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语录·中医历史新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1 10:09:43

点击下载

作者:林晓轩

出版社:内蒙古科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语录·中医历史新解

中医语录·中医历史新解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医语录·中医历史新解作者:林晓轩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内蒙古科技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2-01ISBN:9787538017687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中医起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远在170至270万年前,在我国境内已有了人类居住,并创造着中华民族自己的文明。中华民族在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人类文明、文化、科学技术、医药卫生作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贡献。

我国医药学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医疗技术、疾病认识,还是诊断技术、药物知识,都曾走在人类医药学发展的前列,如上古神农尝百草而识药性、黄帝与岐伯传下中医“岐黄”之说,商代伊尹医食同源创汤液等。神农氏尝百草造福于民

那是太古神农氏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没有多少东西可吃,靠捋草籽、采野果、猎鸟兽维持生活。有时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中了毒,重时就被毒死。人们得了病不知道对症下药,都是硬挺,挺过去就好了,挺不过去就死。神农帝为这事很犯愁,决心尝百草,定药性,为大家消灾祛病。

有一回,神农的女儿花蕊公主病了。茶不思,饭不想,浑身难受,腹胀如鼓,怎么调治也不见轻,神农帝很作难,想想,抓了一些草根、树皮、野果和石头面面,数了数,共十二味,招呼花蕊公主吃下,自己因地里的活忙,就走了。

花蕊公主吃了那药,肚子疼得像刀绞。没大一会儿,就生下一只小鸟,然后她的病也好了。这可把人吓坏了,都说:“这是个妖怪,赶紧把它弄出去扔了。”

谁知这小鸟通人性,见家里人都讨厌它,就飞到地里寻神农。

神农帝正在树下打瞌睡,忽听:“叽叽,外公!叽叽,外公!”抬头一看,是一只小鸟。嫌它吵人心烦,就一抡胳膊:“哇嗤——”的一声,把它撵飞了。

但是没多大一会儿,这小鸟又飞回到树上,又叫:“叽叽,外公!叽叽,外公!”

神农帝觉得非常奇怪,拾起一块土坷垃,朝树上一扔,把它吓飞了。

但又没多大一会儿,小鸟又回到树上,又叫:“外公,叽叽!外公,叽叽!”

神农这回犯了寻思,听懂了,就把左胳膊一抬,说:“你要是我的外孙,就落到我的手脖上!”

那小鸟真的扑棱棱飞下来,落在神农的左手脖上。神农细看这小鸟,浑身翠绿,透明,连肚里的肠肚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神农一吐嘴,这小鸟接过一口唾沫星儿咽了。嘿,这唾沫是咽到肚里的也看得清清楚楚。神农高兴透了。

神农托着这只玲珑剔透的小鸟回到家,家里人一看,吓得连连回退,说:“快扔了,妖怪,快扔了……”

神农乐哈哈地说:“这不是妖怪,是宝贝哟!就叫它花蕊鸟吧!”

神农又把花蕊公主吃过的12味药分开在锅里熬。熬一味,喂小鸟一味,一边喂,一边看,看这味药到小鸟肚里往哪走,有啥变化。自个儿再亲口尝一尝,体会这味药在自己肚里是啥滋味。12味药喂完了,尝妥了,一共走了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

神农托着这只鸟上大山,钻老林,采摘各种草根、树皮、种子、果实;捕捉各种飞禽走兽、鱼鳖虾虫;挖掘各种石头矿物,一样一样的喂小鸟,一样一样的亲口尝。观察体会它们在身子里各走哪一经,各是何性,各治何病。

可哪一味都只在“十二经脉”里打圈圈,超不出。天长日久,神农就制订了人体的“十二经脉”和《本草经》。

神农想想,还不放心,就手托这只鸟继续验证,他来到太行山,转悠了九九八十一天,来到小北顶,捉全冠虫喂小鸟,没想到这虫毒气太大,一下把小鸟的肠打断,死了。神农真后悔,他悲痛极了,大哭一声。哭过后,就选上好木料,照样刻了一只鸟,走到哪就带到哪。

有一天,神农来到山西太原金冈一带,品尝草木,发现草木有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他就将带有苦味的草,给咳嗽不止的人吃,这个人的咳嗽立刻减轻不少;把带有酸味的草,给肚子有病的人吃,这个人的肚子就不疼了。

神农尝百草是十分辛苦的事,不仅要爬山走路寻找草木,而且品尝草药还有生命危险。神农为了寻找药品,曾经在一天当中中毒70次,神农被毒得死去活来,痛苦万分。可是凭着他的强壮的体力,又坚强地站起来,继续品尝更多的草木。

大地上的草木品种多得很,数也数不清,神农为了加强品尝草木的速度,使用了一种工具,叫“神鞭”,也叫“赭鞭”,用来鞭打各种各样的草木,这些草木经过赭鞭一打,它们有毒无毒,或苦或甜,或寒或热,各种药性都自然地显露出来。神农就根据这些草木的不同赋性,给人们治病。

神农来到成阳山上,他使用神鞭发现了不少疗效显著的草药,如甘草可以治疗咳嗽,大黄可以治疗便秘,黄连可以消肿等。所以对成阳山,后人管它叫“神农原”,也叫“药草山”。

白天,神农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神农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

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旁注]

神农 一说即炎帝,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一说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神农大帝”、“地皇”等。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教人医疗与农耕,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祇,能保佑农业收成、人民健康,更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经脉 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赭鞭 即是赤色的鞭。因神农氏有圣德,为火德之帝,故称“赤鞭”。因为此鞭乃神农氏所创,名为“神农鞭”,后世有的用为驱邪之物。

灵芝 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民间传说灵芝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之功效。[阅读链接]

有一次,神农在品尝一种攀援在石缝中开小黄花的藤状植物时,把花和茎吃到肚子里以后,没有多久,就感到肚子钻心地痛,好像肠子断裂了一样,痛得他死去活来,满地打滚。最后神农没有能顶得住,被这种草所毒死了。

