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第七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22:21:30

点击下载

作者:李楠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世界通史(第七卷)

世界通史(第七卷)试读:

世界近代卷

德里烽火

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英国政府收买了大量的印度籍雇佣军为它统治印度效力。这些雇佣军虽然身穿英国军服,但对英国殖民者占领自己的祖国早已是满腹怨恨,他们迫切希望早日把殖民者全部赶走,印度获得真正的独立。不仅士兵有这愿望,印度社会各阶层包括不少封建王公们,对英国殖民者残酷剥削、压榨、肆意凌辱印度人民都含有巨大的愤慨情绪。

1856年,在印度农村中就开始传递烤烧饼,据说这也是反英起义的信号。印度士兵还组织了地下军人委员会,传递荷花,密谋反英活动。德里反英大起义开始主要是在士兵范围内展开的,但它迅速带动了其他社会各界,揿起了印度人民反对殖民统治的高潮。

本来印度雇佣军作为英国殖民者的侵略工具,为英国全面占领印度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英国自从1849年全面统治印度之后,对雇佣军的政策与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如遣散大批印度士兵,减少军饷,取消他们的免税权,命令印度士兵绝对服从英国军官等,他们还强迫印度士兵渡海或者是到伊斯兰教国家作战,使这些士兵丧失了原来的种姓。这些都激起了印度士兵越来越高的不满情绪。双方矛盾一触即发。

1857年,在印度士兵中盛行传说着一种违背民族教规的事情。原来,印度教不许教徒吃牛肉,而伊斯兰教不许吃猪肉,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教规。可是,英国人不管这些信仰,尽管在他们的雇佣军中,有不少人信仰印度教,也有不少人信仰伊斯兰教。可以说,雇佣军是由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组成的,按理英国殖民者应当尊重这两种教徒的信仰,但是他们自恃强大,根本不把这些教规教徒放在眼里,更不关心士兵们的信仰问题。所以,在印度士兵中,早就流传着英国人侮辱印度士兵,拿虔诚的信仰开玩笑的事情,广大印度士兵们是可忍不可忍了。

终于有了导火线,士兵们竞相传说,英国殖民当局新发下来的子弹涂上了牛油和猪油,因为子弹在使用时,必须用嘴咬开后盖,所以这无异是让印度兵吃他们忌讳的东西。这年3月,印度的一个叫曼加尔潘迪的士兵因与英国兵发生争执,打死了三个英国军官,次月,潘迪被公开处死。这两件事情成为德里大起义的导火索。他们约定,在5月31日举行全国性民族大起义。

一个突然事件使起义提前了。5月9日,德里附近密拉特城第三骑兵连的85名印度士兵拒绝使用新发的英国子弹。英国军官把他们统统捆绑在操场上,硬把子弹塞到他们脸上,进行百般侮辱。同时还下达了判刑的命令,立刻把他们押送陆军监狱囚禁。印度士兵再也按捺不住了,当夜送信到德里城中,告诉那里的印度士兵。信中写道:“明后两天内到达德里,请速准备内应。”

第二天是星期天。下午5点,教堂钟声响了,英国军官齐集在基督教堂里静静地做祈祷。只听见“杀!”的一声巨吼,印度士兵冲了进来,把英国军官抓起来杀个干净。他们捣毁了殖民衙署和监狱,救出了被关押的同胞,随即打开了兵工厂和火药库,武装了前来参加起义的群众,一齐向德里进军。临行时,起义者在兵营里点了一把火。熊熊的火焰卷走了英国殖民者苦心经营的堡垒,象征着印度人民必胜的信念。

起义部队经过一个夜晚的急行军,5月11日清晨到达德里城边。英国上校闻讯率军迎战。当两支部队相互接触的时候,密拉特印度士兵看出德里英军士兵都是印度人,立即振臂高呼:“打倒英国统治!”“打倒英国统治!”德里的印度士兵马上响应,他们把枪口转过来,对准英国军官。“砰!”“砰!”英国上校倒毙了,其他英国军官也都倒毙了。两支起义队伍热烈欢呼、拥抱,他们汇成一股汹涌的洪流,直向德里城冲去。

16日,德里全城光复,起义者组织了自己的政府,仍旧把莫卧儿帝国的皇帝充当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全国各地纷纷举行起义,光复了从东海岸加尔各答到西北边境白沙瓦的大片国土。

驻印度的英国总督肯宁坐立不安。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方步,皱着眉头,嘴里不住地轻声喊着“唉!唉!”看来已经到了一筹莫展、焦头烂额的地步了。这里,一个叫肯贝尔的英国将军未等侍卫报告就闯了进来。总督并未责怪他。“我们这着棋走错了,不该让印度人当兵!现在这些‘土兵’一造反,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将军急得直跺脚。

总督不断地抓着头皮。忽然似有所悟地问:“进攻中国的英国皇军现在到了哪里?”“新加坡。”“赶快打电报给他们,命令立刻返航,在加尔各答登陆。”

司令一听总督的这个意见,顿时喜笑颜开地说:“对,叫他们来。还有,驻伊朗的部队也叫他们来,在孟买登陆。两路夹攻印度人!”“好!我立即向伦敦帝国政府请示。”接着,这个阴险的总督又想出了坏点子,派人带重金到阿富汗和尼泊尔去行贿,网罗那里的反动军人,从东北、西北两路向德里进攻。

9月3日,英军进抵德里城下。14日,以50门大炮猛轰德里。“轰隆!”一声,城墙塌陷,英军侵入城内。“给我冲!给我冲!”带头的两个英国将军耀武扬威地高举指挥刀,吆喝侵略军前进。“砰!”“砰!”突然从屋顶上传来了枪声。只听见“啊!”“啊!”几声怪叫,这两个英国将军已经躺在血泊中不动了。“砰!”“砰!”枪弹又从居民住房的窗口飞来,好几个英国兵应声倒地,吓得侵略军一个个胆战心惊。

一支英军跑到清真寺前面。清真寺里冲出上千名穆斯林,个个手持钢刀,挺胸而立,挡住侵略军的去路。英军连忙举枪发射,当场打死200多名穆斯林。但是,当英军正想装添子弹的时候,雪亮的大刀已经向他们的脑袋砍来。一场肉搏战的结果,躺下了几百具英军尸体。

德里起义军顽强地战斗了六天,最后由于粮尽弹绝,被迫撤离。据统计,六天巷战中英军被打死的有将军两人,官兵5000余人。莫卧儿的末代皇帝向英军投降,这个王朝从此灭亡。而印度人民,继续在全国各地进行游击战争,狠狠打击英国侵略军。

由于英国女王发布了保护印度封建主利益的诏书,印度抗英力量有了分化。封建主大部分投降英国,转过来镇压起义军。起义于1859年年底失败。即之而来的是大屠杀,成批的起义英雄牺牲了。然而,他们的革命精神却永远鼓舞着印度人民。

