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专用教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9 05:10:3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专用教材

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专用教材试读:

第一部分 备考指导篇

第一章 考试介绍

一、概述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准备进入教师队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的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凡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没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不能被聘为教师。教师资格法定凭证为《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教师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教育部宣布,从2015年起,教师资格考试改革正式实施,将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且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后的最大变化在于:师范类学生将不再享有直接被认定教师资格的“特权”,他们要和非师范生一样,统一参加考试。同时,还需注意的是,教师资格不再是终身拥有,而是改为定期注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指出,中小学教师资格每5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二、考情介绍

1.考试目的

考查申请人是否具备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严把教师入口关,择优选拔乐教、适教人员取得教师资格。

2.报考条件(1)思想品德条件

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并经申请人员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思想品德鉴定。(2)学历条件

报考人员应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①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②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③报考初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④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⑤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于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3)教育教学能力

①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需参加教育学、心理学补修与测试和教育教学能力测评,成绩合格。

②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并取得相应等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③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在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说明:各省的具体报名条件略有不同,考生须仔细阅读本省(区、市)的报名公告,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报考。

3.考试形式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采用计算机考试和纸笔考试两种方式。计算机考试考生在计算机上作答,纸笔考试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笔试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才能参加面试。

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考生通过抽题、备课、试讲、答辩等环节,完成面试。

4.考试科目

5.时间安排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三、考试大纲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大纲

1.考试目标

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②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③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④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2.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1)职业理念

①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②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③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2)教育法律法规

①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②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③学生权利保护。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①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文件精神。

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②教师职业行为。

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4)文化素养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

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5)基本能力

①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②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③信息处理能力。

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

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

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存储和应用的能力。

具有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具有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④写作能力。

掌握文体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

能够根据文章中心组织、剪裁材料。

具有布局谋篇,有效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3.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1)小明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马上制止,让小明站到讲台边

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

D.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2)“五岳”是我国的五大名山,下列不属于“五岳”的一项是(  )。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衡山(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论语·为政》)【注释】①罔:迷惑、糊涂。②殆:疑惑、危险。

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孔子看来,学和思二者不能偏废,主张学与思相结合。

B.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

C.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

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2.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王林在学校因同学给他起外号,将同学的鼻子打出了血。班主任徐老师给王林的爸爸打电话,让他下午到学校来。放学时,王林的爸爸刚来到校门口,等在那里的徐老师当着众人的面,第一句话就是:“这么点儿大的孩子都管不好,还用我教你吗?”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徐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3.写作题

请以“我为什么要当教师”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第二章 备考指南

一、复习方法与应试技巧

1.复习方法

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做摘要笔记,概括其要点,提纲挈领,总结出全书的内容和逻辑结构,同时结合教材的详细内容,依据考试大纲,认真研读,真正吃透,抓住重点。

在教材的相应位置做好眉批笔记,把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考、对比、分析、体会等随手记下来,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在对教材内容有一定掌握的基础上,需多做历年真题和相关典型习题,通过题海战术全面把握考试重难点,了解考试命题方向,掌握考试规律。

2.应试技巧(1)考前扫描重点

在考前几天,对难点知识和高频考点进行重点复习,由于时间紧,所以最好采用快速扫描的方式,主要是保持对各类题型的敏感度。(2)提前熟悉考场

提前找到考场,了解行车路线,估算行车时间,尤其要把考试当天可能堵车的情况考虑在内。如考点较远,可考虑提前一天住进考点附近的宾馆休息。早晨到考场不宜过早,一般考试前15分钟入场。(3)备全考试用具

检查准考证是否打印、身份证件等是否带齐,多带几支笔,以防出现意外。(4)储备充足精神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考前应保持10个小时左右的良好睡眠。考试当天应保持头脑清醒,尽量少说话,保持平静,减少与外界的联系,否则会影响考试注意力。(5)审明题意考点

正式答题前,要仔细地逐字逐句地搞清题目的含义,尤其是对那些意思相近的词或字的不同含义,要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弄清题意后,确定答题方向,再认真按要求作答。(6)答题规范准确

答题时,注意规范性和条理性,答案要准确、简洁、明了,并注意逻辑顺序。同时,书写也要规范,不可用网络字,忌潦草、勾勾划划,注意保持卷面整洁。(7)认真检查排漏

交卷前需认真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字母、符号是否准确无误,整个试卷是否有会做而忘了做的漏题,等等。

