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细节问答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9 18:23:09

点击下载

作者:周望梅、高云 主编 徐恒 陈媛 副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急诊护理细节问答全书

急诊护理细节问答全书试读:

前言

随着医学的发展,急诊医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急诊医疗逐渐发展成为由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治和重症病房监护治疗三部分构成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急诊科的模式也由通道式向专科病房式转变。伴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科已成为一个反映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急诊护理学既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护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两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实践证明,急诊护理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挽救患者生命和减少伤残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1年3月,在我国的学科目录上,护理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专科化发展是未来护理学发展的方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应开展对临床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尤其是要加大包括急诊急救在内的各领域专科护士的培养。因此,培养具备扎实的全科医学理论、急诊专科理论和技术的高素质急诊专科护士,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急诊需求,已成为护理教育界和各级卫生管理部门的关注焦点。

本书编写的主要目的是在新的急诊科工作模式要求下,给急诊护理人员传授急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知识,使急诊护理人员了解临床急症的最新诊疗技术和指南,把握急诊护理新进展,对临床急诊护理工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本书作为《实用护理细节丛书》之一,本着简明、全面、实用、科学的原则,在结构体系上按照急诊科护理管理—院前急救—各大系统的急症处理—突发事件处理—常见急救护理技术的脉络进行编写,详细阐述了急诊护理工作中突出的细节问题。全书分为十五章,共624个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各知识点均采用问答形式进行编写,对急诊护理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进行了浅显易懂的解释,旨在帮助急诊护理人员掌握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实用性较强。内容上则以当前最新的急诊医学和护理学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指南为依据,确保知识的先进性。力求做到概念清楚、结构严谨。本书语言简洁、内容丰富、突出实用性,可作为临床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用书,适合急诊科护理人员、实习护生、进修生及护理专业学生阅读。

本书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长期从事急诊工作的护理人员共同编撰,是一次集体的创作。编者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编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书籍和文献,付出了艰辛努力。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领导和专家们给予了热情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另外,在此对被引用内容的相关书籍、文献的作者谨表敬意!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护理同行及护理前辈批评指正。编者2013年10月第一章 急诊科的建制与管理1.急诊护理学的概念是什么?

急诊护理学是研究各类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与护理的一门学科。重点是生命支持、脏器功能支持,处理疾病和损伤的急性阶段,为日后疾病康复和脏器功能恢复创造良好条件。2.急诊护理的工作范畴包括哪些?

急诊护理工作范畴宏观上主要包括院前急救护理、院内急诊急救护理、急危重症患者监护、突发事件的急救护理等;微观上包括各种急救技术,如复苏术、止血、包扎、固定术、动静脉穿刺置管术及各种急危重症的鉴别与处理。3.急诊护理的工作特点是什么?(1)突发性及紧迫性。患者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必须争分夺秒,迅速处理。(2)工作忙、压力大、协作性强。由于患者发病突然,短时间内可能有大量危重患者需要处理,因此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任务重,加之患者病情变化快,患者及家属情绪急躁,容易发生医疗纠纷,护理人员精神紧张,压力大。患者病种复杂,可能涉及不同专科,需要护理人员之间以及多专科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要有高效能的组织指挥系统和协作制度。(3)易感染性。急诊接诊时无选择性,遇传染病患者时易发生感染,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4)高风险性。4.急诊科基本设置应遵循什么原则?(1)急诊科应设置在医院最显著的位置,标识清楚,设有独立X线、B超等检查室及收费等辅助系统,或与功能检查科室相邻。(2)急诊科应有患者专用出入口,并设醒目标志,方便患者就诊及分流。(3)急诊科设置应使人、物流向合理,便于预防医院感染。(4)急诊科应设有绿色通道,方便急危重症患者直接进入抢救室进行急救处理。(5)急诊科大门应宽敞明亮,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担架、推车的进出转运。大厅应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停放推车、轮椅等。(6)急诊科门前应设有停放急救车的前坪,便于抢救车辆停放。(7)儿科、传染科急诊(包括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均应单独设置。5.急诊科病床设置有何要求?

急诊科病床的设置包括抢救床、监护床、观察床、输液床等,每2张床位占用空间10~15m。(1)抢救床:配备有床旁抢救设备的抢救床可视情况设3~6张,为可摇起、带轮子的推车式床,既可固定当床,又可当车推患者检查,床旁设有心电监护仪、中心供氧及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房顶安装轨道式输液架及遮帘布,各类急救设备。(2)监护床:配备有床旁抢救设备的监护床可视情况设10~15张,监护床可随意推行,便于患者的转送。床的两侧需安装能升降的护栏,以防患者在躁动时翻下,同时应配有护手护脚的软束带,用来防止患者在未苏醒时躁动挣扎而发生意外伤害。另外,监护床上应配有输液架和放置病历卡、手术标本等物品的货物架。(3)急诊观察床:一般设置观察床40~60张,标准与病房病床相似,主要视各医院实际情况和需要而定。6.急诊科分诊台设置有何要求?(1)分诊台是急诊患者就诊的第一站,应设在大厅入口醒目位置,光线充足,以便进行预检、分诊。(2)设诊查台、候诊椅、平车、轮椅等;备有电话传呼系统、对讲机、呼叫器等通讯设备及各种检查、急救用物,如血压计、听诊器、初步止血包扎物品等。(3)备有常规化验单、就诊单等。(4)有条件者配电脑,就诊记录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7.急诊抢救室的布局、设置有何要求?2(1)设在靠近急诊科近门处,单间面积不小于50m,光线充足。(2)至少配2张多功能抢救床,最好是可移动、可升降的多功能床。每床配有环形输液架、遮帘布,床头设中心给氧装置、中心吸引装置及多功能电源插座。(3)备有抢救必需仪器设备、物品和药品,如床边血压计、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起搏器、呼吸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用物、吸氧管、导尿管、胃管、三腔二囊管、吸痰管及常用液体、抢救药品等。8.急诊监护室(EICU)的布局设置有何要求?(1)急诊监护室应位于急诊楼的较中心位置或相对独立的单元,邻近急诊抢救室,监护床位数不低于年平均急诊患者数的5%,最少不低于6个监护单元,其中应设有1~2个独立的隔离监护病室。(2)布局常为圆形、长方形或U形,病床排列宽敞,以便观察和抢救。室内备有多功能监护设备、抢救物品及药品。9.急诊科抢救仪器设备应如何管理?

