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厂喜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19:08:05

点击下载

作者:村上春树,安西水丸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象厂喜剧

象厂喜剧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象厂喜剧作者:【日】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 安西水丸(Mizumaru Anzai)译者:林少华责任编辑:沈维藩关注微博:@数字译文微信公众号:数字译文我们的产品:译文的书联系我们:hi@shtph.com问题反馈:complain@shtph.com合作电话:021-53594508版权申明

ZO KOJO NO HAPPI ENDO

by Haruki Murakami

Copyright © 1983 by Haruki Murakami\

All rights reserved.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Japan.

Chinese (in simplified character only) translation rights arranged

with Haruki Murakami, Japan

Through THE SAKAI AGENCY and 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Illustrations Copyright © 1983 by Mizumaru Anzai

Digital Lab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数字业务的实验部门,成立于2014年3月。我们致力于将优质的资源送到读者手中。我们会不断努力,做体验更好、设计更好的电子书,加油!上海译文出版社|Digital Lab卡德萨克酒广告词

卡德萨克,

卡德萨克——

反复口诵之间,

忽然觉得,

它已不再是卡德萨克,

不再是装在绿瓶里的

英国威士忌。

它已失去实体,

仅仅是原来卡德萨克这个词儿的

宛如梦之尾巴的余音。

把冰块投进余音,

喝起来格外香津津。圣诞节

有生以来第一次买组合音响时,随机带有平·克劳斯贝的圣诞唱片。就是说,时令已是圣诞节了。毕竟夏天买音响不至于附带什么平·克劳斯贝的圣诞唱片。

唱片是小尺寸的,里面四首歌:《白色的圣诞节》、《铃儿响叮当》、《圣母马利亚赞歌》和《神圣今宵》。只要有这些,就足可过上一个相当像样的圣诞节了。终究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圣诞歌有四首足矣。何况是平·克劳斯贝唱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1960年12月,我们非常单纯非常幸福,非常中产阶级,而且平·克劳斯贝左一遍右一遍右一遍左一遍地唱着《白色的圣诞节》。某种咖啡喝法

那天下午,音箱淌出温顿·凯里的钢琴曲。女侍应生把白色的咖啡杯放在我面前。杯厚墩墩沉甸甸的,与桌面接触时发出“咔嗒”一声惬意的声响。那声响久久留在我的耳底,就好像落入游泳池底的小石子。我16岁,外面细雨霏霏。

那是座海滨城市,南风总带着一股海潮气息。观光船一天里要在港湾转好几次,我不知有多少回坐着它看大型客轮,看船坞,百看不厌。即使是雨天,我们也落汤鸡似的立在甲板不动。港口附近有一间小小的咖啡屋,小得除了咖啡调制台外连一张桌子也没有,嵌在天花板里的音箱流淌着爵士乐。每次闭上眼睛,都觉得自己好像成了被关在漆黑漆黑的房间里的小孩子。房间里总有咖啡杯令人眷恋的温煦,总有少女们撩人情思的芳香。

如今我想道,自己真正中意的,较之咖啡味道本身,恐怕更是有咖啡的场景。我眼前竖着一面青春期特有的光闪闪的镜子,里面清晰地映出自己喝咖啡的样子,我身后是切成四方形的小小的背景。咖啡如黑夜一样黑,如爵士乐旋律一样温暖。每当我将这小小的世界喝干时,背景便为我祝福。

那同时也是一幅不为人知的纪念照。照片上一个少年在那座小城里长大成人。喏,他右手轻轻托着咖啡杯,收起下颏,蛮自然地笑着……好咧,咔嚓。

人生的问题,有时可以归结为一杯咖啡带来的温暖——理查德·(1)布罗提根在哪里这样写过。专门写咖啡的文字里,我最中意这句。(1) Richa DI Borautigan,20世纪60年代深受“垮掉的一代”影响的美国小说家。读约翰·厄普代克的最佳场所

