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佛经易解——无量寿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23:56:22

点击下载

作者:憨氏

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汉语佛经易解——无量寿经

汉语佛经易解——无量寿经试读:

版权信息

书名:汉语佛经易解——无量寿经

出版时间:2016-02-01

本书由武汉市弦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1][2][3][4]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近代·夏莲居[5]法会圣众第一【经文】[6][7][8][9][10]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

如是我闻:一时大圣[11][12][13][14][15][16],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17][18][19][20][21][22]、尊者阿难等,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译文】

这(一部经典)是我阿难亲自听释迦牟尼佛所说的。

那时候,释迦牟尼佛住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与他同住在这里的有一万二千人,他们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大比丘。佛的这些弟子们通过修持禅定,都已修得了(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和漏尽通)六种神通。能自在飞行,上天入地,出入三界,变化自在,能见世间众生出生入死的各种苦乐情景,听见世间的各种声音,知道世间众生心中所想之事以及自身和众生各世的宿命和所做之事,并已断除了一切烦恼惑业,永离生死轮回之苦。他们分别是上座的长老憍陈如、长老舍利弗、长老大目犍连、长老迦叶、长老阿难。此外还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以及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期中的所有菩萨,也都来到这里参加佛法大会,倾听佛的教诲。【注释】

[1]佛:即“佛陀”的简称。梵文Buddha的音译,亦译“佛驮”、“浮陀”、“浮屠”、“浮图”等。意思是“觉者”、“智者”。觉包含自觉(自身解脱),觉他(使他人觉悟),觉行圆满三个修习品位。据称,此三品位凡夫皆不具备;声闻、缘觉二乘只具备“自觉”;菩萨具备“自觉”、“觉他”,但觉行仍不圆满,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大彻大悟,成为大乘佛教修习的最高果位。佛教将引导教化众生达到解脱的三种方法称为“三乘”,包括声闻、缘觉和菩萨(或佛)。大乘认为只要能觉行圆满,一切众生皆得成佛,佛的数量如恒河的沙一样多,三世十方处处皆有。如过去七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以及释迦牟尼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有阿 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等。从佛身说,有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等。而释迦佛则为众佛之佛,至高无上。小乘佛教则否认这种多佛的理论,认为只有释迦牟尼才是佛,他所修习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

这里的“佛”是指释迦牟尼。“佛说”,是指此经是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讲的。

[2]大乘:梵文Mdlayana的意译,音译为“摩诃衍那”。“摩诃”是“大”的意思,“衍那”意为“乘载”(如车、船)或“道路”。就是大的交通工具,可以运载许多人,从这个地方到达那个地方。这是比喻佛的教学可以帮助不明白的人成为明白的人。是公元1世纪左右形成的印度佛教派别,也叫大乘佛教,自称他们似艘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达到菩提涅槃之彼岸,成就佛果。因而将此前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但对于“小乘”这一称呼在佛教的一些国家并未被接受,如现在的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一直自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乘佛教的思想在印度本土早在部派佛教流行时期的南印度已开始产生和传播。当时在家佛教徒中流行佛塔崇拜,因为塔中安置有佛陀舍利,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参加者有出家的僧侣,也有在家的俗人。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编辑了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最初为般若系经典,以后又陆续出现了《妙法莲花经》、《维摩诘经》、《华严经》和《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阐发了空、中道、实相、六度、菩萨道、多佛、三乘分别和一心本净等思想。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大乘佛教的两大派别即由南印度人龙树及其弟子提婆创始的中观派和约在公元2、3世纪时由北印度犍陀罗人无著、世亲两兄弟创始的瑜伽行派。前者集中阐述“假有性空”的理论,后者则集中阐发万法唯识的各类经典,这是大乘佛教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公元7世纪至13世纪初是大乘发展的后期,随着佛教义学的衰微,被密教起而代之。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对于释迦牟尼佛的看法:小乘将他视为教主;大乘则将他视为威力广大,法力无边的神,还认为除释迦牟尼外,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及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皆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主张修戒、定、慧“三学”(即通过持守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和“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则倡导修习以“六度”、“四摄”为内容的“菩萨行”,并将释迦成佛以前的菩萨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主张在家修行,并不一定像小乘那样出家。在教义学上:小乘主张人空法有,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大乘则主张人法两空,将法我的实在性也否定了。在修习目标上:小乘追求个人的解脱,把“灰身灭智”证得阿罗汉果作为最高目标;大乘则宣扬以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为宗旨,以佛作为最高目标。一般地说,传入中国、日本、朝鲜、蒙古以及前苏联一些地区的北传佛教属大乘佛教;传人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以及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是小乘佛教。

[3]平等:佛教名词。梵文Upeksd的意译,简称“等”。意思是没有差别,没有分别心。指一切现象所具有的共同性、空性、唯识性、心真如性等毫无差别,相互等同。包括智平等和众生平等。所谓智平等是指在对一切现象所具有的共同性等的认识基础上,所达到的无差别的智慧。众生平等是指众生皆具有佛性,因而应该无区别地看待他们。

[4]《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即《无量寿经》,梵文作APadndtayursutra,是古印度佛教的经典著作之一,亦称《大无量寿经》、《大经》、《双卷经》,与《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是中国佛教净土宗依据的主要经典。

该经的汉译本有12种之多,分别由东汉安世高、支娄迦谶,三国吴支谦,魏康僧铠、帛延,西晋竺法护,东晋竺法力,南朝宋佛陀跋陀罗(又称觉贤、佛贤)、宝云、昙摩密多,唐菩提流支,北宋法贤等各有译本。宋元以后,除较流行的康僧铠译二卷本外,尚有支娄迦谶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支贤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二卷,菩提流支译《无量寿如来会》(即《大宝积经》第五会)二卷,法贤译《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行世。而其他七译即安世高译《无量寿经》二卷,帛延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竺法护译《无量寿经》二卷,竺法力译《无量寿至尊等正觉经》一卷,佛陀跋陀罗译《新无量寿经》二卷,昙摩密多译《新无量寿经》二卷,都仅有经录记载而未存世。该经诸多的译本,其内容的详略、义理的差异等都较大,因而学者认为是因其梵本原有数种之故。目前已发现的梵文抄本已有25种之多,其中包括在中国发现的中亚驴唇体文体。此外,古印度僧人胜友、施城与智军合译了藏文本,收于大藏经甘珠尔中。

