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浅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20:56:05

点击下载

作者:北京尚达德国际文化发展中心(组编) 高春明(编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服饰浅话

中国服饰浅话试读:

前言

衣冠不会说话,却是一面诚实的镜子,无声地演绎着大千世界。中国服饰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第一根缝衣针诞生起,服饰与文明就互相影响、互为印证。隋唐年间,著名的儒家学者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指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句话既解释了“华夏”一词的来源,也告诉后人:我们之所以用“华夏”作为我们民族的名称,就是因为这个民族有“服章之美”和“礼仪之大”。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王国、礼仪之邦”,汉族的传统服饰几千年以来被万邦推崇,被子孙后代继承。而“衣冠”则成了文明的代名词,也成为华夏礼仪的重要表征。《易经•系辞》上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就是在说以制定衣服之制,示天下以礼。可见,早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注重服饰文化,并把它作为一个人乃至家国天下礼仪的象征。殷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服饰制度逐渐完善,并形成了以“天子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西汉时,服饰文化基本定型,并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后来各个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有了冠冕堂皇、华裾鹤氅、霓裳羽衣这样的大美服饰;有了衣冠楚楚、峨冠博带、缓带轻裘这样的君子风度;有了衣袂飘飘、绮罗珠履、衣香鬓影这样的淑女风范。而既凸显天人合一文化理念又彰显泱泱华夏、涵盖宇宙气象的汉服,还几乎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国的民族传统服饰均具有或借鉴了汉服“宽袍大袖、交领右衽、褒衣博带、系带隐扣;注重纹章布料、足衣首服和色彩配饰”等特征。一言以蔽之,衣必精美,物必丰阜,人必礼仪,上下必称吾国吾民,这就是真正的华夏!服饰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魏孝文帝统治中原后,为了国家的统一,令拓跋族与汉族联姻,学习汉族的语言、服饰、制度、技术等;而清朝统治者为了削弱汉族人的民族认同感,实行“剃发易服”之制度,规定凡是服汉衣冠、束发者治重罪。在中华有史可考的悠悠数千年中,伴随着朝代的更迭,服饰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受到篇幅所限,我们没有办法去一一详述中国各朝各代以及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只能列举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曾经耀眼夺目的服饰,让读者能从中一窥古代服饰所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上中国服饰的历史旅程,去体会蕴藏其中的中华文化吧!第一章头顶风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儒家经典著作——《孝经》的话,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人对孝顺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古人对“身体发肤”的重视程度。因为重视父母赐予自己的生命,所以对于身体的任何部分都不敢轻易毁伤。由此我们也就理解了古人为何不肯轻易断发,为何将“断发”当作刑罚,也就理解了古代男子为何会有那么多的冠、巾、帽,女子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发型及发饰了。一、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一)剪发竟是一种刑罚古代华夏先民最原始的状态是披发。