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编辑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9 17:26:59

点击下载

作者:秦州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网络新闻编辑学

网络新闻编辑学试读:

第一章 网络新闻编辑学研究

网络媒体给世界带来崭新的生活、工作方式的同时,也给整个新闻传播事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为传统的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而且造就了一种崭新的新闻传播形态——网络新闻。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世界上许多重大新闻的迅速报道特别是突发性事件的报道,领先的已经不再是电视、广播,更不是报纸、期刊,而是作为第四媒体的新闻网站。网络新闻的发展势头迅猛,令人应接不暇,正如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设有“编辑”职位一样,随着网络这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网络新闻编辑”这一新兴的职业也应运而生,但是我们对网络新闻编辑的研究工作还远远落后于网络新闻实践。

本章主要的内容是对网络新闻编辑学的基本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基本问题主要包括网络新闻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定义和学科特点。网络新闻编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内容分析、个案研究、网络调查、焦点小组等。

第一节 网络新闻编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早在20世纪40年代,“编辑学”这一名词在我国就已经出现,但真正有意识地将“编辑学”当作一门科学进行深入地研究,则是在8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自20世纪90年代网络新闻发端以来,网络媒体自身没有专职的记者而是编辑工作人员承担了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发布等一系列工作。网络媒体的编辑工作较之传统媒体在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网络新闻编辑学作为编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进行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既要借鉴已有编辑学的理论成果,更要结合网络新闻媒体的时代特点、技术特点,因地制宜地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开展我们的研究工作。

一、网络新闻编辑学的研究对象

网络新闻编辑活动不能一概而论,即使在各个传统媒体网络版和门户网站中,网站编辑的工作都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在有些传统媒体的网站中,网络编辑只需要将全部印刷版的电子文件输入到数据库中就可以了,有些则需要进一步地筛选。许多门户网站的编辑工作主要包括选稿、改稿、处理新闻之间的关系、设计网页界面、组织论坛、专题报道等工作。从宏观角度对编辑过程进行考察发现,整个编辑活动的过程是动态的、及时的。在形成定稿之后,编辑过程并未结束,编辑还要根据作者和网民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修改,制定新的网络新闻编辑计划,这样就形成了动态的编辑过程。

网络新闻编辑学是研究网络新闻编辑活动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正在建立和完善的新兴学科。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不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是网络新闻编辑学研究的新起点。网络新闻编辑活动是网络新闻编辑学特有的研究对象,有其自身的方法和规律。研究网络新闻编辑活动不能只进行单方面的考察,而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研究。具体应包括:(1)研究网络新闻编辑活动的起源和演变历史、性质和特征,以及网络新闻编辑活动与其他文化活动的区别和联系。(2)研究网络新闻编辑活动的价值和社会作用,以及网络新闻编辑人员的素质。(3)研究网络新闻编辑活动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包括它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以及其他传播媒介的关系,揭示它的发展规律。(4)研究网络新闻编辑主体作用于编辑对象的编辑过程,包括网络新闻编辑的不同阶段和基本环节,以及各个环节工作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这样,以网络新闻编辑活动为研究对象,是网络新闻编辑学与其他学科区分的学科基础。通过对比的研究,网络新闻编辑学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建构,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新兴学科。

二、网络新闻编辑学的研究内容

网络新闻编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历史研究三个方面。(1)网络新闻编辑研究的应用方面着重研究网络编辑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力争对编辑过程有准确深入的认识和描述,逐步使网络编辑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形成共同遵守的规范和标准。(2)理论研究包括网络媒介中编辑活动的地位和作用,编辑、作者和受众相互关系的变化,网络新闻编辑的社会功能等。(3)历史研究。由于网络媒体的发展时间较短,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国内关于网络媒体的发展历史的第一部著作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彭兰的《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书中相关的总结和论述,为我们专门进行网络新闻编辑历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网络新闻编辑学的定义

对网络新闻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做了清晰的梳理之后,我们才能对网络新闻编辑学下定义。网络新闻编辑学从词语的形式分析,它是由“网络新闻”和“编辑学”两个概念组成的合成词。“网络新闻”是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而“编辑学”则是它的学科性质和归类。因此,我们要对网络新闻编辑学下定义,可以按照逻辑学中关于“属加种差”定义的方法,从“网络新闻”和“编辑学”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种属关系,来确定“网络新闻编辑学”的内涵和外延。“网络”的概念在专业技术上比较宽泛,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是由多个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系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网络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国际互联网的规模。从广义上说网络媒介,我们通常指互联网(Internet);从狭义上讲或从实际操作上说,是指基于WWW来传播信息的网站。从一般意义上说,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国际互联网的新闻。尽管有职业性和非职业性之别,但任何用户通过互联网发布或再发布的新闻信息,通过互联网视听、下载、交流的新闻文本,[1]均可视作网络新闻。《中国大百科全书》把“编辑学”定义为:“研究编辑基础理论、编辑活动规律及编辑实践管理的综合性学科,属于人文科学范畴。”原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杨焕章教授给编辑学下的定义是:“编辑学是关于编辑的科学,是研究编辑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由于编辑学是对所有传播媒体的编辑活动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的学问,因而它是一个大的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媒体划分为各种具体的编辑学分支,有的学者把这些分支称为“编辑学分论”、“部门编辑学”等。网络新闻编辑学正是编辑学中的一个分支,它是与报纸编辑学、期刊编辑学、音像编辑学等相并列的针对网络新闻的编辑活动和规律而言的编辑学。因此,所谓网络新闻编辑学,就是新闻网站从业人员以网络为载体,对来自信息源的信息进行有效地采集、筛选、解码、编码和发布,使信息得到有效传播的学问和技术,是研究现代信息社会里网络新闻编辑的现象、行为、特点、性质、内容和规律的学科。

四、网络新闻编辑学的学科特点《中国大百科全书》将编辑学归属于人文科学范畴。《新闻学大辞典》中将新闻编辑学定义为“探讨新闻编辑工作产生发展的过程,研究编辑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技巧的应用学科,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2]。编辑学直接面向编辑实践,有具体的应用目的,它要为编辑活动提供原理、原则和方法技能,为编辑教育提供专业教材,因此,编辑[3]学属于应用学科,不属于基础科学。网络新闻编辑学作为编辑学和新闻编辑学的一个分支,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时代性

网络新闻编辑学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编辑活动实施的载体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代表——互联网络。网络作为大众传媒,在传播媒介中处于最新兴、最具有时代感和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位置。有学者将网络新闻编辑定性为“现代编辑学”范畴,其实就是着眼于网络社会的技术条件和信息社会的社会条件来对其进行审视的。

2.应用性

网络新闻编辑学的应用性,首先表现在通过一般理论的研究,解决编辑活动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前面论述的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环节,以及这些环节工作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养等。其次表现在网络新闻编辑学通过对编辑实务的研究,指导实际的编辑活动。比如编辑人员利用网络平台编辑、传播新闻信息时应遵循的操作规范,通过怎样的方式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传播效果等。

3.综合性

网络新闻编辑学的综合性,首先表现在网络新闻编辑学是多学科的综合。编辑活动本质上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融会了诸如语言学、符号学、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信息学等学科的知识。网络新闻编辑学研究编辑活动,就不能不研究相关学科与编辑活动的关系及其对编辑活动的影响,并且在自身的理论体系中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其次表现在网络新闻编辑学是理论和实践的综合。网络新闻编辑学在建立自身理论体系的同时,又研究编辑活动的程序、方式、方法等编辑技能,更重要的是编辑学理论研究的指向更偏向于实践,以指导实践为旨归。

分析网络新闻编辑学的学科特点,对建构网络新闻编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杜骏飞著:《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2]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页。[3]阙道隆:《编辑学理论纲要》,载《出版科学》2001年第3期,第10页。

第二节 网络新闻编辑学的研究方法

编辑活动及其规律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与此相对应,编辑学研究方法也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开放系统。阙道隆在《编辑学理论纲要》中就曾指出编辑学的研究方法有三个层次,即指导方法、一般方[1]法和具体方法。处于这个系统最高层的当然是作为指导思想的哲学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处于中间层的应该是具有一般科学方法论意义的跨学科方法;处于底层的便是编辑学科研究中使用的具体方法。

指导方法主要是指哲学方法论层面。同时网络新闻编辑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所以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都适用于网络新闻编辑学研究,如历史的方法、逻辑方法(包括归纳法、演绎法、分析综合法等)以及系统方法等。再者,网络新闻编辑学又属于应用学科,研究成果不能脱离社会和时代的要求,要既能说明现实的网络新闻编辑实践,又能指导未来的网络新闻编辑实践。因此,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社会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普查)、个案研究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等,对于网络新闻编辑学来说十分重要。尤其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目前编辑学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是定性的分析与描述,显然有待于定量研究的充实。本书着重对网络新闻编辑学具体的研究方法加以论述。

一、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主要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是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他的同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进行的一些研究。为了研究大众媒介在社会剧变和国际冲突中的影响,他们以当时新兴的电子媒介——广播为研究对象。此后,内容分析发展成为研究各媒介相互影响渗透的重要工具之一。内容分析与媒介机构、媒介从业人员、媒介信息资源以及通常的新闻和其他媒介内容制作的研究结合在一起。

1.定义

风笑天教授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一书中论述,“内容分析可以[2]按大的方法论取向分为定量和定性的两种”,但大多数论者认为内容分析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关于内容分析法比较经典而且引用比较多的定义,是伯纳德·贝雷尔森(Bernard Berelson)在1952年发表的《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分析》中的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客观、系[3]统、能对明确的传播内容进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关于内容分析属于定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可见于默顿的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考察社会现实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研究者通过对文献的显性内容特[4]征的系统分析,得到与之相关的潜在内容特征的推论。”

2.实施步骤[5]

内容分析的程序可以分成六个相互联系的步骤:(1)定义研究问题;(2)选择具体的媒介和案例;(3)定义分析的类型;(4)制定编码表;(5)进行预试,检验编码表的可靠性;(6)数据的准备和分析。

定义研究的问题就是要确定,我们希望通过分析某一媒介问题的实体得到什么样的结论?传播学、媒介角色、社会现象和文本特征中的哪个方面是希望通过提出的这项研究予以分析讨论的。由于媒介所制作的文本、声音、影像产品是多得惊人的,出于理论上和实际操作的考虑,内容分析必须一开始就有所选择,缩小所要分析的内容的范围。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关于此种媒介内容有代表性的例子。在实际操作中,正如伯纳德·贝雷尔森在1952年提出的,定义媒介和取样的过程包括选择媒介内容或内容范围、抽取内容来源和选择日期、抽取相关内容三个步骤。分析的类型根据研究的目标、目的和中心问题而定,借鉴社会学常用的一些类别:参与者/出处/初步定义者及它们的性质。编码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阅读每篇文章;在编码表的括弧中给每篇文章填充对应的符号。在预试和检验的过程中主要应注意四种类型的问题:(1)进行分类需要坚持同一分类尺度;(2)用于分类和解释重点主题的分类系统可能会无法将其有效充分地区分;(3)编码表可能会给出一张包括很多因素、主要定义者和来源的列表;(4)将不同的类别和范畴彼此联系的能力。

大多数情况下,研究工作都要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并借助于一定的统计分析软件,存为数据文件便于进行复杂的统计分析。

3.优点和缺点

实际上,内容分析已经成为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整个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当然也可以成为网络新闻编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换言之,从编辑学的角度来看,内容分析法可以成为网络新闻编辑提高编辑水平、提升大众传播效果质量的重要途径。下面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秦州副教授《新闻搜索中的舆情[6]“峰值”》一文为例,阐述内容分析对于网络新闻编辑学的意义。

内容分析非常适用于分析和解释大部分文本的主要特点,并且被广泛运用于媒介报道长期的变化和模式的系统研究中。《新闻搜索中的舆情“峰值”》的研究对象是中国近年来网上的重大矿难报道。研究关注的重点是想通过矿难报道这样大的新闻事件在搜索引擎中的搜索结果,来查看它们在舆论环境下各自的“峰值”状态,即所谓的“舆情”峰值,从而揭示出这类新闻事件在网上舆情的形成、变化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搜索引擎这一辅助的研究工具,可以研究受众和网络媒体两个层面的网上舆情,采用不同的搜索引擎和搜索关键词得出网上新闻的舆情发生、发展的规律,使得这项研究更加全面和客观。这些如果不通过量化的内容分析是很难被发现和解释清楚的,这样的研究结果对新闻网站在遇到重大新闻专题报道时如何调整编辑方针策略、协调编辑工作、发现编辑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对于任何一个传播媒介来说,传播内容都是最重要的环节。内容分析最大的长处在于:它通过量化手段把编辑不注意的或忽略的,或有所察觉但并不能严格确定的编辑问题,客观地展示在眼前,从而引起重视。比如矿难新闻报道中网上新闻传播的效果不仅受事件的时间、地点、规模和涉及人员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当时其他通过网络传播的新闻事件(如杨振宁和翁帆婚恋事件、董建华辞职事件、美国堪萨斯州的蒙哥马利剖腹夺婴案)形成的舆论规模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研究报告中都有详细的数据加以佐证论者的观点。其次,内容分析有助于对不同新闻事件的报道、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对下一步加强与目标受众的对话交流、提高编辑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从理论上讲,对于任何内容分析来说,最困难的一部分都是定义所要分析的类别和特征。虽然文本的特征不论多少,都可以进行分类、统计和量化,但内容分析的主要缺点还在于:对于任何数量的文本特征的计算和统计都是简单的,或者说主要是依赖于那些能被计量或能够使得其自身易被计量的部分。所选择的进行分析的文本特征应该同整个研究问题或者指导研究的假设有直接的联系。

二、网络调查法

近年来,全球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站、网页、网民数量增长迅速,网站访问量、网民数量、网民结构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出现了专门从事互联网调查的机构,国外的机构也开始或准备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种问卷调查的工具正在日益普及,网络调查因为它的快捷、低成本、高反馈率等优势更受到了市场调查者的厚爱。1997年以后,这样的调查逐渐增多,许多门户网站和调查者开始意识到互联网在搜集消费者信息方面的巨大潜力,互联网已经成为每个市场调查者搜集一手数据时所采用的重要甚至是关键的工具。同时,传统邮件和电话问卷调查方式的效率正在逐渐下降,也使互联网问卷调查的前景更为乐观。

1.网络调查的定义及分类

关于互联网调查的定义有两类:(1)以互联网为手段进行的调查。这类调查的研究目的与一般的市场调查和民意调查原则上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只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手段,代替传统的面对面的访问、电话访问或邮寄调查手段,来研究人类的一般行为或研究特定群体的行为。按照调查实现的手段可分为:

实时同步调查如利用音频、视频传播工具(如QQ、MSN、Netmeeting等),有些学者将其称为网上在线座谈会等;

非实时调查如利用电子邮件调查、网上发布问卷调查等。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柯惠新在其《互联网调查研究方法综述》一文中,介绍了此类调查机构在中国和国外的发展情况。在国内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国外主要的调查机构有Media Metrix、Netratings、[7]Netvalue等。(2)关于互联网络使用情况或者测量互联网受众的调查。这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类调查的目的是测量网站的流量以及使用者的数量、结构和行为,其中测量网站的流量主要包括网站数量、网页数量、网站的访问量、唯一用户数、页面浏览数、浏览时间、到达率、忠诚度、购买率等等。此类调查手段不仅仅局限于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手段,如《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就采用了计算机网上自动搜寻、网上联机、网下抽样、相关单位上报数据等调查手段;《2002年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研究报告》使用的调查手段就包括——

