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18:26:39

点击下载

作者:(英)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著,佘卓恒译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之窗

大学之窗试读:

译者推介

《大学之窗》(From A College Window)的作者是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Arthur Christopher Benson,1862—1925),英国散文家、诗人,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的第二十八届院长。他的父亲是19世纪末坎特伯雷大主教爱德华·怀特·本森,其叔叔是著名的哲学家亨利·西奇威克·本森。所以,本森家族富有文化和著述的传统也很自然地遗传到亚瑟身上。但不幸的是,同样遗传在他身上的还有家族性的精神病。他本人患有狂躁抑郁性精神病。虽然身患疾病,亚瑟却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多产作家。他曾就读于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1885—1903年亚瑟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的莫德林学院讲授英国文学。1915—1925年他是莫德林学院院长。1906年以后他出任格雷欣学校校长。他的诗歌和散文著述颇丰,令人惊叹的是,他在自己人生最后的二十年间,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习惯给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史上最长的四百万字的日记。

在该书的翻译过程中,我常感同身受,并为作者朴素而深刻的论述拍案叫好,同时也有着“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酣畅淋漓。这种快乐让我丝毫感受不到历时半年的翻译辛苦,取而代之的是导师般的引领与知心好友般“跨世纪”交谈后的豁然开朗。因此我也由衷地希望将这份收获和喜悦与读者共享,以便有助于对本书的阅读和理解。

翻译过程也是心灵接受洗礼的过程,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本森的论述竟能引起我如此多的共鸣。这是我在阅读其他书籍时很少遇到的,我常常因这种心灵和精神的共鸣而会心一笑,或是被作者那些对事物深邃而又独特的视角肯定是观察的视角与见解深深折服,且常在掩卷时感叹:“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也!何时,如若中国的大学也有一批这样的大师,那将是今日中国青年之幸、中华民族之幸!”

本书是本森各类主题文章的结集。在这些文章里,作者以第一人称娓娓道来。在第一章中,他坦诚地表达了:这本书只是汇集了他对人生一种坦然与朴素的看法。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作者在书中没有隐讳,宛若一位诤友,将自己对自我、美、艺术、社交、简朴的生活、教育等观点坦率而真诚地进行了表述。

本森可以说是深谙大学妙趣之人。他在第一章《一种观点》中写道:“大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即使你只是一个穷人,只要你具有某种美德,也可以过上一种富于尊严与简朴的生活,并从中获得纯粹的乐趣。”他还呼吁:“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应存在这样一个角落:在这里,生活的节奏没有那么快速;在这里,生活就像一个古老的梦境在静静地流淌,弥散着富于变化的色彩及轻柔的声音。”说到共鸣,本森对快乐秘密的定义则让人耳目一新,他说:“快乐之感并非源于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在于一颗雀跃的心。自愿且认真地工作,这就是快乐的秘密。”而对于人性的丑恶一面,本森的观点是这样的:“我无意于掩盖人性丑陋或是冷漠的一面,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个人的理解是,若你不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或是统计学者,那么对这些阴暗面耿耿于怀是毫无裨益的。”而作者令人振奋的一个观点是:“在文学、艺术或是人生领域里,我想,唯一值得推敲的结论,就是自己得出的结论。若是自己的结论与所谓‘行家’的相一致,那是他们的厉害之处;若是他们与自己不相符,则是你厉害的表现。”读着这些文字,我们是否尚可以远离尘嚣,透过“大学之窗”感受到心灵的“世外桃源”,在与大师的交流中完成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

类似的论述贯穿本书的始末,作者在信手拈来的论述中敢于挑战人们惯常的思维,发出质疑,如在第十三章《浅谈“简朴人生”》中,作者就将矛头指向了公认的“简朴代表”——梭罗,直陈其虚伪。老实说,那一段也是我很喜欢的,其批评的风格颇与今天的新生代青年作家韩寒类似。

