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学习好,就是方法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8 11:07:29

点击下载

作者:(日)坪田信贵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所谓学习好,就是方法好

所谓学习好,就是方法好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所谓学习好,就是方法好作者:【日】坪田信贵排版:HMM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9-05-01ISBN:9787559629265本书由联合读创(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你有过“要是我很聪明就好了”的想法吗?或是有过“想变得更聪明”的想法吗?

我有过。

那么所谓的“聪明”,究竟是什么?

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①思考、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②创造力

③说话技巧

④学习能力和相符的学历

⑤词汇水平和杂学知识

⑥判断、推理能力

⑦执行力

⑧对事态的掌控力

⑨采访能力(倾听能力)

这些方面表现好,被统称为“头脑聪明”。

被称为“头脑聪明”的人中,有一些能力很强。

但是,这些只是“聪明”的一部分,它们都是呈现在表面的能力。

实际上,它们都是能通过“某种能力”训练出来的。它们本质上属于“在日常生活中,明确要解决的任务是什么,通过反思如何将这项任务做得更好,不断摸索,反复试验,最终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人如果有找到“这项任务”并正确指导解决该任务的能力,不是就能自行提高任何能力了吗?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变聪明,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这种能力。

如果去实践本书介绍的学习法,不仅能提高学习能力和考试分数,还能掌握社会生存必备的“真正的聪明”的技能。

不仅是孩子,很多成年人也怀有“我不是很聪明”这种想法。

但是没关系。

你在阅读本书之后,只要经过训练,找到属于你的“世界上唯一的学习法”,就能变得更“聪明”。

然后被相遇的人称赞“你好聪明啊”,你能谦虚地回答:“不不,没有那回事啦!”

这样的日子不久就会到来。

请抱着跃跃欲试的心情,翻开下一页吧。序所谓学习好,就是方法好何为有效率的学习法?

大家好,我是坪田信贵。

作为补习班的老师,我已经指导过1300多名孩子的学习。

我将其中一位学生沙耶加的奇迹经历写成书,并作为处女作出版(1)——《垫底学生一年提高40分偏差值,成功考取庆应大学的故事》。托大家的福,这本书引起了巨大反响,销售量已突破120万册。(2)

自这本书出版以来,读过它的人,看过《垫底辣妹》的人,或是听说过“垫底辣妹”这名字的人,都在向我请教同一个问题:“怎么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呢?”

希望孩子在社团活动和学校活动之外的有限时间内快速高效地提高自己的成绩,想必很多家长都有这种想法吧。

追求“效率”,这点和商务人士的想法是一样的。

随着寿命和退休年龄的延长,人们的退休年龄普遍延长到了70岁左右。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习,不仅仅是学生时代的行为,更是社会生存的一项必备能力。“不学习不行……但是没有时间啊……”

不仅仅是学生,很多大人也会有这种说不清的学习焦虑。

而现实生活里,能在忙碌工作的同时将学习坚持下去并变为一种习惯的人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想要寻求一种以最少投入来获得理想成果的高效学习法。

那么,有效率的学习法到底是什么呢?

虽然这样说像是在向大家泼冷水,会让人感到难受,但我必须坦率地说——

很遗憾,没有这样的方法。

其实,每次被问到这个问题,我都有一种违和感。

我想要回答他们,但想不到最合适的答案。

这种问题被问得越来越多,违和感也越来越强。

因为如果要探寻“全体通用”的高效学习法,那么,答案是没有的。2 为什么读了学习法的书也没有变聪明?

像沙耶加这样高中时期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通常被人们叫作“笨蛋”。成绩不好,行为不端,不乖巧,不听话……这样的孩子也被大家叫作“废柴(无用之人)”。

但我与他们交谈后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个性,各自有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性格、爱好也都不一样。

所以,对不同的人而言,提高成绩最有效的途径,当然是不一样的。

然而现实是,他们被教授的学习方法千篇一律。比如“学英语必须大声朗读”,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所有的学生被要求把相同的文章朗读相同的次数。

的确,有的学生利用这种方法提高了成绩,但并不是所有学生的成绩都得到了提高。很多对某些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其他学生来说,往往完全没用。

正在读书的你们,一定也尝试过老师教授的学习方法,却没有取得什么效果的经历。

或者,你们也许尝试过一些书上所讲的方法,但没有动力坚持下去。

现在,有无数关于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很多书上的方法确实合情合理,起到了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必须注意的是,那些是“以某些特定人群的成功经验为基础确定的方法”。

对于他们来说非常好的方法,却未必适合你。

换个角度说,如果你在迄今为止的定期考试、大学入学考试、资格考试等测试学力的场合中从来没有考出过好成绩,那也并不代表你不聪明。

你只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秉持这样的信念,开创了“针对不同学生分别指导”的学习指导形式。