网上调研:把调查问卷放到网站上,使网络游戏用户很方便地填写问卷,并把结果存入数据库。

媒体刊登问卷调查:把问卷刊登在《大众网络报》等相关的媒体上,网络用户填完问卷后寄出,由专门人员把调查结果录入数据库。

邮寄问卷并结合电话访问:对电信运营商和游戏运营商采用邮寄问卷并结合电话访问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

面访:IDC分析员对一些电信运营商和游戏运营商采用直接深度面访方式获取数据、案例研究。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互联网调查前一类型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调查方法、调查特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等方面。本书论述的重点是网上问卷调查,即以互联网为手段的调查。我国学者闵大洪对网上问卷调查作了如下定义:网上问卷调查兴起于1998年,系目前网站最常采用的、以网页呈现调查问卷、供网友直接点选题项并在线提交的方式,不包括电子邮件问卷调查等其他形式。

2.网上问卷调查的操作

这些环节主要包括问卷及呈现设计、程序控制、问卷放置位置和[8]时间等。(1)问卷设计及呈现环节。在问卷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提出的问题要中性,切忌带有倾向性。很多调查没有标明起始时间,即使简单的调查方式,也最好在调查结束时再标上终止时间,这样便于形成一个时间要素完整的记录。不少调查仅仅在页面上呈现百分比,而不显示人数规模,显然也是一大缺陷。在涉及态度调查时,应严格把握三级态度量表,有的调查仅仅是三问也出现偏差。(2)程序控制环节。首先要解决一址(IP)多票,即一人多次重复填答问卷的问题。这在涉及排名、评选的网上投票活动中最容易发生,在有奖的调查活动中也容易产生,如果在程序设计中不加以控制,必然会有大量“灌水票”。尽管网上问卷调查很难抵御高水平的作弊,但调查方还是要尽力将其降到最低限度。网上签名活动也是一种表态行为,在这一活动中,除应避免一人多次签名外,还应强调以真实姓名、真实身份签名,以保证签名活动的严肃性。

其次是在问卷进行中程序要有必要的控制。如2005年1月,新浪、搜狐、网易受调查方委托,同时展开了对网上新闻关注度和信任度的调查,网民参与十分踊跃,总数达17万多人。其中一项问题是“你是否有新闻跟帖行为”,按照设计,此处应在程序中设置一个跳转,回答“有”者,则继续填答以下问题,回答“没有”者则终止。由于调查方事先考虑不周,也未与三家网站的技术人员充分沟通,没有在程序中设置任何控制环节,造成前面回答“没有”者可以继续填答问卷,出现不合逻辑的回答后面一系列问题的人数远远超过前面回答“有”的人数。尽管这次调查收集到了相当规模的数据,但由于这一失误而导致大量无效数据的产生。

最后是同一问卷调查放置在不同网站进行,最好由调查方自己生成调查程序和问卷页面,只需在这些网站上做一个链接,便可进入自己网站的后台,不仅便于自己随时监看整个调查过程,而且可以较好地保证全部数据的收集及后期统计的进行。(3)确定问卷放置位置和时间。一项问卷调查放置在门户网站或有代表性的新闻网站上,与放置在一般网站上,填答人数的落差是巨大的。在网站上,一项网上问卷调查放置在哪一个版面和位置,亦直接影响网民的关注度及后续的参与行为。涉及社会热点新闻和事件的调查,若放置在首页和新闻频道首页及相关专题的突出位置,自然会引发网民的高填答率。而专题类的调查,亦可放置在相关频道中,主要是吸引这一领域中的网民参与。放置时间越长,自然填答的数量也会越多,但随新闻事件进行的调查,毕竟受其过程长短的影响,央视国际网络通常的一种做法是,一开始就标明为长达一个月的调查。在实际操作中,网页设计也十分重要,必要时甚至要在调查过程中进[9]行调整,以加强吸引力和冲击力。

3.优点和缺点

优点主要表现在:(1)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在网络调查中,不再是调查者将被调查者“拉出来”进行问卷的应答,而是被调查者自己主动参与到问卷的调查活动中去。一方面,大多数网民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很高;另一方面,网络调查问卷的外在形式也吸引受众参与调查。网上问卷调查可以运用动画、声音和影像来提高问卷的美观度和吸引度。另外,问卷实施的时间、地点、时长、进度、节奏等因素的主动权掌握在被调查者的手中,这也有利于激发被调查者参与的积极性。(2)问卷应答质量高,有效度提高。无论通过电子邮件还是在网站上进行问卷调查,都提高了应答的准确率,大大减少了应答错误、访问偏差、信息处理失误和样本分发等问题。应答者有机会详细了解问卷调查的目的、问题的含义及其他与调查有关的问题。对调查者来说,这些问题是有用的反馈,可以使调查者得到更准确的回答。另外,自动扫描功能可以分辨出漏答和答错的问题,并在提交之前提醒应答者。被调查者完成问卷以后不需要重新打印或把结果制成表格,可以直接以电子形式上交,调查者可以将调查结果直接以电子表格形式从问卷转换成数据库。因此,人工输入数据时的错误即使不能全部消除,也能减少很多。另外,网络调查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所传递的非语言的细微差异”,即调查者对被调查者的外在影响大大减少。(3)受访者可以从中获取大量信息。网民利用互联网接收信息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互联网调查作为一个收集和发布信息的载体,同样可以满足网民的信息需求。

缺点主要表现在:(1)被调查者的代表性具有一定局限。一方面,网民只是全体人口的一小部分。我国13亿人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最新统计报告,截至2006年底,网民人数为1.37亿。可见,网民绝对不是平民百姓的代表,准备用互联网作为数据收集工具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另一方面,参加网络调查的被调查者不一定符合调查样本的需求,而网络调查又是匿名的,这就会给样本抽样带来难度,更会影响最终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在进行网络调查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个被调查者多次参与调查、提交问卷的情况,而到目前为止,技术上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还不是很成熟。(2)被调查者个人信息的保密存在疑虑。许多人都不敢在网上透露自己的资料,因为害怕个人资料会被滥用。许多不负责任的公司将顾客的资料卖给其他公司,那些公司就用来发垃圾邮件。调查者应该向应答者提供值得信任的保证,确保他们的资料绝不会被滥用。(3)缺少面对面的交流。用互联网进行问卷调查不能对应答者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而通过有经验的访员或专题小组却可以做到这点。

此种调查方法对于我们进行网络新闻编辑学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首先,这样的调查方式可以结合新闻传播组合进行,而且具有成本低、开展便利的特点。其次,利用网络进行问卷的发布和数据的回收统计,长期积累可以形成相关研究的数据库。最后,可以为我们进行新闻编辑策略和方针的制定提供现实的根据。

三、个案分析法“个案”(case)一词源于医学领域,特指一份典型而有价值的病例。个案研究的价值在医学领域获得认同的同时,也被引入社会科学领域。现今,个案研究已经广泛运用于包括教育在内的众多研究领域,其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外延也在不断地拓展。关于“个案”的概念,美国学者舒尔曼指出:“一个案例,正确理解的话,不单单是一个事件或事故的报道。称某事为一个案例就相当于做一个理论断言——断言它是某事的一种情况或更大类中的一个例子。”个案研究法中的个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一个真实的而不能是胡编乱造的案例,这是个案研究的前提;第二,必须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是个案研究的根据和内容;第三,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有益的启发,这是个案研究的目的和价值所在。

1.定义

关于“个案研究”(有的也叫案例研究)的概念,《美国社会工作辞典》称,个案研究是探究人类失调的唯一方法,是一种由个人入手的社会工作方法。我国学者风笑天则认为:“个案研究(case study)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10]的深入全面的研究。”个案研究是针对单独的个人、群体或社会所进行的案例式考察,虽然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描述,但也可以试着提出解释。

2.个案研究的具体方法及其实施步骤

个案研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对象、内容的不同,采用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作品分析法等具体方法,这里主要介绍前两者。(1)追踪法。个案追踪法就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连续跟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收集各种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追踪研究短则数月,长达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陈鹤琴对他的长子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追踪研究。

个案追踪研究的实施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确定追踪研究的课题。研究者首先要明确追踪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确定追踪研究对象是个人还是团体或机构,要追踪研究对象的哪些方面,追踪旨在了解哪些情况,研究者都需要心中有数。

第二,实施追踪研究。追踪研究一定要紧紧围绕课题确立的内容进行,要运用规定的手段收集有关的资料,不能让重要信息遗漏,也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追踪研究需要较长时间,研究者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第三,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资料,要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做出合理判断,揭示出个案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必要时还要继续追踪,继续研究。

第四,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研究者要根据个案追踪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指导和促进个案的发展,因材施教。

总之,个案追踪研究法是对同一个案进行长期而连续性的研究,研究者能真实而直接地获得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第一手资料,能深入了解个人或某一现象的发展情况,弄清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现象。(2)追因法。实验法是先确立原因,然后根据原因去探究产生的结果。追因法则是先见结果,然后根据发现的结果去追究其发生的原因。追因法正好是把实验法颠倒过来,在实际研究中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应视客观情况而定。

个案追因研究的实施可以分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确定结果和研究的问题。第一步工作是确立研究的问题,即明确某一结果。如果这一步搞得不够确切,那么在后面的研究中找出的原因也很难说是确切的。

第二,假设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明确了事实发生后的结果,接着就要寻找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这些原因最初是假设的,还没有经过验证,假设导致结果的原因应尽可能全面,只要合理就不怕数目多。对已成事实的各种原因之间的关系也要进行假设。这一步骤对于后面工作的进展具有决定意义。

第三,设置比较对象。为了追寻导致结果的原因,研究者可以采取两种途径设置比较对象:一种是设置结果相同的若干比较对象,从中找出共同的因素,即前面假设的原因;另一种是设置结果相反的若干比较对象,找出相反的因素,从反面找出真正的原因。

第四,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者可以从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中看出是否具有前面假设的原因。这一步骤非常重要,要做得特别细致,因为社会现象是复杂的,导致某项结果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可能的原因所产生的作用在程度上也有差别。而且,有时在单个考虑每一原因的情况下,原因所表现的作用是一回事;而把几个原因综合地加以考虑时,这些原因所形成的综合作用就会是另一回事,这种综合作用可能要比原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因单独的力量之和大得多。由此可知,在深入研究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过程中,有时还需要找出原因之间的关系。

第五,检验。找出的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检验。最好的检验办法是看有同样原因存在的其他许多事例中是否有同样的结果发生。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假定仍然不能成立;如果有的话,两者因果关系的信度就很大。经过初步检验,就可能把一些不成立的原因淘汰掉,而导致此项结果的某个或某几个真正的原因也可以呈现出来。这时为了慎重起见,还可以多举一些事例反复验证。最后,为了进一步验证得出的结论,还可把这一结论当作假设,有计划地组织新的实验。这样把个案追因法和实验法结合起来研究,所得结论的可靠性与学术价值就更大了。

3.优点和缺点

个案研究最明显的长处是深入、全面的特点。而其最大的不足,或者说最困难的一个方面,是如何发掘个案研究中所具有的概括性意义。一般来说,研究者很难将个案研究中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推广,除了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全面描述,更多的研究者是从所研究的具体个案中,抽取一些有价值的命题,或提出一些具有更深理论意义的研究题目,为后继的研究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思路和有价值的方向。

以个体为单位的个案,在编辑学研究中可用于编辑的各个环节,对某一编辑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编辑学中,个案研究特别注重对个案相关的事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以获得和积累丰富生动的资料,提供个案中事件的发展进程的详细描述,透过现象探求问题的本质。研究者还可以参与到事件中去,重点研究特殊事件,注重对个体或团体的行为研究,探讨他们对实践的知觉过程。目前在网络新闻编辑学领域中,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个案研究的案例就是《新浪之[11]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一书,书中对新浪网的新闻传播理念、编辑方针、组织管理系统、竞争策略、受众分析、需求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剖析,为我们进行网络新闻编辑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案例。

个案研究的案例积累往往可以带来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网络新闻编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这种积累是必要的。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可以得到某种概括化的基础。尽管单个个体是独特的,对单个个案的研究不易构成概括化的理论,但是通过对大量或多个个案的研究,既能揭示出被研究的个案之间的各种差异,又能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似之处,这样可以得出概括性的或近似概括性的结论,进而可以建立资料库,为网络新闻编辑学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个案研究也可以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如前述的内容分析法,这样可取长补短,大大提高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四、焦点小组法

该种方法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最初是由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n)提出的,然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的应用社会研究局中加以应用。在传播学方面与其相关的研究课题是拉扎斯菲尔德所进行的广播受众和电影受众的研究。焦点小组方法的所有权应当归于罗伯特·默顿所有,但是它的应用却要归功于拉扎斯菲尔德。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该种方法大都运用在商业市场调查中。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该种方法才在社会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传播学领域随着大众传播学研究的重点逐渐由“媒介对受众行为和信仰的影响以及效果研究”转移到“受众是如何感知、理解、使用媒介内容和媒介技术之外的意义和如何与其发生互动的”,该方法得到了普遍的接受。1988年,塞奇出版公司(Sage Publications)出版了两本焦点小组研究的手册,这标志着学术性焦点小组研究的“来临”。此时出现了焦点小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大卫·摩根(David Morgan),1993年他编辑出版了题为《成功的焦点小组——提升技巧的品位》的著作,明确地指出了焦点小组的发展超出了先前手册的阶段。

1.定义

在《社会学研究方法基础》一书中,艾尔·巴比把焦点小组称为专题小组,一个焦点小组一般有12人到15人,他们聚集在一起,针对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受试者的选择根据研究题目的需要。此种方法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而不是描述或者解释。一般情况下,一项研究往往有一个以上的焦点小组,一个群体可能不太典型,不可能提供可作通则的洞见。选择多少个焦点小组,每个小组选择多少参与人员,要根[12]据研究的目的和可利用的资源来确定。《大众传播研究方法》一书中第313—315页作了详细的阐述:如果采用焦点小组仅仅是为了一些探究性的目的或者是给一个更大的研究做铺垫,那么通常来说,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小组就足够了。如果焦点小组访谈是为了一项数据搜集工作提供更中心和有实质性意义的信息,其数目就需要超过六组了,否则很难证明其科学性。该书中对焦点小组规模的观点是焦点小组每组的人数最好不要超过10人到12人,最理想的小组规模是在6人到10人之间。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很多受众研究中,一般使用12[13]个到20个小组。

2.实施步骤

焦点小组访谈法一个常用的实施步骤是由斯图尔特(Stewart)[14]和沙姆萨尼(Shamdasani)设计的,见图1.1:图1.1 焦点小组访谈法的实施步骤

执行焦点小组访谈法的目的就在于从清晰界定的一类人群中得到一些特定类型的信息,这就意味着被邀请来参加的成员必须能够而且愿意提供研究者想要的信息,同时必须是对该研究领域有兴趣的人员的代表。因此,对于样本的选择必须非常仔细,要按照人口统计学上某一特定的分类、职业或者其他研究者想要论证或假设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变量对样本加以选择和确定。参与者确定以后,在邀请的时候,要告知参与者以下的信息:焦点小组讨论的目的、讨论举行的地点、其他参与人员以及研究者是谁、他们代表的主要观点,如果是给予报酬的话也应告知详细。