急诊科抢救仪器设备可采用“五常法”进行管理。(1)常整理:所有抢救仪器设备根据使用频率和大小分类放置,明确标识,便于取用和归还。使用年限较长和故障仪器及时报废,补充、增加新设备,保证仪器的安全使用。及时收集仪器设备使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制订相应整改措施。(2)常整顿:专人每日检查仪器设备的位置、性能、功能,保持仪器设备清洁,各仪器设备的电源线、导联线、功能线等整理成线圈,用子母粘贴带固定置于仪器车旁便于操作。抢救设备、仪器使用完毕及时归位。制订抢救仪器操作、消毒、保养流程,定期组织学习、培训。(3)常清扫:对抢救仪器设备日清洁、周保养、月维护。每日用消毒液对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消毒清洁处理;使用后的设备根据仪器特点及时用消毒液擦拭或浸泡。每周根据各仪器特点、使用说明进行保养。定期请生产厂家对仪器进行保养维护。(4)常清洁:维持抢救仪器设备的清洁、保养和维护工作,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建立抢救仪器交接使用保养登记本及故障报修登记本。使用后及时记录仪器运转情况,出现故障立即向仪器维修部门报修并记录。由专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对执行不力的个人给予指正并及时整改。(5)常保养:强化护士安全意识,遵守工作职责。下班前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安置妥当。每周、每月对检查结果及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馈、总结,针对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培养护士的自律性,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10.急诊护士应具备哪些素质?(1)良好的职业道德:急诊患者病情危重,护士承担着抢救生命的使命,要求急诊科护士富有同情心、耐心、细心,具有高度责任心及慎独精神。(2)健康的身体素质:急诊工作繁忙,护士除做好日常治疗护理工作外还要应对突发事件,抢救危重患者。因此,急诊护士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才能胜任各项急诊救护工作。(3)沉稳的心理素质:急诊科护士经常有接诊任务,面临复杂的环境及复杂的病情,因此护士在紧张的气氛中,要注意保持面部表情的平和,应临危不乱,与患者有效沟通,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工作。(4)扎实的理论与操作技能:急诊工作涉及多学科,要求护士具备内、外、妇、儿等多学科知识,掌握急救程序、心肺复苏技术、心电监护、呼吸机、除颤仪、输液泵的使用与气管内插管配合、心电图描记等操作技能。(5)应变能力:急诊工作中要求护士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分析能力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处理措施。(6)全面的法律知识:急诊工作风险性大,护理人员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医疗风险。(7)良好的协作精神及协调能力。11.急诊科护理人员配备原则与要求有哪些?

急诊科护理人员的配备要根据医院急诊工作量与开放床位数综合配备,以满足急诊患者工作需要为原则。(1)要求抢救床位与护士比为1:2~1:3;监护床位与护士比为1:3~1:4;观察床位与护士比2~3:1。(2)人员编制要求:一般大型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应设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护师占护理人员比例的20%~30%,急诊护理人员相对固定。12.分诊护士工作职责包括哪些?(1)分诊护士应态度和蔼,言语文明。(2)指导患者就医问讯,5min内对患者进行处置,正确分诊。对无急诊值班的专科,要呼叫有关专科医师参加急诊;对不符合急诊条件的患者要做妥善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及相关记录,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接诊时间、初步印象应记录明确,对无名氏患者按医院规定妥善处理。(3)合理安排就诊秩序,既要照顾到先后次序,又要分清轻重缓急。对危、重患者要保证绿色通道通畅,先护送入抢救室通知医生抢救,对急性、特殊、老年患者可直接指导入各诊察室,再主动到抢救室、诊察室查对、登记、分类、补办挂号等手续。(4)保证分诊处物品供应工作;负责保管、消毒体温表及体温的测量工作负责诊区各类化验单、处方等纸张的保管发放工作;负责各专科急诊会诊联络工作;负责统计各科急诊医师级别、工作去向;负责每日急诊就诊人数的统计报表工作,负责诊区、分诊台内、外的清洁、消毒工作;负责分诊登记、死亡登记、传染病登记及救护车登记。(5)遇有大批伤员、中毒患者时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医务科等有关部门;遇有枪伤、无名氏等涉及法律问题时及时通知保卫科及相关部门。13.抢救护士工作职责包括哪些?(1)对绿色通道护送入抢救室的患者,在医师未到之前,立即实施抢救常规,如给氧、建立静脉通路、包扎止血、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心肺复苏等,与医师密切配合保证抢救及时、高效和顺利。(2)负责患者的全面抢救、治疗、护理工作,科学、准确、及时执行医嘱,按患者的病情需要巡视、观察患者,及时向医师反馈病情信息。(3)负责抢救室抢救仪器、抢救药品、各种抢救包的检查、清点、整理、清洁、消毒、补充等工作。(4)负责抢救室的患者和环境管理,保持室内安静,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进行有效沟通,有创操作及特殊治疗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字,防范差错纠纷。(5)与接班护士严格床头交接,保证抢救、治疗的连续性。(6)做好患者抢救护理文书记录,并妥善保管。(7)负责抢救室的处置、卫生消毒工作。14.急诊科护士排班原则与方法有哪些?

