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坛巾帼金伯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1 01:21:34

点击下载

作者:侯中伟,张国飞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坛巾帼金伯华

针坛巾帼金伯华试读:

前言

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针灸疗法理论与技术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针灸人。黄帝与岐伯等的君臣问对,成就了以《灵枢》为代表的针灸理论体系;扁鹊著《难经》,阐发针灸经旨,丰富了针灸理论;皇甫谧删浮除复,论精聚义,撰成《针灸甲乙经》,使针灸疗法自成体系;其后历朝历代,贤人辈出,涪翁、郭玉、葛洪、杨上善、孙思邈、窦默、徐凤、杨继洲、高武、李学川,直至民国的承淡安、黄石屏等,如璀璨群星,闪耀在针灸历史的天空。正是这些精英的薪火传承,才成就了针灸的繁盛大业。

北京有着800年的历史,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厚重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众多针灸名家。王乐亭、胡荫培、牛泽华、高凤桐、叶心清、杨甲三、程莘农、贺普仁……这些德高望重的针灸前辈,成为了北京近现代针灸学术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学术思想和精湛技艺推动了北京地区针灸学术的发展,在北京地区针灸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道德情操、学术思想和临床技艺是针灸界的宝贵财富,应当深入挖掘整理并发扬光大。

北京针灸名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委员会是在北京针灸学会领导下的一个学术研究组织,其主要任务就是发掘和整理北京地区针灸名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技艺,凡在北京地区针灸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德高望重的、有独特学术思想和临床技艺的针灸专家,都是我们工作的对象。我们本着客观、求实、慎重、细致的原则,力求全面展示针灸名家们的风采,展示他们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为推动北京地区针灸学术的发展,为针灸疗法促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套丛书对于我们来说是工作成果的体现,对广大读者来说是走近针灸名家,向他们学习的有利工具。通过它,可以了解这些针灸名家的追求与情怀,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可以分享他们的临床所得,使大家得到受用无穷的精神食粮。这就是我们编辑这套丛书的目的。北京针灸名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委员会《北京针灸名家丛书》编辑委员会2014年10月贺序

自古以来,中医学界是男性的天下,用中医的术语就是阳盛阴衰。这一方面与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识有关,封建时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很难接触医学知识。另一方面医学理论深奥,非一般人所能掌握,女性受教育程度不高,自然难登医学殿堂。故古代的女医生寥若晨星,史书有载的屈指可数,汉代的义构,晋代的鲍姑,宋代的冯氏,明代的陆氏,清代的曾懿,当属人中之凤,实百年难遇。迨至民国,西风东渐,男女平等之理念大倡,女子有机会接受教育,学西医者日渐有增,虽终不多,但已成星火。受不公正待遇之累,中医则仍如死水微澜,针灸一术更濒临枯萎,故女中医乃为罕见,操针灸以谋生者更难寻觅。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中医事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针灸队伍也逐渐壮大,习者日众,人才辈出,其中也不乏女性,她们和男同胞一样,活跃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同时也为针灸事业默默耕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一番成绩。原北京崇文中医医院针灸科的金伯华教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是我国针灸界为数不多的女性国家级名老中医,是北京针灸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我和金伯华教授相识已久,1956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成立后不久,她就来我院针灸科进修,和我坐对桌。当时的她青春年少,又经过朝鲜战场的浴血历练,英姿勃发,充满活力,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接触中发现她是一个性情中人,性格倔强,说话直率,快言快语,但对我们这些老师总是执弟子礼,嘘寒问暖,恭敬有加。她干活不惜力,学习很用心,尤其对《黄帝内经》的钻研很下工夫,实属难得。短短的一年时间,眼瞅着理论和操作水平提高了一大截,她高兴,我们也满意。我和她第二次接触是在1962年,那时北京市第二中医门诊部与北京中医医院合并,她到我院针灸科工作,此时的她已经是独当一面的优秀针灸大夫了。除了年龄和业务水平外,其他方面没有变,还是英姿勃发、充满活力,还是性格倔强、说话直率,对我依然执弟子礼。再后来,她借调到北京市崇文区中医门诊部(后改为北京崇文中医医院)担任针灸科负责人,以后一直在那里工作。虽然以后30多年我们没在一起工作,但也有过一些愉快的合作,我也尽量给她一些支持。以后随着社会活动的增加,一起开会交流的机会也多起来,我们又经常见面,她还是那样干练,那样直率,那样有礼,但是看得出她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大师范儿了。直到现在,我们还保持着联系,虽然近年来我行动不便,但还经常收到她的问候,年节她也总来看望我,这让我很欣慰,也说明她是一个很重感情、很懂感恩的人。

得知北京针灸名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委员会准备出版《针坛巾帼——金伯华》一书,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也引起了对针灸事业继承与发展的一些思考。发展需要继承(这在中医尤其重要),继承为了发展。发展固然需要接受新事物,接受新信息,但沉下心来研究前人的东西,从前人的经验中吸取养分,充实自己,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不但是继承的需要,同时也是发展的需要。但目前的情况令人心忧,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几乎成了学术界的顽症,更忧的是“寡人无疾”的蔡桓公不在少数。顽症不除,祸必至矣,病入膏肓,扁鹊难为!

金伯华教授的学术成就本书已有详细介绍,毋庸我赘言。我仅希望读者能从中学到她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潜心学问、不断探索的精神,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鲜活范例来思考自己今后的人生和学术发展轨迹,这对于针灸人才的培养和针灸事业的发展都是极有意义的事情。《针坛巾帼——金伯华》出版在即,特为之序。国医大师2014年10月编写说明

针灸之术有典可查,自《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始,至今已有2000余年。经《黄帝内经》奠基,《针灸甲乙经》专论,针灸遂成专科,历代先贤钻研探索,反复实践,针灸之术大昌,活人无算。迨至晚清民国,中医凋敝,针道式微,令人扼腕。赖新中国成立,中医针灸如久旱甘霖,重发新枝,当今更是生机勃勃,前景光明。我辈既入此门,则传承发扬针灸医术责无旁贷。

观今之针灸有成就者,男性滔滔,女性寥寥,为数不多的女性针灸家恰如万绿丛中一点红,令人赏心悦目,四九城内,这一抹红当属金伯华教授。金伯华教授出身贫寒,饱受磨难,新中国成立前夕毅然从戎学医,投身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经历战火的考验,九死一生。回国后改学中医,对针灸情有独钟,读经典,拜名师,善动脑,勤实践。多年的学习与临床,铸就了她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丰富了她的临床经验,终成针灸名家。金伯华教授的经历,充分印证了“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谛。

