走了一个天才。”

迷途蝴蝶

一个初秋的傍晚,一只美丽的蝴蝶从窗户飞进来,不停地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它显得惊惶失措,原来它找不到出去的路了。

它不停地拍打着翅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可任凭它怎么在房间里左冲右突多少次,都没能飞出房子。

它有点儿绝望了,之所以无法从原路出去,原因在于它总在房间顶部的那点空间寻找出路,总不肯往低处飞——低一点儿的地方就是开着窗户。甚至有好几次,它都飞到离窗户顶部至多两三寸的位置了。

最终,这只不肯低飞一点的蝴蝶耗尽全部气力,奄奄一息地落在桌上,像一片毫无生机的叶子。

挑水别忘了挖井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山之间有一条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好朋友了。

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一晃就是五个春秋。

忽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按耐不住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探望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等他到达左边这座山的庙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

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虽然我们现在年轻力壮,尚能自己挑水喝,倘若有一天我们都年迈走不动时,我们还能指望别人给我们挑水喝吗?所以,即使我有时很忙,但也没有间断过我的挖井计划,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练习我喜欢的太极拳了。”

兔子、狐狸和狼

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一只兔子从她的洞里出来享受好天气。天气好得让她失去警觉,一只狐狸尾随其后,抓住了她。“我要把她当午餐吃掉!”狐狸说。“慢着!”兔子答道。“你应该至少等几天。”“喔?是吗?为什么我要等?”“嗯,我正在完成我的博士论文。”“哈,那是个很蠢的理由。你的论文题目是什么?”“我正在写‘兔子比狐狸与狼的优越性’。”“你疯了吗?我应该现在就把你吃了!”大家都知道狐狸总是比兔子强的。“根据我的研究,并不尽然。如果你想的话,你可以来我洞里,自己读它。如果你不能被说服,你可以把我当午餐吃了。”“你真的疯了!”但狐狸很好奇,而且读读论文也不会损失什么,就跟兔子进去了。狐狸再也没有出来。

几天以后兔子又出来休息。一只狼从树丛中出来并准备吃她。“慢着!”兔子叫道。“你现在不能吃我。”“为什么呢?我毛绒绒的开胃菜。”“我的论文《兔子比狐狸与狼的优越性》几乎要完成了。”

狼笑得太厉害,以至于松开了抓住兔子的手。“也许我不应该吃你。你的脑子真的有病,你可能有某种传染病。”“你可以自己来读它。如果你不同意我的结论,你可以把我吃掉。”

于是狼跟兔子进洞里去,再也没有出来。

兔子终于完成她的论文,并出来在莴苣丛中庆祝。

另一只兔子过来问她,“什么事?你看起来很快乐。”“是啊,我刚刚完成我的论文。”“恭喜!主题是?”“《兔子比狐狸与狼的优越性》。”“你确定吗?听起来不太对。”“喔!进来自己读。”所以他们一起进洞里去。

当他们进去时,朋友看到的是一个典型的研究生的窝,一团乱,在一个角落里,右边有一堆狐狸骨头,左边有一堆狼的骨头,而在中间,有一只巨大的、正在舔嘴唇的狮子。

老人与孩子

有一位美国老人住所的附近,每天午后都有一群小孩聚在一起吵吵闹闹,使得他无法休息。

有一天,孩子们吵得很凶,他实在受不了了,正要发火,忽然灵机一动,把孩子们叫到房里,非常诚恳地对他们说:“我特别喜欢你们玩耍时的欢闹声,但是最近我的耳朵越来越聋了,几乎听不到你们游戏时的声音了,这真是太遗憾了!我想请你们每天中午都到我家门前游戏,并且尽量大声地叫喊,声音越大越好,然后你们到我屋里来领赏,每人5毛钱。”

第二天,孩子们如约而至,并扯开喉咙,拼命叫喊,老人果然给了他们每人5毛钱,还邀请他们明天再来。

第三天,孩子们又照原来样玩了一阵子,而后便进屋领赏,这次老人只给他们每人4毛钱,说这是因为手头太紧。第四天,每人只得3毛钱,而且老人告诉孩子们,第五天的赏钱还会更少,每人只得2毛钱。孩子们听后怨声四起,都说以后再也不来了,因为如此大声地吵闹,只值2毛钱,太不划算了......

