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30 10:30:04

点击下载

作者:李学军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童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试读:

前言

我们作为父母或成年人总是竭力为儿童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和优良的教育环境,并想当然地认为他应该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却不是一分努力就会得到一分收获。于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带孩子真是太累人了,每天晚上他都要莫名其妙地哭,真是没办法;孩子胆子太小,不让生人抱,这样下去会不会影响他将来的社交能力啊……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成人的困惑也会不断地推陈出新:淘气、任性、什么都要自己来、跟大人对着干、不让他做什么他偏要做什么,甚至说谎、撒泼、乱发脾气和不懂分享……成人为此苦恼不已,却找不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其实,这里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对儿童内心的无知。事实上,儿童每一种言行举止,都可以在心理学中找到对应的揭秘法则。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任何人都无法保守他内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个毛孔都会背叛他。可以说,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心理的映射,儿童也是一样。只有抓住他行为背后的心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但很多时候,即使我们有心,也常常感觉无力——因为儿童的心不仅隔着他们的小肚皮,还隔着他们往往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的言语,纯真无邪、与成人迥异的稚嫩思想,以及他们相对狭窄的生活范围。这一切,使得儿童的心仿佛被蒙上了一层面纱一般,让人难懂又难猜。

为了不让成人在猜测儿童心理的路上继续迷茫、困惑、无助,我们编撰了这本《儿童心理学》。它适用于任何一个想了解儿童心理学的读者,不管你是家长还是老师,又或者只是对儿童这一“物种”感兴趣。它不会给你高深的理论,却可以让你真正走进儿童的内心,从了解儿童、读懂儿童,再到教育儿童三大方面,让儿童可以从小就做一个开心快乐的小宝贝,长大后成为一个积极上进、身心健康的社会人,进而拥有自己幸福、美好的人生。

不过,你还要理清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寄希望于哪一种方法可以解决所有儿童的问题。你需要在参考本书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找到最适合他的方法。相信只要你读通了本书,就一定可以更了解儿童,更轻松地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儿童。入门篇不要让“爱”徒有虚名一切要从孩子的心理出发第一章满足儿童的真正需求

每一个儿童都非常聪明,他们说的话,做的事都有一定的目的。成人需要做一个会解谜的密探,来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才能真正触及儿童的内心,真正满足儿童的需求,儿童才能健康成长。了解孩子的心,才能给他最好的爱

我们总是竭力为儿童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尽可能满足他在衣食住行上的要求,我们认为他应该感到足够的幸福。但事实是——我们的孩子总是会哭泣、会生气、会对你大喊大叫,甚至“大打出手”……

但这不应该怪儿童,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失职之处。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学会如何爱孩子,才是人类的高明之处。与其纠结儿童“不懂事”的表面,不如进入他的内心,寻找最根本的解决之道。“问题儿童”的背后是心理需求的不满足

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不论是植物、昆虫还是动物,都有基本需求,如果这些需求没有获得满足,就不会繁衍茁壮。而对于人类来说,除基本需求外,心理需求也可能更加重要。如果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压力过大、无法应付,甚至会导致心理或生理上的疾病。

事实上,我们现在所发现的儿童身上这样那样的问题,正是由于他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结果。例如,现在的孩子早恋越来越早,越来越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儿童在婴儿期的心理需求未满足。0~3个月时,孩子会挑选一个人作为自己的“重要他人”,让他有“被无条件地接纳和我最重要”的感受。这个人可能是妈妈或爸爸,也可以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如果他的这个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他就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寻觅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来满足自己的这个需求,其行为就可能表现为早恋。

那么,儿童到底有哪些需求呢?

有一篇题为《美国孩子对父母的“告诫”》的文章中给出了这样一个生动的答案:“我的手很小,无论做什么事,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

我的脚很短,请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过多地加以限制;

家务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花些时间给我讲一点世界上的奇闻,不要只把我当成取乐的玩具;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反应敏感些,不要整天责骂不休;

不要严厉地批评、威吓我。您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但不要责备我本人;

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允许我不成功,以便我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有一天,我会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不要让我经常重做某件事情。我知道做事是困难的,请不要试图把我同哥哥姐姐们相比较;

请让我和您一起娱乐,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欢乐,正像父母需要从孩子那里得到欢乐一样。”

事实上,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都与其心理、成长特点有关。只有学会站在儿童心理成长的角度出发,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那么,你的“爱”于他而言才会是一件幸事!

儿童的认知方式决定其需求的满足方式

人是不同的,那么,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的认知方式也是不同的。

首先,儿童和儿童之间的认知不同。例如,对于“掌控”这个需求来说,如果妈妈要求孩子系鞋带,随和的儿童会耸肩照做,甚至对妈妈的开心感到高兴。在那一刻,系不系鞋带跟他所认知的控制毫不相关;但是,对于另外一个儿童来说,他却可能把这个要求视为一种控制,因而加以拒绝、使性子,结果就是把全家搞得怒气冲天,自己又愤恨不满。

其次,成人与儿童之间的认知不同。例如,对于“安全感”这个需求来说,我们把儿童留给某个他不熟悉的家人照顾,我们确认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儿童却可能感到恐慌,他不觉得自己“安全”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也就是说,儿童的需求有没有被满足,取决于他如何诠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而不只取决于事实本身。

因此,我们用自认为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求是不够的,必须用儿童认为对的方式才行。

其实,很多时候成人与儿童之间的问题,并不是对与错的原则问题,只是因为他们分别站在了不同的角度,所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你要想真正了解儿童的需求,就要学会站在儿童的角度考虑问题,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内心感受,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说好每一句话。

儿童的真正需求就藏在他的具体行为中

当儿童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时,面对未知的一切,他的无助感可想而知。但他还不能用语言和你进行沟通,把自己的困难向你倾诉,这就需要你能从儿童的行为中读懂他的心声,了解他的需求;当他渐渐长大,面对诱惑和不解,他更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这同样需要你从儿童的行为中去洞察他的心理动向。

因此,在对儿童具体的教养中,我们必须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就是——读懂儿童行为的能力。而这就需要我们对儿童多些关注。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父母感慨:“我家那小子什么都好,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太爱说话了,真是让我愁得不行……”