访谈指南中主要是研究所涉及的问题、主题和研究领域的菜单,还应包括以下的指导信息:所涉及话题的顺序、谈论推进和探究的性质和深度、图像和声音等辅助手段的性质和作用,以及在讨论过程中那些必须加以介绍的内容。

传播学研究中的焦点访谈法在进行访谈的过程中通常要遵循“漏斗原则”,也就是说,通常是由一般到特殊、由没有指向性的问题到一些更聚焦的问题。在受众研究中,使用焦点小组访谈法的典型进程安排一般是:(1)观看专门选择的一段媒介内容(一集电视节目、一部电影、节选的报纸上的某个章节等);(2)就一些没有指向性的笼统问题进行提问——在协调者的指导下——逐渐转移到一些专门的焦点、话题和问题上。

根据研究的主题、想要达到的反应类型以及被访者的特性等,协调者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协调者的作用不是主宰、控制或者过度地领导讨论的进行,而是促进、中和以及推动访谈的进行。协调者发挥的作用主要是:(1)访谈指南中列出的主题、话题和焦点问题在谈话的过程中都要涉及;(2)保持参与者之间的平衡;(3)按照进程来进行小组讨论,不要在一些细小的问题上投入时间过多,或者离题。

记录数据主要包括参与者的口头反应、论述、观点、争论以及相互之间的互动,附加的数据主要包括面部表情、手势以及肢体语言。

分析数据主要是根据研究框架以及访谈指南中列出的标题和特定的焦点对访谈记录进行检查归类,对各种反应、论述和争论进行标签,然后对访谈的记录文稿进行逐项替换。

分析报告中一般需要包括这些信息:参与者是谁,如何征集参与者,访谈地点以及主持者,“刺激物”的使用,探查的性质,记录以及分析访谈的方式。

3.优点和缺点

安德斯·汉森(Anders Hansen)等著的《大众传播研究方法》一书中将焦点小组方法和个人深度访谈相比较,在很多方面,焦点小组访谈和个人深度采访所产生的数据都是相同的,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的原因有以下两条:(1)小组访谈比个人访谈更加合算——在时间、资源和研究经费都有限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能采访到更为广泛的人群。(2)小组访谈使研究者可以观察到:受众是如何通过谈话和相互之间的影响来理解媒介的。焦点小组更接近于一种“自然的”与媒介使用和媒介内容联系在一起的意义和观点的产生过程,通过群体内部的动力作用能够引起、刺激和进一步精确化、细化受众的理解和认知。

与问卷调查和实验法两种方法相比,焦点小组访谈法对于环境设定和结构设计的要求更低,克鲁格也注意到这种方法的若干缺点:专题小组比个人言谈更难由研究者控制;资料难以分析;主持人必须具有特殊的技巧;群体之间的差异比较难于处理;讨论必须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进行。

罗伯特·默顿曾经告诫媒体研究和文化研究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者:焦点小组是一种不完整的方法,因此不能完成他们为它所设定的要达[15]到的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学、传播学领域也大量地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原有的研究方法,网络焦点小组(Online Focus Group, OFG)就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网络焦点小组又称虚拟的或电子焦点小组,或电子小组访谈,是焦点小组的一种新形式。它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完全形成科学体系,但近年来其相关研究已越来越多。

网络焦点小组即通过网络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者称这种新方法可以减少花费、容易实施、数据整理快。网络焦点小组在方法上的特点是:网络焦点小组需要专门的技术;通过电子邮件、网络调查等来进行;没有交通上的要求,也没有地理上的限制,即使有软件等的费用,花费仍较小;需要电脑硬件和会议软件;很容易记录数据。网络焦点小组在小组动力学和交流上的特点是:匿名可以使参与者表达观点时更真实和自然,可以很舒服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通过反应时间和频率、拼写法、使用的正文格式等也可以获得一些非言语信息。

但其弱点是:主持者很难插入探测性语言和进一步的问题,不太容易获得较深的信息;即使有主持者干预也很难保持住焦点,很容易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匿名更容易使那些没有诚意参与的用户表达不真实的观点,从而削弱了结果的可靠性;另外,由于符号等的限制,不能很好地进行情感表达。在被试的选择上,网络焦点小组更适合具有计算机经验的人,从而自动排除了那些不会使用电脑的参与者,这使样本产生了一定的偏差。

该方法可用来测量那些熟悉网络环境的年轻参与者的观点和感觉;它在处理敏感性问题上尤其有效,视频和音频成分可以支持虚拟焦点小组,使之保持面对面的和网络焦点小组的优点,而减少它们的

[16]缺点。

目前很多学术研究机构和商业调查机构也纷纷建立了专门的焦点小组访谈的实验环境。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立的焦[17]点小组实验室为例(见图1.2),该实验室于2005年11月正式启用,主要的硬件配置包括:音视频采录设备、投影仪、电视、网络接口、录像和DVD播放设备、打印机、电子白板、咖啡机、冰箱、审片室、食品饮料,可以供2位到10位参与人员的访谈活动的进行。其中最主要的软件配置包括:多路语音录入、识别系统(Multi Speaker Speechto Text Recognition Technology)和数据分析系统(Leximancer)。录入、识别系统可以将参与人员的讨论、谈话自动转换成word文本或者html文本,数据分析系统主要是根据与访谈指南中的标题和焦点相关性的大小产生一个摘要分析文本。图1.2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立的焦点小组实验室

在网络新闻编辑学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的研究方法有很多,而且这些研究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应用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研究需要进行有效的组合,以期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目前,网络新闻方面研究的案例较少,这也激励我们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针对网络新闻编辑的研究工作。[1]阙道隆:《编辑学理论纲要》,载《出版科学》2001年第3期,第11—12页。[2]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3]安德斯·汉森等著:《大众传播研究方法》,崔保国、金兼斌、童菲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页。[4]转引自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5]安德斯·汉森等著:《大众传播研究方法》,崔保国、金兼斌、童菲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6]秦州:《新闻搜索中的舆情“峰值”》,载《新闻界》2005年第5期,第64页、第94—95页。[7]柯惠新:《互联网调查研究方法综述》,载《网络时代》2001年第4期。[8]闵大洪:《对网上问卷调查的认识与操作》,http://www.zijin.net。[9]闵大洪:《对网上问卷调查的认识与操作》,http://www.zijin.net。[10]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9页。[11]陈彤、曾祥雪著:《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2]艾尔·巴比著:《社会学研究方法基础》,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211页。[13]安德斯·汉森等著:《大众传播研究方法》,崔保国、金兼斌、童菲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330页。[14]同上书,第308—328页。[15]大卫·E·莫里森著:《寻找方法:焦点小组和大众传播研究的发展》,柯惠新、王宁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16]石庆馨、孙向红、张侃:《可用性评价的焦点小组法》,载《人类工效学》2005年9月第11卷第3期,第64—67页。[17]资料来源:http://www.uq.edu.au/journ-comm/index.html。

第三节 网络新闻编辑学的研究意义

一门新学科的建立,不仅是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而且将反过来给实践以理论的指导。网络新闻编辑学是一门既有学科创新的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新学科,它对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新闻学和编辑学,还远远扩展到传播以外的领域。网络新闻编辑学的学科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编辑学在信息社会环境下的创新和发展

一方面,网络新闻编辑学扩充了传统编辑学的内容。网络新闻编辑学的问世,显然是顺应现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即网络的出现而创立的编辑学,它与其他编辑学的各分支一样,使编辑学的内涵和外延都更加丰富,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新的传播媒体出现了,随之出现与之相对应的编辑学分支学科,这种发展应当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网络编辑学更新了编辑学的理念和技能。由于网络传播的出现,传播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将导致编辑学一系列观念的变革。网络编辑学从编辑学的许多原理方面提出了值得重新思索的问题,例如,网络传播使信息的收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使受众的接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使信息的传播介质和速度以及方式都发生了彻底的变革,这些都必须由网络编辑学进行系统的归纳和研究,使之成为编辑出版的新的理念和技能。因此,网络编辑学的问世,不仅从形式上扩充了编辑学,而且从深层次反映了编辑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2.有利于拓宽网络媒介从业人员和政策制定部门的视野

由于目前网络编辑人员大都是技术和美术设计出身,缺乏编辑学的理论和技能的训练;而传统媒体的编辑人员虽然有编辑学的知识,但又缺乏电脑和网络的知识,他们均需要有一门学科,使编辑学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使上述两类人员进行知识互补有所依据且爱学易懂,这就是网络新闻编辑学应用部分的重要任务。学习网络新闻编辑学,可以帮助网络编辑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才兼备、博专统一的编辑出版人才。开展编辑学理论研究,其最终目的就是指导编辑活动的具体实践,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网络新闻编辑的从业人员需要从理论上清醒地认识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作用和社会责任,从而自觉地按照科学的编辑活动原理,开展自己的社会活动,拓宽自己的活动领域,创新自己的活动形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开展网络新闻编辑学理论研究,有益于帮助相关政策制定部门的人士认清网络新闻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和社会意义,从而在现在和未来的网络新闻实践中,在政策法规的制定上,避免盲目和麻木,服从科学和逻辑。

3.有利于规范新闻网站的发展

目前,从网络媒体本身的问题来看,网络在信息传播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成为现代社会问题的主要矛盾焦点之一。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段京肃教授在《传播学基础理论》一书中就总结出网络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的技术性污染、信息性污染、信息低量、信息超量等现实问题。如果说网络社会问题是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那么,其源头就在网络、网站本身,就在拥有和管理网站的网络编辑本身。

由于网络是一个对大众自由开放的领地,而且网络消费者的成分复杂,目的不一,因此,网络的管理要求政府、公安、工商、新闻出版等主管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介入网络监管。但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管理者是网络编辑本身,换句话说,没有网络编辑参与,网络管理是不可能实现的。网络的监管和控制有两个层面,一是广义的管理,即网络的社会控制,依靠政府、社会的力量对网络犯罪、网络越轨和失范行为进行预防、监视、阻止、惩戒,并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另一层面是网站的自我管理,这就要求每个网站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控制的要求和措施。而网站的自我控制是靠人来实现的,这些肩负着网络自我控制责任的人就是网络编辑,他们是规范网络、网站发展的主体力量。目前,对于网络社会问题的控制的对策研究,往往只重视网络的社会控制或外部控制。

4.有利于打造中文语境下的网络文化

网络是重要的思想文化宣传阵地,在现代社会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网络中英语信息占主导地位的状况十分突出。在因特网上,英语内容大约占90%,虽然全球华人占世界1/4的人口,但因特网上的中文信息比例很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这种英语垄断的局面表示担忧,并提出对策。一些人借用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提出的社会批判理论,指出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霸权”。从目前因特网上英语的强势垄断以及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长的趋势来看,任何非英语国家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网络的自主权和信息的本土化问题,无疑将遭遇到信息殖民化或文化渗透和侵略的危险。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对于以信息接受为主的非英语和发展中国家,与英语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全球网络的互联有可能造成对本国文化的冲击。在目前,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英语文化在网络上将持续具有霸权的地位,我们还不得不接受英语作为互联网的主要语言,不得不使用美国领先的互联网技术,不得不让美国大赚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的钞票,只是我们对这种文化弱势不能等闲视之,必须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去改变。法国、日本和其他许多非英语国家和地区都在制定政策,增加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内容在因特网中的信息份额,不让英语和美国文化独霸网络世界。我们中国也应当制定我们的网络文化政策,使中华文化在网络世界中不至于被削弱,而是更加发扬光大,使之成为网络的主流文化之一,这就要靠网络工作者,特别是网络编辑的努力。网络编辑承载着传播文化的使命,网络编辑学使网络编辑的文化使命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指导和激励着网络编辑肩负和完成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

开展网络新闻编辑学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通过这种研究去发现和掌握编辑活动之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必能极大地促进编辑活动、网络新闻传播乃至整个人类信息传播事业的发展,这对于加速社会进步、增进社会文明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网络新闻业的发展和特点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令人瞩目的成就之一。互联网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运转中来,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众的生活,尤其是大众信息接受模式。可以说,借助互联网,人们开始打破时空的局限,努力构建一种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这使得整个人类社会的传播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促生了网络新闻媒体和网络新闻业。

本章在回顾网络新闻业的历程的基础上,总结网络新闻业的发展态势。同时,本章很大一部分内容侧重探讨网络新闻的特点及其对编辑人员工作的启示,以便从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遵循网络新闻的特点,遵照其传播规律进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第一节 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史

如果把网络新闻业比作一个中国结,那么网络新闻媒体则是这个中国结上的结点。正是这些结点的环环相扣才使得中国结美感十足,如果离开这些结点,中国结将不复存在。正如通过对这些结点的认识可以看到中国结的全貌一样,通过对网络新闻媒体发展历程的梳理,就可以了解网络新闻业的发展概况。

美国是Internet的发源地,也是网络新闻业最早兴起的国家。在全球网络新闻业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网络新闻业的发展往往因其在世[1]界上领先一步的优势而产生广泛影响。所以在本节中,除了对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发展的介绍外,还有以美国网络新闻媒体发展为代表的国外网络新闻媒体与中国网络新闻媒体横向的比较,通过对比分析各自发展特色,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网络新闻业与网络新闻媒体

纽约大学新闻和传播学教授米切尔·史蒂芬斯(Mitchell Stephens)在对人类文明史上的媒介更替进行梳理时提到,人类文明史上迄今共发生了三次媒体革命:文字的出现和普及;印刷术的普及和出版业的兴盛;以电视和网络为代表的图文和数字化传媒的出现和[2]飞速发展。本部分所关注的便是网络传媒。

1.网络新闻业的定义

网络新闻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新闻业”或者说是“新闻事业”,而关键部分是“网络新闻”,所以要对“网络新闻业”下定义,必须先了解对“新闻业”的概念界定。2000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提到:新闻事业是“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新闻事业区别于人际传播活动,有如下特征:(1)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2)采用各种新闻传播手段;(3)拥有以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员;(4)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其次,必须明确网络新闻的定义。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Internet的新闻信息——具体来说,它是任何传送者通过Internet发布或再发布,而任何接收者通过[3]Internet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在这两个定义的基础上得出网络新闻业的概念:网络新闻业指网络新闻媒体及其运用网络[4]进行的新闻传播(核心业务)及其他各项活动。具体来说,网络新闻业是在合法的网络新闻机构中以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员采用网络等新闻传播手段而进行的面向社会的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其核心业务为新闻传播。

2.网络新闻媒体

利用互联网发布新闻及进行其他各项相关活动的站点便是网络新闻媒体,其活动形式为网络版新闻信息的发布。现存的网络新闻媒体主要可以分为:(1)由传统的传媒机构建立的媒体网站,其中包括以传媒机构为主,同信息业等相关产业的公司合作而建立的网站;(2)参与发布或者转发新闻的以门户网站为主的商业网站;(3)发布全面信息的个人主页;(4)新闻博客。

个人发布信息越来越普遍,但是鉴于对其信息的真伪、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内容更新的持续性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在分析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时特指前两者。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历程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美国的通讯社、电视台和报纸纷纷登录互联网提供新闻和经济信息服务,其门户网站也逐渐成为主流,传媒机构间、不同产业间也不断地进行信息资源整合。