急诊科护士排班应坚持“工作需要、适时调整”原则,此外,还要注意“老少搭配、层次合理”原则,坚持“兼顾个体、人性关怀”原则。15.急诊护理人员如何进行心理调适?(1)医院应给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与休闲环境,合理安排人力,减轻护士劳动负荷。(2)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应对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3)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学习放松、倾诉等减压策略,丰富业余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补充营养,劳逸结合。(4)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获取理解与支持。16.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内容及方法有哪些?(1)洗手:使用非手触式水龙头流动水洗手,用洗手液代替肥皂,使用干手纸,避免洗手后再污染。有条件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2)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常用的防护设施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应根据可能接触体液、血液的多少选择适当防护设施。(3)合理处理锐器:所有锐器应放入锐器盒内,锐器量不能超过锐器盒的3/4,应密闭运送。也可使用安全型注射器、输液器防止针刺伤。(4)物体表面、地面的血渍和体液的处理:先用吸水纸或布吸去血渍、体液,然后再进行消毒、清洁处理。(5)血标本处理:血标本置于密闭容器内送实验室检查,手持标本时应戴防护手套。(6)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应分类放入专门容器内,集中无害化处理。(7)污染被服、衣物的处理:被污染的一次性被服用防渗、双层胶袋包好,专人运送焚毁;被污染的衣物置于有明显警示标识的双层黄色污衣袋内送洗衣房进行浸泡消毒,单机清洗。第二章 急诊科护士的培训17.急诊科初级责任护士应达到的能力目标有哪些?(1)N1级责任护士第一阶段能力目标:工作区域为观察区,服从上级护士指挥,能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完成观察护理工作;能正确独立完成基础护理工作;在上级护士指导下正确执行常见急诊专科技术操作。(2)N1级责任护士第二阶段能力目标:工作区域为观察区,能胜任观察区的护理工作;能熟练完成基础护理操作;能正确、独立完成常见急诊专科技术操作。(3)N1级责任护士第三阶段能力目标:工作区域为抢救室、EICU和急诊清创室,能胜任该区域的护理工作;能熟练完成急诊常见专科技术操作;能独立完成小规模抢救配合。(4)N2级责任护士第一阶段能力目标:能胜任院前急救工作;能熟练完成急诊专科技术操作;配合完成大型院内抢救;具有初步组织、协调能力。(5)N2级责任护士第二阶段能力目标:工作区域为接诊区和普通急诊患者就诊区,能胜任该区域的护理工作;能配合组织完成大型抢救工作;具有初步组织、协调能力。18.急诊N1级初级责任护士基础与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哪些?(1)基础知识技能:急诊观察区、抢救室、EICU、清创室护理常规及工作制度,环境布局与物品配置、放置及使用要求,各种护理文书书写要求;卫生行政法规、医院核心工作制度;常见急危重症抢救配合;患者体位摆放;急诊常见专科技术操作;职业损伤相关知识,传染患者的处理、转院、隔离、消毒防护及院内感染知识。(2)专业知识技能: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及心肺复苏(CPR)配合、头皮针穿刺技术、留置针穿刺技术、PICC术后护理;快速血糖仪的使用,血糖异常的处理;吸氧、吸痰、气道湿化技术、纤支镜操作配合;监护仪的使用,监测值正常范围及意义,常见报警的处理;除颤仪的使用及维护;心电图机的使用,异常心电图的识别及急救;静脉血、大小便、痰培养的采集及标本检验正常值;呼吸机管道连接及管理,各参数正常范围及报警处理,呼吸机试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准备、配合及操作后用物处理;洗胃操作技术,洗胃机的保养与维护;有创血流动力监测技术及监测值异常的处理、输液泵的使用,降温机、BiPAP机的使用及报警处理;外伤四项急救技术,胸穿、腹穿、锁穿的配合;临时起搏与食管调搏的操作配合。19.急诊科高级责任护士(N3级)临床思维培训目标有哪些?(1)能及时对不同应急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2)能指导下级护士完成患者病情观察和治疗。(3)能指导下级护士做好预见性的急救准备。(4)能指导下级护士运用护理程序思维进行日常护理工作。20.急诊科护理组长教育与培训的能力目标有哪些?(1)能参与宣教内容的制订。(2)能指导下级护士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3)能进行院内急危重患者的护理会诊。(4)能对查房进行总结和评价。(5)参与下级护士培训计划的制订,并负责实施,反馈实施效果。(6)能制订护生的实习计划;并能承担护理进修生和轮科人员的带教,参与制订培训计划。(7)参与在校学生理论授课与护理科研活动。21.急诊专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急诊科专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评价指标包括五方面:评估预见能力、应变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决策能力、评价能力。(1)评估预见能力:能对诊断不清和未诊断的急性病患者做出正确的评估,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危及生命的状况;能判别急、危重和创伤患者的疾病性质和危重程度,迅速做出预检和分诊。(2)应变能力:能对紧急情况做出有效、及时地反应,必要时实施危机干预和启动紧急程序;在紧急环境和压力条件下能保持自我控制;在实施护理计划和干预措施时,能结合急、危重症迅速变化的病情。(3)分析综合能力:能综合分析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资料,迅速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对不规范、有疑义的医嘱及决定进行质疑和核实。(4)判断决策能力:能准确评估出患者的需求,迅速、有效地确定首优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在接受任务、寻求咨询时要使用正确的判断;有能力确定适时使用应急抢救技术。(5)评价能力:能对现有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资料进行评价;能对抢救措施实施动态评价和记录。22.临床工作中可采用哪些方法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1)医院定期组织培训班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2)通过参加各级医学会、急诊医学会或其他专业组织开办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和专业学术会议使护理人员进行学习。(3)通过急诊抢救预案的修订和学习使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4)科室内定期组织学术活动,进行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5)通过护理查房的方式,或结合特定病例进行病例讨论和学习。(6)采用自主学习模式进行人员培训。由护士长预留问题,护士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护士长在给出问题的同时提供学习参考资料。(7)对于新技术和新仪器,科室选择合适的时间采用分批次集中培训模式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23.院前急救护士的培训目标是什么?(1)初级院前急救护士培训目标:熟悉常见病急救护理常规、常用抢救仪器的使用及保养,掌握自我防护方法、现场急救技术;能够处理、转运一般急救患者;掌握院前、院内的各项急救技术;掌握各类抢救仪器的使用、管理及保养;掌握对成批伤员的分诊和观察;掌握交通事故、突发重大传染病、地震、火灾事件的现场救护方法,能对急、危、重患者实施判断、抢救、监护与护理。(2)高级院前急救护士培训目标:具备对意外及特殊事件的现场组织、指挥和处理能力;对灾害和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急救和处理能力。同时还要求具有教学和质量管理能力。24.如何通过培训提高急诊留观护士的观察能力?(1)注重培养护士病情观察的责任心。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学习护理岗位职责与规范,加强专科知识培训;结合急诊科特点,进行病情观察的专题讲座及护理风险案例分析,使护士体会到病情观察的重要性。(2)使护士掌握病情观察的方法。护士首先应全面观察科室所有患者,了解患者的总体情况;将新入院、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需要特殊检查及手术的患者列为观察重点;重视患者主诉,夜间加强巡视和观察;注意异常声音、体位、行为;记录特殊案例,定期对特殊案例进行讨论、总结。(3)养成边观察边思考的习惯。观察不能仅凭主观判断,而是要边观察边思考,有应变能力。第三章 急诊常用规章制度及急诊护理质量管理25.急诊抢救室管理要求有哪些?(1)急诊抢救室由专人负责,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应恪守其职,做好各项抢救工作。(2)抢救室内应挂有抢救程序,张贴醒目。各类仪器保持性能良好,药品齐备,物品完好。值班护士每班交接,并有记录。(3)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态度端正认真,动作迅速准确,抢救过程中的指挥者应为在场工作人员中职务最高者。医师与护士在场时,应以医师指导为主,各级人员应听从指挥,分工明确,密切合作。(4)一切抢救工作应做好记录,要求准确、清晰、扼要、完整,并且必须注明执行时间。(5)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抢救工作。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医嘱前要求复述一遍,避免有误,并及时记录于病历上。事后由医师补写医嘱及补开处方。(6)各种急救药品均应集中放置,以便统计与查对,避免医疗差错。(7)遇到意外灾害时,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及时组织抢救。(8)患者抢救后应根据情况留在监护室或观察室进一步处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送入相关科室继续治疗。护送患者前,应电话通知接收科室。(9)急救室除急诊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许可禁止入内。急救物品使用后要及时清理、补充,保持整齐清洁,随时处于备用状态。26.留观室管理要求有哪些?