其实,儿童的任何问题都不是“发现即晚期”的,只要你在生活中多多留意观察孩子,对儿童多些关注,很多问题都是能够被扼杀在萌芽状态的。

例如,下面这位妈妈就做得很好:

如果孩子放学回家,脸上带着几丝不高兴,我就会想,孩子在学校是不是碰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然后做饭时,我就会特意给孩子做几个好吃的菜。等吃完饭后,我就会找孩子聊聊天,找出问题所在,开导开导孩子;如果孩子从外面回来,神色很兴奋,很激动,我就会想:孩子是不是碰到什么高兴的事儿?趁着孩子兴奋,我就会跟他凑凑热闹,问东问西。这时候,孩子往往也会毫无保留地告诉我。

就这样,通过对孩子行为、表情、动作等方面的观察,孩子最新的动态,尽在我的掌握之中。我也能对孩子的成长做到心中有数,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就容易多了!

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妈妈的经验很好地借鉴过来。我们可以从儿童的语言中感知他的情绪变化,也可从他做事中分析情绪的好坏。例如,一个很爱说话的儿童突然之间很安静,或者平时交流的时候很融洽,突然之间在说话的时候带着不耐烦、反感、无奈等情绪,就需要去分析儿童是不是在某些地方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情。心情好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会很认真,而心情不好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做得不是很好,总是心不在焉的甚至还会掺杂着一些发泄暴力等现象。作为每天都与儿童接触的成人来说,看到儿童情绪不好的时候,应该主动帮助分析原因。很多时候他都不愿意说,你就要从朋友的角度来开导,或者在语言上给一些安慰,或者带他出去玩乐一下,又或者给他一件喜欢的礼物。

当我们随时带着发现和观察的眼光去找出儿童身上的那些问题,及时引导他远离这些问题时,就能让儿童沿着正确的生活轨迹快乐地成长了。爱:儿童最好的精神食粮

爱是儿童构建自我与认识外部世界的唯一纽带,他们的每一个表现都表达着对爱的无限渴望。

爱是儿童成长的“肥沃土壤”

蒙特梭利有这么一个育儿理念:“爱和自由,美和理想。”那么,为什么要把爱放在第一位呢?

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

当一位母亲给宝宝喂奶时,脸部没有任何表情,甚至还略有些麻木和冷漠,而宝宝试图以拒绝吃奶、做出各种表情来吸引妈妈的注意。但是,遗憾的是,妈妈的目光始终没能与宝宝对视。之后,当心理学家对其追踪回访时发现,婴儿成人后,一直有严重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甚至还伴有多重自杀行为,急需住院治疗。

这一实验告诉我们,小生命即使不缺营养,也从未离开过母亲,但是如果没有爱——温暖情感的陪伴——生命也是不能承受的脆弱和单薄。

事实上,国外对一家条件非常优越的慈善孤儿院所做的一次调查,也证明了这一观点:这家孤儿院婴儿的死亡率远高于正常家庭抚养的婴儿,尽管孤儿院的营养条件并不比一般家庭的差。这一结果告诉我们,如果新生儿缺乏一个稳定的抚养者的情感满足,那么会影响到他们的生存以及生活质量。可见,食物和营养并不是唯一的存活条件。

爱,就是儿童各方面成长的一个背景,这就好比植物的生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而爱就是儿童成长的肥沃土壤。

正确表达爱,感情才不会错位

事实上,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为何这份爱却往往滋生了不满、仇视,甚至伤害呢?

其实这就要看你给孩子的是怎样的爱。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肯定的微笑、一次善意的提醒、一份无条件的理解,还是一个自动洗衣机、一个自动售货机、一个自动提款机?

爱,如同其他任何一门艺术一样,也是需要学习的,只有掌握了爱的正确表达方式,感情才不会错位。(1)说出你的爱

让儿童感知爱的方式中,语言是最直接的。除了经常对儿童说“我爱你”之外,只要你的语言,可以让他听后咯咯直笑,或是高兴得手舞足蹈,相信他已经感觉到,你是爱他的。

这就要求你要尽量避免用命令的语气同儿童说话。“快点!”“别乱动!”这类带有警告、责备、拒绝味道的话最容易激起儿童的反感,千万不要认为儿童不能用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你就可以居高临下。(2)皮肤的接触

一首儿歌中这样唱道:“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亲亲我……”其实,拥抱、亲吻,给予儿童的就是一种爱的力量,是父母借着身体的语言来告诉孩子:“我们永远爱你。”下班回到家,不妨拍拍儿童的小脑袋,或是握一下他的小手,亲亲他的小脸,来一个深情的拥抱,都能让他觉得父母是亲切可靠的,而他也是被接受、被支持、被关爱的,而儿童也能慢慢学会给予回报,成长为一个有爱心的人。(3)目光的交流

蹲下来或者抱着他,和儿童一样的高度,用眼睛关切地注视着他,此时你的动作和神情已经是世界上最贴心的话,而儿童也会产生强烈的被爱的满足感。(4)时间上的陪伴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的陪伴对儿童身心成长的意义比他们想象的重要得多。所以,作为父母,不要只忙着工作与赚钱,多挤出一点时间陪陪自己的孩子,将更有利于他的茁壮成长。当然,这种陪伴不是指心不在焉地坐在那里(儿童不能容忍妈妈陪他们的时候手里还打着电话),而是你要和儿童一块玩儿,给予他全部的注意力。安全感:在儿童心里筑起一个安乐小窝

在儿童早期心理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并对未来影响深远的就是,是否建立良好的心理安全感。有了安全感的儿童,会带着这份安全感积极而愉快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因为他们知道,遇到困难和问题,身后会有强大的保护者。

儿童的安全感来自依恋行为“安全感”准确地讲就是对安全性的一种心理依赖,当和父母、老师之间的依恋感建立后,儿童才会更安心,才能更加自由地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