该经的注疏有:古印度世亲《无量寿优婆提舍》(即《净土论》),北魏慧远《无量寿经义疏》二卷,隋吉藏《无量寿经义疏》一卷,清彭际清《无量寿经起信论》三卷。新罗憬兴《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三卷,玄一《无量寿经记》(上卷残存,下卷全佚),元晓《无量寿经疏》一卷。日本源空《无量寿经释》一卷,了慧《无量寿经钞》七卷,圣聪《无量寿经直谈要注记》二十四卷,道隐《无量寿经甄解》一十八卷,西吟《无量寿经显宗疏》十卷等。

本书所采用的汉译本是近代夏莲居居士集支娄迦谶、支谦、康僧铠、菩提流支、法贤所译五本现存译本会译而成。他在会译本中为该经分了章次,并在各章次前加了标题以示说明。这些都是原各译本中所没有的。因该会译本被公认为是精当明确的最善之本,故以此为蓝本译出该经。

夏莲居,郓城人,法号济慈,精于儒学,后皈依佛教为居士,归宗净土。鉴于《无量寿经》各译本之间存在的多种缺陷,于1932年发心重校此经,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

[5]法会圣众第一:夏莲居会译本所加标题,一个标题为一品,以下均同。全经总共分为四十八品(中国古书分大段为篇、章,佛书称为品)。

[6]如是我闻:佛经开卷语。意思是:我是这样听(佛)说的。“如是”指经中的佛语,“我闻”指说经者阿难亲身听闻。古印度没有文字记录,佛经的传授全凭师徒口耳相传,并以四字为开场白。但这种形式很容易产生误差。为避免这种误差,在一段时间之后,佛教徒便集合起来,由一个博闻多见的佛弟子口诵佛所说之经,由其他一些上座比丘加以印证,这样就成了佛经的“结集”。后来有了文字,结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将各种不同本子的佛经进行讨论、甄别、审核,最后统一诸说以文字确定下来,成为经典。据说释迦佛在世时,弟子们问他:“将来我们集结经典,开始应当怎样纪录”?佛说:“一切经典,都用如是我闻开始。”因此任何佛经,都用“如是我闻”四字开始。

相传释迦牟尼去世后不久,以其著名的弟子大迦叶为首的500人,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窟举行了佛教史上第一次结集。这次结集的主要内容是由号称多闻第一的佛弟子阿难和号称持律第一的优婆离分别诵出佛为僧伽团体所宣说的经法和所制定的仪规戒律。由此形成了佛教的“经”和“律”。因经是阿难诵出的,故以后佛教诸经均以阿难转述佛语的形式说出,又吸取了口耳相传时期的四字开场白形式,形成“如是我闻”语,表明此经并非杜撰,以此取信于众。以后为表信实,不是阿难持诵的经文也冠以此句。

[7]一时:那时候,有这么一个时候。指佛说法的具体时间,从法会开始到圆满结束的时候。

[8]王舍城:梵文作Rajagrha,音译为“罗阅揭梨”、“罗阅祇”、“罗阅”等。佛教圣地,属古印度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曾建都于此,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底赖雅附近,有新旧城之分。旧王舍城为婆娑罗王建都之地,四周有裨婆跋恕山、萨多般那求阿山、因陀世罗求阿山、勒那山、萨簸恕困直迦钵婆罗山等五座山峰,佛经称为“灵山”。新王舍城为频婆娑罗王之子阿阇世王所建,在灵山五峰之外,规模小于旧城。释迦牟尼生前曾在此居住和传教。他去世后,其弟子们在此举行了佛教史上第一次结集。7世纪唐玄奘到此游历之时,该城已毁,但附近仍留有许多佛教古迹,如灵鹫山、竹林精舍、温泉精舍、七叶窟、迦兰陀池、毕钵罗窟、释迦牟尼舍利塔、提婆达多石室等。

[9]耆阇崛山:梵文作Grdhrakuta,亦称“灵鹫山”,印度佛教名山之一。位于比哈尔邦底赖耶,即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因山峰形如鹫首,故名;一说因山中多鹫而得名。释迦牟尼曾在此居住和说法多年。佛教史上首次结集亦在此山进行。中国东晋高僧法显及唐玄奘都曾到此。考古学家曾在此山发掘出释迦牟尼的初转法轮像、过去七佛像、弥勒菩萨像及印章等物。

[10]大比丘众:即德高望重的和尚们所组成的僧团。“大”,指德高望重者,“比丘”,佛教中的一种称谓,梵文Bhhiksu的音译,又译“赫刍”、“备刍”,“比呼”等,意译“乞士”、“乞士男”、“熏士”等。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僧人。其含义据《大智度论》卷三载有五种:(1)乞士;包括内在的乞请和外在的乞请两个方面。内在即向如来乞法以明自身之真性,外在则向俗人乞食以养色身;(2)破烦恼,尤其是破除贪、瞋、痴;(3)出家人;(4)净持戒;(5)怖魔,即使恶魔闻而生畏怖之心。众:佛教名词,也称“合”、“和合众”、“和合僧”、“法众”。亦译“僧怯”、“僧伽”、“僧企那”等,即指佛教僧团,一般需要四人以上,并要具备两个条件方可构成僧伽:一是“理和”,都要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槃解脱为目的,二是“事和”,表现在六个方面: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净、意和同悦。一般所说的僧伽包括比丘僧伽(比丘众)和比丘尼僧伽(比丘尼众)两种,也就是受过比丘戒、比丘尼戒的出家男女团体,合称“二部众”、“二众”。因佛教团体又分为出家与在家两种,因而又有了所谓“七僧伽”之说,既包括了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正学女,也包括在家的优婆塞与优婆夷。

[11]大圣:已经断了妄想、分别、执着的人。此指上文中的大比丘僧团。

[12]神通:佛教名词,梵文Abhijna的意译,也作“神通力”、“神力”、“通力”、“通”。指通过修持禅定所得到的神秘灵力。佛、菩萨、阿罗汉有“六神通”:(1)足神通,指身体能自在飞行,上天入地,出入三界,变化自在;(2)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的苦乐境况,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3)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诸神声音;(4)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念之事;(5)宿命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万世的宿命及所做之事;(6)漏尽通,断除一切烦恼惑业,永离生死轮回之苦。六神通的获得,各经所说又有出入。《俱舍论》中说前五通凡夫亦可达到,第六通只有阿罗汉、菩萨与佛可得到;《大智度论》中则说菩萨得五通,佛得六通;《成实论》中认为外道(即佛教以外的其他派别)亦可得五通,有所谓“五通仙人”之说。

