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琴医学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07:04:43

点击下载

作者:赵绍琴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赵绍琴医学全集

赵绍琴医学全集试读:

前言

2001年1月30日,一代名医赵绍琴先生乘鹤西去。先生走了,却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先生的著作,永置案头,是揭开临床疑难的钥匙;先生的医术,日用而日新,有桴鼓相应之效验。先生的谆谆教诲,教我在中医的大道上前行,不敢有丝毫的怠惰;先生的音容笑貌,常常在冥冥中显现,依然是人民健康的守护神。

先生的在京弟子每于年初相聚,缅怀恩师,商讨如何将先生学术发扬广大,其议题之一就是为先生编纂医学全集。2008年,赵绍琴名家研究室成立,将《赵绍琴医学全集》的整理、汇编、出版列为重要工作,交由曾经出版《赵绍琴内科学》的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赵绍琴医学全集》收录了先生的8部著作:《

温病纵横

》、《温病浅谈》、《文魁脉学》、《赵文魁医案选》、《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赵绍琴临证400法》、《赵绍琴内科学》和《赵绍琴温病讲座》。这8部著作除《温病讲座》外,全部是先生生前亲自审定的。《温病讲座》则是根据先生的讲课录音整理,皆为先生原著。《赵绍琴医学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全面反映了先生的独特学术思想和宝贵的临床经验。概括起来,可分为三部分:中医内科学、中医温病学、中医脉学和医案。这三部分内容构成了赵绍琴特色医学,或者更确切讲,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独特的赵绍琴医学体系。

中医内科学部分包括《赵绍琴临证400法》(以下简称《400法》)和《赵绍琴内科学》(以下简称《内科学》)。《400法》成书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十年动乱中,当时先生被造反派关入牛棚,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秘密写就,将家传师授的治病秘诀和数十年的临床心得浓缩于此书,以内科病证为主,兼及妇儿及温病,共得治法近400,故名。本欲传之于子女,肺腑之言,字字珠玑。依法用之,无有不验。是书于1982年2月在北京中医学院内部印行。199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内科学》成书于上世纪80年代,先生为其所指导的研究生亲自讲授内科临床病证的辨证论治,由研究生根据录音整理,最终由先生审定。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内科证治,分45节论述了60余种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每一病证之下,均附先生的临床治验数例,以资验证。下篇为医论选粹,是先生公开发表的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论文13篇,反映了先生在中医学术理论方面的创新成果。《400法》和《内科学》是姊妹篇,前者贵于精,后者长于博,合而观之,先生内科学之精华一览无余矣。

先生是著名中医温病学家,《全集》收录先生温病学著作3部:《温病纵横》、《温病浅谈》和《温病讲座》。《温病纵横》成书于198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将中医温病划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格局,以卫气营血辨证统领温热病,以三焦辨证统领湿热病,一横一纵,总览无余,既提纲挈领,又分析入微,读之如醍醐灌顶,有豁然开朗之感。所附先生临床治验和温病学论文更为本书锦上添花。《温病浅谈》系1984年先生应《中国农村医学》编辑部之约,为提高农村基层医务人员诊治中医温病的水平而作,以讲座的形式分10期在《中国农村医学》杂志连载。其特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切于实用。后于1986年经先生增补“温病治验提要”后结集出版。《赵绍琴温病讲座》原为1986年先生为北京中医学院研究生所作的温病学讲座,是先生鼎力之作“温病治验提要”的详解版,共分11讲,声情并茂,酣畅淋漓,极富感染力,其录像在网上流传已久。2008年根据先生讲座录像资料整理为文字版,保留了讲座口语化的风格,由学苑出版社出版,配光盘发行。

先生之脉学得自家传。先生祖上三世为清宫御医,脉学为宫廷医学之绝学,以脉论病,岂容差池!其父文魁公职司清末太医院院使,于脉学尤精,著有《脉学》遗稿一部,向为家藏秘籍,从不轻易示人。1988年先生将其整理为《文魁脉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文魁脉学》特色鲜明,尤其重视脉象和病机的内在联系。所提出的诊脉八纲(浮、沉、迟、数、虚、实、气、血)具有病机概括的意义。四部诊脉法(浮、中、按、沉)以应卫气营血,区分表象和本质,也是着眼于病机分析。至于全书840余条复合脉象(相兼脉)的条分缕析,一一和病机、治法相联系,使人面对繁复的脉象竟有脚踏实地之感。《文魁脉学》的后半部分是文魁脉案,选录文魁公临床治验,皆以脉论病论治者,可为其脉论之印证。《全集》收录先生医案著作2部。其一《赵文魁医案选》,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本书精选文魁公宫内、宫外脉案若干,其中端康皇贵妃等宫内脉案取材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的清宫太医院脉案底簿,十分珍贵。另收录先生临床脉案若干,读者从中可觅得其家学渊源。其二《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精选先生临床治验,系我和杨连柱君跟师临床学习10年间所集,悉经先生审定,1996年1月由学苑出版社出版。脉学之与脉案,如体用之不可分,自当合看而互参。

关于《赵绍琴医学全集》的编纂,有几点说明如下。

1. 根据惯例,收入《全集》的8本著作按其出版时间的先后排序,意在反映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自然过程。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对各原著的序言、编写说明、内容提要和参加编写人员等均予保持原貌。

