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时局的世界会议(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3 12:03:57

点击下载

作者:林之满,萧枫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改变时局的世界会议(下)

改变时局的世界会议(下)试读:

编写说明

历史对于整个人类,就像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一样,它说明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因此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

为了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光辉灿烂,感悟世界各民族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我们组织数十位专家学者经过多年的努力,推出了这一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丰富精彩的图片鉴赏于一体的100卷本《话说世界》系列丛书。每一卷都系统而深入地展示人类文化的一个方面,100卷本又在总体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把世界历史从单纯的帝王将相、改朝换代的框架中释放出来,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涵盖历史、政治、军事、文化、艺术、民俗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重新演绎世界五千年辉煌历史文化,给读者尽可能丰富的知识看点。《话说世界》丛书是一幅历史长卷,共分50卷100分册,具体内容如下:

第1卷 源远流长的世界古代史(上、下册);

第2卷 流光溢彩的世界古典史(上、下册);

第3卷 辉煌灿烂的世界中古史(上、下册);

第4卷 波澜壮阔的世界近代史(上、下册);

第5卷 日新月异的世界现代史(上、下册);

第6卷 震惊中外的历史大事件(上、下册);

第7卷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上、下册);

第8卷 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上、下册);

第9卷 浑厚深沉的古印度文明(上、下册);

第10卷 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上、下册);

第11卷 包罗万象的古罗马文明(上、下册);

第12卷 夕阳辉映的拜占庭文明(上、下册);

第13卷 传宗布教的的阿拉伯文明(上、下册);

第14卷 血泪交织的希伯莱文明(上、下册);

第15卷 光耀美洲的的印第安文明(上、下册);

第16卷 璀璨夺目的世界文学(上、下册);

第17卷 响彻天籁的世界音乐(上、下册);

第18卷 鬼斧神工的世界建筑(上、下册);

第19卷 妙笔生花的世界绘画(上、下册);

第20卷 凝固不朽的世界雕塑(上、下册);

第21卷 摇曳多姿的世界舞蹈(上、下册);

第22卷 低吟浅唱的世界戏剧(上、下册);

第23卷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上、下册);

第24卷 卓尔不群的世界思想(上、下册);

第25卷 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上、下册);

第26卷 创造生活的科技文明(上、下册);

第27卷 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上、下册);

第28卷 百花齐放的舞蹈思想(上、下册);

第29卷 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上、下册);

第30卷 神圣辉煌的著名宫殿(上、下册);

第31卷 独领风骚的工艺美术(上、下册);

第32卷 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上、下册);

第33卷 光怪陆离的世界民俗(上、下册);

第34卷 狂放粗犷的原始艺术(上、下册);

第35卷 多姿多彩的艺术文化(上、下册);

第36卷 口耳相传的艺术典故(上、下册);

第37卷 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上、下册);

第38卷 彪炳史册的学术名著(上、下册);

第39卷 划破时代的世界变革(上、下册);

第40卷 改变时局的世界会议(上、下册);

第41卷 云诡波谲的世界外交(上、下册);

第42卷 惊心动魄的世界战争(上、下册);

第43卷 同遵共守的世界条约(上、下册);

第44卷 耸人听闻的世界灾害(上、下册);

第45卷 犀利雄辩的世界演说(上、下册);

第46卷 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上、下册);

第47卷 独具特色的欧美奇迹(上、下册);

第48卷 轰动全球的影坛佳作(上、下册);

第49卷 视角独到的世界摄影(上、下册);

第50卷 扑朔迷离的世界之谜(上、下册)。《话说世界》希望通过一些通俗的语言和故事体裁,对世界历史做一个概述。它只讲其中最重要的事件、人物和对关键阶段的描述,而且选择了一种通俗的简明形式。其原因很简单,鼓励一个人充满兴趣地去阅读一本生动的书,比沉闷枯燥的文字吓跑一个读者,对文化的意义更大。这本书可以作为历史专著的补充读物。你可以用非常休闲的方式去阅读它,读读停停,我们相信在历史人文的浪漫风景中,你不会感到乏味。当然,本书也无意于去取代那些优秀的历史专著。如果你对某一个局部历史细节有特殊的兴趣,还可以参考详尽的其他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话说世界》不同于现存于世的多种版本的世界通史,其往往“为通而通”,结果常顾此失彼,挂一漏万;主干虽有,枝叶嫌乏。而《话说世界》则运用现代分类科学,在结构设计方面有总有分,有经有纬,条分缕析,纲举目张。《话说世界》重点选取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的若干话题,逐一论说。纵横全书,既能看到世界历史的大脉络、大走势,又能细察世界历史的每一个横断面,完整而丰满。《话说世界》用生动的文本和精美的插图,再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恢弘画卷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人类社会的世界史简明百科全书,串联起全部人类文化的瑰宝,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由于丛书篇幅宏大,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难免存在各种疏虞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话说世界》丛书编委会2008年2月

