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解释: 王福重金融学二十九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2 02:07:52

点击下载

作者:王福重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金融的解释: 王福重金融学二十九讲

金融的解释: 王福重金融学二十九讲试读:

写给读者

亲爱的读者:

欢迎阅读本书。本书旨在完整、系统地解释金融学原理,通俗地说,就是让你明白金融是怎么回事。它不是评论一国(包括中国)的金融问题和政策的,此类论著已经太多,无须本人再置喙。

深入浅出,把道理讲得清澈、有趣,是我一贯的风格,也是本书的追求。但是,金融学本来博大精深,不管如何通俗,也总有某些技术性的困难需要克服。你会发现,很多内容不是一下子就能读懂。这会对你构成一定的挑战,但这是好事。因为总是读一些一看就懂的东西,人是不会进步的。只有经过思考,克服困难,才会到达新的境界。

当然,即使做了努力,也未必全能明白,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诗经》《楚辞》就是这样,似懂非懂。但你的欣赏水平和见识,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已经提高了。本书也会有这样的效果。

世人对金融多抱有误解甚至偏见,有关金融的阴谋论很容易在社会中流传。本书将为消除这些误会和偏见而努力,也请读者不要带着偏见阅读。

几乎所有的金融概念和原理,都是外来的,因此给出了它们对应的英文,这是为了减少不同的译法带给读者的困扰。

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而金融又是经济的中心,因此,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不理解金融,很难说能理解当下的社会和人生。所以,当你阅读完本书,你眼前的世界,也许已经有所改变。

好了,现在,就请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

预祝旅途愉快!王福重2014年8月序金融是什么?

传统社会是道德型的社会,道德是全部生活的中心;现在的社会则是经济社会,经济居于生活的中心。不懂经济即脱离时代,而金融是经济的中心,金融学是现代人人生的必修课。

遗憾的是,世人对金融经常带有偏见,这是因为中国社会还保留着太多传统社会的道德和观念。

必须说,文学家们对此有很大的“功劳”。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金钱和财富的鄙薄,以及对富人“愚蠢”和穷人“智慧”的描述,这往往能获得读者的喝彩,也仿佛增添了作者的些许正气。

但事实是,愤世嫉俗的文学家,从没能正确地区分人性和器物,因此他们对金钱和财富的指责是武断和无理的,对富人的讽刺是刻薄的,对穷人的歌颂是矫情的。

包括伟大如莎士比亚(Shakespeare)者,也未能正确地认识金钱,他在《威尼斯商人》中对金融家夏洛克和高利贷的讽刺,其实是对商人作用和金融作用的无知。商人赚钱是其德行所在,赚钱就是为社会做贡献。金钱本身更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人性中的恶。金钱不过是一种工具,即便没有金钱,人性之恶也会以其他途径表现出来。指责金钱,就好比有人用菜刀杀人,就认定菜刀邪恶一样。菜刀是切菜的工具还是杀人的凶器,完全取决于谁把握菜刀,而不是菜刀本身。又好比文人们都喜欢把亡国的重责加诸美女:妺喜、妲己、褒姒、西施、玉环、飞燕、陈圆圆之类,这些美女风华绝代,人人欢喜,帝王自不例外,还有近水楼台之便,美女值得歌颂,但亡国实在与她们没有任何关系。文学家们的心理,我只能猜测为羡慕嫉妒恨。

金钱和金融,早已经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部分。人们时刻享受着它们带来的便利,不但不感激,还妄加贬损,真的是没道理。金融是一种生活方式

自打几千年前货币被发明之后,大多数人的生活概括起来,就是“赚钱养家”。

即便是对金钱鄙夷的文学家,也离不开金钱。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藏之于深山,或者敝帚自珍,恐怕都是“立言”,传之于后世。文学家们追求声名,跟他们鄙视的俗人追求金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不同,他们的欲望甚至更强烈。唐僧就比猪八戒和孙悟空的欲望更大。所以,作品必得出版问世。但出版,就得有人资助印刷,那时候,他们就不好意思再抨击商人和金钱了,而是觉得很亲切。不管什么原因,不喜欢金钱,偶尔表达一下愤怒,是可以的,正如落第的秀才们,总是愤恨科举。但一味攻击,只能看作对不能获得财富的自暴自弃和虚伪矫情。

中国人常说的“金钱如粪土”,更是对人类自身的否定和侮辱。了解货币产生的历史就会明白,货币是人类聪明智巧的产物。但“金钱如粪土”这句话,似乎未必就是真心话,因为中国人又说“朋友值千金”,这两句话刚好是矛盾的,千金还不就是金钱?这表明国人对金钱认知的混乱。

但也有例外,司马迁对于金钱和财富、金钱与道德的关系,有一致又精当的认识。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他写道,“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在他看来,金钱与道德不但不是对立的,反而是统一的。司马迁的见识,是了不起的。

人人都渴望美好的爱情,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不是人人都同意)。但是,光有爱情是不够的。当男女因着爱情而进入婚姻的殿堂,生活的现实和坚硬立即摆在眼前。有多少看似相爱的人,或者真的相爱的人,仅仅因为家庭的贫困(没有钱),就劳燕分飞,各奔西东!而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爱情童话,不是公主爱上平民、王子爱上灰姑娘,就是七仙女爱上董永、织女爱上牛郎,抑或罗密欧(Romeo)和朱丽叶(Juliet)相互爱慕。这些故事共同的特点,你可曾仔细思量?它居然是:两人之中至少得有一个富人。贫家的灰姑娘,渴望遇到白马王子,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对未来富足生活的一种梦想。毕竟,贫贱夫妻百事哀。所以,金钱绝不如文学家贬抑的那么不堪。金钱,是值得尊敬和歌颂的,比之爱情,毫不逊色,因为终究感情不能当饭吃。金融是人类文明的推动者

如果没有分工,人类恐怕至今还徘徊在刀耕火种的蒙昧时代。所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伟大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即《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其第一部分,写的就是分工的原理,他充分肯定了分工对增进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但是,没有货币的出现,分工便绝无可能。因为分工意味着交换的必然,而交换的成功,如果不以货币居间,而是直接的物物交换,那么交换成功就只能凭运气。货币使得交换润滑、顺畅,分工因此得以扩大,生产效率得以提高,技术发明得以加速出现。

很多东西司空见惯,就不觉得它们重要。如空气、水和阳光,以及亲人的关爱,就常常被忽略,但它们的重要性无以复加。货币作为计价单位的作用,就是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如果不以货币计价,每种商品的“价格”,就要用与其他商品的交换比例来表示,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多,价格将多得数不清,交易没法达成。货币让每种商品只有一个价格,交换就简便多了。

再比如保险,如果没有保险,个人和家庭的突然变故,无论天灾还是人祸,都可能造成家破人亡的惨剧。但有了保险,让一个大的人群,分担个人和家庭的损失,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轻悲剧的痛楚,减少社会的震荡,社会可如常向前。保险是很积德的事,不是吗?

比如期货市场,它最初的功能就是稳定生产者的成本。没有期货市场来锁定生产的成本,生产就只能时断时续,社会生活就安定不下来。有了期货市场,生产者就能专注于生产本身,把成本变动的风险交给金融市场分散,这难道不是为人民服务?

人人都知道大学的重要性,几百年来,大学是人类文明衣钵的主要传承者,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文明的主要策源地,但是正如宗教场所需要得到捐献才能生存一样,大学也要源源不断的巨大的资金支撑。

美国的一流大学,包括哈佛(Harvard)大学、耶鲁(Yale)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等,都有基金会,拥有可观的金融资产,并聘请金融专家打理。没有高薪,大师和大牌教授怎么会屈尊来这些私立大学传道授业?安贫乐道那是老皇历了。没有资金投入,哪来气派的大楼,那么多优秀学生怎么能享受到世界上最好的高等教育?大经济学家凯恩斯(Keynes)就曾是剑桥大学基金会的工作人员。

很多人总是以为,只有出大力、流大汗的劳动和事业,才有价值。比如种地、打工,或从事制造业,总之实实在在的东西才好,而金融这种虚拟的产业,并不创造价值。这是一种严重的误会。

我常常说,勤奋工作,有时是为了逃避更艰苦的脑力劳动,乃是一种真正的懒惰。这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实实在在的产业。即使种地,也需要种子、农药、化肥、耕作技术、土壤改良,这些都不是靠“汗滴禾下土”就能自己跑出来的,都要靠科学。

单纯地制造一件东西,非常容易。中国现在就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但是,制造什么?如何制造?却不是制造者说了算。苹果手机(iPhone)虽然多在中国制造,但不过是组装罢了。其研发、设计都不在中国,主要的利润也不在中国,这是因为制造太简单,流水线上的工人重复几个动作就是了,我们会,别人也会,比如墨西哥人、越南人、巴西人,但研发却是少数人才能做的。苹果手机是天才的、划时代的产品。

单单出大力、流大汗和重复的体力操作,是不能开创新世界的。能开创新世界的劳动,都是表面看起来很轻松的科学家的工作。而科学的背后是投资。比如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是要花大价钱的。谁敢把钱花在听起来不靠谱、成功可能性不大的“天方夜谭”上,比如乔布斯(Steve Jobs)关于iPhone的设想?只喜欢实实在在的人,怎么会舍得投资这些古怪的想法。但有人就敢,他们就是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家。

美国的硅谷(Silicon Valley)孕育了众多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苹果、英特尔、惠普、Facebook(脸书)、Google(谷歌)、Oracle(甲骨文)、Cisco(思科)等,有了它们,今日人类的生活方式才会迥然不同。但这些领袖级企业背后都有风险投资的支持。

这一点,凯恩斯早就精辟地论证过,他说经济的繁荣,不是由生产(供给)决定,而是由需求决定的,而需求的关键是投资需求。没有银行和金融市场,投资会受到极大的抑制。其实,社会事业的繁荣,如电影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好莱坞大片(Hollywood blockbuster)人人爱,但那可是钱堆出来的!金融是一种制度

无论是过去的铸币,还是后来的纸币和电子货币,都不是“真东西”,本身并无多少价值,却能撬动和替代那些比自己大得多的“真东西”,这是因为货币让人信任。而信任的基础是制度的力量。

交换源于人们内心的需要,而货币的实质不过是一种过渡的手段,一种润滑剂,一种观念上的东西,所以不见得非用真东西。政府以其强制力,规定人们必须接受,因此纸币就是一种制度安排。

银行也是一种制度,现代商业银行不但是存贷款的机构,还通过部分准备金制度,在中央银行的诱导下,创造出新的、大量的货币。一个经济体中的货币,主要并不是印刷出来,而是这样凭空产生的。这表面上是变戏法,但这种戏法对人们福利的增进,却是实实在在的。因为金融学会告诉你,有时仅仅是货币多一点,你的生活就真的会好一点,神奇吧。

多数人有存款,但也有人借款,比如住房抵押贷款。借款的人是明智的。即使是你最好的朋友、亲兄妹,会愿意借给你几十万块钱,让你分几十年还清吗?恐怕不会。因为借钱,多少朋友、亲人反目成仇。但银行愿意借给你,让你慢慢还!抵押,即是一种互相激励制约的制度。

金融的本来含义是资金的融通即流动。因为自打货币出现,并作为财富的主要保有形式之后,就有了资金的盈余者(潜在供给者)和赤字者(潜在需求者)。有钱的人不一定善于赚钱,而善于发现赚钱机会的人不见得有钱。没有银行,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就是瞎子摸象,一辈子也不会认识。一代代人的生命和渴望,就在等待中消失了。

银行是梦想的实现机构,是仙女的魔棒。有了银行,出借者和借款人就都不用再东奔西走,找到银行就可以了。银行促进了资金盈余者和赤字者的沟通,实现了“金融”。有多少人事业成功,从无名小卒到财富名流,就是因为有了这个魔棒。

利率也是一种制度。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进行的是现在和未来之间的现金流交换,如何均衡供求或者让双方都如愿?靠利息。利息的作用是压抑需求而鼓励供给,利率上升则需求下降,供给上升;利率下降则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所以,必然存在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利率,也就是均衡利率,这样就平衡了借贷关系。

股票市场也是一种制度安排,投资者的入股资金不能退。这让人怎么接受?投资者可以参加股东大会,分得股息和红利,能在二级市场转让股份,上市公司必须按时披露信息。靠这些来换取股东长期的资金支持,然后,上市公司才能做长远打算的事业。

金融制度,何其重要!金融是一种技术

上面说的,容易理解。但金融还是一种技术,这就不是很好理解了。

技术是什么?技术的本质,是一种生产的可能性,是本事(这个人本事大,说的就是这个人的技术高),是无中生有。

比如飞机的各个部分,不过是些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早已有之,但让它们组合成一个笨重的家伙(波音777起飞重量247吨),飞起来,超出了常人的直觉和想象,这就是技术的神奇之处。药物也是神奇的。没有制药技术,怎么能治愈过去好多束手无策的绝症?人类的寿命怎么会延长?