神农虽然被毒死,却用他的生命,发现了一种含有剧毒的草,人们给它起名叫“断肠草”。而且,神农的探索,也为我国古代中医打开了光明之门。后世历代都有人以神农的精神,将中医发扬光大。伊尹提出医食同源创汤液

商代的建立者汤,与有莘氏通婚。有莘氏陪嫁的奴隶中有一位叫伊尹的,善于烹调。由于他有一套理政治国的才华而得到统治者赏识,最初汤用他做“小臣”,后为“相”。

伊尹的出生便有一段传奇的记载,《吕氏春秋.本味》说:

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

伊尹自幼成为孤儿,被庖人所养,长大了也就自然成为有侁氏的庖人。但他与一般庖人不同,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被时人称为“贤”,后来连汤也知道了。这时的商正在兴盛之际,伊尹也愿投明主。

汤想了一个主意,“请娶妇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为媵。”

有侁氏国的国君就糊里糊涂地把一个人才作为陪嫁送给了汤。

伊尹由于是出身奴隶,精于烹调,生活于奴隶之中,所以接触和认识到许多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知识。他不但掌握了精湛的烹调技术,还总结出不少治疗经验。医食同源,可从伊尹的身上得到证明。

伊尹在商代的身份除了在政权为相之外,更为重要的身份他还是一个巫师。商是一个非常崇信鬼神的朝代,国家大事小情皆要通过占卜,“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巫师具有崇高的地位,因此伊尹是商代第一大巫师。

上古时期巫、史、医合一,巫师本身多兼有医的功能,如闻名遐迩的巫彭、巫咸等皆以擅长医术闻名。

在《汉书.艺文志》中托名伊尹的著作有属于道家者流、小说者流、兵家者流等,而后世医家都认为在医家者流的经方11家,274卷中有《汤液经法》32卷,也是伊尹所著。如玉函山房辑佚书有《伊尹书》一卷,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也有伊尹篇。

商代给后代留下的最大一笔遗产就是殷墟甲骨文,甲骨文的产生就是由巫师主持祭祀鬼神,占卜吉凶,其中还有关于后代祭祀伊尹的内容,在甲骨文中有“伊尹”、“伊”、“伊奭”、“黄尹”诸称皆指伊尹。

甲骨文记载的疾病约有20多种,如疾首、疾目、疾耳、疾口、疾身、疾足、疾止、疾育、疾子、疾言、蛊、龋等,还有疾年、雨疾、降疾等,虽然不能说与伊尹有直接关系,但伊尹肯定参与过类似占卜活动。《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伊尹回答商汤有关烹调问题时曾讲过这样一段话:“阳补之姜,招摇之桂。”姜和桂都是厨师烹调中常用的佐味品,同时又是医师处方中常用的药物。一般在后世都有经验,如果突遇风寒或暴雨侵袭,为了预防感冒,普遍应用姜汤祛风寒。

有研究认为,中医最古老的医方可能是桂枝汤。桂枝汤由5种药物组成,其中桂枝、生姜、大枣、甘草4种都是烹调佐料或果品,而且桂、姜正与伊尹所说的“阳补之姜,招摇之桂”相合,两者当有渊源关系。桂枝汤及其加减运用是非常广泛的,一直普遍用于临床。

伊尹同商汤论述学问涉及政事时,曾用医理比作政事,如《吕氏春秋》所说:“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

以人体新陈代谢的道理回答商汤取天下之道。从中也可看出,伊尹不但善理国政,而且精于医理。

医食同源之说,还可从中药汤液治病得到证明。远古时候,人们只能用咀嚼生药方法治病。以后火的应用、陶器的出现,使制作汤液成为可能。

汤液比生食草药有许多好处,如扩大了应用药物范围,有些刺激性药物通过煎煮可减轻刺激性,矿物药应用成为可能,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充分利用等,同时为单味药向方剂过渡创造了条件。《汉书.艺文志》中有《汤液经法》,历代医家都认为此书为伊尹所撰。如晋代皇甫谧就认为:“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南朝梁时期陶弘景在列数古代医哲先贤时也不忘伊尹的功绩:

昔神农氏之王天下也,画易卦以通鬼神之情;造耕种,以省煞害之弊;宣药疗疾,以拯夭伤之命。此三道者,历群圣而滋彰。文王、孔子,彖象繇辞,幽赞人天;后稷、伊尹,播厥百谷,惠被生民。岐皇彭扁,振扬辅导,恩流含气。并岁逾三千,民到于今赖之。

元代王好古撰有《汤液本草》一书,他坚信汤液就是伊尹所创立的:“神农尝百草,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化,以救性命之昏札,以为万世法,既简且要。殷之伊尹宗之,倍于神农,得立法之要,则不害为汤液。”

还有人将黄帝、神农和伊尹并称为“三圣人”的说法:“隐医医之为道,由来尚矣。原百病之起愈,本乎黄帝;辨百药之味性,本乎神农;汤液则本乎伊尹。此三圣人者,拯黎元之疾苦,赞天地之生育,其有功于万世大矣。万世之下,深于此道者,是也圣人之徒也。贾谊曰:古之至人,不居朝廷,必隐于医卜。孰谓方技之士岂无豪杰者哉?”

