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开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9 22:52:18

点击下载

作者:meiya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改变,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开始

改变,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开始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改变,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开始作者:meiya排版:昀赛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6-1ISBN:9787540476106本书由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PART 1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每一个人都不完美,这是事实。不接受这个事实,我们会活得纠结痛苦。也许,完美才是缺陷,接受缺陷才是完美。成长是一个缓慢接纳自己不完美的过程。请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的不足,真正去爱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原来你这么好,你自己却不知道

你能够活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非但没有流落街头,步履维艰,反而吃饱穿暖,有工作,有朋友,这难道不是胜利吗?

一、你真的像自己说得那样差吗?

此刻,我正在纠结应该发哪一张照片给编辑,面对两张照片纠结犹豫。这种感觉是如此熟悉,我已经无数次体验过了。我在选购服装的时候,常常在两件衣服之间挣扎,头痛不已;过马路时,看到一辆车迎面而来,我站在马路中间,不知应该前进还是后退,整个人茫然无措;我想在自己的新书发布会上为读者准备一些小礼物,又迷失在一堆创意文具中,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我一直都有选择困难症,不算严重,也不轻微,只是现在的我与之前的我相比,进步的地方在于我不会再痛恨自己。以前的我会恨自己,不就做个很小的决定吗?为什么会这样纠结?为什么我会如此没用?不仅如此,我还会深陷于自责、自恨的双重痛苦之中,而现在的我只单纯地承受选择困难症带来的痛苦。

我知道选择困难这个毛病不仅我有,很多人都有,而且他们都深陷在自责与自恨的双重痛苦之中。

一个小姑娘写信给我,说自己为了买一罐沙拉酱而在货架前呆立了两个小时,一直纠结着到底要买什么口味的,最后她什么也没有买,回家生自己的气,还气了一个晚上。我有个老同事,曾在试衣镜前徘徊犹豫,无法决定到底要买哪件衬衫,急得一头汗后全部放弃,然后到家之后不到五分钟又打车到商场选了一件大家都说很难看的衬衫,他既后悔又自责。有的人甚至会为了要不要给自己的社交网站的主页换个头像而纠结得要命,然后进行无情的自我嘲笑和批判。很多人因为有选择困难症,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很多事情来不及去做,整个人变得急躁,这又导致他们做事情时更容易出错和失败,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无休止地痛恨和批评自己。

前段时间,我参加一个培训课程,午休时间陪一个相熟的女同学逛街买衣服。她很羡慕我想做什么就会去做的行动力,她告诉我,她拿了心理咨询师证书多年,却一直做义工,迟迟无法开始做收费的咨询,她对自己的拖延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控诉。

她不知道的是,看着她在女装店里一件又一件地试着花裙子,我也心生羡慕,因为我有选择困难症,我无法如此放松地试穿与选购服装,试的衣服越多,我越无法做出选择。

另外,有趣的是,她对自己的身材很不满意,总觉得自己的手臂太粗,穿上无袖的衣裙,露出手臂,她觉得很难看,很不自信。其实,她的手臂一点也不粗,跟大多数人相比,还算纤细呢。当她抱怨自己的手臂粗时,导购小姐马上回应:我的手臂才粗呢,我跟你一比身材实在差太远,可是这名导购小姐明明一点也不胖,身材也不差,而且她非常年轻,花容月貌。

那一刻,我在想:我们到底是怎么了?听到她们这样否定自己,我心里很难过,忍不住想对她们说:你们已经够好了,请不要这样否定自己,给自己点赞吧!当然,这话也是对我自己说的。

这种习惯性的自我否定甚至自我厌弃与痛恨在很多人的生活里经常出现。很多人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一直想转行却缺乏勇气,优柔寡断,人又懒惰,做事拖沓成性,下班之后就知道上网,不求上进,意志消沉,没有梦想,感到生活很无望。我是大龄剩女,又长得不好看,一直找不到对象,也没有人喜欢我,相亲也不积极,内心缺乏安全感,我觉得自己注定要孤独终老。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上学的时候成绩不好,也没有才艺,虽然喜欢写作却没有坚持下去,工作以后也没有什么专业能力。我一份工作干了四五年,整天就是在混日子,因为性格内向,与人交往也挺失败,没有什么朋友,我不知道生活该如何继续下去。我薪水不高,还喜欢乱花钱,始终没有什么存款,在这个大城市里,买不起房买不起车,对不起养育我的父母。我一无所有,觉得自己是个毫无价值、彻头彻尾的loser(失败者)……

可是,你真的像自己说的那么差那么不堪吗?

你该做的工作都完成了,这几年做了那么多事情,生活过得挺不错,与之前相比各方面也一直在进步。

你靠自己的努力和独立,独自一人在这个大城市里生活下来,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并将自己照顾得很好。

你在一个公司干了四五年,每个月能领到还不错的薪水,并没有被老板开除。

这么多年来,当你遇到困难时,总会有人愿意帮你,也会有人在遇到困难时向你求助,他们难道不是你的朋友吗?

你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一直好好地生活着,吃住有保障,身体健健康康,一直让远方的父母很放心。

所以呢,你真的有那么差吗?

如果你真的像自己说的那么差,那是什么让你能够活到现在?

就算你真的像你自己说的那么不堪,有那么多问题和缺点,那你能够活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非但没有流落街头,步履维艰,反而吃饱穿暖,有工作,有朋友,这难道不是胜利吗?

二、原来你这么好,你自己却不知道

我曾在网上给一个大二的小姑娘做过一次咨询。她说自己暗恋一位学长,但这位学长喜欢另外一个姑娘,不喜欢她,她很伤心。她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又黑又胖,还说自己从农村考进这所大学,有口音,普通话不标准,担心同学笑话自己。很多同学看过的书,她都没有看过。她英语不好,很多地方都没有去过。她觉得自己很无知,所以很自卑。

然后我就和她聊,问她一些问题:你是哪所大学的?你们村有多少人考上大学?你的同学有因为你的口音嘲笑过你吗?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一问才知,原来她就读的大学是“211工程”高校。全村就她一人考上了重点大学,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村里的书记和乡亲们还放鞭炮庆祝。她虽然长得黑,可是身高一米六五,身材匀称。同学们从未因为她的口音嘲笑过她,还因为她为人热心比较会照顾人而格外喜欢她,还有室友邀请她去自己家里玩。虽然她英语不是很好,却整体成绩优异,每个学期都能拿到奖学金,还参加演讲比赛拿了奖。她确实有很多书在初高中时没有读过,但她上大学后一年在图书馆借阅图书近200本,老师和同学们多次夸她很努力很优秀。

当她发给我一张她的照片以证明自己有多不好看时,我都惊呆了。这个姑娘鹅蛋脸,大眼睛,眉清目秀,皮肤虽不白皙却肤色均匀,干净光洁,再加上一米六五的挺拔身材,简直就是“黑里俏”的大美人。我忍不住弱弱地问,你这照片有PS过吗?对方说没有。我敢肯定,除了我之外,其他人也会认为她长得很好看。

为什么我们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我们差距如此之大?为什么我们只能看见自己不好的地方?为什么我们总是抱怨自己有多差?为什么我们总习惯性地贬低和否定自己?为什么我们就是无法转身看见自己的好?

