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心理学(人文社科·十万个为什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11 15:17:12

点击下载

作者:崔丽娟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十万个为什么:心理学(人文社科·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心理学(人文社科·十万个为什么)试读:

总序

上世纪60年代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主要以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一套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的科普读物,对小读者的影响深远;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至今尚缺乏系统、精当的类似读本。华东师大出版社试图填补这一空白,着手打造一套向中学生普及人文社科知识的新的品牌图书,这是一件好事情。

作为一个系列,这套书涵盖了人文社科的主要领域,近期将出版的即有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哲学、经济学、法律、心理学、音乐、美术等分册,可以让中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

我们认为,中学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各个年级,乃至每个孩子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都存在差异,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度也不尽相同。大人常常会低估孩子而过于强调青少年读物的趣味性。直觉的趣味对孩子(也包括一般读者)自然有吸引力,但有时图书中适度的“理论”甚至“学术”的表达会让年轻而好学的读者正襟危坐,产生对学问的敬畏感和获得较深程度知识的快感。让孩子们的阅读面和所接触的知识稍稍超出自己的学业水平甚至年龄段,是培养其兴趣,激发其更上一层楼的求知欲望的有效途径。基于这一想法,我们在策划这套丛书时,既注意照顾中学生以及中等文化程度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着力体现各学科框架体系的完整性,均衡分布其主要的知识点。比如经济学分册中含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学、管理学等内容;美术分册中讲述了绘画、书法、雕塑、篆刻印章、工艺美术设计等知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册则按照时序,介绍各时期、各民族和地区对历史发展的进程发生过重要影响的事件和人物……当然,本套丛书不同于传统的教科书和“小百科”之类的工具书,它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提取并讲解各学科的基本知识点;由于篇幅所限,丛书各分册中只含两三百道题,自然不是面面俱到,也远未能反映相关学科知识的全貌。如小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希望求得更多的相关知识,可以继续查找其他图书和资料作进一步探究,而这也是我们编写这套书的目的之一。

这套丛书的作者,主要为国内研究机构和高校相关学科(如中国文学分册为南京大学中文系,世界历史分册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经济学分册为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心理学分册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法律分册为华东政法大学等)的研究人员。他们熟稔本学科的知识架构,具有准确并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知识的能力,因而保证了书中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可以想象,读者阅读这套书时,大多是先浏览目录中的设问,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再翻阅其相关的解答;如果他在读完这些内容后觉得有意思,则可能会从头开始阅读全书。所以,我们对书中设问的设计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力求让每一道题都能化虚为实、以小见大、问在点子上,或能从一个吸引人的事例和现象切入,较自然地引出要介绍的知识。至于正文中的解说文字,我们追求的是准确、通俗、流畅、有一定的可读性,在行文中注意借助举例、比喻、讲故事等手法,让读者能在轻松阅读中汲取知识。

如前所述,目前图书市场上向青少年讲解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类读物还很缺乏,我们这套容量有限的丛书,想必难以充分满足小读者的求知欲望;而且,由于我们的水平和能力所限,书中的内容表述可能也难尽如人意。我们不奢望每位读者都既能从本套丛书中获得知识,又由此激发起对某一学科的浓厚兴趣;但我们想,也许有读者从书中一条或若干条“为什么”开始,能找到某个求知的起点或触发点,有如发现一把小钥匙,可用它来开启自己心灵上通向人文社科知识殿堂之窗,能欣赏到殿堂内的美丽风光,由此扩大视野,增长见识。若能如此,作为出版人,吾愿足矣。2016年1月

本册序 给孩子一个不设限提问的世界

崔丽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2008年被美国媒体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的华裔女童邹奇奇在她的TED演讲中说,大人应该向小孩学习,小孩可能会有满脑子的奇思妙想和积极的想法,并且用他们的大胆想象拓宽了可能性的疆界。人们常说,孩子是最纯真、最烂漫、最有创造力的。确实,最梦幻的涂鸦总是来自孩子,最新奇的想法也总是来自孩子,孩子们充满想象力的头脑为我们的世界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那么,作为暂时拥有这个世界主宰权的大人们,又往往是如何对待这些充满好奇的小脑袋的呢?“妈妈,人为什么会做梦?”“去去去,我怎么知道!你怎么净问些奇怪的问题!”

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幕,大人们往往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置之不理,一方面,是他们并没有把孩子们的提问看作是其渴求知识的表现;另一方面,孩子们的问题也确实难倒了不少大人,让他们无法回答。

亲爱的读者,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你的头脑中是不是也时时闪动着许多小问号?你是否好奇为什么人会做梦,为什么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为什么有的人会“心理不健康”?你是否还好奇为什么自己能感觉到“我”的存在,为什么有的时候自己莫名其妙地情绪低落,为什么有些事情自己明明很想做却又有一个理智的声音提醒你不要做?你们是不是甚至作过这样大胆的设想:如果没有感觉,这个世界将会怎样?

也许这些问题你都想过,但是却常常没有人回答;也许你渐渐习惯了不去探求答案、不再提出问题;也许你内心深处仍然渴望找到答案,仍然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只是你也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应该去问谁。

现在你面前的这本书,就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回答你小脑袋里的部分疑问。

也许你觉得心理学很神秘,掌握这门知识的人能看透你的内心世界;也许你觉得心理学很娱乐,一些杂志上“星座运程”类的文章总让你特别着迷。或许你知道有一种职业叫作心理咨询师,或许你还做过一份叫作“心理健康量表”的问卷……

那么,什么是心理学?