依据除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之外,还有一部南朝梁时期陶弘景《用药法要》。该书说:“诸名医辈张玑……等,咸师式此《汤液经》法。”并细数了其中的大小青龙汤、大小白虎汤、大小朱乌汤、大小玄武汤、大小阳旦汤、阴旦汤等。

其实关于《伤寒论》来源问题历代医家并不避讳,王好古曾说:“殷伊尹用《本草》为汤液,汉仲景广《汤液》为大法,此医家之正学,虽后世之明哲有作,皆不越此。”

清代陈修园也指出:“明药性者,始自神农,而伊尹配合而为汤液。仲景《伤寒》、《金匮》之方,即其遗书也。”

伊尹的《汤液经》在宋代时民间还有残存,如《普济本事方》在大柴胡汤方的最后一味药大黄后即以小字说明:“伊尹《汤液论》大柴胡同姜枣共8味,今监本无,脱之也。”

再如朱肱《类证活人书》在桂枝加葛根汤方后注中也说明:“伊尹《汤液论》桂枝汤中加葛根,今监本用麻黄误矣。”《阴证略例.伊尹汤液论例》也进一步指出:“朱奉议云仲景泻心汤比古汤液则少黄芩,后人脱落之。许学士也云伊尹《汤液论》大柴胡汤8味,今监本无大黄,只是七味,也为脱落之也。以是知仲景方皆《汤液》也。”

伊尹虽然不是最主要的医药行业神,但大多数民众相信,汤液是由他发明的,汤液的发明提高了医药的疗效,成为中医药学最主要的特色之一。[旁注]

伊尹 曾辅佐商汤王建立商朝,被后人尊之为我国历史上的贤相,奉祀为“商元圣”,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我国烹饪的不变之规。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帝王之师、中华厨祖。

甲骨文 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商代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镌刻的文字。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方剂 方指医方,剂,指调剂,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我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最早的方剂。方剂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部分组成。

王好古 (约1200年~1264年)。元代曾经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李氏之学。王好古又着重于《伤寒论》方面,而独重由于人体本气不足导致阳气不足的三阴阳虚病证,另成一家之说。

陈修园 (1753年~1823年),清代医学家。自幼一边攻读儒经,一边学医,曾拜泉州名医蔡茗庄为师学医。曾任直隶省威县知县等职,在任上曾自选有效方剂救治水灾后罹患疫病的百姓。嘉庆时以病告归,在长乐嵩山井山草堂讲学,培养医学生,一时学医弟子极多。[阅读链接]

历代医家皆对伊尹创制汤液的故事深信不疑。元代起的三皇庙中,伊尹已列配享,与上古传说的医家进入医家朝拜的殿堂。清代陆以湉记载了京师先医庙的沿革情况,在先医庙诸位名医中,伊尹赫然在位。神医扁鹊创立中医脉象学

在春秋战国时期,在魏国三川郡生活着一位远近闻名的民间医生,姓秦名越人。由于秦越人医术高明,又行医于民间群众之中,所以人们十分爱戴他,尊崇他,用上古神话中的神医“扁鹊”来誉称他。

扁鹊在未学医时,是一家客舍舍长,医学家长桑君看到扁鹊有培养前途,便决定要把自己的医方医术传授给他。扁鹊从老师处学得医学理论和技术,遵从老师的教导,专心致力于为群众治疗疾病,从不计较名利地位。

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太史公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特为扁鹊立传。因此,秦越人是我国正史中第一位有传的医学家,也成为中医学的开山鼻祖。

司马迁的《扁鹊列传》记载秦越人曾以妇产科医师、小儿科医师、五官科医师等不同身份,入乡问俗,为各地妇人、小儿和老年人诊治疾病,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一次,扁鹊行医到了虢国,虢国王太子患尸厥症休克而气息几绝,国王和大臣们均以为太子已逝,忙着为太子料理后事。

扁鹊闻说此情,即往王宫视探,在得到国王和侍医的允许后,为病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检查。他告诉国王,太子并没有死亡,自荐可以进行治疗。

国王接受了扁鹊的建议,于是他便命令弟子子阳给太子针灸三阳五会穴,过了一会儿,太子便慢慢苏醒过来。

他又命令另一位弟子子豹用药物热敷,熨贴病人两侧胸肋部,太子即可慢慢坐起身来,接着他按太子的恢复情况,令弟子子游按摩,子同侍汤药等,进行了20多天的内服药物和按摩治疗,调理其阴阳气血,虢太子便逐渐康复。

这个消息很快在虢国传开,人们都说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但是,扁鹊却实事求是地告诉大家:“越人并非有什么起死回生之术,只是太子并未真死,自当生也,越人能帮助他恢复健康而已。”这种科学的观点,谦虚的态度,一直在历代医学家中传为美谈佳话。

脉学诊断是我国医学的一个特点,扁鹊对切脉和其他诊断疾病的手段,都已有了较好地掌握。他曾这样对别人讲:“夫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

有一次,扁鹊晋见蔡桓侯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他劝蔡桓侯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

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侯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更加发展。

桓侯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桓侯仍不予理睬。

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侯病情危重,已进入到骨髓深处,病入膏肓,无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齐桓侯不久即发病,终于不治而死。

此病例说明扁鹊当时已经能很好应用望诊,而且诊断水平相当高。

关于切脉诊断尤为扁鹊之所长。有一次,赵简子病了,来势凶猛,5天时就昏迷不省人事,赵国群臣都很惊慌,扁鹊为赵简子切脉后认为:病人的脉象是正常的,并非死症。经过调治,果然痊愈。

这个病例显示了扁鹊切脉诊断技术的高明,结合他在虢国切脉诊断太子疾病并“起死回生”的事例,人们对他的脉学成就是非常推崇的。

司马迁在《史记》中一一记述了秦越人所经治的若干病例之后,颇有感慨地发表了一段富有时代精神的话,这段话既是他对研究撰写秦越人传的体会,也是他对秦越人学术、医理和高尚道德品质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是对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医学发展水平和时代特点的一次富有代表性的总结: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疾病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

分析这段话有三个要点,即前一句是强调预防疾病和早期治疗疾病的思想。如果一位高明的医学家能够达到预先诊断出病人疾病之所在,或尚未发病即知将要发病的高超水平,那么就可以使病人得到早期治疗,病人之疾病就可早日治愈,不至于延误到不能治愈的状况。