另外,在第九章《论“教育之道”》中,有一段话令我颇为感触,仿佛就是中国教育现状的生动写照。作者在谈到当时古典教育失败之处时这样痛斥:“但我们教育的失败之处在于,我们对众多学生进行培养,可到最后他们为了一场无关紧要的考试就要漫无目的、东拉西扯地学点东西。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不存在什么高标准的要求。我们很难去想象一个得到毕业证之后的人,在离开大学校园之时所感到的巨大的空虚与无助。没有人想要为他们去做点什么,或是在某个领域中专心致志地培养他们。但这些毕业生却将要成为我们这个国家下一代的父母啊!而我们扼杀他们在心里反抗的唯一途径就是让这些‘受害者’处于一种可悲的心理状态及智力低等的状态之中。那样,这些‘受害者’也就压根不会抱怨他们曾经是遭受过多么不公平的待遇了!”翻译这段话的时候,我深受震动,这简直就是我自己在读过大学后的感受!毫不夸张地说,该书的出版将对中国那些正在努力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等学府及其管理者们也是大有裨益的。

以上是我在翻译过程中一些粗浅的感受。

限于译者才疏学浅,深恐不能还原作者的思想,还请读者多多雅正!同时更愿与读者分享读过此书后的感受。愿我们都能在快乐的阅读之旅中收获喜悦,愿今日中国之青年都能透过这本《大学之窗》开启自己的人生之窗。第一章一种观点

大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即使你只是一个穷人,只要你具有某种美德,也可以过上一种富于尊严与简朴的生活,并从中获得纯粹的乐趣。许多人都会犯这样的一个错误:即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用言传来解决的,而事实上,身教才是真正具有巨大威力的。

我最近发现在任何一件艺术品中,无论它是书籍、画作还是音乐,它们的价值皆是缘于其所蕴含的某种微妙且不可言喻的特性,这种特性我们可以称为“个性”。在任何创作中,无论是多么辛勤的劳动或多么炽热的情感,还是所谓的“成就”,都无法弥补这种 “个性”的缺失。我认为,这是一种纯属发自本能的特性。毋庸置疑的是,对于任何一件艺术品来说,仅存有这种“个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艺术品中,它所呈现的“个性”有可能是毫无魅力可言的,而艺术作品的这种魅力应该是天然存在的。这种魅力并非是哪位艺术家的专利,一些艺术家可能夙兴夜寐也仍然无法捕捉到它,但是每位艺术家却能够去追求一种全然发自内心的真诚观点。在这一过程中,他必须冒险去追寻这种富有魅力的观点,而真诚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对某种观点不假思索地吸收,然后不加分辨地传播,这样是没有价值可言的。一种观点的形成必须要经过构思、创造及自己真切感受其中的过程。那些艺术家用真诚塑造出来的作品几乎都是具有它特有价值的,而那些缺乏真诚的作品则会被人视如敝履。

在接下来的篇章里,我将力求对读者开诚布公地袒露心迹。看上去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实则不然,因为这意味着自己必须放下成见与先入为主的偏见去感知事物,不被自身所受到的教育或是环境等因素所羁绊。

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要把自己的观点全都说出来,公开给别人看呢?为什么我就不能“明哲保身”,将某些“宝贵”的经验据为己有呢?我的经验对别人到底有没有价值呢?所有这些疑问的答案是:为了明白别人怎么看待生活、对生活作何期待,了解别人对生活的感触抑或每个个体所不能领略的东西。此上种种的答案有助于我们对生活筑起一种“合宜感”。就我本人而言,我对别人所抱有的观点存在一种强烈的兴趣,我想知道当他们孤单一人的时候,他们会做些什么?他们在想些什么?爱德华·菲茨杰拉德曾说,他希望能有更多关于芸芸众生的人生传记。我是多么冀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去问一下诸如火车站长、管家、厨房员工等这些纯朴、默默无闻的老百姓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各自人生的轨迹。但这是很难做到的,即便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很可能也不会告知你。接下来则是一段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真挚坦白的话语,我将毫无保留地袒露自己的心迹,力求把自己对人生的一些感悟与读者分享。老实说,这对我而言有点怪怪的感觉。

