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民营企业危机管理模式的型构与重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9 11:30:07

点击下载

作者:魏水英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民营企业危机管理模式的型构与重建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民营企业危机管理模式的型构与重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民营企业危机管理模式的型构与重建作者:魏水英排版:KingStar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4-08ISBN:9787308112277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研究缘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民营经济开始萌生并逐渐发展起来,渐渐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一支生力军。虽然民营经济起步晚,基础差,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经济总值能以平均每年9%以上的速度递增,民营企业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民营企业2004年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

但是,在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个不和谐的现象——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比较短。不少民营企业起步时风风火火,轰轰烈烈,可一旦开始爬坡登高时,却轰然倒下,要么折断了翅膀,要么败走麦城。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978—1998年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民营企业的自然淘汰率相当高,从改革开放至今能够存活下来的只有占总数的20%~30%。还有研究者指出,据北京某咨询公司调查证明,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业已经烟消云散,生存期超过8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这与民营企业占据半壁江山的地位极不相称。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并试图对民营企业短命这一现象进行理论解释(吴楚汉、王晓萍,2001;谭力文,2001;刘淑娟,2003;许晓明、吕忠来,2002)。综合他们的研究,大多数研究主要是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来考察民营企业短命的原因。

外部因素集中体现在:一是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没有国有企业来得优越,它们没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类似的上级主管部门,它们的生生死死完全与市场相关,因此民营企业的死亡就变得非常自然。二是所有制的歧视及银行在贷款时对国有企业的偏好所导致的民营企业融资难。

内部原因主要集中在对民营企业制度和人的关注上。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是民营企业短命的重要原因。也有学者强调,在企业中,人的因素是造成民营企业短命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民营企业主能力局限、员工素质不高、技术创新能力匮乏是制约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内因。

在对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上,有少数研究者另辟蹊径,他们认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存威胁越来越大,遭遇的危机越来越多,要防止企业老化,延长寿命,推动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实施和加强企业危机管理,。

本研究认为从企业危机管理视角看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非常可取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危机如同驱不散的幽灵始终追随着我们,任何一个企业都处在危机事件的包围之中。如果企业主没有危机意识以及危机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使企业受到伤害,甚至会倒闭。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在其所著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M stanagement Challenges f or the 21 century)一书中指出,美国统计有85%的企业,在危机发生一年后就倒闭或从市场消失。其实从产业史的发展而论,企业由于受到内外环境急剧变迁的冲击,而产生“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是很残酷的事,即使历史悠久、经营卓著、市场占有率高、获利率高的企业,也会发生危机。正如美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斯蒂夫·芬科所认为的那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主体,如果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危机防御管理体系,那么这个企业肯定不能经营长久。台湾学者朱延智也指出,企业危机管理是决定企业优胜劣败的关键,对于企业主及经营者来说,是一种生存不可或缺的战略指针。可见企业危机管理之于企业永续发展的重要性,然而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必须性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具备先进危机管理水平的美国,也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开始将其纳入特殊管理的领域。在我国,企业危机管理更是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一方面,大多数企业对危机管理的认识依然较为肤浅或者不够重视,如从国内的情况看几乎很少的企业制订了较为完整的危机处理计划,更谈不上针对企业自身危机的诱因进行分析和研究了;另一方面,我国研究者对企业危机管理这一领域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而且大多数的研究都只是一种介绍性和引进性的工作,很难见到有针对我国企业而进行的危机管理研究,更别说针对我国民营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了。

为此,本书以浙江省的民营企业为例,深入探讨民营企业在它们所处的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是如何进行企业危机管理的,企业危机管理的途径和过程是怎样的,其功效如何等问题,试图唤起人们对企业危机管理的关注以及为建构我国民营企业的危机管理理论贡献一份微薄之力。第二节企业危机管理理论述评

企业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实现长久持续发展经营而努力的,但是,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企业危机。正如日本松下株式会社原总裁松下幸之助在总结其企业的成功经验时所指出的那样,长久不懈的危机意识是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事实上,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越来越重视企业危机管理活动。在企业实践中,危机已经是不可回避的话题。本章主要探讨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演化过程、企业危机管理的几种有影响力的理论及企业危机管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危机管理理论进行简要的评述。一、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演化过程

综观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演化过程,其经历了从一般就事论事的技术层面进入到危机管理实践理论总结阶段。关于企业危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在美国发生严重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危机管理是作为企业防卫的管理而产生的。当初只是单纯的危险对策、保险管理、安全技术和防灾计划。到了20世纪50年代,有关一般企业危机处理决策、谈判理论的书籍,以及关于危机的个案研究,相继问世。

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危机管理(Crisis M anagement, CM)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R.B. Lake及I.Mouton把危机管理作为决策学的一个分支,率先从企业组织因素的角度对企业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差异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一个指标体系来评价企业内部的不信任行为、冲突行为、无效行为、沟通障碍和失误等现象,开创了对企业危机管理理论进行研究的先河。

自R.B.Lake及I.Mouton开创了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以来,引发了众多研究者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重要人物有:Ian I.Mitrof, Robert Heath, Laurence Barton, Shrivastava P., Miller D., Miglani A., Shrivastava P., Weick K.E., Pauchant T., Donald A.Fishman, Michael Bland, Otto Lerbinger, Steven Fink,朱延智,苏伟伦,薛澜等。就研究议题而言,主要集中于对企业危机内涵界定、企业危机起源、企业危机的技术(尤其是预警技术)、企业危机管理的过程、企业危机管理的模型及企业危机管理的职能等。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在研究危机现象时,提出将管理失误作为危机起源来研究其过程机理,他们认为企业管理的失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突变造成的冲突;二是内部决策所导致的问题。

