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工治未病丛书:任督二脉提升正能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6 17:05:23

点击下载

作者:齐凤军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上工治未病丛书:任督二脉提升正能量

中医上工治未病丛书:任督二脉提升正能量试读:

前言

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中医指出,任督二脉确是两条涉及长寿的经脉,任督二脉的元精充盈度、通畅度与寿命有一定关系。《灵枢·营气篇》的叙述,十二经脉与任督两脉的循环次第,经脉的流注从肺经开始,依次循环到肝经;再由肝经入胸,上行经前额到头顶,再沿督脉下行至尾闾,经阴器而通任脉上行,然后再回流注入肺经。《营气篇》说:“此营气之所行,逆顺之常也。”这是医经所述,任督之气在人体运行的自然规律。由此可以理解,就正常人而言,任督两脉本来就是通的,道家导引养生的观点,所谓“通任督”也就是通三关(尾闾、夹脊、玉枕)、行“周天”运转之意。其小周天循环与中医经气循环相反,这就是道家所说“顺成人,逆成仙”,即督脉上行而任脉下行的练习方法,与印度的通七轮三脉一致,通任督二脉是修身者修身得道的基础,是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气(水谷精微)结合凝练成“药”,即“精”,化为“元气”,这是练功的基础,很多人丹田空虚,一辈子都没有完成“炼精化气”的过程,打通任督二脉是不可能的。功夫是练出来的,当今科技没有办法测试很正常,尽管我们发明了原子弹,但我们对人体自身研究还是很浅薄的,在疾病面前我们是很渺小的,连一个小小的感冒就会死人,我们当代科技连一个感冒病毒都对付不了。通任督二脉,提高正能量,是我们古人在对付疾病方面的预防措施,《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养生家、道家更看重正气养生,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来对抗各种细菌、病毒。

任督二脉研究不是今天的新鲜事,中医、道家研究了几千年了,而今又成为热门话题,源于“2012年5月,47名甘肃医务人员参加了真气运行学培训班。经过9天培训,学员们感受了真气在任督二脉运行经过,更有41名学员打通了任督二脉。甘肃卫生厅长刘维忠要求各医院学习真气运行并运用到临床”。其实刘维忠提倡练习真气运行法是对的,因为很多医生每天疲劳不堪,身心憔悴,需要静坐补充能量,只有能量聚集到一定程度才能打通任督二脉,短短的9天是不够的,他们只是意念上建立循环通道,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元气逆流而上的循环通畅。所以通任督二脉非一日之功,只有长期练习,元气充盈的人才有机会打通。

本书介绍了任督二脉的源流、循环、解剖、生理功能,与印度的三脉七轮异同,任督二脉修持方法,如道家内丹术,真气运行法,印度的三脉七轮修持法,八段锦,以及最常见的磕头功,都对舒畅任督二脉有帮助。同时辅助中医针灸、刮痧等方法,助通任督二脉,任督二脉有时郁堵不一定是畅通的,在内能不够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外力帮助才能疏通。

随着生活的炫彩,熬夜、上网、玩手机、玩游戏,已经是一种“逆于生乐”的习惯,这种不良习惯,消耗了我们生命能量,过分运动加重了能量的消耗,只有像乌龟一样龟息才能把消失的能量收回来。任督二脉养生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聚集耗散的生命能量,从而达到气血通畅,元气充盈,身心康乐,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本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国医大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李今庸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国杰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华校长、教授的支持,也得到出版社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适合于医院医务工作者,养生爱好者,气功爱好者,病人康复练习。

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在写作过程中错误难免,敬请广大同道予以指正。齐凤军2014年8月于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章任督二脉养生的起源第一节任督二脉养生起源一、《黄帝内经》是任督二脉之源

从《灵枢·营气篇》中的十二经脉与任督两脉的循环次第,经脉的流注从肺经开始,依次循环到肝经,再由肝经入胸,上行经前额到头顶,再沿督脉下行至尾闾,经阴器而通任脉上行,然后再回流注入肺经。这是《黄帝内经》对任督二脉经气循环的最早记载。任督之气在人体运行有其自然规律,就正常人而言,任督二脉本来就是通的,又何须打通二脉?中医指出:任督二脉确是两条涉及长寿的经脉。滑伯仁曰:“任督二脉,一源二歧。一行于身之前,一行于身之后。一身有任督犹如天地之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无间。一而二,二而一。”可见人身经脉十二,要以任督二脉为总纲。督脉属阳,行人身腰背。任脉属阴,行人身胸腹,各统其两旁阴阳经络营卫而循行也。故十二经脉统于任督。因此十二经脉依附于任督二脉,《难经》认为十二正经犹如沟渠,奇经犹如河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反之亦然,所以只要运用针法通任督二脉,其他十二经脉也就自然疏通,并有补十二经气血之不足之功效。二、道家是任督二脉之根

道家导引养生的观点认为:所谓“通任督”也就是通三关(尾闾、夹脊、玉枕)、行“周天”运转之意。道书《太平经》认为:人的寿命极限为上寿一百二十岁,只要以导引内丹的训练,从“逆”的方向上夺天地之造化,凝炼精、气、神,提高生命品质,就可挑战年寿极限。所谓“顺成人,逆成仙”,是指督脉由会阴起经背脊三关而达头顶百会,再由身前任脉而下丹田,此称为小周天,正好与《黄帝内经》所提的经脉循行途径相反。道家藉由小周天的行气锻炼,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气(水谷精微)结合凝练成,道家称之为“药”,此即炼精化气,又为“初关”;而后再进入大周天炼气化神阶段,谓之“中关”;最后再进入大定阶段,达到炼神还虚,而入道体的“上关”。小周天的运行以任督二脉为主,这种后升前降的机制,称为升阳火而降阴符,即为通任督二脉。《黄庭经》曰:“鹿运尾闾能通督脉,龟纳鼻息能通任脉,故二物皆长寿。”古代学者为了追求长寿及长生久视之道花费了毕生的精力、财力、物力。《抱朴子》曰:“世谓一言之善重于千金,告以长生之诀,奚啻千金而已乎。”正因为他们用坚定的意志,百折不挠地进行人类身体奥秘的探索,经过了数千年的修炼、实践,才逐渐总结出一套能达到长寿及长生久视的方法,即通任督二脉。古人认为人身本来就是一个小天地,修炼之时法效天地运转,先用阳气冲开百脉,而任督二脉属奇经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唯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再以我身小天地混融于乾坤大天地,故曰周天。在人身即任督二脉,故分大小周天。小周天乃气行周天,大周天乃神运周天。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至今闪烁着科学智慧光芒的宝贵遗产,更是历代修炼养生家呕心沥血的结晶。