国联特别代表大会——日本又一次在外交上失败

1932年10月2日,由国际联盟主持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在日内瓦、中国南京与日本东京三地同时公布。

报告书洋洋数十万字,达139页之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侵占我国领土的罪恶事实,但殖民主义者的偏见,以及英、美、法等国对日本的妥协态度又影响了它的态度。

它既承认日本军事占领东北三省的事实,又为日本开脱罪责;既承认中国对东北三省的领土主权,又竭力渲染日本在东北的特殊地位;既反对恢复“九·一八”事变前的状况,也不同意维持伪满洲国现状,而主张对东北实行日本享有特殊地位的国际共管,这一点明显体现出维护欧美各大国利益的倾向。

这个充满自相矛盾的条件遭到中日两国的反对。中国报刊纷纷以“一个代表世界谬论的报告”、“李顿报告失败”为题,发表文章抨击。日本外务省发言人称:“报告书对日不公正之处甚多。”

国联理事会于11月28日召开会议,审议《李顿报告书》。中国代表顾维钧和日本代表松冈洋右进行了反复辩论。中国代表提议将报告书提交全体会议审议。

12月6日,国联代表大会召开特别大会。会上爱尔兰、捷克、瑞典、西班牙等国代表激烈抨击日本的侵略行为,要求国联主持公道,制裁这种通过大规模军事行动武装侵略他国的行径。

大国代表的立场与小国的立场截然不同。法国代表态度暧昧,他没有指责日本的侵略,而是大谈中日纠纷的复杂性。英国代表外交大臣西蒙更是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企图转移代表们的注意力,对报告书中关于中国排外宣传和抵制日货等内容津津乐道。他断言,“仅仅恢复原状不是一种永久的和满意的解决办法”,表示同意日本代表的意见,国联应当面对“现实”。

中国代表对西蒙的演说进行了反驳。外交部长罗文干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中国报刊也一致斥责西蒙的发言。罗文干还接连两次会晤美国公使詹姆森,对大国在国联中非但不谴责日本侵略,反而向受害的中国施加压力表示强烈不满;重申,不废除伪满洲国,日本不撤军,中日之间便不能和解。

小国代表对西蒙的发言也十分不满。西班牙、爱尔兰、瑞典和捷克代表要求大会授权十九国委员会,邀请美苏两国合作在上述调查结果基础上解决中日争端。

然而,在十九国委员会中,小国代表与大国代表仍存在严重分歧。小国代表主张采用报告书的前8章,声明不承认伪满洲国;大国代表宁愿含糊地采纳报告书的调查结果,以便日本易于接受国联调解。

1933年1月13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捎信给英、法政府。表明美国政府1932年1月7日的立场没有改变,不承认伪满洲国。他认为,如果日本得以将其意志强加于远东,并取得对于全世界尤其是国联的外交胜利,那么一次大战以来,国联建立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争端的种种努力将前功尽弃,付之东流。

在法国,1月16日,人类权利同盟在巴黎开会。出席会议的巴黎大学教授和其他一些知识分子致信法国政府,要求宣告日本是侵略者,要求法国政府在国联中主持正义,援引国联盟约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

所有这些国家都使十九国委员会对日本态度趋于强硬。2月17日,国联特别大会以42票赞成、1票(日本)反对,通过了《国联特别大会关于中日争议报告书》,指责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制造伪满洲国的罪恶事实,要求日本遵照国联已通过的决议,把军队撤到“铁路区域”以内,并定出撤军的方法、步骤和期限。

中国代表接受报告书,但对报告书的某些缺欠表示遗憾,希望国联进一步根据盟约对日本进行制裁。

日本对报告书极不满意。3月27日,日本政府向国联发出退盟通知,并发表了退出国联的声明。

日本退出国联是它在道义和外交上的失败。一年来,日本军国主义的倒行逆施在世界人民面前日益暴露出其狰狞的面目。日本在外交上已十分孤立,才不得不退出国联。而这一举动,更使日本与国际社会对立起来。

中日两国在国联中的外交斗争至此告一段落。但日本的侵华战争,却没有划上休止符。

德国第六届国会——战争贩子希特勒上台

1933年1月的柏林,寒流滚滚,阴森凄冷。形形色色的政变谣言四处流传,一日数惊。28日,执政才57天的施莱彻尔内阁又倒台了。30日11时的钟声刚敲过,在总理府,老军国主义分子、总统兴登堡把总理的印章授予纳粹党魁希特勒。入夜,25000名纳粹党徒如痴如狂地举行火炬游行,旗在火海中狂舞,“恢复帝国光荣”的叫喊声甚嚣尘上。站在总理府窗台前的希特勒望着这幅情景,手舞足蹈,得意忘形,扬言他所建立的第三帝国将历经千年而不衰。这幕闹剧告诉人们,希特勒在德国建立了公开的法西斯专政。