这一思想既是当时医学界的理想和期望,也是时人包括医学家努力追求的目标。

魏文王曾求教于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

扁鹊回答道:“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得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据《列子.汤问篇》记载和民间传说,扁鹊曾做过一例换心手术,这是世界上第一例这种手术。

缭城鲁公扈、赵齐婴两人有病多年,求助多方而无效等扁鹊来到这里时,就一起请扁鹊治病。

扁鹊仔细观察了两人的气色,询问了得病的经过和发疾病时间,又认真地号了两人的脉搏,然后对公扈说:“你的志气强身体却很弱,有计谋却并不果断,齐婴你的志气弱身体却很好,没有谋虑却过于执著。虽然表现在外面,其实是脏腑本身的缺陷,所以用药物和针灸是没有用的,我想如果把你们的心脏互换,就能平衡病也就好了。”

扁鹊让两人喝了药酒,他们昏死了很多天,剖开他们前胸找到了心脏,将它们互换放置好,然后给他们吃了神药,于是两人过了一会便醒了,就像刚开始一样的健康,后来两人就向扁鹊告辞回家了。

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一次外科尤其是心脏的手术吧!由此也可以看出扁鹊的医术是内外兼修的。[旁注]

长桑君 战国时的神医。传说扁鹊与之交往甚密,长桑君就给了他一帖药,收集早上没有落地的露水和着药粉吃下去,就会洞察一切的人,30天后成为一代名医。打那,扁鹊就离开住所,悬壶行医,奔波在齐赵大地,为百姓诊脉治病。

腠理 即皮肤、肌肉的纹理,分皮腠、肌腠等,有时又指皮肤和肌肉的交接处,合称“皮腠”。腠理是渗泄液体,流通和合聚元气的场所,有防御外邪侵袭的功能。

膏肓 中医学中人体部位的名称,膏指心下部分,肓指心脏和横隔膜之间。旧说膏与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来用“病入膏肓”指病情非常严重,已没有办法医治。后人也用以指事态非常严重,已无再造之功。《列子》 又名《冲虚经》,是由春秋战国时期著名道家思想家列御寇所著经典。后汉时期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今本《列子》录有《天瑞》、《仲尼》、《汤问》等,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该书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阅读链接]

司马迁对扁鹊称誉甚高,在论述了扁鹊的切脉成就后很有感慨地指出一个历史事实“至今天下之言脉者,由扁鹊也”。这是对扁鹊脉学成就的第一次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

而在2世纪,著名医学家“医圣”张仲景也曾高度评价扁鹊的诊断水平。他说:“吾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的确,由《史记》记载的几件事例,就可以得出扁鹊作为我国中医脉诊开山鼻祖的风采。《山海经》积累丰富药物

春秋战国时期,从文献记载看虽未有药物专书问世,但已出现了非医药专书却论述着丰富药物产地、效能、作用的书籍,它反映了人们对药物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深入,这就是《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地理著作,共18篇,据研究,其中14篇成书于战国时期,但保存了不少远古关于山川、物产、药物、祭礼、巫医等的神话传说故事,是我们研究春秋战国乃至更早的医、药、卫生状况的一部重要著作。《山海经》究竟记述了多少药物,尚无统一的数字,一般而论,有动物药67种,植物药52种,矿物药3种,水类1种,另有3种暂不能分其属性,共计126种。根据研究的,按药物之功用约可分为九类:

第一类为补益类,即服用能使人身体强壮、多力、增强记忆、延年益寿不老,甚至还有美人色之作用等,这类药物有欀、枥木、狌狌等。

第二类为种子药,服这类药可以多生子女,这类药物有鴢鴢、鹿蜀等。

第三类为不孕药类,强调服之使人不能生育,这类药物有黄棘、蓇蓉等。

第四类为防疫病药类,认为青耕、三足黾、珠别鱼等,人食之可以已御疫,薰草佩之可以治麻风病,也就是有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作用。

第五类为有毒药物类,强调这类药物人食之可以杀人,又可用以毒鼠,例如礜石、无条皆能毒鼠,师鱼等食之杀人,莽草、芒草等可以毒鱼。

第六类为解毒药类,前叙述了毒药类,这里又叙述解毒药类,由此可以说明当时人们的药物知识已十分丰富,解毒药有焉酸、耳鼠等,前者记有可以治毒,后者记有可御百毒。

第七类为兴奋药类,例如,所记载的,强调食之使人不卧,而对鱼,强调食之使人不能入睡等。

第八类是杀虫药类,记有肥遗,可以杀虫,黄雚沐浴可以已疥疮等。

第九类是兽药类,虽是兽医内容,但在远古时期,人医、兽医是不分的。记载兽药有杜衡、芑、流赭等可涂牛马无病,增强马力,治牛、马病等。由此给我们许多启发:其一,春秋战国时期或已有兽医作为一个职业独立出现;其二,春秋战国时期或更早,牛、马在人们的生活中已占有重要地位,不如此不会有治牛、马病的药物。《山海经》所述126种药物,经考证尚可知其是后世之何种药名,在药效方面也还能找到其发展的轨迹。因此,可以说明后世本草专著的出现,与《诗经》、《山海经》之有关药物的记述是息息相关的,也可以这么认为,没有《诗经》、《山海经》保存下来,恐怕很难有《神农本草经》的编撰,即使有《神农本草经》一类书籍出现,也很难有那么丰富的内容。《山海经》中还记载了包括内科、外科、五官科及预防医学的50余种疾病的症状,有的被后世中医典籍所采纳。如疠、痈、疸、瘕、痔、癣、痿、蛊、疟、瘿等,已成为中医学的专用术语,这些都反映了传统文化与中医的渊源关系。

巫是上古时期原始朴素的医疗活动,巫与医是集于一身的。《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丕凡、丕相……皆操不死之药而距之”。