生于中国北宋时期印度的静树大师,30多岁投身于印度所罗门教习武,据说打通了任督二脉,前后活了三百多岁。中医与道家自古就有打通人体任督二脉具体的修炼方法,如唐代101岁的药王孙思邈祖师流传下来的摄身养生方法,即现代通任督二脉的修炼法;道家则有内丹术,内丹术又分南派与北派,南派以张伯端的内丹术为妙,北派以王重阳的内丹术为旨,均为能确实打通任督二脉的修炼法。

2012年5月12日至20日,甘肃省医务人员真气运行学骨干培训班在武山矿泉疗养院成功举办。47名甘肃医务人员参加了真气运行学培训班,经过9天培训,学员们感受到真气在任督二脉运行经过,更有41名学员打通了任督二脉。到底任督二脉是否通畅,任督二脉是否能打通,任督二脉又将如何打通引起各界大讨论。第二节何为任督二脉一、任脉为阴脉之海

任,有总揽,妊养之意,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金代名医张洁古说“任者,妊也,为阴脉之妊养”,此脉多次与足三阴经及阴维脉相交会。(一)任脉的循行

其脉起于小腹内胞宫,出会阴毛部,经阴阜,沿身前正中线上行而外出,循曲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横骨上毛际陷中)上毛际,至中极(当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膀胱之募穴),在中极同足厥阴经、太阴经、少阴经交会,并行腹里,循关元(当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小肠之募穴,三阴任脉之会),历石门(即丹田,一名命门,当前正中线上,在脐下2寸,三焦之募穴),气海(当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男子生气之海),然后与足少阴经、冲脉交会于阴交(当前正中线上,脐下1寸,当膀胱上口),循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水分(在上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脐上1寸,当小肠下口)与足太阴经交会于下脘(在上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脐上2寸,当胃下口),依前正中线继续上行,过建里(在上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脐上3寸),与手太阳经、少阳经、足阳明经交会于中脘(在上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胃之募穴),上上脘(在上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巨阙(在上腹部,当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鸠尾下1寸,心之募穴),鸠尾(在上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胸剑结合部下1寸,胸骨剑突下0.5寸),然后行于胸骨柄正中线上,经中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5肋间隙,即胸剑结合处,膻中下1寸6分陷中),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玉堂下1寸6分),玉堂(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肋间隙,紫宫下一寸六分),紫宫(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2肋间隙,华盖下1寸6分),华盖(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1肋间隙,璇玑下1寸),璇玑(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天突下1寸),然后循行颈部,过喉咙,与阴维脉交会于天突,廉泉(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结喉下4寸凹陷中;廉泉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舌骨上缘凹陷处,在结喉上,舌下,中央),向上到下颌骨,与手足阳明经,督脉交会于承浆(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唇下陷中),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于足阳明经(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目下7分,直瞳子陷中),本经一共24穴。

任脉的分支别络,名曰尾翳。沿鸠尾下行,散络于腹部。实证则会出现腹皮痛,虚证则会出现瘙痒。另《灵枢》中说:“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其侧动脉人迎,足阳明也。”任脉的长度为四尺五寸。(二)任脉的生理功能

任脉总督一身之阴经,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有“阴脉之妊养”之说。相对于背部而言,腹为阴,任脉行于腹部正中,在任脉的循行路线上多次与阴维,足三阴经相交会,但并未与手三阴经直接相交。

1.调节月经及生殖功能

任脉循行于腹面正中线,多次与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若不通可以表现为月经不调,带下色白,小腹胀痛伴有积块,甚至出现阴道下血,胎动不安,滑胎或者经闭不孕等症。气血失于濡养则会月经愆期或经闭,伴有头昏眼花,腰膝酸软,舌淡,脉细弱亦为虚衰之象。如任脉不通,肝经气滞在男子亦会出现睾丸胀痛,疝气等症,《素问》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2.任主胞宫及妊养胎儿

任脉起于胞中,有促进女子月经来潮、生殖功能的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故有“任主胞胎”之说。(三)临床表现及主治

与任脉的生理功能特点相对应,如果阴经的气血失调或者是相应的脏腑出现病变就会导致不同的临床症状的发生,任脉行于前正中线上,经过多个脏腑的募穴,如果对相应的穴位进行处理就可以起到治疗的目的。

各阴经气血不调,常表现相应脏腑特定的临床症状,如食滞胃脘引起的脘腹胀满,食纳不香,口臭等症状,会在中脘穴处出现压痛。如心气虚引起的胸口憋闷或惊悸怔忡,夜晚失眠多梦等症状,会在巨阙、鸠尾、膻中等穴出现不适,对相应的穴位进行处理就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二、督脉为阳脉之海

督,有总督,督帅,统管之意。督脉下出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又张洁古说“督者,都也,为阳脉之都纲”。其脉循行时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一)督脉的循行

