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空白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8 01:32:38

点击下载

作者:涂年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叙事空白研究

叙事空白研究试读:

前言

叙事是人类认识和表述世界及自我的基本方式之一。人们往往通过叙事以把握世界,认识自己和他人。但相对于叙事发展的悠久历史而言,人类对叙事进行专门研究还是非常晚近的事。即便如此,叙事学还是凭借着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就国内而言,一方面,大量的叙事学研究专著被译介到国内,如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米克·巴尔的《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戴卫·赫尔曼主编的《新叙事学》、苏珊·S.兰瑟的《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詹姆斯·费伦的《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希利斯·米勒的《解读叙事》、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马克·柯里的《后现代叙事理论》、詹姆斯·费伦与彼得·J.拉比诺维茨合编的《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另一方面,国内学者的大批叙事学专著陆续出版。如徐岱的《小说叙事性》、傅俢延的《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和《中国叙事学》、罗钢的《叙事学导论》、杨义的《中国叙事学》、申丹的《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董小英的《叙述学》、申丹、韩加明等的《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张世君的《明清小说评点叙事概念研究》。

学界通常把叙事学的发展历程概括为两个阶段: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经典叙事学又称结构主义叙事学。它是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直接影响下产生并发展起来。虽然结构主义叙事学家提出的一些理论范畴和模式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但结构主义的叙事学家将叙事作品看作内在自足的体系,而忽视了文学作品与读者和客观世界的联系,割断了作品与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之间的关联。有鉴于此,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后经典叙事学。与经典叙事学相比,后经典叙事学注重读者和语境在叙事交流中的作用,他们注重叙事学的跨媒介、跨学科研究。但无论是经典叙事学还是后经典叙事学,他们都忽视了叙事交流中存在的“空白”问题。文本中的未叙述者未必全是无关紧要的事件,有些事件往往是因为太重要了,才被付诸厥如。有些叙事甚至完全是由某个没有叙述出来的事件触发并推动发展,如在詹姆斯的《螺丝在拧紧》中,家庭女教师的精神状态(由长期的性压抑导致的神经官能症)在文本中就未被提及。然而正是由于这一事件的存在,才导致女教师产生幻觉以及害死小男孩等事件的发生。这个事件作为整个故事的引擎,为故事的启动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但读者在文本中却找不到只言片语的叙述。许多叙事作品,尤其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叙事文本中,叙事空白日渐增多。如果叙事研究者再不对该课题加以研究,将会无法解释这些现象。因为即便从常识判断,也知道叙事文本对故事世界中某些事件的叙述是以对另外一些的不叙为基础和前提的。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去蔽是以遮蔽为前提的。因此,在阅读叙事文本时,不仅应该看到文本中的有形部分,而且应该看到字里行间的不可见的无形的文字。这部分无形的文字——空白,不仅不是无关紧要的部分,而且在某些文本中,它们往往是整个文本的精要所在。读者不会因为文本中没有用看得见的文字将某些事件叙述出来,就断定这些事件是未叙述事件,它们不是没有叙述,而是有意的“不书之书”“不写之写”。

仔细考察,就会发现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如孟子曾提出好的文章应该“言近旨远”的观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隐”的范畴。他指出“文外之重旨也……隐以复意为工。”刘知幾在《史通》中提出了“用晦”的史书撰写策略。皎然在《诗式》中提出了“文外之旨”“情在言外”。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提出“韵外之致”“言外之旨”。白居易在《金针诗格》中指出“诗有内外意”。宋代梅尧臣指出好诗歌“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唐代的刘知幾在《史通·叙事》中指出:“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即空白可以使读者思而得之,从而收到了言近旨远,余味曲包的效果。明清时期的小说评点家也曾提出“不写只写”“不书之书”“妙处不传”等类似观点。

西方接受美学家如英加登和伊瑟尔等人提出“空白”的文论范畴。指出空白就是作者没有写出来或没有明确写出来的部分。西方作家中对空白运用最多的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他不但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使用空白,而且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只有1/8露在海面,而7/8潜藏在海里。也就是说,叙述者压缩了故事世界中的某些事件,没有在文本中叙述出来,因为叙述者对读者的理解、推理和想象能力有足够的信心。叙事接受者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叙述者留下的空白就像叙述者已经叙述出来了一样。也就是说,叙述者必须要留下某些线索和暗示,让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感受:这件没有叙述出来的事件确确实实在故事世界中发生了。用英加登的话说,空白是文本看不见的接头之处。

