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美丽自信的女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9 15:32:18

点击下载

作者:满湘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培养美丽自信的女孩

培养美丽自信的女孩试读:

前言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是回家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原来,她出饰物店时与人碰在一起的时候,蝴蝶结就被弄丢了。之所以大家都夸奖她美,仅仅是因为她心里有了自信,昂起了头。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生活中,却有很多女孩因为缺乏自信而黯然无色,甚至忧伤郁闷地度过了一生。——她们本来可以生活得更有光彩,更有魅力!

那么,作为父母,该怎样培养一个充满自信的女孩,怎样才能让她昂起头,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美丽展示在别人面前呢?

最好的答案之一就是,利用“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是美国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关于学生对成绩期望的试验。他在一个班上进行测验结束后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校长将这份名单交给了这个班的班主任。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再次来到这个班上时,名单上的学生成绩都大幅度提高。同学成绩提高的秘诀很简单,因为老师更多地关注了他们。“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每个女孩都可以更自信、更成功、更美丽、更快乐,只要父母像对待自己理想中的女儿那样去爱戴、期望、珍惜这些孩子。《培养美丽自信的女孩》一书,广泛借鉴世界各国最先进的家教理念,吸收最新的家教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精当的事例和简明的理论,从激发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教孩子战胜胆怯、让孩子开朗些、让孩子获得更理想的成绩、避免伤及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学会得体的教养和礼貌、培养孩子爱的能力、帮助孩子维护心理健康以及培养孩子的审美素质等方面,全面而生动地展示了培养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迷人外在魅力的女孩的多种原则和实用的参考方法。愿天下的父母,都能从本书中得益,使一个个女孩都扬起自信的风帆,在生活中尽情展示快乐迷人的风采!

第一章 要高度重视激发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一位哲人说得好:“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充足的自信更是女孩最廉价、最有效的美容剂。自信是成功魅力女孩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必须由家长对孩子从小加以正确引导,积极培养。

充足的自信是女性美丽迷人的催化剂

在生活中,常常有女孩为自己的长相苦恼:个子矮啊、长得胖啊、有青春痘啊……伤神的事情还真是不少,归根结底就是怕自己不够美。其实,青春就是美的资本,自信才是美的催化剂。只要你足够自信,你就会是最美的。

美丽是许多人都向往的,青春年少的女孩,更希望自己有足够值得骄傲的外表。这样的爱美之心自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因为没有所谓的美丽形象,就对自己缺少足够的自信,那就是青春的败笔了。

有一个美国医生,他以善做面部整形手术驰名遐迩。他创造了许多奇迹,经整形把许多丑陋的人变成漂亮的人。他发现,某些接受手术的人,虽然为他们做的整形手术很成功,但仍找他抱怨,说他们在手术后还是不漂亮,说手术没什么成效,他们自感面貌依旧。

于是,医生悟到这样一条道理:美与丑,并不在于一个人的本来面貌如何,而在于他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美的,他真的就会变美;如果他心里总是嘀咕自己一定是个丑八怪,他果真就会变成尖嘴猴腮,目瞪口呆,生出一脸傻相。

一个人如自惭形秽,那他就不会变成一个美人,同样,如果他不觉得自己聪明,那他就成不了聪明人;他不觉得自己心地善良——即使在心底隐隐地有此种感觉,那他也就成不了善良的人。

有这么一件事:心理学家从一班大学生中挑出一个最愚笨、最不招人喜欢的姑娘,并要求她的同学们改变以往对她的看法。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照顾这位姑娘,向她献殷勤,陪送她回家,大家以假作真地打心里认定她是位漂亮聪慧的姑娘。结果怎样呢?不到一年,这位姑娘出落得妩媚婀娜,姿容动人,连她的举止也同以前判若两人。

她高兴地对人们说:“我获得了新生。”确实,她并没有变成另一个人——然而在她的身上却展现出每一个人都蕴藏的美,这种美只有在我们相信自己、周围的所有人也都相信我们、爱护我们的时候才会展现出来。

在文学名著《简·爱》中,财大气粗、性格孤僻的庄园主罗杰斯特,怎么会爱上地位低下而又其貌不扬的家庭教师简·爱呢?因为简·爱自信自尊,富有人格的魅力。当主人罗杰斯特向她吼叫“我有权蔑视你”的时候,历尽磨难的简·爱用充满超人的自信和自尊及由此带来的镇静的语气回答:“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你和我将经过坟墓,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正是这种自信的气质,使她获得了罗杰斯特由衷的敬佩和深深的爱恋。

简·爱这个普通妇女的艺术形象,之所以能够震撼和感染一代又一代各国读者的心灵,正是她以自信和自尊为人生的支柱,才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得以充分展现。相貌平平者,不必再为你的貌不惊人而烦恼,因为“一个人越自信,他的性格越迷人”。增加几分自信,一个女孩便增加了几分魅力。

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要科学、有效地培养她的自信心

强大的自信不仅会使人魅力十足,对促进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爱默生说:“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坚强的自信,常常使一些平常人也能够成就神奇的事业——成就那些天分高、能力强但多虑、胆小、没有自信心的人所不敢尝试的事业。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不会超出他自信心的大小。假如拿破仑没有自信的话,他的军队不会爬过阿尔卑斯山。同样,假如你对自己的能力没有足够的自信,你也不能成就重大的事业。不希求成功、期待成功而能取得成功,是绝不可能的。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自信。

自信心是比金钱、权势、家世、亲友等更有用的条件。它是人生可靠的资本,能使人努力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去争取胜利。对于事业的成功,它比什么东西都更有效。

假如我们去研究、分析一些有成就的人的奋斗史,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起步时,一定有充分信任自己能力的坚强自信心。他们的心情、意志,坚定到任何困难险阻都不足以使他们怀疑、恐惧,他们也就能所向无敌了。

索菲亚·罗兰是个私生女,1935年出生于意大利那波里,小时候的生活非常贫苦,因为饥饿,罗兰发育极其不良,身体瘦弱干巴,胸部扁平,她常常为自己而自卑。

直到她15岁那年,事情发生了转机,晚熟的罗兰突然变得丰满起来,渐渐出落成一位丰满动人的少女。对自己女儿充满信心的母亲立即为她报名参加了当地的一个选美比赛。从未有过专业训练的她,居然入选为12名“公主”之一,获得了“海洋公主”的称号,并获得了一张通往罗马的火车票。

索菲亚·罗兰的母亲更有了信心,她坚信罗兰“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巨星”,出于对电影的热爱,罗兰和母亲来到了罗马,向往在电影界发展。

然而第一次试镜头时,索菲亚·罗兰却备受挑剔,摄影师不是说她鼻子太高,就是说她臀部太大,认为其一点也够不上美人的标准。导演卡洛·庞蒂告诉她,若是想要在电影界做一番事业,她也许该考虑做一些变动。

但是罗兰坚决地拒绝了导演的这一要求,她绝对不愿意去动自己的鼻子或是把臀部削减一点。罗兰不甘示弱地对导演说道:“我的脸确实与众不同,但是我为什么要长得跟别人一样呢?我的臀部确实有点过于发达,但那是我的一部分,那是我的特色。我愿意保持我的本来面目。”

这番自信的话语,让导演卡洛·庞蒂真正地认识了索菲亚·罗兰,了解了她并且欣赏她。后来,卡洛·庞蒂成了罗兰的丈夫,在他的帮助下,罗兰成为了电影史上最具盛名的传奇女星。1955年的《河娘泪》是她的首部令人注目之作;1960年,她以《烽火母女情》获奥斯卡和坎城双料影后,从而成为国际巨星,并开始向好莱坞进军。1992年,她获得奥斯卡颁发的“终生成就奖”。

美国一位学者说过: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剂,信心能把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并将身体各部分的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这种调动和发挥如果不断发挥,它将能巩固成为人的一种本性,从而终生受益。一个人的成长路线如果沿此积极而进,那么其成就便是必然的。撒切尔夫人等许多成功的女性身上,都有这种自信的力量。她们在自信力的推动下,不屈不挠、奋发向上,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即使失败也不气馁,并鼓励自己继续努力,直至取得成功。

然而遗憾的是,在生活中,缺乏自信的孩子,随处可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所对全国各地1000余名6岁至12岁孩子所做的专题调查表明,40%的孩子自称对自己“至少一两个方面完全丧失信心”。他们有的对自己的外貌、身高、体重等生理条件没有信心,还有的则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运动水平和交友本领感到悲观。而进一步的调查却证实,实际上,这些孩子往往不论在外貌还是能力上,都丝毫不比一般的孩子逊色。

7岁的蓉蓉已对作画完全丧失了兴趣,认定自己不是作画的“料”。原来这源自一年前幼儿园老师对她画的一幅习作的随意评价。不料,这个随口而出的否定,却在孩子心中生了根,使其对自己的作画能力产生了怀疑,最后作出了放弃的决定。在此之前,她已作了几百幅画,其中有二幅还得过市级的大奖!

还有的孩子则是由于对自己要求过高,或过于完美而陷入了自卑的泥潭难以自拔。有一个女孩一心想夺取学校钢琴大赛的冠军,但未能如愿以偿。由此,她断定自己缺乏弹琴的天赋,而放弃了练琴。之后,当母亲逼着她练琴时,缺乏自信的她竟手指哆嗦,连最简单的练习曲也弹不好了。

孩子一旦对自己的某方面的能力丧失自信,还可能会连带对自己的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丧失自信,最后造成多方面,甚至全面的落伍。如果发展到严重的自信心丧失,那么还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异常,其中包括:对他人或社会明显表现出抗拒心理(如拒绝上学、自暴自弃、厌恶集体活动等),或有时又表现得对父母和教师过于顺从以致完全丧失自我,经常无端发脾气,或莫名其妙地故意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十分自负等。

自信心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萌发的。当孩子使用各种方法来取悦大人,吸引大人的注意和赞美时,自信心就在发展了。作为现代家长,不一定要期望自己的女儿获得多么大的成功,但是,让她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还是非常必要的。最好让她从小就明白,自己立于世,必定有不同于别人的个性和特色,如果她不能充分发挥并表现自己的个性,这对于世界,对于她自己都是一个损失。这种意识,将会促使她产生坚定的自信并助她事业的成功,也会使她受益终生。因此,如何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科学、有效地培养她的自信心,是每个家长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让孩子学会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自我接纳是人天生就拥有的权利。一个人并非要有突出的优点、成就或作出别人希望的改变才能被接纳。

自我接纳程度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评价。孩子们是从父母、老师、小伙伴以及其他对自己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对他们的评价中了解他们是谁,他们怎样影响别人,以及他们是否重要。特别从与那些在其生活里是重要的人物(如父母、教师、自己所崇拜的人等)的相互作用中,得知自己受欢迎,还是被讨厌;是好,还是坏,以及是成功,还是失败。孩子不仅从语言上得知他们自己是受到喜爱还是憎恨,也从那些微妙的行为互动中感受到别人对自己与他人的态度的差别,以此来辨认自己。对年龄较低的儿童来说,孩子们会把别人的评价变成自我的评价。尽管别人的评价是镜子中的“我”,但是,孩子们很难将镜中的影像和真实的“我”区分开。所以,自我接纳是孩子个人经验的产物。

二是自我评价。孩子们从幼年开始,常常向自己提出“我是好的还是坏的”这样的问题。当一个女孩用好与坏来评价自己时,说明她已形成了一种对自我的价值判断。一个女孩如果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她会用好孩子的形象来塑造自己。与之相反,那些认为没有人喜欢她、照顾她、相信她和需要她的孩子,也许会发展出一种自己是坏孩子的自我概念。她力图去挫败周围的成年人,并和同伴作对,在敌对的氛围中,她可能会更加否定自己。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柯里指出,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中,自尊或自卑的自我评价意识有很大作用。自尊的人经常会把自己看做是有价值的、令人喜欢的、优越的、能干的人。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缺乏朝气,缺乏积极性。

自我接纳程度高的孩子往往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去证实自己。他们能够自我接受、自我赞许、肯定自己的尊严,对自己的人生充满着自信。自我接纳程度较高,并不意味着自傲和不具备自我批评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接纳程度高的人,富有独立性,不易受暗示,他们在对自己持肯定态度的同时,对别人往往也能够接受和信任。

自我接纳有助于儿童迎接生活的挑战。自我接纳程度高的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们往往以一个优胜者自居,而且力图向别人展示这一点。

小雪是一个13岁的女孩,她黑肤、细目,又长了两颗小虎牙。在容貌上,她完全彻底地继承了父母的缺点,一个地地道道的“丑小鸭”。

女孩似乎从未因容貌而对自己不满。她常笑着告诉周围的人:“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看着她那自信的微笑,大家也都真的相信她会变得很美。其实,美丽对她来讲已经不是很重要,她对自己的肯定以及执著的追求已经感动了许多人。

她最初在一座小城上小学,一年后,随父母迁到了省城,转到了一所新的学校。来到新的班级之后,她和新同学相处得很融洽。

一天,伙伴们开玩笑说要选她当班长,她竟信以为真,跑到办公室去找老师,提出要竞选班长。望着这个满脸稚气的丑姑娘,老师无奈地说:“班长得同学选。如果大家同意,我就任命你当班长。”结果半年之后,这个新来的孩子竟获得了90%以上的选票当上了班长。这是一个不安分的女孩,她总是有一些新的想法,并相信自己最终能心想事成。有一次,她找到音乐老师,说是要参加学校的舞蹈队。老师让她做了几个动作,结果以基本功不行为由将她拒之门外。没想到,这个犟丫头回家苦练了三个月,在老师的刮目相看中硬是挤进了学校的舞蹈队。

这是一个典型的自我接纳程度高的女孩。这种孩子敢于接受来自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挑战,在挑战中证实自己的价值,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很多女孩从小就受到种种有条件的关注,或者严格的管束,致使她们以为只有具备某种优越的条件,如漂亮的外表、优秀的学习成绩、过人的专长、出色的业绩等,才获得被自己和他人接纳的资格。于是,很多人因此背上了自卑的包袱。由于曾经被挑剔,也就逐渐习惯于用挑剔的目光看待自己,越看越觉得无法接受。这种状况是必须要积极改变和消除的。自我接纳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征,与儿童的早期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如果要想使自己的女儿充满自信、充满朝气、充满活力,从她出生之日起,就要让她相信自己魅力无穷。要让她学会对自己说:“不论我有什么优点和弱点,我首先选择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让女儿具有足够的自信,勇敢地面对生活

有专家对美国和中国的家庭教育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美国家长十分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做家庭中平等、独立的一个成员相待;孩子的事情由孩子自己做主,家长并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能较好地处理平等与要求、自由与纪律、爱护与严格之间的关系,由此而形成了美国孩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敢说敢做的性格。

相比之下,中国的父母对孩子“顺从”、“听话”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发言权、参与权等,父母基本上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甚至孩子的隐私也常常受到侵害:信件被拆开、书包被检查、日记被偷看等,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束缚了孩子独立自主精神和创造潜能的发挥。

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成为一个被自卑感笼罩着的人,不但会延迟进步,甚至可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那将是很可怕的。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信心和自尊心,自信是成功的首要条件。对于每一位家长来说,给孩子以信心,就是给了通向成功的一把梯子。孩子可以依靠它,扶着它,一步一步向上,爬向每一个成功的高度。所以,家长都应该很重视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给予孩子自信,这是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做到的,也是能够做到的。

那么,父母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女儿具有足够的自信呢?如下建议可供参考:(1)父母要尊重孩子

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物和私有财产,而是独立的人。家长不要把孩子当做自己沽名钓誉的工具。只有真正尊重孩子,才能使他产生自尊,进而使孩子产生向上的内部动力,得到主动发展。

尊重孩子的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一位家长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尊重他,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话语。“女孩没出息”,“女孩天生笨”,“女孩干不成大事”,“你要是男孩就好了”……这些话应该从家长的语言里消失。(2)采取爱和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温情、喜欢、关怀、尊重、认可、爱抚称为积极的关注,并把它看做是人类的普遍需要和自信的源泉。成人的拥抱、抚摸、点头、微笑以及亲切热爱的语言,不仅使孩子感到安全,对世界产生基本的信任,而且能使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充满信心地、愉快地探索世界。而成人的忽视、冷漠、拒绝、不理会,不仅使孩子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恐惧感和不安感增加,而且会使孩子怀疑自身存在的价值。因此,家长要努力为女儿创造一种关怀、宽松、平等、和谐的精神氛围,给予她充分的关爱,满足她的正当需要,不以简单、粗暴、严厉的态度对待她。这对帮助她建立自信心是极为重要的。