詹西女王葩依

詹西是印度中部的一个小城,19世纪50年代,这里因一个女王的故事而使詹西名闻遐迩,流传青史。

阿克希米葩依,1835年生于印度的贝拿勒斯。在三四岁的时候,她随从父母前往马拉塔最后一个首相巴吉拉奥二世的王府居住,同拉奥二世的养子纳纳萨希布和坦蒂阿托比结成了好朋友。葩依从小精通武艺,7岁就学会了骑马。1852年,她17岁时嫁给了比她年纪大二三倍的詹西王公甘加达尔拉奥,成了詹西王后。

王公死时没有儿子,葩依在王公临死时所生的一个儿子不久之后又死去了,所以,按照当时英国所定的规矩,哪个王公死后,如果没有儿子继承王位,那么就要废除他的领地,收归英殖民者所有。但是葩依已经领养了一个儿子,并已经以养子的监护人的身份行使王权了。

英殖民政府不管这些,强行兼并了詹西。葩依非常气愤,曾当着英国官员的面说:“我决不放弃我的詹西,谁敢占领詹西,决没有好下场。”面对英国人的无理行径,詹西人民也全力支持葩依的要求,并表示愿意和女王一道,与英国殖民者作坚决斗争。

1857年,印度爆发了反英民族大起义,全国上下都与英国侵略者展开了积极的斗争。詹西人民也在女王葩依的领导下参加了起义,配合其他地方的起义军抗击英殖民强盗。6月4日,女王率领詹西起义军占领了军火库,打死了英国在詹西的最高指挥官邓洛普,并最后重新占领了詹西,7月8日,英军投降,女王葩依重登王位。在万众欢腾当中,女王郑重宣布:“世界属于上帝,詹西属于阿克希米葩依!”女王重新执政后,为了配合印度各地的反英斗争,葩依率军南征北战,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的统治者。

1857年9月,英军攻陷德里,起义军遭受重大损失。当英军有了喘息的机会后,便调军队扑向詹西,次年1月,驻印英军总指挥罗斯将军率军来到詹西。勇敢的詹西女王葩依早已率军等候多时了,他们先把粮食运进城中,并在城墙上构筑了工事,架起了大炮,作好了一切准备。

罗斯到达詹西以后,先派军队把詹西城围了起来,接着在城南和城东南修筑炮台,准备攻城。女王葩依看准了时机,一声令下:“开炮!”霎时间,一发发仇恨的炮弹射向英军阵地。英军也急忙发炮还击。虽然英军的大炮比女王的炮威力大,但起义军们个个英勇善战,女王指挥果断,连续两天僵持不下。第三天,英军猛攻南城门,试图集中火力打开南门。女王见状,急忙调转炮位,英军一座炮台不翼而飞。起义军暂时压住了敌人的火力。

战斗在激烈地进行,女王率兵大显身手,使敌人遭到重大伤亡,但因为长时间地进行炮战,起义军也受到不少损失。英军看到起义军南门是个缺口,就重新集中火力猛攻,不久,南门缺口越来越大,詹西马上就要被英国攻破了。这时,女王立即派人去与附近的起义军领袖、她的好友托比联系,请他火速增援。托比得到消息后,立刻发兵詹西,不料途中中了英军埋伏,托比战败,只好收兵。女王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了。英军趁机猛加大火力攻城,女王寡不敌众,率军弃城而走。英军占领了詹西。

女王葩依将军队带出詹西,同托比的部队汇合在一起,进驻到另一个城市瓜辽尔,此时是1858年6月1日。瓜辽尔是印度中部的一个军事重镇,应该说,义军占领瓜辽尔后,对其他地区的起义军也非常有利。但由于德里的莫卧儿王朝已投降英军,各地起义军群龙无首,盲目作战。鉴于这种情况,葩依和托比推举他们的另一位好朋友、当时也是起义军一个重要领导人的萨希布为起义军领袖。同时,还任命其他各部大臣。托比担任起义军司令。

罗斯看到起义军到了瓜辽尔,就立刻率军前来围剿。女王奉命镇守东门,抗击英军。罗斯来到后,命令部队攻城,女王和她的女友曼达尔、卡希纵马战斗。只见女王身穿战衣,手拿钢刀,骑着一匹白色的战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起义军们见女王如此骁勇,信心倍增,士气高昂,多次打退了英军的进攻。

6月18日,一场大决战开始了!英军分几路进攻,合围瓜辽尔。“轰”英军的大炮在猛烈攻城。城墙倒塌了一个大缺口,眼看侵略军就要逼进城了。“跟我来,向英军炮兵阵地进攻!”葩依把佩刀向前一指,起义军的骑兵迅速冲了过去。

英军急忙丢下大炮,纷纷拿起步枪准备顽抗,但来不及了。苑依的白马跃到阵前,只见她手起刀落,一个英军的头颅立刻滚落在地下。起义军与英军展开了肉搏战,英军炮兵被消灭了一大半。“呜——”突然响起了铜号声。英军骑兵从四面八方涌来,很快就包围了起义军。“突围!”葩依在马上高呼。敌人数量太多了,起义军虽然无比英勇,但未能迅速冲出去。只见女王左劈右砍,一个个英军倒在他的战马下。不少英军吓得不敢靠前。“她就是詹西女王葩依,抓住她!”一个英军骑兵军官在狂吼着,他认出了身穿男装的女王。

葩依定睛一看,不觉怒火中烧,拍马向前冲去,大喝一声,挥刀劈去。那英军看到雪亮的钢刀劈来,吓得魂不附体,连忙勒转马头逃跑。葩依奋力赶上,眼看就要追到那个英国骑兵了。不料,这家伙突然狡猾地转过身子,一刀劈在葩依的头上。

这一刀,是从头的右侧劈下,把葩依的右眼都劈掉了。这位女王满脸是血,但是,她依然挺坐在白马背上。只见她双手紧握佩刀,双腿夹住马鞍,纵马一跃,直至英军面前,雪亮的佩刀像闪电一般刺进了英军的胸膛。那英军惨叫一声,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敌人刺死了,女五也从马上摔了下来。这时,一名随身跟从女王的女兵刚巧在女王身边。看到女王翻身落马,她立刻上前去把女王扶进路旁一座小屋中。房主人看到是詹西女王,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她。但是,由于伤势过重,流血过多,女王葩依停止了呼吸。

詹西女王壮烈牺牲。印度起义失败了,然而,印度人民是绝对不会屈服的。他们永远以崇敬的心情怀念着这位女英雄,虽然她只在世界上活了22岁。

古巴英雄马蒂

何塞·马蒂是古巴的民族英雄和独立战争的领袖,为了使祖国得到解放,他积极领导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最后,英勇地牺牲在自己的国土上。