希特勒从20世纪20年代初就从煤钢垄断巨头、企业主联盟及天主教中央右翼等势力处得到大力资助。经济危机发生后,他们进一步加强了对纳粹党的支持。希特勒也竭力讨好有势力的工业界巨头,表示决心“彻底根除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结束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并“集结全民族的政治力量去寻求新的生存空间”。

1929年10月,从美国开始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十分迅猛而惨重。工商企业纷纷倒闭,工业生产猛跌了近一半,全部生产设备中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在勉强运转;800万工人失业被抛向街头,平均每两个工人中就有一人被断绝了生计。整个德国真是天崩地塌,一片灾难。

希特勒依靠垄断资本家提供的资金,趁经济危机扩充实力,他们针对劳动人民对现状的不满,大量印发报纸传单或在各地到处演说,大肆进行蛊惑性宣传。希特勒及其党徒声称德国经济危机是政府无能的一个证明,向工人许诺消灭失业,增加工资,向农民许诺禁止拍卖土地,把自己打扮成民族利益的代表,把法西斯主义标榜为“国家社会主义”,用“社会主义”旗号来掩盖其本质,而且诡称德国人民的苦难是凡尔赛条约、犹太人和布尔什维克造成的,煽动沙文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欺骗了千百万容易轻信的追随者。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当上了德国的总理,德国的也是人类的灾难就此降临。

希特勒上台仅28天,就制造了臭名昭著的国会纵火案。 2月27日,一群纳粹冲锋队员点火焚烧了国会大厦。希特勒政府马上发表公告,反诬国会纵火案是共产党干的,是共产党发动武装暴动的信号,并以此为借口,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其中包括当时正在德国的国际工人运动的杰出活动家季米特洛夫。短期内,20多万人被投入监狱或遭残杀。3月,希特勒正式宣布取缔共产党,并强迫国会通过一项名为“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的所谓授权法,授予希特勒可以不受宪法约束,有制订任何法律的权力。至此,议会民主这块遮羞布被撕得粉碎。5月,希特勒下令解散工会,6月和7月,又取缔和解散社会民主党以及其他一切资产阶级政党,宣布纳粹党为惟一合法的政党。次年8月兴登堡死后,希特勒自任总理兼国家元首。希特勒挥舞沾满血污的手,狂妄地宣称: “在今后1000年中,德国将没有其他革命。”

前苏联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大规模肃反运动的开始

1934年1月26日。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彩旗林立,洋溢着欢庆的气氛。前苏联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今天正式开幕。

斯大林来了,迈着其特有的沉稳的步子。全场近2000名代表起立,报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位党的总书记致敬。掌声长达10分钟,这是大会事先约定的程序之一:按照程序,每个政治局委员上主席台时,代表们应鼓掌2分钟。

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当来自列宁格勒的政治局委员谢尔盖·米罗诺维奇·基洛夫走上主席台时,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这不是那种例行公事式的鼓掌,而是发自内心的情绪的流露,其持续时间之长远远超过了规定程序。

基洛夫微笑着向代表们招手致意。斯大林似乎有点不大自在。其他政治局委员面露惊讶之色,其中伏罗希洛夫元帅不知出于何种心情,重重地“哼”了一声。

基洛夫确实有许多值得代表们爱戴的地方。他那艰难坎坷的生活经历,既令人同情,又让人钦佩。

1886年3月27日,基洛夫出生于维亚特卡省乌尔茹姆城的一个贫困家庭。原名叫柯斯特里科夫,“基洛夫”是他参加革命后的化名。4岁时父亲出外谋生,再也没有回来,音信全无;7岁那年母亲不幸逝世,失去双亲的他被送进了孤儿院。这些,既磨炼了基洛夫刚毅正直的个性,又养成了平易近人、富有同情心的性格。从少年时代起,他就投入了反对沙皇专制的斗争。18岁加入了列宁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长期的革命活动中,曾4次被捕入狱,坚贞不屈的基洛夫,革命意志更加坚定。

十月革命后,基洛夫的工作调动多次,职位也不断升高,所到之处,都留下了闪光的业绩。在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镇压白匪叛乱的斗争中,担任阿斯特拉罕边区临时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南方集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的他,胜利地领导了著名的阿斯特拉罕保卫战。1921年7月当选为阿塞拜疆党中央书记,为尽快恢复被破坏的巴库石油工业立下了汗马功劳。4年后,他被派往列宁格勒,那里是托洛茨基反对派和季诺维也夫“新反对派”的重要据点。基洛夫在这里充分展示了出色的演讲能力和组织才华。他依靠党组织和广大群众,摧毁了曾让联共(布)中央和斯大林头疼的新老反对派。他注意发展生产,关心群众疾苦,使列宁格勒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他鼓励部下提建议,搞创新,大胆提拔优秀的实干家,许多其它城市的专家、干部都想调到列宁格勒工作。他懂得如何接近群众,吸引群众,在当时政治局委员中,敢于到工厂去直接面向工人讲演的,唯有他一个,而且像他那样口才出众的也找不出第二个。1930年,担任列宁格勒州委第一书记和联共(布)中央西北局书记的基洛夫,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晋升为政治局委员。