[13]尊者:佛教称谓。梵文Arya的意译,亦译“圣者”,音译“阿梨耶”。指僧人中德、智兼备,为人所尊敬者。下座称上座为尊者,上座称下座为慧命。

[14]憍陈如:释迦牟尼成佛后,首次在鹿野苑倾听佛说法并随其出家的五位弟子之一。全名是阿若侨陈如。憍陈如是姓,意思是“火器”,因其祖先是婆罗门,祀奉火神,所以家族用祭祀神的火器当做姓。阿若是名,意思是人人所具有的如来智慧德相,并对此德相有所开悟、了达。

[15]舍利弗: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多罗”的略称,梵文作Sariputra,旧译“奢利弗”、“富多罗”、“奢利补担罗”等,旧曾误译为“身子”,亦意译为“鹙露子”、“秋露子”等,据《佛本行集经·舍利目连因缘品》、《增一阿含经》卷三、《大智度论》卷十一等记载,他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从母得名。因马胜比丘为他说了“因缘所生法”,从而弃外道,随从释迦牟尼出家为僧。谓其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讲佛法,故在十大弟子中被称为“智慧第一”。

[16]大目犍连: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全称“摩诃目犍连”,又称“目犍连”、“目连”。梵文作Mahamaudgalyayana,旧译“摩诃目犍罗夜那”,意译为“采菽氏”。据《佛本行集经·舍利目连因缘品》、《增一阿含经》卷三等记载,他为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郊人,属婆罗门种姓。与舍利弗原来同为六师外道,精通教法。后皈依释迦牟尼,侍佛左侧。据说他神通广大,能飞上兜率天,故称“神通第一”。后入罗阅城乞食时被反佛教的婆罗门众执杖打死。

[17]迦叶:即大迦叶;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梵文作Kasyapa,全称“摩诃迦叶”,亦作“迦叶波”、“迦摄波”等。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常修“头陀行”(佛教十二种苦修的总称),所以称为“头陀第一”。释迦牟尼去世后,他召集了佛教的第一次结集。

[18]阿难: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梵文作Anonda,全称“阿难陀”,意译“欢喜”、“庆喜”等。据传,生于迦毗罗卫城,他出生时正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夜。是释迦牟尼叔父斛饭王之子,提婆达多之弟,与释迦佛是表兄弟。于释尊55岁时始入佛门,侍从释尊前后达25年之久,闻听佛陀宣说佛法最多,故称为“多闻第一”。释迦牟尼去世后,在佛教第一次结集时,由他负责诵出经藏,此后佛经为了取信于众,皆称为阿难诵出。

释迦牟尼佛著名的弟子有十位,他们各有所长,除文中注出的舍利弗、大目犍连、迦叶和阿难四位之外,还有六位,他们分别是:(1)阿尼律陀,梵文作Aniruddha,旧译“阿那律”等,意译“如意”、“无贪”。佛经载为释迦牟尼叔父甘露饭王之子,迦毗罗卫国人。释迦成道归乡后遂跟从出家。因懈怠贪睡曾受到佛的责备,于是立誓昼夜不眠,以致双目失明。后释迦怜悯,教他天眼通,他由于勤勉精进而得天眼通,能见天上地下六道众生,故被称为“天眼第一”。(2)须菩提:梵文作Subhuti,亦译“须浮提”、“须扶提’、“苏部底”等,亦译“善观”、“善见”、“妙生”、“空生”等。佛经载其为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人,属婆罗门种姓。据传他出生时家室皆空,故名“空生”。此时家人很害怕,因问占者,占者说是吉相,于是便称善吉;因他本性慈善,能常行善业,故名“善业”。以能深入理解佛法性空而驰名,故称为“解空第一”。(3)富楼那:梵文作Prima,“富楼那弥多尼子”的略称,意译“满慈子”。佛经载为迦毗罗婆苏(即迦毗罗卫)人。其父是净饭王的国师。据说与释迦牟尼同日出生,一出家即证阿罗汉果。因精于解说佛教义理,辩才出众,故称为“说法第一”。(4)迦旃延:梵文作Katyayana,旧译“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那”等,常称“摩诃迦旃延”、“大迦旃延”。意译“剪剃种”、“扇绳”、“好肩”。佛经载其为古印度阿架提国婆罗门之子。原出家学“外道”,后从释迦出家,得道后专门弘法于乡里,被誉为巴利文典之祖。能分别诸经,善说法相,故称“议论第一”。(5)优婆离:梵文作Upali,亦译“优婆利”、“优波离”、“邬波离”、“优波利”等,意译“近取”、“近执”。佛经载其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属首陀罗种姓。出家后奉持戒律,无所触犯,称为“持律第一”。佛教第一次结集时,由他负责阐述戒律。(6)罗睺罗:梵文作Rahula,亦译“罗护罗”、“罗怙罗”,意译“覆障”、“障月”、“执月”,也称“罗云”。是释迦牟尼在俗时夫人耶输陀罗所生之子。15岁出家为沙弥,为佛教有沙弥之始。谓其“不毁禁戒,诵读不懈”,密行超人,称为“密行第一”。

[19]普贤: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梵文Samantabhadra的意译,亦译“偏吉”,音译“三曼多跋陀罗”。代表德行,尊号为“大行普贤”。相传四川峨嵋山为其显灵说法的道场。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专司“理德”,与专司“智德”的左胁侍文殊并称。其塑像多骑六牙白象。代表法像是北宋年间在峨嵋山万年寺内安置的一尊铸铜普贤法像。

[20]菩萨:“菩提萨埵”的略称,梵文Bodhisattva的音译,意译为“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汉文佛典中曾译为开士、始士、高士、大士、圣士、超士、力士、无双、大圣、法臣等。“菩提”意为“觉”、“智”、“道”等,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从而达到通向涅槃之道路。“萨埵”,意为“有情”、“众生”、“有情众生”,佛教对人和一切有情生物的通称。“菩提”与“萨埵”二者合用,意为“觉悟有情众生”,指修持六度,上求觉悟,下化众生,将来成佛的修行者。因其修行具有早自觉”、“觉他”二品位,仅缺“觉行圆满”,所以地位仅次于佛。与声闻、缘觉并称为佛教“三乘”。菩萨的修行称“菩萨行”;教法以达到佛果为目的,称“菩萨乘”,经典称“菩萨藏”,戒律称“菩萨戒”。据《大智度论》卷七称,菩萨分为居家和出家两种,同书卷七十四又将菩萨身也分作两种,一是生死肉身,二是法性生身。

