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家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2 00:07:46

点击下载

作者:李雪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有限责任家庭

有限责任家庭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有限责任家庭/李雪著.—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9

ISBN 978-7-5596-3426-9

Ⅰ.①有… Ⅱ.①李… Ⅲ.①家庭教育 Ⅳ.①G7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42531号有限责任家庭作  者:李 雪选题策划:木晷文化策划编辑:朱 笛责任编辑:史 媛特约编辑:杨思艺封面设计:今亮后声·小九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83号楼9层 100088)雅迪云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印刷 新华书店经销字数110千字 880毫米×1230毫米 1/32 6.25印张2019年9月第1版 2019年9月第1次印刷ISBN 978-7-5596-3426-9定价:45.00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本书若有质量问题,请与本公司图书销售中心联系调换。电话:010-82069336前言 不要让孩子成为你唯一的创造

困住女人的剧情中,最常见的,是期盼一个男人给自己带来稳定的归宿。

一个穷男人对女人讲“我养你”,会让很多女人动容,而当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这样许诺未来,对于内心住着无助小女孩的女人来说,更是致命诱惑——我们都太渴望略过直面生活、挑战自恋的艰难过程,一脚踏入收获期的平稳丰盛。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第二性》的作者波伏娃曾说:“男人的幸运在于从一开始就没有被告知有一条容易的路,而女人是被鼓励这样做的。”

没有退路地直面生活,一次次挑战自恋、蒙受自恋受挫的精神折磨,这一过程可谓扒皮抽筋式的重塑。一边是铺满鲜花的伊甸园之路,另一边是未知的丛林,你会选择哪一边?智慧如波伏娃这样的女人会告诉你,鲜花之路不一定通往天堂,必须走自己的路,完成自己的英雄之旅,才能带来真正永恒的伊甸园。

女人,可以创造孩子,但请记住,不要让孩子成为你唯一的创造之物。你的创造力和激情不亚于任何男人,你也不需要谁的支持与许可,要勇敢地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我自己是独生女,没体会过父母重男轻女式的养育,从小就觉得男人能做的女人一样能做,甚至狂妄自恋地觉得没有哪个男生比我聪明,很乐于跟男性竞争。即便是这样的成长路径,人至中年回看人生,我还是发现二十多岁的自己一样深陷于“女人是第二性”的自我催眠中。

陷入这样的剧情,根本原因是自体虚弱。自体虚弱,所以幻想一个强大的客体来拯救自己。这个强大的客体,一会儿是自身的躁狂自恋,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想做什么都能成功;一会儿是一个能为自己遮风挡雨的男人,就像一个好爸爸一样,保护我的乐园。

那么,一个男人凭什么为你遮风挡雨呢?没有被父母宠爱过的女孩,更不敢相信自己配得到爱。于是,各种“情感教主”纷纷教女性如何讨好男性,留住男人心。我看不上这种“跪舔派”,但我内心的逻辑其实与她们是一致的,只是我的方式貌似更“高冷”一些。我孤傲地展现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内心其实很怕不被看见,妄想自己超级优秀,以此得到一个男人的庇护。

有句话这样说:“你想找个男人遮风挡雨,没想到风雨都是那个男人带来的。”我想,大多数自体虚弱、希望让男人扮演强大客体的女人,都未能幸免于此。一个人在觉醒之前,总是无法避免地照着父母的样子找伴侣,哪怕对方外在看起来跟父母很不一样,内核也可能是相同的。或者说,这样的女人找到的是跟自己心理发育水平一致的男人,外在能力或许很强,情感上却虚弱无力。

人近中年,我才开始停止逃避自己的虚弱和恐惧,让自己冲上一线,百分之百地为自己负责。不再期待男人为我的痛苦做些什么,不再期待他们给我怜悯和支持。经受着一次又一次自恋受挫导致的自体破碎感,在生与死的较量之中,我就这样冷静地注视着自己,看自己何时梦醒。

在对心理学的热爱和洞察力上,我自认为与前男友相差不多,但他的名气、被大众认可的程度以及收益都是我的N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曾经深陷于自己是“第二性”的自我催眠中,觉得关系是最重要的,我跟他“不分你我”,帮助他成功就是我成功。所以在与前男友七年的关系中,我大部分的经营意识都用在了他身上,很少有经营自己的想法并为之努力,发展的步伐整整落后了他七年。

我之所以会深陷于第二性的催眠,部分原因是出于跟妈妈共生的渴望。但是很多男人也匮乏母婴链接,为什么他们不会陷入共生妄想?于是我觉察到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我不想直面人生,我恐惧冲上前线后可能遭遇的风险,我害怕挫折导致我自恋破碎。我躲在男人背后,做个谋臣,他成功我沾光,他不成功也不等于我不行,我既享受了他的荣光,又避免了自恋受挫的痛苦。这就印证了波伏娃所说的,女人最大的不幸,是误以为有一条更容易的路等着自己。

这世界上没有“更容易的路”,我们终将为所有的捷径埋单。男人女人都是如此,差别在于,女人通常更晚领悟这一点。可能会让各位女性失望,我不是个完美的励志典范,我没有创造什么黑马奇迹,我只是独立活下来了。这个独立,不仅是物质上的独立,还有精神上的独自存活,百分之百地为自己所有的痛苦负起责任。

当你能为自己遮风挡雨,有没有男人都不影响你扬起风帆时,遇到的人自然愿与你同舟共济。无论你是那个不被期待出生的女儿、被精神阉割的男人,还是饱受父母折磨的虚弱受害者,都要清楚,万物生而有翼,而且无人可以折断它。第一章 足够好的妈妈01 足够好的妈妈是怎样的

足够好的妈妈能够在最初满足婴儿的全能幻想,顺从婴儿,及时

回应他,跟他同调。当婴儿的全能幻想被充分满足后,妈妈又能

适时退出,让婴儿经受适当的挫折,从而获得成长。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了“足够好的妈妈”这一概念。他认为,足够好的妈妈能够养育出具有真实自体的孩子。那么,足够好的妈妈是怎样的呢?

