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普及本(重排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2 01:39:19

点击下载

作者:罗国杰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传统道德·普及本(重排本)

中国传统道德·普及本(重排本)试读:

题词

江泽民同志为《中国传统道德》题词李鹏同志为《中国传统道德》题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道德》序李岚清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同志也要求我们“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在其长期过程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抓好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更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美德,无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根本目的,在于结合革命传统教育,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在于使社会主义道德具备更为丰富的内涵;在于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于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文化思想的主旋律,并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为此,由国家教委组织领导,数十名专家参与,在对中国传统道德素材进行全面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按照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革命传统相结合,与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取其精华,分类归纳,编撰成《中国传统道德》一书的多卷本和简编本。

此书可作为德育的参考教材,在学校试用一段时间,收集一下各方面的意见和反映,然后再组织力量,在此基础上编写出适合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同时,还应把此书内容通过电化教育手段和文艺作品的形式传播开来,以扩大传统美德的教育面。

希望有关专家和广大读者,尤其是教育工作者,能对此书提出修改意见,及时告知编者,以便再版时使其更臻完善。编者的话(一)《中国传统道德》普及本是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家教委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由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本书主要用于在各类学校进行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的教育。

我们这里所讲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主要是指从先秦到辛亥革命时期,以儒墨道法各家伦理道德传统为内容的伦理思想以及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中,由于中国历史的特殊原因,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其根本目的,在于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在于使社会主义道德有更丰富的内容和更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有更强的民族特色和凝聚力、向心力;在于能更好地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于使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真正成为我们社会在思想上的主旋律,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二)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与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大力发展国家的经济,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起来,是世界各发展中国家独立以后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以不同的文化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作为指导的。每个不同的民族,都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任何一个人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包括传统道德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哺育和影响。在实现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究竟怎样对待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这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伦理道德,是积淀在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的,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一个着眼于未来、大力进行现代化工作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不会忘记自己的历史,更不会抛弃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从这一点出发,世界各发展中国家20世纪以来在大力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极力倡导和弘扬自己国家的价值观念,保持和发扬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而实行的现代化。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更有特殊的意义。

第二,现代化决不等于西方化。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更是如此。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必须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西方近现代伦理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但是,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抵御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应当看到,由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所诱发的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和损公肥私的行为,是极端有害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局面下,人们面临着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但是,社会主义根据其基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要求,在价值导向上必须是一元化的,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也就是用民族的美德来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道德。

第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道德传统,对于推动我国当前的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而言,我们的现代化既包括物质方面的现代化,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现代化,更必须保持和发扬强大的精神力量,包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道德传统,可以说,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历史的发展说明,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对于中国社会优良道德风尚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与发展,产生过并正在产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及其周边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并正在有力地说明,古老的东方传统文化,不但没有影响这些国家的现代化的发展,而且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维持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风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国家凝聚力的精神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中,我们应当使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通过改造和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发挥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更加巨大的作用。(三)

毋庸讳言,中国传统道德具有鲜明的矛盾性和两重性。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而且在有些情况下,精华与糟粕又互相结合,良莠混杂,瑕瑜互见。

对于中国传统道德,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继承。全盘否定势必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全盘继承势必导致复古主义。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和古为今用的方针。“批判继承”是一个总的原则,即强调继承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的继承,是以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原则的继承。“弃糟取精”是继承文化遗产、特别是继承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要求,是一种弘扬精华、除弃糟粕的继承,是经过咀嚼、消化的继承。“综合创新”是强调在吸取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时,要注意进行一种“综合”和“创新”的工作。一方面,对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要择各家之精华,加以比较、分析和综合,使之形成一种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思想,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对全人类的伦理道德遗产进行整理、对比和鉴别,并善于吸取其中有益的东西,同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相综合,以创造出先进的精神文明。“古为今用”就是为了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伦理道德问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保证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能够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四)

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所谓整体,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主要指的是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可以说,一切传统美德都是围绕着这一整体精神而展开的。《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贾谊《治安策》中提出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都不断强调着一种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范仲淹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认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颜元力求“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这些思想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也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强调个人对社会尽责;强调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群。这种群体主义思想,应当说是中国伦理道德传统区别于西方伦理道德传统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和优点。