2. 《温病浅谈》原著书末附有舌象彩图,对应于正文中的舌诊部分。由于部分彩图失真,反不利于读者对舌象的正确认识,故予删除,敬请见谅。

3. 《赵绍琴温病讲座》是根据先生讲课的音像资料整理,于2008年6月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并配发光盘。这次全集只收录了该书的文字部分,不配光盘。感谢学苑出版社,同意使用其版权期内的出版物。

4. 对原书中的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假借字一律径改为通用的规范简化汉字,诸如“诸脉幅幅然”径改为“诸脉然”,“舟辑之药”径改为“舟楫之药”;“”径改为“蜂”;“霍香”径改为“藿香”;“磁罐”径改为“瓷罐”;“等分”径改为“等份”;“桂元”径改为“桂圆”等,此类径改不做说明。

5. 对中药名称统一进行规范化处理,如“真珠”改为“珍珠”;“鼠粘子”改为“鼠黏子”;“白藓皮”改为“白鲜皮”;“白叩仁米”改为“白蔻仁米”;“荜菝”改为“荜茇”。对原书中出现的冷僻药名在其后加括号注明正名或通俗易知的名称,如“通天草”,加注学名(水葱);“蝌苨虫”,加注(蝌蚪)等。

6. 由于原著成书时间较早,医案中记录的西医检验多采用旧制单位,为方便读者理解,我们以国际通用单位作等量换算,在原数据后加括号标注。如“白细胞4500/mm3”改为“白细胞4500/mm3(4.5×109/L)”,“血红蛋白11.3g”改为“血红蛋白11.3g(113g/L)”,“血糖127mg/dl”改为“血糖127mg/dl(7.05mmol/L)”。

7. 对于行文体例中缺失的部分,据上下文意增补后予以说明。如180页,“气分8”下文据上下文意缺治法,故增补“治法:通腑泄热,兼以滋阴”,并于当页以脚注注明;763页,“肝气郁结”下文据上下文意缺治法,故增补“治法:疏肝健脾”,并于当页以脚注注明。

8. 对于“初诊”的标示:分册如《温病纵横》所收录的医案大多数为复诊医案,但原书中的许多复诊医案的首诊未作“初诊”标示,而直接出现“二诊”、“三诊”字样,为了使前后文格式保持一致,在首诊的日期后增加了“初诊”二字,以求层次更加清晰。

感谢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颜正华先生为《全集》题写书名。

感谢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思华教授为《全集》撰写序言。

感谢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程莘农教授、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龙致贤教授为《全集》的出版题词志贺。

感谢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章健副总编和中医学图书事业部赵晶主任,为《全集》的编辑出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感谢那些曾经参与和关注赵绍琴各时期著作整理编纂出版工作的老师、同学、同道,感谢他们为赵绍琴各个时期著作出版所作的贡献。

感谢一直关心关注《全集》出版的中医同道、中医学子和中医爱好者,你们的期待和支持是《全集》出版的动力。

感谢一直欣赏、热爱和关注赵绍琴医学经验和赵绍琴医学体系的传承和发展的中医同道、中医学子和中医爱好者,《全集》是赵绍琴先生奉献给你们的珍贵礼物。《赵绍琴医学全集》即将付梓,我内心百感交集。《赵绍琴医学全集》的出版传世足以了吾心愿,亦以慰藉先生的在天之灵。然先生宝贵的医学经验和独特的医学体系的传承和发展,乃至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等后学者如先生般为之倾注毕生的心血、热忱和精力,如先生般安于清贫、孜孜不倦地在中医学广阔的天地里探索、追求、创新。

永远怀念恩师赵绍琴先生!彭建中赵绍琴弟子、学术继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2011年8月15日温病纵横

凡例

一、本书将温病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型,以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热病的辨证纲领,以三焦辨证作为湿热病的辨证纲领,分别论述其证治。卫气营血辨证从横的方面标明了温热病由浅入深的传变层次;三焦辨证从纵的方面概括了湿热病由上至下的传变途径。因而,本书命名为《温病纵横》。

二、本书分为上、中、下、附四篇。

1. 上篇为总论部分。论述温病的概念、特点;温病与伤寒的关系;温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温病的分类及辨证纲领;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等内容。

2. 中篇为各论部分。第一章论述温病的概念及证候特点,辨证纲领,治疗原则及治疗禁忌,并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领,分别介绍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类证候的证治;第二章论述湿热病的概念及证候特点,辨证纲领,转归,治疗原则及治疗禁忌,并以三焦辨证为纲领,分别介绍上焦、中焦、下焦三类证候的证治。在每一证型后,尽可能选录古代文献加以印证,并附以按语,以利读者理解原文。中篇所选录文献资料,以《温病条辨》一书为主。

我们还在某些证型后面选录了一些相关的治验医案及名老中医经验,以供读者参考。所选医案,除署名者外,均为赵绍琴医案。

3. 下篇为名篇选按部分。从《温热经纬》一书中全文选入的有《叶香岩外感温热篇》、《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薛生白湿热病篇》三篇温病学重要文献,分条加以按语。

4. 附篇为赵绍琴温病论文选,选录了三篇有关温病学的专题论文,以供读者阅读古代文献及临床参考。

三、本书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大部分来源于《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时病论》、《重订通俗伤寒论》等几部温病学主要著作。凡引录原文,悉注明出处,以便读者查阅。

四、本书所选方剂,尽量选用众所周知的常用方。每方之后皆注明来源。因书中方剂皆引自古代文献,为保持原貌,剂量一律沿用旧制,临床使用时可根据比例换算为公制。某些方剂原书未注明剂量,我们根据临床用量代为补入,凡此类方剂,皆于方后加注说明。验案中的方剂剂量,一律采用公制,为求得统一,某些验案中原方是用旧制者,亦一律换算成公制。