标签化的学习方法不适合不同人群的性格。有些人被他人贴上“笨蛋”“废柴”这样的标签,最后连自己也相信自己“不聪明”。我想寻找针对不同人群的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我想寻找让这些被称为“不行”的孩子变“行”的学习方法。

是这些想法一直支撑着我走到现在。

现在想想,我之所以能坚持这样的志向,也是因为我高中时的成长经历。

想要隐瞒这些经历的我,以前就是人们所说的“废柴”。“这是真的吗?”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所以我现在想将自己的故事作为本书的开始。3 老师对我说的一句有冲击力的话

我在高中时期,并不是大家所说的那种优等生。

在入学之后的测试中,我没能取得比较好的名次,所以没什么心思好好学习。

加速我丧失学习干劲的是某个老师。我非常讨厌那位不管什么事都严格管束我的老师。于是,我更加远离学习,甚至到了一年级结束时学校开会讨论我能不能升级的程度。

有一天,这位老师像往常一样宣告:“你已经到了癌症晚期!”(现在想起来这都是非常好笑的台词。)受到“晚期宣告”冲击的我,去办公室向老师道歉。“就像老师说的,我是最差的学生。但是,您刚才说的那句话真的太让我吃惊了。我希望您能换位思考一下。做笔记的方法、 听课的方法、在家学习的方法,等等,请您从零开始教我吧。”

就这样,我真诚地向他请教学习的方法。

然后……

我学到的都是错误的方法。

例如,老师一会儿让我“写十遍单词”,一会儿又只让我“写一遍”,等等,真是奇怪。

于是,我用了与这位老师建议的完全相反的方

式,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

我按照自己的方式不断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成绩渐渐提高了,而学习本身也变成了一件令我快乐的事情。

起初单纯是因为幼小报复心驱使的行为,虽然现在看来有些可笑,但我在其中学习到了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由自己确立的”。

例如,托业考试取得满分,等等。我举出这些因为正确学习而取得成果的例子的理由之一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尽早确立下来。

在这本书中,我会向大家介绍迄今为止我按照经

验总结出的一些“学习方法”。

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方法?怎样才能继续学习?——寻找你唯一的方法,也就是,“世界上唯一的学习法”的方法论。“这句话好像在哪儿听过?”这么想的人,一定联想到了在日本无人不知的那首歌——《世界上唯一的花》。

这并不是为了模仿经典而给它取的名字。

而是因为这首歌所传达的信息和本书的内容有着深远的联系。我将在正篇中详细阐述……4 你无论是什么样,都能改变自己

希望你们能记住的是,“不管是谁,都有改变自己的方法”。不管是什么样的人,读了这本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唯一学习法。

甚至能更直接地说——“你一定能改变自己。”

这本书是为“觉得自己不擅长学习”的人而写的。

讨厌学习的人,成绩不好的人。

有学历心理障碍的人,无论如何都学不好的人。

想参加资格考试和学习语言却找不到方法的人。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一定有方法变为被他人称赞的“聪明”的人。

而且你无论多少岁,都能实现连自己都难以想象的大变身。

沙耶加最开始说“想要去庆应义塾大学上学”的时候,周围人都嘲笑她,说她“绝对不可能”做到,甚至连她自己也真心觉得自己未必能考上。

这肯定是在任何地方、任何领域都会发生的事情。

但是,世界上真的存在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吗?

在意周围人的眼光,把自己束缚在“我只能达到这种程度”的“框”中的话,那就只能片面地断定自己不可能。发生在沙耶加身上的奇迹,不是头脑聪明的人获得非凡成就的故事,而是见证了仍然相信自己的潜力,为了改变自己而努力奋斗的高中女生独立成长的故事。

只要相信自己的潜力,奇迹就一定会发生。

距离《垫底辣妹》上映快四年了,得益于此,我有很多机会与有学习烦恼的人交流。所以,为了他们,我想把自己所了解的“改变自己的学习法”写成一本书,这也是本书开始的契机。

之后,就是读者们决定是否要去尝试了。

你想改变自己吗?

还是想抱着嘲讽的态度说“反正就是些学习方法,没用的”?如果是后者,请你们想一想,仅仅是因为讨厌学习才这样说的吗?

说起来,你们觉得“学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你们找到答案的时候,就能找到学习的快乐。

本书所讲的学习的方法论,包含“学习的乐趣”和“干劲”,包含彻底改变学习态度的方法。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不擅长到充满好奇心。

请打开这扇通往崭新自我的大门吧。坪田信贵

(1)编注:偏差值在日本作为评价学习能力的标准,是指相对平均值的偏差数值,通常以50分为平均值。

(2)编注:根据《垫底学生》一书改编的电影,于2015年5月在日本上映。第1章大家都不想学习——对于不想做的事情,如何拿出干劲?你真的想学习吗?九成日本人非常讨厌学习

在最开始,我们先问一个简单的问题。

你想学习吗?

