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城市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1 13:45:17

点击下载

作者:刘轶 主编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理论与实践:城市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集

理论与实践:城市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理论与实践:城市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集作者:刘轶[主编]排版:昷一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5-15ISBN:9787511352064本书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文化软实力各个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分别从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外交、传播等方面着手,探讨了在当下国际竞争中文化软实力对民族国家起到的重要作用。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因素有很多,但核心的要素是文化。《易·贲卦》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者,离不开“人”这一主体。唯有人之所在,才有文化之所在。受过文化教育并乐于将文化融入自己生活行为之中的人,可谓文化人;在这一批人之中,乐于将文化融入自己生活之中并愿意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贡献于“察时变、化天下”的理想,引发文化领域的或大或小的变革、生长,则可谓“文化创意之人才”——当然,从具体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出发,“文化创意人才”自然有着具体的定义。不过,它并不与前面的定义冲突,相反,两者在更为宽阔的时空中可以得到交融和互补。

同时还需看到,今日的文化创意人才,与以往乡土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人才有着较大的差异:今天文化创意人才所处的一个大背景,就是全球化和城市化;而全球化和城市化带来的重要特征,就是文化多样性。因此,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研究,还需要放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来考察。

那么,要造就这样的文化创意人才,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或者说,在当下具体的环境中,可以用哪些具体的教育路径来达到这一目的呢?目前我们的路径,现状又是如何的?与理想的状态尚有多少差距?这些都是亟需回答的问题。

基于这样一个思路,本书以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一则尽量从理论上厘清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二则从现实出发,考察它的具体运作方式和特征。因此在本书中,既有“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历史脉络和现状分析”“对城市文化多样性视野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思考”“创意+视野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思路”“英国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启示”等较为宏观的探讨,也有“我国网络文学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上海文化创意人才现状和培养方式的思考”“对公共艺术人才培养的相关思考”“古陶瓷鉴定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赛事营销人才构成及其培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模式”“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具体案例的分析。总之,不管从哪一方面出发,都聚焦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上,力图勾勒出当前我们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现状、特征、局限,以及它未来的趋势和可能。参与研究的作者,大多是从事于文化创意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

当然,由于研究时间和研究水平等原因,本书中有一些问题尚未能深入展开或未能全面顾及,还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书中的不足之处,希望得到有关专家的指正。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历史脉络和现状分析吴 非、刘 轶

摘要:文化人才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首要资源和第一驱动力,总结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经验、分析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现状对于进一步培养文化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定义和特征进行概括,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历史脉络,并从新兴文化形态和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探讨当前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关键词: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历史脉络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文化强国的实质是文化创意人才强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才的价值。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占据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其中,文化创意人才更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引领。因此文化创意人才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第一资源和内在驱动力。文化创意人才是先进文化的缔造者、创造者,也是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需要人才的支撑。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播与影响更需要人才的推动。

当今世界创意已渗入到各行各业,经过融合互通后新兴的文化行业层出不穷。文化创意人才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兴衰和成败。总结国内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经验,分析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现状,探索适合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复合多元、富于创意的文化创意人才队伍,是实现我国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和关键。一、文化创意人才的定义和特征

文化创意人才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学界对此一直未有统一的界定。在有关的官方定义中,文化创意人才主要是指以文化资源为起点,以内容创意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企业经营为途径的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人才。不过,本文将文化创意人才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来进行定义。广义上的文化创意人才,是指从事文化创意领域有关行业的各类人才的总称,包括文化创意宣传人才、文化创意管理人才、文化创意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狭义上的文化创意人才,则仅指文化创意领域的专门性、技术性人才,尤其包括了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人才,具体如新闻出版领域、广播影视领域、文博印刷领域、广告设计领域、动漫游戏领域等方面的专门性、技术性人才。

人才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的要素,文化创意人才在继承、传播文化资源的同时,能够通过其自身的特殊能动性开发新的文化创意资源,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正是这特殊能动性将文化创意人才与其他人群区分开来。文化创意人才之所以是第一资源就在于它是一种可增值、可持续,拥有无限开发潜力的资源。具体而言,文化创意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造性。创造性是文化创意人才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阐释,按工作性质来讲,文化创意人才一般从事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创新是文化的本质。无论从事文化工作的哪个环节,抑或是不同种类的文化工作,都需要文化创意人才具备创新思维。按思维模式来讲,文化创意人才一般具有活跃、追求灵感的创造力,能够不断将新想法、新点子融入文化的创作之中,为文化生产提供不竭的动力保障。