货币、银行、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都是本来没有的,都是聪明睿智的人创造出来的,都是技术的产物。

商业银行的技术,或者奇妙之处,是什么呢?是银行把任何一小笔资金,在理论上,都投入到了无数个项目上去,而且各个项目之间没有关联性,因此出借人或者储户资金安全保障有了质的提高,可以放心将资金交给银行,银行利用的是概率论的原理。

保险公司设计产品,也需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以及更高级的数学工具,这是为了保证保险产品的安全可靠,不是故弄玄虚。保险公司首先自己得保险,不能破产,才能保险别人。保险精算就是这样的技术。

期货和期权、互换这些金融衍生工具,也都是“高技术”,跟飞机的设计相当,是无数数学家、经济学家、金融专家和业内人士精心设计、绞尽脑汁的结果。因为这些金融衍生品超出“实体”很远,如何让人相信、购买,有交易出现,又如何保证交易的安全,绝不是简单的事情。衍生工具有很复杂的数学模型,很多人为此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如斯科尔斯(Myron Scholes)和默顿(Robert C.Merton)。搞这么复杂,是为了什么?为了发现商品和资产的真实价格。

价格是市场和社会的中枢,价格本质是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和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是使用资源的真正代价。价格是所有人意志的产物,是尊重和权衡所有人利益的结果。如果价格不正确,则一切资源的配置就会扭曲,人们的心力都将付之东流,计划经济的失败,就是因为完全否认价格的作用,只凭计划当局的指令行事。

金融衍生品市场看起来是买空卖空,在传统道德家眼里,简直十恶不赦。但正是这买空卖空,才能把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集合起来,让他们投票,发现商品和资源未来真正的价值,表面上是买空买空,实际上比实打实的干活,还要有价值。美国之所以强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华尔街(Wall Street)这条整天买空卖空的不起眼的小街,借助它,美国就可以整合全世界的资源为己所用。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有更多人坚定地认为,如果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如制造业,它就没有价值。这也是大错特错的。金融业是一种社会分工,它的作用是发现价格,这一点已经是不世之功。它不可能不影响实体经济,影响实体经济是它的最终结果之一,但它不一定非要“屈尊”去主动支持、靠近实体经济不可。金融业有时候运行的目的,就是其自身。就如诗歌不是当饭吃的,大学本质上也不是为了给社会提供劳动力。金融是人性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人性是什么?趋利避害,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但如何让每个自利的人都能增加自己的利益呢?就要让他们自愿地达成交易。一切交易,只要不是强迫的,每个人肯定都能增加自己的利益。

比如大家都使用货币交易,交易就简单、安全多了。可以想象当初也有很多人拒绝使用货币,宁愿物物交换。但为什么货币能推广开来?当然有强迫的因素,但是一切强迫,都要靠微观主体的自愿配合,包括军官对士兵的命令,也是如此[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自由选择》一书中,谈到市场的作用时如是说]。货币能普遍使用,是因为“眼见为实”,不使用货币的人,看到使用货币的人得了好处才动心。货币能存在几千年,就是因为顺应了人性的需要。

比如利率和利息。为什么存在利息?因为人的正常心理是高估现在、低估未来,同一件东西,放在今天,比明天的价值要大。既然借贷是同种东西的现在价值和未来价值的交换,那么未来价值就低于现在的价值,中间的这个差额,必须弥补,弥补之物就是利息。利息不会取消,因为人性不过如此。特别说一下,即使是高利贷,亦是很有人性的,本书将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比如保险。多数人的心理,是厌恶风险,但风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就自动消失,所以只能冀望减少风险而不是消灭它。当必须在“以很大的概率损失一小笔钱”和“以很小的概率损失一大笔钱”之间做出选择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保险正是基于此心理特征而产生的。保险符合人性,因此能生存和不断扩展领地。

比如互换(swaps)。有两家企业,一家企业在所有市场上都能以低利率借到钱,另一家相反,在所有市场上借钱的利率都更高。那前者和后者,还有合作的可能吗?似乎没有。但根据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原理(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创设的互换,却正是让两者分工合作,降低了两个企业的利息成本。如果互换不能让两者都更有利,那前者会不屑于互换,后者根本不敢想象能合作。只要金融产品符合自利的人性,市场就一定能接受。

不同的人对世界的看法不同,对未来的预期有差异,有人看好有人看淡,这才是正常的世界,否则才是不正常。正是洞悉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差异,股票、债券、期权合约、期货合约,才循此设计出来,以便每个人都能亲自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是否比他人更聪明。你会看到,金融产品有的是利用人们厌恶风险的心理,如保险;有的是利用人们喜欢冒险、喜欢风险、喜欢赌一把的心理,如金融期货。香港影星周润发主演的电影《赌神》就表现了赌徒的冒险精神。多品种的金融产品,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正是丰富多彩的人类心灵世界的体现。这就是金融的人性。

这样说来,金融又跟文学、艺术相像,文学、艺术看起来很空灵,很不实在,但揭示人性的本质。金融也是如此。金融非十全十美?

有人说,金融也不是十全十美,会发生通货膨胀、金融危机,让很多人破产,流离失所。

当然,金融不是十全十美的。因为世界本身就不是十全十美,甚至是不那么美好的。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关键是看孰大孰小。汽车、飞机、药品、互联网对人类都有不世之功。但有汽车就有车祸,有飞机就有空难,药品有副作用,可能不治病反而致命,互联网上有病毒,但如果没有汽车,没有飞机,没有药品,没有互联网,这世界又会怎么样呢?肯定会更不安全,会死更多人。如果孕妇大出血要去医院,没有汽车行吗?

金融危机,至今还不能明确地说,是金融自身的缺陷所导致。但每次危机之后,金融的创新都没有停止,而是在吸取教训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正如海上航行并未因泰坦尼克(Titanic)的沉没而消失一样。现在海上航行更安全,就是因为吸取了泰坦尼克号的教训。同理,不能因为有金融危机,就因噎废食,取消金融市场。金融危机会使人们认清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设计中的漏洞,找到解决和防范的办法,让交易更安全平稳。比如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就是吸取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教训,而不断改进的成果。所以,金融也会出事,不是否定,甚至取消金融的理由。

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金融产品,包括空对空的金融产品会越来越多,这是为了增加人类的福祉,而不是相反。

让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金融学世界,拥抱更好的生活和世界吧。

I 货币

第一章 交换

万事开头难,写书也一样。

好在对于了解、学习金融学来说,有一个自然的起点:货币。

因为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行为,都是某种程度的或大或小的货币“事件”。从货币开始,我们就能一步步地构筑金融学的完整大厦。司空见惯的钱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钱,也就是货币。你可曾想过,如果突然没有了货币,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我们的生活和生命中,最重要、最不能承受失去的,往往是那些已经习惯、已经是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有时不觉得它们存在的那些人和物,如空气、水、阳光,以及亲人。

货币也是这样。假如前人没有发明货币,我们也照样能过日子。但有了货币,生活就迥然不同,而且再也回不到没有货币的状态了。正如没有电视机、互联网,今天的人们也能生存,兴许有些人还活得更好。但有了电视,有了互联网,所有人的生活就已经不可逆转地改变了。

司空见惯的东西,不是更容易理解,恰恰相反,它们更难理解,更难琢磨清楚。因为习惯了,就不再怀疑,不再追问,不再思考,它们究竟为何物,从何而来。

货币,就是这样。缘起于交换

著名的黄梅戏剧目《天仙配》里有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在戏里,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是不求人,不用跟别人打交道的。这是原始野蛮状态下人类生存的常态。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写道,在原始社会后期,有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出现了专门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部落。农业的特点是把种子种下去,就得等着开花结果,于是就有了定居,定居诞生了最初的文明。而游牧民族的生活是漂泊不定的,逐水草而生。

第二次是工场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成为专门、独立的行当。工场手工业就是制陶、酿酒这类的能工巧匠做的工作。

第三次是商人阶层的出现。商人不从事生产型劳动,专门做生意。

没有这几次大分工,人类的文明就无从谈起。也许,人类早就消失了。

微观上,起初分工是这样发生的:

两个(男)人比邻而居。开始的时候老死不相往来,各干各的。他们俩都是既捕鱼又狩猎。因为光吃鱼不行,光吃肉也不行,得两样都吃,才能过活(这也是假设)。所以,两个人都必须同时做两种活计。

问题是,这俩人一年到头累得要死,日子依然艰难。因为人不可能样样精通,他们当中,一个只擅长捕鱼而不擅长狩猎,另一个呢,相反,只擅长狩猎而不擅长捕鱼。这就是他们困顿的根本原因。

因为当一个人只善于捕鱼,不善于狩猎,但每天还要花时间去狩猎,这就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他用于狩猎的时间,本来是可以捕鱼的。他擅长捕鱼,能捕获的鱼的量一定很大,去狩猎必然所获无几。他狩猎就是在损失鱼,很多的鱼。得不偿失。

另一个人也是如此。他把本来可以用于狩猎的时间,用于捕鱼了。他失去了本来可以获得的更多的肉。

但这没办法,他们必须如此。因为他们老死不相往来,日子就是这么过来的。谁也不敢把时间全部用于自己擅长的,而必须既做自己擅长的,也做自己不擅长的。别忘了我们的假设,他们得吃两种东西才能过活。

但终于有一天,他们做了个约定:每个人都只做自己擅长的,放弃不擅长的,然后通过交换,获得自己放弃的鱼或者肉。作为人类的第一次,这是个聪明而危险的决定。

说这是个聪明的决定是因为,很显然,如果把这两个人当作一个整体,如果他们都只做自己最拿手的事情,放弃不拿手的,也就是善于捕鱼的人光捕鱼,善于狩猎的人光狩猎,鱼和肉的总量会比他们什么都做时大。秘密就是,时间没有被浪费,也就是没有“窝工”。

说这是个危险的决定,是因为这样做是不保险的。假如其中一个人表面上应允了,只做一件事,但不守信,背地里还是跟原来一样做两件事,也就是不打算交换,那就把另一个人给害死了。

但不用担心这个。因为,人们做事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好,不是为了别人坏,即使短期内,个别人如此。但也正是有这样的担心,分工的好处虽然早就看出来了,但分工出现,还是很晚的事情。一旦时间长了,人多了,这样的担心也就消失了。

只要总产量增多了,就会蕴含福利,也就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可能性,剩下的只是交换的比例问题,比如几条鱼交换一只兔子(肉)?亚当·斯密论分工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创立者,要构建一个经济学的大厦,千头万绪,他从哪里开始的呢?《国富论》的第一章就是“分工”。他第一次从理论上解释了分工的必然性。

分工,说得极端点,就是每个人只做一种事。

亚当·斯密举例说,做扣针,要经过18道工序。如果这18道工序,不分工,全部由一个人做,一天也做不出一枚扣针。但是如果分工,“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两三种不同的操作……这样,扣针的制造分为18种操作……像这样一个小工厂的工人……如果勤勉努力,一日也能成针12磅。以每磅中等针有4000枚计,这10个工人每日就可成针48000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针4800枚”。

斯密也详细解释了分工能增进生产力的原因:第一,分工使人们的技艺日进,你专注一件事,会越做越熟练,越做越精;第二,分工节约了从一个工种转换到另一个工种的时间。因为只做一件事,不做别的,就不用再熟悉、学习、体会、琢磨另外的事情;第三,分工促进了某些技术发明,时间久了,做事的诀窍就看出来了,聪明的人就会有所发明。传说鲁班就是因为木匠活做久了,发明了锯子。

你看那些成功的人,莫不是专注一件事。如果样样都做,他们也不过是普通人。分工意味着交换

人们的需求多种多样,但分工后,只做一件事情,而且不见得是自己需要的。比如种萝卜的人,他自己不吃萝卜,他只是种萝卜的能手,他要吃白菜,就得用萝卜交换白菜。

交换是人的天性,正如亚当·斯密所说:“给我我所要的吧,你也会得到你所要的。”人是靠交换生活的,包括乞丐。乞丐表面上是靠乞讨活着,但其实是靠交换。因为他乞讨来的东西,五花八门,不见得是他想要的。他必须再用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交换自己真正需要的。直接交换和间接交换

分工是必需的,交换就是必然的。

开始的交换是直接的交换,叫“物物交换”(barter),就是此物换彼物,比如1只兔子换3条鱼等。直接的交换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是,直接的交换只能在小范围内成功,在大的范围内,很难进行。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我的东西是你想要的,而你的东西恰好也是我想要的,这叫“欲望的双向一致”。而且两个人要么认识,要么离得很近,总之找到彼此不费劲,不能好几天都找不到,那样东西(比如新鲜的鱼)可能就坏掉了。这些条件都很苛刻,所以物物交换能达成,是偶然的。

交易达不成,倒是经常的。比如,手里有兔子的人,找了好久,也没碰到有鱼的,或者虽然碰到了,人家不要兔子,而是要盐,那就只能望洋兴叹。近在眼前的交易,就是做不成。

这是相当严重的问题,如果交换总是不成,那分工就要打折扣,人类就有可能退回到分工前的时代。

幸亏人是聪明的,找到了办法。

第二章 铸币

拉长交易链条

一开始,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把交易的链条延长。

有鱼的人不要兔子,而是要盐,那如果卖盐的人恰好要兔子,事情就解决了。办法是:先用:兔子 换 盐再用:盐 换 鱼

但是,卖盐的要兔子,也只是碰巧,如果他不要兔子,他要的是梅花鹿,事情就又不成了。

这也可以通过延长交易链条来解决。比如,不远处有人卖梅花鹿,而这个人想要兔子。问题也能解决,只是多了一道手续:先用:兔子 换 梅花鹿再用:梅花鹿 换 盐最后用:盐 换 鱼

这个链条,还可以继续延长下去。

可是,真的要把这个链条闭合起来,可能需要好几天,更糟糕的情况是,在交换可以达到的区域内(比如方圆几十里内)根本就闭合不起来。所以,延长交易链条的办法,只能解决一部分交易困难。它能成功,靠的还是侥幸。

交易至此还是不确定的事,必须找到一劳永逸的办法。货币出现

人们在交换的实践中发现,某些东西,好比盐,比其他东西更受欢迎,更容易交易成功。

于是,人们共同决定(很可能是在一个氏族内部),任何人在交易中必须接受盐,不得拒绝,否则取消交易资格。

于是盐的产量迅速增加,因为很显然,拥有了盐就等于拥有了一切!