回答“不想”也没关系。就像序言里提到的,虽然我站在补习老师的立场上教你们学习,但以前的我非常讨厌学习。

这本书就是建立在我的经验上,为讨厌学习的你而写的。

而回答“想”的人真的没有勉强自己吗?想要学习,不得不学习。

但是——完全无法坚持下去,没有干劲,自然也不会出成果。

正因为承受着这样的压力,才会被教授学习法的书吸引吧?

实际上,日本人基本上都很讨厌学习。

真正喜欢学习的人,最多不过一成。剩下的九成,大概都是“虽然不想学,但不得不学”,所以变成了“不想学,所以不学”的现状。

这绝不是那些人的性格和能力造成的。

元凶,其实是日本的教育制度。

我认为,日本这个国家,是一个“制造”讨厌学习者的国家。

日本的教育极端地一概而论化,这明显欠缺合理性。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由无数“吃力的事情”组成的制度。

比如,“汉字的背诵”。

让我们不断地重复写同一个汉字就是如此。暑假作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恐怕没有人喜欢这种纯机械的作业吧?我也非常讨厌。

新学习的汉字,有的孩子写一遍就能记住,有的孩子即使写十遍也记不住。擅长记汉字的孩子,只记得不断写同一个汉字的无聊感,而不擅长的孩子,留在心中的只有痛苦的记忆。

无视个体的差异,只采用同一种方法,最后所有的孩子记住的,只有压迫感。

顺便说一下,对于教师来说,检查汉字作业也是一项无聊的工作。

孩子们所写的仅仅是罗列的汉字。老师检查的也只是他们有没有写够被要求的次数,是否写得工整,等等。这样的工作是不会有趣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业呢?

这种教育制度的确立者的目的,可能有以下两点。

其中一点自不用说,是汉字写法的习得。

另外一点,是利用数量使他们养成学习习惯。

但其实,不管哪一点都很失败。

因为,孩子们是“不情愿”被要求做这些作业的。

我们不否认数量与记忆和习惯之间存在联系。

但是,在不断重复的痛苦中,孩子们是很难真正记住知识的。他们不断加深“真是讨厌啊”这种心情,结果记得的仅仅只有“对学习的抗拒”。对“长时间学习很了不起”的误解“本就应该忍受的,不是吗?学习本来就是痛苦的吧?”“不能忍耐的话,不就是自己不行吗?”

上述这些想法,就是错误的根源。

是谁决定学习是痛苦的呢?

做补习班老师,常常会遇到“学习=苦行”这种想法。

例如,很多父母都会找我咨询,说:“老师,我家的孩子没有耐力,一天学不到两个小时……”

其实父母感叹的是,孩子如果不能长时间坐在桌子前,就是“对苦差事缺乏忍耐力”。

不能持续学习两个小时的孩子就是不行的,能学习五个小时的孩子就是了不起的。

但是,真的如此吗?

我们工作的时间越长,就越了不起吗?没有这回事。

如果做一项工作用时过长、过于花费精力,最终超过了规定时间才完成的话,我们就会失去他人的信赖。

生活的方方面面皆是如此。如果早上花三个小时打扮,上班就会迟到。做家务也一样,如果每顿饭做三个小时,家人就会抱怨。

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有“达成目标的时间越短就越了不起”的铁律。

然而,我们的学习被认为用时越长越了不起。

为什么学习会被这种思维支配呢?

这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手段目的化”的现象。

学习,本来就是为了得到某种成果的手段。

然而,为什么“学习”这件事本身被目的化,它的价值却被赋予“长时间学习”这件事?

同时这又是一种“遗失了学习目的的状态”。

你想过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学习吗?手段目的化

如果是学生,就会说“为了考上哪里哪里的大学”吧?这同样也是手段。你想从“进哪里哪里的大学”中得到什么吧?

如果是年轻的社会人士,会更加茫然吧?

在学习中能做什么、想做什么,大部分人都没有一个明确想法。人为什么要学习?“个人的成长”——相比“第一”,更想变成“唯一”,这是真的吗?

那么,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认为,学习,归根结底是为了“个人的成长”。

成长,是“把做的事情从不会变会的过程”。

对学生来讲,是考试的答案从“×”变成“√”的过程。

如果是社会人士,就是要创造想法、解决问题等等,独自思考、拟定课题,然后想出解决的对策。

看见本看不见的东西,理解本不能理解的事情,人都是这样成长的。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是的,所有人都希望成长。“不,我并没有……”

这样想的人的理由是什么呢?“我想做真实的自己。”“不想和别人比,我想做自己。”

你有没有这样想过呢?“相比‘第一’,更想成为‘唯一’”,难道你的脑海中就没有浮现出“那首歌曲”里所唱的吗?