马蒂出生在哈瓦那一个贫穷的家庭里。父亲原是西班牙的农民,曾在驻古巴的炮兵联队中服役。马蒂出生那年退伍后,就在哈瓦那定居。母亲是古巴土生白人。一家八口生活贫困。马蒂幼年时帮助母亲干家务,稍大后就外出找活干。直到12岁,他才进本城的一所小学读书。

马蒂自幼聪颖好学,13岁就开始读莎士比亚的英文剧本《哈姆雷特》,并把它翻译成西班牙文。小学校长是位爱国志士,主张古巴独立。他很欣赏马蒂的文学才能,经常向马蒂讲爱国故事,还带马蒂参加爱国者的聚会。马蒂深受他的影响,立志为祖国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进入中学后,马蒂一边学习,一边在原来上学的小学里担任教师,并当校长的私人秘书,他的爱国思想也日趋成熟。

早在16世纪初,古巴就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9世纪初起,拉丁美洲各国纷纷掀起独立斗争,因此,西班牙殖民者加强了对古巴的控制。1868年10月,古巴东部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发动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古巴独立的武装起义。起义者宣布解放黑人奴隶,并且建立了临时革命政府。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年仅16岁的马蒂,在《自由祖国》刊物上发表了宣传爱国独立思想的诗剧《阿布达拉》。

西班牙殖民当局马上注意到了马蒂这一行动。当年10月,当局在马蒂朋友那里搜出一封马蒂的信,查到几份《自由祖国》,便以“反叛”罪判处他6年徒刑,并强迫他去采石场服苦役。

采石场是个折磨人的地方,在狱吏的鞭笞下,囚犯们终年戴着镣铐,在没膝的河水里捞取石块,再把它背上岸来。一不小心滑脚倒下,或者想稍稍休息一下,立即会遭到毒打。没多久,脚镣磨破了马蒂的双脚,给他终身留下了伤疤。但是,残酷折磨反而磨练了马蒂的意志,使他经受了一次血的考验。

经过家人和朋友们的积极营救,马蒂在服了一年多的苦役后,于1871年被放逐到宗主国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他是个非常好学的人,趁此机会在中央大学选修法学等课程,后来又进入萨拉科萨大学学习。1874年秋,他获得哲学、文学和法学博士学位,那时他才21岁。

马蒂身处异国,时刻关心着祖国的命运,密切注视着正在进行的民族独立战争。他经常说:“祖国在危急的时候,一个人的最大痛苦,莫过于身在远处!”每当他想到拉丁美洲其他国家都已独立时,祖国的不幸命运更使他深深担忧。为此,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决定回到祖国去参加战斗。

1874年底,马蒂回到古巴。但是,殖民当局不准他上岸,他只得前往墨西哥。为了谋生,他在一家杂志当校对同时为当地报刊撰稿,鼓吹古巴独立。不久,他的文章引起了墨西哥当局的注意,马蒂难以在那里存身,便于1877年前往危地马拉。他有丰富的学识,在危地马拉大学等校讲授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德文学,以及拉丁文和历史。直到1878年古巴形势有了变化,他才返回祖国从事革命活动。

马蒂的活动很快引起西班牙殖民当局的注意。次年9月,他计划向起义军输送武器弹药时,当局再一次逮捕了他,并将他放逐到西班牙。敌人的迫害,丝毫动摇不了马蒂为祖国独立而奋斗的坚强意志。他被押送到西班牙不久,就设法逃往法国,1880年初,又来到美国。

马蒂侨居在美国的时间长达15年。他刚刚到纽约,就向当地古巴侨民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指出古巴革命的艰巨任务,号召人们为祖国自由斗争,并且表达了自己的坚强意志:“要使我们停止争取祖国自由和繁荣的不懈努力,除非是南海和北海汇合,除非是兀鹫蛋里孵出蟒蛇!”不久,他被选为纽约古巴侨民爱国团体古巴革命委员会的主席。

在这以前,古巴革命者在国内多次发动武装起义,但是都遭到失败。血的教训使马蒂深深感到,要独立,必须联合全国各阶层人民,掀起全民族的反西班牙战争。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团结国内外一切爱国力量的组织。

1890年初,马蒂协助侨居美国的古巴黑人成立爱国团体同盟会,为未来的古巴革命觉奠定了基础。次年11月,他应佛罗里达州烟草工人的邀请,在坦帕发表演说,号召同胞们“跨上战马,为国而战,捐躯在棕木间树下”。他的演讲,在侨民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尽管烟草工人生活很艰苦,但他们每月为革命献出一天工资,作为革命活动的经费,直到新的独立战争爆发,始终没有间断过。

1892年4月,古巴革命党在纽约正式建立,马蒂被选为党的主席。古巴革命党的建立,标志着古巴革命力量已经团结起来。

古巴革命党建立后,马蒂全力投入武装起义的组织工作。为了组织军事力量,他奔波于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等地筹集资金,购置武器弹药;又亲自到多米尼加共和国会晤爱国将军戈麦斯,请他出任解放军总司令;还同哥斯达黎加的爱国将军马赛奥取得联系,以便协调行动。马蒂又派人到牙买加、洪都拉斯等地的古巴侨民中进行活动,同时派专人回国,与岛上各爱国团体联络。

1894年圣诞节,马蒂和他的战友们拟定了一个作战计划: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开出三艘装备齐全的船只攻入古巴岛,发动独立战争。不料临出发时,叛徒向美国当局告密,结果船只和武器弹药被美国海军扣留。

当时,古巴方面的一切准备都已就绪,行动时间不能再变动。在千钧一发之际,马蒂等决定立刻起义。1895年1月29日,马蒂在纽约签署了在古巴国内起义的命令。一星期后,他从纽约动身去多米尼加共和国,在圣多明各会见了戈麦斯。

2月24日,在古巴革命党的领导下,古巴整个民族,包括黑人、混血种人、土生白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手执收割甘蔗的砍刀,同仇敌忾地投入战斗。起义人民焚烧殖民者的甘蔗园和糖厂,捣毁外国公司和本国大地主的庄园。独立战争的火焰一下子燃遍了整个古巴。

3月25日,马蒂与戈麦斯共同签署了一个宣言。宣言声明,这次战争是1868年爆发的古巴独立战争的继续,革命军决不伤害和平的西班牙人;号召全体古巴人拿起武器,与敢于反抗的殖民者作殊死的决战。

为了直接领导独立战争,马蒂决定返回古巴,亲临前线指挥战斗。4月1日凌晨,当浓厚的迷雾还笼罩着大海的时候,一艘小船悄悄地从多米尼加的海岸出发。船上载着马蒂、戈麦斯等古巴爱国志士,还有许多武器弹药。他们在加勒比海上航行了10昼夜,终于在4月11日深夜11时左右,在奥连特省南部的普拉伊塔斯登陆。当时周围漆黑一团,顷刻之间雷电交加,风雨狂作,大海突然翻腾起来。马蒂等重新踏上了阔别10多年的祖国大地,都不约而同地扑倒在地,深情地亲吻祖国母亲的大地。

