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宁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14:00:49

点击下载

作者:张进海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感知宁夏

感知宁夏试读:

前言

为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宁夏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个简明、系统而准确的了解和感知,提高对宁夏的认知度,激发热爱宁夏、建设宁夏、振兴宁夏的热情,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由宁夏社会科学院组织相关人员,在对宁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状况进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性、简明性、通俗性的要求,编写了《感知宁夏》口袋书。分区情概况、史前文化、地方历史、回族文化、西夏文化、红色文化、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等10个方面,对宁夏的自然和历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为广大读者了解宁夏、认识宁夏、感知宁夏提供了一个窗口。

研究宁夏、宣传宁夏是宁夏社会科学院的重要职责之一,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对读者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宁夏有所禅益。

本书由宁夏社会科学院院长张进海策划并审定,副院长刘天明、副研究员张耀武具体负责组稿、审稿和编务工作。吴忠礼、陈通明先生分别审读了部分书稿。宁夏人民出版社民族历史编辑室主任李秀琴承担了本书的编辑工作。值此书出版之际,对书稿撰写、编辑编务、印刷、出版发行等各环节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我们的学识水平与能力所限,本书不当、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3年11月9日

宁夏基本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于1958年10月25日成立,是全国5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位于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之间,东邻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地形南北狭长,南北相距约456公里(北起石嘴山市头道坎北2公里的黄河横截面,南迄泾源县六盘山的中嘴梁),东西相距约250公里(西起中卫营盘水车站西南10公里的田涝坝,东到盐池县柳树梁东2公里处),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区之一,却是祖国西北部、黄河上游一颗耀眼的明珠。宁夏自古以来就是南接中原、西通西域、北连大漠,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的地区,享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它既有漠北边塞的雄奇,又不乏江南水乡的灵秀。悠久的历史、多样的地貌、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民俗,构成了宁夏多姿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这里有绵延不绝的贺兰山、六盘山,奔腾不息的九曲黄河,浩瀚无垠的沙漠和草原,有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须弥山石窟,以及独具特色的回族风情,在宁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交相辉映,显示了无穷的魅力。在2008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起的圈点新天府活动中,美丽而富绕的宁夏平原位列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始终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2012年9月,国务院批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当前,宁夏正在大力实施沿黄经济区发展战略和中南部地区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全面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一、行政区划与主要城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现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个地级市,青铜峡、灵武2个县级市,永宁、贺兰、平罗、盐池、同心、西吉、隆德、泾源、彭阳、中宁、海原11个县,兴庆、金凤、西夏、大武口、惠农、利通、红寺堡、原州、沙坡头9个县级市辖区以及193个乡镇(101个镇、92个乡)、44个街道办事处。

银川市是自治区的首府城市,东有黄河穿境而过,西依贺兰山,国土面积0.96万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35.1平方公里。下辖兴庆、金凤、西夏三区,永宁、贺兰两县及灵武市。截至2012年底,银川市常住人口204.63万人,城镇化率为75.0%。银川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这里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区位优势明显,是方圆500公里内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银川市以“建设西北地区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发展战略,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

石嘴山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大城市,位于银川北部,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因贺兰山脉与黄河交会之处“山石突出如鸡嘴”而得名。石嘴山市现辖大武口、惠农和平罗两区一县,国土面积0.52万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74.16万人,有汉、回、蒙古、满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15.78万人,占21.3%。移民城市、工业城市、湖泊城市、奇石城市、森林城市、内陆口岸城市是石嘴山市六大显著特点。2008年石嘴山市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和国家首批资源枯竭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同时,石嘴山市也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城市和国家新农保试点城市。

吴忠市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原腹地,毗邻陕西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利通区、红寺堡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国土面积2.0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1.25万人,其中回族人口69.18万人,占总人口的52.7%,是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吴忠市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奶牛养殖基地、中国清真食品基地和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中国甘草之乡、滩羊之乡、中国回族建筑文化之乡和中国清真美食之乡。荣获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七星级城市等称号。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六盘山地区,东部、南部分别与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为邻,西部与甘肃省白银市相连,北部与本区中卫市、吴忠市接壤。下辖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和原州区,国土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45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26.43万人,其中回族人口57.82万人,占总人口的45.7%。固原市城区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个省会首府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是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的区域中心城市、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是中国西部前景极佳的待开发地区。近年来,西吉县荣获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文学之乡荣誉称号,隆德县荣获长征十大潜力城市之一、中国书法之乡荣誉称号,固原市荣获2012年全国百强慈善城市和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等荣誉称号。