我们有幸拜于金伯华教授门下,沐其恩泽,蒙其解惑,耳提面命,聊得真传。跟师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她的学术经验,同时也领略了她的高尚医德和慈悲情怀,这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在提高自身水平的同时,也愿意将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整理出来,为针灸学术的发展做贡献。在北京针灸名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不揣鄙陋,编撰此书。

本书分为七章,从医家小传、医论撷英、用穴心得、专病针治、金氏治痹、师生情怀和薪火相传七个方面系统介绍金伯华教授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针法特色、临床经验和诊治验案,力图展示一个饱经沧桑、充满立体感的针坛巾帼的风采,同时也将我们的学习体会与读者分享。

本书的编写本着真实体现金伯华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诊治经验的原则,希望从众多的材料中提取最有价值的内容呈现给读者,虽经不懈努力,认真整理,也恐未能尽显金伯华教授的大师风采,遗憾只能留待日后慢慢弥补了,期待本书能对广大针灸中医同道有所裨益。

在本书的撰写及编纂过程中,感谢本系列丛书的总主编王凡教授,他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渊博丰富的医学知识,对编写过程中的错误及疏漏一一弥补,感激之情,难以表述。本书编委会2014年12月第一章医家小传金伯华,女,1933年生于北京。主任医师、教授,曾任北京崇文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北京分会常务理事、针法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金伯华从事中医、针灸医疗工作60年,曾先后获市、局科技成果奖4次。发表论文数十篇,撰写《金氏针灸临证精粹》等专著2部。一、出身贫寒 历尽磨难

1933年4月3日(阴历三月初八),金伯华降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回族百姓家庭。作为金家的第一个孩子,她的到来,给这个当时还算小康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小金伯华天资聪颖,活泼可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如果不是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她很可能会在安乐窝中长成大小姐。但是由于社会动荡,物质贫乏,使得她从小就经历了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苦难。也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生活中挣扎和成长,才磨炼了她的意志和品格,使她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可以从容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金伯华的父亲是遗腹子,老话叫墓生儿,出生不久母亲也去世了,成了孤儿。以后他父亲就由姨母抚养,姨母家境很好,供他上了商业大学,这样他的英文很好。毕业后又由姨母做主成亲。金伯华的母亲没有工作,是旧社会典型的家庭妇女。在金伯华记忆当中,她3岁时就随在铁路工作的父亲赴外地谋生。8、9岁时,她父亲给八路军秘密送盐,被侵华日军发现,遭到逮捕,关进了宪兵队。此后,她只得随母亲拖着两个很小的妹妹,回到北京的外公外婆家。

外公外婆住在阜成门外的水锥子,生活并不富裕,养活不了这一家子。于是母亲就到水锥子西边的农村买柴火,第二天早晨到城里去卖,挣点柴米钱养家糊口。金伯华也常随母亲去趸柴。那时的水锥子是郊区,再往西就是农村了,常有狼出没。有一次,她们娘儿俩拉着一排子车的木柴往回走,半路碰到了狼群,当时处境十分危险。她们听人家讲过,“狼怕圈,虎怕鞭,狗怕哈腰捡大砖”,所以就画圈躲狼。画几个圈,狼就站住了,娘俩就往回走一截。等狼靠近了,就再画几个圈,狼又站住了,娘儿俩就再往回走一截。就这样一点一点往城里方向挪。可是到后来狼越来越多,危机时刻,金伯华的母亲急中生智,把排子车里的木柴使劲晃荡,咣啷咣啷这么一晃,柴火稀里哗啦都散了,把狼吓跑了。娘儿俩把柴火一扔,赶快跑回家,总算捡了条命。

还有一次,母亲去农村趸白菜,很晚了还没回来。金伯华和两个妹妹在家,当时她们住在水锥子马路边上的棚房里,为了防狼,房子外墙上画着好几个大圈。天黑时,狼真来了,在门外嗷嗷叫着,还用前爪挠着门想要进来。金伯华就把两个妹妹嘴捂上,不让她们哭,她一边搂一个,说“不要哭、不要哭、不要哭,哭了狼要吃”。一直等到母亲回来,狼才离开。两次遇到狼都转危为安,金伯华的胆子越练越大,什么都不怕了。

为了生存,年幼的金伯华也捡拾废品去卖。当年和父亲在外生活的日子还算过得不错,回来后捡拾破烂,开始她还有点害羞,有时候还把头蒙上,怕人家看见。但为了不饿肚子,她不得不放下面子,捡拾破烂。她还捡些没烧完的煤核,填到炉子里,冬天就用这种方式取暖。有一次她捡到一块手表,高兴得不得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生存的危机使人根本没有什么拾金不昧的概念,母亲把手表卖了,几乎维持了她们近一个月的生活,能够吃点玉米面、菜帮子,有那么几天甚至能够吃饱肚子!那时金伯华虽然年纪很小,但带着两个妹妹,靠着母亲卖苦力过生活的这段日子,深深地留在了她的记忆当中。

1944年,因为城外日本鬼子老是抓“花姑娘”,再加上闹痢疾、霍乱,母亲就带着她们姐妹进城投奔她父亲的一个亲戚,当时人家请他们全家吃了顿饭,让她至今记忆犹新。其实吃的也就是普通的芝麻酱面。可那时她觉得太香了,因为从来就没吃过那么香的面。她奇怪,这世上怎么还有这么好吃的面条?真香!有趣的是,从那以后,金伯华说再也没吃到过那个味儿的面,也做不出那个味儿的面了。其实就是芝麻酱、花椒油,加点儿黄瓜丝,做法一样,可就不是当年那个味儿。

在亲戚家待了没多久她们就离开了,因为当时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很紧巴,再近的亲戚也不可能长期收留她们。后来她们在城里锦什坊街落脚,日子过得依然很窘迫。

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以后,父亲带着遍体伤痕回来了,之后在天津铁路上找了个工作,这样家里好歹算有了点微薄的收入,可以吃顿饱饭了。后来一家人又搬到了西城校场口,自此,少年金伯华开始有了稳定的生活,她和二妹作为插班生上学念书。那时候还有几个穷亲戚帮衬,她的大爷和三爷爷对她们很好。三爷爷在校场口卖老北京回民的“炸三角”,经常看见她们就招呼她们“过来过来,一人吃俩”。这给她们留下十分美好的回忆。