可见,在医学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巫医以简单的医药学知识和治疗方法,杂以祈祷、禁咒祭祀等“祝由”之术,给原始朴素的医疗活动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唐代诗人李贺《浩歌》中写道:“彭祖巫咸几回死”。巫咸指的是商朝名巫咸彭。《山海经.大荒西经》上说,咸彭往来灵山采百药,以祛疾疗灾。说明巫医混杂,正是早期医药启蒙阶段的多元的历史特点。《黄帝内经》诞生,标志着巫医两者的解体,中医药学已具备了独立分科的必然。但后世随着认识的深化,人们对“祝由”有了新的见解,认为其中包含着心理的治疗,情志调摄和气功导引的科学成分。

针灸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医学独特的创造与贡献。针灸的起源很早,是从砭石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山海经.东山经》记载:“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所谓箴石,不仅是原始的外科医疗工具,也是我国针灸术的萌芽。从石砭、骨针、竹针到青铜及铁针,针灸工具的进化只是标志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大荒北经》还记载了气功疗法。说:“继天民,任姓。无骨子,食气,鱼。”文中所说的食气,指的就是气功导引。与后世的“辟谷”当有渊源关系。《山海经》中的关医药学的记载,晚于殷墟甲骨文,早于《黄帝内经》和《五十二病方》。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山海经》所载存的医药学信息,应该说有着特定的历史环节的传真和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旁注]《山海经》 先秦时期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内容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本草 中草药的另一种说法。古人有大量关于中草药的著作以本草命名,如:《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食疗本草》等不下三四十种。

巫 巫与医是同源的,从汉字上看,医最初写作毉,下面是巫字。直至周代时巫和医才分家。在古代,“巫”是由氏族的领袖们兼任的,因此巫掌握着祭祀、医治、部族历史传承等权力。[阅读链接]《山海经》一书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是研究上古社会的重要文献,是我国神话的渊源。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传统文化是中医药的理论基石,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只有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追本溯源,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从《山海经》与中医药神话关系的角度,探讨中医药神话的形成、发展和成因,以及我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医药的影响。第二章中医发展

秦汉时期,中医的本草学已初具规模,如《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另外长沙马王堆中收藏着丰富的医学著作。针灸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很享盛名,汉代《内经》更对针灸学作了系统的总结,使之成为有理论有技术的一门学科。

汉代张仲景、华佗都是闻名千古的神医,至魏晋时期,葛洪、皇甫谧等也为中医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南阳郡涅阳县人,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后世奉张仲景为“医圣”,甚至有庙供奉香火。

张仲景于150年正月十八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廷为官。由于家庭条件的特殊,于是张仲景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从此发誓成为扁鹊那样的名医。

于是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10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太学名士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

当时,在张仲景的宗族中有个叔父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尽得其传。

张仲景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术提高很快,同时搜集了许多治病的验方,成为一方有名的良医。

张仲景尽管医术高明,远近闻名,但他遵照其叔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教诲,除了勤学实践过去医学著作外,只要听到哪里有名医,有治病的好方子,就去拜师,就去寻求。

当时有一个南阳名医叫沈槐,已经70多岁了,但无子女,后继无人,没法将医术传给子孙,慢慢愁成病了。他的病谁也看不好,病越来越重。

张仲景知道后,给他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各一斤,搓成团,外用朱砂涂上,叫他一顿吃完。

沈槐看了药方,觉得很好笑,叫家人按方做好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药丸取笑张仲景,天天如此,但不知不觉间病就好了。沈槐这才恍然大悟,对张仲景又佩服,又惭愧。

张仲景去拜望沈槐时说:“我们做郎中就是为百姓造福,先生无子女,我们这些年轻人不都是先生子女吗?何愁后继无人?”

沈槐听了,感到很有道理,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张仲景和其他年轻郎中。

张仲景有一个好友叫宁远,有一天去张仲景家玩,闲谈间张仲景看了宁远的气色,又为他把脉,说他患了消渴之症,现尚初发,3个月后,头痛不眠,尿的次数增加;6个月后,饥渴难忍,小便浓稠;一年之后,背生疽疮而死。于是开了一个药方给宁远。

宁远回家后,认为仲景故弄玄虚,将药方撕碎扔掉。6个月后他的病情发展确如张仲景所说,才急忙去找张仲景。但张仲景说,已经晚了,准备后事吧!

宁远想,反正6个月后难免一死,不如现在去游山玩水。

一年后,宁远回来去拜访张仲景,张仲景一见,十分惊奇,认为他一定遇见神人了。宁远将他游山玩水到了茅山,在清玄观当童仆,老道给他治病等事告诉了张仲景。张仲景听完后深感山外有山,于是离开家乡,奔赴茅山求师。

汉灵帝时,张仲景由于勤奋好学,博采众方,医术超群,加之为人诚恳,不分贫贱,有求必应,因此南阳老百姓推举他为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张仲景为拯救百姓,常常是在公堂上,边断官司边行医,忙里偷闲给穷苦百姓切脉开方,分文不收。他常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以“坐堂医生”4个字。这就是后世中医常以“某某堂”的由来,并将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统称为“坐堂医生”。

张仲景在长沙任内,他仍深入民间,留心各种疾病,搜集民间方剂,召见各地名医,商讨医学,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

自196年起,全国爆发瘟疫,10年内有2/3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70%。

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于是,他辞去太守职务,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张仲景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撰《用素问》9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为《伤寒杂病论》合16卷。”

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我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伤寒论》中制订了22篇、397法,立113方,从其记载的内容可以知道,我国医学早在2世纪时,经过医学家张仲景的实践和总结,已能正确使用解热药、导泻药、利尿药、催吐药、镇静药、兴奋药、健胃药、截疟药、止痢药等,其中绝大多数方药,已由后世科学证实它的疗效可靠。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通过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采用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方法。因为疾病的来由,都是人体抗病能力的正气同致病因素的邪气作斗争的表现,其结果不是邪盛就是正衰,或者是正胜则邪退。所以在治疗上就要运用扶正祛邪,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方法。