20世纪80—90年代,欧美、日本等国家开始比较系统地进行企业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这时期,危机管理理论框架雏形开始形成。这时期,主要代表理论著作以罗伯特·希斯(Robert Heath)的《危机管理》和劳伦斯·巴顿(Laurence Barton)的《组织危机管理》最为瞩目。罗伯特·希斯的《危机管理》理论框架涵盖风险评估、危机预警和避免、危机应对计划与准备、危机反应管理、危机沟通、恢复管理、危机管理评价等内容。其在危机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中有标志性贡献。劳伦斯·巴顿的《组织危机管理》则在危机沟通、各类日趋复杂的危机应对方面进一步加深、拓宽了危机管理在企业领域的应用。

在21世纪,危机管理进入理论完善的新阶段,全球管理学界开始对危机管理进行大规模的、更为全面的理论体系建设。但是这一工作仍在努力进行中,直到目前为止,危机管理理论仍然处于成型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对企业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发展战略等研究较多,对企业如何走向成功之路研究较多,但是对企业危机及其管理研究较少。总的来说,我国的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研究是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作为标志性理论贡献之一的是我国学者佘廉等人所做的企业预警管理理论体系。企业预警管理理论是在实证考察和分析我国企业效益滑坡、经济亏损和停产半停产等逆境现象的活动规律基础上,探寻企业在顺境状态下的识错防错机理和在逆境状态下的治错纠错机理的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企业逆境与危机的成因机理研究,企业逆境与危机的早期预报预控原理研究,企业逆境与危机预警管理方法研究等。二、企业危机管理理论

企业危机管理理论是企业管理学的最新分支,是企业危机管理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的总结,是伴随着企业危机管理活动而日趋成熟起来的一门应用性管理学科,下面列举几种有影响力的企业危机管理理论。(一)企业危机的系统论

企业危机的系统论认为整个企业的经营系统(内、外环境)是多层次、多面向、不断进行复杂互动的。系统论将企业自身的组织环境视为内部环境,企业实体赖以生存的环境视为外部环境,研究企业如何优化内部环境即提升企业危机处理能力,并通过和外部环境怎样实施有效的互动来达到企业自身的稳定状态。当作为一个实体的内部环境因某些危机因子(危机因子可能来源于实体内部或外部)与外部环境造成不和谐时,若内、外环境间的信息通道不畅或内部环境的信息传输受阻(人为因素等)、决策反应迟缓、机制不完善,企业危机就有可能发生。为此,系统论的倡导者建议企业管理者从检测环境的变化(规避风险)、优化内部环境(完善组织结构)、构建并通畅环境信息渠道等方面来实施危机管理策略。(二)企业危机的结构论

企业危机的结构论认为快速变迁的经营环境,使企业营运不能再只是注重内部效率性的管理,必须更进一步应对外在竞争环境的变迁。外在环境的变化最多,它不仅是企业危机最主要的来源,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和了解外在环境的变化,预测其可能发展的趋势,选择较有把握的环境,拟定各种经营战略。我国台湾学者朱延智通过将波特的五力模式(即新竞争者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谈判能力、供给者的谈判能力、同业的竞争)加以调整,从而构建了他的企业危机的结构化理论。调整后的结构,就成为分析企业环境四大危机的主要因素:同业竞争的威胁、潜在竞争者的挑战、替代品的压力、供应商的背离等。由四大危机因素所建构的企业危机结构化理论,是从总体的角度来观察及分析企业外环境的变化,使企业能清楚掌握其未来较有利的战略方向。(三)企业危机管理的生命周期论

企业危机管理的生命周期论的主要内涵是指危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生命特征。Simon A.Booth首先提出了企业危机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他根据企业危机的成长特性,将企业危机管理划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危机酝酿期、危机爆发期、危机扩散期、危机处理期、危机处理结果及后遗症期,并详细阐述了对各阶段的生命特征及其处理策略的认知。企业危机管理的生命周期论对研究危机管理的主要贡献在于:根据危机的特性,将其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使管理者对危机及其从诞生(Birth)、成长(Grow th-cri-sis)、成熟(M aturity)到死亡(Death)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清楚的认识,有利于企业的管理者对症下药、处理危机。(四)企业痛苦指数总体分析模型

企业痛苦指数(Pain Index)总体分析模型的真正目的在于测量危机严重性的程度。它的方式是用企业痛苦指数的痛苦程度高低来界定危机程度的内涵,并通过此制度的设计,达到危机诊断及标本兼治的功能,来迅速解决危机。企业痛苦指数可以显示企业的痛苦程度,痛苦程度高,危机程度也高;痛苦程度低,危机程度也低。朱延智将企业痛苦指数界定为企业经营领域受到外来威胁的程度。换句话说,企业受到威胁的程度高,企业的痛苦程度就高,企业的危机程度就高。企业痛苦指数指标的选定,主要在于强调可能造成企业外在威胁的来源。朱延智经归纳后认为企业痛苦指数包含三方面的变数,即市场占有率衰退程度、企业竞争力对比、市场需求萎缩。朱认为这三个方面是企业危机处理的本,也是危机处理应解决的源头。