(1)需收入观察室的患者,由接诊医师通知观察室护士和医师。对于危重患者,接诊医师应当面向观察室护士和医师详细交代病情。(2)留观患者必须建立病历,负责观察室的医师应及时查看患者病情变化,下达医嘱,及时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经过。(3)值班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按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并及时记录,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时,随时向值班医生报告。(4)急诊留观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需住院者应在24h内收入院。(5)值班医师或负责观察室的医师应及时向危重患者的家属交代病情,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必要时需请家属签字。(6)值班医师或负责观察室的医师、护士下班前应巡视一遍患者,与接班人员进行床头交接班,并写好交班记录。(7)对可以离院的患者,各级医护人员应及时动员其离院,并开具诊断证明、处方,详细交代注意事项。27.急诊清创、手术室管理要求有哪些?(1)工作人员须洗手,戴口罩、帽子,换拖鞋后方能进入手术室清洁区。(2)急诊手术室只能进行清洁伤口的处理与缝合,感染性伤口不准进入手术室处理。须按正规操作进行清创缝合。(3)直接与伤口接触的纱布、棉球及敷料应按规定消毒。(4)外用灭菌生理盐水开封后只能使用24h,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5)平车须经过含氯消毒垫后才可进入手术室。(6)拖鞋每日消毒后使用。(7)患者使用后的敷料一律放入医用垃圾袋处理。(8)手术室所有物品每日用消毒液擦洗一次,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一次并登记。每月空气培养一次。28.院前急救时各级医护人员的职责是什么?(1)医务科、护理部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医生、护士、司机。(2)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3)护士长、责任护士负责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4)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5)救护车司机应熟悉本区交通情况,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29.急诊科医护人员沟通的工作程序是什么?(1)当班护士对患者病情变化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记录。(2)根据病情需要住院的急诊患者,当班护士应打电话到相应科室,以便相应科室做好准备。(3)对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接诊护士要立即通知手术室并随同医生将患者送到手术室,危重患者应由医务人员陪同到病房进行交接班。(4)对医生开具的医嘱,护士有疑问或不明确时,应向医生提出,医生应认真倾听并做出纠正或解释。(5)对任何接受治疗的患者,医生都应书写门急诊病历并署名,以便护士执行时找到可凭的依据。(6)利用每天早交班时间,科主任或护士长传达医院的通知及医务科、护理部的通知要求,并收集反馈意见。对本科医护人员之间不能达成共识的,由科主任或护士长出面协调,必要时向上级领导汇报。30.急诊患者接诊及护送入院有哪些要求?(1)由预检班护士负责,工友配合接诊急诊患者,对危重患者,护士、工友应到急诊大门迎接,护送入急诊诊察室、复苏室、抢救室、清创缝合室,同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等一系列措施。(2)当班医生5min内接诊患者。(3)严格执行急诊医疗服务承诺,不得推诿患者。(4)对急症患者优先抢救,优先检查,严格执行“急救绿色生命通道”的各项规定。(5)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急、危重症患者经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住院。送住院前应先与相关病区联系,告知病情,病区准备好后,危重患者应由护士及工友护送入病房,必要时医生一起护送,并做好交接班工作。(6)急诊留观患者进行特殊检查时应由护理人员护送,危重患者需由医生一同护送。31.急救器材管理要求有哪些?(1)病区设施策划及配置,按国家规定的病区设施要求配置病区所需设施及器材。(2)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收集设施及器材使用信息,如需要增加的设施、器材,填写购买申请单,送医院领导审批。(3)护士长负责对购买的设施及器材进行建账管理,并按病区及编号标识在醒目的位置。(4)护士长建立仪器使用登记本,当班人员负责使用后的清洁及维护,使该仪器处于备用状态。(5)使用当中发现故障,及时汇报护士长或科主任,同时汇报器械维修工及设备科。(6)每种器械、设施定人、定期、定地点、定数量管理,保证各种器材性能良好。(7)一切抢救器械、物品使用后,要及时归还原处,清理补充,并保持清洁、整齐。(8)急救设施及器材原则上不准挪用、外借。特殊情况必须调用时须由科主任审批。(9)护士长每周全面检查一次科室所有设施、器械,对贵重仪器使用后应有记载。32.急救药品管理制度有哪些?(1)急诊科应设有急救药品处,应根据病种保存一定数量的基数,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2)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药等)分别放置,编号定量、定位存放,逐班交接,每日清点,保证备用状态,专人管理。(3)定期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生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盒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经涂改者不得使用。(4)凡抢救药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或设专用抽屉存放加锁,定位存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5)抢救结束后,应及时清点、补齐药品,以备后用。(6)特殊药品,按有关规定管理。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33.救护车管理制度的内容有哪些?(1)救护车为医疗救护专用,实行24h值班。接到通知后4min内出车。(2)每月末由救护车司机将派车单和收费单据校对后交财务科审查收支情况,按医院出车补助标准,结算出车补助费。(3)严格按照“120”急救中心要求配备救护车上物品及药品。(4)急救车物品及药品管理做到四定两及时,即定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数量,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及时检查急救物品、药品有效期,及时更换。检查车载仪器的性能,保证完好率100%。(5)根据需要配备防护用品,保证医务人员接收疑似传染病及特殊患者的防护。(6)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有清晰使用流程标牌,使用者熟练掌握使用及维护方法。(7)抢救车应常规每天消毒,转运疑似及确诊传染病患者后,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擦拭消毒,擦拭后紫外线照射60min。34.急诊科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对就诊患者施行唯一标识(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身份证、诊疗等)管理。(2)采血、给药、检查、输液、输血及实施各种有创诊疗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禁止仅以房间号和床号作为识别依据。(3)建立“腕带”识别标识制度,将“腕带”作为辨识清创、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的手段。(4)危重患者右手腕上戴红色腕带,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普通患者佩戴蓝色腕带,留观患者佩戴黄色腕带。(5)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家属)沟通,确保对患者实施正确操作。(6)急诊患者转接等关键流程中,均要有对患者准确性识别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35.急诊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有哪些?(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2)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程度,做到准确执行医嘱。(3)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查对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5)提高用药安全。(6)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7)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8)防范与减少压疮事件的发生。(9)鼓励主动报告不良事件。(10)鼓励患者参与安全医疗管理。36.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流程是什么?(1)发生不良事件后应第一时间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配合医师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程度,并在交班报告中真实记录病情变化、处理及护理措施。(2)护士长应及时了解情况,于24h内上报护理部并及时在护理单元内通报,以引起每位护理人员的重视。护士长一周内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讨论,确定不良事件级别,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对立即采取的措施、事件处理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制订整改措施,及时上报。(3)护理部主任仔细阅读报告,对病区提出督导意见,评价整改效果。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进行原因分析,寻找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行系统改进,修订相关制度、流程,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37.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意义有哪些?

