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用药与配餐:精华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01:40:02

点击下载

作者:塔其一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脑梗塞用药与配餐:精华版

脑梗塞用药与配餐:精华版试读:

前言

脑梗塞现称脑梗死,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和脑栓塞,中医属中风范畴。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约占脑血管疾病的75%。脑血管疾病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共同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人口日益老龄化,脑梗塞发病率呈升高趋势。

我在平时接触到很多50岁以上的朋友及患者,身体看似健康的朋友常担心能不能患上脑梗塞,患有脑梗塞的患者及家人又咨询用什么药治疗最好,药物有什么不良反应,饮食要注意些什么。本书就脑梗塞及其并发症的用药与配餐,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选择了人们最希望了解的问题,一一进行详细介绍。

本书的第一部分为脑梗塞的基本常识,简要介绍了什么是脑梗塞,

脑梗塞是如何发生的

如何及早发现脑梗塞

,脑梗塞预防;第二部分介绍了脑梗塞用药常识,从中可以了解合理的用药方案,药物的作用原理,需要了解的新药、进口药以及药物之间的配伍宜忌等;第三部分为脑梗塞的常用药物,详细介绍了西药、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中药单方、中药复方;第四部分为脑梗塞及其并发症的推荐用药;第五部分为脑梗塞的配餐常识,介绍了

脑梗塞患者的膳食指南

,脑梗塞的营养需求等;第六部分为脑梗塞的合理配餐,有四季配餐、每周食谱等;第七部分为脑梗塞及其并发症的推荐配餐;第八部分为脑梗塞及其并发症的食疗食谱。

本书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此次修订,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使之与时俱进。本书集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于一体,通俗易懂、针对性强,内容是近年来脑梗塞患者急需了解的热门话题。我们衷心地希望脑梗塞病人能够了解用药常识、合理用药;了解配餐常识,合理配餐,早日恢复健康。本书可供基层临床医生、护士、保健人员、营养食疗爱好者参考。

我们期待着本书成为脑梗塞病人的良师益友。塔其一2008年6月

脑梗塞可防可治

脑梗塞现称脑梗死,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和脑栓塞,约占脑血管病的75%,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中医属中风范畴。得了脑梗塞不必悲观,应面对现实,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急性期治疗,要遵照医嘱,按时用药,注意饮食起居,戒烟酒,配合医生的治疗。

什么是脑梗塞

脑梗塞现称脑梗死,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和脑栓塞,约占脑血管病的75%,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病,中医属中风范畴。由于脑动脉狭窄或堵塞,局部血流量减少或突然中断,造成脑动脉供应区的脑组织供血、供氧、供糖减少,继而可引起继发性血管内皮损伤,此状态持续一定时间,可出现该区脑组织坏死或细胞死亡,其比较脑出血,脑梗塞进展稍慢,常在数小时或1~2天达高峰,少数患者病情逐渐进展数天才达高峰。患者可见有头痛、眩晕、偏瘫、失语等症状和体征。多无意识障碍,如大面积梗塞或重症脑干梗塞,可出现昏迷或脑疝,甚至死亡。

根据起病形式及进展速度分型

1.急性型(完全型) 约占30%,发病急,症状和体征在数分钟(一般不超过6小时)即达高峰。病情多较重,瘫痪较完全,严重的可昏迷,甚至形成脑疝而死亡。

2.亚急性型(进展型) 约占45%,症状和体征在数小时至1~3天达高峰。也可长达3~5天达高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脑血栓形成多为此型。

3.缓慢进展型(慢性进展型) 约占25%,起病2周后症状仍逐渐进展。病情呈跳跃式、台阶式进展。

4.可逆性脑缺血发作 或称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局灶性神经缺损的症状和体征一般在24~72小时恢复,最长可持续3周,恢复后不留后遗症。

根据病变严重程度及部位分类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突然出现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2.腔隙性脑梗塞 是指发生于深部脑组织和脑干内直径在0.2~15mm的微梗塞。

3.分水岭梗塞 是指发生于脑内较大的动脉供应区之间的脑组织区缺血性坏死,这些区域的脑组织也称为边缘带。

4.枕叶脑梗塞 是指大脑后动脉枕叶分支阻塞引起。

5.脑干梗塞 是指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狭窄或闭塞引起的供血区—中脑、脑桥或延髓的缺血性坏死、软化。脑梗塞是如何发生的

只有明确脑梗塞是怎么发生的,才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或减轻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脑血栓发病原因

1.与疾病有关 高血压可使较大血管及其内皮细胞发生动脉硬化,血管变窄,易形成血栓;糖尿病可引起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先从内皮损伤开始,同时聚集性增高的血小板在内皮损伤处聚集,形成血栓;心脏病可增加患脑血管病的危险。

2.与遗传有关 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亲属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通过基因遗传的是这些病的易感性,此外还有家族成员相似的文化、环境和生活方式。

3.与血流状态有关 由于血液黏度增高,血液流速缓慢。

4.与缺乏运动有关 中等强度的运动,能降低血压、体重和心率,能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力,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葡萄糖耐量。

5.与吸烟饮酒有关 均可使血液黏度增高。烟中的尼古丁能促使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导致血管收缩、阻力大和血管壁的损伤;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压增高及血液成分的改变。

6.与肥胖有关 肥胖者体内脂肪沉积过多,使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促使动脉硬化形成。

7.与颈动脉狭窄有关 其原因有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先天迂曲狭窄等,脑梗塞的危险性增加1倍以上。

8.与口服避孕药有关 能使血液凝固性增加和血流缓慢,使血管内膜增生,引起高脂血症,使血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9.与过度疲劳有关 精神压力大、情绪不稳及体力透支,可使体液消耗过大、血液黏度增高或血管痉挛,引起血栓。

脑栓塞发病原因

1.心源性 最常见的是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二尖瓣脱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肿瘤、心脏手术后。

2.非心源性①主动脉弓、锁骨下动脉、颈动脉及分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附着脱落物,溶栓过程中;②少见有癌细胞脱落;③脂肪栓塞、寄生虫卵、败血症和肺部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脓栓;④气栓可见胸外手术、潜水员和飞行员发生的减压病、气胸、气腹等;⑤罕见的静脉注射带入异物。如何及早发现脑梗塞

病人一般年龄在50岁以上,同时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精神刺激、过度劳累等诱因,常见症状有:1.眩晕、呕吐,四肢瘫或交叉性瘫痪,病变在基底动脉下端。2.失语、视觉障碍,颈内动脉闭塞,优势半球病变。3.一侧上下肢体有或不伴有面瘫的麻木、酸痛、烧灼或抽筋样感觉,大脑后动脉深支闭塞的丘脑综合征。4.偏侧瘫或肢体无力,颈内动脉闭塞。5.人格改变、痴呆、精神症状,大脑前动脉的远端闭塞所致。6.暂时性近记忆力丧失而即刻记忆及远记忆力尚好,大脑后动脉闭塞。

见以上症状均可考虑脑梗塞的可能,因梗塞部位的不同,其临床症状亦不同。再如大面积梗塞或重症脑干梗塞,可出现昏迷或脑疝,甚至死亡,其病情严重程度据其梗塞面积的大小、部位、病灶的多少及脑干损害程度而异。

有上述症状或病史者可到医院进行头部CT或MRI(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

得了脑梗塞怎么办

患了脑梗塞病都非常恐惧,怕治不好,留有偏瘫等后遗症,尤其是失语的病人语言难以表达而情绪急躁。其实,脑梗塞并不可怕,只要能早期积极治疗,大部分病人是可以恢复的,多数病人不会留有太多的后遗症。

得了脑梗塞不必悲观,应面对现实,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这样对疾病的恢复是非常有利的,同时立即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急性期治疗,要遵照医嘱,按时用药,注意饮食起居,戒烟酒,配合医生的治疗。

部分脑梗塞病人症状没有完全消除,进入恢复期,也要坚持药物治疗,防止再发作,要配合功能锻炼,争取尽快地康复。

脑梗塞的危害

众所周知,脑梗塞发病率高、复发率高,严重地危害人们的健康。脑梗塞死亡率较脑出血低。急性期死亡率约为5%~15%。可有以下表现:

1.有少部分患者因脑梗塞发展为大面积梗塞或重症脑干梗塞,可出现昏迷或脑疝,甚至死亡。

2.部分患者是由于并发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肾功能障碍等而死亡。

3.可留下各种不同的后遗症,如偏瘫、感觉障碍、失语、构音障碍。

4.引发脑萎缩、脑痴呆,精神心理异常等。

这些功能障碍可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降低其生存质量。

脑梗塞与其并发症

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肥胖、高血压、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与脑血管疾病有密切相关性。脑梗塞后易发生心脏损害、脑出血、抑郁症等并发症。

1.脑梗塞与高血压 高血压是引起脑梗塞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脑梗塞患者中约70%是高血压患者。因为血压增高使脑小血管收缩,脑部的血液供应发生改变,若脑内小动脉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小动脉就失去收缩-舒张功能而发生硬化。