督脉“主身后之阳”,出于小腹内肾下胞宫,从少腹入里,下行于腰,骨盆中央,过尿道口,男子循阴茎及以下阴缝中央;女子络生殖器,合于后之阴缝中央,循会阴,与少阴,太阳相交,经过会阳穴,从长强穴,循后背脊柱上行,共有28穴,分别是腰俞(骶管裂孔处)、腰阳关(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悬枢(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脊中(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中枢(第十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筋缩(第九胸椎棘突下凹陷处)、至阳(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灵台(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神道(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处)、身柱(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在大椎穴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然后沿后正中线继续上行,经哑门(第一颈椎棘突下,项后入发际0.5寸),与阳维脉交会,系于舌本,上至风府(项后入发际1寸,大筋内,凹陷中),与足太阳、阳维脉交会同入脑中,然后循脑户(在枕骨粗隆上凹陷处)、强间(百会后3寸)、后顶(百会后1.5寸)上巅顶,过百会(头正中线上顶中央旋毛中,前发际上5寸)、前顶(头正中线上,百会前1.5寸)、囟会(头正中线上,百会前3寸,即囟门)、上星(头正中线上,囟会前1寸)、在神庭处(头正中线上,囟会前2寸,直鼻上,入发际0.5寸)与足太阳经交会。循额头中央至鼻梁正中,经素髎(鼻头中央)、在水沟(即人中,鼻唇沟中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汇处)处与手,足阳明经交会,至兑端(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处),入龈交(唇内上齿龈与唇系带的连接处)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

督脉的分支别络,自长强走任脉,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中央。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于目内眦,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足厥阴肝经,入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与手足太阳,少阳交会于大杼第一椎下两旁。沿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督脉的长度为四尺五寸,《难经》曰:“督脉、任脉四尺五寸,合共九尺。”(二)督脉生理功能

1.调整阳经气血《十四经发挥·十四经脉气所发》中说:“阳脉之海者,以人之脉络,回流于诸阳之分,譬犹水也,而督脉则为之都纲,故曰阳脉之海。”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奇经八脉总论》中说:“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正是由于督脉与诸阳经交会,所以对各阳经都能起到调节气血的作用。

2.反映脑、髓、肾的机能

督脉行于脊里,入络于脑,脑为髓之海,与脊髓相连,又督脉“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所以督脉能够反映与脑、髓、肾密切相关的一类疾病。(三)督脉的临床表现及主治

与督脉的生理功能特点相对应,如果阳经的气血失调或者是脑、髓及肾出现相应的病变就会导致临床症状的发生,相应的穴位进行处理就可以起到治疗的目的。

实邪犯于督脉可表现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至神志昏迷,发热,脉弦数。常用穴位有长强,百会,大椎,哑门。若督脉阳气不足,则推动温煦固摄之力不足,导致相应的阳经或脏腑功能失常,出现尿频尿急,小便清长或腹冷腹痛,完谷不化,或反复感冒,鼻流清涕等症状,常用穴位有命门、中枢、至阳、大椎。

督脉之海空虚,则髓海不充,不能上荣于脑,出现“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的症状,甚至影响到肾主生殖的功能,就会出现阳事不举,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精冷薄清,女子则有小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舌苔脉象亦为虚象,如舌淡苔白脉弱。常用穴位有腰俞,腰阳关,命门。第三节李时珍与任督二脉研究

明代李时珍(1518~1593),在几十年的医疗实践中深入研究经脉理论,深感奇经八脉的知识散乱并且讹误较多。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时珍不敏,参考诸说,萃集于左,以备学仙医者筌蹄之用云。”最后集各家之说,并直抒己见,写出历史上关于奇经八脉的唯一专著《奇经八脉考》。《奇经八脉考》首刊于公元1588年(明·万历十五年);后在1826年(清·道光六年重刊),即丙戌务本堂《本草纲目》刊本。该书共十七篇,内容简要,条理井然,逐一详细的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腧穴、病机、治疗等,“病源治法,靡不条具”,使奇经八脉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书中尊古而不泥古,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历代名医都是以任督二脉为八脉之纲领,而李时珍却将阴维阳维脉作为奇经八脉的总纲。李时珍关于任督二脉的研究成果,也主要体现在这本《奇经八脉考》的专著中。一、对任督二脉的循行路线及经穴进行考证

历代医家都以任督二脉为纲领,因其分别为阴脉阳脉之海的缘故,同样,李时珍也非常重视对任督二脉的整理与发挥,首先即是明确任脉与督脉的循行路线。自《内经》、《难经》以来,各家医经关于奇经八脉的记载虽然不少,但是零散而简略,甚至有的地方自相矛盾,李时珍博览群书,将各家之言加以总结,明确任督二脉的体表分布循行路线,同时标明每个穴位的定位,便于熟记和临床运用,现今中医专业的教科书里关于任督二脉的循行路线与穴位依然以《奇经八脉考》为主。

在论督脉的循行中,力图使循行路线更加完备清晰。参考《内经》、《难经》之说,补充了督脉“经素髎、水沟,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入龈交,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的部分,专是在“下极之俞”附近,就用了百余字进行描述:“督乃阳脉之海,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具绕篡后屏翳穴。(前阴后阴之间也)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在阴尾尻骨两旁,凡二穴)贯脊,会于长强穴……。”而在《难经·二十八难》中,只言“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而《奇经八脉考》在论述中依据男女生理特点分别论述,极大的方便了临床。关于督脉的主要分支,“……督脉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由少腹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会太阳于目内眦睛明穴。上额,与足厥阴同会于巅……”,将主要循行路线与别络明确分段论述,避免混杂,并且明确说出“别走任脉的部分”。同时也统一了循行方向,而在《素问·骨空论》中出现了任督二脉的循行混淆的情况。

又有论任脉循行:“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上行而外出……循承浆与手足阳明、督脉会,还唇上,复而分行,循面,系两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终。”是在阐明《素问》论任脉循行的基础上,明确了任脉在面部循行的详细情况,并且同时指出“《难经》、《甲乙经》,并无循面以下之说”。求同存异,便于后学开拓思路。