好的,那首歌终于要在这里登场了。

借用它的名字,《世界上唯一的花》。“摆在花店门口的花各不相同,但都很美。”“不要和别人比较,我们要活得像自己。我们本就是特别的存在。”

高唱着这些内容的歌曲,确实是一首名曲。

虽说是名曲,但我觉得,这是一首危机意识非常强的歌曲。

请试着思考一下。那朵花真的是“不争不抢地在水桶中自豪地昂首挺胸”吗?

实际上,那些花在被摆放到花店门口的时候,就已经进行过好几轮激烈的竞争了。

在农场和温室里被培育期间,花儿们为了开放得更艳丽,相互争夺土壤的养分。被夺取养分的花摇摇欲坠,不再鲜艳,在上市之前就被挑拣出,被废弃。

被送到店里以后,有的花花瓣被碰伤,或者枯萎了,也只能被废弃。

然后,在优胜劣汰的竞争后剩下来的精英中,也只有被精心挑选的花儿才能被“摆在花店门口”。

也就是说,那些花是在竞争中获胜的超级精英。它们原本是与“唯一”相距甚远的存在。在成长之前,有真正的唯一“那么,我们就不是‘唯一’了吗?”

我听到过类似的声音,这个问题的回答,一半是“YES”,一半是“NO”。

我绝对不否定“人要做自己”,但是——我由衷地期望大家能遇见唯一的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非常赞成歌曲里传达的信息。

然而,我觉得“本就是特别的存在”这一句有点违和。

听者总是会往对自己有益的方面理解,但是他们这样就误解了这首歌曲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他们将“做真实的自己”和“保留当前的自己”混淆了。“那么,不在竞争中成为第一,就没有意义了吗?”我也听到过类似的问题。它的答案是“NO”。

重要的并不是必须在和他人的比较中获胜。

我所说的“成长”,是完善自己。

也就是说,变成了比昨天更好的自己。

考试如此,企业的生存竞争亦是如此,人生中总是存在竞争,那么必定会有胜负,不是吗?

但重要的不是胜负。

人要从成功中和失败中学习,收获新的视野,再一步步向前,变成和从前不一样的自己,这才是重要的。

这样,在行动之前,真正唯一的人性就形成了。“唯一”绝对不是满足于“当前的自己”而停步不前。

我们并非“本来”就是“唯一”,而是“从现在起,成长之后”,变成了“唯一”。我们都是“不同的种子”吗?

那么,在“成长=别停下,向前走”这个公式里,什么是必要的呢?

虽然这样做有点执拗,但不好意思,请让我再说明下那首歌曲里的一句。

歌曲中唱道:“我们都是不同的种子。”

但我们人类不是“种子”,而是“土壤”吧?

种子相当于“课业”和“方法”。

课业,就是学校教授的科目和学问范畴,是走向社会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方法,就是如何学习课业并获得成果的手段。

所以我们是培育“种子”的“土壤”。人类不是“种子”,而是“土壤”

土壤的成分各不相同。有适合培育稻谷的土壤,也有适合培育番茄的土壤。

梨子、南瓜、葡萄、大葱、荞麦……适合培育它们的土壤都是不一样的。

回到刚刚我们指出的:学校教育的单一性。

学校教育的基本方针非常简单,那就是:“大家赶快来一起种植稻谷吧!”

然后,适合培养稻谷的土壤(学生),被认定为“优秀”。

但是,不适合培养稻谷而适合培养番茄、梨子、南瓜的土壤,会被认定为“不行”。因此他们完全被忽略了种植稻谷以外的可能性。

然后,那些被认定为“不行”的孩子,自己也开始认为自己“不管种什么都不行”,失去了自信,然后枯萎。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做什么?

答案很简单。番茄、南瓜、葡萄、大葱和荞麦……请尝试着去种植任何可能的东西。

地基很坚固的话,就算是去建造房屋、拿去出售也行得通。

就好比,我们如果要寻找“能获得成果的学习法”的种子,就要尝试各种方法,必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这片土壤的物种。

这就是本书所讲的,只属于自己的——“世界上唯一的学习法”。即使寻求“魔法”也没有意义

尝试挑战一切事物。

话虽如此,但很多人可能会失望——“必须去尝试很多东西吗?好麻烦……”

因为他们想的是,如果这个世上有唯一的最强学习法,并从我这里学到,那么“学习就一定会顺利”。

遗憾的是,这种方法不存在。适用于所有土壤并能培育出好作物的魔法种子,是不存在的。

我经常会感叹,像这样寻求“魔法”的人太多了。

不管是在补习班还是在社会,常常有人对我说“请教给我高效率的学习法”,这种话换句话说其实就是“请教给我能轻松获得成果的方法”。

但是,如我刚才所说,每个人都有合适自己和不合适自己的东西。

即使尝试了老师所教授的学习法,以及其他人的学习法,还是觉得它们不适合自己,你难道没有这样的经历吗?

对某些学生有效的学习法,对其他学生来说常常无法获得成果。所以,寻求简单又轻松,谁都能顺利成功的“万能”学习法,是不会有结果的。何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法?

