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3 18:17:42

点击下载

作者:刘千桂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互联网+产业

互联网+产业试读:

滴滴出行,行走的大脑

靳帅帅“互联网+出行”市场从出租车打车市场逐渐向出行各个领域渗透,包括专车、拼车等,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其渗透速度。在发展过程中“滴滴出行”无疑是“互联网+”分享经济的代表,在三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互联网一线企业。“互联网+出行”既是新业态又有新问题,在给用户带来惠利的同时,产业背后的行业规范不完善、监管缺位等问题逐渐显露。

一、“互联网+出行”概述(一)“互联网+出行”业态环境

2015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特别致辞中指出,目前全球分享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创新,门槛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2015年11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分享经济进入了国家级的发展战略规划。“分享经济”又被称作“共享经济”,是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新方式,是通过互联网等媒介达到供求双方的直接连接,打破时间、空间、信息三维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因分享而创造价值,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享经济正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在很多本质上可以归结为C2C(Customer To Customer,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供需服务的服务中,互联网正在消除一切中间渠道,包括公司和供应链。分享经济的本质在于为需求提供了直接的、无限的供给。换言之,在分享经济时代,供给唾手可得、无处不在。

分享经济本来是舶来品,随着国外Uber(优步)、Airbnb(空中食宿)等分享经济的鼻祖纷纷进入中国,分享经济在中国也刮起了一阵旋风。事实上,在我国,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服务并不是最早的分享经济的代表,2003年上线的淘宝网,便是分享经济的先行者。以淘宝网为平台,聚集众多零售商,为消费者提供商品。互联网为消费者搭建了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信息桥梁。

自2006年出现首家专业租车网站以来,中国在线出行服务行业经历了“线下重资产+线上服务”向“互联网+分享经济+轻资产重服务”的转变,同时也实现了PC(个人计算机)端向移动端的场景转变。2012年起移动端用车服务模式大量涌现,主流的服务模式包括租车、拼车、代驾、出租车、专车(快车)、定制巴士等。移动互联网技术成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普及应用为移动智能出行提供了基础,不论是国外的Uber,还是国内的滴滴,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乘客“路边招车”、司机“扫大街”的出租车运营方式,这些由市场孕育而生的“互联交通管理服务商”不仅为乘客出行带来了便利,也降低了出租车空车率,受到用户欢迎,覆盖率迅速由一线城市延伸到了三、四线城市。

根据艾瑞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移动端出行服务用户乘客数量总计接近4亿人,达到3.99亿人。而据易观智库《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盘点预测专题研究报告2016》,报告分析认为移动出行市场在2015年全面爆发,市场规模达到681.6亿元,预计到2018年移动出行市场规模将达到1675.7亿元。

可以说,“互联网+出行”抓住了目前出行市场的痛点,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常住人口约为3000万人,而汽车保有量为500多万辆,在远远无法满足出行的情况下,交通拥堵情况十分严重。因此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使得“互联网+出行”成了市场的爆发点。(二)“互联网+出行”产业特征

互联网作为新媒介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去中心化”,“互联网+出行”平台同样也是去中心化的,表现为不是由一个人或者由一个中心的操作师去调度全程。正是由于没有中心,所以它可以就近在任何一个区域内高效地促和。因此“互联网+出行”有以下特征:

第一,实时导航。采集车辆起讫点信息、实时行驶信息以及路段实时交通信息,基于实时预测、全城与全局优化,为车辆提供个性化、实时化的导航服务,为拥堵情形提供局部交通疏导与行驶方案,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第二,服务供给实时调度。借助云平台超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识别供给能力在不同区域与时段上的不平衡分布,预测不必要的供给短缺与过剩,将闲置的碎片化交通服务供给进行整合,并实施动态调度,为交通网转变为增值服务网奠定基础。

第三,出行者互动互助。服务平台有助于交通网和社交网的融合,为乘客提供“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全过程的人性化服务。以拼车为例,在动态的叫车过程中,服务平台集中调度并优化司乘适配方案,达到最优化状态。另外,社交媒体的兴起,为乘客分享体验和发表意见提供场所。通过文本分析,有针对性地识别用户偏好,在此基础上,设计推荐算法,为合理选择出行方案提供便利。

第四,服务监管。服务平台能够对出行服务实现全程的监管,为评估司机信用与服务质量提供量化的依据。多源异构数据采集与融合技术,能够多维度、全生命周期地展示司乘人员的状态,是实现资质认证的基础。此外,基于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反作弊监控。例如,针对司机与乘客刷单等一系列恶意行为,通过数据挖掘,甄别交易信息的真伪,设计出误伤率低的智能化反作弊算法,从而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第五,移动支付。基于相对成熟的数字加密和安全交易技术,通过完善行业标准,建立移动支付生态环境。与服务平台的计费系统衔接,可以实现基于远程ID(身份识别)的线上支付,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百度钱包等。

第六,服务可达性。鉴于我国数字鸿沟指数居高不下,网络约租亟待考虑弱势群体在信息技术使用方面存在的差距。为此,可以借助可穿戴设备、语音识别或可视化等技术,改进软件的功能与性能,提高系统在各种情境和环境下的可用性及易用性。(三)“互联网+出行”市场细分“互联网+出行”市场开始之初,由原始形态的互联网售票开始逐渐向真正的出行市场渗透。目前“互联网+出行”已经囊括了众多出行场景。其中不仅包括模式已经较为成熟的出租车、专车、快车,而且包含了代驾、顺风车、大巴车,甚至在向公交出行领域渗透。此外在2015年下半年滴滴出行发布“滴滴车站”,乘客和司机通过滴滴快的在线上完成呼叫服务后,滴滴线下提供车载运输服务,用于解决特定站点人流量密集的出行需求。