不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古人对头发的态度天差地别。比如,中原汉族地区的人从披发到辫发,再到各种不同发髻的演变,对头发都是爱护有加,从不肯轻易断发,更不用说剃发了,甚至在《周礼·秋官司寇·掌戮》中把“髡(kūn)刑”(就是强迫犯人剪掉头发的刑罚)当作常见的五种刑罚之一。比起在脸上刻字的黥(qíng)面、割掉鼻子的劓(yì)刑等残酷的刑罚,髡刑对肉体的损伤可以说没有,但为何也能成为一种刑罚呢?古人为何会如此珍惜头发呢?其实这源于中原汉族地区古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血肉之躯是父母恩赐的,不毁损身体,是孝顺父母的第一步。因此,虽然剪掉头发没有肉体上的疼痛,但是却违背了应有的孝行,所以髡刑更多的是对人精神上的折磨。正是因为这种观念,古代人犯错误时,常常通过割掉自己的一绺(liǔ)头发来自罚。《三国志》中记载,曹操率领军队过麦田时,自己骑的马受惊践踏了庄稼,触犯了军规。曹操身为统帅,犯了军规也要接受惩罚,他假意拔剑自刎,但被手下拦住,于是就割掉一绺头发来代替首级。曹操断发正向我们说明了当时居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视头发为生命,决不轻易断发。不过,古代生活在北方地区的鲜卑、乌桓等游牧民族却有着髡发的习俗。髡发就是有选择性地剃掉一部分头发。髨发习俗在鲜卑、乌桓的后裔契丹族中仍保留着,五代时期的绘画作品中多有呈现,而且不仅男子髨发,连女子也会剃发。五代十国后,在中原建立过政权的少数民族还有女真族、蒙古族、满族等,也都有鲜明的髡发习俗。女真人灭掉辽国和北宋,建立金国;蒙古族攻灭金国和南宋,统一中国而建立元帝国;满族灭掉明朝,建立清朝,这每一次的政权更迭,统治者对百姓都采取过强硬的易发易服措施,甚至还因此有过血腥杀戮。表面上这些是因“头发”引起的,而归根结底却是思想观念和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元代男子发型(元成宗铁穆耳)辽代契丹人发型(河北省宣化下八里村辽墓出土)清代的剃发男子(二) “七十二变”的发型古人最初的发型几乎没有性别差异,在文明程度渐渐提升的过程中,才开始有了男女差异。如对于距今约八千年的原始岩画上披发的先民和距今约五千年的彩陶盆上扎着辫子跳舞的小人,我们都辨不清男女。不过,我们却可发现古人的发型随着时间的演进发生了变化,逐渐由简单变得复杂且精致。原始岩画上的先民发式(内蒙古乌海市桌子山召烧沟遗存)梳短辫的舞蹈者(青海西宁大通县上孙家寨村出土彩绘陶盆)到了夏商周时期,男女的发型逐渐有了区分。东周时女子几乎都长发及腰,为了赶潮流,有些女子甚至还在尾端接上假发,以使自己的辫子看起来又粗又长。春秋战国时,古人的发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编辫子的人越来越少,发髻(jì)逐渐流行开来。充满才情智慧的先民细心呵护一头青丝,将其绾(wǎn)成了美观大方的发髻。发髻拥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子发髻的款式远不如女子的丰富,在“周礼”的约束下,男子成年后必须戴巾或冠,过于花哨的发型是很难把巾或冠戴整齐的。正因如此,那些款式多样、材质多变的首服,便弥补了男子发式较为单一的遗憾。梳双股大辫的战国妇女(传河南洛阳金村出土铜人)女子发髻开始广为流行且样式丰富多变当数汉代,史书中存有名称的发髻就有十几种,比如有垂云髻、飞仙髻、瑶台髻、九环髻、椎(chuí)髻、堕(duò)马髻等。在这众多发髻中,最受女子们欢迎的当数椎髻和堕马髻。梳椎髻的滇族妇女(云南昆明晋宁区石寨山20号墓出土铜俑)古代有一种木制的洗衣工具,叫作“椎”,它头粗柄细,椎髻因形状与它相似而得名。椎髻绑扎简单,古代普通女子在家劳作时多梳椎髻。典故“举案齐眉”中便有关于椎髻的记载。东汉有一位才华横溢的读书人叫梁鸿,虽然他家境贫困,但很多富贵人家的女儿都想嫁给他,然而梁鸿却不为所动。同县孟姓人家有一个已经三十岁了还没有嫁人的女子叫孟光,这女子相貌平平,却宣称只嫁像梁鸿那样贤能的人,梁鸿得知后就聘娶了她。孟光盛装嫁入梁家后,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而梁鸿虽然自愿聘娶孟光,却一连七天都不搭理她。孟光暗自思索,明白梁鸿并非凡夫俗子,娶妻乃为娶德,于是“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每当梁鸿外出归来,孟光都将做好的饭菜放在食案上,用双手高举至齐眉,来表达对夫婿的敬爱,这便是形容夫妻相互尊敬的典故“举案齐眉”的由来。堕马髻相传始于宫廷贵妇,据载是汉顺帝时期把持朝政的大将军梁翼的妻子孙寿发明的。孙寿美丽妖娆,又擅长打扮自己,她把椎髻置于头侧,使其下坠,看起来像从马上刚刚摔下来,别具一番风情,所以得名堕马髻,又被称为“梁氏新妆”。