这些都是按照扶正祛邪的原则而制定的。

此外,张仲景还提出“舍脉从证,舍证从脉”的灵活辨证方法,在讨论治疗中要根据病情的标本缓急,运用先表后里、先里后表以及表里兼治的方法,并对治疗的禁忌,以及针灸综合疗法,都有所论述。

张仲景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旁注]

太学 我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上古的大学。汉代,在京师设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

五谷 古代所指的5种谷物,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孝廉 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也指被推选的士人。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清时期对举人的雅称。

八纲辨证 根据四诊取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类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基该方法,各种辨证的总纲,也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的共性。[阅读链接]

隋唐时期以后,张仲景的著作远播海外,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从晋朝至今,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伤寒论》、《金匮要略》而成书的已超过1700余家,这在世界史上也属罕见。

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依然是“道经千载更光辉”。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杂病论》为医经。从魏晋时期至今,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和《难经》

秦汉时期,由于内外交通日益发达,丝绸之路开通,西域等少数民族地区、南海等边远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地的药材源源不断输入内地,并逐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大大丰富了当时人们的药物学知识。

秦汉时期以来,药物学知识又有了新的积累。西汉初期曾流行过药物学专著,《史记.仓公传》提到的古代医药书中就有《药论》,还有传说的《子仪本草》。

用药经验的积累,以及药物学知识的日益丰富,需要专人进行整理和研究。因此,西汉朝廷就已开始招集专人整理、研究和传授本草学了。加之秦汉时临证医学的迅速发展,对药物学也要求相应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神农本草经》一书。

南朝齐梁的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说:“旧说皆称《神农本草经》,余以为信然……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

颜之推《颜氏家训》记载:“譬犹本草,神农所述,而有豫章、朱崖、常山、奉高、真定、临菑、冯翔等郡县名,出诸药物,由后人所掺。”

两人都指出,《神农本草经》所记药物产地,多为后汉代时所设置的郡县名,因此,推断本书为后汉时所作。

本书书名冠以“神农”,一是因为古代有“神农尝百草”而发现药物的传说;二是一种尊古托古风气的反映,如同《内经》之前冠以黄帝之名一样。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另外,书名之所以称为“本草经”,因为古代是以植物药为主的。《说文解字》记载:“药,治病草也。”五代时韩保升也说:“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药最多也。”

总之,《神农本草经》和《内经》一样,也非一时一人之手所作,而是经过秦汉以来很多医药学家的经验积累总结,并不断搜集编辑,最后约在东汉早期编集成书,当然不是指其开始之时,而是成书之时。这种看法是比较可信的。《神农本草经》全书3卷,共收载药物365种,采用上品、中品、下品分类法,以补养无毒药120种为上品,以遏病补虚、有毒或无毒的120种为中品,以除邪多毒药125种为下品,这是我国药物学最早、最原始的药物分类法。《神农本草经》在药物理论方面,概括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阴阳配合等,并且明确了“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原则,使药物性能与病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医学的治疗理论。对药物功效、主治、用法、服法都有一定论述,很便于临床应用。

而且《神农本草经》中指出:“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提出了配伍宜忌的观点。所载主治病症约170余种,包括内、外、妇、五官等各科疾患。另外,还注意到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炮制、质量优劣和真伪鉴别等。《神农本草经》包含了许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而所反映出的当时我国医学通过大量实践积累起来的对药物的认识,是很了不起的。《神农本草经》对秦汉时期以前零散的药物知识进行了第一次系统的总结,历来被尊为药物学的经典著作,并被注释发挥。

秦汉时期以来,炼丹服石的风气越来越盛。《神农本草经》明显受到这种思想影响,相信服石神仙,故其药物分类与药物功效的叙述,有的被蒙上了一层神仙色彩,如久服轻身延年、不老神仙之类。

不过,另一方面,炼丹术和制药化学有密切关系。世界上早已公认炼丹术起源于中国,并成为近代化学的先驱,如《神农本草经》中“丹砂……能化为汞”可谓这方面的启蒙记载。客观上导致了制药化学的开端,提高和扩大了化学药物的应用范围,促进了中医药剂学的发展。

与《神农本草经》同时产生的还有《黄帝内经》和《难经》,《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不但在中医学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理论在后世仍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从其内容来看,系在《内经》理论基础上释难解疑,其成书显然在《内经》之后。因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已提到“八十一难”的名称,而《隋书.经籍志》记载本书也言有三国时的注本,一般认为约成书于西汉时期。《难经》以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方式编纂而成,全书共讨论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简称《难经》。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1至22难论脉,23至29难论经络,30至47难论脏腑,48至61难论病,62至68难论穴位,69至81难论针法。

从理论上讲,《难经》基本上没有脱出《内经》的范畴,它对《内经》某些古奥的理论作了较为浅显的解释,对某些学说,则又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有所推阐和发展。《难经》对脉学有详悉而精当的论述,为后世所称颂。它提出了“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把《内经》的三部九候,解释为气口的寸、关、尺三部,每部又有浮、中、沉三候。并提出其根据说,寸口为“脉之大会”,又是“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可以独取之。由此,“独取寸口”的理论逐渐为后世所采纳。《难经》全书内容简要,辨析也颇精微,在中医理论、针刺以及诊断学上颇多贡献,对后世中医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旁注]

陶弘景 (456年—536年)。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帮助修订《本草经集注》。是当时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好友萧衍取得了帝位后,陶弘景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君臣佐使 中医方剂学术语。组成方剂的药物可按作用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称之为君、臣、佐、使。君指方剂中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指辅助君药治疗主证。佐指抑制君臣药的毒性。使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黄帝内经》 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与《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并称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

寸、关、尺 历代医家对寸、关、尺各部的长度有着不同的见解。三部总长度应根据人腕部桡动脉比较浅露肤表的一段长度来确定,在前臂中所占长度比例应与前臂在人身长中所占长度比例相适应;而各部的长度应按寸关尺分别反映人体上、中、下三段的身长比例来确定。[阅读链接]《神农本草经》成书后,至隋代尚存,至唐代就不见于官家藏书目录,估计原著在唐代初期失传,其后再未发现。但其内容由于梁朝时期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唐代苏敬《新修本草》、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后世本草之引用而保存下来。