1895年5月19日,西班牙殖民军向起义军军营发动突然袭击。总司令戈麦斯劝马蒂离开战场,但马蒂执意留下,敌人扑来时,他骑上战马,同战士们一起冲锋。战斗打响后,西班牙士兵认出了马蒂,密集的子弹全向他射去。马蒂不幸中弹,当场牺牲。

马蒂英勇牺牲,激励了古巴人继续斗争的决心。他们在戈麦斯等的领导下不断取得胜利。到1898年,已解放了古巴四分之三的土地。只是由于美国突然向西班牙宣战,侵入了古巴,把古巴人民奋战30年的胜利果实掠走。1903年,美国与古巴签订永久条约,美军向古巴租借关塔那摩港作为永久的海军基地。由此,古巴沦为美国“统而不并”的殖民地。

德雷福斯冤案

1895年1月,在法国军事学院的操场上,一名曾在这所学院学习过的犹太军官,被当众革除军职,他的肩章、帽徽、绶带、勋章全部被扯下,就连他的军刀也被折为两段,扔在地下,随后,便被押去服刑。这名犹太军官名叫德雷福斯,他出生于一个富有的资产阶级家庭,在军事学院学习时成绩优异,因而毕业后被选派到陆军总参谋部供职。

1895年10月15日,德雷福斯因被怀疑出卖国家军事机密,而被逮捕。12月他被军事法庭以叛国罪判处终身监禁,流放到法属圭亚那沿岸的“魔鬼岛”上服役。

就这样,一场由保皇主义者、教权主义者以及民族沙文主义者参加的反犹太运动开始了他们企图借此反对新兴的中产阶级和人民的民主权利。而另一面,进步律师、记者和作家则在《震旦报》强烈呼吁,要求撤销对德雷福斯的错误判决,以维护法律和人权的尊严。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自普法战争以来,法国的反德情绪日趋高涨,法国情报部门也加强了对德情报工作。1894年9月,法国情报部有封署名的信。这封信是寄给德国武官施瓦茨考本的,信的内容是有关法国在德国边境掩护部队的情况和一些军事机密。

这封信很快转交到法国陆军总参谋部情报局反间谍处处长桑德尔上校的手里。桑德尔上校正为最近一段时间内,法国一系列机密文件泄密而焦虑,一见到这封信,便喜出望外,马上命令副官:“立即通知两位副处长这里来!”

不一会儿,亨利少校和边帕苇少校先后来到。当亨利接过封信一看,吓得他心惊肉跳。原来,上面竟是他的老朋友艾斯特拉齐少校的字迹!艾斯特拉齐是情报局的德语翻译,与亨利私交甚厚,他向旅瓦茨、考本泄露的军事秘密,与亨利本人也有关系。亨利生怕此人失事牵连自己,误了前程,所以不由得胆战心惊,不敢说出真相。反而认真地和桑德尔一起推测谁有可能写这封信。

为了转移视线,亨利故意提出:“这件事有可能是犹太军官德雷福斯上尉。”说完,又列举了很多德雷福斯具备提供这份情报的条件。

桑德尔上校早对德雷福斯有成见,早在德雷福斯刚进总参谋部时,他就曾正式表示抗议,认为让一个犹太人进入总参谋部,无疑是有危害国家的安全。现在,果然不出他的所料,于是武断地认为他就是泄密之人。很快,桑德尔就把这件事报告给陆军部长。部长正为普法战争中自己惨败而恼火,当即下令,以间谍罪和叛国罪逮捕德雷福斯。

在开庭审判以前,军方也履行了一下审查手续,特地请几名字迹专家鉴定字迹。但专家们最后的结论,认为特证根据不足,不像是德雷福斯的笔迹。可这时,军方已骑虎难下,由于逮捕决定是陆军部长亲自作出的,为了维护军方的威信,只好将错就错。

军事法庭在12月才秘密开庭审讯。到场的除法官外,只有被告德雷福斯及其辩护律师,警察署长和陆军部队的观察员皮卡多少校等四人。

在法庭上,德雷福斯提出充分理由为自己辩护,证明他对信上的情报毫不知情,根本没有条件作案。接着辩护律师也列举大量证据,来证明德雷福斯无罪。法官看到没有什么结果,便宣布休庭。来日再审。

陆军部长派去的观察员皮卡尔上校是个正直的军官,他如实的向部长作出汇报,同时也指出,此案很难成立。

亨利少校得知消息后,急得跳了出来,亲自上法庭指证德雷福斯,并以军官的名誉宣誓作证。而陆军部长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故意编造一份“密档”,把过去几起未破获的窃密事件,统统加在德雷福斯头上,还塞进一份篡改编造的“罪证”材料。

就这样,法庭终于认定德雷福斯有罪,判处他无期徒刑,革除军职,流放到“魔鬼岛”。

事件发生后,德雷福斯的亲属四处为他奔走,在进步律师、记者和作家的帮助下,他的兄弟在法国《震旦报》上把这一冤案公布于世。顿时,舆论大哗,正义人士纷纷呼吁撤销对德雷福斯的错误判决。

就在这时,在从德大使馆收集到的废纸中,发现了德国大使给法国军官艾斯特拉齐少校的一封信的草稿。并很快转到继任反间谍处处长的皮卡尔中校手里。

皮卡尔立即警觉起来,着手对艾斯特拉齐的调查。在调查中,他发现艾斯特拉齐与德国武官的关系可疑,尤其意外地发现艾斯特拉齐的笔迹和那封被认为是德雷福斯写的告密信的字迹完全相同。

皮卡尔将这一重大发现向副总参谋长作了汇报,并请求重新审理此案。但副总参谋长唯恐军队荣誉受到损害,拒不逮捕艾斯特拉齐。皮卡尔一再向上级陈述利弊得失,劝说及时修正错案。这一举动惹怒了那些达官贵人,他于1896年12月被远调到当时法国殖民地突尼斯南部作战。

亨利少校为了定实德雷福斯的罪名,便把伪造信件塞进“密档”,甚至伪造德雷福斯致德皇的信件和德皇致德雷福斯的复信,以此证实德雷福斯就是德国间谍。于是,反动沙文主义者气焰更加嚣张。

1897年12月27日,陆军部长宣布对德雷福斯的判决“公正无误”,内阁总理也同时宣布:“德雷福斯案件没有问题。”与此同时,德雷福斯的亲属和朋友们,一直没有停止对此案的控诉。他们曾写信给德皇威廉二世,请求他证明德国没有收到德雷福斯提供的任何情报和书信。而德国对法国由于此案闹出的混乱暗自高兴,当然不会为他作证。

在这种情况,德雷福斯的亲属又复制了大量告密信的照片,四处张贴在街头,指望有人能认出真正的作案者。

不久,一位银行家便找到德雷福斯家,声称告密信的笔迹和他一个顾客的笔迹一样,这个顾客就是艾斯特拉齐。德雷福斯全家非常高兴,认为这次总算找到有力的证据。于是,就向法庭控告了艾斯特拉齐。