我们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自己全部生活的真相,其实我们只看到了自己眼中很小的那部分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乔(Joseph Luft)和韩瑞(Harrington Tngham)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个部分:

·公开的透明真实的自我:自己很了解,别人也很了解的我。

·盲目的自我:别人看得很清楚,自己却不了解的我。

·秘密的自我:自己了解但别人不了解的我。

·未知的自我:别人和自己都不了解的潜在部分,但通过一些契机可以激发出来。

本文想重点讨论那部分盲目的自我。

有一部分人总拿着一面能够放大无数倍的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由于看到的缺点是如此多,问题是如此严重,以至于他们完全忽略了自己的其他部分,那些优点他们统统看不见。他们把那些缺点、问题、坏习惯、失败的经历和自己这个人画等号,最终得出“我不好”的结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变得很低,而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往往热切地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多、变得更好,于是他们不停地挣扎努力,幻想自己可以做得更多更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遭遇了一次次失败,于是自我价值感变得更低,他们更加看不起自己,更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无用无能,整个人越来越无助。

我遇到过很多自我价值感很低、内心自卑的人,他们甚至无法大方地接受别人的赞美,假使有人称赞他们,他们会认为那是虚伪的社交手段,别人是在拍马屁而已,不能当真。他们无法真心悦纳别人的赞美,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好,不值得被人称赞。比如,他们会弹钢琴会唱歌,琴艺娴熟,歌声动人,你夸他们多才多艺,他们会说自己登不了台面。又比如,他们考试成绩优异,考研成功,你夸他们厉害,他们会说身边某某某都考上了,而且学校比他们更好……他们不是在假装,也不是谦虚,他们的神态、语气让你明白他们是真的认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不值一提,他们配不上你的称赞。

中国人的自我价值感普遍偏低,缺乏自信,这与我们的文化、家庭教育以及近代千疮百孔的历史有关。我们的文化弘扬“夸奖会导致骄傲,骄傲会使人落后”,“批评才能使人进步”。当孩子取得一点成绩,想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悦时,父母却说:“你看谁家的某某某,人家可比你强!”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懂得肯定和赞美孩子,孩子很少被父母认可,也没有被无条件地接纳过,只有孩子考试成绩好了,表现得很乖很听话,父母才会觉得他们是好孩子。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内化了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常常认为自己不行不好,自我评价普遍偏低,常常将自己的价值感完全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别人夸我们说我们好时,我们喜笑颜开,觉得自己很好;别人说我们不好,说我们有很多缺点和问题时,我们觉得难过,整个人都不好了。有的人甚至认为自己不值得被人赞美和肯定,别人要是一说他好,他浑身上下都感到别扭和难受。这是因为我们从未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从未真正看见自己,从未好好悦纳自己。

我是何时开始不再纠结于自己的选择困难症,不再自责自恨?是在我认清自己的时候。

当我看清楚,虽然我有选择困难症,但并不是在所有事情上都这样。我要选择什么专业,从事哪一种职业,去哪里旅行,等等,面对这些,我不会选择困难。而且,我看见,虽然我有选择困难这个毛病,但这个毛病对我的生活并没有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我还能放心吃喝,过好每一天。我甚至能看到这个缺点有益的一面:因为有选择困难症,我减少了买东西的次数,也不会乱买东西,因此我容易存下钱来,最重要的是,我看到自己还有很多其他的优点,我的优点比我的缺点要多很多,而且我的问题并不妨碍我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与之相对的是,他一定也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其实不喜欢讲优点和缺点,我更愿意讲特质,一个人的特质没有好坏,只要放对地方就能展现好的一面。比如,有的人非常在意别人的感受,在生活中常常显得敏感又缺乏主见,但假如他从事的是服务客户方面的工作,那么这个特质就能发挥它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帮助他做得更好。

三、你选择什么,就会看见什么

面对那些自我价值感很低的咨询者,我常常会给他们布置一项作业——找自己的优点。让他们坐下来,拿出纸笔,认真地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尽量多地将其罗列在纸上。我一般会要求他们至少找出10个优点,如果找不到10个,就去问问身边的亲朋好友,问他们在你身上看到什么闪光点。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常常不确定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他们常常认为自己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很简单很正常,都是理所当然的,但做不好却是因为自己太无能。因此,通过别人的口和眼,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看见自己的好。

我有一个女性咨询者,她一直认为自己没有优点,浑身都是缺点:过分敏感、情绪化、任性、自私、意志消沉、拖延……通过完成“找优点”这项作业,她重新认识了自己,原来自己细心、聪慧、会照顾人、有洞察力、有独立的思想……她找着找着就发现:啊,原来我这么好,可是我却不知道。

你是如此美好,而你却不知道,这样真的好吗?

在《银色马》中有一个片段:

福尔摩斯接过布袋,走到低洼处,把草席拉到中间,然后伸长脖子伏身席上,双手托着下巴,仔细查看面前被践踏的泥土。“哈!这是什么?”福尔摩斯突然喊道。这是一根烧了一半的蜡火柴,这根蜡火柴上面裹着泥,猛然一看,好像是一根小小的木棍。“不能想象,我怎么会把它忽略了。”警长神情懊恼地说道。“它埋在泥土里,是不容易发现的。我之所以能看到它,是因为我正在有意找它。”

福尔摩斯说:“我之所以能看到它,是因为我正在有意找它。”这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是一致的。一个杯子里有半杯水,有的人选择看到杯子里空的部分,于是说杯子里只有半杯水;有的人选择看到杯子里满的部分,于是说还有半杯水。你选择什么,就会看见什么。我们都是“半杯水”,如果你把目光放在自己不好的地方,那你只能看到自己的问题,当你改变,选择去找自己的优势,你就会发现自己原来有如此多的优点。只要你愿意去挖掘自己的优点,相信你也会发出同样的惊叹:原来我这么好哇!