使代表们倾心于他的不仅仅是这些,还因为基洛夫具有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精神,这在个人迷信抬头、随波逐流盛行的年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30年代初,发生了柳京集团反对斯大林的事件。柳京等人是联共(布)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因为对斯大林推行全盘集体化的农村政策,造成生产歉收,农民生活水平下降不满,对党内压制不同意见愤慨,而组成了一个秘密的反对派小组。柳京起草并散发了一份长达200页的纲领,详细阐述了他们的观点,提出要改革现行政策,多考虑工农的切身利益,扩大党内民主,停止迫害活动,并把斯大林称作是俄国革命的恶神,不推翻其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形势就不可能好转。柳京集团的成员因此而被逮捕,斯大林怒不可遏地要把他们处以极刑。

在先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全会上,不少人虽然不赞成斯大林的意见,但却默不作声。这时,基洛夫挺身而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不能同意斯大林同志的意见,因为,如果布尔什维克对党内持不同意见的人处以死刑,那将是一场灾难。”基洛夫在列宁格勒摧毁反对派组织时,不仅没有采用镇压政策,而且还给他们中的许多转变态度的人恢复了党籍。他的发言义正词严,并引证了当年列宁处理党内矛盾的意见和做法。结果,支持基洛夫意见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不难想象,斯大林这个说一不二的领袖的自尊心受到了多么大的打击,但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上,作为个人只得服从。于是,柳京等人虽保住了性命,但被开除了党籍,流放到边远地区。

这次代表大会开了整整半个月。开幕式上那过于热烈的掌声,只是表明基洛夫威望跃升的一个序曲。会议期间,有一批身居要职的官员甚至私下议论,撤换斯大林的总书记位置,由基洛夫取而代之。他们把这意思告诉了基洛夫,基洛夫并没有任何欣喜的表示,而是冷静地拒绝了。又有一些州委书记来找基洛夫,请他向斯大林转达代表们的意见,包括其不够民主,过于粗暴,不能耐心听取同志们的批评和建议等。基洛夫请他们有意见当面向总书记去提,因为:“这是你们应有的权利和义务。”那些地方官还想说服基洛夫,这时斯大林刚巧经过这里:“你们在谈什么?”他不禁问道。刚才还振振有词数落斯大林种种不是的州委书记们,一个个面面相觑,有的吓得脸都白了。基洛夫坦诚相告,把这些代表要提的意见说了出来。斯大林既吃惊又感动,他用手拍着基洛夫的肩膀说:“你是我真正的朋友。对此我将永记不忘。”

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委员的表决票数,是人心所向的一个晴雨表。基洛夫只差3票就是满票当选,位居候选人所得票数的前列,而反对斯大林当选的有270票左右。未等最后结果出来,负责检票的代表就慌了,检票委员会主席扎东斯基赶紧向负责整个大会组织工作的政治局委员卡冈诺维奇报告。斯大林的忠实支持者卡冈诺维奇急忙下令,不准照实公布,将大部分反对票计算成赞成票,并予以销毁。最后大会公布的选举结果是,斯大林和基洛夫都只差3票就是满票当选,并列候选人所得票数的榜首。

在随后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基洛夫不仅继续担任政治局委员,还当选为党中央书记和中央组织局成员,成为无可争议的党的核心领导成员。

由于列宁格勒那里还有一些重要的事务缠身,基洛夫没有按照惯例,留在莫斯科出任新职。在他返回列宁格勒不久,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由此引发了他同斯大林和部分政治局成员的激烈争论。

事情是由食品配给制引起的。当时食品供应由中央统一调配,常常因食品匮乏加上计划不周而不能正常运转。在这年春夏之际更是糟糕透了,列宁格勒自身的食品储备已全部用光,可是中央还没有新的补充来。眼看工人们忍饥挨饿,于心不忍的基洛夫未经莫斯科允许,动用了列宁格勒军区不动库存放的部分食品,以解燃眉之急。

消息传到莫斯科,政治局开会讨论此事。基洛夫在会上作了解释,并表示他只是借用一下,一旦得到新的补充就立即归还。“你没有权力把部队仓库的食品搬到工厂的柜台上!”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元帅对基洛夫插手他管辖的领域大为不满,进一步攻击说:“你这样做是想在工人中赚得廉价的声誉。”基洛夫忍受不了这样的侮辱,拍案而起:“如果政治局想要工人提供产品,那首先就得让工人填饱肚子。不给马吃草,还要马儿跑,这是什么权利和义务!”“据我所知,列宁格勒的食品供应并不是最困难的,那里的‘马儿’已经吃到了超过国内中等水平的‘草’。”内外贸易人民委员米高扬慢条斯理地说。基洛夫随即列举了列宁格勒工业产品的增长远远超过其它地区的事实,接着说:“工人们用这来换取那一点补充食品,恐怕是绰绰有余的吧。”

主持会议的斯大林,冷不丁插上一句:“这么说来,列宁格勒的工人就一定要吃得比其它地区的工人好,中央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不执行了吗?”对食品配给制早就有不同意见的基洛夫,忍不住顶撞起斯大林来:“我认为,早就该取消配给制了,应该让我们的工人吃得像样些!”