后来父亲又失业了,这下本来就不宽裕的生活如雪上加霜,最后竟到了揭不开锅的困境,只好住进锦什坊街里的清真寺贫民窟里。由于她家是回民,阿訇就把他们收留在清真寺里,生活更苦了,只能靠回回给点吃的勉强充饥。那时阜成门外有个倒影庙,庙里每天早晨施粥。她带着两个妹妹每天天不亮就得去排队领粥,用屉布包2包到3包粥,虽然半饥半饱,但尚能维持一天的生活。

因为总是喝粥,吃不饱,金伯华心里头憋着一股气,为此她还闯过国民政府,并巧遇蒋介石,那是1946年她13岁时的事。那会儿国民政府在新华门,当时蒋介石正在北平市政府,她知道后就大着胆子去闯市政府要见蒋委员长。门卫不让她进,她就硬往里闯。赶得也巧,当时蒋介石正在市政府的花园里遛弯儿。听见有人嚷嚷要见蒋委员长,就问:“谁啊,哪一个啊?”门卫说:“一小丫头片子,非要乱进。”“什么事啊?”“她说要见您。”蒋说“让她进来”。金伯华就进去了,见到蒋介石先深鞠一躬,说:“蒋委员长,您好。”蒋介石说:“你这个小丫头,你找我干嘛?”金伯华说:“我挨饿,没东西吃,我们家好几口子人没东西吃,整天挨饿,我都要饿死了!你是蒋委员长,你不管挨饿的人啊?”蒋介石说:“哎哟,你胆子好大啊。”她说:“再不大,我就饿死啦。”蒋介石看她很天真的,又很勇敢,十分喜欢,就叫门卫给了她两大桶奶粉,还给了两块大洋。这两桶奶粉和两块大洋可解决大问题了,早上打一桶粥,白天喝点奶粉,家里的生活又维持了好长时间。

为了生活,她还摆过小摊,由城外买来针头线脑、袜子、书本之类的在城里卖。才十三四岁的她,到城外头能背一袋子面进城,卖给饭馆,也能赚俩小钱。

1949年解放军到了城外,国民党军队撤出北平,从此,金伯华的生活翻开了新的篇章。二、华北军政 新路踩开

1949年2月,解放军进入北平后开始招兵,招兵分两类,一类是参军,另一类是为华北军政大学招生。这是一个天赐的学习良机!还不到16岁的金伯华想考华北军政大学,当时招生要求是高中生,而她只上了一年初中,怎么办?也是吉人自有天相,报考时正巧碰到了一个初中女同学,这位同学不但上了初中,还上完了高中。她非常同情金伯华,说没关系,你先报名,考试时咱们坐一块儿。考试的时候,俩人坐在一块儿,那个女同学答完就把卷子放到课桌上,金伯华就照着抄,很多代数、几何试题就这样解决了,金伯华幸运地参加完了考试。过了不到1个月,公布考试结果,金伯华真考上了,她高兴得差点晕过去,抱着同学激动的泪水哗哗地往下流。而她的同学虽然也通过了考试,但没有被录取,因为这位同学腿有点毛病,不符合参军条件。为此她很伤心,知道自己的腿有问题,当兵要行军打仗,腿脚不行怎么跟得上?她对金伯华说,你能考上太好了,你去吧。面试时招生人员看她是个又瘦又小的姑娘,本不想招收。但又看她是城市贫民,属于无产阶级,政治条件好,对共产党解放军一心一意,就招收了她。

当时她家境贫寒,姐妹4个,没有男孩,完整的裤子就2条,谁出去谁穿。三床被子,父母一床,姐妹4个盖两床。被子很薄,床上铺的都是草。她这一走就得穿一条裤子,拿一床被子。那个年代,“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旧思想根深蒂固,一个女孩子去当兵,简直是伤风败俗,家里人都反对,但金伯华不管这些。1949年3月初,她毅然决然离开家门,跨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参军后部队发了两身军装,还有被褥枕头,金伯华就把从家带来的裤子和被子寄回家去了。此事还登上了快报,称“穷孩子当兵拥护共产党,把家里带的被子、裤子都寄回家了,真是一个孝顺父母、疼爱家庭的好兵”。金伯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在部队这所大熔炉,她打开了智慧的大门,穷人出身的她,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她上课认真听讲,努力学习社会发展史,学习日本侵略史、讲共产主义。因为她意志坚强、脑筋聪明、干活勤快,经常得到上级的表扬,她成了一个典型。部队成了金伯华的人生转折点,不仅使她觉悟有了提高,其物质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1949年8月,华北军政大学由长辛店转到了石家庄。搬迁之后,一部分学员被分到文工团,一部分被分到白求恩医校。金伯华进入了白求恩医校。虽然她文化水平低、身体弱,学医对她来讲确实比较困难,但好在她聪明、记忆力好,还是坚持下来了。那时候她身体不好,经常吐血、咳嗽,是不是肺结核她也不知道,经常住院,出院后接着学。当时学生理解剖没有人的尸体供教学用,学校就用猪代替,把开膛的猪吊起来做标本,学习解剖知识。直到现在,她都清楚地记得骨骼肌肉脏腑组织的位置和功能,为后来学好针灸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后来部队到白求恩医校要人,她和其他4位同学被调到十九兵团六十八军,分配到了司令部卫生所,担任医助,也当护士。她适应力和动手能力都强,到部队后很快适应了环境,能熟练地开展工作。一般头疼脑热的内科病或一些外科病都能处理。眼睛有病需要结膜注射,她也注射的特别巧、特别轻,给部队战士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三、浴血朝鲜 身心锤炼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951年10月,金伯华成为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随军来到抗美援朝战场,她所在部队驻扎在摩天岭。起初她在司令部卫生所工作,后被调到十九兵团第三野战医院。金伯华成为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野战医院,金伯华主要从事战场抢救工作,抢救回来的伤员被送到医院治疗。一些轻伤员就地治疗,恢复后就重返战场,重伤员则需做大手术,还有些伤员则因为当地条件所限无法医治,只能送回国内。一次,金伯华她们护送一批伤员回国,当时共有3辆车,金伯华坐在中间那辆。当车开到一个山顶上时,突然遭到十几架敌机的轰炸、扫射。可巧金伯华乘坐的那辆车正转到山窝里,前面那辆车掉到山沟里了,后面那辆车也被炸坏了,只有金伯华乘坐的这辆车安然无恙。回国的路途遥远,又异常艰苦,他们不仅要躲避敌机的轰炸,还得想办法解决路况问题,有时甚至要找当地百姓搭桥过河,填炸弹坑。没有水怎么吃饭?他们就一口炒面就一把雪解决。更棘手的问题是,伤员多,药不够用,很多伤员伤口感染化脓,怎么办?这时金伯华想起了家传的经验。北京西单原来有个金回回膏药铺,那是她爷爷辈儿开的,著名的中医皮科专家赵炳南是她舅姥爷,她小时候在那儿耳濡目染受了不少熏陶,其中治疗疮疡的方法她也略知一二。于是她剪下自己的辫子,烧成头发灰,再把国内支援的鸡蛋粉在瓦片上烧成油,将头发灰和到油里,敷到伤口上,竟然控制了感染。就这样,她们共走了九天九夜,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国内,安置好伤员后,她们又马上返回朝鲜。