从此,那位老人便可以安稳地睡他的午觉了。

禅学大师

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大师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味道如何?”大师问道。“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

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

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

大师问道:“什么味道?”“纯净甜美。”弟子答道。“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没有。”弟子答道。

大师点了点头,弟子终于悟到大师对他的苦心。

思考问题

有成就的人往往喜欢思考,经常问“为什么”,而且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也非常关注。

1921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在英国皇家学会工作了声学与光学的研究报告,取道地中海乘船回国。甲板上漫步的人群中,一对印度母子的对话引起了拉曼的注意。“妈妈,这个大海叫什么名字?”“地中海!”“为什么叫地中海?”“因为它夹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那它为什么是蓝色的?”

年轻的母亲一时语塞,求助的目光正好遇上了在一旁饶有兴味倾听他们谈话的拉曼。拉曼告诉男孩:“海水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可这一解释。它出自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勋爵,这位以发现惰性气体而闻名于世的大科学家,曾用太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的理论解释过天空的颜色。并由此推断,海水的蓝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所致。

但不知为什么,在告别了那一对母子之后,拉曼总对自己的解释心存疑惑,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疚。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那种到所有的“已知”中去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不禁为之一震!

拉曼回到加尔各答后,立即着手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发现瑞利的解释实验证据不足,令人难以信服,决心重新进行研究。

他从光线散射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人手,运用爱因斯坦等人的涨落理论,获得了光线穿过净水、冰块及其他材料时散射现象的充分数据,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显出蓝色的机理,与大气分子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蓝色的机理完全相同。进而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统称为“拉曼效应”,为20世纪初科学界最终接受光的粒子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930年,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

想象力的魅力

想象力能使常被认为不可能的东西变为现实。拿破仑说过:“想像支配人类。”

想象力,这是人的伟大之处。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丹尼尔·高曼说:“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将以有无创造性思维的力量来论成败。”而作为决定创造范围的想象力就当然也显得很为重要了。

看过《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读者应该记得福尔摩斯是如何在面对他所遇到一件件稀奇古怪的案件时施展他的想象力的。他往往是根据他经过仔细观察后得到的线索来进行想像,有很多想像是常人所不能想到的,然而福尔摩斯却突破常规,大胆进行想像,最后根据想像进行追察,出人意料地破了案。

福尔摩斯在总结他的破案经验时曾对华生说过苏格兰的警察们有时老破不了案,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因为他们缺少想象力。福尔摩斯的许多破案方法至今仍然是许多警察学校的必修内容。

譬如,如果我们看到七条菜青虫卷曲身子从斜面滚下去,普通的联想顶多认为菜青虫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逃避的方式;但放开一步联想,我们很快就能想到轮子,再放开一步,也许我们会联想到人类可以利用一个球形的充气囊从悬崖上往下跳;如果做无限制的联想,我们甚至可以去想菜青虫滚动的轨迹可能与某一个行星的公转轨迹相似,或者气候的变迁使得莱青虫采取了这种姿势的卷曲与滚动。当然,想象力可以无边无垠,但最终都要回复到正在学习的内容或正待解决的问题上来。你需要记住的是,无论你的想像多么荒诞不可理喻,如果有助于解决问题或者使你产生绝妙的创意,那么你就采取了正确的做法。当爱因斯坦思考相对论时,他正在做着白日梦,幻想着自己正骑在一束光上,做着太空旅行,然后思考:如果这时在出发地有一座钟,从我坐的位置看,它的时间会怎样流逝呢?这样做并不复杂,我们何不也尝试着做一做呢?

