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伤寒论专题讲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5-16 04:29:45

点击下载

作者:王庆国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刘渡舟伤寒论专题讲座

刘渡舟伤寒论专题讲座试读:

前言

《伤寒论》是中医学最为重要的临床经典,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被校订整理、注释阐发,形成了一个内容广博、影响深远的学术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各个方面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所有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中医人物当中,刘渡舟教授是杰出的一位,他以专攻《伤寒论》学术研究而誉满海内外。

为了弘扬《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分享先贤的学术成果,刘渡舟教授在生前即有计划地编写出版了大量专著。在他辞世之后,身为他的弟子,我们仍觉得有义务将他未竟的工作继续下去。五年前,我们将他讲授《伤寒论》的录音资料整理成《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为人民卫生出版社所策划“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一辑”中的一种出版,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赵开美复刻本和成注本是《伤寒论》的两个主要版本,内容大同小异,都由三个部分组成:前四篇分别为“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痉湿暍脉证”,可概括为脉证总例;中十篇为六经病原文,是全书的主体;后八篇为所谓的“可与不可”诸篇,是按照治法重编原文。其中,前四篇的作者是张仲景还是王叔和,抑或另有他人,很难下定论。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前四篇如同后八篇一样,长期被忽视。

在编写《刘渡舟伤寒论讲稿》的时候,考虑到通行的《伤寒论》相关教材和著作大多只选取六经病原文部分,我们也遵循了这一成例。不过,弃前四篇的脉证总例于不顾,无疑是十分可惜的。因此,我们本次整理了刘渡舟教授1985年讲解“平脉法”后43条、“伤寒例”、“辨痉湿暍脉证”(由于历史的原因,缺“辨脉法”和“平脉法”前26条)的音像资料,定名为“刘渡舟讲《伤寒论》脉证总例三篇”,以飨读者。

另外,刘渡舟教授生前经常受邀为在校生做讲座,内容涉及中医学的学术特点,以及肝病、痰饮病等常见疾病的诊治要领。我们本次也将这些录音资料整理为“刘渡舟讲中医的学以致用要领”,作为《刘渡舟伤寒论讲座》的下编。

本书的整理工作是由刘渡舟教授的弟子王庆国、李宇航,以及一批再传弟子陈萌、张冬梅、刘敏、蒋锋利、李超慧、朱文翔、李丹、刘原君、魏雅楠、刘艳红、黄腾杰共同完成的。由于整理者水平有限,加之刘渡舟教授方言较重,并有当时的一些习惯说法,因此整理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整理说明

1.本书的《伤寒论》原文部分,以金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横排版,以下简称“原书”)为准,删去原书卷号和篇序,但仍依原书单独成篇。从卷一“平脉法”第27条至卷二“辨痓(痉)湿暍脉证”,凡3篇,134条。

2.原书中出现的一些异体字、通假字、古体字,均改为现代中医学的书写方式,以便于读者阅读与学习。

3.音像资料中出现的包含“证”字的主证、兼证、证、证候等概念,按照现在规范的中医名词术语,很多情况下应改为“症”字,但当时中医界就是如此使用这些名词的,加之《伤寒论》无“症”字而统用“证”字,故仍保持原貌。

4.音像资料的原文解析部分包括提要、词解、脉证分析、临床意义、临床应用、注家见解、上下文联系和医案举例等,均按照内容分段排列,不再另标题目。

5.讲稿中[温故知新]项为对上一节课内容的回顾,并引出本次课内容。

6.本书保持了音像资料的原貌,不再增加原文校勘等内容。刘渡舟讲《伤寒论》脉证总例三篇第一讲 平 脉 法①第一课 平脉法原文(27—33条)① 由于历史的原因,缺“辨脉法”和“平脉法”前26条的音像资料,故未整理。阙如。[温故知新]

中医诊病的方法叫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在四诊当中,最主要,又能为大家所掌握的就是色脉之诊。望色,又叫察色,就是用眼睛观察它的变化。人要是有病了,就必然有反应,一个是从脉上,一个是从色上,都会表现出不同。医生根据反应的特点,就能洞悉病情,掌握脏腑不和的情况。这是主要的诊病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色脉相合,看病才有把握,才更准确,才能万全。因此,除了望色之外,还要用切脉之法。

现在的中医医生虽然还察色切脉,但是比较粗线条了,不够细微。病人来了,人的胖瘦、脸上发红发黄,当医生的就得看一看,但这是很不够的。要入微,就是比这个还要深化,还得要仔细一些。这叫做“入微知机”,就是说医生望色的技术到了很细微的程度,才能知道发病的机理。宋代的邵康节有一句话:“知机其神乎?”你要是知了机了,你就有点神了,就感觉像先知先觉,事物刚一萌动,你就知道了。《古文观止·辨奸论》里有一句话,主要是针对那个变法的王安石的,“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就是说如果晚上看到月亮周围有一圈光晕,明天将有大风;如果门口柱子的底座上湿润有水气,明天将会下雨。这就叫“见微知著”,见了小的,就知道大的。医生辨色,就是要知机。病人他有一点反应,医生的眼睛丝毫不爽,就能看出来,知道了病情。但是色与脉要结合起来,这样把握性才更大一些。

我们上一次课讲的就是色脉结合诊病的方法,一共涉及三条。第22条是“问曰:人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内经》有言:“恐则气下。”气血行于下,而不注于上,会见到脉细面白。第24条是“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人有羞愧,心气馁了,面色就乍白乍赤而无定,脉就浮了。“浮者,气散于外”,气不濡了。第23条是“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脉自涩,唇口干燥也。”人要是缺乏津液,脉就涩了,唇口就会干燥。脉涩是切诊,唇口干燥是望诊。这就叫色脉结合。以上的例子说明,人情志的变化,影响气血,并反应于面,人的面色、脉搏就有了变化。有了疾病,影响到人的脏腑气血,人的面色、脉搏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色与脉密切结合在一起,来判断人的疾病、情志的变化,是很科学的,很有道理的。

这短短三条,字并不太多,张仲景就是启示我们,临床看病的时候不要净切脉,还要望色。脉色和神态结合起来,这叫色脉之诊,反应脏腑气血营卫的情况。也就是说,“辨脉法”并不只是辨脉的,是结合望色的。如果我们通过这三个例子重视了色脉之诊,重视了人的情志的变化与气血的关系,重视了人的疾病变化与气血的关系,收获就无止境了。我们读书要有所收获,有所得,能所用,这样在临床上就提高了我们色脉结合辨证论治的水平。古人不能一个一个都说出来,就举一个例子,叫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如果人怒了,怒发冲冠,气得帽子都顶起来了,面色还能是白的吗?脉还能是细的吗?因此,这时面色是红的,脉是洪大的,这就需要你去推理。如果人惭愧了,面色多半一会儿红一会儿白,心神不定似的;那人什么事也没有,心神自若,面色能一会儿白一会儿红吗?