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宁夏、甘肃、内蒙古三省区交会处,国土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是黄河中上游第一个自流灌溉地区。下辖沙坡头区和中宁、海原两县,常住人口110.72万人,有汉、回、满、蒙古等21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39.66万人,占35.8%。中卫市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被誉为世界枸杞之都、中国硒砂瓜之乡。境内矿产资源种类众多,储量丰富,其中石膏储量约70亿吨,居全国第二位。中卫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沙坡头景区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胜地。中卫市以宜居、休闲、生态美为目标,全力打造“黄河水城、魅力沙都、休闲中卫”,先后荣获中国特色魅力城市100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中国创新型城市、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1年城市榜投资环境十佳城市、 2012年度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和最具投资潜力城市奖等殊荣。

二、地形地貌与区域特点

宁夏地处中国地质、地貌南北中轴(即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哀牢山一线)的北段,在华北台块、阿拉善台块与祁连山褶皱之间的高原与山地交错地带,大地构造复杂。西面、北面至东面由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相围,南面与黄土高原相连。地形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大体呈阶梯状下降。南部的六盘山自南往北延伸,与月亮山、南华山、西华山等断续相连,把黄土高原分隔为二。东侧为陕北黄土高原与丘陵,西侧为陇中山地与黄土丘陵。中部山地与平原交错,卫宁北山、牛首山、罗山、青龙山等挟持山间平原错落屹立。北部地貌呈明显的东西分异。黄河出青铜峡后塑造了美丽富饶的银川平原。平原西侧贺兰山拔地而起,直指苍穹。东侧鄂尔多斯台地高出平原百余米,前缘为一陡坎,是宁夏向东突出的灵盐台地。

宁夏地貌复杂,山地叠起,盆地错落,大体可分为:黄土高原、鄂尔多斯台地、洪积冲积平原和六盘山、罗山、贺兰山南中北三段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全区从南向北表现出由水蚀地貌向风蚀地貌过渡的特征。根据自然特点和传统习惯,宁夏划分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三个区域。

宁夏北部引黄灌区为包括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的沙坡头区、中宁县,吴忠市的利通区、青铜峡市在内的宁夏平原。宁夏平原地势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海拔1100~1200米,黄河自中卫入境,自南向北穿越10个县(市、区),流程397公里,由石嘴山出境。宁夏平原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坡降相宜,引水方便,便于自流灌溉,自秦汉以来,人们就在这里修渠灌田,发展灌溉农业,这里早已成为沟渠纵横、阡陌相连、灌溉便利的塞上江南。黄河年径流量325亿立方米,国家调配可利用水资源40亿立方米,是全国四大自流灌区之一。2010年上升为国家主体功能区——沿黄经济区,是宁夏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宁夏中部干旱带,包括吴忠市的盐池、同心两县和灵武市、中卫市沙坡头区的山区以及海原县的北部地带,海拔1200~1500米,降水少,蒸发量大,地下水埋藏深、水质差,是西北旱作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和干旱发生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风沙侵袭严重,是生态比较脆弱的天然牧场和旱作农业区,素有“十年九旱”之说,是宁夏重点建设的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

宁夏南部山区,包括固原市的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以及中卫市海原县的南部,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边缘,海拔1400~2900米,沟壑纵横,地面切割零碎,黄土丘陵、黄土塬、谷地、山地、近山丘陵相间分布,水土流失中重度面积达8384平方公里,年输入黄河泥沙量4500万吨,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且多发各种自然灾害,贫困人口所占比例较高,是宁夏重点建设的生态农业和扶贫开发示范区。

三、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宁夏现有耕地1700多万亩,其中灌溉水田60多万亩、水浇地550多万亩、旱地1040多万亩、果园等50多万亩。宁夏引黄灌区是全国十二个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全国八个宜农荒地超千万亩的省区之一。

宁夏矿产资源以煤和非金属等沉积矿产为主,金属矿产较贫乏。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包括亚矿种)有34种,其中煤炭探明储量337亿吨,预测储量2020多亿吨,储量位居全国第6位,人均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6倍,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分布广泛,含煤地层分布面积约占宁夏总面积的1/3,形成贺兰山、宁东、香山和固原4个含煤区。非金属矿产中的石膏、水泥用灰岩、盐矿、电石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芒硝等为宁夏超亿吨优势矿产。