当时朝鲜战场战况非常惨烈,美军为取得战争的胜利不惜血本,对志愿军阵地反复轰炸,常规炸弹、燃烧弹、子母雷等轮番使用,最后竟丧心病狂地使用了细菌弹,妄图以细菌战赢得胜利。细菌弹里面藏着蜘蛛、苍蝇、蚊子、蟑螂等携带大量细菌的生物,随着炸弹的爆炸散发出来,造成恶性传染病,这是一种极为卑劣和恶毒的手段。一次,敌机在离司令部驻地不远的一个村庄投了细菌弹,金伯华他们被派去消毒,军令如山,她们迅速赶到那里开展工作,作为一个年轻的毫无经验的女战士,她对这些毒虫自然心存恐惧。但想到朝鲜人民的生命受到了威胁,无数无辜的人将会因此失去生命,她就毫不犹豫地穿起防护服,戴着口罩,背着药枪,投入到了紧张的消毒工作中。非常难得的是当时还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消毒细菌弹(左一为金伯华)

在朝鲜战场,敌人的凶恶和环境的恶劣,使每个人都面临着生死的考验,而金伯华的生死考验更具有传奇色彩。人们都爱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危险的程度,她先生则幽默地说她们是“十死三生”——当时她们一起赴朝参战的同伴共有10个,回国时只剩下3个了。而金伯华真是经过了九死一生的历程才幸存了下来。

那时候,她身体极弱,抵抗力差,先后得过战壕热、猩红热、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尤其是得伤寒的那次,竟然到了不能吃喝、奄奄一息的地步。万幸的是当时野战医院教导员肖秀芝是营级干部,有特殊供给,她把蔬菜、水果、罐头让给她吃,愣是将她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而更危险的考验是来自敌机的轰炸。

金伯华所在的野战医院设在防空洞里,与司令部的军长、政委等高级首长住在一起。那时经常有敌机来轰炸、扫射,处境异常凶险。可能是吉人自有天相,金伯华有好几次差点牺牲,但每次总能死里逃生。

有一次,医院的其他医生和护士都上山去打柴,只有金伯华在防空洞留守,教战士们写字。突然来了30多架敌机,把卫生所给炸了。山上的同志们无不心惊胆战,认为这次小金肯定完了。敌机走后,他们急忙下山来找她,没想到金伯华竟从废墟里钻了出来,拍拍身上的尘土,啥事没有。原来,卫生所后面有个土坑,比脸盆也大不了多少。听着飞机轰鸣,她窜出来就蹲在坑里头。那会儿正是冬天,她头上戴的棉帽子都被炮弹皮给削走了,她却毫发无损。

还有一次更加凶险,当时她和战士们在一起,听到飞机轰鸣,知道不好,就急忙跑上山去隐蔽起来。那时金伯华年纪小,身体单薄,看到一个葡萄架,觉得能遮住自己,就奔到葡萄架下,底下铺了个军大衣侧猫着躺下。炮弹爆炸声震耳欲聋,机枪声密如爆豆,十几分钟还没有停止。金伯华边听边等,突然,金伯华觉得一排机枪子弹贴着她的腿边扫了过去,腿凉飕飕的,她想肯定是腿受伤了。敌机走后,她大声呼救:“我挨炸了、挨机枪金伯华与朝鲜老乡在一起了,快来啊……”当时有个叫陈燕的医生朝她边跑边喊:“小金子你别动,我来扶你!”当她正要伸手扶时,金伯华竟奇迹般地站了起来,用手往腿上一摸,并没有血迹,再把军大衣提起来一看,只见7个弹洞赫然在目,7颗机枪子弹穿过军大衣钻到地下去了,愣没打着她的腿。至今回想起这件事,她都觉得庆幸和不可思议。这件军大衣她一直收藏着,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才找不着了。

1953年上半年,一天金伯华在背完伤员后突然吐血,而且还很严重。部队领导决定送她回国治疗。回国后,她辗转于吉林、大连等地的多个医院,最终确诊为肺结核、左肺空洞。身体的不适固然使人沮丧,但感情上的挫折则更令人痛苦。养病期间的金伯华经历了肉体和心灵的双重打击。原来,部队给她介绍了个男朋友,是个参谋,后来晋升为参谋长,两人处得还不错。后来参谋长听说女同志得了肺结核就不能生育了,大概是受封建思想影响太深,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参谋长在情场上退缩了。于是金伯华在结核病治疗最困难的期间收到了他的一封信,信中表达的意思是因你得了结核不能生育,就不要再留恋我了。虽然也安慰金伯华要在国内好好养病,但那不过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客套话了。可想而知,读罢来信的金伯华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望着病房里四周雪白的墙壁,想着在北京的母亲和在内蒙古的父亲,贫寒的家境,没有亲人的探望,治疗的不确定性,未来在哪里?她感觉自己真是到了绝望的深渊,那种悲伤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然而,面对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顽强精神的金伯华没有自怨自艾,没有倒下,她凭着自己超强的抗打击能力,给参谋长回了一封信,一张信纸只有10个大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吉人自有天相。卸下了精神上的包袱,金伯华调整好心情,专心养病,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还经常打乒乓球锻炼体魄,不到半年,身体完全康复了。不仅身体复原,心情也更加舒畅,更重要的是意志更加坚强。以后她成家立业,子孙满堂,这是后话。