心理学家哈洛等人就曾设计过一个实验,专门研究了幼小的猴子对母亲的依恋。

他制作了两种假的猴妈妈:一种假妈妈是用铁丝编成的,另一种是一个母猴的模型套上松软的海绵状橡皮和长毛绒布。然后把两个“猴妈妈”和刚刚出生的小猴放进一个笼子里。

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如果铁丝妈妈身上没有奶瓶,而布妈妈身上有,小猴很快就和布妈妈难舍难分。即使奶瓶是放在铁丝妈妈身上,小猴也不愿意在铁丝妈妈身边多待,只在感觉饿了时才跑去吃奶,其余时间则依偎在布妈妈怀里。

在小猴离开布妈妈出去玩耍时,心理学家突然给它看一个模样古怪的庞然大物,小猴会惊恐万状地撒腿奔向布妈妈,紧紧依偎着它,逐渐定下心来。可是,如果把布妈妈换成铁丝妈妈,小猴就不会跑去寻求安慰。

事实上,依恋行为,也正是儿童早期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通俗地讲,就是儿童喜欢上一个大人,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感到安全。尤其是在陌生环境中或遇到陌生人时,如果有亲近的人在身边,他会觉得更有安全感。

3岁之前的儿童,依恋对象主要是父母。3岁之后,儿童开始进入幼儿园,他与父母的接触慢慢减少,而与老师、同伴的接触渐渐增多,儿童就把依恋的对象从父母身上转移到老师或同伴身上,他的依恋也不再是单纯地寻求安全感,而转变为得到老师与同伴的认同与赞赏。可以观察到,儿童越大,其渴望别人认同的表现就越明显。

因此,不管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老师,我们必须重视儿童的依恋情结,有意识地成为儿童最好的依恋对象,这样才能让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无条件的爱让儿童更有安全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想让儿童具备安全感,保持持续稳定的关爱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你对待儿童的态度时而积极,时而冷漠,他就会对你产生不信任的感觉,有可能导致他长大后也会回避深度信任的关系。这会对他的人际交往尤其是亲密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尤其是在儿童心灵成长最关键的童年时期,父母的爱和付出就应该是无条件的。在儿童微笑时,父母要给予他爱,在儿童啼哭时也要给予他爱;在儿童听话时要爱,在儿童烦人不听话时更要给予他爱……儿童只有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感受到关怀、重视和尊重,他才能从心底滋生出稳定的安全感。

相反,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当儿童发脾气时,父母就打骂;当儿童淘气时,父母就呵斥;当儿童孤独无助时,父母则视而不见,这样的儿童在每一次需要体验这些情感时,都会面临一个风险,这个风险就是他随时可能失去父母的爱,招来父母的指责和冷脸。久而久之,只会给他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让他经常处于恐慌之中。

不过,这并非意味着不去管教。爱与管教并不冲突,你只需记住一点:就是接纳儿童的本相,无论他天性是外向还是内向,只有先接纳,才能给予爱,而之后的引导和管教才会变得顺理成章。

积极回应儿童各种需求信号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当儿童发出的各种需求信号(哭、饿,或者身体不舒服)时,成人是否及时出现是他对这个世界建立安全和信任感的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并把握好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练就敏锐的觉察力,才能透过他简单的外在行为表现,读懂他内在的心意,并且给予准确及时的回应。

特别是在儿童0~1岁处于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如果你想让他有心理安全感,就是要做到“一哭就抱”。因为,在婴儿掌握基本语言之前,和父母唯一的交流就是啼哭。他哭时,父母置之不理,让他自己闭嘴,美其名曰培养独立性,这其实是阻碍了婴儿和父母的交流。而当儿童总是不能得到及时、规律且稳定的反馈信息时,就会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于是,便常常变换各种哭闹不安的方式吸引大人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反而容易形成儿童爱哭闹、喜欢纠缠大人的行为模式。

也许有的父母担心事事顺着儿童,会养成他任性的坏习惯。事实上,我们所说的“一哭就抱”,指的是你要“积极回应”而非“立即满足”。当儿童产生各种需求时,你可以先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回应,让他意识到你已经知道他的呼唤,让他在有希望的等待中忍耐几秒钟(实际上,这种短暂几秒钟的忍耐和等待是十分必要的,它并不会损害儿童的健康,但对他心理健康、智力发育以及交往潜能,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科学的回应方式,就好似在儿童的心里筑起一个安乐小窝,使他心灵充满安定感,身心健康地成长。鼓励: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这是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而让孩子抬头还是低头,则取决于你对他是鼓励还是贬低。

你的评价决定儿童自我认同程度

自我认同,即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通俗地说,就是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感觉。自我认同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是变得自信自立,还是变得畏缩自卑,更影响到他是快乐地成长,还是闷闷不乐地寻求别人的认同。

但是,自我认同感本身并非天生的。刚出生的婴儿甚至连自我意识都没有,当然更不存在自我认同。

那么,儿童的自我认同感从何而来,又是什么决定了儿童自我认同程度的高低呢?

心理学认为,4-6岁是儿童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做出一个行为,得到他人尤其是父母认同和肯定才会导致正向的行为累积,直至评判体系形成,自我认同才有可能出现。

也就是说,儿童自我认同感的形成和完善,与外界环境的反馈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些能够经常得到父母、老师肯定和赞扬的儿童自我认同感就会较高;相反,那些经常受到批评的儿童,更容易认为自己不够好或没有能力甚至是不被喜欢的,久而久之这样的儿童就会变得自卑。

这是因为,儿童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对周遭事物进行客观评判的能力尚不够完善和独立,所以他对自己行为判断的重要标准完全依据他人的评价。例如,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儿童可能仅仅因为别人一句夸奖的话而变得充满自信,开心很久;有时候,别人一句批评的话又会让儿童对自己完全丧失信心。尤其当这个“别人”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比如父母、朋友和他敬重的师长等,对他的影响也就越大。

所以,适当地表扬鼓励对于儿童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促进儿童自我认同感的建立,会让他充分地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也会倾向于再次表现这种受赞扬的行为,并且在成长中获得安全感。