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同时看见自己完美的那一面。从全局着眼看自己,我的不好只是我的一部分,不等同于我,并且那部分缺点并不会影响我的优点的存在。就像如果彩虹中多出一道灰色,并不会影响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美丽。你需要做的是选择题,选择把你的目光放在其他美丽的颜色上,而不是那道灰色,死死盯着那道灰色不放的人,彩虹就算又大又亮他也看不见。

亲爱的,别总说自己不好,你虽不完美,虽没有好到可以打100分,但你已足够好。请看见自己的好,为自己点赞!有5000万存款依然焦虑的人生

一个穷人,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不得不精打细算,没有任何“带宽”来考虑投资和发展事宜;一个过度忙碌的人,为了赶截止日期,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紧急的任务拖累,而没有“带宽”去安排更长远的发展。

我曾经在豆瓣上发过一条广播:“大学的时候和室友一起逛超市,因为穷,为了省钱,看到便宜和打折的食品和日用品就买了很多。因为买的东西太多,两个女孩子力气小拎不动,超市离学校又有点远,于是打车回学校。原本是为了省钱,结果省的钱还不够车费。一个人做事情别忘了自己的初衷。”后来再看自己写的这段话,我意识到自己最后的总结并不准确,我之前的分析表明了:贫穷导致认知和判断力的下降。

哈佛大学教授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沙菲尔(Eldar Shafir)的研究表明:匮乏会导致人的认知和判断力的下降,无论这种匮乏是金钱上的还是时间上的,人的思维方式都会受其影响。“长期的资源稀缺培养出了‘稀缺头脑模式’,导致失去决策所需的心力。”穆来纳森称这种“心力”为“带宽”(bandwidth)。“一个穷人,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不得不精打细算,没有任何‘带宽’来考虑投资和发展事宜;一个过度忙碌的人,为了赶截止日期,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紧急的任务拖累,而没有‘带宽’去安排更长远的发展。即便他们摆脱了这种稀缺状态,也会被这种‘稀缺头脑模式’纠缠很久。”简单来说,就是给拥有“稀缺头脑模式”的穷人一笔钱,或者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最终,稀缺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我上大学的时候因为穷,遇上各种兼职的机会都会盲目又拼命地抓住,做家教,发传单,在咖啡馆做服务生,在时尚杂志做推销员,做电话销售……只要能赚到一点钱,我并不在意这些工作对我个人成长、未来职业发展有什么帮助。因为“带宽”不够,我要为这些低薪的工作奔忙,再加上当时还有学业上的压力,贫穷让我更加短视、狭隘、急功近利。后来,虽然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但因为缺乏在专业的公司实习的经验,又遇上金融危机,我的第一份工作的薪水很低。于是,我领着低工资过了贫穷的一年。

曾有几个大学毕业不久的网友向我咨询职场问题。他们的情况大致如此:农民或者小镇工人的子女,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上广”打拼,做着忙碌又薪水不高的工作,干了几个月就受不了,觉得工作太累,薪水太低,于是冲动之下辞职。他们原本想利用辞职后的这段时间好好想一想自己到底适合和喜欢做什么工作,但因为存款不多,大城市生活的压力又大,眼看着钱快花光了,没法静下心来好好找工作,焦虑之下随便找了一份工作先干起来,可是,这份新工作薪水还是不高,还是自己不喜欢的,他们又陷入焦虑和痛苦之中……

他们在不自知中陷入“金钱的匮乏——摆脱匮乏引起的焦虑和痛苦——决策错误,无效逃离——匮乏维持或加剧”这一循环模式,我称这种模式为“匮乏模式”。

通常我会建议他们一方面节衣缩食,继续工作下去,这是为了存钱,缓解金钱匮乏导致的焦虑;另一方面,我会建议他们利用下班之后的时间去探索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如果他们的工作不仅薪水低,还异常忙碌,周末还需要加班,我会建议他们换一份不那么忙的工作,以此扩展注意力“带宽”,利用空余的时间学习和思考,为审视自己的行为和重新选择赢得空间。

当一个人过分关注稀缺资源并陷入焦虑的时候,他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会下降,导致他做出更多错误的选择,然后一不小心陷入“匮乏模式”。当一个穷人陷入金钱和时间的双重匮乏时,如果他缺乏清醒的认识,没有做出调整,就会因渴望逃离痛苦和焦虑而更快地陷入“匮乏模式”,最后整个人的生活都将陷入混乱和毁灭。

2003年,英国彩票大奖得主卡莉·罗杰斯(Callie Rogers)把近190万英镑奖金挥霍在疯狂购物、吸食可卡因、交朋结友以及隆胸手术上,后来,她又开始从事女仆的工作,因为她破产了。198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彩票大奖得主威廉姆·巴德·珀斯特(William Bud Post)把超过1620万美元奖金花在豪宅和汽车以及糟糕的生意上,后来珀斯特宣布破产,在向一位要债人开枪后身陷囹圄,最终于2006年在潦倒中死去。这些并不是特例,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调查显示,最近20年来,欧美的大多数彩票头奖得主在中奖不到5年时间里,都会因为挥霍无度等原因变得穷困潦倒。这个调查显示,美国彩票中奖者中奖之后的破产率高达75%。

为什么有这么多中奖者破产?有的人说,他们运气用光了或者遇人不淑。我也在网上查过相关的资料,有研究者认为:彩票玩家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均低于平均水准,他们的理财能力往往有限。另外,中奖者的头脑中可能还存在一种被行为经济学家称为心理账户的现象,对中奖得来的钱抱着随意的态度,不像对辛苦挣来的薪金收入那么谨慎。小熊老师的解释是:那些中彩票的人的观念停留在穷人层面,他们自身的财富已经超越他们的理念,最后决定他们人生的不是现有的财产而是观念,他们不懂得像富人一样思考。他进一步说:这个人穷在自己的心理,给他多少钱、中多少彩票都填补不了。

我个人比较认同小熊老师的观点,这与穆来纳森所说的“稀缺头脑模式”异曲同工。穷人长期匮乏和紧张的状态会促使他们陷入“稀缺头脑模式”,即便后来他们摆脱了这种稀缺状态,也会被这种模式纠缠很久。

