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个非主流的人,写了几本非主流的书


发布时间:2020-03-12 09:38:47

点击下载

抱歉,封面和题目不符。

今天要安利的这本书是《纸上卧游记》,顺便也说说作者。

为什么安利他呢,为什么说他和他的书是非主流呢?往下看便知喽。

这一本书是文坛怪才江湖奇人程雨程(熊逸)众多著作其中的一本,此人博学强记涉猎广泛,多领域跨学科作战,且拥有多重身份,据不完全统计,作者曾用名:

有待补充(关于此人身份的问题,尚无定论,此为一,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更有兴趣的可以考证一下其身份,如果有新发现一定要联系告知我。)

并且“不同的名字有专攻”,他以熊逸为名写了《春秋大义1、2》、《周易江湖》、《孟子趣说123》、《中国思想地图:老子》、《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等经子史集以及儒释道思想新解;

《我们为什么离正义越来越远》、《治大国:古代中国的正义两难》等伦理哲学著作;

《隗家村》、《月谜踪》等悬疑推理小说;

以苏缨、毛晓雯为名写了《纳兰词典评》、《多情却被无情恼——李商隐诗传》、《大唐诗人往事:锦绣江山里的飞扬与沉潜》、《大宋词人往事:浅斟低唱里的风雅与忧伤》等等诗词评讲,如此等等40多本书。

搜索结果将作者默认为了同一人

单凭从著作就可以看出,他不仅有深厚的国学功底,更是融会贯通了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哲学、法学、心理学、宗教等多种学科,且都颇有建树,尤其在国学领域他更是日益浮躁市场中的一股清流。

对于他的作品,我读的相比他写的可以说很少,我在这里罗列一下吧,《孟子趣说123》、《为什么我们离正义越来越远》、《纳兰词典评》、《隗家村》、《月谜踪》以及今天要介绍的《纸上卧游记》,这么看起来,他所写的各个类型的书,我也算是都读过一本吧,所以吹起来他我也不心虚。

事实上,他的书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不过单单是指我读过的哦。尤其是早期作品,《孟子趣说》、《隗家村》里俏皮话太多,喜欢的人会觉得幽默不喜欢的人感觉啰嗦,《纸上卧游记》里有股子傲气和戾气,逮谁批谁,于丹余秋雨梁文道以及你我,不管是谁。所以有些人很嫌弃作者,表示看不惯瞧不起。

我觉得这样也并不是不好,文人嘛,就要有一支笔和一把匕首,总是趋媚就不好了。

到了《为什么我们离正义越来越远》这里就好多了,幽默风趣的笔风与旁征博引中突出的哲学思辨逻辑推理相得益彰,也许这才是他所擅长的,也许他更加成熟了。(我是不是吹得太多了)。

好,进入正题。

纸上卧游记

初读《纸上卧游记》是在高三,在一个压抑的环境中得此书仿佛一根救命稻草,读起来快意极了,并一度自愿为其背书推销给同学,今天我要再一次为他背书。

重读一次之后,发现了早先没有感觉到的傲气与自负,颇有些不适。但是瑕不掩瑜,且考虑到是作者的早期作品,也有情可原。而且书中的真知灼见现在看起来仍旧不过时,是经得起推敲的。

作者在开篇写到成此书得益于好友海盗路飞的倡议,他建议作者写一本记叙自己如何单枪匹马地从书的港口到书的城市,从书的山到书的海,从先秦到明治,从长安到伦敦。

作者接了这个活,并取义《庄子》中的“心有天游”,即便是宅在家里仍旧可以徜徉于大千世界逍遥无际于天地之间。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这真的是一本游记,作者作为一名骨灰级的读书人,他标榜“南朝有个叫宗少文的人,一生爱好远游,后来身体不行了,没力气再去寻山访友,于是遍画名山大川,挂满了家里的墙壁。宗少文从此每天在家抚琴自娱,尽使纸上的群山发出回响。”

而作者的卧游则是蜗居在一间“家徒四壁”狭窄房间里,在书页间纵横驰骋,在文字里漫游无垠,在思维的世界里周游世界,游历于古往今来。

作者的世界也如宗少游一般,是浩瀚书海是画意诗境,所以这是一本精神游记,讲的是作者读过的好书,并且多是罕有人见的沧海遗珠。

他袒露阅读的过程中灵魂哲思的细节,以书串联起世俗风气、世事乱象,并针对着力批判。

作为一名重度精神分裂(多重身份)的写书人(一个有趣事实是,用多重身份写作的人通常都有精神疾病,严重有自杀者),他在此书中虚构了海盗路飞、张章、小雯、好熊等人物,并赋予他们不同的身份和行为,并此身份行为或讽刺或认同赞扬。