当然,鼓励赞扬也是需要限度的,如果忽略了儿童的不足,而过度捧高他的虚荣心,这样对儿童自我认同感的建立也是不利的,容易让他过度自信,以致好高骛远。

你的认可提升儿童自我价值感

事实上,说到鼓励、赞扬儿童,在现今这个时代,没有家长或老师不会注意到这些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但在一些具体的事件中,我们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我们都知道,每个生命都是作为一个个体存在的,没有谁可以控制谁,没有谁要去服从谁,而是大家都要站在一个清晰的界限面前,去适应这个世界的自然法则——我可以有我的想法,你可以有你的想法,这两个可以共同被允许。但作为成人,我们却往往特别喜欢做儿童的拯救者或以上帝的形象来控制儿童。例如,当儿童遇到困难时,除了鼓励,许多大人会帮助儿童分析许多,提供一些自己认为有效的办法。

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隐性控制。心理学上把控制分为外显控制与隐性控制。外显控制,我们大家很熟悉,因此也很容易规避,比如:我们要求儿童必须要怎么做,否则威胁他、恐吓他、呵斥他。而隐性控制许多成人是不自知的,因此也更容易发生,尤其是超理智的成人,总是喜欢给儿童讲道理、进行讲解、分析,过多给予建设性意见:“我认为”“我觉得”“你也是这样想的对吗?”“你看这个多好,对吧”……总之通过各种说的方式让儿童认可自己的想法,给儿童传递一种道德观念,忽视儿童的心理感受与自我感觉。但往往,被这样爱护的儿童,更容易处在煎熬的难关中。

事实上,我们自己也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用别人给的一个办法去解决一个问题时,第一次或许可以,但是却无法用这个办法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原因就在于,它永远是别人的,永远不能代替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对于儿童来说,我们所谓的分析、道理、解释、前车之鉴……其实就是对他的“不认同”。那么,儿童的自我价值感也就无从获得。

那么,为了提升儿童的自我价值感,我们就要认可儿童的一切吗?

当然不是。其实认可儿童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顺从儿童,我们要认同的是儿童的感受与情绪,而非支持儿童“非理智”的做法。我们需要认真倾听儿童抱怨、允许他发泄情绪,并且恰当地鼓励儿童学会面对自己的恐惧,等待他产生清晰的思考。

当然,我们也要适当地为儿童建立界线,不过要用行动而非语言。因为儿童并不喜欢听你说太多,他更喜欢看你如何去做。如果我们常常违背自己的心,忽视自己的感受,把儿童放在一个极具中心的位置,完全以他为主,那么我们就容易造就儿童完全自我中心的性格,同时,他也会认为自己的重要都是来自于别人同意自己及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当我们自己确定的时候,我们的拒绝给儿童带来的不是长久的痛苦,而是界限的开始,他才会越来越看清自己,也越来越看清自己作为个体的重要。

任何一点点进步都值得表扬

希望得到表扬和夸奖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但遗憾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做父母、做老师的却很“吝啬”自己的赞美和表扬。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找不到夸奖的理由。

我们说,这是个理由,但责任仍然在我们自身,其根据就是:儿童在成长,每天都会有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善于发现儿童身上那些积极的变化。比如他对知识的渴求、他的善良和单纯,凡是正面的表现都要及时发现,并给予鼓励。

例如:儿童某天做作业时不用大人提醒,这就是进步。如果这时你写一张纸条:“孩子,爸爸妈妈今天看到你长大了,能自觉完成作业,不再让我们操心了,爸爸妈妈好开心!如果每天你都能这样做就更棒了!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然后把纸条放在儿童的枕头边让他一觉醒来后看到,这样他当天肯定有一个好心情,而且以后会做得更好。还有很多的生活细节,如洗脸、刷牙、穿衣服等,只要成人给予鼓励,儿童就会做得更好。

我们很少夸奖儿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儿童的要求太高。我们认为如果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就给予表扬,他就会骄傲的。

可是,对儿童来说,他取得任何一点点进步,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如果这时候得到了大人的赏识和鼓励,那么儿童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加。相反,如果我们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儿童,这就好比明明是一辆汽车,却偏偏让它跑出飞机的速度来,这样反而会使儿童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事实上,儿童对某一种事物的接触,开始可能不适应,因此会做得不够好或做得不如别的儿童好,这时就更不能用显微镜对他吹毛求疵,打击他的信心和积极性,而是应该用放大镜去发掘儿童身上的优点。

当儿童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取得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作为家长或老师,都应该真诚地夸奖他:“孩子,你比昨天进步多了,继续努力、明天还会比今天更好的。”当儿童得到了你的赞同和鼓励时,他往往会继续坚持和努力,每天都会有一些变化。

现实生活中,相信许多家长和老师也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今天夸儿童手干净,第二他的手会更干净;如果今天夸他的字比昨天写得好了,他明天的字会写得更工整;如果今天夸他讲礼貌,明天他就会更注重礼貌……虽然只是一些细微的改变,但儿童的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也就会越来越往好的方面发展了。

第三方的肯定让儿童更鼓舞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骗子先带了一位外国人到咖啡厅,对服务小姐说:“他是阿拉伯王子的朋友!”然后,他把想要交往的女性带来,自己却借故走开。这个女性觉得不安,便问服务小姐:“他是谁?”服务小姐便回答说:“听说是王子的朋友。”因为相信了第三者的消息情报,这位女性便上了当。

由此可知,一个情报一旦被当成第三者的思考或意见被传达出来,就会增加可信性。

根据人的这个心理特征,我们可以把对儿童的赏识扩展到第三方的面前,那么就会让儿童更加充分感觉到家长、老师对他的重视和欣赏,从而激励他产生无穷的力量和信心。(1)在别人的面前夸奖孩子

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会在心里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在家的时候也会表扬他,但当着外人却往往会贬低自己的孩子,好像要当着别人表扬就是炫耀、是骄傲、是不谦虚。

这样的做法实在是大错特错。不仅会让儿童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更会严重地打击了他的上进心。

事实上,真正懂得表扬艺术的父母,反而应该是:当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对儿童相对严格,在外人面前,却总是多多夸赞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态度才会让儿童产生自信。

当然,你也不能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把儿童当做炫耀、吹嘘的对象,肆意夸大儿童的优点。如果我们过分地夸耀,就会暗示给儿童“父母的话是虚伪的,我没有那么好”的信息。有了一定判断能力的儿童就会对我们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于怀疑自己。只有真诚的、有理有据的赏识,才会让儿童得到积极的暗示,并更加强化自己的行为。(2)把别人的夸奖告诉孩子