政治局会议不欢而散。然而,关于食品配给制的争论还在继续。在政治局会议上受到众人指责的基洛夫,却在当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得到了大多数中央委员的支持。全会通过决议,从明年元月1日起,取消实行了4年的食品配给制。全会还讨论了基洛夫应尽快到莫斯科上任党中央书记,以便领导由他倡议的改革的问题。

从年初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到11月的中央全会,标志着一颗跃起的政治新星正在前苏联冉冉升起。48岁的基洛夫,正是这样一颗耀眼的明星。然而,尚未进入“知天命”之年的他,并不知道危机,一个招惹杀身之祸的危机,正无情地向他袭来。

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1935年1月初的黔北,寒气袭人,红军陆续进入素有“黔北锁钥”之称的遵义城。在这里,红军得到了一次较长时间的休整。这时,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商议,由王稼祥向中央提出,要在遵义召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以讨论重大事宜,提议得到了同意。

国民党第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是当时遵义城中最好的住宅。红军进占遵义后,这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建筑成了红军总司令部的驻地。

1935年1月15日,中国共产党党内随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领导人、各军团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重要人物共20人聚集到了这座主楼二楼的会议室,参加了这个会对中国革命的未来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参加会议的人员是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博古,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凯丰),红军总部、各军团负责人及其他领导:邓小平、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和担任翻译的伍修权列席会议。

会议的主题,一是“决定和审查黎平会议所决定的暂时以黔北为中心,建立苏区根据地的问题”,二是“检阅在反对第五次反'围剿'中与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

首先是博古作主报告,他对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军事问题作总结,将没有粉碎国民党的第五次反“围剿”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客观因素。

紧接着周恩来作副报告,他从客观方面对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军事战略战术和指挥问题进行分析,着重检讨了主观方面的错误,并承担了自己作为“三人团”成员之一在军事指挥上应负的领导责任。

随后,张闻天作反报告。反报告击中了“左”倾冒险主义者的要害,既讲原则又有策略地为遵义会议定了基调。三个报告完毕,第一个发言的是毛泽东,在一个多小时的发言中,毛泽东首先表态不同意博古的报告,接着又具体分析了敌人的一、二、三、四次进攻时,红军为什么能够取胜,而在敌人的第五次进攻时红军为什么会失利的原因。

毛泽东还批评了李德的错误指挥,只知道纸上谈兵,不考虑战士要走路,要吃饭,也要睡觉,也不问走的是山地、平原还是河道,只知道在战略图上用笔一划,限定时间打,当然不好,这实际上是一种瞎指挥。

朱德发言说,如果再继续这样的领导,我们就不能再跟着走下去。

随后,周恩来在发言中明确支持毛泽东等人的正确意见,他倡议毛泽东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来工作,重新指挥红军。这一倡议得到了与会多数同志的拥护。

最后,形成遵义会议决议:(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2)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3)常委中再实行适当的分工。(4)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遵义会议完毕后,中常委即分工,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遵义会议从实际上纠正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单纯防御军事路线在中央的统治,取消了这个错误路线的执行者博古、李德在党和红军中的绝对指挥权,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军事路线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实际上也改变了共产国际制定、王明等代表贯彻的“左”倾政治路线,开始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对党中央的领导。

遵义会议为什么会开得那么成功?主要是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正确开展了党内斗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从遵义会议开始,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到了正确贯彻。”遵义会议开了三天,这三天,后来被称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天,它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是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的军队历史上的一个转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结束了长征以来“左”倾错误的阴霾,迎来了走向胜利的曙光。作为我们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历史经验。第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是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最根本的经验。第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走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这是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基本经验之一。第三,在复杂的局面下,首先抓住最重要的问题,解决最突出的矛盾。这是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又一条基本经验。第四,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开展党内思想斗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这是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另一条重要经验。第五,在敌强我弱、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定革命的必胜信念,保持和发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是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又一条重要经验。回顾和总结这次会议的历史功绩和宝贵经验,对于今天我们正在昂首阔步进行的新长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瓦窑堡会议——中共领导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12月17~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召开的。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我国东北后,又发动了“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而国民党政府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淫威,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先后与日军签订了“秦土协定”和“何梅协定”,实际上把包括北平、天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了日本。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10月1日正式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公开发表。这个宣言是根据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反法西斯人民统一战线的精神提出的。宣言呼吁各党派各军队和各界同胞停止内战,集中力量一致抗日,并建议组成统一的国防政府和在国防政府领导下的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爆发了“一二·九”运动,1万多名学生举行抗日示威游行,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在此期间,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11月下旬,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所派代表张浩(林育英)回到陕北,向中共中央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内容。