盐,或者其他被规定好了在交易中必须接受的东西,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货币”。

历史学家考证,牲畜、粟米、布匹、贝壳,都充当过货币的角色。

一开始,用作货币的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是实物,所以这样的货币叫“实物货币”(material money,commodity money)。什么是货币?

如果给货币下一个定义,大约是:一切能作为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或者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的东西。

交易媒介,就是商品交换的中介物。有了货币这个中介物,商品交换就不再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而是一种商品先与货币交换,再用货币去交换自己需要的另外的商品的过程。

物物交换是一次性的交换。经由货币的交换,变成了两次交换。从一次交换,到两次交换,交换的次数翻倍,但是交易没有变得更麻烦、更困难,而是更容易、更快捷、更顺滑。没有货币居间的物物交换,反倒更艰涩,交易不成是家常便饭。有了货币,就没有做不成的交易了!

支付手段是什么意思呢?支付和交换不同,交换是此物换彼物,交流是双向的,谁也不欠谁的。支付则是单方向转移,比如借东西和还东西,东西只从一方到另一方,没有相反的流动,这就是支付。

你借了别人东西,可以还人家同样的东西或者不同的东西,“春借一斗米,秋还两担粟”,但可能没这么方便,万一你到时候没有这些东西,怎么办?你可以用支付货币的方式来替代还东西。同样道理,别人向你借一斗米,你没有,但你也可以借给他钱,即货币,他再去买米。用货币作为支付的手段,方便多了。中国最早的货币

有历史学家考证说,夏商之际,中国人主要用海贝作货币。

这可以用一些汉字的写法来说明。汉字的特点是象形,字的结构就表示字的含义。比如,财、货、贵、贫、贱、赚、赔、贪、赌、贿,这些与财货有关的字,都有“贝”字旁,反映了贝壳作为初始货币这个历史事实。金属货币

牲畜、粟米、布匹、贝壳,这些初始阶段的货币,尽管极大便利了交易,但存在致命的缺陷。这些缺陷让它们退出了历史舞台,让位于后来者金属货币。什么缺陷?主要是:

第一,不耐用。贝壳易碎,比如摔碎或是压碎。布匹易脏,易腐蚀,遇火更是立即化为灰烬。损坏了货币,相当于财富的灭失,得多让人心碎。所以,货币必须耐用,有耐久性,不能动不动就坏了。

第二,不便携带。牵着一群牛马去交易,太扎眼,太危险,被人抢了怎么办?还有,牛马每天还要吃喝,生病了,还要买药,何其麻烦!所以,货币必须安全,便于隐藏。

第三,不标准。如果将牛马或者贝壳当作货币,牛马的年龄、个头、健康状况,贝壳的大小、花纹、形状,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价值也各不相同。一头牛换几只羊,一个贝壳换几条鱼,就没有标准,就说不清。这会给交易带来很大的不便和烦恼。所以,货币必须是标准化的,也就是形式统一,质地均匀,(价值)没有争议。

金属货币基本克服了这些缺陷。金属货币耐用,有耐久性,不易变质、腐烂;很小的一块金属,就有很大的质量,不但携带方便,还容易隐藏。把牲畜隐藏起来,几乎不可能,把一块金属藏起来却很方便。金属还可以做成重量、形式一模一样的,也就是标准化的,它们能交换多少商品,大体就是固定的。

因此,金属货币取代贝壳等天然货币,是必然的。金银和铜

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句话连中国的高中生都很熟悉。金银本来在山里沉睡,但金银优良的理化属性,如熔点高、可恒久存在、密度大、延展性好等,恰好符合好的货币的特征。人们历尽千辛万苦,把它们开采、提炼出来,当作货币使用。

中国好多文学作品、戏剧等中,经常出现将银两用作货币的情景。作品里的人动不动就从袖子里掏出几两银子来。这虽然传神,实际上却是错误的。但这些描写太生动,给中国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所以时至今日,在开玩笑时,人们还把钱、工资称为“银子”。

但这只是文学家的演绎而已,不是真实的历史。中国真正的货币历史上,主要的货币材料是铜。据历史记载,中东人最早掌握了铜的冶炼技术,其次就是中国人。

商周时期,中国已经开始烧制铜器。因为金银的储藏量小,开采技术难度又大,直到今天,世界金银的总储量也是有限的,用金银作货币,明显是不够的。

而铜的储量要大得多,比如安徽省的铜陵市就是以产铜而闻名的。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想造反,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属于他的封地的铜陵能给他提供足够的铜钱招兵买马。铸币

金属币经历了两个阶段:金属块和金属铸币。金属块就是一块一块大小不一的、各种形状的金属币,因为没有标准化,使用的时候还得称重,很不方便。

因此,金属块就进化到了铸币阶段。铸币就是把好几种金属混合起来,铸造成标准形状的货币。如果学过中国历史,就会记得中国古代几种主要铸币的样子,比如形状像砍刀的刀币,以及更普遍、最常见的外圆内方的铜钱。

外圆内方是中国铸币典型的、基本的样式。它们体现的是中国古代人对大自然天圆地方的认知。留意一下,今日中国工商银行(ICBC)、建设银行(CCB)、农业银行(ABC)、中国银行(BC)等各大银行的徽记,都是外圆内方的。中国文人把钱叫作“孔方兄”,也源于此。

从秦代开始,中国铸币的主要成分就是铜,其他的成分是铅、锡、锌,还有极少量的铁。

在明朝嘉靖年间之前,铜基本占到铸币成分的70%~80%,其他材料完全是辅助作用的,用于改善铜的铸造性能,也为了美观。宋朝的钱含有较多的铅,但嘉靖之后,锌成为铸币的材料,减少了铅和锡的比例。

清朝,铸币中铜的成分占到50%~60%,30%是锌,剩下的是锡和铅。

而铜自身也有变化,明朝之前用的是青铜,之后基本是黄铜。

中国基本没有金和银的铸币,这一点要特别说明。也许有人在纪念馆等不同场合见过金铸币,但数量是极少的,多是皇帝赏赐给大臣的,或者类似今天的纪念币,根本不是货币。在清朝的后期,曾经用过银锭,也就是大的银块,有各种形状,比如50两一个的元宝,买价值大的东西,如房子,使用小额的钱(铸币)不方便,就用银锭,称作“大件用银,小件用钱”,但银锭不是铸币。格雷欣定律(Gresham’s Law)

铸币和金属块的最大区别是,金属块的重量是实实在在的,实际多重,就是多重,而铸币却是有“水分”的。

铸币上刻有铭文,标识铸币的名义重量。标识的重量和实际的重量,不是一回事。标识的重量要比实际的大一些。比如本来半两的一块铸币,铭文上写的却是一两。也就是说,铸币是不足值的。

这也是个聪明的办法。因为铸币材料有限,让名义重量高于实际重量,可以让铸币也就是钱的量大大增加,方便人们交易。毕竟,交易规模的增速要大大超过作为币材的金属的开采速度,如果实打实地铸币,就会不敷使用。

既然大家都知道铸币是不足值的,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那么不足值就不影响使用,只要没人拒绝,就相安无事。

但是,铸币确实存在问题,让人有空子可钻。既然半两的钱可以当一两的用,那我用1/4两,或者1/8两的,也可以冒充一两的,你半两当一两,跟我1/4或者1/8两做一两,不过是五十步跟一百步的关系。具体的方法就是用贱金属替换里边的贵金属,即降低成色。不过,铭文始终刻的是一两。

辨别铸币的成色很困难,而成色不同的铸币在市场上可以买到同样多的商品。那用成色足的铸币的人就吃亏了。

谁也不比谁傻多少。虽然一般人不能辨别铸币的成色,但总有行家,比如那些铸造商(虽然货币是由政府铸造,但要禁绝民间铸造是不可能的),拿到成色好的铸币,把它们融化,把其中的贵金属提炼出来,分成两份或者更多份,再添加其他贱金属,重新铸造成成色减半或者更低的新币,重新投放到市场中。

成色低的替换成色高的,这是一个反复而且不断恶化的过程,到最后,市场上流通的铸币全部都是成色很低的铸币。成色低的铸币是劣币,成色好的才是良币。劣币驱逐了良币!

最早发现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规律的人,是英国人托马斯·格雷欣,所以叫“格雷欣定律”。当然,也许中国人比格雷欣更早发现了这个现象,但据明确的文献记载,格雷欣是最早提出这一定律的人,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格雷欣定律很有名,它除了说明劣币驱逐良币,还可以说明坏人驱逐好人,邪恶驱逐良善等等。

第三章 从纸币到电子货币

纸币(paper money)

铸币跟以前的货币形式有本质的区别。无论是原始的实物货币,还是金属块,它们都是实打实的。人们接受它们作为交换的媒介,是因为它们自己就是实实在在的商品。

但是,铸币把这一切给打破了。铸币的成色不足,最奇妙和有趣之处是,它提醒人们: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的货币,不一定非得那么实在。只要大家都接受,管它成色是足还是不足,哪怕是毫无成色,又何妨?

按照这个思路往下推,推到极端就是,作为货币的东西,本身可以毫无价值。纸币就是这个思路的结果。于是,一张纸也成了货币。纸币完全是“思想解放”的产物。交子

据考证,最早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出现在四川地区的“交子”。交子是四川富商们的发明。他们生意做得很大,经常需要携带、搬运大量的钱币,很不方便。据说当时在四川买一匹马,就要用20000枚铁钱。携带过多的钱也非常不安全。于是,他们想到一个办法,把钱存放在专门做保管钱的生意的钱铺里,钱铺开一张纸质的保管票证,上面记载着商人保管钱的数额,这就是“交子”。互相熟络的商人之间,也有用这些“交子”支付货款的。后来,北宋政府也在四川地区发行了类似的纸币。一般认为,交子只在四川地区使用,没有出川,流通了80多年。“交子”名字的来历,一种说法是,这是四川方言,意思是交合、券证,类似交易的意思。这样,四川的这些商人们不期然地开创了人类使用货币的新天地。“交子”是中国人了不起的发明,比欧洲发行纸币早了几百年。

但是交子,只有文献记载,并无实物留存下来,因为纸质的交子难以保藏。今天见不到这些宝贝,真是很大的遗憾。政府的作用

纸币也叫“钞票”(paper money)。按照现在的情况,纸币有两类。一类是银行发行的,叫“银行券”(bank note),如香港的中国银行以及汇丰银行,都发行港币钞票。银行券也不过是一张纸,人们接受银行券,是因为银行是这些纸片的担保人。如果有人拒绝接受你的银行券,你可以去找银行,银行会给你解决问题。理论上来讲,极端情况下,你要什么,银行可以给你什么。

另一类更普遍的钞票,是政府发行的,比如美元。每张美元钞票后面,都印有“IN GOD WE TRUST”(我们信仰上帝)、“FEDERAL RESERVE NOTE”(联邦储备券)、“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利坚合众国)以及“TREASURE OF THE UNITED STATES”(美国国库长)。美联储代表美国政府发行纸币,为自己发行的每一张美元负责。如果有人不接受美元钞票,理论上,也可以找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帮忙。

但是,一般不用这么麻烦。有更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法律形式,强迫所有人接受钞票。比如美钞上一律印有“This note is legal tender for all debts,public and private”(该券是偿付私人和公共债务的合法手段)的字样。

纸币的缺点是容易被仿冒,所以有了验钞机。钞票多了,清点也费事,所以有了点钞机。

纸币并非一张纸那么简单。太简单了,就方便仿冒。钞票的防伪技术就发展起来了。印一张钞票是技术活,得动用诸多科技手段。钞票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图像、文字、数字,以及难以用肉眼识别的水印、安全线、隐性数字等等。这都是为了保证纸币的可靠和信誉。纸币的本质