历史长河的发展,王朝统治的不断改变,各民族的纷争和融合,孕育和培养了这样一种崇高、伟大、朴实的整体主义思想,使中华民族始终没有解体,没有屈服,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世界各国所未有的。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反对分裂,反对内战,成为几千年来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从而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尽管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也曾经历了无数次严重的外忧,也曾经历了造成国家分裂和地区政权间对立的内患,诸如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并峙等时期,但最终都依靠自己的力量,一次次地获得了新的生机。

中华民族的整体主义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内涵。在长达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依靠这种精神无所畏惧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光照日月、永垂青史的民族英雄,谱写了一曲又一曲高亢激越的整体主义颂歌。今天,弘扬中华民族的整体主义精神,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地振兴我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但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当然,我们应当看到,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整体主义思想,在过去剥削阶级掌握政权的社会中,又总是打上剥削阶级的烙印,成为维护其阶级统治的一种思想武器。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把自己的阶级利益,甚至是把一姓王朝的利益冒充为所谓国家的利益和整体的利益。我们今天批判继承中国传统道德中的整体主义精神,就是要批判这种用一己私利冒充国家利益、整体利益的思想,继承那种“夙夜在公”、“公而忘私”的精神。国家、社稷和民族的利益,确实是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社会稳定、生产发展、人际和谐等联系在一起的。每当一个王朝的经济得到发展、政治清明廉洁、社会秩序稳定、道德风尚良好的时候,社会各个阶层,当然也包括劳动人民,都能够从中得到好处,直接感受到经济利益。相反,每当一个王朝日趋衰落、经济凋敝、政治腐败时,受害最大的又必然是处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特别是每当一姓王朝处于积贫积弱、日趋没落的境况时,外忧内患的直接结果,必然是使广大劳动人民承受最直接、最深重的灾难,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能自拔。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历史上的无数志士仁人、英雄豪杰,尽管对某一姓封建王朝压迫人民、倒行逆施的腐败统治的认识程度不同,但他们总是勇于献身,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民族为国家尽自己的忠心。(五)《中国传统道德》普及本是在李岚清副总理和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同志直接领导下编写的。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承担了本书编写的组织工作。《中国传统道德》普及本是在《中国传统道德》多卷本和简编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多卷本”共分五卷,分别为:《规范卷》、《德行卷》、《教育修养卷》、《理论卷》和《名言卷》; “简编本”共分四篇,分别为:《规范篇》、《德行篇》、《教育修养篇》和《名言篇》。“多卷本”和“简编本”也是在李岚清副总理和朱开轩主任直接领导下编写的。

虽然目前这本“普及本”是在原来的“多卷本”和“简编本”的基础上编写的,与“多卷本”和“简编本”是一套书,但“普及本”不是一本删繁就简的“缩编本”,而是为新的读者对象重新编写的一本新书。考试到本书的读者对象,我们在编写“普及本”时把握着三条原则:一是选材要少而精;二是注释要简明而通俗;三是译文要准确而易懂。于是,我们对“多卷本”和“简编本”的古文原文重新作了筛选,尤其是增加了一些新的材料;同时也对古文原文作了重新注释;在此基础上,对所选古文原文逐条进行白话翻译,译文尽量紧扣原文,但也对一些费解的词语采取大意翻译的办法。加上我们根据新的读者对象而重新撰写的每篇《导言》和每节《案语》,我们相信,这本“普及本”在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已减少了很多,能够较好地发挥普及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的作用,适合中、小学校的学生,中等专业学校特别是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以及一般文化水平的干部、职员、工人、农民、军人阅读。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大、中、小学校的老师,也可以将此书作为参考读物。

本书仍由《中国传统道德》总主编罗国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任主编,夏伟东(国家教委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编审)任副主编;第一篇《规范》由焦国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编写,第二篇《教育修养》由夏伟东编写,第三篇《德行》由钱逊(清华大学教授)编写;罗国杰统审统改全书,夏伟东、焦国成协助审改了第三篇《德行》。《高校理论战线》杂志总编辑、《中国传统道德》丛书编委会副主任武兆令,社科中心主任田心铭、副主任史习江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并认真审读了全书,提出了许多很好的修改意见。社科中心助理研究员杨宗元核校了全书的原文。