很多成功故事和信息似乎都在表明:贫穷这种逆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会有正面积极的影响,会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去努力超越自己,现在五六十岁的成功企业家中有不少人从小家境就非常贫困。松下幸之助也曾说自己成功的秘诀之一是“贫穷让我知道只有奋斗才能成功”。但这些只是特例,这与个人强大的内心素质和抓住机遇有关。现实生活中更普遍的现象是,贫穷像一种慢性病毒,中了这种病毒的人连心智都会被其腐蚀掉。贫穷对人最大的伤害不是肉体上受了多少苦,也不是为了生存要付出更多艰辛的努力,而是影响一个人的心态和思维方式,那种心理的金钱匮乏感,会让穷人难以摆脱贫困。就算有幸摆脱了,他们也不易自在地做富人。

作家杰克·伦敦写了一个短篇小说,叫《热爱生命》。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他的伙伴抛弃了,他独自在荒原上寻找出路。冬天逼近了,环境十分恶劣,他一点食物也没有,而且他的腿受了重伤不停地流血,他只能蹒跚前行。就在身体非常虚弱,匍匐在地上一点点挪动身体的时候,他遇见一匹同样饥饿且生病的狼,这匹狼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伺机猎取对方。最终,他咬死了狼,借着吸食狼血获得的力量,他爬到海岸,被一支科学考察队救下。

小说的内容让我震撼,但更让我震撼的是这个淘金者获救之后的表现。他的身体恢复健康,神志也很清楚,但每当他看到美食被人吃进肚里时,他就会焦急难耐,人们每咽下一口食物,他的眼里就会流露出一种深深惋惜的神情,每逢吃饭的时候,他免不了要憎恨那些人。他总是无法摆脱恐惧,总怕粮食维持不了多久,他不停地向厨子、船舱里的服务员和船长打听食物储藏的情况。他像乞丐一样向每一名水手伸出手讨要硬面包,然后把那些面包储存起来,在他的床上和褥子里以及每一个角落里都塞满了硬面包。

这个故事让我看到,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人,不论有多少食物摆在他面前,他依然难以忘记饥饿的感觉,依然难以忘记和狼搏斗的情形,他依然要在丰衣足食的日子里囤积食物。

穷人往往在有钱之后也难以摆脱内在金钱的匮乏感,成为有钱人的他们感受到的匮乏感不是现实层面的,而是心理层面的。他们中有的人像中彩票头奖的穷人一样,很快将金钱挥霍掉,重新变穷;有的人通过不断挣钱、不断消费来填补内心的匮乏感。那些过度消费、无法节制自己购物欲的女性有一部分就属于这一类,她们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虚荣和贪婪,而是出现了内在金钱的匮乏感。还有的人终其一生都过分关注和追求金钱,完全被金钱所控制。

我有个朋友的同事,他们是一对夫妻,都在比较大的国企上班,收入不错又稳定,他们在上海的中环以内已经有三套房子了。对很多人来说,他们已经是富人,但他们的内心依然充满了对金钱的匮乏感。他们在夏天最热的时候都不开空调,经常将办公室厕所中的卷纸带回家,家里的家具都是捡别人扔掉的。两个人每个月节衣缩食,为买下一套房子而努力攒钱。因为对自己和他人都抠门得太厉害了,他们的行为在同事和朋友的眼中看来荒诞得近乎可笑。但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原来,这对夫妻各自都经历过长期的贫穷和住房的紧张。

有个朋友的母亲60多岁,年轻的时候穷怕了,留下一句口头禅:“留着,以后用得着。”当她从乡下搬到儿子在城里的大房子里住的时候,总是喜欢在外面的街上捡点破烂回家囤积起来,包括各种各样的垃圾袋,每次家人劝阻她,她都要说那句:“留着,以后用得着。”

那些对金钱充满匮乏感的人,他们对金钱的焦虑有时是不太现实的,心理学家张怡筠就见过一个拥有5000万元存款还活得非常焦虑的女人。

如果一个人在心里对金钱充满匮乏感,他的这种穷是心理上的穷,给他多少钱都无法让他有富足的感觉,即便他看起来是个富人,其本质上还是一个穷人。他把钱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过度追求金钱,受金钱的奴役,没有享受到物质富足带来的心灵的自由和平和。如果一个人的内在充满对金钱的富足感,即便他现在看起来是个穷人,因为拥有“带宽”思考未来,他能够像富人一样思考,能够克己自律,克服短视和急功近利,对未来进行规划,相信金钱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眷顾他。带着你的“不正常”好好生活“不正常”不会毁了一个人的正常生活,那种不愿意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不愿意承担责任,逃避困难,逃避选择,不愿努力让自己过上正常幸福生活的想法和行为才会真正毁了一个人的生活。

我收到一个18岁的大学生发来的邮件,他说自己从初中开始爱上的两个女生都是自己的老师,因为成绩好,老师似乎也很喜欢他。我是这样回复他的:“看了你的信,不知道你是否总是喜欢类似老师这样角色的女性,或者对年龄比较大一点的女性有感觉。如果真是如此,你可以带着这样的觉察,在大学和以后的生活中,看看令自己心动的对象是否都是一个类型的,这有利于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也许你有恋母情结,这是很多男性都会有的情况,只要不影响你的生活就没有问题。不过,如果你觉得这影响到了你的生活,给你造成困扰,那就需要进行调整,或者找心理咨询师谈一谈。”

他在给我的回信中很坦诚地说他在读高中时就对自己的恋母情结有了察觉,他说:“我对同龄人不感冒,感到她们幼稚、肤浅、咋咋呼呼、自以为是……我确实会格外关注年长一点尤其是有学识心智成熟的优秀女性,也很容易对她们产生好感……相比白开水一样简单而又没什么内容的女同学,我更欣赏有一点人生阅历、性格独立、成熟而有智慧的女老师,我觉得这样的女人才称得上完整,也更有味道……”这些内容并没有让我有一丝不舒服的感觉,我觉得自己能够理解这颗少年的心,让我思考很久的是他的最后一句话:“有点惊讶的是你会认为恋母情结很正常,这很大程度上安慰了我……”

这让我想到家庭治疗大师李维榕在《为家庭疗伤》中讲的一个故事。亚祖28岁却游手好闲,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唯独见了女性的脚就禁不住动手去摸,为此他几次被人告上法庭。父母带着他见过很多专家,证实他是个恋鞋狂,但起因是什么,如何治疗,并没有进行具体说明。亚祖的父母都是衣着不俗谈吐优雅的人,母亲还是一家大公司的人事部主任,他们对儿子的“出轨行为”感到很焦虑。亚祖的父母和感化官连拉带推地把亚祖扯来见李维榕,希望她能够改掉亚祖的恋鞋癖。