从心理上说,我们不但愿意听到当面的夸奖,也更愿意听到别人在背后对自己的表扬。儿童也一样,他不仅希望获得父母和家人的赞赏,更希望得到老师、邻居、小伙伴等其他人的夸奖。

因为,家长对儿童的赏识往往是一种主观的评价,而别人对他的赏识却大多来自实际的交往,他们没有故意夸奖他的义务,因此他们的话要客观得多。当儿童不确定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是好是坏,以及在与别人交往过程中出现困难和障碍时,适时传达给儿童别人对他的正面看法和赞赏,不仅可以强化他的信心,更可以融洽他与其他人的关系,让儿童拥有更快乐的生活。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赏识儿童,更可以借他人之口来赏识他。当儿童听到从父母的口中传达的是别人对他的赞赏时,他会更加感到光荣和自豪。自由:儿童的内心是个独立的世界

当儿童长到足够大时,已经具有了要独立表达思想感情及自己做事的要求,应该说这种要求既合理又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如果你只知一味地以自己的喜好来强迫压制儿童,就有可能使他产生逆反心理,也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关系。把自由还给儿童,才能使他处于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中,促进儿童的个性化发展。

心理断乳是儿童成人的必经过程

婴儿呱呱坠地,标志着脱离母体的解放,随后的生理上的断乳,便与母亲身体的联系切断了。但是在心理方面,儿童与父母仍然联为一体。这个时期的儿童需要父母与成人的保护,他们表现出对成人较大的依赖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总在尝试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关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这时儿童就必须进行心理上的“断乳”。

心理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儿童的“心理断乳期”。实际上这也是儿童脱离父母的监护,成为独立人的必经过程。对此,我们理应给儿童一点能够自由做事的机会,让儿童独立地处理一些事情。

一般说来,这种自由主要有三个方面:(1)思想的自由

给儿童思想上的自由,就是说我们在要求、限制儿童时,不要给他很大的精神压力。

1974年,英国乔安·佛里曼教授开启了这样一项研究:

她将210名在数理、艺术与音乐领域中具有特殊天赋的孩童列为观察对象,结果发现只有3%的孩子可以将这些才能发扬光大,更上层楼。她说:“以一般人的标准来看,也许只有6名孩子被认为是成功的。天资聪颖的孩童在六七岁时,潜力可以发挥到极致,但是有许多孩子会陷入潜能受阻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佛里曼在研究中发现,有些做法激进的家长会给这些具有特殊天赋的儿童过多的压力,甚至将他们与同龄的朋友分开,只为了发展所谓的特殊潜能。而正是由于他们无法像同年龄的孩童一样,拥有快乐的童年,反而没办法发挥潜能。佛里曼强调:“具有天赋的孩子也是正常人,但是他们却必须面对特殊挑战,尤其是外界对他们不切实际的期望,使他们与同年龄的孩子相较之下,显得奇特却不开心。”

其实,发现儿童具有某方面的独特天赋,进而希望他的特长达到一定的水准,这样的想法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你的这些想法,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儿童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他会担心自己的行为满足不了对自己满怀期望的人,因此,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他都会考虑别人的想法。儿童在精神上产生的这种压力势必直接影响到他的成长。

因此,要使自己的孩子健康、优秀、快乐的成长,就不要过早地禁锢了他的思想。特别是在儿童很小的时候,要让儿童充分开放自己的思维。(2)时间的自由

由于儿童自控能力有限,很多人就认为,给儿童太多的自主时间是一种浪费。因此,他们往往在时间上卡得很死,在不同的时间给儿童安排做不同的事情,这样,儿童自主的时间就很少了。

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妥的。其实,当儿童自己在安排时间的时候,他得到的收益实际上要比大人替他安排时大得多。

股神巴菲特在小时候父母对他管得不是很多,他能整天和伙伴们一起游戏,他们无聊时最爱干的事就是记录街道上来往的汽车牌照号码,这在大人看来是孩子在打发无聊的时间,但巴菲特却因此锻炼出超常的数字记忆能力。

在9岁的时候,巴菲特整天无所事事,他就去拣苏打水机器里出来的瓶盖,就是这种无聊的举动使他发现哪一种饮料最好卖,他后来因此贩卖饮料轻松地赚了一笔。

可见,给儿童充足的自由时间,他有时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当他可以自由地去想,就能更好地去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当他可以自由地去玩耍时,就能锻炼他的智商;让他自己去找事做,他会很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从某种程度上说,儿童的年纪越小,他自主安排时间就对自己越有益。(3)做事的自由

其实,现如今很多父母已经意识到过度保护带给儿童的伤害了,也更加注重锻炼儿童自己做事的能力了。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误区不得不提。也就是下面这个故事当中所反映的问题:

某电视台举办了这样一个特别节目,他们邀请五位母亲各带着自己只有四五岁的孩子参加一个游戏:导演让她们的孩子把一张撕成几块的地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拼好,用时最短的孩子将得到一千元的奖励。

谁先去拼由抽签决定,当第一个孩子上场拼接地图的时候,其他的各位母亲都在教自己孩子拼接地图的技巧,什么按线路去拼接啦,按各省不同的颜色去拼接啦……她们都想教给孩子最好的拼接方法,以能在比赛中胜出。

拼接地图似乎并不难,第一个孩子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就拼接好了,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其他的四个孩子都花了很长时间才拼接好地图。

在场的所有人都说第一个孩子不简单,但当主持人问这个孩子为什么能这么快拼好地图时,孩子的回答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在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骑着自行车的图形。

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地图背面是一则人们熟知的广告,如果按照广告的图案去拼接地图,那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因为其他的孩子都按照妈妈的指示去做,但妈妈根本不知道后面有广告,自然教授的方法要费时得多。

也就是说,给儿童做事的自由,不仅仅是给儿童提供做事的机会,更应该让他自己去拿主意。很多时候,成人的方法固然成熟,但它同时也会禁锢儿童的做事思维,长此以往,儿童做事的能力就得不到增强,更谈不上有做事的技巧。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儿童,他往往就会拿出大人意想不到的做事方法,他的进步也会很快。