兔子生存法则

一只狮子发现一只兔子,追了它大半天,最终还是没追上。其他动物嘲笑狮子,狮子无奈地说:“我跑只不过是为了一顿晚餐,兔子跑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我当然跑不赢它。”

一只狮子遇上一只兔子,奋力向它扑去。兔子自忖最终难逃狮子的魔爪,便撒腿向草地跑。一个追,一个跑,眼看兔子就要被狮子抓住,狮子却放弃了兔子。因为狮子发现兔子把它引到一群绵羊面前。羊与兔比,狮子当然要舍兔而取羊,不为别的,只为羊的肉比兔多。

一只狮子遇上两只兔子,一只在前,一只在后。前面的善跑,后面的不善跑。后兔与前兔打招呼:你得挺住,多跑一会儿,把狮子拖累;等狮子再来追我时,我就能跑赢它了。最终的结果是,狮子徒劳无功,两只兔子安然无恙。要说明的是,后兔事后无偿为前兔供应了一个冬季的松子果。

一只吃饱的狮子在闲逛时发现一只兔子。狮子想吃它,可胃撑得受不了;想放它,一则觉得便宜了它,二则有损森林之王的威严,实在不妥。聪明的兔子看出狮子的心思,说:“高贵的狮子先生,我实在不忍心让我那不太嫩也不太美的肉来使您饱胀的胃难受,可我也不忍心您因为不吃我而失去您的尊严。为了报答您,我决定给您回‘扣’——绵羊一定通知您,而您,只需假惺惺地追一追我,到没人的地方就放了我,就当您活动活动筋骨吧,如何?”狮子眯起眼想了想,果然是个好办法。于是兔子与狮子玩了一次友谊“赛跑”,事后兔子拿了“回扣”给狮子——不敢毁约,因为它知道,明年还得靠那只经常“吃饱”的狮子帮忙才能“生存”。

上面四只狮子碰巧同时遭遇上面的五只兔子,最终的结果是那只为了保住自己性命只知道跑却不知道想其他办法的兔子葬身狮口。因为它也许能跑赢一只狮子,但绝对不可能又跑赢其他的狮子。后来狮口余生的四只兔子碰头后总结“生存法则”,归纳为四点:第一,只靠自身力量绝对不行;第二,必要时可牺牲他人;第三,发挥集体的力量;第四,充分利用物质利益对敌对友的“亲和作用”。这就是“兔子生存法则”。

20世纪中期的几年当中,美国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们一直饶有兴致地加长和降低车身,因此他们生产出的车型一年比一年大方、流畅、美观。可是,出人意料,黑森林中突然就冒出个李逵——大众甲壳虫,就车身来说,“大众甲壳虫”的车身是又短又宽,丑陋无比,与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们生产的线型流畅、车身宽长的汽车相比,可谓反差太鲜明了。你们不是追求车身宽长,流畅美观吗?我就非来个丑陋不堪的“甲壳虫”。这就是逆向思维的结果。

穷人的生活

一个穷人与妻子,六个孩子,共同生活在一间小木屋里,局促的居住条件让他感到活不下去了,便去找智者求救。他说,我们全家这么多人只有一间小木屋,整天争吵不休,我的精神快崩溃了,我的家简直是地狱,再这样下去,我就要死了。

智者说,你按我说的去做,情况会变得好一些。穷人听了这话,当然是喜不自胜。

智者听说穷人家还有一头奶牛、一只山羊和一群鸡,便说,我有让你解除困境的办法了,你回家去,把这些家畜带到屋里,与人一起生活。穷人一听大为震惊,但他是事先答应要按智者说的去做的,只好依计而行。

过了一天,穷人满脸痛苦地找到智者说,智者,你给我出的什么主意?事情比以前更糟,现在我家成了十足的地狱,我真的活不下去了,你得帮帮我。智者平静地说,好吧,你回去把那些鸡赶出房间就好了。过了一天,穷人又来了,他仍然痛不欲生,他哭诉说,那只山羊撕碎了我房间里的一切东西,它让我的生活如同噩梦。

智者温和地说,回去把山羊牵出屋就好了。过了几天,穷人又来了,他还是那样痛苦,他说,那头奶牛把屋子搞成了牛棚,请你想想,人怎么可以与牲畜同处一室呢。“完全正确,”智者说,“赶快回家,把牛牵出屋去!”