1.网络新闻业的兴起(1)报纸网络版的兴起。通常所公认的第一家网络媒体是1987年创办的网络报纸San Jose Mercury News(《圣何塞信使报》)。当时互联网还处在试验阶段,奈特里德公司(Knight Ridder Corporation)旗下的这份报纸利用位于硅谷腹地的优势,试着把纸质报纸的内容搬上网络。1993年,《圣何塞信使报》在“美国在线”(AOL)上正式启动了一个名为“天使中心”的网上服务项目,成为[5]全球第一家让传统报纸上网的报社。1995年底,互联网上的电子报纸迅速增长到了1000多家,此后美国报纸以每年60%左右的增长率上[6]网。2002年7月份美国Newslink.org网站上提供的数据表明:2002年[7]6月,美国上网的报纸已达4000多家。(2)通讯社网络版的兴起。美联社、路透社等大型通讯社也登录互联网,在网上提供新闻和经济信息服务。它们是网络新闻传播核心力量的第一批媒体网站,因其出现于1994年,该年被称为网络新闻业真正兴起之年。(3)广电传媒网络版的兴起。1994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1995年8月,美国ABC公司首先利用网络“进行全球播报”。1998年底,美国大多数广播电视台设立了网站。1999年,美国已有800多家电视台、1000多家广播电台提供网[8]上信息服务。此后美国因特网委员会的网站上提供的《2001年因特网发展状况报告》中的数据表明,至2001年4月,世界上进行网上播出的广播电台已超过5000家,其中一半以上在北美洲。

美国第一批报刊媒体上网的目的主要是拓展其竞争空间,就像奈特里德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托尼·里德曾说的,“在任何一个市场上,只要奈特里德公司有一份主导性的报纸,有一个在当地影响很大的网站,那么,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公司对广告商的吸引力就不会下降”。也正是基于此,该公司确立了“报”、“网”齐头并进的发展

[9]战略。

第一批由传统传媒机构建立的网站在运行之初,通常是简单地将其原有的信息搬到互联网上。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传媒和网络的进一步融合以及网络空间的无限性和网络图文声像等多形式信息的融合,传播媒体的网络版除了在网上提供印刷版的内容外,还通过超链接提供新闻背景资料和相关报道,并且开辟电子论坛、聊天室、电子邮件列表等多种服务。图2.1 Boston.com网站

2.门户网站的发展(1)Boston. com。美国门户网站的发展经历了从被怀疑到被仿效的过程,以《波士顿环球报》的Boston.com为例,见图2.1。

1995年,《波士顿环球报》率先创建了地区性网站——Boston.com。它不仅利用互联网发布自己报纸的所有信息,同时与波士顿地区的其他传媒合作:该网站可以链接波士顿地区的所有传媒公司网站,其中包括6家电视台、12家广播电台和8家报社。这一建网理念被证明是成功的。后来的尼尔森网站用户率调查和Media Metrix[10]公司的调查表明,十家最受欢迎的网站都是门户网站。

1999年,道·琼斯公司、华盛顿邮报公司和奈特里德公司等,也分别宣布了其转变为新闻门户网站的意向,这也体现了媒体对网络受众特殊性的重视,因为网上用户不仅想获得新闻信息,还想获得更多其他方面的信息。(2)nytimes. com。纽约时报网站(nytimes.com)是全世界公认的报纸所办网站中最成功的一家:它拥有1600万的注册用户,每日的访问量150万人次(见图2.2)。图2.2 纽约时报网站

纽约时报公司因创办时报网站和“数字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Digital)被列为全球最具创造性的500家IT公司之一。纽约时报网站创办于1996年,与其他的报纸网站一样,创网之初它只是报纸的网络版,归《纽约时报》直接管理。1999年,时报公司将公司的网络和数字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部门——数字纽约时报。它突破了报纸网络版的概念,把传统纸质媒体的品牌优势和自身的技术特点结合起来,既与报纸共享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同时又独立提供个性化的新闻、信息、广告等产品。例如,纽约时报网站利用该报书评的权威声望,开办了网上书店,开设了网上电影专题(movies.nytimes.com),见图2.3。它汇集了《纽约时报》上20年来著名影评家的评论,回放了1929年以来的精彩电影评论,设有电影资料库(所有电影资料)、电影票务网(订票服务)、尼尔森数据库(提供周末预定信息)以及相关的“时报版面”、“时报历史照片”装帧邮购服务,读者如果需要历史上任何一期时报的版面、任何一幅照[11]片,都可以在网上订购,然后时报将原件装帧并邮寄到订购者手中。图2.3 纽约时报网站网上电影专题

时报网站在首页的显著位置开辟了“The Times Multimedia”(“时报多媒体”)栏目,这个栏目除了全文刊载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外,还提供报纸上没有刊发的或无法刊登的内容,例如时报记者在采访中所拍摄的录像、谈话录音、记者对采访过程的感想等。同时这个栏目还开辟了“回音板”,使得读者可以将读后感、观后感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发给作者,参与作品评析等。

3.传媒机构的网络联盟

广告收入经常被称为媒体运转的机油,分类广告也常被称为美国报业的生命线。在报纸的广告中,分类广告所占的比重达40%~60%,许多年来,分类广告青睐的媒体就是报纸。随着美国互联网用户的普及,加上各个网站的制作水平和运作水平的提高,分类广告从报纸向互联网转移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分类广告中,招聘和求职、汽车租售、房地产租售这三种分类广告所占的比重最大,转移的幅度也最高。对这一趋势,美国报界也是比较警觉的。为了更好地吸引广告商,传媒机构之间、传媒机构同相关产业的公司之间也纷纷联合建立网站。(1)传媒机构相互合作建立网站。

●传媒机构合作建立门户网站

1999年,A·H·Belo公司的《Dallas晨报》和奈特里德公司的《沃思堡明星电讯报》宣布,它们努力地整合资源创建一家地域性/地方性门户网站dfw.com,该网站将刊登这两家报纸的分类广告,提供通往6000多家当地网站的链接,并提供网上购物服务(见图2.4)。图2.4 dfw.com网站

●传媒机构合作建立专业网站

除了dfw.com网站,早在1995年10月,美国东西海岸六家著名报纸——《波士顿环球报》、《芝加哥论坛报》、《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圣何塞信使报》、《华盛顿邮报》就宣布联合创建一个全国性的求职招聘网站——“就业之路网”(Career Path.com)。这个网站依托各报的职业介绍信息,将各报刊登的招聘、求职分类广告同时贴到网上,为求职者提供一个能覆盖全国各地的职介信息的平台,这个“就业之路网”就是今天美国三大报业巨头甘乃特、奈特里德和论坛公司联手购买和控股的“职介网”(Career Builder)。目前,“职介网”已经发展为美国数一数二的职业介绍网,有130家地方报纸加盟,网站发布、推出的职位介绍达60万个,占职介行业的45%,美国3万多家大型的雇工单位都通过“职介网”来发布招聘信息。200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职介网”新增的访客量达8016万人次,营业收[12]入为1.6亿美元。

●地方报刊同全国性的新闻网站合作整理资源

地方报刊同全国性的新闻网站如MSNBC的网站、CNN的网站、美国在线的“数字城”等签约合作。例如,《西雅图邮报》同MSNBC的网站进行合作,在MSNBC网站上设有通向它们的链接。前者希望利用后者的品牌优势将地方性的信息内容推向全国,同时从全国性的新闻网站获取文本、音视频等信息资源。而作为全国性网站的后者,网站上本地新闻和信息都很少,这是它们吸引地方性广告的致命弱点。而美国每年约800亿美元的地方性广告总额这块大蛋糕也是很有吸引力的,令它们垂涎不已,所以与地方报刊的合作对它们来说也是有前景的选择。(2)传媒机构与信息产业公司适时合作。

早在1996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就和微软公司联手创建了MSNBC.com网站(见图2.5)。1998年,奈特里德公司成立了Real Cities Network,将公司在美国各地的29个网站连在一起,搭建了一个网络平台。同时这个平台是开放的,其他公司的报纸、电视台网站都可以加盟,成为其中一员。目前Real Cities Network除了奈特里德公司的29个地方网站外,美国的先锋报业公司(Advance)、麦克拉奇公司(Mc Clatchy)、媒介新闻集团(Media News)、媒介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奥特维报业公司(Ottaway)、斯克利普斯公司(Scripps)等七家著名报业集团旗下的报纸网站都加盟进来。在全美国100多个市场上,Real Cities Network拥有地方网站,在全美最大的30个市场中,Real Cities Network覆盖了22个,每个月登陆的访客量达2290万人次,这样的客流量对广告商确实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图2.5 MSNBC.com网站

4.国际合作新动向

2003年以来,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中显示出了积极推动国际合作的最新动态。例如,美国Real Neworks公司同英国BBC公司签署协议进行合作。根据协议,BBC公司的Worldwide部将创制专门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节目编排,然后由Real Neworks将之传输出去,使这些内[13]容通过因特网进入美国市场。美国的商业刊物出版公司VNU2003年4月起,同英国路透社网站的媒介服务部(Reuters Media)合作创建了综合性的娱乐服务网点Reuters/VNU Entertainment Service,这样就将路透社新闻报道的丰富资源同VNU公司的来自《好莱坞报道》、Billboard、《幕后》(Backstage)等业界新闻渠道的娱乐新闻中的最精彩部分结合起来。相关新闻报道指出,Reuters Media同VNU公司新的伙伴关系将给娱乐新闻报道以及相关方面的服务带来种种改善:娱乐新闻报道和特稿的数量将会增多,内容涉及的范围将会拓展,娱乐服务也将扩展至更多的种类,同时,报道中穿插的图片、说明和[14]著名的路透社照片将会使娱乐报道更具吸引力。

三、我国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历程

相对于美国这个互联网发源地来说,中国触网的时间是稍迟了些。较早意识到互联网价值的先行者便是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它们的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1.1993年至1995年

首先进行网络化尝试的是《杭州日报》。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报·下午版》通过该市的联机服务网络——展望咨询网进行传输,从而拉开了中国报纸网络化的序幕。不过当时中国尚未与国际联网,所以《杭州日报》网络版在技术上还不成熟,其影响也十分有限。

我国第一家真正走上互联网的媒体应该是1995年1月12日《神州学人周刊》(CHISA—China Scholars Abroad)的电子版《神州学人》在互联网上发行(见图2.6)。在《神州学人》的发刊词中写道:在祖国和海外留学人员之间搭起一座电子桥,沟通信息,为留学生服务——这是本刊电子版的唯一宗旨。由此可以看出电子版保留了《神州学人》作为国内唯一的留学生刊物的特点,同时它以更丰富的信息、更方便的获取方式和更快的出版周期成为海外学人的朋友。图2.6 神州学人网站

1995年10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播演示的《中国贸易报》电子版更是引起了国内外新闻界同行的广泛关注。它的起点较高,一开播就通过国际互联网、中央电视台图文电视、全国电子信箱信息服务系统(Chinamail)三大渠道向国内外传播。

而同年12月份开通的《中国日报》网站则在国内开启了全国性日报办网站之先河。在中国媒体上网的先行者中,《中国日报》网站的发展显得更为迅速、稳健。1996年9月,《中国日报》在美国建立镜像站点。1997年,“美国在线”将《中国日报》网站列为全球领先的新闻网站。

2.1996年至1999年

如果说1995年中国新闻媒体开始迈上网络之路,那么随后的三年里,中国新闻媒体则加紧了网络化步伐,这一阶段出现了中国媒体的第一次上网浪潮。虽然此时新闻媒体上网的形态比较简单,大多数新闻媒体网站的发展规划也不是很健全,但是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上网,已经表明中国媒体对互联网的发展充满信心。而新浪等商业网站对新闻传播的涉足,也为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1)主流媒体的网络化发展。1997年1月1日正式运行的《人民日报》网络版预示着中国媒体的中坚力量开始出击互联网,国家确定的八大重点新闻网站也多与《人民日报》网络版在同一阶段起步。同日,国务院新闻办建立的“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开通,这便是日后国家八大重点新闻网站之一的“中国网”的前身。新华通讯社网站正式建立于1997年11月7日,适逢其建社66周年之际。该网站后来发展为新华网,它也是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之一,在中国网络新闻传播中一直起着主力军的作用。1996年底,中央电视台也开始上网,1999年1月它进行了全面改版并正式对外发布。1997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设立了简单的网页,1998年12月26日,“国际在线”(CRI Online)正式对外发布信息,这也是第一批政府重点新闻网站队伍的成员之一。1997年底,《光明日报》成立了网络版编辑部,1998年1月1日,《光明日报》网站正式开通。该网站集成了《光明日报》集团下的《光明日报》、《生活时报》、《中华读书报》、《文摘报》和《书摘》、《博览[15]群书》、《考试》等报刊的内容。(2)商业网站涉足网络新闻。在我国传统的传媒机构逐步向网络进军之时,一批商业网站也纷纷加入到网络新闻传播中来。1998年12月1日,四通利方收购华渊后成立了新浪网。而新浪最大的对手搜狐也渐渐成长起来,1997年2月,张朝阳创办的埃特信公司正式推出ITC中国工商网络,1998年2月,推出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搜狐(Sohoo,后改为Sohu),搜狐网成立,它们开始同我国传统的新闻传媒机构一起涉入到网络新闻传播中来。因为商业网站没有采编权,只能发布、转载新闻媒体的新闻,所以商业网站的专长还是在于技术方面,它们要走的路应该是做门户或平台。正如新浪网的王志东说的那样,新浪只是发布平台,所起到的作用是发布信息和信息组合,在观点上没有加工。(3)地方媒体探索网络发展模式。地方媒体也不断地探索网络发展模式,千龙新闻网和东方网所形成的千龙模式和东方模式便是其探索中比较成功的代表。

●千龙新闻网图2.7 千龙新闻网

2000年3月7日,千龙新闻网正式启动(见图2.7)。时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的龙新民亲自将新网站命名为千龙新闻网,以合2000年新千年之始与传统龙年之祥,同年5月25日开通正式版。作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的全国第一家综合性新闻网站”的千龙新闻网,它的“千龙模式”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政府背景的新闻网站和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因为千龙网站是实华开公司和《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有线广播电视台、《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北京经济报》和《北京广播电视报》等九家媒体注资成立的,其中实华开公司持有45%的股份,九家媒体持有55%的股份。

●东方网图2.8 东方网

在千龙新闻网酝酿之时,上海市委也筹划着建设一个综合性的国内一流的大型新闻网站“东方网”,其定位是以上海为基础,辐射全国,在国际上形成一定知名度的播发权威性信息,全方位开发网络信[16]息服务,并拓展相关领域电子商务的网站。2000年5月28日,东方网正式开通(见图2.8)。第一天东方网的日访问量就达到了200万,注册用户超过3万。运行之初的东方网拥有“东方新闻”、“东方财经”、“东方体育”、“东方机会”、“东方文苑”、“东方生活”等10个频道、800个栏目,大型信息平台初显雏形。东方网也与《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上海电台、东方电台等上海14家主要新闻单位,就有关信息内容的利用和开发达成了资源共享的协议。根据协议,14家新闻单位以第一时间向东方网传送信源,经编辑后在东方网上即时刊发,而东方网也尽可能向对方提供广泛的宣传平台,包括链接、广告等。除了资源共享之外,东方网还与14家新闻单位在人力资源方面进行合作。14家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可在第一时间为网站撰稿,东方网将依据首次发表、最新、最快等标准支付稿酬;14家新闻单位还定期派出3名记者到网站轮岗,担任[17]东方网的独家采访任务,共同完成东方网的对外宣传报道工作。