身体复原后,她立即二次入朝,又回到原来的野战医院,继续医疗护理工作,直到1954年板门店和平谈判结束。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在朝的同志陆续撤回国内,安排到地方工作。1954年8月,金伯华随大部队回到祖国,当时她已经是正班级,按规定可以转业。本来上级安排她去河北省工作,但老北京的情结驱使她坚持要回家。1954年11月,金伯华结束了传奇而难忘的抗美援朝经历,带着旺盛的斗志和身心的历练,以及一笔医药费、复员费回到北京。四、报效祖国 “二门”新篇

金伯华返回北京后,政府给她安排了住处,还安排她去参加卫生工作。仅休息了2天,她就去北京市卫生局报到了。卫生局医政科负责接待的同志告诉她,国家正在大力发展中医,问她是否有意从事中医工作。金伯华当时很兴奋,说:“我家里就有中医,赵炳南是我亲戚,西单那个金回回膏药铺也是我祖上开的。”负责接待的同志听她一说也很高兴,说:“咱们正在准备组建北京市第二中医门诊部,你去组建怎么样,给你配个秘书。你先到东城区卫生局报到,然后由东城区卫生局再分配你过去,再给你安排人。”

就这样,金伯华来到东城区卫生局,受命在北池子妞妞房一所很大的房子里筹建北京市第二中医门诊部。局里还给她派了个秘书兼干事,两人就开始了组建工作。她们把当时社会上很多名医都召集到了一起,有内科的武阴南、李建昌、靳鹤泉、方鸣谦、刘光荣、张有松;儿科的袁树庄;皮科的赵炳南、何汝汉;骨科的赵锡五;痔科的杜家模、王志超;针灸科的刘凯、王乐亭、李桂林、胡荫培,后来又来了张士杰。北京市第二中医门诊部初具规模,后来越来越红火。北京市第二中医门诊部医师合影(前排:左一靳鹤泉,左二赵锡臣,左三张友松,右二唐友三;后排:左一秦厚生,左二方鸣谦,左五孔祥奇,左七金伯华,右七周国璋,右六王志超,右三李德衔,右二李建昌)

以前,中医诊所是不分科的,但这么多人在一起,各有所长,不能不分。金伯华就在预诊室根据病人病情给他们分科。使这些老中医都能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3个月后,卫生局又派来一名护士协助工作,金伯华就将预诊室的工作交给护士来做,她得以有时间跟这些老中医学习。她是边兼着行政工作边学习,先跟着武阴南、周国章学习内科。一年多后,党组织又决定让她去针灸科,她起初还有点儿不情愿,觉得内科学的好好的,干嘛又上针灸科呢?可是她是党员,是党员就要服从党的决定,必须去,于是她又来到针灸科跟着针灸专家刘凯学习,现在来看,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正是这段时间奠定了她针灸的理论基础。

在第二中医门诊部的工作很有成就,金伯华一方面学习中医药知识,同时在这里负责行政工作和青年工作。敢于创新的她曾组织大家搞了一次中药制剂活动,她们把传统中药制成丸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好,不但来诊病人多,每年还能上缴很多利润,因而受到上级领导的赞赏,她也因此获得“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和“全国妇女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两个奖项,并受到了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卫生部部长李德全还和金伯华握手。北京市第二中医门诊部医师集体制作中成药

1956年,金伯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将此视为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她决心为了崇高的理想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五、群贤汇聚 针道传扬

1956年下半年,金伯华奉调到刚刚成立不久的北京中医医院进修,为期一年,这段进修经历对金伯华针灸理论和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影响极大。

当时金针大师王乐亭任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金伯华和他在同一个诊室。同诊室的还有夏寿人、贺普仁等针灸前辈,贺普仁就和她坐对桌。虽然没有正式拜师,但这些前辈都成了金伯华的启蒙老师,跟着他们边工作、边学习,很受教益。她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名家们的不同绝活,如王乐亭擅用六寸金针治瘰疬、金针十二透治疗顽固性中风。类似这种王乐亭针法的精华,金伯华都悉心掌握了。还有胡荫培擅治脾胃病,针法独特,喜欢一步到位;夏寿人治三叉神经痛、面抽、面瘫有绝招,采用上病下治的方法,效果非常好;贺普仁研究高血压的针灸治疗,他的观点是,高血压的治疗要引火归原,心源性高血压、虚证高血压、实证面红耳赤甚至肝阳极度上亢者都要引火归原,可以通过艾灸神阙、涌泉、气海、关元来达到这个目的。在北京中医医院的2年里,她的针灸理论和技术水平在和这几个前辈的学习和工作中得到了飞越式的提高。

虽说是进修,但金伯华很快就小有名气,很多病人都来找她看病。一方面是针灸前辈们对她的影响和指导,另一方面是从1956年到1958年她参加了北京市卫生局举办的西学中班,这个西学中班的课程完全按照中医学院的设置,包括内经、伤寒、中药、针灸、摄生等13门课程。在这2年半的半脱产学习中,金伯华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其中,顺利通过了全部课程的考试,其中内经、针灸、摄生3门课都是满分。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获得了毕业证书。随后,金伯华又参加了为期一年的经典著作研究班,专门学习《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这4部经典。通过两个学习班的学习,金伯华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水平又上了一层楼,为她今后的学术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她在临床仍以《内经》为基础,直到现在13门功课学习、研究班、经典研究的笔记还都留着。就连国医大师贺普仁也肯定地说:“这金伯华《内经》底子厚。”

进修结束后,她又回到第二中医门诊部工作。1962年,北京市第二中医门诊部与北京中医医院合并,金伯华再次来到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这次不再是进修了,而是来工作。那时针灸科主任已经由贺普仁担任,她在贺普仁的领导下工作。通过中医理论基础的学习,同时吸取同行前辈的精华,再加上几十年在临床中的不懈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金氏针法,包括补法、泻法、平补平泻法、烧山火、透天凉,还有齐刺法、扬刺法、围刺法、柳刺法、梅花刺法、齿轮刺法等,临床疗效卓著。那时候她已经独立门诊,而且名气也渐渐传开。金伯华参加学习班的证书