看着那些“寻求魔法的人”,我联想到了那些“想嫁入豪门的女性”。

她们经常去东京大学医学部学生、公司精英职员常去的一些相亲晚会现场寻找结婚对象,或许这就是“想轻松地获得金钱和地位”吧。

但如果你想找东大医学部的学生作为配偶,成功率最高的方法是进入东大医学部。因为那时你的同届同学都是东大医学部的,你可以随意挑选。你肯定会想:“唉,那是不可能的。”但你如果自己都不付出相应的努力,能找到好的对象吗?

只想着“轻松获得成果”,就如同想从小船飞上豪华客船一样。

重要的不是等待从豪华客船上降下的梯子,而是自己努力划桨,架好梯子。

也就是说,不是去依靠他人的力量,而是自己去思考与实践。

所以我想说的是——“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法”。

但是,完全不知道如何开始的人,请不要放弃。

适合每个人的学习法都不一样,但短时间内准确找到适合自己的“世界上唯一的学习法”的方法还是存在的。

这本书所教的,就是最强的方法论。

这是我在长年指导各类学生——被人们称为“废柴”的学生——的过程中发现的。

具体的方法我会在第4章、第5章中讲述。改变了我的Y君的故事没有“战略”,任何事情都无法开始

在讲述“世界上唯一的学习法”的具体方法论之前,我想讲一个以前的故事,一个让我意识到学习本质的某个学生的故事。

我二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做补习班老师。

但是刚开始工作不久,我就有一种不对劲的感觉。

学生来问我问题,我进行解说,学生了解后继续学习……

我突然觉得:“咦,这有意义吗?”

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早稻田大学商学部会出什么题目,也不知道自己的学生想要考什么学校,我只是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所以我问身边的老师:“您是在了解了所有大学的出题倾向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的吗?”

然而他回答我:“不,不是。”

老师只使用教材教学,学生只解答眼前的问题,谁都没有去了解和分析志愿学校的考试科目、考题分数、出题倾向等等。

让人绝望的是,我们缺少达成目标最不可或缺的东西,那就是“战略”。

提到“战略”一词,你会想到什么?《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洞悉敌人,了解自己,不管是什么战役都能获胜。这句名言概括了战略的本质。

这句话的顺序也蕴含重要哲理。首先要了解敌人,在此基础上再(1)思考我方对策。如果是战争,要抓住敌人的弱点,如果是考试,就要知晓出题倾向再做应对,这是铁律。

但这个时候,大家都没有去了解“敌人”。当然,刚开始做补习班老师的时候,我也没有制定战略的意识。

厌烦了这种纯解答模式的我,马上有了“我不适合,辞职吧”的念头。

我完全丧失了工作热情,一段时间内缺勤好几次。

停止工作的第三天,补习班打来了电话。我说出了休息的理由和辞职的想法,然后他们对我说:“那这样吧,学生们也很担心你,你暂且过来和他们打声招呼。来一天就好。”于是,我第二天去了补习班。

然后,“在辞职前的最后一节课上”,我的命运被改变了。

改变我的是一位学生——Y君。

成绩最差,行为不良,但希望以超过偏差值60分的成绩轻松考上名古屋大学,一句话概括就是,他是个问题学生。

Y君说:“坪田老师不在的时候,我很寂寞。”

他觉得我的指导很有趣且通俗易懂,因为他觉得金发“非主流”(当时我的外表就是那样)的我很独特,很有趣。

Y君不能算是优秀学生,但他的话不可思议地让我很感动。“暂且工作到这个孩子考完试为止吧。”我这样想着。

就这样过了一年。

虽说很艰辛,但结果是,Y君考上了名古屋大学。他进入法学部学习,成为一个以做律师为目标的青年。

我也不再是从前那个我了。

支持一个从“不行”到“行”的学生,我感到有趣,有了使命感。

因此要如何去指导学生呢?

我自己作为战略的制定人,下面就正式进入正题了。只有“科学和热情的融合”才是成长的秘诀

我将《垫底辣妹》原型的经历,作为我职业生涯第一年的介绍。

垫底学生是沙耶加也好、Y君也好,都是从被大家一致认为“非常废柴”的目标中挑选出来的。

他们完成了从“不行”到“行”的“成长”过程。

那么,你们认为实现这种奇迹般“成长”的秘诀是什么?