在可预见的未来“互联网+出行”的市场会继续细分,涵盖出行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包括用户的日常出行需求,还将包括货车、长途客车、房车,甚至轮船、飞机。在互联网时代,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因为信息屏障的打破,即使是较少的需求汇集在一起也将成为巨大的市场,即长尾理论所阐述的现代市场规律。

二、滴滴出行APP产品运营分析(一)产品定位

2012年,滴滴打车软件在北京中关村诞生,并于9月9日正式在北京上线,此后便与正在火热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行业相互交融,不断激发创新灵感。目前,滴滴每天为全国超过1亿用户提供便捷的叫车服务和更加本地化的生活服务。

在滴滴上线之初,平台为用户提供线上打车需求发布功能,线下乘车再由线上完成支付的O2O闭环模式,解决了用户乘车需求与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匹配的供给结构问题,成为用户与司机供需信息交流的平台。但滴滴的平台又不同于购物网站平台的信息聚合,它依靠LBS(基于位置服务)与数据分析定向向最合适的司机发布需求的方式,使得平台得以高效运转,用户得以高效出行。

随着滴滴在出租车领域奠定用户基础,其于2014年9月3日迈出了关键的一步,V3.1版本“专车”功能上线。在出行领域从“深耕存量市场”向“开始发展增量市场”转变。滴滴开始向用户的不同场景进行覆盖,专车主要用户群体定位于对出行乘车有品质要求的人群。专车功能的上线不仅细分了出行市场,而且大大补充了司机用户数量,进一步满足了用户的出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司机用户数量较少的缺陷。

2015年5月27日滴滴推出了V3.9版本,新增快车、顺风车、代驾功能。进一步将出行市场细分。快车定位于廉价版的专车,为用户提供了更加高效且经济的出行方式。而顺风车则是瞄准在上下班、节假日出行高峰期用户出行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满载率。代驾车则是针对饮酒后等场景所设置的服务类型,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出行方式。

2015年9月19日,滴滴推出V4.1版本,新增巴士服务,定位人群为拥有固定线路的上班族,增加了载客数量,减缓了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车的运载压力。该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为选择出行的人群进行线路规划,节省了出行成本。

2015年9月9日,在滴滴成立三周年之际滴滴打车正式公布了全新品牌和标识,“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并启用新标志——扭转的橘色大写字母D。

经过三年发展,原品牌标识具象化的出租车形象已不能很好体现其业务发展。滴滴已经从单一的出租车软件,成为了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巴士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而一站式的出行平台也正是目前滴滴产品的定位。(二)产品功能设置

1.叫车功能模块

互联网产品优化升级背后的决策来自对用户价值、商业目标、技术实现三者的平衡,而滴滴的产品迭代也反映了背后用户价值、商业逻辑互相融合。

滴滴在2012年上线之初,采用语音下单叫车模式,虽然简单易用,但是缺点也较为明显。用户口音不同、说话不清晰、描述地点不准确等都造成了司机用户价值损坏。更为重要的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用户使用文本下单可以获得结构化数据,对于数据价值提升的认识是由语音下单转变为主要由文字下单的关键因素。

滴滴除了提供实时叫车服务,还提供预约叫车服务,但预约功能并不在主页面功能区,而是在叫车服务选项中,就目前来看,滴滴司机端的用户数量已经足够庞大,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出行。预约功能主要服务于非常规时间段的出行与司机数量较少地区的出行服务。

在抢单模式上,订单根据用户的距离下发,距离近的司机先收到订单;抢单算法更加公平,第一个司机抢单后的N秒内,其他司机也可以抢单,根据所有抢单司机距离用户的距离等参数决定最终的订单归属。

2.支付功能模块

在支付方式上,滴滴采用第三方支付(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支付)和银行卡支付结合的方式。在支付流程上,滴滴更加强调第三方支付,弱化现金支付。此外,用户在使用叫车服务后不必立即进行支付,即使移动支付账户暂缺资金同样可以使用乘车服务,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空闲时间支付,更加方便了用户的出行。

在支付方式中,代金券与红包支付是滴滴支付的重要功能。代金券和红包除了在早期市场推广阶段立下汗马功劳之外,代金券折扣根据时段选择不同的折扣,在非用车高峰期折扣力度更大,一方面培养了用户的用车习惯,另一方面缓解了高峰用车的压力。

3.订单管理模块

滴滴的订单管理模块包括查看订单、删除订单、支付、评价、打电话与投诉功能。查看订单与删除订单给予用户对订单进行管理的权利,使用户对自己的出行隐私更有安全感。投诉功能是订单管理模块的核心功能,作为出行服务行业,滴滴将面对来自用户对服务不满的投诉,此功能也是出行管理平台与用户信息的沟通桥梁所在,也是滴滴产品改善用户体验的重要渠道之一。

评价功能支持5分制打分,支持文字点评;既可以在“我的订单”里投诉司机,也可以在“未上车”里投诉。该评价分数将直接影响司机的接单数量,对分数较高的司机提供奖励措施,对分数较低的司机采取惩罚措施。评价功能是滴滴平台提高线下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4.积分管理模块

滴滴设置积分商城功能区,可以通过积分兑换多种代金券,甚至可以订酒店、换电影票,结合O2O领域,扩展打车应用的使用场景。进一步发展,可以根据收集的用户目的地数据,为用户推荐附近的宾馆、饭店、电影院等,产生更大的想象空间。