如果你借了别人的东西,你会写一张借条给对方,对方拿着这张借条,可以向你索要出借物。这个字条表示你的“负债”(liabilities)情况。

纸币的本质与之类似。纸币不只是一张纸,纸本身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货币的纸和纯粹的纸,是两回事。纸币作为货币的关键是其发行者。政府作为发行者,纸币代表的是政府的欠债或者负债。

一张100元的钞票,表示政府欠你相当于100元的东西。当然,政府一般不会偿还,而是用强迫所有人接受这张纸币的办法,摆脱自己的“债务”负担。

货币也代表了信任。只有人们相信持有这些纸片能买到所需要的东西,或者支付时不会被拒绝,才会保留它们。如果人们不相信政府了,就不会再持有它发行的纸币。

因此,纸币的本质是政府的信誉和负债。辅币(token coins)

我小时候听大人们说,1975年的1分钱的硬币,在铸造的时候出了差错,里面混进了黄金。一枚1分钱的硬币可以卖2毛钱。好多人都拼命去搜罗1分钱的硬币,想借此发财。这当然是愚昧的传言。

硬币就是货币中的辅币,是由贱金属(银、铜、镍、铅)铸造的金属币,中国人俗称其为“钢镚儿”。辅币面值(face value)比较小,一般小于1元,用于零星支付或找零。

所有的辅币都是不足值的。钢镚儿本身的价值(intrinsic value)没有它的面值那么大。比如1毛钱的钢镚儿,如果熔化了去卖,卖不了1毛钱,如果足值,或者超值,就麻烦了。假如一枚1毛钱面值的钢镚儿,熔化了能卖2毛钱,那人们就会纷纷兑换、熔化1毛钱的硬币,然后卖出去,每枚可赚1毛钱,再用卖得的钱,继续兑换1毛钱的钢镚儿,再熔化、出售、兑换,如此反复,所有1毛钱的辅币都会被熔化,继而消失。果真如此,辅币体系就要崩溃了。所以,辅币必须是不足值的,乃至非常不足值。不能让“有心人”靠累积辅币赚钱,不论短期还是长期。现金(cash)

纸币加上辅币,就叫“现金”,也叫“通货”(currency)。

现金本身并没有价值,或者没有名义上那么大的价值。人们接受现金,是因为它们有购买力,能够交换到所需要的商品。它们的价值来源于政府做了偿还的保证,而且做了法律上的规定。所以,现金又叫“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或者“法偿货币”(fiat money)。金本位(gold coin standard system)

本位,就是中枢、基准的意思。比如常常说中国人有官本位意识,就是把对人的价值的评判标准都统一成某种官位,比如工程师相当于县长,教授相当于局长,所以教授的地位比工程师高。这说明,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做官是最高的价值体现,做官是中枢价值。

先要明白货币本位(monetary standard)的概念。本位(standard)就是一个国家要发行货币需要准备的币材(发行准备),比如黄金或者白银,或者别的金属。只有预备好了这些币材,才能发行货币。

本位币(standard money)也叫主币,是法律上规定的一个国家的基本货币(也许是多个国家,如1999年开始发行的欧元)。比如美元($,dollar)和英镑(£,pound)就分别是美国和英国的本位币。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标准货币,起着度量尺度的作用。所以货币本位和本位币是两回事。

注意,辅币,顾名思义,就不是本位币,而是辅助性质的货币。

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法偿性(unlimited legal tender),也就是不论买东西、还账(属于支付),还是缴税,不论拿着多少本位币,对方都不能拒收,否则即是违法。

货币本位制(monetary standard system),就是规定什么是发行货币需要准备的币材以及本位币是什么的制度。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system)是最出名的本位制度,此外还有银本位制(silver standard system,银是货币单位)和复本位制(bimetallic standard system,黄金和白银都是货币本位)等。只了解金本位制就够了。

金本位制又分不同种类,最有名是两种。一是“金币本位制”(gold coin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这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金本位制。在这种制度下,政府发行的每单位货币,都先要准备一定的黄金,或者说货币是有黄金含量的。货币和黄金可以自由兑换,货币只是黄金的代表和符号,两者是一码事。这种制度由英国在19世纪创设,1934年金币本位制终结。

二是“国际金汇兑本位制”(international gold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也叫美元-黄金本位制(dollar-gold standard system)。这是1944年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Bretton Woods Conference)的重大成果。按照这个制度,美元和黄金都是国际货币本位。黄金和美元之间保持固定的比率:1盎司黄金=35美元,而各国货币与美元也保持固定的比价即汇率(exchange rate)关系,还可以按照这个固定的汇率,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须无条件地给予兑换。

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跟黄金之间的自由兑换,这一体制随之崩溃。这个问题,我们在有关汇率和黄金的内容中会进一步说明。纸币本位制(paper currency standard system)

我记得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学金融学课本有两本,一本叫《社会主义金融学》,一本叫《资本主义金融》或者《资产阶级金融学说》。在讲到社会主义国家的货币时,都特别说明,社会主义国家的货币,包括人民币,都是有含金量的,发行有计划、有节制,而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没有含金量,都是滥发。

其实,在金币本位制崩溃之后,世界各国的本位货币都是纸币,本位都是纸,跟黄金、白银以及其他金属没有任何关系。发行货币,不需要预先准备金银,而是各国政府或者中央银行根据需要发行,说得难听点,准备好纸和印刷机就行了。这就是当今世界的货币本位制度:纸币本位制(paper money standard system)。

纸币本位制下,人民币也好,美元、英镑、欧元、日元也罢,都跟黄金没有任何关系。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

纸币虽然是最典型意义上的货币,但今天的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银行卡进行交易,用现金的场合越来越少,银行卡就是电子货币的载体。

电子货币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准确的定义。大体上说,电子货币是以电子信息的方式储存在电脑的磁介质中,以电子化方式交易的一种货币。

电子货币是一串数字,这与纸币不同。纸币有纸这个载体,电子货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物理形式,是虚拟的电子脉冲信息。

使用电子货币交易的时候,得借助于计算机或者网络(internet)来进行。比如,你给人家一笔钱,不必把钞票送过去,也不用拿着钱去邮局汇款,而是通过银行的ATM机(Automatic Teller Machine,自动柜员机),输入指令,你的户头数字减少,几乎同时,别人户头的数字增加,就可以了。

电子货币的一大好处是,交易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即使你交易的对象在国外,也一样方便。

对于消费者来说,使用电子货币,就不用随身携带大量现金,一卡可走遍天下。对于商家、银行来说,也免除了清点的麻烦,纸币上有大量的病菌,用手数钱很不卫生。

货币一般是通过中央银行发行的,而电子货币的发行者不是中央银行,而是商业银行(如借记卡和信用卡)、电信公司(如电话卡)、企业(如公交IC卡)等。这也是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的一大区别。

电子货币没有主币和辅币之分,反正都是一串数字信息。那为什么一串信息也可以被称作货币呢?

因为货币的含义,或者实质内容,就是交易媒介或者支付手段。电子货币,如银行卡,可以作为交换媒介买东西,和纸币没区别,尤其是作为支付手段的时候,比纸币更方便、快捷。所以,一种“东西”是不是货币,不是取决于它的物理形式,而是人们是不是认可它们作为交易媒介或者支付工具。在这个意义上,电子货币就是货币。

同样地,在2009年突然冒出来的比特币(Bit Coin),第三方支付平台(the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如中国著名电商阿里巴巴公司推出的支付宝),以及电子钱包(electronic wallet),也是电子货币。电子货币还在发展当中,以后还会出现更多种类的电子货币。这是未来科技发展和人们需求变化的必然。

纸币到电子货币的演进非常有趣。其实早在铸币时期,就种下了电子货币的种子。反正作为交易媒介,只要大家认可就行。既然成色不足的铸币可以,纸片可以,那再进一步,观念上的东西为什么就不可以呢?应该也没问题。电子货币就是观念上的货币。

当然,也有经济学家认为,电子货币不是货币,只是银行存款的某种替代物或者表现形式,真正的货币还是银行里的存款。

是否会有电子货币完全替代纸币的那一天,彻底实现货币的无纸化呢?我们拭目以待。

第四章 货币的作用

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前文已经提到过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作用。交易媒介是货币的基础作用,货币产生的原因。

现代社会,分工细密,每个人都基本只做一件事,所以要依靠他人才能生存。人和人之间的联系空前紧密。每个人几乎无时不处于与他人的交易之中。货币是连接众人的结点,是密集的无障碍交易的关键。

生活里处处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例子。你每天去小吃店吃早餐:牛奶、面包、鸡蛋,这三样,都不是自己生产的,当然也不是店主亲自制造的,他也是从别人那里交换来的。吃早点,就是你和店主之间的交易,你需要用自己的所得去交换它们。

直接交换肯定是不方便的。比如你是一个计算机程序员,拿着自己编写的程序去跟店主换早餐,店主会恼火的,以为你拿他开玩笑。

你用货币就是了。这些货币,是你编写程序的所得。店主拿到你给的货币,可以去买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不是程序)。你和店主通过货币最后各取所需,得偿所愿。你用你自己的东西,交换到了需要的早点。店主用自己的东西(早点),先是拿到了货币,然后再去交换(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货币只是中介,实际交易的是你和店主的实际所得(商品或者劳务)。

如果没有货币,那你想吃早点,就只有亲自烹饪了。对你来说,时间宝贵,烹饪纯属浪费。幸亏有货币,帮了你,帮了大家。

吃早餐,只是个小例子。有了货币,才会放心大胆地进行分工,货币维系着社会分工,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优势(比较优势),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共同的福祉。延期支付(deferred payment)

支付手段,我前面也有提及。现代意义上的支付起于赊销——先拿到商品,以后再支付货款,即延期支付。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不同,赊销时,商品的出售和货款的支付,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出现了时间上的分离。

赊销对买卖双方都是有好处的。卖方在竞争中更快售出了产品,买方及时获得了需要的商品,不耽误自己的生产和生意。货币在赊销中的作用是作为延期支付的标准和手段。

支付的标准,就是以什么为支付单位。没有货币,就要用一般的商品作单位,比如用牛。我把你的货物先拉走了,过几天还你3头牛,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用牛作为支付标准,买卖双方还要就牛的形体、年龄、健康状况等做出约定,弄清楚怎样才算“一头标准的牛”,必要时还得咨询畜牧专家,给双方增添麻烦。

以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标准,就简单多了。货币是什么,货币的单位是什么,大家心里清楚得很,没有疑义。

支付手段就是用什么进行实际支付。设想一下,如果不用货币,而用其他商品,行不行?当然也可以。但是,商品的价值是不稳定的,拿走商品的时候合算,但到了还账的时候,可能就吃亏了。还有,用他物也不方便。比如用几头牛还账,赊销的一方还得给牛准备饲料,最后还要把牛卖出去。如果用货币,就省去了准备饲料之类的烦恼,还省去了转卖手续。

所以,延期支付,用货币最合适。这是货币继交易媒介后的新用途。计价单位(unit of account)

在货币的所有作用中,计价单位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但这一作用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其他。

两种商品交换必须依照某个交换的比例进行。交换比例就相当于价格(而且是价格真正的含义)。假如没有货币,商品交换时,如何标“价”,又需要多少种标价呢?

为便于交易,每种商品都需要标明与其他所有商品交换的比例。比如有4种商品:鱼、盐、鹿肉和羊,卖鱼的人要写3种标价:鱼与盐、鱼与鹿肉、鱼与羊的交换比例,卖盐的、卖鹿肉的和卖羊的,也要照此办理,每个人都要写3个标价,一共是12个标价。

这当中有一半是重复的,如鱼和盐、盐和鱼的交换比例是一回事,虽然两个人都标了价,但只能算作1种标价。这样,4种商品一共就需要6种标价。

如果有一点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就知道,n种商品,一共需要组合数C2n种标价。比如两种商品,需要C22即2种标价;上述的4种商品,需要C24即6种标价;10种商品,需要C210即45种标价;1000种商品呢?居然需要C21000即499 500种标价!

真实市场上的商品何止1000种!假如没有货币,我们去超市,每种商品都要挂一大堆价签,拨开价签才能看到商品是什么样子。这样买东西,就太费劲了。

不但如此,更大的麻烦是,你到市场上看到三个卖鱼的,一个人的标价是1条鱼可以换3袋盐,第二个人的是1条鱼可以换半斤鹿肉,第三个人的标价是1条鱼可以换1/3只羊。

请问,你能判断出来谁的鱼最便宜?谁的最贵吗?根本搞不清楚。除非你知道所有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用很多时间去计算。

用货币标价不但最简便省事,而且谁卖得贵,谁卖得便宜,也一目了然。

第一,每种商品只需要一个价格标签,如10元。有多少商品,就只需要多少标签。100种商品只要100个价格标签,1000种商品仅仅需要1000个价格标签,连原来的零头都不到!