第一,足够好的妈妈在婴儿出生前后,会处在原初母爱贯注中。“原初母爱贯注”的特点是:从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的数周内,妈妈会全神贯注地对待婴儿。在孕期的后三个月,妈妈会跟婴儿共用呼吸、消化和排泄器官,婴儿的生长充斥着妈妈的身体和心灵,妈妈自己的主体性、兴趣和生活节奏都逐渐隐退了。妈妈的所有存在,都变成了适应婴儿节奏、满足婴儿需求,这是一种高度共生的状态。妈妈跟婴儿之间往往有着心灵感应般的联结:妈妈感到奶胀,而此时正好婴儿想要吃奶;妈妈微微心慌,想要去看看床上的婴儿,而这个时候婴儿刚刚醒来,正要寻找妈妈。这种微妙的同调性,有着神迹一般的美好。婴儿自发发出信号,被妈妈敏锐地捕捉到,并给予回应和满足,与婴儿保持同调,从而建立婴儿的真实自体。

好的妈妈就像镜子一样,婴儿透过妈妈的眼睛看到自己,于是他的存在就被确认了。而有些妈妈,无法进入母爱贯注的状态。比如抑郁的妈妈,婴儿在旁边发出各种信号渴望互动,可妈妈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抑郁情绪里。这种情况下,婴儿看着妈妈的眼睛,看到的却是妈妈自身凝固的状态,无法照出自己。婴儿发现自己这种自然自发的状态得不到回应,“我得去观察妈妈的状态,顺从妈妈,创造出让她满意、能够唤醒她的状态”。婴儿因此发展出了虚假自体,他的内在不得不分裂,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创造出一个虚假自体围绕着妈妈转,以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生存下去。

有的妈妈在怀孕后期,甚至临产前,都全身心扑在工作或学习上,肚子里的孩子除了带来一些生理上的不适外,基本没什么存在感。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有了孤独和被抛弃的感觉,也就是跟妈妈同调失败。

什么是同调呢?一个朋友说自己产后睡眠不太好,看了很多睡眠训练的书。但她妈妈的一句话点醒了她:“哪有那么复杂,还用训练?孩子睡,你就跟着打盹,别管白天还是晚上,能睡多少算多少;孩子醒,你就跟着醒,不要老想着保持自己的作息规律,啥都顺着孩子来,这就行了!”这位朋友果真按照她妈妈说的做了,结果睡眠质量反而比生孩子之前提高了很多。可以说,顺应、满足婴儿的同时,也是妈妈对自己内在婴儿的重新养育。

第二,足够好的妈妈能满足婴儿的主观全能感。

婴儿从黑暗的子宫来到光明世界时,会感觉是自己创造了这个世界。实际上,婴儿没有一点能力去创造物质满足,只能利用自己的主观幻想来创造一切。比如,婴儿饿了,妈妈把乳房及时送上,那么在婴儿的感觉中,就是他自己的愿望创造了这个乳房。妈妈的及时回应,把整个世界都送给婴儿,让婴儿以为这些都是由他自己主观意愿创造出来的,这就是满足婴儿的“全能幻想”。从妈妈对婴儿全能幻想的支持中,婴儿会逐渐孕育出真实自体。也就是说,婴儿的主观全能感是在原初母爱的贯注中产生的。随着婴儿逐渐长大,妈妈也会慢慢从这种状态中退出,让婴儿重拾主体性,再一次对自己以外的世界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对婴儿的回应越来越慢,但并不是刻意延迟或者漫不经心,妈妈依然是积极的,只是不再像原初母爱贯注时那样神一般的一体呼应。

第三,足够好的妈妈会给婴儿适当的挫折。

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不再帮助婴儿维持主观全能感,妈妈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的作息规律、个人的需求,逐渐回归。这时候婴儿会慢慢意识到:原来我不是全能的,不是我有什么意愿,就能立刻创造出现实来满足。这种挫折会让婴儿感到痛苦,但这种痛苦是建设性的。婴儿从一出生就依赖妈妈,但是他自己感受到“依赖”却是从这时才开始的(以前是全能幻想,自以为什么也不需要依赖)。借此,婴儿逐渐意识到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意愿之间是有差别的,愿望要想被满足,不是仅仅发出渴望就行,还需要跟别人协商,等别人合适的时候才能创造满足;而别人也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愿望。这样的挫折,是一种适当的挫折,是婴儿的心理向前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适当”的挫折,意思是妈妈并没有故意要延迟满足孩子,而是事情本身客观上需要等待。比如一个两岁的孩子需要喝水,孩子先要感受到自己口渴了,然后说出或指出想要喝水。妈妈听见孩子的需要,放下手里的事情去帮孩子接水,而不会再像孩子小月龄时一样,时刻感知和猜测孩子的需要,能够在孩子即将要口渴的时候,就已把奶瓶送到孩子嘴边。

那么,注意力不能回归自身、一心扑在孩子身上、没有自我的妈妈,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呢?据我观察,这样长大的孩子,共同点是很容易暴怒,一点事情不如意就无法忍受,甚至去攻击别人,容易陷入偏执的状态。

没有主体性的母亲,使孩子始终处在“世界应与我一体”的幻觉中,同时也在阉割孩子自由而完整地探索客体世界的能力。比如一个小朋友想要玩儿另一个小朋友的玩具,这是一个观察、协商、可能受挫折、哀悼丧失,或者再次换方式协商的探索过程。然而没有自我的妈妈,立刻明白了孩子的需求,代替孩子去跟别人协商,使孩子丧失了体验过程的机会。

第四,足够好的妈妈能忍受孩子无情的使用和攻击。

温尼科特认为,攻击性代表了活力,是生命的证据。婴儿最初无心的攻击,比如吃、咬、踢、扭动身体等,并没有伤害妈妈的意图,只是自发活动的一部分。婴儿经由攻击,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从而发现了外部客体,这对婴儿来说意义重大。原初攻击性就像一团火焰,自然地想要伸展和碰触外部世界,而这些能量是转化为打妈妈一巴掌,还是温柔地碰触妈妈,婴儿暂且不能区分和掌控,在婴儿的意识中,它们都只是一种运动而已。

原初攻击性里,包含着婴儿对妈妈那种原初的兴奋的爱,这种爱同时也是毁灭:婴儿蓬勃地对妈妈伸展自己,咬乳头、掐妈妈、打妈妈,无情地使用妈妈,摧毁和表达爱仿佛是一回事。婴儿在两岁之前,几乎都是如此无情。直到两岁左右,他才能够发展出对客体的担忧能力。婴儿肆无忌惮地使用妈妈,不担心妈妈被摧毁,而妈妈一而再、再而三地满足婴儿,忍受他的无情。这样一来,婴儿就不用隐藏自己,不用把自己分裂成虚假自体,他的真实存在就被确认了,生命力就得到了祝福。

温尼科特认为,生命力和真正活着的感觉与攻击性紧密相连。他甚至认为,婴儿的自发性就是攻击性。当妈妈在婴儿的攻击中幸存,既没有因此拒绝、惩罚婴儿,自身也没有崩溃时,婴儿便体验到了这个完整的过程:我创造她,我无情地使用她,而她却没有被我毁灭,依然坚定而温和地存在着。这会让婴儿感知到,外面的世界有某种存在是在自己主观全能掌控之外的,而这个存在是结实的、善意的。这就构建了婴儿与外部世界的基础客体关系——“我不用担心伸展自己的能量会毁灭外部世界,或者被外部世界报复”。这样的孩子能保有自己蓬勃的生命力,同时又能接受真实的挫折。

总体来说,足够好的妈妈能够在最初满足婴儿的全能幻想,顺从婴儿,及时回应他,跟他同调。当婴儿的全能幻想被充分满足后,妈妈又能适时退出,让婴儿经受适当的挫折,从而获得成长。最重要的是,妈妈要在婴儿无情的攻击中幸存,不反击、不拒绝,心甘情愿被使用。这样,婴儿就会发展出真实自体,保有蓬勃的生命力,与这个世界建立和谐的基础关系。02 不在爱中,就在恐惧中

我们在面对孩子、面对亲人说话之前,可以先缓一缓,觉察一下

自己的心,是在爱的位置,还是分裂的位置?话说出口,会让关

系更亲近,还是更疏远?