2.脑梗塞与高血脂 高胆固醇血症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特别是两者的比值的增加,均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进而发展成脑梗塞。

3.脑梗塞与肥胖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也是脑梗塞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4.脑梗塞与高血糖 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贮存量减少,血脂升高,血液常呈高凝状态。血黏度高会增加血管壁的代谢障碍,促使脑动脉硬化的形成。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伴有脑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轻微改变,会使小动静脉对局部缺氧的反应降低,减少脑组织对营养成分的运输。

5.脑梗塞与心脏损害 急性脑梗塞影响下丘脑自主神经中枢使交感神经兴奋,过多的儿茶酚胺引起冠状小动脉痉挛可导致心肌梗死。有学者发现右半球卒中患者易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因窦房结由右侧自主神经控制,右侧延髓、下丘脑和大脑半球的兴奋或抑制对心率的影响大于左侧。

6.脑梗塞与脑出血 出血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脑梗塞区内动脉坏死后血液漏出,继发出血,常发生于大面积脑梗塞之后。溶栓也易发生出血性脑梗塞。

7.脑梗塞与抑郁症 脑梗塞后可直接或间接导致与情绪有关的神经递质的合成与代谢及其信息传递障碍。也可由于梗塞后由于肢体功能丧失,从而导致的社会功能受损、社会地位改变、社会支持不良等因素,加重和加快了抑郁的发生。

脑梗塞是可以预防的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从以前治疗为主,转为以预防为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防治心脑血管病,积极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一级预防,达到人口的健康老龄化。一级预防

主要针对未发生过脑梗塞者,对有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者,应及时治疗,定期检查监测和随诊,主要的疾病有:

1.高血压 是脑血管病最危险的潜在因素。要积极做好高血压的防治,有效控制高血压病。

2.心脏病 是仅次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治疗心脏病,对心房纤颤者应予以适当的抗凝治疗,防止脑栓塞的发生。

3.糖尿病 应普及糖尿病知识,中年以上的人群应定期检查血糖,对防止脑梗塞发生有重要意义。

4.暂短性脑缺血 发作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突然出现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寻找病因,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再发。二级预防

指预防已患过脑梗塞患者的再复发。

1.合理膳食、戒除烟酒、生活规律化、心情舒畅。

2.控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展。

3.主要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脑梗塞病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社会因素等。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做到早期诊断治疗,减少病残,尽快康复。

脑梗塞的用药常识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对脑梗塞反复发作的治疗,一些患者知道了部分有关的药物,但不能因此自作主张,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要懂得脑梗塞患者的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用药,各有不同,需遵医嘱。

脑梗塞患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脑梗塞患者的用药,指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用药。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对脑梗塞反复发作的治疗,一些患者知道了部分有关的药物。但不能因此自以为是,自作主张,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急性期的用药对疾病的恢复程度、防止并发症、防止严重后遗症,至关重要。须根据病情用药,以免适得其反。如颅内外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的脑梗塞,不应用血管扩张剂和钙离子拮抗剂;高血压病微小动脉脂质透明度玻璃样改变所致,通常不用抗凝药物,可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钙离子拮抗剂等。心源性栓塞易并发梗塞后出血,抗凝治疗可能会增加脑栓塞后出血危险,不主张梗塞后早期给药。

恢复期用药是促进更好的恢复;后遗症期用药是防止复发。用药各有不同,须遵医嘱。

如何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

1.根据脑梗塞发病的不同时期制订用药方案 急性期发病的7天之内,患者应卧床休息,防止并发症,尽快地改善脑的血液循环,防治脑水肿。超早期即发病6小时之内,用溶栓药物治疗;3天之内用蛇毒制剂溶栓治疗,脑水肿未消退之前不宜应用血管扩张剂。慢性期仍用改善脑代谢及脑循环的药物治疗,配合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2.根据脑梗塞的不同病因制订用药方案 暂短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以抗血小板聚集类药为主,或用扩容剂及扩血管剂。脑血栓的治疗以溶栓为主,同时配合抗凝剂、抗血小板聚集药或扩容剂等疗法。脑栓塞的治疗以扩溶剂为主,并可应用脱水剂降颅内压。对感染性栓塞还应给予强有力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3.根据病人的一般状态制订用药方案 脑梗塞起病10日内,患者一过性高血压是常见的,降压药物的应用要慎重,宁可高一点,不能低。脑梗塞出现昏迷或发生呕吐,其营养、水分和电解质暂由静脉滴注补充。用大脑功能改善药,促进大脑功能恢复,促进苏醒。对重症患者要防止褥疮及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感染。

4.根据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制订用药方案 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一些工艺、疗效较好的新药、进口药,因为这些药物通常疗效好,不良反应相对少;而经济条件欠佳的患者可选用一些较经典的老药,也能花最少的钱,获得较好的疗效。

治疗脑梗塞药物的种类及作用原理

1.降颅压药物 为渗透性利尿药,静脉用药后升高血浆渗透压,降低颅内压、眼压;同时增加血容量,改善肾脏缺血而利尿。常用药物有甘露醇、甘油果糖。

2.溶栓药物 能直接或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使之转变或生成纤维蛋白溶解酶,加速血栓的溶解,预防血栓的形成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对新鲜血栓效果好。常用药物有尿激酶。

3.蛇毒制剂 从蛇毒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等而溶栓;改善血流变学和血动力学,改善微循环;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水肿。因此可以改善血液的易凝状态,加快血液流速,发挥其抗凝和降纤的作用。常用药物有巴曲酶、降纤酶。

4.抗凝药物 能激活抗凝血酶Ⅲ(ATⅢ),对凝血的各个环节均有作用。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及体外抗凝血。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

5.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为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药,通过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受体之间的附着,干扰血小板聚集的最后步骤,抑制血小板膜磷脂酶活性和血小板膜的稳定性。用于防止因血小板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疾患。常用药物有双嘧达莫、噻氯匹定。

6.血管扩张药物 是通过扩张血管,增加缺血区的血液供应,达到增加局部脑血流量的目的。常用药物有氟桂利嗪、倍他司汀、银杏达莫注射液。

7.扩容药物 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吸收血管外的水分而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使已经聚集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解聚,降低血液黏滞性,从而改善微循环。常用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酐。

8.神经保护药物 如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选择性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常用药物有尼莫地平。

9.大脑功能改善药 如核苷衍生物,能促进磷脂酰胆碱的生物合成,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大脑功能恢复,促进苏醒,主要用于脑卒中引起的意识障碍。常用药物有胞二磷胆碱、吡拉西坦。

10.中药治疗 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常用药物有华佗再造丸、天丹通络胶囊、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

如何选择经济有效的治疗脑梗塞药物

脑梗塞的急性期、恢复期需要很长时间的用药治疗,如何以最小的治疗费用,而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是病人和家属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将脑梗塞治疗的经济而有效的常用药物介绍如下:

1.降颅压剂 可用甘露醇、甘油果糖。

2.溶栓剂 可用尿激酶、蝮蛇抗栓酶。

3.抗凝剂 可用低分子量肝素、藻酸双酯钠。

4.抗血小板聚集剂 可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

5.血管扩张剂 可用血塞通、维脑路通、罂粟碱、烟酸、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盐酸培他啶。

6.扩容剂 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7.神经细胞保护剂 钙通道阻断剂可用尼莫地平、氟桂利嗪、尼卡地平。自由基清除剂可用甘露醇、维生素E、维生素C、辅酶Q10。

8.大脑功能改善剂 可用三磷腺苷(ATP)、辅酶A、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吡拉西坦。

以上药物价格便宜,疗效确切。如应用这些药物尚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则可选用同类高档的药物。

需要了解治疗脑梗塞的新药、进口药

1.桂利嗪(脑益嗪,博瑞特,华北制药集团华泰药业有限公司) 血管扩张剂。用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动脉硬化、脑出血恢复期、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脑外伤后遗症、内耳眩晕症、冠状动脉硬化等。每次25~50mg,每日3次,饭后服。静脉注射:每次20~40mg,缓慢注入。

2.华法林钠(玛尔维复得,芬兰奥立安集团) 抗凝剂。预防、治疗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心房纤颤、心瓣置换手术后的血栓栓塞及并发症,减少死亡风险、复发性心肌梗死及血栓栓塞,例如中风或心肌梗死后的全身栓塞。每日服用10mg,连用3日,在第四日早晨测定凝血酶时间。若凝血酶时间介于正常范围,则一般华法林需要量为每日2.5~5mg。

3.环扁桃酯(北京曙光制药厂) 血管扩张剂。用于脑动脉硬化、脑出血或脑血栓后遗症、末梢循环障碍性的四肢麻木或冷感。吞服,每次2~3粒,每日3~4次,症状改善后维持量每日3~4粒,或遵医嘱。