弘扬和普及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编写《中国传统道德》普及本,就是为这项工作尽一点力量。但由于中国传统道德总是瑕瑜互见、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再加上我们的水平所限,本书一定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诚恳希望阅读本书的读者,提出批评意见,以利我们改正。第一篇  规 范导言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是一个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体系。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规范部分是其主体构架或核心的部分。道德理论学说,是对它的根据的说明;道德实践,是对它在人生活动中的应用。在古代,道德规范就像木匠用来划圆划方的规和矩一样,是人们道德行为的标准。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有多种划分。在《中国传统道德》多卷本中,我们把它划分成“基本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伦理规范”和“文明礼仪规范”四个部分。在这里,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仅仅以基本道德规范为主,选取了二十一个规范加以阐释。这二十一个道德规范分别是公忠、正义、仁爱、中和、孝慈、诚信、宽恕、谦敬、礼让、自强、持节、知耻、明智、勇毅、节制、廉洁、勤俭、爱物、敬业、友谊和礼仪。前九个道德规范,为人际交往的基本道德规范。公忠,讲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天下关系的道德规范;正义,讲处理人际关系、利益关系的道德原则;仁爱,讲人与人相处之道;中和,讲处己和接人待物中所应持守的言行限度;孝慈,讲父母与子女之间各自应遵守的规范;诚信,讲人际交往中道德主体所应遵守的基本道德;宽恕,讲人际交往遇到矛盾和冲突时,主体所应遵守的态度和行为规范;谦敬,讲主体在如何处己和人际交往时所应持守的道德规范;礼让,讲在与人交往时主体在行为上应遵守的具体规范。能依此九条规范行事,就能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第十至第十八个规范,是关于个人如何处己立身的道德规范。自强,讲人之奋斗进取,自强不息;持节,讲一个有道德的人所应有的道德信念、原则和操守;知耻,讲人应当有怎样的善善恶恶的道德感;明智,讲如何正确地辨别是非,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勇毅,讲人的行仁行义、克敌制胜、纠错改非的道德和坚持精神;节制,讲人对待欲望方面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廉洁,讲从政之人所应遵行的道德规范;勤俭,讲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尤其是在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爱物,讲人们在如何对待人以外的自然事物、人造事物等方面所应持守的道德要求。敬业,是关于职业方面的道德规范。职业有许多种,而每一种职业又依据其职业需要而有其特殊的道德规范。敬业则是对所有职业道德规范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的一个概括。此外,我们考虑到现实的需要,还选择了“友谊”和“礼仪”两个方面的规范,供大家学习。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是在中华民族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它蕴含了中国人民的道德智慧,适应中国的国情和国人的性格,其中也包含了相当多的道德真理,因此,我们在今天应该予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又是在以往的阶级社会中由统治阶级提倡的道德规范,所以,它又有以往旧社会的痕迹和局限。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时有一个批判分析的态度,切忌无批判地吸取。学古是为了今用。我们如果能够对于传统道德规范进行很好的批判继承,必将有助于现代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完善,有助于“四有”新人的培养。第一节 公 忠