好的父母与不好的父母,核心区别在于:父母是希望孩子成为他自己,还是成为父母想象中的人。如果是前者,哪怕父母不是什么成功人士,做不到时时刻刻回应孩子,也没关系,孩子的一生照样会过得逍遥自在。但如果是后者,即使父母学了很多育儿方法,跟孩子说话总是温和有理,孩子依然会反感抗拒。我经常遇到一些学习正面管教的家长,他们学习了很多,但学会的往往是温和而坚定地控制孩子、改造孩子。无论他们说的话多么有道理、多么正确,跟孩子的关系依然拧巴。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父母想象中的人,这是很高深的境界。如果一个人能修炼到对任何人,包括自己在内,都没有改造欲望,那么他就是所谓的“觉醒”的人。《圣经》中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不是在爱中,就是在恐惧中。爱带来如其所是,带来对事实的臣服和行动的智慧;而恐惧带来分裂,带来对错评判,带来应该与不应该的较劲。

我经常提到自己跟妹妹相处的例子:妹妹买了一堆面包放在冰箱里忘了吃,我看到后忍不住想教育她“面包要及时吃,不要浪费钱”。这个时候,我就是想改造她,我的心已经不在爱的位置上,而是处于分裂的位置。这个分裂的位置,源自我头脑中妄想出来的恐惧——“如果我不教育她,她今天对食物这么不珍惜,以后就会一直这样,逐渐变成一个浪费成性的人”。我小时候也整天被父母这样妄想,活在恐惧的剧情里,制造着无休止的分裂、评判和冲突。所以,当我觉察到自己偏离了爱的位置时,就立刻让自己回来,只是带着爱,简单地告诉妹妹:“这个面包店的面包都没有添加防腐剂,只能放三天,三天过后就不能再吃了。”妹妹“哦”了一声,但从此以后每次都会及时吃掉面包,有时还会提醒我“面包要到期了”。

可以想象,如果我处在分裂的位置上,去教育妹妹不要浪费粮食,她必然会感受到我语言背后的能量。这个能量是评判、不接纳,所以即使她意识上不反抗,心理上也必然会疏远我。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一辈子说话做事都很正确,但跟亲人的关系却冷淡疏远。美剧《福斯特医生》中,爸爸对婚姻失败的福斯特说:“你总是能够‘正确’地伤害别人。”是否伤害别人,并不在于你说的话对不对、有没有道理,而在于你的心——你的心是处于爱的位置,还是分裂的位置。

很多家长问我有关孩子打架的事,比如“孩子之间抢玩具,他上去就咬别的小朋友,我该怎么办”,当家长这样问的时候,背后的能量就是分裂的——“孩子咬人是错误的,他应该变成一个懂礼貌、不给我惹麻烦的孩子,所以请教给我正确的改造方法”。可问题在于,如果家长的心远离了爱,就看不见真实的孩子了。这个时候,无论家长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无意义的。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验:越是严肃地教育孩子不应该打架,孩子就越会打其他小朋友,性子倔的孩子甚至还会自残。

那么,处于爱的位置上的做法是怎样的呢?爱是看见真实的孩子。放下改造孩子的念头,才可能看见真正的他,看见他打架行为背后的情绪感受。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有时只是一种游戏,打过之后,不需要大人干预,三分钟就和好了。有的孩子之所以咬人,背后可能是恐惧,怕自己的玩具被剥夺,怕没有能力自我保护。这样的孩子,或许在婴儿时期就有过太多因被剥夺而产生的无助感和恐惧感。

当我们看见真实的孩子,就知道该如何用爱去回应。对待咬人的孩子,就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保护、被爱围绕的,用爱去融化他内心的无助和恐惧。当孩子内在温暖的体验越来越多,无助感越来越少,自然就不会咬人了。

我家的鹦鹉小时候经常咬人。有一次,它咬了来我家玩儿的小朋友,具体因为什么我没看到,但我看到咬人之后的鹦鹉充满着恐惧。于是我让其他人照顾被咬的孩子,自己把鹦鹉抱到卧室,轻柔地安抚它,告诉它:“没关系的,我会保护你,没事的。”我看到了真实的鹦鹉,它很恐惧,于是爱自然地指引我去安抚它,而不是评判、教育、惩罚它。这只鹦鹉是人工孵化出来的,很没有安全感,我能做的就是尽量用爱去融化它的恐惧。随着鹦鹉安全感的增加,它咬人的情况越来越少。

但是在一种情况下,鹦鹉依然会飞过去咬人,那就是当它被欺负的时候。确实有一些不懂事的孩子会主动招惹它,如果孩子被咬了,又确实会给我带来麻烦。于是我就对鹦鹉说:“我带你到小区里散步,要是有小朋友招惹你,你不要咬人好不好?因为这样会让我很难处理。”在这之后,有一次,鹦鹉站在小区的栏杆上休息,一个小朋友跑过去指指点点,说一些很不友善的话。我提醒小朋友不要招惹鹦鹉,它会咬人,小朋友退后几米,继续指指点点。这个时候,鹦鹉忽地飞过去,小朋友随即捂着额头大哭,说鹦鹉咬他。小朋友的妈妈赶过来查看,发现额头并没有任何伤痕。原来鹦鹉只是飞过去撞了他,并没有咬人。它既给自己出了气,又没给我惹麻烦,我很佩服它的智慧。鹦鹉之所以善解人意,愿意配合我,是因为我几乎没有评判过它,一直都理解它、保护它,它自然也愿意理解我、保护我。

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更有智慧的孩子呢?父母和孩子就像是纠缠的量子,如果父母的内心没有分裂、恐惧和冲突,那么孩子的外在表现也不会是冲突对立。孩子是父母内在的镜子,父母在孩子身上看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用来反观内照。当父母化解了自己内在的评判和对立,孩子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我们在面对孩子、面对亲人说话之前,可以先缓一缓,觉察一下自己的心,是在爱的位置,还是分裂的位置?话说出口,会让关系更亲近,还是更疏远?其实,我们的内心都知道答案。在生活中慢慢觉知内心是合一还是分裂,是在爱中还是在恐惧中,这就是解脱之路。03 结实的父母,是孩子生命力的源泉