我将以浅白通俗的语言来谈论一下自己的人生轨迹和对人生的一些看法。我出生于英国一个普通家庭,在记忆中,父亲总是一副忙碌的样子。

在外人眼里,他可能算是一位身处高位的人。父亲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有着出色的组织能力及对细节的把握能力。总之,父亲算是一位见过大场面的人,但他却时刻像一位学生一样汲汲于学习。因为父亲经常变换工作地点,所以大体上我对英国各地都有一定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我是在一个有着良好学术氛围的家庭环境里成长起来的。

我在高中阶段上的是公立学校,在大学期间,我还获过奖学金。我是一位中规中矩的学生,而且还勉强算得上一个出色的运动员,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我对文学有着强烈的兴趣。在年轻时,对于历史与政治学的兴趣不大,只是想在属于自己的交友圈中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过一种本色的人生。若是当年我有通往这些目标的捷径,那么我敢肯定自己将彻底成为一个“半桶水”式的人物。幸好我没有这些机会,日后在公立学校担任校长的多年生涯里,我的人生显得既忙碌又成功,但我不会流连于此。我必须承认自己对教育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对于中等教育在学生的智力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负面作用又感到无比的忧心。后来我越发觉得,现行的中等教育是以一种漫无目的、程序冗长及效能低下的方式组织开展的。在保持对原有教育系统忠诚的基础上,我将尽己所能去纠正教育中的错误倾向。可是当我不期然地发现自己更感兴趣的是文学时,心头便不禁为之一宽,这可以让我暂弃学术上的繁重工作。与此同时,我对自己在实践中所获得的一系列经验深怀感激之意,对同事、父母以及业已成才的男女学生们我也是铭记在心。

一个人若总是把精力放在忧心自己的人生该何去何从上,那将是对心智多么巨大的挥霍和浪费啊!我也曾遇到过人生十字路口,那时我被选为大学团体的成员,这着实出乎我的意料,它是我长久以来梦寐的生活,而实现我人生的理想也看似咫尺之遥。

实际上我加入的是一个规模不大,但目标明确的团体,在这个团体里我有些固定的职责,坦白说,这恰好可让我过上相对休闲的生活。在当校长期间,我养成了并且一直保持着文学写作的习惯,这绝非出自某种责任感,而是一种使内心感到愉悦的本能所驱使的。当我回到规模虽不大但处处洋溢着美感的校园之时,内心充盈着归家的温馨。在这里,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式各样的既古老而又让人顿生敬意的传统。建筑显得那么的质朴,于细微之处彰显着优雅之妙。而那黑色屋顶的小教堂则是我一个落脚的地方,长廊环绕的厅室,装饰着盾形徽纹的玻璃。图书馆显得低矮,其状如书;漫步在综合室里,可以看到陈列在四周琳琅满目的画像,显得既高贵又厚重。让这样的场景来充当恬静、甜蜜生活的背景,实在再适合不过了。属于我自己的是一个宽敞的房间,透过窗棂可看到果园、花园交错的庭院,小鸟在灌木丛里挥之不去,几棵树龄不知几何的老树在庭院里傲然耸立着,在盘根的老树下面,流水潺潺——这是一幅多么恬淡、静谧的画卷啊!

这些充满美感的景物教会了我“如何从冥定的人生里多偷取点时光,让自己减缓衰老的过程”。我感觉在自己的周围,充溢着朝气蓬勃的生命所迸发出的快乐涌流。那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莘莘学子既友好、聪明又尊师重道,在无忧闲淡的时光里,汲取所需的养分。当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翻开世界那一页页饱含风雨的长卷时,心中就避免受到烦忧的侵袭。