现在给大家讲述的,就是答案。

一个是“战略”。

战略,是科学的一种,是分析对象、收集关联数据、预想攻略方法的理论步骤。

我当初感到压力,也是因为欠缺这一点。就算现在成了经营者,我也会给一起工作的人详细说明科学步骤的重要性。

社会上经常有电视剧里会出现的那种“热血教师”,对学生投放类似“总而言之,给我努力!”这种惊人的话。

电视剧是虚构的,在这种“热血老师”教导下的学生,最后都能迎来欢喜的结局。但是如果现实世界发生同样的事情,学生不会如此顺利地迎来好结局。

可能受到《垫底辣妹》的影响,有人常常认为我是“热血教师”,但实际上我是一个彻底追求数据的人。

没有任何理论根据就煽动他人说“只要做就能行!”的人,可以说是有罪的。

那热情是否完全没必要?并不是。

因为热情是成长过程中的巨大原动力。

人不是仅靠道理就能行动的生物

。世上有“感动”这个词,但没有“理动”这个词,对吧?这就是证据。“学生的本分就是学习,所以必须学习。”“这类知识对于这项工作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必须学习。”

不管这些话如何正确,仅仅靠此,学生是不会想要学习的。实现奇迹般“成长”的秘诀

因为它无法调动积极的情绪。

曾一度想要辞掉补习班工作的我,因为Y君的一句话而感动,继而想试着继续做下去。Y君能达到高目标,也是因为感到我的指导“很有趣”,从而开始体会到从“不行”到“行”的成长情绪。

仅仅靠理论也不行。必须将两者融合。

这也是本书所讲的学习法的根本。

讲理论的学习法有很多,讲唤起“热情”的学习法却很少。

实际上,难点就是“热情”这一方面。为什么?因为很多人的热情,在迄今为止的人生中,都持续不断地被冷水浇灭。

学习被认为是苦行修炼。

在单一的教育模式下,大家被“头脑聪明/不聪明”这类标签种植了劣等感。

这是不是非常残酷而且错误的观念呢?

我想在下一章和大家聊聊。

(1)编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日文翻译里,“知彼”在“知己”前面。第2章“聪明”的人都是什么样的?——笨蛋就算蒙混过关也是笨蛋“聪明”的人是天生的吗?“天生聪明”的人是不存在的

有一个词叫作“聪明”。

最近经常听到一个关键词叫“天生聪明”。

头脑聪明,学习就会好。人们觉得,一个人只要“天生聪明”,就算因一些不良影响落后了,也能立刻赶超。

这个印象就像“葡萄架”一样。知识也好,素养也好,都像是压弯了高架的葡萄,但一个人只要有“头脑聪明”这把高跷,就可以轻松摘到葡萄。

真是非常残酷的思考方式。有的人生来就被上天赐予了高跷,有的人却没有,没有的人如果觉得“好吧,真的很遗憾”,就真的没有补救方法了。

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有过这种想法。

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没有高跷”的挫折。

够不着葡萄的人,会嘴硬地说“反正那些葡萄很酸”,和《伊索寓言》里的狐狸想法一样。

这和最初的“讨厌学习”是一样的心态。

聪明,到底是什么?真的是生前就被赋予的便利商品吗?

我们应该完全舍弃这种想法。

你如果读过第1章,应该能多少明白一些。

高跷,是自己造的。

挑选素材、加工,然后为了使其不断发挥机能、更加结实而花功夫。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有“那个人很聪明”“那个人是个笨蛋”的想法吧?

但“笨蛋永远是笨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假设他现阶段是一个笨蛋,那是因为他没有创造出自己的高跷,他没有踏上“变聪明的步骤”。

为什么没有踏上呢?之前提到“只种植了稻谷却没有结果,所以被判定为无用”,他们有类似的过去。

周围人的这种判定,让他们越来越觉得自己是笨蛋。日本人几乎都有“自卑感”

是谁做出这种判定的呢?主要是大人们。

学校老师在日本教育制度支配下抱着这种观念,于是那些不合“标准”的孩子被判定为“废柴”,而这种判定渐渐变得理所当然。

遗憾的是,伤孩子越深,父母面临的工作就越多。

任何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在孩子出生的瞬间,父母会珍惜和感激孩子的平安诞生。

然而,一年不到的时间内,期望就变了。

父母希望孩子能早些说话,窥见他们新出现的学习能力后,他们会想:“我的孩子会是天才吗?!”

刚开始意识到孩子的能力时,父母多少会有一些过于乐观的评价。

这个阶段,他们可以说是令人发笑的“糊涂父母”了。他们的评价虽有偏颇,但也是向积极的方面发展,孩子大概是幸福的。

但之后就出现问题了。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会开始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做比较。

如果认识更加优秀的孩子,父母首先会遗憾“啊,我的孩子没什么了不起的”,然后又强制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更努力地学习”。

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就如我前面所说,学习的目的是成长,并非与他人做比较,而是改善自己。

但是很多父母没有这样的想法。

他们的期望就是孩子取得全班第一的成绩。如果升学的话,偏差值(分数)越高越好。他们把孩子的学习看成是竞争。

如果孩子没有在竞争中取胜,家长会明显地表现出失望的情绪。

结果,他们无疑是给孩子种下了挫败感。

纵观学生时代,有几个人能一直保持“不管做什么都拿第一”的成绩呢?展望整个日本,这些人的数量也在100以下吧?而除他们之外,其他孩子都会产生“自卑感”。

也许你会意外:即使学历非常高的人,也会有自卑感。

考入偏差值高的大学的却觉得“没能考入东京大学”,考入东京大学的却觉得“没能考入法学部”,这样的人太多了。大家基本上多少都会抱有落差感和挫败感。

因为父母这样做,孩子本人也会与他人比较,他们在自身的成长中,判定自己为“废柴”。感叹人生的前辈们——讨厌学习是连锁反应!

