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知“心”人:心脏科医生的倾情告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5 17:45:30

点击下载

作者:惠慧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做知“心”人:心脏科医生的倾情告白

学做知“心”人:心脏科医生的倾情告白试读:

前言

常有人问我:惠大夫,你是一名三甲医院的心脏科主治医师,平时的工作量很大,总有做不完的手术、看不完的门诊、做不完的研究,怎么会愿意并付出如此大的精力来做医学科普呢?

我笑曰:“源自‘切肤之痛’。”

支气管哮喘,犹如恶魔一般,折磨我近十年之久。记得读高一的那年冬天,哮喘再次凶悍来袭。遗憾的是,在明确诊断之前,我的诊断一直是“慢性支气管炎”,处方如旧:抗生素和平喘药。诊所医生的医嘱是:红霉素、氨茶碱。不曾想,初次谋面的红霉素却意外地让我休学近一个月的时间。

红霉素,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皮肤软组织的感染。而“经验老到”的我,却是首次使用。在静脉输注红霉素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症状(如胃痛、胃胀等),并且滴注速度愈快,反应愈重。因担心耽误学业,在不知情的前提下,我故意调快了输注速度,原本需两个小时的输注时间,被我人为地缩短为半个时。

诊所医生刚刚硕士毕业,临床经验不足;再者,诊所患者很多,他也无暇顾及这个小细节。

首日治疗后,胃部轻微疼痛。我想这一定是吃的问题。然而,连续三天,胃痛逐渐加重,直至无法进食,频繁呕吐。等医生知道真相后,已然无法阻止胃痛对我的疯狂肆虐。当时的我第一次离开父母,只身一人来到城市读书。于是,孤独、担忧、恐惧占据心头。当父亲来学校接我的那一刻,我泪如泉涌,失声地对父亲说:“我要回家!”

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整,哮喘缓解了,胃痛却迁延不愈,成了一个难以摆脱的“病根”。

我没有怪医生,因为我知道,医生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能有幸被“科普”、能多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就再好不过了。

如果说,患上哮喘是促使我学医的主要原因,那么“红霉素事件”在我的内心深处则成了我坚持医学科普的始动因素。

科普远重于临床。医生治病,只能救治患者一个人,而医学科普却能惠及更多读者。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我了解是红霉素导致了我的胃病,也不至于发展到需要休学治疗的地步。

很遗憾,至少到现在,也很少有专业医生有时间或愿意花时间投身于医学科普事业中。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充斥着商业利益的“冒牌”科普医生,他们打着科普的幌子来兜售自己的商品,甚至打击现有的医疗技术。

我相信,有不少读者听过一些关于心脏支架的流言蜚语。其中的两则“科普”曾刷爆朋友圈。其一,支架早就过时了,支架在几十年前就已被发达国家淘汰了,所以千万不能安装心脏支架。其二,患上冠心病,千万不要安装心脏支架,因为一个神奇的“偏方”——将洋葱、黄瓜、胡萝卜等果蔬捣碎成汁,连续服用数日,即可开通被阻塞的心脏动脉……更有甚者,少数医生也在转发类似“科普”,滑天下之大稽!

现实往往很残酷,我曾经收治过的几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是因为受到此类“伪科普”的影响,拒绝安装心脏支架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书中有详细的讲述)。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是支持我进行科普的动力源泉。

2000 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说:“上医治未病,中医治预病,下医治已病。”这句话的意思是,最高明的医生治疗还没有发生的疾病,中等的医生治疗将要发生的疾病,而普通的医生则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或许,在骨子里,所谓的“上医”才是我医学事业的终极理想吧!

何谓“科普”?简而言之,即科学普及化。

在我眼中,优秀的科普是老百姓真正能读明白的科普,没有过多的医学术语,没有复杂的逻辑关系,而是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生动的描述来讲解专业的医学知识,让百姓带着兴趣来学习。

在本书中,我以此为目标,尝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病例,再结合专业知识,尽力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然而,这正是我写作时的最大障碍。创作《学做知“心”人:心脏科医生的倾情告白》之初,困难重重。

一次凌晨,妈妈疑惑地问道:“儿子,你最近为什么总熬到下半夜,天天守在电脑旁干吗呢?

”我回道:“俺在写书,搞创作呢!”“你高考时的语文成绩不是不太好吗?还能创作?”,妈妈笑道,给我倒上一杯温水,接着说:“儿子,只要你有信心,你可以的,妈妈相信你!加油!”

妈妈逗我的玩笑话,着实反映了我那捉襟见肘的文笔。在写作初期,每每都能联想到赵本山和宋丹丹演绎的小品《说事儿》:犹如白云写《月子》一般,有时,一个小时都憋不出几个字!然而,我本人做梦也没想到,在未来的某一天,我竟会与“作家”这么高大上的称呼有所关联。罢了,谁让医学科普是我的理想呢!

为了克服写作的“硬伤”,我开始向职业作家请教写作知识,学习修辞语法,阅读大量文学著作,利用工作和生活之余的每一点、每一滴的时间来学习和进行写作。其目的只是希望可以写出一本与众不同的科普,写出一本妙趣横生、客观准确的科普,写出一本老百姓真正能读懂的科普。

正如书名《学做知“心”人:心脏科医生的倾情告白》一样,我希望各位读者通过阅读我的科普文章能有所得、有所获,能更了解心脏,熟悉常见心脏病的科普知识,让《学做知“心”人:心脏科医生的倾情告白》成为您的枕边书。不过,因所学知识有限、笔触过于浅弱,如有纰漏,在所难免。在此,惠大夫真诚希望您给予宝贵的指导和建议,以便再版时进一步完善。

最后,要表达一下我最诚挚的谢意。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张鸽编辑,在创作、审稿和校稿中给予我的宝贵建议和帮助!感谢我的老同学温立超(笔名:三羊猪猪)在写作方面给予我的耐心指点!

感谢大连医科大学艾桦生物医学插画工作室的张兆曦、周雨童、朱一丹、孙诗竹,有了这几位学弟学妹们的帮助,我的科普变得更加地生动、易读易懂!

感谢我的家人,我的宝贝悉悉和城城,是你们,让我时刻充满着前行的动力和对未来的憧憬!