但是,在给予女儿爱的同时,又要对她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指出她行为中的不足,并且引导她积极弥补不足。(3)有意识地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

不少家长常因为女儿年幼而代她做许多事,帮穿衣鞋,替收拾玩具……如果给她包办过多,她就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自信也就很难建立起来。因此,家长不妨视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大小,有意识地让她承担一些责任,如让她动手收拾玩具、书包及文具,铺床叠被,洗洗简单的碗筷等。这样做,不仅能锻炼她的能力,还可使她从中得到自信,知道有许多事情“我能做好”、“我有能力”。(4)善于发现并时常肯定孩子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活动是十分投入,十分自信的。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特点,善于发现她的优点,并经常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是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千万不要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上,让孩子产生自卑感。(5)积极培养孩子的专长

每个孩子的天赋是各异的,能力方面也各有千秋。通常的孩子在智力和能力上难辨优劣,但孩子进入小学后,衡量标准就集中在学习分数上。这就使擅长学习的孩子常受表扬;而学习稍差的孩子常受批评,由于学习成绩不如意而产生自卑,丧失了自信,不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如何避免孩子出现这种不利的情况呢?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某一专长。从小,孩子的能力倾向便会显露,有的孩子能跑能跳,好于运动;有的孩子爱唱爱跳,擅长文艺;有的孩子舞文弄墨,酷爱绘画。家长的责任就是及时发现孩子的专长,顺势加以引导及培养,促进她在某方面具备其他孩子所不及的专长。这样,即使孩子将来在学习上不佳,也不致因此而灰心丧气,反倒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奋发努力,或许还能干出一定的成就来。培养孩子的专长,孩子就有了一种竞争优势,具有上进的动力,孩子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自信。(6)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和战胜困难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事情做得不好,事情做得不完善是必然,孩子往往是在不断的错误和不断的失败中前进,成长。成人还需要一定次数的尝试,更何况没有经验的孩子呢?所以,作为家长,要允许孩子失败,允许孩子犯错误,当孩子犯错误失败的时候,家长的教育心态要调整。不能说:“你看看,你不行吧!”家长调整自身的心态很重要,你应该充满信心地鼓励孩子,做不好要给予鼓励,失败了要给予支持。让孩子明白跌倒了没关系,爬起来继续前进。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学习勇敢行事,不断战胜困难。当孩子战胜了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时,自信心就会提高。(7)帮助孩子成功,经常鼓励孩子

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当孩子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时,她都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家长,给孩子帮助,让她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这就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孩子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又一分的自信。

有一位母亲带着5岁的女儿乘公共汽车,上车坐了一段路程后,一位年迈的老婆婆上车了,母亲起身让座,并对女儿说:“来,小大人,站一会儿,看看能不能坚持住。”小女孩高高兴兴地站在坐椅旁,并认真地扶着坐椅不让自己摔倒。这样,孩子由于做成了一件小事而受到赞赏,她就会更乐意去做更多的事,接受更多的挑战,以获得更多的肯定和成功的喜悦,其自信也随之日趋强化。

在不断肯定孩子的微小进步、指出她的闪光点的同时,要教育她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再努一把力就会做好的!”“我不会被困难吓倒!”……这对帮助孩子成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8)让孩子做家长的老师

有一位父亲,他的两个女儿双双考入了重点大学。别人问他的教子“秘诀”何在,他笑着说:“我的办法跟别人的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这位父亲说,小时候家里穷得读不起书,指望着孩子将来能有所出息。怎样教她们呢?想来想去就想了一个办法,等孩子们上学读书的时候,他就跟孩子们一起学。他每天让孩子们把当天学过的知识跟他讲一遍,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做作业,不懂的就问孩子们,孩子们不懂的就问老师。孩子们既当学生又当老师,学习劲头非常足,学习成绩非常好。

这位父亲继续说:“我虽然从来不说要她们好好学习的话,但孩子们见我在外面干了一天的活回来,还跟她们一样地学,她们在学习上就不会有一点的分心啊!不像有些人家,大人一边在打麻将、打扑克,一边在吼叫着要孩子好好读书好好做作业,孩子们就是嘴上答应着,心里面也是憋着一股劲的呀。”

这位父亲的“让孩子教我”的做法,为孩子创造了成功的机会,为孩子树立了自信,无愧为“父亲”这一光荣的称号。(9)以身作则,树立典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难想象,缺乏自信的家长如何能培养出自信心十足的孩子。父母能够充满希望地看待未来,充满自信,孩子就会深受感染。有的家长不相信孩子,说不出鼓励孩子的话,常常是因为他们自身也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的教育能够成功,不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自信不仅是教育成功的保证,更是教育的榜样。

培养孩子还得从自身做起,假如我们家长不能给自己以自信,我们无法想象,能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心来。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和言行,做好孩子的典范。

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莫过于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或犯了某些错误时,我们有些父母“奖”给孩子的,往往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笨蛋”“傻瓜”脱口而出。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其实对女孩的心灵打击最大、伤害最深。你越骂孩子是“笨蛋”“傻瓜”,她就会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笨蛋”“傻瓜”,甚至可能会使她彻底丧失自信心,彻底地放弃自己。理性的父母应该有一种意识:孩子失败了不要紧,要紧的是父母们应该及时帮助孩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让孩子从失败中树立自信。

自信是孩子走向成功的起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尤其是当孩子失败时,更要注意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遭遇失败的时候,最想得到的就是父母给予她的精神鼓励。有了鼓励,孩子才会有勇气继续做下去,自信心才会增强。有一个二年级的女孩,曾代表班级参加校运会的短跑竞赛。由于平时锻炼少,结果跑了最后一名。孩子回到家后,垂头丧气地说:“没意思,跑得又累,又没拿到名次。”父母听后,没有取笑、奚落自己的孩子,而是对她说:“第一,你能代表你们班参加比赛,已经很不错了;第二,你能跑下来,已经很了不起了。”孩子听后信心大增,从此自觉地加强锻炼了。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有失败,必定有成功;有缺点,必然会有优点。当孩子递给父母一份成绩并不理想但若干题目做得不错的试卷时,父母应当表扬孩子;当孩子的作业完全做错但书写整洁、端正时,父母应当表扬孩子;当孩子犯了某些错误却能主动承认错误时,父母应当表扬孩子。人都是喜欢表扬的,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你越表扬她,她就越会去注意,就做得越好;做得越好,她就越有自信心。你的表扬,你的几句好话,将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们千万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表扬。

当孩子做错了事的时候,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去责骂孩子,更不要去动手打孩子。骂和打,只会使孩子的成绩更加糟糕。没有哪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会故意去做错,没有哪个孩子考试的时候不想要取得好成绩,其实,她一直在努力。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去怪她。要怪,也只能怪我们做父母的没有真心去关心自己的孩子。做错了,错在哪里?要给她指出为什么会错。要帮助她们去分析,是因为粗心,还是因为不会做。如果是因为粗心,就要逐步培养孩子认真检查的习惯;如果是不会做,就要去指导她,尤其要教给她最适用的方法。孩子们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今后再遇到类似的题也就会做了。会做了,孩子才会开心,才会有自信心。要允许孩子失败,要热情地帮助她总结失败的教训,让她真正体会到父母对她的理解和信任,让她学会在失败中奋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对“不争气”的孩子出言训斥、嘲讽,进行一种“心罚”。不知这些父母们想过没有,这样做,对于孩子稚嫩的心灵有着多大的伤害!一般来说,现在的孩子心理比较脆弱,不管父母们训斥与嘲讽的出发点多么善良,理由多么实在,但其教育效果,必然适得其反。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人,热爱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但怎样去爱,如何去教育却大有讲究。任何情况下,父母都不应该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和方式去伤害孩子,不应该心罚或变相心罚孩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激励,这激励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每个孩子都有值得称道的优点,父母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指责,以良好的榜样去引导感化,达到转化目的。这样,激励将会成为促使孩子奋发向上、刻苦求学的巨大动力。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家教成功的父母是深悟“良言”妙用的,他们善于观察与揣摩孩子的心态处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安抚她、温暖她、激励她。当孩子受挫折时,不妨说几句话解围;当孩子沮丧时,适时说几句热情的话予以鼓励;当孩子疑惑时,及时用柔和的语言给她提个醒;当孩子自卑时,不忘记用她的“闪光点”来燃起她的自信心;当孩子痛苦时,尽量设身处地说些安慰的话……

家长要充分认识鼓励和称赞带给孩子的好处

孩子的自信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得来的。正如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所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个原则对每一个孩子都是适用的。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多加称赞和鼓励。为什么专家会视称赞和鼓励为教育孩子的法宝呢?那是因为它们可以带给孩子很多的好处:(1)可以让孩子有自信

每一次称赞和鼓励,都是对孩子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一次浇灌。自信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而这个自我的评价往往来自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很容易就能记住那些称赞我们的人和他们的话。(2)可以让孩子有勇气

当孩子的学习遇到困难时,当孩子的发展遇到挫折时,当孩子的能力受到挑战时,只要我们轻轻地对她说一句:“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你会发现有一种叫做坚定的、坚强的神情会出现在孩子的脸上。虽然这种坚定和坚强可能只是一闪而过,只是一个瞬间的定格,但是它已经足够让孩子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是不是真的可以做到?我该如何去做到呢?如果我做不到怎么办……”这时候,你再对她坚定地传递另外一份鼓励:“没有关系,只要你试过,就是一种成功!”你会发现,你的孩子终于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3)可以让孩子有创意

孩子正在涂画一片绿色的草地,一边涂着一边在哼唱着好听的歌曲,你的心情也和她的一样开心。这时候如果你说:“宝贝,我很喜欢你画的草地。你可以让这块草地生长一些可爱的花朵吗?”过了一会儿,美丽的花朵点缀了绿色的草地。你可以说:“宝贝,这么美丽的地方,谁会来玩呢?”立刻,一只可爱的小兔在草地上撒欢。你又说:“真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它一定会有很多的好朋友,把它们都邀请过来吧。”……在你的鼓励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有创意。(4)可以让孩子思维更活跃

好情绪带来好思维。称赞和鼓励可以让孩子保持一份愉快的情绪,这种愉快就像一种催化剂,激活了孩子的灵感,也激活了孩子的想象和思维。一个经常接受称赞和鼓励的孩子,更容易经常保持奋发向上的生命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都会达到巅峰的状态。(5)可以让孩子身心更健康

父母的称赞和鼓励其实就是一种爱的传递。而这种爱带给孩子直接的感受就是“安全感”。一份充足的爱和安全感,是保持孩子身心健康的前提。一个人在成长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往往与童年时候,父母过于苛求和过去严厉的教养方式有关。一个在父亲严厉的教养方式下充满了自责和自卑的女孩,被“对视恐怖”整整困扰了十年之久……像这样的案例实在是数不胜数,如果当初父母对孩子多一些称赞,多一些鼓励,那么她的身心会更健康、更和谐。(6)可以让孩子更有能力

能力是在活动中培养出来的,也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以,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是培养能力的唯一途径。但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会某一种活动的。这时候,父母鼓励的态度直接会影响到孩子是否愿意去尝试。如果孩子缺少鼓励,那么,她就可能会在任何活动面前退缩;如果孩子很在乎得失,那么她也可能会因为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所以,父母对于孩子活动的评价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活动积极性。

对孩子要鼓励有方,称赞有度

“孩子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分。”这是著名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一句名言。

鼓励和称赞,可以称得上教育孩子的两大法宝。几乎没有家长不知道,对孩子要多用鼓励和称赞。可是真正想用好这两个法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鼓励和称赞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不同的特点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具体运用的时候,要注意下面几点:(1)鼓励多一些,称赞少一点

鼓励是通过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让孩子有更多的勇气去敢于尝试和体验,并在体验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尝试和体验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父母可以尽量多地使用。

但是过度的称赞,可能会让孩子凡事都依赖于别人的判断,而不是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自我评价。经常表扬和奖励孩子会促使她们有这样的想法:“别人认为我做得对,我就做对了;别人认为我做得好,我就做好了。”这样的想法会让孩子拼命努力避免犯错,而不是有机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孩子觉得自己很好,学习自己作判断,肯定自我的价值,而这价值是因为她的努力和能力。(2)称赞要具体,恰如其分

当你称赞孩子的时候,要记得把你要称赞的具体内容说出来,而不是笼统地称赞。比如,一个孩子写了20个字,你尽量不要说:“你写得真棒!”而是应该在20个字里面,挑选出那些写得不错的字,并且告诉孩子:“这几个字写得真漂亮!”自然而然地,孩子就知道了明确的努力方向。而那些笼统的称赞,只会让人感觉到不够真诚,也不够真实。

另外,称赞孩子的时候切忌很夸张。明明不好的你一定要说成好的,明明是黑的你要说成是白的,那样的称赞孩子是不会领情的。所以即使称赞,也应该是朴实无华,经得起推敲的。如果孩子暂时没有出现值得你称赞的地方,你宁愿先选择鼓励而不是称赞。(3)不能用称赞去控制孩子

有些父母,称赞孩子是有明确的功利目的的。这就是明显地在利用称赞来控制自己的孩子了。

比如,今天你希望孩子一个人待在家里,你又怕她反对,所以你故意用“我知道你很勇敢的,会一个人自己待在家里管好自己。”

因为有了这样的称赞,孩子不能明着表示反对;但事实上,孩子内心是否真正愿意一个人单独留在家里呢?

这时候,你不妨使用鼓励的方法更合适一些。比如你可以先问问孩子:“你敢不敢一个人留在家里?如果不敢,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如果妈妈把电话号码留给你,你遇到什么事情可以随时联系妈妈,或者可以随时离开家来找妈妈。你看如何?”

这时候,孩子是有选择权,也是有安全感的,她即使真的单独留下来,也是一种自愿的尝试,而非受你的称赞所控制的。

如果父母想用称赞来控制自己,那就很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如果被拆穿了,那么就白白浪费了这个法宝,因为你以后再用它,效果也就不灵了。(4)明确称赞和鼓励的目标

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应该是围绕目标而进行的。称赞不是为了称赞本身,鼓励也不是为了鼓励本身。在称赞和鼓励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的目标要朝向什么。比如你在评价孩子的一些作品的时候,如果你想重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那么你的评价就可以侧重于这幅作品中能够体现出创造性的一些具体内容;而你如果是想重点培养孩子的绘画技巧的,那就可以重点评价她在技巧方面的进步;如果你想重点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的,那么你就可以重点评价她的艺术表现力的。

同样你在鼓励孩子的时候,也可以有重点地去鼓励她正缺少的那些品质和能力。尽量让孩子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让孩子的潜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总之,当我们在使用鼓励和称赞这两种方式的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的最终目标,那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发展得更和谐更健康更快乐。这个大方向是永远不可以违背的。(5)注意鼓励的多样性

你可以选择用一些物质的鼓励,更多的时候可以用一些精神的鼓励,而且精神鼓励比物质鼓励应该更重要。精神鼓励应该是随时的、由衷的、自然流露的、伴随或者说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

另外,除了通过运用语言进行鼓励外,你还可以运用一些肢体语言,比如肯定的注视、微笑、点头、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头等动作来表达你内心对于孩子的肯定、赞许和鼓励。(6)及时准确反馈,发自内心地去欣赏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

进步父母需要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小进步小激励,大进步大庆祝。优秀的教育者总是能敏感地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变化,并及时做出表示,或者是一个眼神,一句赞扬的话,一张表扬性质的纸条等。要告诉孩子,未来不论任何事情,父母都希望她尽自己一切努力去做,而不是永远只要求最好、最高。

如果没有这种习惯,那么应当努力去形成这个习惯。孩子在学习上出现问题,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缺乏善于发现的眼睛。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反对使用物质奖励,因为它与成就感没有必然的关系,甚至容易转移并削弱孩子对成就感的积聚、感知。(7)注重过程,淡化结果,努力为孩子减少消极压力

过程评价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只注重一时的分数,而不考虑整个过程,容易将孩子逼进心理的死胡同。高明的父母总是能将过程看得比结果重要。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是一位敬业、杰出、豁达的人民艺术家。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在对待孩子方面,他也有自己的一套儿童教育观和比较超前的教育思想。老舍先生特别喜欢孩子。其子舒乙(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回忆父亲时说:“父亲只要看到被培养成少年老成的小大人、小老头的孩子时,就要落泪,他就感到一种悲哀。他决不给自己的孩子以这样的约束。”