第二中医门诊部跟北京中医医院合并时,大部分医生被分到北京中医医院,还有一部分医务人员在崇文区建立了一个中医门诊部。同样汇聚了各科人才,有武阴南、靳鹤泉、王开明、杜家模等。有趣的是,金伯华她们到北京中医医院工作期间,崇文区中医门诊部各科发展都很快,唯独针灸科发展不起来。因为当时的李桂林老大夫比较保守,他带了一个学生是基督教徒,虽然看病也比较平稳,但病人就是不多。没办法,崇文区中医门诊部只好又向北京中医医院借调金伯华,当时提出只借调3个月,说把这个医院针灸科给弄起来就让她回来。金伯华信以为真,就去赴任。到医院才发现,很多环节都有问题,消毒器具、针具和其他设备都不全,这样怎么工作?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所有设备都添置齐全。从第二个月起,门诊量就开始增加,到了第三个月,门诊量基本饱和。按照事前的约定,三个月后金伯华该回北京中医医院,可崇文区中医门诊部却把她档案调了过来,不让她走。就这样,金伯华在崇文区一待就是30年。由于她工作出色,还被任命为门诊部主任兼书记,而这里也成了她临床生涯的主战场。1972年,原来的崇文区中医门诊部改名为崇文中医医院。最后金伯华还是从这里离休的。六、相濡以沫 不屈志坚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与其他成千上万无辜的人一样,这场运动也对金伯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她成了资本主义的黑苗子、新生的走资派,大帽子一个接一个,要被砸烂狗头、挨批挨斗、靠边儿站。可是她心胸坦荡,毫不畏惧。因为她自知历史清白,所以她毫不惧怕。在这样的逆境中,她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坚持学习、坚持研究,造反派让她劈木材、刷厕所,没关系。劈木材的时候她听收音机,造反派不允许,她就说是听毛主席的声音,造反派拿她没辙。让她写检查,做检讨,当着造反派她就写就做,造反派一走,她就从屁股底下拿出医书,开始写论文。就在那样的恶劣环境里,她先后写出“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100例”“针刺治疗精神病”“针刺治疗卒中后遗症”3篇很有价值的论文。几十年后她在回忆那段经历时还说:“要写啊,要坚持学术啊,学术不能丢!”金伯华和她的先生

在金伯华的生命中,她认为有一个最需要感谢的人,就是她的先生。她们相濡以沫、互励互勉,走过大半人生历程。

金伯华的先生是空军二高专(后来的空军学院)的一名教官,教毛泽东思想。他们经人介绍相识,于1957年结婚。当时部队在西三旗,结婚时家里几乎什么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只有一张床和几把椅子。几个纸箱子码好,上面蒙一块白布就是桌子,上面搁点儿茶具。那时的婚礼非常简朴,没有酒席,就在大礼堂的一个长桌子上撒点儿糖,放些烟,男方那边来了一些战友,女方这边是第二中医门诊部的同事们,两边儿说说笑笑,就算举行婚礼了。当时女方这边的人还以为有饭呢,结果都是乘兴而来,空腹而归。大家才知道军人是这么结婚的。

自从和金伯华相识,她先生就对她的事业给予了无私的支持和帮助。金伯华下班回家很晚,他不但从来没有埋怨过,还自觉地将家务承担起来,金伯华主要负责安排,具体活儿基本由先生来干,直到现在,家里衣服都是她先生洗。金伯华发了工资全部上交,由他先生来管理,这样的良好分工给金伯华的学术事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使她能够集中精力钻研业务,心无旁骛地看病、开会、讲课、写文章。金伯华这样描述她老伴儿,“正直又善良,给了我很多温暖,特别是在艰苦的时候”。“文化大革命”期间,她先生也遭受批斗,被关在弹药库里头,造反派逼他自杀,他坚决不就范,他说为什么不好好活着?我是贫农,也是要饭参的军,也是红小鬼,也参加过抗日战争!造反派又逼着金伯华和他离婚,说他是反革命、反动派。金伯华正义凛然地说:“你就是把他骨头给砸烂,也找不出一个反字儿来。”造反派步步紧逼,问:“你是走你的独木桥还是走你的阳光大道?”又给了她一根筷子,说:“你要走独木桥就这一根儿筷子,就折了;你要走阳光大道,这儿一把筷子,就折不了。”金伯华那会儿脾气很硬!把那一把筷子拿来,噼里啪啦,全折了。“告诉他,你看折了没有?照样折,就是不离婚!”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伉俪情深。金伯华十分感谢她爱人在事业上、生活上给予的关心和照顾,她常说:“我事业发展的成就,有爱人的一半儿!”七、醉心临床 治学谨严

1972年崇文中医医院成立后,在金伯华的带领下,针灸科红红火火、风生水起,当时崇文中医医院针灸科只有40张病床。她还立足临床,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不少造福百姓的科研成果。

那时候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提倡研发中药制剂。金伯华勇担重任、带头创新,连续开发了3个中药注射剂,效果都很好。其中有用锦灯笼制剂治疗扁桃腺炎,用垂盆草制剂治妇科病,而最成功的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追风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很顽固的疾病,难以根本治愈。“追风速”研制出来后,先是在医院工作人员内部、亲戚朋友中试用,效果非常好。当时的崇文区卫生局局长非常重视这个制剂,专门指导金伯华开展用穴位注射“追风速”配合针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的研究。在局长直接指导下,崇文中医医院成立了以金伯华为首的类风湿研究小组,成员还有王淑香、吴乃彧、王利、李其英等。起初课题组只能化验类风湿因子、血沉、抗“O”等3项指标,后来增加了X光片检查及C-反应蛋白化验。研究显示,“追风速”配合针灸效果很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这个类风湿小组为基础,逐渐发展成类风湿科,人员也达到13个。“追风速”科研小组成员合影

当时金伯华运用中药针灸治疗类风湿显效率达56%,这个水平可以说超过当时的国际标准。她们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北京市科委的肯定,在“八五”攻关项目中给她们立项来专门研究类风湿病的中医治疗。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金伯华尝试与西医合作,把观察的病例、片子及化验结果拿到人民医院、北大医院,和骨科及外科专家探讨,希望能够合作创新。在与某主任研讨时出现了一段在特殊情况下的有趣对白。

主任:“金大夫,你研究这个真不简单啊,这个类风湿经过你这个治疗能达到这样的水平,那就很不错了。”

金伯华:“好啊!那咱们合作吧,您来搞科研这部分,我来搞临床,因为我们没有条件,医院小啊,这是‘八五’攻关规划啊。”

主任:“我跟您说,您这个研究,根据您给我们这个病例,我们不能否定。可是多少年来我们认为,是类风湿就治不好,治好的不是类风湿。”

金伯华:“那你们看我这是不是类风湿啊?”