这本书,会从你周围的生活现象中,告诉你什么是心理学。

它会回答关于你的感觉、你的语言、你的视觉成像的“为什么”;

它会回答关于你的性格、你的梦境、你的清晰或者模糊记忆的“为什么”;

它会回答关于你所在的群体、你所在的社会、你周围个体或群体的“为什么”;

它会回答关于你看到的广告、你去过的餐厅、你莫名其妙从推销员手中买了一大堆东西的“为什么”……

这本书,会带你用一双心理学的眼睛看待你自己、看待你所生活的世界和你周围的人群。心理学既是你更好地了解世界的手段,也能帮助你更多地了解自己。而作为编者,最想告诉你的是:提出你的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个世界是不设限提问的,有很多知识等待你去学习,同样有很多问题等待你去发现。

那么,你准备好启程了吗?希望在你畅游知识海洋的旅途中,心理学能成为你有用的工具、忠实的伙伴,它将给予你一生相伴的支持。

本书的编写,凝聚了很多人辛勤和智慧的工作,他们是丁沁南、杭婧婧、任冰洁、王静洁、邹玉梅。我们一起讨论,几经修改,但错误与不足在所难免,望读者批评指正。2015年10月于华东师范大学俊秀楼

有关心理学的那些人和事

1 心理学是一门什么学问?

你是否听过这么一种说法:“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这样说并不是在夸大心理学的地位和作用,而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由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支撑起来的,它已经渗透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学呢?

在词源上,心理学的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由希腊文中的psyche与logos两词演变而成;前者意指“灵魂”,后者意指“讲述”,合起来就是:心理学是一门阐述心灵的学问。但是作为心理学最早的定义,这一定义只具有哲学意义,并没有对心理学作出科学的解释。直到19世纪末,心理学才逐渐被人们作为一门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来看待,从真正意义上和哲学分了家。有人总结道:世界上有三大谜需要人类去探索——物质起源之谜、生命起源之谜和意识起源之谜,而心理学正是一门探索意识起源之谜的科学。

现在仍有不少人对心理学抱有错误的见解,以至于心理学常常被冠以“玄”、“神秘”、“不可信”甚至是“伪科学”的名头。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心理学者,我们会揣度别人的心思,根据不同的情境作出反应,能够依据线索进行推理。但是,仅仅靠个人日常的经验、体验和常识来了解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往往是不准确的。因此,心理学家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了。科学的心理学不仅仅描述我们的心理现象,更为重要的是它用各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心理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从而为我们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人类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所以人类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在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心理学家们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建议,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和行为矫正的帮助;在教育领域,心理学家们研究师生的心理特征,探讨不同条件下最为高效的教学和互动方式;在经济学领域,心理学家们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市场需求的变化规律等。还有刑侦司法领域、军事领域、设计领域……到处都活跃着心理学家的身影,可以说,除了心理学,还没有哪一门学科有如此大的研究和应用范围。

从心理学这门学科确立至今的130多年来,心理学家们不断地探索研究心理现象的各种途径,试图用相关的理论和观点去揭示他们所关注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让人类认识并完善自己。

2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谁建立的?

1879年12月的一天,在德国莱比锡大学一栋破旧的建筑物中,有3个人正挤在3楼一个小房间里为一篇名为《统觉的时间长度》的博士论文收集实验数据。此时聚精会神做实验的他们谁也没有料到,随着这个实验的成功,一门新的学科正式诞生,那就是现代心理学。

做实验的这3人分别是威尔汉姆·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教授和他的两个弟子。在这次实验成功之后,冯特将这个简陋的小房间称为“私人研究所”,继续进行各种科学实验。随后的几年里,这个“私人研究所”不断扩建改进,正式成为莱比锡大学的心理学研究院。也正是因为这个研究院的建立,大多数权威都将冯特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并将1879年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的这一历史事件作为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其实早在冯特完成这个具有划时代标志的实验之前,他就已经致力于将生理过程和精神过程联结起来。他于1874年出版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被业内视为心理学领域的独立宣言。他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直接经验”,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亲身实践着的个体正在体验到的经验,换句话说就是以意识观念为研究对象。因此,有些人士也将冯特的心理学称为意识心理学。

如今说起心理学,我们也许能很快地说出弗洛伊德、马斯洛等人的名字,却很少有人知道冯特,更鲜少了解他的理论。但不容置疑的是,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心理学学者,其中不乏一些心理学大家;他亲自指导的论文就有近两百篇,而他本人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也不计其数,从而使心理学在真正意义上从哲学范畴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在科研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 为什么将威廉·詹姆士称为“美国心理学之父”?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出身于美国纽约一个家境优裕的牧师家庭,祖父是爱尔兰人,父亲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的父亲学识渊博,从小鼓励詹姆士探求真知。詹姆士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之下很早就形成了活跃的思维,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18岁时,他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画家,在学画一年后转而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医学,于1869年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1872年他来到哈佛任教,并于1875年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他曾经两次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于190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890年出版的《心理学原理》是詹姆士耗时12年的经典之作,它的面世也意味着美国人有了第一部自己写的有分量的心理学专著。和冯特将整体的意识分析为若干元素的观点不同,他认为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断,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并称其为意识流。他指出意识有五个基本属性——

私人性:每一个思想都属于某一个人所有,不可能共有也不可能无人认领;

变动性:意识就像川流不息的河流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只能出现一次,不能复返;

连贯性:虽然意识不断变化,但却从来不会中断;

具有自身以外的对象:同时意识又具有对这些对象的认识功能;

选择性:意识总是选择一个对象或者某个对象的一个方面,同时又排斥其他的对象或者某个对象的其他方面。

顺应了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詹姆士的心理学思想很早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实用主义倾向。

詹姆士的这些观念标志着他的学说已经摆脱了欧洲的传统,创立了有着美国特色的机能心理学思想。他所倡导的实用主义心理学对之后的机能主义、行为主义乃至整个美国的心理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是他被誉为“美国心理学之父”的原因所在。

4 为什么说遗忘是有规律可循的?