4.茴拉西坦(益灵舒,山东鲁南制药厂) 脑功能改善剂。用于治疗脑血管病后的记忆减退及中老年记忆减退。口服,每次0.2g,每日3次。

5.已酮可可碱(循能泰,潘通,正安医药有限公司)改善脑循环剂。主要用于脑血管障碍或中风引起的后遗症(如脑血栓、脑动脉硬化、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血管性头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视网膜病变等。口服,每次200~600mg,每日2~3次。

6.阿米三嗪/萝巴新(都可喜,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 改善脑循环和微循环作用剂。治疗老年人认知和慢性感觉神经损害的有关症状。血管源性视觉损害和视野障碍的辅助治疗。血管源性听觉损害、眩晕和耳鸣的辅助治疗。每次1片,每日2次(早、晚服)。

7.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脑复乐,正安医药(天津)有限公司〕 缓解血管痉挛和改善脑细胞代谢作用。改善与老年化有关的精神退化的症状和体征、急慢性脑血管病后的功能、智力减退的症状。口服,每次1~2mg,每日3~6mg,饭前服用,疗程遵医嘱。

8.脑氨肽/L-谷氨酸/软骨素/多种维生素等(脑复活,吉林精优长白山药业有限公司) 大脑功能改善剂。脑血管损伤后遗症、颅脑外伤综合征、神经衰弱、脑萎缩、老年性痴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脑病后遗症、先天性脑发育不全、婴幼儿大脑迟钝等。餐后口服,每次4片,或遵医嘱,每日3次。

9.脑肽水解物(古立西,黑龙江江世制药有限公司) 大脑功能改善剂。用于神经官能症、脑炎脑病后遗症、脑供血不全、大脑发育不全、老年性痴呆,防治中老年人脑衰老。晨服、餐前、餐后或睡前服,每次160~320mg,每日2次,儿童减半。用于调整睡眠也可睡前服用2~3片。

10.脑益嗪/人参三七提取物/维生素B/维生素E(脑力隆,丽珠集6团丽珠制药厂) 血管扩张剂。防治脑血管硬化、脑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暂短性脑缺血发作;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和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炎;防止脑血管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首服2粒,以后每天1粒,疗程8周;防止晕动病、内耳眩晕症等所致的恶心、呕吐和眩晕,每次1粒,每日1~2次,均用水吞服。

11.尼麦角林(脑通,意大利爱宝大药厂) 扩血管和改善脑功能剂。急或慢性脑血管功能障碍或脑血管代谢功能不良,急或慢性周围循环障碍,慢性脑供血不足症候群(CCI)如头痛、耳鸣、眩晕、疲倦、失眠、视觉障碍、感觉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缺乏意念、忧郁不安等精神障碍症状,行动不便,语言障碍等综合征。口服,每次5~10mg,每日3次。应长期固定时间服用。两餐之间服用,吸收更佳。此药需服用一段时间,才能观察到主观及客观症状的改善。

12.石杉碱甲(哈伯因,河南竹林众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豫中制药厂) 大脑功能改善类药。本品改善中老年记忆力减退,提高联想回忆功能;用于因过度用脑而造成记忆力下降,提高学习及工作效率;用于因神经衰弱伴发的记忆功能减退;对痴呆患者的认知、记忆功能、情绪行为异常均有明显疗效;对精神分裂症的联想障碍、认知功能低下、记忆力减退等均有改善作用。口服,常用剂量2~4片,每日2次,日用量最多不超过9片。本品为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其用量有个体差异,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

13.盐酸多奈哌齐〔安里中,卫材(苏州)制药有限公司〕 大脑功能改善类药。适用于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状的治疗。每次5mg,每日1次。应当在夜间休息前口服(如服药后,严重失眠的患者可改为早晨服用)。

14.盐酸噻氯匹定(得可乐,敌血栓,卫达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抗血小板聚集剂。本品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对慢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可使症状改善;对近期发作的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用法:每日250~500mg,分2~3次服用。

15.银杏黄酮苷(金纳多,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 血管扩张剂。主要用于急慢性脑功能不全及其后遗症;脑卒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引起的耳鸣、眩晕、听力减退、内耳迷路综合征;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病变、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末梢循环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足麻痹冰冷、四肢酸痛。每次1~2片,每日2~3次,餐中服。

16.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活脑灵,弗斯兰,法国Lafon大药厂) 血管扩张剂。是一种血管活性药。抑制α半肾上腺素能受体、血小板凝集,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周围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缺血组织的营养血流灌注。用于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雷诺综合征、间歇性跛行、缺血性皮肤坏疽、糖尿病微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血管性痴呆、脑梗塞后的认知功能障碍、耳蜗前庭病(眩晕、耳鸣)。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每日100mg;静脉滴注每日剂量可达100~400mg。

17.巴曲酶注射液(东菱迪芙,北京托毕西药有限公司) 溶栓剂。本品能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能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使血管阻力下降,增加血流量。用于急性脑梗塞;改善各种闭塞性血管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深部静脉炎、肺栓塞等)引起的缺血性症状;改善末梢及微循环障碍(如突发性耳聋、振动病)。成人首次剂量通常为10Bu,以后维持量可视病人情况给予,一般为5Bu,隔日1次,使用前用100mL以上的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滴注1小时以上。

18.链激酶〔链激酶-赫美罗,赫司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溶栓剂。本药是从LancefieLd Groupc之β-溶血性链球菌中所得之的高纯度链激酶,是无菌、冻干的白色粉剂。短期溶栓:初剂量为30分钟内,输注25万单位的链激酶,维持剂量60万单位,静滴6小时。按此疗法,每日4次,持续治疗24~72小时,直到血栓溶解或病情不再发展为止。

如何选择治疗脑梗塞的中药单方

单方是指单独一味或两味、两味以上中药组成的简单处方,用之得当可收到满意疗效。根据中药药性分类

1.清热泻火剂 知母、芦根、天花粉、栀子、决明子、大黄可作为单方使用。

2.化痰利湿剂 半夏、胆南星、川贝、桔梗、竹沥可作为单方使用。

3.疏肝理气剂 陈皮、青皮、枳实、香附、玫瑰花、川楝子可以作为单方使用。

4.活血化瘀剂 川芎、丹参、红花、牛膝、三七、月季花可作为单方使用。

5.平肝熄风剂 罗布麻、天麻、钩藤、石菖蒲可作为单方使用。

6.益气健脾剂 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白术、大枣可作为单方使用。

7.补血养血剂 熟地、白芍、当归、何首乌、阿胶、龙眼肉可作为单方使用。对药作为单方使用以增强疗效

1.石膏、知母 增强清解胃热之力,且能救阴。适用于脑梗塞,症见发热、口渴。

2.鲜石斛、鲜生地 清热养阴。适用于脑梗塞,阴虚所致的手足心热、口干。

3.生姜、枳实 清痞除痰。适用于脑梗塞,痰气郁结之胸痹。

4.石菖蒲、远志 宁心化痰。适用于脑梗塞,心虚挟痰之心悸、少寐之神昏。

5.石菖蒲、制南星 醒脑开窍、解郁化痰。适用于脑梗塞痰浊内闭之神昏。

6.威灵仙、葛根 通络祛风,解痉止痛。适用于颈椎病之颈项强痛。

7.枣仁、柏子仁 养心安神。适用于脑梗塞,血虚失眠。

8.全蝎、蜈蚣 熄风止痉。适用于脑梗塞的四肢抽搐,以及颈项强直的各种痉病。

9.川芎、露蜂房 散风止痛。适用于剧烈的偏头疼、血管神经性头痛。

10.陈皮、青皮 理气健脾。适用于脑梗塞,肝胃气郁型,症见两肋胀满,善太息。

11.枳实、厚朴 行气祛湿。适用于脑梗塞,气滞湿阻型,症见胃胀满而闷、便秘等。

12.威灵仙、地龙 既清外侵风湿之邪,又除内蕴瘀血之患。适用于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

如何选择治疗脑梗塞的中药复方

中医治病讲究的是辨证论治。根据病人症状,看舌观脉,辨别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确定治疗方法,选用适宜的方和药。

脑梗塞其病因病机是年老正气亏虚,肾气不固,根本动摇,加之喜怒不节,饮食多进肥甘厚味,痰热郁滞,化火生风,上冲脑府,心神昏愦,猝倒无知;或因气血素虚,劳倦内伤,元气无力运血,气血凝滞于经络,而患偏瘫、舌謇之症。

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与后遗症期辨证施治。急性期有阳闭、阴闭、厥脱;后遗症期则多见阴虚阳亢型及气虚血瘀型。

1.阳闭

主证 猝然昏仆,口舌斜,面赤,身热烦躁,半身不遂,肢体强硬拘急或颤抖,抽搐,痰涎上涌,声如电锯,呕吐,腹满,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劲有力。

治法 开窍醒神,熄风化痰,通腑泻热。

选方 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羚羊钩藤汤合星蒌承气汤

药物 羚羊钩藤汤:羚羊角3g 钩藤15g 桑叶15g 川贝15g 生地25g 菊花15g(后下) 白芍15g 鲜竹茹15g 茯神15g 甘草5g

星蒌承气汤:胆南星15g 瓜蒌15g 大黄15g(后下) 玄明粉15g(冲服)