同时,也要感谢读者您。您的支持,才是我科普路上最大的精神支柱!

谢谢你们!第一章医路起航哮喘成就我的医生梦

战国时期,屈原在《九章·惜诵》中书:“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历多次手臂折断,就能懂得医治手臂的方法,自己也就成了良医,也就是后人常说的“久病成医”。然而,对于我个人来说,踏上医学这条路,却是因为“久病不得医”。

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同样是“80后”,大多数人对农村孩子的童年是这样的印象: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拖着一把鼻涕泡,满村地跑闹嬉戏……在当时,父辈们对医学知识了解匮乏,加上经济条件受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们常年忙于田间地头,几乎不会关注孩子们类似鼻涕、咳嗽这样的小状况。

小时候的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每逢秋冬换季都要咳嗽、气喘一阵子,由此还落下个“小气管炎”的绰号。我对头孢菌素、氨茶碱、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安乃近、止咳糖浆都用到自己会调整剂量了。其实,这都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一些老者甚至是“大仙”们所推介的千奇百怪的偏方:生吃鸡蛋、糖拌鸡蛋、白酒蒸鸡蛋、香油炒鸡蛋……这些匪夷所思的鸡蛋偏方,折磨得我至今也不想再吃一口鸡蛋了,连闻都不行!

12岁那年,我经历了人生所遇的最恐怖的偏方。时逢小年,我的咳喘病又发作了。嗖嗖的北风刮在脸上,犹如刀割一般,腊月的大地被雪亮的积雪完全覆盖,路上几乎看不到一个行人。老爸带着我,骑着当时家中唯一的交通工具——永久牌自行车,远赴30千米外的神秘村落,求取一种流行已久的咳嗽秘方——咳喘粉。其具体成分至今不明,我后来分析它应该含有甘草,因为闻一闻就能让人呕吐不止。讽刺的是,该药发挥疗效的关键所在则是让你冲水喝掉它,然后再把所有的胃内容物全吐出来,甚至包括胆汁。至今回想起来,当时的我倒是有那么一种“神农尝百草”的感觉,但从侧面也反映出当时百姓缺乏医学常识和滥用药物的残酷现实。

我的咳喘病不仅没有治愈,而且反复发作,逐渐加重,最后严重到让我无法继续正常学习和生活,那正是我读高中的时候,爸爸终于放弃了对偏方的信任,长途跋涉,带我到了离家200千米以外的当地最好的医院。呼吸科专家简单询问了病史,仅做了一个检查,就确诊我的咳喘病:支气管哮喘。医生为我开了吸入型激素治疗的处方,不到一年时间,伴随我近10年的咳喘症状竟奇迹般地消失了。

已记不清是在被确诊的那一刻,还是在确诊后回家的路上,抑或是在第一次雾化给我带来轻松呼吸的那一瞬间,我就在心里埋下了报考医学院校的愿望。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愿望同时也是郑重的决定——我要成为一名医生。

疾病与死亡,是人生必然要经历又无法摆脱的过程。多年的顽疾让我发现,比卧病在床更令人绝望的是对疾病的一无所知,那种恐惧正如杜甫在《登高》中所说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那般。也正因为经历过这样的恐惧,我才坚定地踏上了漫漫学医路。在从医的历程中,我发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为更多的患者消除类似的恐惧,这又让身为医者的我多了一种成就感和使命感。

医路艰辛!大多医者至少需要经历5年的大学时间苦读,继而攻读硕士、博士。医者,注定忙碌:查房,出诊,科研,教学……然而,正是那种庄严的使命感和荣耀的成就感,为漫漫医路上的我们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自成为医生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在心里许下了一个愿景:让天下百姓尽可能地了解医学、了解自己的身体,少走求医弯路。而今,从医十年有余,在有限的业余时间内,将我之所学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广大读者献上这本心脏病科普读物。惟愿以己绵薄之力,助全天下百姓健康幸福!探秘心脏及血液循环系统

每个心内科医生都会遇到患者这样的疑惑:冠心病是心脏病吗?瓣膜病与心脏病有何关系?什么是心血管疾病呢?诸如此类问题,在医生眼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换个角度,想让不懂医学的百姓去理解,真的颇有难度。如要解决这些疑惑,了解常见的心脏病知识,需从最基本的心脏及血液循环系统的解剖结构说起。

早在2000多年前,祖国医学经典巨著《黄帝内经》就有“诸血皆归于心”“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等论述,说明我国古代人民对血液循环早已有一定的认识。

在西方国家,被誉为“现代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提出了“四体液学说”,认为血液、黑胆汁、黄胆汁和黏液维持着身体的平衡,如果其中一种体液过量了或者平衡被破坏了,就会产生疾病。但在希波克拉底时代,医学家们认为“动脉”是气管,而“静脉”则是内含血液的血管,这说明当时他们尚未完全弄清楚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解剖结构。

生于公元前384年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动物学的创始人。他在《动物志》中说:“所有动物的血液都在它们的血管中流动,并且通过搏动传到全身。”在他看来,心脏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灵魂和智慧的中心,血管依赖着心脏依次搏动,而大脑的作用仅是分泌黏液和冷却血液。

随后,亚拉山大城诞生了一名伟大的医生——埃拉西斯特拉图斯(Erasistratus),他是当时最优秀的解剖学家之一。他认为,人体中有三种管道——静脉、动脉和神经,三者相互交织而构成各种器官,但动脉里并没有血液,只是传送气体的管道,呼吸也只是用于更新气体。虽然埃拉西斯特拉图斯的循环理论是错误的,但是他提出了有关动脉、静脉等的想法,而且他实施了人体解剖术,并把解剖数据应用于病理学中。

到了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实验生理学教父”盖伦(Galen)认为,动脉血管中流淌着血液,而不是以往认为的“气”,他颠覆了以往埃拉西斯特拉图斯等医学家们的观点。盖伦解剖活体动物,暴露其身上的一段动脉血管,两端用线结扎后在中间切开,结果发现血管里流淌的是血液,并通过这个实验证明了他的想法。他认为,心房是静脉血管的延续,而心脏则由两个心室组成,血液通过两个心室之间的小孔道直接流通。肝脏将由食物变成的“乳糜”转化为暗红色的静脉血,滋养全身器官。其中,部分血液通过肺动脉进入肺,在这里排出“烟气”,部分血液通过心室之间的小孔道进入左心室,并与肺动脉从外界吸取的“元气”相遇结合成鲜红的动脉血,分布到全身各处。遗憾的是,盖伦对血液循环系统的理解是错误的,他否认血液是循环的,认为血液只是由食物在肝脏转化而生,并在流至全身的过程中消失殆尽的。