二、常见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1.选择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1)选择题题型分析

选择题在性质上是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择概率占1/4。给出四个选项答案,是选择题的基本形式,答案的相似性较高,判断稍有失误就会出错。

①从命题内容上看,选择题涉及的多是重要知识点或疑难问题。

②从命题方式上看,有以下两种方式:

a.表明因果关系的问题判断,回答“是什么”。【例1】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教学

D.设计教学【答案】C

b.对“基本问题”“核心问题”或“根本问题”进行判别。【例2】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

A.教育者与学习者

B.教育者与教育影响

C.学习者与教育影响

D.教育影响与教学媒介【答案】A(2)选择题解题技巧

①排除法。

把明显不正确的选项先排除掉,逐渐缩小范围,集中思考,有助于正确答案的选择。【例3】下列符合我国古代个别教学特征的是(  )。

A.学生有固定的修业年限

B.教师对学生讲授相同内容

C.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

D.学生的年龄相同但知识程度不同

分析:古代教学形式是个别教学,抓住这一特征,首先排除B项,因为讲授相同内容是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其次,固定的修业年限是学校制度的特点,排除A项。个别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学生的互不相同性,D项知识程度虽不同,但学生的年龄相同,因而排除。

②正本清源法。

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不好排除,这时可以思考选项的本义,从而摆脱困境。【例4】《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下列原则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分析:理解“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教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提供钥匙,但不要把知识通达不遗地全部塞给学生。这符合启发性原则,故答案为B项。

③联想推理法。

选择题的选项如果带有年代信息,就要通过联想推理法解决,首先要明确题干表述的时代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杰出人物和思想等,然后进行选择。以【例4】为例,如果考试时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可以采取联想推理法。“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中三个“弗”的意思是“不要”,由此可以推理:要怎么做不能怎么做。继而理解“牵”和“抑”的意思,综合推理便可以得出这段话的重点是在强调“要学会启发”。在实际考试中,对有些实在回答不出的题目,可以围绕题干选项中的关键字词进行推测,这也是一种应试能力。不过,还是要在考试前做好充足的复习,尽全力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2.材料分析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1)材料分析题题型分析

材料分析题一般是给出一个材料性实例,要求考生用所学的某一理论去分析实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相关理论知识结合材料中的信息来进行阐述分析。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答这类题目时思路一定要清晰,并且要全面展开,先把理论讲清楚,再联系题目做相应的陈述。(2)材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材料分析题的解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①表明态度,即你对材料中的行为或做法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这是解答材料分析题的第一步——摆明观点和态度。

②找出材料中涉及的相关理论要点,根据所给材料将理论要点表述完整。材料分析题的问题一般会为考生指明所需理论的大致范围,其表述通常为“结合教育观理论……”、“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等,从这个大的角度入手,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缩小范围,明确所要使用的具体理论知识。

③每条理论后都要针对性地结合材料内容展开分析。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抓住关键知识点展开说明。答题时也可用序号标明知识点,并注意把核心句子放在段首,然后结合题目具体阐述观点,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要精练。

此外,作答材料分析题时,一定要注意答题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要点要答全,条理要清晰,主次要分明。切记多答并不一定就好,有可能会引起阅卷老师的反感。最后,答材料分析题时卷面要保持干净整洁,书写要工整,切忌潦草。

3.写作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1)写作题题型分析

写作题在总成绩中所占分值较高,因此考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写作题的回答质量。写作题,审题是第一步,而且是关键一步。写作题一般分两种:一是无材料的作文题。这一类型的题目,需先弄清题目要求的是什么类型的作文,然后再根据具体要求写作;二是有材料的作文题。作答这类题目,一定要仔细阅读材料,结合题目要求正确抓住材料的中心意,然后进行作答。

此外,写作之前一定要打腹稿,明确写作思路和中心思想,以防写作过程中出现跑题现象。写作题一般都有字数要求,因此一定要对作文的整体框架和轻重主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以防出现写完后发现字数不够再在结尾后凑字数的情况。最后,卷面一定要保证干净整洁,书写工整,为阅卷老师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分。(2)写作题解题技巧