学习的时候,你是否常常为背诵任务感到头疼?晦涩的古诗文和无数的英文单词像一群不听话的小人,刚才还老老实实地列着队,一会儿工夫就变成自由活动了,更别说最后连人影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让辛辛苦苦背得晕头转向的你欲哭无泪。有些老师会告诉你背书一定要多重复,甚至还会传授一些根据遗忘曲线总结出的速效记忆法。那么,你知道遗忘曲线是怎么来的吗?

这个遗忘曲线是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贡献。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出身于德国波恩附近的一个商人家庭,中学时代在文科学校求学。1867—1870年间先后在哈雷、柏林和波恩等大学学习。大学期间,他的主要兴趣是哲学,并于1873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由于机缘巧合,艾宾浩斯受到费希纳《心理物理学纲要》的启发,决心像费希纳设计实验研究心理物理学那样,通过实验测量来研究人的记忆。他由一系列记忆实验发现遗忘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图所示,人们的记忆规律总是先遗忘得快,这时如不抓紧复习,所学的知识会在一天后骤降到原来的25%左右;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遗忘的速度则明显减慢,所遗忘的记忆数量也逐渐减少;再过些时候,记忆数量趋于稳定,意味着遗忘进程几近停止。可见,遗忘是依照先快后慢的规律发展的。相对于当时简单地对心理过程进行实验和测量的研究,艾宾浩斯开创了比较复杂的记忆心理过程的实验研究,是第一位将实验方法应用于高级心理过程的心理学家。

除了绘制遗忘曲线,艾宾浩斯还是最早用无意义音节研究记忆的心理学家,他将德文和外国文字的字母拼成无意义的音节作为实验材料。例如,把字母按一个元音和两个辅音组合成无意义的音节——这3个字母的组合以在德语字典中查不到为准,例如zov,gij,xot……再由几个音节合成一个音节组,由几个音节组作为一项实验材料。由于这样的无意义音节只能靠反复背诵来记忆,不存在因实验者的背景词汇量的多少而产生差异,就使得记忆效果一致,便于统计、分析和比较。这是艾宾浩斯的一项创造,为之后的记忆实验提供了实验范本,甚至如今的大多数记忆研究实验仍然在直接沿用或改良使用艾宾浩斯当初的实验材料。

5 为什么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界影响如此深远?

提起心理学家,你可能会和大部分人一样,首先就想到弗洛伊德。这位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以其学术理论的独特性而广为人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1856年出生在现今捷克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卖羊毛兽皮和未加工食品的小贩。在他4岁那年,由于经济不景气而举家搬迁,最终定居维也纳。19世纪60年代的奥匈帝国虽然从法律条文方面已经使犹太人获得解放,但就根本而言,他们仍然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从事的职业和就读的专业依然受到极大的限制。弗洛伊德早在幼年时期就刻苦学习,成绩优异,1873年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部,1881年获取博士学位。之后,由于经济困难,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开设了一家私人诊所,并结识了约瑟夫·布洛伊尔医生。当时布洛伊尔医生有一位名叫安娜的女病人,常常表现出没有胃口、肌肉无力、记忆缺失、恶心呕吐等症状。在一次治疗中,布洛伊尔发现通过催眠可以为她重现意识深处所发生的场景和幻想的事,诱发她说出一些特殊的经历,在催眠之后,她的很多症状就消失了。这个案例引发了弗洛伊德浓厚的兴趣,并在十多年之后与布洛伊尔一起撰写了一份报告,这就是心理分析的第一个个案报告,心理分析就是从这份报告开始萌芽并发展起来的。

与传统心理学主要研究意识现象和内容不同,弗洛伊德将无意识现象和内容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他在最早形成的理论中断言: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在他看来,意识过程在人的全部精神过程中不过是极小的一部分,就像大海中的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部分是能够被人看到的,但却只是整个冰山的一小部分,而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则为冰山的大部分。他认为由前意识和潜意识组成的无意识就像冰山水下的部分,在人的全部精神活动中占主要地位。

弗洛伊德在治疗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很多理论,如人格结构、自由联想疗法等都已被世人所熟知。1900年,他将自我分析和多年治疗分析的研究所得整理发表,即《梦的解析》,该书介绍了对梦做自由联想的分析方法和梦的象征作用。这本书也标志着弗洛伊德从精神治疗转向心理学研究。

在心理学的历史上,很少有哪位心理学家的理论像弗洛伊德的理论一样饱受吹捧又惨遭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理论对后人的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

6 为什么人格有内外倾之分?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分析心理学的创建者,早年是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后来因为观点分歧而和弗洛伊德决裂。与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不同,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