本节案语

公忠是中国传统道德最重要的规范之一。它是处理个人与整体、个人与国家、天下和人民之间关系的基本规范。这一道德规范,要求每一个个人都要把公共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二位;忠诚于公共利益和事业,在必要的时候为之献身。这种“公而忘私”、“临患不忘国”、“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天下为公”的公忠思想,千百年来一直为仁人志士所提倡和实践,从而凝结为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统治阶级也是一直非常重视公忠道德,并把它作为封建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的。统治阶级的某些思想家,一直把“忠于君主”、“忠于社稷国家”作为公忠的根本要求,从而维持君主和整个剥削阶级的统治。公忠的这种局限性,是由私有制社会所决定的。不过,历代都有进步的思想家积极地宣扬民本主义的观点,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公忠首先是忠于人民、忠于道义。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更是把对一家一姓的忠与对天下对人民的忠区分开来,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忠。我们要继承的正是这种有人民性内涵的公忠规范。【原文】公家之利①,知无不为②,忠也。(《左传·僖公九年》)【注释】①公家之利:指国家利益。②无不为:没有不去做的。【大意】凡是对国家有利的事,知道了就马上去做,这就叫做忠。【原文】临患不忘国①,忠也。(《左传·昭公元年》)【注释】①临患:面临灾难。【大意】面临灾祸而不忘国家利益,才算得上真正的忠。【原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①,然而不王者②,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注释】①忧以天下:为天下人而忧虑。②不王:不能称王于天下。【大意】以民众的快乐为快乐的人,民众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民众的忧愁为忧愁的人,民众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为天下人的快乐而快乐,为天下人的忧愁而忧愁,这样还不能称王于天下的人,是不曾有过的。【原文】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①,不长一类②;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③一人。(《吕氏春秋·贵公》)【注释】①阴阳:最初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以阴阳指自然界两种既相对立又互不相离的势力,并以阴阳之间的矛盾说明事物的变化。和:调和。②长:生长。不长一类:不只生长一种物类。③阿:偏袒,庇护。【大意】整个天下不是哪一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天下所有的人的天下。阴阳和合不仅仅生长一种事物,甘露时雨也不只是浇灌一种花草。万民的领导者也应该效法天地本有的公道,对哪一个人也不要偏袒。【原文】国耳①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②,害不苟去③,惟义所在④。(《汉书》卷八《贾谊传》)【注释】①耳:语助词。②利不苟就:遇利不苟且地趋就追求。③害不苟去:遇害不苟且地躲避远离。④惟义所在:只是以义为行为的准则。【大意】为国家而忘记家事,为公事而忘记私事,遇利而不无原则地求取,遇害而不苟且地躲避,一切都要按义的准则去做。【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③,使老有所终④,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⑤、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⑥,女有归⑦。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⑧,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注释】①天下为公:意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不为一人一家所私有。②讲信修睦:讲求诚信,致力友爱和睦。③不独子其子:不只是慈爱自己的子女。④使老有所终:使老人们都能安度终生。⑤矜:通“鳏”,老而无妻者。⑥分:职分,职务。⑦归:归宿,指能及时嫁人。⑧谋闭:谓机谋闭塞。兴:起。【大意】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有的,选拔的都是有贤德和有能力的人,讲的是信义,修习的是亲睦。所以,那时的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慈爱自己的子女;使老人们都能安度余生,使壮年的人都有用处,使幼年的人都能得到抚育;男子老了没有妻子的,女子老了没有丈夫的,年幼而没有父母的,年老而没有子女的,残废的,身体常有疾病的,都能得到赡养。男人们都有职分事业,女人们都有合意的丈夫和家庭。财货怕它抛弃在地上不用浪费掉,不必归于自己才肯收藏起来;力气怕的是没法贡献出来,不必是为了自己。因此,自私自利的智谋机心被闭塞住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伤害人的事不会发生,所以人们连外面的大门也用不着关上。这就叫做“大同”世界。【原文】理者,天下之至公,利者,众人所同欲。苟公其心,不失其正理,则与众同利无侵于人,人亦欲与之。若切①于好利,蔽于自私,求自益以损于人,则人亦与之力争,故莫肯益之,而有击夺之者矣②。(《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三)【注释】①切:急切。②故莫肯益之,而有击夺之者矣:意思是说,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人,别人要同他斗争,不肯使他得益,并且有的人还要打击他,与他夺利。【大意】理是天下至为公正的东西,利是众人所共同欲求的东西。只有把心放公正,不违反正确的道理,那么就会与众人同得利益而不会侵害别人,别人也愿意给他利益。如果一个人急切地渴求利益,被一颗自私的心所蒙蔽,不知正确的道理,只求对自己有好处而不惜损害他人,那么他人也要与之力争,不肯使他占便宜,并且还会有人出来打击他,连他应得的那一份也给夺走。【原文】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大意】有“亡国”,有“亡天下”。这两者有什么分别呢?改朝换代,某姓王朝被推翻了,这叫“亡国”。仁义大道被扼制而不再流行,天下失去了公平正义,以至于率领禽兽吃人,社会成了人吃人的社会,这就叫做“亡天下”。… …因此,知道保卫天下正义,然后才知道保卫国家。保卫国家之事,由该国的君主和臣们担当,每天都有肉吃的高官显贵们在谋划这件事。保卫天下这件事,即使低贱的布衣男子,也都是有一份责任的。(后来,梁启超将这段话概括成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二节 正 义