主任:“您这个我不敢否定。”

金伯华:“那不敢否定,我这算不算好了啊?”

主任:“算好了,算好了!”

金伯华:“那您怎么这么说啊?”

主任:“关键是跟您合作困难。”

……

最后还是达成了与两家医院合作的协议,最终顺利完成了这个科研项目。研究显示,该病临床治愈率能达到11.6%,而且这个治愈率是经过3年追访得出来的,这个结果直到现在仍然非常难得。这个项目获得了包括3个北京市科技成果奖、4个局级成果奖的共7项奖励,还获得了世界传统医学生命力杯奖,金伯华也因此被评为世界杰出人物。之后她又被评为“百名优秀知识分子”,并享受了第一批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工程院院士程莘农对她的研究给予高度评价,他在科研成果鉴定会上说:“金大夫,你研究这个类风湿,是给咱们针灸界开了一朵鲜花。”金伯华对程莘农院士的发言至今还记忆犹新,在后来她的《金伯华治痹经验集》一书中,程莘农院士还亲自作序。“追风速”鉴定会专家合影(前排:左一王木琴,左二程莘农,左三杨甲三,中贺普仁,右二危北海,右一张士杰;后排:右六金伯华,右五马静,右四王富贵)

金伯华教授还3次参加世界针联针灸大会,3次都做了发言。参会的文章,被译成中、英、日3国文字,并在大会发表。除了类风湿研究,金伯华还参加了经络感传研究,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展经络冷光、热光研究,都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获得了奖项。八、攻坚克难 海外传扬

金伯华注重理论学习,更注重疑难病的诊治,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痛苦。她钻研穴位、挖掘刺法,独创了柳刺法、齿轮刺法,讲究三度齐刺,对内、外、妇、儿各科多种疾病,尤其是痹证具有独到疗效。她不仅在国内有很高的声誉,而且还享誉海外。金伯华在美国纽约讲学

那是1995年,美国某知名集团董事长亲自给金伯华打电话,请她到美国为他患有严重类风湿病的夫人治疗。金伯华应邀前往,经过3个月的治疗,他的夫人竟由以轮椅代步恢复到了能够自己上下楼。从洛杉矶到夏威夷,他夫人坚持不让金伯华走,非要继续治疗,而且要教会她女儿。她许诺可以帮金伯华办绿卡,可以付一年几十万美金的高薪,只要她同意留下,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当时给这位夫人做治疗时用了“追风速”制剂,由于资金问题,“追风速”的产品制作在国内总批不下来。美国人把“追风速”拿到他们的药物研究所去化验,回来跟金伯华说药物很安全,没有毒副作用,并表示既然在中国没有获批,那么可以和他们合作,在美国生产,然后到中国去销售。面对这样优厚的条件,金伯华丝毫没有留下的想法,她婉言谢绝了对方的好意,她觉得自己出生于穷苦人家,是党和国家的培养才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自己是共产党员,要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况且,针灸是中国的传统医术,要想继续发展,提高水平,离不开国内的土壤。自己的家在中国,自己的根在中国,必须回来为祖国人民服务,为祖国的患者服务。所以金伯华只在美国逗留了3个月就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

金伯华去过很多国家,美国、日本、德国、马来西亚等,在哪国都一样,治好病就走。

金伯华中年的时候,事业达到了一个高峰,经常受邀参加学术研讨会,开展学术交流,除中国台湾、新疆、西藏外,她走遍了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90年,北京市认定金伯华为第一批名老中医指导老师。2012年,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又为她在朝阳中医医院设立了“金伯华名家经验传承工作室”,挂北京市和朝阳区两块牌子,同时也是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选定的“老中医3+3工程”人选。2012年8月金伯华参加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拜师大会(左为彭冬青,右为张国飞)

2012年,金伯华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评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并招收第5批弟子。现在4批高水平弟子的传承工作已经完成。不少弟子已经独立开诊,甚至走出国门,她已是桃李满天下。

直到现在,年逾八旬的金伯华仍坚持在临床第一线,依旧孜孜不倦地看病、授徒、讲学。她用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爱浇灌着自己从事的针灸事业。第二章医论撷英金伯华教授精通医理,疗效卓著,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她勤求古训,秉承古医精华,领略针灸古道;她博采众长,结合临床实践,探研精深医理;她爱患似亲,爱徒如子,在其临床生涯中凝练了丰富的医学思想、医论精要,为后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谈针论道

金伯华教授针灸技艺炉火纯青,不仅注重针技,更强调学术思想和理念。她认为只有将理论和思想融会贯通,将针灸用活,才能取得一流的疗效。《内经》被奉为中医针灸的圭臬,她的学术思想无不出于其中,但又不拘泥陈规,而是取其精华、有所创新,使她的临床丰富多彩,给人以深刻思考与美的享受。

1.防微杜渐

金伯华教授谨遵《内经》预防为先的思想,在临床上强调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这一思想贯穿其临床始终。她总是告诫学生要以《内经》为法,注重预防。每谈及此,她便会引经据典,《素问·上古天真论》开篇便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提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些都是预防疾病的经典理论。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这是有病早治防其传变的论述。

她认为疾与病不同,应该分开来看。疾是疾,病是病。疾为未形成的病证,即现在所谓的亚健康,有时候感到倦怠乏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际上是有疾,此时恰是治疗的最好时机,应该采取预防措施,也就是前人所讲的上工治未病,这完全符合《内经》未病先防思想;病为已形成病证,此时重在于治,不治必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转重,这即是已病防变。为医者只有防微杜渐,才能成为上工。亚健康时各脏腑功能不见得有问题,但很多年轻人猝死,出现症状时不治疗,等形成病则为时已晚。所以任何病都是从疾开始,疾不做及时有效的治疗才形成病。

2.三因制宜

金伯华教授强调三因制宜,其思想与《内经》如出一辙。

因时制宜者,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司气以热,用热无犯;司气以寒,用寒无犯;司气以凉,用凉无犯;司气以温,用温无犯。”这是告诫医者用药勿犯四时寒热温凉之气。为此,她用针时始终贯彻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的原则。