荣格于1875年出生在瑞士凯斯威尔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他的父亲是牧师,亲戚中也有不少神职人员。荣格的心理从小就对外界比较封闭,认为没有人能够理解人固有的内在体验和思想。在整个少年时代,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认为自己是某个其他人,而这个想法开启了他之后的研究之路,来确认他自己称为的“第二个”荣格。由于对人格的浓厚兴趣,荣格选择了进入精神病领域学习,并于190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随后荣格在阅读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一书之后对此理论产生了兴趣,并终于在1907年和弗洛伊德会面,进行了据说长达13个小时的谈话。随后几年,荣格和弗洛伊德一起工作和研究,但荣格渐渐意识到他们对人格的认识在本质上存在严重的分歧,终于在1914年两人分道扬镳。

荣格根据心理能量的指向将性格类型分为外倾和内倾。外倾型的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重视外部世界,爱社交、开朗自信,并且易于适应环境;而内倾型的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害羞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荣格将内、外倾归为一般态度类型,就是指一个人对待某种特定环境所表现的态度或方向。他还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4种基本机能,称为机能类型。将这4种机能类型和一般态度类型两两组合就形成了8种性格类型,每一种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行为表现。

另外,在人们比较好奇的,如人类为什么会对黑暗产生恐惧、会对母亲产生依恋等问题上,荣格提出了著名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他认为正像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生理特征一样,我们也继承了那些无意识的心理特征。他认为即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神话故事描写的主题也多半是相同的,其原因正是集体无意识的存在。

7 科学家和小偷真的都是可以培养的吗?

你是否听过这样一种说法:“给我一群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个领域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

没错,这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华生的经典语录。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出生于美国南卡罗莱纳州,他的父亲是个农场主,脾气暴躁,母亲是浸信会的教友。13岁时父亲的弃家出走曾一度让华生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滑,但之后的成长经历使他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业抱负,并研习了医学和哲学方面的知识。在大学读书期间他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于1903年取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08年,他就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1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在霍普金斯的任教时期是华生事业上的鼎盛时期,由于在动物实验方面取得的成就,他的事业蒸蒸日上。通过实验,华生否定了所有对不可见心理过程的研究,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理念,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以完全可以观察的对象为基础的。1913年,他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看心理学》的文章,正式揭开了行为主义时代的序幕。

就像前面那段语录中说的那样,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拥护者,他否认遗传的本能行为,认为人的行为类型完全是由于环境造成的。华生的行为主义主张取消所有具有主观性的心理学术语,只研究客观的行为。他认为人类的行为不论简单还是复杂都不外乎是一连串刺激(S)— 反应(R)的联结。正如他的理论一样,华生一生都非常排斥内省和自我表露,即便是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也从未有过任何诸如拥抱亲吻的亲昵举动,睡觉时也只是和他们握手告别。

虽然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华生的理论在对很多问题的解释上都过于简单,而且S—R单元链不管有多长也终究无法解释多重复杂的人类行为,但是,华生的理论依旧主导了美国心理学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促进了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应用。

8 为什么奖励能让老鼠变得“聪明”?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于1904年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当地的律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在童年时期,他就有制作各种复杂小玩意的爱好。中学毕业之后,他考入了纽约的汉密尔顿学校,立志成为一名作家。但是,在苦练写作一年并发表了几篇文章之后,他觉得自己欠缺这方面的素质,于是决定放弃当作家的打算。不久之后,他偶然读到了有关华生行为主义研究的文章,颇有感触,并在此影响之下考入哈佛大学攻读心理系的研究生,于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几年之后,斯金纳撰写了《有机体的行为》一书,首次系统地表明其行为主义的理念。直到今天,斯金纳仍然是享誉全世界的著名心理学家。

关于心理学界的“四大神兽”,有这么一句顺口溜:“斯金纳的老鼠,桑代克的猫,科勒的猩猩,巴甫洛夫的狗。”斯金纳的“老鼠”便出自他最重要的成就——“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理论。与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式条件反射)不同,该理论认为动物的任何操作性行为都是由不可见的外部刺激引起的。比如在大家熟悉的巴甫洛夫实验中,实验者主动给予一个新的刺激——铃声,来建立铃声—分泌唾液之间的条件反射。而斯金纳在实验中设计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参见本书插图页第3页上图)。箱中有一伸出的操纵杆,下面有一个食物盘,只要箱内的动物按压操纵杆,就会有一个食丸滚入食物盘内,动物即可得到食物。斯金纳将饥饿的老鼠关在箱内,老鼠便在箱内不安地跑动,活动中偶然按压了操纵杆,便得到了食物。食物强化了老鼠按压操纵杆的行为,因此老鼠后来按压操纵杆的频率迅速上升。按照斯金纳的说法,动物为任何目的而进行的任何随机活动,都可以看作是对周围环境的某种“操作”,奖励这项动作就产生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把人和动物的一切行为都看作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关系,他一直认为诸如意识、思想、推理等主观感受根本就不存在,一生都坚守着他的极端行为主义的观点。即使在今天,他的理论仍旧在教育和心理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9 自信心能让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吗?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 )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班杜拉出生于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1946年进入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并于1949年毕业。随后于1951 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52年在衣阿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1953年开始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任教。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曾多次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班杜拉最突出的贡献是创立了社会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习到复杂的行为反应。比如在学校中经常在一起玩耍的孩子会有类似的行为表现,这是因为他们互相观察学习得来的。在人类的行为受什么因素影响和决定这一问题上,班杜拉认为,行为、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是相互影响、交互决定的。他认为个人和环境这两个因素不能单独发挥作用,而人也不能被看作独立于行为之外的原因。