二是个性化。个性化是文化创意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的首要特征。受到创意的启发,文化创意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他们往往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相比其他人才,更重视自我的表达和个性的抒发。文化人才强烈的性格色彩和人格魅力也为文化创意人才的不断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多元化。由于文化领域的多元多样,文化创意人才也因此多元发展。文化创意人才散布在与文化相关的很多领域,包括音乐、舞蹈、表演、创作、经营管理、设计等。多种多样的文化人才类别大大丰富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广度,构成了百花齐放、错位竞争的大环境,为行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是跨界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精通多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文化创意人才也越来越与其他领域的互融互通,如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金融融合、文化与体育融合、文化与旅游融合等,各类跨界性的文化创意人才层出不穷。这些跨界性的文化创意人才将使文化发展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并不断拓宽已有的文化市场。

由于文化创意领域多、涉及面广,因此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分类一直难有定论。2010年8月,我国文化部首次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其中提出了2010—2020年文化创意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即培养造就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文化创意人才队伍,为推动我国由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发展强国迈进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规划还明确提出要抓好文化党政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高技能文化创意人才、文化科技人才、文化外交人才7支人才队伍建设,争取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文化事业中来。

基于此,本文将从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服务社会的属性两个角度,对文化创意人才进行具体划分。

从掌握的知识技能角度,可以分为创意创作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其中创意创作人才指以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创意”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如设计)为手段,可以提供新思路,开拓新领域,创作出富有新意、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包括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的专业人才。他们对产业有通透的了解,能够结合实际并不断创造,他们不仅拥有对专业本身的掌握能力,而且拥有对社会文化的较深理解。比如设计师、各类艺术家等。经营管理人才即专门从事文化创意产品及其衍生产品的市场经营和文化创意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才。他们深谙市场、会经营、懂管理、善运作,能将优秀的文化产品通过运作推向市场,使文化产品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比如,项目经理、项目策划、经纪人等。

从服务社会的属性来看,可以分为公共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产业人才。公共文化创意人才一般就职于政府部门或公益性文化机构,从事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人才。而文化产业人才则是相对于公共文化创意人才而言的,他们从事于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力求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经济增值。这些经营性的文化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消费需要,是对基础文化服务的补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文化产业人才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样、更精彩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满足人们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二、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历史流变

我国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是与我国的文化政策和文化发展历史阶段密不可分的。文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也随着不同的文化政策和文化发展历史阶段而有着很大的不同。

1.1949—1978年:计划体制下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这一时期,我国的文化事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借鉴苏联的模式将文化事业纳入国家和政府的统筹安排之下,由政府主导并包办几乎所有的文化发展事项,在高度集中统一的文化管理体制下任何涉及市场和民间的行为均不被允许。由于文化领域被完整地纳入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框架,因此文化创意人才也被归入国家体制之中,成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必须按照国家计划完成文化艺术的相关工作。过于具体严格的行政管理严重制约和阻碍了文化发展,也限制了广大文化创意人才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文化创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文化创意人才根据各地需求,按照国家要求,统一计划编制,各地方定编定岗。主要集中在几大领域:一是各省市、部委的影视、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创作、制作、传播领域;二是各书报杂志的采编、出版、发行领域;三是群众文化、图书博物等工作领域;四是集中在国有企业的工艺设计制作等领域。

该历史阶段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特点为:(1)按照国家需要,设定岗位;按照岗位要求,制定培养计划。(2)根据培养计划,相关的培养单位和机构进行培养教学,以中、高等院校和相关国家机构为主进行培养教学。(3)培养教学中,以苏联的教学模式为主,培养体系基本借鉴了苏联模式。(4)培养教学中,重视创意创作的素养和技能,忽视经营管理技能。

2.1978—1992年:计划体制为主、兼顾市场机制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这一时期,文化创意人才的工作岗位大多仍以事业单位编制为主。尽管文化管理体制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行政依附性,条块分割明显。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国家启动了对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文化领域逐步开始出现了“下海”浪潮,以保留“事业编制”、“停薪留职”等模式,一部分文化创意人才开始投身于市场经济,成为市场化的人才。我国文化创意人才逐步出现了以“体制内”为主、“体制外”为辅的特点。他们投身于新兴的文化市场,有效地填补了改革开放之后文化消费市场对文化创意人才需求的增加和扩大。

而文化创意人才队伍,一方面根据需求,按照计划编制,定编定岗;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文化创意人才在市场中涌现,出现以供需为导向的人才特点。例如,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走穴现象”,其实就是文化创意人才市场供需变化的体现。体现出文化创意人才在总量上的增加、身份认定上的灵活、人才领域方面的扩大——例如开始出现简单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经纪人才,等等。

在该历史阶段,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一方面按照国家需要,设定岗位;按照岗位要求,制定培养计划,在体制内进行培养和教学;另一方面,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始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相关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一些体制外的培养机构慢慢出现。如个体经营户、挂靠在国有单位下面的机构等,开始在绘画、表演、服装设计等领域开办各种中短期培训班。但在师资、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是依托传统中高等院校的模式较多。