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迫切要求对日本进攻以来的国内形势作一次正确的分析,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策略和政策,纠正严重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为此,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决议,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有: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刘少奇、秦邦宪(博古)、彭德怀、邓发、凯丰(何克全)、李维汉、吴亮平、张浩(林育英)、杨尚昆、郭洪涛等10多人。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要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联军和国防政府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那种认为不可能争取民族资产阶级与中国工人、农民联合抗日的“左”倾关门主义的观点,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会议通过了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指出: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和卖国贼头子蒋介石,并指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

会议还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提出红军行动的战略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和猛烈扩大红军。

会后,毛泽东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的精神,于12月27日,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历史转折时期,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治策略方面的基本经验,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

全苏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颁布前苏联第三部新宪法

1936年底,前苏联颁布了新宪法。这是继1918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和1924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之后,苏维埃国家历史上的第三部宪法。

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中期,由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的完成及五年计划的实行,前苏联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工商业中的私营经济被消灭了,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农村中的富农经济也被消灭殆尽,个体小农经济被集体所有制经济取代,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为前苏联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此相适应,前苏联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剥削阶级已不复存在,工人阶级、集体农庄农民和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知识分子成为前苏联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第一次出现了消灭阶级对抗的社会。同时,由于中央政府的大力帮助,一些原来发展比较落后的民族地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进行了经济及社会改造,一种新型的民族关系逐步形成。这些变化被视为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取得的巨大成就,因此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1935年2月6日,根据全苏苏维埃第七次代表大会作出的特别决议,决定对宪法进行修改和补充,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等方面发生韵变化。第二天,在前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组成了31人的宪法委员会,负责起草前苏联宪法的修改草案。斯大林任该委员会主席。到1936年5月,宪法委员会完成了宪法起草工作,把草案提交给联共(布)中央审议。联共(布)中央在6月初召开全会并通过决议,基本同意宪法委员会提出的宪法草案,建议召开全苏苏维埃代表大会对草案进行审查。为体现宪法的民主性,6月12日,宪法草案在报刊公布,以供全民讨论。

在近半年的全民讨论中,全国共提出修正和补充建议200余万条。这些建议经省、边区和加盟共和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归纳,上报宪法委员会。

1936年11月26日,全苏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的核心工作就是审查和通过新宪法。在历时6天的讨论中,56名代表发了言。斯大林在会议开幕当天作了《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他列举了自上一部宪法制定至今前苏联社会的变化,归纳出新宪法草案的6个特点,指出了新宪法的意义,说它“对资本主义各国人民来说是行动的纲领,而对前苏联各族人民,却是他们斗争的总结,是他们在为人类解放斗争的战线上胜利的总结”。

12月1日,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新宪法草案。同时委托由220人组成的编纂委员会,参考全民讨论结果和本次代表大会讨论情况,在3天内确定宪法最后文本,提交代表大会审核。

1936年12月5日,代表大会经过逐条表决,一致通过了前苏联新宪法并决定在近期内举行最高苏维埃选举。同日,大会还决定12月5日为全民的节日。

新宪法分为前苏联社会结构,国家结构,前苏联最高国际权力机关,加盟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前苏联国家管理机关,加盟共和国国家管理机关,自治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的地方机关,法院及检查机关,公民的基本权利及义务,选举制度共13章146条。它规定,前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其全部权力属于城乡劳动者,由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行使。前苏联是联盟国家,它由平等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按自愿原则组成,每一加盟共和国均有自由退出前苏联的权力。前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为最高苏维埃,由联盟苏维埃与民族苏维埃两院构成,其成员由公民直接选出,任期4年。凡年满18岁的前苏联公民,不分种族和民族、性别、信仰、教育程度、社会出身、财产状况等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新宪法颁布实施后,前苏联党和人民立即转入按新宪法进行前苏联最高苏维埃选举的准备工作。1937年7月,前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批准了前苏联最高苏维埃选举条例,确定选举于当年12月12日举行。

1937年12月12日,前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选举如期举行。选民表现了很高的政治热情,在9400万名选民中,参加投票的有9100万人,占选民总数的96.8%,共选出前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和民族院代表1143名,共产党员与非党人士的比例约为3.2:1。1938年1月12日,在前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上,选出了由24人组成的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米·伊·加里宁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1936年的前苏联宪法确认了社会主义社会已在前苏联建成,是反映三十年代前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一系列基本问题认识的重要文件。

意德政治联盟会议——柏林——罗马轴心形成

1936年9月的一天,在罗马的墨索里尼寓所里,墨索里尼和他的女婿、意大利新任外交部长齐亚诺正在兴致勃勃地讨论意大利对外政策。

齐亚诺告诉他的岳父,他刚刚派遣了一名名叫安富康的外交官访问了德国。希特勒对这次访问很重视,他亲自接见了安富康,表示希望德意两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墨索里尼连连点头表示赞许,他告诉齐亚诺,他越来越感到意大利与英法的国际利益是难以协调的,意大利在国际事务中不可能指望它们的支持。相反,在意大利征服埃塞佣比亚的战争中,德国人对意大利很友好,现在两国在支持佛朗哥对共产党人的战争中又站在一起。因此,他认为意大利应该调整对外政策,实现与德国的全面和解,加强与德国的合作。