班杜拉的另一个贡献是提出了“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这一概念。所谓自我效能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他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越强,他就越倾向作出更大的努力。J·K·罗琳(J.K. Rowling)那本关于一个少年魔法师的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被伦敦一家小型出版社接纳之前,曾经遭到12家出版社的拒绝。华特·迪士尼(Walter Elias Disney)曾经被一家报纸的编辑以“缺乏想象力”为由解雇。“飞人”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上高中时曾被校篮球队拒之门外。而支撑这些人走出失败并最终获得职业生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当然,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很多因素,如个体成功、失败的经验,他人的暗示、建议,情绪的唤起等等都可能影响自我效能水平。现如今,这一概念仍是一个研究热点,被各界学者广泛引用。

10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在教育界几乎人尽皆知,他被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家。他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英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布莱恩曾经表示,如果没有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只能是一门了无生气的学问。

皮亚杰1896年出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父亲是教授中世纪文学的大学教授。皮亚杰自幼喜爱动物,10岁就发表了有关鸟类生活的论文,15岁就因研究蜗牛等软体动物而为人所知,故有“科学神童”之称。1918年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求学期间他就对心理学和逻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荣格的指导下研习精神分析的理论。

在皮亚杰的学术生涯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和儿童打交道,他在与儿童的玩耍和交流中有了很多重要的发现,并提出研究儿童的逻辑是了解人类心智发展的基础。

皮亚杰将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统合起来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历程,他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4个阶段。首先是“感知运动阶段”,从孩子出生到2岁左右,这一阶段是思维的萌芽期,这个阶段的婴儿依靠仅有的一些感觉和外部事物建立联系来探索和理解周围的世界,比如这一阶段的婴儿喜欢通过吮吸、抓取、扔东西来探索未知的世界。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大概从2岁到7岁,儿童开始使用大量的符号(词汇和表象)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比如用“糖”来代表体积不大、味甜、入口即化的食物;此外,儿童还使用延迟模仿、绘画和象征性游戏来表达对世界的认知,比如这个阶段的儿童喜欢玩“娃娃家”,扮演爸爸、妈妈、医生、老师等角色。7到11岁的孩子正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已经具备了对客观事物和经验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明白守恒概念,会进行一些可逆运算,但只能局限于具体的事物。第四个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11岁之后,儿童的思维已经不再局限于真实的或可观察到的事物,而是可以进行抽象的思维和运算。

这是皮亚杰的独创,同时也是发展心理学中最为经典的理论之一。

11 为什么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强调以来访者为中心?

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n Rogers,1902—1987)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02年出生在美国一个农场主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土木工程师,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从小在西部农场长大的他曾立志成为一名牧师,1919年进入威斯康星大学农学院学习,并积极从事宗教活动。但随后的实践经历让他对宗教的教条产生疑虑,从而转系攻读临床心理学,并于1928年获得硕士学位,三年后又取得博士学位。此后一直从事科研和治疗工作。

罗杰斯认为治疗应该着眼于眼前的问题,而不是探究过去的经历对现在造成的影响。他还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并且具有发现自身不足和缺陷的潜能,因而,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就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让其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自己将问题解决。罗杰斯的这种治疗理念被称为“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这一疗法以真诚、尊重和理解为基本前提,强调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罗杰斯认为,当这种关系存在时,个体就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探索自己,并向所期望的方向前进,这样个体在行为和人格上的积极变化也会随之出现。如今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仍然有很多咨询师和治疗师在采用这种方法。

推及教学,罗杰斯也有类似的看法,他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他认为,对讨论负有主要责任的应该是学生而非教师。教师不应该把大量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只需作一些非指导性应答以引导或维持讨论。非指导性应答一般是指一些不带有解释、评价和建议的简短回答,仅仅是对学生的理解加以反应、澄清和证明,目的在于形成一种氛围,从而让学生能够自主决定学习的内容,为自己设置教育目标,并选择达到目标的手段;教师只是为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材料。虽然这种教学方法较为理想化,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较难实现,但它体现的教学理念依然被多数人所认可。

12 人类的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吗?

也许你没有听说过马斯洛这个名字,但是他最著名的理论应用的范围极其广泛,那就是大众熟知的“需要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建设者之一,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学家和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家。他于1908年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兄妹共7人。他的父母希望他以法律谋生,但是他本人对法律并不感兴趣,很快就转向了心理学。1934年他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68年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马斯洛吸收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意识、无意识、动机等概念,但同时又反对精神分析将正常人也按照病人来对待,认为夸大本我的作用对研究健康人群不利。他对人类的动机特别感兴趣,希望用自己平生所学来解开人类的动机之谜。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就像金字塔一样上窄下宽,越上面的需要越高级,如下图所示。最下层是生理需要,即维持个人生命和种族延续这些最基本、最原始的需要,比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其他的需要全都建立在这个层次的需要之上。在生理需要之上的是安全需要,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有获得安全感的需要、稳定的需要、不受恐吓和焦虑折磨的需要。再上一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涉及人对家庭、组织、团体等的需要,比如渴望获得友谊,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以及建立亲密的关系等。接下来是尊重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对他人的尊重。最后是自我实现需要,即充分发挥自我的潜能,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事情。

马斯洛同时指出,各层次需要的实现只能像游戏过关一样从低级往上逐步进行,不能逾越,比如一个连温饱都不能解决的人是不可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另外,他还认为人的需要动机和其性格紧密关联,比如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会有强烈的获取他人认同的动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心理学、现代行为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3 为什么人会产生心理冲突?