在当时的社会,宗教统治一切,禁止进行人体解剖,像盖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能做出如此推断,纵使有所谬误,也已难能可贵了。

而真正对血液循环系统的理解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非威廉·哈维(Harvey,1578—1657)莫属。哈维认为心脏具有泵血功能,是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的动力源泉。这在1628年TheMotionoftheHeartandBlood(中文译作《心血运动论》)一书中有所提及。“血液从右心耳(心耳目前已改称为心房)流入右心室,从右心室经两肺后至左心耳,然后流入左心室和主动脉,由此达至遍布全身的动脉,经过组织流入静脉,再由静脉返回心脏基地。”

由此可见,哈维的理论为我们之后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近代理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他并未解释动脉和静脉是如何相通的。166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切洛·马尔皮吉(MarcelloMalpighi)终于解答了该疑问。他在利用显微镜观察青蛙的肺部和肠系膜时发现,当血液从动脉流至静脉时,不是通过组织中一些模糊的腔隙,而是通过动脉和静脉之间极为微小的、网状的血管连接在一起的,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毛细血管。

直至近代,随着解剖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家们才逐渐揭开了谜底:血液循环系统是血液在体内流动的通道;而心脏则是推动血液流动的核心动力器官,它的每次搏动都将心脏内的血液推送至全身各处。(周雨童作画,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正常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钟,按平均70次/分钟来计算,意味着在一天时间内,心脏将持续有力地搏动10.08万次。正如哈维时代所描述的那样,心脏好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泵”,不停地进行收缩-舒张运动:在收缩时,将鲜红的、富含氧气的动脉血通过主动脉输送至全身各器官,而后在毛细血管网交换变为暗红色、低氧含量的静脉血;在舒张时,全身的静脉血回流到肺循环,进行血氧交换,转变为动脉血,如此循环下去。

那么功能如此强大的心脏是如何构成的呢?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常把心脏比作一间四居室的房子(即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由“墙壁”“下水管道”“电路系统”及“窗户”等结构组成,而对应的解剖结构是心肌、血管、电传导系统及瓣膜。如果“墙壁”坏了,则意味着心肌出现了问题,如心肌病、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如果“下水管道”不通畅,则意味着冠状动脉狭窄,会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如果“电路”断路或搭错“电线”了,则意味着会出现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速等;如果“窗户”出现问题,则意味着会出现心脏瓣膜疾病,如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等。(孙诗竹作画,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张兆曦作画,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心脏的结构如此复杂,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不少麻烦,至今没有一项辅助检查能完美解决所有问题。比如,心电图可以轻易发现“电路”的问题,常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脏超声擅长于探查心脏的框架结构,往往可以发现心肌、瓣膜等结构的异常;而冠状动脉造影术则是检查“下水管道”的专家,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所以说,针对心脏疾病的辅助检查并非越贵越好,而应根据不同的病情特点,选择最合理的检查项目。

以上内容介绍了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结构特点,旨在让不懂医学的百姓初步了解心脏病相关的基础知识。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会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的诊疗方法、认识误区等,希望能给您带来与众不同的关于心脏病的科普知识。第二章探索心脏里的下水管道一张心电图报告引发的恐慌

志峰是我的台球好友,我平时空闲下来,总会叫他一起打几局。

一个夏日的午后,天气热得让人心烦气躁,我拨通了志峰的电话:“哥们,这天太热了,咱们打台球,之后乘乘凉去!”“哦……不想去了。”电话那头,志峰有气无力地回道。

志峰和我结缘于台球运动,性格爽朗,身体健硕,浑身都充满着健康和正能量的气息,因为是同龄人,和他总有谈不完的话。他是个乐天派,“做人要乐观”是他的口头禅。他同样热衷于台球运动,每约必应,从没拒绝过我的邀约。“哥们,怎么了?”我问道。“惠,正要给你打电话呢。我……我……我得病了!”志峰声音低沉,吞吞吐吐,“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

往日的志峰,谈笑风生,骨子里有着永不言败的精神,我头次遇到他现在这样的状态,心里想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兄弟,怎么回事,快跟我说说?”我急忙问道。“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胸闷、心慌,心脏突突跳,精神越来越差。我怀疑心脏出了问题,就到家附近的社区做了个心电图检查。果不其然,大夫说,我的心电图有问题,可能是T 波或是ST段的,反正就是有问题,我心肌缺血了。大夫说,这是冠心病……这是老年慢性病啊……”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别着急,志峰。赶紧过来,把心电图带着,我先帮你看看。”

在过去,说到冠心病,的确是老年人的“专利”,鲜有年轻人患病,但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冠心病的发病年龄也逐渐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罹患冠心病的年轻人通常有如下几个特征:肥胖、吸烟、有冠心病家族史、不爱运动。志峰,才30岁出头,不吸烟、不好酒、爱运动,我实在没想到他会患上冠心病。

不到10分钟,志峰就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了!“这么快速度跑过来,你难道没有胸闷、胸痛和心慌的感觉吗?”我问道。“一想到你能给我治病,我好像没那么严重了。反正,一路小跑过来,没有一点儿问题。”说话间,志峰就把心电图塞给了我。

在心电图的右上角,有一条结论:窦性心律、T波异常,考虑心肌缺血。“你看,真的是心肌缺血!”志峰向我哭诉。“别慌,跟我说说你的具体症状吧。”我问道。

志峰的身体向来很好,可他公司的运营当时出了点状况,不得不天天熬夜、东奔西跑,饮食也不规律,不经意间才发现胸闷、胸痛、心慌的症状。他越担心自己的身体,反应就越大。

我继续问:“这个毛病,是不是与运动没有关系?持续时间是不是时长时短?”“你怎么知道的?”志峰疑惑地问道:“对啊,有时几分钟,有时会持续几个小时。犯起毛病来,不管是在运动状态还是不在运动状态;有时犯病了,运动后反而能减轻呢……”“好了,我知道了,”没等他说完,我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这不是心肌缺血,也不是冠心病,完全不必担心。”“啊?为什么啊?心电图报告上不写着心肌缺血吗?什么是心肌缺血?什么是冠心病?为什么我的心电图报告有问题,却不是心肌缺血呢?”听完我的结论,志峰如释重负,显得很兴奋,却又迫不及待地提出了一长串问题。“看你急的,请少安毋躁,慢慢听我说。”我回道。