下面两条又讲了两个重要问题。第25条是“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讲了举按寻的指法。切脉有举按寻,有三菽、六菽、九菽、十二菽这样的轻重之分,来候五脏之气。脉有浮取,有中取,有沉取。我们一般切脉的方法叫浮中沉,要先从三菽开始,这叫常规。现在有些同志没受过常规训练,切脉的时候一下子三个指头就一起按下去了,这是不对的。你要先轻取,先看他的肺脉啊,看看是不是有外感表证。浮取没有才中取,没有再沉取,所以叫浮中沉,举起来,按下去,然后再寻,最后才推筋着骨。脉的浮中沉实际就是看人上中下三焦的问题。比如说,举就是看上焦、在表的病,按一般就是候脾胃的病,寻就是肝肾了。指法,不但“辨脉法”篇有,《难经》上也有,就告诉我们,切脉的方法由轻取来候脉,候之不得,然后向六菽、九菽、十二菽,应该由轻而重,由上而下,一点一点地往下来,然后至骨,这样循序渐进,来候五脏之气。后世讲的“举按寻”就是从这句话来的。这就是知识,是理论,也有手法,叫做指法。

第26条是“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讲的就是寸关尺三部脉。加上浮中沉,三三得九,这就是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之法。三部就是寸关尺,九候就是三部各有浮中沉,与《内经》讲的三部九候之法不同。三部九候里最主要的是讲肾脉、根脉。脉讲胃、神、根,脉有了根了,人就有救了;脉要无根,人就危险了。“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跳两下的)者,肾气也”,反映还有肾气,肾气没绝。要是见损脉来至,指脉来得很困难,不是再举头,跳一下的,“为难治”,这病就不好治。这里突出了根脉的意义。

这些是上次课的基本精神。同志们要掌握这一部分内容,并用来指导诊断,以提高我们的水平。这里面有理论,有手法,还有判断疾病的方法。不要因为这么点书,看长了就没意思了,那就错了。我是越琢磨越有意思,关键得琢磨,不琢磨怎会有意思,还得去体会,才能体会出精神。

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27)

这一条是论述脉有相乘的纵横顺逆之变,并以此推测疾病的轻重与预后。相乘,就是互相加临。纵,就是放纵,放纵他的势力,无所顾忌,纵其力,来伤害正气。水克火,如果无制,就是放纵,因为气太盛了。横,我们学院有个老大夫,说这个字念四声,就是说这个人怎么这个横啊!横,乘势妄行,无所忌惮,火行乘水,火是怕水的,但火的势力太大了,不但来克金,反倒来乘水,这就是横。逆,子乘母,以下犯上;顺,以尊临卑,名正言顺。“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是要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讲平脉,突出了春夏秋冬四时之常脉,也就是春弦、夏洪、秋毛、冬沉;第二个内容是平人出现了反常的病脉。当出现了脉有相乘的病脉之后,要按照五行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是轻是重。夏天当见洪脉,主于火,上盛下衰,为正常之脉,但反见沉脉,是水脉,是冬天之脉,就是水行乘火,是纵;冬天当见沉脉,而反见洪脉,叫火行乘水,火连水都不怕,这就叫横。什么叫顺逆呢?相生就是顺,金水相生,金行乘水。冬天应该见沉脉,现在见了浮脉了,这就是金行乘水,问题不太大。秋天当见浮,反倒见沉,水行乘金,是以下犯上,这就是逆。一个是四时之常脉,一个是相乘之病脉,正常之时不见正常之脉,就要用五行的生克方法,跟平脉一起,衡量一下,推论一下。推论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知晓五脏气血相互之间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从而来理解疾病的轻重顺逆,甚至来理解它的危险。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28)

这一条是论残害正气的邪气出现的脉象,比较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六种。什么叫残贼?残贼就是指伤害正气的邪气。成无己的注很细:伤良曰残,害良为贼。病脉较多,张仲景只举弦、紧、浮、滑、沉、涩六脉为残贼之脉,是因为这六个脉常见。为什么这六个脉常见呢?浮主表病,表受邪,脉就浮;沉主里病,里面有病了,脉就见沉,邪气入里了,脉才沉;滑生痰,弦主饮,痰饮病在临床上很多见,容易残害正气;紧主寒实,涩主血虚,均属正虚。这些是临床的总结和归纳,概括为痰饮表里虚实。作为一个医生,要了解到残害正气的邪气大致有这六种,反映在脉上就是这六种脉。“能为诸脉作病”,怎么理解?脉很多,但是这六种能为诸脉作病。浮沉还有兼脉,浮而数,浮而濡,沉而实,沉而数……作为主体,同其他的脉结合起来,病就很多了,这是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它是残贼之邪,能伤人,就能为人体三阳三阴诸经作病了。这里的脉指的就是经脉,太阳、少阳之类。学这条有什么用处呢?什么都得考虑临床意义,书要离开临床了就没有意义。“辨脉法”开头就讲:“脉有阴阳,何谓也?”要抓纲,要先分阴阳,来指导我们切脉的方法。这一条名曰残贼,凡是邪气伤人的,反映于脉了,就要抓这六个脉,代表六种不同类型的邪气。因此,临床给人切脉的时候,要判断是不是这六个脉。同时,作为医生,有了理论指导,脑子里还要有六个残贼之脉,来验之于病人的脉,这样才有可能把临床提高到古人的水平。脉有很多,只有这六个脉属于残贼之脉,是对邪气而言的。我们要熟练掌握这六个脉,用它来指导临床。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名灾怪耳。(29)

上一条讲残贼,这一条就讲灾怪,两条是相呼应的。这一条的重点是告诉我们,发生灾怪之变,必有所因,不是凭空而来的。你需要了解这个因,心里才能有谱,才能不慌神儿,才能了解情况。如果不是这样,灾怪来了,发生了意外之变,你就会慌了神儿。通过这一条,当医生的就能了解到还有这么一个原因,在治疗当中,发生了灾怪,不要张皇失措。

这一条有四层意思。“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作汤”,说的是太阳病,并且是太阳病的脉证,也开了发汗解表的药,这是第一层含义。“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比”当“从”解,一送一还,可以推断汉朝时的医生是代煎药的,这个来回就是一顿饭的时间,要不还要送做什么?很可能是医生煎了药,送给病人吃,这是第二层含义。“病人大吐,下利,腹痛”,医生开的是解表的药,却出现了太阴病证,医生说我前来不见此证,现在变异了。这种情况在张仲景的时代叫作灾怪。成无己注曰:药证相符而生变异,这不是因为误治错治所致,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叫灾怪,这是第三层含义。“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名灾怪耳”,什么原因出现这种吐利呢?可能是旧时服药,现在发作了。开始曾请了个医生,没告诉现在这个医生,吃了解表的药本来应该是发汗的,结果没等发汗药起作用,之前的药倒先起作用了,出现上吐下泻肚子疼这个情况而生灾怪,这是第四层含义。