大部分传统媒体上网之初,都致力于以网络版的形式来扩大其影响,在新闻理念、新闻手段等方面,还明显受到传统形式的束缚。而1999年后,传统媒体网站已经开始认识和研究网络版的独特之处,开始尝试建立地方门户网站,如《浙江日报》网站除了提供网络版外,还建立了“浙江在线”这一地方门户网站,这在网站的经营方面已有所体现。此外,网站名称变动也能体现这一点,如《电脑报》网站改称为“天极网”,《中国计算机报》网站改为“赛迪网”,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网站改称“申网”,《广州日报》网站改名“广州日报大洋网”,《深圳商报》网站改名为“深圳新闻网”。

3.2001年至今

此阶段是媒体网站在对已有经营经验总结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革的时期,这阶段改革和提高是主旋律。而网站自我调适的目标是:一方面更好地提高其新闻传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代表网站便是新华网、人民网,还有央视网站等。(1)各大网站纷纷改革。

在改革中新华网是引领者,2001年起它就不断对网站内容和呈现方式进行探索。2003年2月10日,新华网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为主旨进行了第七次改版。改版后的新华网,新闻报道内容约占65%,其余35%为各种资料、数据和其他服务型内容。首页增加的集文字、图片和搜索功能为一体的“数据中心专区”,为网民浏览信息和查询信息提供了方便。同年4月10日,新华网新闻中心增加了“本网主要栏目推荐”、“新华访谈”、“网友热评”等栏目以及“图文报道”、“音视频新闻”等精品板块。而6月17日新闻中心又一次改版,其定位是第一时间直达新闻,全程传达来龙去脉,深入透析幕后外延,深切关注经济社会生活,传播各类专业新闻资讯(见图2.9)。图2.9 新华网

新华网视频频道也进行改版,以体现网络视频技术的科技含量和时尚感,设置了“中国”、“国际”、“财经”、“电视集萃”、“网上直播”、“上周回放”等12个栏目。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华网于2003年9月19日再次全面改版。此次改版进一步突出了新闻的时效性和内容的贴近性,中英文报道快捷,互动性更强,网民想看、爱看的新闻与服务内容大幅增加,英文版全新域名www.chinaview.cn也同时启动。新华网第八次改版集中体现了新华社在中英文报道和新闻信息方面的整体优势,为政府、企业、开发区招商引资、信息发布、商务拓展提供了强大的中英文发布平台。

2003年6月,人民网也以全新的面貌亮相。在突出新闻网站特性、加强重大新闻分量、突出头条新闻的同时,进一步凸现自己的个性。已经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强国社区”越来越受到网友的认可,同时加强商务、增强服务也是人民网改版时所关注的。

中央调整重点媒体网站布局的一项重大举措则是中国经济网的开通,至此第八家国家重点网站问世。2003年8月6日,由《经济日报》主办的中国经济网(www.ce.cn)在京举行开通仪式。中国经济网从一开始就是以经济报道和经济信息传播为主的新型网络媒体,这对进一步完善网络新闻的宣传体系、扩大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在经济领域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网络新闻频频出彩。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特别报道中,央视国际与《东方时空》节目进行了网上互动直播;2002年春节联欢晚会,央视国际设置了现场互动专区,并首次引入网络主持人的概念。

2003年新闻大事颇多。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系,新浪网第一时间将此消息放在网上。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此消息也第一时间出现在网络上。新华网于2003年10月15日在网上率先播报中国载人航天飞船发射的消息。同年两会前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所高校在一天内接连发生两起爆炸案。新华社、中新社立即发出相关报道,千龙网、新浪网不遗余力地转载所有报道,新浪网还在第一时间设立了相关专题及讨论区,网罗了十几条有关这次爆炸的新闻。3月份,千龙网对盛福大厦6楼路透社北京分社受爆炸威胁事件进行了第一时间的现场报道。负责该新闻报道的5个新闻编辑记者几乎是大楼里最后一批撤走的,而撤离现场之前他们已经发布了14篇文字、16幅图片。撤离后,千龙网的一部分记者继续关注事情的发展,并对前方记者用手机发回的最新消息进行编辑、筛查,再利用网站的论坛发布出去。

网络媒体从业人员面对面地与突发事件相遇时的表现向我们展示了职业新闻人的风范,对“非典”疫情快速而准确的报道更是让网络媒体的公信度得到提升。在搜狐揭晓的“2003年推动中国进步十大新闻事件”中,第五位事件是“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对民间声音的表达,对高层决策的影响,标志着网媒已迈入主流媒体行列”,这是对网络新闻的积极肯定。(3)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认同。

八家国家重点网站中的最后一家中国经济网成立后,除了强调新闻的专业性,努力做成国内最好的经济新闻网站外,中国经济网还提出以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来与商业网站竞争。中国经济网总裁王玉玲说,和商业门户网站不同,中国经济网这样的重点新闻网站有自己的采编队伍,有丰富的新闻来源,他们强调客观、公正、权威,不热衷于炒作和浮夸。

此外,商业网站对新闻的定位开始发生转变,把网站仅当作新闻的“发布平台”、多关注新闻数量等低层面的竞争转移到挖掘新闻事件、对新闻内容负责等高层面上来。他们都做出了承担社会责任的姿态,例如新浪网的陈彤曾表示,“负责任的媒体应该崇尚冷静和理智,与成熟的传统媒体相比,年轻的网络媒体更需要防止滥用媒体权利”,“现阶段中国网络媒体需要更多地展示它的建设作用而不是破坏能

[18]力”。现已辞职的搜狐高级副总裁兼总编辑李善友也曾说过:“事件背后的深刻意义和传达出的理念是我们要求编辑拿到消息后必须思考的问题,要把过去海量的、平面的网络新闻变成结构化的、有针对性的新闻,在追求客观报道的同时,表达搜狐新闻独特的观点和声音,[19]从而改变网络新闻的纯报摘形象,增强网络媒体的公信度。”

四、网络新闻业的发展特点

在对中外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历程的梳理基础之上,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网络新闻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快”与“稳”

作为网络媒体业公认的“领头羊”的美国,其网络新闻业的发展首要特点是“快”,并且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中国的网络新闻业,因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企事业双重身份的影响,在发展中便打上了“按部就班”——“稳”的烙印。(1)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快”。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也是第一个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国家,所以其在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而这些恰恰为网络新闻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硬件设施。此外,在信息产业的发展方面美国采用新自由主义政策,[20]传媒建立网站不需要申请新闻许可证,如此宽松的外部环境使美国网络新闻媒体能够很迅速地上马,所以自1994年美国出现第一批报刊网站后,传媒上网很快席卷美国。(2)我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稳”。我国网络新闻业的发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略晚一些,在信息基础建设方面也因国内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受到一定影响。虽然“可以吸取他国的经验,实现跳跃式的发展”,但是在发展方面还是不可避免会受到他国的排挤。我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中政府起着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我国传媒网站是在基层的积极努力和政府的大力鼓励、推动下成长起来的。我国新闻媒体的网络化过程,从起步以来就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以1997年《人民日报》网站的诞生为标志,我国新闻传媒上网速度逐步加快,政府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人民网负责人蒋亚平曾指出,从2000年开始,政府在经济上的支持使新闻媒体网站的投[21]入状况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我国网络媒体发展正是在党和国家的全局发展、持续发展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进行的,所以体现出了“稳”。

2.“新”与“迎”(1)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新”。美国新闻传媒业间的竞争同其他行业的竞争一样激烈,在高度发达且又竞争激烈的传媒业中能够胜出的策略是什么?那便是“内容为王”——积极创新,追求新颖。“内容为王”是美国媒体长期以来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策略。创建地方性新闻门户网站、设立与受众互动的讨论平台、以手机短信形式发送最新信息、开设博客空间、在报道中“图文音像”并用等举措,最初都是美国网络媒体的创新之举。

美国网络新闻媒体也始终努力在其传播活动中形成不同于传统新闻传播服务的新颖的服务,最显著的体现便是对美国电子数据库的应用。因为美国在电子数据库的建设等方面走在前沿,使得传媒网站在提供丰富的信息检索、网点链接等传统传媒所没有的服务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华尔街日报》在线模式便是成功的例子。作为美国著名的全国性日报、经济信息的权威媒体,《华尔街日报》建网后,利用网络的快速传播、容量无限的优势,更好地打出经济信息服务的王牌,以迅速快捷的经济信息、股市行情和有助于研究经济态势的内容(如政府的经济报告、某些特殊行业的经营预算等),为自己赢得了大量登记付费用户。(2)我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迎”。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网络媒体,在发展时虚心吸收国外的创新成果,把握和迎合网络传媒发展的特点,走出自己的新颖之路,这样的发展心态是好的,使我国网络新闻业可以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国际社会中来。对创新成果的果断利用也为我国网络新闻业的发展争取了时间,缩短了与外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差距:从网站内容的拓展到网络版相对独立;从创建网络信息传播平台模式到传媒网站参与到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尝试。在具体的业务开设方面,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的出手也很快,例如手机短信新闻的订阅、新闻讨论版面的建设和维护、新闻信息上传的鼓励政策、MPEG或AVI视频信息和三维动画表现及全程播放的应用等。

3.“特”与“鲜”(1)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特”。特,即特色,这与“新”有一定的联系,各网站在追求新颖、创新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各自的发展特色。第一节对美国网络媒体的介绍中所提到的网站,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

●内容的专业性、权威性“华尔街日报在线”(Wall Street Journal Online,见图2.10)在保持其纸质版《华尔街日报》的基础上,增加了互动式特写稿、编辑与专栏作家同网站访问者的讨论区,同时还设有Wall Street Journal [22]Podcasts,即华尔街日报播客,使得网页访问者可以更直观地获得权威人士关于个人财经、科技、经济等各方面的信息分析。同时,此类权威专家们的“现身说法”使得信息分析更具参考价值。图2.10 华尔街日报在线网站

●信息的全面性、即时性

美国另一报业巨头《华盛顿邮报》的网站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在[23]线模式。该网站于1999年—2001年连续获得数项Eppy奖,这些成就与网站精心设计的板块和内容分不开:该网站提供“新闻”(News)、“我的邮报”(My washing tonpost.com)、“直播在线”(Live Online)、“论政治”(On Politics)、“娱乐指南”(Entertainment Guide)、“工作”(Jobs)、“市场”(Marketplace)、“摄影作品”(Camera Works)、“车行天下”(Cars)、“房屋咨询”(Real Estate)等板块(见图2.11),每个板块都会以其即时更新、报道迅捷可靠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图2.11 华盛顿邮报网站

●服务功能的多样性

上文提到的都是有著名传统媒体背景的传媒网站,其发展多少都得益于其母体媒体的品牌。而曾获得过网络服务供应和网页设计奖的Sunline网站(www.sunline.com,见图2.12)则没有上述优势,但该网站定位于“社区第一、新闻第二”,把主要精力放在该传媒公司熟悉的社区服务上,根据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自身服务对象的特点,提供特色内容服务。该网站大量开发地方性特色的内容,鼓励用户参与网站,撰写书评、组建网上俱乐部等。图2.12 Sunline网站(2)我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鲜”。我国网络新闻业的发展中虽然带有向先进国家学习模仿的痕迹,但是也不乏“鲜”(取新鲜、稀有之义)这一特点,大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景观。

中国人对字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一些颇有影响力的新闻网站的名称便是很好的说明。在十大中央新闻单位网站中,虽然基本上都有传统媒体的背景,但是其网站名称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变动,诸如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中青网等,虽然只是把“日报”两字去掉,但是显示出来的网上发展士气和雄心却不同。其定位也是各有千秋:新华网的权威新闻、人民网的服务为民、中青网的定位青春等。地方网站中江苏的龙虎网、湖南的红网等也都是颇具匠心的命名。

当然,我国的网络媒体不只是把工夫花在表面上,在内容方面也是颇费苦心。以新华网为例,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网络新闻首次参加了这一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的评选,新华网制作的专题《网民感动总理,总理感动网民——总理记者招待会网上答问》获得一等奖,网评《“房地产就该暴利”——任志强叫嚣有理还是叫板和谐社会》获三等奖。人民网也凭其原创评论作品《人民时评:我们怎样表达爱国热情》荣获本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以上内容梳理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外网络新闻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网络新闻业走过的历程,并总结出网络新闻业发展的特点:快与稳并行,新与迎相继,特与鲜相成等,这为从整体上把握网络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料基础,同时也为认识网络新闻编辑奠定了相关知识基础。[1]张咏华著:《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2]李希光著:《网络记者》,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页。[3]杜骏飞著:《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4]张咏华著:《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5]苏荣才著:《对话美国报业总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6]蒋晓丽著:《网络新闻编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7]数据来源:http://newslink.org/cgi/findcgi?3=&2=&1=news。[8]胡正荣:《产业整合与跨世纪变革——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方向》,载《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4期,第33—39页。[9]苏荣才著:《对话美国报业总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10]张咏华著:《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11]以上资料参考NYTimes.com网站的介绍。[12]苏荣才著:《对话美国报业总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63—64页。[13]资料来源:http://www.ejc.nl,载2003年4月11日medianews栏目。[14]资料来源:http://about.reuters.com/media/products/on-vnu-us.html。[15]彭兰著:《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16]彭兰著:《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17]彭兰著:《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8—82页。[18]徐志斌:《门户擦出新闻火花 网媒迈入主流媒体行列》,http://www.erpworld.net。[19]林木:《张朝阳反思:感慨网络媒体责任》,载《经济观察报》2004年1月5日。[20]张咏华著:《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21]蒋亚平:《中国网络媒体现状分析和展望》,http://www.chuanmeinet.net。[22]从广义上讲,播客是博客的一个门类,是“有声博客”。[23]该奖旨在鼓励报刊在网上传播中的成就。

第二节 网络新闻的特点

一、网络新闻的定义

近年来,学界对网络新闻的定义提出了若干种说法,具有代表性的有:

——网络新闻是指通过互联网发布、传播的新闻,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发布者(指首发)、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1]以是任何人。

——网络新闻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新近发生的、为受众所关[2]注的信息。

——网络新闻是指新闻的发布途径是网络,但它的报道对象仍然是客观世界的对象,从对新闻规律的运用方面来看,它与传统新闻[3]是一致的。

——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互联网的新闻信息。具体来说,它是任何传送者通过互联网发布或再发布,而任何接收者通过互联网视[4]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

——网络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新闻指的是互联网上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类专业性网站所发布出来的各种有传播价值的新信息,而狭义的网络新闻则专指互联网上新闻类的信息,包括传统媒体设立的网站发布的新闻信息、其他网站设立的新闻中心在新闻板块发布的新闻信息、国家有关部门设立的专门网站所发布的新闻[5]信息、个人主页和站点所发布的新闻信息等。

这些定义的阐释角度不同,但也有其共性的地方:(1)强调从传播媒介的角度来区分这种新闻形态。通过互联网传播,这是网络新闻与报纸、广播、电视新闻最根本的区别,也是网络新闻存在的根基。(2)认识到这种新闻形态的传播主体和以往不同。任何组织机构、任何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新闻信息,这使得新闻传播主体多样化。