宁夏旅游资源独特,既有类型多样的自然景观,又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陵”(沙湖、沙坡头、西夏王陵)、“两堡一城”(将台堡、镇北堡、古长城)、“两文一景”(西夏文化、回族文化、塞上江南景观)展现了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文化、浓郁的回乡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悠久的黄河文明与回族伊斯兰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宁夏众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名胜古迹。数百公里的秦长城遗迹、明长城遗迹横亘于塞上,被专家誉为中国的“长城博物馆”。

宁夏生态环境脆弱,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面对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和土地沙化、草原退化和耕地盐渍化等问题,自治区先后实施了封山禁牧,禁止采集销售发菜和滥挖甘草、麻黄草,建设绿色长廊等大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全区现有林地9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12.8%,草原面积3500多万亩,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13个,面积820万亩,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

四、民族构成与人口比例

宁夏有回、汉等35个民族,201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47.1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7%。其中汉族人口占63.7%,回族人口占35.6%,其他各少数民族人口占0.8%。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哈萨克族、撒拉族和保安族信奉伊斯兰教,汉族中的部分群众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各种宗教一视同仁,人民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保护,各民族群众长期和睦相处。

五、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12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326.64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4亿元,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09.52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83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22.17亿美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831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有了全面进步,全区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张耀武、郑颜卿)

宁夏史前文化

史前文化,通常指文字产生以前的人类文化。石器时代,是史前文化的重要历史时期。考古学将石器时代划分为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指人类以打制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的时代。水洞沟文化遗存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石叶文化类型最具代表性。新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定居农业经济形态为标志,距今三四千年至三四万年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在宁夏都有分布。除水洞沟文化遗存外,还有固原市彭阳县白阳镇姚河村岭儿旧石器时代遗址。1万年左右的青铜峡市鸽子山遗址再次表明远古时期宁夏境内人类活动的延续性。宁夏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主要有细石器文化、菜园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遗存。此外,水洞沟文化的延伸,与贺兰山岩画或许有某种意义上的关联。

一、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南北并存(一)水洞沟遗址

水洞沟位于宁夏灵武市境内。水洞沟遗址为中国三大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自发现以来的90年间,引起中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先后经历过5次系统的考古发掘。最早发现水洞沟遗址的人,是20世纪20年代初的比利时传教士肖特。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德日进在水洞沟进行第一次发掘。数年之后,他们共同发表了《中国的旧石器》的报告,“中国没有旧石器文化”的论断被否定了。作为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重要遗址之一,水洞沟开始走进中外考古文化人的视野。1928年,德日进、桑志华与法国著名考古学家步日耶一起对水洞沟遗址进行深入研究。中国考古学界的前辈裴文中、贾兰坡等先生都先后对这里进行过考察和发掘。1960年、1963年、1980年,中国考古学者先后对水洞沟古文化遗址进行过多次系统发掘。2002年、2003年至2005年、200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水洞沟遗址又先后多次进行调查发掘,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尤其是发现了中国旧石器时代制作的最为精美的环状装饰品,极大地丰富了水洞沟的文化内涵。

水洞沟古文化遗址再现了距今3万年前宁夏境内人类活动的历史,是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的典型。从出土的动物化石种类看,有野驴、犀牛、羚羊、转角羊、鸵鸟等,包括数万件石器材料和石制品。研究者认为:在获得的大量石制品中,有一类以长石叶为毛坯、两侧经修理左右对称、背面有脊梁的三角形尖状石器,能与欧洲典型的莫斯特尖状器相比美,在中国旧石器文化体系中独具特色。另一类以长石片为毛坯,一端修理出半圆形刀刃状的刮削器,它们是水洞沟石器中代表性的器物。1963年发掘的一件以鸵鸟蛋壳为原料制成的圆形穿孔装饰物,其边缘略加雕磨过,再现了远古人类磨制技艺的萌芽,是原始初民对美的形式的探索,在人类工艺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2013年是水洞沟遗址发现90周年,中外学者聚会宁夏,回顾了90年来与水洞沟相关联的人和事,并在更高层面上重新认识水洞沟遗址的地位和文化价值:水洞沟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是一个里程碑,它正式揭开了中国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序幕。同时,也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水洞沟史前人类已经掌握了热处理技术;水洞沟人会烧石热水煮食。这些新的研究成果,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水洞沟人的生活。(二)岭儿旧石器遗址