在咨询的过程中,大家说话都转弯抹角,谁都忌讳,不提鞋子的事情。李维榕心生一计,将自己的鞋子脱下来,交给亚祖并问他:“你喜欢我的鞋子吗?”亚祖接过鞋子又立即将其放在咖啡台上,急忙说:“不喜欢!不喜欢!”李维榕继续和他谈鞋子,又问他是喜欢鞋子还是喜欢脚,然后跟他解释二者的不同。亚祖深思之后,回答:“我最喜欢的是鞋子在脚上一穿一脱的动作。”他边说边比画。

李维榕与亚祖的谈话大部分是说给他的父母和感化官听的,目的是希望他们以轻松一点的方式来正视亚祖的奇怪嗜好。李维榕认为:他们在第一次听到儿子有恋鞋癖时,就被这个名词吓蒙了,根本没有想到症状本身并不是大问题,问题是儿子完全没有责任感,不肯过正常生活。每次他被抓,受罪的都是他的父母,亚祖装疯卖傻,很容易就把官司打发掉。

李维榕对亚祖说:“你父母可能不知道,恋鞋也好,恋脚也好,这种嗜好虽然古怪,本身却并不碍事。只是你已经28岁,难道想一辈子就在女人的鞋堆中过掉?”感化官马上补充道:“或在监狱中过掉?”

李维榕对亚祖说:“你想做个坐牢的恋鞋狂,还是自由的恋鞋狂?这将是你自己的抉择。”

亚祖后来在一家鞋铺找到一份售货员的工作,他天天为女士们穿鞋脱鞋。可想而知,他工作得很卖力,再也没听到他惹上官司。

正常与不正常大多取决于社会判断,社会肯定你是正常的,你就正常,反之你就是不正常的。什么是不正常呢?我有个教性心理学的老师曾提出这样的问题: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人发疯了,你说那一个没疯的是正常还是不正常?那他要不要为了让自己显得正常也发疯?正常与不正常是相对的。正常与不正常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有双重标准的,比如一个男明星穿异性服装在电视上亮相,很多人会觉得他与众不同,大胆出位;假如一个普通人这样做,则容易被认为是有异装癖的变态。假如一个人有自己的“不正常”之处,且这种“不正常”既不违法也不会给别人带来困扰,那这种“不正常”本身就会变得并不是很重要,如何面对这种不正常,如何带着自己的“不正常”好好正常地生活下去,显得更为重要。

我有个朋友有强迫倾向,他是个男生,穿的衣服却总是熨烫得很平整,家里的衣服都要叠成豆腐块,卧室看起来就像酒店客房,电话总要响三声才接起来,他就像《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但这种强迫倾向并没有给他的生活造成困扰,他接受并且很适应自己的强迫倾向。他在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很正常,有一份正常的工作,有一个爱他也同样有洁癖的女朋友,过着跟大多数人一样正常的生活。身边的朋友虽然有时也会觉得他有点不正常,但看他对于自己的不正常接纳和适应得良好,并且好好生活着,不仅不排斥他,反而对他生出一股认同与敬佩。

有个网友写信来说,因为小的时候冬天烤火被弟弟不小心用火炭烫伤了手指,他有两根手指落下终身残疾,他觉得自己从此不正常,也失去了很多正常人的快乐。多年来,他一直恨弟弟,并且这种恨意始终无法释怀,他觉得自己自卑怯懦,存在社交障碍,成绩不好考不上好大学等问题都是由那盆火炭引起的。我可以肯定,如果他还抱着这样的想法,那以后他找不到女朋友时,会怪那盆火炭;他工作不顺利时,会怪那盆火炭;他生活得不好不开心时,也会怪那盆火炭。他会认为:都是那盆火炭毁了我的正常生活,都是我的弟弟毁了我原本的幸福。他这是在画地为牢,自欺欺人。那两根残疾的手指带来的“不正常”不会毁了一个人的正常生活,那种不愿意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不愿意承担责任,逃避困难,逃避选择,不愿努力让自己过上正常幸福生活的想法和行为才会真正毁了一个人的生活。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亚祖,他的问题不在于恋鞋癖这种“不正常”行为,而在于他知法犯法,并且利用自己的不正常行为逃避要面对的生活难题和责任,比如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他的父母也因为他有病,无论他犯了什么错,都为他开脱,把他宠坏了,使得他没有机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肯为自己的人生努力。

我相信这个社会上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不正常之处,有的人有“恋鞋癖”“异装癖”“同性恋”“恋母情结”等比较隐蔽的不正常行为;有的人存在听力障碍、视力障碍、侏儒症、脸上有块胎记等很明显的生理缺陷;还有的人成长在离异家庭、被父母遗弃、是私生子等,成长环境不正常……这些“不正常”大都不会伤害其他人的权益,也不会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也很难能够用“为什么会这样”问出个中缘由,并且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有的甚至完全无法改变。这些不正常之处也许正是上帝让每一个人背负的命运十字架,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应该给予这种不构成危害的“不正常”足够的尊重,这是一种莫大的安慰与支持,让人们能够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但如果一个人的“不正常”危害到他人和社会,则是另一回事了。

最重要的是,“不正常”的我们不要以自己的不正常为借口,不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些“不正常”本身并没有那么可怕,也不能真正伤害一个对自己人生有坚定信仰的人,以自己的不正常为借口不好好生活,不肯为自己的选择和生活负责,才是对一个人最大的伤害。学会接纳“不正常”的自己,以更轻松的心态带着这些“不正常”努力生活,我相信这样的人能够为自己的人生找到出口,实现自己的理想,拥有正常的生活与幸福的人生。“大家都有病”,没什么大不了

没有谁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无论你多么不幸,总有别人和你一样不幸甚至更不幸,但人们活在自己的小小天地中,经常看不到这一点。其实,只要看到这一点,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就开始了治愈之旅。

前段时间,我在上海的人民广场遇到一对问路的父子,爸爸胖胖的,儿子七八岁的样子。这位爸爸问我广西路怎么走,有趣的是,他除了问路,还对我说他和亲戚约好在广西路的一家餐厅聚餐,他以前来过这里,但现在不记得怎么走了。他好像是在和我解释,脸上带着几丝不安与羞愧,他的儿子站在旁边嘟嘟囔囔,“哼,都不认识路”,有点怨自己的父亲。也许作为一个父亲,带着儿子走在街上,不认识路确实很尴尬很不好意思吧。虽然我大概知道广西路怎么走,但为了给出准确的信息,我一边打开手机里的地图一边对那个爸爸说:“你等我看下手机地图,上海的道路横七竖八的,各种小巷子也多,我都在这儿生活很多年了,至今也没有搞清楚。”我刻意这么说是为了缓解这对父子的焦虑,果然,这个爸爸听了之后,整个人放松了下来。