这种自卑感,会给以后的人生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第一,也是最大的影响:丧失挑战的精神。

孩子如果感受到了周围人的失望,就会很快丧失相信自己有可能的信心。“因为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平凡的人,所以不可能达到高目标。”孩子这样想着而放弃了本来的高目标,搪塞地定了一个好像可以达到的低目标。

这种思考方式变成了一种习惯,而孩子进入社会后受环境所迫,更加难以改变这种思考方式,更别提什么“成长”的话题了。

进入社会后,生活中虽然没有学生时代的定期考试,却有很多复杂的评判标准:执行力、统率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表现力。而且自己必须思考“什么样的行动”才能满足这些看不见的标准,这与他人对你的评价也是相关的。

但抱有自卑感的人们都认为只有特殊的人才拥有这些能力,是天赋般的“聪明”。他们被“我只有这种水平”这种思想所干扰,完全没有靠努力去争取的勇气。

他们被动地被灌输“做好工作,掌握这些知识”这类话,然后不情愿地翻开教材。但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又驱使他们中途放弃,最终,他们陷入一种令人沮丧的循环,并小声嘟囔:“如果上学的时候能努力学习就好了。”

这个时候,他们没有意识到,

这就是被“普通的大人们”伤害的后果。

结果悲惨的是,孩子们不只是被周围的大人强行种下了自卑感,而且被“我这是好心”给伤害了。

这和“这本书没趣味,虽然我不读,但是你要读”是一样的道理。

如此下来,孩子就遭受了父母从上一辈父母处遭受的伤害。

这无疑是负向的螺旋效应。

无论如何都要阻止这种“讨厌学习的连锁反应”,这个世界只有这样才会鲜活起来,不是吗?想到“我能行”,干劲却消失了?

这种父母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孩子只要肯努力就能行!”你坐在父母和老师身边听他们谈话时,难道没有听到父母对老师说过这句台词吗?

你在听的时候,难道没有想过“嗯,也许努力了就能行”吗?

而实际上,这句台词是丧失干劲的魔咒。

从心理学角度说,丧失干劲有两大原因——“认为自己有能力。”“自己想成为中心。”

这两点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干劲的源泉”吧?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认知心理学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佐伯胖先生曾阐述过这两点。

首先,我们从“认为自己有能力”开始说明。

认为自己有能力的人,面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和自我认知相反的情况时,会感到过度的不愉快和焦虑。

那当事人会怎么做呢?去忙别的事情:翘课去散心,或者沉迷于游戏,等等。

这样做的话,周围的人就会觉得“他考试成绩不理想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他忙别的事去了,这也没办法”,最后连他自己也会这样想。

将现实中的挑战推开,就可以说“我只要用心去做的话就能行”。

但另外一点,“自己想成为中心”该怎么解释呢?

不理解上课内容的状态,就像“与朋友疏远”的状态。

因为课堂的主角是“老师和优秀的孩子”。老师点名“上来解题”的都是优秀的孩子。这样节省了上课时间,但另一方面,我又有点同情不优秀的孩子,他们在课堂上成为陪衬,无论如何都成不了主角。

那该怎么出头呢?去妨碍课堂。

大声喧哗,把头伸出窗外,和校园里的不良好友讲话。他们在周围捣乱,成为暂时的主角。丧失干劲的两大原因

大叫大闹、在夜晚打破学校宿舍的玻璃、来回闲逛,他们这样做看起来像是充满活力的学生,实际上只是丧失了干劲,在逃避现实中的挑战。

这样下去,就会发展为“继续自我欺骗”的状态。每个人都能变聪明!可以只磨炼“自我欺骗的技能”吗?“自我欺骗”是一个多么残忍的词语啊。

这么想的人,又被“头脑聪明是天生的”这种设定禁锢了。

被叫作笨蛋的人,为什么会到“自我欺骗”的地步?