①观点鲜明。

观点鲜明,也就是要让作文的中心论点凸显出来,至少要让阅卷老师能够一眼看到文章的论点。如何做到论点鲜明呢?事实上,作文标题就是论点,因此考生可以在标题中体现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此外,在作文的第一自然段或是最后一段都可以将论点体现出来。

②论证充分。

对于论证类作文,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自圆其说,即在提出论点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文章论述的条理性和连贯性,围绕所谈论点全面展开,最后完美收尾。

③结构完整。

从结构上说,写作提倡“总—分—总”结构,这是因为“总—分—总”本身是一种典型的自圆其说的结构。这个结构比“总—分”结构有一个好的收尾,比“分—总”结构有一个好的开头,可以使文章的观点更加清晰。

④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就是最佳限度的把控材料。考生要静下心来进行审题,力求吃透材料中的信息,迅速找出写作切入点。同时,考前切勿疯狂背诵范文,因为同样一个材料作文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阐述,背诵范文只会束缚写作思路,从而导致最终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新颖性和创新性,甚至有时会导致不合题意、生硬牵强的效果。

⑤字迹清晰。

整洁的卷面、工整的书写,可以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因此,考生可在平时多练练书法或硬笔书写,以保证考试时字迹书写整齐清晰。

第二部分 基础掌握篇

第一章 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二、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第一节 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推进(1)素质教育思潮的形成

素质教育思潮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中小学教育要以“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为主,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此外,应试教育也渐渐凸显出一定的负面性:它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且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2)初步实验阶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3年2月13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并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3)大面积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人们逐渐接受了现代素质教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寄希望于通过此类教育改革,找到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4)全面推进阶段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2001年5月29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要“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该纲要旨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1年6月11~1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

2001年秋季,新课程开始在全国38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

2006年6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这标志着素质教育上升为国家意志。

2.素质教育的内涵、特点、目标及基本要求(1)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①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民族素质;

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⑤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2)素质教育的特点

①全体性。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选择性”和“淘汰性”相对立。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就从教育对象上规定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性质。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②基础性。

素质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即“为人生打基础”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内容是当代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等基本技能。

③发展性。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意味着素质教育对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特长发展的高度重视:

a.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目前个人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个人潜能开发的程度不一样造成的,而且绝大多数人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b.教师要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的无限的创造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最充分地展示并发展自己的才能。

④全面性。

素质教育要求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这一要求有其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

a.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b.另一方面必须使每个学生的素质结构得到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

⑤主体性。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即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a.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这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对待学生最基本的态度。教师不可能喜欢学生的一切,但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b.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教会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⑥开放性。

素质教育的空间和教育渠道不再局限于校内、课内和课本,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空间,真正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另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途径,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3)素质教育的目标《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4)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①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做法。

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要倡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扭转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

③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a.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教师要改变只重视教授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

b.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结构,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

c.要改变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d.要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④培养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应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不能把学生看作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应把学生看作知识的主人;不仅仅把学生当作认知体,更重要的、更本质的是把学生当作包含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体。

素质教育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为学生指导完整人生,帮助其形成强大的人格力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素质教育要求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坚持因材施教。

⑤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为了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变化,为了培养“知识型劳动者”,为了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必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真题链接】【例1.1  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素质教育任务的是(  )。[2014年上半年真题]

A.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B.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C.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D.促进学生能力的平均发展【答案】D【解析】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同时又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而不是能力的平均发展。

3.素质教育的实施(1)转变课程功能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2)调整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课程结构的这种转变,与课程功能的转变遥相呼应,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新时期的培养目标,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此,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方面的功能:

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②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③将评价看作是一个系统,从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选择多样的评价工具,到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评价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真题链接】【例1.2  单项选择题】孙老师给小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填空题错了一道,其他题全对,能够很好地运用循环小数简便识记,等级定为优秀”。关于孙老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2015年上半年真题]

A.孙老师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B.孙老师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

C.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D.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答案】A【解析】题干体现了孙老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关注,评语中“能够很好地运用循环小数简便识记”,说明孙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并不停留在分数上,而是更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学业水平和学习效果。(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改革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集权与放权的结合。

4.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坚持德育为先

①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

③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④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⑥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⑦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2)坚持能力为重

①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②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③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3)坚持全面发展