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的空白理论多为吉光片羽式的“金句”,而西方文论中的空白理论只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阐述,但对空白的原因、传达和填补等问题却乏人问津。总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全面系统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空白产生的原因、空白的传达机制和填补机制,及其在叙事交流中的价值都没有深入细致地进行过研究。

叙事学研究者尚且如此忽略叙事空白现象,叙事接受者对叙事空白问题的认识就更加淡薄了。因此,接受一个叙事文本,不仅要关注文本中叙述出来的事件及其叙述话语,而且要关注叙述者未叙述出来的事件及对这些事件的表述,有时后者甚至更重要。从这个角度说,叙事空白问题的研究成果有望对普通叙事接受者的叙事接受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摘要

叙事空白是所有叙事文本中都存在的现象。对这个问题,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都有涉及。虽然他们大多没有明确提到“叙事空白”这个术语,但他们的许多研究成果与此相关。本书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广义叙述学研究的角度,对叙事中的空白现象加以专题研究。本书主要采用理论阐释法、概括归纳法、多学科融合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叙事空白的原因、表述、填补和价值四个方面的内容作系统研究,以期融合贯通。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论部分。这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由及意义;叙事空白相关研究成果综述;本书的研究对象、目的、方法及创新点。

在研究的缘起部分,本书主要考察了叙事交流活动中的遮蔽问题,以期引起读者对该课题研究重要性的关注。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叙事既是一种去蔽,同时也是一种遮蔽。任何叙事在讲述某些事件之时,总是相应地将另外一些事件付之阙如。也就是说所有叙事都存在空白,文本空白与叙事是如影相随。但叙事交流中的空白问题在学界尚未获得足够的重视,还有待深入探讨。

本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提出叙事空白这一叙事学的新范畴,并对其在叙事交流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探讨。本书主要有以下创新之处。一是叙事空白表述的研究。本书提出了叙事空白表述的五对范畴共十种表述方式。这一研究无论是对叙事发送者还是对叙事接受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二是叙事空白的填补。叙事空白的填补是目前学界(包括接受美学学界)都严重忽视的问题。本书在此问题上的探索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本书的研究成果也将有助于更好地解决读者和文本之间的辩证关系问题。

三是阐发了叙事空白在叙事交流中的价值,尤其是修辞价值和文本意义增殖价值。叙事空白让叙事接受者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成为持续的、深入的、稳固的双向交流,让读者与文本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关系,促使读者在自身视域中“生长”出意义并填补文本中的空白,从而让叙事交流成为真正的双向对等的交流。

本书的第二章主要辨析叙事空白的内涵,界定了“叙事空白”的概念、本质和类别。该章认为,故事时间大于零而叙事篇幅等于零的叙事现象就是叙事空白,其本质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缺席,是“有中之无”。叙事空白可以分为作为叙事依托的空白和作为文本结构的空白。前者是故事时间的前提、基础和来源,后者指叙事文本中缺席的未出场部分。

本书的第三章主要研究叙事空白的原因。该章认为叙事空白生成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语言的局限性;二是不宜叙述事件的存在;三是对叙述策略的考量;四是叙述形式的缺失。

本书的第四章主要讨论叙事空白的表述。该章提出,叙事空白并不是一个文字都没有,而是指没有正面的直接的叙述,在该章所讨论的叙事空白中,叙述者总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将叙事空白中没有叙述出来的事件表述出来,此即叙事空白的表述。该章提出了少与多、因与果、副与主、影与形、反与正等叙事空白表述涉及的几对范畴。

本书的第五章主要探讨对叙事空白的填补,该章就三个问题展开论述。一是叙事空白填补的依据,主要包括作者本意、文本潜势和读者成见。二是叙事空白填补的原则,主要包括开放性原则、伴随文本依赖性原则、融贯性原则、道义分明原则和平衡趋向原则。三是叙事空白填补的方式,主要有试推填补、移植填补和联想填补三种。