与此同时,积分与账户等级直接挂钩,账户等级越高,获得的积分也会越高。因此积分的设置也是出行平台鼓励用户选择滴滴出行的重要措施。

5.其他功能模块

在核心业务功能之外,滴滴同样开发了“绑定常用地址”“通知朋友”“开发票”“应用推荐”等功能。对用户的细节需求不断进行优化满足,是产品深耕用户群体、把握需求的结果,这是对于旨在建设成为入口级的应用必不可少的要求。(三)产品运行系统组成

滴滴出行是移动互联网端一款经典的定制服务智能系统。对技术具有较高的水准要求。用户产生订单,滴滴出行平台将订单传送至司机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推荐算法准确、匹配效率高而且要求计算速度快、推送及时,只有如此才能提升用户质量和活跃度。

滴滴产品运行的系统主要包括:①智能匹配系统;②需求预测系统;③运能测试系统;④用户画像系统;⑤滴米系统。其中智能匹配系统、需求预测系统、运能测试系统是滴滴出行平台核心业务的系统功能组成部分,保障了滴滴出行服务的运转。基于滴滴出行平台的数据优势,用户画像系统根据对用户出行时间、出行线路、出行方式等数据进行分析,刻画出用户的需求画像,为用户提供和推荐更加精准的服务。滴米系统是滴滴出行推出的积分奖励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把握而推出的一种新的调度方式。滴米在司机端是以虚拟积分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司机来说,行驶里程多、道路状况好的“优质单”会扣除滴米,而对行驶里程较少、道路状况拥堵的“劣质单”的司机则会奖励滴米。高效的司机补贴系统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司机的积极性,出租车的运能因此提升不少。基于大数据能够高效地调度订单,也是简单的纯现金刺激并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

滴滴出行运行系统的有效组合是互联网出行相对于传统出行方式的核心优势所在,也是对美好出行方式有效探索的基础所在。

三、滴滴出行APP商业模式分析(一)产品供应链

对于滴滴出行,首先是以技术为驱动的互联网企业,技术是公司的立足之本,是核心驱动力,服务器、产品架构、技术架构等是企业最为重要的竞争力。其次,把握电商平台运营的特点,熟悉其运营模式,熟练应用多种渠道推广产品,是滴滴出行服务链构建的关键所在。

从纵向来看车主和乘客通过滴滴出行构成了纵向的供应链条,从横向来看,在滴滴出行大数据收集和分析、乘客出行以及匹配方面,都存在横向辐射的协同合作。滴滴出行平台目前的业务链条主要分为三块:首先是与车相关的核心业务,例如专车、快车、顺风车等;其次是作为入口级别应用的流量业务,例如滴滴积分商城、广告业务、游戏业务;最后是面向非C端的城市数据整合服务、金融服务、无人驾驶等业务。可以看到滴滴出行的产业链条是围绕其核心业务——与车相关的出行业务所展开的,形成了以用户数量为基础,逐步拓展其非核心业务的模式。

仅就滴滴出行核心业务而言其本质上是信息服务公司,信息处理与匹配是滴滴出行平台的核心功能。用户线上需求信息发布、司机线上接单、用户线下乘车、用户线上支付与线上评价构成用车O2O产业的闭环链条。在整个链条中滴滴出行平台所提供的是信息服务,并未提供传统意义上的租车服务,这也是目前滴滴出行平台与出租车公司最大的区别所在。

就流量业务而言,其积分商城(DiDi商城)是滴滴推出的战略级的电商服务平台。目前已有包括唯品会、百度糯米网、聚美优品、格瓦拉电影、尚品网等数十家企业入驻积分商城,覆盖用户“衣食住”的方方面面。从提供服务的类别我们可以看出,滴滴积分商城是对“出行”业务外的“衣食住”业务的战略补充。

就非C端业务而言,数据业务是其核心所在也是其优势所在。目前,滴滴出行每天处理的数据量已经达到了50TB(1TB相当于春运时期12306网站最大信息量的20倍)的量级。因此对于数据的开发利用不仅是优化出行体验的关键也是滴滴出行平台城市数据服务的价值所在。(二)盈利模式

滴滴出行作为近年来现象级的应用,获得了来自投资方的巨额融资,其中包括腾讯与阿里巴巴。虽然目前在巨额补贴的情况下,盈利状况并不十分理想,但补贴的目的是增加用户数量构建生态基础,在产业壁垒建立后滴滴出行的盈利也为各方所一致看好。

就核心业务而言,不论是出租车、专车、还是顺风车、代驾,滴滴平台通过订单抽成的方式获得盈利。目前每单出行业务滴滴抽成20%,仅此一项每天的收入就在亿元以上。滴滴出行战略投资外面巨头“饿了么”之后,虽然还未在外卖领域有所行动,但未来亦将会是另一个盈利模式。

就流量业务而言,滴滴积分商城作为入口电商平台通过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获得流量费用或置换资源。除此之外,广告业务是滴滴出行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除去“滴滴出行”APP开机大屏的广告之外,打车券广告也是滴滴利用各大社交平台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另外,滴滴出行自媒体矩阵平台与各大商家平台的合作亦是重要的广告收入来源。游戏业务虽然是流量变现最直接的方式,但就目前来看其游戏业务并不是十分理想,滴滴团队已经宣布停止其游戏业务的运营。

就非C端业务而言,城市交通数据业务、金融业务都是重要的收入来源。城市交通大数据业务主要面向规划设计单位、城建局、交通部等单位,而金融业务主要通过司机收入资金(司机收入采用周结模式)沉淀、乘客资金沉淀开展金融业务。虽然滴滴出行目前在研制的无人机技术并未实现商业化,相信此业务在将来也会是其盈利模式的重要补充。(三)发展困境