企业痛苦指数总体分析模型,可以直接针对危机,解决危机,其主要功能是危机侦测、危机诊断、标本兼治。(五)企业危机管理的扩散论

Jerry R.Caponigro提出的扩散理论是以企业未能事前化解危机,也未能迅速在企业危机爆发后有效地处理危机为前提假设,认为危机杀伤力的强度、传播效果、认知结构、恐慌与从众行为、过去企业解决危机的能力表现、危机扩散与危机处理两者之间的时间落差等是危机扩散的动力与源泉。企业危机管理的扩散理论是研究危机管理的新方向,是整合了危机理论、经济学、大众传媒理论、公共关系、社会心理学等理论体系的结合体。企业危机扩散的理论架构如图1-1所示,其起始点是在企业危机爆发后,通过媒体的效应,而产生形象危机、财务危机和生存危机。此理论架构是期待企业能准确、快速地处理危机,不要等机会流失,引发其他不必要的危机。该理论对企业危机管理的贡献在于分析了危机得以扩散的驱动力和根源,所以可为企业的管理者指明遏制危机扩散的策略导向问题。图1-1 企业危机扩散理论的理论架构(六)危机管理的最佳模式——危机变化的结构论图1-2 危机管理最佳模式架构图资料来源:Ian I.Mitrof, Managing Crises Before Happen, NewYork: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2001:31.

危机管理的最佳模式——危机变化的结构论是由美国学者Ian I. Mitrof提出的,该模式指出:危机形态与风险、危机管理机制、危机管理系统、利益关系人是企业危机管理中的四大关键因素,并强调企业必须对它们在危机爆发前、中、后都实施有计划的管理。在Ian I.Mitrof提出的危机管理最佳模式中,危机形态与风险、企业危机管理机制、危机处理系统、企业利益关系人等变数,本身不但是动态发展的,而且变数与变数之间始终处在互动状态(见图1-2),动态互动必然会产生结果。如果企业危机管理计划不能掌握变数及变数互动的因,那么,果自然不是企业所能控制的。

企业危机管理最佳模式的提出对危机管理的贡献在于,指出了企业管理中枢(高级管理层)在危机处理中的核心作用,并建议高级管理者应加强危机警戒意识,及时做出正确抉择,转危为安或转危为机。三、企业危机管理模型图1-3 三部分危机管理模型

企业危机管理模型是确定企业管理者在应对企业危机和危机处理中的一般性路径和步骤。关于企业危机管理的模型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有研究者将危机管理模型分为三个部分,如朱建军(2001)、郑晓东(2004)等。第一部分为企业危机防范、监测和预防,主要任务是:成立危机管理常设机构;观察、捕捉企业出现危机前的征兆;制订科学而周密的企业危机管理应变计划;进行企业危机管理的模拟训练。第二部分为企业危机决策和处理阶段,任务主要是:以最快的速度启动企业危机管理应变计划,采取适当应对策略;借助信息传播系统,依靠有效的传播和沟通工作来削弱企业危机。第三部分为企业危机总结,主要任务是:对危机发生的原因、相关预防和处理等全部措施进行系统的调查;对危机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危机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综合归类,分别提出整改措施,并责成有关部门逐项落实。三部分危机管理模型如图1-3所示。

诺曼·R.奥古斯丁的危机管理模型将危机管理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危机的避免,即把所有可能会对商业活动造成麻烦的事件列举出来,考虑可能的后果,并且估计预防所需的费用,以竭力降低风险。第二阶段是危机的准备管理,为预防工作万一不奏效时做些准备,为灾难真的来临后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做些应急计划。第三阶段是危机的确认,即确认是发生了什么样的危机。第四阶段是危机的控制,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工作的优先次序。第五阶段是危机的解决,即采取尽快的行动解决危机。最后一个阶段是从危机中获利,这是提供一个至少能弥补部分损失和纠正错误的机会。

罗伯特·希斯提出的危机管理模型简称4R模型,即缩减(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和恢复(Recovery),并提出每一阶段具体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如图1-4所示。图1-4 4R危机管理模型

国内学者薛澜教授认为,危机管理过程由5个阶段构成:危机预警和危机管理准备阶段、识别危机阶段、隔离危机阶段、管理危机阶段,以及处理善后并从危机中获益的阶段,如图1-5所示。其中,每一个阶段都要求危机管理者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准确地估计危机形势,尽可能把危机事态控制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以免危机进一步恶化。图1-5 危机管理模型图

朱德武认为奥古斯丁的模型显得有些复杂,他将危机管理模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日常危机管理,即企业在日常管理中,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采取管理行动,这是以预防为主的阶段。第二个部分为危机事件管理,这是当危机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针对现实的危机进行管理,这个阶段是以处理实际存在的危机为主。第三部分是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一些无论在日常危机管理中,还是在危机事件管理中都要做的工作,如建立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沟通、媒体管理等。为了将以上三个部分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朱德武建立了如图1-6所示的危机管理模型。图1-6 危机管理模型图

综观以上研究者的观点,虽然对危机管理程序的划分不同,但是他们的基本思想都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的思想其实都可以总结为危机前预防、危机中处理和危机后恢复。只是有的研究者将危机前预防分成两个或多个部分,有的则将危机中处理分成两个或多个部分而已。至于在这三个主要部分中的具体步骤,各研究者的看法都大同小异。四、对危机管理理论的评述