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逐渐成为结实的人,能够接受冲突,也能

够接受和解。我们也可以选择,让自由意志在关系中绽放,在关

系中学会协商和妥协。

伦敦有个著名的精神分析中心,叫塔维斯托克中心(Tavistock Centre)。一位在这里进修了很多年的精神分析师说,对自己成长帮助最大的是“动力团体”。这是一种适用于团队的心理治疗方式,它允许成员在团体中自由呈现内在的关系模式,然后进行觉察,彼此回应,从而得到成长。在持续多年的动力团体中,这位精神分析师几乎每天都要跟其他成员彼此投射、彼此冲突,看起来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吵架。他说自己每次“吵”完都很担心,以为关系要完蛋了,但是这么多年来,大家的关系还是好好的,这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治愈。

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对方没那么脆弱,我们也没那么脆弱,所以这位精神分析师才不用活得那么紧张、谨慎,能够更自在、更真实地做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也变得舒服和放松下来。

我们大多数人在童年时期,都没有体验过关系的柔韧性,而是体验了太多“上纲上线”“小事化大”。父母像是易燃易爆品,特别脆弱,孩子但凡有点小事不如父母所愿,他们就会立刻被“点着”。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爸爸就会大发雷霆,妈妈就会哀声痛哭“这个家没希望了,日子过不下去了”。有的孩子已经长大,已经工作成家,父母依然会上演“你不如我所愿,我就悲惨可怜给你看”的戏码。因此也有不少人说:“我想做自己,想捍卫自己的边界,想和父母分开住,可是他们确实很可怜,老了无依无靠,身体也不好,我怎么说得出口?”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好朋友,他妈妈总要跟他一起住,每次他提出请妈妈回老家跟爸爸住,妈妈就会出状况:生病,甚至把自己摔骨折,给儿子带来很大的愧疚感。这样的父母实在是太脆弱了,脆弱到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意愿去生活。他们没有完整的自我,需要寄生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来使用,榨取孩子的能量。一旦孩子想要跟父母划清界限,拒绝被控制,父母就会枯萎。如果孩子听父母的话,乖乖地跟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就会变得有精气神儿,但孩子会越来越抑郁无力。

那么,结实的父母是什么样子呢?

结实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无论孩子呈现出什么状态、行为,都不会感觉被伤害。父母或许会被孩子惹恼,产生不良情绪,但这种情绪只是当下的一个反应而已,并不会破坏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实质,父母也不会因此陷入剧情不可自拔。结实的父母,在孩子长大离家之后,不会因此而失去生活的重心,依然有自己的人生。跟孩子相聚固然开心,但不是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快乐可言。

结实的父母,是对孩子生命力最好的祝福。孩子会发现:“我充满活力地生长、做自己,是不会伤到别人的,我的生命力被这个世界欢迎,我可以全然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命体验,不用背着父母前行,不用对父母心怀愧疚。”

还有一种脆弱的父母,看上去并没有强势控制,但是他们自身能量特别低,每天勉强维持一日三餐,上完班,做完最基本的家务,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几乎没有什么能量和热情去回应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需求得不到回应,他就会慢慢觉得:“我想跟父母玩耍,哭闹着寻求父母关注,这些需求太可耻了。父母已经很不容易了,为了保证我的衣食住行,他们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我要是还不满足,提出各种要求,那就是没良心了。”

可问题是,对父母有情感需求、渴望跟父母互动并得到热情回应,这是一个人多么正常的情感需要啊!因为父母自身生命力太弱,或者所有精力都消耗在基本的生存中,孩子才会以自己的需求为耻,觉得向外发出声音是可耻的,什么都靠自己搞定,能不求人就绝对不求人。这样长大的孩子,不懂拒绝别人,不敢表达自己的攻击性,不能捍卫自己的界限。他会投射性地认为别人都很脆弱,“我不能对别人提要求,不能打扰别人,更不能攻击别人,万一对方承受不了怎么办”。所以,他经常会莫名其妙地背负别人的事情,活得谨小慎微。

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他自认为的需要替别人背负,其实往往并不是现实,只是自己的投射而已。也就是说,他把对方投射成自己脆弱的父母,觉得需要替对方背负,但对方很可能并没有这种需要。

这样长大的孩子,身上经常透着怨气。因为自身真实的需求长期被压抑,所以散发怨气;因为不能拒绝别人,所以散发怨气;最后又因为怨气,他必须更加压抑自己,因为怨气都是有毒的,散发出来伤到别人怎么办?就这样循环往复,最终形成一个异常牢固的防御体系,活力被封印了,“中国式好人”诞生了。“中国式好人”看上去很乐于帮助别人,几乎会答应别人的所有请求,但他们的内心其实是不愿意满足别人的。所以“好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拖延。年龄越大的人,积累的怨气越多,拖延就越严重。

情感虚弱无力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提出正常的需求是件很羞耻的事情。这种羞耻感烙在潜意识深处,“好人”通过不提需求的方式,避免体验到这样的羞耻感。那么在关系中,他们就会通过拖延,让对方体验到这种羞耻:你需要我,但我就是不回应你,你如果再次请求我,就一定会为“你需要我”这件事而感到羞耻。这样,“好人”就把压抑在自己潜意识深处的羞耻感,成功转嫁给了别人。

我们如果没能拥有结实的父母,就要自己学会区分界限——我是我,别人是别人,每个人无论坚强还是脆弱,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只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可以选择,让自己逐渐成为结实的人,能够接受冲突,也能够接受和解。我们也可以选择,让自由意志在关系中绽放,在关系中学会协商和妥协。比如跟父母的关系,最差的情况就是我们选择做回自己,父母因此痛不欲生。那我们也要知道,父母痛苦,是他们的灵魂选择的想要的体验,我们只能尊重他们,如他们所是,不去较劲,不去改造,不期望把父母变成自认为“应该”的样子。允许父母有各种情绪,但不必为他们的情绪负责,同时让自己活出跟他们不一样的人生。这是精神上的“弑父弑母”,但也是对待父母最饱含慈悲的态度。

我曾经带领过一个成长群,有一位成员自我觉察成长中的各种剧情,其中一个剧情是关于自己为何会发胖。她发现,原来发胖是一种自我惩罚,惩罚自己过得幸福:跟老公恩恩爱爱,孩子很可爱,家庭经济收入也很不错。这些幸福让她觉得内疚,因为她妈妈一辈子都活在怨气中,跟幸福绝缘,而自己现在居然过得这么顺利。所以,在过得如此舒服的时候,她开始发胖了。有了这个领悟之后,她喜欢上了收拾,每天把家里打理得整洁美观。而在以前,她很抗拒做家务,因为过去妈妈总是一边做家务,一边怨气冲天。这个学员看到了自己的剧情,处在巨大的喜悦和能量释放之中,背负了这么多年的枷锁终于解开——她可以“背叛”妈妈,去享受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的幸福了!