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系急救用的成药,均有清热、开窍、熄风、止痉之功。昏迷用数日,至苏醒后停用,目前已有醒脑静、清开灵等制剂,可供静脉输液用,星蒌承气汤与羚羊钩藤汤宜合用,若痰多者加鲜竹茹、姜汁;热甚者加石膏、黄芩、栀子;呕吐者加赭石、法半夏。

2.阴闭

主证 猝然昏仆,口舌斜,半身不遂,肢体瘫软,面色晦暗,喉间痰鸣,口角流涎,四肢欠温。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 开窍醒神,熄风化痰。

选方 苏合香丸或涤痰汤

药物 涤痰汤:半夏15g 胆南星15g 橘红5g(后下) 枳实12g 石菖蒲10g 竹茹15g 人参(吉林参)10g(另炖) 茯苓15g 炙甘草5g 大枣15g 生姜3片

苏合香丸:亦系急救用的成药,用法同至宝丹、安宫牛黄丸。苏醒后用涤痰汤,肢体不遂加丹参、赤芍、豨莶草、桃仁、桑枝。

3.阳气暴脱

主证 猝然昏仆,口舌斜,半身不遂,面色苍白,口开手撒,汗出肢冷,二便自遗,舌质暗淡,苔薄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 益气固脱。

选方 参附汤

药物 高丽参10g 熟附子15g

临床上常加龙骨、牡蛎、山萸肉、五味子敛汗。可配合参附或参麦注射液用于急救。

4.阴虚阳亢型

主证 头痛、头晕、头胀、面红目胀,烦热易怒,躁动,肢体麻木或震颤,甚则卒然仆倒,不省人事,口眼斜,或半身不遂,舌红,脉弦细数。

治法 镇肝熄风。

选方 养肝体清肝用方或镇肝熄风汤

药物 养肝体清肝用方:羚羊角3g(先煎) 钩藤15g 石决明30g 菊花15g(后下) 桑叶15g 茯神15g 生地25g 橘红5g(后下) 临床上常加天麻10g 僵蚕10g 地龙15g 白芍15g 夏枯草15g

镇肝熄风汤:怀牛膝25g 代赭石30g(先煎) 龙骨、牡蛎各15g(先煎) 白芍、玄参、天冬各15g 川楝子、生麦芽、茵陈蒿各10g 甘草5g

加减 麻木肢体不遂加丹参、豨莶草、桑枝、赤芍、鸡血藤;语言謇涩加石菖蒲、远志。

5.肾阴阳俱虚型

主证 眩晕耳鸣,腰酸尿多,肢体瘫软,言语謇涩,神疲嗜睡,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虚无力。

治法 补肾阴,温肾阳。

选方 地黄饮子

药物 地黄30g 石斛15g 麦冬15g 五味子15g 石菖蒲10g 肉苁蓉20g 鳖甲25g 牡蛎30g

6.气虚血瘀型

主证 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斜,语言不利,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自汗,便溏,舌质黯淡,苔薄白,脉沉细或虚弱无力。

治法 益气活血。

选方 补阳还五汤

药物 黄芪60g 赤芍15g 川芎12g 当归尾15g 地龙15g 桃仁15g 红花15g

加减 瘀滞重者加丹参、田七、水蛭、穿山甲;挟痰加胆南星、法半夏。

治疗脑梗塞的中药配伍禁忌

治疗脑梗塞的中药要注意配伍禁忌。《本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五代后蜀韩保昇修订《蜀本草》时,提到“相恶者六十种,相反者十八种”,即现在所提的“十八反”;从宋代开始由于出现畏、恶、反名称使用混乱状况,又提出“十九畏”。

1.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2.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陵,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3.妊娠禁忌 禁用药:雄黄、马钱子、川乌、草乌、藜芦、瓜蒂、胆矾、牵牛子、商陆、三棱、莪术、水蛭、麝香、蟾酥、虻虫等。慎用药:牛膝、川芎、红花、桃仁、姜黄、牡丹皮、枳实、枳壳、大黄、附子、肉桂等。

脑梗塞及并发症西药联合用药原则及配伍宜忌

脑梗塞的治疗一般不是应用一种药物就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往往需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才能起到疗效。多种西药联合应用时,通常会发生各种复杂的反应,有协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有不良反应的叠加,要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思路入手,在联合用药时遵循以下原则:

1.注意药物的作用机制 病初脑水肿需降颅内压,不能用丁咯地尔等扩血管药物治疗,防止血栓病灶缺血加重;用溶栓药时,不能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抗凝剂,防止药物的协同作用导致出血,如尿激酶和肝素钠,不能同用。

2.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 脑梗塞常并发高脂血症,其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浓度增高约占1/2;三酰甘油增高约占1/3,根据血脂升高的类型选择用药或联合用药,谨慎采用他汀类药加贝特类或加烟酸的联合用药,如洛伐他汀和氯贝丁酯同时应用,毒性及不良反应增强,可能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如横纹肌溶解症。

3.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在体内发生拮抗而降低疗效,如苯妥英钠、巴比妥药有促使肝细胞微粒体酶系统的活性增加,而加速双香豆素的代谢,降低其抗凝血效果;与此相反,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能增加双香豆素的抗凝血作用,又增加胃出血的危险。

治疗脑梗塞及并发症中西药联合用药原则及配伍禁忌

脑梗塞病有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一般多数采取中西药结合治疗,这样疗效好,能尽早恢复健康。

1.急性期及早静脉滴注须严格按药物配伍禁忌表应用,一般主张单药滴注,防止配伍后有不良反应。

2.口服中药和西药可以同时或分别使用,最好是间隔一段时间,或饭前后分别服用。

3.某些西药和中药合用或有拮抗作用,或有协同作用。用药时要注意宜忌。

脑梗塞药物对患者营养状态有哪些影响

治疗脑梗塞的药物以溶栓剂、抗凝剂、抗血小板集聚为主,大部分药物刺激胃黏膜而出现恶心、呕吐或食欲不振。如氯吡格雷、脑康灵(动物蛋白水解物)、华法林钠,还有腹泻、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总之用药时间长会影响身体的营养吸收。但也不是所有的患者服药都有消化道症状,为减少不良反应,要按药物说明服用。

口服药一般是在餐后或餐中服用,有的药需要吞服,这样能减少胃肠道反应。服药期间要增加营养,少食生冷食物,多食易消化的食物,有胃肠道溃疡的病人要尽量避免服用香豆素类抗凝剂,为防止服用抗血小板凝聚剂导致胃肠道出血,要用肠溶阿司匹林或用双嘧达莫。

如何掌握脑梗塞的用药时间和剂量

患有脑梗塞的病人非常关心什么时候开始用药,什么时间停药,以及用药的剂量。治疗脑梗塞的药物很多,现择要介绍几种:

1.超早期溶栓疗法 溶栓治疗时间,目前一般主张在发病6小时以内。至于24小时内是否有效在观察中。(1)巴曲霉 成人首次用量为10Bu,以后的维持量可以减为5Bu,隔日1次,通常疗程为1周,必要时可增至3周,慢性期疗程可延长至6周。(2)蝮蛇抗栓酶 成人每次0.25~0.5单位,每日1次,1次极量0.75单位,15~20次为1个疗程,一般1~2疗程,重症者可用3个疗程。(3)链激酶 开始用50万单位,以每分钟30滴速度滴完。维持剂量60万单位,静滴6小时。按此疗法,每日4次,持续治疗24~27小时,直到血栓溶解或病情不再发展为止。(4)尿激酶 起始静滴2000~4000单位/k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10分钟注完或滴完,维持量为2000~4000单位/kg,连续静滴12小时。

2.抗凝剂 常用是香豆素和肝素。肝素仅用于抗凝治疗前两天。香豆素作用起始较慢,应与肝素同时开始使用,并继续使用至少3周,一般主张,应持续使用3~6个月。

3.香豆素制剂(1)双香豆素 第一日,100mg,口服2~3次,第二日500~100mg,口服2次。以后维持量为50~100mg,每日1次。(2)新双香豆素 第一日为0.3g,分2~3次口服。其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变化适当调整剂量。维持量为0.15~0.3g,为较安全的抗凝剂。(3)新抗凝片(醋硝香豆素)第一日4~8mg,分次服,以后每日1~3mg,或更少,按凝血酶原时间调整。

4.肝素钠 可用6250单位(50mg)静脉注射,4小时1次,或1250单位加入液体静脉滴注,此药也可以皮下注射。

5.抗血小板剂(1)阿司匹林 每次300mg,每日1次或隔日1次,口服。服用7天后,改每次75mg晚饭后口服。(2)双嘧达莫(潘生丁,双嘧哌胺醇) 每次50mg,每日3次,或75mg,每日2次,口服。服用30天为1个疗程。(3)苯磺唑酮 每次200mg,每日3次,口服。

6.血管扩张剂(1)银杏达莫注射液(杏丁)10~25mg 静滴。每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2)川芎嗪注射液40~80mg 静滴,每日1次,7~10天为1个疗程。

7.其他药物(1)低分子右旋糖酐 每天250~500mL,10~15天为1个疗程,3个月后可重复1疗程。(2)灯盏花素(益脉康) 每次200mg,每日3次,口服,服用30天为1个疗程。

8.中药 可根据辨证服汤剂或中成药,每30天为1个疗程。

如何判定脑梗塞治疗效果

脑梗塞临床表现为纯感觉性障碍、纯运动性偏瘫、共济失调性偏瘫,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或感觉运动性障碍等神经缺损症状。经过中西药治疗,其疗效怎样呢?