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过了半天,穷人找到智者,他是一路跑着来的,满脸红光,兴奋难抑,他拉住智者的手说:“谢谢你,智者,你又把甜蜜的生活给了我。现在所有的动物都出去了,屋子显得那么安静,那么宽敞,那么干净,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开心啊!”

亲爱的小孩

不是没有介入过希望工程,但都是被收去一笔钱了事。真正与结对的小孩见面,还是头一次。

那个偏远而宁静的小山村的会堂今天张灯结彩,从仪式一开始,一排七八个小孩就在那儿坐着了。他们很小,很乖,一个个一动不动。此前我已填过一张捐助卡片,知道对方是个二年级男孩,现在我远远地猜测着哪个是我的小孩,以至于一个接一个领导的讲话半句也没听进去。

终于有一个穿红衣服的男孩被领到我的面前,我们一对对地在台上相倚着立成一排,摄像机也同时扫描过来。

这时我发现,在场的男孩女孩臂上差不多都有两条或三条杠的少先队干部标志,而我的小孩没有。且从老师介绍中得知,这些孩子大多成绩优异,于是我们就有了如下的对话。

老师说他一年级时是个差生,现在达到中等。我说,没关系,分数不是最重要的。老师说但这孩子懂事,不像别的男孩那样调皮。我说,你可以调皮一些的。他一脸茫然地看着我,连预先想好的“谢谢阿姨”之类的词儿都忘了说。

播出时我们的镜头理所当然地被剪去了。后来得知,除我之外几乎所有的捐助者都预先对受捐对象提了至少是“品学兼优”一类的条件,最苛刻的一位女士甚至提了包括成绩名次、相貌、身高、性别、是否听话、健康状况、家庭成员状况等十条要求。淳朴的乡村老师居然还真的按条件找着了一个孩子,电视播出时镜头在她俩身上停留时间也最长。而我从内心里希望剥夺这位女士的捐助权。按这些苛刻的条件,我的孩子便没有受助资格,而凭什么,我们拿出区区几百元钱,就自以为有资格要求孩子们这样那样!

和孩子们只相处了很短时间就分手了。印象中我的小孩比较沉默,自始至终不见他笑,让人心酸。

如果说这就是希望工程,从此我只遥遥地希望,我亲爱的小孩,你要多多绽开笑颜。

与老虎竞争的猴子

猴子发现老虎向山上走去,心想,山上一定有鲜美的桃林,否则,老虎就不会离开家园,不辞辛苦地向山上爬的。

猴子抄近路,飞一般地抢在老虎的前面。翻过一座山后,果然有一片桃林出现在眼前。

猴子怕老虎跟上来与它争吃桃子,赶快爬到树上,抓着树枝把桃子全摇落下来,然后转移到草丛中。

猴子躲藏在一旁的大树后面偷偷观察着老虎的行动。而老虎从这里经过时仍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

猴子的心中又暗暗嘀咕起来:前面一定有更美好的桃林,要不,老虎还会继续前行么?

猴子又抄近路,飞一般地抢在老虎前面,果然,又一片更大更好的桃林出现在它的眼前。它赶快摇落了树上的桃子,藏在草丛中……

老虎仍然一步一步地走着自己的路。在一座四周极开阔的山头上,老虎停了下来。它四下张望,山上山下所有的动物的活动情况都尽收眼底。

它选准了自己要猎取的目标、角度、时机,一股风暴般地扑了下去……

这时,躲在不远处偷看的猴子才明白:原来老虎所要寻找的并不是桃子。

因此,猴子赶快顺着原路向回跑,可是,那藏在草丛中的一堆堆桃子已被蚂蚁、虫子糟蹋得不成样子,有的已被别的动物搬走了,有的已被雨水腐烂了。

真理亦须巧言

苏丹梦见自己所有的牙齿都掉了。于是,一觉醒来,他召来智者为他解梦。

智者说:“陛下,你很不幸,每掉一颗牙齿,你就会失去一个亲人。”

苏丹大怒:“你这个大胆狂徒,竟敢胡言乱语,给我滚出去!”