1898年1月11日,艾斯特拉齐终于上了军事法庭。但军方唯恐此事败露,派亨利等人为他代拟了审讯时的辩护词。结果,法庭宣判艾斯特拉齐无罪释放。

这下,正义人士愤慨了。就在艾斯特拉齐被宣告无罪后两天,举世闻名的作家爱米尔·左拉仗义执言,在《震旦报》上发表了致共和国总统费里克斯佛尔的一封公开信,这封标题为“我控诉!”的公开信,控告陆军最高领导以及总参谋部的主要领导存心不良,有意诬告无辜者,开脱真正的罪犯。

左拉的勇敢行为引起了全国对此案的关注。无数正义之士都团结起来去伸张正义。陆军部长恐慌了,他一方面鼓动反动分子攻击左拉;另一方面,以诽谤罪对左拉进行起诉,并于1898年2月21日,指示法庭判处左拉一年徒刑并罚款3000法郎。左拉被迫流亡英国伦敦。

在公众舆论的影响下,陆军部只得下令对此案进行进一步审理和核实。受命重新核实此案的一名军官此前从未插手此事,也很快便发现了亨利伪造的痕迹。在确凿的罪证面前,亨利无法抵赖,被迫承认,当场被捕,第二天就自杀身亡。艾斯特拉齐闻讯畏罪潜逃,到英国避难去了。

形势急转直下,陆军部长狼狈辞职,只好于1899年8月,军事法庭重新开庭审理德雷福斯案件。人们普遍以为法庭会宣布德雷福斯无罪。不料,仍认定德雷福斯犯有间谍罪,只是改判为10年苦役。

这项判决,激起了法国各界人士的极大义愤,在世界各国引起强烈反应。表示抗议的函电至沓来,许多国家还发生了反法示威。在声势浩大的民主力量面前,新任总理生怕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提出一个折衷解决办法,在维持判决的原则下,以总统名义宣布赦免德雷福斯。

德雷福斯在接受了特赦后,给总统写了一封信:“共和国政府还了我自由。然而失去了名誉的自由对我毫无意义。从今以后。我将继续力争纠正使我至今仍受其害的可怕的司法错误。”

在此后的7年中,德雷福斯在各界人士的支持下,继续为争取恢复名誉而斗争。直到1906年6月,一贯坚决支持重审的激进派领袖克列孟梭出任总理,德雷福斯案件才最终获得解决。同年7月,最高法院宣布德雷福斯无罪,蒙冤受屈12年的德雷福斯终于恢复了名誉。

德雷福斯被晋升为少校,并在原来举行革除军职仪式的军事学院的操场上,接受荣誉军团勋章。皮卡尔中校也重回军队,晋升为准将,并出任陆军部长。

1930年,德国原驻法国武官施瓦茨考本的回忆录《德雷福斯案件真相》出版。这就从德国方面证实了德雷福斯的清白无辜。同年6月,施瓦茨考本的妻子将这本回忆录寄给德雷福斯,并附信说,她的丈夫一直想证明德雷福斯是受害者,但由于各种原因,使他在生前不能如愿。这本书还详细地叙述了施瓦茨考本与艾斯特拉齐等人的秘密来往,从而澄清了德雷福斯案件中的一些细节。

德雷福斯案件,集中地反映了普法战争后法国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暴露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日下午,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的路易丝咖啡馆里,有20多个人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等着放映所谓的“电活动画面”。这些人是被好奇心驱使,再加上卢米埃尔兄弟的苦口劝说下,来到这里的。

卢米埃尔兄弟安放好了银幕的放映机后,电影开演了。尽管所放映的片子内容极为简单,而且没有声音,但它还是使全场的观众都看出了神,每个人都为这样的效果惊叹不已。从此,一种新艺术娱乐形式——电影诞生了。

说起电影的产生,还得从人们对“视觉暂留”现象的认识和研究说起。

人的眼睛会产生一种现象,就是当你看了一种发光物体之后,闭上双眼,在短短的二十分之一秒到1秒之间,仍然会感到这种发光物质的存在,这就叫做“视觉暂留”。这一现象是由英国生理学家罗吉特在研究中发现的,他的发现为电影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1830年,英国人霍纳制作了一种“活动画片玩具”。

他用一条30厘米宽的纸带,横着画上动作近似的人或动物的连环画,将纸带贴在圆筒上后快速转动,另从一个小窗看去,画面的连续移动就会使人或动物变得活动起来。

就是这个简单的玩具,启发着科学家们为制作一种可以把形象再现的电影而不断地进行探索。

从“活动画片玩具”跨进电影时代,需要解决三个基本的技术难题,一是电光源方面的技术,二是电影机械方面的技术,三是摄影方面的技术。没有这三方面的技术突破,是不可能跨进电影时代的。

从18世纪末伽伐尼发现不同金属产生电,到伏打发明了电池,奠定了电源技术的基础。此后,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在1811年用2000个电池联成的大电池组,制造了碳极电弧,发明了电弧灯。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又发明了电灯。这样,电光源方面的技术发展,为电影技术提供了手段。

19世纪,摄影技术的日臻成熟,则使电影成为现实。

人类的摄影最早萌芽于“小孔成像”。人们通过移动图画或实物与小孔的距离,来放大或缩小影像,这就奠定了照相机的技术理论。18世纪末,科学家们又先后发现了具有感光性能的氯化银和硫酸钠能溶解氯化银,从而发现了摄影技术中的感光原理,显影和定影原理。此后,摄影技术一日千里地飞速发展起来,1802年,原始的感光相纸在英国首先制成。1827-1839年,法国的德克拉又摸索出一套“银板照相法”。

随着照相技术的不断提高,涌现出一大批职业摄影师,他们的实践为电影的诞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877年,美国摄影师梅勃里奇用12架照相机等距离拍摄了一匹奔马的运动照片,使人们开始研制能够连续拍摄的照相机。

1888年,法国人玛莱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连续摄影机,但拍摄速度还不够快。1892年,英国发明家第米尼和雷诺各自放映了时间极短的活动电影,这是原始电影。1894年,爱迪生制成了一种名为“电影视镜”的装置。这里面可以装一盘15米长的连续照片的胶片,每秒放映46-60个画面。这个装置给法国的米埃尔兄弟以很大启示,经过二人反复调试改进。1895年,他们制成了新型电影放映机,并在这一年的圣诞节后不久,展示了这一发明,电影终于诞生了。

顾拜旦把奥运会推向世界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让亿万中国人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现代奥运会已成会为促进世界和平的体育盛会。那么,你知道皮埃尔·德·顾拜旦吧,正是这位法国人把奥运会从希腊推向整个世界。