一次,小女儿舒立哭哭啼啼地回到家中,拿着60分的数学试卷伤心地哭个不停。父亲老舍弄明原委后,依然像平时一样潇洒,笑着安慰女儿道:“咳,我还当发生什么大事了,不要紧,60分已经挺高了。再说现在的题越来越难,要是我,我还考不了这么多呢,顶多考20分。”父亲的话,让悲伤的小女儿破涕而笑,同时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更加努力学习,不能辜负了父亲对自己的理解。

使对孩子的表扬更得体、更有效

每个人都有被肯定被表扬的需要,孩子更是这样。表扬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表扬能够从正面引导孩子的心理朝着大人希望的良好方向发展。所以,这就要求父母对孩子的举动留心观察,设身处地地考虑孩子的感情需要,学会表扬孩子。其实,学会表扬孩子也并不难,关键是父母有没有这种意识,能不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不过,表扬孩子也是一门艺术,确实不是一件易事。那么,父母怎样做才能使对孩子的表扬更得体、更有效呢?下面的几点建议可供参考。(1)表扬要具体

对于孩子来说,表扬不能太笼统、模糊,而应对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的具体细节给予肯定,使孩子明白“好”在哪里。对孩子的表扬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的表扬,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2)表扬的方式要变化

新颖的刺激、变化的刺激,容易唤起人们的注意,容易激发人们的动机;而不变化的刺激、千篇一律的刺激,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有的父母用多年不变的单一的表扬方式,孩子听着无味道,司空见惯不以为然,激发不了孩子良好的动机。

父母使用单一的、不变的、重复的语言去表扬孩子,时间一长,根本起不到激励孩子的作用,有时甚至引起孩子的厌烦。(3)表扬要看见过程

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见过程。父母应该引导孩子重视努力的过程,而不是成功的结果,激励孩子坚持不懈地努力争取。即使失败了,奋斗的经历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财富。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饭后,自己去刷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厨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仅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你去干其他家务。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她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她如何改进,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4)表扬要视情况而定

为了培养孩子的一些好习惯,比如按时完成作业等,起初,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进步了,一定要瞅准时机,着力表扬。慢慢地,等孩子在父母的表扬声中养成了习惯时,则需要减少表扬的次数。而且,表扬的间隔时间要长一些。直到孩子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或成绩时,再对其给予表扬。只有把握好了这样的节奏,才能发挥表扬的作用。(5)表扬要掌握好时机和分寸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表扬时还要注意掌握表扬的时机和分寸。孩子经过努力作出了成绩,或者她做完了她理所应当做的事情,都应该得到赞美。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重复赞美某件事情,当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就可以适当减少对孩子这一方面的赞美。赞美孩子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或是亲吻或是搂抱,都会给孩子以奇妙的力量。(6)采用最得体的语言

以下是家庭生活教育家查理斯·史密斯所拟定的一百句父母说的好话。这是现代亲子关系的最佳润滑剂。

1.做得好!2.了不起!

3.好主意!4.太好了!

5.好多了!6.恭喜你!

7.好棒啊!8.做得对!

9.好可爱!10.好啊!

11.你走对了!12.太完美了!

13.好伟大!14.真是杰作!

15.太奇妙了!16.进步很快!

17.好优秀啊!18.那就对了!

19.你很能做!20.你做到了!

21.很突出!22.你长大了!

23.很不错!24.继续保持!

25.多美妙啊!26.我好爱你!

27.那就是了!28.做得好极了!

29.继续试试看!30.你办得到的!

31.你学得真快!32.极佳的表现!

33.就是那样做!34.这正适合你!

35.记性真好啊!36.你还记得啊!

37.哇!看你的了!38.你做得很对啊!

39.我真的以你为荣!40.你快要做到了!

41.那实在太好了!42.我很喜欢那样!

43.实在是太好了!44.你做得很不错!

45.你提前做到了!46.你真是小神童!

47.继续加油努力!48.好!(竖起大拇指)

49.你想出好主意了!50.你真是个大帮手!

51.你一定练习过了!52.你做得漂亮极了!

53.你真让父母开心!54.进行得很顺利嘛!

55.真是聪明的孩子!56.你真是可爱,美丽!

57.真高兴你如此表现!58.我就知道你能做列!

59.你今天做得很认真!60.你每天都有进步啊!

61.那件事你做得真好!62.我很感激你的帮忙!

63.你下次会做得更好!64.这才是我的好孩子!

65.你没有任何差错哦!66.这正是我说的好事!

67.你正尽力地做好它!68.对了!就是这么做!

69.你这么快就想出来了!70.你的动作真快!

71.你使它变得容易多了!72.你今天确实做得很好!

73.真是有史以来最好的!74.你看你想出办法来了!

75.你今天头脑真灵活啊!76.你今天做了不少事啊!

77.你似乎像个大师一样!78.你真学到不少东西嘛!

79.你已经有很好的前途了!80.你今天做得比平常好!

81.真是让我感到开心啊!82.恭喜你啊!你帮得很对!

83.这是你做得最好的一次!84.我想你现在已经得到了!

85.你今天做得比以前好啊!86.你真的在不断地进步!

87.再一次你就可以做到的!88.现在你可以一路顺风了!

89.现在你知道如何下手了!90.继续做,你已经有进步了!

91.我真高兴有你这样的孩子!92.你不会忘记你做得那么好!

93.你正进入良好的情况中呢!94.我自己都没有做得那么好!

95.你真像个美丽的小甜甜!96.那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啊!

97.你真是我的小王子(小公主)!98.跟你在一起我觉得很快乐!我很高兴!

99.我为你今天所做的一切感到自豪!100.看到你做得那么认真,我很高兴!

父母如何正确把握对孩子的期望

喜欢用孩子的成就来为自己脸上贴金,这是中国一些父母的一个陋习。当孩子在别人面前为父母挣足了面子、让父母觉得脸上有光的时候,父母就会对孩子宠爱有加,大大奖励一番!当孩子让父母在人前面子尽失的时候,父母又会气急败坏,对孩子大呼小叫。无形中,当父母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面子”成了主要考虑的因素。殊不知,这也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摧残。有这种心态的父母应该自问一下:“我想做的事情,我的孩子也一定想做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愿望,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父母,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优秀,谁都渴望孩子成为自己的骄傲。于是,家长们工作之余,谈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成绩。孩子成绩出色的,高声大嗓,眉飞色舞,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孩子成绩不如人的,不是保持缄默,就是低声叹息,总觉得自己矮人三分。在多数父母心目中,孩子的分数直接跟父母的面子挂钩。

据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有57.8%的父母要求孩子“样样争第一”。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现象是多么普遍。不可否认,父母们这样做无疑是出于对孩子的爱。父母对孩子寄予期望也是情理之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父母要把握对孩子的期望标准,一旦父母的期望标准背离了社会需要和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让孩子觉得目标可望而不可即时,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

在生活中,父母为孩子设立过高期望的例子有很多:“你要是考不进市重点,我就抹脖子!”——这是一位妈妈对女儿进行的恐吓。当性格开朗、活泼大方的女儿如愿以偿地考进了市重点,妈妈以百般的宠爱善待她,因为女儿替她争了光。“你必须在全班考第一!”显然妈妈的筹码在升值。由此可见,妈妈对子女的期望不会搁浅在一个水准,妈妈有要做成功者的愿望,女儿就得成为“过河卒子”拼命向前冲。渐渐地,女儿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心里总是焦躁与不安——在学习上,她没有成为全班第一。“期末考试成绩要是达不到90分,我就抹脖子!”妈妈威胁的口吻还是那样坚决。终于有一天,女儿离家出走了。

还有一个女孩曾说:“我觉得自己很没用、很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满怀期望的目光,我的心里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现在,一看书就很怕,真想把它撕得粉碎……”据报道,在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心理障碍患病率在逐步上升,有关专家分析,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是孩子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

另外,在高期望值的支配下,父母评判子女好坏的标准也严重失衡,孩子教育成败多是以智力发展的好坏来衡量。

然而,由于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潜质,他们的兴趣、潜能未必与父母的理想模式相吻合,因此,孩子的发展往往就与父母的目标产生了一定的差距,有些孩子的发展方向甚至与父母的期望相违背。过高的期望让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一是容易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最典型的一点就是,父母不惜动用所有的社会关系,花费巨资为孩子择校。他们以为,孩子进了好学校就会有好的前途,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实际能力并没有那么高,在重点中学里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就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是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智力水平,盲目地为孩子设置过高的期望与要求,当孩子虽然经过努力还是不能实现目标时,孩子会因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而自惭形秽,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从而动摇自己的自信心。

虽然在很多情况下,父母的期望也可以化作孩子奋发向上的动力,但是有的时候,父母过高的期望会成为孩子肩上沉重的压力。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把握好“度”。那么,作为父母,又该如何正确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1)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梦想,孩子也一样。孩子并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不是父母生命的简单重复,更不是父母人生道路的升级版本,而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把孩子当成工具,为了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把孩子当成了弥补自己人生遗憾的工具,要求孩子为父母争面子。

家长从素质发展的角度,配合学校教育,尊重孩子个体的差异性,从孩子个性完整的视角对孩子加以培养;要多花些时间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对孩子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正确估计,在全面了解孩子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合理要求。让孩子感受生活的乐趣与亲情的温暖,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品格。这样孩子才会有真正的成功。(2)不要以一次成败论英雄

作为父母,没有必要在考分上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并不是一次考试就能说明孩子的所有学习情况。我们也没有必要因为孩子偶尔的一次考砸而感觉脸上无光,孩子是需要鼓励的,只有鼓励与理解,才能使孩子保持学习的兴趣。(3)善于鼓励孩子的进步

要求尽善尽美的父母,通常是期望太多,批评太多,总是挑毛病。当父母在孩子身上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时又不断地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时,实际上是在使孩子失去勇气,在降低孩子的自信心水准。这些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较小的、积极的行为,这就很容易犯苛求和越权的错误,而漠视孩子的权利,这与孩子的成长是不相适应的。相反,如果父母时刻注意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加以鼓励,就会使孩子充满信心,充满活力,并且产生要多做一点的欲望。(4)激发孩子的动机

如果父母要使期望成为现实,就必须让孩子把期望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今的孩子,大都生来就享受着众多成人给予的关爱。在这样的生存空间里,孩子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被动的习性,习惯于等待外来的指令和安排,而真正源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从而导致主动性与创造性水平低下。有时处理不好,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样的期望,能对孩子产生作用吗?(5)设立积极恰当的期待

作为父母,给孩子提要求是必要的,因为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差,需要有人帮她树立目标并促其前进。但是,这种要求和期望应该现实一些,如果孩子的基础较差,父母就不要定过高的目标。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和这个目标差距太大,就会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日久天长,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严重的不良影响。一般而言,给孩子树立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目标是最合适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对孩子提出恰当的期待和要求,这更容易产生良好的“期待效应”。

相信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父母要有平和的心态,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给孩子减少压力,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一起制定合适的奋斗目标。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因为我是菊花,所以请别让我在夏天开放;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从我身上摘下松子。”

帮助孩子彻底克服内心深处的自卑

莹莹是个16岁的女孩子,刚刚升入重点高中,她性格内向,有很深的自卑心理。妈妈抱怨说:“我不知道这孩子一天到晚在想什么,别人的孩子都那样自信活泼,可我的孩子却……”

莹莹到底在想什么呢?请看她的一段内心独白:“上了高中后,我心里常被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莫名其妙的感觉袭扰,并且越来越严重。有时心里空荡荡的,没着没落;有时又乱哄哄的,不知应该做些什么。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准备升学;可我听课时安不下心,作业懒得完成。我这样一个没用的人,将来能做些什么?升学,我能考上吗?经商,我哪有这样的天赋?靠弹钢琴挣钱养活自己,可我又哪有那么大的能力呢?同学们整天都在忙忙碌碌、紧张地学习,空闲时间还三五成群、欢呼雀跃地参加文体活动及各种竞赛,可我无论做什么事都犹犹豫豫、忧心忡忡,拿不定主意,经常因为害怕失败而退避三舍。我终日六神无主,心灰意冷,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听课、写作业成了一种负担,只能靠画画打发时间。生活是这样索然无味,我真心希望自己将来能有所作为,至少成为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可我又总是缺乏把一件事坚持做到底的信心,因为我不相信自己有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在同龄人面前,我总感到自己比别人矮一截,有时甚至觉得别人看我的眼神都是鄙视和冷漠的。像我这样一个多余而毫无价值的人,生活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必要?”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孩子的自卑往往是由于自我评价过低导致的。一些性格自卑的孩子,往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这也不好,那也不行,比如上例中的莹莹,就是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而事实上,她既然能考进重点高中,起码她的学习成绩就应该不错;她会弹钢琴、会画画,说明她应该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子。但她却偏偏看不到这些,反而沉浸在自卑的情绪里。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比他真正是怎样一个人更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按他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而行动的。自卑者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他们往往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过人处”,却对自己的短处和缺陷妄加评判,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这是一种认知悲剧。

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一个人的自尊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而他自己又无法正确地去评判和分析自己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卑,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适当的自卑可以视作是一种激励因素导致个性的改善。但是,当自卑感过于强烈,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严重的怀疑,人就会心灰意懒,无所事事,甚至于怯于与人交往而孤独地自我封闭。因此,积极发现孩子身上的自卑感,然后具体分析对待,并帮助她努力克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下面是值得家长借鉴的帮助孩子克服自卑的方法:(1)帮助孩子分析自卑原因

首先,应让孩子观察自己的自卑感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孩子可能会发现,原来自己的自我主义、胆怯心、忧虑及自认比不上他人的感觉小时候就已存在,而自己和家人、同学、朋友之间的摩擦,往往是由自卑的消极心态造成的。若对此能有所了解,就等于已踏出克服自卑感的第一步了。

人的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通过自身智力,努力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完美无缺。对自己的弱项或遇到的挫折,持理智的态度,既不自欺欺人,也不将其视为天塌地陷的事情,而是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现实,这样便会有效地消除自卑。(2)让孩子写下自己的才能与专长

家长不妨让孩子将自己的兴趣、嗜好、才能、专长全部列在纸上,这样,他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另外,也可以让孩子将做过的事制成一览表。比如,他会写文章,记下来;他善于谈判,记下来;他会演奏几种乐器,他会修理机器等,都可以记下来。知道自己会做哪些事,再去和同年龄其他人的经验作比较,孩子便更能了解自己的分量。(3)让孩子努力补偿

强烈的自卑感,往往会促使人们在其他方面有超常的发展,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代偿作用”。即是通过补偿的方式扬长避短,把自卑感转化为自强不息的推动力量。耳聋的贝多芬,却成为了划时代的“乐圣”;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补偿自己不足的方法,就是通过教育及自我教育。他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乏作了全面补偿,最后使他成了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许多人都是在这种补偿的奋斗中成为出众的人的。天下无人不自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完全不必为“自卑”而彷徨,只要把握好自己,成功的路就在脚下。

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努力奋斗,以某一方面的突出成就,来补偿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感。(4)转移孩子关注的焦点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也最能体现自己价值的活动中去。比如,可以让孩子致力于书法、绘画、写作、制作、收藏等活动,从而淡化和缩小弱项在心理上的自卑阴影,缓解心理的压力和紧张。

每当做好一件工作,孩子便能获得进一步的信心;而有了信心,又可为孩子带来物质上的报酬,使自己获得别人的赞美,进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5)让孩子挺胸抬头,面带微笑

为了消除自卑心理,在生活中要挺胸抬头,从调整自己的基本姿势开始。

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场合,那些自信的人挺胸抬头,那些自卑的人低头弯腰。反过来,挺胸抬头容易带来自信的感觉,低头弯腰容易带来自卑的感觉,因此,要让倾向于自卑的孩子努力调整自己的形体动作。

此外,面带微笑也是获得自信、消除自卑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当你在各种竞技场比赛、考试、学习、日常生活、唱歌、跳舞、体育等方方面面感到自己不够自信、有些自卑时,一个挺胸抬头,一个面带微笑,就能解决问题。(6)让孩子对自己进行自信的暗示和正面的自我描述

对自己进行有自信心的自我暗示,对消除自卑很有帮助。暗示的方法很多,可以把这些话写在日记本上,贴在墙上,默念在自己心中,那就是:我是一个高智商的人;我是一个聪明的人;我是一个强者;我是一个健康的人;我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我是一个洒脱自在的人;我是一个自信的人……要经常用这样的语言来暗示自己。

此外,还要教会孩子经常进行正面的自我描述。要让孩子学会经常这样对自己说:“我觉得自己别的优点不多,但是我有一个优点,我很自信。”“我做事情也可能没有这个方法那个方法,但是我始终自信地去做。”(7)克服性格气质方面的弱点

心理活动倾向于内向者较沉静、稳重、处事谨慎,但反应缓慢,适应环境比较困难,顾虑多,交际面窄。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能绝对地说哪一种就一定好。在社交方面,内向性格较之外向性格则有更多的消极因素。例如,内向性格的人不喜欢把自己的悲欢告诉别人。他们宁愿独自去忍受或享受,这就容易进入激情状态,使意识的控制作用降低,使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不能正确评价或控制自己的行为,等等。

要使内向性格逐渐变得外向些,首先要积极适应和改造环境,环境作用于人,使人的性格变化。我们要正确对待环境条件,使我们的性格不论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得到良好的塑造。可以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主动与别人接触。

再有就是要自我调节并解决心理冲突。内向性格的人常常把痛苦、烦恼统统闷在心中,时间越长,性格就会变得越内向。因此,要学会宣泄,把苦闷向他人谈一谈,排遣掉;使心情变得轻松、愉快。

另外,还要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兴趣广则交际广,又会学到许多知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出多种才能,有益于活泼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让孩子掌握提高自信心理的基本训练法

也许你曾经多次发现自己的孩子很容易地屈从于别人提出的无理要求:“我想要看本杂志,你替我去跑一趟吧!”或者“我又没钱了,你能借我一百元钱吗?”这类要求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有时候它也并不是不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这类问题太多,或同一问题经常在你的孩子身上出现时,且她老是屈从于别人的要求,你就应该考虑她是否太软弱,应该考虑如何帮助她加强自信,并且以一种坚定而礼貌的方式说出“不”字来。

同样,她也许有许多正当、合理的要求,但是她怕拒绝,所以不敢向别人提出;或者虽然提出,但别人一拒绝,她就不敢坚持。

下面的一套提高勇气的自信心理训练,就在于通过分析和思维及行为而使你的孩子变得更加自信。

训练程序如下:(1)让孩子检查她的交往,思考一下:你有需要更加自信地处理的事情吗?你害怕由于把你的意见和感受表达出来而发生什么事吗?你有偶尔不冷静而愤怒地斥责别人之类的事吗?