因地制宜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论述东南西北中各地发病特点极为详尽,东风、南热、中湿、北寒、西燥。当今时代由于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气候对人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但同时出现了一些反季节、反地域的疾病,例如空调病等。她强调:一定要掌握患者的生活习惯及环境,才能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者,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又如《素问·征四失论》曰:“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她在临床工作中十分注意患者的体质、生活条件、饮食二便等。施针用药都始终贯彻因人制宜、祛邪而不伤正的原则。

3.标本先后

标本先后即因病之主次而先后施治。《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有关标本先后施治的大法在《素问·标本病传论》中言之最详,兹不赘述。在临床治疗老年病、慢性病中,单一病种越来越少见,往往是诸病夹杂,此时辨明标本主次就显得尤为重要,金伯华教授通常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但有时也标本兼治,或以药固本、以针治标,或治标治本交替进行,总之以患者所痛为急,或擒贼擒王、直捣病所,或迂回偷袭、曲线救国。

4.治病求本

这是《内经》治则中十分重要的一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这也是金伯华教授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不管在临床中使用何种方法,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治病求本。审病求因,只有知其本、得其因,才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了然于胸。故她在五脏六腑中最重视心,她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如果身体是一个国家的话,心即是最高领袖,国家只有天子贤明,方能国泰民安。人体也是一样,只有心正,才能气血调和,百病不生。故她在临床时中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患者排解心结,她认为百病十有八九由心而生,换言之,皆气滞所得。只有内伤七情、气滞血瘀,方会外感六淫、为邪所乘。应用到临床,不光众所周知与情绪关系较密切的循环、消化、内分泌系统疾病,即便看似毫无关联的痹证,她也常从心经入手、辅以肾经。通常痹证患者久病饱受其痛,心情郁结,每遇情志低落即易发病,遇这样的患者,她总与其开玩笑,给患者以信心,然后施针用药开其心胸,再治其痛,这样往往事半功倍,难怪患者见到她总自觉症状立减。

5.针药并用

金伯华教授认为:病情杂,治法就要多样,故她临床离不开针药并用。例如:老年患者往往心血管系统疾病、脑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退行性骨关节病等汇集一身,孰轻孰重难以区分,疾病之间又会相互影响,治疗起来单一方法往往相互掣肘。这时就要根据临床表现,分清轻重缓急。如果患者体质尚可,只是因为骨关节病造成行动不便,就应用针灸解决骨关节问题,用中药调治内科疾病,即用针祛邪、以药扶正。如果患者体质虚弱,骨关节病就成为次要矛盾,就相应地用针灸疏通经络,用中药扶正固本。总之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针灸或中药的应用都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合理搭配,千万不可为求急功而壮邪伤正。

金伯华教授早年研修针灸之前的专业是中医内科,故她对中药方剂的应用得心应手,经过多年针灸临床,她常用的方剂越来越少,无非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生脉饮、独活寄生汤、瓜蒌薤白汤、桂枝汤等有限的几个,但却越来越精,临床加减变化自如。她不但善于吸收古人经验,还经常自己总结合理的中药组方,例如治疗大便干燥,她几乎从不用承气汤之类,而喜欢用益气健脾、养阴润燥之品,如大量应用黄芪、生地黄、肉苁蓉,特别是重用白术,经常用到60~80g,再配以针刺曲池、支沟、天枢、大巨、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针药协同施治,往往多年顽疾一朝而愈,类似案例不胜枚举。

6.以“调”为准

金伯华教授认为治疗疾病关键在“调”,具体而言又分调阴阳、调气血、调脏腑、调经络。阴阳乃中医辨证之总纲,故调和阴阳为治疗疾病之根本。临床常见各种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的表现,通过针灸及用药都可以调整,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阴阳错杂的复杂情况,普通医生难以抉择。例如金伯华教授收治过一名患者,左寒右热,左侧肢体感觉寒凉彻骨、皮温低,右侧又发热、手足心常汗出,她没有简单地采用温煦左侧肢体的办法,而是选用华佗夹脊穴,并于右侧的穴位加艾灸温煦,患者1次好转,3次而愈。此病例充分体现了金氏针灸调阴阳稳、准、巧的特点。其次为调气血,金伯华教授临床接诊患者首先观察患者体质,气虚者用四君子汤,血虚者与四物汤,临症加减,用方虽简,却每收奇效。用针更是因人而异,气虚者调气,多用膻中、中脘、气海之属;血虚者补血行血,多用三阴交、血海、曲池之类。调气离不开活血,补血亦不能离开行气,故只有气血双调,气行血顺,方能劫病如神。再次为调脏腑,前文所论金伯华教授于五脏之中最重视心,并认为百病皆由气滞所得,但她并非不重视其他脏腑。她在调理周身脏腑失和的疾病时,通常离不开内关、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等穴,用内关调心、足三里健脾胃、三阴交调和肝脾肾、中脘通达三焦,针对北方患者多寒凉的体质,她还常灸神阙以温煦脏腑,诸穴合用,脏腑调和、气血条达,全身诸症往往应手而愈。最后为调经络,这通常是一名针灸医生接诊病人后下意识的第一反应,病在何经,其经所行,或远取四末,或近取关格,金伯华教授十分重视十二原穴,基本每病必取,每取必中。

以上诸“调”虽分主次,但临床应用之时却无分先后,医者应逐条分析,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俱调,病邪安存?

7.针刺用心

金伯华教授施针用药千变万化又总是恰到好处,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用针之妙在于心。

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证及不同的体质、体型,寒热虚实、疾病浅深,她的用针取穴、手法皆不同。依据是什么?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基于知识与经验之上的思考。

进针的要素有什么?力度、深度、角度。如何控制手法,是基于精神高度集中之上的意念,以丹田之气贯穿于手,以意使力,针随心走。思考、意念、物我两忘、针人合一,才能达到胸有成竹的境界。二、针刺要诀

古人云: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古之良将辈出,为何独尊韩信,概韩信对麾下一将一校,无不熟知其秉性,故用兵之时能做到如臂使指,无往而不胜。金伯华教授运针亦如是。

1.“金氏针刺手法”阐微

运针之道,存乎于心。认真是成功的基石,而要想走得更远,就需要医者用心去领悟。(1)针刺分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