五、书中某些方剂,临床应用时,宜根据病情,适当加减药味,我们谨将个人临床经验,附于其方论中,以供读者参考。

书中所引用之古代文献,我们认为某些地方有舛讹不实之处,谨就个人体会在按语中加以说明。上篇 总论第一章 概说一、温病和温病学的概念

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或湿热邪气所引起的,以急性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多种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多种急性传染病)。还有某些急性热病,如中暑等,虽非感染性疾病,但因其具有温病的特征,也属于温病的范畴。

温病学就是专门研究温病的病因、病理、发展变化规律及辨证施治的一门学科,它对多种急性热病的辨证施治,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二、温病的特点

温病虽然包括多种证候,其临床表现亦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概括起来可分为四个方面。

1. 因外感温热或湿热邪气而发病 温病是外感性疾病,其病种虽多,但总起来说,病因不外温热邪气或湿热邪气两类。

2. 具有特殊的临床表现 温病是外感热性病,具有不同于其他疾病的特殊临床表现。概括起来说,温热病主要表现为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等特点;湿热病多表现为身热不扬、气机阻滞、水液代谢失常、脾胃运化功能障碍、病势缠绵难愈等特点。

3.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 温病与内伤杂病不同,其发病多与季节密切相关。如:春季气候温暖,易发生温热病,而雨湿季节则往往多发湿热病。因为温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所以又有“时令病”之称。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气候特点及自然环境不同,因而对某些温病的发生有直接影响。如:湿热病多发于江南水乡,而西北高原干旱地区则较少。

4. 大多具有传染性 温病是外感时令之邪为患,邪气自口鼻而入,侵袭人体。一人受病之后,可以通过呼吸或接触,再由口鼻传染他人。某些温病,如温疫等,甚至可以造成大面积流行。三、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温病与伤寒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外感热性病。因其性质不同,所以临床证候和治疗原则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因其均属外感病范畴,所以二者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伤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谓“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性病的统称,其中也包括了温病,如《素问·热论篇》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种说法,是把所有外感热性病皆划入伤寒的范畴,其“伤寒”一词,即指广义伤寒。所谓“狭义伤寒”,是专指外感风寒邪气所引起的疾病,它与外感温热或湿热邪气所引起的温病是性质不同的两类外感病。《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伤寒有五”的伤寒,是指广义伤寒,它既包括了外感风寒邪气所引起的中风、伤寒;也包括了外感温热或湿热邪气所引起的湿温、热病、温病。而五种之一的伤寒,又是专指外感风寒邪气所引起的狭义伤寒,是外感热性病中的一个种类,它与温病虽同属广义伤寒的范畴,但二者性质不同。总体来说,温病可以统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之内,而它与狭义伤寒又是外感病中性质不同的两大类别。

在东汉以前,祖国医学对外感病的研究,侧重于伤寒方面。特别是东汉末年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确立了伤寒病的辨证施治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以研究伤寒病为主的伤寒学派。而在这一时期,对温病的论述却较少。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求和研究,祖国医学对温病的认识日渐深刻。特别是明、清时期,经过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的努力,确立了温病的辨证施治体系,形成了与伤寒学派相辅相成的温病学派。从而,使祖国医学对外感热性病的认识更臻全面、完善。

我们研究温病学的目的,就是要探讨温病的病因、病理、发展变化规律及辨证施治原则。因此,首先要了解温病与伤寒这两类性质不同的外感病之间的异同,只有掌握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才能更好地掌握温病学的内容。

温病和伤寒都是因外感自然界的邪气干扰了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导致人体动态平衡的破坏而发生的外感热性病。温病和伤寒因感受的邪气性质不同,对人体的损害各有不同,所以温病和伤寒在不同阶段的病机及临床症状又有不同,其治疗方法亦因之不同。如温病初起,是风热邪气从口鼻而入,首先侵袭手太阴肺经,导致肺失宣降,卫外失司,临床症状是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咽红或痛或肿、口微渴、舌边尖红、脉不缓不紧而浮数等肺卫证候,治用辛凉清解方法,以疏风清热;而伤寒初起,是风寒邪气从皮毛而入,侵袭足太阳膀胱经,病因是寒邪束表,表阳被郁,故临床见证是恶寒重、发热轻,头痛、一身关节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润,脉浮紧等表寒证,治疗必须用辛温发汗法以解除肌表之寒邪。

温病是风热温邪从口鼻而入;伤寒是风寒侵袭足太阳膀胱经。温病是热邪故治用辛凉清解,而伤寒是风寒束表,当用辛温解表法,以解除表闭而要汗出。温病是温热邪气直入于里,所以它的特点是传变快、变化多、伤阴分而易出现痉厥神昏或吐衄、发斑等危重证候。伤寒乃是寒邪从表化热入里,因其有寒邪化热之过程,故传变较温病为慢,正如叶天士所说:“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

温病和伤寒因均属外感性疾病,所以二者在发病初起和发展过程中在某一阶段中可能有近似之处,因为温病是热邪从口鼻而入,未侵皮表,故以咽红、咳嗽、口渴、脉数为主,而伤寒是寒邪束表,表气闭郁,故以恶寒、体痛、脉紧为主。虽然全是外邪侵袭,都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一定注意本质的区别及发展的不同。第二章 温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一、温病的病因