3.1992年至今:计划体制与市场机制逐步融合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一历史阶段,由于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文化领域改革也随之加快,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文化市场不断扩大,文化创意人才的数量、结构、规模、层次等,都不断朝着更高的程度发展。体制外的文化创意人才快速增多,尤其是在一些新兴文化领域,如互联网、电子游戏等,文化创意人才在数量上更是以体制外占大多数。从人员状况来分析,一方面,在体制内的文化单位,继续延续了根据需求,按照计划编制,定编定岗的模式;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人才,根据市场需求,在市场中涌现、成长。并且,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公共文化领域的功能延伸、文化消费的升级换代,文化创意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大幅提升。

基于该历史阶段的这一特点,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与以往有所相似,又有所不同。一方面,还是按照国家的需要来设定岗位,并按照岗位要求来制定培养计划,在体制内进行培养和教学。不过,其中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在中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上,出现了专门以“文化创意人才”为关键词的学科或专业,例如文化产业学科、文化产业专业等,开始系统地进行本科、硕士以至于博士等文化创意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这种情况在前面的几个历史阶段,是很罕见的。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培养机构迅速增加,领域不断扩大,各种文化艺术培训机构成倍涌现。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出现了不仅仅针对文化创意创作人才的培训,也出现了针对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比如在很多高校、相关政府部门下面的培训机构,都涌现出了不少以“文化产业经理人培训班”为名的课程。三、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文化市场的不断成熟,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逐步成熟起来,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不少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的局限。(一)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经验和局限

首先,从培养路径来看,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路径可以说是体制内外结合,错位竞争。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按体制划分可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模式。当前来看,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势,互为补充,同时又互相竞争。其中体制内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包括各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党政机关内的培养。该培养模式历史悠久、体系全面,师资强大,能够集中力量办教学,有利于大规模的人才输送。这也是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而体制外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在形式上更为灵活多样,包括社会文化行业机构、各类业余教育平台等。这样的培养模式跟随时代变幻不断更新,面向市场,充满创造活力。

其次,从培养层级来看,中、高等院校各有优势。按教育层次划分,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可分为高职高校教育和中职院校教育,两者相互结合,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完备体系。其中高职高校以培养具备理论知识素养、科研能力强、会经营、懂管理的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为主。而中职院校则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基层岗位需要的技术型、应用型文化创意人才。

我们必须要看到,虽然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依旧有着不少的局限,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的迅速发展,对文化创意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实践证明,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传统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已跟不上飞速发展的国内文化市场。面对更加重视内容和创意的文化市场,现阶段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原创能力十分欠缺。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正遭遇瓶颈,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主体还不够丰富。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主体依旧是以学校为主,由各院校每年向外输送人才。然而由传统应试教育下培育出来文化创意人才在实际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仍存在着其掌握的知识能力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现象。对此,加大高校培养规模和改进高校课程设置,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创意人才的培育中来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文化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合作、相关机构的职业教育、企业的岗位技能培训等都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方式。目前我国社会力量的培养虽然有很大进步,但相比于国外,在数量和规模上还远远不够。多种社会力量培育文化创意人才也能使文化创意人才形成差异化竞争,有利于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素养的总体提升。

二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平台还不够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才的培养。丰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平台也是加强培养手段的方式之一。新兴的新媒体手段、网络社交软件、微课、慕课等方式都是未来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例如“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目前,最具影响力的Coursera、edX慕课平台已进入中国。在未来,慕课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巨变。甚至将对整个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现行的教育体制势必也会受到冲击。相信通过新型人才培养平台的出现,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模式将进一步多元优化,培育出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思想还不够开放。创新既是文化的本质特征,那么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也离不开创新开放的思维。目前我国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大多集聚在体制内,体制外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规模和总量都较为薄弱。但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文化行业的瞬息万变,尤其在新兴文化行业领域更需要更多的高端人才集聚在体制外。我国高校教育体制为主的人才培养往往拘泥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如惯性教育思维,缺乏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分散,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实践教学环节较少等。体制内外的人才流动也受到限制,人才流动的制约大大降低了人才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而要补齐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缺失这块短板,则必须运用多元、开放、新颖的人才培养思路,丰富培养形式,完善培养内容,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活力、适应市场竞争的新型文化创意人才。(二)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文化形态层出不穷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都使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面临挑战。本文从上述两个视角切入,探求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从新兴文化形态的角度来看,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是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新兴文化业态是高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物,特别需要高素质人才来支撑。文化以极大的包容度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如互联网产业、艺术金融产业等。这就要求文化创意人才不但要精通文化,更要懂多种领域的相关知识。目前,懂得如何将传统的文化转入市场,能将文化变为产业,既懂文化又懂经济,既懂开发又懂市场,既懂产业又懂法律,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用途的外向型、创新型、复合型、学术型的人才并不多见。这也是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