另外,大乘僧侣或居士有时也被尊称为菩萨,如印度大乘佛教学者龙树、世亲等。

中国佛教有四大菩萨之说,除普贤外其他三大菩萨分别是:⑴文殊师利:略称“文殊”,梵文Manjusri的音译,亦译“曼殊室利”,意译“妙德”、“妙吉祥”等。以智慧辩才为大菩萨中第一,故尊号为“大智文殊”。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即清凉山)。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常与司“理”的右胁侍普贤并称。其形象为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骑狮子,象征智慧威猛。⑵观音:“观世音”的略称。梵文Avalokitesvara的意译,又译“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早期佛经载其为大势至之兄,二人发愿修行,普度众生,一左一右同侍阿弥陀佛,并称“西方三圣”。佛教称其能现三十二化身,救十二种大难。信众只要诵念其名号,不分贵贱贤愚他便前往拯救。被尊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或称“大悲”。唐时因避太宗李世民之讳而称“观音”。传其生日为夏历二月十九,成道日为夏历六月十九,涅槃日为夏历九月十九。浙江普陀山为其说法道场。其形象初为男身,约在南北朝时出现女相,唐以后[3]逐渐兴盛。有六观音、七观音、三十三观音等不同的名称。地藏:梵文Ksitigarbha的意译,音译“乞叉底蘖婆”。《地藏十轮经》谓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称其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自誓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称为大愿菩萨”。其说法显灵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关于他出生来历的说法有很多,如新罗王族、大长者子、古印度婆罗门女等。其像一般是结跏趺座,右手持锡杖,左手持如意宝珠,像旁立一长者、一比丘,长者为闵长者,比丘为长者子,法名道明。地藏在九华山居住数十年后圆寂,但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九华山的月(肉)身殿,传为其成道处。

在汉地的佛教艺术中,菩萨的形象多与佛相似,但顶无肉髻,常戴冠,梳披肩发(文殊常作五髻),身姿窈窕,衣饰纷繁,其量度为佛的十分之九。

[21]弥勒:佛教菩萨名。梵文Maitreya的音译,意译“慈氏”,又称“慈氏菩萨”。佛教传说佛曾预言他将继承其位为未来佛(“当佛”)的菩萨。故又称“后生佛”、“未来佛”。《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中皆载他生于婆罗门家庭,后皈依佛,先于释迦佛人灭,上生于兜率天内院,经四千岁(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后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弘传佛法。中国寺院中所供奉的笑口常开、袒胸露腹的胖弥勒,是根据五代时一位叫契此的僧人形象塑造的,民间认为他是弥勒的化身。在胎藏界八叶院内的弥勒像则是左手当胸,手掌张开,右手执莲花。在金刚界微细会内的形象为:右手大指、食指、小指均竖立,中指与无名指弯曲置胸前,左手戴宝珠放在膝上。此外还有非常稀有的三十臂弥勒像。

[22]贤劫:“劫”在佛教中用以表达一个极为久远的时期,源于印度婆罗门教。一劫相当于人世间的四十三亿二千万年,分为四个阶段:(1)成劫:世界与有情产生时期;(2)住劫:又称“续成劫”:世界与有情存在时期;(3)坏劫:水、火、风等毁灭世界时期;(4)空劫:世界已不存在,空无一物。贤劫属住劫范围,指我们现今所处的大时期,因有1000位佛相继出世,故名。在有的劫里则没有佛出世。在这一时期(住劫)以前的过去住劫称“庄严劫”,在此以后的未来住劫称“星宿劫”。【解说】

此节经文向我们介绍了佛经的一个独特的写作格式,即在卷首必须首先点明“如是我闻”,以示说明该经的可信性。这是佛教首次结集后逐步形成的经文写作形式。佛教史上的结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一些分歧得到解决,而且还使佛教的经籍倍出,准确性也增强了。除了文中注释所提到的第一次结集外,还有其他五次较为重要。第二次约在距佛灭百年之后,原因是僧团中关于戒律问题的争论。印度东部毗舍离的僧团曾对传统的戒律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张,特别是出现了向人乞钱的事,遭到以耶舍长老为首的西部摩偷罗僧侣的反对。于是长者召集七百僧众在毗舍离结集,对经、律内容重新加以确定。确定了“十非法事”,如两指抄食、受畜金银钱等。这次结集称为七百结集或毗舍结集,又因参加者多为佛教长老,故又称上座部结集。但这次结集的决议引起了许多人反对,于是反对者又组织了一次结集,将十非法事宣布为合法,因参加者甚多,因而被称为大众部结集。从此,佛教产生了分裂。第三次结集在阿育王时期,南传佛典载是在佛灭250年之际。阿育王大力扶持佛教,每天在鸡圆寺中供养上万僧众,其中有许多非佛教的外道人,因而常引起争端。于是由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1000僧众,在华氏城对佛教三藏重新进行会诵、确认。此后,阿育王便向缅甸、斯里兰卡以及中亚、西亚等众多国家及地区派遣传教师,使佛教的影响遍及各地,成为世界性宗教。第四次结集在大月支贵霜帝国的迦腻色迦王时期。由胁尊者主持,以世友为上座,共有500人在迦湿弥罗参加。对经、律、论都作了注释。现只存论藏的注释,称《大毗婆沙论》。第五次结集发生在1857年的缅甸。由缅甸贡榜王朝的明顿王在首都曼德勒主持,参加者有二千多名上座僧人。以律藏为中心,对巴利文经典原文进行校勘考订,并将校订完成的全文铭刻于729块方形石块上,立于曼德勒的一寺院中。第六次结集是1954——1956年缅甸联邦政府为纪念释迦牟尼逝世2500周年而发起的。地点在仰光。来自缅甸、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泰国的上座比丘2500人参加了这次结集,完成了巴利文三藏的核校工作,使之成为目前最完善的巴利文大藏经。

其次,本节经文还点明了佛说经的时间、地点和听经的人众。以“一时,佛在某处与某某若干人俱”的格式写出。佛初说经时并无此序,后来弟子们结集佛经时,为了取信于众便增加了这一部分,所以又被称为“经后序”。本经这里所说为“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