儿童需要房间,更需要空间

儿童希望在家里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天地,这是他长大,有独立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表现。

如今,也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注意到了这一个问题,为儿童准备了可以自由活动的小房间或者小角落。不过,房间有了,空间却还不够。儿童的时间和空间还是都由你来安排,那么这个房间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儿童需要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独立的房间,更要有属于自己的、自由的遐想空间。如果你见过蚕蛹化蛾的过程,对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也就不难理解了。蚕蛹在变成蛾前,有一段时间是“作茧自缚”,把自己关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独处”一段时间。同样,儿童在一定年龄,闭锁心扉,把自己关在一个“心灵小屋”里——有时玩,有时读自己喜爱的书,有时画画……当然,有时可能是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这却是儿童走向成熟,“化蝶而飞”的必经阶段。

也许儿童生活经验还不足,在生活中会犯一些错误,但这些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需要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如果不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他没有足够的实践,那么将来需要做自主选择时,就很可能会束手无策。

美国心理学家戴尔说得好:“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实验自己的能力,去学会如何应付危险的能力。不要为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任何事情。如果父母过多地做了,那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的自立与自信。”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精神胚胎”学说也认为: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就有一种内在的东西,这种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知道儿童如何发展,知道儿童去抓什么,去摸什么……这种东西就是“精神胚胎”。

这种学说听起来或许有些先验论的神秘色彩,但它却科学地指出了儿童成长的特征。成人常常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想当然的育子模式去规范儿童的行为,以为这样做就是对他负责,但其实恰恰是这种爱会在儿童四周形成—道厚厚的屏障,压制了他的自由活动,误导他走向一条相反的路。

所以,充分信任儿童,给他一个真正独立的空间。这个属于他的空间,也应该让他自己来建设,包括选择书桌、书柜、玩具、图书、装饰品及各种学习用品等;也应该允许儿童在自己的空间里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养几条小金鱼、养几盆花……时刻记住: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存在的。永远不要把儿童禁锢在你的意识里。

放开手脚去玩儿是儿童的权利

和成人不同,对于儿童来说,玩儿就是学习、工作,也可以说是他的生活。孩童时期,儿童正是通过玩儿,而使身体的各种机能发达起来;通过玩儿,来学习知识,增加社会意识,丰富思想感情。

不过,光知道让儿童玩耍还不够,你还要知道怎样让他玩儿——要让儿童放开手脚去玩儿,不要因为他在玩耍中好犯一些小错误,而限制、干预他的玩儿法。如果允许孩子去玩儿,但又对其加以种种限制,就会淡化游戏给儿童带来的自由和愉快,也不会收到要孩子玩耍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家庭的做法:

游戏内容自由:在美国,有很多家庭都不会对儿童玩儿什么进行严格的限制,而是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玩儿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只要不会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父母很少干涉儿童玩什么。例如,有的儿童喜欢在家玩电脑游戏,父母也不会对他们进行呵斥,有时候还会和儿童一起玩儿,并跟他们一起探讨玩儿游戏的一些感想。

儿童玩儿容易受伤的游戏时,他们会告诉儿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他们认为应该让儿童在玩儿中锻炼自己,如果对儿童保护过度,可能会使他形成胆怯的性格。他们甚至会鼓励儿童冒险或是参加有挑战性的运动,例如,有很多美国儿童都喜欢玩儿滑板、骑单车,并在地形复杂的地方做各种各样的动作,他们可以尽情地跳啊、蹦啊,甚至还可以滑翔、旋转等。有些动作在我们看来非常危险,如有的儿童会从高高的坡上飞速直下,又快又猛,危险系数特别高,可是他们自己却玩儿得津津有味。走在美国的街上、居民区,甚至是楼梯上,都经常可以看到踩着滑板的儿童。

游戏时间自由:很多美国家庭也都不会限制儿童玩耍的时间。据调查,儿童每天可以玩儿四个小时以下的家庭占的比例是最小的,不少家庭允许儿童玩儿的时间在五六个小时之间。甚至有的家庭不对儿童玩的时间做任何限制。除了不限制儿童玩儿的时间以外,很多家长也不会给儿童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每天上学之前,父母都会跟儿童道别,但是他们不是在嘱咐他好好学习、认真听课等,而是告诉儿童要玩儿得高兴。“Havefun”是美国家长对儿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当儿童回到家后,家长经常问的也是:“今天在学校过得开心吗?”

玩儿是儿童的权利,就应该是让儿童自己做主的事。所以,我们不仅要允许儿童玩儿,还要鼓励他玩儿,甚至陪他玩儿,让儿童在玩儿中学习,在玩儿中成长。尊重: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当儿童深感被爱被尊重时,他的自尊便会迅速得到提升,从而变得更自信。而且长大后他也会懂得该如何去尊重他人。

儿童再小,也有人格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对尊重需求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儿童也是一样。

然而,在许多成人的眼里,儿童年纪小,不懂事,他们的想法是很幼稚的,充满错误的,因此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儿童身上。

别急着否认,看看下面这些事哪件你没做过呢?

该吃饭了,而孩子还在玩儿玩具,你走过去,“拿”掉他手里的玩具,带他洗手:“我们该吃饭了!”

给孩子喂饭,你觉得他肚子饿了,就一定要吃;你觉得他没吃饱,就一定还要往他的嘴里、肚里塞;

孩子玩儿剪刀、叉子、牙签……你觉得有潜在的危险,赶紧冲过去,一把夺下;

带孩子外出,你想带他去哪儿就带去哪儿;

遇到朋友,给孩子下指令叫人,却不做相互介绍;

你想给孩子洗澡,他洗也得洗,不洗也得洗。

试问:如果把其中的“孩子”换成你,你作何感想?