本书的第六章主要梳理叙事空白的价值。叙事空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一是叙事空白的增殖价值。叙事空白可以让读者放飞自己的想象,对其进行多元化和多次的填补,从而实现叙事文本的意义增殖。二是叙事空白的修辞价值。叙事空白可以激发和挑逗叙事接受者的期待和想象,让叙事接收者能更深入更持久地深入叙事交流中去。让读者成为意义的共同生产者,使阅读成为“写作式阅读”。三是叙事空白的美学价值。叙事空白让叙事文本产生虚实掩映之美。叙事空白还能让故事世界更真实。

关键词:叙事学;叙事空白;生成;表述;价值Abstract

Narrative gap exists widely in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narrations.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many scholars from China and abroad have explored this topic without explicitly mentioning the concept of Narrative gap.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narrative gap specific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ology on the basis of former research achievement.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study the creating,expression,filling and the value of narrative gap systematically in the way of theoretical elaboration and text interpretation. It consists of six parts. 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narrative gap,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study,and the objective and innov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In order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is study,the introduction investigates the covering of meaning in narrative communication. It is argued that narrative is a kind of covering while presenting. Narrative gaps exist in every narrative text and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narratological studies,but have received less attention. In this consideration,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study on this subject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nclude the making,the expression,the filling of narrative gap and their values. This study is innovative in two respects. Firstly,it advances the notion of “narrative gap” and takes as a category in narratology;secondly,it expounds the values of narrative gap in narrative communication,especially its value of rhetoric and meaning proliferation value. It is particularly propos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a narrative gap is something like “mortise and ten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furniture conjunction style. That means the reader will fill the narrative gap like tenon does to mortise.

Chapter Two analyzes the notion of narrative gap,defines its concept,nature and major categories. It is said that narrative gap is a narrative phenomenon with above-zero narrative time and zero text passage. The nature of the gap is not absolute void,but absence,or “null in presence”. The gap includes gap as basis of narration and gap as textual structure.

Chapter Three explores the motivations of narrative gap. It is believed that narrative gap is motivated by limitation of language,existence of non-narratable events and consideration of narrative strategy.

Chapter four probes into the expression of narrative gap,or,the nonverbal expression of unnarrated events. Narrative gap does not mean complete void of words,but indirect expression in narrative text. We believe that every narrative gap has its own way of saying and name these ways as narrative gap expression. The study attempts to analyze narrative expression in categories of part/whole,cause/effect,vice/master and reverse/direct.

Chapter Five excavates the filling of narrative gap though discussion of three respects. The first is basis of filling. The basis is laid on the relatively certain meaning that a receiver gets from the text,which comes from the intention of the author,the potential of text and the reception of reader. The second is principles for filling,including the principles of openness,associate-text-dependence,harmony,ethic and balance-inclination. The third is the methods of filling,including expounding,transplanting and association.

Chapter Six discusses the value of narrative gap. Narrative gap contains three values. First is value of meaning proliferation. Narrative gap filling could be a very open and dynamic so that narrative receivers could fill narrative gap with materials from his/her experience and imagination as well. In this way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is proliferated. Second is the rhetoric value of narrative gap. Text with adequate narrative gaps would be more convincing. The gap filling is way of writerly reading,that is to say,the receivers of the narrative could filling the gap with the material from their brain texts and filling it as their expected. Hence the reader’s horizon would be developed and the narrative becomes a mutual communication. The third is its truth value. A narrative with more gaps would make a more real world.

Key words:Narrative;Narrative Gap;Creating;Expression;Value第一章引论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一 选题缘由

本选题的缘由主要有二。

第一,叙事空白是一种重要的叙事交流现象。

根据广义叙述学的定义,情节是“被叙述出来的卷入人物的事件”。言下之意是,故事中还有些事件是文本没有叙述出来的。生活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任何叙述者在叙述时都不可能将故事中所有的事件一网打尽。那么,故事中未被叙述出来的事件是否都无关紧要呢?答案是否定的。文本中未叙述者未必全是无关紧要的事件,有些事件往往因为太重要了,才被付之阙如。例如,在美国作家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艾米丽小姐为了将自己的情人永远留在身边,用砒霜将他毒杀。对于这个故事中的核心事件,文本就没有作出任何直接的、正面的叙述。有些叙事甚至完全是由某个没有叙述出来的事件触发并推动发展的。如在詹姆斯的小说《螺丝在拧紧》中,家庭女教师的精神状态(由长期性压抑导致的神经官能症)在文本中就未被提及。然而正是由于这一事件的存在,才导致女教师产生幻觉及害死小男孩等事件的发生。这个事件作为整个故事的引擎,为故事的启动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但读者在文本中却找不到只言片语的叙述。除此之外,中国叙事思维中“不写之写”“妙处不传”“隐而愈显”等思想也是非常典型的对叙事空白的概括。总之,叙事空白是普遍存在而又非常重要的叙事交流现象。