我所在的学院在大学里算是规模最小的。昨晚在一个厅室里,我坐在一位著名人士的旁边,他是一位友善和蔼的人,他告诉我他对大学的一些看法。他希望将大学里所有的小学院合并起来,这样就可以形成规模只有六个学院左右的大学。通过他的语气,无疑可以感受到这样一点,即最优秀的学生只会去那些享有名气的两三个学院,而那些小的学院则像是奔腾的河流中无意间溢出的一点滞水而已,作用不大。他说和他意见一致的人都被选为学术团体的成员,他们反对改进,宣称许多金钱都被浪费在烦冗的管理运行之中。而从整体来看,这些小学院的存在是很微不足道的,我想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有道理的,但若试着换个角度来看,我认为大学院也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在大学院里,并不存在真正的大学精神。在大学里,有两三个顶尖的学院无疑是件好事,但不同大学里的学院是由不同学科组成的,如果某位学生从重点高中毕业去大学读书,他就不可避免地进入其相应的学科去学习,并且生活在这所大学的传统以及他原来学校的闲言碎语之中,这样就对别的学校知之甚少。而那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则会组成属于他们的“低级”团体,这些学生也很难从中得到什么益处。其实,规模大的学院之所以拥有良好的名声,那是因为许多优秀的学生都想去那里学习,而对于一些从开始起步不顺的普通学生而言,这样的区分着实作用不大。

至于解决的唯一方法,我的朋友认为就是让这些小学院开放他们的团体,试着招募更多富于公共精神与自由思想的大学教师,这些老师应在某个学科有所专长。只有这样,那些有志于此的学生才愿意到这些学院就读。

今天的天气比较潮湿,我不是很喜欢这样的天气,但我不想闷在房间里,于是我打算去外面溜达一下,在一些小学院之间悠闲地散散步。我斗胆说一句:在我看来,如果把所有的小学院组合起来,这将会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这个美丽且柔和的地方,拥有属于它们自身悠长与光荣的历史与传统,这是多么具有吸引力与美感啊!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小学院,我对自己之前没有早点发现它而感到羞愧。这个学院背靠大街的那堵斑驳剥落的灰泥墙,而更为古老的建筑则隐藏在这堵墙的背后。我步入了一间黑色屋顶的小教堂,在教堂圣台的后面高高地矗立着一面柱状的木制人字墙,教堂的天花板吊得很高,在圆柱状的壁龛上有精美的雕刻,这里曾是达官贵人所坐的地方。在画廊后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散发着古朴气息的图书馆,无形中散发着令人惋惜的氛围,那是对高贵典籍随着岁月流逝而消退于人们记忆的一种无声的控诉与悲痛,它仿佛在低语泣诉:我是明日黄花啦!接着,我来到了一间宽敞的会议室,会议室的四周有很大的凸肚窗,透过窗子,可以看到恬静的花园和环绕周围的参天大树以及仿佛在微笑的小草。厅室的四周挂着过去许多著名人物——贵族、法官、主教,还有一些校长们脸色红润、戴着假发的肖像。看着这些肖像的时候,我在默想:这些既平凡又高尚的人物当年就在这样一个普通、庄穆的环境里生活着。在过去那个充斥着葡萄酒与慵懒之人的年代里,想必这里也曾见证过觥筹交错、连篇八卦的场景。他们只是混着日子,全然放下了手中的书,在沉迷中驱散无聊与郁闷。在这种情绪之下,很容易会有以上的这些想法,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就在这个地方,那些早已化为尘土的睿智之士也曾过着勤奋与思考的生活。当年所有耽于一时的喧嚣早已不复存在,整个地方本应该是充满活力与愉悦的,若是大学教师有冗长的会议、太多的教育灌输,那么学生本应有的学习生活就会被忽视掉。让我稍感欣慰的是即便是在当代,仍有不少人甘于平淡,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他们也许没有什么雄心壮志,效率也许没有那么高,但他们在学习中“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淡然地望着窗外那一片沁人心脾的美丽花园,静听着婆娑树叶的沙沙声响和厚重的钟声,不亦乐乎!现在,很多人都活在一种紧张与忙碌的生活节奏中,全然忘记了世上竟还有这等恬淡与无忧的生活时光,大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即使你只是一个穷人,只要你具有某种美德,也可以过上一种富于尊严与简朴的生活,并从中获得纯粹的乐趣。许多人都会犯这样的一个错误:即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用言传来解决的,而事实上,身教才是真正具有巨大威力的。这些庄穆且美丽的大学校园之所以成立,在某种程度上归结于让人们能过上这等清静生活。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应存在这样一个角落:在这里,生活的节奏没有那么快速;在这里,生活就像一个古老的梦境在静静地流淌,弥散着富于变化的色彩及轻柔的声音。相比于那些喜欢沉思与冥想的人以及那些怀着对人类做出有益影响的纯真希望持开放态度的人,我不知道那些为别人发财而工作的银行职员是否更为高尚。时至今日,美德似乎与现实的生活紧紧捆绑在一起了,若是某人不追求财富又能摆脱婚姻的枷锁,去过着简单的生活,他就能在这里过上一种高尚与舒适的生活,同时他还可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人生晚景与年轻岁月之间作一个妥协,这的确是值得一试。许多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受到牧师或是老师的教诲,而这些牧师与老师的年龄都是在半百之上,因此,学生们就会认为老师是神经质与目光短浅之人,好像撒冷国王及祭司麦基洗德那样从不知道生活的起点与终点。学生们觉得老师总是乐于用蓝色的笔指出他们的错误,然后在惩罚学生之时获得内心的满足。但校长们没有想到的一点是,他们可能正在为如何正确指引学生走上正途而忧心忡忡。而学生们却认为老师们缺乏激情,看上去四平八稳,没有棱角,仿佛他们只是在沉闷空间里来回穿梭,直到最后乖乖地爬进坟墓。即便是在一个寻常家庭里,在孩子与父亲之间,要想有平凡的父子情谊也是很少见的,毫无疑问,虽然双方有血缘关系,但却没有如同志般的友情,其实,从很多方面来讲,小孩子的确有很多天性的古怪且令人厌烦的野蛮因子。我想很多父亲会有这样的感觉,若是想维持自己对孩子的权威,他就必须要与自己的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或者有时让自己变得难以理解,所以,通常孩子只能从母亲或是姐姐那里获得同情与关怀。若是某位教师想要纠正这一点,他可就要下番功夫了。我的一位好友是我们学院的一位资深教师,他与我的父亲是同辈人,他喜欢与年轻人打交道,我经常向他询问一些不能向同龄人请教的问题并寻求他的建议。我们没有必要让自己假装年少老成,或逞一时之勇与年轻人在大学赛艇比赛中一决高下,虽然这些都是很有趣的事情,但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而独缺的一点就是其中的可行性及一种淡然的真性情。在这般影响下,年轻人就可在年轻之时明白一些积淀深厚的道理。