1.政策困境

2015年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暂行办法》限定了专车的发展定位,采用了严苛的平台、人、车准入条件,强调私家车禁止做专车,并对数量进行管控。可以说伴随着滴滴平台的兴起其争议便一直未间断过,其推出的专车、快车、顺风车业务触碰了传统出租车公司的利益,加之国家尚未出台相关规定对其性质做出明确定义,因此其合法性尚未得到国家的认可。

2.盈利困境

虽然滴滴出行平台目前的盈利模式多种多样,但模式发展相对并不成熟,与其他打车平台的烧钱大战亦在进行。因此在高额补贴过后,面对司机收入下降、用户消费增加,如何稳定市场,形成良性的盈利模式是滴滴平台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3.用户体验困境

滴滴出行在加入专车、快车等模式后,由于司机并未受到专业训练,对路线不熟悉,造成乘客等待时间较长或者司机不认识路线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用户的出行体验,甚至有用户在取消订单之后遭到司机的骚扰。因此以“让出行更美好”为宣传口号的滴滴出行需要继续提升用户体验,让出行更美好。

四、总结

就目前来看,滴滴出行从单纯的出租车信息服务平台到综合出行平台,从供应链到生态圈,滴滴出行并非在做一个垄断实体而是一个健康的生态体系。

在未来,滴滴出行平台将通过与成千上万的出租车公司、汽车租赁公司、劳务代驾公司、旅游公司、公交集团等合作,管理和服务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司机和车主,服务上亿的乘客用户。未来滴滴还将进一步向传统行业渗透,例如进入汽车的售前和售后市场,与汽车厂商、汽车售后市场的服务商共同合作,打通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率,与合作方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

作为一个出行平台应用,未来滴滴出行也将全面涵盖出行领域的各种场景和需求,提高出行效率是滴滴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其当下的发展目标。参考文献

[1]闻博,宋豆.移动支付视阈下新商业模式探究——以“滴滴打车”为例[J].对外经贸,2015(4):101-102.

[2]侯景雷.网络约租车阵痛中前行[J].互联网经济,2015(11):16-19.

[3]王志刚,赵明浩.打车应用:如何从烧钱到赚钱[J].互联网经济,2015(4):12-15.

[4]祁娟,熊燕舞.“互联网+”时代的出行蓝图[J].运输经理世界,2015(11):26-29.

“互联网+出版”,产业新业态

孙晓萌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互联网+”概念,凸显了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通信、交通、餐饮、购物等各种产业在互联网环境中逐渐形成了新的产业格局,探索出了新的商业模式。相比之下,出版产业开始受到互联网冲击的时间更早,应对之路也更加艰难。网络技术的发达使得各种形式的内容获取更加容易,网络资讯的强时效性对新闻类报道形成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资讯和知识的刚性需求不可避免地削减,最终造成出版市场的整体萎缩。

2015年4月,财政部与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推动实现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对产业融合的实施给出了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的公布,再次说明了国家层面对于出版产业的重视以及给予的政策支持,更表明了出版产业在“互联网+”大环境下依然任重道远。

一、“互联网+”对出版产业的重构(一)技术影响阅读行为,需求拉动新兴市场

智能手机及各种移动电子阅读设备在经历了数年的迅速普及化进程以后,目前已经拥有了庞大而稳定的用户规模。这为数字出版市场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而软件方面,数字阅读用户主要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阅读风潮。

第一次数字阅读风潮的主角是阅读类APP。伴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壮大,用户对阅读类APP的需求提升,手机阅读接触率不断走高(图1)。阅读类APP开始着力抢占出版市场,通过个性化的阅读设置、低廉甚至免费的阅读内容和不断优化的阅读体验吸引读者,逐渐成熟后便开始铺设自己的付费内容经营之路。根据豌豆荚提供的下载数据,目前拥有用户量在50万以上的阅读软件不少于20个。2008年诞生的掌阅iRreader,2010年的多看阅读、熊猫看书等APP下载用户已突破千万,其中,掌阅iRreader以1.3亿的安装人次成了最具人气的阅读APP。图1 2008—2015年历年手机阅读接触率数据来源: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此后,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带动了又一次的阅读风潮。随着各种类型的订阅号、服务号的出现,微信除了社交属性外,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的内容生产和推送能力。目前,习惯于在微信上进行阅读的群体越来越庞大。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一小时。其中,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2.63分钟,较2014年的14.11分钟增加了8.52分钟。由电子书到微信文章的转向,也表明了受众阅读习惯上的进一步碎片化。

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是一种倾向于“快餐化”的行为习惯。在这种阅读行为中,人们的阅读几乎没有计划性,阅读目的更多地倾向于消遣娱乐而非学习。这是因为学习型阅读需要读者精力高度集中,并且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而碎片化阅读的特点更加适合内容浅显、以趣味性为主的内容。据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在手机阅读接触群体中,最喜欢的电子书类型为“都市言情”,其后是“文学经典”“历史军事”“武侠仙侠”“玄幻奇幻”等。这一调查结果也印证了上述观点。

无论是设备上的革新还是应用上的创造,技术手段的进步正在引领着人们阅读习惯上的不断变化。而这种新习惯的建立,同时意味着数字出版产业新兴市场的诞生。目前,大多数阅读类APP目前已经和出版社或者网站、作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它们既是内容运营商,也是渠道和平台。这意味着,原本在内容资源方面比较薄弱的阅读类APP已经不甘于占领出版产业链的下游市场,而是更加积极地开拓上游领地,建立更加健全的产业链。就数字出版市场整体来看,这种良性竞争有利于规范出版流程,盈利模式较为清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各阅读平台的过度同质化。(二)“互联网+”在出版流程中的全程参与