第二,叙事空白课题一直被叙事学界忽视。

目前,学界对于叙事话语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学者们对“如何讲一个事件”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但对“为何不讲一个事件”的研究相对忽视。换言之,我们对叙述之光照亮的部分已经有很深的了解,但对于我们隐隐能够感觉到的黑暗之地却不屑一顾。事实上,叙述者直接呈现给读者的故事世界只是整个虚构世界的一小部分;在整个虚构世界的事件进程中,读者接触的也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读者能够看清楚的故事世界的部分越多,说明我们不能看到的部分越多。这正如我们用探照灯照亮一个黑暗的地方,探照灯照射的面积越多,说明光照之外的黑暗面积也就越多。总之,在对叙事交流活动的研究中,我们只关注到“有声”的交流,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无声”的交流。叙事学研究者尚且忽略叙事空白现象,叙事接受者对叙事空白问题的认识就更加淡薄了。我们认为,接受一个叙事文本,不仅要关注文本中叙述出来的事件及其叙述话语,而且要关注叙述者未叙述出来的事件及对这些事件的表述,有时后者往往更为重要。从这个角度说,对叙事空白问题的研究成果有望对普通叙事接受者的叙事接受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鉴于以上两点,本书拟对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从叙事交流的角度加以系统和专门的研究。二 选题意义(一)理论层面的意义

第一,“叙事空白”的研究能够拓宽叙事学研究的范围,丰富叙事研究的内容。

在一些叙事中,文本的意义不仅取决于文本中已经叙述出来的事件,而且取决于叙事文本中没有叙述出来的事件。在某些情况下,故事的意义往往体现在文本没有叙述出来的事件中。有时,叙述者对某个事件保持沉默不是因为它不重要,反而恰恰是因为它太重要了。再者,从数量上说,叙述者在文本中没有叙述出来的事件远大于文本中直接呈现的事件。因此,叙事学研究不仅应该关注文本中已经叙述出来的事件,而且应该关注叙事文本中未被叙述的事件、这些事件的传达方式及它们对文本意义生成的价值。这些正是本书试图加以深入和系统探讨的问题。对叙事空白的系统研究、对叙事交流中意味深长的静默的关注,应该成为叙事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鉴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长期忽视,该研究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中国传统美学中“空白”问题的研究。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空白”课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可以说,对于该课题的研究从未中断过,尤其是在画论和诗论中,相关成果更是汗牛充栋。然而,尽管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或浅或深的研究和探讨,并获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对“空白”这一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核心范畴在中国叙事文学中的渗透和影响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书希望在这一领域有所开拓。

第三,有利于更好地处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是一种图式化的结构,需要读者在接受的过程中加以具体化。但接受美学没有进一步探讨文本与读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未细究文本意义的来源到底是以文本为主还是以读者为主,以及两者之间如何协调等问题。本书通过对叙事空白的表述和填补这两方面的研究,试图进一步探析文本与读者在意义生产过程中的互动和协调机制。(二)实践层面的意义

叙事空白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为叙事空白在叙事交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本书探讨了叙事空白生成的原因和表述的方式。这些研究的开展无疑对叙事文本发送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认为,叙事空白生成的原因主要有语言的局限性;不宜叙述的事件的存在;叙述策略的考量;叙述形式的缺失。

语言的局限性:中西方哲学和语言学对于语言的局限性已有众多的论述。基于人们对语言局限性的认识,有的哲学家将世界上的知识分为可以表述的显性知识和不可以表述的隐性知识。根据他们的研究,在人类已有的知识中,隐性知识的数量远远大于显性知识的数量。换言之,世界上大多数知识是语言无法表述的,即使在表述其可以胜任的少数知识时,语言的表现也并不令人满意。语言在表述某个知识或事件时总是捉襟见肘,传达了这个意义就遮蔽了另外一个意义。况且,语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各种意义。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用语言就能把握真实的世界,其实,通过语言这一色彩斑斓的有色眼镜看到的只是变形的、变色的世界。况且,语言只是一种媒介,它在文本中的价值就在于传达意义,一旦意义传达成功,它本身就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我们只有“忘言”才能“得意”。一旦读者可以通过其他的通道获取意义,那么传达该意义的文本就没有出现的必要。语言这些与生俱来的局限性,是叙事空白产生的重要原因。