春天一来我就想起约翰·厄普代克,而一读约翰·厄普代克我就想起1968年的春天。我们的头脑中存在着若干条这样的锁链。事情尽管微不足道,然而我们的人生和世界观难道不就是由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支撑着的吗?我觉得。

来东京上大学是1968年的春天。我懒得带大件行李,必要物品提前寄了,只把香烟和约翰·厄普代克的《音乐学校》往风衣袋里一揣就走出家门。书大约是班顿·戴尔出版的简装本,封皮纸很好,洁净素朴,古色古香。同女朋友吃罢饭,道了声再见,然后乘上新干线。

怀揣一本厄普代克进京,如今想来未免有点玩“酷”,不过当时也还行。傍晚车到东京,赶到目白的新房间一看,不知何故,本该到的行李却没到。既没有替换衣服,又没有洗漱用具没有烟灰缸没有咖啡杯没有水壶,凄惨至极。玩“酷”必然受挫。

房间空空荡荡,唯有一张简单得无以复加的桌子(仅一个抽屉)和一架朴素得无与伦比的铁床。铁床上有一张一看就令人心情沉重的床垫,往上一坐,硬得竟同一星期前买的法国面包无异。

一个阴乎乎的静静的春日黄昏。打开窗子,远处传来广播声。放的唱片是“铁蝴蝶”的《在天堂的花园里》。尽管时间过去了十四年之久,那歌声却记得那般真切。

当下没有任何事要做,也没心思做。无奈,便去近处一家糕点铺买来可口可乐(当然是瓶装的,想象一下瓶子好了)和饼干,之后歪倒在硬邦邦的床垫上接着看厄普代克。天一点点黑下来,房间变暗,打开天花板上的荧光灯,荧光管“吱吱”地嘶叫不止。

八点半看完厄普代克时,可口可乐瓶底积了五厘米高的烟头。我把书放在枕边,望了一个小时天花板。在这座巨大的城市里,我没有被褥没有刮须刀没有该打电话的对象没有该去的场所,被孤零零地扔在一边。不过心情并不坏。

假如有人问我哪里是看书的最佳场所,我只能回答是“1968年4月那个空荡荡的房间的硬床垫”。书页的每一行都能缓缓渗入肺腑的(1)场所——那便是我的“书斋”。埃姆斯休闲椅也好莫比利亚台灯也好阿肯色音箱也好统统不坏,但那是另一回事。读约翰·厄普代克有读约翰·厄普代克的场所,读邓巴有读邓巴的场所——世界上肯定存在那样的场所,我觉得。“动身去哈佛前两天的晚上,他夺去了她的第一次。她哭了。他也不知为什么变得浑身瘫软,觉得自己干了一桩蠢事。他本身也失去了童贞。奥逊脑袋是清醒的。唯其清醒,他才认识到自己有许多东西要学也愿意学——若事情不超出一定限度。哈佛大学不知加工处理了几千名这样的青年并将其送上社会,而他们所受到的损伤是肉眼几乎无法看出的。”

——约翰·厄普代克《同屋的基督教徒》(短篇集《音乐学校》,须山静夫译)(1) Eames,美国人埃姆斯设计的一种胶合板或塑料椅。(1)FUN, FUN, FUN

她跟爸爸说去图书馆

借得车便只管游玩

收音机狂喊乱叫

速度如风似电

冲过麦当劳餐馆

一路呼啸向前(2)

玩得天晕地转直到父亲把“雷鸟”索还

这是“沙滩男孩”1964年走红的歌曲《好玩、好玩、好玩》中的歌词。“沙滩男孩”几首走红歌曲里边我也最喜欢这首。节奏和旋律绝对完美,歌词精彩至极,光听歌词眼前都会倏地涌出那番光景。坐在1964年型号的流线型红色“雷鸟”车上的马尾辫女孩——谎称去图书馆——借得父亲的车而得意洋洋四处炫耀,女伴们全都目瞪口呆地盯着她,男孩们飞身上车开始一路狂奔。但大家都制服不了“雷鸟”。不久女孩父亲发现了,车被收了回去。女孩大失所望,可是对于“我”,这样倒正中下怀。就是说——