要知道,即使儿童是一个没有行为能力的公民,可却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当我们用这些无意识行为在跟他互动时,就会抑制了他自尊心的良好发展,久而久之,儿童会觉得我是不被尊重的,那么他潜意识对自我的评价就是:我是一个不值得别人尊重的人!丧失了自尊,他也就失去了自强的力量,人格自然也会沦陷,我想,这个结果一定不是你想看到的。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尊重儿童。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实上,我们之所以能尊重成年人,是因为大家处在平等的位置;我们难以尊重儿童,主要是我们和儿童不在同一高度。成人总是习惯高高在上地俯视儿童,这样的对话自然难以平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蹲下身来,多从儿童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儿童的想法和需要,才是真正地尊重他。

蹲下来和儿童对话,并不是强调和儿童说话时要保持的身体姿势,还应该包括思想的高度。我们是成年人,学习了不少知识,加上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生经验,对很多现象、问题都有自己独到深刻的看法。但是儿童不是,儿童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很多在成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却可能是个难题。正所谓,站在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处于不同的立场会产生不同的观念。所以说,我们不仅要蹲下身来和儿童说话,还要保持“童心”,多从儿童的高度去看问题,多听听儿童的意见和想法,理解他、体谅他。

当然,尊重儿童并不是一味地顺从他,而应追求尊重与要求的和谐统一。现实生活中,你可以通过讨论、谈话,把事情讲清楚,然后根据儿童的愿望、需要或能力提出适当的要求,而不是强迫儿童按照你的意图去做事。在这样自由、平等的教育氛围下,儿童的自信与自尊得到了极大地鼓励,同时,也保证了他不会任性,不会放荡不羁。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尊重儿童对兴趣爱好的选择

儿童心理学表明,从一出生,儿童就是一个对环境有着浓厚兴趣的积极探索者。在与不同事物的接触中,儿童所表现出的兴奋程度及延续时间,便能表现出他对某些事物的偏爱和在某些方面存在的禀赋,也就是儿童的兴趣爱好。

如果不尊重儿童对自己兴趣的选择,强迫儿童从事实质上他丝毫没有兴趣的活动,就会给他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首先,增强了儿童的压力和精神负担,扼杀了他真正的兴趣以及可贵的创造性。其次,降低了儿童对生活的热情。再次,由于没有兴趣就没有原动力,从而很难获得从事某项活动的成功机会,容易使儿童丧失自信心,从而使他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总之,成人将自己的意志和兴趣强加给儿童,“牛不吃草强摁头”,就会对儿童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因此,你可以不喜欢,但只要是正当的,不管儿童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你都必须尊重他的选择。(1)不要硬性改变儿童的兴趣

许多家庭中,父母往往喜欢为儿童“设计”兴趣爱好。一般而言,他们强加给儿童的“兴趣”有三种:一种是他们认为能对儿童的将来大有裨益,能赚到大钱的“兴趣”;一种是“赶时髦的兴趣”,如看到人家的孩子都在学钢琴,就让自己的孩子去发展钢琴特长;还有一种是他们自己童年时期的某种爱好,由于当时条件不允许被搁置或落空了,现在条件允许了,便想通过儿童来实现自己的兴趣。

很显然,这些都不是儿童自己的兴趣。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人们对有兴趣的东西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并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

也就是说,兴趣是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真正的兴趣能对儿童所从事的活动起到支持、推动和促进的作用。这种推动不是外部动力在起作用,而主要是儿童自身对某种活动有着强烈的爱好,总忍不住地、自觉地、积极地去获得它、探索它,并用持之以恒的毅力创造性地去实现它。真正的兴趣有积极、肯定的情绪特征。

如果儿童的兴趣爱好和你对他的“设计”不谋而合,自然没什么好说,当你们之间出现分歧时,你也不能武断地强迫儿童按照你的设计来,而是要平静地与他沟通,在尊重儿童理想和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商量探讨,让他充分理解父母的想法,然后把选择权交给他。如果不尊重儿童的真实想法,一厢情愿地采取逼迫的手段强行让他走上你为他设计的道路,最终只会让儿童在精神和心灵上都不堪重负。(2)充分重视儿童的兴趣爱好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类父母则是对儿童的兴趣缺少足够的理解和关注,他们看重的只是他考试的分数。可他们哪里知道,儿童的兴趣一旦被压抑,那将意味着他能发挥出自己真正能力的余地就会越来越小,很多儿童长大之后一事无成就是这样造成的。

有一个女孩,她对舞蹈非常感兴趣,但她的父母只希望她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

女孩没有办法改变父母的意愿。于是,她只有一边上学,一边选修她的舞蹈课程。

老师知道这种情况以后,找到女孩的父母说:“应该让孩子学习令她感兴趣的东西,如果两者都兼顾,这就像一个人同时坐在两只船上,迟早会落水的。”然而,女孩的父母并没有听从老师的劝告,还是一意孤行地抓孩子的考试成绩。

结果是:女孩没有考上理想大学,而她去一些当地的剧团参加一些舞蹈演出,因为自己没有受到过系统的舞蹈培训,始终也只是一个业余水平。

如果你不希望女孩的悲剧在你的孩子身上上演,那么,就要学会保护他的爱好,善待他的兴趣,这样儿童才会出众。

勇于向儿童低头认错

每个人都会犯错,即使你面对的是儿童,也难免会有冤枉或者误会他的时候,但很多成人即使明知自己做错了,也很难向儿童认错。这是因为在他们心里,自己身为长辈,即使有错,后辈也应让三分,认为向儿童认错会“丢份”,会失去长辈的威信。

其实,大人有错而无勇气向儿童作自我批评,说到底,就是他们不能把自己与儿童放在平等的地位上。那么,在此基础上要想谈尊重真的是空谈。

诚然,你希望自己在儿童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信这无可厚非。但是,你还应该知道,父母、老师的威信,都应该是建立在正确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并非辈分高就有威信。大人与儿童的关系也应该是民主和平等的,你只能以良好的言行来对儿童施加影响,借以赢得他们由衷的钦佩和尊重,从而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形成威信。如果我们有了错误,就一定要有勇气当着儿童的面大胆承认。

而且,其实向儿童认错,并不会损害我们的威信。你根本不必担心道歉会被儿童轻视,事实上他会更信任勇于自我检讨的父母或者老师,会更亲近你,觉得你很有勇气,他自己也会形成勇于自我批评的美德。从心理上来说,儿童也会因为你一句真诚的“对不起”,而感到自信,感觉你也像对大人一样对待自己了,不由自主地自豪起来。

当然,你也不能为此就毫无顾忌地随便认定儿童的错误,发现不对再道歉。如果总是被误会,儿童就会怀疑父母或者老师的判断能力,长此以往,他对你的信赖感和你的威信力都会下降。

给儿童与成人争辩的话语权

按照中国的传统,家长、老师就是有最高权位的人,儿童必须无条件服从。其实,让儿童“听话”的背后,掩藏的是成年人的权威心理,我们希望能保持自身的权威在位,从而得到儿童毕恭毕敬的尊重。

因此,如果儿童稍有点不尊重的语言和行为,很多成人就接受不了了,争辩、犟嘴,那简直更是“逆忤”,脾气不好的甚至于拳脚相加。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儿童为什么要和成人争辩犟嘴呢?