不宜叙述的事件的存在:故事世界中发生的事件何止千万,有些事件适宜在叙事文本中叙述出来,有些事件则不宜在叙事文本中呈现出来。在这些不宜叙述的事件中,有些是因为事件没有叙述性,有些是因为超出了人类情感可以承受的范围,还有一些是因为社会规范和道德不允许它们被叙述出来。这些没有叙述出来的事件也是造成叙事交流中空白现象的重要原因。

叙述策略的考量:如果说叙事空白产生的前两个原因是客观原因的话,叙事策略的考量就是主观原因,是叙述者为了达到更好的修辞效果而主动制造了叙事空白。因为在某些叙事中,对于一些事件不说出来比说出来能更好地达到叙事修辞的效果。

叙事空白并不是叙事文本的绝对虚无,而是指某些事件没有被直接叙述出来。叙事空白也有其特有的表述方式。本书认为,叙事空白的表述方式主要运用了以下几对关系:利用事件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来表述;利用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来表述;利用事件之间的相似关系来表述;利用事件之间的相对关系来表述。

以上对叙事空白生成原因和表述方式的研究对于叙事文本的创造者和发送者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叙事文本的创作中我们总会遇到某些叙述媒介无法表述的事件。如果我们了解叙事空白的生成和表述的相关知识就能找到应对的办法。

在叙事空白的填补方面,本书探究了叙事空白填补的依据、方法和原则。在此基础上,本书指出叙事空白的填补过程是叙事接受者对叙事空白表述的事件加以试推、重建、再建和创建的过程。因此,对于叙事文本的接受者来说,要提高自己对叙事交流中对叙事空白的填补能力,就必须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己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和叙述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叙事空白填补水平。本书通过对叙事空白填补问题的研究,为提高叙事接受者的文本阐释能力和叙述水平提供了借鉴。比如,有许多读者和观众抱怨无法理解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小说和电影,如果叙事接受者能充分掌握叙事空白的表述和填补方面的理论,他们对这类叙事文本的接受能力无疑会大大提高。

第二,有利于提高我们日常生活叙事的水平。

正确地运用叙事空白可以帮助人们表述其不想直接讲述的事件、不能直接讲述的事件和不敢直接讲述的事件。比如,在一些交际场合,为了融洽与别人的关系,不会因为直接讲述某个事件而造成尴尬的局面,人们就可以考虑用叙事空白的方式来表述一些事件。通过对叙事空白表述方式的运用能切实提高人们日常生活叙事的水平。第二节 叙事空白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本书的研究领域限定于叙事交流中文本的空白问题。理论家们对文本空白问题的看法为本书提供了出发点和重要的参考。

国外叙事学界对叙事空白问题尚未展开专门研究,现有的相关成果还比较零散,主要分布在对未叙述事件的研究、对文本空白和不定点及其价值的研究等几个方面。下文从这些成果与本研究的相关性角度加以梳理。