急诊科护理质量是衡量急诊科护士业务水平和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标志,有助于护理组织内部的持续质量改进,为护理组织树立社会形象、创造品牌服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打下良好基础。急诊科护理质量直接涉及患者的生命和伤残痛苦,是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的重要保证。急诊护理质量管理的实际意义是保证并不断完善护理质量;最终目的是满足服务对象的健康需求;此外,通过急诊护理质量现状的了解和分析,为持续质量改进提供依据,并可为人事管理、护理模式的改革、医疗护理决策提供参考,对促进急诊护理专业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38.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抢救室护理质量管理、监护室护理质量管理、留观(观察)室护理质量管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消毒隔离质量管理、护理文书质量管理等。39.急诊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哪些?

急诊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包括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三方面。(1)要素质量标准包括急诊科布局与设备、环境卫生监测、人员要素指标、规章制度及抢救室药品、物品管理指标。(2)环节质量标准包括急诊预检分诊、绿色通道、院前院内急救的衔接、支撑与保障、常规护理操作质量指标、急救护理质量指标、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指标、业务培训、护理文书指标。(3)终末质量标准包括护理各项指标达标率、护理安全指标及患者满意度。40.急诊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有哪些?(1)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成立由科护士长、护士长、科室质控人员组成的质量控制小组,制订年度、季度、月、周护理工作计划,按照PDCA循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推动急诊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2)制订并学习急诊科相关制度,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3)加强急诊护理人员培训。定期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4)完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量化考核细则。按标准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细化质量考核标准。将工作质量与数量充分结合,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形成良性竞争机制,提高护理质量。(5)按工作计划的要求实行外部监控。采用问卷调查、工作座谈会、社会监督员座谈会等形式实现外部监控。通过听取患者意见、患者满意度调查,及时反馈并限期整改。(6)制订急诊护理风险预案及护理流程,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把握急诊护理新进展,不断改进急救流程,体现急救流程优势,使急诊抢救不断规范化、合理化。41.急诊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有哪些?(1)疾病因素:急诊科收治的患者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快、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的疾病可能增加护理工作的风险,如心脑血管意外、不明原因的发热、腹痛、昏迷、隐蔽性骨折、某些传染性疾病早期、多发伤等。(2)患者因素:一些高危群体可能增加急诊护理风险,如老年患者、危重患者;流动人口、打架斗殴者;诊断不明的留观患者、急腹症患者、多次住院的患者、酗酒者、自杀患者;有药物过敏史者;发热伴皮肤黏膜出血者;有神经精神疾病史者等。(3)工作性质:急诊科工作量大,负荷重,劳动强度大,患者发病随机性强,工作量难以预测,人员安排困难;发生急症后,患者和家属往往焦虑不安,易发生纠纷,加之急诊护理人员面对的患者及家属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又经常面对打架、车祸、吸毒等涉及法律的医疗问题,这些特殊的工作性质增加了急诊护理的工作难度及风险性。42.急诊科三级质控管理体系由哪些环节组成?(1)一级质控:由责任护士及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完成。内容主要包括遵循患者安全质量目标、技术规范和指引,执行医嘱、护嘱,执行核心工作制度,把检查标准转化为常态化和职责化。(2)二级质控:由护理组长、专科护士完成,重点是评估质控关键环节,通过查房、检查、指导、示范等实施质量控制,并监测控制指引或标准执行。(3)三级质控:由护士长、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完成,重点是建立质量控制系统,建立监管标准和质量控制标准,建立和落实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建立分析报告。第四章 院前急救43.院前急救的概念是什么?