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困难之处,就在于人养成的习惯及言谈举止。某些人会遗传一些先天性的急躁与冷漠的性情,但正如佩特所说的,人生的一大败笔就是受制于养成的习惯。当然,人们必须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明白自己的能力怎样才能最大化发挥,但任何人都不应让自己变成一个铁石心肠、形容枯槁、棱角分明之人。大学最低的一个级别就是让其毕业生的内心踌躇不定,因为他们日后必须要为生计劳累奔波,除此之外,他们的人生没有什么追求。就一个有血有肉的心灵、一个富于幽默与理智情感的学生而言,大学的生活应该是一种践行仁慈与友爱的生活,应该让小额的投资结出硕大的幸福果实。当我们以一种不偏不倚的眼光去审视之时,就可清楚地看到:在一种休闲与简朴的庄穆中肯定自我;以自己完整的尊严昂然活于世上;与年轻人及慷慨之人交往;与别人开展热烈与睿智的对话;自由地选择参与社交或是独处;让自己的工作得到别人的尊重;而在休闲之时,则能获得应有的慰藉——这种生活才是在人生中最大限度撷取幸福之果的生活。这难道不比在那所谓的职业成功浪潮中随波逐流更好吗?在这股大潮中,人们被迫在工作之时忍受苦闷与疲倦,在千篇一律的家庭琐事中打转。家庭生活是重要的,且给人带来许多欢乐,但若是必须为此付出全部,我宁愿以自己的独身来换取自我的独立。