其次是新兴文化样式的出现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文化行业瞬息万变,伴随新兴文化产业出现了很多新兴文化样式,如网络小说写作、网络视频直播、微电影、微课等。这些新体验的出现也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兴的文化市场,体制外肥沃的培育环境更有利于文化创意人才获取源源不断的灵感、敏锐的市场觉察力,同时不断保持自身的竞争活力。目前我国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大多集聚在体制内,体制外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规模和总量都较为薄弱。但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文化行业的瞬息万变,尤其在新兴文化行业领域更需要更多的高端人才集聚在体制外。要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力度,着力造就一批拥有扎实专业知识、具有艺术创造力、掌握现代传媒技术,深谙市场运作的专门人才,不断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完善文化创意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适应文化领域深化改革的需要,建立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打破体制内外文化创意人才区别划分,创建内外融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社会体系。

再次是大型文化企业的出现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现代大型文化企业的出现意味着文化创意人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涉及创意、经营、管理、技术、营销等多个环节。拥有单一技能、知识面广的学术型人才并不稀缺,而既懂文化又懂经济,既懂开发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创新型、交叉型的高级管理人才则不多见。因此,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应该多元化,我们应结合文化产业的实践,在对产业需求深入了解后,改革现有的落后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2.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是全球化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展。特别是在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当代中国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通过发展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的浪潮下,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在于制脑权,制脑权的落脚点在于优质的人才资源。由于受到文化多样性的冲击,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国际人才需要具备宽阔的国际文化视野、突出的外语水平等。

其次是现代化对文化创意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与传统文化发展方式相比,文化产业以原创力为生命力,在当代与新媒体和互联网紧密相连,取得了非比寻常的创新发展。它对创新和创意的永恒追求,可以激发文化的创造活力,由此引发深刻的文化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确是“创意内容”的重要活水源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至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如何进一步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将中华传统文明进行现代化产业运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等问题受到热议。这对文化创意人才的文化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古通今、能够跳出书本推陈出新的现代人才才能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互补。通过运用大量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发各类文化资源,不断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改造和提高,以创意产业联合带动科技和文化共同发展的共识。以文化创意为催化剂,充分调动历史文化资源,对文化创意园区与城市旧区进行改造。从传统文化资源到现代产业化的转化对各类文化创意人才有巨大需求。“创意+”视野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吴 非、刘 轶

摘要:本文提出了“创意+”的概念,探讨以“创意+”融入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创意+”背景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并力求实现当前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关键词:文化创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一、何为“创意+”