其次,勘定穴位。在论述任督二脉穴位时,订正重复的穴位,增补了不少新穴,并注别名。李时珍订正后奇经八脉穴位总数达到158个,督脉补入屏翳,中枢,会阳(双)穴,这里将会阳归入督脉与后世略有不同,“……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在阴尾尻骨两旁,凡二穴)贯脊,会于长强穴……。”二、论述了任督二脉的病机,强调症候不同灵活选穴治疗

李氏在《奇经八脉考》中提出“因病药之,如此则阴阳虚实,庶乎其不差矣”。虽然书中仅是针对“二维为病”,但实际上贯穿了整个奇经八脉的治疗原则,并提出针药并用的思想:如在论述心痛时,“盖阴维之脉,虽交三阴而行,实与任脉同归,故心痛多属少阴、厥阴、任脉之气上冲而然。暴痛无热,久痛无寒,按之少止者为虚,不可接近者为实。凡寒痛,兼少阴及任脉者,四逆汤;兼厥阴者,当归四逆汤……若营血内伤,兼夫任、冲、手厥阴者,则宜四物汤、养营汤、妙香散之类”;同时引用王叔和的《脉经》:“寸口脉,从少阳斜至厥阴,是阴维脉也。动苦癫僵仆羊鸣,又苦僵仆失音,肌肉痹痒,应时自发汗出,恶风身洗洗然也。取阳白、金门、仆参。”如此将不同治疗方法相结合,有的放矢,提高临床效果。

在病机上,李氏结合任督二脉的循行部位及联络的脏腑来辨识症候。如引《素问·骨空论》中:“督脉生疾,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女子为不孕、癃痔、遗溺、嗌干。”李氏注曰:“督脉虽行于背,而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则由少腹直上贯脐,中贯心,入喉,上颐,环唇,而入于目之内毗,故显此诸证。”再如督脉阳衰,“督”为阳脉之总督,督阳虚衰,则“虚则头重高摇之”。《本草纲目》中“鹿”名下之鹿角,“能通督脉……督以养阳”,即取血肉有情之品,通过温补肾阳来调理督阳,补而不腻,温而不燥。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尤以女性好发。任脉出于会阴,气机不调,则其气降;然降极而升,又有“苦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俯仰,拘急”之症。在《奇经八脉考》中冲脉条目下有:“……凡肾火旺,及任、督、冲三脉盛者,则宜用酒炒黄、知母,亦不可久服,恐妨胃也。或腹中刺痛,或里急,宜多用甘草。或虚坐而大便不得者,皆属血虚,血虚则里急,宜用当归。逆气里急,膈咽不通,大便不行者,宜升阳泻热汤主之……”充分体现了“因病药之”的奇经辨证论治的特点。三、强调任督二脉在养生中的意义,突出其在功法修行中的地位

无论是何种医派,任督二脉在养生学中的积极意义是无法忽视的。在《奇经八脉考》中,李时珍对此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关于道家的著作,谈及尤为具体,但是对其方术之言并不完全赞同,所以以批判的科学态度,从中医学的角度合理吸收,并加以阐发。更详细的内容将在后面一节内容讲述。四、尊古而不泥古,敢于抒发己见

李时珍知识渊博,治学严谨,行文中多旁征博引,并对引文均表明出处,某某书,极尽详备,这种严谨的学问作风值得我们学习。对具体条文尊古而不泥古,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自己无法解释的,必不勉强,而只是并列其他医家注释,以供后学参考。如王启玄对《素问·骨空论》中:“督脉生疾,从少腹上冲心而痛……嗌干”一句,不甚明了。李时珍则注明“督脉虽行于背,而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则由少腹直上贯脐,中贯心,入喉……故显此诸证,启玄盖未深考尔”。

同时,李时珍长期临床实践积累的奇经八脉诸病的诊治经验也在书中有所体现,更为后世医家遵循并加以发展,包括沈金鳌,魏之琸,最著名的当属叶天士。他不仅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将奇经药物发展到五十多味,并且系统归纳了奇经的治则治法。

此外,在本书的最后,还附有“气口九道脉”的诊察方法,并撰为图,并将手足十一经(缺手少阳三焦经)及奇经八脉在寸口的分部、体状、主病内容附之于后,“以泄千古之秘藏”。第四节任督二脉经气流行方向一、中医任督二脉经气流行方向

督脉从人的头顶百会穴经背部正中止于二阴间的会阴穴,任脉则从会阴穴经腹部正中止于头顶百会穴。督脉主一身之阳气,任脉主一身之阴气(图1-1)。图1-1 中医任督运行方向

督脉主一身之阳气,容易理解,督脉大部分经脉循行处跟西医的脊髓重合,人脑部的指令与神经的能量都是从脊髓发出,即人的阳气(神经能量)都是从督脉发出,人的阳气(神经能量)到了任脉胸腹部已是神经末梢最远端,阳气已大大减弱,阳气少自然是阴。背部是阳(神经发出能量多),胸腹部是阴(相对背部神经能量已大大减少)。督任的正常运行是从头部往会阴,任脉是从会阴往头顶的百会穴运行,这样叫督任顺行,可这样理解,人的精气从脑部沿督脉往下行,男的变射精,女的变月经白带,火气就沿任脉往上冲了。督任顺行最大的坏处,就是肾水(肾阴)慢慢变少,肝火相火慢慢地变旺。人生的最大的遗憾就在这里,如果人在吃饱穿暖的环境中,不作任何努力,顺其人性自然,到老时百病丛生的孤阳状态是不可避免,因为督任顺行的越快,人退化衰老就越快。宗教的一切戒律,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使督任二脉顺行变慢,停滞,甚至于逆行,如精于修炼就会使肾水永远上升,肝火永远被压在最低层,将一辈子不会生恶疾。宗教使人净化心灵,元气上升,明心见性。现代科技是顺人性的,却使人很快退化、堕落、懒惰。二、气功任督二脉经气流行方向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的任督流注方向,它们是互为相向,不交接的。道家小周天路径是从督脉到任脉形成一个周天环流(图1-2)。这样任脉的流行方向与经络学说不同,且按经络学说,任督脉是不通联的,在丹道里,任督是通联的。为什么道家中的小周天的任脉流行方向与经络学说中的任脉流注方向有所不同呢?一是经脉是可以倒流的,十二正经可倒流,奇经八脉也可倒流,这从实修中可体验到。二是元气是生命之源,人体是充满元气的。人体元气从天体运转自然形成,所以,经脉有子午流注规律性。经络系统是人体固有的元气运行系统,是人类生命基本架构,人类通过后天修炼,收集、聚拢散漫于身躯的元气,酝酿、气还原成真精,使元气聚拢成团,就会自然走入经脉。初期是向督脉流向,因修习功法、体质不同,有不同的流向。有些人向十二正经流注,有些向任督流向。因为小周天路径较多人熟知,潜意识暗示往督脉走,有些功法还以意识提拉元气沿督脉上行。如果不知小周天功境的,聚拢成团的真气不一定第一就走督脉的,也没有道家小周天环流,就会形成气漫延全身、全身经脉流注。如果病体修炼,开始元气不充盈,先灌满十二经脉,并不走小周天路径,当元气充盈后才会进入小周天环流。有病之体阴阳不平衡,任脉总任一身阴脉,督脉总督一身阳脉。贯通小周天,就能有效调整身体阴阳,这是人体自然调整机制。图1-2 气功任督运行方向