本节案语

正义是一个含义十分广泛的传统道德规范。古人说:“义者,宜也。”意思是说,义就是适宜、适当、应当的意思。义历来被人们所重视,是儒家所提倡的“五常”之一。传统思想认为,义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不讲义,就和禽兽差不多了;义还是组成社会的一种根本原则,社会、国家之所以能够维持下去,主要赖于有正义存在。思想家们还特别强调了公义和私义的区别问题。他们认为,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就会提出不同的“义”,有所谓一人之正义,有所谓一时之大义,有所谓天下之通义。传统道德强调的是以整体利益、天下和人民利益为内涵的正义,反对以私义害公义。义作为一种道德的标准,必然要与个人利益发生关系。传统道德要求人们见义思利,以义制利,主张“敬事而后食”, “义以为上”。在正义与个人的利益或生命发生对立和冲突且两者必选其一时,传统道德要人们坚持正义的原则和信念,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种德规范及其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和民族的“脊梁”。【原文】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大意】看见可得的,要考虑是否应该得。【原文】子曰:“君子义以为质①,礼以行之,孙以出之②,信以成之。” (《论语·卫灵公》)【注释】①义以为质:以义作为根本。②孙:同“逊”。出:说出。【大意】孔子说:“君子要以义作为根本,依照礼节即道德行为规范去实行它,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它,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原文】曰:义正者何若①?曰: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②,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墨子·天志下》)【注释】①义正:以义服人的政治。正通政。何若:如何,怎么样。②庶国:众国。【大意】义政的实际内涵就是:大者不攻击小者,强者不欺辱弱者,人多势众者不伤害人少势弱者,狡诈机变者不欺负愚笨迟钝者,高贵者不傲视低贱者,富有者不鄙视贫穷者,年壮者不夺取年老者。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天下各个国家之间就不会用水火、毒药和兵刃相互残害了。【原文】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①,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②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注释】①千驷:四马曰驷。千驷即四千匹马。②介:同“芥”。一介,喻极其轻微的东西。【大意】如果不是合乎正义的,不是合乎大道的,即使拿天下所有的财富给他作俸禄,他也不会留恋眷顾;给他在那里拴四千匹马,他也不会看一眼。如果不是合乎正义的,不是合乎大道的,就是一点点小东西也不会拿来送给别人,同样也不会向别人要一点点小东西。【原文】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①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注释】①熊掌:亦名熊蹯。据《本草纲目》记载:“熊冬月蛰时不食,饿则舐其掌,故其美在掌”。【大意】孟子说:“鱼,是我想吃的;熊掌,也是我想吃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时,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两者不能同时兼得的话,就宁愿牺牲生命而取道义。”【原文】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①,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②。人何以能群?曰:分③。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④,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注释】①气: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把气当作原始物质,认为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生:生命。知:知觉,指动物本能的反应。义:道义。②若:如。群:合群,这里指人们按一定职分关系组织起来。彼:它们,指牛马。③分:职分。④一:一致,统一。【大意】水火是由气的原始物质所构成的,但它们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但是没有什么知觉和本能的反应;禽兽有知觉和本能的反应,但不知道道义。人有构成身体的原始物质气,有生命,有知觉,还有道义,所以是天下最高贵的事物。人的力气比不上牛,奔跑起来不如马,而牛马却为人所役使,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能够合群,而牛马不能合群的缘故。人为什么能够合群呢?是因为人有职分,能按一定的职分关系组织起来。职分又怎么能行得通呢?是因为其合乎义。所以以义来定职分,人们的关系就能和谐,能够和谐就能够一致;能够一致,力量就大;力量大,就强大;强大,就能够战胜万物。【原文】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①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②。虽桀、纣③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上④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荀子·大略》)【注释】①尧舜:传说生活于夏朝之前的两位圣明的君主。尧曾传位于舜,舜传位于夏朝的实际开创者禹。②克:胜。好(hào浩):喜好。③桀纣:古代的两位暴君。桀是夏朝末年的君主,纣是殷朝末年的君主。④上:指统治者。【大意】正义和财利,是人民所兼有的。纵然是上古的圣王尧舜,也不能够去掉人民对利的追求,然而能够使他们的喜好财利之心不胜过喜好正义。纵然是上古的暴君桀和纣,也不能够去掉人民对于道义的追求,然而能够使他们的喜好道义之心不胜过喜好财利。所以喜好道义胜过了喜好财利的,是治平的世界;喜好财利胜过喜好正义的,是混乱的世界。统治者重视道义,人民的喜好道义之心会胜过喜好财利之心;统治者重视财利,人民的喜好财利之心就会胜过喜好道义之心。【原文】有一人之正义,有一时之大义,有古今之通义①;轻重之衡,公私之辨,三者不可不察。以一人之义,视一时之大义,而一人之义私矣;以一时之义,视古今之通义,而一时之义私矣;公者重,私者轻矣,权衡之所自定也。(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四《安帝十四》)【注释】①通义:指适用于一般情况和一切时代的道理和法则。【大意】有只适用于一个人的道理和法则,有适用于一个时期的道理和法则,有适用于一般情况和一切时代的道理和法则。对于这三种道理和法则,哪个轻哪个重,哪个是公哪个是私,不能不察看清楚。拿一个人的道理和法则与适用于一个时期的道理和法则相比,适用于一个人的道理和法则是私;拿适用于一个时期的道理和法则与通行天下的道理和法则相比,适用于一个时期的道理和法则是私。属于公的道理和法则重,属于私的道理和法则轻,衡量起来自然应当如此。【原文】其实义中之利,君子所贵也。后儒①乃云“正其谊不谋其利”,过②矣!宋人喜道之,以文其空疏无用之学。予尝轿其偏,改云:“正其谊③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颜元:《四书正误》卷一)【注释】①后儒:指生活于西汉时期的大儒董仲舒。因其时代后于春秋战国时的儒家,故称后儒。②过:错,过头。③谊:同“义”。【大意】其实合乎正义的利益,君子也是看重的。后来儒者说“只要讲正当而不要谋求利益”,说得过头了!宋代的人很喜欢宣扬这句话,以便装饰他们提出来的空洞无用的学问和思想。我曾经矫正这句话的偏颇,改为:“讲究应当,同时为了谋取利益,讲明道义而且考虑行为的功效。”第三节 仁 爱