让她考察自己交往状况,坚持写一周或更长时间的日记,记下她胆怯行事的情境,她有侵犯性的情境以及需要她更加自信处理的情境。(2)让她选出对自己来说需要改进以有益于她更加自信的交往,它包括如下情况:在你怀有不满、愤怒困窘、对别人感到恐惧时;或因没有勇气表达你自己而出现自我贬低的感情时;你表面上表示礼貌道歉,其实是胆怯或允许别人居你之上时;你暴怒或胜过别人时表现出的侵犯性交往也包括在内。

正如下一步所示,在每一种非自信或侵犯性的交往中,她都能变得更自信。(3)让孩子集中于过去的特定事件。让她闭上眼睛几分钟,并且生动地想象事件的细节,包括她和其他人说的话,她当时及以后的感受。(4)让她记下并回顾自己的反应,问自己下列问题以确定她怎样表现自己:

①眼睛接触:你以放松的、不断的凝视来直视他人吗?向下或向远处看,表示缺乏自信;始终不断的凝视是侵犯性反应。

②手势:你的手势恰当、自由挥动,放松并且用来有效地强调你要表达的信息吗?笨拙、拘谨表示紧张;其他手势(如愤怒地紧握拳头)代表侵犯性反应。

③身体姿势:你以下列方式来表示你的信息的重要性吗?直接面对他人,向他人那边倾斜头部,适当地坐或站着,离别人近些。

④面部表情:你的面部表情表现出了与自信相一致的坚定、严肃的神态吗?

⑤音调和音量:你的反应保持了一种坚定而健谈的语调吗?叫喊表示愤怒,细声细气表示羞涩,粗哑的声音表示紧张。

⑥讲话的流畅性:你讲话平稳、清晰而缓慢吗?讲话快或犹豫表示紧张。要通过训练,消除犹豫和紧张,促进流畅性。

⑦时间选择:在允许你和其他人对事件作评论时,你是否最先就问题情境作出言语反应呢?一般来讲,在允许的同时发生是最好的。但是对特定的情境,应当在以后处理,比如对老师的错误陈述提出异议,应当在课下进行,而不是他正在同学面前自我表现的时候。

⑧信息内容:就问题情境而言,哪种情况你的反应是不自信的或侵犯性的?哪种情况下是自信的?考察其内容并引导她考虑自己为什么以一种不自信或侵犯性的方式作出反应。(5)和孩子一起观察一个或多个有效的模式。在孩子存在问题的方面,让她观察自信者的言语和非言语方法,比较他们的方法与她的方法的结果。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讨论他们的方法以及他们使用这种方法的感受。(6)让孩子列出一系列的可供选择的、变得更自信的方法。(7)让孩子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在使用以上各种可选择的方法。对于每一种方法,反复考虑与结果相联系的最完美的形式。选出一种或几种联合的、她认为对自己来说有效的方法。通过意象,练习这种方法,直到她感到满意并能为自己所用的时候为止。(8)让孩子与其他人如朋友、同学一起使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如果她的方法中的某些方面显得粗陋、笨拙、胆怯或有侵犯性,那么,就提醒她在实际中加以矫正,直到她对这种方法感到自如为上。让孩子尽量从他人那里获得有关自己的方法的作用和不足的反馈。(9)重复(7)、(8)两个步骤,一直到她发展出一种自己感到满意并且相信最适合她的自信的方法。(10)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使用上述方法。设计前面的步骤,就在于让孩子对真实事件做好准备。如果她仍然过于害怕尝试而不能变得自信,那么重复第(5)步到第(8)步。

教孩子学会正确对待别人背后议论的策略

一位哲人说过,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左中右,所以不可避免,在一个集体中总会有背后的议论纷纷。事实上,如何处理好背后的议论也是十分重要的。处理不当,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对于年轻女孩来说,尤其会影响自己的自信。

据社会心理学家对10所中学的872名中学生的调查,有33%的学生对“你平时最害怕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都是:“最害怕被人背后议论。”怕人背后议论,实质上是一种恐惧性情绪反应。产生这种情绪反应的原因很多,但对青少年来说,大多起因于自尊心受到挫伤而一时又找不到摆脱这种挫伤的途径所致。怎样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同学的背后议论呢?为此,应引导孩子做到:(1)端正认识

应该把被人背后议论看成是生活中的常事。被人议论,实际上是天天都在发生的事。人生活在群体之中,时刻与群体发生着联系。被人议论,不就是群体与个体发生的一种互动吗?因此,不能说被人背后议论都不是好事。换言之,有议论,就有符合人的需要与不符合人的需要之分。对前一种议论,你听了当然高兴;对后一种议论,你听了心里当然不是滋味。然而,对后一种议论来说,就内容而言,有对与不对之分;就动机而言,有善意与恶意之分。所以,对正确的议论,我们应虚心听取;对不正确的议论,也可以置之不理。(2)我行我素

爱在背后议论别人的人,往往是嫉妒心很强的人。他们害怕别人比自己强,于是制造事端,编造闲话,中伤你,刺激你,使你情绪不好,气馁松劲。如果你听了这些闲话后,就气恼不平,岂不正中这些人的下怀?

一个人要敢于正视别人的议论,不怕别人议论,善于从别人议论中吸取“养料”,这既是意志坚强的表现,也是事业成功的条件。(3)敢于斗争

常言道“人言可畏”。闲话,如果只出于一两人之口,说说而已,自然可以不必理会。问题在于闲话常常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传播广泛——因为背后议论人者,总希望听的人越多越好,传得越广越好,给你造成的压力越大越好。的确,流传广泛的闲话,也称流言,最容易迷惑人,使人信以为真,因而对人的伤害、打击也越大。但是,应该看到,闲话欺侮的是懦弱者:你愈懦弱,它就愈肆无忌惮地伤害你;只要你能勇敢站出来,它就会像面对光明的蝙蝠一样,隐匿逃遁了。所以,对于那些带有造谣、中伤、诬陷性质的闲话,应及时向老师、家长汇报,争取他们的帮助,向背后议论者提出批评。同时,要理直气壮地把事实真相告诉其他同学,让散布流言者“曝光”,这也是对他的帮助。(4)善于斗争

应该看到,爱背后议论别人的人,常常是一些性格狭隘、多疑善妒,既缺乏高尚生活情趣,又精力充沛的人。对于他们,还应该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伸出帮助之手,使他们能做一个心胸开阔、品德高尚的人。具体方法是:

①开诚布公地向他们说明事情的原委、真相,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无中生有;

②帮助他们认识到不负责任地背后议论人的危害性;

③耐心地开导他们,授以做人的道理,在开导时要求他们进行“心理位移”法,即将心比心地想想要是自己被人背后议论将作何感受,从而唤起其同情心;

④鼓励他们把充沛的精力用到学习中去,用到为他人排忧解难上去。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制止被人背后议论,并帮助教育好背后议论人者。

第二章 让孩子感觉到快乐,拥有好的心态

心理学家指出,保持快乐心境的人们更乐于尝试新事物和挑战自我,更容易获得事业成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保持健康的体魄。快乐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拥有快乐的人也更容易成功。快乐的人有开明的思想,愿意帮助别人,因而,也常常有魅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快乐性格也是可以培养的,特别是在孩提时代。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女儿有魅力,有成就,那么就要注意从小培养她活泼可爱的快乐性格。

让孩子感觉快乐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在楼下很贪玩,父母在旁边使劲催促:“好啦,还不快点回去做作业!”晚上,看着孩子在灯下熬夜做作业的辛苦样儿,父母们就说:“孩子,好样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心态。因为,持这种心态的家长大多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快乐是不重要的。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儿童长大是一个由自然人长成社会人的过程。但是说到底,让孩子学业有成、事业成功,并非我们家庭教育的最大目标。成功,并不等于就是幸福、快乐。排在成功前面,还有个更大的目标,那就是:“让孩子感觉快乐”!这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为人的最高境界。

拥有快乐的心态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心理学家发现: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记忆大大增强,心情也很轻松。精神医学证明:在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胃、肝、心脏和所有的内脏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几千年前,贤明的老所罗门王有一句格言:“快乐的心有如一剂良药,破碎的心却吸干骨髓。”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了快乐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之后,得出结论说:古老的荷兰格言“快乐的人家不邪恶”,在科学上是站得住脚的。他们发现,大部分罪犯出身于不幸的家庭,或有一段不快乐的经历。耶鲁大学对“挫折”做过10年研究,结论是,我们所说的不道德和对他人的敌意,很多是因为自己的不幸才造成的。心理学家则指出:不快乐是一切精神疾病的唯一原因,而快乐则是治疗这些疾病的唯一药方。

平时我们对于快乐的普遍看法常常是本末倒置的。我们说:“好好干,你会快乐。”或者对自己说:“如果我身体健康、有所成就,我就会快乐。”或者教别人“仁慈、爱别人,你就会快乐。”其实更正确的说法是:“保持快乐,你就会干得好,就会更成功,就会更健康,对别人也就更仁慈。”

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勤奋并非成功的秘诀,快乐才是成功之道。心理学家指出,保持快乐心境的人,更乐于尝试新事物和挑战自我,更容易获得事业成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保持健康的体魄。

研究结果表明,快乐是让人们产生幸福的关键因素。此外,快乐的情绪还能感染他人。如果一个团体的人普遍感到快乐,这个团体就更容易形成礼貌谦让、互相帮助的风气,快乐的情绪更容易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愿望。

快乐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拥有快乐的人也更容易成功。而快乐性格也是可以培养的,特别是在孩提时代。

孩提时代,理应是一个充满梦想和快乐的时代。据说,未接受正规教育前,一个孩子一天可以笑400次;经受教育后,一天就只能笑16次。所以,为人父母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不断地感受幸福和快乐。

快乐是一种可以培养的心理习惯。亚伯拉罕·林肯说:“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快乐教育的方法其实就把握在家长的手中,孩子年龄越小,家长对孩子的快乐体验影响越大,家长越有必要在孩子的心田种下善于体察快乐的种子。因为谁有一颗善于体察快乐的心,谁的快乐就无处不在。

那么,为了培养快乐健康的孩子,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具体该怎样做呢?(1)快乐的父母,也会感染孩子

儿童从成人那里得到的快乐,使他相信成人。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充实与学习的过程。父母不仅要尽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乐观,营造快乐的气氛,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拥有一颗乐观的心,父母乐观处世的态度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2)帮助孩子树立美德

表面上看,这么说很空洞,其实它很实在。你是否发现自己的孩子太计较,不像人家的孩子那么大度宽容,因而爱生气?你是否发现自己的孩子比较懒散、不专心,不像人家的孩子那么能吃苦、有恒心,因而爱泄气?你是否发现自己的孩子比较倔犟、爱顶嘴,不像人家的孩子那么体贴、孝顺,因而爱气恼?同样一件事情,孩子之间的快乐有天壤之别,其中的主要原因正是孩子的美德不同。受点委屈、吃点亏没什么,这是因为孩子拥有了宽容之心;坚持到底、专心做事,少玩一会儿没什么,这是因为孩子有责任心;耐心倾听、关爱他人,自己忍受一会儿没什么,这是因为孩子有体恤之心。可以说,德高者快乐,德高者智慧,他能超越别人感觉损失的懊恼,走出别人感觉平淡的苦闷,从中体察为别人快乐而快乐,为感受生活而快乐。所以,帮助孩子树立美德,是让快乐扎根的教育。(3)为孩子设置合理的期望值

我们的很多快乐来自希望实现了,很多不快来自希望落空了。家长总要给孩子提出努力的方向和希望,所以,合理的期望值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得到努力的快乐。期望值过高,快乐的光辉就比较微弱;期望值过低,快乐的光亮过于炫目,未来的快乐在哪里?孩子就会产生迷乱。所以,家长的期望要符合孩子的实际,科学的做法是分解期望,步步落实。每年、每学期、每月都定出具体的要求,每周、每天都按质按量完成学校和自己的任务,同时家长要帮助和敦促孩子,不是说家长提出希望,留下工作让孩子自己做,出现问题则由孩子负责。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努力过程,会让孩子感到安全、鼓励和快乐,希望之灯才会越来越亮,快乐的光辉将始终陪伴着孩子。(4)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童年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但有许多孩子却没有这种感觉,因为他们对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比如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式、什么时间可以玩耍、晚餐吃什么等,都由大人决定。他们并不像成人认为的那样很愉快。当然,父母在大多数事情上不能不做主,但有些事情不妨让孩子自己决定。例如,让两岁的孩子晚餐时选择她爱吃的黄瓜,而不是强迫她吃胡萝卜;或者让6岁的孩子选择她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让8岁的孩子自由地去交朋友玩耍等。即使小小年纪,孩子也会知道选择能使自己开心。(5)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

美德与希望是点燃快乐的长久之计,但是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与问题,会暂时中断人们的快乐体验,这时候需要人们迅速启动心理调节机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让快乐再次回到身边。对于孩子来说,家长要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为他提供调节心理平衡的载体。有的孩子喜欢技艺型的小活动,如下棋、打扑克、画画、唱歌、弹琴等;有的孩子喜欢竞技型的大活动,如打球、踢球、跑步、游玩等;有的孩子喜欢聊天、散步……家长不要以为这些不是“正经事”而限制孩子,它们在帮助孩子走出郁闷、放松心情方面有重要的心理调节功能。否则,孩子不高兴了,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家长要支持孩子丰富业余生活,为孩子提供寻找快乐的渠道。(6)教会孩子调整心理状态

当生活中有些事情使孩子陷入痛苦或忧虑时,父母应当帮助他们找到自慰的源泉,以便能很快地恢复愉快的心情。可采取听音乐、阅读、骑自行车或与朋友交谈等方法,让孩子从失望中振作起来。

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在繁重的劳动中度过自己的童年,帮助父亲在他们的小农场干活。他9岁丧母,打击之沉重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可想而知的。继母心地善良,知道林肯酷爱学习,只有读书才能使他走出悲痛和失望的阴影。于是在孩子生日的这一天,她一大早冒着强烈的暴风雪进城为他买书。晚上,林肯接过还带着继母体温的珍贵生日礼物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从此坚强地站了起来,迎接着人生征途上的一个个挑战。(7)让孩子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感受快乐