对于一部佛经来说,根据它的写作形式和经文的内容,一般分为三大部分,称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所谓序分就是该经的序幕部分,它又包括通序和别序两部分,其中通序是诸佛经必须具备的内容,是一种固定的格式,指“如是我闻”一句及“一时,佛在某处与某某若干人俱”一句。这两句中包含了六种基本要素,在佛教中被称为“六成就”。首先,具体到本节经文来说,“如是”为“信成就”,指阿难之信;“我闻”为“闻成就”,指阿难亲耳所闻;“一时”为“时成就”,指说该经的时间;“佛”为“主成就”,指说法者;“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为“处成就”,指说法的地点;“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为“众成就”,指听法的人众。有的经文即点到此,有的经文则具体列出听法者的名字,给人一种场面盛大,济济一堂之感,本经即是这样的。

由于此经的各种译本较多,因而在文字记载上互有出入。仅就该节经文而言,清代魏源所编《无量寿经会译》一卷中载与会的听众有大比丘众万二千人。而在后汉支娄迦谶所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吴支谦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二卷以及唐代菩提流支译《无量寿如来会》(即《大宝积经》第五会)二卷中都说是千二百五十人。到了宋代法贤所译《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中则说是三万二千人。藏译本和梵文本也同宋译相同。本会译本也采用了魏译的说法。德遵普贤第二【经文】[1][3]

又贤护等十六正士,所谓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3]脱菩萨,而为上首。[4][5][6]

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7][8][9]中。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10][11][12]

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舍兜率,降王宫,弃位出家[13][14][15][16],苦行学道,作斯示现,顺世间故。以定慧力,降伏魔怨[17][18][19]。得微妙法,成最正觉。天人归仰,请转法轮。常以法音觉[20][21][22]诸世间,破烦恼城,坏诸欲堑,洗濯垢污,显明清白。调众[23][24][25]生,宣妙理,贮功德,示福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升灌[26][27][28][29]顶阶;授菩提记;为教菩萨,作阿阇梨;常习相应,无边[30][31]诸行;成熟菩萨,无边善根。无量诸佛咸共护念。[32][33]

诸佛刹中,皆能示现。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相中,[34][35]实无可得。此诸菩萨,亦复如是。通诸法性,达众生相;供养[36][37][38]诸佛,开导群生,化现其身;犹如电光,裂魔见网,解诸缠[39][40][41][42][43]缚。远超声闻辟支佛地,入空、无相、无愿法门。善立[44][45][46][47]方便,显示三乘。于此中下,而现灭度,得无生、无灭诸[48][49][50]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罗尼门,随时悟入华严三昧。具足总持[51][52][53]百千三昧,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于一念顷,遍游一切

[54]佛土。[55]

得佛辩才,住普贤行。善能分别众生语言,开化显示真实之[56]际,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随意自[57][58]在。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59][60][61]使不绝。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62]门。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63]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如是等诸大菩萨,无量无边,一时[64][65]来集。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诸天梵众,悉共大会。【译文】

还有以贤护为代表的十六位菩萨,分别是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也都来此集会。

以上所有的菩萨对普贤菩萨所具有的德行都很佩服,并将他作为榜样,像他一样发下弘愿,多积功德,普度众生,并云游于天地之间,将自身通过修行所掌握的佛教真谛及所具有的各种神通灵力,运用到这种救度众生的过程之中,使天地众生领悟到佛法的无量功德,从而远离五浊恶世,达到令人向往的彼岸净土世界。

普贤菩萨曾发下大誓,立志要在无穷尽的世间修行成就佛果位。于是他离开了兜率天宫,投胎降生到人世间的王宫之中,随后又抛弃王位出家修行,想通过苦行来证悟佛教的真理,就像佛祖释迦牟尼先前所做的一样。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顺应世间大众的做法,向他们显示佛教真理的不同寻常之处。他在修行之中所凭借的两种学问是禅定和般若智慧,通过定慧双修来克服一切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如烦恼、欲望、疑惑等,从而得到佛教智慧的真谛,成就佛之大智慧。天神们以及世间的俗人们对他的行为和取得的成就都表示崇敬和钦佩,于是纷纷恭请他来宣讲佛法。他对佛法的解说,帮助世间众生觉悟真理,破除那些扰乱众生身心,使其发生迷惑、苦恼或贪、嗔、痴等的不正确思想,毁坏那些导致众生陷入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这“六道”轮回之中的各种贪欲,洗清蒙蔽在众生心灵之上的各种污垢,使他们的纯净真如之心显现出来。然后像对待病人那样,菩萨以佛法为良药来调理众生,向他们宣讲佛法的精妙真理,使他们明白供养佛、法、僧、积功德,就像农民耕种田地一样,将来必定得到福报。普贤菩萨还以同样的方法去拯救治疗有情众生所遭受到的三界生死的大病,即苦苦、坏苦、行苦。他所做的这些事情,使他由初地菩萨得以升到“一生补处”的候补佛位,佛已向他做出预言,预言他将来必定成佛。为教导其他诸菩萨,他常常做他们的导师,时时修习与佛相应的无边的行德,圆满成就了大菩萨的功德,受到无数诸佛的庇护和眷顾。

普贤菩萨在佛世界中也像在有情世间一样,都能宣讲佛法。他好像一位魔术师,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不同的形象,他的这些形象实际上都是虚幻不实的,若加以追究的话,是什么也不能得到的。在这里集会的各位菩萨也与普贤菩萨是一样的,他们对人和事物等各种现象的本质都已认识到,并且能够化现出与此相应的人和一切有情识的生物的形象,通过这些形象供养诸佛,并用佛教理论开导众生。菩萨们在世上现身说法时所变化的种种形象犹如闪电一样,划破了魔见邪业之网,解脱了各种烦恼的束缚。他们的德行和声名,远远超出了声闻、缘觉二乘的境界,进入了无自性我执、无名相法执;无妄想取执之心的境界。菩萨们巧妙地随机应变在世间进行教化,向世人展现小乘声闻、中乘缘觉以及大乘菩萨这三乘的教法,在声闻和缘觉二乘中远远超出了其境界,达到了菩萨所行的涅槃之境,得到了无生、无灭,超离生死的正定智慧,由此便持集善法而不散失,持集恶法而不起用,随时一心悟到由缘起修万行的华严正智,具备和保有成百上千种灭烦恼的禅定方法,通过这些方法,菩萨们进入幽深奥妙的禅定境界之后,便都能亲自目睹无数众佛。在一念之间这样短促的时间里,游遍一切佛所居住的世界。