叙事空白的生成:国外学界与叙事空白生成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未叙述事件的研究。英伽登认为,文学是一种意向性客体,它不同于具体的客观事物,只是一种充满了空白与未定点的图式化结构,未经读者的填补和具体化就无法在读者的脑海中构建某种模拟现实(罗曼·英加登,1988)。英加登的理论暗示故事中的很多事件没有在文本中呈现出来。普林斯在《叙述学词典》中以间接的方式对通常不被叙述的事件给出了定义。他认为,可叙述事件即是“值得讲述的事件”,或者说是可以叙述的事件与需要叙述的事件。根据普林斯的这一定义,不可叙述的事件即不值得叙述、不可以叙述或不需要叙述的事件,以及不必要叙述的事件。这些没有叙述出来的事件的共同特点是它们要么是达不到可以叙述的最低要求,要么是违反了法律的、社会的、形式的或文类的某些规定。普林斯的这个定义在沃霍尔看来是不精确的。沃霍尔在一篇文章中对不可叙述事件进行了重新分类,把不可叙述事件分为四类,分别是“不必叙述者”即因属“常识”而不必表达之事件(相当于普林斯讨论的不值得叙述事件);“不可叙述者”即因不堪讲述而不叙述者;“不应叙述者”即社会常规不允许而不被叙述事件;“不愿叙述的事件”即由于遵守常规而不愿叙述的事件。米克·巴尔在《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中认为,叙事中的省略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事件令人感到痛苦或难以言表;二是叙述者试图通过对某个事件的省略而取消事件的存在。普林斯、沃霍尔和巴尔等人对不可叙述事件的定义和阐述,为我们探究叙事空白产生的原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叙事空白的填补: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文本中的空白与未定点填补既是阅读和接受文本的必然要求,也是读者的主观愿望,文本接受者会在空白召唤之下对空白主动积极地加以填补和具体化。英加登指出,最佳的填补方式是在尊重文本意图的基础上又不拘泥文本的填补方式,也就是说,文本中空白的填补既可以有多元化的填补,又必须与文本的意图相互协调。英加登还论述了文化语境对空白填补的指导和规范问题,认为文本的结果呈现为一种动态的稳定性,它既保持基本的稳定,又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产生新的意义。这实际上是在暗示空白的填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进程。迈尔·斯滕伯格列举了几种空白填补的材料来源,包括文本中明确提到的事件和主题的信息、文本的语言和文类、故事世界的规则、生活常识和文化语境。斯滕伯格的观点无疑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但对该问题的探讨,他只是在讨论《圣经》的叙事诗学中略有涉及,没有展开具体的论述。而英国叙事学家阿波特则认为有些文本中的叙事空白需要填补,有些文本中的空白并不需要填补。

叙事空白的价值:伊塞尔在英加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召唤结构”的概念。这一术语实际上阐明了空白的重要价值。伊塞尔认为空白、空缺与未定点都能对文本接受者发出吁求,召唤读者发挥自己的推理和想象对其加以填补和连接。在他看来,空白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对读者视域中阅读期待的激发和突破(伊塞尔,1991)。空白不仅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而且可以因此更新读者的视域,让文本阐释跳出不断重复的消极的循环,一跃成为可以产生新的意义增量的积极循环。斯滕伯格和阿波特等人也认为叙事文本中的空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读者的填补行为的召唤。如果一个文本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读者就没有想象的空间,就会让读者对阅读和阐释变得厌倦。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文本中的空白越多越好。此外,一些学者还讨论了未叙述事件作为文类的明显标志。叙事学家罗宾·沃霍尔指出,文类的特点可以由叙述者明显没有叙述出来的材料的性质决定,确定叙事文本的文类既要看它们叙述了什么,又要看它们没有叙述什么,而且两者同样重要。

国内对叙事空白的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文论中虽然对叙事空白问题没有明确的论述,但也早有暗响。许多中国传统文论范畴中就包含了类似思想,如“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和“言有尽而意无穷”等。虽然这些思想主要来源于中国的诗论,但对以小说为主体的叙事文学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古代的小说评点中就有许多相似的观点。许多当代学者对此有过深刻的见解。如钱锺书先生指出,画画作诗都不贵详尽,留有空白,这样可以让读者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反复玩味。当代文论家朱立元先生对英加登和伊塞尔的“空白”概念的内容进行了扩容。他指出文学作品的召唤性不仅体现在文本结构上,而且体现在作者和读者的心理层面,并最终体现在这些层次的整体结构上。朱立元还提出了极富中国特色的意象和意境层的空白,并指出文学作品的意象意境层空白不仅体现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而且体现在作者的创建过程中,它是作者与读者的共谋,其召唤性来自文本的内在。金元浦认为文本结构方面的空白指的是言意、虚实、形神的矛盾与对立。他将文学的空白视为协调文本接受活动的核心要素,并指出:“未定性与意义空白作为文学潜在的最高审美本质所在,其实现有待于本文与读者在双向交互作用的建构活动中全面地合成审美意味世界,完整地呈现在历史的否定运动中实现的质和谐。”