随着企业危机管理理论从一般就事论事的技术层面研究过渡到对企业危机管理实践理论的总结阶段,企业危机管理理论先后经历了由只注重企业危机阶段过程研究的生命周期理论,专注优化企业内部环境提升企业危机处理能力的企业危机的系统论到逐渐关注到企业外在竞争环境的企业危机的结构论,再到注意企业外在威胁来源的痛苦指数总体模型和扩散论,最后到开始关注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危机变化的结构论。这表明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仅注重利用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来进行企业危机管理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首先,企业危机管理理论过于强调企业自身能力和资源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作用,认为企业处理危机的能力完全依赖于内部组织结构的健全,以及统合内部情报与资源的决策体系是否能做出正确决定,以解决企业的危机。其焦点着重在组织健全的大公司面临企业危机如何处理,忽视了对组织不太健全的中小企业的企业危机管理研究。尽管研究企业如何优化内部环境来提升企业危机处理能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这并非是唯一的途径。如果将企业划分为组织结构健全的大企业和组织结构不太健全的中小企业,那么,前者可能有能力通过企业自身的组织资源和能力来管理企业危机,而后者则由于拥有有限的企业资源而难以管理好企业危机。尤其在我国,中小企业的比例占绝大多数,由于规模和实力的限制,企业内部本身可供利用的资源较少,企业能否降低成长的不确定性与失败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能否从外部获取危机管理所需的各种资源,这是决定我国中小企业危机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这种理论忽视了企业外部资源对于企业危机管理的作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日益增加,企业不再是孤立的行动个体,而是与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发生种种联系的企业网络上的纽结,因此,在进行企业危机管理时,其效果不仅取决于企业本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还取决于企业运用外部资源的能力。

第三,这种企业危机管理理论将企业危机管理活动放在一个企业内部孤立地考察,而忽略了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对企业危机管理过程的影响。尽管有些理论看到了企业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交往(如企业危机的系统论、企业危机的结构论等),但是它们却更多地认为外界环境是独立于企业而存在的,是给定的。在给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下,企业如何进行危机管理是由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来决定的。实际上,企业的危机管理活动是一个开放的活动过程,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提高不仅依赖于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还有赖于企业与外部各组织建立的各种关系网络及企业自身拥有的诚信及声誉等。

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剧烈变迁和国内外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无法仅仅依靠企业自身能力和资源来处理各种各样的企业危机,企业需借助外部环境或外部资源来应对企业危机,特别是对于大量的拥有有限资源的中小企业,外部资源是其处理企业危机的主要途径。因此,无论是关注到企业外在竞争环境的企业危机的结构论,注意企业外在威胁来源的痛苦指数总体模型和扩散论,还是关注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危机变化的结构论,都已经将视角转移到企业如何通过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来提高企业危机管理能力。虽然这些理论只是从某种单一的角度提出企业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变化造成了企业危机,企业在进行危机管理时须同时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的因素,没有系统地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危机管理之间的关系,但是,它们却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理论基础和平台。第三节企业危机管理理论与社会资本观点——问题提出一、企业危机管理面临挑战

企业危机管理是企业获得永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由于受到内外环境急剧变迁的冲击,而产生“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是很残酷的事,即使历史悠久、经营卓著、市场占有率高、获利率高的企业,也会发生危机。因此,要防止企业老化,延长寿命,推动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实施和加强企业危机管理。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危机管理开始面临挑战。在探讨企业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之前,有必要先弄清楚企业危机及企业危机管理的内涵。(一)企业危机及企业危机管理的内涵

关于企业危机的概念界定,中外专家学者各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在企业危机管理领域,对企业危机名词的界定较被公认的有以下几位:

Otto Lerbinger认为企业危机是对于公司未来的获利率、成长甚至生存,发生潜在威胁的事件。Kathleen Fearn-Banks认为企业危机是“一个主要事件可能带来阻碍企业正常交易及潜在威胁企业生存的负面结果”。Donald A.Fishman认为危机是“发生不可预测的事件、企业重要价值受到威胁、企业对外回应的时间较短、危机沟通情境涉及多方面关系的剧烈变迁”。Ian I.Mitroff对危机的界定为“危机是一个事件实际威胁或潜在威胁到组织的整体”。M ichael Bland认为危机是“严重意外事件造成公司的安全、环境或公司、产品信誉被不利宣传,使公司陷入危险边缘”。罗伯特·希斯在列举了一些学者对危机的定义后,从管理学角度分析,认为危机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危机反应时间有限(或表现得似乎很有限)。(2)必须马上作出决策(在时间有限的约束下)。(3)信息不可靠或不完备。(4)应对危机所需的人力、设备可能(或显得)超过实际可得。我国学者朱德武认为,危机是指事物由于量变的积累,导致事物内在矛盾的激化,事物即将发生质变和质变已经发生但未稳定的状态,这种质变给组织或个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将以上学者对危机的定义归纳起来,企业危机有以下几方面的共同内涵:(1)危机是不正常的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2)危机威胁到企业的基本价值或主要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破坏性。(3)危机对企业主以及员工的心理震撼大。(4)危机必须在时间紧迫,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缺乏和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机敏、灵活地进行决策和处理。(5)危机处理结果会极大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于企业危机管理,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就是对企业危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管理。目前,关于企业危机管理的权威观点尚未形成,学者从不同侧重层面对企业危机管理进行了表述:

美国学者Steven Fink给企业危机管理下的定义是“对于企业前途转折点上的危机,有计划地挪去风险与不确定性,使企业更能掌握自己前途的艺术”。Philip Henslowe认为危机管理是“任何可能发生危害组织的紧急情境的处理能力”。而罗伯特·希斯则认为企业危机管理涉及主要且积极的五个方面:(1)危机管理者对危机情境要防患于未然,并将危机影响最小化。(2)危机管理者要未雨绸缪,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做出响应和恢复计划。(3)在危机情境出现时,危机管理者需要及时出击,在尽可能短的时限内遏制危机苗头。(4)当危机威胁紧逼,冲击在即,危机管理者需要面面俱到,不能忽视任一方面。(5)危机过后,管理者需要对恢复和重建进行管理。