如果童年我们没有结实的父母,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做自己最好的父母。重新养育自己、宠爱自己,源源不断地活出自己的生命力,直接去体验我们想要体验的人生。04 育儿理念冲突的背后是家庭权力斗争

夫妻之间育儿理念的冲突,表面上看是观念不同,其实往深处剖

析,不过是一种权力斗争——在育儿的过程中,到底谁占上

风,谁更有权力教育孩子。

有一位妈妈对我说:“李雪老师,我很认同你的育儿理念,我也是用爱和自由对待孩子的,可是老公和家里老人跟我的观念完全不同,经常起冲突,怎么办?”她还举了一个例子:老公不肯跟孩子好好说话,动不动就吼孩子,她担心孩子心理上会受伤,于是找老公理论,结果两人起了冲突。这位妈妈问我:“到底是应该捍卫孩子,还是应该忍一忍,避免跟老公发生冲突呢?”

其实,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很经典的改造欲望——“我想要改造老公,让他跟我观念一致”。妈妈可能会觉得委屈:“我不是要改造老公,而是担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呀!”如果真的只是关心孩子,那么,当老公吼孩子的时候,妈妈就要先去观察孩子,看看他的情绪感受——有没有感到恐惧或是悲伤。如果孩子需要,再去抚慰,而不是不顾孩子,直接去找老公理论。

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妈妈给予孩子充足的爱和自由,孩子的界限感非常清晰。当孩子被爸爸吼了,妈妈问孩子有什么感受时,孩子说:“没事儿呀,我知道那是他自己的情绪,与我无关。他批评我,其实是因为他自己内心痛苦。”看,这样的孩子多么智慧,他的内在中心多么稳固!他并不需要妈妈去替他解决这些外在的冲突。

所以,如果妈妈真正关心孩子,就不会第一时间去跟老公发生冲突,而是会关心和回应孩子,看见真实的他。除非发生特别严重的情况,比如有人在伤害孩子的身体,那么妈妈是需要第一时间冲上去保护孩子的。至于夫妻之间育儿理念的冲突,表面上看是观念不同,其实往深处剖析,不过是一种权力斗争——在育儿的过程中,到底谁占上风,谁更有权力教育孩子。这个权力感,通常比具体抱持哪种育儿理念还要重要。有时为了获得权力,夫妻中一方会拼命去捍卫一个连自己都不一定相信的理论,只为了争输赢,压倒对方。

争夺权力有很多手段,比如暴力,包括肢体上的暴力,“你不听我的,我会让你肢体受伤”;或者利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你不按我的意愿去做,我就让你物质受损”;再或者以道德资本相要挟,“我为你牺牲这么多,你必须听我的”。这些都是很明显的权力争夺手段,很多夫妻都心知肚明。

还有一种更隐蔽的权力争夺方式,这种方式隐蔽到可能连争夺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就是“我更正确,你应该听我的”。这种信念不仅在家庭中十分普遍,在社会上也随处可见。比如,二战时期德国纳粹认为,剿灭犹太人是正确的,所以每个德国人见到犹太人都应该举报。又如,美国政府曾认为喝酒是不对的,颁布了禁酒令,结果造成了史上规模最大的酗酒死亡事件和黑社会的空前繁荣。著名学者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说:“通往地狱的路上铺满善意,这些善意就是我们自以为的正确。”你认为什么正确,然后自己去履行,这没有问题。但如果你把自以为的正确强加给别人,那就是通往地狱之路了。

在家庭中,有些家长会认为:“我学了教育学、心理学、国学……我是正确的,所以你应该听我的。”这种想法通常隐藏着一种轨迹:我分明是想让你屈从于我,但我不会直接这么说。我会说自己讲的是某先哲的思想、某专家的理念,是最前沿的科学正确的道理。你不同意我说的,就是诽谤先哲、怀疑专家,是不会获得幸福的。就这样,把自己的观点等同于先哲的观点,把自己等同于先哲。但问题是,即使是先哲本人,也没有说过自己是唯一正确的,更不会诅咒观点不同的人遭遇不幸。

我过去在带领工作坊的时候,开场和结束时都会强调,我教的理念,唯一的用途是自我觉察、自我成长,不要拿来要求别人,尤其别去要求配偶和父母。曾经有学员说,她听了我的一段话很受用,于是把我的话一字不改地讲给老公听,结果老公很生气,她感到很困惑。原因其实很简单:我讲的时候是在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并没有想要改变学员,但是学员回家转述给老公,目的是改变老公。表面上语言怎么说不重要,哪怕一字未改,背后传递的能量也是“我是正确的,你是错误的;我比你更高明,所以你应该改进”。有谁会喜欢被贴上错误的标签?所以,她越是说老公,老公就越会用力反抗,证明自己没有错,并更加坚持自己原有的信念。比如,妻子很认同给孩子爱和自由,本来老公对这个理念也是部分赞同的,但经过妻子的一番理论和评判,他为了反抗妻子,反而会全力去捍卫自己的老一套。

一个人如果真正去践行爱和自由,就不会去评判、去改造别人,而是会选择倾听和看见。以这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配偶,只要配偶感受到被尊重、被看见,不用讲任何道理,他自然而然就会赞同你,并在潜移默化中跟你一起成长。有好几个学员反馈说,开始老公不认同爱和自由的理念,但后来看到自己的爱人越来越平和喜悦,就对李雪的理念产生了好奇,主动要求看书学习。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无论你如何尊重界限、倾听配偶,对方都要死守、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么,你们的关系也不会持久。也就是说,在关系中,如果一方的灵魂进展程度远远高于另一方,那么这段关系也就快要结束了。而成长快的那一方,一个人生活会更丰盛,如果走入下一段关系,获得的也会是相互滋养的关系。

教育理念不一致,这很正常。如果我们为此产生情绪,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觉察情绪背后的改造欲望,并探问一下更深层的自己:为什么这个欲望如此根深蒂固?第二章 从虚假自体走向真实体验01 失败的母婴关系带来虚假自体

我已经拥有了一切,内在的无意义感却没有减轻,这太让人绝望

了。

生活中,有些人常常会产生不想活了的念头。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遭遇了真实的外部困难,比如重大疾病、债务缠身,或者身心备受折磨等;还有一部分人,其实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外部困难,却也感觉活着没意思,这部分人就是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所说的“虚假自体”。具备虚假自体的人,无法体验到关系的安全感和相互满足感,极端的虚假自体甚至会引发严重的人格障碍。