看着他们离开的身影,我想起美剧《绝望主妇》中的一段场景。Lynette(丽奈特)被自己的几个熊孩子搞得精神崩溃,为了让自己有精力应付孩子们的事情,她吃了医生开给孩子们的用来治疗他们ADD(多动症)的药(没有多动症的人服用了这种药会变得亢奋),并且还形成了药物依赖。她逃离孩子们,孤独又疲惫地坐在足球场上,Susan(苏珊)和Bree(布丽)找到她,开始安慰她。

Lynette:我吃药是因为它让我充满活力,晚上也兴奋得无法睡觉,到白天我又精疲力竭,完全日夜颠倒了。我很爱我的孩子,有我这样的母亲,他们真不幸。

Bree:Lynette,你是个好妈妈。

Lynette:不,我不是,我无法担负起一个母亲的责任,我厌倦了接连不断的失败,实在很丢脸。

Susan:不是这样的,就算你对治多动症的药上瘾了又如何?这事常发生。

Bree:你有四个孩子要照顾,压力很大,你只是需要点帮助。

Lynette:这才是丢人的地方,其他母亲都不需要帮助,其他母亲都能轻松地照顾好孩子,我却只知道抱怨。

Susan:那不是真的,当Julie(朱丽叶)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像疯了一样。

Bree:当Andrew(安德鲁)和Danielle(丹尼尔)还小时,我总是很紧张,经常在他们午睡的时候哭泣。

Lynette(开始哭泣):你们怎么从来不告诉我这些?

Bree:哦,宝贝儿,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招架不住压力。

Susan:我们只是觉得放在心里会更轻松一些。

Lynette:哦,不对,我们应该把这些都说出来。

Susan:那样对你有用吗?

Lynette:是的,这真的让我好多了。

如果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分析以上的对话,其实Susan和Bree给Lynette做了一次心理治疗,用的技术是“一般化”,也叫“普遍性”。咨询师会告诉来访者许多人和他一样,他的问题是常见的、暂时的,具有普遍性,而不是病态的、无法控制的灾难,以此来降低或缓解来访者的情绪,也使他们可以接纳自己的问题。有的咨询师会采用自我暴露的方式,告诉患者自己曾经也遇到类似的问题,大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比较焦虑的来访者,一旦得知很多人和自己一样,而自己病得不是很严重时,通常会像Lynette一样瞬间感觉好多了。

欧文·亚龙是当代美国团体治疗的权威人物。他在《团体心理治疗》这本教科书中提到能使团体发挥作用的11个疗效因子,其中就包括“普遍性”。我自己在组织和参与团体心理成长的活动中,对“普遍性”的治愈力更是体会颇深。比如,有个成员一在人前说话就紧张焦虑,脸红冒汗,感觉自己的声音在颤抖,也不敢看别人。他说:“我觉得自己很不正常,心理问题很严重。为什么就我会这样?别人都好好的。”这时,另一个成员告诉他:“其实我和你一样,也很害怕在人前讲话,我现在和你讲话感觉自己的心在‘咚咚’跳个不停,头也感觉晕乎乎的,喘不过气来。”他一听到这话,痛苦的感觉就减少了大半。

有个成员在职场上遭遇了不顺。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老板不喜欢他,有的时候还会骂他,同事排挤和为难他,他很痛苦,觉得自己很无能很没用,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会一直这样下去。团体中的其他成员纷纷吐槽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原来被老板骂、被同事穿小鞋、被人伤害和背叛这些事情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听了大家的分享,他立刻放松了下来,说:“之前我以为就自己在职场上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没想到大家都一样。”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有限的个人经验中,遭遇困境时,常常会形成诸如“我是天底下最不幸的”“我是最惨的”“我是最不正常的”“我是最没用的”的认知。很多人给我写信表达了类似的认知与情绪。“我有听力缺陷,是小的时候生病导致的,我经常听不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从小学到现在工作,我一直很自卑,同学的嘲笑和公司同事歧视的目光让我痛苦不堪,我感觉它毁了我的一生……为什么别人都身体健康,而我却要受这样的罪?”“妈妈和爸爸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离婚了,这对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导致我很害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我现在快30岁了,没有男朋友,工作也一般,我觉得我要孤独终老了。别人都过得很快乐,为什么就我过得如此痛苦和不幸?”“我失恋了,大半年还没有走出来。每次看到别人出双入对,我就备感痛苦。为什么其他人失恋了就能很快走出来,然后又开开心心开始新的恋爱,就我这样没用和痛苦?”

……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总觉得自己的痛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总是感叹“为什么就我这样痛苦和不幸”。其实,大家都有病,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每一个有痛苦和心理问题的人都能找到很多“同道中人”。

我每次写一篇关于某个心理问题的文章,底下就有好多人留言,“我也有这个问题”,“我朋友也是这样”,这就极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患不孕不育症很不幸吧,可是你到治疗不孕不育的医院一看,简直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没有谁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无论你多么不幸,总有别人和你一样不幸甚至更不幸,但人们活在自己的小小天地中,经常看不到这一点。其实,只要看到这一点,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就开始了治愈之旅。

这是为什么呢?

当一个人抱着诸如“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我是最惨的”“我是最不正常的”“我是最没用的”的认知的时候,他将自己的问题无限扩大了,他会死死地盯着自己的问题,并把它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甚至把“我”和“我的问题”等同起来,自我设限,画地为牢,然后他带着很多负面情绪,花费自己大量的能量和资源去解决它。如果问题没解决,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会弄得很糟,那就真的很不幸了。

当一个人不再紧盯着自己的问题,他心中的焦虑、消极、悲观等负面情绪就会得到缓解,他就会有能力和能量看到更多的东西,人轻松了,视野宽了,就会懂得如何更好地面对和解决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敢站出来说自己患有抑郁症,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们这个社会目前还无法做到很正常地看待心理问题,很多心理有问题的患者讳疾忌医,生了心理疾病不敢说,也不去看,自我封闭起来,把痛苦憋在心里。久而久之,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活也越来越不幸。就像Lynette所说的那样,我们应该把这些都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勇敢地暴露自己的心理问题,一方面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让那些以为自己的问题是洪水猛兽的患者知道“我并不是一个人”,“很多人和我一样”,这样他们内心的痛苦可以得到缓解和治愈。