所谓“互联网+出版”,不是简单地把互联网与出版产业做一加一的加法。这种结合应该从思维和实践两个方面有所体现:不仅将互联网思维中的开放、共享、互利、互动等元素置入出版产业中,还要切实地运用互联网对出版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

对于读者而言,互联网带来了更加多样的阅读选择。硬件方面,不仅各类手持移动终端支持阅读,专业化的阅读设备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产品性价比不断提升。软件方面,各种阅读类软件不断优化配置,提升用户体验,并且积极搭建自己的内容平台,为用户提供内容上的更多选择。

对于出版机构而言,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更是覆盖了出版的各个环节。在出版物的源头,也就是选题策划方面,互联网为传授双方提供了对话和发现的平台。市场对于出版物的需求和反响在读者的讨论中变得更加具象。去中心化的网络特性为新作者提供了发声的空间。数字化的内容格式为组稿、审稿、排版等过程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由物流、库存等问题带来的成本,同时催生了自出版、众筹出版等新的出版模式。后期的图书营销过程中,互联网更是起到了愈发显著的助推作用。

一个出版物的诞生,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杂过程,互联网的出现,既是对这些环节的简化,也是对这些环节的优化,这正是技术对于产业推进的意义所在。除了对既有模式的改进,物联网对于出版的影响还在于它为出版产业带来的新气象,例如阅读介质的创新、社交元素的融入、个性化的设置等。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出版新模式探索(一)自出版:出版的平民化之路

自出版概念由来已久,但关于此概念具体的界定,业界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在此,自出版是指作者跳过出版社等第三方出版机构的参与环节,直接面向读者受众的出版形式。在此过程中,一切关于出版物的制作、发行、宣传环节皆由作者自行控制。这种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出版内容、主题较自由;其二,作者自主性强,全面把控各个流程;其三,操作全程自助,环节相对简单。

豆瓣阅读是国内较为典型的自出版平台。它为作者提供了作品的展示空间,通过审核的作品,均可拥有自己的展示平台,并定价销售。通常依据作品题材和篇幅进行定价,收入由作者和网站进行分成。

这种自出版的模式,大大提升了出版的自由,降低了出版的门槛。同时由于内容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部分小众需求市场的空白。当然,准入门槛的降低同时也表明作者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因此这种模式与核心市场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二)众筹出版:互联网+出版+金融

众筹模式作为一种资金筹措方式已非新鲜事物,在这种模式中,众筹发起者对投资人做出承诺,根据投资人注入资金的数额给予相应回报,回报的形式既可以是精神上的(如参与制作环节、优先享有作品的权利、与作者进行接触等),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如折扣价格、实物回报等)。出版物的众筹,除了简单的资本运作,还包括了出版物本身的社会属性和价值内涵,并且需要便利的互联网支付手段和可靠的信用体系作为基础。

目前,众筹出版模式已经塑造了许多成功的范例。2013年出版的《社交红利》,在首次印刷之前就通过众筹模式预售了3300本,仅用两周就募集到了10万元书款。2014年,众筹网页面上一个名为“字里行间”的项目创造了出版众筹行业的奇迹:50万元的项目筹资目标,24小时成功众筹100多万元,引发了用户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通过众筹模式,这些作品在面市之前就提前实现了资金的回流,其中一些甚至在出版之前就收回了成本。对于出版社而言,这些未印先卖的书籍,减轻了库存压力。对读者而言,众筹带来了更加优惠的价格和参与出版环节的体验感。多方利好使得众筹出版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比起单向、封闭和静态的传统出版,基于互联网的众筹出版具有互动、开放和参与等特征。众筹出版需要有合理的、具有吸引力的回报,但也需承担相应的风险。网络环境为众筹出版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让待出版的作品像一粒种子一样,在资本的运转和市场运作中生根发芽。这也是出版产业与互联网及金融合理形成的一种模式。纵观目前我国众筹出版的成功案例,从题材上看,其中存在着大量名人出书、互联网题材、创业题材等书目,这些题材本身也是畅销书的阵地,因此它们取得的成功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众筹模式。而目前的众筹平台,如众筹网、追梦网等盈利模式非常单一,多数还处于亏损状态,因此,众筹模式的确为出版物的发行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但它并非出版产业的一剂灵丹妙药。

三、融合与发展:“互联网+”环境中的传统出版

伴随着数字出版的崛起,传统出版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书报刊收入大幅下降,实体书店、报刊亭纷纷倒下,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整个出版产业的萧条景象。为了应对危机,传统出版社、报社等机构纷纷进驻社会化媒体,或与数字出版机构进行合作,尝试着完成数字化转型。“做数字出版就是找死,不做就是等死”的论调成了行业共鸣。

对此,笔者认为,不必将数字出版作为传统出版的对立面。“互联网+”虽然为出版产业开拓了一条新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出版产业要全面转移到互联网阵地而放弃传统出版产业和线下部分。相反地,它可以更好地为线下的产业服务,实现产业价值的进一步增值。当然,这种价值增值要建立在对互联网思维的正确理解和对机遇的正确把握之上。(一)正确理解和运用互联网

互联网对于传统出版机构的利好,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在进行内容的数字化编辑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样重要。