任督二脉循环是后天修炼形成的,练功贯通小周天时必须搭鹊桥,即舌舐上腭,这是后天让任督通联,亦是修炼真实内景。经络系统是体悟出来的,不是逻辑推理、临床试验出来的。它是人体生命基本架构,需要高功境才能体察到它们。道家中的小周天、大周天运行境界是后天修炼的功力层次,到了高级境界,则复归自然。实修中,如没有病的人练功,小周天后,气机通畅,大周天后气机就会混沌、融洽融通,没有经络感,没有周天感。往上的修炼之路就能体察到经络自然流动架构,这就是经络发现。第五节任督二脉养生的意义

任脉为阴脉之海,督脉为阳脉之海,位于人身一前一后,如环无端,周流循行,如俞淡注《参同契》云:“人身气血,往来循环,昼夜不停。医书有任督二脉,人能通此二脉,则百脉皆通。”任督二脉在养生学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功法练习中,通过对人体气机的调理,使气血通调,以达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任督二脉又犹如天地之子午,紧密不可分。如元·滑伯仁《校注十四经发挥》对任督二脉的阐述:“任、督二脉,一源而二岐,一行于身之前,一行于身之后。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在功法练习中,任督二脉与“小周天”密切相关。小周天指的是人体内气从丹田开始,通过尾闾关(长强穴)向上,循督脉经至龈交穴(在唇内齿上龈缝中),与任脉经相交而下,历经三关、三丹田和上下鹊桥(上鹊桥在印堂、鼻窍处,下鹊桥在会阴、谷道处),作周流运转。所以“小周天”的出现应该是功法练习中达到养生效果的一种理想状态。那么,在功法练习中如何调动人体的内气沿任督二脉运行,却是一个复杂的锻炼过程,主要包括“三调”:调心、调息、调形。

调心就是“炼己”,简单而言,就是练习时,一定要排除各种杂念,“锁心猿,栓意马”,是一切功法练习的基础步骤。调息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单一运用,也可结合使用。如《大成捷要》中云:“入手功夫,每当半夜子时以后,虚极静笃,天然醒觉,一阳来时,外肾兴起之时,元精吐露,外药发生之际,即当行调药之功,运动风吹火炼之玄机……盖真气动时最易下流顺出,必用真意眸光,凝入命宫气穴之中,主照统摄,真气即下行……然用呼吸之息,在丹田之中,一出一入,必须提起精神,目光窥定,一意不散,万缘皆空……借呼吸之机,移位采取烹炼之旨也。”也有与形体运动相结合的调形方法,如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正如黄庭经云:“……天经乃吾身之黄道,呼吸往来于此也。鹿运尾闾,能通督脉;龟纳鼻息,能通任脉,故二物长寿。”

道家内丹术中关于奇经八脉的论述与中医的相关知识略有不同,且晦涩借喻之处甚多。如《入药镜》中云:“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归根窍,覆命关,贯尾闾,通泥丸。”此处泥丸即为上丹田,当印堂穴附近。《八脉经》云:“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阴跷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阳跷脉在尾闾后二节,阴维脉在顶前一寸三分,阳维脉在顶后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唯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张紫阳在论述阴跷脉时实际指的就是会阴穴附近,所以李时珍说“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肯定任督二脉的重要性,也辩证地汲取道家中关于任督二脉的精华,如“丹书论及阳精河车,皆往往以任、冲、督脉、命门、三焦为说,未有专指阴跷者。而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

虽然说法及练法各家不同,但是却有积极的养生意义。王海脏曰:“阳生于子脏之命门,元气之所系,出入于此,其用在脐下,为天地之根,玄牝之门,通厥阴,分三岐为三车,一念之非降而为漏,一念之是守而成铅。升而接离,补而成干,阴归阳化,是以还元。至虚至静,道法自然,飞升而仙。”《八脉经》中云:“倘能知此,使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要知西南之乡乃坤地,尾闾之前,膀胱之后,小肠之下,灵龟之上,此乃天地逐日所生,气根产铅之地也,医家不知有此。”虽然得道成仙有唯心的成分,但是通过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合理科学的功法练习对肌肉,骨骼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和消化系统等具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第六节经脉研究进展