岭儿遗址位于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白阳镇姚河村。2002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宁夏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联合调查发现。他们在茹河流域的岭儿遗址采集到了大量古人类石制品,如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石片、石核等,并依据断崖地层和暴露在断崖层外的石制品、动物化石及地质层分析,认为岭儿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遗存,地质年代大约与水洞沟遗址相同。岭儿遗址的发现与文化年代的确认,把宁夏南部人类活动的历史推进了2万年。同时,进一步证实泾水流域是中国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

二、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不同类型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经历的一次文明大变革,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原始农业和早期聚落。宁夏境内普遍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址,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都影响到了这里,再现了原始居民依山傍水而居的理想之地和居住形态。从遗址分布的地域看,南部固原比较密集,北部相对稀疏。从农业文明发展的程度看,南部已呈现出纯粹意义上的定居农业;北部农牧兼营,以农业为主。与中原文化密切相关的马家窑文化、菜园文化、齐家文化等各种文化类型遗存达250余处。(一)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其命名是在20世纪40年代。就其分布范围看,东起于泾河、渭河上游,西至黄河上游,北入宁夏南部清水河流域,南达四川岷江流域。从马家窑文化类型反应的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状况看,以经营农业为主,生产工具常见的有石斧、凿、锛、刀、磨谷器、杵和骨刀等,同时他们还从事狩猎。当时的制陶业比较发达,陶器的造型与彩绘均具有特点。居民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聚居在一起。马家窑文化在宁夏固原有少量的分布,最具代表性的是半山类型,调查发掘的遗址如固原七营紫梁村红圈子墓地。

马家窑时代的居民们已经逐步摆脱对自然环境的屈从,尤其是农业生产为他们提供和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粟和黍。饲养业在马家窑文化中也较发达。制陶业十分发达,彩绘是马家窑文化的一大特征,它向人们展示了灿烂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类型。

马家窑文化在宁夏南部的历史演进既有密切关联的源渊,又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层面。与菜园文化大致属于同一个文化范畴的文化遗址有固原市原州区河川店河墓地、海家湾墓地,隆德县上齐家墓地等,但这些文化遗址在时间性与文化内涵方面相互间仍有差别。半山类型是马家窑文化制陶工艺的高峰,它在时间上仍早于菜园文化,与菜园文化的联系更为密切。马家窑文化类型与菜园文化相邻,自然环境与生成年代也大致相似,但建筑样式与器物的形态还是同中有异,主要是各自相互延袭过程中文化内涵上的地域性差异。

马家窑文化自始至终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如果与齐家文化相比,除以农业为主外,畜牧业相对较发达,饲养动物及其副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已占有重要地位。就制陶工艺看,蓝纹素陶在菜园文化中兴旺发达。(二)菜园文化

海原县菜园村周围是六盘山系向北延伸的黄土高原的边缘,这里广阔而深厚的黄土地貌适宜于远古人类的生存。菜园村所在的环境正是易于挖掘,又能长期壁立而不易塌陷的黄土层,无论半地穴还是窑洞式,都易于挖掘,而且安全,先民们便在这面向东南的阳坡上筑巢安身。这里背风向阳,又临近水源,是理想的栖息之地。出土的遗物中主要有生产工具、日用器皿和装饰品。遗物以陶器为多,诸如大小适中的小口罐、单耳罐、双耳罐,以手制平底器为主,有少量的圈足器,工艺制作简洁。菜园文化各个单元出土的陶器类,其造型、陶质、陶色、制作技术等都有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上的连续性,体现的是各氏族在生存和延续过程中相互影响与融合,又各自相对独立的时代特色和文化特质。

考古研究者认为:齐家文化的主体是从菜园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同时,其社会组织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即由母系社会向父权制转化,这在人类历史上自然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境内的窑洞式房址所代表的齐家文化特征表现出他们已经改变了以前以母系为血缘纽带的氏族制度。