我国台湾学者朱延智将企业危机管理界定为:“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在企业危机爆发前,解决危机因子,并于危机爆发后,以最迅速、有效的方法,使企业转危为安。”而苏伟伦认为企业危机管理是指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降低企业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目的。畅铁民对企业危机管理的定义是:“企业危机管理是为了尽可能减少企业和其利益相关者的损失而对企业危机进行预防和处理的过程。”

综合以上专家学者对企业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可知,因其阐述的侧重面不同,持有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有的观点侧重于危机的预防,有的观点侧重于危机的处理,但最终目标都还是围绕着维护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展开有效的管理工作。本研究综合以上研究者对危机管理的理解,认为企业危机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企业危机预防、企业危机处理和企业危机恢复。(二)企业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

从前面对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特征分析来看,企业危机管理理论总的来说,主要是单独从企业问题来研究企业危机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这种理论所指导的企业危机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企业危机产生的成因发生了变化,使企业不能仅仅从企业内部来考察企业危机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企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它不再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的简单结合体,而是与外部的许多组织间存在着复杂联系的综合体。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危机产生的成因也变得复杂和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外,企业危机日益受到企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企业生态会随着企业产品与服务、资本、劳动者、消费者、市场竞争、社会公众、信息传播和社会法制的变化而变化。显然,由企业生态环境变化产生的危机不能仅仅依靠企业内部资源进行企业危机管理,企业必须转向同时依靠企业自身以及企业社会资本,即企业的社会网络和信任、规范等来进行企业危机管理。

其次,企业危机管理所需的资源多样化,使企业不能仅仅考虑从企业内部筹集企业危机管理所需资源。企业危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样化的资源,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知识等,如果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来提供所有这些资源,显然不太现实,但是如果企业能够通过拓展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来获取企业危机管理所需的资源,那将是一个不错的思路。因为,如果企业横向的合作多而广,企业获得的有效信息、知识、资源、技术的机会就越多,企业进行危机管理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同时,企业通过互惠合作能够提高双方的整体利益。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企业通过横向合作有助于解决“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的纵向联系是指企业与供应商、用户、政府以及大学等企业外界实体之间的社会联系。企业通过纵向联系可以使企业免费获得有关上游供应商、同行竞争对手、下游客户的相关信息,以及税收政策、知识产权政策、政府采购等信息,使企业更早应付多变的市场环境,获取更多的危机管理所需资源。

再次,综观当今管理理论,如国际化理论、战略联盟、供应链理论、营销理论、集群理论、治理理论,会发现,在它们的发展中同时出现了一些共同的特征,即它们都在转变研究视角,不再是单独考虑企业问题,而是从企业网络方面来重新审视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从多个方面证实企业价值创造不仅来自于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而且还来自于企业的社会资本优势。第一,战略联盟拓展了企业间的合作。企业间的合作可以使得企业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有效地管理风险和承担成本,有效地应对不确定性的环境。第二,供应链理论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强调供应链网络内部的一致性,讲究的是整体优化。供应链管理的网络的整合通过信息化带来了管理效率的提高及企业对市场反应时间的缩短;通过高效率的物流配送体系大大降低了库存率,加快了资金周转;通过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集成和整合,从而提高供应质量,保证最终产品的品质。第三,当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企业集群是一种综合的社会分工体系,更是某种特定的交易制度安排,它的形成嵌入于具体的社会文化、网络关系之中,并深受后者影响。企业集群的形成是嵌入性网络互动的社会建构,网络、信任是集群分工演进、交易扩展的主要动力及治理机制。可以说,没有互惠的交往和相互信任,企业间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溢出就会受到极大限制,企业间过度竞争就难以避免,企业集群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在竞争和协作之间取得平衡。因此,企业集群效应不是别的正是社会资本的价值。第四,在20世纪最后的10年里,关系营销开始在营销中占据主导地位,并逐渐代表了营销的主要趋势。格罗鲁给“市场营销”下了一个从关系出发的定义:“市场营销的目的是建立、维持、强化客户关系并使之商业化,以所涉各方的目标都能够实现,其办法是彼此交换并实现自己的承诺。”从以上对营销的定义来看,关系营销突出了网络中信任和承诺的价值。关系营销强调关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买卖双方实现长期互惠互利,非即时回报的关系特性决定了信任和承诺在关系营销中的特殊价值。

从以上管理学中的几个热点领域中理论取向的变化可以看出,它们对社会资本价值的重视。社会资本的那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强调协调和合作的效用、注重信任和规范力量的思想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时代主流。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管理学研究视角的转变之际,企业危机管理的发展也需要从单独考虑企业问题转向从社会资本方面来重新审视企业危机管理。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企业危机管理对企业永续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在我国,尽管大多数企业都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但事实上,我国企业(本书只关注民营企业)的危机管理却不甚理想,虽然,一方面,一些大企业已经将一些资源投入到企业危机管理活动中去,试图通过危机管理来降低企业风险;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信息、知识、资金、人才等资源有限的约束,再加上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大多数民营企业对危机管理的认识依然较为肤浅,很少企业制订了较为完整的危机处理计划,更谈不上针对企业自身危机的诱因进行分析和研究了。