①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②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④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⑤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⑥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

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真题链接】【例1.3  单项选择题】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2013年下半年真题]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答案】A【解析】教育部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同时又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因此,素质教育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协调发展,而不是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二、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学校教育(1)定义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对,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地位

①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校里个人能够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②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

2.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1)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①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a.课程包括必修、选修、课外实践活动三部分,是教育教学系统中的软件,它不单单等于课表中列出的教学活动,还应包括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思想品德的提高、知识技能的增长、身体素质的改善等,而且不限于课内,还应扩展至课外。

b.实施素质教育,要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开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条件。

②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分为:

a.侧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教学方法。

第一,愉快教育。即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境,克服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心理受压抑、把学习当成负担的现象。

第二,和谐教育。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谐,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水平之间和谐,教与学协调一致,形成和谐的学习气氛。

第三,成功教育。从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着手,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并积极帮助他们一步步地获得成功。

b.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

第一,自学辅导法。主要步骤是自学—解疑—精讲—演练。

第二,异步教学法。基本思路是学生学习的个体化与教师指导的异步化的有效统一,按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的顺序,进行独立异步自学,将教师教为主变为学生自己学为主。

第三,问题教学法。基本做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寻求答案,即提出问题—思考探索—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应用提高。

③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发展学生个性,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创造热情,磨砺创造意志,优化创造品格。学校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2)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①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通过参加为社会做贡献的服务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奉献的快乐,认识到人的价值只有在为他人的奉献中才能实现。

②带领学生考察社会。

a.可以增强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主动性,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b.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组织纪律性以及吃苦耐劳、勇敢、团结、友爱、大公无私的思想品质。

c.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组织能力,锻炼学生的各种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③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学校应在社会的支持下,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建立用于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各种基地,如建立德育基地、校外科技活动辅导站等,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地、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学生在社会实际生活的锻炼中,可以提高社会意识和社会实践的能力,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3)家校合作是实施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①组建学生家长委员会。

a.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协商推荐一些深谙教育方式、热心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社会组织能力的家长,组成学生家长委员会。

b.该委员会参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计划、方案,帮助学校解决有关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负责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向学生家长普及心理学与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及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等工作。

②举办家长学校。

通过家长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研究家教方法,让素质教育在家庭中得以较好地落实。

③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

a.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是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家长会通过座谈、答问、交流介绍、讲座等方式,起到双向交流、获取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信息的作用,进而协调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b.家校合作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家庭教育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同时也了解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作用,保证学生健康协调发展。

3.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1)讲解

①定义。

讲解是教师以口头语言对教育内容进行系统和生动的解释,以使学生较系统地理解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和方法,便于指导其行为。

②优越性。

a.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

b.便于教师控制教育过程,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c.主题明确,易于学生直接接受;

d.反馈及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到反馈,便于调整讲解的内容和方法;

e.有利于教师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③局限性。

a.学生以听教师讲为主,没有充分的机会对所学内容及时做出反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易充分发挥;

b.讲解单调,学生的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

c.讲解的内容、方法统一,很难照顾到个别差异。(2)讨论

①定义。

讨论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社会性问题、现象互相启发,交换看法,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②实现方式。

讨论的具体方式有成对交换意见、分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三种。

③优越性。

a.能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学生口头表达自己认识的活动机会,使学生听到不同的意见;

b.能够活跃思想、激发认识兴趣,比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c.有利于学生在分析、比较各种意见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3)观察

观察法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认识观察对象,是学生获得感性经验的主要途径。

观察法能加深学生对事物的印象,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关注和积极态度。(4)参观

参观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让学生在对实际事物或现象的观察思考中获得新的知识和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5)示范

示范是教师通过自己的表现或表演为学生提供榜样,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此外,同伴中出现的好榜样和好事迹也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表扬,以便为学生树立身边的好榜样。(6)实验

实验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从实验过程和结果中领悟科学知识。实验应具有科学性,并能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让学生体会到寻找问题答案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7)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8)多媒体运用

多媒体的运用是指可以运用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扩大学校教育的范围,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增进教学效果。影像化、艺术化的教学内容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结合游戏、讨论等其他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节 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1)“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