他们不知道,或者不相信,只要找到合适的学习法,无论是谁,头脑都会变聪明。他们只用这种“自我欺骗”的方式来蒙混过关。

这并不是针对那些沉迷于游戏,被称为“不良少年”的学生的问题。

在那些本来成绩不好,通过“学习”得到进步的学生们中,也有“蒙混过关的欲望”。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对速效的强烈需求”,即“想要马上就有良好效果”的欲求。

和这样的孩子见面时,都有类似下面的开场白——“期中测试的成绩很糟糕。请在下次考试前帮他提高吧!”孩子的父母跑到补习班来对我说。

测试完孩子本人的学习能力,情况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糟糕。

孩子已经是高中生了,然而知识水平还停留在小学生阶段。

这样的话,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现在能理解的阶段”之前降低学习难度,使孩子将积累下来的那些似懂非懂的知识点完全理解。

过去十年多的学习,其实都是一个个填坑似的学习行为,所以让他提高成绩特别耗费时间。

到期末考试前想要飞跃性地提高学习能力等目标,从时间上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如果孩子在期末考试中得不到好成绩,父母就会发火,说“这个补习班不行!”之类的话,最后孩子只能结束补习。更不用说那些不合理的要求了。

另一方面,也有应对这些要求的方法。“自我欺骗”是什么?

比如,把学校以往定期考试的题目拿来让他们练习,他们很快就能取得一个“还不错的成绩”。出题人如果是同一个老师,就会有相同的出题倾向;而且还有类似的题目出现。所以,他们这时记住以前的题目,成绩就能提高了。

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完全理解”题目。这无疑是在欺骗“笨蛋”。

而且可以说,在成绩好的孩子里面也有“隐藏的笨蛋”。

能认真听课,也能提升定期考试的成绩,但在实力测试和入学模拟考试中总是差那么一点——这是他们常有的模式。

为什么会这样?想必你们也明白了吧。每到定期考试的时候,他们只把考试范围里的内容记了下来,却没有系统地理解学习内容。

他们只是用取得眼前好成绩的技能,来保持“优秀孩子”的面目。

像这样“自我欺骗”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但如果一直这样自我欺骗下去,你是绝不会得到想要的聪明头脑的。当然,这也与成长完全没有关系。

追求短期的利益,而丢失了本质的、长期的、重要的东西的这种状态,是不是该改变了?

脱掉“笨蛋”外衣的你们,应该要开始改变了。一定能从“笨蛋界”脱离

当《垫底辣妹》成为人们的话题时,有人提出了这样的异议。“主人公沙耶加能大变身,到头来还是因为天生头脑聪明吧?”“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这样的大变身的。”

我在前面应该说过:“原因并不是天生聪明。”

我说过很多次,

聪明人的世界和笨蛋的世界,并没有明确的界线。

世上本来就有天生聪明和天生愚钝的人——这种认知在心理学界被叫作“固有智力观”。

与之相反的,叫“增长智力观”。这个观点认为,

的能力最初是很低的,但是后期可以无限提高。 我的观点也是如此。

现在,被人们叫笨蛋的人,或者自认为是笨蛋的人,一定都能向聪明的人进军。

是的,每个人都有可能。

沙耶加、第1章中提到的Y君,还有其他数不清的我教过的学生,实现了这种可能。

头脑的好坏,并非靠才能的高低,而是靠“是否有积累”。

不断地重复——不是“不情愿地”,而是自觉地不断重复——就能学到知识和技术。

我现在能流利地说日语,但是刚出生的时候并不会说。现在我能流利说出来就是无数次反复练习的结果。

如厕练习也是如此。刚出生的时候,大家都用过尿布,拿掉尿布以后到十岁之前,或者甚至在那之后,大家应该还会无数次地尿床吧。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体会“我能忍耐到什么程度”,最后终于练就了不尿床的技能。

爱因斯坦也好,爱迪生也好,马克·扎克伯格也好,最开始都和我们没什么区别。然而他们在这条道路上摸索着一直向前,到最后被人们称为“天才”。但他们在婴儿时期应该也尿过床。

不管是语言、计算能力还是身体技能,人们通过不断重复习得要领,通过“积累”储备优秀的能力。

越早进行这些重复工作的人,就成了我们常说的“聪明的孩子”。

孩子在学龄教育前进行多项反复练习,就能尽早掌握对应的能力了。

就算你现在住在“笨蛋的世界”,但你如果使用同样的方法,就能从中脱离。每个人都是笨蛋

首先,你已经认定了“现在的你是个笨蛋”。

抵抗过吗?你如果“无知”的话,该怎么办呢?(当然,有知识≠聪明。)

还有很多未知的事情。你难道不能接受它们吗?

我认为,基本上,所有的人类都是无知的。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但是,无知的范围仅因人而异。换句话说,“无用的范围”也是因人而异的。

学生不擅长的学科各不相同。如果有不擅长国语的孩子,就有不擅长数学的孩子。

社会人士也是同样的,经营者大多都不谙经理业务。

从我自身来说,我是教育方面的专家,但对食品一类的认知是极端薄弱的,不好意思地说,我连卷心菜、大白菜和莴苣都分不清。

大可承认自己不行,只要之后能努力做好就行。

是的,承认自己是笨蛋,是成长的第一步。

那么,在很多“做不好的事情”中,应该去努力做什么呢?如果是学生的话,自己有很明确的不擅长的科目,但社会人士要学习什么?

终于要来聊“社会人士应该去学什么”这个话题了。直白地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