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媒体高速扩张、社会资源共享的当今时代,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和个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其中,个人创新成果的获取取决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20世纪90年代,英国最早将独立的“创造性”概念引入文化政策,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在发布的《创意产业图录报告》中正式提出并界定了“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的概念及其具体的产业部门。这是创意产业首次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正式出现在文献中。该报告将创意产业定义为,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透过智慧财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伴随着信息社会的纵深发展以及精神产品与物质消费产品的界限淡化,源于“个人意志”的创造力已渗透于当今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人的智慧、个体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创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创意+”模式是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本文将“创意+”定义为以创意为核心,将创意与个人的技能、知识、个性相融合并创造新颖活力的文化产品的一种新思维和新能力。二、以“创意+”融入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才是事业发展之本,离开了人才谈发展,便如无源之水。文化的发展必须把人才摆在首位,尤其要把创意性人才放在整个产业发展的突出位置,他们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产业发展和创新的源动力。英国把文化创意产业直接称为创意产业,即强调了个人创意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突出贡献。通过依靠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对文化进行内容、形式、体裁、载体上的创造性新开发。由于“创意”本身具有高渗透性和高增值性,它与人才的技能、知识、个性相结合不仅大大提升了文化内容的创造性,为传统产品增加新的价值元素,释放出新的文化生产力,更能促进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并与各行业交融形成强大的辐射力。“创意+”战略即将创意的这一特性进一步发挥,强调通过人的大脑对产品进行一定文化层面的创造性“加工”,从而使文化内容产生经济附加值或利益的一种新模式,也是使个体智慧附加增值的新途径。毫无疑问,在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中贯彻“创意+”的战略是未来我国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一)“创意+技能”:未来文化创意人才的基本能力“创意+技能”指的是将创意融入人才的个人技能之中,两者相结合是未来文化创意人才的基本能力。在未来,仅仅掌握一般技能和知识的文化创意人才远远不能胜任极富创造力的工作。想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在原本掌握的技能上赋以个人智慧和灵感的投入,才能产生更大的竞争力。兼备创意和技能的文化创意人才是具有创意精神的高超匠人。例如,中华传统工艺传承的核心便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技能制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日益回归到人们的视线中,传统元素结合个性化的品质追求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新手工艺”“重拾手作传统”等名词在社会大众中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采用传统工艺元素生产的新日用品和文创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和市场的欢迎。可以说,当前传统工艺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传统工艺振兴迎来了最有利的条件和历史时机。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提出要在当代社会推动传统工艺振兴,挖掘创造性手工的价值,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创意+知识”:未来文化创意人才的基本素质“创意+知识”指的是运用脑力劳动的员工从事创造性工作,他们能够利用知识或信息,通过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等智力性创造进行知识融合和成果创新,为企业带来创新性产品和知识资本增值。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人才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智力资本的角色,仅拥有文化素养远远不够,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自主自觉地将专业知识运用到文化产品和内容的研发生产中创造财富。因此,只有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工作者才能生产出紧跟时代、受到民众喜爱的优秀文化作品,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例如,在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乌镇,其多彩的文化艺术,浓郁的人文历史,无不令人心驰神往。这些以特色产业为主导,功能复合的特色小镇实质是文化小镇。乌镇完成了从最初的观光旅游小镇,到度假小镇,再到文化小镇的转型升级。有关专家提出“历史街区再利用”的理论,并将乌镇从观光型古镇打造成了国际性的著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小镇,自乌镇保护开发伊始,制订了“规划先导、分步实施”的工作方案;确立了“生态保护、环境第一”的原则;以“区域氛围高度协调,重点建筑妥善保护”为工作重点,在古镇保护开发中实施了管线地埋、修旧如故、文化传承等一系列保护理念与措施,将小镇打造为吸引游客、吸引资本、产业集聚的新平台。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日益壮大,期待越来越多像这样敢于突破传统、大胆创新的文化人才涌现。(三)“创意+个性”:未来文化创意人才的品牌特色“创意+个性”指的是创意思维融入个人特点而创造的全新的品牌特色。与其他人才相比,文化创意人才在个人特质、心理需求、工作特征及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文化创意人才一般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意识,他们受教育程度较高,追求自由性、个性化、多样化,不愿意受制于一些刻板重复的工作形式。他们是生产链条中最富有活力的群体,占有着知识资本,大多从事的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他们工作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新时代要求文化创意人才所从事的不是简单的复制性工作,而是在复杂多变和极具挑战性的社会背景下依靠自己的创意和灵感进行的工作。他们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注重他人及社会的评价,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正是这些强烈鲜明的性格特征能够促使一些极具个人色彩的特色品牌的诞生,这也是未来文化创意人才的品牌特色。例如,三宅一生是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他以极富工艺创新的服饰设计与展览而闻名于世。他的独创性已远远超出了时代的和时装的界限,以他名字命名的服装品牌也极具个人特色,“创意+个性”便是其品牌最大的成功之处。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馆长戴斯德兰呈斯称誉其为“我们这个时代中最伟大的服装创造家”。他创新的关键在于另辟蹊径,重新寻找时装生命力的源头,从东方服饰文化与哲学观照中探求全新的服装功能、装饰与形式之美。结合自己的理解设计出前所未有的新观念服装,即蔑视传统、舒畅飘逸、尊重穿着者的个性、使身体得到最大自由的服装。强烈的个人特色使其品牌独树一帜,引领潮流。反观我国,真正被国际认可的服装设计师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仍是模仿的盛行和创意的缺乏。如果中国的设计师能够立足于中华文化传统审美来进行有个人特质的原创设计,想必定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三、“创意+”视野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在“创意+”的视野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在工作机制上有所突破;这一突破,无论是政府部门的工作机制,还是社会组织的工作机制,甚至院校内部的工作机制,都需要改革和创新。(一)当前政府部门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上的情况分析

1.文化部门:文化部门对文化创意人才的使用情况,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有间接的影响力。除了高校以外,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文化部门推动实施。各系统、各部门每年都会明确和落实用于人才培训的经费。例如,作为文教结合推进文化创意人才培训的重点项目,上海每年对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进行万人培训,该计划于2012年年底立项,2013年5月正式启动,即上海市文广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对全市体制内外各级各类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力求实现对全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全覆盖。培训将短训班、专题讲座、互动交流、艺术体验等课程相结合,通过分类管理,增强参训人员的专业对口性。让学员在提升素养的同时,提高了实务操作能力及业务水平。市委宣传部每年还会根据实际需求与有关高校和社科院合作开设艺术硕士学位班、戏剧影视高级编剧进修班、戏剧作曲进修班、作家研究生班等培训班,目标清晰地培养一批高端紧缺人才。

可见,文化部门提供的扶持对于具体岗位上的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政府部门的组织能够优化培训资源,对文化创意人才短期“再培养”的作用效果也更显著。

2.教育部门: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兴起,面对社会和市场对创意人才迫切的需求,教育部门也在国内各大院校实施开设相关专业,建设相关学科、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行动。目前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院校是否能构建多样、完整、通畅的创意人才的培养通道、扩大创意人才储备已成为文化市场健康长效发展的关键。相关教育部门应建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链条的长效机制,树立发展创造性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等理念。如加快创意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扩大培养规模,整合各学科优势培养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同时引导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方面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对人才市场紧缺的文化创意设计等原创高端人才的培养,以确保文化创意人才链条各环节的完整性。(二)政府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需要有一整套新机制