同志们,古人不单单研究医学方面的事,连社会上这么些事情都了解了。现在的人,小病不爱找大夫,家里都有药,睡不好觉吃安定,恶心了吃维生素B,拉肚子了吃四环素,自己都能解决。最近有这6么个事,我有一个妹妹嗓子痛,吃的可能是磺胺类药物吧,过了一会儿家里来人了,见她嗓子疼,说还不如吃板蓝根冲剂呢,她就又服了板蓝根冲剂,结果不到一个小时,脸上就肿了,浑身痒痒,像是过敏了吧,赶快到医院去抢救,这就是灾怪的意思。大家想一想,现在我们临床上遇到这种情况还少吗?我以为当医生的不能对患者的情况都了解。再举一个例子,我在大连的时候治疗过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她得的是痨病,现代医学叫肺结核,潮热、盗汗、咳嗽什么的,人非常的瘦,用了拯阴理劳汤加加减减的给她治,各项主要症状都慢慢在好转,精神头儿也好了。病了这么久,吃什么都得注意。现在病好了,她奶奶心疼孙女,就问她想吃什么?小姑娘说爱吃牛肉,她奶奶就给炖牛肉,一下子买了2斤多。这下子坏了。你想呀,牛肉多热啊,她本身就素体阴虚,这样一下子病又复发了。我们管这个叫食复,老百姓不懂啊,以为孩子大病一场,好不容易好了,得补补啊,这一补不要紧,再找我治,我就没能把她的病给治好。这就叫做灾怪,好多事情是咱们当医生的不知道的,并不是咱们治的不对,太阳病用发汗的方法治疗,怎么不对了?只是不知道之前的事情罢了。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30)

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藏伤,故知死也。(31)

这一条主要是讲肝的平脉和死脉。也就是说,肝有病了,见了平脉,病就要好了;见了死脉,病就恶化了。从肝脉开始,到肺脉为止,这几条是在说明人的五脏上合天之四时阴阳,下合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脉与天之五运六气、地之阴阳五行都是息息相关的,但都要有胃气,“以胃气为本”。这几条主要突出了胃气的重要性,“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同时,人体与天之阴阳六气、地之五方五行相结合,这是一个特殊的理论,只有中医有,其他医学没有。

先说肝,五行在于五方,所以叫东方肝脉。肝应东方,来源于《黄帝内经》上的“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东方甲乙木。这是特殊的医学理论,只有中医这么说,这么理解。一个人的肝跟东方有什么关系?在天为风,在地成形为木,在五方属于东方,在三阴三阳属于厥阴。这个样子,肝和天地,和气候相通了。这就叫做中医的整体观。整体观的第一个含义,就是人与自然是个整体,所以肝是东方,在天为风,在地成木,这就是人与自然的特点。整体观的第二个含义,就是肝与眼睛、筋膜、爪甲靠经络的络属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一个人的整体。可以说,牵一发可以动全身。因此,中医的整体观是大整体观,人体内部的、体外的,都是一个整体,不是支离破碎的,完全是一体的。这个科学性很强,现在逐渐被国际上的医学界承认。生物钟、气象医学和人体的关系,科学越发达,中医的科学性才越被人们所认可。如果有人问,中医的科学是什么?就这么回答:你现在才80年代,科学越发达,中医越能被人们所理解,所崇拜。这就是中医的科学。

过去的人认为,科学越发达,中医越应该被淘汰,他们搞反了。有个朋友跟我说,在美国纽约,挂牌的中医就有200多人。现在世界医学的眼光都注视着东方,因为中医学很有一些精辟的言论。如果不把人的脏器仅仅看成是个解剖单位,而是人体的一部分,我们中医叫“藏象”。什么叫“藏象”?比如说,光一个肝不是整体的,这个肝和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要互相结合,要跟人体互相结合,那才叫一个肝,这就叫肝象。如果一个人眼睛花了,脉很细,舌淡苔白,就知道肝血不足了,肝开窍于目嘛,我们中医就说,吃明目养肝丸,回去煮羊肝,买点白蒺藜研成粉,用羊肝蘸着吃,十天后眼睛看东西好了,因为羊肝是补肝血的,蒺藜是明目的。如果还腰疼,还有点口干舌燥,心烦,晚上睡不好觉,这是肾水虚了,水不涵木,开点六味地黄汤,加点龟板,补补肾阴。一补肾阴,肝也好了,眼睛也亮了,肾也好了,这就体现了肝肾的整体关系。一个人不能吃东西,浑身懒惰,眼睛无神,耳聋目胀,这是由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肝胆之气不能上升,开个益气聪明汤,一治脾胃,眼睛也亮了。中医伟大啊!一个眼睛,肝开窍于目,涉及到五脏六腑,这个理论高不高啊?非常之高。中医明目的法子很多,但都是从这个来的。“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肝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方为东。“濡”通“软”。这个脉是弦的,但是微弦,而且脉来得很软弱,很长,这是肝有正常胃气的脉。因为五脏必须借后天胃气才能生存,胃气才是生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如果是肝病到了濡弱而弦的,病就好了。

通过我在临床上的观察,现在的肝炎在开始的时候,都是弦多胃少,等病要见好了,这个时候的弦脉就会濡弱而长,在手指下一摸就能摸出来。因此,这个弦脉是有区别的,有些人的弦脉跳的很柔和、不紧张,说明这个肝脉是有胃气的,病要好的表现。医生怎么知道肝病要好了呢?见好不见好,两种情况都有了。一切脉,弦多胃少,病没好;脉虽然弦,但濡弱而长,这就见好了。你要说对了,病人也服气,所以这个很重要。我就这么两下子,也是学来的。张仲景的话是一字一珠啊,不要等闲视之。“假令得纯弦脉者,死”,纯弦脉,没有胃气了。弦而有胃,不是纯弦。如果是纯弦,这个病就危险了。肝脏,没有胃气怎么能活呢?怎么知道是纯弦脉呢?“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就是脉来像弓弦一样直,一样紧张,如同古人说的新张弓弦,不仅弦还又紧又硬,没有微弦濡弱的特点,没有和缓濡弱的胃气,这个时候肝脏就受了伤,是真脏脉现,就叫纯肝脉,预后就不是太好。

当医生的要能知生死。生死怎么能知道呢?一个是望色,一个是平脉。平脉里最怕就是真脏脉现,没有胃气的温培滋生,人就死了。希望我们通过学习“辨脉法”,在临床上反复体会,要把书本知识变成临床上能用的实践技能,来体验什么是肝的生脉,什么是肝的死脉,什么是有胃气,什么是没有冲和柔软的胃气,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同志说我不信?千万别不信,张仲景写的文章都管用,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是经得起临床检验的。你说麻黄汤吃了不发汗?承气汤吃了不泻下?要学《伤寒论》啊!通过两晋唐宋元明清1700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了张仲景不说假话,是指导临床实践的,没有空话,而且这些都是从《内经》《难经》上来的。这是中医的不传之秘。你都能知道生死了,这多了不起啊?这医生得是多高明啊?