脑梗塞治疗效果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疗效评定标准。

1.临床疗效评定的依据(1)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功能改善)。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即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等症分值减的多少来判断。(2)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定时的病残程度)。

0级 能恢复工作或操持家务。

1级 生活自理,独立生活,部分工作。

2级 基本独立生活,小部分需人帮助。

3级 部分生活活动可自理,大部分需人帮助。

4级 可站立步行,但需人随时照料。

5级 卧床,能坐,各项生活需人照料。

6级 卧床,有部分意识活动,可喂食。

7级 植物人状态。

2.临床疗效评分的标准(1)基本痊愈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2)显著进步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3)进步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5)恶化 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如何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脑梗塞大多伴随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在未患脑梗塞之前就已经服用了多年的药物,脑梗塞后又需服用药物,这就要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

1.恶心与呕吐 西药是因扩张血管损伤或刺激胃肠道黏膜,造成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或中药的苦味,反射性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防治办法是饭后服用,中药要少量多次饮用。用药治疗可选择胃乐新或用生姜加半夏煎服,温胃止呕,保护胃黏膜,消除消化道痉挛。

2.腹泻 药物能影响肠道内表层细胞,可导致腹泻,如贝特类降脂药、氟桂利嗪、丁咯地尔等。当病人腹泻时,可给予止泻剂或中药辨证选药止泻。还要注意补充水及电解质平衡,以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3.肝损伤 有的西药长期服用破坏肝细胞,使血中转氨酶略升高,如服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发现转氨酶升高的药物性肝炎配合肌苷片保肝治疗,或更换其他药物治疗。

总之,要减少治疗脑梗塞药物的不良反应,我们主张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达到治疗剂量,因个体及病情差异不同,有的小剂量无效,达到正常的最大计量时不良反应非常明显,但患者在服药时一定要严格按说明去用药,若患者不能耐受相应药物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换药治疗或到医院,找专科医生指导用药。但用药毕竟是起治疗作用为主,要权衡利弊,一些小的不良反应是可以克服的。中药治疗脑梗塞不良反应少,对肝、肾基本无损伤,可以选择中药治疗,或中西药结合治疗,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脑梗塞的常用药物

治疗药物西药分为降颅压药、

溶栓类药

蛇毒类药

抗凝类药

抗血小板聚集类药

血管扩张类药

扩容剂

神经细胞保护类药

、大脑功能改善类药;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中药单方、中药复方须辨证施治,选方用药。

常用西药

降颅压药

甘露醇【药理作用】高渗性利尿药,静脉用药后升高血浆渗透压,降低颅内压、眼压;同时增加血容量,改善肾脏缺水而利尿。【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脑水肿、青光眼、外伤性眼内出血和某些内眼手术后、大面积烧烫伤引起的水肿及防治急性肾衰竭等。【用法用量】静滴,一般每次125~250mL,滴速每分钟10mL。【不良反应】注射过快可产生一时性头痛、视力模糊、眩晕、畏寒、局部刺激;少见过敏反应如流涕、紫癜、呼吸困难等;偶见血尿和高渗高血糖非酮症性昏迷。【注意事项】心功能不全、脱水、尿少、活动性颅内出血者禁用;急、慢性肾衰竭者忌用。气温较低析出结晶时,可用80℃水温热溶解,再放至体温后输入,长期用药注意水、电解质紊乱。

甘油果糖【药理作用】甘油与果糖的复方制剂,是一种高能量脱水剂。【临床应用】降低颅内压、眼压、改善脑代谢。发挥作用时间及降颅压高峰时间比甘露醇慢,维持时间长。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脑水肿及青光眼等,对肾功能有损伤而不能用甘露醇者更为适合。【用法用量】静滴,一般每次250~500mL,每日1~2次,500mL滴注2~3小时。1~2周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偶见血尿、瘙痒、口渴、恶心、头痛、倦怠、高血钠症、低血钾症;大量快速输入可见乳酸中毒。【注意事项】遗传性果糖不耐受、低渗性脱水者禁用;严重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肾功能障碍、尿崩症、糖尿病及高龄患者慎用。溶栓类药

链激酶(溶栓酶·SK)【药理作用】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血酶原,使之转变为纤维蛋白溶解酶。【临床应用】预防血栓形成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对新血栓效果佳。【用法用量】初导剂量,50万单位溶于100mL液体中静滴,约30分钟滴完,维持剂量,60万单位溶于250~500mL液体中静点,6小时滴完,每日4次。【不良反应】

1.可有出血、低血压、过敏反应、注射部位血肿。

2.少数有发热、寒战、皮疹、支气管哮喘、头痛不适等。【注意事项】

1.链球菌感染和亚急性心内膜炎及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2.慢性胃溃疡、新近空洞型肺结核、严重肝病伴出血倾向者慎用。

3.孕妇使用应权衡利弊。

4.该药溶解时避免剧烈振摇。

尿激酶(UK)【药理作用】纤溶酶原激活剂,能直接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使之生成纤维蛋白溶解酶,加速血栓的溶解,对新鲜血栓效果好。【临床应用】临床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用法用量】静滴,负荷量2000~4000单位/kg,溶于适量0.9%氯化钠注射液中,10分钟注完或滴完,继以维持量2000~4000单位/kg,连续滴注12小时,再改肝素或口服抗凝药预防血栓形成。【不良反应】可有出血、尿血、鼻出血、消化道及注射部位出血,偶有恶心、呕吐、过敏、发热、头痛、寒战、肝功能异常和休克。【注意事项】

1.高血压、亚急性心内膜炎、严重肝功能障碍、低纤维蛋白酶原血症、出血性体质、妊娠18周者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血凝异常、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3.不宜肌注;溶解时不要剧烈振摇;不得用酸性液体(如葡萄糖注射液等)溶解。蛇毒类药

巴曲酶【药理作用】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而溶栓;改善血流变学和血动力学;改善微循环;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水肿。【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脑梗塞、肺栓塞、股动脉栓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突发性耳聋等。【用法用量】一般首次量为10Bu,以后隔日1次,维持量为5Bu,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200mL稀释,缓慢静滴1~2小时,1周为1个疗程。突发性耳聋,首次量可15~20Bu,维持量与疗程同上。治疗缓慢性病,疗程可增至6周,用量为每次5Bu,隔日静滴1次。【不良反应】有出血倾向、头晕、发热、呕吐、荨麻疹等;但有出血或可疑出血时,立即停药。【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有出血史或术后不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有消化道溃疡史、有内源性出血倾向、过敏体质、脑血管病后遗症、高龄患者及孕妇慎用。

3.静滴速度要慢,禁与抗凝药合用。

降纤酶【药理作用】可以降低血液纤维蛋白的浓度和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临床应用】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股动脉栓塞、肺栓塞等。【用法用量】急性发作期,静滴,每次10单位,每日1次,连用2~3日;非急性发作期,静滴,每次5~10单位,每日或隔日1次,2周为1个疗程。每次用适量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200mL,静滴1小时以上。【不良反应】可见过敏反应如皮肤红斑、瘙痒、荨麻疹罕见过敏性休克;极个别患者可有皮下瘀斑、牙龈出血等。【注意事项】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内源性出血倾向者慎用,其他参见巴曲酶。抗凝类药

肝素钠【药理作用】激活抗凝血酶Ⅲ(ATI),ATI对凝血的各个环节均有作用。【临床应用】防治血栓形成和栓塞。【用法用量】静注,每次5000单位,每日总量可达2.5万单位;或每日2万~4万单位稀释后静滴;深部肌注或皮下注射,每次5000~1万单位,8~12小时1次。【不良反应】偶有变态反应如哮喘、荨麻疹、结膜炎和发热等;长期用药可致脱发、短暂的可逆性秃头症、血小板减少症、骨质疏松和自发性骨折;过量可致自发性出血。【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有出血倾向、黄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重症高血压、颅内出血、细菌性心内膜炎、消化性溃疡、先兆流产等疾病患者禁用。

2.有过敏性疾病及哮喘病史者、月经过多者、产前3个月或产后的孕妇慎用。

3.用药过量,静注鱼精蛋白急救。

4.与抗凝药及非甾体抗炎药、皮质激素类、利尿药等合用加重出血危险;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与本品有协同作用。