虚假自体的形成源于失败的母婴关系。母亲不能根据婴儿的自发需求来回应,无法及时满足婴儿。这样的母亲对婴儿的反应,大多建立在自己内在幻想、自恋需求和神经症性冲突的基础上。婴儿想要生存,只能去适应母亲的反应,因而远离自己的真实需求。就这样,婴儿被逐渐训练成顺应母亲所给予的,而不是寻找和发现自己所需要的。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母婴关系的课程,学员们观看一段母婴互动的录像,然后给录像中的母亲打分。在这段录像里,母亲面带灿烂的微笑,柔声细语地跟婴儿说话。她抱着婴儿的动作格外轻柔,托住婴儿的头颈,凝视婴儿的眼睛,充满耐心地抚摸着。大部分人看完录像,都会给母亲打高分。但是如果注意到更多细节,你就会发现其中的诡异——这位母亲不停地跟仅有五个月大的婴儿说:“宝贝说点什么吧,跟妈妈说点什么吧,你看你笑得多灿烂,你喜欢妈妈是吗?”事实上,婴儿从始至终都没有笑过。这是一位严重产后抑郁的母亲,经过几个月的药物治疗后,医生评估她已经走出抑郁,或许可以独立带孩子了,于是拍下这段录像以供观察。

确实,这位母亲努力想要做一个好妈妈,可她的状态其实是由抑郁转入躁狂,她跟婴儿的互动是建立在自己内在幻想的基础上——她幻想着五个月大的婴儿可以跟她说话,对她微笑,满足她躁狂状态下的自恋——这样的话,她就是一个好妈妈,婴儿也是一个好婴儿。然而,婴儿由于跟妈妈接触还比较少,尚未建立起顺从的外壳,只能呆呆地看着妈妈,妈妈的微笑和互动对他来说,都不具有真实感。所以,无论妈妈的笑容多么灿烂,言语行为多么温柔可亲,婴儿都拒绝配合给出反应。

可以想象,如果这个妈妈长期带孩子,孩子的内在感受将会是:“如果我想生存下去,就得顺应妈妈发出的信号,对妈妈的声音和微笑给予回应,否则妈妈可能会因为挫败感而放弃跟我互动,甚至对我感到愤怒。”

在另外一段录像里就出现了这个现象。孩子努力顺应妈妈的需求,他会在脸上挤出笑容,但是眼神和头部的方向却尽可能回避妈妈,不看妈妈的眼睛。孩子呈现出一种不协调感,肢体语言僵硬,这就是强迫性顺从,即虚假自体。

虚假自体建立的关系是单向的。比如,妈妈发出一个信号,这个信号跟婴儿的真实需求可能没有关系——婴儿本来犯困想睡觉,但是妈妈觉得他现在入睡不符合科学睡眠规律,或者是自己无聊想要逗婴儿,于是发出逗弄的声音,婴儿不得不顺从妈妈,打起精神给妈妈回应。过一会儿,妈妈觉得逗弄婴儿够了,或者按照睡眠时间表他该入睡了,就发出信号让婴儿睡觉,自己转身离开,婴儿又不得不接受妈妈的安排尽快入睡。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和婴儿之间其实并没有互动,妈妈只是把自己内心幻想的需求投射给婴儿,让婴儿来满足自己,符合自己的想象。

很多人提起自己的小时候:“妈妈说我小时候特别乖,可以一个人在婴儿床上待着,很少哭闹,不管谁逗都会笑。”这就是顺从的虚假自体。因为婴儿明白哭闹会带来更惨的结果,努力笑才能让别人多关注自己一会儿,哪怕是低质量的逗弄,也比自己待着要强。可想而知,这样长大的孩子在关系中会多么没有自我,多么容易放弃尊严,委曲求全,把自己放得特别低。

真实的母婴互动,最开始是妈妈完全围绕婴儿的需求,帮助婴儿发现自己的需求,及时满足婴儿。等婴儿大一些,母婴之间就可以像打网球那样,彼此轮换着发出和接收信号。每个人都是主动发出信号的一方,也是接收并且回应信号的一方。在这个互动中产生有意义的联结,双方都能获得真实的满足感,这就是幸福的源泉。

虚假自体长大后,会通过一个外壳与世界产生联系。这个外壳可能是适应失败的,比如人际关系一塌糊涂,冲突不断;也可能是适应良好的,比如通过自身的修养和认知,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和谐的朋友关系。但致命的问题是,当事人感受不到关系对自己的滋养,感受不到真实的意义。如果仔细观察这种关系,就会发现它通常是单向的,缺少互动性和交互性。比如“我向你展示我的才华、我的善解人意、我能给予你什么”,或者“我向你展示我的柔弱、我的可爱、我对你的依赖”等,虽然这样也能营造出和谐关系的表象,但却没有深沉的真实感。

极端适应良好的虚假自体,可能表现出这样的特征:每个人提到他都会交口称赞——善良、为人着想、才华卓越、谦虚礼貌……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样的人会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自杀。虚假自体带来持久的无意义感、不存在感,自体越是感觉痛苦,越会努力想要适应外部环境、搞好各种关系,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因为头脑会以为:“我变得更优秀、更强大,和周围人关系更好,就可以解除痛苦了。”这就是一些别人眼中的成功者会在功成名就之时绝望自杀的原因——“我已经拥有了一切,内在的无意义感却没有减轻,这太让人绝望了”。02 虚假自体让孩子耗尽生命能量

真实自体就像自带电池的笔记本电脑,一个好的关系可以给自己

充电,没插电源的时候也能照常运转;而虚假自体没有自带电池,

只要关系断裂,就像被拔掉了充电线一样。

有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一位女士,面容姣好,工作体面,身边经常围着一群追求者。但是论相貌,这位女士也算不上美若天仙,那她的魅力究竟在哪儿呢?据说一位富商为了追求她,曾激情澎湃地开了一千多公里的车来到她家楼下,给她打电话说:“我想你了,开了一天一夜的车来看你。”这位女士却说:“我现在并不想见你,你也没有提前跟我约好,所以我不见你。”富商没办法,最后只能悻悻而归。

我想,大多数女人如果遇到一个男人这样不管不顾,千里迢迢来看自己,肯定会被感动。即便不感动,内心不愿意见,恐怕也会顾及一下对方的辛劳和面子,下楼见一见。但是这位女士很有自己的中心:我不想见就不见,你赶了一天一夜的路,那是你自己的事。后来,这位女士没有嫁给富商,而是选择了一位帅气体贴、事业蒸蒸日上的男士,婚姻非常幸福。

我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曾经有一位追求我的男士,他晚上忙完工作,在去飞机场之前,硬是挤出时间跑到我家楼下,想见我一面,可我当时并不想见他。他苦苦哀求说:“我这么累、这么辛苦,本来可以有半个小时在机场休息室吃点东西,但还是绕路过来看你了,连看你一眼都不行吗?”听他这样说,我顿时感觉很内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绝情了。我虽然无意跟他发展亲密关系,却也害怕把关系搞砸。我感觉到内心有一股很大的力量在撕扯,使我失去中心,内耗严重。而开头讲到的那位女士,她能够清晰而轻松地维护自己的边界,知道自己要什么、该拒绝什么。这让我开始思考,是什么造成了我和那位女士之间如此巨大的人格力量差别呢?