此外,菩萨们还像普贤菩萨一样成就了善于宣说佛法的雄辩才能。常以各国的语言宣说佛法,开导众生。他们所宣讲的佛教真理实相,远远超越了世间一切依存于因果的“有为法”,达到了性空无相境界,心常保持在清静的出世涅槃的“无为法”上而以此来济度世间,所以对待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能做到随意自在。为了有情众生的解脱,他们将佛法领受在心,持久不忘,不知疲倦地传授给众生,使他们的菩提之心不致断绝。菩萨们兴发了大慈大悲之心,怜惜有情众生,因而说法,将佛法中观察事物、认识真理的智慧传授给他们,使他们不致被抛到地狱、饿鬼和畜生三个轮回之中,为他们开启菩提涅槃的大门。对待世间一切众生,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努力去拯救他们,将他们全部成功地救度到觉悟的彼岸世界之中,享受到无数诸佛的功德。诸位菩萨的智慧行愿是如此的伟大,真是思想和言语都难以表述的。像这样诸多的菩萨有许许多多,他们全都来到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的身边,倾听佛法。还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以及欲界天、色界天中的所有天神,也都一同参加了这一次的集会。【注释】

[1]贤护:梵文名跋陀和,亦译贤守、贤首、善守。《贤护经》中说他是王舍城中的优婆塞,即居士。《名义集》中说他不仅自己护持自己的贤德,而且也护众生,故名贤护。又因他位居等觉,是一位等觉菩萨,是贤中之首,故名贤首。

[2]正士:菩萨的异称,指在家的菩萨。

[3]善思惟等菩萨:皆为在家菩萨。佛经中有的见载,有的则无。《四童子经》中说善思惟、慧辩才、观无住、神通华是他方世界中的菩萨应化托生印度的。《佛名经》中说光英、智上、寂根、愿慧菩萨是他方世界的菩萨。而《月灯三昧经》中说香象菩萨也是他方世界的大菩萨。其他六位即宝幢、信慧、宝英、中住、制行、解脱菩萨,在佛经中都未曾有载,但也有人认为他们也是他方世界有大成就的在家菩萨。

[4]大士:佛教称谓。梵文Mahasattva的意译。音译“摩诃萨”。意指“伟大的人”,为菩萨之通称。

[5]功德:“功”,指做善事。“德”,指得福报。一般指念佛、诵经、布施等,由此而能得到善报。

[6]法:梵文Dhanm的意译,音译“达磨”、“达摩”。是佛教的基本观念和范畴。本意是“轨持”,“轨”指有一定的规律和规范,人能够认识它。“持”指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凡具有自身的特性,并为人们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皆称为“法”。在佛典中,“法”的具体含义首先指佛的教法,或称佛法。如佛、法、僧“三宝”中的“法”即是此意。其次泛指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存在的和不存在的、过去的和未来的,如“一切法”、“三世诸法”等。此外,还特指某一事物和现象,如“心法”、“色法”等。本经此处的“法”即是一种泛指,属第二种含义。

由于佛教大小乘的区别以及众多派别的不同,使“法”的分类也各不同。大乘瑜伽行派和法相宗讲五位百法。五位,即把一切法分为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行法和无为法五类。百法包括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色法十一种,心不相行法二十四种,无为法六种,合计百种,故称五位百法。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则将其分为五位七十五法。在五位中将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有生灭变化的现象称为有为法,包括色法十一种,心法一种,心所有法四十六种,心不相应法十四种;将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无生灭变化的现象称无为法,只有三种,总计七十五种,故称五位七十五法。另外,还有各派都承认的一种分类法,称为“三科”,即把一切诸法分为五蕴、十二处(又称十二人)、十八界。五蕴包括色、受、想、行、识五种构成人的必要条件。十二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六根)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色、声、香、味、触、觉六种客观对象(六境)。十八界,即六根、六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六识,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

[7]十方:佛教地域方位概念。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各方。

[8]行权方便:指佛和菩萨将自身掌握的佛教理论和具有的各种神通等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救度众生。

[9]法藏:有两层含义,其中之一是指法性含藏的无量功德。本文即指此意,是前句“行权方便”所要达到的目的。嘉祥《无量寿经义疏》:“名理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

[10]世界:世指时间,即过去、未来和现在。界指空间,即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又称“世间”。

[11]等正觉:这里指具有佛果位的智慧。另外也指佛的十号之一,亦名“正遍知”。谓平等周遍,离邪去妄的大智大觉。一说对于凡夫的“不觉”而称“正觉”,对于声闻、缘觉二乘的“独觉”而称“等觉”,合称“等正觉”。

[12]兜率:全称“兜率天”,梵文Tusita的音译,亦译“兜率陀”、“睹史多”等,意译“妙足”、“知足”等。

佛教将世俗世界划分为欲界、色界和五色界“三界”,认为是有情众生依存的三种境界。在欲界中包括六重天,即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和他化自在天,在六重天中的居住者都离不开食欲和淫欲。兜率天处于第四重天的位置,距离第三天夜摩天有三亿二万由旬(古印度计算距离的单位,一由旬约相当于30至60里)远的距离,那里的一昼夜相当于人间400年。分为内院和外院,内院是如来寄居于欲界的“净土”,释迦牟尼的生母摩耶夫人死后即往生于此。佛教认为若皈依弥勒并称念其号者,死后往生于此。外院是欲界天的一部分。居住在兜率天中的人通体光明,能照耀整个世界。菩萨成佛前的最后住处也在此。

[13]出家:梵文Pravrajana的意译,音译“波吠俩野”,亦译“林居者”。指离开家庭到寺院中做僧尼。原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遁世制度,后为佛教所接受并沿用。

[14]苦行:梵文Tapas的音译。宗教修行方法。古印度颇盛,有自饿、自坠、投渊、赴火、裸形、涂灰、拔发、缄默、学鸡犬和卧墓间等内容。竭力摧残肉体来磨炼精神意志,以求达到解脱。佛教不主张苦行,据说,释迦在成佛之前曾与五名侍从同在伽耶城南的优类频罗村的苦行林中实行过6年苦行,但仍未悟道,于是他放弃苦行,另僻蹊径,终于悟得解脱之道。然而,从另一意义上说,释迦早就在忉利天中成道了。他在人间的6年苦行,不过是为了给众生作以示范,以证明它不能产生觉悟,解决生死问题。本经在此论说普贤菩萨修苦行的目的也正是此用意。