库特·勒温(Kurt Lewin,1890—1947)既是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也是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者。他于1890年出生在德国波森省(现属波兰)一个中产阶级犹太家庭。先后在费莱宝、慕尼黑和柏林大学学习,并于1914年在柏林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在其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正碰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作为志愿兵服役4年,之后回到柏林大学担任研究助理。在此期间,他完成了许多关于联想和动机方面的重要研究,并开始创建他的场论。1933年由于纳粹的威胁,他移居美国,先后在美国多所大学任教和开展研究,并完成了许多著作,形成了他自己独创的场论和社会心理学。

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led)是勒温心理学体系中一个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他借用数学和物理学中的概念来解释心理问题。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在心理场中进行的,所谓的心理场就是由个人生活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于一切事件的经验和思想愿望组成的。它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而扩展分化。比如一个初生的婴儿的心理场几乎没有任何成分,而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的心理场则内容丰富。

勒温在动机研究方面也有巨大的贡献。他将人的整个行为看成一个动力系统。当人和环境之间原本存在的平衡被打破的时候,人会产生一种紧张感,为了缓解这种紧张感就会产生一个满足需要的意向,比如饥肠辘辘的人就想要吃东西,口渴的人就想要喝水。同时,一个人可能存在达到目的的欲望,或者存在逃避痛苦的欲望。前者被称为趋近动机,后者是回避动机。冲突的形成就和这两个动机有关。比如你到了商店里看见两件漂亮的衣服,你都想要,但你带的钱只够买其中一件,这时你就产生了趋近—趋近冲突。再比如,你不想练习跑步,但是又不希望体育考试不及格,这种情况下你就产生了回避—回避冲突。又比如,你生病了,希望早日康复,却又不想吃难吃的药,这时你陷入了趋近—回避冲突。

勒温将心理场的理论应用于社会问题的研究,形成了群体动力学说,主要关注群体的气氛、群体内成员的关系、群体的领导风格等。群体动力学将实验研究的方法运用到对群体的研究中,这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4 人们是怎样让自己保持心理平衡的?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不想去上某个课外辅导班,但是又怕父母责骂,所以心中感到痛苦和焦躁。像这样因为存在矛盾的想法而感到紧张和不愉快,是因为你出现了“认知失调”。这个时候你会设法缓解这种焦虑,改变自己的想法:“上课外辅导班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或“父母爱我,责骂一下也就过去了”,从而采取上辅导班或者不上辅导班的行动。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无疑是社会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也曾是该领域核心期刊中红极一时的话题。它是里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1919—1989)延续其导师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

费斯汀格1919年出生于纽约,1939 年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后前往衣阿华大学继续学习,并在勒温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于1940年取得硕士学位,两年后又取得博士学位。1945年费斯汀格成为勒温设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群体动力学研究所的助理教授。勒温病逝后,费斯汀格来到明尼苏达大学担任教授,并最终创立了认知失调理论,以此来解释心理平衡。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失调是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等认知成分间相互矛盾所产生的不舒适、不愉快的情绪。一旦出现不协调,人就会产生内心压力,进而产生减少或消除不协调的动机。

关于这个理论,有一个有趣的经典实验:研究者要求被试(指心理学实验或心理学测验中接受实验或测验的对象)从事绕线这一极其枯燥乏味的工作,然后分别以1美元和20美元作为报酬,要被试说绕线非常有趣,也就是让被试说谎;随后调查这些被试对绕线工作的真实评价。其结果令人诧异:得到20美元报酬的被试说绕线这活儿很无聊,得到1美元报酬的被试却说绕线有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家的解读是:那些得到20美元的人觉得自己当初撒谎是值得的,所以能坦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而那些说了谎只得到1美元报酬的人,心里极不平衡,为了掩饰自己当初的心口不一,只能违心拔高对绕线的评价。这一实验结果曾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此后又进行了一些类似的实验,这些实证研究促进了认知失调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15 为什么卡特尔把人格特质因素归为16种?

说起人格测试,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16种人格因素测试(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aire),也就是人们常说的16PF,这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特尔的研究成果。

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1905—1998)出生于英国的斯塔福郡,1921年进入伦敦大学主修物理和化学,1924年获得化学学士学位。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目睹了很多社会问题,之后转而开始了心理学的学习,专攻人格特质因素分析,并于 1929年获得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37年,他受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的邀请来到美国,继续进行人格特质的因素分析。

在研究初期,他设法将171种特质表现进行归类,最初归为62类,但随后发现这些类型有互相重叠的地方,在自己不断分析和他人的帮助下,卡特尔最终得到了16个根本性的特质因素。这16种特质每一种都是两极化的,比如特质乐群性,就是从一端的“冷淡”到另一端的“开朗”,在此维度上的高分者外向、热情,低分者缄默、内向。整个测验共有187题,每个问题都有3个选项。16PF的适用范围很广,凡是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和老年人都适用。

按照测验程序施测完毕,测试人不仅可以得到自己在16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还可以获得一张性格轮廓图,从而更为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性格轮廓。如果将不同职业的人的轮廓图放在一起,可以很清楚地显示不同职业人的性格差异所在。因而16PF曾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人才招聘及职业咨询。但如今由于互联网的普及,16PF在网络中被大量传播和分析,因而在人才招聘和职业咨询中的应用价值也被大大弱化,逐渐淡出了舞台。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取代它的其他新的分析方法中仍有不少是16PF的衍生物。

16 为什么人们会作出非理性的决策?