我为什么要办这个班呢?工作30多年了,第一次办这个班,第一次讲“平脉法”和“辨脉法”。我越看越觉得可惜,仲景之说不传了。祖先给我们这么好的东西,如果传不下去,这是多大的损失啊!就剩下阳明主胃病了。因此,我们才讲燃灯传心。总得有人提倡发明啊。我一个人在上面讲,底下的40~50个人受到启发,再去影响大家,这个道不就传下去了吗?也不是说你求不到的,距离太远了,只要一努力,就合拍了,就把这东西学来了。当然,在把脉(号脉)的时候,什么是微弦濡弱而长,什么是纯弦直,手指头得有感觉。只要这个话不忘记,坚持在临床中反复实践、体会,总有一天能豁然开朗。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32)

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33)

这一条辨心的平脉、病脉、死脉,它的重点内容跟上一条一样。心应南方丙丁火。心属火,故应于南方,在天六气为暑,在地五行为火,属于少阴,脉应该洪大而长,不是短,来盛去衰,来大去长,脉有来去,去的很长,这是心有胃气的脉。如果洪多了,什么叫洪啊?“大水曰洪”。古人说:“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波澜就是水,就像洪水一样,哗的上来一大片。不过,涨潮来的时候有劲,去的时候都是慢慢退。因此,古人把它比喻成钩,钩子背都是大的,上面大,等到脉到底下了,就窄了。上面叫头,下面叫本。像洪水一样,欲知死脉参差数,死按见洪。如果洪脉越按越有劲了,那就是死脉了。如果脉带个柄,如似操带钩,这个就违背了洪脉的正常特点,不是来盛去衰了。如果脉来的大,去的窄,那是正常的。

本来来的时候大,现在小了;去的时候小,现在反大了,名覆。这是病在表,是病脉。下面就说了,见什么病呢?“上微头小者”,上就是浮,浮取小了,头本来应该大,现在小了,再汗出,属于心气虚。心气虚了,心主汗,心气不能统摄汗液,所以就汗出。“下微本大者”,下主沉,沉取本大,这是针对“上微头小”而说的。上面头下,脉来的时候头小,脉去的时候本反而大,就是说浮取而小,沉取而大,主心气内郁,这个是心气的反常之脉,是心脏有病了。一个是心气虚,一个是心气郁,气血郁结了,就形成关格不通。格拒不进,关而不出,六腑就不顺了,不通了,发生阻碍了。五脏合于六腑,心又和小肠相表里,心气郁了,小肠之气也凝结;六腑之气不利了,小肠也不利了,就不得尿了。应当出去的出不去了,就关了;应当进来的进不来了,就格了。由于心脏的气郁,导致六腑气机关格不通,所以就不得尿。如果头不得汗,为津液内藏,气不馁,那就还能治。如果头上有汗,为心气上厥,津液上泄,那就不得治了。

这个地方不好理解,再讲一遍。从“南方心脉”到“假令脉来微去大”是正常的心脉,来盛去衰,来大去长,就像个钩。心病有了这种脉,病就会好。覆脉,就是钩掉了个儿了,上面窄,下面大了,所以叫反覆,跟正常的洪脉不一样了。这样的脉主心病,而又有表有里。在表的往往有汗出之病,因为心气虚;在里的往往有关格之证,因为心气郁,气机不利,小肠之腑不畅通,所以就不得尿了。关格,六腑不通,如果无汗,这个病就好治;如果有汗,心脉气厥了,病就不好治。这是大体的精神。

只要跟正常的心脉不一样,就是病脉。相对于肝脉而言,心脉比较复杂,除了正常脉之外,还讲了很多病脉,体例也不大相同,有在表,有在里,有关格不通,有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比肝脉说得更广一些。那么心的死脉最后是什么样的呢?如果是操带钩,那个硬的、不柔和的感觉,就是失去胃气了。五脏之脉没有濡弱的胃气,都是有病。如果全然无胃气了,就是真脏脉了,那就主死了。大家可以看看《难经》《素问》的“脉要精微论”,大概有这方面的内容。第二课 平脉法(34—49条)[温故知新]

上一次课讲脉有相乘,有纵横顺逆之变。第27条的主要精神是提示我们,在适时平脉的基础上,还要关注非时之脉和适时平脉之间的生克顺逆关系。什么是非时之脉?比如说,春天见到洪脉、沉脉等等,反而不见弦脉。从这个来看,“辨脉法”是以阴阳为纲,“平脉法”是以五行生克制化来阐述疾病的情况。这就是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体现。“平脉法”讲的纵横顺逆就为六经辨证打下了基础。在六经辨证当中,太阳病中篇里就有“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又有“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其人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而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鉴于太阳篇里有“纵横”这样的病证,说明“平脉法”“辨脉法”有指导下文六经辨证的意义。

第28、29条讲了脉有残贼、灾怪。残贼之脉是论邪气伤正,残伤贼害,有六种常见脉象,都是一个临床的医生应该掌握的。弦、紧、浮、滑、沉、涩六脉反映六种疾病,又是临床中经常遇得到的,所以说是残贼之脉,是可以为诸脉作病的,故提到这么一个高度加以重视。灾怪之脉是一种意外之变,是指医生的辨证正确,但是发生了意外的变化,这跟医生诊疗没有关系,古人叫作“灾怪”,也是临床能遇到的。第29条是举例而言的。推而广之,这样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当医生,为了保持客观,在医疗之中不发生偏差,就要知道什么是灾怪。这跟医疗发生误治没关系。这看起来是个小故事,却有实际意义。当医生,就要学会接近社会,了解社会,要有些社会经验,因为社会是十分复杂的。不了解这些的话,就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事情。这是在上课,我也不能总讲故事,在旧社会出诊看病,会遇到好多好多的事,比如你给一个妇女看病,吃了你开的药,落了胎了,你说怎么办吧?这个时候,你心里若是没两下子,你很可能就会被讹上。