回想当时拒绝那位男士的情景,我看到自己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恐惧对方受伤,另一种是恐惧失去关系。当他满怀希望来见我而没有见到,必然会失落,但这个失落是他自己造成的。他选择了不跟我商量,自作主张跑过来,那么他就得承受做出这个选择的后果。而我却把这个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觉得是自己的冷酷导致他失落。

在我的整个童年,妈妈都在跟我玩这个游戏,她经常把自己的不幸推到我身上。比如下楼给我买东西时不小心崴了脚,她就会怪我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要东西。我也习惯性地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大包大揽下来,因为我的妈妈太脆弱了,她随时会崩溃,会威胁摧毁关系。我恐惧失去妈妈,这是一个根本的恐惧,也是我跟那位女士之间的核心区别:她有真实自体,而我没有,或者说我的真实自体暂时被剧情包裹着,无法展示力量。

真实自体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而虚假自体必须依赖关系而存在。可以这样理解:真实自体就像自带电池的笔记本电脑,一个好的关系可以给自己充电,没插电源的时候也能照常运转;而虚假自体没有自带电池,只要关系断裂,就像被拔掉了充电线一样,让人两眼一抹黑,在慌乱中没有存在感。所以,虚假自体总是恐惧失去关系,会为了保住关系而做出各种妥协,任凭这些妥协伤害自己。

虚假自体常常表现为界限不清晰,难以拒绝别人。更严重的是,意识不能安驻在身体上,总是向外寻求刺激。比如没事情做的时候就不停刷手机、看电视,总是要找一个外面的事物来抓住自己的注意力,不能跟自己安静相处。

虚假自体是可以发展出优异智力的。因为父母提供的养育环境很失败,孩子可能选择过度依赖自己的精神智力来保护自己,不断思考总结,试图理解艰难的外界环境,给自己找到生存之路,比如,“真实的妈妈很无能,那么我就在脑中发展出一个超能妈妈,来养育自己、教育自己、陪伴自己”。然而,虚假自体的外在成就越大,内在虚假感就会越强,总是在莫名地承受精神上的痛苦。外在看上去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内在却没有现实感和自我体验的真实感,这就是“不存在”的感觉。

过去,每当有人夸我聪明有才华,我的内心深处就会升起一个挥之不去的声音:假的,这都是假的。我把这种感觉告诉别人,别人说:“你的聪明才华是有目共睹的,怎么可能是假的呢?”其实,我说的不是外在成就的真假,而是我作为一个人,体验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内在破碎而空洞。也就是说,我的自我体验是假的。这种虚假的自我体验,就像生命底层的毒瘤,让我无法享受自己取得的任何成就。这种感觉就像是,“活是我干的,名利是我赚来的,然而享受这一切的人却无法是我。我看着自己赚来的一切,就像看着别人的东西,没法去体验和享受它”。

虚假自体有可能工作很努力,看着很有动力,但却缺乏自然的活力。而真实自体会直接体现在身体活力上,比如有些人高兴的时候,肢体会自发做出动作,挥舞手臂、跳跃、喝彩等,这些动作是真实自体能量自由伸展的体现,因为他能享受当下。相比之下,虚假自体做出的动作会很别扭,还会说一些“好棒呀、真美呀、太好啦”之类的空洞溢美之词。如果说真实自体的身体内在是协调舒适的,包括心脏的跳动、呼吸,都有一个舒适的韵律,那么虚假自体体内的能量则是混乱的,他会持久地感到不舒适,但是到医院检查却查不出问题。这种持久的不舒适,会使虚假自体时常把注意力从身体上拉走,去工作、刷手机等。

虚假自体跟身体的关系确实是个大难题。我们要尽量多地把注意力拉回到身体上,通过对呼吸的觉察,通过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比如舞蹈,去整合自己的身体,让身体逐步协调起来。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这是最方便的回到当下的方式。这份注意力会滋养身体,让破碎的自我逐步完整起来,慢慢找回扎实的存在感。

这个过程着实不易。你会体验到身体的很多痛苦,过去的麻木因为觉察而一层层浮现,头脑会不断把你拉走,离开当下,逃离痛苦。而你需要千百万次地努力,把觉知拉回当下。03 从虚假自体走向真实体验

得到无条件的爱的孩子,并不会因为父母对自己没有要求就变得

堕落、沉沦,反而会把全部的生命能量都用来发展自己、享受人

生,创造彼此滋养、轻松无消耗的关系。

虚假自体是养育失败的结果,母亲没能给予抱持性环境,孩子无法在其中发展出真实自体。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从虚假自体走向真实自体,体验到活着的意义呢?

我们首先需要觉察到虚假自体是如何运作的。这个运作过程很难被觉察,因为它是从婴儿期开始就被写入大脑的程序,如后台程序一般,每天自动运行。想要觉察,需要很勤奋地练习觉知。比如我发现自己每次见到韩雪的女儿小诗迪,脸上都会自动露出灿烂的笑容。这个笑容看上去似乎很合时宜:我看到一个可爱的孩子,作为一个成年人,面带笑容,很正常啊!但问题是,我觉察到这里面包含着一个模式——只要我看到小诗迪,就会立刻面带笑容,这其实不正常。我看到孩子的时候,不可能每一次都心情灿烂,那么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对小诗迪展现的笑容难道是一种虚情假意吗?我见证了韩雪跟丈夫从相识到相爱,最终诞生小诗迪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也出了不少力,所以我很爱小诗迪。而且,小诗迪从小生活在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中,确实人见人爱,我对她的情感并不虚假。于是,我反复觉察整个过程,想要揪出矛盾的源头,同时也发现:这背后程序的运转竟然如此迅速并且难以觉察!