还有些学者认为,网络新闻不仅指在网上传播的新闻信息,而且还包括对新闻信息的评论,这便涉及“信息与新闻在边界上的模糊及[6]其相互转化”问题。本书倾向于采用杜骏飞教授给网络新闻作出的定义。

二、网络新闻的优势

1.时效性

时效性既表现为信息传播的瞬时性,又表现为全时传播。(1)瞬时传播。互联网络的传输载体是光纤通讯线路,其传递速度可达每秒30万公里,这就意味着信息瞬间可以传遍世界的角落。所以,利用互联网络进行传播的新闻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显现事实,对于跨越空间障碍的信息传播来说,这一特点就更明显。例如,2006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对以色列发动了越境袭击,爆发了黎以冲突。各国驻当地的新闻媒体几乎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将军事冲突进展、当地居民生活等图片和报道传递到网上,使全球各地关注该事件的网民能及时地了解战争的进展。(2)全时传播。网络新闻速度的保真性还体现在网络新闻滚动[7]式的发布方式上,即“全时性”。网络新闻可以随时报道事实的进展,更新新闻内容,不必像报纸那样受截稿时间的限制,也不用像广播、电视一样等待相应的节目播出时段,这样就可以让网上用户全面及时地了解事态发展的整个过程。例如,关于2006年“碧利斯”台风的报道,自7月14日至7月27日,搜狐网上相关的滚动新闻共213条,人民网滚动播出的最新相关新闻200条。新浪网在其滚动新闻栏目中也打出“本页面每五分钟自动刷新一次”,借助滚动新闻如此快的更新频率,网络新闻就会技高一筹,特别是在对重大突发新闻的报道中。[8]全时新闻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每个新闻信息的受众都有自己对信息的特殊要求,网络新闻的全时性则能够“一视同仁、无论先后”地为受众提供新闻服务。

2.交互性

这是网络新闻的另一显著特点。交互性的字面意思便是交流、互换信息,在网络新闻中它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网上通讯方式的应用。新闻制作者和新闻接收者之间通过E-mail、MSN、QQ等网上通讯方式进行交流。最近两年火热的博客风潮,使得新闻制作者和新闻接收者之间又多了一个交流场所和平台。这种互动从本质上来说与报纸的读者来信、电台的热线电话性质一样,不过它更快捷。(2)“公告栏”和“论坛”的应用。新闻接收者把自己获得的新闻信息,或者自己对某则新闻的意见、看法贴在或转到“公告栏”(BBS)上,或者在某个“论坛”上发表,以便与其他的网民进行交流和讨论。如2006年7月25日晚7时30分(北京时间26日凌晨零时30分),以军对黎南部希亚姆镇进行了空袭,造成了包括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在内的四名联合国观察员不幸身亡。搜狐网对该事件进行报道的同时,组织了论坛讨论,各地的网友对此事发表意见,27日晚上8点为止跟帖达405条之多,这种快捷、方便的交流方式是任何一种传统媒体都不能提供的。(3)直播“聊天室”的应用。报道新闻的记者、编辑在“聊天室”里与网民座谈,交流对新闻报道的看法,网民也可以及时向记者、编辑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这种交流不受地域和场所限制,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这样新闻制作者和新闻接收者之间、新闻接收者相互之间、有时候甚至是新闻报道对象与新闻接收者之间就建立起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等各种形式的多元互动交流关系。

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者通常只有在新闻报道结束后才能获得反馈,而在网络环境下,互动也发生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此时的受众不仅仅是被动的新闻接收者,他和记者、编辑一起成了新闻报道的参与者,这使得网络新闻在内容上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互动。

3.丰富性

因为网络媒体具有网络信息“海量”的特点,所以新闻报道可以大容量地呈现在受众面前。(1)网络新闻的“厚实”报道。网络新闻实际上是新闻和信息资料的一个组合体。因为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宏观、微观背景,也正是这些背景因素相互作用产生了新闻,而这些背景因素时间跨度可能是几周、几个月,有的可能会更长,所以网络新闻除了报道新闻事实以外,还链接着比新闻本体大得多的新闻信息资料库。例如,2006年6月10日,企图在印古什共和国制造恐怖袭击的车臣匪首巴萨耶夫被俄特工引爆炸药车身亡。新浪网的新闻中心就此事件的前前后后进行了包括文字、图片等在内的详尽报道,并推出了“车臣战争爆发以来大事记”、“巴萨耶夫其人”以及其一手策划的轰动2004年的“别斯兰事件”回顾,包括事件回顾、各方反应、分析评论、背景资料等。同时还有当时唯一一位在别斯兰的华人记者卢宇光的前方报道的回顾、卢宇光其人的介绍及事件后的战地记忆等的链接。如此多的信息量,这对于任何传统媒体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见图2.13)。图2.13 新浪网对车臣匪首被击毙的专题报道(2)网络新闻的“花哨”表现。内容的丰富性不仅体现在信息容量方面,同时还体现在信息呈现形式上。根据具体内容不同,可以用文字、图片、图表来呈现新闻,也可以用动画、音频、视频或者图文音像并用等方式呈现,以便受众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新闻事实。例如,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报道中,网络媒体打了一场漂亮的“世界战争”。文字报道自然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内容,即便是在休整期间,报道也未间断过;图表式的积分榜、射手榜、转播表等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方便;图片资源也源源不断地出现在版面上,滚动图库、图吧相继开设;而模拟现场的Flash进球对未能观看现场比赛的观念来说则是一份不小的惊奇;“实况联播”、“每球必映”、“每日最佳”、“比赛集锦”、“胡侃世界杯”等更是让网上看球的人过足了瘾。

4.包容性(1)新闻理念的包容趋势。在网上海量的新闻信息当中,有严肃的,有活泼的;有正面的,有负面的;有中立的,有偏激的;有善意的,有恶意的,人们似乎从一开始就对网络新闻这一点没有太多的敌意和抱怨,这放在报纸版面、电视节目上面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并且即便是能接受纷繁复杂的网络新闻的受众,在其他的传媒介质下可能也不会接受。(2)对网络多媒体的充分吸收和应用,也可以理解为全息性。由于互联网是一种可以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平台,所以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网络新闻也容纳了文本信息、图像信息、语音信息及视频信息等多种形式,网络新闻的这种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表达方式比传统新闻更有感染力和影响力。例如,美国的《休斯敦记者报》在网络版上开设了多媒体特写(Multimedia Feature)。该报记者经常随身携带数码相机和摄像机以及其他电子采编设备外出采访,专门为网络版采编第一手的多媒体报道。在一个名为“虚拟旅行者”(Virtual Voyager)的栏目中,记者们将自己外出采访的旅行经历制作成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报道,使网站访问者有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这种多媒体化的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报刊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之间的界限(见图2.14)。图2.14 休斯敦记者报网站的“虚拟旅行者”栏目

三、网络新闻的劣势

1.虚假性问题

互联网技术造就了信息传播自由的特点,但信息发布和传输没有严格的检查和核实系统,操作方式(如个人网站、论坛、聊天室、新闻组、即时通讯等)越来越简便,信息发布匿名性等等,这些在另一方面就影响了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近年来频频出现的网络假新闻(见表2.1)严重扰乱了新闻传播的秩序。

在网络传播的作用下,在链接、转帖、再转帖等接力棒式的传递下,任何一条新闻的精确度都会大打折扣,而虚假新闻则会更快地蔓延。2006年4月份,有人以周涛大学同学的身份,在自己的博客上大曝央视名主持周涛的“校园往事”和“两段婚史”等隐私。4月11日,武汉晨报发表了《名嘴周涛:再婚是我最正确的选择》的文章,各大网站纷纷转载。4月12日,周涛委托新浪娱乐发表声明:“前段时间某博客上发表的所谓揭露我个人隐私的文章,引起众多网友的关注并有全国多家媒体转载……随后,又有多家网站转载某报文章《名嘴周涛:再婚是我最正确的选择》,文章内容更是与实际情况渐行渐远,故郑重声明:一、某博客文章以揭露我个人隐私为名,有多处失实。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该文章侵害了我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二、此前我从未委托任何媒体发表过任何形式的声明及说明。三、目前多家网站转载的某报文章《名嘴周涛:再婚是我最正确的选择》未经采访我本人,未经本人授权刊载,任意编造,属虚假文章。”她还称对于以上侵权行为,将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这条关于央视主持人周涛的虚假新闻从网络一路传播到传统媒体——报纸上,网络对报上刊登的这条假新闻又纷纷转载,使其越传越广,可见在传播环节上,网络媒体乃至传统新闻媒体很容易“中招”,一不小心就会被虚假信息利用,通过它们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传播平台以新闻形态进行再传播,虚假新闻造成的恶劣影响就越来越大。

2.媚俗化问题

网络新闻的内容和报道手段都存在媚俗化问题。虽然每次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给网络新闻的发展带来生机,但是在海量的网络信息空间里,仅仅靠这些不定期的重头戏报道来吸引网民的注意力显然是不够的。每天24小时更新的网页需要用几千条新闻信息来填满,这样一来,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等原来处于边缘的媚俗化内容日益增多。

网络新闻的表现手法也趋向媚俗化:刺激、煽情的字眼频频出现在标题中。网络新闻是分层呈现出来的,标题先于正文内容,这样便强化了标题的导读功能,而它对注意力的吸引和刺激又直接影响到该新闻的点击率。以2006年7月28日新浪网首页的几个新闻标题为例,“饮料内发现避孕套包装纸”、“农民奸女生将其活埋”、“少年网恋有数十老婆”等媚俗的标题不在少数。

3.低俗化问题

媚俗化问题继续恶化下去不免会走向低俗化。网络新闻的交互性使每个受众都可以就阅读的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在论坛上与其他受众一起讨论交流该话题。但是,这种“交互式”的对话通常是在匿名情况下进行的,这种匿名交互性一方面可以使人不必顾忌地把自己的观点和盘托出,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人肆意使用“污言秽语”。尤其是在博客、论坛里,有些人利用匿名发言的天然便利,将人性中最肆无忌惮的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戴着面具骂人,甚至用极其下流的语言侮辱他人的人格。

2006年3月16日,文学评论家白烨发布了《我的告别辞》,而后关闭了自己开了将近半年的博客,而关闭的原因来自“韩寒对我的骂式批评和他的拥戴者对我的跟踪谩骂”。“面对诸如韩寒尤其是他的拥戴者那种非文雅又非理性的恶语,我即便能够容忍,但却不知怎么面对。这样一个一明一暗、一实一虚的交流平台,他们可以随便骂你,而你只能正面应对。这种先天的不平等性,无形中就使得恶毒占了上风。”这样一种明显的情绪化占上风的表达方式借助互联网提供的这样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会增势不少。同时,当这些情绪化的发泄有一定的回应者时,会使非理性更加肆无忌惮地扩散。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提到:“个体参与网络意见表达的动机是多样的,虽然大多数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交流是出于积极的、良好的愿望,但是也不排除一些人恶意和非理性的动机。”“作为公共话语空间,网络给予网民足够的话语权,但是这并没有顺理成章地带来理性和建设性的交流。由于交流环境的限制,平等的深层次的交流在网络中相对有限。相反,有些时候,非理性观点和情绪会占上风,而它们在网络中的传播也可能如同病毒一样势不可挡。”[1]闵大洪:《网络新闻之我见——兼与郭乐天先生商榷》,http://gaokao.zjonline.com.cn。[2]钟瑛:《论网络新闻的伦理与法制建设》,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4期,第20页。[3]彭兰著:《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4]杜骏飞著:《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5]余义勇:《关于网络新闻的思考》,http://www.chuanmei.net。[6]董天策著:《网络新闻传播学》,福建人民出版2003年版,第26页。[7]通常指全天候24小时播报信息。[8]杜骏飞著:《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第三章 网络新闻编辑的主体

网络新闻编辑的主体指的是网络新闻编辑活动中的专业人员,他们在编辑活动中,能够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编辑符号及各种手段,对网络新闻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使之能够与受众见面,并产生应有的传播效果。网络新闻编辑主体正如其他的编辑主体一样,他们的目的规定了编辑活动的内容及方向,所以对编辑主体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编辑活动以及有目的地开展编辑活动。

本章从网络新闻编辑主体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法律、道德素养方面来论述,探讨开展编辑活动对编辑主体的要求,主要包括能力结构的完善、知识结构的健全、法律素养的提高以及伦理道德素养的培养等。

第一节 编辑的能力结构

一、编辑的职责

从新闻策划到新闻稿件出世的每个环节都需要编辑的参与。具体到网络新闻编辑,则要求编辑人员精通网络技术,了解传播环境,更重要的是具有新闻敏感性,能够开发原创作品,最大限度地优化、组合新闻信息。

1.编辑的职责和第一要务

编辑的职责的基本内涵始终是开发(选择)原创作品,加以最大限度地组合、优化,通过一定媒介载体,使之成为可向公众传播的成品。无论是在传统传播媒介的生产过程中,还是与网络融合产生网络版新产品的过程中,这个基本内涵都不会变。

编辑的第一要务则是确定自己所在新闻媒体的编辑方针,并以此对媒体的结构、规模和风格进行定位。接下来便是对各个版面和专栏进行分配和设置,使得媒体的编辑方针和风格能够在各个版面及整体效果上得以体现。

2.编辑过程

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编辑所进行的活动是有序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它是一种按照客观的文化生产规律而形成的可操作的工作过程,一般被称为编辑过程。该过程包括若干环节,按一定顺序和规范,一环扣一环地相互联系又相互约束,构成一个系统,以完成编辑职责基本内涵规定的各项任务。虽然不同传播媒介的编辑过程不尽相同,但都有其基本的环节,即“编辑六艺”:选题、组稿、审稿、加工、[1]发稿、读样。在整个编辑过程中,策划选题和审读编稿(或审查)是最重要的基本环节,前者起到导向、创新的作用,后者则起到把关、优化的关键作用。(1)新闻报道选题策划。

这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以努力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能动性活动。具体说来,可以分解为以下步骤:

第一,权衡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媒介进行报道的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来做出选题决策;

第二,制订出报道方案,包括新闻报道的范围和重点、新闻报道的规模和进程;

第三,制定出发稿的计划以及新闻报道的方式;

第四,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接受反馈,并不断修正设计方案直至报道进行完毕。这里提到的反馈具体是指,报道者本人的信息反馈、报道对象的信息反馈、相关部门的信息反馈和读者的信息反馈等。(2)编辑审读编稿工作。

编辑们将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总结,记下了很多符合生产规律的经验。以编辑加工歌为例:编辑加工,关键过程。首先通读,仔细研究。逐段推敲,精益求精。标题贴切,简洁醒目。摘要精炼,独立完整。正文部分,核心内容。数据准确,事例典型。图表合理,与文对应。材料运用,灵活机动。网络新闻编辑应将这些基本要诀和网络新闻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编辑工作。(3)版面编辑和校对。

网络新闻编辑要具有较高的文字把握能力和较强的版面编辑处理能力。要善于挑选新闻、整合新闻、设计新闻专题,并根据网络新闻的特点,拟定新闻标题、进行新闻剪裁等。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刊登的网络新闻的数量、规模,对刊登后将产生的社会反响要有预见力。