快乐的最重要的来源是成就或创造的成果以及完成了有意义的活动。

快乐随完成某种成就的努力而产生。例如孩子蹒跚着从远处走到母亲面前,他体验着的是真正的快乐,因为他做完了一件事情,他得到了成就。在成功中,孩子得到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力量和信心,有助于自我的肯定。因此,快乐是一种动机力量,有利于个人的成长。

让孩子参加游戏、同他人玩耍、让儿童在自己的活动和活动成果中体验,从中得到对世界、对社会和人的信心和自信,得到对人宽容和忍耐的力量。(8)在孩子面前笑出声来

笑出来,对你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严肃的形象,以为这样才有尊严。其实不是那么回事。笑出声来,并不会失去你的尊严。让你的家中充满笑声,并经常给孩子一个拥抱,它们是最好的爱的表达。一位著名的西方学者说过:“一个人一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存活;8次拥抱,才能维持;16次拥抱,才能成长。”亲子间感情不要放在心里,爱她就要表达出来,表达出来,她就会感到更加的幸福和快乐。(9)教孩子鉴赏她所拥有的东西

父母要告诉孩子她所拥有的玩具是什么,怎么玩,并且和她一起玩这些玩具。给她解释为什么不可能小朋友有什么,她就有什么。设计一些活动,比如给小鱼喂食,让她享受玩的过程,而不是注意花了多少钱。

愉快的性格应该从童年时期开始培养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后得出结论说,愉快既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性格。调查显示,开朗乐观的人不仅较为健康——其癌症患率明显低于悲观抑郁者,而且婚姻生活较为幸福,事业上也较易获得成功。因此,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愉快的性格。

愉快的心境来得快,去得也快。然而,愉快的性格则较为稳定,表现为一种良好的情感倾向,比如说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专家指出,愉快的性格应该从童年时期开始培养,以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为此,儿童教育专家对家长提出了如下建议:(1)经常让孩子有时间享受“不受限制”的快乐

父母一般都希望居室整洁,周围的邻居又喜欢安静。孩子一旦开始喊叫、跳跃,父母便会想办法制止,孩子只好越来越乖了。表面上,是父母管教有方,但由此带来的结果可能是:孩子的热情和活力在一点点丧失,孩子的心灵也感受到了压抑。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带着童真的想象力尽情地玩耍,需要有时间去抓萤火虫、打雪仗、看蜘蛛织网、蚂蚁搬家——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更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2)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感情和友谊对愉快性格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他人融洽相处有助于培养快乐的性格。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而孤独痛苦。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应多交一些性格开朗、乐观的同龄朋友。父母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父母要加深与孩子的感情。与此同时,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学会怎样进行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此外,家长自己应与他人相处融洽,热情待客、真诚待人,给孩子树立起好榜样。(3)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

心理学家的调查发现,家庭收入特别丰厚的孩子,并不是通常想象的那么愉快,他们只不过对所拥有的感到满意。物质生活的奢华,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自我满足,这就是为何贪婪者大多并不快乐的真正原因。相反,那些过着普通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他们就会玩得十分快活。

过分的给予,会使孩子产生“获得就是幸福的源泉”这样一种错觉。这种以物质为满足的愉快往往是暂时的,难以持久。这样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往往易导致失败。父母应该教孩子懂得,人生的快乐并不取决于物质财富占有的多少。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基于金钱可能对子女带来的伤害,同当今世界的许多富人一样遵循“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育原则,宁愿将钱捐献给社会也不愿多给一分钱让孩子去挥霍。他公开宣布说:“我不会给自己的孩子留下很多钱,因为我认为这对他们没有好处。”(4)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开朗乐观的孩子心中的快乐源自各个方面,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她就很难保持长久快乐。试想:一个只爱看电视的孩子,如果当晚没有合适的电视节目看,她就会郁郁寡欢。一个孩子是个书迷,但如果她还能热衷体育活动,或饲养小动物,或参加演剧,那么她的生活将变得更为丰富多彩,由此她也必然更为快乐。

父母也许不知道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但可以为她提供各种活动和多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必要的引导,以培养其爱好和兴趣。对于非常专注地喜好一件事情的孩子来说,通常她只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兴趣所在,而对于另外的事情却抛之脑后,这是不够的。如果父母帮助她寻找另外一些感兴趣的活动的话,那么孩子们就可能感到更加快乐。总之,业余爱好较为广泛的孩子,自然就拥有了愉快的性格。(5)让孩子拥有足够的自信

一个自卑的孩子往往不可能开朗乐观——这就从反面证实拥有自信与快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对一个智力或能力都有限、因而充满自卑的孩子,家长务必多多发现其长处,并审时度势地多作表扬和鼓励。来自家长和亲友的肯定,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6)给孩子显示自己的机会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这些能给她带来极大的喜悦。

她喜欢书吗?你做饭的时候让她读给你听;她对数字很敏感吗?购物的时候,让她帮你挑选价格最合适的商品。当你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并展现出你对她的表现很满意,你就开辟了另一条让孩子更自信的道路。

如果孩子说:“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这时即使你在厨房做饭,也要满足她这个愿望,并适时地给予肯定:“你讲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她喜欢的这个故事,对她来说是多么的快乐。孩子的热情,能通过你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这些品质对她一生的快乐都是最宝贵的。

培养孩子快乐成长所需的核心精神品质

有太多的家长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其实那主要是学校的事情。有很多家长对于学校教育应做的事,瞎忙个不停,比如帮孩子做作业,检查孩子的作业,监督孩子等。而到头来劳而无功,事倍功半。这样做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的。

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教育孩子的最简单的事情,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伴随孩子成长”。作为家长,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培养孩子快乐成长所依赖的良好的精神品质,让她时刻感到父母的关爱、生活的幸福、世界的美好和心情的愉快。具体可参考如下建议:(1)无微不至地呵护孩子的自尊心

当孩子开始尊重自己,把自己当做和别人一样平等的人来尊重的时候,孩子的主体人格就建立起来了。自尊心是孩子的精神人格的脊梁。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她就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她,也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她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这时,通过批评来教育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她不在乎你的看法,你的批评对她不起作用。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应该说,自尊心是孩子的生命之火,是孩子成长的原点。自尊心没有建立起来,就等于孩子的生命之火没有点燃,因此,她不会有成长的动力,更谈不上快乐了。

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做和自己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当父母尊重孩子的时候,她也会开始尊重自己,进而会尊重别人。这样,她的“人化”过程才能启动。建立孩子自尊心的另一个方面是无条件地爱孩子。当父母无条件地爱孩子的时候,孩子的自我价值会上升,她开始感觉自己很好,进而会产生寻求更好的动力。(2)想方设法地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家长来说,不能说是一辈子的任务,至少是她长大成人以前的任务。孩子在离开家长之前,家长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她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树立的过程。就是说,一个人不能一劳永逸地永远有自信心,她必须每时每刻地培养自己的自信心。(3)不遗余力地建立孩子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孩子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相互关系时产生的主观心理状态。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他人的痛苦、快乐产生因果联系,自己对这种联系很看重的时候,就生产了责任心。一个孩子在课堂上讲话影响其他同学,如果她有责任心,就不会在课堂上讲话了。

责任心分为对内的和对外的责任心。对外的责任心是比如对别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对内的责任心是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我们太多的家长没有在孩子心中建立起责任心,没能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然后由我们来看管,来强迫。这样,等于孩子对人生的责任由家长来承担了。家长当了警察,孩子成了小偷,我们不断在后面监督。如果孩子建立起对自己负责任的责任心,我们家长的监督职能就可以解除了。责任心没建立,一个孩子是断然不可能去积极进取的!孩子会变得被动,家长推一下他动一下。(4)注重培养女孩的主动进取精神

如果孩子自己要成长,自己要学习,那么教育孩子就是太简单的一件事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特点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状态”才能学习好。如果没有主动进取精神,孩子是无法学习好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我们没有培养出孩子的行动进取精神,那么将来孩子是断然不可能在人生中成功的。尤其是女孩,要特别注重培养她的主动进取精神。没有主动进取精神,就意味着一个孩子对生命没有兴趣、对人生没有兴趣、对自我没有兴趣、对一切都没有兴趣,整个人委靡不振,那么这个孩子精神上是不可能发育成长的。

对生活中一切事物的兴趣是学来的,不是天生的。所谓兴趣,是当孩子在做这种行为的时候,她能感受到快乐,不用意志力逼着自己去做,形成自动反应叫做兴趣。如果孩子在脑的神经系统中,做一个学科的功课会产生条件反射的快乐,学习兴趣就产生了。这种行为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孩子第一次做这个行为是不会有什么快乐的,反复行为,最后能不用意志力,条件反射地把事情做对,再由于家长的表扬、鼓励,孩子找到了快乐,时间长了,形成自动反应了,每次行为孩子能够找到胜任自如的感觉。此时,所谓兴趣就产生了。

对于孩子来说,要想使孩子学习好,培养学习兴趣是前提,是第一位的。而学习兴趣是需要家长对孩子从小进行培养的。孩子有了情趣,才会快快乐乐地去做事。

对孩子多说妥善地解决问题并让她感到快乐的话

也许你从来没想到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么,哪些话会妥善地解决问题并让孩子感到快乐呢?而哪些话应该是永远从我们的大脑中抹去的呢?

就算是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你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什么样的词语,都将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即使你认为她有时候根本没有听到你在说什么。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无论你是提出要求,给出答案,或者与她谈谈条件,达成妥协。你所使用的语句,都可能让她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更加快乐,但也可能令她感到挫败,失去信心或更加烦恼。

那么,哪些话会妥善地解决那些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并让孩子感到快乐呢?专家为我们总结了如下几个可以常用的句子:(1)“你自己来做决定吧。”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你就不妨这样说。这样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她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举个例子吧,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还是到外面去?”五分钟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他们:“我知道了,看来你们是决定到外面去了。”

很简单的两句话,你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前因和后果的关系,你也不会被女儿看做是个“坏警察”——她能很清楚地了解:是她自己作的决定,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结果。(2)“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

身为父母,总免不了有时候会责备孩子。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将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这样,你的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

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她:“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她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她。如果能这样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保持冷静了。(3)“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有的时候,小孩子会因为生气或者激动而变得情绪失控,她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讨厌你!”在那个瞬间,可怜的小家伙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除了温和地询问:“你其实是想说什么?”你还可以给她一些参考答案:“你生气是不是因为小明哥哥泄露了你的秘密?”等你的孩子逐渐学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么,即使你不在旁边,她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觉了。(4)“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做了什么让你生气的事——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哼唱幼儿园学的新歌谣,或者试图用手里的青菜画一幅画——你可以这样说。说得就好像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后请你的孩子帮你想一个解决的办法。比如,这个办法就是等吃完饭,你开始洗碗的时候,她再唱歌给你听。

这是个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让她可以不把你看做是她的对立面。如果令你满意的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让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么,你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让孩子能记得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不能做。(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菲菲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个。”“小莉爸爸让她吃冰淇淋,那我也可以吃。”……这是小孩子们最常用来跟你讨价还价的简单逻辑。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诉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你要让孩子了解:“每个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得到。”比如,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镜,并不意味着楼里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镜;表哥的鞋子小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买双新鞋。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你的拒绝而不开心、闹情绪了。

家长要纠正影响孩子快乐的做法和思想倾向

当家长的爱一天天加注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孩子们却觉得越来越不快乐。是家长给予的不够,还是孩子要求的太多?不久前,青少年研究机构进行的几项调查发现了一些端倪——家长在某些方面的做法有失偏颇。专家指出,家长只有改正这些不正确的做法,纠正这些不良的思想倾向,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快乐。(1)家长过分看重孩子的择校,轻视孩子的择友

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6所城市的1000多名18岁至60岁常住居民的随机入户访问结果表明:在有18岁以下子女的家庭中,有55.5%的家长不知道自己孩子最好的朋友是谁。

大部分家长都能认识到,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在学习之余,很容易受到身边其他人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环境十分重要。因此,让孩子在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环境中成长,避免结交“不良少年”,沾染不良习气,成了这些家长重点考虑的问题。但当被问及“对孩子成长有影响的因素”时,家长把家庭和学校放在了前两位,而极少有家长关注孩子对于交友的选择。

一位小学生家长的回答代表了大多数父母关心孩子的方式:“平时孩子回到家,主要是问问他在学校学了什么,老师都留了什么作业,问多了,他就嫌我们唠叨。”

在不可能改变家庭环境的情况下,一方面,家长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费尽心机地帮助孩子择校,总认为找到了一所好学校,就等于给孩子找到了好的朋友;另一方面,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缺乏适当的方式和平等的态度,谈话基本是围绕学习和考试成绩打转,极少甚至从不涉及孩子的社交生活等其他方面内容。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如此多的家长在强调关心孩子的同时,却从不知道孩子最好的朋友是谁的原因了。

专家指出,关心孩子的伙伴交往情况是了解孩子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从孩子最好的朋友谈起,从招待孩子最好的朋友入手,也许因此使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2)家长过分看重自己陪伴孩子,轻视孩子和伙伴的玩耍

晓云从小是个听话的孩子,但从上了小学以后,她的妈妈就很少让她出去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妈妈总认为邻居家的小孩子成绩没有晓云好,晓云和他们在一起就是瞎打瞎闹,从中根本就学不到东西,只是单纯地浪费时间。所以晓云的母亲牺牲了很多自己的业余时间,陪着晓云画画、玩棋牌游戏,或是带女儿出去旅游。

晓云母亲自豪地认为自己给了孩子充足的娱乐时间,而且在游戏中让女儿学到了知识。可是,晓云每次听到楼下小朋友嬉戏的声音,脸上都会流露出一副羡慕的表情。

一项对北京、上海等6大城市的2500名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经常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比例不足50%。

针对全国8所城市普通居民随机入户的一项调查结果也表明:现在12岁以下的孩子,仅有21.9%的剩余时间是和同伴们玩耍。而他们的家长在与他们同龄的时候,有36.8%的剩余时间可以和伙伴们一起玩耍。

孩子不能经常与伙伴一同玩,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父母的阻止。父母希望孩子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看书、学习;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能成为有用之人,就会获得成功。这种对“成才”的片面理解,削弱了父母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的动机。

另外,高楼林立,钢筋水泥的现代化居住环境,限制了孩子们与伙伴一起玩耍。随着都市化生活所带来的居住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随着成人世界的激烈竞争向儿童世界逐渐蔓延,“与伙伴们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童稚和童趣,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越来越陌生和奢侈。

现在的孩子与同龄伙伴们玩耍的时间,要远远少于他们父母小时候与伙伴们玩耍的时间。除掉吃饭、睡觉、上学等基本时间,孩子们的其他时间更多是和父母、(外)祖父母、保姆等人一起度过。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和同伴玩耍是所有孩子快乐的重要源泉之一。与伙伴们快乐地玩耍,是多少成人对于童年最难忘的回忆,而这种快乐更是成人陪伴所不能取代的。(3)在对待孩子的爱好方面,家长一味追求成绩磨灭了孩子

的兴趣调查发现,超过40%的孩子认为“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快乐的原因,孩子们希望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家长也并不反对孩子在学习之外有其他爱好,80%以上的家长支持孩子有学习以外的兴趣。然而在“爱好”什么上,家长和孩子却发生了矛盾。

对孩子个人爱好的调查表明,体育和音乐是他们选择的前两项,百分比分别为25.3%和22.7%。空闲时间除了看电视以外,大多数孩子选择的也是体育和音乐。然而,孩子对体育是发自内心的爱好,家长的想法就不同,除了孩子能够进入体育专业,普遍不是很支持,甚至有坚决反对的。

同样,孩子喜好音乐主要是听歌、唱歌,自娱自乐,女孩子尤其喜欢。不少家长不反对孩子爱音乐,但爱好的内容和方式却不一样,家长更倾向于让孩子学一种乐器,甚至有打着骂着让孩子学乐器的。

学生小敏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学校原本是个爱唱爱跳的小姑娘,经常参加一些班级和学校的文艺表演,她的家长也因此给她在舞蹈班报了名。可是现在除了完成学校的功课以外,她还要坚持每周两次的舞蹈课和准备舞蹈考级,她说:“我觉得跳舞越来越累了。”

家长培养孩子的爱好或许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但孩子的爱好却是纯真的。因此,孩子喜爱的,家长未必喜欢;家长支持的,未必是孩子自己的兴趣。