针灸的发展研究历史很悠久,据考证,它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时期。从远古到1万年前为旧石器时代,1万年前到7~8千年前为中石器时代,7~8千年前到4千年前为新石器时代。针灸疗法大约诞生于新石器时代。距今2千多年以前的古书中,经常提到原始的针刺工具是石器,称为砭石。古书里保存着一些关于针灸起源的传说资料,都指这个时代。如皇甫谧《帝王世纪》里记载:太嗥伏羲氏“尝味百药而制九针”,罗泌《路史》则说太嗥伏羲氏“尝草治砭,以制民疾”。又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说:“黄帝咨访歧伯、伯高,少俞之徒……而针道生焉。”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则说:“黄帝受命,创制九针。”1973年中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经络学专著。距今2000年以前的《黄帝内经·灵枢》更十分具体地,详细地,系统地,全面讲述了经络的循行分布、与脏腑关系、病候以及经络系统中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的内容。还提出了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等理论。成为指导针灸推拿、临床各科的重要依据。《难经》中关于奇经八脉和原气的论述,更补充了《内经》之不足。同时,还提出了八会穴,并对五输穴按五行学说作了详细的解释。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撰成《针灸甲乙经》。全书分为12卷128篇,共收349个腧穴,按脏腑、气血、经络、腧穴、脉诊、刺灸法和临床各科病症针灸治疗为次序加以编纂,成为一部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针灸专书。发明六经辨证的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应用经络理论辨证用药,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贡献。在北宋著名针灸家王唯一,在政府支持下,重新考订厘正了354个腧穴的位置及所属经脉,增补了腧穴的主治病症,于公元1026年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雕印刻碑,由政府颁行。公元1027年,王唯一设计的两具铜人模型制成,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教学和考试针灸师之用。元代著名医学家滑寿,考订经络循行及其与腧穴的联系,在元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进一步发展了经络腧穴理论。

针灸的临床工作有较大的进展,治疗病种不断扩大。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300多种病症的治疗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对其中100种左右的病症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针灸在世界发展很快已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一百二十余国家均有针灸医师工作。

经络实质研究经过大量普查,临床实践,不仅肯定了循经感传的客观存在,而且从循经感传现象出现的规律,客观指标及测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经络实质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同时,对针刺手法、常见病、重大疾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一、经络感传现象的存在

1956年中国将经络的研究列为全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有组织地进行临床观察、形态学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有曲折和干扰。进入70年代,在针刺麻醉研究的推动下,解放军309医院,北大生物系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1000例循经感传出现率的调查,并对8名感传显著者进一步观测。1973年由卫生部组织按统一方法和标准,在20余省市进行了二十万例的人群普查,并观察出现感传的情况。以后中国学者又分别在国外对莫桑比克人(203例)、尼日利亚人(182例)、塞内加尔人(193人)、英美德法等白种人(110例)的循经感传进行了观察。证明循经感传在人类当中,无人种和地域的差别。

北京市中医医院和河北保定地区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的学者发现:运用传统的手段进行催气运针,循经感传出现率达80%以上。气功入静者可以诱发循经感传,其出现率达80%,而且多数人都可通达经脉全程。证实了明代李时珍所说“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明察之”。针刺时出现循经的红线、白线、红疹及皮下出血等血管神经反应,常可保持数小时以上。在病人身上我们还发现有循经性疼痛、麻感、瘔、痒及走窜感;冷、热及水流感,与古典经脉记载相吻合。病程短者2~3天、长者达15年,仍存在这种现象,称为循经感觉病。循经感传、隐性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疼痛和循经感觉异常,均基本符合古典经脉线的记载。二、经络实质的现代研究观察

人体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把古人建立的经络理论和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生理和病理规律进行科学研究。1985年经络研究被列入国家“七五”攻关课题;1990年被列为国家十二项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之一;1998年又被列入国家攀登项目,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经络的现代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目前我国已有大量的资料说明:(1)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其中循经感传尤为多见,它普遍地存在,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2)人体体表可以观察到与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的线路,它与人体功能的调节密切相关。(3)经脉和脏腑间确有相对特异性联系,我国学者在经络的研究方面采用了电、声、光、核、气等多种理化方法,神经生物形态学方法,如CB-HRP(辣根酶),萤光双标法等手段,从细胞水平进行研究。三、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人体内外表里。通过经络的联系脏腑病变可反映到体表,出现特定症状和体征;而刺激体表的一定经穴又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揣外而知内,治外而调里,这就是经络脏腑相关。

内关穴是治疗心腹诸痛的重要穴位,历来就有“心胸内关谋”的经典论述。近年来,对内关穴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实验室研究较多,如林亚平等通过对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研究,提示电针内关穴可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肌钙蛋白T的释放,对凋亡的调控基因bax的生成有抑制作用;肖延龄等观察了针刺内关穴对内皮细胞膜上ATP酶活性的干预效果,提示针刺内关穴可改善ATP酶活性,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心肌梗死早期对缺血区微血管有舒张作用,而在心肌梗死修复期,有促进毛细血管新生的作用。李明磊等进行了电针内关穴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自主神经调节的相关性研究,认为电针内关穴能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增强交感神经放电频率,从而实现抗急性心肌梗死损伤效应。这表明心包经与心脏的功能关系密切。康莲英使用红外热像方法,观察针刺合谷穴前后面瘫患者面部温度的变化,发现针刺合谷穴后面部升温效果最好,升温幅度最高的部位依次为口、鼻、患侧嘴角等。这说明合谷穴与面、口部位确有特异的对应关系。有学者利用红外热像技术对正常人进行了观察,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发现。陈冰俊等观测发现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穴位温度值存在明显差异,左右侧温度对称性较差,可以通过针灸进行调整。陈淑莉等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电针合谷穴、四白穴和胃扩张可兴奋或抑制同一孤束核神经元的电活动,表明合谷穴和四白穴区的传入信息可会聚到同一孤束核神经元上,提示孤束核很可能是合谷穴与口面部联系的中枢机制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穴位具有一定特异性,其循行和作用机理符合古典经络脏腑相对应原则。四、经络本质内容尚待研究