单向街书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实体书店,它不仅借助互联网的东风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同时保证了线下活动的运转。在线上,它不仅局限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营销活动,更推出了“微在”“单读”等一系列风格鲜明、特色突出的APP,并且围绕这些APP展开多方位的推广。仅“微在”为主线的新媒体,就包括了APP、网站、微信公关平台、微博、豆瓣等多个子产品。而线下,有趣的沙龙和咖啡馆的经营为单向街的又一特色。可以说,单向街利用线上线下的融合,有效地建立起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并且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在实体书店遇冷的大背景下,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商业化之路。取得这样的成功,与它对互联网环境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密不可分。(二)把握机遇,实现线上线下互动

敏锐的市场嗅觉对于出版产业来说至关重要,在互联网环境中更是如此。对于新生的出版物或作者,善用网络可以短时间将其认知度提高。而对于已经享有市场号召力的作品来说,新的契机依然可能变成引爆点。2015年7月18日,数万名“稻米”(《盗墓笔记》书迷)聚集长白山,只为赴书中主人公的“十年之约”。《盗墓笔记》系列包括实体书九册,由中国友谊出版社、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在2007年到2011年陆续出版。然而,面对如此轰动性的群体事件,这三家出版社却没有把握住机会,组织相应的活动。

在这次事件中,“稻米”们通过网络自发发起了一系列活动。一位16岁女孩通过网络发起的“万人签名,长白之约”活动,获得了各地“稻米”的热烈响应。这充分说明了互联网对于读者热情调动和事件制造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如果能由出版社出面进行更加系统的组织,相信可以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再一次扩大《盗墓笔记》系列的市场空间。可惜的是,出版社并没有预见到这次事件的价值,把握住这个绝佳的机会。

综上所述,传统出版与互联网环境下的出版不但不是对立的,而且是可以良性竞争、相互促进的。互联网为出版打开了更广阔的内容来源渠道,为出版的各个环节提供了便利。而在竞争更强烈的市场中,传统媒体以往的内容优势逐渐削弱,这就对书籍的视觉效果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质化的内容中,艺术性更强、收藏价值更高的书籍,依然会占有相应市场,甚至更具升值空间。

四、总结

出版产业从业者应该意识到,互联网对于出版产业是一把双刃剑。它为出版带来了新的模式和市场,同时也引起了版权保护、作品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面对互联网浪潮的来袭,出版产业已经在积极调整对策,应对问题。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和排斥都不利于出版产业的持续发展。要开拓“互联网+”下的良好业态,需要从行业角度辩证地看待互联网,在利用互联网服务出版业的同时,尽量避免随之而来的问题。

传统出版进入互联网环境,必然会面对新环境带来的种种困难,但同时也充满了新的机遇。但总体来说,“互联网+出版”是出版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方向。出版行业和出版业管理部门不仅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利用好政策扶持和社会支持,更应当勇于开拓创新,并对国外的成功模式进行合理借鉴和学习,令出版产业在“互联网+”环境下焕发新的活力。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R],2016.

[2]刘彬.众筹:出版行业新思路?[N].光明日报,2015-01-30(9).

[3]范军,沈东山.众筹出版:特点、回报和风险分析[J].中国出版,2015(1):19-23.

网易云音乐,听见好时光

邓秋黄

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国内的迅猛发展,移动音乐作为国内很受欢迎的娱乐休闲方式之一也得到飞速的发展,其中包含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等在内的全用户覆盖的音乐软件,也有类似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等在内的有着较高用户针对性的音乐软件。

一、网易云音乐APP产品分析(一)网易云音乐的UGC属性

网易云音乐是一款专注于发现与分享的音乐产品,依托专业音乐人、主播电台、好友推荐及社交功能,同时也是网易公司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布局,而作为音乐领域的后起之秀,网易云音乐的定位是“移动音乐社区”,并以歌单为核心的组织方式强化用户UGC社交属性。

UGC(User Generated Contect)即用户原创内容,最早起源于互联网领域,是伴随着以提倡个性化为主要特点的web 2.0概念兴起的。由原来的以下载为主变成以下载和上传并重的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新方式。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互联网运用的发展,网络用户的交互得以体现,用户既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络内容的创造者。

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抒发情感最好的通道。就拿网易云音乐APP来说,为爱好音乐的用户提供了一个平台,每个用户可以围绕软件里面的每一首歌,在歌曲中找到共鸣,从而表达出真实的想法,在评论区留下自己听到这首歌时的所感所悟。还可以在评论区中看到有趣的评论进行回复,从而使用户与用户之间产生交流,加强彼此的联系,让每一个用户心里都能产生情感依赖。网友隆隆君在知乎(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就曾留言道:“在网易云音乐APP里的每首歌曲下的评论都有很多故事。有时候你能在那些故事中看到曾经的自己。你也可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慢慢地你会觉得,有那么多人都在和你听一样的歌曲,那种感觉,真好。”业界也分析出,这一点也是网易云音乐如今在众多音乐类APP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二)网易云音乐APP的主要特点

1.大牌主播为你推荐音乐

主播包括人气歌手、主持人以及知名音乐人。主播节目以十几分钟的音频为形式,类似轻量级的电台节目,但会在页面中显示该节目包含的歌曲信息,可以直接收藏这些歌曲。

2.各类主题的歌单

应用首页展示了各类歌单和推荐主播电台,有比较熟悉的榜单,也有主题性质的歌单,比如《滚石最伟大的英文歌曲》《看球听歌》等。此外还包括人气歌手推荐的自己喜欢的歌曲。

3.融合社交元素

一般音乐产品最头痛的事莫过于没有社交链条,但网易云音乐让用户通过绑定手机通信录、新浪微博,发现认识的人,关注对方后便可以看到朋友的音乐行为。还可以在通信录里邀请联系人使用网易云音乐。