别那么灰心丧气

来吧,和我在一起

即使没了“雷鸟”

我们也能欢欢喜喜

1964年的“雷鸟”女孩如今也该三十五六了。她现在到底在做(3)什么呢?或许在上简·方达培训学校,也可能住在《E.T.》中出现的那种新兴住宅区里听巴利·马尼劳。时至今日,我仍然时不时想起那个开红色“雷鸟”的女孩。(1) 意为“好玩,好玩,好玩”。(2) 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一种轿车。(3) The Extra Terrestrial之略,意为“外星人”,此处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同名影片。自来水笔

自来水笔店位于老商业街的正中,同主街相隔两条小巷,正面两扇玻璃门,没挂招牌,只在门牌旁边小小地写着“自来水笔店”字样。玻璃门吻合程度极差,看样子从打开到真正关严,起码要一个星期。

当然要有介绍信,花时间且花钱,但笔做得恰到好处,梦一样——朋友这样说道。于是我跑来了。

店主六十光景,形象如密林深处一只巨鸟。“伸出手来!”鸟开口道。

他一根根地测量我手指的长短粗细,确认皮肤的油性,用衣针刺探指甲硬度,又把我手上形形色色的伤疤记录在册。如此看来,手上伤疤确乎不在少数。“脱下衣服!”他言词简洁。

我一头雾水,但也只好脱去衬衫。刚要脱裤子,店主慌忙制止:“啊,只上身即可。”

他转到我背后,由上而下用手指按我的脊椎骨。“人这东西啊,是用一节一节脊椎骨想东西、写东西的,”他说,“所以,我只能依照人的脊椎骨做自来水笔。”

接下去,他又问了我的年龄,问了出生年月,问了每月收入。最后问打算用这自来水笔写什么。

三个月后,自来水笔出来了。果真恰到好处,同身体正相吻合,梦一样。不过,我当然写不出梦一样的文章。如果是在那种肯卖给我同身体梦一样正相吻合的文章的店铺,我就算脱掉裤子怕也无济于事。意大利面条工厂的秘密

他们管我的书房叫做意大利面条工厂。“他们”指的是羊男和双(1)胞胎美少女。

意面工厂这个说法没什么大不了的含义,无非调汤温、撒盐末、定时间这个程度罢了。

我一动笔写稿,羊男便呼扇着耳朵凑上前来:“喂喂,我们可不大中意你那文章哟!”“是吗,”我应道。“总好像故弄玄虚,没有根基。”“哦?”毕竟我也写得够辛苦的。“盐稍多了点儿。”双胞胎中的208发言。“得返工!”209建议。“我们也可以帮忙。”羊男道。

不不,可以了!若让羊男帮起忙来,势必全部报销。“你拿啤酒来!”我吩咐208。又命令209:“你削好三支铅笔!”

209用水果刀吭哧吭哧地削铅笔的时间里,我自管喝着啤酒。羊男则嚼干蚕豆。

三支铅笔一一削尖后,我“啪”地拍一下手把三人一齐逐出书房:“工作了,工作了!”