温病是外感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与人体防御机能正常与否及外界致病因素有关。

人体的防御机能,取决于人体的正气,它是温病发生与否的内在决定因素。在人体正气充盛时,对外界致病因素有充足的抵抗力,因此,温病就不容易发生,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人体正气不足,或致病因素过于强盛,超过了人体的防御能力,则易导致温病的发生,正如《素问·评热病论篇》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温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发病与四时气候特点密切相关。引起温病发生的外界致病因素,一般认为有六淫、温毒、疫疠等邪气。

四时气候特点虽然各不相同,六淫邪气的性质也各自有异,但其侵犯人体,皆可从阳化热,而导致温病的发生。一般说来,温病的病因可以分为五种。

1. 风热邪气 风性主动,无处不到,四季皆有,六淫邪气致病,往往以风邪为先导。且风为春季主气,风邪为患多见于春季,春为四季之首,故古人称“风为百病之长”。风邪犯人,可以从阳化热而为风热邪气,亦可风与热相合而同时致病,导致风温病。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感受风热邪气而发生温病,往往先伤及肺卫,初起多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脉浮数等临床表现。风性善行数变,因此,风热为患往往变化迅速,很容易由肺卫内陷心包,而出现神昏、痉厥等重证。

2. 暑热邪气 暑为热极,乃夏季之主气,暑邪为患见于夏季,发生暑温病。

暑为阳邪,其性开泄升散。暑热邪气为患,多发病急骤,初起即见高热、汗出、口渴、脉洪大等热盛证候。进而每易消耗津液,甚则损及肝血肾精,而致亡阴失水之重证。暑邪易耗气伤津,暑热为患又易导致气津两伤,甚至成虚脱重证。

夏季不仅气候炎热,且雨水较多,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间,人身之所触,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故暑邪为患,又往往挟有湿浊,每易导致湿热病。

3. 湿热邪气 湿为长夏之主气。夏末秋初,雨水较多,气候炎热,自然界湿热弥漫,此时人体最易感受湿热邪气而发生湿热病。

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与热合,如油入面,热蕴湿中,湿遏热伏,难解难分。故湿热病初起,往往以湿邪为患之特点更为突出,常见身热不扬,舌苔白腻,脉濡等临床表现。

湿性重浊黏滞,阻滞气机,易困脾胃。因而,湿热病过程中,多见头身困重,神志呆滞,胸脘痞闷,纳呆不饥,大便溏泄等临床表现,且病程长而缠绵难愈。

4. 燥热邪气 燥为秋之主气。早秋季节,久晴无雨,骄阳曝热,温度较高,气候干燥,人体易感受燥热邪气而为患,是为“温燥”,属温病范畴。而深秋季节,西风萧瑟,天气清凉,人体易感受凉燥邪气而发病,是为“凉燥”,其证与伤寒相类,不属温病范畴。

燥邪易伤津液,温燥邪气伤人,多先侵袭于肺,消耗肺津,而出现口、鼻、咽喉干燥,皮肤干燥,干咳无痰,小便短少,舌苔干燥等津液损伤之临床表现。

5. 伏寒化温 寒为冬季主气,本非温病的直接原因。但有些春季发生的温病,初起并无明显表证,而是开始即见里热证。古代有些医学家认为,此乃冬季感受寒邪,潜伏于体内,郁而化热,遇春季天气温暖之时,伏热外发,或为时令之邪所诱,里热自内外发,而成温病,此即“伏气温病”学说。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即指此而言。

温病的病因虽可分为以上五种,但就其性质来讲,不外温热邪气和湿热邪气两类。风热、暑热、燥热、伏寒化温属于温热邪气类,湿热、暑湿属于湿热邪气类。

此外,温毒和疫疠邪气亦可导致温病的发生。温毒乃温热毒邪,其发病和一般温病相比,具有局部红、肿、热、痛之特点,并具有传染性。然究其邪气性质,亦多属温热邪气范畴。

疫疠之邪致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往往造成大面积流行,病情较一般温病严重。然论其性质,亦不外温热邪气和湿热邪气两类。属温热邪气者,称为“暑燥疫”;属湿热邪气者,称为“湿热疫”。

古代医学家对于温病病因的认识,是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对各种温病所产生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归纳,通过分析而推求出致病因素的,这种通过分析证候来探求病因的方法,称为“辨证求因”。从今天的水平来看,温病是多种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多种传染病)的总称,其发病大多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古代医学家还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病原微生物,因而,对温病的病因,从六淫致病的角度去认识,并在此前提下,发展成为一套完整、严密的辨证施治体系。直到今天,它仍然有效地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实践,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温病的病机

温病的病机,总起来说,是致病因素侵袭人体,破坏了人体的动态平衡,导致脏腑功能障碍,气血阴阳失调,而使人体发生病理性的改变。由于致病因素有别,人体体质有差,侵袭人体后所造成的损伤各异。根据其临床表现,温病又可分为多种证候,每一证候的病机,将在本书“中篇·各论”中分别详述。三、温病的治法

由于温病的病因不同,所导致的临床证候有异,在治疗上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温病的治疗,一般可分为:疏卫、清气、通下、祛湿、和解、清营、凉血、开窍、滋阴、熄风、固脱等法。这些内容,将于“中篇·各论”中分别详细介绍。第三章 温病的分类及辨证纲领一、温病的分类