[15]道:这是指佛教的真理。

[16]定慧:指佛教的两种学问,即禅定和般若智慧(慧思)。前者是一种“修心”、“见性”的宗教思维修习,后者是智慧、义理,即佛教世界观的修习。在南北朝时期,北方注重禅定,南方注重义理。隋代南北统一。天台宗的智颉,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主张。中国禅宗则将二者作为“体用”关系,认为“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要求“定慧等学”。

[17]魔怨:指妨碍修行的一些心理活动,如烦恼、疑惑等。

[18]转法轮:佛教中用以比喻释迦牟尼佛宣说佛法之事。“法轮”喻佛法,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佛法能摧毁众生的烦恼邪恶,二是指佛之说法,像车轮一样,辗转不停。“转”喻宣说。据传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来到波罗奈城的鹿野苑寻找过去跟随他的五名侍者,向他们宣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鹿野苑说法是释迦成佛后第一次说法,此被佛教喻为“初转法轮”。初转法轮所宣说的正是“苦、集、灭、道”四谛之理,阐述人生的苦恼、无常,生死轮回的无穷无尽,分析造成人生苦恼的原因,证实涅槃寂静境界的奥妙,指出通往涅槃彼岸的修行之路。五位侍者颇受感悟,于是从佛出家,成为他最初的五个弟子。从此,构成佛教的三个基本要素“佛、法、僧三宝”具备,佛教正式形成。

[19]法音:解说佛法的声音。

[20]世间:梵文Laka的意译。与此相对的是“出世间”。指世俗世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又可以总分为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两种。前者是对人、动物以及某些虚构的生类(如天、鬼等)的通称,它们是有生灭烦恼的有情众生,后者也称“国土世间”,指山河大地、草木禾稼、宫室园林、日月光明等无情识的外在环境,但又是有情众生所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21]烦恼:梵文Klesa的意译,亦译“惑”。有二层含义,其一是对扰乱众生身心使其发生迷惑、苦恼等精神作用的统称。《大智度论》卷七:“烦恼者,能令人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二是泛指与佛教主张的宁静、涅槃境界相对立的一切思想和精神情绪。其分类很多,主要有根本烦恼、随烦恼等。

[22]欲:梵文Chandas或Rajas的意译。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大地法之一,法相宗别境之一。主要指食欲和淫欲这两种贪欲。他是导致众生陷入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这“六道”轮回的根本原因之一。

[23]福田:指一切产生福报的善行,好像农民耕种的田地,只要勤于耕作,就会有收获,只要行善,便可得到福报,故名。

[24]法药:比喻佛法。

[25]三苦:指受逼迫苦恼之意。一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时的苦恼,如受饥寒渴热时产生的苦等。二为坏苦,是享受快乐时产生的苦,如由富变穷时产生的烦恼等。三为行苦,众生由于事物或自然规律变化无常,不能支配、久留它们而产生的苦恼,如生、老、病、死等苦。这三苦有社会原因造成的,也有自然原因造成的。

[26]灌顶:梵文Abhiseka的意译。原为印度古代国王即位时所举行的一种仪式,国师以四大海之水,灌于国王头顶,表示祝福。佛教密宗仿效此法,在僧人嗣阿阇梨位时,设坛举行仪式,将法水灌于僧人头顶。佛教灌顶有初位和后位之分,此处指后位灌顶。

[27]菩提:梵文Bodd的音译,意译“觉”、“智”等。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旧译作“道”,指通向涅槃之路。广义说,凡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通称“菩提”。另有一种“菩提”是佛所独有的,全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略称“阿耨菩提”,意译“无上正等正觉”,他能觉知一切“真理”,并能如实了知一切事物,从而达到无所不知的一种智慧。它是超人的、至高无上的圣智。

[28]授记:亦作“受记”、“记别”。受,接受(佛的)预言,记,指佛为某人作出预言。授记指佛对发大心之众生,授予将来必定作佛的预言。授记的分类较多,有两种授记、六种授记、八种授记之说。两种授记即无余记和有余记。前者指佛当场授记某众生于某劫中作佛,号某如来。后者指言告众生于未来某佛时最终消除某罪,某如来为汝授记(见《大疏》卷四)。这里指佛预言普贤未来将要成佛。

[29]阿阇梨:梵文Acarya的音译。亦译“阿舍梨”、“阿祇利”、“阿遮利耶”、“阿遮利夜”,略译“阇梨”,意译“轨范师”、“正行”、“导师”,通指教授佛法之师。《四分律行事钞》卷上有五种阿阇梨:(1)出家阿阇梨(为初出家的弟子教授十戒的导师,亦称“十戒阿阇梨”)。(2)受戒阿阇梨(受具足戒时负责主持“白四羯磨”仪式之师,即先向出席仪式者告知授戒僧侣的名字,然后三次询问众人是否同意,也称“羯摩阿阇梨”)。(3)教授阿阇梨(受具足戒时教授威仪之师,也称“威仪阿阇梨”)。(4)授经阿阇梨(教读经书之师)。(5)依止阿阇梨(同起居,而从受教之师)。密宗则指精通曼奈罗及诸尊“印明”(印契与真言合称)并传法授灌顶之佛师。

[30]善根:佛教将一切与善心相应的或符合佛教义理的思想和行为称为善;根,指能促进这种思想和行为不断产生、增长的根本。善根,广义地说是指在身、口、意三业中存在的善所具牢固性,它不仅能生妙果,而且能产生其他的善,是其他各善的根本,是人们将来取得善果的依据,故名。狭义地讲是指“四善根位”,修四念住之后,观四谛十六行相而生出的四种善德。

[31]护念:护持、忆念,意思是时时得到保 护、庇护。

[32]幻师:即魔术师。比喻菩萨对众生有清楚的认识,就好像魔术师对自己所变现的一切皆有认识一样。

[33]相:指佛身体上显著的相貌特征。佛经中称佛有三十二相,与佛所具有的细微特征,即八十种好,合称为“相好”。这三十二相分另伪:(1)足下安平立相;(2)足下二轮相(也作千辐轮相),脚心有轮宝(即战车轮)的肉纹;(3)长指相;(4)足跟广平相;(5)手足指缦网相;(6)手足柔软相;(7)足趺高满相;(8)伊泥延膊相(或踹如鹿王相),股骨如鹿那样纤好;(9)正立手摩膝相;(10)阴藏相;(11)身广长等相;(12)毛上向相;(13)一孔一毛生相;(14)金色相;(15)丈光相,身光四射,达一丈远;(16)细薄皮相;(17)七处(即两足、两掌、两肩、脖颈)隆满相;(18)两腋下隆满相;(19)身体平正如狮子王相;(20)大直身相;(21)肩圆满而丰腴相;(22)四十齿相;(23)齿齐相;(24)牙白净相;(25)狮子颊相;(26)味中得上味相;(27)广长舌相;(28)梵声相,声音清净深远;(29)真青眼相;(30)眼睫如牛王相;(31)顶成肉髻相。这是人们辨别佛像的重要标志;(32)眉间白毫相。