大学校园里有一些老师对希腊小品词颇有研究,经常端杯葡萄酒临风抒怀,而这种人物形象却是与许多小说家所描绘的那种生活所需的勇敢、机智及全面是相悖的,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在大学校园里,我不知道是否还存在这样的老师,就我个人而言,我对希腊小品词并不感兴趣,对于葡萄酒的爱好也只属一般,但是我全身心地爱着大学这些古迹所散发出的优雅之美,仿佛把庭院中那堵斑驳剥落的墙用酒滤过一般,嗅上去芳香醇厚。而几个世纪以来的人事变迁,那些将人性显露无遗的传统则紧紧地缠绕在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我爱这个历经风霜的庭院里每一个古老的角落,它们散发着勃勃生机,意气风发,并释放出灼灼的精神之光。一春又一春,桂香花开满枝头,流溢着黄褐色的光泽,催发着一股质朴的野香向古老的旧墙袭来。对那些喜欢平和与沉思的人而言,这是多么美好而恬静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没有一丝剧烈的迹象,没有时刻企图统治别人的欲望,没有压制别人的野心,这里的生活让世人明白:生活中对美好的奖赏并非只属于那些智力上乘者,同时属于那些怀着谦卑之心、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的人,那些既能慷慨陈词又能屏神静听别人的观点的人。这里的生活让世人发现,原来世上还有一个温柔的、略带惆怅的、可以令细微的情感漫溢出来的地方,这里还有柔软与舒适的印记,所有这一切都能和谐共处。无论这种理解之光是多么的暗淡与模糊,人们都能感知到这里到处洋溢着的智慧与忠诚之爱,还有在默默中的耐心和希望——这些都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宗教并非是那些聪明人或是牧师的事情,而是灵魂深处渺远的画景。

我深知自己上述的种种思想或者愿望很难令人深入触及,它常常就像害羞的小鸟那样扑朔迷离且难以把握。但我想说,人活于世绝非虚无缥缈,也不是一味沉迷于不切实际的空想之中,恰恰相反,在人的一生中,我们要不断地努力,不断与同事开展交流。我教过书,参与过组织、教导等工作,我时常关注着成人与孩子,我认为我已发现了人生的欢乐、兴趣乃至悲伤的源泉。但是我越发觉得,我们教育所经常倡导的野心或是处心积虑的成功,往往会错过通往简朴人生的道路,而进入荆棘与险峻高山的迷途;我越发觉得,我们需要专注的是心灵平和与人生的简朴,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应该是真诚、直率,而非圆滑世故的。我们的恶语伤人、卑鄙、冷漠及无动于衷,这些都是难以原谅的罪恶。墨守成规是倦烦之母,快乐的感觉并非源于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在于一颗雀跃的心。世界是一个充满乐趣与美好的地方,自愿且认真地工作,这就是快乐的秘密。当我写下这些句子时,也许很多看上去不过是老生常谈或是陈词滥调,但是它们对我而言,就像是在路旁捡到的珠宝那样珍贵。

接着,我透过这扇大学之窗伸头向外看去,在窗外的另一面,我看到了绿草铺地的花园,这里隐约散出一股隐士般冥思的宁静,这是一个可以来回踱步的地方,也是一个适合在清醒之际享受心灵愉悦冥想的地方。但透过这扇窗我也看到另外一面,那就是世上不断催生与变化的生活在学习与活动之间飞速地转换,我看到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一个发出巨大声响与泡沫的浪潮,其间充斥着浓重的商业气息,爽朗的笑声和悲伤、疾病,甚至还有死亡的奢华葬礼。