实践证明在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筋膜等组织之外,寻找古典经络循行路线仍然艰巨,目前研究经络的人,没有练功经历,没有经络循行经历,而有练功经验和气感的人,不具备科学研究方法,这是目前经络研究最大的困惑,所以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对一个感冒病毒都还没有搞清楚,尚且这个巨大的经络系统。凡是否定经络存在的人都是幼稚的,在大量的实验研究中逐渐阐释经络现象的机理和经络实质,会慢慢揭开经络的神秘面纱。五、人体生物电通道假说

生物电子按其特定的规律在经络中运行传输,是为了保持整体相对平衡而不停地运行着,本不受意念控制。但是,对高级生命体的人来说,生物电子又同时必须受意念控制着运行。这就是除动作电位和损失电位外的意念电位。从低阶系统研究生物电位,认识生命体存在动作电位和损伤电位,这些都属“反应性生物电位”,从高阶系统以生命体整体来研究高级生命体的人体,认识生命体还存在意念性生物电位、功能性生物电位和平衡性生物电位,尤其意念性生物电位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气功之“真气”的物质基础,就是在经络中运行的生物电子。气功即是用意念控制生物电子,按一定规律运行,每个人都存在意念性生物电位。但一般人的意念电位,控制运行的生物电子量不多,且无规律,不能产生能量做功。而气功修炼有素之人,才能用意念控制大量的生物电子,按一定途径有规律地运行,产生能量做功。气功师的功力、能量大小,决定于其能控制有规律地运行的生物电子量的大小。

气功控制着大量的生物电子,按一定途径有规律地运行,对某些原来生物电子动态不平衡的病灶区,运行时使其向平衡转化,所以能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由于其的“复性”规律,气功控制的大量生物电子行经病灶时,可对病灶区的电子起疏导作用,带走多余电子,提供缺少的电子,所以说气功治病时呈双相作用,即可治实症,亦可治虚症。

中医针灸刺激经络改变电位,亦可调理生物电子动态变化,由不平衡向平衡转化。中药以其本身的电子和生物电子增强“经气”运行改变电位,调节不平衡的生物电子动态转向平衡,以达治病目的。气功通过本人的或者他人的意念性生物电位,调理生物电子动态变化,来治疗疾病。其三者的治病原理,在理论上基本是相同的。

几千年的经络临床实践证明“经络学说”是科学的。尤其是近五十年来借助于科学仪器的研究,为经络实质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科学依据。第二章历代养生家打通能量通道的要旨第一节修行为什么要通任督二脉“养生”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节丧》:“知生也者,不以害也,养生谓之也。”在中国古代,养生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道家、医家、儒家乃至佛家在养生方面都有着无与伦比的论述。在这些理论基础指导下,养生实践发展出了众多法门。人们通过对这些法门的修行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强健自己的体魄,在中国古代史上留下了一批批长寿之人。

修行一词有着众多含义,但养生理论下的修行则有其独到见解,养生修行是在养生理论指导下,通过众多法门来调整自己内心,使其与天地相合,来强健自己的形体以抵抗疾病的侵袭,通过身心的修炼来达到长寿的目的。一、道家修行与任督二脉

养生法门众多,但最具代表性的是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的道家学说,道家养生文化,一直是养生文化的主流和主体。道家所提出的“道法自然”、“天人相应”、“抱元守一”、“形神相依”等思想一直影响并引导着“养生”这个命题的发展。(一)“天人合一”,“性命双修”

道家养生修行是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性命双修”为基本原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六循天之道》认为人应该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效法大自然的生长变化,这样才能获得长生。《太平经》又讲:“夫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而各有祖始。”道家又认为天地人都是由元气构成,只不过分成了三个方面,本质上他们是为一体的,这即是“天人合一”。当然“天人合一”不只是指“天”与“人”的相似性,还是一种状态,通过养生、修行而达到的一种境界。“性命双修”是道家“顺应天道”、“道法自然”、“形神兼养”思想的具体体现。在道家眼中,命就是形(精)与气的统一,“性则神也,命则精与气也”。人是精、气、神的合一,要维持人的生命机能,就必须同时注意精、气、神,修炼精神意识的同时注重人体生命的修炼,就是要坚持“性命双修”(《道家的生命观略析》)。《吕祖全书》说:“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握家财无主柄。性命双修玄又玄,海底洪波驾法船,生擒活捉蛟龙首,始知匠手不虚传。”闵一得又说:“命无性不灵,性无命不呈,谓必性命双修也。据我见,修得一分性,保得一分命。实以有时偏乎性而命在其中,偏乎命而性在其中,有如形影然,得可分乎?第凡修道,先一我志,性功之始基也;惜身如命,命功之始基也。从而进之,止念除妄,性功也;调息住息,运行升降,命功也。”“性则神也”,是针对“神”的修炼,即对“心”的修养,道家提出“存心养性,以道全行”的“修心炼性”养生方法。《太玄经》说:“喜怒伤性,哀乐伤神。伤性则害生,伤神则侵命。故养性以全气,保神以安心。气全则体平,心安则神逸,此全生之要诀也。”说的就是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对生命的影响,我们需要养性修心来“保气”、“全气”,最终心神得安,“气全体平”。“命则精与气也”,“命”即形体,形体修炼即“修身立命”。“修身立命”与“存心养性”不同,存心养性在于得道,以道全形;而修身立命则在于有术,以术延年。(心身统一性命双修—试论中国养生学中的系统思想)。(二)“天人合一”、“性命双修”为什么要通任督二脉“性命双修”,即“神”与“形”的修炼。道家修行是以“守静”、“节欲”来修心养性的。《老子》说:“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限,曰静,静是谓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就此。”因此要通过“守静”、“节欲”才能缓解个人的心智活动,做到无欲无求,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外物所扰,使心平使气和,内心平静,这样最终才能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