在国内叙事学界,从20世纪90年代起,叙事学者就注意到空白对叙事的价值。傅修延指出作家在文本中运用的空白可以让叙事产生更为微妙的效果。胡亚敏认为省略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将不值得写的东西或难以启齿的隐私省去,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又有加快节奏、深化意蕴的作用。罗钢提出被省略的事件不一定不重要,而是由于事件难以从正面表现,作者便明智地把它省略了。董小英提出非连贯性叙述迫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而理解作者的微妙用心。她还认为这是作者与读者对话的一种方式。

综上所述,叙事学界有关文本空白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未对叙事空白产生的原因作系统的梳理,在叙事空白的表述、叙事空白的填补和叙事空白的价值等研究方面也还留有很大的拓展和深入的空间。第三节 研究对象、目的、方法及创新点一 研究对象

本书研究的是广义叙述背景下的叙事空白问题。根据赵毅衡先生提出的“广义叙述”概念,任何卷入人物的、可以被接受者理解为具有时间和意义向度的文本都是叙述。换言之,任何符号文本只要符合两个条件都可以看作叙事:一是要有人物参与;二是可以被接受者读出情节和意义。根据这一定义,许多传统意义上不属于叙事的文本都可以被当成叙事文本。本书研究广义叙述学背景下的叙事空白,因此,凡是符合广义叙述学定义的文本,如小说、戏剧、电影、叙事诗、广告、演讲、笑话、相声、预言、算命、承诺、比赛、宗教忏悔、法庭辩论、现场直播等都属于本书研究的对象。二 研究目的

叙事空白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叙事空白确立为叙事学研究的重要范畴。本书是这一目标下的初步研究,其具体目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第一,探究叙事空白生成的原因。

对叙事空白生成原因的研究是本书的起点。叙事交流中的空白现象的普遍存在,背后有哲学、语言学、美学等多方面的理论依据。本书拟图从叙事交流的角度,对这些学术理论资源进行爬梳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叙事空白生成的原因。

第二,讨论叙事空白的表述。

对叙事空白表述策略的探究是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说叙事空白是故事时间大于零,文本篇幅等于零的叙事现象。叙事空白不是叙事文本的绝对虚无,而是叙述者没有对某事件的正面的、直接的叙述。这些事件在文本中的婉转、迂回、曲折的传达方式即是叙事空白的表述。本书试图对叙事空白的表述方式加以概括和总结,希望能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叙事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三,研究叙事空白的填补。

本书的第三个目标是探讨叙事空白的填补。叙事空白的填补是叙事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叙事空白的填补,任何叙事交流都不可能圆满完成。本书分析和讨论了叙事空白填补的依据、方式,以及必须遵循的原则等相关问题。

第四,探求叙事空白的价值。

叙事空白在叙事交流中的价值何在?为什么中国传统叙事思维中会有崇尚“不写之写”“妙处不传”“隐而愈显”等思想?对这些课题的探讨也是本书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阐释法、概括归纳法、文本分析法和多学科融合的方法。

第一,理论阐释法。

本书的开展涉及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艺理论、绘画理论、建筑理论、服装、舞蹈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本书通过对这些相关理论的阐发,提出叙事空白生成的哲学理据和语言学依据。对语言的中介性、公共性和遮蔽性的探讨,为对叙事空白生成原因的分析提供了坚实基础。对文艺理论、绘画理论和建筑理论等相关理论的阐释,为叙事空白的意义增殖价值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第二,概括归纳法。

概括归纳法是本书采用的另一种研究方法。在对“不宜叙述事件”的探讨中,本书概括总结了叙事交流中普遍存在的不宜叙述事件的类型,包括不必叙述者、不可叙述者、不应叙述者、不愿叙述者和不敢叙述者。另外,本书还归纳总结了叙述者出于叙述策略的考量而制造的叙事空白的种类,包括为顺应主题压力而制造的叙事空白,为遮蔽某些意义而制造的叙事空白,为凸显某些意义而制造的叙事空白,为展示某种象征意义而制造的叙事空白,为实现不可靠叙述而制造的叙事空白。本书试图通过对这些叙事交流中空白现象的归纳和总结,全面探索叙事空白现象生成的原因及其对叙事交流的影响。

第三,文本分析法。

本书在探析叙事空白的生成原因、表述、填补和价值等问题时引用并分析了大量的叙事文本,包括小说、戏曲、舞蹈、建筑、电影和广告等。这就为本书的立论提供了坚实的文本支撑。