4.添加地理位置功能

用户可以查看附近在使用网易云音乐听歌的用户和他在听的曲目,也可以添加到自己的关注列表中。

5.强化用户自建歌单

由于产品引导用户绑定了账号,让用户自建歌单显得方便了很多。另外,只有进入了歌单才能下载。因此,鼓励用户生成内容的行为也增加了用户黏性。(三)“动心音乐,时刻与你相伴”

这句话是网易云音乐下载页面中打出的口号。同时,在其下载页面中还有代表着网易云音乐的5条特征。

1.500万曲库,首首CD音质

囊括百万首320kbps超品质音乐,你用手机听歌时也能感受到CD音质,更能免费离线收听。

2.主播电台,人人都是声优主播

明星、音乐、脱口秀、情感、综艺、有声读物……汇集海量优秀电台,更可免费下载随时随地收听。

3.“聪明”的私人FM,只给你最对味的音乐

根据你的听歌口味,为你推荐喜欢的好音乐,只需一键开启,好音乐精彩不停。

4.社交关系,发现全新音乐

你可以关注明星、主播和好友,通过浏览他们的最新动态、收藏和分享,发现更多全新好音乐。

5.手机电脑,歌单实现同步

只要一个账号,你就可以同步在手机电脑上创建、收藏歌单,随时随地畅享好音乐。

二、网易云音乐APP的系统分析

网易云音乐CEO(首席执行官)丁磊曾在一个音乐论坛上透露,网易云音乐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抓住了“绝大部分国人在听歌的时候不会自主搜索”这一点,网易云音乐团队在前期对中国用户的收听习惯做了非常多的调研。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全世界每年的音乐产量中中国人大部分每年只听到其中的千万分之一”,四五十首不超过一百首的样子,不是千分之一也不是万分之一,而是千万分之一。所以说中国人听歌的渠道很匮乏,包括一些主流的音乐APP里的曲库也不完善,乐迷们可供选择的范围不是很宽泛甚至可以说是略窄,然而网易云音乐就在慢慢改变这一状况,为广大乐迷打开一扇通往一个更广阔世界的音乐大门做足了准备。(一)发现功能

一打开网易云音乐的界面,第一栏就是“发现音乐”,滑动界面中就会有“新碟首发”,在这里你可以聆听最新的音乐大碟。一般出现在“新碟首发”的新专辑都是备受期待的比较大牌和知名音乐人的专辑作品,窦靖童的首张专辑在2016年的4月22日发行,然而才四天的时间,对主打歌《My Days》的评论就超过了4000条,并且评论数增加迅猛,按照平均每分钟两条新增加评论的速度递增。在网易云音乐中,一般评论超过999+的歌曲就算是热门歌曲,可见背后折射出网易云音乐在让广大用户看到新专辑的速度方面很迅速,执行力很高,同时也反映出聚集在网易云音乐的乐迷人数充足,其活跃度也很高。(二)个性化服务

现在的网易云音乐的个性化推荐页面也涵盖了多样内容。以IOS平台版本为例,网易云音乐的界面在中间会有三种类别以圆圈代表,分别是“私人FM”“每日歌曲推荐”和“云音乐新歌榜”。这三类看似不相干,其实共同点都是在为用户推荐更多更好的歌曲,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

1.私人FM功能

打开私人FM,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用户平日收听歌曲的类型推荐更多同类型风格的歌曲,例如我平时经常听日本某一乐队的歌曲,那么私人FM就会为你播放这个日本乐队其他专辑的歌曲甚至日本其他乐队的歌曲。不同的用户在私人FM中会听到不同于其他人的歌曲,但每个用户都能听到适合自己的音乐,更不用浪费时间听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歌曲。在这个部分,网易云音乐做到了个性化服务,服务很人性化,用户具有很高的用户体验。

第二部分,也是一个大亮点,就是跑步FM。如今,健身、跑步等体育锻炼已算是当下的热门领域,国人越来越关注身体的健康,它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在以前的公园中,大多是老年人的身影,而如今公园里年轻的身影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马拉松的队伍里。跑步时听歌是当下的新潮流,也是达到调节心情、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一个人跑步的时候会感到孤单,特别是长距离跑步,听听歌可以达到陪伴的目的。网易云音乐将根据用户的步频播放适合的歌曲,当用户刚开始跑步的时候,耳机里传来的歌曲就是舒缓的歌曲,当用户跑到很兴奋时,就会换到亢奋的歌曲。这样自己的步伐和音乐的节奏是一致的,也解决了以往用户在跑步中遇到跑步步伐与音乐节奏不匹配的问题,这样既不会打乱自己的跑步节奏,乱了阵脚,更避免了在跑步途中停下来更换音乐的麻烦。私人FM的推出,代表着网易云音乐在音乐社交化、音乐媒体化之后,开始把细功夫用在了每一个用户身上。这是目前在线音乐同质化的一个突破口,但始终没有脱离网易云音乐一直以来的基础产品策略——“给用户最舒适的体验”。

2.每日歌曲推荐功能

每日歌曲推荐的标语是“根据你的音乐口味生成,每天6:00更新”。里面一共有20首歌供用户选择,这些歌基本上都是用户经常收听的歌手的歌曲,用户感兴趣的可能性更高,也突出了网易云音乐的个性化服务。