紧接着讲五脏之脉,包括有胃气的和没有胃气的。有胃气的病脉就主生,没有胃气的病脉预后就不良了。这反映五脏是以胃气为根本的,提示我们临床辨证还得看是不是有胃气。如果有,虽然有病,还容易治;如果没有,真脏脉现,预后就不良,甚至发生死亡。这个在脉学上讲是很重要的。根脉、胃脉是脉学里的核心问题。

至于心之病脉与肝之病脉,写的不太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心脉为钩脉,是洪大之脉。关于其正常与否,张仲景用临床经验总结了两个特点:一个是脉来的力量,一个是脉来的幅度。心应夏时之令,是洪脉,本为来盛去衰,而出现了力量或幅度上的差异,甚至是颠倒相反,这就预示着心病了。主要会出现这么几个问题。第一种是脉象来微去大,指脉来时没有力量,去时反倒很大,主病在里,为心阳内郁,将来可能会“关格不通,不得尿也”,是内部闭塞不通的实证。第二种是脉来头小本大,指脉来的面积幅度而言,头像树枝,本像树根,古人以此刻画形容脉的幅度来时不大而小,去时很大,为心气外虚,心主汗,心气外虚了,故得汗出之病。第三种是上微头小,下微本大。上下指浮沉而言。上微头小,指的是脉浮而微,前来之脉搏动力度又小;下微本大,指的是脉沉而微,去时之脉反倒表现的大。这些都是心之病脉的具体表现,在《濒湖脉学》里也有,叫“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滔滔应夏时,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狐疑”。

今天接着讲西方肺脉。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34)

这一条辨肺的平脉、病脉、死脉,是用五行学说来讲的。肺应西方庚辛金。肺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三阴三阳则属于太阴。这是讲肺的自然整体观含义。肺的时脉叫毛,毛者浮也,很轻浮的叫毛,轻轻地在于皮上,如羽毛之轻浮也,是正常的脉。如果肺病见到毛脉,又有缓迟之象,从容缓和,主病欲愈。为什么要好了?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本脏病见本脏脉,两者相应,为顺;第二个是又见到了胃气,从容缓和,说明病就要好了。

如果肺病不见毛脉,而反见数脉,数脉谓之火脉,肺主金,肺金的病见了火热的数脉,火来克金,肺病就要加剧了,主邪气盛,疾病的预后会比较差。李时珍《濒湖脉学》是这么讲的:“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由此可见,李时珍作的诗反映了“平脉法”的精神,反映了张仲景的精神。“何以知之”之后是张仲景的自注之词,叫做自注句,说明肺金为病反见南方火脉,为火克金。火邪旺盛,则易发生痈肿。关于痈肿,有两个说法:有人认为是一般意义的痈肿,也有人认为是肺脏受了火邪之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肺痈。这两个说法一个宏观,一个狭义,都是有道理的,可以并存。这样的话就不顺了,金受火刑,由于火纵,纵其势来克肺金,所以病不好治。

临床上看肺病怕见数脉。关于痨病,《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里说:“阴痨细数形尽死。”伤阴的病,就是阴痨。细是正气不足,阴分虚了;数就是火来克金,到什么程度呢?到了人身上的肉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人就死了。这个在临床上非常的不好治,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一个肺痨的患者,体温也不高,37.4℃、37.8℃、38℃上下的,一到晚上就出汗,总是低烧不退,用什么药都难治。用生地、麦冬、天冬、百合之类的滋阴药,一开始吃得挺好,吃到十五、十六剂的时候就不行了,开始腹泻了,赶快得用补土的药。可是,稍微用些生黄芪、白术之类的药就上火,嗓子就开始干了、哑了,嘴里边也开始生口疮了,又得用其他的方法来治疗了。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35)

这一条也是像肺脉一样,是通过辨肝的时脉、非时之脉来辨生死。“二月得毛浮脉”,二月属肝木用事,肝是当令之脏,肝气本应旺盛,却得了秋脉,不见弦而濡弱,却见了毛浮的肺脉,这叫金来克木,为纵。毛浮之脉见于二月,叫做非时之脉,当见弦而见浮。凡是非时之脉,都有生克顺逆的关系。二月见毛浮,是受克之脉,病当重。

不但肝脏是这样,其他脏腑也应以此类推。见了时脉,虽然有过有不及,但问题都不大。非时之脉,就是生克顺逆纵横了。脉要有阴阳有五行。有阴阳没五行,则不够细腻。“阳病见阴脉者死,阴病见阳脉者生”,再往下就不好推了。有了五行,才有生克顺逆啊!五行学说是讲事物与事物联系的,是什么关系的。既掌握了阴阳,又掌握了五行,以此理论指导脉法,这就是理论指导实践,才能达到平脉辨证的临床水平。学习就是继承,把宝库的东西挖出来。这个东西你要是不知道,也就算了,你要是知道了,还会很上瘾。这个东西和人的精神境界相共鸣,就逐渐在实践中有了体会。因此,读书到了一定境界,它的精神就可以指导实践了。这就是说,理论上的飞跃就产生了实践中的结合,这个是必然的。

师曰:脉肥人责浮,痩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痩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36)

这一条的意思是说脉和人的形体是有关系的。胖人瘦人,是举例而言的。推广一下,还有老人、少年、男人、女人、南方人、北方人。每一个人的个体特点决定了脉象,各有正常之脉。与正常之脉有别,就有问题了,就当责之。胖人,肉很厚,一般都见沉脉。瘦人,皮薄,脉就浮。这跟体型有关系。长跑运动员的脉很慢,你不能说人家有寒气,五脏俱虚。这些都是特定的体质,特定的脉象。“肥人责浮”,胖人的脉当沉,现在见浮了,浮脉举之有余,犹如漂木。不应浮而浮,应该责之,因为这是反常的,很有可能这个人中气大衰,气不敛了。“痩人责沉”,瘦人的脉当浮,现在见沉了,也是反的,故也应该责之。不仅要责,还要研究分析: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出反常现象了?例如,儿童(6岁以内)正常都是数脉,今见缓了,你就得问问了。有人脉跳一跳,停一停,正常人的脉见了结代,就有病了。不过,老年人却是常常能见到的,属于常脉。这就告诉我们,脉搏会随着特有体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当医生的应该了解到这些。例如,妇人来月经了是个什么脉?她若是性情急躁好怒又是怎样的脉?得把这些都要考虑进来。虽然原文只是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但包括的内容却很丰富。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37)