低分子肝素(栓复欣)【药理作用】作用与肝素钠相似,但对因子下的抑制作用强于抗凝血酶(Ⅱa)活性。【临床应用】防治血栓形成和栓塞。抗血栓作用强而持久,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给药方便。【用法用量】皮下注射,预防用药每次3200~4250单位,治疗用药每次3200~6400单位。【不良反应】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为皮肤黏膜、牙龈出血,偶见血小板减少,氨基转移酶升高及皮肤过敏。【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者、严重出凝血疾患、组织器官损伤出血、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消化道和脑出血者禁用。

2.有出血倾向者、乙酰水杨酸、非甾体抗炎药、抗血小板药、维生素K拮抗剂、葡萄糖等可能加强本品抗凝作用。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药理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临床应用】用于血液高凝状态等。还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用法用量】抑制血小板凝集,每日50~150mg,1次顿服,可长期服用。【不良反应】

1.常见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2.中枢神经症状,耳鸣、头痛、听力下降。

3.过敏哮喘、荨麻疹、神经性水肿。

4.少见肝、肾毒性。

5.长期用增加出血倾向。【注意事项】

1.对本品及其他非甾体抗兴奋过敏者、妊娠早期、血小板减少症禁用。

2.哮喘、痛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肾功能减退慎用。

3.增加抗凝药、氨基糖苷类、口服降血糖作用。

4.有降低抗高血压药、利尿药物作用。抗血小板聚集类药

双嘧达莫(潘生丁、双嘧哌胺醇)【药理作用】具有抗血栓形成及扩张冠脉作用。【临床应用】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及缺血性心脏病。【用法用量】口服,成人,缺血性疾病,每次25~50mg,每日3次;血栓性疾病,每次100mg,每日4次;如与阿司匹林合用视后者剂量,每日100~200mg。【不良反应】可出现血管性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腹泻、面红、乏力、皮疹等;口服偶有过敏性休克。长期大量应用可致出血倾向;过量应用可引起短暂的低血压。【注意事项】休克病人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低血压时慎用。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注射。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及头孢孟多、头孢替坦、丙戊酸钠合用有出血倾向。

曲克芦丁(羟乙基芦丁、维脑路通、维生素P)4【药理作用】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加血中氧饱和度,改善微循环,增进侧枝循环。【临床应用】用于脑梗塞、心肌梗死前综合征、中心视网膜炎、静脉曲张等。【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00mg,每日1次或每日2次。肌注,每次100~200mg,每日1次,20日为1个疗程,可用1~3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7天。静滴,每次400mg,每日1次,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不良反应】偶见过敏反应、胃肠道障碍。

噻氯匹定(氯卡吡啶、氯苄吡啶、力抗栓)【药理作用】为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药,通过抑制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受体之间的附着,干扰血小板聚集的最后步骤,抑制血小板膜磷脂酶活性和血小板膜的稳定性。【临床应用】临床上用于防治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疾患。【用法用量】成人每日2次,每次250mg,与饭同服。【不良反应】常见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胃肠功能紊乱及皮疹;严重的粒细胞减少有致命危险;罕见肝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脉管炎、狼疮综合征及过敏性肾病等。【注意事项】出血倾向、外科手术、严重肝损害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有白细胞、血小板或粒细胞减少患者禁用;严重肾损坏者慎用。用药期间定期检测血象。避免与抗凝药如肝素或阿司匹林合用。升高茶碱血药浓度。

氯吡格雷(波立维、泰嘉)【药理作用】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临床应用】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性。【用法用量】口服,每次75mg,每日1次。【不良反应】常见消化道出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腹痛、食欲减退、胃炎、便秘、皮疹等;偶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溃疡及颅内出血患者禁用;妊娠、哺乳期妇女慎用;增加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血管扩张类药

氟桂利嗪(氟苯桂嗪、氟桂嗪、西比灵)【药理作用】对血管收缩物质引起的血管收缩有持久的抑制作用,对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作用更明显。同时保护脑组织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临床应用】脑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脑血管痉挛;由前庭刺激或脑缺血引起的头晕、耳鸣、眩晕;血管性偏头痛的防治;癫痫辅助治疗。【用法用量】脑动脉硬化、脑梗塞恢复期,每日1次,胶囊1次5~10mg,片剂每次6~12mg,睡前口服;头晕、椎动脉供血不足,每日10~30mg,2~8周为1个疗程;预防偏头痛,每次5~10mg,每日2次;特发性耳鸣,每次10mg,每晚1次;间歇性跛行,每日10~20mg。【不良反应】偶见口干、胃肠道反应;有时出现嗜睡和疲惫、失眠、焦虑、肌肉痛、皮疹;罕有抑郁和锥体外系症状。【注意事项】急性脑出血、脑梗塞急性期、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患有帕金森病等锥体外系疾病者、高空作业或驾驶机械者及肝功能不良者慎用。与酒精、中枢抑制药合用加重镇静作用;苯巴比妥、卡马西平降低本品血药浓度。

桂利嗪(脑益嗪、肉桂苯哌嗪、肉桂嗪)【药理作用】扩张血管,显著改善脑循环和冠脉循环。对周围血管也有扩张作用。【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动脉硬化、脑外伤后遗症、外周血管性疾病等,还有抗组胺作用。【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5~50mg,每日3次,饭后口服。静注,每次20~40mg,缓慢注入。【不良反应】偶见嗜睡、头疼、皮疹、胃肠道反应、变态反应;静注可使血压短暂下降。【注意事项】颅内出血未止、脑梗塞急性期禁用;孕妇慎用。

奈呋胺(克拉瑞定、脑加强、耐复伦、必来循宁)【药理作用】扩张血管,直接作用于脑血管和外周血管,具有抗5-羟色胺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平滑肌收缩,改善血液黏滞度,提高红细胞变形性。【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脑卒中恢复期,间歇性跛行,外围血管痉挛性疾病,并可用作雷诺现象的辅助治疗药。【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0~200mg,每天2次或3次。肌注或静注,每次40mg,每天1次或每天2次,连用7~14天,同时口服每次100~200mg,每天2次或每天3次。【注意事项】

1.偶有胃肠道不适及皮疹等不良反应。

2.对本品过敏、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是及孕妇慎用。

3.口服本品时切勿咬碎,以免药粉对口腔黏膜产生麻醉不适感。

倍他司汀(培他啶、抗眩啶、甲胺乙吡啶)【药理作用】组胺类药物,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脑和内耳血流量。改善前庭功能。【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梅尼埃综合征,也用于脑动脉硬化,还有抗过敏作用。【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8mg,每日2~4次,饭后服用。肌注,每次2~4mg,每日2次。【不良反应】可有口干、心悸、恶心、呕吐等变态反应。【注意事项】儿童禁用;消化性溃疡、哮喘、肾上腺髓质瘤患者及孕妇慎用。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晴尔)【药理作用】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和供氧作用,能改善脑血栓急性期的运动障碍,改善脑缺血急性期的循环障碍及改善脑缺血时能量代谢异常。【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伴随的运动障碍,预防和治疗外伤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动脉瘤、偏头痛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和并发脑缺血症状。【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每次40~80mg,每日1~2次,1~2周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胃肠道和变态反应、如恶心、呕吐、荨麻疹、皮疹等,但程度较轻,均为一过性,经适当处理(减缓滴速或半用量)后可缓解或消失。【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孕妇慎用;脑出血或脑梗塞并出血者禁用;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有血液病或出血倾向者禁用;严重高血压,收缩压超过26.6kPa(200mmHg)。避免同含钙输液混合使用。

丁咯地尔(甲氧吡丁苯、活脑灵、赛莱乐)【药理作用】扩张外周血管,增加末梢血管和脑部缺氧组织营养血管的灌注,并有抑制血小板集聚、提高及改善红细胞变形性、增加供氧的作用。【临床应用】用于脑供血不足包括脑血管硬化、脑栓塞及老年痴呆症等,还用于末梢血管疾病、雷诺病、血管性痉挛及耳蜗前庭病、耳鸣、头晕等。【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50~200mg,每日2~3次。肌注或静滴,每日100~200mg。静脉滴注,100~200mg加于静脉滴注液中缓慢滴注。【不良反应】可有眩晕、胃肠不适、头疼、嗜睡、失眠、四肢灼热感、皮肤潮红、瘙痒等。【注意事项】

1.急性心梗、心绞痛、甲亢、阵发性心动过速、低血压、脑出血、有其他出血倾向或近期大量失血患者禁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避免使用。

3.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扩容剂

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药理作用】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吸收血管外的水分而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使已经聚集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解聚,降低血液黏滞性,从而改善微循环,防止休克后期的血管内凝血。【临床应用】可用于失血、创伤、烧伤及中毒性休克;血栓性疾病如脑血栓形成、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视网膜动静脉血栓、皮肤缺血性溃疡等。【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每次250~500mL,成人和儿童每日不超过20mL/kg。抗休克时滴注速度为20~40mL/分,在15~30分钟注入500mL。对冠心病和脑血栓患者应缓慢静脉滴注。疗程视病情而定,通常每日或隔日1次,7~14次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可有变态反应,重者口唇发绀、虚脱、血压剧降、支气管痉挛,个别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偶见发热、淋巴结肿大、关节痛;用量过大可致出血。【注意事项】充血性心衰及其他血容量过多者禁用;出血性疾病、肝肾疾病者慎用。注意调节电解质平衡。不得与维生素C、维生素K、双嘧达莫混合输注;与庆大霉素合用增加肾毒性。