我写稿的时间里,他们在院子里手拉手唱歌,唱道:我们的故乡在阿登时节不早也不晚到处小麦黄晶晶

春日的阳光泻在他们头顶上,好一幅如诗如画的场景。(1) 均为村上春树其他小说中的人物。羊男见《寻羊冒险记》等,双胞胎少女208、209见《1973年的弹子球》等。我的名字叫阿切尔(1)

罗斯·麦克唐纳死了。

由于罗斯·麦克唐纳的死,一个潮流终止了,我想。不过对于作家来说,死或许是枚勋章,也可能相反。

老实说,罗斯·麦克唐纳晚年的作品在日本似乎没得到多高的评价。《地下的男人》登峰造极,而其后的几本书,多数人认为全都大同小异。故事的舞台总是潮乎乎的了无生气,而且大多是恋母情结方面的。侦探刘·阿切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邋邋遢遢,又没有什么风光无限的演技,幽默感同坎德拉相比也好像干巴巴的。这么着,人们的目光开始从罗斯·麦克唐纳身上转向风头正劲的年轻的新冷峻派(2)旗手。此外也有雷蒙德·钱德勒这位年长作家影响太大的原因。

对于罗斯·麦克唐纳的刘·阿切尔故事,我是从头喜欢到尾巴尖。罗斯·麦克唐纳小说的优点在于其腼腆与执着,当然缺点亦在其中。但优点也罢缺点也罢,反正我就是喜欢罗斯·麦克唐纳的小说。

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买的英文平装书里边,有一本就是这位罗斯先生的短篇集《我的名字叫阿切尔》。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我才17岁,正对霍利斯·西尔瓦的唱片如醉如痴,就一边听霍利斯·西尔瓦,一边拼命看《我的名字叫阿切尔》。

杰克·斯麦特导演的不朽名作《移动的靶子》的公映也在那时候,我再三再四看个没完。电影中,保罗·纽曼扮演的刘·阿切尔叫刘·哈帕。为什么不叫阿切尔而叫哈帕呢?原因在于因《哈斯拉》、《哈德》而声名鹊起的保罗·纽曼希望继续“H……”系列。于是,这部华纳影片的名字就成了“HAPPER”。说心血来潮也是心血来潮,但不管怎么说,那时的保罗·纽曼的确演得好。《移动的靶子》的原作诚然一气呵成,不愧为罗斯·麦克唐纳早期的上乘之作,但我更对中期的《条纹灵车》和《加尔顿事件》情有独钟。翻开任何一页,上面都以内敛的笔触将人生的艰难与无奈写得入木三分。感觉上似乎每个出场人物都戴着一顶黑乎乎的帽子,都各自在不幸的道路上匐匍前行。没有人能得到幸福,却又人人都行走不止,也必须行走不止——罗斯·麦克唐纳仿佛在这样不断地呼喊。“人们都说加利福尼亚没有四季更迭,纯属无稽之谈。”他在一本小说中写道,“不过是人们麻木不仁、觉察不到罢了。

我由衷地悼念罗斯·麦克唐纳的死。(1) Ross Macdonald(1915—1983),原名肯尼思·米拉(Ken Millar),加利福尼亚出生,久居加拿大。1944年以本名发表第一部作品《黑暗隧道》(The Dark Tunnel)。进入20世纪50年代,相继出版了以私家侦探刘·阿切尔(Lew Archer)为主人公,以南加州为背景的系列侦探故事集。(2) Raymond Chandler(1888—1959),美国硬汉侦探小说家。(1)A DAY IN THE LIFE

我正在等公共汽车准备上早班,一位不相识的阿姨走过来问我莫不是要去象厂。是的,我说。我是在象厂上班。

阿姨直盯盯地打量我的脸我的个头我的鞋我的皮包——打量了好一阵子。同时间里,我也打量这位阿姨。阿姨四十或五十光景,衣着还算整洁利落。戴一顶前面带檐的棒球帽样的帽子,架一副假象牙红边眼镜,身上一件粗粗拉拉的茶色连衣裙,脚蹬一双白色网球鞋。“你怎么晓得我要去象厂呢?”我向阿姨问道。我两个星期前刚搬来,在象厂做工的事还没告诉任何人——她何以晓得呢?甚是不可思议。“还用说,我当然晓得啦!”阿姨一副无所不晓的神气,“在象厂工作的人都有那么一种感觉渗出来,不是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