梳堕马髻的唐代妇女(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除此之外,汉代还流行各类高髻,如《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汉《童谣歌》“广袖高髻”后用来形容一地风俗奢荡。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流传甚广的“灵蛇髻”“飞天髻”等高髻,这些发式可令面容灵动而富有神采,因而深受宫廷女子的青睐。灵蛇髻发端于三国,相传是魏文帝的皇后甄氏创制的。据说甄氏入主魏国皇宫后,寝殿里来了一条绿蛇,这条蛇每天都会变化盘踞的姿势,所以甄氏每天便根据蛇形来绾发髻。时日久了,宫人们也竞相模仿,这种灵动多变的发髻便被称为“灵蛇髻”。梳灵蛇髻的魏晋妇女(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三国时出现的“云髻”,也是女子们喜爱的发式,初唐画家阎立本《步辇图》中的宫女就梳这种发式。缕缕青丝如云朵般盘绕在头上,给人空灵清雅之感。唐代时形似螺壳的“螺髻”也深受大家的欢迎。螺髻本为佛像头顶之髻,白居易的《绣阿弥佛赞》一诗中便有提及:“金身螺髻,玉毫绀(gàn)目。”后来螺髻逐渐流行于宫廷中,成为女子们的日常发式之一。梳云髻的宫女(唐·阎立本《步辇图》)单螺髻和双螺髻梳螺髻的妇女(山西太原金胜村唐墓出土壁画)看到古人那么多高难度的发型样式,我们不禁心生疑问:古人是如何打理头发的呢?《诗经》里曾提到一种名为“膏沐”的润发油,想来在春秋战国之前,人们就已经学会护发了。还有记载说,在南北朝之后,人们便已经开始用蛋清、蜂蜜、芦荟汁来保养头发了。在唐代,刨(bào)花水作为一种纯天然的定型发胶被创制出来,它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发式的丰富。而如果想要头发尽快散开,古人还发明了名为“发”的洗头膏。古人的发式千姿百态,不一而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他们的发式有着极大的区别。男童、女童多将头发束在头顶,左右各梳成一个小髻,因集发为髻,所以有“总髻”之名,又因这发型有点像牛角,因而还有“总角”之名。总角的历史很久远,早在秦汉之前就成型了,如在《诗经·卫风·氓》中就有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这样的描写。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子在二十岁就要举行冠礼,女子在十五岁就须举行笄礼,以表示成年。这时,男子须将头发合起来梳成一个发髻,女子则会梳着左右对称的双髻。因为女子的双髻和树枝的丫杈相似,所以又称为“丫髻”或“丫头”,宋代陆游《浣花女》一诗中便有“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之句。在后世的演变中,“丫头”还成了年轻女子的代称。丫鬟是与丫髻类似的发式,又被称为“鸦鬟”,只不过丫髻高于头顶,而丫鬟则多垂于耳际。按照古代礼法规定,两种发型的适用年龄不一样,年幼的小女孩儿会梳丫髻,成年后就会梳丫鬟。因古代婢女常会梳这种简单低调的发式,所以后来“丫鬟”也就成为婢女的代称。古代男女缔结婚姻时会有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结发,所以有诗句说:“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结发”最初与丫鬟这种发式有关,古代男女结婚,举行婚礼时双方父母主持结发之礼,通常是新郎端坐左边,新娘紧挨新郎坐于右侧,双方分别解下髻和鬟,各取一绺头发编在一起,完成“合髻”仪式,也就是结发。结完婚的女子就不再梳双鬟,而改梳前文提到过的各种发髻。在礼法制度森严的古代,那些从未嫁出去的女子,直到白发苍苍也要梳双鬟。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负薪行》中所提到的:“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由此可见,古代女子的发式还是是否成婚的一种标志,如果没有结婚,就不能梳那些美轮美奂的发式。在古代,虽然女子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几乎没有走出深闺庭院的机会,在未嫁人之前,听凭父母的安排,嫁人之后相夫教子,顺从夫君的心意。但无论是大家闺秀、小家碧玉还是山野村妇,对美的追求都从未停止过,她们挽起青丝对镜莞尔的模样定格在残存的画卷、文物上,让我们有机会一窥她们昔日的芳华。唐代丫髻(三)“巾帼英雄”的由来古代女子的发式大多是垂髻和高髻,而高髻因清爽飘逸更受古代女子们的欢迎。如果要梳高髻,一头浓密的长发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为了追赶风尚,假发髻便成了女子装扮的必需品。