菜园遗址及其遗物为我们了解远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构建了一个宏观的框架,也从一个侧面描绘和再现了宁夏早期氏族社会的生活场景,包括其自身所体现出来的地域性的土著文化背景。(三)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是继马家窑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晚期的文化。与马家窑文化一样,也是主要分布在甘肃境内的地域性文化,1924年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并得名,它是继新石器时代之后重要的文化表现形态。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大量考古发掘的齐家文化遗址看,宁夏南部固原是齐家文化的分布地区之一。齐家文化的总体面貌是以农业文明为主,先民们过着稳定的定居生活。

齐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就其文化特征看,以其独特的风格与马家窑文化相区别:一是陶器。主要是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还有少量灰陶;器形外表除素面外,还有蓝纹和绳纹,并有少量彩陶;陶器造型以平底器为主,也有一些圈足器和三足器;最为典型的是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等。二是铜器。齐家文化已进入铜、石并用的时代,冶炼技术的普遍应用是齐家文化的一大突出特征。当然,这一时期主要是陶器。铜器的发现,标志着生产力的极大进步。农业在齐家文化中已相当发达,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种植的农作物以粟为主。

对于齐家文化的深层研究,无论从文化的源起,还是从文化的分类,专家们都先后提出过不同的意见。就齐家文化辐射的地域看,有的分为三种类型,有的分为四大类型。在三种类型说中的第三类就是宁夏固原的文化遗址,主要以固原市原州区的海家湾、隆德县的上齐家遗址为代表,还有西吉县的兴隆等地。固原市原州区以东的河川乡店河村遗址也发现了6座齐家文化的墓葬。从文化内涵看,“第三类实际是常山下层文化”。“常山下层文化”是因发掘于甘肃镇原县常山文化遗址而得名的。

对于齐家文化的源渊,著名考古学家张培忠先生在1984年写成的《齐家文化研究》一书中说:“兴隆和上齐家遗址是目前能推知的齐家文化较早的源头。”兴隆在西吉县境,上齐家在隆德县境。1964年正式发掘的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海家湾遗址,清理了3座墓葬,其形制和出土文物与甘肃中部的齐家文化有明显的不同,表明这些遗址在文化上既有承袭,又有创新。

由考古资料看齐家文化的经济形态,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已经过着比较固定的定居生活,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与马家窑文化相比当时的生产力已发展到一种新的水平,这不仅表现在农业与畜牧业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以铜制工具为主要标志的冶铜业已经出现。从齐家文化的聚落看,一般都选择在便于人们生活的河边台地上,房屋的修建样式为方形平顶、呈四面坡半地穴式,屋内铺一层白灰,不仅美观,而且起到了防潮作用,这是齐家文化在建筑技术上的突出特点和对人类建筑居住环境改善的杰出贡献。(四)宁夏北部新石器时代文化

细石器文化是宁夏北部的文化样式。它是利用细小的石核、石片、石瓣等制成的工具,多镶嵌在木柄或骨柄上,是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流行的石器文化。细石器同样是宁夏远古文化中有代表性的一种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卫、中宁、青铜峡、贺兰、平罗、灵武等地,包括贺兰山东麓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生成了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存。贺兰县暖泉细石器文化遗址较有代表性,它揭示的是细石器文化背景下先民的居住环境,为后人了解当时社会组织形态和经济生存状况提供了原始物化的标本,诸如居住形式、取暖照明、烤煮食物、碾磨工具等,包括相对稳定的采集、畜牧与狩猎、陶器制作等。

在宁夏的细石器文化遗存中,有的石器还涂有不同的颜色,绘制有不同的纹饰。这些单调的颜色和图案纹饰,更显示了宁夏细石器文化发展的特点。在专家们看来,有一些陶器残片与陇山(六盘山)东西的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中的彩陶有相近或相似之处,说明南北文化相融的表现特点。宁夏细石器文化与中国草原文化有着相融关系。由细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我们看到了人类历史早期,宁夏南北地域文化类型与发展过程中所走的多元路径,包括北部细石器文化与南部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的走向与融合。

三、贺兰山岩画

水洞沟文化与贺兰山岩画有着内在的关联。岩画是原始社会先民绘制并磨刻或凿刻于岩石上的图画。通常认为,岩画产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进入繁荣期。贺兰山岩画大多创作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它承载着远古时期人类的记忆,刻录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至今无法解开的谜团。(一)贺兰山岩画的内容