为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以上三点都是家长要特别注意和积极改正的。

家长该如何提升孩子快乐的品位

刚刚出生的时候,所有的人只有四种基本情绪,其中之一就是快乐。不仅如此,快乐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情绪。当食欲、温暖、安全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与动物都会感到快乐。所以仅凭快乐,既区分不出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异,也区分不出人与人之间的品位之差。但实际上,快乐几乎很少单独存在,总是与人的其他素质共存,这时人与人之间的快乐就有品位之分了。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眼前快乐与长远快乐之分。眼前快乐具有很大的诱惑性,因为它能立即满足人的需求,但它常常是非理性的,使人目光短浅;长远快乐比较理性,符合人的长远发展需要,但它需要人们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例如抽烟、酗酒和吸毒是眼前快乐,但是严重危害人的未来健康;网络游戏是眼前快乐,但是它荒废了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认识眼前快乐与长远快乐的差异,提高快乐为孩子带来的积极效益。

二是独享快乐与分享快乐之分。家中只有一个大苹果,独享快乐的孩子自己吃得精光,不管不问别人是否需要;分享快乐的孩子关怀别人的需要,邀请每人都品尝一点。如果家长过多地支持孩子独享快乐,将会为孩子的未来酝酿人生苦酒,因为这样的孩子不会体察人心,日久必然不得人心,将来独享的就不是快乐了,而是孤独与寂寞。

三是利己快乐与利他快乐之分。人性高尚之处在于,不仅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快乐的(利己快乐),而且满足他人的需要也是快乐的(利他快乐)。例如,社会上许多岗位涌现的义工、志愿者、捐助者和公益活动,其中许多人并不是自己富裕得绰绰有余才去帮助别人,而是因为他们拥有的利他快乐本身就是真诚的、不图回报的。家长要逐渐提升孩子的利他快乐,让孩子摆脱私欲加在心灵之上的沉重负荷,轻轻松松地享受快乐。

那么,具体地说,在生活中,家长该如何提升孩子快乐的品位呢?如下建议可供参考:(1)自我延迟满足有助于享受长远快乐

自我延迟满足是孩子能够控制自我欲望和需求,摆脱眼前利益吸引并能恢复平衡心态的能力。例如,放学回家的孩子饿了想马上吃饭,妈妈跟孩子商量:“你已经知道饭前吃零食对身体不好的道理,现在需要等待15分钟就能吃饭,你能忍受吗?”从生理基础来说,孩子能够忍受15分钟的饥饿,现在就看孩子有没有毅力和好办法做到这一点。妈妈可以提示孩子做一些轻松的事情打发时间,例如,看看休闲书、听听歌曲,等等。这样实际是锻炼了孩子自我延迟满足能力,进而享受身体健康带来的长远快乐。(2)合作性的活动有助于分享快乐

很多活动或者游戏只有合作才能顺利进行,例如下棋、打球、讲笑话,等等。对这些活动感兴趣的孩子,常常合作性好,分享快乐比较多。家长特意安排分享快乐的生活环节,对提升孩子的快乐品位非常有效。(3)为他人举手之劳有助于享受利他快乐

普通的生活毕竟平淡,没有频繁的惊天动地之事考验人的精神境界;但是,日常生活琐事同样锻炼孩子为他人着想的心思与能力。举手之劳既方便了别人,又不使自己陷入麻烦和困境,是值得提倡的利他快乐。举手之劳帮助别人,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但未必人人做到了,关键的原因是未必人人都意识和体验到了举手之劳所蕴涵的快乐情绪。

积极帮助孩子改变那些影响快乐的不良性格

快乐既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性格。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注重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反之那些不良的性格,则会对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帮助她改变那些不良的性格呢?(1)从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

性格的基础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早期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性格。良好的性格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是一次次良好情感经验浸润、积淀的结果。因此,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民主、平等、和谐、欢乐气氛的家庭环境,要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2)帮助孩子改正认知偏差

由于受不良环境影响,或受存在不良性格人的教育和影响,使人产生错误的认知,如认为这个世界上坏人多、好人少;同人打交道,要防人三分;疑心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这样的人一般心胸狭隘、嫉妒心强、疑心大、古怪、冷漠、缺乏责任感等。因此,要想帮助孩子改变这些不良倾向,必须让她改变自己不正确的认知,可让她多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去充分体验感受生活,多看些进步的书籍和伟人、哲人传记,看看他们的成功史和为人处世之道,这对孩子性格的改变都会有帮助。(3)不要用阴暗的眼光去看待别人

要让孩子懂得,世界上既然有好事,就必然会有不如意的事,既然有好人,就有一些害群之马,但好人还是多数。因此,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别人,看待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4)让孩子试着去帮助别人,从中体验乐趣

不良性格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对人冷漠,一般不愿与人交往,生活在自我的小天地里。要想改变这样的性格,平常可以主动去帮助别人。因为人人都需要关怀,你去帮助别人,同样,别人也会主动来帮助你。同时,在这种帮助中,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心情改善了,对人的看法和态度也会随之改变,从而有利于人性格的改善。(5)让孩子有意识地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造

人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一切客观的环境因素,都要通过主观的自我调节起作用,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式塑造着自我,包括塑造自己的性格。随着一个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和相对成熟,随着一个人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其性格的发展也从被动的外部控制逐渐向自我控制转化。如果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这一变化,促进这一变化,自觉地确立性格锻炼的目标,从而进行自我锻炼,就能使对现实态度、意志、情绪、理智等性格特征不断完善。(6)帮助孩子培养健康情绪,保持乐观的心境

一个人,偶尔心情不好,不至于影响性格,若长期心情不好,对性格就有影响了。如长年累月爱生气,为一点小事而激动的人,就容易形成暴躁、易怒、神经过敏、冲动、沮丧等特征,这是一种异常情绪性的性格。因此,要引导孩子乐观地生活,要胸怀开朗,始终保持愉快的生活体验。当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要从好的方面去想,“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想得开,烦恼就会自然消失。(7)让孩子提高文化水平,加强道德修养,改造不良的性格

有的人已经形成了某种不良的性格特征,例如懒惰、孤僻、自卑、胆小等,要下决心进行“改型”。人的性格虽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它又是可变的,只要自己下决心去改,是能产生明显效果的,懒汉可以成为勤奋者,悲观失望的人也可以成为生机勃勃的人。方法一是提高文化水平;二是加强道德修养。因为人的性格的形成是受人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影响的。有文化,有道德的人,就有理智感,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现实生活,这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8)让孩子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人海茫茫,风格各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中都有好的因素,也有不良的特征,要善于正确地自我评估,辩证地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好的使之进一步巩固,不足的努力改造,取人之长,补己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久而久之,就能使不良性格特征得到克服和消除,良好性格特征得到培养和发展。

每一个人只要善于下工夫,有意识地培养,都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性格完善和高尚的人。

一定要真正把属于孩子的快乐空间还给她

据某杂志社最近完成的一项读者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被访中小学生家长为自己孩子的学习着急上火,认为孩子只知道贪玩,不着急学习;但是,针对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却显示,超过70%的被访中小学生却认为自己一直在为学习、考试而紧张、焦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迥然不同的结果呢?

我们先来看看国外的父母和孩子,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的。

一位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家长撰文写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英语渐渐跟了上来,作为家长自然也就放心了许多。看到他每天背回一个空空的书包,语文、数学作业最多不过是两页纸,回到家三下五除二就做完了,总共用不了10分钟。孩子高兴,家长也就没有了负担。学生的各种课本是不能带回家的,因为那是公费买的;学生在课堂上用的练习本是免费的,一般也不带回家。每个学生在教室有一个自己放衣服的衣橱以及存放书本的盒子,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必须把自己的东西整好。

在接送孩子之际,我留心看了看各年级的教室,大体上是“花花绿绿一片”,学前班、一年级的教室最花哨,墙上有标着图画的字母表、数字、地图、学生绘画等,根本没一块空闲的。教室看起来似乎很乱,但哪一项对孩子们都有用。应该说,这种花花绿绿的环境,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每班一般20人左右,再多了就要分班。美国小学强调的是小课堂,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

老师上课也不强求学生坐个什么样,而是随意,甚至可以趴到地上,只要注意听、不出声就成。老师鼓励孩子们多玩、会玩,同时常向孩子们灌输一个概念:“分享”,大家一起玩。每周有一天让孩子们带一件自己得意的玩具到教室,彼此交流一起玩。

有一次,我们带着孩子到一个美国朋友家过周末。女主人格外热情,抓了一只毛毛虫装到了瓶子里,作为送给孩子的礼物,临别时还建议拿到学校让小朋友看。我们也就依言而行,出人意料的是,老师大加赞赏。而且就毛毛虫向孩子们讲了蝴蝶成长的整个过程,她还专门介绍了一家书店,说那里正举办一个有关蝴蝶的展览,建议我们一定要带孩子去。说实话,我们已是人到中年,也只是通过那天的事情才得知那种毛毛虫变成蝴蝶要用两周时间。

也许有人会说,那美国的小学不尽是玩了吗?其实不然,而是寓教于乐。我们曾翻看过孩子的各种课本,从来没有看到有背的内容。老师教英语,从不要求背什么,甚至单词都不用背。使用的方法是:给图画,选单词;给单词,选图画;给句,选词填空;默写次数绝不超过3遍。如此多次反复,没有不会的道理。

我们中国人经常爱说的一句话是:喜欢听到琅琅读书声。可在美国的校园,十几个孩子同声朗读一个东西却很少见,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美国学校十分强调阅读,但不是大声读,更多的是默读。阅读课外书从学前班就开始了,最早是一本书不过十来个词,而后再发展到几句话、短故事,一直到章节小说。

学前班就有了科学课,先是认一片树叶,然后是各种动物,逐渐复杂起来。学前班开始记日记,都在课上完成,最初画一个东西,随后是写一个词、一句话,慢慢地写得长起来。到了三年级,就开始写小论文了。

由此看来,美国小学生学得太轻松;而中国小学生学得又太沉重。如果两者能合理地取长补短,就再好不过了。

这是美国的教育情形,其他国家又是如何呢?

在瑞典,提起作家林格伦和她创作的文学形象长袜子皮皮,可以说无人不知。作为瑞典孩子心目中的偶像,这位瑞典小姑娘皮皮不受社会上的任何约束,把孩子贪玩的天性发挥到了极致。她一个人住在一栋小房子里,力大无比,生活完全靠自己。她所做的一切几乎都违背大人们的意志,她挑战权威,不去学校上学,淘气捣蛋,有时还编瞎话,与警察开玩笑,戏弄流浪汉。但是另一方面,她又见义勇为,帮助弱小,胆大心细,聪明机智,充满活力与创造力。

皮皮形象的出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瑞典人。现在三四十岁的父母亲,都是读着林格伦的书长大的,因此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可想而知。随着现代自由教育思想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严厉要求儿童,无条件服从的教育只会使他们产生压抑和自卑感,让他们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而创造力,远比死读书和考试分数更重要。

1971年,瑞典文学院在授予林格伦金质奖章的仪式上说:“您创造的这个世界是属于儿童的,他们是我们当中的天外来客,而您似乎有着特殊的能力和令人惊异的方法认识他们和了解他们。”瑞典人认为,孩子是上帝赋予的礼物。这个礼物本身就是最好的,而不需要通过后天的雕琢变得更好。

瑞典人认为孩子首先是社会的,其次才是家庭的,家长对孩子的管教不能侵犯孩子的权利。当地一个华人家庭有两个学龄前儿童,由于父母工作较忙,从国内接了老人来照料。有时孩子们在院子里玩,不愿意吃饭,奶奶就端着饭碗,到处追着孩子喂。后来不知哪位邻居看不下去,叫来了警察。家长被很严肃地告知,不应该强行给孩子喂食,否则就有虐待孩子的嫌疑。在瑞典人的家里,孩子吃饭时很随意,想吃就吃,不想吃就等下一顿再吃,父母亲从不勉强孩子,而是让他们自己决定。

瑞典人对孩子自主性的尊重体现在许多方面。除了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外,瑞典人很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决不把大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很少对孩子进行道德说教。在不妨碍他人和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儿童做任何事都不会被制止。中国家长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道别时总要求孩子说一番客套话。而瑞典孩子在这方面似乎不太讲究,家长也少有督促着他们讲这些礼貌的。有一位中国朋友带着自己的瑞典丈夫和他们的儿子到我家做客,告别时那孩子转身就跑,妈妈立即要他回来,告诉他要讲礼貌等。可爸爸却在一边说,不必对小孩子要求过多,等他们长大了,再学这些礼节也不迟。

玩是孩子的天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生活。”但我们的孩子却没有自己的空间,他们过早地戴上了沉重的希望和功利的学习枷锁,致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减退。

教育专家指出:父母这样做容易扼杀孩子创新的天性,容易造成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有一些场景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大多数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不畅,相互理解不够,存在着认识上的巨大差异。在家里,每个父母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学习作为中心词,千言万语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学校。”其他几乎无话可说,而孩子们也不愿意跟父母诉说心事,父母和孩子之间成了这样一种契约关系——我供给你吃、供给你穿,满足你的一切需要,但你要给我好好学习,争口气,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一旦孩子“失约”,父母就会翻脸。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就都要通过劳动获得。中国的家长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真正把属于孩子们的空间还给他们,让他们从单一的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他们的生活才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父母和孩子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一起成长的快乐。

帮助孩子培养乐观的品性和生活态度

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能一分为二地面对挫折与失败,这对孩子快乐地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乐观是一种心态或倾向,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较有利的一面,期待最有利的结果。有这样一句名言说得好:“生活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乐观的态度会使一个人的生存变得轻松起来。

根据《乐观儿童》的作者、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所称,乐观不仅是比较迷人的性格特征,它也能使人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产生心理免疫力。他做过上千次研究,研究人数达50万(包括成人和儿童)。结果发现,乐观的人不易患忧郁症,在学校和工作中都更容易成功;而且令人吃惊的是,乐观的人身体比悲观者的健康。他的最重要的发现是,即使青少年天生不具备乐观品性,也是可以培养的。那么,现代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乐观的品性呢?(1)要教会孩子区分乐观和悲观思想

乐观主义者认为,有利的、令人快乐的事情总是永久的,而且是普遍的。他们能努力促使好事发生,而一旦不利的事件发生了,他们也能视为暂时的,不具普遍性的,对其发生的原因也能采取乐观现实的态度。

而悲观主义者考虑的则恰恰相反:好事总是暂时的,坏事才是永远的;好事只是靠碰运气,偶然发生的,坏事才是必然的。在解释坏事发生原因时,他们也常常犯错误,或者每件事都责怪自己,或者全都委过于他人。

如果一个人认同悲观想法,就会加重自己的悲观情绪。因此,要引导孩子学会乐观地对待人和事,她才能养成乐观的态度。(2)让家庭处处充满欢乐

在家人都感到劳累或天气比较糟糕等沉闷之时,不妨大家一块儿开怀大笑。找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大声读一下,或看一些记载各种珍闻奇事的书。当家人对各种诙谐报以一笑时,沉闷的气氛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飞到九霄云外。在做诸如洗碗、拖地板、擦饭桌等日常家务时,家人各自讲些笑语,相互出些有趣的谜语来猜一猜,会使这些看似苦差事的家务劳动成为家人在一起分享快乐的时刻。

要引导孩子把发生在家庭中的活生生的情景喜剧永远珍藏在心中。每个家庭在某一时刻都会发生令人捧腹大笑的乐事,被家人在今后的日子时不时地用一下,可以收到消除紧张,博得掌声与欢笑的奇效。(3)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形成一种愉快的氛围,让孩子生活在快乐的氛围中。因为,孩子的快乐最早是从家庭中形成的。

要引导孩子多和父母在一起交流。在和父母一起游戏娱乐中,孩子能学到一些与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特别是能体验到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这样,她在与同伴交往时,会更轻松,也增强了与他人交往的信心。(4)让孩子学会保持一颗平常心

乐观的人可以坦然地面对一切,成功和失败,痛苦与幸福。现在的孩子多是在温室中长大的,经历的风雨不多,意识不到艰难的存在,更别说怎么去面对了。

要尽量让孩子接触各类事物,接触的事情多了,见多识广,心胸自然就开阔,悲观思想便不容易产生了。用平静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并不是消极地面对世界。要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开始时,可以暗示孩子主动提问,主动要求、主动学习。紧接着,当孩子主动行动了,父母要用表扬、奖励等方法强化孩子的自主观念。

孩子主动去做了,不一定成功。父母要激励孩子,告诉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失败了一次不要紧,失败是成功之母。(5)引导孩子摆脱困境