事实上,类似志峰这样的患者屡见不鲜。很多人仅因为有胸闷、胸痛等症状,加上心电图的特殊形态变化,如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多见于真正的心肌缺血),就被戴上了“冠心病”这顶沉重的大帽子,其实不然。那么,到底什么是心肌缺血,它与冠心病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讲述这个概念之前,先讲讲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是专门负责给心脏供血的动脉血管,起自于主动脉,像树根一样向左、右两端逐级分支,并分布于心肌表面。从正面看,其如同欧洲古代帝王的皇冠形状一样覆盖于心脏表面,故命名为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张兆曦作画,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健康人的冠脉管腔是通畅的,以保证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动脉血可以畅通无阻地滋养心肌细胞,来维系心脏正常的泵血功能。而保证管腔通畅的关键之一是拥有健康完整的血管内皮:它相当于一层保护膜,紧紧地附着于血管内壁,将血管壁和血液隔离开来,防止血液中的“坏胆固醇”破坏血管壁。(张兆曦作画,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然而,血管内皮并非坚不可摧。人的年龄越大,血管内皮越脆弱。高血压、高血糖、吸烟及肥胖等因素还能加速血管内皮层的破坏。与此同时,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乘虚而入,沉积在管壁内膜中形成脂质条纹,后者逐渐演变成粥样硬化斑块。而这个斑块就是心肌缺血的“元凶”!

试想一幅优美的画面:秋高气爽,长长的河道,岸边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由于河水不断地滋养,水稻长势喜人;但如果天公不作美,如此美好的平衡状态就被破坏了:稻田上游,河水被截流了,水稻会是什么命运?如果截流的面积较小,水稻或许会继续成长;但随着截流面积的不断加长,水稻得不到充足的水分,生长速度势必受到影响;如果河水完全被中断,则水稻会枯萎、死掉。

正如上述比喻,水稻是心肌细胞,河道是心脏的冠状动脉,

河水则是冠状动脉内流动的血液。在正常情况下,充足的动脉

血会不断地滋养着心肌细胞,让其发挥正常生理功能。但是,如

果冠脉血管被粥样硬化斑块截流后,导致不能提供充足的血液,就会发生心肌供血不足,即心肌缺血,而这种疾病被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换言之,绝大多数的心肌缺血是由冠心病导致的。

在一般情况下,当冠脉狭窄达到50%~70%的程度时,患者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心动过快,会发生胸痛、胸闷等心肌缺血的症状,即心绞痛。此时,如果停止活动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则胸痛会明显缓解。但如果冠脉被完全闭塞,则心肌细胞会因为血液供应中断而缺血坏死,此时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在这种情形之下,即使停止活动、含服硝酸甘油,也不会有明显的效果。

说到这里,志峰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冠心病与心肌缺血的关系了。(张兆曦作画,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在跟志峰解释心电图问题的过程中,我着重强调了以下观点:心电图固然是诊断心肌缺血的简单且有效的“神器”,但仅凭一张心电[1]图的T波异常和ST段改变是很难确诊冠心病的

一般来讲,慢性心肌缺血往往会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剧烈、持续的活动一般会引起患者不适,如常见的胸痛、胸闷等心肌缺血症状。“首先,你手中的心电图并非典型的心肌缺血图形。更为重要的是,你在快跑或剧烈运动后没有出现任何心脏不适症状。况且,你年轻,没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你的冠心病从何而来?”我用肯定的态度对志峰说:“放一百个心吧,你肯定没有冠心病,该干吗干吗去吧。不过,一定要保证好好休息,切忌过度劳累。放心吧,不出3天,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果然不出所料。次日一早,志峰就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一觉醒来,感觉自己精力爆棚,又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了。其实,他根本没有患上任何心脏病,只不过是因为工作和精神压力过大而引发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罢了。心电图三剑客1. 普通常规心电图

普通常规心电图是最常用的心脏病检查依据,其检查的花费少(约20元),操作过程简单,数分钟即可完成。检查时,患者平卧在检查床上,裸露前胸、手腕、脚踝用于连接导联电极和夹子。其中,前胸6个导联球,手腕和脚踝共4个导联夹子,因能同时记录心脏12个方向的电流图形,故又被称为“12导联心电图”。在诊断心肌缺血时,有时需要加做右胸、后背共6个导联球,此时又称为“18导联心电图”。(周雨童作画,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小小心电图能为医生提供快速、有效的临床诊断依据,真正发挥了“以小搏大”的功效。但心电图的发明却经历了百年沧桑。

我们可以从字面角度去理解“心电图”的含义——心脏、电流、图形,即由心脏产生电流而形成的图形。

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现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可以起电。约一个世纪后,在1842年,法国科学家玛德希(Mattencci)发现心脏存在电活动。30年后,缪尔黑德(Muirhead)记录了由心脏电活动而产生的信号,这也是心电图的原始雏形。至此,心电图成了可以记录和发现心脏电活动紊乱的最直接工具。直至1887年,英国科学家奥古斯塔斯·沃勒(AugustusDisireWaller)应用Lippman毛细血管静电计,在人体体表记录了人类历史上的首份心电图。但是,因为汞的重力作用,这种仪器并不能应用于临床。

1895年,荷兰籍生理学家威廉·埃因霍温(Willem Einthoven)开始了心电图的研究工作。1903年,他成功研制了弦线式电流计,描述了因心肌兴奋而形成的波形,由此开创了体表心电图记录的历史。因为此项发明,埃因霍温获得了1924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并被冠以“心电图之父”的美誉。

埃因霍温在颁奖典礼上说,心脏病科学进入新的篇章,它不是靠一个人的工作,而是由许多天才的科学家超过了任何政治和文化的藩篱,潜心钻研而成的。他们在世界各地为科学的进步,并最终为造福于深受病患折磨的人们,贡献了全部的精力。