等到大部分人接受“大家都有病”这样的观念,觉得有点心理问题很正常,愿意去看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时,我相信那会是一个更开放更幸福更健康的社会。接受不完美的父母

接受事实,我们就可以获得很大的解脱,同样,接受我们真实的父母,生活会变得轻松、自由。

我曾在旅行途中遇到一个朋友,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必去管,一是别人的看法,二是谁生了我们。”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不管别人的看法,很多人还能做到,但不去管谁生了我们,很多人就做不到了。

我在咨询中遇到很多来访者,他们内心的痛苦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太在意自己的父母是谁,无法接受自己父母的本来面目。有个来访者是个24岁的年轻女孩,她的父亲性格比较懦弱胆小,赚钱的能力也比较差。当她五六岁时,她的妈妈因为受不了丈夫的懦弱与无能,与之离婚,离婚后就离开了当地,远嫁他乡,再也没有回来过。虽然这个女孩在姑妈的帮助下顺利长大,接受了高等教育,毕业后也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但她一直对自己的家庭及出身感到羞耻。因为害怕别人问起她爸妈的情况,她尽量减少社交,因此她也没有几个真心朋友。她总担心父母离婚的事情会被人知道,父亲的无能和妈妈的无情让她感到羞耻。她担心别人一旦知道她的家庭情况就不愿意和她交往,担心别人会看不起她。在人群中,她像背负着一个秘密难以与人和谐轻松地相处。其实,是因为她自卑,看不起自己,才会觉得别人看不起她,因为她无法接受自己父母的样子,才会觉得别人不会接受她。

有个亲戚告诉我一个关于他的孩子的故事。他的孩子上了初中后,总在同学面前吹嘘自己家里多么有钱,说自己的爸爸是做大生意的,他怎么和父母一起坐飞机去外地旅行,他妈妈要在他过生日的时候举办盛大的生日party(聚会),到时他要邀请班里的同学参加……其实,这个孩子所说的一切都是谎言。他之所以撒谎,是因为内心自卑,对自己平凡的出身感到羞耻,他想通过谎言让自己获得同学更多的关注和喜爱。我可以理解这个撒谎的孩子,我想在他的心里,他多么希望自己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记得我14岁那一年,到县城读初一,那时,我已经在农村生活了14年,上学放学都是走路,很不适应坐车,一坐上去县城的公共汽车,我便晕车、恶心,为此,我很苦恼很尴尬。那时,我的同桌——一个姓吴的同学,她是一个成绩优秀长相甜美的县城里的女孩,也许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好,也许因为我们是同桌,我俩关系还不错。有一天,她邀请我去她家做客。那是我第一次到城里的孩子家做客,看到布置得像电视里一样温馨、典雅又整洁的家,看到她长得年轻又美丽的妈妈,我和她的家人一起吃了一顿非常丰盛的午餐。那时,我就想,要是我也有一个这么美好的家庭就好了,要是我的妈妈那样美丽迷人就好了。

多年后的一天,我妈妈在闲聊时忽然说起我整个中学时代从来都没有请过同学到家里玩耍或者吃饭,她说我这个人小气,不会交朋友,性格孤僻。殊不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能接受自己的出身,对家里的瓦房、旱厕、发黑掉墙皮的墙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父母都不能接受,把同学请到家里来,会让我感到羞耻,感觉特别没有面子。

德国家庭系统排列师Wilfred Nelles PH.D.在《真相,治疗心灵的妙方》一书中说:“我们所有的规划与行为模式,都过于视而不见而不是真的看见,太过防御而不是接受,试图改写生命而不是拥抱生命本来的样子……‘接受’自己和生命,始于接受父母。尝试否认、压制、忽略作为儿女的事实来拒绝父母,都会禁锢住生命的重要部分,贬低自己和自己的存在(不只是贬低其他人)。”

当我们一直期待着我们的父母有所不同时,这其实是在削弱我们自己,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根。接受我们的父母本来的样子,就是接受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的生命从他们那里来,没有他们,也就不会有我们。

接受事实,我们就可以获得很大的解脱,同样,接受我们真实的父母,生活会变得轻松、自由,但很多人却做不到,为什么呢?

因为接受我们的父母是如此困难,我们总是希望自己有一对完美的父母,我们对父母有很多理想化的投射,期望他们是富有的、美丽的、地位高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人尊重的、对我们温柔又充满爱意的、可以给我们无条件爱的……我们希望父母是完美的,不能接受他们的不完美。

我们不接纳、排斥、不满甚至怨恨父母,除了对他们有完美的期待外,或许还因为他们没有给我们想要的爱,没有满足我们很多的需要。

诚实地面对你自己,你会发现在内心中,你其实非常渴望父母爱你、接纳你,但你没有得到,否则,你为什么会排斥、不满甚至怨恨他们呢?

我们不接受自己的父母本来的样子,还因为我们的内心没有长大,我们的内心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儿童,希望父母无条件地爱我们,以我们为中心,满足我们所有的需要,我们太弱小了,还不能接受自己不被满足的缺憾。

也许你的父母贫穷,社会地位低,让你从小就体验到物质的匮乏,感到自卑;也许你的父母对你非常严苛,他们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责骂你,从不肯定你,喜欢拿你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也许你的父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无法给你任何成长上的引导;也许你的父母在你小的时候对你非常粗暴,开口就骂动手就打;也许你的父母沉默寡言,不善于表达情感;也许你的父母身体并不健康,长得也不好看……无论他们是怎样的,富有或贫穷,社会地位高或低,宽容或严苛,受过教育或没受过教育,温柔或粗暴,善于表达或不善于表达,健康或不健康,这些都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事实。我们的父母是谁,我们不能选择,也无法更换或者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接受事实。

我所说的接受你的父母,并不是叫你认同你父母为人处世的方式,而是接受他们是你的父母、他们赋予你生命这一简单的事实。

关于如何接受我们的父母,奥南朵在《对生命说是》这本书中推介了家庭系统排列大师海宁格的一个方法:“选择令你感到疏离的父母一方,想象他(她)就站在你面前。闭上眼睛试试看你是否能丢掉傲慢,容许自己渺小,感觉就像小时候的你。这并不容易,因为你对父母有着太多的埋怨,而且你懂得的比他们多,这些想法都会在这时不断涌上心头。请持续对自己说:‘我渺小,我无助,我只是一个小孩,天真无邪。’

假如你已经能够做到感觉渺小,那么睁开你的眼睛大声地对你的父亲或者母亲说:‘亲爱的(爸爸)妈妈,通过你,生命降临在我身上,这是一份宝贵的礼物,就算这是你所能够给我的唯一,也已经太多、太丰富,足够了。谢谢你给我生命!’”