1883年,年仅20岁的顾拜旦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了父母为他提供的进入仕途的机会,把满腔热情都投入到他所钟爱的体育事业中去。当时法国刚刚历经了普法战争,民心涣散,百废待兴。教育界重智轻体的现象十分严重,顾拜旦为此忧心忡忡。他认为发展体育运动既能够重新唤起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也能够为法国挖掘培养出大批的人才。

19世纪末,德国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愈演愈烈,它们妄图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重新瓜分世界。法国是德国的近邻,首先感受到了军国主义的威胁,再加上法国人民曾在十几年前的普法战争中深受德军之害,创伤巨痛,刻骨铭心。因此法国人民强烈反对侵略战争,渴望保持世界和平。而奥运会所倡导的和平、友谊精神,恰好符合法国人民的和平愿望。

1892年,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的阶梯剧场里,法国体育协会大会正在召开。主席台上,一位年轻人正在激动万分地慷慨陈词:“我们要恢复的应该是这样的运动会——它要像古代奥运会那样,以团结、和平与友谊为宗旨;它不受国家、地区、民族和宗教的限制……”这个年轻人就是顾拜旦,他终于正式提出了心中孕育很久的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倡议。

复兴奥运会不仅有利于国际体育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法国人反对德国军国主义的斗争。因此,顾拜旦的倡议立刻得到本国和欧美其他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1894年6月16日,在顾拜旦的主持下,国际体育会议在巴黎召开。与会的法国、英国、美国等12国代表一致同意顾拜旦的主张,通过了恢复奥运会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顾拜旦当选为秘书长。这一天,对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及整个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后来,不少国家都把这一天作为体育节日;我国也将这天定为奥林匹克日。这次大会还批准了顾拜旦制订的第一部奥林匹克运动宪章。1896年,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古奥运会发源国家希腊的首都雅典隆重开幕,熄灭了1500年的奥运圣火终于重新点燃,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诞生了。顾拜旦把只限于希腊人召开的古奥运会扩大到世界范围,从此揭开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篇章。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除举行各种体育赛事外,还在1912年的第五届奥运会上模仿古制,第一次组织了文学、绘画、音乐和建筑艺术等项目的文艺竞赛,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文化展览为主的奥林匹克艺术节。在这届文艺竞赛上,顾拜旦针对当时体育竞赛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写下了著名诗作《体育颂》,指出体育竞赛要公平、公正,奥运会的主题是和平。这首诗获得了金质奖章。

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开始正式使用顾拜旦设计的奥运会会旗。这就是今天人们熟悉的五环旗。五环旗由5个颜色不同的圆环组成,它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顾拜旦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体育事业、特别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当中。从1896年起至1925年,顾拜旦老人连任29年国际奥委会主席。他在职期贡献突出、功勋卓著,成为世人公认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1937年,顾拜旦老人在现代奥运城洛桑逝世了。按照他的遗嘱,人们把他埋葬在了洛桑,他的心脏葬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奥林匹亚,永远感知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马克·吐温的讽刺小说

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1835年出生在密苏里州佛罗里达一个地方法官家庭。他从小就是个好奇心很强的调皮孩子,热衷于各种体育活动和冒险生活。后来,他出外谋生,先后做过报童和排字工人,奔波于密西西比河一带的各个城市中。在那里,塞缪尔迷恋上了领航员的职业,把领航员视作密西西比河上的“国王”,刻苦地向别人学习领航技术,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真正的领航员。他经常听到轮船上水手们在测量水深时所喊的号子:“马克·吐温!马克·吐温!”意思是水深“2寻”,即“12英尺”。达到这一深度时,船只就可以安全通过了。这一场景被牢牢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1861年爆发的美国南北战争使得密西西比河的航运业被迫中断,同时也打碎了塞缪尔的领航员梦想。为了生活,他受聘到一家报馆当了新闻记者,开始用“马克·吐温”这一笔名发表一些通讯报道和幽默文章。他想以此作为对自己那段终生难忘领航生涯的永久纪念。

马克·吐温走上文学道路,正值美国幽默文学繁盛之际,马克·吐温不落套俗,很快便以其非凡的才华和响当当的作品赢得了世人的注目和敬仰,在文坛上声名鹊起。他从事小说创作数十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短篇小说《竞选州长》描写了一个天真老实的人在竞选州长时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遭遇。正当这个老实人在选民中的声望日渐上升时,他的对手却以卑鄙的手段通过报刊接二连三地给他扣上各种莫须有的罪名,诬蔑他是“伪证犯”、“小偷”、“盗尸犯”和“舞弊分子”。最叫人感到气愤的是,在一次民众大会上,9个不同肤色的孩子受人指使,穿着破烂衣服冲上台去,在大庭广众之中抱着老实人的腿大叫“爸爸”。最后,老实人终于被搞得声名狼藉,下不来台,只好“举手投降”,灰溜溜地退出了竞选。小说通过这个老实人的不幸遭遇,揭露并嘲笑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谓民主的极度虚伪性。《一百万镑的钞票》描写的是美国青年亨利·亚当斯乘船过海,不幸遇上风暴,漂流到英国。两个英国富翁为了试试金钱的魔力而打赌,把一张面值为100万英镑的巨额钞票借给了他。由于有了这张钞票,亨利·亚当斯马上就从一个到处碰壁的穷汉变成了人人巴结的绅士。人们争先恐后地向他大献殷勤。然而一旦钞票丢失后,那些见钱眼开的人一个个又都变成了凶神恶皱,索债、咒骂、殴打,把亨利·亚当斯逼得走投无路。整个英国舆论界也都一直围绕着这张钞票转来转去,时而沉寂,时而哗然,仿佛中了魔法一般。小说令人信服地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维系着资产阶级的每一根神经,它具有主宰一切、支配一切的神奇力量。这一短篇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百万英镑》,风靡世界各地。

1876年创作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和1884年创作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两部儿童题材小说,也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前者描写的是南北战争前一个小城镇上有个名叫汤姆·索亚的孩子不满足于枯燥乏味的生活环境,跑到外面去追求新奇冒险生活的故事。后者讲的是汤姆·索亚的好朋友、白人孩子哈克贝利·费恩帮助黑奴吉姆争取人身自由的故事。这两部小说是马克·吐温文学创作上的一次飞跃,为他赢得过巨大的声誉。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就曾说过:“全部美国文学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书……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本。”

马克·吐温是一位高产作家。除了上述作品外,他还有很多名传遐迩的优秀作品。《镀金时代》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说明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19世纪70年代并非“黄金时代”,而是虚华外表下掩盖着各种肮脏东西的“镀金时代”。《王子与贫儿》通过戏剧性的情节使王子与贫儿互换身份,让王子体察到君主专制统治下人民生活的种种苦难,叫贫儿当上国王,能够同情和帮助下层人民。小说揭露并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的罪恶。《傻瓜威尔逊》则通过离奇的情节,批判了“白人优越论”;同时揭露了美国社会中十分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入木三分地剖析和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伪心理。《贞德传》歌颂了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的英勇事迹。