明清时期以来,许多学者曾从事该书的整复工作,并存有多种辑佚本。辑本中以明代卢复的本子为最早,而清代孙星衍和顾观光以及日本人森立之的三种辑本,各有所长,影响较大,这三种辑本新中国成立后均予重印。王叔和依脉理编撰《脉经》

王叔和,生活于3世纪,曾做过三国魏太医令,由于王叔和与张仲景时代相距不远,王叔和可能为仲景亲授弟子。张仲景曾为王仲宣“候色验眉”,而王仲宣为王叔和宗人,故王叔和很有可能就在那时拜张仲景为师的。

王叔和对医学的贡献,首先是他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之得以流传。《伤寒杂病论》成书不久,即散失于战乱兵燹之中,王叔和汇集、整理、补充,编次为“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因时隔不远,故当较多地保存了该书原貌。

王叔和对《伤寒论》的研究也颇有功夫,他从脉、证、方、抬几个方面着手,体现了张仲景辨证论治的精神。后世形成的《注解伤寒论》中之《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3篇和书后部分《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8篇,均系王叔和所增。

在此诸篇尤其是后8篇中,王叔和突出研究了张仲景治法,将张仲景所用汗、吐、下、温、刺、灸、水、火诸法加以分类比较,进行分析,很切合临证运用。

王叔和在整理、研究《伤寒杂病论》中所作出的贡献,曾经颇得后世一些医家颂扬。宋代林亿等在《校正伤寒论.序》中甚至说:“自仲景于今800余年,唯叔和能学之。”可谓推崇备至。金代成无己说;“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元末明初医家王安道也说:“叔和搜采仲景旧论之散落者以成书,功莫大矣。”

王叔和在医学上的另一贡献,是编著了一部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脉诊在中医诊断方法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我国医学中的脉诊起源很早,如早在《周礼.天官冢宰》中就载有诊病时要“参之以九藏之动”,这是讲要结合触知九藏之脉的动态来诊断病情,体现出当时脉诊在诊断中的运用。

至《内经》、《难经》中均有关于脉诊的丰富内容,扁鹊、淳于意、涪翁、华佗、张仲景等对脉学也都有深刻研究,但尚缺乏专门、系统的整理。

王叔和在临证实践中体会到了脉诊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正如他在《脉经》序中开篇即指出的那样:“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所以他选取《内经》、《难经》及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人的有关著述,编著成《脉经》一书。《脉经》全书共10卷。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后世亡佚。本书经宋代林亿等校订后,卷数未变,而篇次和内容有所更动,后世有多种刊本印行。《脉经》把脉象分成24种,即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基本上概括了临床上经常出现的一些脉象,后世脉象种数虽有增加,但基本不出其左右。

同时《脉经》中还对各种脉象作了比较形象具体、容易理解的描述,这就使学习者易于理解和掌握,王叔和可谓在脉学中做此类工作的第一人。

另外,《脉经》进一步确立了《难经》提出的寸口脉法,分寸、关、尺三部脉位及脏腑分配原则,解决了寸口切脉的关键问题,推进了独取寸口脉诊法在临床的实际应用。这种脉诊法突破了《内经》的三部九候法的束缚,是脉诊法的一个简化与改进,而临证效果并无什么差异,故为后世所普遍采纳。《脉经》还注意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将脉、证、治、判断预后等统一起来,其所论述的结脉、代脉等后世在临床诊断心脏疾患方面还有实际意义。《脉经》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总结了3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并充实了新的内容,使脉学理论与方法统一化、系统化、规范化,并保存了一部分古代诊断学的文献资料。《脉经》对后世影响较大,如唐代太医署医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中就有本书。而本书所论述的脉学理论与方法大部沿用至今。

本书对世界医学也有一定影响,如著名的阿拉伯“医学之父”阿维森纳所著的《医典》,其中关于脉学的详细记载,许多脉象的资料即采自《脉经》。

其后波斯学者兼医生拉什德.阿尔丁.阿尔哈姆丹尼主持编纂了一部波斯文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名为《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书中包括有脉学内容,并附有切脉部位图,书中特别提到了王叔和的名字。

我国脉学即由阿拉伯传到了欧洲,其后并广泛传播世界,对欧洲后世医学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影响,其中王叔和的《脉经》对此有着较大的贡献。

另外,8世纪初,日本颁布大宝律令,其中医药方面基本上仿照唐代制,它规定《脉经》是医生必修的教科书之一。其后日本医学家编成的《大同类聚方》100卷等医书,《脉经》也是其参考的蓝本之一。[旁注]

太医令 西汉时期太常及少府之下均设有太医令、太医丞为百官治病。隋唐在太常之下设太医署,置令两人,丞两人。太医令掌医疗之法,丞为助手。宋代医务机构甚多,有太常寺属下的太医局,翰林医官院,御医院等,广传医方及施诊。

淳于意 (约前205~?),西汉时期,曾任齐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曾从公孙光学医,并从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史记》记载了他的25例医案,称为“诊籍”,是我国最早的病史记录。

脉象 中医诊断学名词,包括脉搏的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关系密切。不同的脉象可反映出脏腑气血的生理及病理变化。[阅读链接]

王叔和的生卒年代无确考。西晋皇甫谧《甲乙经》序中有“近代太医令王叔和”等语,后世唐代甘伯宗《名医录》有“晋王叔和”记载,故向来认为他是西晋时代人。

但近年有不少学者经过考证,认为王叔和应为的太医令,这种观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其籍贯高平,过去一直认为是今山西高平县,但经考证,山西高平后魏时始置,魏晋间尚无此建制,当时安徽、山东、甘肃均有高平地名,现在一般认为王叔和乃高平人。神医华佗妙手回春疗百疾