在这次谈话中,墨索里尼表示,一旦时机成熟,可以考虑建立意德政治联盟。

几天后,这个时机就来到了。

9月23日,希特勒派他的心腹汉斯·弗朗克访问意大利。在罗马,弗朗克拜会了墨索里尼,向他转达了希特勒的问候,并说:“元首非常重视与意大利的关系,他强调在目前局势下德国和意大利保持密切合作是极为重要的,他十分赞赏您领导的意大利在欧洲事务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他并邀请您来德国访问,并保证为您安排盛大的欢迎仪式。”

听了弗朗克的话,墨索里尼心花怒放,尔后又陷入沉思,希特勒强调加强德意合作,显然对目前的德意关系现状不满。意大利要加强与德国的合作,必须有所行动。

意大利与德国虽然都是法西斯国家,但关系一直并不融洽,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两国都对它们的邻国奥地利虎视眈眈,试图占为己有。

希特勒在掌权之前就公开告诉世人,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包括所有日耳曼人在内的大德意志国家,这首先包括以日耳曼人为主要居民的奥地利。纳粹政权一建立,这个计划就开始实施。德国妄图吞并奥地利,公然违反《凡尔赛条约》和《圣日耳曼和约》,严重威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国际秩序,遭到英法的强烈反对。在围绕奥地利问题的国际斗争中,意大利站在英法一边。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后,他梦想恢复意大利在罗马帝国时代的“伟大”和“光荣”,建立一个囊括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新帝国。在这项扩张计划中,吞并奥地利必不可少。奥地利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一旦夺取奥地利,意大利就可以长驱直入巴尔干和中欧。相反,奥地利一旦被别的大国占有,就会堵死意大利向巴尔干扩张的通道。因此,意大利支持英法,反对德国与奥地利合并。1934年7月25日,德国策划奥地利纳粹党徒发动政变,枪杀奥地利总理陶尔菲斯,企图乘机吞并奥地利。墨索里尼闻讯后,立即向意奥边界地区派出4个师的兵力,向德国显示实力,迫使德国暂时放弃夺取奥地利的计划。

此刻,墨索里尼感到,现在是他必须作出选择的时候了。如果选择与德国站在一起,他必须放弃奥地利,听任德国在奥地利的一切行动;如果他不肯放弃奥地利,将难以继续取得希特勒对意大利的支持,意大利在国际上将更为孤立。他在与心腹们商量后作出决定,放弃对奥地利的要求,以此作为与德国结盟的代价。

但是,墨索里尼并不愿屈尊前往德国,亲手将这份厚礼送给希特勒。这位狂妄自大的法西斯狂人的内心根本看不起希特勒,他曾对部下说:“希特勒是个小丑,也许还有点疯癫,毫无才智,缺乏生气。”因此,他决定派自己的女婿齐亚诺作为他的特使去访问柏林。

1936年10月21日,齐亚诺一行访问柏林,与德国外长牛顿特进行了几次会谈。齐亚诺告诉德国人,墨索里尼已作出决定,不再反对德国对奥地利的要求。这一表态使希特勒大喜过望,在他的指示下,德国外交部迅速与齐亚诺就划定各自在中欧和巴尔干地区的势力范围达成协议。

10月24日,希特勒在位于德奥边境的阿尔卑斯山麓的伯希特斯加登的别墅,会见墨索里尼的这位特使。会谈中,希特勒兴致勃勃,高谈阔论。他首先不忘吹捧那位不可一世的意大利法西斯领袖,称他为“世界一流政治家,谁也比不上他”。接着,他又恶狠狠地扬言,只要意大利与德国联手,英法根本不在话下。并且,他告诉齐亚诺,如何对付西方国家:“我们必须施展的手法所依赖的策略是反对布尔什维主义。许多国家因为害怕原日耳曼主义或意大利帝国主义而对意德友谊心存疑惧,因而想加入对方阵营中去。事实上,如果它们看到意德同盟是国内外反对布尔什维克威胁的屏障的话,它们就会和我们站在一起。”

在齐亚诺结束德国之行时,德国和意大利正式签订一个秘密协定,内容为德国承认意大利兼并埃塞俄比亚;意德两国共同支持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权,并加强对西班牙的军事援助;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一致立场;在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划定两国势力范围。

墨索里尼对齐亚诺的德国之行非常满意,他来到米兰,发表一篇轰动一时的讲演,他大言不惭地宣称,这次齐亚诺对德国的访问,标志“新的时代已经开始”,“这条从罗马到柏林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他鼓吹,欧洲国家应当围绕这个“轴心”进行合作。