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药理作用】扩充血容量,疏通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临床应用】用于外伤性及中毒性休克的补液,亦可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及脑血栓形成等。【用法用量】静脉滴注,用量视病情而定,一般为500~1000mL。【不良反应】可有过敏反应,出现瘙痒、荨麻疹等;大量输入后可影响止血功能。【注意事项】有出血倾向或心力衰竭患者慎用。与庆大霉素合用增加肾毒性。神经细胞保护类药

尼莫地平(硝苯甲氧乙基异丙啶、尼莫通)【药理作用】选择性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脑血管疾患,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组织缺血、脑梗塞及脑卒中后遗症疗效显著,还治疗心绞痛、高血压病、偏头痛及突发性耳聋。【用法用量】治疗突发性耳聋,口服,每日40~60mg,分3次给药;缺血性脑血管病,每次30~60mg,每日3次,每日最大量为240mg加液体静滴,成人开始0.5mg/h,2小时后酌情增至1mg/h,随后2mg/h,5~14天后改口服。【不良反应】可有消化道不适(恶心、肠鸣音减弱、腹胀)、头疼、失眠、嗜睡、皮疹、心率加快等;少见肝炎、血小板减少或升高、皮肤刺痛、血糖升高。【注意事项】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患者禁用。

脑蛋白水解物(脑活素、丽珠赛乐、优尼泰)【药理作用】本品为动物蛋白经酶降解而产生的器官特异性氨基酸和多肽的复合物,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神经细胞,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脑组织的抗缺氧能力,改善脑能量代谢,改善记忆。【临床应用】适用于脑梗塞、脑外伤术后或严重脑部感染继发的功能紊乱,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障碍,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脑功能减退,脑震荡或脑挫伤后遗症,婴幼儿大脑发育不全等。【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每次2~5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根据病情、年龄及体重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次数,一般为10~30mL/次,加入到25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于60~120分钟滴完,每日1次,每个疗程2~4周。【不良反应】本品1mL相当于1g脑蛋白中含氮物质。偶有变态反应发生。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轻度发热感,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寒颤、轻度发热,大多与患者体质有关。长期用药所致不良反应报道较少。【注意事项】

1.癫痫持续状态、大发作状态时不可使用本品。

2.严重肾功能障碍者、孕妇禁用或慎用。

3.禁止与硫喷妥钠配伍。

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施捷因)【药理作用】对损伤后的继发神经退化有保护作用,可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减轻损伤后脑水肿,还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从而可减轻其对神经细胞膜的损害。【临床应用】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或血管病变,如脑损伤、脊髓损伤、脑血管病。【用法用量】每日20~40mg,遵医嘱1次或分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急性期,每日100mg,静脉滴注;2~3周后改为维持量,每日20~40mg,一般6周。【注意事项】

1.不良反应少见,少数病人出现皮疹样反应,应建议停药。

2.对本品过敏者、神经节苷脂积累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禁用。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克林澳)【药理作用】腺苷是极其重要的内源性神经保护因子,克林澳能调节腺苷的代谢,从而增强腺苷的内源保护效应;能使脑血管、冠状血管和外周血管扩张、血管痉挛缓解、阻力下降、血流量增加;改善微循环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对缺血的器官组织有保护作用。【临床应用】脑血管疾病,颅脑创伤、脑手术恢复期、脑外伤后遗症,心血管疾病,眼底血管性疾病、耳蜗前庭功能失调、突发耳聋、耳鸣,糖尿病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外周血管疾病等。【用法用量】每日2~4支,溶于100~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14天为1疗程。【不良反应】偶有头痛、肠道轻微反应,其他有皮疹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国外报道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3%。【注意事项】脑出血急性期、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大脑功能改善(脑细胞赋活)类药

该药物有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大脑功能恢复、促进苏醒、激活、保护、修复脑细胞;改善记忆障碍、改善病人认知作用;治疗老年性精神错乱等。

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药理作用】核苷衍生物、能促进磷脂酰胆碱的生物合成,改善组织代谢、促进大脑功能恢复,促进苏醒。【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手术及脑血栓、脑卒中后遗症、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及各种器质性脑病,又有促使意识清楚、改善偏瘫、肌强直、智力障碍及情绪不稳等症状的作用。【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每日200~600mg,加于5%~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缓慢滴注,5~10次为1个疗程,间隔10~14日可重复疗程;肌内注射,每次200~600mg,每日1次。与ATP合用,可增强疗效。【不良反应】偶可引起失眠、头痛、恶心、发热、一过性头痛、药疹、神经障碍、排尿困难、眼科不良反应、急性肺及过敏性休克等。【注意事项】脑内出血急性期和严重肝损伤时,不宜用大剂量(单剂500mg以上)。输液过快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和呼吸加速。

吡拉西坦(吡乙酰胺、酰胺吡酮、脑复康)【药理作用】α-氨基丁酸的衍生物,促进思维记忆药,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激活、保护、修复脑细胞。【临床应用】用于改善脑功能,无镇静、抗胆碱、抗组胺作用。【用法用量】口服,每次0.8~1.6g,每日3次,6周为1个疗程,静注或静滴,每日1次,每次4~8g,老年人用量酌减,静滴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有口干、失眠、易激动、荨麻疹、恶心、呕吐、厌食等;偶致肝功能损害。【注意事项】

1.锥体外系疾病,享延舞蹈病患者禁用。

2.孕妇、新生儿、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3.与华法林合用应减少后者用量以防出血。

茴拉西坦(阿尼西坦、三乐喜)【药理作用】新一代α-内酰胺类合成促智药,能改善记忆障碍,对抗缺氧引起的记忆减退。【临床应用】用于中老年记忆减退和脑血管病后遗症的精神行为障碍。【用法用量】口服,每次0.2g,每日3次,疗程1~2个月,每日最大量不超过1.8g。【不良反应】偶有口干、嗑睡、焦虑不安和胃肠道反应。【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甲氯芬酯(氯酯醒,遗尿丁)【药理作用】精神兴奋药,促进脑细胞中氧化还原代谢,增加对糖的利用。【临床应用】用于外伤性昏迷、新生儿缺氧症、儿童遗尿症、老年性精神错乱、儿童精神迟钝和酒精中毒等。【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100~200mg,儿童每次50~100mg,以灭菌注射用水或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成人每日3次,每次100~250mg,儿童每日2次,每次60~100mg。【不良反应】偶见胃部不适、失眠、困倦、易激惹;注射时偶有血管痛、血压波动等。【注意事项】长期失眠、易激动的患者及锥体外系疾病患者禁用。高血压患者慎用。

利斯的明(卡巴拉汀、文斯能)【药理作用】本品对脑的海马和皮质区有高度选择性,增加脑中释放胆碱能的神经元的功能,从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认知作用和综合能力。【临床应用】适用于治疗轻、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用法用量】开始早晚各服1.5mg以后(至少2周)可增至每次3mg,每日2次,以后再增至每次4.5mg,每日2次,最大剂量为每次6mg,每日2次。【不良反应】可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头痛、眩晕和虚弱。【注意事项】

1.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2.病窦综合征、重度心律不齐、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呼吸系统疾病、尿路梗阻、癫痫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3.与肌松剂、抗胆碱药有拮抗作用;与拟胆碱药有协同作用。

石杉碱甲(双益平、哈伯因)【药理作用】本品是一可逆的乙酰胆碱酶抑制剂,易通过血脑屏障,可明显提高脑内乙酰胆碱水平。【临床应用】适用于良性记忆障碍,对痴呆患者和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记忆障碍也有作用。【用法用量】口服,每日0.1mg,分2次给药,疗程1~2个月或遵医嘱。每日剂量不超过0.45mg。【不良反应】一般无严重不良反应,过量可见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注意事项】癫痫、肾功能不全、机械性肠梗阻、尿路梗阻、心绞痛、心动过缓及支气管哮喘者禁用。

二氢麦角碱(喜得镇、海特琴、安得静、氢麦毒、甲磺酰双氢麦角毒)【药理作用】能扩张脑血管,抑制ATP酶和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改善葡萄糖利用,使神经元能量增加;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DA)和5-HT受体,改善神经传递功能。【临床应用】用于老年人退化性脑循环障碍、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症等,亦用于肢端动脉痉挛症、血管痉挛性偏头痛等。【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2mg,每日3次,饭后即服。舌下含服,每日0.75~2mg,分3~4次服。【不良反应】可见心动过缓、恶心、呕吐、鼻塞、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皮疹、眩晕、面部潮红等;偶见血管痉挛和血栓栓塞,严重者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肾功能减退、患急慢性精神病者及孕妇禁用;严重心动徐缓、低血压患者慎用。服药期间避免高空作业或驾驶机械。不与吩噻嗪类、降压药合用。也不与多巴胺合用。