假发髻出现的历史要追溯到先秦,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的卫庄公看到臣子妻子的头发长而丰,于是便叫人剪了,来装饰自己妻子的头发。秦汉后,用假发的习俗沿袭不衰,而当时有许多贫穷的女子买不起假发,就不得不向别人借假发戴,这就是所谓的“借头”。假发在历史上有许多称呼,如“蔽髻”“缓鬓”以及“巾帼”(以发丝做的头饰,佩以头巾)。因自汉代后巾帼是女子专用的,所以后来就成了女子的代称。如果想要说女子不比男子差,便可说“巾帼不让须眉”,因为“须眉”是指男子的胡须与眉毛;如果想要夸赞女子,也可以说“巾帼英雄”。戴巾帼的汉代女子(东汉说唱俑)古代女子以长发为美,尤其是在盛行高髻的时代,头发的长短、疏密成了衡量女子美貌的标准之一。历史上便有以“美发”而留名的美女,比如,《东观汉记》记载:“明德马后美发,为四起大髻,但以发成,尚有余,绕髻三匝。”到了清代,假发在满族女子的头上得到了重新诠释,成为颇具特色的“旗髻”。满族女子的传统发髻需要把头发分成两把,在头顶梳成一个扁平形发髻,然后插上各类首饰,脑后的头发处理成燕尾状,垂于颈背,因其形状而俗称为 “一字头”或“两把头”。最初“一字头”是以真发梳成,而到了咸丰年间,受汉族女子高髻的影响,满族女子的发髻也越来越高,出现了“高如牌楼”的假髻,被称为“大拉翅”。大拉翅不用头发,而是用黑色丝绸制成,使用时套在头上即可,上面还有绢花、穗子等饰物。梳旗髻的满族妇女(清人《贞妃常服像》)戴大拉翅的清代妇女(传世图照)二、女人的首饰,男人的冠帽(一)古代男女的成人礼古人将头发绾起,用什么来固定呢?最初,无论男女都用“笄(jī)”,这种首饰可以插住绾起的头发或插住冠帽,以免滑坠。说到“笄”,我们便不得不先说说古代女子的成人礼——笄礼。戴“笄”是女子的成年标志,此时便可谈婚论嫁了,通常父母要为女儿举行一个盛大的“及笄礼”,并请一位富贵的女性长辈来替女孩绾发插簪。已经许嫁且年满十五岁的女孩,在及笄礼后就要把头发绾起来,而且还要在发髻上缠一根五彩缨线,表示心有所系。没有许嫁且年龄超过十五岁的女孩,最迟也要在二十岁举行笄礼,不过笄礼之后却还是要恢复原来的丫髻发式。骨笄(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古人形容女子未嫁时常用“待字闺中”一词,那“字”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在古代,不论男孩女孩出生后都是先起名,只有在举行过成人礼后才有“字”。古人认为,男女成年后,同辈之人直呼其名不便,便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为字,以表其德。比如,清代著名女画家恽(yùn)冰,字清於(yū) , “清於”就是在举行了及笄礼后才有的称呼,也是女子出嫁之后朋友、同辈们可以直呼的称呼。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举行表示成人的冠礼,所以“弱冠之年”便是指男子二十岁。男子的冠礼比女子的笄礼更隆重,通常在家族宗庙里举行,时间由父亲占卜决定,主持加冠之人也由父亲定夺,届时还会请众多宾客来观礼。虽然男子在成年的时候都会举行冠礼,但其实冠冕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平民百姓是不能戴冠的。据《周礼》记载,士以上阶层男子在加冠礼后可戴冠,平民男子则只裹一块称为缁(zī)布冠的头巾,而这种制度也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举行冠礼后,男子从此步入成人阶段,须遵循成人的礼仪规范,有了择偶成婚的资格,并和女子一样有了除了名之外的另一个称呼——“字”。春秋时,士指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以种地为生。战国以后,士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指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因男子束冠,所以有很多有趣的成语和戴在头发上的冠有关。如“怒发冲冠”,指愤怒的头发直竖,顶起发冠。相近的成语还有“发怒冲冠”“发上冲冠”,“壮发冲冠”虽然与它们形似,但它是用来形容男子气概豪迈的成语,而不是指愤怒生气。(二)首饰盒里的故事秦汉之时,发笄之名逐渐被发簪替代,而它也不再单纯地被当作绾发之物,还成了身份财富的一种标志。粗陋的石簪、木簪、骨簪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则是越来越精致的银簪、金簪、玉簪等。金凤簪(江西南城长塘街明益庄王朱厚烨墓出土)明累丝嵌宝石金凤簪(首都博物馆藏)中国自古就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在各类材质的簪子中,古人更偏爱玉簪。