3.云音乐新歌榜功能

云音乐新歌榜里面共有100首歌,包含华语歌手、港台歌手、外文歌手等。现在云音乐新歌榜单的订阅歌单量已突破20万人次大关,有8199条评论,转发量2810(截至2016年4月25日),可以看出用户对新歌榜的关注度很高。在其他类别里,网易云音乐推荐的歌对于一些用户虽是第一次听到,但是其实歌曲所在的专辑或者单曲已经发行很久了。在这个类别里,对于每一个用户而言都是第一次听到,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在100首歌曲前面还会有标有代表“上升”的红色小标签、代表“下降”的蓝色小标签或是代表“持平”的灰色小标签。在这些小标签后面还有具体数字,代表上升、下降或是持平了多少位,让用户能更清晰地看到这些新歌的收听趋势,让用户更加准确地进行选择。(三)多元化发展

1.独家放送功能

独家放送选项里面的“超级面对面”“一周热评”“网易音乐人”等与音乐相关的栏目,让用户可以在听歌之余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音乐人创作的趣事以及背后的故事。

2.MV欣赏功能

在“推荐MV”里面便可以欣赏到很精彩的MV。让歌曲在丰富的人物塑造和精彩的故事中更加立体,具有触动感,就像在唯美爱情剧中,男女主角的动人感情戏配上扣人心弦的背景歌曲,观众便能够更好地融入剧情,甚至在看完电视之后,还会搜索电视剧的歌曲背景。好的歌曲都是走入了听者的心,歌曲并不是孤立的,它其实是在与听者互动,在与听者交流,然后听者给予反馈。

3.主播电台推荐功能“主播电台”也是网易云音乐多元化发展的产物。其中包括明星做主播、创作/翻唱、脱口秀、美文读物、音乐故事、情感调频、有声小说、人文历史、外语世界、二次元、旅途/城市、娱乐/影视、3D/电子、校园/教育、亲子宝贝、广播剧、相声曲艺和我要做主播等,内容丰富,将很多线下活动拉到了网易云音乐的线上活动中。

三、网易云音乐APP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歌曲的评论中可以看到,很多用户喜欢网易云音乐APP,甚至强烈推荐给身边的好友,认为它是音乐界的“业界良心”。知乎网上抽取了一些留言,可见一斑。赵同学谈到有一天网易云音乐突然给他推送一条消息说他想要的歌词找到了。阿瑞认为有质感的黑白红系搭配,整齐划一的UI风格,无缝对接的全平台,有潜力的社交元素,耐心以及贴心的客服,都是业内的良心巨作。在这个进展飞快的互联网时代,网易的动作仿佛都有些慢,但只要去做,都是沉下去做的,从不急于去侵占市场。即使以后收费了,很多用户也会毫无疑问地付费,继续受益于这个好产品。小王反映网易云音乐OEO丁磊是重度音乐发烧友,每天都要听几个小时的歌。他想有一个好用的APP,这个深层次的原因决定这个产品是用心做出来的而不是泛泛的。中某介绍到有个朋友在听了系统推荐给他的歌单后说:“我以后一定要娶一个像网易云音乐一样懂我的女孩。”Chan感叹道:“客服,找歌以及聊天功能真的很棒,真的是有作为上帝一样的用户尊严。各种反馈真的是在认真处理,找歌词修封面什么的,自己喜欢的小众歌曲,日系歌什么的,收到私信汇报真的是蛮开心的吧。手机端的界面更加人性化了。很多小细节的地方一直在进步,让人真切感受到网易云音乐的诚意。”

四、网易云音乐APP的盈利举措(1)打开网易云音乐APP,首先会有广告页面,2秒到4秒的停留时间。(2)在开始界面中有推广广告。(3)网易云音乐推出“订购专辑”的付费服务。例如歌手牛奶咖啡推出了一首新歌《暖春》,同时推出的还有推动售卖的福利,在2016年4月28日之前购买数字单曲的用户将有机会获得签名版手绘明信片(随机抽);粉丝榜前十名用户,将各获得签名版手绘明信片一组。售价2元一张的专辑截至4月25日,已售出16263张,说明用户对付费订购专辑并不是十分排斥,市场还是很巨大的。(4)网易云音乐目前推出了付费音乐包。分为“包月”和“单曲购买”两个部分。(5)网易云音乐还推出了在线听歌免流量。出门在外,没有无线网的时候,听歌会耗费流量,有时候会担心流量是否超量,然而有了畅听流量包,只要是在2G/3G/4G情况下就可以随时随地欣赏任何一首歌,具有很好的用户体验。

五、总结

综上所述,网易云音乐APP作为音乐类软件的后起之秀,从该产品2013年4月23日正式发布至今如此短时间内获得这么多追随者,并成了“业界良心”的代名词,与它作为移动端原生应用有很强的关系,产品本身有很强的移动基因,所以用户在移动端有更强的使用意愿,从而拉升活跃用户比重。APP里的发现功能和音乐评论,加强了用户黏性,使用户依赖这种模式,实现了用户从认知到安装再到钟爱的成功转化。对网易云音乐抱有很大的期待,相信它一定会在迈向国内最好的移动互联网音乐类APP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咕咚APP的盈利模式探析

杜振亚

近年来,移动应用的发展与普及导致APP朝着更加多元化和分众化的垂直领域发展,受众市场越分越细,运动健身类APP应运而生,而且发展势头迅猛,不容小觑。许多运动类APP火遍朋友圈,以社交为切入口成为运动健身类APP的突破口。现如今,乐动力、咕咚、悦动圈跑步、Nike+、酷跑、keep、点点运动等充斥着移动应用市场,但目前运动健身类APP的盈利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以咕咚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创立和发展出发,进一步分析咕咚盈利的基础和主要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咕咚APP的产品简介(一)发展历程

2010年,咕咚网成立。起初申波在其创立之初,风险投资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