当孩子认为自己能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让她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能树立起信心,并且有了下次自己解决难题的勇气。当她遇到难题时,你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教会她解决问题的技巧:发现问题;让孩子描述出她想要的结果;帮她设计出要达到这个结果的步骤;让她自己想,哪一步她能够自己完成,哪一步需要别人的帮助;在她确实需要帮助的步骤上提供帮助。

即使天性乐观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但他们大多能很快从失意中重新奋起,并把一时的沮丧丢在脑后。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着意培养她应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要是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那么,可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随遇而安,或在困境中寻找另外的精神寄托,如参加运动、游戏、聊天等。

通过适当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幸福品质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

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乐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几乎公认,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西方学者研究,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是痛苦的,但他们可从中“悟”出点道理。所有的父母都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可能一辈子呵护孩子,孩子最终要到社会上摔打,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子女与父母的人际关系以及父母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的,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宽容的父母,对孩子有很好的影响。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条件的优厚并不是与孩子的幸福感觉成正比。在适当的物质生活保证下,要教会孩子除了物质外,如何在内心创造一种快活的情绪。西方教育专家认为,堆积物质的溺爱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目前在西方流行一句话叫:“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许多西方教育家强调,在“挫折教育”中应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只把幸福寄托在一种追求上,最终往往是痛苦的。有些孩子因父亲不让其玩电子游戏而整天闷闷不乐;而另一些孩子却会很快地从另一种游戏中找到欢乐。兴趣爱好广泛和灵活调整目标对那些有“专长”的孩子尤其重要。

西方“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乐观的孩子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很快从痛苦中解脱,重新振奋。父母和家长应认真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挫折教育”,说白了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自找幸福的本能。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那么,在生活中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1)转变教育观念

现在不少家长和教师都认为,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要尽可能使他们少遇到困难,最好是不遇到困难。一旦出现困难就包办代替,这使得孩子独自面对困难时就手足无措,无法完成任务。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放手让孩子去独自面对一些问题,教育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困难,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人为设置障碍情境,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现在的孩子遇到挫折的机会很少,许多孩子形成了“输不起”的性格,他们由于怕困难、怕失败而不愿去尝试。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为地为他们设置一些障碍,以增强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增强其坚持性。比如,5岁的小兰既聪明又懂事,伴随她的一直是赞扬与鼓励。在一次和邻居女孩的跳绳比赛中,她输给了同伴,立刻大哭起来,并表示以后再也不跳绳了。对此,她的妈妈根据她的能力,特意安排了较难双摇跳绳,并教育她:这次学不会没关系,只要坚持下去,总会学会的;但如果怕困难而不去学,那就永远也学不会了。慢慢地,她变得能正确地面对失败,敢于尝试,心理承受能力也大大提高了。(3)鼓励孩子敢闯敢干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地包办代替,而要帮助她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无论成功或失败,都要及时帮助她总结经验和教训,帮助她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坚持性,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才能保持乐观和微笑。

第三章 教孩子战胜胆怯,克服软弱的性格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性格即命运。”一个女孩的性格如何,跟她一生的发展、生活、工作乃至身体都有直接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在各种各样的性格中,最优秀的性格是勇敢坚强的性格。具有独立坚强性格的人具有坚持力、自制力,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取得成功,获得自信,赢得别人的尊重,提升自我的魅力。

家长要努力帮助胆怯的孩子勇敢起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惧怕的事情或情景,而且不少事物或情景是人们普遍惧怕的,如怕雷电、怕火灾、怕地震、怕生病、怕高考、怕失恋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女孩的恐惧心理异于正常人,如一般人不怕的事物或情景,她也怕;一般人稍微害怕的,她特别怕。

对某些事物或情景合情合理的恐惧,可使人们更加小心谨慎,有意识地避开有害、危险的事物或情景,以利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挫折、失败和意外事故;但不正常的恐惧,则是最消极的一种情绪,并且总是和紧张、焦虑、苦恼相伴随,而使人的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影响正常的办事能力,甚至还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学习、工作、事业和前途。例如,还有的人在恐惧心理的支配下,临场考试因过于紧张,平时滚瓜烂熟的知识竟忘得一干二净,平时清晰的大脑思维竟如一团乱麻,以致未考出正常水平,甚至影响升学;还有的人对事业、对人生,自我设置恐惧的路障或陷阱,处处畏首畏尾,不敢追求,不敢拼搏,不敢创造,以致终日得过且过,虚掷青春。

因此,父母应该努力帮助胆怯的孩子勇敢起来。具体应注意如下几点:(1)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恐惧源

孩子的恐惧心理往往来源于对事物的不正确认识。孩子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感和神秘感,由于缺乏知识或经验不足,他们就有提不完的与恐惧有关的问题。这时,父母要有耐心,尽可能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复,让孩子明白恐惧是正常的,是能够战胜和克服的。父母可以读有关如何科学育儿的书籍,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给怕鬼怪、怕黑暗、怕闪电等现象的孩子讲解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注重培养她的勇敢精神,及时消除孩子由错误认识带来的恐惧。如孩子怕黑,父母可以和她一起在黑暗里做游戏,向她讲黑暗中的鬼怪是完全不存在的。

要帮助孩子分清想象与现实。不要让孩子看一些恐怖色彩较浓的影视剧,免得在她的心中留下阴影。一旦孩子产生了恐惧感,父母要用心安抚,耐心解释,使她平静下来,相信父母的力量可以保证她的安全。(2)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很多父母在谈到孩子胆怯时,常常忧心忡忡:担心孩子不敢大声说话,社会竞争如此残酷,将来怎么闯天下?忧虑孩子难诉委屈,将来可能不会保护自己;怀疑孩子的退缩,会使得她无法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虽然做父母的顾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对胆怯的认识有失偏颇。

家长需要的是把孩子当成孩子,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对待她,用孩子的标准来判断衡量她。孩子声低,并不一定代表胆怯自卑;声高,并不一定代表勇敢自信。否则,何以解释孩子一时的腼腆、害羞呢?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相当有限,一时的回避退缩,在所难免。只要胆怯没有使孩子感到不快乐,没有使孩子失去自信,没有使孩子裹足不前,没有阻碍孩子求知探索,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如果孩子很多时候在很多事情上常表现得畏惧、退缩,不愿主动去尝试,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话,那么,这个孩子也许存在一定程度的胆怯。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必不知所措,更不需要给孩子贴上胆怯的“标签”——因为“贴标签”无济于事。做父母的,更不能大声指责、嘲笑孩子,因为孩子已经面临困惑,这样做只是雪上加霜。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勇敢起来。家长千万不要为孩子一时的胆怯而大加批评,否则,会强化孩子的胆怯行为。儿童的情绪易波动,高兴时高声说笑,生气时低声怯怯,这些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我们要给孩子低声说话或保持沉默的权利。(3)用鼓励来消除孩子的紧张感

胆怯的孩子,在家或幼儿园易受到外界的忽视或歧视,孩子会感到自卑。越是自卑,越不敢抬头大声说话,以致恶性循环。我们可以耐心地告诉孩子:“没关系,有我们帮助你,你会好起来的。”孩子会从家长的话中感受到关爱和信任,这对她消除胆怯非常重要。而家长只有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消除孩子的胆怯,需要更多鼓励。只要孩子有进步,哪怕不如家长所期望的,也要给予热情和真诚的鼓励。孩子在我们的鼓励中,产生被认可、被接受的感觉,增强大声讲话的信心,这样有助于消除她的紧张感。(4)引导孩子与同龄人接触,强化她的责任心

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与同龄人接触。可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如请邻居或同班较熟悉的小朋友到家里玩,或与孩子们一同走进大自然,积极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孩子的个性可以尽情展露,也利于她高声讲话、笑闹、蹦跳,无所顾忌。另外,还可以让孩子给亲朋好友打电话,询问超市中物品摆放何处,外出旅游时询问坐车路线等。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克服胆怯行为。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让孩子照顾弱小或年幼的孩子时她会很感兴趣,完全忘记了胆怯。有的女孩子胆怯,可一旦成为母亲,要肩负保护、照顾孩子的责任时,胆怯就会一扫而光。所以,我们不必事事抢在孩子前面,不必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她应负的责任。我们有时不妨故意表现出无助,非常需要孩子的照顾,逐渐让她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把责任的接力棒传到孩子的手中。(5)家长巧妙地向孩子示弱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比较好强的父母中,他们的孩子却反而显得不太强。这是因为父母太强了,压制了孩子的个性,使孩子处于俯首听命的状态,限制了孩子自我发展的空间。那么,怎么做才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呢?家长不妨学着向孩子示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始终处于优势,孩子处于劣势,在孩子心目中,永远也不可能强过父母。如果在必要的时候,父母恰当地向孩子示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向孩子请教问题——你不妨向孩子求教一个你知道答案的问题。本来孩子有可能是一知半解,但只要你虚心去问,她会想办法满足你的。她会去查资料,动脑筋思考,当她的答案使你满意时,她会有很强的荣誉感,觉得自己也很能干,增强她的自信心。

当孩子解答了你提出的问题后,她就会有成就感。在成就感的影响下,孩子的优越感有了,自信心有了,处理问题的方法有了,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需要注意的是,向孩子示弱要巧妙,得有方向性。想让孩子语言表述能力强一些,你就经常向孩子提出一些需要多说的问题,让孩子发挥口才来解答;想让孩子的英语口语说得好一些,你得经常和孩子说英语,而且不时作出忘记的状态,让孩子帮助你,要不就说:“这个单词我怎么忘了”。想让孩子的数学学得好一些,你得下工夫找一些问题,和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帮助你解决……这样,孩子在这些方面就会逐渐变得大胆和自信起来。(6)用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克服胆小的缺点

两百多年前,法兰西帝国的主人拿破仑问贡庞夫人:“传统的教育体制似乎一无是处,要让人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缺少什么呢?”“母亲!”贡庞夫人回答说。

这个答案深深地打动了这位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不错!”拿破仑说,“在这个词里包含着一种教育体制。那么请您费心,务必要培养出知道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母亲。”

很多优秀的母亲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她们尤其擅长根据自己孩子的优缺点来教育。正如大教育家孔子宣扬的,要“因材施教”,不同特点的孩子,要得到不同的培养,也要得到不同的鼓励。

前美国第一夫人、民主党派2008年的总统候选人希拉里是一个有着闪耀光环的政坛人物,她有一份完美的政治简历,一群铁杆支持者,还连续五年被选为盖勒普“最令人钦佩的女性”。她高智商,懂政治,懂政策,坚强、勇敢、律己,处变不惊、镇定自若。

这位光环四射的女性在谈到自己成长的经历时,非常感激她的母亲对她的支持和鼓励。希拉里在其回忆录《亲历历史》中,曾深情地记录了母亲对自己成长中的巨大影响。

希拉里提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她们全家搬到帕克里奇不久,母亲发现她不爱出去玩,有时还哭着回家,诉说街对面奥卡拉汉家的小女儿苏西老是推撞她。苏西有几个哥哥,苏西总是动粗。当时,希拉里才4岁,她担心回击苏西会引来苏西的哥哥们的报复,于是总是躲着他们。

希拉里的母亲听到女儿的哭诉后,知道女儿产生的害怕情绪。母亲担心女儿如果长期这么下去的话,这一辈子都可能会懦弱成性。有一次,希拉里又跑回家,却被母亲拦住了。“回去,”母亲命令她,“若苏西打你,我允许你回击。你必须学会保护自己,我们家容不下懦夫。”

希拉里怯怯地说:“但是,我担心我打不过他们。”“不用怕,希拉里,我的宝贝,你是勇敢的姑娘,不会害怕的。我会一直站在这里看着你,支持你。”希拉里的母亲站在餐厅的窗帘后面,看着希拉里过马路。希拉里想到母亲的鼓励和支持,她走起路来抬头挺胸,她的自信和勇敢赢得了苏西的尊重。苏西不但没有欺负她,还与她成为了好朋友。

几分钟后,小希拉里高兴地回家,脸上闪着胜利的光芒。“男孩子们愿意和我玩了,”她说,“而且苏西愿意和我做朋友!”自此她和苏西成了好朋友,并且友谊一直保持了下来。

在希拉里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总是以各种方式鼓励和支持她。母亲留给小希拉里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别人是别人,你是你。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不管别人怎么做。我们跟别人不一样,你也跟别人不一样。你永远是妈妈眼里最棒的孩子,你的与众不同会让你取得非凡的成就。”

正是母亲的不断鼓励,成就了自信十足、聪明能干、坚强不屈与有领袖风范的希拉里。

孩子的缺点是什么,父母就可以通过赞美去鼓励她克服缺点。希拉里的母亲在孩子害怕和恐惧的时候,以夸奖她的勇敢来赞美她,让她战胜恐惧,走出怯懦的阴影。希拉里在母亲的赞美和鼓励中变得自信,斗志昂扬。

提高孩子的能力,改善她的精神风貌

现在的小女孩,大多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胆小、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差。专家指出,女孩胆小的行为,在家庭里多表现为言语少,容易受委屈,怕见生人,害怕独处,独立和自理能力差;在学校里多表现为不能主动与人打招呼,说话紧张、声音小,课上不发言,与人合作较困难等。有意识地提高孩子的能力,改善她的精神风貌,增强她的自信心是克服胆怯心理的重要方法。具体可参考如下建议:(1)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父母应当加大孩子的“权利”范围,允许孩子作更多的决定,这有助于发展她的自信和自制力。如果孩子能决定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穿什么样的衣服,参加什么兴趣小组等,她就会觉得享有了自主权,也就会明白父母信任她有能力作出正确的决定,也明白自己的决定会有什么后果。相反,如果父母或者别人帮孩子作了这些决定,孩子就会感觉无助、被动,开始怀疑自己控制命运的能力,进而怀疑自己的办事能力。(2)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与技巧

当父母帮助孩子学习走路、穿衣、骑车或解决数学难题时,就是在帮助她在这个世界上有所表现,帮助她培养能力与自信。但是,这种帮助不能转为代办。好心的父母、老师或其他成人对帮助孩子表现出了热忱,尤其是在对待女孩子的时候,通常比对男孩子提供的帮助要急切得多,这传递给女孩子的信息是什么呢?“你需要比男孩子更多的帮助,因为你是弱者。”在这种过多的关怀与照顾下成长的女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竞争力,自信心也就会受到伤害。

因此,要尽量教给孩子方法,努力提高她的能力,而不是帮她完成一切事务。(3)培养孩子的个性与意志力

一个个性成熟的孩子,能够作出明智的选择,并有能力、有意志力去承担各项她所从事的工作。不像先天的性格,个性是需要后天发展的,这表现在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信奉什么。一个有个性的人喜欢说这样的话:“我想要这个”,“我能做那个”,“我不支持这种观点”。一旦孩子知道自己有能力面对挑战,并且知道自己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知道无论有多大挑战性,只要坚持去做了,并获得一定的成功,这样,她的自信心就会大增。如果她感觉不到自己有毅力和自制力,在遇到困难时,她表现出胆怯,很快就会去尝试新的、容易的选择,放弃挑战。(4)尊重孩子,帮助她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估。孩子由于年龄小,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一般是来自于成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与他们的父母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父母需要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任何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孩子的自信首先来自自尊,一个没有自尊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自信的。

尊重孩子不分时间和地点,也不分孩子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一位家长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她,在出现问题时就责怪她,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家长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5)教会孩子自我激励的方法

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学会自我设置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开始的目标越小越好,以实现为目的。家长注意在孩子自我设置目标的过程中,在能看到最终目标光环的情况下,一小段、一小段地划分路程。例如,身体锻炼。开始的一小段安排,每天跑步15分钟,坚持一个月。这个目标没要求运动量和速度,只要求每天能做这件事,如果目标是孩子自己设置的,而她又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她在毅力上已有了收获,进而再设置下一段目标。鼓励孩子自己设计目标并努力完成,不断设置和达到目标的结果,她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就会有一个飞跃。

要教会孩子不断地自我激励:“我能行,我不比任何人差”。在鼓励孩子自我激励、奋发向上的自我训练中,进一步要做的是不要只做自己能做到的事,要努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任何事。这样,她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信心就会不断增强,胆量就会逐渐变大。

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呵护她自由的天性

伊莎多拉·邓肯的母亲本来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后来,她发现丈夫并不像她心目中期望的那样完美,便离了婚,独自带着四个孩子闯荡世界。从那时起,她彻底抛弃了天主教信仰,坚定地信仰无神论。

邓肯的母亲认为,所有的矫情做作都是极其荒谬的行为。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她就给孩子们讲圣诞老人是怎么回事。有一次,过圣诞节,老师给大家分发糖果蛋糕时说:“孩子们,看圣诞老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结果,小邓肯站起来很庄重地对老师说:“我不相信你说的话,从来就没有什么圣诞老人。”老师非常生气,说:“糖果只发给相信圣诞老人的孩子。”小邓肯坚定地说:“那我不要你的糖果。”老师听了更加生气,命令邓肯走到前面坐在地板上,以示惩罚。小邓肯走到前面,站在那里,转身面对全班同学发表了她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著名的演讲。她高声说道:“我不相信谎话。妈妈告诉我她太穷了,当不了圣诞老人;只有有钱妈妈才能打扮成圣诞老人送礼物。”

老师一看“罚坐”这一招不行,就罚小邓肯站在墙角。小邓肯虽然站在了墙角,但仍然扭过头大声说:“就是没有圣诞老人!就是没有圣诞老人!”最后,老师对她毫无办法,只好把她打发回家了事。在路上,她还一直叫喊:“就是没有圣诞老人!”