第四,多学科融合的方法。

本书的研究运用来自哲学、美学、语言学、文艺理论、园林建筑、绘画理论、书法理论、舞蹈理论、服装美学和戏曲理论等领域与叙事空白密切相关的知识,从多个角度,以跨学科的视角,采用多学科融合的方式,对叙事空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探讨。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四点。

第一,从哲学、语言学、美学等学科视角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了叙事空白生成的一般理据,并从语言的局限性、不宜叙述事件的存在和叙述策略的考量等方面分析和推究叙事空白生成的具体原因。在讨论“不宜叙述的事件”时,本书在罗宾·沃霍尔提出的四种不宜叙述事件的经典分类之外,增加了一个类别:“不敢叙述者”,为进一步研究不宜叙述事件做出了有益尝试。

第二,研究了叙事空白的表述问题。本书提出了叙事空白表述的五对范畴(少与多、因与果、副与主、影与形、反与正),归纳了十种叙述表述方式:白描、物证法、极度剪辑法、蒙太奇式、有果无因式、有因无果式、连环因果式、以副显主法、以影代形法、以反指正法。这些叙事空白表述方式的提出对于叙事文本的创作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叙事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三,深入研究了叙事空白填补问题。本书对于叙事空白填补的依据、方法和原则这三个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并提出叙事空白填补的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作者的意图,第二是读者的“成见”,第三是文本的潜势。叙事文本的意义既有来自文本和作者的成分,也有来自读者视域的成分。本书还探究了叙事空白填补的若干种方式(试推填补、移植填补、联想填补)和原则(开放性原则、伴随文本依赖原则、融贯性原则、道义分明原则、平衡趋向原则)。

第四,探讨了叙事空白在叙事交流中的价值。本书提出,叙事空白在叙事交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意义增殖价值。所谓意义增殖价值指的是叙事空白使文本的意义得以增加,使叙述的效率得以提高。二是修辞价值。所谓修辞价值指的是叙事空白使叙事文本的意图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因为叙事空白的存在,使叙事接受者更深入更持久地卷入叙事交流中,让读者对叙事文本意义的生成贡献更多。除此之外,叙事空白也成为某种类似陌生化的策略,让叙事接受者去除语言的遮蔽,以获得更真切的感觉和体验。三是审美价值。所谓审美价值指的是叙事空白的运用使文本成为“断臂的维纳斯”式的艺术品,从而具有了更高的审美价值。第二章叙事空白的内涵“叙事空白”是本书试图提出的一个叙事理论范畴。虽然许多文章中有“空白”,甚至是“叙事空白”“叙述空白”等类似提法,但并未对此概念作过明确的界定,遑论具体而详细地阐释其内涵。因此,本书的第一步就是对叙事空白下一个定义并对其内涵做出科学而清晰的界定。第一节 概念

热奈特在托多罗夫所作的“故事”和“话语”区分的基础上提出了“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的区分,并进而提出叙事速度的测量方法。根据热奈特的理论,叙事的速度是由以秒、分、时、日、月、年计量故事的时间和以行、页计量文本长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热奈特,1990)。当故事时间仍在持续而文本篇幅却为零时,叙事速度达到最快状态:零叙。傅修延用一个图清晰地阐释了这种叙事现象(见图2-1)。图2-1 叙事速度分类

傅修延制作的图是从叙事速度的角度切入。如果我们从文本层面看,“零叙”实际上就是某些事件没有叙述出来。换言之,就是故事世界发生的某些事件没有在文本中获得相应的篇幅。本书的研究课题——叙事空白——的定义就是在零叙这一概念的直接启发下确定的。本书认为故事时间大于零文本而篇幅等于零的叙事现象就是叙事空白。通俗地说,叙事空白就是这样一种叙事交流中的现象:故事世界中发生的某些事件在文本中没有被叙述出来。需要强调的是叙事空白这一名称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既然是比喻,它就带有一切比喻所具有的模糊性、多义性和包容性。这一概念看似与零叙的概念雷同,其实不然,因为一个事件是否被叙述不仅取决于叙事速度的快慢,而且取决于叙述视角。例如,发生在叙事聚焦范围之外的事件通常不会被叙述出来,呈现为叙事的空白,但此时的叙述速度却不一定为零。所以,叙事空白与零叙虽然定义相似,却不是同一个概念:零叙只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