苏丹另外找来一位智者,向他述说自己的梦。智者听完说:“高贵的陛下,你真幸福呀,这是一个吉祥的梦,意味着你比你的亲人更长寿。”

苏丹听完后,命人奖赏这位智者100个金币。

这位智者走出宫殿时,一位侍者走过来对他说:“真是不可想象,其实你同第一位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为什么你会得到奖赏?”

智者语重心长地说:“很简单,一切都是由表达方式决定的。”

盐一样的智慧

有这么一个故事:老族长带领村民日夜兼程,要把盐运送到某地换成过冬的大麦。

有一天晚上,他们露宿于荒野,星空灿烂。长者依然用祖先世代传下来的方法,取出三块盐投入篝火,占卜山间天气的变化……大家都在等待长者的“天气预报”:若听到火中盐块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那就是好天气的预兆;若是毫无声息,那就象征天气即将变坏,风雨随时会来临。

长者神情严肃,因为盐块在火中毫无声息。他认为不吉,主张天亮后马上赶路。但族中另一位年轻人,认为“以盐窥天”是迷信,反对匆忙启程。

第二天下午,果然天气骤变,风雪交加,坚持晚走的年轻人这才领悟到长者的睿智。

其实,用今天的科学解释,老族长也是对的,盐块在火中是否发出声音,与空气中的湿度相关。换句话说,当风雨欲来,湿度高,盐块受潮,投入火中自然喑哑无声。

奔走的蚂蚁

一只蚂蚁爬上了办公桌,急匆匆地向前奔走。

它黑黑的,小小的,奔走在偌大的办公桌上,愈发地显得单薄和纤小。我不知道它从什么地方来,要奔赴到什么地方去。我所清楚的是,这只蚂蚁一定在匆忙之中走错了方向,毕竟,我这里除了一桌子的寂寞,什么也没有。我把手放在它奔走的前方,待它爬进我的掌心后,轻轻地把它送归到地板上。

——我不想让它在迷途中走得太远。

然而,没多久,它又从桌子的另一角出现了,依旧是一样的匆忙。我笑了,重新把它送归到地板上,心想,如果再找不对路,它一天的时光可能就要荒废了。不料,我刚刚把它放在地板上,它顺势一扭身,竟然不屈不挠地从远处的另一条桌腿攀了上来。

一枝铅笔

纽约里士满区有一所穷人学校,它是贝纳特牧师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创办的。

1983年,一位名叫普热罗夫的捷克籍法学博士,在做毕业论文时发现,50年来,该校出来的学生在纽约警察局的犯罪记录最低。

为延长在美国的居住期,他突发奇想,上书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要求得到一笔市长基金,以便就这一课题深入开展调查。当时布隆伯格正因纽约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受到选民的责备,于是很快就同意了普热罗夫的请求,给他提供了1.5万美元的经费。

普热罗夫凭借这笔钱,展开了漫长的调查活动。从80岁的老人到7岁的学童,从贝纳特牧师的亲属到在校的老师,总之,凡是在该校学习和工作过的人,只要能打听到他们的住址或信箱,他都要给他们寄去一份调查表,问:“圣·贝纳特学院教会了你什么?”

在将近6年的时间里,他共收到3756份答卷。在这些答卷中有74%的人回答,他们知道了一枝铅笔有多少种用途。

普热罗夫本来的目的,并不是真的想搞清楚这些没有进过监狱的人到底在该校学了些什么,他的真实意图是以此拖延在美国的时间,以便找一份与法学有关的工作。

然而,当他看到这份奇怪的答案时,再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决定马上进行研究,哪怕报告出来后被立即赶回捷克。

普热罗夫首先走访了纽约市最大的一家皮货商店的老板,老板说:“是的,贝纳特牧师教会了我们一枝铅笔有多少种用途。我们入学的第一篇作文就是这个题目。当初,我认为铅笔只有一种用途,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