3.网络新闻对编辑的新要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网站不断涌现,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这一“第四媒体”融合,并且各自又不断完善和升华,从而促使了对编辑人员数量的需求增加和对编辑人员的要求的提高(见图3.1)。图3.1 网络新闻对编辑的要求(1)精通网络技术。网络编辑不但要具备良好的编辑素质,能够以独到的思维和慧眼,抓取到具有独家新闻价值的信息,同时网络编辑还要有能力选取对增强人们正确认识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有较大力度和深度的题材,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表现,因此就需要熟悉网络技术的发展并能够熟练应用,并且可以根据网络媒体的特性——容积无穷,链接方便,声音、图片、图像既可以动态,也可以静态等,制作出让读者觉得与传统媒体不同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新闻信息。(2)新闻敏感性。在当今新经济、高科技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生活越来越多元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全球化,人们的流动性也快到以前不可想象的地步。这就对编辑的新闻敏感性和想象力以及社会交往和资源利用的广泛性,提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对网络编辑来说,对时代的敏感程度要求更高,对时代文化和思想前沿的知识关注要求更多,对综合知识的把握要求更广,如果没有足够量、足够新的知识储备和新闻敏感性,显然在选择新闻、挖掘新闻方面就会陷于被动。(3)了解具体的传播环境。虽然互联网方便我们在第一时间知道地球的另一端发生的新闻事件,但是任何新闻自由都是相对的,并不是所有发生的新闻事件都会出现在新闻媒体上,互联网上也是如此。这里便涉及新闻与报道禁区和底线,尤其是突发新闻和报道,作为新闻从业人员,特别是新闻信息的把关人编辑对这些禁区和底线更应该心中有数。

编辑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从对新闻素材的把握、定位到对各项采编业务的集大成和总把关。而在谋划决策、联系协调、组织调度、修正把关的每个环节中,编辑都不是消极地被动应对,而是积极地进行总体构思,能动地去规划、设计和实施自己的方案,对新闻素材进行再认识与再创作。

二、能力结构的组成

搜狐人力资源总监张雪梅在提到该门户网站对网站编辑的应聘要求时曾说,网站编辑工作的挑战主要有如下体现:从职业本身来说,除了懂得传统的新闻报道,还要了解互联网的网络编辑等技术手段;网络24小时运营,新闻、体育等编辑人员需要倒班,突发事件要随时报道和跟进,比较辛苦;网络新闻是实时的,对人员的判断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网络新闻互动性较强,经常会有网友跟帖讨论,如何与网友互动,把握媒体的舆论导向,对网站编辑是很大的挑战。这些应聘要求概括出了网络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见图3.2)。图3.2 网络编辑能力结构的组成

1.鉴别能力

鉴别能力指新闻编辑迅速、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报道价值的能力。以2006年9月11日新浪网首页和搜狐网首页的新闻中心重点内容为例,见表3.1。

无论是温家宝、郭伯雄,还是布什、小泉,都是很有分量的政治人物,有关他们的新闻信息读者会非常关注;房产问题、交通问题,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所以大家对此类新闻的关注程度也较高;而家庭暴力、教育冲突等也是牵动着每个社会成员的问题,故点击率也不会很低。可以说,这两个门户网站在对新闻事件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性报道中还是比较成功的。

同时,编辑也要能对所选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做预见式的推测。在对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做预见式分析时,要全面考虑稿件内容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政治影响。

2.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指新闻编辑主动积极地选择新闻稿件和处理新闻稿件的能力。(1)积极选择新闻稿件。认清形势和掌握政策,发现线索、分析问题,这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具备的素质。而编辑处在一个中介的位置上,所以发现有用信息的素质就更为重要。在报道方向、报道计划、宣传策略、稿件取舍、稿件编排等方面,编辑都要能迅速而准确地发现问题、抓住问题。同时,编辑需要多谋善断,能够及时了解各种社会动向和思想倾向,熟悉政策,一旦遇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便能触发其敏感神经,根据自己所在媒体的定位和该媒体的受众组成来判断稿件是否适用以及判断稿件意义的大小,进而确定该稿件如何利用。此外,新闻编辑要参考已有的相同或相关选题的报道,根据报道的总量和版面来选择相应的稿件,以期达到信息的“平衡”。(2)处理新闻稿件。虽然并不是每篇新闻稿件都是可以用的,但是每篇新闻稿件都是记者辛勤劳动的结果,所以如何充分地利用这些信息,对编辑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首先要检查稿件有何缺陷,这不仅是刊发前所必须进行的,同时对记者采写也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要能发现稿件的潜在价值,这需要对新闻稿件分类建立一个微型的数据库:可用稿、备用稿、内参稿、线索稿和转交稿等,以便充分发挥每一篇新闻稿件的价值(见图3.3)。图3.3 新闻稿件数据库

3.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指的便是新闻编辑突破传统思维、创新编辑业务的能力。这种求异思维和创新思想应该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

2006年3月9日,网易教育开辟了“网易黑板爆”,整个栏目充分体现了创新思想。“黑板爆”的宗旨是:“网易‘黑板爆’以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于中国教育的一片热诚,积极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以及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在这块小小的黑板上,演绎出我们中国教育的辉煌和骄傲!请关注我们的教育,请关注网易黑板爆!哦耶!我们的口号:网易黑板爆,就是有点搞。”(见图3.4)。图3.4 “网易黑板爆”

第一期“娱乐明星谈教育,中国教育就是一座断臂山?”出炉之后就因其创意而受到好评,而一周后的第二期“杨振宁再获‘诺贝儿教育奖’”则更受关注,并有757条评论紧跟该帖之后。到目前为止,该“黑板爆”已出了12期,每一期都因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对现实的把握而赢得大家的好评,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网民的关注。[2]

以第二期“杨振宁再获‘诺贝儿教育奖’”为例。正如“黑板爆”取“黑板报”的谐音一样,这个版面上会出现许多大家认识而又新鲜的东西,诸如总部位于火星的“诺贝儿奖”、“新花社”、“火星时间4月1日电”、“中羊电视台”等,而整个“黑板爆”的排版则是纸质媒体的翻版,整个的报道框架让人就像是在阅读“号外”。但是同时,公众人物在一个虚设的环境中,进行着让人很难分辨真假的活动,给人一种新鲜感,而这种新鲜感又和现实生活很贴近(见图3.5)。图3.5 “网易黑板爆”第二期“杨振宁再获‘诺贝儿教育奖’”

4.组织能力(1)优化组合能力。新闻编辑要对所在媒体进行新闻报道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以及人力资源了如指掌,并且了解如何优化组合能使这些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具体来说,在稿件的选题、内容、体裁、篇幅、版面位置和刊出时间等都确定之后,编辑需要找到合适的新闻工作者来完成这些任务。(2)总体协调能力。新闻编辑需要能够让新闻工作者围绕着他选择的新闻报道课题来采写相关的稿件。也就是说,新闻编辑能够根据报道的内容和进程安排来组织采编力量,此时要尽量使不同新闻采写人员的优势达到互补。(3)公关能力。编辑还需要有社会活动与交往能力,因为新闻传播活动牵扯的范围极广,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性极强的文化活动,所以编辑必须能扮演社会活动家这个角色:了解所处时代的脉搏,了解社会习惯和文化背景,洞察风土人情,广交各行各业的朋友,为自己正确地把握和进行新闻报道拓宽视野和资源圈。同时编辑还要善于与形形色色的受众进行沟通,不断提高新闻的组织、策划水平。

5.写作能力(1)内容编辑。特稿专栏作家、《写作者的艺术》(The Writers Art)一书的作者詹姆斯·吉尔帕特里克(James J.Kilpatrick)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曾说过:编辑的工作是神圣的、不可缺少的。而编辑工作便是成天与文字打交道,所以必须加强语言文字修养。通俗地说,便是提高文字表达和运用能力。(2)标题拟写。写标题是编辑工作的一部分。标题必须要符合准确、公正、清楚、有冲击力、有内涵、急促可读等要求,要做到这些,没有技巧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是不可能的。同时编辑人员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因为文字承载的精华体现便是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和吸收,编辑人员在文字表达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一个词或者一个典故的引用而使得整篇稿件熠熠生辉,进而让读者有一种阅读美感的收获。

6.现代化技术与语言工具的运用能力(1)现代通讯手段的运用。首先,网络新闻编辑要熟练运用电脑和互联网。互联网上的数据库和数不清的网页给编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新闻报道的线索,网络上的搜索引擎为编辑证实新闻稿件的真实性提供了方便。其次,随着手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手机功能越来越智能,在新闻报道中它扮演的角色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手机拍摄的第一现场的照片,在战争事件的采写中手机短信的应用等。这对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编辑要能够将手机上的图片和短信传到网上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2)语言工具的运用。网络新闻编辑需要懂得一门或几门外语。互联网上的英文网站、法文网站、俄文网站等外文网站的数量非常多,当我们不懂某种语言的时候,可能会丧失很多对我们有用的资源。虽然我们已经努力地对外国的网站信息进行介绍,但是全部翻译过来是不现实的,而如果掌握一门外语或几门外语,便能够直接阅读外文资料,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也只有直接接触外国的网页内容,才能在比较中认识到国外优秀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成功所在,并进行学习和借鉴。[1]潘树广编著:《编辑学》,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2]资料来源:http://education.163.com/special/00291OUD/yangzhenning.html。

第二节 编辑的知识结构

主体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时所获得的信息便是知识,而它是以一种网络或图示的方式储存在个体内,这便是知识结构。不同的工作对个体知识结构的要求不同,而个体知识结构又具有可塑性,本节根据网络新闻编辑工作自身的特点来分析其知识结构的特殊性。对于网络新闻编辑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理论知识

网络新闻编辑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对于党在不同阶段提出的发展方针和政策要认真地学习和消化,比如“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八荣八耻”等,以便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能够抓住社会关注话题,触摸到时代思想跳动的脉搏,积极营造维护稳定改革发展的舆论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2.广博的知识

网络新闻编辑要做“杂家”,首先“杂”在通历史、晓古今,懂文学、明科学上。也就是说,文史哲知识和必不可少的自然科学知识是编辑成为“杂家”要具备的。(1)要通中外、晓古今。对我们国家和外国的历史,对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特别是对中国历史发生过影响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可以在编辑过程中增强报道的知识性和趣味性。(2)注重文学修养。中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文学的国度,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与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都结伴而行,难解难分。从诸子百家到司马迁、班固、朱熹等人,他们的文章都极富文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实践表明,没有文采的东西,难以永久地流传。一个没有文采的编辑,很难选出真正能吸引读者的上乘稿子,也很难对稿件进行确切精当的加工,所以编辑不能因为业务繁忙就忽视了文学修养的培养和文学知识的积累。(3)学习哲学知识。哲学研究的对象领域都是远离经验的,直接加以证实或证伪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哲学研究中人们只能运用概念和逻辑进行理论推理,这便使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日益提高。学习哲学,正是要学习这种集人类知识与智慧之精华的理论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编辑在工作中充分利用并合理安排已有资源,对提高工作效率大有裨益。(4)涉猎相关学科知识。与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新兴学科,如信息科学、思维科学、系统工程理论、现代管理科学等,编辑更应有所了解,并且尽可能地在工作中充分利用这些新兴学科的成果,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精深的专业知识

所谓专,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编辑人员要学有所长,专于某一门学科;二是对编辑工作有专业的把握。(1)编辑人员要专于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按照编辑内容的专业划分,可以分为政治新闻编辑、经济新闻编辑、文教新闻编辑、科技新闻编辑、国际新闻编辑等,各编辑应对自己所负责的专业领域有系统的把握和研究。例如,军事新闻编辑应努力学习军事专业知识,对部队政治工作、军事工作、后勤工作、军事人物、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动向等,都要了然于胸。(2)编辑人员要专于编辑学,专于出版学。扎实的编辑业务知识是编辑知识结构的核心,包括编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编辑业务技能知识。编辑人员既要研究编辑工作、出版工作的具体实践,也要研究编辑、出版理论,将编辑、出版工作实践的经验加以理论性的概括、升华,同时以科学的编辑学、出版学理论指导、发展编辑出版工作。

4.编辑知识结构的形成

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总的来说应是博与专的有机结合,即既专又博。阙道隆等在《书籍编辑学概论》中将这种结构形象地比作T形知识结构,T的一横代表横通,即博学;T的一竖代表纵深,即专而精。其最基本的是对专业知识方面的素质要求,但是与此同时,知识结构的搭建必须建立在广博的基础上,编辑人员要注意在专业知识中糅入政治、经济、时事、文化等各类知识,使知识活化、融会并互相衔接。

如何形成编辑的知识结构?简要说来,编辑要博闻强志、要多问、要多思,要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除了具有基本的理论修养、扎实的专业训练、开阔的知识视野之外,编辑还应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广泛的阅读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注意培养开阔敏锐的思路,善于捕捉新颖、闪光的思想和论点,并使之与自己的日常工作有机融合。

第三节 编辑的法律、道德素养

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不断健全,人们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作为影响力和覆盖率很高的大众传媒的工作人员,更需要学习和了解法律知识,以便更好地保护大众和自己的合法权益。下面从基础的权利和义务谈起,并对编辑和新闻侵权做具体分析。法律和自律是一对矛盾的命题,分析社会活动时通常将两者放在一起,对网络新闻编辑来说也是如此,仅具有法律素养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

一、编辑的权利和义务

编辑在从事新闻信息服务时,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国家鼓励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1]的健康、文明的新闻信息,为繁荣社会主义建设、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贡献力量。

1.编辑的权利

编辑有权利制定编辑方针、报道方向,有权利组稿、编稿、配发评论。在组稿的时候,编辑有权利选择稿件,哪篇稿件可以用,哪篇稿件可以不用;在编稿的时候,编辑有权利合理地对稿件做内容上的修改和调整;编辑有权利在稿件的开头添加“编者按”和必要的评论,以及制定和修改稿件题目。

2.编辑的义务(1)秉公办事,遵纪守法。网络新闻编辑要认真学习《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在登载、发送新闻信息或者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时,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十)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十一)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规定,决不为了“抢新闻”、“抢头条”和追求“轰动效应”而泄露国家机密。(2)实事求是。编辑要确保稿件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报实情,讲真话。有的稿件是通过某种渠道从上面压下来的,有的是本部门炮制的,有的是作者杜撰的,这些都要坚决抵制。不搞“人情稿”、“关系稿”,不搞“以稿谋私”,不搞“有偿新闻”之类违反国家新闻[2]出版法规的事。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差错,一经发现,立即改正,不文过饰非,这也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同时还要一视同仁,编辑在选稿的时候不应根据稿件作者的名气大小或权力大小办事,而应根据稿件质量和选题计划的需要办事。任何名记者都不是与生俱来的,编辑有责任在编辑稿件的时候发现和培养人才。(3)坚守专业理念。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是新闻专业理念对新闻报道提出的基本要求,任何新技术和写作技巧的运用都是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基本的要求。

●真实、全面地报道

网络新闻编辑面对的是在网络上纷繁复杂的新闻消息来源和一些新闻转载稿件,如何达到真实,除了做到上面提到的不搞“人情稿”、“关系稿”之外,还要对稿件多元求证,证明该稿件的真实性,对新闻的五要素都核实清楚,使该新闻报道能够揭示事实的真相。

此外,编辑必须清楚一点,每个事实都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都有来龙去脉,所以编辑在组织同一主题的新闻报道时,要照顾到报道的全面性。只有完整的报道读者才能明白,才能不被误导。