2002年,有一位心理学家在得知自己和同伴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时,激动不已,失手将自己锁在家门外,最后不得不破窗而入。他就是丹尼尔·卡尼曼。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1934— )生于以色列,后举家迁至巴基斯坦。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将探究心理学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他于1954年在希伯来大学取得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1961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博士学位。这期间,卡尼曼曾在以色列国防部的心理学部门工作,并提出了“构想效度”(construct validity)这一在心理统计和测量中相当重要的概念。自1993年起,卡尼曼担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卡尼曼专注于研究人类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其研究结果对心理学以及经济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卡尼曼认为决策并非都是理性的,人们经常会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个问题作出不同甚至是彼此矛盾的选择,因为人们在决策的时候不仅存在直觉的偏差,还存在对框架的依赖。所谓直觉偏差,顾名思义就是按照自己的直觉作判断,而这种直觉常常不符合传统的统计学规律。而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s)指的是,对同样信息的不同显示方式会导致其中某一种显示方式更容易被人们所选择。关于框架效应有一个经典的研究。研究者准备了两个不同的文本,内容都假设需要为一种不常见的疾病的爆发做准备,有两个备选方案,然后让实验者按其意愿选择方案。在第一个文本中,两个方案是这样描述的:如果采用方案A,那么200人将会获救;如果采用方案B,那么有1/3的可能会使600人获救,也有2/3的可能没有人能获救。结果大多数的实验者选择了A方案,表现为不愿意冒险。在第二个文本中,两个方案的描述为:如果采用方案A,那么400人将会死亡;如果采用方案B,那么将有1/3的可能不会有人死亡,也有2/3的可能使600人死亡。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实验者选择了方案B,表现为乐意冒险。

明明传递的信息在概率统计上是完全相同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呢?因为人的心理是倾向于生还而排斥死亡的,A、B两个方案的区别在于一个传递了确定性,一个表现出了风险性,而对于生还人们会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性,对于死亡人们则更倾向选择不确定性。

17 心理学关注的都是心理异常的人吗?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是利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的一个心理学新思潮。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

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1942— )于1942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少年时代喜爱篮球,后因没有入选篮球队而进入学术领域。他于1964年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随后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实验心理学。他一直致力于乐观心态、习得性无助以及压力的科学研究。在1997年时,他曾以史上最高票的纪录,被选为美国心理学协会的主席。

积极心理学这个名词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有一次塞利格曼在和5岁的女儿玩耍,女儿突然提出要和他谈谈,并说:“我从3岁到5岁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当我长到5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从来没作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样经常郁闷吗?”女儿的话给了塞利格曼极大的触动,让他意识到培养孩子应该关注那些优秀的品质和他们的强项,着眼于他们所蕴含着的巨大潜能,而并不是盯着孩子的短处,因为只有那些闪光点才会成为他们日后收获幸福的原动力。因此,他把这种关注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称为“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积极的情绪和体验,而快乐、爱、人的主观幸福感等更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感知觉的心理学

18 如果没有了“感觉”,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来自外界环境中的丰富的物理刺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彩而绚丽,试着想想:春天里你去郊外踏青,蓝蓝的天上飘浮着几朵白云;满眼绿色的田野和草地;和煦的春风轻抚你的脸和手臂;偶尔飘来若有若无的花香和青草的气息;不远处,还有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这是多么惬意祥和的景象,感染得你也不知不觉地哼起了小曲儿。

是的,这时候你会发现,正是通过你的眼睛、耳朵、鼻子甚至还有皮肤的同时作用,你才能如此专注地去感受大自然所赋予你的美好景象。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了这些感觉,同样的一片景象,在你的世界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心理学上把人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称为“感觉剥夺”(sensory deprivation)。对动物的感觉剥夺研究表明,把动物放在完全无刺激的寂静环境中,会损伤动物健康,甚至可以引起死亡。而最早的以人为对象的感觉剥夺实验发生于1954年。当时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里,实验者以高报酬吸引了一批大学生参加他们的实验。实验要求是:所有的参加者须整天躺在有光的小屋的床上,时间尽可能长(只要他愿意)。参加者有吃饭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严格控制参加者的感觉输入,如给参加者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可以透进散射光,但没有图形视觉;给参加者戴上纸板做的套袖和棉手套,限制他们的触觉;头枕在用U形泡沫橡胶做的枕头上,同时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以限制他们的听觉。

实验前,大多数参加者以为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但后来他们报告说,在感觉剥夺的环境下,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思维活动似乎是“跳来跳去”的。此外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接受感觉剥夺实验的被试中有50%报告产生了幻觉,其中大多数是视幻觉,也有人报告有听幻觉或触幻觉。因此,感觉剥夺实验证实了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短期感觉剥夺有利于放松和冥想,但是,长期感觉剥夺会导致极端焦虑、幻觉、奇怪的想法和抑郁症。在感觉剥夺环境中,由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

19 为什么婚纱多是白色的?