1. 以病名分类 由于四时气候不同,致病因素有别,人的体质各异,各种类型的温病临床表现及发展变化规律也有所差异。古代温病学家把各种温病分别命以不同的名称,作为对温病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这些名称中,有以季节命名的,如:春温、暑温、冬温;有以四时气候特点命名的,如:风温、暑温、湿温;有以季节与四时气候特点结合命名的,如:秋燥;有以发病特点或流行特点命名的,如:温疟、温毒、温疫;也有以邪气潜伏于体内,伏而后发而命名的,如:春温、伏暑。

现将各种常用温病病名的概念分述如下:(1)风温:发生于春季的新感温病。因感受风热邪气所引起,初起见发热、微恶风寒等表证,继而由表入里,深入发展。(2)春温:发生于春季的温病。古人认为其发病是冬季感受寒邪,邪气潜伏于体内,郁而化热,至春季自内外发,或为风热邪气所诱发,初起即以里热证为主,故又称之为“伏气温病”。(3)温热: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之温热病,泛指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冬温等各种温热类疾病。狭义之温热病,即指春温病而言。(4)暑温:夏季(夏至以后)感受暑邪所引起的温病称为暑温。暑为热之极,夏季或炎热酷旱,或湿热熏蒸,故暑温病又可分为暑热病和暑湿病两类。

暑热病,是感受暑热邪气所引起的,以里热证为主的暑温病,属温热病范畴。

暑湿病,是感受暑湿邪气所引起的,以湿热见证为主的暑温病,属湿热病范畴。

另外,夏季因气候炎热,雨水较多,湿热弥漫,所以发生的温病较多,除暑温病外,还有一些其他暑病,择其常见者附列于后。

附:五种常见暑病

1)冒暑(冒咳):夏季偶然感冒暑热或暑湿邪气所引起的病证称为冒暑。其病变部位在肺与皮毛,病情多较轻微,一般仅见发热恶寒,咳嗽,头晕等临床表现。因其常有咳嗽见证,故又称为暑咳。

2)中暑、暑厥:暑热邪气卒中人体,而致突然晕倒,不省人事者,称为中暑。若中暑而又见四肢厥逆者,称为暑厥。

3)暑风(暑痫):暑风与暑痫病名各异,其病则一,是暑热邪气引动肝风,而致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的动风病证。

4)暑瘵:暑热或暑湿邪气侵袭于肺,损伤肺络,而致咯吐痰血或骤然吐衄的病证。因其多发于夏季,状似痨瘵,故名“暑瘵”,然与痨瘵的病因、病机、治法均迥然不同。

5)暑秽:暑湿秽浊之气卒中人体,而致头痛烦躁,甚则神昏,胸脘痞闷的病证,是中暑的另一种类型。(5)湿温:发生于夏秋之交雨湿季节的一种温病,因感受湿热邪气而发病。初起见身热不扬,身重脘痞,苔腻,脉濡等临床表现。发病缓慢,病势缠绵,病程长。(6)伏暑:秋、冬季节发生的一种温病。其临床表现与暑湿病相同,古人认为是暑湿邪气内伏,至秋冬季节自内外发,或为时令之邪所诱发,故称之为“伏气温病”。(7)秋燥:秋季感受燥邪所引起的,以燥伤津液为主证的温病。(8)冬温:冬季发生的温病。冬季气候反常,应寒反温,人体感受风热邪气而发生冬温病,其临床特点与风温病相同,只是因为发生于冬季,而另立冬温之名。(9)温毒:感受温热毒邪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温病。除一般温病见证外,又见局部红、肿、热、痛,如痄腮、大头瘟、烂喉痧等。(10)温疫:感受疫疠邪气所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温病。一般分为暑燥疫和湿热疫两类。《素问遗篇·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可见“疫”是指能互相传染而引起大流行的疾病。“温疫”即指能互相传染,引起大流行的温病。温病与温疫的区别,主要在于传染力的强弱,流行面积的大小。一般说来,温病若在散发或小面积流行的情况下,不称为疫。如发病急剧,传染力强,迅速蔓延而引起大流行的,即称为温疫。(11)温疟:以但热不寒,骨节疼烦,时有呕吐为主症的一种温病。

关于温病的病名,历代温病学家的说法不尽相同,对每一个病名的理解亦不完全一致。因而,就难免有一病数名,或名同而病异的混乱现象,使初学者难于掌握。我们认为,温病的病名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以此作为一种对温病进行分类的方法,也有其一定的意义。但总起来看,名称虽多,就其病变性质而论,不外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别。所以本书对温病的病名,仅就历代传统说法,于本章中作一简要介绍,而在“中篇·各论”对温病分类辨证施治中,则不再作重点论述。

2. 以发病类型分类 温病有初起先见肺卫表证,然后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逐步发展者;亦有初起无明显表证阶段,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开始即以里热证为主者,两者发病类型不同。古代医学家就以此为据,将其分为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两类。(1)新感温病:感而即发的温病称为新感温病。其特点是:感受邪气的当时即发病,初起先见发热,微恶风寒等肺卫表证,继而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地逐步发展。如风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2)伏气温病:伏而后发的温病称为伏气温病。其特点是:感受邪气的当时并不发病,邪气潜伏于体内,这种潜伏于体内的邪气称为“伏邪”,过一段时间后,或伏邪自内外发,或伏邪为时令之邪所诱发,没有明显的表证阶段,初起即以里热证为主。如:“春温”、“伏暑”。有些古代医学家,就是根据春温和伏暑这一特点,把这类温病称为“伏气温病”或“伏邪温病”。至于邪气在人体潜伏的部位,有谓伏于肌肤者;有谓伏于少阴者;有谓伏于膜原者,说法不一,但总起来说,都认为是邪伏于里,自内外发。