[34] 法性:梵文Dharmadhatu的意译。指人和事物等各种现象的本质。又称实相、真如、涅槃、法界等。

[35]众生:即“有情”,梵文Sattva的意译。音译为“萨埵”。也称“有情众生”。是佛教对人和一切有情识生物的通称。《成唯识论述记》卷一载:“梵云萨捶,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今谈众生,有此情识,故名有情。”反之,一些生物和非生物,如草木、山河、大地、土石等则成为无情识的东西,被称为“非情”或“无情”。佛教对有情的分类法通常有三种,即五趣或六趣、七识住和九有情居,其中五趣(道)或六趣(道)是最常见的分类,包括地狱、饿鬼、畜生、天、人五趣(道)或加上阿修罗为六趣(道),是众生轮回之所。

[36]供养:亦作“供施”、“供给”等。一指以香花、明灯、饮食、衣服、卧具等各类资财供佛、菩萨及亡灵。二指对僧尼的施舍,即斋僧尼。供养主要分为两种,即财供养和法供养。以香花、饮食等实物供养佛、僧为财供养,以讲经说法,修行利益众生为法供养。现代中国佛教把花瓶、香炉、烛台视为佛前三大供养,称“三具足”。

此外还有三种、四种、五种、六种、十种供养之说。三种供养指利供养(香花、饮食等)、敬供养(赞叹、恭敬)、行供养(受持修行妙法)。四种供养指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五种供养指涂香、花、烧香、饮食和灯明。六种供养指香水、涂香、花、焚香、饮食、灯明。十种供养指花、香、璎珞、抹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妓乐、合掌。

[37]化身:指佛、菩萨为化度众生,在世上现身说法时变化的种种形象。

[38]魔:梵文作Mara,音译“魔罗”,简称·为“魔”。汉译佛经在梁武帝之前译作“磨”,偶有写作“麽”、“摩”的,梁武帝改为“魔”。意为“扰乱”、“破坏”、“障碍”等。佛教指能乱身心、破坏修行的各种心理意念和行为。亦谓“魔事”、“魔障”。《大智度论》卷五:“问曰:何以名魔?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

佛教中关于“魔”的法有很多,主要是《大智度论》卷五所说的“四魔”:(1)烦恼魔: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六种“根本烦恼”。(2)阴魔:即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所生的身心烦恼。(3)死魔:即断“命根”。(4)天魔:即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魔王。“天魔”是魔的本义。其余为引申义。“魔王”名叫“魔波旬”(梵语为Marapapiyas),据说,他经常率魔众到人间去破坏佛法。

[39]声闻:梵文Sravaka的意译,原指释迦牟尼在世时听其说法的弟子,后泛指听闻佛陀言教而觉悟的人。与缘觉、菩萨共同构成佛教三乘。指那些只能遵照佛的说教修行,以达到自身的解脱为目的的小乘法弟子。修持声闻所能达到的果位共有四种:阿那含、阿罗汉、须陀洹、斯陀含。

[40]辟支佛:梵语作Pratyekabuddha,亦译“缘觉”、“独觉”,指在无佛世中独自观察“十二因缘”而觉悟的小乘弟子。与声闻、菩萨并称佛教“三乘”。

[41]空:梵文;unya的意译,音译“舜若”。指事物存在的无实定性,是佛教表述“非有”、“非存在”的一个基本概念。谓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刹那生灭的,因而是假而不实的,故谓“空”。佛教各时期、各派别对空的解释不同。在原始佛教中,空只是整个佛教体系中的一个普通概念。部派佛教时期,这一概念成为当时争论的焦点之一。大乘佛教时期,尤其是般若经系统的大乘思想更是以空为其理论基础。从否定的对象来说,一般小乘佛教主张“人我空”,亦名“无我”,“人无我”,认为一切有情都是由各个元素聚合而成的,因此是不断生灭,不具备某一固定的主宰--我,故为“人我空”。大乘在“人我空”之外,还讲“法我空”,或名“法空”、“法无我”,认为一切事物现象都依赖于一定的因缘或条件才能存在,本身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无须经过分解,现象本身即是空。但大乘中观学派又认为法空并非虚无,它只是一种不可描述的实在,称为“妙有”。瑜伽行派害怕“一切皆空”,导致对成佛的主体和境界的否定,于是提出万法唯识所变、识无境无的主张。从论证的方式来说,空可分为“分析空”和“当体空”两种。分析空主要是小乘所采用的方法,将事物分解为若干基本因素或部分,论证它们所具有的生灭变化的特性,以此说明事物的不存在。当体空主要是大乘所采用的方法,认为无须分解一切事物,只要用空的理法去观察就可明白它本身即是空。佛教各派还推衍出三空、四空、六空、七空、十空、十一空、十二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十九空、二十空等。其中以《大品般若》、《大智度论》所说的十八空影响较大。

[42]无相:“相”指现象的相状和性质,亦指认识中的表象和概念,即“名相”。与“有柑’(指可见知的事物)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到的真如实相。故“无相”即是“法性”、“涅槃”。中国禅宗以“无相”作为其教义的重要内容。

[43]法门:指通过修习佛法而获得佛果的门径。这里指佛门。

[44]三乘:即小乘声闻、中乘缘觉、大乘菩萨。是引导教化众生达到解脱的三种方法。

[45]中下:指上句中的小乘缘觉、声闻二乘。

[46]灭度:灭烦恼、度苦海。“涅槃”的意译。也指僧侣的死亡。

[47]无生:亦称“无生法”。与涅槃、实相、法性等含义相同,认为一切现象的生灭变化都是世间众生虚妄分别的产物,本质在于“无生”,“无生”即“无灭”,故寂静如涅槃,为诸法“实相”、“真如”。修得无生,即是涅槃。

[48]三摩地:即三昧。梵文Samadhi的音译,亦译为“三摩提”,意译为“定”、“等待’、“禅定”。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法,谓集中精神一心修持,不受外界任何干扰。《大智度论》卷五:“善心一处不动,是名三昧”,“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大小乘中,三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