华佗,约145年出生于东汉时期沛国谯郡。他小时候非常聪明,但性格孤僻,长大后不愿意出仕做官,却特别喜欢治病救人的医术,他收集了很多秘方验方,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后来他听说名山之中常有得道的仙人居住,于是就遍游山川,拜师求道。

有一次,华佗来到公宜山,这是一座山势险峻人迹罕至的大山,怪石嶙峋,松柏争翠,脚下流水潺潺,山腰云雾缭绕。华佗不禁心旷神怡,陶醉其间,不知不觉来到一个古洞前面。

忽然,华佗听到洞中有人在谈论什么,他屏息细听,发现是两位老人正在谈论治病养生之事。华佗又惊又喜,心想梦寐以求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但华佗又不敢贸然进洞,忽听见一位老人说:“华生已经来到洞外,我们可将此术传授与他。”

另一位接道:“华生虽然求道心切,但也还需开导一番,方可与他。”

华佗听到这些,再也不敢犹豫,立即走进洞中,只见两位老人,身穿木衣,头戴草帽,相对而坐,华佗急忙躬身下拜,说道:“晚生华佗,素好方术,寻访数年,未得真传,今幸遇仙者,乞为开悟,终身不负大恩。”

一老者道:“医之为术,非人不传,念汝心诚,今传与汝吾有数言,汝当牢记:为医之道,需无高下,无贫富,无贵贱,不务财贿,不惮劳苦,悯老恤幼,济世活人,以为己任,如此则不负吾心矣。”

华佗再次跪拜:“圣贤之教,晚生铭刻在心,俱能从之。”

两位老者相视而笑,用手指着一个旁洞说:“洞中石床上有书一函,取后速归,勿示俗流,切记吾言。”

华佗携书回家,悉心研究,发现这是一部医书,理法方药一应俱全,与过去所见所闻皆不相同。依书中所论施疗,无不神效。其所擅长施用的麻沸散、针灸及剖腹开颅等方法皆出自该书中。

华佗后来曾游学于徐州一带,通晓各种经书,喜爱医术和养生之学。精晓内、外、妇、儿、针灸等科,尤其精于外科、针灸和医疗体育。他敢于冲破礼教束缚,大胆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手段多样,疗效好。而且他为人性情爽朗,淡泊名利,据史料记载华佗著有《枕中灸刺经》等多种医书。

有一次,山东临清的甘陵国相的夫人怀孕6个月,突然感到腹痛,痛得非常难受,然后请华佗来治疗。华佗把了把脉,就说胎儿已经死了。

然后,华佗找一个妇人为这位夫人摸一摸腹部,看胎儿是在左边还是右边,而且华佗告诉这个人,如果在左边是个男胎,如果在右边是个女胎。结果这个人摸过以后,说在左边。

华佗就准备了汤药,然后,让甘陵国相的夫人把药喝下去,喝下去以后,果然产下来一个胎儿,已经死了,是个男孩。这个男胎一产下来,甘陵国相夫人的腹痛立即就停止了。

广陵太守陈登是曹操非常信任的一个人,他得了一种怪病,心烦、面红,吃不下饭,请华佗给他诊病。

华佗号了脉以后就告诉他,说你的腹中有好几升虫。然后,就让他赶快吃药。结果华佗给他准备了两升药,喝下去以后,大概有一顿饭的工夫,他吐出来好几升虫,吐完以后,病好了。

但是病好以后华佗告诉他,说你这个病3年后还会复发,如果发作的时候遇到良医,还能救活,如果遇不到良医你就完了。

3年后,陈登的病果然复发,当时华佗不在,没人可治,陈登死了。

还有一个下级军官叫梅平,这个人因为有病被解除军职,梅平的家在广陵,离家还有200多里地,他就找了一户人家投宿,而恰巧这天晚上华佗也来到这户农家投宿。

主人就让华佗为梅平诊病,华佗号了脉以后就告诉他:“太晚了,如果早叫我治,这个病不会发展到今天。你赶快回家和家人见面,5天后,你就不行了。”

梅平听了以后,第二天就往家赶,赶到家里,5天后,果然病故。

从此,预知生死成为华佗非常强的一种技能,人们把华佗看做神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料病如神,预知生死。

华佗不仅能预知生死,而且作为神医,他治疗神奇,手到病除。有一位姓李的将军,他的妻子得了重病,而且长期治不好,请华佗来给她看。

华佗看了以后,把了把脉,就告诉李将军:“你的妻子在怀孕的时候,胎儿受过伤,这个胎儿至今留在你妻子的腹中。”

李将军不信,他说:“夫人确实是怀孕时候受过伤,但是,胎儿已经产下来了,不是留在腹中啊!”

华佗把完脉以后说:“你妻子的腹中确实有胎儿,而且是个死胎。你妻子当年生的孩子是双胞胎,产下了第一个孩子,因为出血多,而且母亲没有感觉到腹内还有一个胎儿,接生的人也不知道,所以就接生了一个,而把另一个胎儿留在肚子里了。这个胎儿已经死了,死得时间很长,死过的胎儿,贴在你夫人的脊椎骨上,所以你夫人的脊椎骨非常疼,所以现在赶快吃药、针灸,然后让这个胎儿产下来。”

华佗当时就开了汤药叫她吃。吃了药,配合着针灸,停了一会儿,他的妻子就感到腹痛得非常厉害,就像要生孩子一样,然后华佗就告诉她,这个死胎时间过长,让她自己产下来是不行的,需要有人帮助把胎儿取出来,华佗就指挥别人把这个胎儿取出来。果然取出来一个死去的男胎。

有一个下级军官叫李成,他吐血吐得很厉害,咳嗽得昼夜不得安宁,然后就找华佗给他看病。

华佗说:“你虽然吐血,但你的病不在肺部,而是在你的肠子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