的确如此,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努力和贡献。心电图机在发明之初,体积庞大,重约600磅(1磅≈0.45 千克);1920年,出现可移动式心电图机;1928年,心电图机的体积缩小到可放入皮箱内。经过约90年的发展后,今日的心电图机日臻完善,体积如同电磁炉盘,移动方便,不仅记录清晰、抗干扰能力强,而且具备自动分析的诊断功能。心电图都有什么功能呢?(1)诊断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患者一般会有心悸、心慌的症状,只要在发作时检查心电图,捕捉到异常的电流信号,即可明确诊断。不过,遗憾的是,心电图只能记录数十秒的心脏电流情况,如果在检查期没有发病,检查结果可能完全正常。因此,医生常常会让患者做动态心电图检查:随身携带一个如同手机移动电源大小的便携式数据终端,患者称它为“小黑匣”,它会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心电图检查,可以全天候监控心律变化,发现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2)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即最严重的、急性的心肌缺血类型。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会出现T波对称高尖、ST段抬高、Q波形成等特殊的形态学变化。因此,对于疑诊心肌梗死的患者,首要的检查是进行心电图检查。值得注意的是,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呈动态性变化:在不同时刻,心电图亦会有不同的图形表现;有时,部分患者发病早期可能并不会出现上述典型的特殊变化。因此,当医生怀疑某患者患急性心肌梗死时,往往会间隔一定的时间多次复查心电图,一方面帮助明确诊断,另一方面帮助分析心肌梗死的发生部位。

一般情况下,医生通过分析患者的发病症状,结合心电图特点,能确诊大多数的急性心肌梗死。(3)诊断心绞痛。心绞痛即最常见的心肌缺血类型,多为慢性发病。当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亦会出现ST段压低、T波异常等变化。但需要注意的是,ST段压低及T波异常并不一定是心肌缺血,高血压、药物、电解质浓度等因素都能引起ST段的变化,甚至健康正常人亦有可能出现轻度的ST段和T波的变化。就像上文故事中的主人公志峰,他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T波改变”,但医生是不能仅凭那张心电图就将其确诊为冠心病的。

现如今,普通常规心电图已为人们所熟知,但鲜为人知的是心电图这个大家族还有很多成员,如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我将这三者戏称为“心电图三剑客”。其中,后两者弥补了普通常规心电图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心电图的诊断功能。2. 动态心电图

有的患者说:“我经常犯心慌的毛病,可是一到医院,却什么毛病也没有检查出来,心电图检查结果也都是正常的。”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的确,很多心律失常是间歇性发作的,如期前收缩(民间也称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它们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发作有时转瞬即逝,有时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更长时间;在发作间歇期,心电图检查结果可以完全正常。但如果患者在家里发生心律失常了,又不能及时检查心电图,这样就很容易因漏诊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医生在利用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时,讲究的是“动态性”的变化,即发病前、发病中和发病后的动态演变,仅凭一张心电图,多数时候无法明确诊断。

那么如何捕捉心电信号的连续性变化呢?最大的功臣非美国科学家NormanJefferisHolter莫属了。

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心电图,这是为纪念它的发明者

美国科学家NormanJefferisHolter而命名的。1914年2月1日,

Holter 出生于蒙大拿州的一个小镇,在家乡读完中学后,他于

1931 年到洛杉矶初级大学化学系学习并取得学位。毕业后,又到加州大学卡罗尔学院学习。在校期间,Holter就开始进 行生物电学技术的相关研究,包括青蛙肌疲劳试验等。1939 年,Holter在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与加州大学的Gengerelli博 士共同开展青蛙肌神经研究。8年后,Holter和Gengerelli尝试将生物遥感技术应用于记录人体心电图和脑电图,最终于 1961年7月20日在著名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心脏研究新方法》,标志着动态心电图技术的诞生。次年,首批动态心电图机面世。

由Holter发明的首批动态心电图机,体积犹如钢琴一样。如今,动态心电图机已发展到像手机的移动电源一样大小,不足半斤重(1斤=0.5千克),便于携带,可同步监测患者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信号。在记录期间,如果发生过心律失常,心电信号就会自动记录在储存卡内。医生取卡后,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分析后即可得出结论。

所以说,这样一部可以随身携带的心电图机可以不间断地记录心电信号,可将曾出现过的异常心律“一网打尽”。3.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众所周知,常规心电图是在人体平卧的状态下进行检查的,反映的是人体在休息时的心电信号。而当人在运动时,心电图的波形是否会发生特殊的变化呢?

这个疑问早在1908年就得到了解答。WillemEinthoven发现,人在运动后,心电图会发生ST段改变。1928年,Feil和Siegel发现运动可以诱发心绞痛,与此同时,心电图会出现ST段压低和T波改变。从那时起,科学家们才逐渐开始将“运动”“心绞痛”和“心电图ST段压低”等变化联系在一起。他们发现,心绞痛一旦发作,心电图上就会出现明显的ST段压低、T波高尖等变化。在运动时出现胸痛症状并且心电图的ST段压低了,意味着可能患上心绞痛了。

直至1932年,这个设想才得以实现:Goldhammer和Scherf提议将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用于明确心绞痛的诊断。但是,在诊断心绞痛方面,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也有所局限。该检查更适合于检查稳定劳累型心绞痛,不适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检查。即便是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也约有30%的漏诊率。在多数情况下,医生更喜欢通过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去筛查那些疑诊有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或者患病可能性小的健康正常人。

另外,在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中,患者需要做较为剧烈

的运动以增加心脏的负担,这样就可能诱发一些心律失常的表现。因此,该方法也用于诊断一些与运动相关的心律失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疗仪器是人造之物,是人

类用来证实和表达自己想法的工具,择其优势所在是医生的工作。正如唐代诗人贾岛的《剑客》所言:“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在诊病过程中,医生是永远的主角,通过精准的病情评估,充分发挥“心电图三剑客”的威力所在,才能明察秋毫,将多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绳之以法”。牙痛启示录——牙痛也是心绞痛?