对于伏气温病学说,近代温病学者看法颇有分歧,有人赞同,亦有人反对此论,认为不存在伏邪。我们认为:以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两种学说,作为对温病发病类型的一种分类方法,亦未尝不可。但从临床实践来看,不论新感温病,还是伏气温病,均须按照温病的辨证纲领辨证施治,而不必拘泥于两种学说的理论之争。

3. 以病变的性质分类 温病的名称虽多,发病类型虽有不同,然从其致病因素及临床特点来看,其病变的性质不外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因感受温热邪气而发病,具有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等特点的称为温热病;因感受湿热邪气而发病,具有身热不扬、气机阻滞、水液代谢失常、脾胃运化功能障碍、病势缠绵难愈等特点的称为湿热病。

若把以病变的性质分类和以病名分类两种分类方法结合起来看,属温热病的有风温、春温、暑温(暑热病)、秋燥、冬温、温毒、温疫(暑燥疫)、温疟;属湿热病的有湿温、暑温(暑湿病)、伏暑、温疫(湿热疫)。

若把以病变的性质分类和以发病类型分类两种分类方法结合起来看,新感温病中属温热病者有风温、暑温(暑热病)、秋燥、冬温、温毒、温疫(暑燥疫);属湿热病者有:湿温、暑温(暑湿病)、温疫(湿热疫)。伏气温病中之春温、温疟属温热病;伏暑属湿热病。

为使学者便于掌握,兹将温病三种分类方法的相互关系归纳如下表,以供参考。

从表中可以看出,温病的三种分类方法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认为,这三者中,以病变性质分类的方法,最能概括温病的全貌,并能充分地体现出温病的临床特点,而且便于掌握其辨证施治规律。因此,本书在“中篇·各论”中采用以病变性质分类的方法,把温病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类,分别论述其辨证施治。二、温病的辨证纲领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突破历来按照《伤寒论》的六经分证纲领以六经论外感病的框框,根据温病的发展变化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开温病辨证施治之先河,为温病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卫气营血辨证把温病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它不仅是温病发展过程中四类不同证候的概括,并且标明了温病由浅入深的传变层次,揭示了温病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清代又一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创立了三焦辨证,为温病的辨证施治开拓了更广泛的途径,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丰富了温病学说的内容。三焦辨证把温病对人体脏腑的侵害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位。它不仅是温病发展过程中三类不同证候的概括,并且标明了温病发展过程中脏腑传变的一般规律。

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祖国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一经问世,即被广泛采用,直至今天,仍有效地指导着温病的辨证施治。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叶天士对卫气营血辨证的论述过于简略。而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一书中,又以三焦辨证为纲,以病名为目,把卫气营血辨证穿插在三焦辨证之中,这就使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及病名三者混在一起,纵横交织,错综复杂,反使初学者不易掌握。

我们认为,温病从病变的性质来分,可划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类。卫气营血辨证能够深刻地揭示温热病的发展变化规律,并有效地指导其临床辨证施治;而三焦辨证则能深刻地揭示湿热病的发展变化规律,并有效地指导其临床辨证施治。因此,我们主张:以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热病的辨证纲领,而以三焦辨证作为湿热病的辨证纲领。

卫气营血辨证从横的方面标明了温热病由浅入深的传变层次;三焦辨证从纵的方面标明了湿热病由上至下的传变途径。关于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详细内容,我们将在“中篇·各论”中详述。第四章 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温病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在同外感热病作斗争的临床实践中,经过千百年的漫长历程,无数人的不断努力,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一、《黄帝内经》和《难经》对温病的认识《黄帝内经》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古典医学巨著,其中已有关于温病的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素问·热论篇》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气乃大温,草木乃荣,民乃疠,温病乃作”。《素问·刺志论篇》说:“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等等。

在和《内经》同时代而稍晚的古典医籍《难经》中,也有关于温病的记载。如《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从《黄帝内经》和《难经》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对温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某些病名已有所认识,但对其辨证施治,却还没有专门论述。二、《伤寒杂病论》对温病的认识《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机(字仲景,南阳郡涅阳人,生于公元150~219年间)的著作。它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重要临床医学著作。由于当时战乱频仍,原书已佚,经后世医学家整理、编次而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刊行于世。在这两部书中,也有关于温病的记载。如《伤寒论》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金匮要略方论·痉湿病脉证第二》说:“太阳中热者,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等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一些方剂如: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三承气汤、白头翁汤等,亦被后世治疗温病所广泛采用,对温病治疗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这两部书中,对温病的辨证施治,毕竟还没有作出系统的论述。因为《伤寒论》是论述外感病的第一部专著,对后世影响极大,所以一些医学家认为,《伤寒论》中也概括了温病学的内容,在温病的治疗上,也承袭《伤寒论》的方法。这样就束缚了温病学说的发展,使温病学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不能脱离《伤寒论》的框框而独自形成体系。三、晋、唐时期对温病的认识

1. 晋代王熙(叔和) 王叔和在《伤寒论序例》中把温病分为两种。他认为,一种温病是冬时感寒藏于肌肤,至春为温病,至夏为暑病。这种寒邪内伏,至春、夏自内外发而成伏气温病的观点,对《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说法作了进一步说明;另一种温病是病中更感异气,转为温病。