书中反复强调,你这么做是接受他们是你的父母。你可以尝试向他们鞠躬,这么做不是出于尊敬,不是出于责任,跟爱父母也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种认同,认同他们是你的父母。

接受你的生命来源于你的父母,认同这个事实,而不是去抗争,你会获得内在的放松,进一步接纳你自己,获得更大的生命能量。

我有几个心理咨询师的微信群,成员们经常会发一段话:我们的生命里有门功课名叫“接受”,接受爱的人离开,接受亲人离世,接受喜欢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在一起……以及接受自己的出身、相貌、天分。无论活多大,每一次在“接受”面前,我们依旧像个只会哭闹的孩子……区别是,长大后我们会对自己说:“接受,是变好的开始!”“接受”的功课包括接受我们的父母本来的样子,不去期待他们有任何的不同。

因为成长,所以接受,同样,因为接受,我们才得以一步步地成长。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当我们愿意直面痛苦,不因害怕而选择逃避,而是迎上前去时,就一定会有所提升。人生就像一个“U”形,当你到达谷底的时刻,也是你开始有所提升的时候。

男友和我出门跑步时,聊起自己在大学和刚毕业那会儿跑步很容易放弃的原因。他说每一次没跑多远就累得像大夏天的狗那样不停喘气,感觉跑步很痛苦,热情遭受了打击,所以就放弃了。隔一段时间再跑,没跑多远,再次感到痛苦,于是又放弃。因为男友没有坚持,跑步没有连续性,他跑步的能力也没有机会获得提升,于是每一次跑步都累得像狗一样。

男友的话让我想起自己最初跑步时的感受。一开始,我跑到两公里时,感觉嘴唇发干,喉咙发紧,原本轻盈的步伐也变得笨重和艰难起来,我很想停下来,但我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会就好了。坚持几分钟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些原本让我痛苦的感觉消失了,力量感、控制感和节奏感又回到我的身上,我开始进入一个轻松稳步向前跑的阶段,我觉得自己可以一直这样轻松地跑下去。接着痛苦出现在我跑了五六公里时,再往后痛苦出现在我跑了七八公里时……正因为一次又一次面对并且穿越了痛苦,我才能够跑得比之前更远一些、更久一些。

如果要问我从跑步中收获了什么?我想,其中重要的一点恐怕就是:学会直面痛苦,学会跟痛苦待在一起。

上瑜伽课时,老师带着我做一个拉伸身体韧带和筋骨的体式,我常感到身体有撕裂感或其他不舒服的感觉,这时,她常说一句话:请带着呼吸跟这种疼痛待在一起,去感受这份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每次我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不放弃、不逃避,坚持在这个体式中待着,很快就能穿越这份疼痛,之前不舒服的感觉也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小的时候我住在乡下,很怕黑。院子的一个角落因为灯光照不到而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我总是忍不住想象那团黑暗中有各种可怕的怪兽、女鬼、吃小孩的妖精……丰富的想象力让小小的我越想越害怕,更加恐惧靠近那里。忽然有一天,我觉得与其每个晚上都这样担惊受怕,还不如大胆地去看看那个黑暗的角落里有什么,于是,我先拿手电筒照向那个黑暗的角落——什么也没有;接着,我站在离这个黑暗的角落很近的地方——还是什么也没有;再接着,我站在那个地方,关了手电筒,让自己置身于黑暗中,就这样静静地待上几分钟——什么也没有发生,从此以后,那个黑暗的角落再也无法令我感到恐惧了。

后来,我学习心理咨询,才知道自己其实无意中采用了“系统脱敏法”,一步一步地帮自己摆脱了对黑暗角落的恐惧(建议有焦虑症或者恐惧症的人在专业心理从业者的指导下进行脱敏训练)。通常来讲,系统脱敏疗法包括三个步骤:

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1)找出所有使来访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2)将来访者报告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2.放松训练。

3.系统脱敏练习。(1)进入放松状态。(2)想象脱敏训练。(3)现实训练。

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不需要进行现实的系统脱敏训练,仅仅应用想象脱敏就能帮助一个人摆脱恐惧和焦虑。有个老师跟我讲过她如何运用想象脱敏帮助自己的一个学生摆脱对蛇的恐惧。这是一位年轻女性,因为上小学的时候有个男同学恶作剧,将一条假蛇挂在门把手上,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门,手指触碰到了假蛇。从此,她便对蛇充满了恐惧,单单听到别人讲“蛇”这个字就痛苦不安,更别提看到有关蛇的图片或视频,或者真的见到蛇了。老师让她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象自己的眼前出现一条蛇,这条蛇被装在密闭的玻璃缸里,对她不会造成一点伤害,然后让她观察这条蛇的一举一动。老师问了她很多问题:这条蛇有多粗,是什么颜色的,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它的眼睛是什么样的,它吐出的芯子是什么颜色的……

经过这样一番想象脱敏之后,这位女同学一睁开眼睛就感觉自己不再像从前那样害怕蛇了。

以前上课时,老师讲的一个案例让我感触颇深。来访者是一位35岁左右的女士,患有特定场所恐惧症,她恐惧的地方不是广场或者电梯这类其他人比较容易恐惧的场所,而是自家的地下室。她从来不敢踏足自家的地下室,如果迫不得已要去地下室,她一定会让自己的孩子陪同。即便如此,她还是会因恐惧而心跳剧烈,汗流浃背,四肢颤抖。当她被问到为什么会害怕地下室时,她说感觉地下室的地底下埋了一个死人。

一个人患上心理疾病常常跟内心的压力或者冲突有紧密关系。从外表上看,这位女士事业发展顺利,丈夫对她温柔体贴,两个孩子也聪明乖巧,可以说是家庭和谐、事业成功,看不出她患心理疾病的原因。后来,在谈话的过程中得知,她现在的丈夫是她的第二任丈夫,她的第一任丈夫是遭遇车祸去世的,车祸发生后,她请了几天假,一个人默默地负责全部的丧葬事宜。后来,她开始一个人生活,努力发展事业,恋爱,再婚,生孩子……她单位里的同事和身边的许多朋友甚至不知道她曾经遭遇丈夫忽然去世的人生重创,因为她没有向其他人说起,也没有将哀痛表现出来。她一个人处理和应对了许多艰难的事情,她甚至没有为此哭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