从此,人们就把德意法西斯集团称为柏林—罗马轴心。

就在齐亚诺访问德国的一个月后,日本与德国在柏林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这标志着日本也加入了德意法西斯集团。

柏林秘密会议——决定德国的未来命运

1938年9月29日至30日凌晨,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国家领导人签订了一项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达成这一决定的是英、法、德、意四国领导人,他们毫无顾忌地将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排除在外。这项协定以他们举行会议的城市名字命名,在历史上称为《慕尼黑协定》。

1937年11月5日下午,柏林举行秘密会议,决定德国未来的政策。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国家元首希特勒外,其他成员大都是军人。有作战部长勃洛姆堡元帅、陆军总司令弗立契上将、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上将、空军总司令戈林上将,此外就是外交部长牛赖特。这个时候,希特勒忠实的外交部长、香槟酒商人出身的里宾特洛甫还没有上任。

此时,纳粹上台已有五年时间。希特勒认为,在这五年中,德国的实力和军备都已经取得了在欧洲大陆的领先地位。但是,德国的未来不能靠经济上的自给自足方法,也不能用增加在世界工商业中份额的办法来保证,关键是地域问题,是争取德国“生存空间”的问题。因此,解决的方法就是要扩张德意志帝国的疆界。

会议的结论是,扩张的第一步就要立即调整大德意志帝国,使其扩张到中欧。从那里,德国就能够取得粮食供应、原料和人力,作为进一步向东——向波兰和乌克兰富饶的土地进行军事远征的准备。因此必须把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弄到手,作为更大征服的前提。

1938年3月,奥地利被吞并,成为德国的一个省。

奥地利是在希特勒的武力威胁下被吞并的。同时,这个吞并过程又是以不发一枪的所谓“和平”方式完成的。对奥地利的吞并使德国的领土扩大了17%,人口增加了10%,工业生产能力提高了4%~5%,播种面积提高了30%。德国也因此控制了中欧的战略要地,并且可以在公路、航运、铁路各方面对整个西南欧的交通进行军事上、经济上的控制,形成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战略包围。希特勒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而英、法、美对此除了故作姿态的虚弱抗议之外无所作为。到4月初,英、法、美相继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撤回了驻奥地利使馆而代之以驻维也纳领事馆。软弱的国际反应鼓励了希特勒的野心,他把扩张的下一个目标直指捷克斯洛伐克。而且,希特勒早巳选定就拿苏台德地区日耳曼少数民族问题开刀。

捷克斯洛伐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奥匈帝国的基础上新生的国家。根据《凡尔赛和约》,战前的奥匈帝国被6个国家所继承,除奥地利和匈牙利以外,还有新生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此外,意大利和波兰也从原奥匈帝国得到了一部分领土。

新生的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1400多万人口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共有950多万。此外,国内还有500多万少数民族,其中又以日耳曼民族为主。当时,捷克境内的日耳曼人大约350多万,集中居住在捷西部与德国接壤的苏台德区。苏台德地区位于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的边境,是一个浅山区,这里以及周围的山区在对德防御上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也是捷克久已经营的对德小马其诺防线的一部分。

虽然苏台德区居住着近300万讲德语的日耳曼人,但在巴黎和会上,捷克斯洛伐克的创始人,第一任总统马萨里克和当时的外长贝奈斯(慕尼黑协定签订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还是坚持认为,新的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需要一道天然的山脉边界作为防御之用,而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已形成了一个不应拆散的历史的和经济的单位。况且,他们还强调,由于在许多地区捷克斯洛伐克人和日耳曼人都杂居在一起,所以不能按照明确的语言界限来划分边界。就这样,马萨里克和贝奈斯赢了这一个回合,将苏台德区划归捷克。而在得到苏台德区的同时,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就必须正视这一地区复杂的“少数民族”问题。

当然在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的日耳曼人除了在历史上曾经作过神圣罗马帝国的臣民之外,从来没有处于德意志帝国的统治之下。但是,领土的变更仍然使他们日耳曼民族属性的认同感受到了冲击。毕竟与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奥匈帝国不同,在捷克斯洛伐克,他们成了少数民族!

但是,即使这样,在捷克斯洛伐克历史的头15年,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还是很少制造麻烦的。他们也确实得到了比中东欧其他少数民族较好的待遇。与其他国家里的少数民族的情况相比,他们的不满情绪是较少的。但是,自从希特勒上台以后,这种不满的情绪马上就被煽动发展起来。他们以苏台德德意志人党为代表,领导人就是康拉德·汉莱因。从1933年起,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就开始和德国纳粹党保持联系,并且接受德国纳粹党的经费。

到1938年的前后,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看起来就更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纳粹党,而汉莱因也更像一个苏台德地区的“小元首”。就在1938年的3月,在苏台德区举行的庆祝奥地利并入德国的游行中,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党徒们拥向汉莱因的座车,为的就是哪怕摸一摸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