比如他在四年前就富有先见之明地对现如今大行其道的“诗和远方”进行不无犀利的嘲讽。

诗和远方不只有远方

海盗路飞是个富二代,他向往诗和远方,并自诩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说白了就是一无事可做拿钱挥霍有些追求的“文艺青年”。

当他揶揄作者是书呆子大肆宣扬自己“行万里路”的信仰,并宣告要写畅销游记书时,作者就用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反唇相讥道:

“有了旅行支票、护照和牙刷,你就春风得意,活似神仙了。柏油路、铁路和轮船使旅行失去了旅行的滋味。

人们稀里糊涂地突发奇想而外出,闹闹穰穰涌向外国旅游,因为出国旅游之方便,与上影院、翻杂志并无多大差异,这样的人从未真正脱离过他们因循守旧的无知觉的路子,也从未到过任何新的地方”

如此反旅游反游记的人并不在少数。

卡尔维诺

比如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就借忽必烈之口,告诉伟大的旅行家马可波罗,

“我认为,在地图上辨认城市比亲历其中更为容易……

旅行的时候,你会发觉城市是没有差异的:每个城看起来就像任何一个城,它们互相调换形状、秩序和距离,不定形的风尘侵入大陆。

你的地图却保存了它们的不同点:不同性质的组合,就像名字的笔画。”

法国思想大家列维· 斯特劳斯在后来被称为“结束一切游记的游记”的《忧郁的热带》里挖苦说:

“描写亚马孙河流域、西藏、非洲的旅游书籍、探险记录和摄影集充斥书店,从这类旅游书籍里,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呢?

我们学到的是:需要几个旅行箱;船上的狗如何胡来;在东拉西扯的小插曲里面夹进一些老掉牙,几乎是过去五十年内出版的每一本教科书中都提到的片段的知识;这些陈旧的片段知识还被厚颜地(其厚颜的程度,却也正好和读者的天真无知相互吻合)当作正确的证据,甚至是原创性的发现来献宝。”

李敖

狂狷之士李敖也说过,

“干嘛要旅游,如果想了解一个地方,我完全可以利用各种逼真、生动、详细的幻灯片、电影片、各种旅游的书,而不必亲自跑去看……

你的想象力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动动你的想象力呢?

所以我看到一个名山胜水的时候,看到那个风景的时候,我会用各种资料来汇合我的想象,我可以天马行空构成我的想象。

人若没有这种想象力,不能够做任何的文学活动。为什么?太笨了。....所以我认为,不是没有去过就不了解,你照样可以了解它,并且可以用很奇怪的方法去了解。”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一书中也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法国作家塞维尔·德·梅伊斯特介绍了一种接近于熊逸和宗少文的旅游模式:在居室内卧游天下,并写出了《我的卧室之旅》、《卧室夜游》,仅仅只需要穿一套粉经色和蓝色相间的睡衣。

阿兰德波顿相当认同这种卧游方式,并加以效仿,收获不小。

阿兰德波顿

他评价道:

“德·梅伊斯特的作品来源于一种深厚而具有暗示性的洞察力,即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人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们可以将一种游山玩水的心境带入我们自已的居所,那么我们或许会发现,这些地方的有趣程度不亚于洪堡的南美之旅中所经过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丛林。”

我深以为然,并与君共勉。

书成了奢侈品

作者有一好友,由诗人进化为商人的张章,向他抱怨一出版社新出的《周作人全集》太贵,导致他不得不忍痛舍爱。

作者不无调侃地说“你把38万的车卖了,买的书能够看一辈子了。”

但是他说“不能卖,因为书只是内涵,车却是脸面,人在社会上混,脸面永远比内涵重要。”

于是作者最后又补了一刀说,

“现如今,书才是真正的奢侈品,因为他最耗时间,也最需要心境。但张章最终抵制住了这种诱惑,他以后也许只有靠CK内裤来提高内涵了。”

我有时也会面临相似的问题,在买衣服与买书之间我总会选择前者。

烂书大行其道

作者说,励志书的畅销说明了

大范围的社会非理性大行其道,人们越是能够顺应这种非理性的潮流,就越容易过的更好。

就像在信仰的世界里,无论大家信仰什么,只要你和大家保持一致,就很容易获得舒适;

如果你非要耍点聪明,用理性来反思这一切,那么你也许是对的,但倒霉的也往往是你。

最后还用哈耶克的收山之作《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缪误》加以阐释个中缘由,而且作者自身开篇就现身说法拿自己开刀,他是一个没固定工作没固定收入没房没车时常还没饭吃的穷鬼死宅男。

新如今,励志书好像锋芒已退,攻城略地坐江山的变为了心灵鸡汤、治愈系等深度好文,以大冰为代表的一批灵魂写作者为读者真情奉献出了的《乖,摸摸头》、《阿弥陀佛么么哒》等一系列畅销毒物,深受读者追捧。

不得不说,我真的很讨厌他,以及他写的书。

厉害了word......