企业资源匮乏,即缺乏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已成为影响中小企业危机管理的主要因素之一。危机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企业有充足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先进设备,还需要企业有健全的组织结构,企业主或管理者有很好的决策能力。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中国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缺乏资金,融资困难,缺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设备简单陈旧,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太健全,民营企业主素质也不太高。这些限制都影响了民营企业进行危机管理。

企业如何摆脱这一困境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非常关注的话题。尤其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民营企业的绝大多数,由于规模和实力的限制,企业内部本身可供利用的资源较少,企业能否降低成长的不确定性与失败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从外部获取企业危机管理所需的各种资源,因此,那些注重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企业,更能有效地进行企业危机管理。

另外,从社会资本的嵌入性观点来看,社会网络能成为个体与组织之间沟通的桥梁,弥补一般组织管理理论所缺少个体行为转化为组织行为的环节。个体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调动稀缺资源,组织也可以通过社会网络传导于每个成员,社会网络的传导、扩散、聚集能力等基本属性决定了组织的运作能力。

总之,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中国实际问题的研究也富有价值。这是由于社会资本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的特殊动力。把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人际关系而非正式制度,几乎成为许多研究中国的学者的共识。因此,可以说,将社会资本理论融入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发展,以一个更广泛的视角来研究企业危机管理,不仅是企业危机管理理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危机管理本土化发展的需要。二、企业社会资本成为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路径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危机来源的日益复杂化,企业或公司拥有的有限资源已无法满足企业危机管理的需要,国内外的企业为了提高各自的企业危机管理能力,除了努力增强企业自身能力之外,它们不仅非常注重与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竞争对手、供应商、经销商、金融机构及客户等建立良好的关系,还开始积极树立企业的声誉,讲究诚信以有效预防和应对企业危机。事实上,企业与外部组织的联系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活动。通过与外部行为主体的广泛合作与联系,企业可以获得危机管理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

另外,企业的信誉、诚信对于企业危机管理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风险进行防范的作用。信任一方面为经济行动者提供良好的行为预期,鼓励经济行动者的冒险精神,不断拓宽交易对象的选择范围,促进社会分工和经济合作的日益深化;另一方面,信任作为一种共享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于社会成员有着潜移默化的内化作用,它可以保证经济交往过程的顺利进行,避免机会主义或欺诈行为。如果说企业与契约是降低经济活动不确定性的正式机制,那么“信任”则是提供了分析非正式机制的范畴,即信任是通过非正式关系与规则的方式来化解经济风险的。二是充当信息沟通的机制。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信息往往是通过行动者所在的网络进行传播的,网络是各类信息传递及共享的主渠道,推动信息流动归根结底仍是网络间的信任关系。信任是群体网络得以维持的黏合剂,信任程度与群体网络的规模直接相关,高水平的信任可以推动社会在更多范围内组成群体,并为群体内部经济活动者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保证危机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到,外部资源的获取以及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危机管理能力的关键,如图1-7所示。图1-7 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企业危机管理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在企业危机管理过程中,不仅会受到制度规范与社会惯例的约束,同时也要受到组织间或个人间互动的强度与范围的影响。企业通过建立外部关系来获取信息与资金等自由的程度则受到潜入在关系中的资本量的约束。关系中的社会资本促使企业充分利用交换对象的各种资源,通过紧密的社会互动,企业能够增加资源交换的深度、广度和功效。因此,在网络竞争环境下,任何企业都已不可能完全孤立地长期开展生产经营和危机管理活动,要保持企业持续发展,企业就必须与不同的外部组织进行合作,通过建立各种社会关系来获取企业持续发展的各种信息、资金和其他资源。三、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

企业危机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提高不仅依赖于企业内部环境因素,而且还有赖于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传统上,一般将资本划分为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三种,但随着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的不断提高,社会资本已被人们列为影响企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第四种资本。良好的企业社会资本有利于危机管理的顺利开展,因而它是21世纪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变量,企业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

但是,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由于我们对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缺乏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解,对企业危机管理实践又过于依赖企业自身拥有的有限资源,使得我国企业危机管理工作不甚理想。基于此考虑,本书引入社会资本概念来探讨企业如何运用外部资源来进行企业危机管理。为此,本书通过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和主要要素的划分,建立了企业社会资本的分析框架,以民营企业的危机管理过程为个案,在社会资本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分别从社会资本的两类重要因素,即社会关系网和信任两方面探讨在民营企业危机管理过程中,作为行动者的民营企业通过它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来获取外部资源进行危机管理的能力,进而探讨社会资本的两类要素在民营企业危机管理过程中的运作途径、运作过程和运作功效等问题,来展示民营企业危机管理的内在途径和过程,试图为民营企业危机管理问题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

简单地说,本书要研究的问题是:在民营企业的危机管理过程中,社会资本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它的运作基础、运作途径、运作过程是怎样的,最终达到了怎样的运作功效,从而为研究中国民营企业的危机管理问题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第二章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和适当的研究设计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工作。本章主要对社会资本理论、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危机管理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奠定本书的理论框架。第一节理论准备及相关研究述评

社会资本是近十多年来被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一个热门概念,要理解社会资本的深刻意义,首先需要澄清资本的概念。本节主要探讨资本概念的内涵扩展以及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危机管理关系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揭示现有研究对本书的启示。一、资本内涵的扩展“资本”是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一直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理论成就。就其本质而言,资本是一个不断扩展的概念,其内涵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日益丰富。资本概念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在马克思的分析中,资本是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商品和货币的流通过程中,由控制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或资产阶级获得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林南把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理论称之为古典资本理论。作为资本,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价值的增值。