第二,每种商品只用一个标签,而且都用同种货币标价,一下子就知道谁的东西卖得贵,谁的便宜。比如第一个卖鱼的标价10元,第二个9元,第三个8元,任何人都知道该买谁的,省却了计算、比较的麻烦。

在今天的市场上,我们每时每刻都享受着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带来的便利,但却浑然不觉,货币真是做好事不张扬的幕后英雄。价值储藏(store of value)

爱情有时很虚无缥缈,对大多数人而言,积累财富是人生更实际的目标。很少有人把辛苦工作积累下来的财富一下子就挥霍掉,而是保存起来,留给后代,或者供自己将来之用。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丰裕社会的必然选择。尤其是中国为人父母者,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省吃俭用,拼命攒钱,为子女的将来打算,是积累财富的好榜样。

不把财富消费掉,而是把财富积累起来,期望保值、增值,这个行为叫“价值储藏”。储藏的目的无非是增加未来消费,也就是提高未来的购买力。

用什么来储藏价值,或者说用什么方式来储藏?有很多种,比如购买资产,如买房子。在北京、上海、香港、东京、伦敦、纽约等世界级的大都市,房子价格很高,在市中心买一套公寓,或者在郊区拥有一套别墅,是众多人的梦想。在那里,不少富人有多套房产。人们在这些地方买房子,并不全是为了居住,而是期望房产增值,两者也可能并行不悖,既能居住又能增值,这是一种典型的价值储藏的手段。

还有其他资产,如股票、债券,以及特殊的资产,如黄金、古董、珠宝、字画等,也是可以选择的价值储藏方式。现在,全世界投资股市、债市、黄金的人,数以亿计。古董等收藏品市场,也吸引了数量可观的人。

以房子、股票等方式储藏价值,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比如都需要了解专业知识、相关法律、交易规则、交易技巧等,门外汉做不了。外行买珠宝、古董、字画,一不小心,就可能买个赝品,就是内行,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光具备专业知识也不行,还要有足够的财力。比如买房,起码能付得起首付,买名人字画,更是需要不菲的投入。

以这些方式储藏价值,还要承担风险。房价、股票价格、黄金价格,可能上涨,也可能下跌,没有规律可循,难以预先判断。价格涨了,财富增加了,当然高兴;跌了呢,就要承受损失。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种价值储藏方式。它正是我们可能视而不见的货币自身。其他方式都是动用货币去购买。货币自身,你不用动,就是一种价值储藏的方式。

用货币形式储藏价值,好处显而易见:不用专业知识,风险也不大。只要把货币拿在手里就行了,不用学习那些复杂的知识;也没有门槛,理论上,一分钱也可以。风险比其他形式小得多。

当然,用货币作为价值储藏的手段,不是没有一点风险。有两种情况会带来风险。其一,是货币贬值的风险,通货膨胀的情形之下,货币的实际价值会缩水,购买力会下降;其二,用货币储藏财富,会产生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也就是保留货币就失去了本可以其他形式储藏财富所带来的收益。

但相对来说,货币是最便当、风险最小的价值储藏形式。世界货币(world currency)?

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里,货币还有一种作用,叫“世界货币”。国内好多的大学金融学教科书也沿袭了这个提法。

所谓世界货币,就是货币超出一国的范围,在国家之间充当交易媒介或者支付手段。

历史上,充当世界货币最有名的是黄金。黄金是实实在在的商品,不需要别的发行准备材料,全世界的黄金都是一模一样的,信息透明,不会上当,自然被所有国家的人们接受,没理由拒绝。

因此,黄金作为购买手段,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购买商品;作为支付手段,可以用来清偿国际债权债务。

在金本位制下,黄金可以在国家间自由流动,自动平衡国际收支,消除国际贸易不平衡。大卫·休谟对此有开创性的研究,即“休谟的黄金流动均衡机制”,又称“休谟机制”。

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认为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其他的支付手段都不行时,只能靠黄金。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民众踊跃捐献金戒指、金项链等黄金饰品给国家,以便韩国支付所欠外债,度过严重的金融危机。因为外国人不要韩元,就要黄金。

另外一个,就是美元。前面我们说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和黄金按照固定的比例自由兑换,各国货币按照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因此美元成了唯一的世界货币。

今天,具备世界货币资格的,基本还是美元和黄金。

但不能说世界货币是货币的一种独立的作用,只能说是货币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特别是支付手段在空间上的扩展。这是需要提醒读者的。

第五章 对货币的误会

金钱自打来到世间,演出了太多的悲喜剧,文学家们做了最生动的描述。对金钱的愤怒

英国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Timon of Athens)中,抨击了金钱的“罪恶”。他揶揄道: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啊!你们这些天神呵!为什么要给我这些东西呢?这黄色的奴隶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受诅咒的人得福,使害着灰白癞病的人为众人所敬爱;它可以使窃贼得到高爵显位,和元老们分庭抗礼;它可以使鸡皮黄脸的寡妇重做新娘。来!该死的土块,你这人尽可夫的娼妇!

马克思为此称赞说,莎士比亚绝妙地描绘了“货币的本质”。

法国作家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也写道:“金钱却可以使亲人变成仇人,兄弟变成陌路。”

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前(1978年之前)灌输给人民的教育是,资本主义国家中人们的关系,不管是亲人、同事还是朋友,“在温情脉脉的面纱之下”,一律是金钱关系,整个社会充满了冷漠、无情、自私。

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教育也不算错。不管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还是之前的社会,只要是货币发明之后的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就离不开金钱,甚至是靠金钱维系的。人们进行交往,必须互利互惠,这就体现在金钱的来往上。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概莫能外。子女要不要给父母钱以养老,丈夫要不要把钱交给妻子以养家?俗话说,“亲兄弟也得明算账”不是?金钱关系本身没什么问题。

莎士比亚讽喻黄金,说明那个年代黄金的稀缺和珍贵。莎士比亚是没见过纸币的,他见到的都是铸币,金币自然是上好的,哪怕是只含有“一点点”黄金的铸币,也是上币(上等币)。

金钱只是利益交换的代表和工具,莫泊桑说的钱让亲人变成仇人,兄弟变成陌路,完全是误会。金钱代表的是利益,一方长期侵占另一方的利益,即使是亲人和兄弟,恐怕也不能一味忍受下去。所以,亲人变仇人、兄弟变陌路,是利益冲突太激烈,无法调和的结果。人们在意自己的利益,不想被别人占便宜,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人性吗?

文学家们,如果要写出真正的人性,就得把金钱的工具性或者中性,和人性的善恶区别开来,钱没有善恶之分,人性才有善恶之分,尤其是,不要把人性的恶加之于金钱。《钱神论》

在我看来,这些外国的大文豪写得还是太乏味。请看中国古代一位不怎么知名的文学家,是如何妙笔生花,描述金钱的。

这位文学家是西晋时期的鲁褒。他写的《钱神论》,妙趣横生。鲁褒名气虽小,但他的这个作品却是大大有名,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我引用其中最传神的两段:“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令问非钱不发。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始终。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门常如市。谚曰:‘钱无耳,可暗使。’又曰:‘有钱可使鬼。’而况于人乎?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

读起来感觉怎么样,句句精彩绝伦,比莎士比亚厉害多了吧。当然,鲁褒说的是反话、气话,表达了作为隐士的他,对追逐金钱世风的愤懑。“有钱能使鬼推磨”,大概就是由《钱神论》“发扬光大”的。有一点可以肯定,莎士比亚和鲁褒虽然洞察世事,但金钱的作用之大,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或者认知能力,他们只能仰天长叹,不得不服气。也说明,他们对于有些人性和世界的看法还是太肤浅了,远谈不上深刻。文学家们的影响力巨大,他们的误会给世人带来了更大的混乱。金钱如粪土

中国有一句谚语,可以高度概括古今文人们对金钱的态度,这就是:金钱如粪土。莎士比亚、鲁褒们说了半天,不过就是要表达这个意思。

严格说,金钱如粪土只是半句话,另外半句是:朋友值千金(也有“仁义值千金”等其他说法),这是中国最传统的“心灵鸡汤”之一,经常用作“家规”和“家风”,很多人奉之为座右铭。

有趣的是,金岳霖先生还是一个15岁少年的时候,第一次听到“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这句话,就说此论为胡说。因为,如果金钱是粪土,而朋友值千金,千金也不过是金钱,所以,按照简单的形式逻辑,这句话等于是说,朋友就是粪土。这显然不是这句话的本意。

同样的矛盾,莎士比亚也有,莎士比亚说金钱让人迷失,但他也说过“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这样的话。与他对黄金的讽刺形成强烈的对比。

长期以来,中国人宣传的英雄模范,有一类是“断然拒绝金钱美女的诱惑”的人物,如果金钱是粪土,拒绝粪土,有什么值得特别称道的呢?这说明,心里还是太在乎钱了。美女的道理亦然。如果不是受到了诱惑,觉得失去是损失,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断然云云,肯定是假的,经过痛苦的挣扎,由于有更大利益的诱惑才放弃眼前的金钱美女,才是真实的。

不管嘴上如何标榜不爱钱,中国人至少和外国人一样爱钱。一个最明显的事实,连小孩子们都懂办事就要送礼的“规矩”。金子般的心

人们对于金钱认知的混乱,无处不在。

一方面,对金钱极尽攻击之能事,把金钱视作洪水猛兽;另一方面,又四处打听赚钱秘籍,大谈生意经。一面说“为富不仁”“无商不奸”,一面又说“君子爱财”,只是“取之有道”罢了。一面说“钱是王八蛋”,一面又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一面说,钱不重要,亲情、友情、爱情才重要,另一面,多少亲人、朋友、恋人,单单为钱,转眼形同陌路。

最搞笑的是,中国人如果形容一个人坏,经常说“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但褒扬一个人心地纯良,好得没法再好的时候,却必定说,这个人(一般是女人)“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联想到“金钱如粪土”,这种说法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在哪呢?爱情模式

董永和七仙女、许仙和白娘子、梁山伯和祝英台、牛郎和织女、电影《泰坦尼克号》(Titanic)中的露丝(Rose)和杰克(Jack Dawson)、灰姑娘和王子,这些最著名的爱情故事或传说,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说出来,吓你一跳,都是一个没钱的人爱上一个有钱人。这是古今中外共通的爱情模式。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这是两个有钱人的爱情故事,极少见两个穷人之间发生动人的爱情,当然生活中一定有,这是很有趣的。

为什么是这样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有钱是建立幸福家庭的基础,恋爱是简单的,任何两个人都可能产生恋情。结婚可是很实际的事情。如果两个人都一贫如洗,生活就成了“坚硬的稀粥”。在穷困潦倒中,爱情也会被稀释。所以,大学生们都会在读书期间谈几场恋爱,但临近毕业就分手。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司马迁在《史纪·货殖列传》中写道: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也就是,有钱人更有道德感。不是说穷人就没有道德,而是说,人有钱了,会变得更好。俗话也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这是自古以来的硬道理。

古时的知识分子,讲究安贫乐道。以为只有安于贫穷,才会悟道,或者悟道就不会在乎穷居陋巷,不是有《陋室铭》吗?这是没有依据的。反倒是太穷的人家根本念不起书。一个地方最有教养的人,恰恰是那些最富裕的人,而不是穷人。绅士都是有财富做支撑的。

结婚要不要找一个有信誉的人?当然要。什么人最有信誉呢?还是有钱人。因为“富而好礼”,说通俗点,富裕的人才爱面子。也不是说富人中就没有坏人,而是说成为坏人的概率小,比如杀人越货的就要少得多。

如果嫁给或者娶了一个有钱人,过日子自不必说,还更有德行、更可靠,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你会发现,从古至今,美女们多嫁给有钱的富豪,比如西施嫁给了范蠡,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果能跟一个有钱人结婚,幸福的概率就要大得多。所以,最佳的爱情模式就是这样的。当然,还要凭运气。货币是伟大的

古往今来,所有对于金钱的指责都是武断和无理的。金钱只是一些纸片、铜板,甚至数字,是不会教唆人做坏事的,是人的贪婪和冲动,酿成了人间悲剧。如果一切都是钱的错,那把钱消灭了,所有的罪恶就会跟着销声匿迹,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了吗?不可能。所以,不是树叶在动,而是你的心在动。

诸多逻辑混乱、言不由衷的谚语,也真实反映了人们对于金钱的矛盾心理。这种价值观上的混乱,主要是因不了解货币的由来而造成的。

了解了货币产生和发展的简单过程就会知道,货币本身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哪里是什么粪土!相反,货币是人类独有的创造。要知道,别的动物也有很聪明的,比如黑猩猩,但都没有聪明到能发明出货币的程度。货币从最初的实物货币,发展到纸币和电子货币,无一不是人类聪明智慧的闪现。

钱不能解决人的一切问题,但钱能买到你喜欢的东西,从玩具、书本、宠物、美食、美服、电影、音乐,到周游世界。

货币造福人类,施惠众生,润泽世界。没有货币,世界绝不会如今天般丰富多彩;没有货币,人类的苦难和不幸一定会更多。货币至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怎么歌颂都不为过,怎么还能想着去讽刺挖苦它呢?