我很愤怒。

因为我读过之后,落差很大,烂书,感觉就像一坨屎。

而豆瓣上却曾经给了它8.0的高分,正是手高分的诱惑,我才痛下决心花了15块大洋买了《乖,摸摸头》、《阿弥陀佛么么哒》这两本书。

8.0分意味着什么,

杜拉斯的《情人》8.0分、《广岛之恋》8.1分

米兰・昆德拉的《相遇》7.9分、《阿涅丝的最后一个下午》7.8分、《身份》8.1分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8.0分、《我不是潘金莲》7.8分、《手机》7.7分。

15块钱意味着什么呢,我爱吃馒头,学校里1块钱三个馒头,15块钱就是45个馒头,我一顿可以吃三个,那么我可以吃15顿,也就是5天。

当我兴冲冲地张口吃馒头的时候,却发现其实是一坨翔,所以,我很愤怒。

之前有一位好友在朋友圈里问,有谁读过大冰的新书《好的好的》,怎么样?

我很激动地跟评了一句“我死讨厌他,大饼(事实上我喜欢吃)”

后来想想这样是不对的,因为论事不论人,同样的评论文学作品不能针对这个作家,作品差并不能因此否定作家的人品。

那我就以我曾经的观感来说一说,《乖,摸摸头》、《阿弥陀佛么么哒》,我只读了其中一本,哪一本记不太清了。

作者全程自嗨用动人的笔触在书中塑造了一个辛酸落魄的文艺男青年,并且构筑了一个远离喧嚣人世的江湖。

江湖中他背着把破吉他只身到了云南,开了一家慈善小屋,在这里帮助了很多人发生了很多事情。

来头不小呢,天哪,‍黄金左脸哦

他是令狐冲,深明大义、慷慨大度,仗义抒怀,潇洒倜傥,为朋友两肋插刀,为小人物拔刀相助,简直太完美了,完美的不像话嘛,完美的简直像我小时候读过的《一千个感动人心的心灵故事》。

但是抱歉这次我并没有感动,到落泪。如果文笔不是太烂的话,恐怕书会更加畅销,评分会更高。

他拿着吉他梳着油头望眼欲穿的摆拍几张艺术照,写几本金句式微博体的书骗骗大学生,这没问题,但是自诩为令狐冲这就不对了,其实骨子里仍旧不过是个岳不群嘛,俗话说“都是流氓装什么文化人,都是婊子装什么白富美。”

市场经济大众选择的坏就坏在可以使竖子成名、小人得志,大冰等人的成名不过是会讲段子会编故事罢了,而他的镀金与进阶又不过就是抓住了所谓民谣复兴的大旗。

但是吊轨的是民谣没复兴起来,倒起来一批像他这样的投机主义者,不过这样的大旗有用啊,可以牟利赚钱的。

这也无可厚非,消费者能把他们捧起来,也可以摔死他们,总会有看清真相撕下面具砍掉大旗拉下神坛的那一天。

但是消费者脑残粉儿仍不辨是非的争相吹捧这明显是不正常的,就像中国电影不忍直视的惨剧那样,不能只归咎于部分电影人利益熏心昧着良心,很大一部分还错在消费者。

投其所好,吃什么就喂什么。多么简单的市场法则啊。

扯远了,唐诺在《阅读的故事》中说,

“烂书仍然有它生存流传的权利,至不济它作为某种不掩饰的病症也有机会佐证真相带来启示,看我们把世界搞成怎么一个鬼样子,它跟实存世界那一堆烂人一样,都有他不可让渡的生存权利,不可以把他们送回大地还原为再生尘土。我愿意忍受他们,但休想我进一步为期辩护,门都没有,我可不是我好心肠的老友詹宏志”。

对啊,如今非理性大行其道的社会里,好心肠的人太多了,像熊逸、唐诺这样的坏心肠毒舌分子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倒霉的也往往是他们,但是他们的存在是及其必要的,感谢他们的坚守与固执。

暂且说这么多吧,之所以写这篇呢,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此人太非主流了,作品很有思想但读的人太少了。

所以我就想介绍这么一个好的作家给大家,想让他的作品被更多人读到。

不过呢,无奈平台太小,仅有500来个关注者,也不知道你们有多少人会想要去读,买来读,所以显得我背书的意义好像不大。

但是话有说回来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微信号:格一致

|i---life|

故事|生活|幸福|爱

“一旦开始阅读,也就永远自由”

欢迎点赞、分享。

点击下载《纸上卧游记》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