2007 年,我的心内科医生执业生涯正式开始,所在医院为本市一家三甲医院,冠脉介入技术方面在当地也有绝对的优势。刚刚成为“惠大夫”的我,有种壮志凌云的豪迈——“若干年后,全国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大咖’,舍我其谁!”然而,一个牙痛的病例,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没有辛苦的学习和努力,想成为“大咖”,休想!

病房新入了一名患者,60岁左右的男性,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近期头痛、头晕症状加剧。我仔细翻看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志首页后,开始查房。“大爷您好,我是您的管床医生。”我来到患者床头,面带微笑地说。“哦,麻烦您了!大夫,我头痛得很厉害,还迷糊,不想吃任何东西。”他眉头紧锁,声音很小,满怀期待地回道。“放心吧,”我紧握着他的双手,信心满满地说,“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休息,配合治疗,剩下的都交给我。”

部分高血压患者会有头痛、头晕的症状,只要血压回落到正常水平,症状就会明显减轻直至基本消失。根据这个患者的主诉和症状,我判断,通过合理的药物搭配,血压完全可以控制。

随后的几天,常规检查结果逐项回报,跟我的判断差不多,持续治疗使血压逐渐回落,头痛、头晕症状也随之明显改善了。“大爷,怎么样?头还痛吗?”查房的时候,正赶上患者从开水房打水回来,他好像生怕错过了查房的时间,走得很急。“头真是不痛了,也不晕了,实习医生这几天给我量血压,都是正常值了。”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欲言又止的样子。“怎么了?还有哪里不舒服,您跟我说。”“哎……我就是不想麻烦您,可是……能不能帮我找个大夫看看牙?我这牙啊,痛了有一段时间了,时不时地发作,牙科诊所的大夫看不出来毛病,给开了消炎止痛药,可是一点作用都没有。”他捂着脸,但却好像找不到究竟是哪一颗牙齿在痛,手在腮帮子上来回变换停留的位置。“哦,原来是牙痛啊,我这就联系口腔科医生检查下,您先休息会儿。”我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是牙痛,就找口腔科医生会诊吧!

半个小时后,我就帮这位患者约了口腔科医生做检查。经过仔细检查,口腔科的同事并未找到患者牙痛的确切病因。“我这牙痛也挺奇怪的。别人牙痛都是喝凉水、吃酸辣的时候痛,一痛好几个小时。我和他们不一样,我的牙痛往往是在快步走或者干活累了以后才发作,时间也不长……”

听到这里,我突然有种不好的感觉,职业习惯使我对不明原因的疼痛总是保持警惕而谨慎的态度。回到办公室,我一直在回想他的话“快步走”“干活累了”;还有,查房时,他提着热水瓶急忙赶回来的样子……也就是说劳累后发病、休息后缓解,难道这是心绞痛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我决定为他急查一个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来佐证我的判断。

对于普通的心电图检查,大家一定不陌生,很多人做过:受检者仰卧在床上,将导联端固定到受检者的手腕、脚踝和胸前,将另外一端连接到主机上,半分钟内即可取出报告。

而所谓的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导联连接的方式与普通心电图一样,用导联端连接人体和计算机终端分析系统,只不过受检者不是仰卧,而是要在类似跑步机的运动平板上慢跑,最终得出运动时的心电图图形。此方法方便易行,费用较低,广泛应用于心绞痛(特别是稳定劳累型心绞痛)的诊断。如果患者在运动时出现了胸痛、胸闷等症状,同时,心电图发生ST段明显下移,则认为患者极有可能患上了心绞痛,也就是所谓的阳性诊断。

患者的检查结果很快就传输回来了,果然是阳性的!经过上级医师指导,我们为这位患者做了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其心脏右侧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约90%的重度狭窄!后来,这位患者经过冠脉介入支架治疗,很快康复出院了。

当然,他牙痛的毛病也再没有犯过了。

事后,我有针对性地请教了前辈,查阅了心绞痛的相关文献资料。前文中提到的心绞痛,其实是描述心肌缺血时的一个概念,换言之,心绞痛只是心肌缺血时的症状表现之一。在心肌发生缺血后,人体内会有一些代谢性变化,心肌内聚集了过多乳酸、丙酮酸等物质,刺激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信号传入大脑后就会产生疼痛感,即心绞痛。

追溯历史,最早对心绞痛的经典描述是在1768年,英国著名的内科医生威廉·赫伯登(WilliamHeberden)观察并分析了20名有胸痛症状的患者,将这种症状称为“突如其来的胸部压迫感”。其实,在此前100多年,英国政治家爱德华·海德(EdwardHyde,1609—1674)就在回忆录中讲述了他父亲饱受折磨的病痛,只不过当时没提及“心绞痛”这个词。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典型的心绞痛常以心脏区域(如左乳附近的心前区、胸骨后)的闷痛、压榨痛或烧灼样痛等为表现形式,一般在劳累或运动后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不等;发病后,如停止运动、略微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症状能有效地得到缓解。

但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并非每位心绞痛患者都会出现典型的胸痛症状。比如,本故事中的主人公,他没有胸痛症状,取而代之的是牙痛。不过,他牙痛的症状比较特殊——劳累时发作、休息后可以缓解,再结合其个体基本情况进行诊断,即所谓的冠心病易患因素:年龄>45岁的男性,有多年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因此,这种特殊的牙痛也是另一种“心绞痛”。

当然,不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不仅仅发生在牙齿上,还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其他部位,如后背部、腹部等。现在认为,上至下颌、下至脐部的身体部位的疼痛,都有可能是心绞痛的反映。本故事中的患者真的很幸运,如果他不及时向我反映他的症状,牙痛倒是小事儿,突然演变成急性心肌梗死就悔之晚矣了。

这是我临床工作初期的一个真实病例,也是我至今记忆犹新的一个。在这里引用,旨在为读者科学普及疾病的相关信息,以期更多的人能科学面对疾病,并有效、及时自救。

同时,这个病例也让我时常自省,不能错过或者忽视患者的任何症状及所提供的任何一个主诉,哪怕是微小的细节。努力钻研医学,力求以仁心和妙手解除更多病痛,成为一名真正的医学“大咖”。午夜凶铃之会诊记

春节,是中国人的大日子,包饺子、放烟花、贴对联,好不热闹。我也一样,特别喜欢在严寒的冬日里和爸妈围坐在饭桌前,吃着热腾腾的饭菜,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感觉那才是一年中最温暖的日子。