白色在生活中好像总是有着很特殊的意义。你是否好奇过,为什么婚礼上新娘子要穿白色的婚纱?为什么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穿着白大褂,而且护士们被亲切地称为“白衣天使”?还有,为什么战败投降要举白旗?白色的这些特殊用途其实都和它给人们的心理感觉有关。

白色在世界绝大多数地方都被视为崇高、神圣的颜色。在生活中,白色给人一种纯洁、干净、神圣、朴素的感觉,但另一方面,也给人以一种清冷、单调的印象。其实,白色并不是天生就具有这些象征意义的。人们关于白色的心理感觉,是在色彩联想社会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的象征意义受到相关地域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反过来也成了文化的一部分,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白色婚纱是在18世纪后半叶的欧洲开始流行起来的,后来逐渐传向世界各地成为全世界盛行的一种婚礼文化。在更早期(15、16世纪)的日本,就有在婚礼上穿白色礼服的习惯。据说那时,婚礼过后的几天内,新娘都要穿白色衣服。一身白色衣服不仅象征着纯洁无瑕,同时也意味着新娘子在决定离开娘家的时候,已经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坎坷生活做好了心理准备。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娘穿白色衣服的时间越来越短。发展到今天,新娘只有在结婚仪式上才穿白色礼服。而在战争中,举白旗是一种仪式,宣告了战败一方求和或者投降,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里白旗的含义是:“我们认输了,你们可以在我们的旗上涂上你们的颜色。”

当色彩的象征意义逐渐被社会大众接受并广泛流行后,人们就对其产生十分敏锐的联想,比如,绿色——和平。然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同一种色彩可能有着迥然不同的含义与象征,比如在日本,紫色一直是高贵、典雅的象征;但在罗马天主教会中,紫色是苦恼与忧愁的代表;而在荷兰,紫色又象征毒药与不幸。所以,不同的文化会养成人们独特的色彩感觉。

20 为什么浅色系的物体会让人觉得轻飘飘?

真是奇怪了,色彩怎么可能有重量?但是不可否认,有些颜色的物体看起来比较重,有些颜色的物体看起来比较轻。不信?就让下面的实验证明给你看吧。

假设你面前有一白一蓝两个皮包,形状、大小、材质完全一样。那么,哪只包会给你分量更重的感觉呢?毋庸置疑,你肯定会选蓝色的那只。假如再把这只蓝色的皮包和一只形状、大小、材质完全相同的黑色皮包放在一起,对比之下,你一定又会感觉那只黑色的包比蓝色包重。而实际上,这三只包的重量是一样的,只是由于不同的颜色给人造成了重量上的差异感。

那么颜色给人们造成的重量感知上的差异到底有多大呢?已有人通过实验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白色的箱子相比,黑色的箱子看上去要比它重1.8倍。此外,研究还发现即使是相同的颜色,不同的明度下也有重量感知差异,例如,大红色物体比粉红色物体看上去更重。

一般来说,浅颜色密度小,有一种向外扩散的运动现象,给人质量轻的感觉;而深颜色密度大,给人一种内聚感,从而造成分量重的感觉。颜色的这种特性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得到了许多的运用。你发现了吗,一些大型的物流公司开始把自己的包装箱统一为白色,就是考虑到白色能使人感觉更轻,以此来减轻搬运工人的心理负担。

21 为什么快餐店的装潢多是红色的?

颜色有许多神奇的魔力,能对人的感觉产生巨大的影响。除了会混淆重量感知,它还能影响人对时间快慢的判断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在日本设计师原田玲仁所著的《每天多一点色彩心理学》中记载了这样的实验:让一个人进入红色装潢的房间,另一个人进入蓝色装潢的房间,不给他们任何计时工具,让他们凭感觉在一小时后从房间里出来。结果,进入红房间的人只待了40分钟就出来了,而进入蓝房间的人待了七八十分钟才出来。这个实验说明,色彩会影响我们对于时间的估计。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熟悉的一些快餐店,像麦当劳、肯德基,餐厅的装潢都是以红色、黄色等鲜亮的颜色为主,这类鲜亮的颜色会给人心情愉悦、精神振奋的感觉,同时也能有效地促进食欲,但也会让人觉得时间漫长、心情急躁。运用这样的色彩,可以有效促进顾客的流动性,最大化地增加快餐店的效益。当然,这也是为什么不宜选择快餐店等人的缘故。

还有另一个例子可以证明颜色对时间的影响。时下流行的潜海运动中,人需要携带氧气瓶下水。按照标准,一个氧气瓶大约可以持续供氧40—50分钟,但是大多数潜水者将一个氧气瓶的氧气用光后,却感觉在水中只下潜了20分钟左右。究其原因,还是与颜色有关:人置身在一个被海水包围的蓝色世界中。蓝色麻痹了潜水者对时间的感觉,使他感觉到的时间比实际的时间短。

充分利用颜色能混淆时间的这一特点,也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比如长时间的会议和课程常常给听众带来困扰,为了提高听讲的效率,让参与者更加轻松地度过会议、课程,教室或者是会议室可以以蓝色为基调进行装修,用蓝色的窗帘、桌椅或者壁纸来装饰,在这样的环境下听众会觉得时间过得更快,自然就不容易感到厌烦了。

22 同样的东西,为什么浅色的看起来更大一些?

你听说过“膨胀色”和“收缩色”吗?有些颜色,比如红色和橙色能让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样子大一些;而另一些颜色,比如蓝色和绿色,则能够让物体看起来比它实际的样子小一些。这种说法正确与否?不如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来验证一下。

拿出一张白纸,裁出边长、面积完全相等的两个正方形。接着,把其中一个用黑色水彩笔涂成全黑的颜色。这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白色正方形似乎比黑色正方形看起来面积大。而实际上,这是两个面积完全相等的正方形。

这种因为心理因素导致物体的表面积看上去大于色彩实际面积的现象叫作色彩的膨胀性;反之,则叫作色彩的收缩性。与此对应,能给人膨胀感或收缩感的颜色则被称为膨胀色(expansive color)或收缩色(contracting color)。

一般而言,暖色调属膨胀色,冷色调属收缩色。不过,也有研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