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救护,包括患者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44.院前急救的特点是什么?(1)社会性强、随机性强:院前急救的服务对象往往是人们预料之外的各种灾难、创伤等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危、急重症,并且医疗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这就使院前急救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即社会性强的表现。随机性强主要表现在患者情况紧急、时间紧急,患者何时呼救是个未知数,因此急救人员、车辆、器材随时都要处于完好状态,随叫随出。(2)病种多样复杂,素质要求高,涉及知识范围广:院前急救的患者涉及疾病多种多样,因此要求救护人员掌握全科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地应对各科急诊患者,并在较短时间对患者病种做出初步筛选、诊断和处理,这是院前急救十分重要的特点,尤其在发生重大事故进行现场救护时。(3)现场救治默契配合:到达现场后院前急救护士应发挥其主动协调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根据现场情况临时调整工作程序,默契配合医师做好伤病员的救治工作,及早开展施救,为伤病员的救治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45.院前急救的护理程序是什么?(1)现场评估:①到达现场通过患者主诉或旁人代诉,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排查造成伤害/疾病的危险因素,务必使伤病员迅速脱离危险环境,确保安全。②快速评估伤/病情,属危重患者应立即实施干预,安慰伤病员,减轻焦虑情绪。(2)实施:密切观察,建立静脉通道,以下情况优先处理。

①意识:通过呼唤、拍动双肩检查患者肢体是否做出相应反应,婴儿可采取轻拍足底、掐捏上臂等方法看其是否做出哭闹等反应。

②气道:检查气道有无异物梗阻,如存在应立即给予清除。

③呼吸:靠近患者口鼻,通过一看(看胸廓有无起伏)、二听(听有无呼吸音)、三感觉(感觉有无气流)判断自主呼吸是否存在,如呼吸浅、弱、慢应立即给予人工通气并迅速建立人工气道。

④心律或心率:心率过缓或心跳停止应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⑤血压:血压显著升高应立即给予降压药物,对于外伤血压持续下降者应迅速查找原因,根据病情迅速补液,积极控制出血,及时纠正休克。搬运伤病员之前应将骨折及创伤部位予以包扎固定防止二次受伤。对神志不清、疑有内伤或可能接受麻醉手术者暂禁食、禁水。(3)途中转运及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认真做好途中监护并实时记录。(4)患者交接及物品补充:回院后,做好病情交接,并对车厢内器械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应及时补充医疗耗材和药品,为下趟任务做好准备。46.什么是急救半径?