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政府无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好相应的发展计划,完善用人机制,对文化创意人才加大扶助力度,创设良好政策环境,将为文化创意人才的健康茁壮成长保驾护航。文化创意人才的发展前景主要取决于政府能否对文化创意人才进行有效的扶植培养并在人才管理方面进行持续的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国家运作的经验表明,政府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多是战略层面上的服务,而不是微观层面的操纵者。比如提供透明、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灵活、高效的评价机制,架设宽容、简便的服务平台等。政府不应该是主导文化市场的操盘手,而应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各种条件保障的服务者和协调者,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中主要承担的任务是通过制定新的培养机制而实现广纳人才。

政府对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对文化创意人才的认定需要更加灵活的机制

通过开展文化创意人才认证工作、建立文化创意人才测评系统、加强文化经营人才考核评价等办法,既使文化创意人才的评定有了统一的标准,又能使得文化创意人才能够在评价体系中发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如成立于2004年7月的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文化创意人才认证中心,是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分支机构,负责本市各类文化创意人才职业能力认证工作,指导各类文化创意人才认证项目的开发和实施。根据《上海市文化创意人才职业能力认证目录》,目前全市已有2000多人获得了相关认证。

鉴于文化创意人才涵盖范围之广,政府应对文化创意人才的认定实行更加灵活的机制。对于已掌握十分丰富的专业知识、领先的专业技术,创意潜能被充分激发,对产业和市场十分了解或是能够较准确地把握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文化领域人才,均可能成为有力推动文化发展的高端人才。此时,政府对文化创意人才的灵活认定机制主要是为促进与文化有关的高端人才充分施展才华,并使其才能随着产业的发展继续精进。

2.对文化创意人才的评估需要更加有效的机制

要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评估体系,制定一个能得到体制内外共同认可的文化创意人才评价体系。这样的评价体系要充分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应符合社会潮流、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例如可以从社会影响力、艺术影响力、行业公信力等因素来判断。

另外,还可以在对文化创意人才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按照标准给予不同的或有形、无形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建设高层次的文化创意人才的网络信息数据库,并通过该数据库中高端人才信息的开放共享,探索建立高级人才信息管理协调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3.对文化创意人才的任用需要更加便捷的通道

在任用机制方面,要不拘一格地破除学历、户籍、性别等束缚人才发展的壁垒,在培养、选拔、任用和管理各个方面,建立完善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为用好人才创造良好条件。制定有力度的文化创意人才引进配套条件,为人才提供有吸引力的购房补贴、工作启动资金等。上海在引进文化创意人才方面始终走在前列,为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创造更实在的落户优惠以吸引更多人才留在本地。例如,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快上海文化创意人才高地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上海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的办法》等文件,推动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设立每年500万元的文艺人才奖励资金,用于资助、奖励、引进优秀文艺人才。同时,建立优秀文化创意人才进沪落户的“绿色通道”,为非本市户籍的人才在沪工作申领居住证提供方便,为优秀人才申办户籍。这些举措都使上海对外来优秀文化创意人才更具有吸引力。在国家层面,也要深入推进实施国家“千人计划”,加强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只有加强制度创新,实施政策突破,才能用好文化创意人才,才能加快文化创意人才的培育。

4.对文化创意人才的权益需要更加高效的保障

当前,文化创意人才的权益保障还未受到各方的充分重视。一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平台因为缺乏投入,影响正常的运行。如一些文艺院团因为经费紧张,在人员收入、教育培训、业务发展方面都受到一定影响,留不住优秀的文艺人才。同时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由于监管不到位,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文化创意人才的创新积极性。针对这些情况,除了在总体上加大对文化领域的拨款与投资之外,更应注重对文化创意人才权益的保障和激励。例如,搭建信息平台,建立文化创意人才信息共享机制。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人才库的建设和深化,建立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以及“后备队”信息库。根据《文化创意人才开发专项目录》,在高层次、紧缺人才的需求上不断推进相关信息的建设。使得用人单位能对文化创意人才工作的领导更有效,在文化创意人才资源的宏观调控上更加科学,为今后高端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提供高效、便捷、实用的保障流程。(三)“创意+”视野下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合作

1.创业·资本: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需要市场力量参与

面对市场的复杂多变和人们对更高品质文化产品的追求,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光靠政府远远不够,更需要市场力量的参与。市场力量的参与能使文化产品更具竞争活力。

如众所熟知的新东方,全名为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教育集团,同时也是教育培训集团。公司业务包括外语培训、中小学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在线教育、出国咨询、图书出版等领域。同时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育研发、出国咨询、文化产业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作为中国著名私立教育机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于2006年9月7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截至2014年5月,新东方已经在全国50座城市设立了56所学校、31家书店以及703家学习中心。新东方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BrandValue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94位,品牌价值已达64.23亿元。近年来,新东方也不断开拓新市场,吸收社会资本,在2014年与腾讯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并成立合资公司——微学明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用户的增长。