从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开始,资本的内涵不断扩大。斯密将一个国家人口中所有获得的、有用的能力都归结为资本的一部分。这为资本概念从实体性概念过渡到非物质性概念拉开了序幕。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何贝克尔通过对社会经济增长的研究,突破了相对比较狭隘的货币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局限,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们认为,与物质资本不同,人力资本是劳动者由于获得知识、技能和其他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对雇主或公司有用的品质而增加的价值。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重要区别是,人力资本是嵌入到劳动者本身的追加价值,人力资本通常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来进行可操作化和衡量。

总之,与传统的“物质资本”不同,人力资本通常指的是个人所具备的知识、才能、技能和资历等要素的总和,是一种“非物质资本”。因此,经济发展不仅与劳动力的数量有关,而且与劳动力的质量也密切相关。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力的能力、技能水平等等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一个社会拥有的受过教育和训练的健康工人决定了传统的古典生产要素的使用率,而人力资本的投资则大大提高了工人的技能,这就是经济不断保持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

资本概念的不断扩展反映了人们对资本认识的不断深化,也表明了人们对促成经济发展要素的理解更加全面。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土地、劳动和物质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三个要素。新古典经济学家在经济分析之中引入了人力资本的概念,认为受过教育、经过培训的健康工人的社会才能决定了古典生产要素的利用率。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人力资本以及土地、劳动和物质资本一起构成了国家财富并且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会逐渐被消耗殆尽,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也在不断降低,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则日益凸现出来。然而,最聪明、最胜任的个人的最新技能和最具有创新精神的思想也是有限的,这些人需要与他人接触以了解、改进、帮助和推广他们的工作,当厂商、同行和顾客都能够为了共同的目标,以一种信任、合作与承诺的精神来把其所特有的物质资本和技能结合起来时,经济活动就会更有效率,经济投入也会有更多的回报。基于此理念,社会学家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其基本的观点就是,除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经济活动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也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领域,作为另一种类型的资本,即社会资本,它在经济生活中也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正如Cole-man和Putnam等所指出的那样,社会资本也是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和信任都有助于协调和合作的产生,从而能大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社会学家提出的社会资本概念,为资本家族又添加了新的一员,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经济增长和发展要素的认识。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概念,使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方面的要素促进了经济发展。在经济方面,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构成了生产的基本要素;在文化/制度方面,价值观念和制度规范为一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提供了软性环境和制度保障;在社会结构方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和组织行为,为交易所需要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提供了可能。

不管人们为社会资本下定义时具体表述如何不同,但至少有两点是一致的:第一,社会资本存在于人与人的网络关系结构中,体现为一定的社会组织的特征,是社会信任和规范的来源;第二,拥有恰当的社会关系网络,个人和公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二、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

社会科学领域对社会资本的一些要素早有研究。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学者迪尔凯姆对群体生活的强调,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对自在阶级与自为阶级的区分,所以,社会资本概念只不过是再次简明扼要地抓住了社会学从一产生就有的观念而已。

虽然社会资本的思想渊源由来已久,但直接运用这个概念进行理论研究还是从近几十年开始的。有关研究认为,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比较早研究的是简·雅各布斯(Jacobs)、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罗瑞(G.Loury)等人。在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罗纳德·伯特(Ronald Burt)、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nam)、亚历山罗德·波茨(Portes)等学者那里,这个概念和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被当作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所有有利于以共同收益为目的的集体行为的规范和网络。为了论述的方便与清晰,本研究将列举社会资本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作为社会资本理论公认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社会资本理论非常有帮助。

本书首先提到的人物是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虽然他并不是最早在社会学意义上使用社会资本概念的人,但是,大多数研究还是把他视为社会资本理论的第一个系统阐述者。

布尔迪厄继承了马克思“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之总和”的命题,并在马克思有关资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概念。布尔迪厄认为三种资本的不同在于:经济资本可以立即并且直接转换成金钱,以财产权为制度化形式;文化资本在某些条件下能转换成经济资本,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化形式;社会资本则是社会联系的组成,它以社会声誉、头衔为符号,以社会规范为制度化形式。

在布尔迪厄看来,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社会网络。换句话说,这一网络是同某种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的,它从集体性拥有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会员提供支持,提供为他们赢得声望的‘凭证’⋯ ⋯这些资本也许会通过运用一个共同的名字(如家族的、班级的、部落的或学校的、党派的名字,等等)而在社会中得到体制化并得到保障,这些资本也可以通过一整套的体制性行为得到保障”。

根据布尔迪厄的论述可以看出其社会资本概念的特点:首先,社会资本是一种从中可以吸取某种资源的、持续性的、体制化的较为稳定的社会网络关系,存在于人与人特定的亲属关系、工作关系、群体关系和组织关系之中,通过某种制度化的关系和行为来得到保障和加强。其次,社会资本是一种现实的或潜在的资源。社会网络关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资源,是一种潜在的资本,当它被行动者调动或利用时,便以某种能量或资源的形式发挥作用,从而成为能创造价值的现实资本。再次,社会资本具有变动性。社会交往既在延续着社会体制,同时也改变着社会关系网络的内涵。在确定网络关系的团队中,社会交换无止境的过程既是对团队的肯定,同时又是对团队的超越,因为当新成员被引进一个家庭、氏族或俱乐部时,团队的整个定义(其界限、身份)就出现问题,而必须被重新定义、修改变通。