本节案语

仁爱,是中国传统道德最重要的规范之一。它讲的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在历史上被看作是“五常”之首。人们认为,一个人算不算作是真正的人,是否具有仁德仁心就是衡量的重要标准。仁爱具有宽广的内涵,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智、勇等都是它的组成部分。在儒家那里,仁被视为“全德”。它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人爱,即对人同情、关怀、爱护和帮助。仁爱,是中国古代人道主义最集中的体现。

仁爱在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学派那里有不同的解释。在儒家那里,仁爱被看成是一种以孝为根本、以爱人和爱物为主要内容的、分等差、分厚薄、分先后的爱。在墨家那里,仁爱就是兼爱,即“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不分等差和先后的博爱。前者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反映了宗法等级制对道德的制约作用,后者则反映了处于社会下层的人民群众的善良本质和良好愿望。在阶级社会中,超阶级的人类之爱是很少的,所以说,历史上的以人类共同道德面目出现的仁爱规范含有一定的空想成分。【原文】樊迟①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注释】①樊迟:孔子弟子,名须,字子迟。【大意】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别人就是仁。”【原文】子贡①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②!夫③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④。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⑤已。” (《论语·雍也》)【注释】①子贡:孔子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②尧舜:传说中的两位上古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病:指没有完全做到。诸:相当于“之乎”的意思。③夫(fú扶):发语词。④达:通达。⑤取譬:相当于“取例”。方:方法。【大意】子贡问:“如果有一个人,能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了吗? ”孔子答:“那里仅仅是仁,那一定是圣了!尧和舜这样的圣王都难以做到呢!所谓仁,就是自己要立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立得住,自己想要通达,也要让别人通达。能够拿对待亲近的人和事做比喻,推而去对待一切人和事,这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原文】子张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②则不侮,宽则得众③,信④则人任焉,敏⑤则有功,惠⑥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注释】①子张:孔子弟子,姓颛孙,名师,字子张。②恭:庄重。③宽:宽厚。④信:诚实。⑤敏:勤敏。⑥惠:恩惠。【大意】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把五种东西推行到对人处事的一切方面,就算是仁了。”子张说:“请问是哪五种? ”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受到轻侮,宽厚就会得众人之心,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取得成效,慈惠就能够使用别人。”【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①,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注释】①害仁:损害仁德。【大意】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苟全生命而损害仁德,宁肯牺牲生命而成全仁德。”【原文】叔向①问晏子②曰:“意③孰为高?行孰为厚? ”对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又问曰:“意熟为下,行孰为贱? ”对曰:“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民。” (《晏子春秋·内篇问下》)【注释】①叔向:春秋时晋国大夫。