由此来看,现代文化产业的运作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美国好莱坞、百老汇等产业也是在华尔街资本的投入下运行的。只有通过“文化+资本”的模式,创意才能产业化发展。同样,产业化的运作又能进一步带动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

2.团队·社群: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需要社会力量参与

除了文化资本的融入,社会各界的参与对文化创意人才培育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小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集聚到以“创意社群”为核心的群落之中,成为文化创意活动的实践者、开拓者和引领者。

相较于官方活动,一些非政府团体的活动往往在人员组成上更丰富多元,在形式上更灵活多变,在想法上更独特创新。社会群体与团队合作的模式可以加强集群内文化创意人才的动态联系,构成立体的、多元交织的合作链条,形成融合的集群效应和多种文化创意人才互补聚合的优势。不仅有利于文化市场上大量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建设与良性成长,还能对优秀创意成果的成熟孵化起到积极作用。例如,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EORGANISATIONFüRVOLKSKUNST,简称IOV),是一个致力于世界传统文化、民间传统艺术以及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一个以保护和挖掘国际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遗产为主要工作中心的国际机构。IOV的会员组织分布于175个国家及8个岛屿地区,其中包括政府文化机构、各国官方部门及非政府组织,如研究机构、博物馆、大学、基金会、工会、协会、文化艺术公司、艺术节的团体、学者、专家,及民间艺人等近4000多名会员。IOV以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的方式来促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及尊重,从而以实现维护世界和平的理想为宗旨,大力扶持和帮助世界各国的民间艺术组织、民间文化机构、艺术机构,加强对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民间艺术与文化资产的发展计划。在维护和保存世界各民族的民间艺术与文化资产,促进民间艺术与文化资产的发展,协助各国民间艺术团体的相互交流,支持和推动国际各民间艺术会议、研讨会、艺术节等活动,增进在民间艺术上的科学研究以及国际信息的有效流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依托城市现有的文化资源,吸引一批对文化有热情的人才和团队加入“文化创意社群”的队伍中来是不断培养富有规模、富有活力的文化创意人才的培育过程,也为促进青年创意人才脱颖提供了机遇。四、“创意+”视野下高校文化创意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文化产业作为智力密集型的产业,创意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而目前我国优秀的创意人才资源较为稀缺,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创意人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迫切的要求。在当代,尽管文化创意人才来源广泛,但输送文化创意人才的主渠道无疑是高校。通过高校教育系统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是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最主要方式。高校是文化创意人才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生产地。目前我国高校几乎普遍开设了与文化创意相关的专业,并结合本校固有的优势学科进行人才培养。(一)我国高等学校文化创意人才在培养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不少高校已经开设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专业和课程,但事实是文化产业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而社会对文化创意人才又有极大的需求度,这一缺口的存在说明目前的专业培养模式、教学方案等都尚不成熟且存在较大的问题,已难以满足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作为一门兴起时间不久的学科,在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的问题上依然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总的说来,我国高等学校文化创意人才在培养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培养定位模糊

由于文化产业涵盖范围之广,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而现实是,我国高校在没有明晰的专业定位的情况下,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往往单一化。我们国家并不缺乏拥有单一技能的艺术人才、设计人才、表演人才等。但在掌握专门技能的前提下,兼通较高的文化艺术涵养,又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运作能力的学生较少。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方向和人才创新潜能的开发,也决定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但目前,虽然我国的综合大学、艺术院校,以及职业技术学院纷纷开设创意产业的相关专业,但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创意学科却没有归入统一的一级学科目录,而是分散在各个学科之下,有归于人文类的,有归于经济类的,也有归于管理类的。各个高校对其学科归属和划分的不明确使这一学科的地位十分尴尬。也正因如此,文化创意产业的职业技术学院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等没有明确的定位,各个高校的学科教学计划不尽相同。同时,文化产业专业综合性强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又增加了统一专业教材的难度。

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教师应尽快在掌握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文化产业专业理论或实践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根据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培养教育方略,培养出合乎社会需要的各层次创意产业人才。

2.培养模式单一

作为一门还在成长中的学科,该专业缺少相应的师资储备,学科教师的专业背景也各不相同,大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是短时间内从其他传统专业转入这一领域来的。从目前全国各校的师资来源来看,师资专业背景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文史哲类专业转入;二是经济管理类专业转入;三是影视艺术类专业转入。总之,鲜少有出身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对口的教师,大多教师为跨专业学者。这些教师尽管在本专业内学术水平很高,但在文化产业的专业教学上往往都有共同的问题,如学科知识结构单一、文化创意学识储备不足,对文化产业缺乏整体宏观的认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变革趋势和专业建设把握还在形成中,没有行业实践经验或者实践经验单一等。这也导致学校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的教师不仅存在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的问题,还存在师资力量单薄,专业教师流失转岗等现象。特别是符合专业特性的既懂理论又会技能的复合型教师更为缺乏。