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被称为关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第一个系统阐述者。科尔曼于1988年在《美国社会学期刊》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对社会资本作了初步的阐释;在1990年又出版名为《社会理论的基础》一书,对社会资本概念作了更加系统和深入的阐述。

科尔曼是在企图实现有关社会的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相联系、个人行动与社会结构相结合的学术目标的背景下来阐发社会资本这个概念的。他认为,社会资本的研究框架能够实现宏观与微观的联结;社会资本有助于解释微观现象的差别,又可以实现微观到宏观的过渡。

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的定义由其功能而来,它不是某种单独的实体,而是具有各种形式的不同实体。其共同特征有两个: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所组成;它们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和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是否拥有资本,决定了人们是否可能实现某些既定目标⋯ ⋯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不同,社会资本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它既不依附于独立的个人,也不存在于物质生产的过程之中。简单说,在科尔曼看来,所谓社会资本,就是作为个人资源的社会关系。

为了深入理解社会资本,科尔曼提出了社会资本的几种形式,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义务与期望——互动或信任形式。当某个人为他人提供了服务,并确信他人会为此而对自己承担起特定的义务时,他就拥有了一种社会资本,科尔曼用兑现信用卡来比喻义务与期望间的关系。第二种形式是信息通道——社会网络。已存在的社会关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个体可以从他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从而为行动提供便利。第三种形式是规范和有效法令——包括共享的价值体系。规范对个人行动起着约束的作用,通过惩罚自私自利的行为,奖励大公无私的行为,要求个体放弃自我利益,依靠集体利益行事,从而使某些目标更容易实现,由此构成的社会资本对组织目标的实现、社会秩序的维护乃至社会运动的成熟与发展提供便利。

科尔曼还从私人市场、可分财产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的生产与维护进行了解释。由于社会关系,包括信任,不能够轻易地交换,而且它们也不是从社会资本那里受益的人的私人财产,因此,社会资本如“公共财产”一样被陷于“搭便车”的困境。在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中,他还特别关注了社会网络的封闭性。社会网络的封闭性是指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之间相互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义务与期望关系,每个行动者控制着蕴涵他人利益的事件,并可以利用这类资源向对方施加影响。科尔曼被认为是社会资本理论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理论家,但他的理论不足也经常为其他研究者所批评。有些研究者对科尔曼关于社会资本的生产性给予了批评,认为他是从功能的角度定义社会资本,这就将社会资本的来源与收益混为一谈,不仅导致自我循环论证,还会使得概念的界定过于简单化,理论性显得不足。另外一些研究者则认为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的负面效应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从而使其理论显得片面,缺乏完整性。

罗纳德·伯特(Ronald Burt)的社会资本理论主要集中在其结构洞(structural holes)理论之中,他的理论大量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他的理论把席梅尔、科尔曼和格兰诺维特以前提出的思想结合在一起。事实上,不管人们在社会资本问题上持有什么样的立场,都会为伯特的结构洞理论感叹和折服。

罗纳德·伯特对于社会资本的理解更多是一种机会,他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网络结构给网络中的行动者提供信息和资源控制的程度,他称为“朋友、同事以及更一般的熟人,通过它们获得使用金融和人力资本的机会”。在他看来,企业家置身于一个竞争的社会中,需要有三种资本,即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要如何有效地创造社会资本呢?重要的原则是要减少重复性的关系,并尽量创造结构洞,所谓结构洞,就是非重复性网络的利益者之间的结构关系。伯特认为在竞争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家要取得比其他人更多的利益,就需要掌握较广的非重复性的网络关系。以伯特的观点而言,最富有商业机会的网络就是充满结构洞的网络,其原因在于在较复杂的网络中,通过与分散的、非重复的一组组联结点的联系占据中心位置的结点拥有更多的网络资源,且本身没什么成本。另外,结构洞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带来两种利益: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所谓信息利益包含三种形式:(1)信息通道,指能够知道一件有价值的信息,并知道有谁可以使用它。(2)时机(timing),除了确定你会被告知某项信息之外,私人的接触可以使你成为及早知道的人之一。(3)介绍(referals),私人的接触使你的名字在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间被人提及,获得推荐。控制利益指的是协调两群人冲突时的第三者所能获得的利益。

伯特的理论引申了格兰诺维特的“弱连带优势”理论,指出了弱连带在社会资本与商业机会的创造上具有的价值,但是,与格兰诺维特相反,伯特的创新之处在于他认为重要的因素不是关系的强弱,而是它们在已经建立的关系网络中是重复的(redundant)还是非重复的。所谓非重复性接触就是指双方没有直接的接触,或是间接看来双方不拥有共同的关系。

伯特的结构洞理论在结构方面对社会资本分析非常有利,而且具有可操作的优点。他看到了网络中的结构洞不仅有更大的非重复性获取资源的机会,而且为在结构洞联结的一组结点之间控制资源流动在战略上进行定位,从而构造了一个有关社会资本系统内各种权力关系的概念框架。他为利用社会资本体系分配资源的方法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可以使我们理解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获得资源,有的人则被排除在外,为我们深化对社会资本的认识提供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社会资本理论的兴起与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nam)的贡献有很大的关系。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表的一系列成果,如《使民主运转起来》(Making Democracy Work,1993)、《独自打保龄球》(Bowling Alone, 2000)等著作,不仅给普特南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而且掀起了社会资本讨论的热潮。正如经济学家阿罗所称的那样,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