据说汉武帝曾在李夫人那儿用玉簪挠了挠头皮,宫人们瞧见了,便开始效仿。后来用玉簪搔头成为一种风尚,甚至没玉的人也要借玉附庸风雅一下,这便有了“玉搔头”之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比德于玉”,集深沉厚重、柔和含蓄于一身的玉,看起来温和内敛,但本质刚健,因而古人以玉的品格象征君子的性情,认为美玉代表美德,所以古人都喜欢佩戴玉饰,并且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玉的成语,如“抛砖引玉” “金玉良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除了发簪,女子们首饰盒中必备的还有一类叫作发钗(chāi)的首饰。与发簪不同的是,发钗分为两股,形状像树枝杈,因此,发钗最初被写为“叉”。发钗取材广泛,石钗、木钗、银钗、金钗、玉钗等都有出现。金钗贵重,只有贵族女子才置办得起。银钗次于金钗,士庶女子一般戴银钗,而贵族女子在守孝时也会戴银钗,取其色白之意。铜钗较金钗、银钗便宜,但对家境贫寒的姑娘来说却也很贵重,正如唐代诗人王建在《失钗怨》中说:“贫女铜钗惜于玉,失却来寻一日哭。”虽然铜钗在贵族看来不值一提,但是鎏(liú)金铜钗却受到各阶层女子的喜爱。这种钗是铜芯,“铜芯”谐音“同心”,因而经常被当作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寓意着百年好合,永结同心。鎏金银花钗(陕西西安唐墓出土)还有一种钗微不足道,但却常被提及,那就是“荆钗”。荆钗,顾名思义,就是用荆条制成的钗,它最初是农家村妇常用的首饰。《烈女传》中记载,贤士梁鸿与妻子孟光归隐山中,孟光每日着荆钗布裙。后来,人们便用“荆钗”代指贫妇。而每当有男子在外面提及自己的妻子时,都会称之为“荆妇”或“拙荆”,这其实就是从荆钗引申而来的。当相对呆板的发笄、簪子、发钗不能再满足爱美的女人时,灵动的步摇便牢牢占据了女人首饰盒中的重要位置。单从“步摇”的名字就不难看出,这种饰品戴在头上,自然是一步一摇,摇曳生姿,尽显女人的灵动与柔媚。步摇的主体类似发簪、发钗,只是在簪首或钗首上垂挂珠串。据载,战国时期已经有女子头戴步摇,汉代刘熙的《释名》中说:“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步摇在之后的发展中,其形制越来越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步摇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时候的步摇有两种基本形制:一种呈花枝状,直接插于发髻上;另一种则和冠相结合,被称为“步摇冠”。据史书记载,在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见当地有很多人都戴着步摇冠,莫护跋很喜欢这种步摇冠,于是把披散的头发梳起,也戴了一顶金光闪闪的步摇冠。他的臣子见到都称之为“步摇”,音讹为“慕容”,甚至后来整个部族都改姓“慕容”。精致的发簪、实用的发钗、灵动的步摇,不仅装点了女子们的容颜,还为她们深居简出的生活增添了乐趣。而无论是精美的发饰,还是女子们娇媚的容颜,都曾激发过无数诗人和画家的创作灵感,为后世留下了诸多描绘倾城容姿的诗句和精妙绝伦的画作。(三)古人的簪花习俗簪花,即戴花,是古代的一种妆饰风俗,在秦汉时便已成俗,并且一直延续到了清代。古代女子对簪花的执着不亚于对发饰的热爱,而且这种装饰简单易得,还有众多花样可以变换,所以不论是宫廷贵妇还是普通百姓都喜欢簪花。簪花的唐代妇女(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南宋时因头戴鲜花成为女人们的装扮时尚,以致市面上的鲜花价格翻倍。但鲜花不仅容易凋谢,还受季节的限制,因而抓住商机的能工巧匠便制作了各式假花,甚至取名“像生花”。这些栩栩如生的像生花一经问世就很快受到了各阶层女子的青睐,风靡一时。其中有一种用丝绒制成的假花,色彩浓重,且谐音“荣华”,甚至成了新娘头上的装饰,寓意着婚姻幸福、荣华富贵。簪花的宋代妇女(宋·李公麟《簪花仕女图》)簪花的清代妇女(清《玫贵妃春贵人行乐图轴》局部)以绢帛制成的假花(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在古代,簪花绝不是女人的专利,宋代以后,男子同样喜欢簪花。他们通常将花插在幞(fú)头或帽子上面,俗称“簪戴”。当然,男人们不是时时刻刻都戴花,只有在喜庆的日子才会簪花,比如婚礼庆典、金榜题名的时候。而此时,其他的男性亲友们也会满心欢喜地头戴花朵前来庆贺!宋代李唐的《春社醉归图》中便有一位胡子花白、醉眼迷离的老者,头上插满了鲜花,看起来颇具生活情趣。簪花的宋代男子(宋·李唐《春社醉归图》)在古代,爱美的女子会在脸部,特别是额上,描绘花卉图案以修饰面容,有的甚至贴上金箔、翠珠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