贺兰山岩画分布很广,数量多,石嘴山、平罗、贺兰、永宁、青铜峡、中卫等县市境内都有遗存。岩画内容很丰富,家畜形象有马、牛、羊、狗、驼、驴等,动物形象有狼、虎、豹等,建筑物形象有塔、穹庐、帐房等,自然界形象有太阳、星星、月亮,人物形象有戴尖角帽的人、骑马或骑骆驼的人、舞人、跪拜人以及各类人面谱,还有手印、脚印等,生活用具类形象有车辆、弓箭等,还有植物、流水、鸟类等形象。此外,还有大型出游图,人物众多,写实性极强,场面宏大。总体上看,一是表现原始先民征服自然、体现生活欲望与生殖崇拜的岩画较多;二是动物与人首图像多,尤其是人面像,表现的是宗教内容;三是反映人类对天体和大山等自然的崇拜;四是对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过程的记录。狩猎、祭祀、性崇拜可以覆盖以上所有内容。神话传说在贺兰山岩画中得到充分地反映。神话又与巫术密切相连,如太阳神崇拜、羊崇拜、鸱鸟崇拜、人面像崇拜等。(二)贺兰山岩画的开凿与年代

贺兰山岩画的开凿者,是早期游牧于河套地区的原始人类,生存在水洞沟早期的游牧民族就是贺兰山岩画的开创者之一。此后的鬼方、猃狁、匈奴、突厥等多个朝代的游牧民族都是贺兰山岩画的创造者,他们描绘和记载了那个遥远年代的生活经历和生产实践,是生活实践的艺术化结晶。具体地说,创造岩画的人,一是掌握文化知识的巫师,二是一些能工巧匠式的画师。

贺兰山岩画所反映的人类是社会生活的漫长历史画卷。其开凿年代,有的出自旧石器时代,有些出自青铜时代,有的则出自铁器时代,有的出自西夏时期,应以新石器时代为多,因为贺兰山岩画中数量最多的是野生动物形象。(薛正昌)

宁夏地方历史

宁夏,古称朔方,分处黄河中上游,自古以来是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会、碰撞和融合的天然分界线,又因得灌溉之利、风光独特、物产丰富而被誉为“新秦中”和“塞上江南”。宁夏国土面积虽然只有6.6万平方公里,但是由于区位独特、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开发较早、文化多元,堪称华夏主流文化——黄河文明的源头,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一、独特的区位优势

首先,表现在军事战略上。宋朝以前的中央王朝多建都于关中,当时的主要威胁来自北方诸游牧民族,贺兰山、阴山与黄河相环而形成的黄河河套地区恰好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天然分界线。宁夏北部外有贺兰山屏障和黄河天堑以及三大沙漠环绕,内有长城、关隘、城堡多层防御工事抵御。宁夏与京畿地区毗邻,地据要塞,不但是中原王朝的北大门之一,而且还是京都的重要藩篱。宁夏南部的固原更是抵近京师,战略地位重要。其境内的萧关,可称北门锁钥,若此门户洞开,则关中不稳。“关中”指居于“四关”之中的八百里秦川京畿地区(东函谷关,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因为王朝的主要威胁来自北方,所以萧关成为捍卫关中北部之险的重要屏障。古代战略家有“得关中者得天下”之说,强调萧关存亡得失的重要性。

其次,表现在经济地位上。因为地处边塞要地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宁夏是历代王朝重要的移民屯垦区。秦始皇时通过在河套地区设置郡县首开屯垦,拉开了移民开发序幕。汉唐间出现了移民开发高潮,以后代代相因,规模空前,影响深远。因为北方是国家安全的命脉,必须保持足够的驻军规模,但是庞大的军需供应却是一大难题,若从内地调运粮草运送到边关,常因人畜消耗而所剩无几,既劳民伤财又得不偿失,只有就地供给才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而宁夏平原恰恰是黄河上游的一片绿洲,“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独擅引黄之便,又有鱼盐之利,粮草、经费和兵源补充等都可以通过移民开发就近解决,所以古人称宁夏为“新秦中”,即再造一个八百里秦川和关中新天府的意思。

最后,表现在交通枢纽的地位上。交通枢纽,就是位于战略要地和经济生命线上的重要城市和集镇。陆上丝路从长安出发往西域中亚有南北两线,无论是北行还是西行,都要穿越河西走廊。而从长安至六盘山一段为丝路主干线,固原是其重要节点,其后行进路程才有南、中、北三线之分。北线方面,灵州(今吴忠境)因其独特的地理与政区位置成为其重要支干线和集结点。