②晏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即晏婴。③意:据刘师培考证,他认为此节四个“意”字,均为“德”字之误写。“德”在古代原写作“真”,与“意”字形相近。【大意】晋国的大夫叔向问齐国的大夫晏婴:“什么道德最高尚?什么行为最厚重? ”晏子回答说:“最高尚的道德莫过于爱民,最厚重的行为莫过于乐民。”叔向又问:“什么道德最卑鄙?什么行为最下贱? ”晏子回答说:“最卑鄙的道德莫过于苛刻老百姓,最下贱的行为莫过于扰害老百姓。”【原文】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①者,人必从而利之;恶②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墨子·兼爱中》)【注释】①利人:把利益施于别人。利,此作动词用。②恶(wù物):憎恶。【大意】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会爱他;把利益给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会给他利益;憎恨别人的人,也必然会遭到别人的憎恨;伤害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会反过来伤害他。【原文】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①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注释】①予:称许。【大意】仁的法则,在于爱别人,而不在于爱自己。义的法则,在纠正自我,而不在于纠正别人。不能纠正自我,虽然能纠正别人,《春秋》这本经书不称许这样的行为是合乎义的。别人不能得到他的爱,虽然他非常爱自己, 《春秋》也不称许这样的行为合乎仁。【原文】民吾同胞,物吾与也①。大君者,吾父母宗子②;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③;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④。(《张载集·正蒙·乾称》)【注释】①与:友伴、朋友。②父母:根据《周易·说卦》:“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张载这里所说的父母,指万物之父母,即天地。宗子:嫡长子。③高年:老年。长其长:尊敬长者。④疲癃:同“罢癃”,衰老有病之人。惸(qiónɡ琼):本谓无兄弟,引申为孤独无依靠者之称。颠连:困顿不堪。【大意】民众都是我的同胞兄弟,万物都是我的同伴朋友。君主是天地的长子,大臣们是天地长子家里的总管。人们尊敬岁数大的人,就同尊敬家里的长者一样;慈爱幼而无父及弱小的人,就像慈爱我家里的孩子一样。圣人,是与天地合德的人;贤者,是秀出精英之士。举凡天下残疾、孤苦的人,都如同自己苦难、可怜而又无处诉说的兄弟。【原文】是故其仁小者则为小人,其仁大者则为大人。故孝弟于家者,仁之本也;睦姻①于族者,仁之充②也;任恤③于乡者,仁之广也。若能流惠于邑,则仁大矣;能推恩于国,则仁益远矣;能锡④类于天下,仁已至矣。(康有为:《长兴学记》)【注释】①睦姻:即《周礼》所说的“睦婣”,为“六德”即“孝、友、睦、姻、任、恤”之二德。②充:扩充。③任恤:与睦姻相联,为《周礼》所说“六德”之二德。④锡:通“赐”,赠给。【大意】所以仁爱少的人是渺小的人,仁爱多的人是伟大的人。在家里孝顺父母、敬从兄长,是仁的根本。对本族讲和睦,对亲戚讲亲爱,是仁的扩充。在乡里讲信义,能体恤贫穷,是仁的推广。如果能在本邑普施恩惠,是仁的扩大。能使全国人都得到益处,其仁德就更为远大。能使天下的人都得到益处,其仁德可以说是达到最高的境界了。第四节 中 和

本节案语

中和是关于人们的行为、态度的总体性道德要求。它要求人们做人、立身要中正,处事要合乎中道,避免过度和不及的偏激行为,使人际关系之间保持一种团结、和平、和谐的良好状态。在个人修养方面,中和这一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在视听言貌思和七情六欲方面保持一个适当的限度,使之合乎礼乐的规定。中和规范,反映了中国人对于“度”的认识和把握,是很有价值的。然而,古代思想家们对于中和道德规范的解释,有些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内容;在它的应用方面,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无原则地调和矛盾、否定斗争的倾向。【原文】子曰:“过犹不及①。” (《论语·先进》)【注释】①过:过分。不及:达不到。【大意】孔子说:“过分就像达不到一样。”【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大意】孔子说:“君子强调和谐,但不无原则地盲从;小人盲从,而做不到和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