这一条论阴阳偏绝的脉象及疾病的预后生死。寸脉为阳,尺脉为阴。寸迟之间有个关脉,为阴阳之中,是阴阳之气上下的中间地带。关在阴阳之中,寸为阳在上,尺为阴在下。关是界线,阳至关而下交于阴,阴至关而上交于阳。阴阳之气上下交通是正常之象,这是第一层意思。不正常的脉象有两种情况:寸脉不能下至于关,叫阳绝。寸为阳,不能下交于关,就是阳绝于上,绝为气不续也。尺脉不能上交于关,叫阴绝。这是阴气绝于下。从脉象来看,寸关的阴阳之气绝了,不能够互相来往,上下交通,反映了人身的阴阳之气乖离,上下脱绝。《内经》有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阴阳不能相续,上下不能结合,这个脉为不治之脉,故决死无疑。原文用了肯定的口吻。那么会死在什么时候?阳绝死于春夏,阴绝死于秋冬。阳气绝了,到了春夏阳气盛时,它不能盛了,所以就死了。阴气绝了,应该主阴令时而不能,所以就死了。“期以月节克之也”,此“期”当约定时间讲,就是这个月的节令。阳死于春夏,阴死于秋冬,到时候能行令就行,不能行令就死了。

由此可见,在临床诊脉的时候看寸关尺,要看寸尺之脉是否是上下相连、交通的。如果寸脉下不至关,尺脉上不至关,这是个什么脉?这个脉不就短了吗,缺了吗?寸尺之脉是通过关脉相通,现在这样阴阳之气就不续了,所以主死脉。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38)

这一条突出了两个重点,也提示医生要抓住根本,不要抓住表象。前面的一句是辨行尸、辨脉病人不病。行尸,也叫走肉。因为这个人没有生气了,虽然还活动,但生命实际上已经没有了。人病脉不病,这叫内虚。这也显示脉的重要性。脉是人的根本,为什么呢?因为寸口脉搏反映脏腑之气,关系脏腑的根本问题。脉病了,这个病是真脏脉,不是一般的脉,是已经没有胃气的脉,人却没觉得怎么样。这个情况很多,人有病了,却没感觉到病,癌症就是常见的例子。出现了真脏脉,人却还不病,按照医学理论来讲,五脏的根本已经绝了,当有突然之变,马上就可以来病,马上就可以死人,平生不测。这种情况是常有的,故叫“行尸走肉”。

后面的一句是辨人病脉不病的情况。人出现了种种病容病态,脉却还好好的,这说明是有胃气的,虽然看起来很瘦弱,其实这人是根本未伤,只是气血亏虚而已,于性命无碍,是可以治的,无足为害,所以叫“虽困无苦”。病人常常会问:我的病怎么样?能治不能治?这很常见,这就很看医生的水平。当医生的能决生死,这就是本事。“以无谷神”,谷神就是谷气。人体的营卫都是来源于谷气。“人病脉不病”,只是因为饮食不及,吃的少,形体衰,是这么个情况。只要是病好了以后,饮食正常了,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故不涉及死的问题,只是病的问题。这跟行尸不一样。“行尸走肉”看起来很好,没有病态的特点,但是脉绝了,这个人就完了,由此可见脉的重要性。“辨脉法”也讲到这一点,可以结合起来加以体会。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39)

这一条论脉由阴阳之相合而成滑脉。脉象有阴阳平与不平之分:如果平了,是正常的;阴阳相合,也有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之分。翕,曰浮而盛;奄,忽然。人的根本、生气之源在于阴阳。阴阳,先天阴阳叫少阴,后天阴阳叫阳明,是脉的生死之源,也是脉的根本。阴阳,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凡是有阴有阳的,就应该两相和合,应该互相平衡,互相依赖,这样才是没有病,这是一个精神。第二,沉都是属于少阴的,翕属于正阳阳明。脉来浮盛,是反映阳明的正阳之气。这个脉浮而盛,忽然又见沉,由沉到浮盛,反映了少阴、阳明,阴阳之气是两相和合的。这就是滑脉。滑脉的波动特点,就是浮盛而又沉,沉而又浮盛。这个就说明少阴之阴与阳明和合,形成了滑脉。也就是说,脉是滑的,关是主阳明的,尺是主少阴的,现在阳明的脉为沉,这个叫阳中有阴,阴阳相得,关自平和,就没有病了。少阴的尺脉微滑,为阴中有阳,尺脉自然就平和了。“关尺自平”就概括了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特点。这个时候饮食自可,就正常了,没有什么问题了。总而言之,少阴脉微滑是阴中有阳,阳明微沉是阳中有阴,这是阴阳和合,没有病,饮食自可。

接下来是滑和紧脉。“滑者,紧之浮名也。”这句话怎么解释呢?滑与紧有个分别:脉来急切有力而没有缓和之气的就是紧脉。紧脉来的力量很大,弹人手,所以紧脉为寒脉。滑脉也是浮盛,来的有力,脉搏浮盛而有鼓动之象者谓之滑。“翕为正阳”,有浮盛的样子,浮盛之中忽有沉。也就是说,紧脉与滑脉的分别在于,紧脉来的急切有力,滑脉来而浮盛,有相同之处。滑脉也就是浮紧,有点像紧,但是滑脉有沉,紧脉没有翕奄沉这个特点。滑脉脉来浮盛,有点紧的特点,所以说“滑者,紧之浮名也”。在浮的这一方面,滑有紧脉浮而有力的特点。这样一来,少阴脉微滑,阴中有阳,如果滑的浮盛,有紧的意思,这个就是阴分里有阳血,实指邪气说的,少阴里有阳热的实邪为病,一个是股内汗出,一个是阴下湿也。股内就是阴股,大腿分内侧和外侧,外侧是阳面,阳经所经之地,内侧为阴股,为阴经所经之地。阳加于阴,所以谓之汗,阴股会出汗,阴下湿,男性阴囊发潮发湿。

这一条总的来说,有阴阳相和的滑脉,也有阴中阳气太盛的滑脉,变成湿邪。这个情况我在临床很有体会。例如,妇女之脉见沉,这是少阴脉,沉是水脉,是肾脉,滑是阳脉,沉滑就是阴中伏热。我们就要问:如果有带下,气味很大,这是少阴藏有湿热之邪,必须要用黄柏、茯苓、滑石、知母、苦参,清阴分之热,病就好了。这个还是很准的,准确率差不多70%,往往还伴有小便黄短和刺激征。再如,男性脉见沉滑,如果腰疼、腿疼、腿胀,问问小便,发黄而气味重,这个就是湿热,是湿热之邪下陷阴中,必须用二妙丸、泽泻、茯苓等清热利湿、利小便,才能好。这个病如果当成风寒治了,越治越坏。