对于形体的修炼,道家创造和发展了种类繁多的术法,其基本内容为养气。《玄肤论》认为:“命则精与气也。”修命其实就是“精”与“气”的修炼,通过养精与养气才能实现形体的充实,正如《道枢》所云:“形无气则不变,气无形则不立,故知神形者,受气之本也;气者,养形之根也。”《太清导引养生经》又说:“行气者,则可以补于里;导引者,则可以治于四肢。”可见由气养形还在于“行气”与“导气”,在此基础上的修炼方法常见的有内丹术、存思术、外丹术、行气、导引、咒语、炼神、胎息等。再者“神生于性,性生于诚,诚生于心,心生于气,气生于形”,“充形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宁心”(《刘子》卷一《清神第一》)因此“神”与“形”是统一的,形神兼养,养气与养心也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促进。由此可认为“性命双修”实则养气和调气是也。

道家认为经络是人身气血运行的通道,气的生成与运行在于经脉的通畅,《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饮食)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尤其是任督二脉的通畅是通过养气、调气来达到“性命双修”目的的必要条件。

任督二脉的通畅是可以促进“百脉”的通畅。《养真集》说:“任督若通,百脉皆通,故‘进阳火’、‘退阴符’而行河车转运之法……久久纯熟,气满三田,上下交泰,即所谓常使气通关节透,自然精满各神存。”俞琰注《参同契》又云:“人身血气,往来循环,昼夜不停。医书有任督二脉,人能通此二脉,则百脉皆通。”任督二脉的通畅是百脉皆通,从而让“阳火”得进“阴符”得退;气血可往来循环,从而精神饱满,“性命”得养。

同时任督二脉通畅还可以沟通人体一身阴阳,使阴阳之气调和,阴平阳秘。《性命圭旨》说:“人身有任督二脉,为阴阳之总。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循环腹里,上关元,至咽喉,属阴脉之海。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穿脊里,上风府,循额至鼻,属阳脉之海。鹿运尾间,盖能通其督脉也。龟纳鼻息,盖能通其任脉也。人能通此二脉,则百脉皆通而无疾矣。”阴阳为人身之气的根本,阴阳的沟通,使阴得阳可以长,阳得阴可以生,使人体气血不偏不亢;阴阳互生,阴平阳秘,气血能够生长,形体官窍能够得以滋润,故然能够“无疾”、“长寿”。

是故任督二脉的通畅能够起到通百脉,调阴阳,养气血的作用。而气血运行通畅,则心神调养也就顺利,在此基础上的性命双修目的也就能实现。可见实现性命双修需要通任督二脉,任督二脉开通,阴阳得以调和,气血能够运行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这种人与天合的无上境界,除了需要人的行为符合大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生长变化规律外,还需要“人”与“天”能够达到共鸣。《太平经》有言:“夫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因此“天人合一”境界达成的基础在于“人之气”与“天之气”的合一。人适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日月交换、阴晴转变来安排起居饮食,是为了适应“天”之气,反之天之气的改变也会作用于人体,如若人之气能够适天之气的改变而改变,则天之气就不会加害于人,这就是天人合一养生思想的内涵。然“人之气”随“天之气”的改变而改变的前提是百脉的通畅,阴阳的调和;若人体气血瘀滞,则无法沟通天地阴阳之气,不能顺应自然变化来改变人体气血运行方式,即使人的行为顺应天地阴阳变化也无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反而会引起人体气血运行更加紊乱。因此天人合一也需要经脉的通畅,尤其是任督二脉的通畅。二、儒家修“仁爱”通任督二脉

儒家养生修行在于践行“仁爱”,儒家“仁爱”之于养生则是通过心神的修养来理顺人体气血的运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修身养性有诸多戒律、修养准则。养生“三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克己复礼”有“四勿”:“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殉道”精神:“舍利而取义,杀身以成仁。”这些戒律和准则都能够调和自己内心,让自己的心神达到不急不躁,无欲无求的平和状态,而这种平和状态正是心神得养的前提条件。同时这种“大义”的修养能开阔人的心神,使心神得养。

通过以上德行的践行,可以实现心神的安康。然神具有驭气的功能,张介宾在《类经》中说:“虽神由精气而生,而神则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因此调心亦在调气,养神即是养气。因此心神得安,心神得养能使气血运行顺畅。《荀子·修身》说:“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慢;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这里的“礼”即是践行的德行的一种方法,即通过“礼”的践行来使心神得养,气血得和。

由此可见,由践行“仁爱”来修行的儒家养生者,他们的养生原理也是要通过气血的运行通畅来使身体得到充养,因此也离不开脉的通畅,需要任督二脉的打通。三、其他修行养生与任督二脉的关系

在神州大地,养生除了本土的传统文化外,还吸收借鉴了一批批外来修行法门,其中最为流行的莫过于瑜伽。

瑜伽是以“梵我如一”为哲学基础,通过体位、调息、冥想等方式来平衡其左右二脉,唤醒中脉的能量来促进身心的和谐,以及实现人与大自然的相统一,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瑜伽修行,一样需要通任督二脉。首先瑜伽修行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阴阳平衡的养生准则。瑜伽所提出的“梵”,即人体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的契合境界,强调人应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实现“梵我如一”,这与我们所说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致的。瑜伽修行中的哈他瑜伽:“哈他”也就是“日月”,体现的是“阴阳”之意。哈他瑜伽就是要平衡左脉“日”和右脉“月”来实现唤醒中脉能量的目的,这与我国传统养生所提出的阴平阳秘的养生观是一致的。这种思想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即是任督二脉的开通。

其次,瑜伽以三脉七轮为基础的能量系统在生理功能和位置上与任督二脉有着相同之处。任督二脉的沟通能够促进能量系统的畅通和左右二脉的平衡以及中脉能量的苏醒,反之三脉七轮能量系统也会作用于任督二脉,实现小周天的循环。最后,瑜伽修行中的调息、冥想都在调气,任督二脉的畅通有利于百脉通畅,从而实现气血运行顺利,实现调息与冥想的目的。

由此可见,瑜伽修行也需要任督二脉的畅通,二者互为促进。修行得当则有助于养生修行的实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