此外,王叔和又首创“时行”之说。他说:“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每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他这种说法,对后世关于疫病的认识有一定的影响。

2. 隋代巢元方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把温病分为三十四候,对其病因、病机均有论述,并指出了温病有“转相染易”的流行特点。这些论述对后世温病学家有一定启发。

3. 唐代孙思邈和王焘 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两部书,是祖国医学典籍中,继《伤寒杂病论》之后较为重要的临床医学著作。在这两部书中,收载了一些治疗温病的方剂。如:《备急千金要方》中的葳蕤汤用以滋阴解表,对后世颇有启发。《外台秘要》中的太乙流金散烧烟熏辟温气,黑膏方治疗温毒发斑等,对后世预防与治疗温病都有一定启示。

晋、唐时期对温病的认识及某些治疗方法,散见于一些医学家的著作之中,这一时期温病学的发展是缓慢的。四、金、元时期对温病的认识

金、元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艰苦,疾病广泛流行,这种状况,对医学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此时,一些医学家提出了“古方新病不相能”的主张,打破了自晋、唐以来医学界泥古守旧的局面,推动了祖国医学的发展。这一时期,对温病学有所创见的主要有刘完素、王履等人。

1. 金代刘完素 刘完素,字守真,因生于河间府,后世称之为刘河间,约生于公元1110年间,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直格》等书。他根据当时热性病流行的情况,总结治疗经验,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对火热致病的病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以寒凉药治疗热性病的见解,并运用双解散、凉膈散、天水散(六一散)、黄连解毒汤等方剂治疗热病,发展了祖国医学对温病的认识。这是温病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 元代王履 王履,字安道,江苏昆山县人,约生于公元1332~1391年间,著有《医经溯洄集》一书。他在书中明确地指出了温病与伤寒之不同。他说:“伤寒即发于天令寒冷之时,而寒邪在表,闭其腠理,故非辛温之剂,不足以散之。……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暄热之时,……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

从刘完素、王履的著作中可以看出,金、元时期对温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均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此时用药尚未能完全摆脱辛温发散的框框,如:双解散中仍用麻黄、防风、苍术等药,而且温病学说也还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五、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明、清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统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生活异常贫困,造成了疫病的频繁流行。这就迫使一些医学家寻求相应的治疗方法,使温病学说在广泛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温病学著作不断出现,理论渐趋完善,终于摆脱了《伤寒论》的束缚而形成独立的体系。

1. 明代汪机的“新感温病”说 汪机,字省之,安徽祁门人,世居祁门之石山,人亦称之为汪石山,生于公元1463~1539年间。在汪石山以前,对于温病的发病,都依据《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之说而局限于“伏气温病”的范畴。汪氏首先提出“新感温病”的观点,他说:“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病温者,此特春温之气,可名曰春温,如冬之伤寒,秋之伤湿,夏之中暑相同,此新感之温病也”。他这种对温病发病的认识,对温病学说完整体系的形成有很大贡献。

2. 明代吴有性的“戾气”说 吴有性,字又可,明末江苏姑苏人,崇祯辛巳年(1641年)温疫大流行,遍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省。吴又可在大量临床实践中深入研究当时温疫流行的特点,总结治疗经验,著成《温疫论》一书。

吴又可反对王叔和提出的疫病发生原因是“非其时而有其气”的说法。他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之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他称这种异气为“戾气”。他还指出了温疫的传变途径是“自口鼻而入”,这种观点,突破了外邪伤人皆从皮毛而入的旧框框。他还论述了温疫的传变及治疗问题,组创了方剂达原饮,给温疫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温疫论》是一部出现较早的温病学专著。

3. 清代叶桂的“卫气营血辨证” 叶桂,字香岩,号天士,苏州人,生于公元1666~1746年间。叶氏勤奋好学,虚心求师,十年之内先后从十七位老师学医。他一生从事临床实践,很少著述。现所能见到的叶氏关于温病的论述,据说乃叶氏晚年游洞庭山时,其门人顾景文随于舟中,手录叶氏口授而成章。现所传本出于华岫云、唐大烈二人。唐氏将其收于《吴医汇讲》,并对原文某些字句作了改动,名为《温证论治》。章楠(虚谷)从唐本又将其编入《医门棒喝》,名之为《叶氏温病论》,并对原文做了注释。华氏将其载入《临证指南》,名为《叶天士温热论》。王世雄又从华本将此篇收于《温热经纬》中,改题篇名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两部分,除选录章虚谷等人注释外,王氏本人也加入按语。

叶天士关于温病的论述,篇幅虽然不多,但言简意赅,既精且深,为温病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辨证施治的纲领,是温病学的重要文献。其主要贡献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明确地指出了温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各个不同阶段的治疗原则。(2)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标明了温病由浅入深的传变层次,明确地指出了温病的辨证施治规律。(3)在温病的诊断上,总结前人经验,并大有发展,对望舌、验齿、辨斑疹、白作了详细说明,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创立,把温病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使温病学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4. 清代杨的《伤寒温疫条辨》 杨,字玉衡,又名栗山,四川成都人,生于公元1705年。他对伤寒及温病进行了多年的研究,颇为推崇刘完素和吴又可的见解。他继承前人经验,但又不拘泥于前人之说,而能有所发展。他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成《伤寒温疫条辨》一书。在书中,杨氏详细剖析了伤寒与温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的不同。他指出,温病之所由来,是因“杂气由口鼻入三焦,怫郁内炽”。对于温病的治法,他指出:“若用辛温解表,是为抱薪投火,轻者必重,重者必死。惟用辛凉苦寒,如升降、双解之剂,以开导其里热,里热除而表证自解”。在具体处方用药上,他创立了治疗温病的十五方,其中“轻则清之”八方,“重则泻之”六方,而以升降散为其总方。升降散由白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有宣透风热,清解热毒之功,其余十四个方剂,皆以升降散中药物为主而随证化裁。这十五个方剂,对于治疗温病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颇为后世一些医家所推崇,《伤寒温疫条辨》亦是温病学的宝贵文献之一。