其实,它的背后也是一个尊重的问题,不过需要颠倒过来,是成人不尊重儿童的意见和想法,以势压人、强加于人。如果我们能够以平常心看待儿童的争辩,尊重儿童争辩的主权,说服而不是压服他——如果儿童说得有道理,就按他的意见办——那么,就有助于缓和你们之间的关系,也会使儿童对你口服心服。

因此,在面对儿童主动发起的辩论中,你真正要考虑的是如何应对他,而不是如何让他言听计从、不作一声。

实际上,尊重儿童的争辩权,其意义不仅至此。汉堡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经研究证实:“隔代人之间的争吵,对于下一代姑娘和小伙子来说,是走上成功之路的重要一步。”

这位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认为,争辩对于儿童的成长有如下的作用:找到界线:“等我们吃完了再去干。”“为什么?我还有些事要做,比坐在这里要好。”安格利·法斯博士认为:类似这种儿童有目的的挑衅,其实是在试验他能力的极限在何处。在这个倔头倔脑的阶段,同父母拌嘴能使儿童有机会学会估量自己,争辩是他摆脱茫然状态的一个途径,可以使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界限在何处。

形成自我意志:法斯博士说:“争执能帮助儿童变得自信和独立。在对抗中他们感觉自己受到重视,知道怎样才能贯彻自己的意志。”儿童在与成人争辩后发现,大人并非总是正确的。辩论的胜利,无疑会使他获得一种快感和成就感,既让儿童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锻炼了他的意志力。

刺激智力:争论时,儿童必须根据自己对环境的观察分析,选择并运用学到的语汇和表达方式,试图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欲望、观点,挑战大人,这将大大刺激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通过争辩,儿童还可以学到争论、辩论的逻辑技巧,这对他日后思维的发展是有益的。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10个敏感期

儿童敏感期是指由于儿童在这一阶段智力、秩序感、节奏感、行走、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而产生的一段对环境、秩序、感官、动作、社会规范等一系列的敏感情况。如果你是善于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心理,并能给予必要帮助的成人,毫无疑问,儿童的小小心灵会受到极大鼓舞,他自然也会顺利度过每一个敏感期,身心健康成长。拿什么吃什么:口腔敏感期

口,不仅仅是用来饮食。在最早的时候,口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它是唤醒身体其他部分的神奇力量,它是认识外在世界的神奇窗口。口的敏感期,就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儿童口的敏感期出现于0~1岁的期间,主要是0~8个月左右。其表现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拿什么吃什么。相信不少母乳喂养的妈妈都有过乳头被咬的经历,其实,这也是儿童口敏感期的突出表现。

吃,可以让儿童变得更聪明

口敏感期的儿童,之所以喜欢什么东西都塞进嘴里尝一尝。是因为这一时期儿童视神经系统发育的越来越完善,他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这都刺激着他要将所看到的东西拿来研究研究。

然而,现在的他虽然有了大脑器官,但里面并没有任何内容,由于先天反射的作用,儿童具有吸吮与抓握的能力,这就意味着儿童最先使用的嘴,比其他的器官更加敏感。当儿童第一次将手无意间伸到嘴里后,由于吸吮手指给儿童带来了精神愉悦,儿童就会无意识地练习将手送到嘴里,之后发展到抓到东西也能够熟练放到嘴里。大脑会综合和比较来自嘴唇的不同质量、不同形状的感受,将它们留存在大脑中,成为大脑这个器官工作的早期产品——我们将其称为表象。通俗地讲,也就是说“吃”的这个活动可以让儿童变得更聪明。

另外,这个时期,儿童已经暴露在语言环境之下,开始吸收语音,逐渐地将自己收集到的感受与语音配对,形成有关词汇的认识。口唇的工作,又为说话提供了筋肉方面的运动,为将要发展的语言能力奠定了良好的运动基础。

强制约束,易形成儿童攻击性格

在儿童口敏感期,成人应该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可以供他抓握和啃咬的物品,这些物品应该有不同的质量和形状,当儿童反复探索时可以提供简洁的语言配对。如:儿童咬到软的东西,成人可以在一边提示“软的”,咬到硬的东西,成人可以说“硬的”。在这样做的时候,成人切不可反复重复,非要让儿童听到,更不可以在告诉儿童之后拷问,因为这样做会打断他的“工作”,影响他的探索。

更有甚者,有些成人会觉得儿童抓起什么东西就放在嘴里,很不卫生,担心儿童的健康,担心他养成吃手或捡东西吃的坏习惯,担心别人看见自己的宝宝这样的状况,觉得面子过不去……所以,就会尽量阻止儿童“吃东西”的行为。

殊不知,口敏感期一旦被强行干涉,儿童就会将口的行为欲望压抑下来,成为将来的人格问题。而且,如果经常被阻止,儿童也会学着看成人的眼色,而渐渐忘了自己内心真正想去发展的方向。

有心理学家就认为,对于那些在口的敏感期严重得不到满足的儿童来说,他们很有可能会随意拿别人的东西、捡掉在地上的食物、抢别人的东西、注意力固定在食物上而难以专心学习等。成年人一些嘴的不良习惯,如:吐吐沫、啃手指头、吮嘴唇、吃零食、讽刺挖苦别人、对他人进行语言暴力等也有可能是口的敏感期遗留下来的问题。

因此,成人在发现儿童进入口的敏感期或尚未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时,一定要为他提供自由选择和享用各种“食物”的机会,只要将这些他能触及到的东西定期清洗,尽量保持卫生,就够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