第六章 货币计量和金融资产

货币的定义,本来就很开放,即一切能充当交易媒介或者支付手段的东西。在货币的历史流变中,从原始的实物货币,到铸币,再到纸币、电子货币,货币的类型不断创新,使用范围不断扩展。可以预计,创新不会停止,未来还会涌现出新的货币形式。

这样,整个经济体中有多少货币,便很难说清。鉴于货币在现代经济中的极端重要性,管理货币的部门必须要对货币的总量有个相对准确的估计。中央银行(Central Bank)所指的钱,和一般人说的钱很不一样。因为不同的钱对经济影响的方式和程度差异很大,这就是货币计量的必要性。流动性(liquidity)

流动性,是财经新闻报道中的“热词”(hot words)。但是新闻中流动性的含义,与金融学里本来的含义,有相当大的区别。

流动性是跟现金对照的概念。在生活中,现金购物最方便,几乎没有商家不接受现金。有时候,商家只接受现金,不接受其他货币,比如信用卡。中国的麦当劳(McDonald’s)、汉堡王(Burger King)在多数情况下,拒绝接受刷卡。很多小卖部、街边的流动摊位、出售农产品的农民等,连可以刷卡结算的POS机都没有,也只能接受现金。

但是,除了现金,还有很多其他货币形式。对于货币管理当局,比如中央银行来说,它们非常关心的是所有形式的货币的变化,对宏观经济会产生多大影响。货币太多或者太少,对物价和通货膨胀,以及就业、汇率,会有不同的影响。货币当局需要时刻洞察物价水平的波动,保持物价总体水平的稳定。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必须统计经济中的货币总量。

什么样的货币对物价的影响最大?当然是现金。现金可以毫无障碍地购买、支付,对物价有直接的冲击作用。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手里有大把现金,他想干什么呢?显然,他想马上就去买东西。如果大家手头都持有大量现金,钱大量涌向商品市场,整个社会的总需求或者总购买力会迅速提升,物价总水平提高,通货膨胀可能很难避免。

而用其他的货币形式购物就不如现金方便,相应地,对于物价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也就没有现金这么直接,当然,不是没有影响,也不是说不大,而是没这么直接和确定。

在金融学里,把其他货币形式(或者更大范围内,其他资产)转化成现金的便易程度叫作“流动性”。当然,转化的前提是货币的名义价值不能有损失(实际损失时有发生)。

货币管理当局需要密切观察不同流动性的货币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维护物价总水平的稳定。这就是流动性这个概念本来的含义。但是,在新闻报道里,流动性主要指整个经济中的货币总量,比如“流动性泛滥”是指货币总量太多了,“流动性不足”是指货币总量过少,与流动性本来的含义有很大的差异,这是需要注意的。货币计量(monetary measuring)

不同货币的流动性有所差别,它们对物价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也不同,作为货币管理当局,既要关注货币的总量,也要关注其构成。

按照流动性的不同,把货币分成不同的层级,货币管理当局就可以分门别类、精确地管理整个货币系统,实现其宏观经济(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

前文中,我们已经详细说明了货币是什么,为什么现在又要说货币的统计呢?这是不同性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谈论货币是从货币作用的角度去展开的。现在讲货币的统计,也就是整个社会有多少货币,是从货币管理者的角度,对货币进行分类,并不是要重新定义货币。也就是说,这是个技术问题,不是实质问题。M0

现金,也就是通货,是对银行体系外流通的全部货币的统称。它们不用转化成现金,自己就是现金,所以流动性最强。

货币的英文是“money”,而现金的流动性最强,用M表示现金,0阿拉伯数字0是下标,下标表示转化的难度,因为现金不用转化,难度最低,所以是零,也就是:M=现金=通货 公式6-10

大部分中国人至今还习惯用现金交易,主要是因为支付系统(Payment System)、支付手段发展得还不充分,至今大部分农村地区连个ATM机都没有,即使在县城,金融机构也不多,还未普遍使用银行卡。所以,使用现金的规模很大。

在美国,很少使用现金,不但大额,连小额支付都是用信用卡。现金仅在购买枪支、毒品等特殊场合,为了保密起见才用。所以,美国在统计货币量时,根本没有M这个层次。但M统计对中国而言有00特别重要的意义,不可或缺。M1

仅次于现金的流动性的就是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活期存款是没有支取时间限制,可以随时提取现金的存款。活期存款不但能变成现金,而且非常快捷。

你可以把现金存在银行,开一个活期户头(bank settlement account),银行给你一张银行卡(借记卡),你刷卡消费,跟用现金消费几乎没有分别。

所以,把流动性最强的现金和流动性仅次于现金的活期存款放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更大的货币层级:M。1M=M+活期存款 公式6-210

美国统计货币的最低层次就是M,但美国的M统计中不包括M110即现金,只有活期存款。M是最典型意义上的货币,专家们对此没1有任何疑义。所以也称其为“狭义货币”,即最像货币本来样子的货币。M2

除了活期存款能变成现金购物或者刷卡购物外,定期存款也能转化成现金,用于购买或者支付。

定期存款(time deposit)就是在指定日期前不能取出现金的存款。在美国等国家,活期存款是没有利息的,定期存款才有。在中国,活期存款也有利息,当然比定期存款的低。因为银行喜欢定期存款,可以放心地使用它们,也就是放贷赚钱,不用担心储户来取。如果是活期存款,银行就不能安心地放贷,储户如果集中来取现金,银行就没办法应付,利息因此就低。

定期存款转化成现金虽然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定期存款可以提前支取,当然要损失利息。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就按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定期存款到期后也会变成现金,起码有一部分会变成现金,不再是定期的存款。

定期存款肯定也是货币,因为经过一定的过程变成现金或者活期存款后,照样能行使购买、支付等货币功能。但是它们要实现货币功能比活期存款,比现金要复杂、缓慢,毕竟从定期存款转化成现金要经过一系列程序,转化中储户还有损失,不如活期存款灵活方便。定期存款的流动性要弱于活期存款,对商品市场、对价格水平的冲击要缓和得多。

所以,在M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期存款,就构成了一个更大的1货币范围,即M。2M=M+定期存款21=(M+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公式6-30=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M只能有条件地转化成现金,但它也是货币,因此叫“广义货2币”(broad money)或者“准货币”(quasi-money)。M3

上面的货币统计,实际上还只是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范围内的货币,除了商业银行,还有很多非银行金融机构(non-bank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财务公司(financial companies)等,它们也有存款,这些存款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转化成现金,只是转化起来更复杂、更困难。所以,统计货币也应该包含这部分“准货币”,于是货币的范围就继续扩大到M:3M=M+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32=现金+活期存款+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 公式6-4

统计范围还可以继续扩大,也肯定会继续扩大。不过,不同的国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需要,统计的层次不一样。对中国来说,一般统计到M为止。大多数国家也差不多到这个层次,就“够用了”,2不见得范围越大越好。美国自1971年开始统计和公布M、M,但232006年之后,就不再公布M,只公布M。有些国家的货币统计范围32却要大得多,不但统计M,还有M以上的层次。比如日本有一个货23币统计范围的指标“L”,除了包括M,还包括投资信托、金融债3券、固定利率债券、商业票据、政府债券等更宽泛意义上的货币。美国也有“L”这个指标,具体内容详见“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一章。

当然,研究者们一直在研究更高层级的货币统计技术,以及如何改进统计的方法,以更准确地估计货币对经济的冲击。特别说明

必须说明,每个国家的货币统计都不尽相同。每个具体的统计项目包含的内容也千差万别。比如美国的M,还包括非银行机构发行1的旅行支票和其他支票。其实美国的支票存款就相当于中国的活期存款,因为美国人用支票多,中国人基本不用。因此,比较不同国家的货币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差异。

上述各个货币层次的 公式,也只是一种简化模型,是各国货币统计的“公约数”,是大家都基本认可的观念,目的在于说明货币统计的原理。在本书后面讲到中央银行时,我还会继续说明这个问题。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

人们常说,某人如李嘉诚是个富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的个人财富(wealth)比较多,而不只是钱多。财富是什么?就是金融学里的资产(assets)。

资产是任何具有交换价值的东西,任何能与其他东西交换,或者能换成货币的东西,都是资产。

在货币出现之后,财富或者资产,就包括真实资产(real assets)和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两大类。

真实资产就是常说的实物资产(physical assets),包括自然资源,如土地(美国的土地大部分是私有的)、森林、滩涂、矿藏等地球上本来就存在的东西,以及房子、汽车、机器设备、电脑、古董、珠宝等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

金融资产就是投资者持有的各种(货币形式的)金融工具,包括现金、存款、股票、债券、期权、期货等。

即使是实物资产也跟货币有关。因为它们有时候需要转化成货币,于是就会受到货币因素,如通货膨胀、资本市场(financial market)发达程度等的影响。如房子、土地的价值,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证明,跟货币总量的关系极大。

金融资产和货币计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货币是金融资产的一部分,是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那部分金融资产。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都是货币,也都是金融资产。

II 信用

第七章 信用

简单说,金融就是一系列货币不断被演绎的事件。信用,即是货币作用的延伸。信用(credit)“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人修身的座右铭,当然,正是因为做得到的人不多,才成为座右铭。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信用”被解释成“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并承认已经发生的、答应的事情”。这个解释还是比较准确的。

信用的本意是:信誉是有用、有价值的。如果你履行你的诺言,会得到报偿。这就是为什么要讲诚信的道理。讲诚信,是人的理性行为,表面看是对别人好,但更根本的,还是对自己有好处,是利己的,因此是值得的。而利人利己是最大意义的善,又是可以扩展的善,是一种自我加强的机制。光利己而损害他人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每个人说到底都是追求自己利益极大化,即自利的。这是整个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货币与信用(money and credit)

信用活动具有悠长的历史,自打家庭产生,就有穷苦人家、富裕人家之分。穷人遇到急难时,向富人借东西渡过难关,这是常有的事。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是至理名言。有借有还,就是有信誉、信用。只是过去的年代,一般是借东西、还东西。比如在自耕农时代,借粟米还粟米,借牲畜还牲畜。货币在其中的作用,零星少见。至今,在中国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还流行借实物还实物的信用活动。

货币与信用发生大规模的交集,是因为商品跨期交易(spread trade)的出现。跨期交易是指一笔交易的完成,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分成两步,中间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第一步是商品从卖方到买方手里,但这只是商品使用权的转移,不是所有权的转移,交易只完成了一半;第二步是买方支付全部货款,整个交易才告结束。

注意,跨期交易不是商品和商品的交换,而是单方向的价值转移,是两次支付,在货币出现之后,买方的支付就由货币来履行,给卖方货币而不是商品。

在跨期交易中,交易双方既是买卖关系,也是借贷关系。“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暂时取得别人物品或金钱的使用权”,这也是“借”的经济含义,也就是“借来的”,而“贷”的意思是,把自己的东西暂时交给别人。

会计学里有借贷,金融学里也有借贷。在会计学里,搞清楚什么是借,什么是贷,什么时候记为借方,什么时候记为贷方,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不留神,就搞错了。这跟汉语的歧义有关,把东西借给人和向别人借东西,确实容易混淆。英语就好多了,向别人借东西是“borrow”,借给别人东西是“lend”。

但金融学里的借贷没会计学里的那么复杂,借贷活动中,贷方是债权人(creditor),借方是债务人(debtor)。

只有债权人愿意相信债务人,或者说,在债务人有信用的条件下,跨期交易才能完成。信用是如何取得的呢?两个条件:第一,债务人做出支付货款的承诺;第二,在支付货款之外,愿意在此基础上支付利息。至于利息是什么,我们以后再说。

支付的手段是货币,利息也是货币的孽生物。信用就和货币联系起来了。除了以上的借实物还货币,更有借货币还货币的借贷方式,比如银行向工商企业的贷款、住房抵押贷款(俗称按揭,mortgage)等。所以在今天,信用活动就经济意义来说,就是借助于货币的借贷行为。信用工具(financial instruments)

早期的信用是口头上的承诺,这也许是因为交易受到地域限制,基本是在熟人、朋友之间进行。到后来,交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交易多在不熟悉的人之间进行,是非人格化的,不是看人头熟,而是看东西好坏。好比我们去市场买鸡蛋,会在乎是谁的鸡下的蛋,还是在乎鸡蛋本身呢?肯定是鸡蛋本身的价格和质量。谁养的鸡无所谓,不该关心这些。

当交易在不熟悉的人之间进行时,信用活动就再不能靠口头承诺维系了。因为根本不知道对方有没有信用,是诚实的人还是骗子。人们想到的办法是,把借方和贷方的名字、借款金额、借款和还款日期、还款方式和利息等事项,用书面方式记下来。这就是信用工具。借贷关系发生后,债权人凭信用工具追索债务。

如果一个社会的信用体系被破坏,债权人的权利得不到尊重,债务人反而可以很方便地逃避债务,那么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将无法展开。所以,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维护信用体系,进而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利。债务人若发生违约,债权人可以求助于法律,而这个时候,信用工具就成为法律意义上的证据,可以维护债权人的权益。信用资产(Credit Assets)