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前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它代表院前急救服务范围的最长直线辐射距离。47.院前急救护理的体检内容及步骤有哪些?

进行护理体检时,要注意听取患者或旁人的主诉;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查看与主诉相符合的症状体征及局部表现。原则上尽量不移动患者,尤其对不能确定伤势的创伤患者,移动有时会加重伤情。检查应迅速而轻柔,对不同病因的患者,体检的侧重点不同。检查中,要随时处理直接危及生命的症状和体征。(1)体检内容:院前急救的体格检查以生命体征、头部体征为主,包括颈部体征、脊柱体征、胸部体征、腹部体征、骨盆体征、四肢体征。(2)体检顺序:①测量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意识状态。②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如表面的皮肤损伤、语言表达能力、四肢活动情况,患者对伤情或症状的耐受程度。③全面体检从头、颈、心、肺、腹、背、脊柱、四肢进行检查。48.院前急救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员的痛苦,减少病死率,降低致残率,经过院前急救的伤病员优先救治,这是总的原则。除此之外,还必须遵循以下六项原则。(1)先排险后施救:如遇触电、中毒环境,应先进行现场评估,必要时排险后再实施救护,以保证救护者与伤员的安全。例如,触电后导致意外发生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救护;遇有毒气体外泄应迅速将伤员移出危险区域。(2)先复苏后固定:指如同时遇有心跳、呼吸骤停和骨折者,应优先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心跳、呼吸恢复后再固定骨折部位。(3)先止血后包扎:指遇有创口严重出血者时,应立即采取指压、动脉止血带或药物止血等方法止血,再进行创口包扎。(4)先重伤后轻伤:指遇有病情危重和伤情较轻的伤员时应优先救治病情危重者,后救治伤情较轻的伤员。(5)先救治后运送:指现场伤员经过检伤及妥善处理后再送往医院,并在途中继续实施抢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直至到达医院。(6)急救与呼救并重:指遇到大批量伤员受伤时,除现场急救外,还应立即向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汇报现场伤员数量及伤情,以确保开展急救与呼救增援同时进行,加速救治工作,为抢救争取更多时间。49.现场伤员的分类要求有哪些?

现场救护中大批量伤员受伤时,为减少抢救的盲目性,节省时间,按照伤员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分为四类,分别用红、黄、绿、黑四种颜色标记分类,进行有组织地救护,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医护人员的作用,以便及时恰当地把救护力量投入到最需要救护的伤员身上。(1)重度:标记为红色,即在短时间内伤情可能危及生命,需在现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主要包括窒息、大出血、昏迷、各类休克、严重挤压伤等。(2)中度:标记为黄色,即伤情重,只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后一般不危及生命,否则伤势很快会进一步加重,包括脑外伤、腹部损伤、开放性骨折等。(3)轻度:标记为绿色,即伤情较轻、意识清醒、反应灵敏、能行走,生命体征正常,一般对症处理即可,如软组织损伤、扭伤、关节脱位等。(4)死亡:标记为黑色,是指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均消失、瞳孔散大固定。在现场一般交由其他辅助部门按有关规定对死者进行处理。50.受伤后的最佳抢救期、较佳抢救期、延期急救期各指伤后多长时间?

受伤后最佳抢救期是指伤后1h内;较佳抢救期是指伤后24h内;延期急救期是指伤后24h以后。51.现场大批量伤员需急救时需如何区分伤情并实施急救?(1)检伤分类:到达现场应快速分诊,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员进行快速检伤分类标记。(2)现场救护:现场需突出一个“快”字,争分夺秒抢救伤员,快速、准确地集中力量抢救重伤员。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只有心肺复苏成功后,才能施行进一步抢救;对严重多发伤伴休克者应立即吸氧,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快速输液补充血容量;对颅脑外伤者快速静滴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对开放骨折者,先进行简单包扎、止痛,做到稳、准、快,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残及病死率。(3)快速安全转运:按先重后轻的原则快速安全地转送伤员。对颅脑外伤者应注意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及时清除呕吐物;对疑似颈椎骨折者应放置颈托,卧硬板床,躯体保持在同一轴线搬动;及时向科室领导、血库等相关科室汇报沟通,以达到与入院后的继续抢救无缝衔接。52.为方便大批伤员抢救,现场急救应如何分区?(1)检伤分类:为了确保成批伤员抢救时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必须的医疗服务,最大限度的抢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减少伤残,根据现场条件、受伤例数调动现场,所以急救人员分为以下三组,即检伤分类组、现场救护组、转送组,根据检伤分类颜色将伤员分流处理。(2)分流:在现场检伤分类与救护的基础上按不同伤情快速分流,以便得到后续救治处理。①轻度损伤者,经一般处理后分流至暂时休息区等待;②中度损伤,经对症处理后可酌情分流到附近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继续后续治疗;③重度损伤者,经现场紧急救治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尽快优先送往医院继续救治;④死亡者交由现场相应人员妥善处理。53.什么是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54.院前急救时如何请求支援?