随之而来的便是文化创意专业教学方法的陈旧乏味问题。目前我国多数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主要是课堂讲授。和五彩缤纷、精彩迭出的文化产业实践相比,很多高校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单纯的理论授课阶段,在课程设置上过于刻板化,没有针对性,既没有丰富的创意启发,也没有实践操作的指导。从理论到理论的学习让学生学之无味,弃之可惜。学生虽能从课堂上学到一些理论知识,但他们的好奇心和创意潜能未被激发,个性特长和创造性思维无法得到激发和提高。同时,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使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这是导致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的主要原因。这也与“创意+”的新培养模式相违背,不利于培养复合型的高端创意人才。

实践性、创意性是文化产业专业的本质属性。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专业涵盖范围广,跨界融合程度高,高校应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健全学科体系,形成多门类、跨学科培养的教育体系。吸纳更多年轻优秀的教师为文化产业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也应了解市场需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就业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对创意设计和创意策划这类市场紧缺的高端人才的培养。高校还应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根据自己学校的现实情况,从实际出发,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同时,突出实践实训与特色教学,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具备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创意人才,形成创意产业人才链,使创意产业高速成长并与其他产业高度融合发展。另外,为满足创意产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也可在高校增设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扩大教育规模。(二)“创意+”视野下各高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化

从变化路径来看,主要有传统综合性大学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传统专业院校培养模式创新、新兴高校培养模式创新等。

以传统综合性大学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来看,1993年,中国第一个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四年制本科专业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这一“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以“文化经济”为专业方向,标志着文化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进入了中国学术界的视野和高等教育领域。2003年10月,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七家高校联合成立发起“全国高校文化产业研究与学科以‘文化经济’为专业方向建设联席会议”。会间商定,依托山东大学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牵头向教育部申请在高校中增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4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公布2003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正式批准在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云南大学四所高校中首先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授管理学学士学位。这标志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正式设立。

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立于2004年,隶属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最早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四所高校之一,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创始高校之一。山东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已逾10年。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建成文化产业本硕博学科平台和人才培养体系,最早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点和文化产业博士后流动站,其办学理念及专业课程设置被国内多所高校借鉴。

成立于2013年10月的山东大学文化产业俱乐部是以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为核心的学术科技类社团,简称山大文俱(SDUCIC),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学生社团。学生社团以“精深文化产业,共筑多彩未来”为宗旨,活动以学术讲座、学习交流以及创意大赛和社会实践为主。俱乐部自成立以来日渐活跃,形成了如“中国文化产业高端对话”“文化产品设计大赛”等品牌活动,与全国很多学校的文化产业相关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社团还积极与社会文化企业相联系,经常邀请知名文化产业专家、从业者做讲座,为国内文化产业学生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此外,北京大学于1999年年初成立了文化产业研究院,隶属于艺术学院,其前身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是以整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相关研究资源,深化文化产业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为宗旨的跨学科校级研究机构。研究院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致力于成为全国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为了解决文化产业领域内人才需求和高校培养脱节之间的矛盾,研究院从2001年开始与美国时代华纳公司合作开展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高级培训,打造“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高级研修班”这一品牌培训,该班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从而使研究院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通道。此外,研究院还通过承接政府部门委托或与国家文化部相关机构联合办学的方式,针对文化产业管理领域或具体行业,组织各类型的长期、短期、中期的专业研修班和培训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文化产业的人才培训体系,形成了“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工程”这一培训品牌,共培养学员2000余名。

在传统专业性高校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一些传统的专业性高校在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方面则依托自身的专业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向本校的优势方向倾斜,培养“文化+优势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准确定位,定向培养。

以华东政法大学为例,法学是该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下属于新闻学院,专业特色便是在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同时,注重加强法学类、经济学类课程的设置,力求促进学科融合,着力培养既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知识,又兼具法学、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与其他高校相比,在培养文化政策法规、文化市场管理等方向的人才上更有先天优势和条件。同时,在教学方式上,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院教师注重在课堂理论教学中注入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运用启发、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学院现有400平方米的文化产业创意实训中心,可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新兴民办高校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传统高校侧重专业理论的教学不同,近年来,一些新兴的民办高校同样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方面别有优势。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多元化道路,为我国高校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参考与借鉴。

作为上海唯一一所综合类视觉艺术高等院校,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引领大视觉的艺术概念,构筑大视觉艺术创意的平台,致力于探索贴近产业、融入社会的开放办学模式,以及产学合作和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化创意管理学院为例,下设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两个方向,侧重艺术产业与公共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其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又分为文化策划与管理、赛事营销与场馆管理、艺术创意传播和非遗传承与创新、品牌战略与管理这四个具体方向。学校依托上海市文广集团等多家实力雄厚的文化产业实体与上海社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