二、辉煌的历史背景

宁夏的历史文化背景很悠久。首先,在考古发现方面,宁夏全境广泛分布着旧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文化遗址。灵武水洞沟和彭阳姚河岭儿旧石器文化遗址是中国早期人类生存繁衍的象征,再现了距今2万—4万多年前西北人类活动的历史。由此可以证明在2万—4万年前,宁夏的先民就曾在贺兰山、六盘山和黄河两岸劳动、生息、繁衍。尤其重要的是水洞沟遗址的发现“结束了长期以来国外学者认为中国没有旧石器文化的论断”,水洞沟放射出宁夏历史文化的第一道光芒。

其次,宁夏南部的六盘山与泾水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六盘山下的朝那湫渊(彭阳县古城)至少是战国至秦汉时期国家法定的帝王级祭祀的地方,黄帝和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来过这里祭祀,汉唐以来盛而不衰。创世传说伏羲、女娲与六盘山(陇山、龙山)的故事更是印证着华夏文明与六盘文化圈的渊源关系。

最后,在典籍文字记录方面,有关宁夏历史的材料最早出现在《诗经》之中。《诗经·出车》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诗经·六月》有“薄伐猃狁,至于大原”。这里的“朔方”和“大原”作为周朝的地域概念,都在今宁夏行政区域内。

三、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

宁夏在夏、商、周三代之前是北方各游牧部落大进大出的大舞台。战国时期,居牧在宁夏境内的部落被统称为“戎”。秦惠文王后元五年(前320年),“王游至北河”,可能在北部黄河东岸首设朐衍县(今盐池县境内)。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又在今宁夏南部固原市境内设乌氏县。二县均隶属北地郡(治今甘肃庆阳境内),宁夏全境已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秦朝,宁夏仍隶属北地郡。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军把河套地区的匈奴游牧部落赶走,开始在黄河沿岸设立县制,修筑城障,驻防军队,移民进行农业开发。时有富平县和神泉障、浑怀障之设。移民屯戍,把农业经济推进到引黄灌区。

汉朝,沿袭秦朝建置。在固原设立安定郡,治高平(今固原原州区),领高平、朝那(今彭阳境)、乌氏(今固原东南)、三水(今同心境)等县。东汉时北地郡治曾迁至富平县(今吴忠利通区)。北地郡在今宁夏境内的属县由原朐衍、富平二县,新增灵武(在今青铜峡市邵岗镇境内)、灵州(在今吴忠市利通区)、廉(在今平罗、贺兰县之间的暖泉村)三县。后来,黄河两岸还先后设置了南典农城、上河城、北典农城(今银川境)和神泉障(今吴忠利通区境内)、浑怀障(今平罗境)等城塞。显然,宁夏沿黄城市群在汉代已初步形成规模。汉武帝曾6次巡视宁夏。汉廷通过向宁夏大规模移民与进行农田水利开发,出现了人口兴旺、良田大增的喜人景象。值得注意的是,汉代在宁夏设置的“安定属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这是汉朝政府采取自治方式解决民族问题的首次尝试,这个试验区就在三水县。

东汉中后期爆发羌人大起义,此后历经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共计四五百年。这一时期国家分裂、群雄割据、烽火不绝,宁夏农业经济衰退,建置内迁,人口锐减。这种乱局一直到北魏和北周统一北方后才有转机。尤其是北周曾将数万南方战俘迁徙至宁夏北部,这些“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宁夏引黄灌区誉为“塞北江南”,缘出于此。

隋唐时期,国家实现了空前统一,而盛唐帝国的出现则带来了领土广阔、国家富裕、军事强盛和文化繁荣的局面。当时宁夏隶属关内道管辖,属京畿地区,在灵州(今吴忠利通区)设置朔方节度使,统管北方军务,为国家特大级军区。同时在水草丰美的原州(今固原原州区),设有陇右监牧的国家级军马场。唐太宗时曾亲赴灵州,主持有数千人参加的北方民族团结大会,被少数民族各部落共尊为“天可汗”。“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李亨又在灵州即位,指挥朔方军收复京师,完成了“中兴”大业,使灵州成为再造李唐的发祥圣地。盛唐时期,宁夏曾经引来众多文人骚客,推动了边塞诗的发展与繁荣,名家们创作了大量有关宁夏的诗作,在宁夏历史与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唐代在北方边塞地区设置了一些羁縻府州,统称为“六胡州”,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时先后有东突厥可汗阿史那社尔与衡阳公主(唐高宗李渊女)、吐谷浑王诺曷钵与弘化公主(淮阳王李道明女)等家族都安置在这一带的羁縻州内生活。唐朝在灵州境内设置羁縻州,使宁夏再次成为中央执行民族自治政策的试验区。