对这次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小邓肯一直耿耿于怀,她想:“难道就因为我讲了真话,便不发给我糖果,还要惩罚我吗?”她向妈妈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并问妈妈:“我说错了吗?没有圣诞老人,对不对?”妈妈回答说:“没有圣诞老人,也没有上帝,只有你自己的灵魂和精神才能帮助你。”

每到晚上,邓肯的妈妈都会坐在钢琴前,一弹就是几个小时。孩子们没固定的作息时间,母亲也从不用各式各样的规矩来约束他们。

有一次,母亲好不容易凑够了一笔钱把邓肯送到三藩市一个著名的舞蹈教师那里去,不料,邓肯只学了三次就再也不想去了。她告诉母亲,老师教的舞蹈在她看来全是些没有生气的柔软体操,和自己理想中的跳舞完全不同。母亲听完后,不仅没有责备她,反而说:“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舞蹈才可以真正地表现自己,那么就勇敢地去跳自己的舞蹈吧!女儿,自由地表现艺术的真理,也是生活的真理。”

母亲的言传身教对邓肯影响很大。正是受母亲追求美好和不甘平庸的精神影响,才使邓肯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邓肯在自传《我的爱我的自由》一书里写了这么一段话:“一个人一生的事业应该从小时候做起。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认识到,他们给予孩子的所谓‘教育’,恰恰使孩子变得平庸,剥夺了他们展现和创造美的机会。”

放手给孩子自由,让他们释放心灵,表现自我,这是家庭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步。但是,很多父母,尤其是母亲,为了保护孩子,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种种束缚,这个不能做,太危险;那个不能碰,细菌太多,给孩子定下种种“清规戒律”,结果孩子也许越来越规矩,但也越来越缺乏生气。

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不仅仅是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更是要塑造他们独立思考、自由不羁的心灵。也许你的孩子是个艺术家或科学家的坯子,千万不要用你的“清规戒律”抹杀了他自由的天性!

茵茵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对她的学习很重视,也花费了很多精力,连她每一天的学习计划,他们都亲力亲为。可是,她的学习成绩却很不稳定,她总认为自己的父母管得太多。她平时很少外出,父母安排的日程表里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因为父母害怕她出事。茵茵感觉自己随时都很厌倦学习、厌倦生活。“教育,不过是一次一次地扼杀孩子自由的天性。”一位敏锐的学者不无忧虑地说。

他的话也许有些偏激,但是,却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现状。

我们总是看到一大群的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老师则一遍一遍地告诫他们应该听话,应该怎样才合乎规矩,应该怎样做才是好孩子,应该怎样才是有前途有出息。凡是有稍越雷池的,便是不听话的、没有出息的孩子。这样子教出来的是怎样的一群孩子呢?全都听话,全都循规蹈矩,如出一辙,毫无个性,没有创造性,没有色彩……

父母和老师总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安排孩子的生活道路,按自己的方式去塑造孩子的形象和品行,几乎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能教出一个既听话又懂事的孩子。他们往往认为,一个听话的孩子必定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自然也就是有前途的孩子。如果有人称赞他们的孩子很听话又懂事,在他们看来,这实在是一件最荣耀的事。

于是,父母和老师从小开始就对孩子谆谆教导,告诉孩子做一个又听话又懂事的人是多么重要的事。倘使他们看到孩子正朝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他们便喜上眉梢;若是发现孩子稍有不听话的异样,便觉得是一种危险,仿佛一个个面临世界末日一般,千方百计地实施“教育”来扭转孩子“自由的错误”。他们总是认为,自由往往意味着孩子的背叛,那是绝不能容忍的。

聪明的家长应该认识到,热爱自由原是人的天性,强行地压制,塑造的不过是一群毫无特色的玩偶,这非但是孩子的悲剧,也是父母和老师的悲哀。

教育只是引导、培育的作用。正如我们疏通河道,只是为了让河水不致泛滥;我们稍加施肥和浇水,只是为了让花儿在自然中更美丽地绽放。我们仅仅需要教育孩子本质的善良和做人的道理,至于人生的道路何其宽广,我们必须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自己人生的方向。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让孩子多一些自由的权利,而不应过多干预。不要把自己的一些主观认识强加在孩子身上,否则,孩子永远高度紧张地关注父母是否有新的指示,缺少主见和独立性。

真正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的兴趣,挖掘孩子自由天性的潜力,引导孩子幸福而健康地成长。是快乐教育、赏识教育、自主教育、思维方式训练、生命观引导、世界观培养……是美德教育、智慧教育,更是人性教育。因为孩子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自由的人,然后才能赋予她其他的属性。

让孩子拥有遇事不惧、临场不乱的心理素质

专家提醒父母们,拥有健全自信的心理,是孩子们战胜胆怯退缩的重要法宝。

胆怯退缩的人往往是缺乏自信心理的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或做某些事情表示怀疑,结果,可能会由于心理紧张、拘谨使原来可以做好的事情做砸了。比如,有些孩子可能有过考试怯场的经历。本来平时成绩不错,但是一遇到比较重大的考试就紧张起来,脑子里一片空白,结果以前会做的题,一到考场就忘了。这就是缺乏自信心理的集中表现;而那些拥有自信心理、性格外向的人,可能越是大场面的考试发挥就越好,这是因为他们心理素质比较高,自信心理比较强,不像缺乏自信的人那样瞻前顾后,想得那么多,大脑的兴奋点都集中在如何答题上了,所以,比较容易发挥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孩子也具有这样超强的心理素质,做到遇事不惧、临场不乱、保持一颗平常心呢?这就需要在平时指导孩子多下工夫。如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1)让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树立自信的心理打下基础

任何人的自信心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们要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比如,让我们去参加一个考试,而我们又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就算我们的自信心理再强,也不一定能考好,何况是一个自信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孩子呢?又如,当你要在有许多人的场合做一个讲座,但是你却没有认真准备,那你在上去之前,肯定会对自己是否能够讲好产生怀疑。当然,对于那些很有演讲经验,很会控制场面,调节气氛,能够即兴发挥的人来说,就另当别论了。但是对于缺乏锻炼、本来就信心不足、试图退缩的人来说,每一次失败可能都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所以,我们教育孩子,让她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尽量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就会为她树立自信心理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她日后取得成功提供可能性;要鼓励孩子敢于尝试新的东西,迎接更多的挑战,为自己争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赢得更多成功的体验。(2)引导孩子对失败进行正确的原因归结

在心理学上,这叫“归因”,就是把某件事情的原因归结于什么,是归结于客观自身还是归结于主观自身。失败对于缺乏自信的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每当遇到失败的时候,他们往往垂头丧气、耿耿于怀,这是因为他们总是把失败归结于主观自身的内部原因,即认为自己能力不够,或者认为自己不够聪明。这种归因肯定就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对自己的自信心理无疑是一个打击。那么,在以后遇到类似的任务或者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时,他们就会选择逃避、放弃。因为他们曾经失败过,而且失败的原因他们认为是自己不行,没有能力胜任。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缺少自信的人更加退缩,更加缺乏自信,更没有信心和勇气去尝试新的任务。

所以,一个人的“归因”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影响到他对待其他事情的态度,从而可能会对自己处理一些事情的能力真正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反,如果能对失败进行积极的“归因”,那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例如,当孩子考试没考好时,家长应引导孩子不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重要的是要冷静地分析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如果是自己疏于复习,就要认真地进行复习;如果是因为自己努力了还是没有做出来,那也一定不要给自己贴上“我很笨”这个标签。这个标签太重了,它会在无形中压抑孩子的勇气和创造能力。可以提醒她向那些做对的同学请教,不仅向他们学习解这道题的方法,还可以请他们介绍他们的学习方法供自己借鉴。家长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即使那些同学比你聪明一些,那你也没必要自卑。因为研究已表明,大多数人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都属于中间水平,所以,我们可以依靠后天的勤奋努力来弥补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只要肯努力,你就不比别人差。”(3)让孩子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

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因为胆怯而不敢与人交往,结果仅限于很小的朋友圈子,变得越来越孤僻、退缩。究其原因,并不是这类孩子自恃清高;相反,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不受欢迎的,别人不愿与之交往。如果他们形成了这样消极的自我概念,即对自我的一种稳定的认识,那他们在行动上就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得让人很难接近,很难交往。如果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是可爱的,在被别人接受的时候,她就会表现得很自信,而自信的人往往是可爱的,人们愿意与之交往,而交往的人越多,就越会增加她的自信。(4)让孩子注意她的身体语言

所谓身体语言,指的是我们的身体姿态、动作、表情向人们传递的信息。缺少自信的人不好意思与人说话,与人面对时不敢看对方的眼睛,所以给人的印象是冷淡、闪烁其词。但实质上,这种身体语言传递的信息是:我胆怯,我害怕,我不安。但是,与之交往的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会把这种身体语言误解为冷淡、自负,从而避而远之,这使本来就缺少自信的人更加不安。其实,一个小女孩不爱与人打招呼或说话,并不是她没礼貌或冷淡,而是怕说出不合适的话而已。

美国心理学家阿瑟·沃默斯认为,只要将身体语言作些调整,就能产生令人吃惊的直接效果。可以教会孩子经常面带微笑、坦率开通、身体前倾、友善性地握手、眼睛对视、点头等,从而让别人觉得她的外在印象亲切、随和。这将会使孩子获得友好的回报,陌生人也不再那么可怕了。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为人父母者,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健全自信的心理,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天下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但是,有一点父母们不要忘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一个需要两代人共同努力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显得过于漫长,特别是对于一些从小就胆小懦弱的孩子。要使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充满自信、乐观的人,还需要父母的耐心和孩子持久的恒心。

鼓励孩子依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成功和幸福

日本教育家涛川荣太说:“作为父母,必须去培养那种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兴趣来争取成功和幸福的人。”这适用于男孩,也适用于女孩。与其给孩子所要的一切,还不如给孩子可以获得一切的勇气。父母后退一步,让孩子们独立决定自己的事情,多鼓励、少呵护,你的孩子就会成为自信、勇敢的人。

在香港一家商场的玩具柜台前,站着一对父女。5岁的小女孩怯生生地拉住父亲的衣襟,恳求父亲再玩一会儿。其实,她并不是贪玩的孩子,她只是让柜台里漂亮的娃娃吸引住了,眼睛里全是想要得到的渴望。

父亲却故意装作看不出女儿的心思,他决定女儿不说出来她想要什么,他就不去主动买给她。他认为,女儿想要什么,应该有说出来的勇气,而不应畏畏缩缩。

小女孩在柜台前不肯离开,想说出要求,又怕父亲拒绝,一脸的忧郁。

终于忍不住了,小女孩用细若蚊蝇的声音说:“爸爸,我……我想要一个娃娃。”“什么?说话别吞吞吐吐,想买什么就大声说出来。”“我要洋娃娃!”小女孩大声说。爸爸笑了,于是,小女孩得到了那个洋娃娃。

从这件事中,小女孩也得到了一个经验,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对父母有什么要求,她都会直言不讳地提出来。这父女俩,就是香港著名财经作家梁凤仪和她的父亲梁卓先生。

梁卓早年单枪匹马开创事业的经历,使他养成了敢说敢做的坚毅性格。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功,就不能唯唯诺诺、人云亦云,懦弱不言的人不但令人无法与他交流,也难以表现他自己的能力。

出于这样的考虑,梁卓在教育女儿梁凤仪时,首先就是培养女儿坚决、果断的性格。

在成长过程中,每当梁凤仪让父亲帮助出谋划策时,梁卓就说:“你想做的事情,你自己决定。”父亲的坚定态度,使梁凤仪养成了一切都靠自己的习惯。

上大学时,梁凤仪表现非常突出,性格泼辣外向、敢作敢为。她写剧本,演戏剧,当电视主持人,都做得有板有眼。毕业后,她进入香港大公司新鸿基集团,照样无畏地打拼,最终成为最高层领导,在男人的霸业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她回忆说:“是父亲给了我闯荡江湖的‘勇气’,是父亲培养了我果敢坚决的性格。”

生活中,一些女孩往往非常胆怯,她们害怕挫折、害怕失败,这种个性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可是一些父母总认为小女孩就是这样,长大了就好了,不用硬性督促,也不用管。而教育学家告诉我们,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父母们应当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敢作敢为的性格,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才能成为充满自信、魅力十足、有所成就的人。

一些父母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太懦弱、太胆小,总是无法让人放心,可又觉得无可奈何,只能摇头叹息。其实,这些父母应当先检讨一下自己,是否自己给了孩子太多庇护,让孩子缺少独立的勇气。

父母应当鼓励女儿做一个勇敢的人,培养自强自立的勇气,这才是真正地为孩子着想,这才是真的爱孩子。专家强调,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不是无微不至的保护,而是敢作敢为的性格。

培养孩子高尚的、有利于强化自信的兴趣

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努力培养她高尚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兴趣,对于她树立足够的自信,培养高雅的气质,以及以后的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也要注重对孩子的兴趣的培养。在这方面,专家总结的如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1)要培养高尚的兴趣倾向

凡是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的事物,都可以培养孩子对他们的兴趣。这样,孩子在家长的教育和鼓励下,就可能很快对自己接触到的事物产生兴趣,从而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去寻求关于这一方面的知识。(2)爱好不等于兴趣

不少家长把“兴趣”和“爱好”两个概念等同起来,发现孩子爱好某一事物时,就认为她对其产生了兴趣。其实,这两个概念有区别,家长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把它们区分开来,才能有效地对孩子的兴趣加以引导和培养。

在这两个概念中,“爱好”的范围很广,所含感性因素偏多;而兴趣是人们对某一事物高层次的需求。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看电视,这只能说她爱好看电视,而非兴趣。所以,家长培养孩子的兴趣要多样化,但不能太滥,要让孩子专心致志地集中到一两门主要兴趣上,而把其他的兴趣作为一般爱好就行。(3)创设环境,培养兴趣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为儿童的充分发展提供条件。孩子的潜能如同种子,只要有适宜的外部条件,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环境是孩子萌发兴趣的基地,因而家长要多制造机会,创设环境让孩子接触,培养她的兴趣。说不定在给孩子一支蜡笔、一架琴的瞬间,就造就了一位艺术家的好苗子呢!

此外,扩展视野对发现兴趣很重要。孩子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世界上各种奇妙的事物,她很难对外界发生兴趣,父母也就可能很难找出孩子的兴趣所在。因此,父母应该创造机会扩展孩子的视野。比如,当发现孩子遇上了一些令她双眼发光的事物时,这种兴趣就很可能值得培养,父母不妨试着鼓励她去探索一番。(4)开发潜能,让孩子建立合理的兴趣结构

每一个正常人都具备多种潜能,只是发展的程度和组合的情况不相同,如果在早期能发现其潜能的长处与不足,并适度地发展或弥补其能力,就能帮助她发展个人潜能,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因而,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开发潜能、培养兴趣最关键的时期是在幼儿时代。家长应注重引导,孩子是自己塑造自己的,要让孩子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体现孩子的主体地位和家长的主导作用,侧重培养孩子的真正兴趣爱好。

有的小女孩可能兴趣十分广泛,集邮、画画、弹琴、跳舞等,都很喜欢。家长要注意引导。因为孩子的时间有限,参加的活动过多,会分散她的精力。一个人要在广泛的兴趣基础上有一个中心兴趣,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取得更系统、更深入的知识。这样,可以避免顾此失彼,一事无成。此外,家长还要注意让孩子避免兴趣不稳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