熟悉马克·吐温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幽默的风格。显然,这是深受他所处时代美国“幽默文学”异常繁荣现象影响的结果。然而,他并非单纯地以诙谐和逗趣来取胜,而总是善于把幽默和讽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们能够在含泪的笑声中悟出一些深刻的哲理。这正是马克·吐温作品高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至帝国主义阶段。在这一时期,马克·吐温投资经营失败后出国,以讲演收入还债。他在澳大利亚、非洲、印度等地,目睹了帝国主义的所作所为。1897年他根据在澳大利亚等地的见闻写作的《赤道周游记》一书出版。

1900年,马克·吐温回到美国后期明确表示了反帝态度。在八国联军侵入中国的前一天,马克·吐温说:“我的同情在中国人民一边。西方掌权盗贼长期以来野蛮地欺凌中国,我希望中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侵略者都赶出去。”此后,他还写了《给坐在黑暗中的人》等重要证论文章,进一步遣责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

马克·吐温晚年写作《自传》,1910年在康涅狄格州病逝。

一个多世纪以来,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马克·吐温赢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齐声赞誉。一些美国人更是自豪地把他称为“我们文学上的林肯”。

诺贝尔奖的由来

每年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在瑞典王国都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厅内,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盛会。

音乐声中,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由奖金基金会的成员陪同,迈步进入大厅。基金会主席用瑞典语介绍得奖者在科学或文学上的成就,得奖者用本国语言致答词,接着就是颁发荣誉证书和金质奖章。荣誉证书的式样各各不同。它的花纹和图案,分别根据各人成果的特征来描绘。金质奖章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镌有他出生和亡故的年月日,用罗马数字铸成。背面刻有得奖者的姓名和得奖年代。这一面,还刻着一句赞词:“多么仁慈而伟大的人物,人们仰赖他的贡献和发现,使得人们智慧生活更见充实。”如果是物理奖或化学奖的话,奖章背面增刻爱丽丝女神的浮雕像,圣母握着财富和科学智慧的号角,正在轻轻拉开女神的面纱,象征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授奖后,由瑞典国王亲临致词,向得奖者祝福,从而完成了授奖仪式。

第二天,得奖者就可得到一笔巨额奖金,作为对他杰出成就的奖励。

为什么一定要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个盛会呢?因为这是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诞生的地点。为什么一定要在10月12日下午4点半颁奖呢?因为这是诺贝尔1896年在意大利逝世的时间。诺贝尔奖金,就是根据爱弗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他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总共取得129种物品的发明专利权,而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一讲到炸药,人们就会想起战争中鲜血淋淋的残酷场面。其实,诺贝尔发明炸药,原先是为人类造福的。

诺贝尔的父亲是瑞典的一个机械师,由于一场大火,烧得全家一贫如洗,只好到处漂泊流浪,先后到过俄国等一些国家。小诺贝尔跟着东奔西走,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里用铁锥砸石头。为了开通一条铁路或公路,要花费多么艰苦的劳动啊!他想,要是能够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能把大山劈开,该有多好!

诺贝尔的父亲厂里,经常搞些雷管和炸药的试验,这就引起了小诺贝尔的极大兴趣。17岁时,父亲叫他到美国的机械厂去当两年学徒。回到瑞典以后,诺贝尔更加把兴趣放在炸药的发明上。没有几年,就和他的父亲和哥哥一起,发明了一种液体炸药。这种炸药爆炸力十分强大,人们把它称为“诺贝尔爆发油”,风行全世界。

液体炸药是非常容易爆炸的。一次,美国旧金山的一辆火车,在运送这种炸药的时候受到震动,整个列车被炸得粉碎。又一次,一艘满载液体炸药的巨轮“欧罗巴号”,在大西洋里航行的时候,因为风浪颠簸,引起炸药爆炸,全船沉没在万丈深渊。这样一来,弄得全世界都害怕“诺贝尔爆发油”。许多政府不准它进口,许多运输公司都拒绝运送这种可怕的液体。“怎样使炸药能够安全运输呢?”诺贝尔毫不气馁,继续进行实验。1864年9月3日,一场灾难终于爆发了!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碎砖破瓦到处横飞,黝黑的浓烟直冲高空,诺贝尔实验室顿时化为灰烬。人们奔到现场,只看见鲜血喷射满地,五名工作人员当场死去,其中一个就是诺贝尔的弟弟。诺贝尔的父亲从此半身不遂,成了终身残废。幸好这一天诺贝尔不在现场,没有死。看到身边最亲密的友人为科学献身,诺贝尔心里异常难受。他尽自己所能给几位工作人员的家属支出了的抚恤金。

灾难和死亡并未能压垮诺贝尔,悲痛过后他那颗制造优质炸药的愿望又燃烧起来。

正当诺贝尔困难重重的时候,一个全副武装的警察找上门来。诺贝尔马上很有礼貌地让他进屋。“诺贝尔先生,这是政府给你的一封信。”警察递上了一封公函。“请坐,请坐!”诺贝尔客气地说。“不了!请你签个回条吧。”“我就签,我就签!”诺贝尔一面说着,一面在回条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打开了信件,只见上面写着:为了人民的安全,政府决定,诺贝尔必须立即停止爆炸试验,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请等一等,警察先生,这炸药是造福人民的啊!”诺贝尔看完公函以后,立即面堆笑容为自己辩护。可是,这时候警察已经无影无踪了。

面对严酷的现实,诺贝尔迎着困难继续奋斗。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几百次的失败,整整在船上度过了四个年头,到1867年的秋天,试验终于获得极大成功。他把液体炸药吸入一种硅土里面,这样,即使遇到一定的温度或摩擦、震动,炸药也不容易爆炸。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这种炸药必须引爆后才能爆炸。为此,诺贝尔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从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穿凿矿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

诺贝尔为了要发明爆炸力更加强大的炸药,连续不断地加紧进行试验。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盯着火星的缓缓蔓延,一动不动地站着。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心脏在“怦!怦!”地跳动,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是时候啦,“轰!”雷鸣般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浓烟从实验室里飞速地向外涌出。听到声音的人慌忙赶来,他们急得不得了,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从地上挣扎爬了起来,他顽强地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我成功了!我成功了!”他,就是人们尊敬的炸药发明家——诺贝尔。

1875年,诺贝尔发明了威力更加强大的胶质炸药。1887年,诺贝尔又发明了既威力强大,又没有浓烟的炸药——无烟炸药。这种炸药就是我们现在一般使用的炸药。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他一生没有结婚。临终时,诺贝尔的唯一遗憾,是他发明的炸药被反动统治者用作杀人和战争的武器。为此,他在遗嘱中告诫说,要把他100多种发明的奖金和专利费——200万英镑,全部存入银行,并把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分别奖给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文学、和平五项事业上成就最突出的人。前四项奖金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颁发,和平奖金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颁发。之后,又增加了一项“经济奖”,也在瑞典颁发。这就是一年一度诺贝尔奖金的来历。伦琴发现“X射线”