阿米三嗪/萝巴新(都可喜)【药理作用】阿米三嗪作用于颈动脉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增加动脉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萝巴新提高脑血管功能不全者脑神经元内线粒体呼吸控制率,增加前者的作用强度和维持时间。二者合用增加脑组织氧含量,改善脑功能。【临床应用】用于急、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及其所引起的各种症状。【用法用量】每日1~2片,早晚口服或晚餐后服。【不良反应】偶见恶心、呕吐、头晕、失眠、心悸;长期用药可引起下肢持续针刺感。

常用中成药

1.佛山人参再造片【药物组成】安息香、白豆蔻、白附子、白术、白芷、豹骨、冰片、蕲蛇、全蝎、人工牛黄等57味中药。【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用于脑梗塞,痰瘀阻络型,症见步履艰难,口眼斜,手足痉挛,筋骨疼痛,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片,每日2次。【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2.华佗再造丸【药物组成】冰片、川芎、吴茱萸等。【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行气止痛。用于脑梗塞,瘀血或痰湿闭阻经络型,症见半身不遂,拘挛麻木,口眼斜,言语不清。【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8g,每日2~3次;重症1次8~16g;或遵医嘱。【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3.脑安胶囊【药物组成】冰片、川芎、当归、红花、人参。【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用于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症见急性起病,半身不遂,口舌斜,舌强语謇,偏身麻木,气短乏力,口角流诞,手足肿胀,舌暗或有瘀斑,苔薄白等。【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粒,每日2次,疗程4周,或遵医嘱。【注意事项】出血性脑卒中慎用。

4.脑脉泰胶囊【药物组成】红参、三七、当归、丹参、鸡血藤、红花、银杏叶、山楂、菊花、石决明、制何首乌、石菖蒲、葛根。【功能主治】益气活血,熄风豁痰。用于缺血性脑梗塞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型、风痰瘀血闭阻脉络型,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头晕目眩,偏身麻木,面色白,气短乏力,口角流诞等。也可用于急性期的轻症。【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

5.脑血栓片【药物组成】赤芍、川芎、丹参、当归、红花、羚羊角、牛黄、水蛭、桃仁、土鳖虫。【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醒脑通络,潜阳熄风。用于脑血栓先兆,肝阳上亢型,症见肢体麻木,头晕目眩等和脑血栓形成出现的脑卒中不语,口眼斜,半身不遂等症。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用法用量】口服,每次6片,每日3次。

6.培元通脑胶囊【药物组成】制何首乌、熟地、天冬、龟甲、鹿茸、肉苁蓉、肉桂、赤芍、全蝎、水蛭、地龙、山楂、茯苓、甘草。【功能主治】益肾填精,熄风通络。用于缺血性脑血栓中经络恢复期,肾元亏虚、瘀血阻络型,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语言不清,偏身麻木,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脉弦细。【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不良反应】①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一般不影响继续服药。②有1例服药期间出现嗑睡,乏力,继续服药症状自行缓解。

7.偏瘫复原丸(水蜜丸)【药物组成】川芎、当归、茯苓、桂枝、黄芪、牛膝、人参等。【功能主治】补气活血,祛风化痰。用于脑血栓,气虚血瘀、风痰阻络型,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斜,痰盛气高,言语不清,足胫浮肿,行步艰难,筋骨疼痛,手足拘挛。【用法用量】用温开水或白、黄酒送服,每次6g,每日2次。

8.强力天麻杜仲胶囊【药物组成】川牛膝、当归、生地、羌活、杜仲、附子、藁本、石斛、桑寄生、独活、天麻、玄参、制草乌。【功能主治】散风活血,舒筋止痛。用于脑血栓,风邪阻络型,症见筋脉掣痛,肢体麻木,行走不便,腰腿酸痛,头痛头昏等。【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3粒,每日2次。

9.麝香抗栓胶囊【药物组成】乌梢蛇、红花、麝香、地龙、天麻、全蝎、络石藤、当归、忍冬藤、豨莶草、地黄、黄芪、鸡血藤。【功能主治】通络活血,醒脑散瘀。用于脑血栓,瘀阻清窍、脉络不通型,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清,手足麻痹,头痛目眩,脑血栓。【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

10.参麝活络丸【药物组成】白术、草乌、大黄、胆南星、蕲蛇、两头尖、乌梢蛇、血蝎、麝香、红参等。【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豁痰。用于脑血栓,风痰阻络型,症见半身不遂,风湿痹痛,经络拘挛。【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3次。

11.十香返生丸【药物组成】安息香、冰片、沉香、丁香、广木香、藿香、麝香、苏合香、檀香、朱砂等。【功能主治】开窍化痰,镇静安神。用于脑血栓,痰迷心窍型,症见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牙关紧闭。【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或遵医嘱。【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12.天丹通络胶囊【药物组成】川芎、豨莶草、丹参、水蛭、天麻、槐花、石菖蒲、人工牛黄、黄芪、牛膝。【功能主治】活血通络,熄风化痰。用于脑梗塞急性期,恢复早期,属中经络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偏身麻木,语言謇涩等。【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

13.豨蛭络达胶囊【药物组成】豨莶草、水蛭、姜半夏、秦艽、天麻、土鳖虫、三七、川芎、红花、冰片、桃仁、麝香、丹参、人工牛黄、胆南星。【功能主治】化痰活血,熄风通络。用于轻症脑梗塞,中经络急性期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语言不清,偏身麻木,头晕,脉弦滑。【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注意事项】孕妇禁用,产妇慎用。

14.益气活血颗粒【药物组成】黄芪、丹参、牛膝、川芎、土鳖虫、人工牛黄。【功能主治】益气活血,通络化痰。用于缺血性脑梗塞中经络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斜,语言不清,偏身麻木,气短乏力。【用法用量】冲服,每次1袋,每日3次。【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大便偏稀。【注意事项】①孕妇禁用,产妇慎用。②脑出血者禁用。

15.中风回春丸【药物组成】茺蔚子、川牛膝、川芎、丹参、当归、地龙、红花、鸡血藤、僵蚕、金钱白花蛇、络石藤、木瓜、全蝎、忍冬藤、伸筋草、桃仁、土鳖虫、威灵仙、蜈蚣。【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用于脑血栓,瘀阻筋脉型,症见偏瘫,口眼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等症。【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或遵医嘱。

常用中药注射剂

1.川芎嗪注射液【药物组成】川芎提取物。【药理作用】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脑血流的作用。【临床应用】用于脑供血不全、脑栓塞、脉管炎、冠心病、心绞痛等。【用法用量】肌注,每次40~50mg,每天1~2次,缓慢推注,15天为1个疗程。静滴,每日50~100mg,稀释于250~500mL静脉注射液中缓慢滴注,15天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口服偶有胃部不适、口干、嗜睡等。【注意事项】有脑出血及出血倾向者忌用。不宜与碱性液配伍。磷酸盐制剂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2.银杏叶提取物(达纳康、金纳多)【药物组成】银杏叶提取物。【药理作用】具有扩张冠脉血管、脑血管及改善脑功能的作用。【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脑血管痉挛、记忆力减退、老年性痴呆,也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用法用量】静滴,每日35~105mg,分次给药;必要时可1次87.5mg,每日2次。【不良反应】肌注或静滴时可能出现皮肤反应或刺激现象。【注意事项】孕妇及心力衰竭者慎用。

3.银杏达莫注射液(杏丁)【药物组成】银杏叶提取物、双嘧达莫。【药理作用】银杏叶具有扩张冠脉血管、脑血管的作用,改善脑缺血产生的症状和记忆功能;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板聚集。【临床应用】二者合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血栓栓塞性疾病等。【用法用量】每次10~25mg,加入0.9%氯化钠或5%~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不良反应】偶有恶心、呕吐、头晕、皮肤变态反应,罕见心绞痛加重,一旦停药,症状立即消失。【注意事项】孕妇、出血性疾病急性期患者慎用。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同用易引起出血倾向。

4.灯盏花素注射液【药物组成】灯盏花素提取物。【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脑血栓后遗症,亦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每次5mg,每日2次;静脉滴注,每次10~20mg,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液体稀释后使用,每日1次。【注意事项】脑出血急性期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使用本品后,偶见全身发痒,胸闷乏力、皮疹、心悸等现象。

5.清开灵注射液【药物组成】板蓝根、胆酸、黄芩、金银花、水牛角、珍珠母、栀子、猪去氧胆酸。【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用于热病神昏,脑卒中偏瘫,神志不清,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乙型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热,以及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每日2~4mL;重症患者静脉滴注,每日20~40mL,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或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稀释后使用。【注意事项】①有表证恶寒发热者慎用。②本品如产生沉淀或变浑浊时不得使用。如经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后,出现浑浊亦不得使用。

6.舒血宁注射液【药物组成】银杏叶提取物。【功能主治】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静脉滴注,每日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500mL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

7.血塞通注射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