同志们可能要问了:沉数不也行吗?沉数脉可不可以诊断带下呢?沉数,这个例子不合适了。因为滑脉是主痰湿的,所以下面带下也好,两条腿疼痛也好,常为湿邪所侵。滑而紧、滑而实,就是阴中有热邪,此为阴实,所以才发生股内汗出、男子腿疼。阴囊潮湿,一个人一天得换五次内裤,怎么治也治不好,我就用苍术、黄柏、苦参,再弄些刺猬皮炒灰,一治就治好了。刺猬是阴兽,这是阴中伏火。还有就是温胆汤证,失眠、口苦、心烦、头晕、恶心,这个就是火,而痰就是阴啊,也是个阴阳相杂的病。如果心烦、多梦,这些个症状只认为是有火,只是用黄芩、黄连,怎么治也治不好,晚上还是睡不好,必须得加上半夏、陈皮、生姜,一祛痰,就好了。因为火是属阳的,是阳邪,痰湿属阴的,是阴邪,把痰去掉了,病就好了,否则火是下不去的。因此,阴阳有两者依附之病,单治一个,是治不好的,必须得抓住病的根底。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虚冷,故令脉紧也。(40)

这一条讲的是紧脉形成的三个原因。总的来说,这些都跟寒邪分不开。紧主寒、主痛、主实,其中寒邪为患是根本。“假令亡汗”,汗出太多。“阳加于阴谓之汗”,汗出太多,阳气就会受伤。阳气一伤,阴气偏盛,就会形成寒象了。呕吐,伤了胃阳了。“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此“坐”当“因”讲,不是说坐着喝冷水。这涉及到训诂学。杜牧有首诗言:“停车坐爱枫林晚”,此“坐”也是“因”的意思。因为喝凉水,“形寒饮冷则伤肺”,水寒之邪伤了肺,水寒上射,肺卫有寒则咳,故令脉紧。若病家下利,致使胃中虚冷,也可以出现脉紧。一个是误治,包括亡汗、药无吐下;一个是受寒,饮冷水;一个阳气虚、正气虚,寒邪盛。这三个原因都可以使病家出现脉紧的情况。

学习这个有什么意义呢?知道了紧脉所生的原因,临床辨证就有了依据。亡汗、吐越,是肺里寒,可以出现脉紧。胃虚寒,也可以脉紧。由于水饮之邪上逆,也可以产生紧脉。在临床平脉辨证时,要考虑这三个来路,来探索寒邪的成因。上条讲滑脉,这条讲紧脉,这两种脉象有没有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意思呢?我说是有的。“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下面就讲紧脉从何而来。不过,滑主热,是阴中伏热,而紧主里寒,肺寒、胃寒、水寒。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41)

荣气盛,名曰章。(42)

高章相抟,名曰纲。(43)

卫气弱,名曰惵。(44)

荣气弱,名曰卑。(45)

惵卑相抟,名曰损。(46)

卫气和,名曰缓。(47)

荣气和,名曰迟。(48)

缓迟相抟,名曰沉。(49)

以上这九条总论荣卫强弱。强就是实,弱就是虚,还有一个就是论荣卫的平和。寸口之脉为脉之大会,荣卫之气会于寸口。要了解荣卫的盛衰、平和,应该在寸口脉处求。高、章,指荣卫之气有余,气血刚强;惵、卑,指荣卫之气不足,气血为之减损而少。缓、迟,指荣卫相和,既不盛也不衰,处于和平的状态。这是正常的,荣卫之气抱团,就不浮散了。卫气太盛,脉也盛,名曰高,高者高大也。荣气盛,名曰章,章者章注也。荣是阴血,荣气太盛则章。高、章反映了荣卫之气有余。“高章相抟,名曰纲。”这个“纲”同“刚”,刚强有力。荣卫太盛,人就刚强有力。这个是不是好事呢?不是,是太过了,会得有余之病,得实证。为什么荣卫太盛呢?那是病邪所致。“卫气弱,名曰惵。”这是恐怯、不足。“荣气弱,名曰卑。”荣血之气不足,卑,低下了。“惵卑相抟,名曰损。”这是减少了,荣卫之气受到伤害了。这样的话,发病当中都是荣卫不足的疾病。《伤寒论》认为,荣气不足,血少故也,桂枝新加汤主之。荣卫灌溉周身,荣卫不足,就会周身疼痛,浑身无力。因此,损指正气不足而言。

正常情况下,“卫气和,名曰缓。”就是舒缓,很正常。“荣气和,名曰迟。”不快不慢,很徐。这样荣卫相和,名曰沉。荣卫抱团,不会散了,无太过,无不及,脉就沉。沉者,荣卫互相结合,能够安静,不被邪扰。这是正常的情况。《濒湖脉学》讲:“脉为血脉,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脉道就是荣卫之行,荣卫之行而辨见寸口的,就会有盛衰、平和的不同。伤寒表实,脉来浮紧,就是太过了,名曰纲,头疼、身痛、腰疼、骨节疼痛,非用麻黄汤发汗不可。桂枝新加汤证荣气不足,血少了,也会出现浑身疼痛,汗后身痛,脉沉迟。这个疼痛跟伤寒表实证就不一样,那个是邪气盛,这个是正气虚,那个用麻黄汤发汗,这个用桂枝加人参汤来补荣卫气血,两者不一样。

我还在大连当医生的时候,一个女患者产后流血比较多,浑身疼痛,找了一些个医生都没看好。我一看,浑身疼痛,脉沉,脉来的也缓,舌质还淡,就开了这个桂枝新加汤,吃了三剂,就好了,不疼了,这个方子很好用。《伤寒论歌括》《长沙方歌括》,这些都得背下来,有无穷无尽的好处,因为这个歌背下来之后,就会很上口,记而不忘,随口而来,这也就是你以后临床辨证的有力支持。“汗后身痛脉反沉,新加方法轶医林,方中姜芍还增一,三两人参义蕴深”这些歌,是我启蒙学医的时候背的,今年六十八了,还能上口,你说这得有多大的好处,受之不尽啊!现在的同志就不行了,这也不背,那也不背,怕苦,就这个态度要能学到什么东西,恐怕困难。因此,中医要讲究背,背是基本功。我去开会时遇见的那些老大夫,背原文,比如《伤寒论》什么的,不要说背诵了,有的还能倒着背,这些我都是知道的。第三课 平脉法(50—69条)[温故知新]