若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地震、塌方、火灾等),经过现场快速评估和病情判断尽快清点伤员人数,立即对危重患者实施救护,同时与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和科室领导报告如事故地点、受伤人数、事发现场情况等以便急救医疗指挥中心增派其他附近医疗队伍增援,参加急救。这是被国际上列为抢救危重患者的“生存链”中的第一步,即“早期呼救”,有效的呼救对于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至关重要。从而加快救援工作,提高转运效率。55.院前急救时主班护士给大家分工时应注意什么?(1)现场评估:到达现场首先了解环境及患者受伤情况,先确定患者最需要的急救措施,协助医生进行诊治。(2)人员调配:根据现场情况集中调动所有人力资源,例如司机、担架员等一同参与抢救。统一指挥,协调、合理分工,将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并在患者身上明显部位注明其组别、编号和姓名。将在班护士分为检伤、抢救、输液、包扎固定等组别,由主班护士统一指挥,检伤护士将患者分送至各组及时进行治疗。(3)及时上报:同时报告急救医疗指挥中心、院医疗护理值班、科室主任、护士长并启动重大伤情急救程序,调集全科人员积极参与协助转运及院内衔接,为抢救争取更多宝贵时间。(4)登记记录:认真做好抢救记录并将所有救治人员信息及收治去向逐一做好登记。56.院前急救时白天与夜间出车的时间限定时多少?

白天与夜间院前急救出车时限均为4min之内必须出车。第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基础知识及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第一节 呼吸系统急症基础知识57.什么是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而用力呼吸,并使呼吸肌及辅助呼吸肌均参与呼吸运动,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并可出现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改变的主观感觉和表现,既是症状又是体征。58.引起呼吸困难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很多,主要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1)呼吸系统疾病

①气道阻塞:如喉、气管、支气管的炎症、水肿、肿瘤及异物所致的狭窄或阻塞,以及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②肺部疾病:如肺炎、肺脓肿、肺不张、肺结核、肺水肿等。

③胸壁、胸廓、胸膜腔疾病:如胸壁炎症、胸廓畸形、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等。

④神经肌肉疾病:如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重症肌无力累及呼吸肌,药物导致呼吸肌麻痹等。

⑤膈运动障碍:如膈麻痹、大量腹腔积液、腹腔巨大肿瘤和妊娠末期。(2)循环系统疾病:各种原因所致左心和(或)右心心力衰竭、心包填塞、肺栓塞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3)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吗啡类药物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氢化物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等。(4)神经精神性疾病:如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膜炎等颅脑疾病引起的呼吸中枢功能障碍和癔症所致呼吸困难等。(5)血液病:常见于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等。(6)创伤:如血气胸、肋骨骨折等。59.什么是咯血?咯血最常见于哪些疾病?

喉及其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任何部位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咯血的原因很多,主要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1)支气管疾病: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结核和慢性支气管炎等。(2)肺部疾病:常见的有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肺炎出现咯血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肺炎杆菌肺炎以及军团菌肺炎。在我国,引起咯血的首要原因仍为肺结核。(3)心血管疾病:较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所致肺动脉高压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此外,肺栓塞、肺血管炎、高血压病也可引起咯血。(4)其他: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血友病等)、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等)、风湿性疾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Wegener肉芽肿、白塞氏病等)或气管、支气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均可引起咯血。60.小量咯血、中等量咯血、大量咯血的量各是多少?

咯血量大小标准尚无明确界定,但一般认为24h内咯血量100ml以内为小量咯血,100~500ml为中等量咯血,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100~500ml为大量咯血。61.咯血患者发生窒息的先兆有哪些?

咯血患者发生窒息的先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①大量咯血患者突然出现咯血骤然减少或终止,随即出现呼吸不畅、胸闷、极度烦躁气促、表情恐惧、精神呆滞;②喉头作响,随即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骤停,上腹部可有吸气性凹陷;③肺一侧或双侧呼吸音消失,面色发绀,目瞪口呆,大汗淋漓,神志昏迷,大小便失禁。62.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病变,这种慢性炎症可以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诱发或加重哮喘的因素如下。(1)变应原:①常见变应原,尘螨是最常见的变应原,此外,真菌、花粉及草粉等也是引起哮喘发作的常见变应原;②职业变应原,常见的有谷物粉、面粉、动物皮毛、木材、丝、麻、木棉、饲料、蘑菇、松香、活性染料、乙二胺等;③药物及食物添加剂,引起哮喘发作的药物有普萘洛尔、新斯的明及阿司匹林等,食物有牛奶、鸡蛋、鱼、虾、蟹等海鲜及调味类食品。(2)促发因素:①感染,最常见的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在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作用尚未确定,近年来,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的报道有所增加;②气候改变,寒冷季节或秋冬季节气候转变时较多发病;③环境污染,最常见的是煤气(尤其是SO)、油烟、被动吸烟、杀虫喷雾剂等;④精神因素,紧张不安、2情绪激动也会促发哮喘发作;⑤运动,70%~80%的哮喘患者在剧烈运动后可诱发哮喘发作;⑥月经、妊娠等生理因素。

哮喘发作的临床表现: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出现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在发作前常有鼻塞、打喷嚏、眼痒等先兆症状,发作严重者可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有时咳嗽为唯一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有些症状轻者可自行缓解,但大部分需要积极处理。急性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