有了借贷行为,就有了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的“权”是什么呢?就是要债的权利,即在未来能从债务人那里索取自己收益的权利,包括让债务人返还本金,索要利息。

这种权利实际上是一种资产。谁拥有这项权利,谁就拥有了收益权。债权人也可以转让(出售)这项权利。

信用资产基本有四类:商业票据、银行票据、银行贷款和债券。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

商业票据产生于赊销。一个买家如果信用记录良好,经常会获得卖家的青睐,给予信用支持——赊销(sale on credit)。

为了获得赊销企业的信用,买家需要签发一张延期付款的保证书(债务凭证),这就是商业票据。

我们说了,商业票据是一种信用资产,谁获得了签发的商业票据,谁就能取得相应的收益:还本付息。有的时候,赊销企业可能急需用钱,就可以通过背书,把商业票据转让给其他人。

商业票据可分为商业承兑票据(commercial acceptance paper)和银行承兑票据(banks acceptance paper)。承兑,顾名思义,就是承诺给予兑换。比如我在商业票据上签名,承诺我见票即付,我就是承兑人。简单说,如果承兑人就是付款人,这样的商业票据是商业承兑汇票。如果付款人委托商业银行承兑,就是银行承兑票据。

银行的信誉高于一般的企业,所以,银行承兑的票据更容易被人接受,流通性更好。

商业票据不过是一纸承诺书,但能获得赊销,相当于获得了一笔贷款。不过,跟银行贷款相比,商业票据没有担保要求,没有发行时间的限制。一些企业因为信用良好,它们签发的商业票据在市场上很抢手,这对进一步提升企业信誉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前边提过,在有些国家,商业票据是被当作货币对待的。银行票据(bank paper)

企业需要钱,可以发行商业票据。银行也有缺钱的时候,照此办理,也发行商业票据,这就是银行票据,也就是著名的银行券。

银行发行银行券,实质就是发钞。但是一般来说,国家具有铸币(习惯用语,指铸造货币,不是纸币以前的那种铸币)的垄断权。银行券的发行受到极大的限制,所以银行票据基本已经销声匿迹。债券(bond)

债券是普通人最熟悉的信用资产。债券就是债务人发行的承诺在未来还本付息的凭证。债券与商业票据非常类似,但商业票据直接满足的是赊销的需要,而债券无此羁绊,满足的是发行者发展自己事业所需要的融资需求。

债券有三种: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分别简称公债、公司债、金融债。

政府发行的是公债(public debt),即公共债务,中央政府发行的是国债,地方政府发行的是地方债。国家的信誉高于任何企业(一般来说如此),购买了国债,不用担心国家会赖账不还。当然也有极端的情况,个别国家在个别时期也出现过偿债困难、无法按期兑付的情况。

政府为什么要发债?最常见的原因是弥补政府的预算赤字(budget deficit)。赤字就是预算支出超过正常收入(如税收)的差额,因为这部分差额已经算作预算支出,不弥补是不行的。

因此国债,特别是短期的国债(国库券,treasury securities)信誉最好。比如美国国债,是全世界所有风险资产定价的基础,被认为零风险。正因为风险低、信誉高,国债的利率才最低。

公司债和金融债都是由私人部门发行的,是私债。公司债是公司发行的融资工具,能不能发行成功,以及利率的高低,取决于公司的信誉。在成熟的市场中,公司信誉是由债券评级机构来评定的,投资者可以用作参考。公司债的信誉比国债和金融债低,因此利率通常比较高,能吸引投资者。

金融债是由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融资工具。银行的信誉,高于企业,低于国家,因此金融债的利率水平,介乎国债和公司债的利率之间。

第八章 利息的本质

有借贷就有利息,利息是借贷关系成立的前提和依据。过去,亲戚朋友之间借钱,往往是没有利息的,只还本金。我们说过,这也是信用的内涵之一。没有信用,即便是亲戚,也很难借到钱,偶然借到了,也是碍于面子。亲戚朋友之间借钱,虽然不付利息,但有亲情、人情的付出,出借者押注的是感情。很多的亲戚朋友就因为借债纠纷,从此不相往来。有人说,检验是不是真朋友,就看能不能开口借到钱。其实,这更是结束朋友关系的一招,要慎用。这个世界,原本谁也不欠谁的。

现在,即使是亲戚朋友之间,打借条,还本付息的也多起来了。这是好事,既尊重别人,也积累自己的信用。不要以为亲戚朋友嘴上不在乎那点利息,其实心里一定在乎。经济学家论利息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认为,利息是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所应该获得的报酬。配第的这个利息定义,十分简洁、清晰,至今仍然是非常经典的利息定义。

英国哲学家、政治学家约翰·洛克认为,利息是承担风险的报酬。把钱借给别人,是一种冒险举动,到时候收不回来怎么办?所以,收取利息是对承担风险这种压力的一种补偿和安慰。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西尼尔认为,利息的本质是节欲。资本家遏制了自己的欲望,减少了消费,因而才增加了储蓄,而储蓄正是资本的唯一来源。所以,资本家获得的利息就是对节欲这种牺牲精神的回报。否则就没人节欲,没有资本了。节欲是痛苦的事,花钱消费才是享受。这一点,和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的论述类似。

马克思关于利息的理论是中国读者最熟悉的。马克思认为,利息是利润即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一部分),它完全是由工人创造的,但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利息的本质是,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共同剥削产业工人剩余劳动的关系。这当然是很深刻的,虽然理解起来有难度。高估现在,低估未来

如果要问:同一件物品或者事情,放在今天的价值大,还是放在明天的价值大?能想清楚吗?

答案是:今天。这与大多数人的直觉相反,因为人们通常认为明天更重要。不是说,要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吗?何以答案竟是今天价值大呢?

经济学中著名的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们,使用“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两个概念来说明利息的源泉。

现在物品,就是马上就可以使用、消费的物品(含劳务);未来物品,是只能以后使用、消费的物品。

同一件物品,放在今天,作为现在物品,和放在将来,作为未来物品,怎么比较价值的大小呢?

现在物品马上就可以使用,没有不确定性,肯定能享用得了。而未来物品需要经过等待过程,但是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在等待的这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任何事情,很可能,未来你无法消费该物品,这是难以避免的。中国的俗话“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发洪水时,你躲到树上去,洪水马上要淹没你,这时有人从旁边经过,他能救你,而且只有他才能救你。救其实很简单,就是拉一把而已。

他给你两个选择:马上救你,必须给他10万元;明天再救你,只要100元就行。你会选择哪一个呢?显然是前者。此时此刻,你还会在乎钱吗?即使你是个吝啬鬼。你会想,从现在到明天,这段时间充满了不确定性,十分凶险,很可能就被洪水冲走了。对现在救你这个行为的评价高,对你而言价值不止10万元;对明天同样也是救你的行为的评价低,100元都不值。所以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马上救你。这个例子很极端,但是很能说明问题。事情的本质往往昭然于极端。

高估现在、低估未来在小孩子身上的体现是最明显的。商场里,看到有些小孩子缠着大人买玩具,大人们常这样哄孩子:这个玩具不好,下次再给你买个更好的。可是,孩子不会乖乖听话,他们会闹将起来,非这个不要。在他们看来,下次的那个再好,也没有现在的这个好!

经济学家把人们认为同一件物品,放在今天比放在明天价值要大的现象称作“高估现在,低估未来”。小孩子是最为“高估现在,低估未来”的一群。

你可能会说,这是因为小孩子不懂事,大人并没有骗他。是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是不理智、不健全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并非小孩子独有,整个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都是这样的。这是人类天生的不可克服的缺陷,是人性的一部分。所有人都是高估现在,低估未来的。利息(interest)

把钱借给别人,失去了流动性,放弃了本来可以消费的现在物品,还承担了风险,这种借钱的行为,也是节欲。放弃现在消费的唯一目的,是消费更多的未来物品。

如果借给别人100元,为期1年,1年后,别人还了100元的本金。假定没有通货膨胀,你满意不满意呢?

肯定不满意。根据现在物品的价值高于未来物品的原理,1年以后100元的价值,是未来物品的价值,不如今天的100元的价值大,今天的100元是现在物品的价值。

为了让1年以后偿还的钱的价值与今天的100元的价值相等,借方除归还本金外,还要再多支付一些,这些超出本金的钱,就是利息。

因此,利息是人们高估现在、低估未来这种正常心理的反应,也是人性的反应。不支付利息是漠视人心和人性,收取利息才符合人心和人性,收取利息乃天经地义。

利息度量的其实就是货币在这段时间内累积起来的价值。现在,是不是觉得“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更有道理了呢?利率(interest rate)

凡商品必有价格,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价格的作用是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也就是指导人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价格机制是迄今为止人类能找到的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关于价格机制的神奇作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读弗里德曼《自由选择》一书中有关价格的部分。

价格的含义很丰富,其中之一是表示获得商品的难度。价格的作用不是促进消费,而是阻止消费,是对消费的约束,是给消费者设的门槛。同时,价格可以鼓励和刺激生产。如果价格是零,大家可以在商场里随便往家里拿东西,消费者当然高兴,但也别高兴得太早,生产者什么也得不到,谁还会生产呢?没有了生产,这世界就会崩溃。有了价格和价格机制,消费者和生产者、供给和需求互相约束,才能达到均衡(equilibrium)状态,这世界才会波澜不惊。

还记得吧,我说过,货币的一个不起眼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标价。商品的价格用货币表示。那有趣的是:货币有没有价格?

货币本身没有价格,比如1美元的价格是多少呢?1美元就是1美元。这样问货币的价格没有意义(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换是另外一回事,在汇率部分我会讲到),因为我们不会花钱买钱。

但是,人们会借钱,借贷关系和商品买卖一样普遍而寻常。借钱有难易,既然表示购买难易的叫价格,那表示借钱难易的也可以叫价格,尽管它不是经典意义上的价格。

利息率,简称利率,就是表示这个难易程度的指标。利率的 公式是:公式8-1

意思是,利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利息额与借贷本金之间的比率,跟速度概念类似。

既然利率是表示借钱难易程度的标准,那么,利率就是货币的价格。利率高,表示借钱的成本大、代价大;低则相反。

利率与商品的价格是有区别的,商品的价格表示获得商品所有权的难易程度,而利率只表示获得货币资金使用权的难易程度。

商品价格的上下波动可以调节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影响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利率的变动可以调节货币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改变货币资金的流向。现代经济体现为一种货币经济形态,生产要素跟着货币走,货币到哪里,生产要素就跟到哪里。

利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资金就只能流入那些利率高的部门,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出。相应地,前者繁荣而后者衰落。生产要素就通过利率这个杠杆,配置到了效率更高的部门。因此,利率是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配置工具之一。如果利率水平不当,资源就会出现错误配置,整个经济就没有效率,资源被浪费,人们的福利就会下降。高利贷(usury)

跟利息有关的一个话题,是高利贷。

高利贷,顾名思义,就是利息超出平均水平很多的借贷行为。世人往往从道德层面出发,抨击高利贷。过去的宣传常常说,高利贷逼得小业主和贫苦人家破人亡,是罪恶的勾当。这种指责相当武断,但又植根于相当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圣经》中多次提到,如果借钱,只可收回本金,不要收取利息,更不用说高利贷了。在中古时期,教会禁止高利贷,把高利贷视为罪孽,认为是灵魂的毁灭。

历史学家中有一种流行的看法:天主教反对高利贷,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因为禁止高利贷的教义,抑制了资本的快速原始积累。

一开始,所有的借贷利率都很高,都是高利贷,因为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借钱人既没有什么抵押物(高利贷是不需要抵押的),信誉也无从确认,对于资金的出借者而言,风险实在太大,必须用高利率才能平衡风险,高利率是信用市场落后的必然结果。

高利贷可能酿成过人间悲剧,就如药物可以救人同时也可能害人,是无法避免的。正常利率水平的借贷也可能酿成同样的悲剧。

假如一个人因为借了高利贷还不上,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能说放高利贷的资本家邪恶吗?恐怕不能。借高利贷的人必有急难之事,而本人又没有抵押物,谁敢借钱给他?放高利贷的人首先是帮了他,比那些有能力帮而没有帮他的人,要好心。如果不是还有人放高利贷,借者的困难早就不可克服,悲剧也许早就发生了。

其次,并非是放高利贷的人逼迫或者央求借高利贷者借钱,而是后者有求于前者。利率虽然高,但是借贷双方都预先达成一致,是借者的承诺,不是放贷者事后敲诈。先小人后君子是为有德。

最后,不能只考虑借高利贷的,放高利贷的人的利益也需要保护,他们不是天生的坏人。必然会有借钱的人还不上,放高利贷的人利益就会受损,而且在过去的时代这个比例不会低。那么,不靠高利贷,又没有完备的法律,拿什么保证放高利贷人的利益?