可对医生来说,团聚的春节却成了一种奢求。记得从上班开始,从未休过一次完整的春节,2015年羊年春节亦不例外。

农历腊月二十九,偶尔的鞭炮声提醒我,除夕将至。夜班,依然忙碌。大家都知道,中国人不愿意在过年期间看病,尤其是春节,因为“不吉利”。所以,来看病的、住院的,一般是较危重的患者。

晚上一接班,查房、下医嘱、大小会诊数次,忙得不可开交。晚上11点多,吃完一碗康师傅泡面,泡上钟情的正山小种茶,斜靠在椅背上,刚要喘口气,就接到急诊医生的电话。午夜的电话铃声,总会让人感到不安,特别是在昏昏欲睡的时刻,我们戏称之为“午夜凶铃”。“惠大夫,过来帮忙看一个病号,根据心电图的特点,高度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指标也高了,”急诊的雄哥在电话中向我简单讲述了患者的病史,最后又补充了一句,“一定要快,这个患者才21岁。”

我在心内科工作十余年时间,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以千计——年龄上至百岁高龄,下至三十来岁。总体来说,年龄越大,发病风险越高。有关研究证明,男性>45岁、女性>55岁,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但现如今,冠心病已非老年人的“专利”了,我国的冠心病人群正朝着年轻化的态势发展。在这位患者之前,我接诊过两例30岁刚出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这位21岁的年轻人,难道真的会是心肌梗死吗?难道要刷新我的接诊纪录?

不管怎样,快去会诊,一探究竟。噌噌噌,一路小跑就赶到了急诊科。急诊科人潮涌动,医护人员匆忙的脚步声、患者痛苦的呻吟声、监护仪“滴滴”的提示声,让急诊科的气氛显得格外紧张。我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找到接诊的雄哥。“你这也太快了。”雄哥说。“必需的嘛,‘午夜凶铃’一响,咱必须得提起百分的精气神儿啊。”说话间,雄哥已把我带到了患者身边。

小伙子平卧在急救床上,体形壮硕,身高约1.8米,体重百余公斤(1公斤=1千克),头发凌乱,发髻间隐约可见流过的汗渍,可见经历了持续性胸痛的折磨,他明显已经疲惫不堪。“小伙子,我是心脏科的惠大夫。你别紧张,也别着急,我问你什么,你回答什么就可以了。”我握着他的手,问道,“你多大年龄了?”“21岁了。”小伙子声音很小、底气不足,声音中透露出焦虑。

接着,我继续问他的病情。原来小伙子在此前3天就已发生过胸痛,因为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较短,并未太在意,当晚胸痛症状再次加重,实在无法耐受,才让父母陪同来就诊。

我打开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律,下壁导联ST段明显抬高,侧壁导联ST段对应性压低。”在前面的故事中,我已提到过心电图与心肌缺血的关系,仅凭一张心电图来诊断心绞痛往往不那么可靠,但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却是利器,简单易行、费用低廉。在发生急性心肌缺血时,心电图上对应的导联会出现ST段抬高、Q波形成等特殊的变化,提示心肌有缺血性损伤,有经验的心脏科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病情,再结合心电图特点,就能确诊绝大多数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

可是,小伙子太年轻了。是急性心肌梗死吗?是否会是其他疾病呢?无数个疑问在我心中盘旋。

患者有时很难理解,医生为什么啰啰唆唆地问病史、做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其实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鉴别诊断。比如说,单单胸痛的症状,就至少有10种以上的病因,如心脏病、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胃病甚至肿瘤等。医生要从千种万种的可能性中,揪出致病的“真凶”。

患者年龄小,在向本人解释病情的时候,我更多的是针对患者家长。我告诉孩子家长,首先考虑的诊断是急性心肌梗死,另外需要与心肌炎、心包炎等这些容易引起年轻人发生胸痛的疾病相鉴别。无论如何,要明确诊断,最好的办法就是冠脉造影检查。

家长的表情凝重,带着几分狐疑:“我儿子以前身体很健康,怎么会突然得心肌梗死呢?”

我通过最简洁易懂的语言,跟他们讲解了心脏和冠状动脉的解剖知识,提到了血管被堵的缘由——粥样硬化性斑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斑块从最初的肉眼都难以察觉的“脂质点”,发展到能引发心肌缺血的粥样硬化性斑块需要数年的时间。斑块一旦形成,其体积会在血管内不断膨胀、扩大。当斑块阻塞50%~75%以上血管面积时,人体就可能发生心绞痛的症状。然而,有些斑块是不稳定的,如同薄皮大馅的饺子,煮的时间太长,饺子馅就会破皮而出,而如果斑块破损后,会立即在管腔内形成血栓,将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细胞供血中断,最终引发心肌梗死的相关症状。“如果冠脉造影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的推断,应立即打通闭塞的血管。否则,在持续中断血流1~2小时后,绝大多数心肌会发生永久的、不可逆性的坏死,从而导致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而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造影后的支架治疗……”

没等说完,家长半笑不笑地说:“支架?这么年轻能做支架吗?我儿子的病没那么重,我们不做支架……”

看着家属无动于衷的表情,雄哥也急了:“这位家长,您好好考虑一下,孩子太年轻了,如果耽误了,您可能后悔一辈子。”

到后来,倔强的家长不同意任何治疗措施,离院了……

事后的一个月后,从朋友口中得知,那个孩子由于胸痛再次发作,大年初二那天到医大附属医院就诊,并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不出所料:心脏的右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最终,还是植入了心脏支架。

幸运的是,他活下来了。不幸的是,我不敢想象这个孩子以后的生活质量会怎么样,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坏死,势必会影响心脏功能,结局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可对于21岁的心肌梗死,想想都可怕:20岁的年龄,80 岁的心脏。

几十年前,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恐惧天花、结核,鲜有人罹患冠心病、糖尿病;现如今,人们吃饱了、穿暖了,生活条件优越了,“富贵病”却也越来越多了。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状态中,患者总数已达约2.9亿,其中高血压患者总数约为2.7亿。时隔一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指出,我国18岁以上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已达25.2%,换言之,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高血压患者。目前,我国因心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占城乡居民总死亡人数的首位,农村因心血管病死亡的占比为44.60%,城市为42.51%,高于恶性肿瘤和其他疾病。

更为可怕的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在逐渐下降。记得有一段时间,住院病房在一周内连续收治4名23~30岁的心肌梗死患者。三十而立,正是充满冀望的大好年华,实在难以让人将其与冠心病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什么因素促使心血管疾病发病年龄的年轻化呢?