●客观、公正地报道

客观事物总是复杂的,为了避免记者因主观意识而有意无意地在选择、表现事实时歪曲真相,或因时间所限而有所疏漏,编辑要尽量在自己掌握的稿件中合理地选择出多种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解释,使它们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相互纠正,这样既遵循了平衡、公正原则,也尊重了公众的表达权和知情权。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应该允许有不同见解甚至相反意见或者错误意见公开表达。对于记者和编辑来说,“我可以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不能剥夺你公开发表意见的权利”。

新闻专业理念中的“公正”,除了指公开表达意见之外,还包括公开更正新闻报道中的错误或失实之处,就像美国在1923年《新闻规约》第六条“公正”条款中所规定的:报纸对自己严重的事实错误或意见错误,不管来源如何,应作迅速完全的改正。这是它的特权,也是它的责任。网络媒体尤其要注意这一点。虽然许多网络媒体都有免责声明,但这不能完全保证它们没有任何责任。

二、编辑与新闻侵权

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中以其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等来博取优势,而另一方面,正是这些特点会放大传媒在信息传播时的失误,进而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新闻侵权便是如此。在新闻报道中,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往往会造成失实的报道,进而对报道对象造成错误的评价等。此外,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他人的生活甚至是隐私,一旦超出一定的范围,便会给报道对象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会使其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1.新闻侵权定义

法律上对侵权行为通常是这样界定的: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法律特别规定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损害行为。新闻侵权指的便是新闻单位、自然人或者其他法人在以大众传播媒介的方式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因过错侵[3]害他人的合法权利,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新闻侵权案件屡见不鲜,作为大众传媒信息传播把关人的编辑要尽量避免新闻侵权,所以有必要了解新闻侵权的案例,并引以为戒。

2.新闻侵权案例

网络新闻侵权主要表现为侵犯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等方面,下面结合近几年的事例说明。(1)侵犯名誉权。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公民或者法人组织都享有名誉权,即享有对自己人格的社会评价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名誉权保护的是独立社会个体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在社会生活中应受到公正评价和对待。下面[4]是一起转载失实新闻导致的名誉侵权案。文章《去年状告汽车春运票价上涨的律师因违法进看守所》曾于2002年2月初在人民网上刊登。

新浪网持有北京市通信管理局核发的《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是有权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互联网站,新浪转载新闻的行为是完全合法的行为。所以根据合作伙伴人民网所提供的信息,新浪网于2002年2月9日转载刊登了上文。文章以“借款不还,名律师做了被告”、“判决不履行,名律师成了被执行人”、“股权汇款房子,名律师申报全都造假”等为小标题,对李劲松“违法进看守所”的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李劲松看到这篇报道后,认为该报道有13条与事实不符,于是愤然起诉,要求新浪互联公司在新浪网首页登文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一次性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

受理该案的海淀区法院法官马军认为,互联网影响范围广泛、传播速度快捷,信息发布要客观、真实,评论要适当、公正。如果对民事主体的报道建立在失实的基础上,则可能构成对民事主体名誉权的侵犯。正是基于上述法律规范和媒体所负有的特定注意义务,互联网对其发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负有核实的义务,在诉讼中则负有证明信息内容真实的举证责任。而新浪互联公司提出其系转载行为,并不能排除自己的责任。

法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织。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法人与自然人一样,依法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商誉权,如果新闻在报道法人时,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法人名称或损害了法人良好的信誉,即构成新闻侵权,应承担法律责任。下面便是一例网站发布的信息影响了[5]法人形象和信誉的案件。

2002年9月,苏州蓝天科技公司的董事长王爱民来到苏州开办了公司,半年后,公司业务量突然直线下滑。一位客户提醒王爱民:搜狐网站上有一则关于蓝天公司的负面信息。他上网一查,果然在搜狐的商务平台“搜狐黄页”上,发现了一则题为“揭穿骗子集团蓝天科技丑恶嘴脸”的信息,声称苏州蓝天科技是苏州最大的一家骗子集团,并称蓝天业务经理徐芹等人到沭阳县新河镇以跑业务之名行骗。这则消息自2003年6月22日发布,已经在搜狐网站上保留了8个多月。

王爱民认为该文捏造和歪曲事实,恶意丑化公司形象,并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也跟公司业务量的下滑有直接关系,于是,在和搜狐公司沟通未果的情况下,王爱民把搜狐公司告上了法院。判决认定搜狐网公司在“商机”栏目(注:一种电子公告性质的服务)刊登“骗子公司”一文的行为,构成了对苏州蓝天科技公司商业信誉的侵权,并未尽到法定的信息审查和保存相应记录的义务,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一审法院认为,“骗子集团”一文的标题带有明显的批评导向,内容极有可能属于《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禁止发布的信息,搜狐却未进行必要的控制传播措施,未履行审慎的注意义务,也未履行法定的监管义务,故判决被告在搜狐网“商机”栏目的首页刊登声明,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5万元。

由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在网络传播中,网络媒体对每个公民或者法人组织都享有的名誉权负有特定的注意义务,并对其发布的涉及道德品质、能力和其他品质评价的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负有核实的义务。(2)侵犯隐私权。

尽管隐私权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从众多的研究成果中不难看出,隐私权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个人生活安宁不受侵扰的权利;私人信息保密不被公开的权利;个人私事自由决定的权利。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支配的私有空间日益扩大,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应尊重他人的私生活方式,维护自己的私人生活秘密不受侵犯。尤其是在电子、通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公民私人生活面临的威胁与侵害变得愈加严重,人们迫切需要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在当下这个读图时代,许多网站都努力地用图片来提高点击率,很多网络编辑都会或多或少地从摄影论坛等网站转载一些图片,这便对公民的隐私权造成一定的有意无意的侵害,下面便是这样一则案例[6]。

上海《青年报》曾报道过“城市走光”照片。在夏日炎炎之时,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很多女孩没有防备周遭不善的眼睛。一位女孩俯身在买东西,她怎么也没想到,在另一个角落里,有一架相机将她走光的瞬间悄悄偷拍了下来。站在天桥上一阵风吹来,在超市弯腰去拿货架底层的巧克力,从商场的旋转楼梯走下来时被扶梯勾住了裙子……这些让女孩脸红尴尬的瞬间,偏偏被角落里的数码相机偷拍下来,并且这些走光照片频频出现在网络上,有的照片零星地出现在BBS上,有的照片则以邮件群发形式一传十、十传百。

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律师说,这样的照片在网络上公布,无疑对主体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侵犯了主体的肖像权。吕红兵提出一个“不特定多数人”的概念,摄影爱好者在街头捕捉景象,做成照片,可以在家里欣赏,可以私下和其他摄影爱好者个别交流,这都无可非议;可一旦把照片搬到网上就另当别论。因为网络面对的是“不特定多数人”,既然是不确定的公众,就可能在客观上对主体造成不利影响,哪怕不是故意的。在这样的状况下,被拍摄者同样有权要求撤像、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要求赔偿。“当然其中涉及一个群像和个体图像的概念”,吕红兵补充说,“但凡突出个人形象的,必须征得个人同意;而群像则不在此范围之内”。(3)侵犯著作权。

在我国,“著作权”与“版权”为同一法律概念,它指作者依法对自己在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种权利是通过国家法律予以强制保护的专有权利,其最大特点就是只有它的所有人可以使用其财产或决定财产的使用方式,而其他任何人未经他的许可不得使用其财产,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应依法制裁。对著作权的侵犯在网络上是屡见不鲜的事,作为编辑更要注意这一点。

2001年11月8日,e龙公司诉搜狐公司侵犯著作权一案在京终审审结。从1999年8月开始,e龙公司即组织人员对上海、成都、杭州等城市的饭店、咖啡店和酒吧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将得到的资料编辑整理登载于网上。后发现搜狐公司的网站上出现了与e龙公司网站内容相同的网页,于是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及对此进行经济赔偿。原告艺龙(即e龙——新浪科技注)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网页内容具有独创性,受著作权法保护,而被告搜狐公司称该网页内容是由其自行收集完成的证据不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定,搜狐网上所登载的6万余字的文字作品和6张照片属侵权内容。为此,法院判定搜狐公司向e龙赔款6000元人民币,[7]并连续10天全天24小时在其网站主页上刊登致歉声明。

三、编辑的伦理道德素养

曾经有学者把“生态环境”概念引入编辑出版行为中,指出不道德的编辑行为、不注重“生态效益”的出版行为,将严重污染人类生存的精神环境,而精神环境被污染的后果比自然环境污染更严重,影[8]响更久远。所以,不能忽视编辑伦理道德素养的培养。

1.伦理道德素养的体现

新闻伦理道德即“由新闻界制定的或者由新闻主管机关颁布并为新闻界所认同的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奉行的新闻伦理道德原则、新闻伦[9]理道德规范和新闻传播行为准则”。新闻伦理道德主要是通过新闻自律表现出来的,自律是新闻伦理中的核心和关键问题,通常是建立一定的自律组织和制定自律原则。在西方新闻界影响最为广泛、最为深远的是美国新闻道德伦理的原则规范,而美国新闻团体指定的伦理道德准则中最著名的是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在1923年首届年会上通过的《新闻规约》(Canonsof Journalism),主要执笔人是《纽约环球报》的创办人H·J·赖特,其主要内容有:责任、新闻自由、独立性、[10]诚信、公正无私、公平对待各方、作风正派等。其他国家新闻团体的新闻伦理道德方面的准则也多是对自由与责任、正确与公正、独立与宽容、尊重人权等方面的规定。

我国的新闻伦理道德借鉴了西方伦理道德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同时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朴素的新闻伦理道德思想,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便是我国古代社会的道德伦理思想中蕴含的新闻伦理道德思想,即诚、信、实、公等。细分起来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新闻工作者应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第二,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乃是新闻伦理道德规范的核心;第三,尊重事实、维护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起码的职业道德;第四,新闻工作者应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思想品德,报刊要注意思想性;第五,保持廉洁自律的记者形象,[11]反对新闻报道受金钱的奴役和左右。

2.伦理道德素养的培养(1)网络新闻编辑要注意对新闻当事人的影响。《迈阿密先驱报》前总编大卫·劳伦斯(David Laorence)曾说,“我认为每个记者或编辑都应当设身处地,把自己视为报道中的当事人”。这里牵扯到的更多的是对犯罪当事人或者受害人的报道,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或正义感而对某人行为进行媒体判定,进而影响到大众对该当事人的舆论态度。如美国记者工会在1934年制定的《记者道德律》中明确地提到,新闻记者报道犯罪新闻时,对于有犯罪嫌疑的人,在法庭判决[12]其有罪之前,只能当他无罪看待。对犯罪消息应避免详细报道。唯有涉及公共安全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对强暴妇女新闻始得报道,但仍须注意保护受害者。除非有特殊重要性,或与重大犯罪案件有关,不报道自杀或企图自杀的新闻。法院未判决前,最好不刊登嫌疑犯的姓名。同时对于少年犯罪也不刊登姓名,少年犯罪新闻也不应刊登照片。对嫌疑犯的调查报告,最多限于摘要。如与案情无关,在新闻标题写作上,不强调嫌疑犯或被判罪者的种族、国籍、职责、政治主张和宗[13]教信仰。(2)编辑应该注意新闻报道对当事人相关人员的影响。如新闻报道对事件牵扯人员、当事人的亲人、家属等的影响。(3)编辑应该注意新闻报道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这里强调的是对“良风宜俗”和“伤风败俗”新闻报道的均衡。只对“良风宜俗”现象进行报道,看不到社会上存在的“伤风败俗”现象,对我们社会的发展不会起到任何鞭策作用;反之,只有负面报道则会让人们生活中增加很多的精神压力,以至于使人们丧失对社会关系和社会风气发展的信心。(4)编辑应该注意社会伦理道德观的变化。编辑在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伦理道德素养时要注意到,社会伦理道德观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是超历史的,具有历史性;它不是超地域的,具有地域性;[14]它不是超民族的,具有民族性;它不是超阶级的,具有阶级性”。在现实中,因互联网不受地域的制约而形成全球性互联之势,信息的流通逐渐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界限的影响,人们不再受时间、空间、种族、肤色的限制而自由交往,进而使信息资源成为一种超地域、超民族等共享的资源。但在一定程度上,各信息所承载的人们之间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会产生一定的冲撞和融合,进而对伦理道德也会产生一定的冲击。这就对编辑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现实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社会伦理道德观要具有鉴别能力,“不搞全盘‘西化’,也不搞全盘‘中化’,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对一切健康、积极向上的东西兼收并蓄”[15]。

本章从新闻报道策划、审读编稿、版面编辑、校对等编辑的职责和具体工作事务入手,进而探讨其对编辑能力结构的要求。同时也对编辑主体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提供了依据,编辑主体的知识结构既要包括政治理论知识,又要有广博的相关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而编辑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生活大环境,编辑活动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所以编辑还要特别注意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的提高。编辑主体要明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新闻策划报道中特别注意不要侵犯报道对象的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等。与此同时,伦理道德素养的培养对编辑主体也很重要。[1]参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http://www.dyzw.gov.cn/200509.htm。[2]潘树广编著:《编辑学》,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3]王利明主编:《新闻侵权法律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页。[4]资料来源:http://www.jcrb.com/n1/jcrb99/ca57038.htm。[5]资料来源:http://www.flzixun.com/xs/jingdian/11.html。[6]资料来源:http://www.hnol.net/content/2003-07/18/content 2059568.html。[7]资料来源: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47/4680/515350.html。[8]杨伦增:《论伦理道德在出版业发展中的作用》,载《编辑学报》2002年第5期,第332页。[9]潘青山:《中西新闻伦理道德比较》,载《声屏世界》2003年第10期,第52页。[10]蓝鸿文著:《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0—251页。[11]雷跃捷著:《新闻理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211—214页。[12]蓝鸿文著:《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页。[13]同上书,第254页。[14]浦星光:《社会伦理道德观的多重性》,载《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第52页。[15]同上文。

第四章 网络新闻编辑的客体

网络新闻编辑的客体指网络传播中承载信息的载体,也是编辑进行选择与加工的对象。网络新闻稿件是网络新闻编辑的主要形式,网络的开放性特征使得在网络中传播信息不再是专职传播者的特权,每个网民都可以参与到网络新闻传播中,网络信息来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网络编辑在对新闻稿件进行选择加工时,要对稿件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判断,传播受众需要的信息。此外,网络新闻专题、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论坛,这些既是网络编辑的客体,也是受众参与到网络传播中的方式。网络新闻编辑的客体体现了网络传播的快捷性、交互性、多媒体和整合性等特征,因此,网络新闻编辑在对客体进行加工时,要综合考虑网络传播的特征。

第一节 网络新闻稿件

在网站提供的各项服务中,浏览新闻是网民的首选,占网民使用服务总数的66.3%,其次为搜索引擎、收发邮件和论坛、BBS与讨论组,可见新闻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仍然是网络首要的功能。新闻信息是新闻网站的主要组成部分,新闻网站的新闻质量是衡量这个网站优劣的重要指标。在信息竞争激烈的今天,网络新闻是否能够吸引网民成为网站成败的关键,所以网络新闻稿件的选择和发布对网站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新闻稿件的来源、新闻价值判断标准、选择程序与传统媒体既有共性,又有其独到之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