上堂课主要介绍了这样一些内容:第一是讲时脉与非时之脉的生克关系。时脉,就是指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而言的;非时之脉,就是跟时脉不一样的脉。非时之脉,从五行学说来讲,有生克顺逆的关系。原文举出了一个例子,二月见毛浮之脉,毛是肺,属金,是不好的。其他的可以类推。夏见沉,秋见洪,都可以类推。这样的一个诊断,大家是不是有意见呢?能不能这么准确?其说可信不可信?这有一个前提:这个人要是有病,例如肝病,脉和病证是相联系的。见了这种病,又得了相克之脉,可以推测生克顺逆,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在一个疾病的前提之下,来反映时脉和非时之脉,这是很重要的,要记住了,要在临床检验。根据《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的描述,张仲景的话基本上都是对的。从后汉到现在,一千七百多年了,历代医家都异口同声地承认他的话是兑现的,都是实事求是的。

第二是讲脉病人不病、人病脉不病。真脏脉现,人却没有病,作为医生的怎么判断?或者,这个人有病,但是脉倒不病,还比较正常,不是见了真脏脉了。这个是结合临床而言的。在临床中确实有这些情况,故张仲景告诉我们,脉病人不病,叫行尸,容易发生意外之变。因为脉是五脏六腑反应最灵敏的指标,如果已经出现真脏脉了,这个人还能活得长吗?那么,人病脉不病,面上的颜色不好看,但是脉不病,比较好,说明五脏之气还存在,根本还没薄,故虽困无苦,这个死不了。由此来看,第38条说明脉是根本,解释了切脉的重要性。可以先知啊!这是有依据的,不是唯心的。据我个人的临床体验,还确实如此。只要我们细心,凝神于指下,只要看有没有胃气,仔细观察,可以测知生死。反之,这个病很厉害,人病脉不病,论五脏、四时,都是调和的,是可治的。

第三是讲寸关尺不仅候上中下三焦,也可以候阴阳存亡的问题。关者有出有入,是阴阳上下交通的交界。阴上交于阳、阳下交于阴,必须通过交界。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这个脉就是半截脉了,短了。三部脉本是相连的,如果寸就在寸,下而不至关,到关脉上就没有了,更别说到尺了,或者是尺脉上不至关,这些脉都不是好的。注意“不治”这两个字,这是个死证。因此,我们在切脉的时候要加以注意,阴阳之气绝了,“绝者断也”,两者不能接续,阴阳断绝,人岂能生?独阴不生,独阳不长,而这两个脉是测生死的。这个要重视,要琢磨,要在思想里打上一个深刻的烙印,然后才能指导临床实践。

第四是论了一个滑脉,一个紧脉。滑为阳而紧为阴,滑主热而紧为寒。原文大体上告诉我们,滑是属于阳、属于热的。滑脉的形成,翕奄沉。翕,只有成无己讲的对。翕是浮盛之象,脉来很浮盛,忽然又变沉,一个是代表阳明,一个是代表少阴。因此,滑是阴阳和合之脉,反映先天肾到后天脾胃。这里又提出两个让人注意的地方:一个是阳明脉微沉,少阴脉微滑。这两个“微”字很重要。也就是说,一个是纯阴,一个是正阳,两相和合。阳明浮盛之脉,而有微沉,加个“微”字,少阴是沉,但是微微有点滑,这才叫关尺自平,饮食自可。这才是正常的。一有劲,就是邪气了。脉法里面讲,带和缓之象才不偏盛。“滑者紧之浮名”,滑而浮盛,而带有紧意,像浮而紧似的,这种滑为阴实,主阴中有伏热。因此,这个紧与微是相对的。少阴脉微滑,但是不微而紧,阴分的邪气实了。滑脉的翕奄沉,都喜欢微,不喜欢实,不喜欢有劲,否则将有偏盛偏衰。

下面说紧脉。紧脉有力,是主寒的。探求其原因,举了三个例子。这三个例子都是寒象。假定肺里寒,可见紧脉;假令咳者,饮冷水,也是寒;假令下利,胃中虚冷,也是寒,故均见脉紧。紧和弦,在仲景的时候是可互用的,有些地方说的紧可能就是弦。作为我们读书人,要看论证的前提是什么,来正确理解。例如,《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证,心下逆满,气上冲心,脉沉紧。这个脉沉紧就是脉沉弦。怎么知道的呢?这个“紧”字不敢改,但可以体会。实际上,苓桂术甘汤证都是弦脉,不是紧脉。甚至可以说,这一条的“假令咳者,坐饮冷水”,这个是不是弦呢?弦脉主饮。《伤寒论》中还有“纵横”,纵横的脉紧实际上是脉弦,木克土。总而言之,古代的紧有时当弦解释。

洪脉的反常有两种形式:一个从面积而言,一个从力量而言。脉来头小,这是从面积,脉来小了,不是洪了,反体长了,小是跟大而言的。另一个脉微是对脉盛而言的,来的微了,故主病有主外有主内的。这两个恰恰跟正常的洪脉相反。洪脉来的有力而汹涌,很盛。这两个病脉是反覆了,故属病脉。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50)

这一条是承上文而言的,脉来缓和,不盛不衰,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为荣卫相得,荣卫和谐无病,故主人的身体强健。身体强健有几个反映,说出了健康人的表现。“其声商”,人有五音,叫宫、商、角、徵、羽,发于五脏,全于四时。商音属肺,这个音清越,听得很远。真正要是讲音,音韵学里面有很多的学问。欧阳子做《秋声赋》:“商,伤也,有声自西方来者。秋风吹落叶。”

这条有以下几点内容需要注意。一个是脉缓而迟,不快不慢,不大不小,不强不弱。这样的脉见于寸口,说明人的阴阳相抱相持,荣卫气血靠得很紧。这种荣卫和谐,阴阳相抱,必有反映。卫气和,有一个样,荣气和,另一个样。荣卫相和反映在外,则颜色鲜活。古代的“颜”主要是指天庭。如果久病之人天庭到鼻准明亮,就证明病要好了,胃气足了。声音响亮、毛发易长,这是卫气好,此卫气之治也。骨髓生、血脉满,荣气足,阴气盛了,肌肉也坚强有劲了,此荣气之治也。荣卫都好,故荣卫俱行,功能正常。按照生理要求行动,故刚柔相得。这样就身体健康而无病了。

第50条是对第49条的发挥,说明荣卫相和,脉来迟缓,人体就是健康的。从这一条就能体会,中医是讲荣卫的,荣卫的关系决定了人的健康。荣卫和谐,人就健康;荣卫不谐,阴阳就不和,就影响人体的健康,就出现了疾病。由此可见,荣卫问题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疾病。因此,《伤寒论》第一个方子就是桂枝汤,就是调和荣卫的。这也告诉医生,要调和荣卫、气血、阴阳。这是个大问题。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撃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51)

这一条主要是论脾胃邪气强就要伤脾胃正气。邪强伤脾胃之气,叫自伤,就像以手把刃。趺阳是候脾胃之脉的,是候中州脾胃之气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