威尔海姆·伦琴1845年3月27日出生在德国普鲁士鲁尔地区的一个小镇莱尼斯。他曾在3个国家的好几所大学里就读,后来在库恩德的建议下研究物理学,并随库恩德来到维尔茨堡大学,成了这位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的助手。后来,经过多次辗转,1888年他当上了维尔茨堡大学物理所所长,并于1895年发现了穿透力极强的X射线,从而轰动了世界。

在伦琴发现X射线之前,人类关于真空放电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1836年,法拉第发现稀薄气体的放电伴随着色彩缤纷的辉光,并发现了“法拉第暗区”。不久,德国科学家尤利乌斯·普吕克尔借助于较高真空度的真空放电管于19世纪60年代进一步研究法拉第暗区,他发现与放电管阴极相对的管壁上呈现绿色荧光,这个光斑还会因外界磁铁的移动而改变位置。后来,普吕克尔的学生约翰·希托夫和英国物理学家威廉·克鲁克斯继承了普吕克尔的事业,他们分别独立制成了高真空放电管,并判断出放电是从阴极而来的一种射线,而且是一种具有直线传播性质和受外界磁场影响将产生偏转的射线,于是命名为“阴极射线”。

那么,阴极射线究竟是什么?它由什么组成?这个问题引起很多人的争论,许多物理学家都加入了对阴极射线的研究行列。伦琴也是其中的一负。

伦琴在担任物理所所长以后,一直研究阴极射线。1894年,汉堡大学的一位青年学者雷纳德,曾对能放射阴极射线的玻璃管进行了改装。他把阴极射线碰在玻璃壁上放射线绿色光的地方取下,改装上薄铝片。通过实验证明,阴极射线可以通过铝片放射到外部。他又把铂氯化钡涂在玻璃板上,创造出了能够探测阴极射线的荧光板。当阴极射线碰到荧光板时,它会放出耀眼的光芒。

伦琴在重复上述实验时,发现了奇迹。为了使放电管不受外界的影响,伦琴用一张包照相底片的黑纸,仔细地把玻璃管包好,在他接通电流后,把荧光板靠近阴极射线管上的铝片窗口,灾光板上放出了微弱的光亮,距离稍远一点,荧光板又不亮了。“噢,阴极射线在空气中,只能在稍近的距离内有效,距离一远就不行了。阴极射线确实能够通过铝片,但通不过玻璃管,不管多么薄的玻璃也通不过去……”伦琴说道。

为了进一步证实,伦琴换上没有铝窗的玻璃管,又用黑纸包好。打开开关,包好的玻璃管一点也不露光,但放在远处的荧光板竟然亮了起来。伦琴十分惊奇,当他顺手拿起闪闪发光的荧光板时,一个完整手骨的影子突然出现在荧光板上,伦琴的额上渗出了冷汗。“好奇怪!荧光板怎么放光了呢?”

伦琴赶紧拿起玻璃管,又仔细检查一遍,包得很好,一点光也不露。再试一下,荧光板仍然发光,伦琴绞尽脑汁地思考着这个奇怪的现象。伦琴想,这肯定不是阴极射线,因为它能穿透玻璃,遮光的黑纸和人的手掌,其能量是很大的。

为了验证它还能穿透哪些物质,伦琴几乎把手边能拿到的东西都拿来做了实验。木头、橡胶皮、厚纸板、金属片……一件件地进行照射实验,结果这些东西都被穿透了。最后,铅挡住它的去路,神奇的光停住了。伦琴感到这是一种新的光线,眼睛是看不见的,既然弄不清楚它是什么,就叫它“X射线”好了。

1895年12月22日,伦琴的妻子来到实验室看他,伦琴用X射线拍了一张夫人的左手照片,照片骨肉分明,连结婚戒指也清晰可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张X光照片。

1895年12月28日,伦琴宣布了自己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并出示了这张X射线照出的手骨照片,整个科学界为之震惊。人们纷纷来到实验室里,从高真空放电管中找到了X射线。不久,X射线被用于医学,成为了神奇的医疗手段。

X射线的发现,对物理学的进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直接导致了放射性物质的发现。伦琴的贡献是巨大的,为此,1900年,伦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获奖者。在医学界人士倡仪下,“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

道尔顿原子论

世界上千差万别的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古代中外哲学家对这个问题曾提出过不少见解。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物质,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通过阴、阳这两种力,彼此间以不同比例相互结合而构成。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古希腊哲人也提出了相似的看法:泰勒斯认为:“万物是由水构成的”;赫拉克利特提出“万物是火构成的”;毕达哥拉斯主张“数构成了万物”;而色诺芬尼干脆说:“神创造了万物”。

众多的解释中,最接近近代物质结构理论的是庄子和德谟克利特这两位中西哲人的见解。我国春秋人氏庄子说:“一尺之棰,日取其中,万世不竭。”他用具体生动的例子说明了他对“物质可以无限分割”的看法。古希腊人德莫克利特认为:“万物皆由不可再分割的粒子组成,它们在虚空中运动、发展和变化。”源于古希腊语的“原子”,其含意就是不可再分割之物。

真正使物质构成学说纳入科学轨道的是18世纪英国的一位自学成才的化学家——道尔顿。道尔顿(1766-1844)是英国乡村的一名小学教师。21岁时便开始了对气象、大气成分和性质的研究。1802年提出了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总压力等于各种气体压力之和)。他在对气体和混合气体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当时化学研究存在着严重缺陷,即缺少一种真正可靠、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于是,他决定接过前人提出过的原子论问题,继续研究下去。

道尔顿的同时代人德国人特里希(1762-1807)于1791年在酸碱反应中发现了当量定律、法国药剂师普罗斯(1754-1826)1799年测定并提出了定比定律、英国化学家戴维(1778-1829)于1800年发现了倍比定律,这些科学新发现都给了道尔顿以巨大的启发,使得道尔顿在对原子量的科学测定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原子论有了科学的依据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经过了整整15年的艰辛劳动,通过无数次的实验,道尔顿于1808年正式发表了《化学哲学新体系》一书,在这部科学史的经典著作中,他向世人明确提出了一种科学的原子论,从此化学步入“原子时代”。

与建立在哲人的天才猜测和主观臆想之上的古老的原子论不同,古代原子论中的原子只是存在于思维中的抽象概念;道尔顿的原子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他的原子是经化学实验证实其存在的具体物质。

道尔顿原子论的基本内容是:(1)物质是由具有一定质量的原子构成的。(2)元素(波义耳的概念)由同一种类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化合物是由构成该化合物成分的元素的原子结合而成的。原子是化学作用中最小的单位,在化合和化分中保持原性质不变。(3)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