5. 清代吴瑭的“三焦辨证” 吴瑭,字鞠通,江苏淮阴人,生于公元1736~1820年间。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温疫的流行,亲人亦有死于温病者,这就激励了他发愤钻研医学。他看到了吴又可的《温疫论》,认为他“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然而“细察其法,亦不免支离驳杂,大抵功过两不相掩,盖用心良苦,而学术未精也”。于是他“又遍考晋、唐以来诸贤议论”,认为“非不珠璧琳琅,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他对叶天士评价很高,认为他“持论平和,立法精细”,但又指出叶氏也有不足之处:“叶氏吴人,所治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于是吴鞠通下定决心写一部温病学专书。他经过多年努力,“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采取《伤寒论》以条文分证的形式,著成《温病条辨》一书,并于条文之后自加分注,以方、药附于证后,这是一部系统的温病学专著。其主要贡献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提出了“三焦辨证”,它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了风温、湿温、温疫等九种温病的证治,对后世有很大指导意义。(2)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作为三焦温病的治疗原则,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规范。(3)吸取前人经验,归纳出清络、清营、育阴等各种治疗法则,创立了银翘散、桑菊饮、清营汤、大定风珠等方剂,使温病学说在理、法、方、药各方面更加系统和完善。《温病条辨》是一部理、法、方、药系统完整的温病学专书,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为近代温病学者所推崇。但它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把卫气营血辨证穿插到三焦辨证之中,这就使其眉目不清,纷繁复杂,给初学者带来阅读上的困难,是其美中不足之处。

6. 清代其他温病学家及其著作 清代除了叶天士、杨栗山、吴鞠通之外,还有许多医学家在温病学方面有所著述,其中较为突出的如:陈平伯(祖恭)的《外感温病篇》、薛雪(字生白,自号一瓢)的《湿热病篇》、余霖(师愚)的《疫疹一得》、雷丰(少逸)的《时病论》等著作,都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了温病学说的内容,使温病学说日臻完善、自成体系,有效地指导着温病的辨证施治。

在清代的温病学著作中,特别应当提出的还有王世雄的《温热经纬》一书。王世雄,字孟英,钱塘人,生于公元1809~1890年间。他一生勤奋地研究医学,特别在温病学方面,造诣很高,著有《温热经纬》一书。是书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温病的论述为经,以叶天士、陈平伯、薛生白、余师愚诸家的温病学著作为纬,附以后世温病学家的注释,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加以按语,对其是非曲直详加评析,是一部优秀的温病学文献汇编。

从以上简述中可以看出,祖国医学温病学说是经过无数人的努力,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在同急性热病作斗争的大量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篇 各论第一章 温热病概说

一、温热病的概念及其特点

1. 温热病的概念 温热病是外感四时各种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及津液损伤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

2. 温热病的特点 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二者仅程度轻重不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往往混称。温热为阳邪,传变迅速,且鼓动气血,消灼津液。因此,温热病具有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在温热病的发展过程中,初起多表现为邪犯肺卫,卫外功能失常,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红或痛,口微渴,咳嗽,脉浮数。继之则邪气由表入里,正邪相争,使人体功能活动亢奋,见壮热恶热,汗出而热不退,口渴饮冷,面目红赤,大便燥结,或便脓血,小便短赤,咳痰黄稠,舌苔黄燥,脉数等。如病情进一步发展,邪热深入营血,则可见身热夜甚,烦躁不安,舌质红绛,脉细数,甚至昏迷痉厥,耗血动血,亡阴失水等。温热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对人体威胁严重,在临床中掌握其特点,及时辨证施治是非常重要的。

二、温热病的辨证纲领——卫气营血辨证

1. 卫气营血的生理概念(1)卫:《素问·痹论篇》:“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可见卫气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它游行于人体周身,内而脏腑,外而肌肉皮毛,具有温煦和保卫作用,特别是司腠理、毛孔的开合,抵御外邪的侵袭。因此,可以说“卫”就是人体的抗邪、保卫功能。(2)气:《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可见“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基本物质,它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是全身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反映。因此,可以说“气”就是人体的正气,即脏腑的功能。(3)营:《素问·痹论篇》:“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可见“营”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它来源于水谷精微,运行于经脉之中,通于心,是血液的组成成分。因此,可以说“营”是人体的营养物质,是血中之津液。(4)血:《灵枢·决气》:“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本脏》:“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利,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

可见“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营养物质。血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概括起来说,血统于心,藏于肝,生化于脾,敷布于肺,施泄于肾,循经脉而运行于全身。

综上所述,“卫”是指人体的保卫功能。“气”是指各脏腑的功能。因此可以说卫是气的一部分。“营”和“血”都是行于脉中的营养物质,而营是血中之津液,因此,营是血的一部分。

卫和气属阳,在外;营和血属阴,在内。卫气和营血之间,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既是相互消长的,又是相互转化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