高利贷,相当于放贷者的保险机制。仅仅凭直觉和感情就指责高利贷,是没有道理的,也是不公平的。

客观上说,是放贷的人过少,而借钱的太多,资金供求过于悬殊才造就了高利贷,物以稀为贵,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后来在欧洲,随着近代银行出现,放贷的人渐渐多了,资金的价格即利率就下来了,高利贷就消失了。

再说,高利贷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不是科学概念。利率的高低是相对的,多少算高,多少算低?按照经济学的原理,资金的供给和需求相当时的利率才是合适的,既不高也不低。按照这个科学的标准,高利贷是供不应求的结果,是正常的,既不低,但也不高。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和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

假如你借给别人100元,利率是10%,一年后,收到的本金和利息之和是110元。但是,这一年里通货膨胀率是20%。你的110元,已经买不到去年100元能买到的东西,名义上,利率是10%,但以货币所购买的商品价值,即货币购买力为标准,你不但没有获得利息,还亏了10%。亏损的10%,即-10%,才是你真正的收益。

为了表示通货膨胀对利率的影响,经济学家们区分了货币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人们收到的或支付的利率,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对收益的影响,比如上面例子中的10%,就是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是剔除了通货膨胀影响后的利率,比如上面的-10%,就是实际利率。

货币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是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更准确的关系是:。:公式8-2

第九章 利息计算

利息计算,除了本金和期限,最重要的是利率的计算方式。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以一年为利息期限进行计算的利率,是年利率,用x%表示;以月为期限计算的利率是月利率,用x‰表示;以日为期限计算的利率是日利率,用表示。它们的关系是:年利率=月利率×12=日利率×360 公式9-1

注意:在中国民间,借贷利率一般用“分”表示。分是月利率,比如3分,月利率就是3%,年利率就是:3%×12=36%。单利法(simple interest method)

利息率有两种表示方法:单利和复利。因此,计算利息的方法,也相应地分为单利法和复利法。

单利法就是在借贷存续期,各期的利息只按本金(principal)乘以利率计算。单利法仅仅计算本金产生的利息,而不考虑利息再产生的利息。公式9-2

其中:S为本金和利息之和,I为全部的利息,P为本金,i为利率,n为计息的期数。

公式中的利率和期限必须相匹配,比如期限按年计,利率就是x%,期限以月计,利率是x‰,以日计就是。

人们平常所见的基本是根据单利法计算的利息,特点是简单、清晰。复利法(compounding)

复利法就是以前一期的本金与产生利息之和,乘以利率,来计算本期的利息的方法。

本金能生利息,但这生出的利息和本金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资金。所以,利息也能生利息。如果第一个月产生了利息,第二个月的利息还只按本金计算,就是单利法。如果把第一个月的利息加进本金,一并重新计算第二个月的利息,就是复利法。

因为利息也要收取利息,利息滚存进了本金,一起生息,中国民间把复利法叫“利滚利”或“驴打滚”。

复利法的 公式是:公式9-3

公式中的符号含义与 公式9-2完全一样。

显然,复利法把利息的利息也计算进去了,更彻底地体现了利息作为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本质,因此是更合理的计算利息的方法。按复利法计算的利息要高于单利法,如果期限长,差异就非常明显。

住房抵押贷款一般按复利法计算,这一点,买房人常忽略了,总觉得银行计算的利息多,这只是因为你用的是单利法,银行用的是复利法。比如你贷款100万元,如果利率是4%,贷款期限是45年。用单利法计算,45年里你要还银行的本利之和是:公式9-4

而用复利法计算则是:公式9-5

差了一倍还多,利滚利真厉害!现值(Present Value)和终值(Future value)

复利法很有价值,我们可以扩展一下这个 公式的含义。在更一般的意义上,该 公式表示的是现在的一笔钱在未来某个时点的价值。

这样,这个 公式的一般含义就是:一笔钱的现在价值和未来价值的关系。

金融学里,把现在价值和未来价值分别称作现值和终值。所谓现值,就是未来的一笔现金放在现在的价值。

我们把复利法的 公式变换一下,就成了著名的终值 公式:公式9-6

注意,我把 公式9-3中的S改成了FVn,FV是“终值”英文“Future Value”的缩写,n这个脚标表示期间数(比如n年),把P改为了PV,它是“现值”英文“Present Value”的缩写。

这个终值 公式比复利法 公式的适用范围更大,不但可以计算借钱的本金和利息之和,也可以计算现在的一笔投资在若干年后的全部收益,还可以计算现在的一笔奖金在未来的价值等。复利法 公式只不过是终值 公式的一种特殊情形罢了。显然,终值 公式受到了复利法思想的启发。

利用 公式9-6,可以根据终值求现值,即:公式9-7

不过,这里的i就不能再叫利率了,因为这是根据终值反过来求现值,这时的i应称作“贴现率”(贴现是什么,以后会说明),n也不再是计算利息的期限数,而叫贴现期数。不过,含义是差不多的。叫贴现系数,这是 公式的核心。有了贴现系数,计算现值就很容易了。贴现系数跟对数表一样,有现成的“贴现系数表”,不用自己算,所以计算现值实际上是很容易的。

根据习惯,我们把根据现值推导终值的过程叫作复利过程,而把根据终值推导现值的过程叫作折现过程。哪个项目更合适?

有一笔钱,100万元,期限三年,有两个投资项目可以选择,第一个项目逐年的收益(毛收入)是60万元、50万元、20万元;第二个项目逐年的现金流是40万元、40万元、40万元。假如贴现率是10%(可以近似理解为利率),哪个项目更值得投资呢?

这就要比较它们的现值。

根据 公式9-7,可以计算第一个项目的现值是:万元 公式9-8

第二个项目的现值是:万元 公式9-9

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净现值”,也就是投资的现值之和减去最初的投资额。如果净现值大于零,相当于有正收益,可以投资;反过来,如果净现值是负的,表示没有收益,只有亏损,不该投资,与其如此,不如放着资金不动。

第一个项目的净现值是10.9万元,第二个只有-0.5万元,是负的,所以第一个好。如果两个项目都有正的净现值,那么哪个净现值高,哪个项目就更好,应该选择它。当然也可以选择用终值标准。你可以试试。年金(Annuity)

如果一个投资项目,在未来的多年里,每年都有一笔或多或少的收益(可以是毛收入,也可以是利润等),这些收益会形成一个现金流。根据终值和现值 公式,我们既可以计算这些现金流的终值,也可以计算它们的现值。公式9-10

Ct为第t期的现金流。这个现值是每一期现金现值的总和。

同样,给出一期现金流,也可以计算它们的终值:公式9-11

这个终值,是每一期现金终值的和。

如果一个现金流系列每一期的收入或者支出都相等,这个现金流就叫“年金”(annuity)。年金的例子很多,比如房贷的等额本息还款、房子的租金、养老金等,都是年金。

用同样的办法可以计算年金的终值和现值。比如,一对父母决定从孩子出生起,每年在孩子的银行户头上存入1000元,假定年利率是8%。那么,20年之后,孩子户头的资金是多少?这就是公式9-12

年金现值计算是终值计算的逆运算。

把上面的例子反过来,假定这对父母想让孩子在未来的20年内,每年都能从账户中提取等额的1000元,他们需要在今年一次性存入多少钱?这是计算年金的现值。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元 公式9-13

有趣的是,因为利息的存在,各年终值的和要大于实际支付的资金总和;而在现值计算时,将来支付的现值的和小于实际支付资金的总和。

如果年金没有到期日,就叫“永续年金”(perpetuities)。英国在1815年就曾发行过一种公债,该债券票面上没有标明到期日,但每年都会支付利息,就是一个近似永续年金的例子。

永续年金因为没有到期日,所以计算终值没有意义,只有现值有意义。

永续年金的现值 公式是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过程是:因为是永续年金,则n趋于∞。:公式9-14

C代表每年的收益或者支出,i代表利率。

比如,一种无到期日的债券,每年的利息是100元,利息率是10%,则债券的现值是:元 公式9-1572规则

有一个“72规则”(Rule of 72),说的是,如果一个变量的年增长率是1%,则该变量将在72年后翻一番(中国人把增加一倍叫“翻一番”,比如从1增加到2,翻了一番,到4,就是翻了两番。)。这是研究经济增长的学者们发现的一个有趣规律。

如果一笔钱,每年的利率x%是固定的,那它将在多少年后翻一番呢?那就是72/x年后。比如利率是5%,就需要72/5=14.4年;如果是10%,则需要7.2年;20%,仅需3.6年。

不过72规则只是一种大略的说法,也有叫“70规则”的,也就是70年后翻一番,比较通俗好记。

但是,72规则或者70规则,是不是很准呢?

准确的计算需要用到我们前边的终值法。

用终值法检验一下,如果利率是5%,资金量翻一番,也就是终值增加一倍,需要14.2年;10%,需要7.3年;20%需要3.8年。因此,72规则是比较可靠的。如果不是对准确性要求特别高,完全可以直接用72规则。

III 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市场

第十章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

一个经济社会中,总有一部分家庭、企业、政府部门,会有资金的剩余,特别是喜欢储蓄的家庭。储蓄者并非不想消费,每个人都追求最大的消费(效用),储蓄起来不过是希望通过放弃现在的消费,将来获得更大的消费而已。这些资金剩余的单位,叫“盈余部门”。盈余部门的资金需要运用,否则无法增值,还可能遭受损失。

也总有一部分家庭、企业和政府部门,会需要资金。也许是事情紧急,如家人生病住院,也许是因为入不敷出,如政府部门弥补财政赤字,也有可能是发现了赚钱的机会,但没有资金。这些部门是一个经济社会中的“赤字部门”。

赤字部门当然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给盈余部门以求得资金,盈余部门也愿意。但是,如果没有专门的管道,盈余部门的资金不会自动流入赤字部门,只会在熟识的人们之间发生偶尔的交易。这对盈余部门来说是损失,对赤字部门来说也是,对整个社会而言是双重损失。因此,需要有连接它们的管道,把双输变成双赢。直接融资(direct financing)和间接融资(indirect financing)

有两种连接的管道,一是间接融资,一是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不直接联系,而是以商业银行等机构为中介,让资金从盈余部门流动到赤字部门。商业银行是最常见的中介机构,通过银行,储户的资金流入借款者手里。

直接融资,是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直接联系,不通过中介。股票,是最常见的直接融资产品。

间接融资的优点是,资金供给者的风险低,缺点是只能满足短期的、较小的资金需要,很难满足较大的资金需求。

和间接融资正好相反,直接融资中,资金供给者的风险较大,但收益较高,较大的资金需求也能得到满足。

企业,包括很大的企业,往往既发行股票直接融资,也发行债券间接融资,这就是利用了两种方式的优点。MM定理(MM Theorem)

既然企业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融资,那么公司的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即企业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比例,是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呢?或者说,是否存在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呢?

美国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莫迪利阿尼共同提出了MM定理(Modigliani-Miller theorem),他们认为公司的价值与公司的杠杆率(一般指全部资产价值与自有资产价值的比率)无关,即与债务成本水平无关。不论是股票融资还是债券融资,都不影响企业的价值。

假如企业偏好债务融资,杠杆上升,企业的风险随之增大,股票价格便会下降,企业从债务筹资上得到的好处被股票价格下降抵销,企业的总价值不变。企业的不同融资结构,仅仅改变企业价值在股权所有者和债权所有者之间分割的比例。并不存在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

企业上市与否,也跟公司价值无关。一个例子是,很多质地优良的企业并非上市公司,如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y Co., Ltd,HUAWEI)。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

买卖一般商品的市场,是商品市场。买卖金融商品的市场,就是金融市场。所有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属于金融市场的范畴。通过金融市场,资金可以从盈余部门到达赤字部门。因此,金融市场是配置社会资金的机制,体现了金融即资金融通的本来含义,没有金融市场,金融的规模将大大缩减。

金融市场由三个要素构成:市场主体、金融工具和中介机构。金融市场的主体

金融市场主体就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一如商品市场的消费者和生产者。

一般来说,家庭是资金的供给者,企业则是需求者,政府部门既是需求者也是供给者,因为政府部门有大量的存款,政府投资又需要巨额的资金。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等则是中介机构。中央银行的角色最特殊,它既是市场的参与者和主体,如作为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的具体执行部门,影响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又是金融市场的监管者。金融工具(financial instruments)

私人之间借钱要有欠条,以防赖账。金融市场是比私人之间借贷更正式、规范的融资方式,欠条因此也要更正规。

这些新式的欠条就是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证明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的交易金额、时间、价格等交易要件,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法律凭证(或者文件)。

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不是商品,而是这些金融工具。

根据产生的时间顺序或者关系,金融工具包括两类:基本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

基本金融工具是传统的出现较早的金融工具,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金融衍生工具是后来产生的,包括期权、期货、远期合约、互换等。货币市场(money market)

金融市场是一个复杂巨大的体系,有时候把金融市场进行分类,对于更好的认识是有必要的。最一般的划分方法是按照交易的期限,将其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是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金融工具的金融市场。其参与者主要是金融机构、企业、政府机构,而不是个人和家庭,因为交易的金额特别巨大,所以被认为是一种“批发市场”。

主要的货币市场有: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回购市场等。

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同行)之间相互借贷短期资金的市场,具体业务就是买卖它们保留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因为商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