宋代,党项拓跋氏在宁夏建立地域性割据政权,史称西夏。西夏政权前后传10代,立国近200年。党项族广大劳动人民在充分吸收汉族文明的同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现在仍有许多文化遗存熠熠生辉。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蒙古军灭亡西夏。元代首次在中国建立了行省制度。忽必烈中统二年(1261年),元朝庭西夏故地设立行省,名为西夏中兴等路行省,省城设于兴州(今银川),辖地相当于前西夏国疆域,即包括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和新疆一部。经数次变革改易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原西夏行省归并入甘肃行省,以兴州为中心,设立宁夏府路,隶属甘肃省。“宁夏”域名第一次出现,意为“希望西夏故地永远安宁”。

宁夏地处大元帝国腹地,北部设省,南部则建安西王府。安西王忙哥剌冬居京兆(今西安)、夏住开成(今原州区开城镇),管辖西北大部(除新疆)和四川全部,同时在六盘山建立了统管西部军务的军事基地,所以,当时的宁夏既是大西北的核心地区,又是中西交通的枢纽地带。元代蒙古大军西征后,带来大批阿拉伯、波斯和中亚各地信奉伊斯兰教的“回回人”,他们先后在西北交通沿线定居下来,与当地汉人、蒙古人等通婚,生儿育女,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特别是第二代安西王阿难答,曾使用行政权力,在他指挥的15万大军中推行伊斯兰教,从而加速了回族的形成和发展壮大。所以说,回族这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于元末明初,而宁夏正是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地区。

明朝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北边形势一直非常严峻,而宁夏是蒙古军队各部南犯的主要路径,首当其冲,这就造成明代宁夏地区的特殊军事地位。当时在宁夏地区实行全民皆兵的军屯制和军政合一的卫所建置,在官员配备上既设宁夏镇总兵官,又设巡抚镇守,并一度派遣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驻边监守,实际上是一个省级的架构。朱元璋还封第十六子朱栴为庆王,在宁夏建立藩国,代表朝廷镇守边关地区。同时,朝廷又在固原设置陕西三边总督衙门,统一指挥西北军事防务,防区包括陕北延绥镇、甘肃甘州镇、宁夏镇和固原镇等西北四大军镇,防区之广、兵力之盛实为北方“九边”之首。正是由于宁夏地区诸军镇的有力拱卫与有效配合,才维系了明朝的边疆巩固与中原地区的稳定发展和持续繁荣。

清代,由于满蒙联姻,实行满洲贵族与蒙古贵族联合执政,历代中原王朝向北方设防的基本国策已无存在必要,宁夏的综合军事地位开始下降,北部降为甘肃省下属的宁夏府,南部降为甘肃省下属的固原州,也从战区转变为生产建设的经济区。在康乾盛世的大背景下,这一地区发展很快,乾隆年间宁夏平原人口达到130万之众,重现了“塞上江南”的繁荣局面,并成为全国回族主要聚居地区,宁夏府城也被称为“小南京”。

民国时期,1929年宁夏重新设省,时辖甘肃省朔方区和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二盟(旗),面积达27万多平方公里,马福祥、马鸿宾、马鸿逵家族长期统治宁夏。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宁夏,在回汉等各族人民中撒下了革命的种子。1936年,红军一、二、四三大主力在宁夏境内胜利会师并举行三军聚会的盛大庆祝活动,其间建立了第一个县级回族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抗战时期,宁夏各族人民踊跃参加抗日活动,派兵赴绥西与日寇血战,阻遏了日寇的进攻,保卫了祖国西北大后方,也在客观上起到陕甘宁边区的屏障作用。

1949年9月23日,省会银川市解放,标志着宁夏回汉等各族人民获得了新生。1954年宁夏撤省,并入甘肃省。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宁夏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吴忠礼)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