首先应以“肥胖”莫属。多年前,您若有个“啤酒肚”,别人会投来羡慕的目光,那叫富态,是有钱的象征。现如今,肥胖者处处可见,年纪轻轻,大腹便便,肥胖再也不是炫耀的资本。《柳叶刀》杂志的一篇文章提到,如果一个人的体重超过健康标准100磅,那么他的寿命会比预期减少10年,极度肥胖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与终身吸烟相似。

是否真的会减少10年的预期寿命,我个人无法准确判断,然而,肥胖对健康的恶性影响却是毋庸置疑的。(周雨童作画,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1985—2010年,我国共进行了五次青少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在2010年的肥胖率是1985年的38.1 倍。高级研究员彼特·麦卡洛(PeterA.McCullough)医生在路透社专栏中称,肥胖已经超过吸烟,成为心脏病过早发作的主要原因;我们预料,女性在40~50岁的时候,心脏病发作的机会会暴增。现在看来,彼特医生的想法未免过于乐观了,因为30~40岁的青年人也已经成为心脏病的目标人群了。

对肥胖“兴师问罪”后,再谈谈香烟。据我国一项长达10年之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显示,吸烟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9.9%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11%的急性脑卒中(包括急性脑梗死)归因于吸烟,而且吸烟对健康的损害不分种族、年龄和性别。在2014年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项目中,中国共入选了31个省155117名13~15岁的学生,总体的吸烟率为6.9%;总体的尝试吸烟率为18.8%,男生的尝试吸烟率为28.9%;超过半数的学生暴露在二手烟的环境中。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罹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年轻患者几乎个个都是烟民。吸烟俨然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早发的最主要致病原因之一。

再者,青年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英国诗人拜伦说,青年人满身都是精力,正如春天的河水那样丰富。男儿三十而立,正值当年,是社会的主力军,是家庭的中流砥柱,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正因如此,青年人更容易产生诸多不良情绪: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研究表明,长期的负面情绪可能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导致心脏病发作。美国杜克大学的苏亚雷斯医生曾提出,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不亚于吸烟、肥胖和高血压等高危致病因素带来的影响。因此,积极乐观的心态、劳逸结合的工作,是拥有一颗健康心脏的基本保证。

放眼世界百年,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却也给人类留下了诸多副产物——雾霾、汽车尾气、环境污染,让地球不堪重负;服用抗生素的鱼虾、化学加工的食品,让饮食不再那么安全。遗憾的是,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人为改变……而如今的青年一代,五谷杂粮吃得越来越少,快餐汉堡吃得越来越多;体能素质越来越差,体重指数越来越高……以往被认为是“老年病”“富贵病”的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开始“肆虐”他们健康的身躯。

只有认真对待那些我们可以控制的致病因素,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心态平和、合理膳食,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才能将心血管疾病遏制在“摇篮”中。紧握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心脏支架

从世界上首枚心脏支架诞生至今,心脏支架已挽救了无数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为冠心病的救治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如今,“支架君”却开始饱受质疑:支架滥用论、暴利论、定时炸弹论、国外淘汰论……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犹豫,是否应该安装支架、支架是否会损害身体健康……犹豫之间,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机,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令人惋惜。

工作多年,这种案例我见过太多太多,记忆最深的是一年春节经治的一名患者。

跟往年一样,春节的夜班并不那么忙碌,阵阵鞭炮声,不绝于耳,我趴在办公桌上,玩微博,看大家拜年的朋友圈,尝试着把自己浸泡到“年味儿”里。“铃铃铃……”急促的电话声,把我从过年的气氛中拽了出来。“惠大夫,急诊科请会诊,一位女性老年患者,考虑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需要急诊手术,你把手术同意书带好哈。”值班护士对我说道。“哦,这就下去。”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就一个“快”字,而且越快越好。我拿好手术同意书,火速冲到了急诊科。

医院的急诊科,总是“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急诊科的王医生像上满了发条的机器人,接诊一个又一个患者。“这是心内科的惠大夫,冠心病方面的专家,您跟惠大夫说一下自己的情况吧。”王医生把我引荐给患者及家属。

老大娘65岁,胸痛已经持续了4小时,平躺在担架床上,不断地发出阵阵痛苦的呻吟声,头发花白,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因为急症,面容显得更加苍老。

老大娘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一年前患过脑出血,幸运的是没有留下明显的后遗症。根据症状和心电图表现,初步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病痛把老大娘折磨得筋疲力尽,已没有力气讲话,不过还是配合我完成了简单的病史问询。我同意王医生的建议,应立即进行介入支架手术,并准备跟家属介绍病情。

家属是一中年男人,中等身材,国字脸,戴着黑框眼镜,匆忙间,发型显得有些凌乱,“相由心生”,家属给我最初的印象,让我感觉应该很好沟通。为了便于患者家属理解,我用画画的方式将冠状动脉的解剖、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缘由在短时间内跟他解释一番。“惠大夫,我妈为什么突然发病了呢?”讲完后,中年男人问我,“老太太原来身体还挺好的,只是偶尔会有些胸痛……”

很多患者有这样的疑问:身体挺好的,怎么就突然心肌梗死了呢?其实,这与引起血管狭窄的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密不可分。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典型成熟的粥样硬化斑块主要由两种成分构成:一种富含脂质,质软(athére,在希腊语中意为“粥”);另一种富含胶原,质硬(skleros,在希腊语中意为“硬”)。这也是其被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缘由。这两种成分的多寡直接决定了斑块的性质。稳定的斑块固定地长在血管内,一般只会在剧烈活动和劳累后出现胸痛、胸闷等心绞痛症状。然而,斑块内的脂质成分越多,斑块越不稳定。这些不稳定的斑块就像一座蓄势待发的火山一样,不管它的体积有多大,随时可能在动脉内破溃,继而形成血栓,将冠状动脉完全堵塞,导致血流完全中断,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