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手段和途径。“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②西方思想家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观点。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

b.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理想,希望所有的人都受到完善的教育,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c.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就是促进人的自然天性,即自由、理性和善良的全面发展。

d.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倡导教育应以善良意志、理性、自由及人的一切潜在能力的和谐发展为宗旨。(2)全面发展教育是培育和谐发展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全面发展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1)各种能力的发展

恩格斯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里所说的能力包含丰富的内容,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因为旧制度和旧分工造成体力和智力的分离,因此马克思特别强调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2)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指人与人在特性方面的差异。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个性才能充分发展,每个人都能成为充分自由而又各具特性的人。(3)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具体指出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发展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人同自然的关系,人同世界的关系,人同自身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不等于主体作用的发挥。(4)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

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人的主体性全面发展不但指其特殊性的充分发挥,而且指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这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5)个人价值的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价值的实现上,它标志着个人能够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同。(6)“类”特性在个体身上得到充分发展

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体现人的“类”特性,即社会性、实践性和自觉能动性,这样人才能真正称其为人。【真题链接】【例1.4  单项选择题】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学校突然决定将音、体、美课程提前考查,将课时留给语、数、外科目。学校的做法(  )。[2014年下半年真题]

A.正确,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

B.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

C.错误,不利于校际公平竞争

D.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答案】D【解析】学生全面发展即指学生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又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学生的课业十分紧张,面临各种各样的学习压力,但是学校为了增强语、数、外科目的学习程度,对体、音、美进行提前考查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这不但加剧了课程的不均衡现象,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以人为本”的含义(1)概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主张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2)重要性“以人为本”学说作为一个新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不仅是指导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而且也是人们日常基本行为的规范准则。(3)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不仅面临着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并为其服务的问题,而且面临着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创新的问题。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还是从教育自身的发展来看,当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个性化——学生是各具特点的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共性与个性是对立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比共性更具体、更丰富。旧的学生观驱使下的教育与之背离,是大一统的教育,只讲共性,不讲个性,按照“模型化”的工业生产方式制作“标准体”,实质是把学生当物不当人,违背了教育的本质。(2)人性化——学生是有生命活力的人

旧的学生观驱使下,学校教育存在两种旧模式:片面强调灌输书本知识的“说教式”和片面强调训练行为规则的“管教式”,两者类似于电脑的信息工程模式,把人脑当电脑操作。

树立人性化的学生观,教师备课时,既要眼中有书,更要心中有人;既要抓住教材的基本点,更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确保自己教得有趣,学生学得有味。(3)主体性——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主体性,既要充分认识,更要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包括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创造性。

教育教学活动既要“活”又要“动”。“活”指内容鲜活,贴近生活,形式灵活,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学习;“动”指学生的多种感官互联互动,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嘴动笔表达,实现人际交往互动,释放学习群体的心理压力。(4)发展性——学生是发展的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身心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冲突、困惑、挫折、烦恼等心理失衡、失调和失误问题以及心理状态不良、不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的现象,主要是发展性心理问题,教师不能以偏概全,攻其一点而不顾其他,将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视为“问题学生”,对其歧视甚至排斥。教师应当认识到这是人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发展性的学生观看待问题行为,引导学生自觉自律,自动矫正问题行为。

三、育人为本,科学发展

1.“育人为本”思想的内涵

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教育与人的幸福、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以现代人的精神塑造人、以全面发展的广阔视野培养人。它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2.“育人为本”教育思想深刻内涵的表现(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

人的发展既包括人自身的发展,也包括社会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条件。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能力、提升人的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就是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使之能够在复杂多元、快速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正确进行知识选择和创新。(3)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

教育发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教育需要,特别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权益,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真正体现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关注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机会均等是指人人在教育活动和过程中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教育最崇高的理想。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保障人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是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5)满足每个人接受教育的个性需要和期望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他们的期望。“育人为本”教育思想要求教育既要了解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也要了解到每个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使教育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他们的期望。

3.实现“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途径(1)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①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

③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④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要把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

①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其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②提高质量。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a.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b.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c.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d.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3)要把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

①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②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③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全面与重点的关系,结合不同地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针对不同学段教育的特色,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阶段推进,以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真题链接】【例1.5  单项选择题】下图中,教师的做法违背的是(  )。[2014年下半年真题]

A.教育公平

B.因材施教

C.因势利导

D.循循善诱【答案】A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