我对小诗迪的情感是真实的,很想跟她亲近,但是当我看到她时,我的虚假自体立刻接管了这个关系,使我瞬间露出标准的表情:笑容灿烂,眼神温柔地凝视,以满足孩子的需求。也就是说,虚假自体程序把我瞬间包装成一个心理学上“足够好的妈妈”。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完全自动,丝毫不需要我的意识参与,就像鸟儿听见枪响会立刻飞走一样,已经成为一种本能反应。但鸟儿不会去思考自己为什么听见枪响就要飞走,生而为人的宝贵之处就在于,我们可以对习以为常的自动反应进行觉知,用觉知切断惯性。

我细细品味自己跟小诗迪的关系,结果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我其实并没有很享受这个关系。在这个关系中,我做得很好,小诗迪也确实招人喜爱。但看护小诗迪一小会儿,我就会觉得累,想把她交给别人,我在这个关系中没有感受到满足和滋养。于是我开始怀疑自己:李雪,你是不是真的没救了?你是一个心理闭塞、爱无能的人,你不适合养孩子。然而,当我理解了虚假自体,觉察到虚假自体是如何自动接管我跟小诗迪的关系,从而破坏这个关系的真实链接时,我明白了——不是我对小诗迪的情感虚假,也不是我爱无能,只是真实的链接被虚假自体横插一刀,导致我不能享受到关系带来的真实感和满足感。

虚假自体就像一个急速运转的程序,它会消耗能量,所以跟外界建立的关系不能维持太久,否则就会觉得累。很多内向的人之所以内向,就是因为关系对自己的消耗大于滋养。越完美的虚假自体,运行起来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他或许会给别人带来很好的感觉,留下很好的印象,但是对于自己却是种消耗。有些人与别人见一次面,就需要休息一两天才能缓过来。

那么,如果我们不用虚假自体接管关系,我们会表现成什么样?真实本性的自己会不会很自私、很笨拙,不知所措地搞砸关系?于是,当我再次见到小诗迪时,就尝试不让自己进入虚假自体的程序,不再试图去做一个完美的客体。当她靠近我,我只是看看她;她爬到我怀里,我就摸摸她,给她一些支撑,以免她摔倒;她想爬走就爬走,想哭就哭,我只是单纯地把她抱在怀里,顺其自然地拍拍,并没有想要哄好她。小诗迪对我微笑,她的笑容富有感染力,我会不自觉地跟着嘴角上扬。整个过程轻松流畅,没有出现什么不好的结果。于是我明白了,真实自体并不会自私笨拙,不知所措的其实是虚假自体。

对于虚假自体来说,面对一个新鲜场景,如果头脑储备库里没有相应的“我应该怎么表现”的程序,就会感到无助。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家庭聚会,大家都在聊孩子上学和旅行的相关话题,因为他们的孩子都在同一个学校,也经常一起旅行。我就像一个局外人,插不上话。按照平时我习惯的那个虚假自体,我应该是那个才华横溢、能够给大家带来心理学知识、能够帮大家答疑解惑的导师,是个聪明伶俐、幽默可爱的角色。但是在这个家庭聚会的场景里,我没有可以应对的角色,因此感到不知所措。我问同行的朋友:“这种情景下我该怎么做?我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做什么。”朋友很轻松地说:“你就坐在那里,什么也不用做,这样也很好。”这句寻常的话突然带给我很大震撼——原来我可以什么都不做。也就是说,我可以不启用任何虚假自体程序来应对关系,什么贡献也不必有,别人一样可以接纳我的存在,而这本来就应该是关系的常态。

联想到我的童年,我几乎没有怡然自得的时候。我必须时刻留意妈妈的动向,她在做家务,我就要去看她的脸色,表现出一个好孩子的样子,要么在紧张地写作业,要么也在做家务。真是活得非常累。

一个孩子,本来就可以即使不做任何贡献,不讨好父母,没有考出好成绩,也能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关注。父母仅仅是因为想要把爱传承下去,所以选择生下他。得到无条件的爱的孩子,并不会因为父母对自己没有要求就变得堕落、沉沦,反而会把全部的生命能量都用来发展自己、享受人生,创造彼此滋养、轻松无消耗的关系。他不会绕弯子,建立各种虚假自体来消耗自己,他的生命天然富有真实感和意义感。

通往真实自体之路确实不易,但不是毫无可能。无论我们现在年龄多大,只要有一个瞬间能够感受到真实,感受到无条件的存在,都是巨大的进步。坚持活着,不要放弃。04 碰触真实的世界

一个孩子,不应该因为不完美而被父母攻击;一个成年人,也不

应该因为做得不好就被亲朋好友指责。当怀有一颗渴望光明的心

时,我们会发现,所有人都值得被好好对待。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周都会接受一次心理咨询。咨询师身在台湾,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视频沟通。但是有好几次,我完全忘记了,错过了咨询时间。我很想请求咨询师下一次提前发邮件提醒我,却一直没能说出口,因为我头脑里有一个严厉的声音在说:“记住咨询时间是你自己的事,别人没有义务提醒你,你不应该提出这么过分的请求!”但有一天,我还是忍不住对咨询师说了,出乎意料,他很高兴,因为他看到我在积极地发出连接的意愿。事实上,他很愿意发邮件提醒我,很愿意为我做这件事。

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对自己这么苛刻,如此担心提出的请求过分?

我想起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组织冬天去北京旅游。我想穿新衣服出门,于是问妈妈能不能穿她的羽绒服,妈妈却愤怒地指责我“从小爱慕虚荣,连妈妈的羽绒服都想剥夺,简直蛇蝎心肠”。这么可怕的罪名忽然扣到我头上,我顿时感觉自己犯了天大的错。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但凡提出一个请求,都会被妈妈恶意责难。更要命的是,那时的我还不能区分什么请求是过分的,什么请求是合理的。因为任何请求都会被妈妈攻击,我没有机会碰触到现实的边界感。

英国哈里王子的妻子梅根·马克尔出生于贫民家庭,是个不知名的演员,还是非洲裔混血。这样一个女人,与万众瞩目、出身高贵的王子走在一起时,却自信满满、神采奕奕。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是因为,梅根从小就是一个敢于提出请求的人。有一次,她看到电视上的洗涤剂广告宣扬“女人属于厨房”,感到很愤怒,想要为此做些什么。梅根的爸爸鼓励她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她给包括当时的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在内的很多名人都写了信,其中很多人都回应了她,广告公司也因此改了广告词。这让梅根相信:我可以向这个世界发出声音,这个世界是善意的、愿意回应我的;即使不回应,我也不会怎么样。这或许就是梅根能自信满满地跟哈里王子走到一起的原因之一吧!

而中国父母遇到这种情况,多数会数落孩子:“你太幼稚了,别痴心妄想谁会理睬你,社会就是这样,没事找事,迟早是会吃亏的。”这样的回应,其实是对孩子的攻击,让孩子认为外部世界充满敌意,别人不会善待自己。

我上小学时,曾经有一位语文老师很和善,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她。放学后,老师时常会邀请几个住得近的孩子去她家玩儿,我也在其中。这段时光很难得,我在老师家体验到了少有的轻松快乐的感觉。后来妈妈知道了,严厉地告诉我:“其实老师很讨厌你去打扰她,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拒绝你而已,你别再厚着脸皮去惹人烦了。”这样的话,妈妈反反复复地说,以至于我分不清哪个是现实、哪个是假象,最后留在我心里的只有绝望:美好和善意是不可能的,外面的世界都讨厌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