这些就是我的观点,我可以坦诚地说,这一观点并不悲观,同样,它也不是令人乐观得捧腹大笑。我觉得自己并没有炫耀式地说些满腹经纶的大道理。就像约翰逊博士那位君子之交的朋友爱德华斯说过的那样:“在我的人生里,我曾努力尝试去成为一位哲学家,但我总是找不到入门的途径,因为生活的欢乐总是不时地闯进。”这并非是一位饱含学识的学生所持的“知识无功用”的观点,我也不是一位幽默的作家,因为我对美的喜欢更胜于对笑声的喜欢;同时我也不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人,因为我憎恨在自我情感的圈子里来回打转。要把自己的本色袒露出来,这不是一件易事,我希望自己能做到这一点,我只是希望能与读者进行坦诚的交流,以一种舒畅明快的方式就人生经验、抱有的希望、耐心等方面可以私底下探讨。我无意于掩盖人生丑陋或是冷漠的一面,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我个人认为,你若不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或是统计学者,那么耿耿于这些阴暗面是毫无裨益的。我始终坚信,激励他人比纠正别人的错误更为有效;赞扬比惩罚更为舒坦;帮助别人比一味谴责更为仁慈。如果说哪种态度是我所要去避而远之或是憎恨的话,这就非愤世嫉俗这种态度莫属了。我相信浪漫的存在,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对于一些情怀高尚之人来说,他们在勇于面对人生惨淡之时展现出来的情怀。我觉得人们应从事物中发掘美,或者从人群里找寻其有趣的一面,而不是沉湎于发现别人的卑鄙或是失败,并暗暗窃喜。还有一种态度也是我所深恶痛绝的,这就是那种貌似肯定、积极和伪善的态度。这种态度让人顽固地认为自己总是站在正确的一面,而对手则几乎总是错的。那些探究公理或公式的人常常认为妥协就是示弱的表现,而原创则是庸俗粗野的表现。就我个人而言,我厌恶任何一种权威的形式,我是一位坚定的共和主义者,在文学、艺术或是人生领域里,我想唯一值得推敲的结论,就是自己得出的结论——若是自己的结论与所谓行家的相一致,那是他们的厉害之处;若是他们与自己不相符,则是你厉害的表现。每个人都不可能赞赏或是喜欢所有事物,但是我们却很有必要以一种公正与不偏不倚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本身,做出自己的选择,然后就坚守它。与此同时,切莫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为自己稍加辩护,但不要妄称权威。

从知识扩展的角度来看,当我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死忠”态度去坚持某项我已感到厌倦的工作,或者人云亦云地去赞美别人赞美的东西时,我就会认为自己是在浪费时间。当我发现全世界都对某物喝彩而我却不为所动的时候,我便认为我的时间是物有所值的。而当我学会欣赏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且学会因事物本身去爱某事的时候,我便认为这段时间是物超所值的。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那些为君王歌功颂德的文体早已成为过去式。一个人若是能够放弃自己的一些偏见,那么他也就开始了“朝圣之旅”。人们必须学会给予别人适度的尊敬。在那些高尚之人面前,心悦诚服地鞠躬,不论他们是身穿黄袍的达官贵人还是默默无闻的一介布衣。

真诚与简朴!若是要我说尊敬他们的哪一点,或者说希望让自己按照他们什么样的气质去塑造自己人生的话,真诚与简朴就是我想追求的,我将会学习这种气质,并且在生活中机敏地捕捉这种气质,无论它是来自老年人还是年轻人身上,这种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我相信,在人生里有一座庞大而又安全的城市,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其中的一员。倘若我们得到上苍的眷顾,就能成为其中一员并快乐地在那里生活,但是通往那里需要我们跨过多舛的命运与伤痛,经受错误与莽撞之苦才能到达。有时,我们只能远远看到朦胧模糊的城市轮廓和珍珠般的城门,但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通往那座城市的大道,然后从容地走进去。在那里,我们就可享受快乐与幸福了。但即便不是栖息于此,我们依然会快乐无比,因为我们知道,无论徘徊多远,我们都有那个炉火熊熊的壁炉和一张张笑脸。

那些正在找寻的人将会明白我所指的城市是什么。而那些业已找到方向的人,当他们看到这些字句的时候,望着远处城市的灯光闪闪,则会嘴角一扬,莞尔一笑,然后风趣地说:“哈!原来他也在这座城市里啊!”

在不同人的心中,这座城市有着许多不同的名字,其地位也是轻重皆有。但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进入城市之后,人们对生活将不会再有什么疑问,他们可能漫游到远方,或只是偶尔地拜访一次,但这座城市却仍是安详与荣耀地矗立着。在人一生短暂的岁月里,这是唯一真实与可触摸的,直至永恒。第二章论“老之将至”

一个人在老之将至之时,应该以一种恬淡与适宜的方式去生活,应对自己以往的人生时光心满意足。人生的追求也应顺其自然地发生转变,而不是满怀悔恨的泪水依依不舍地离开,在人生舞台谢幕之时,不应大声抗议,绝望地抓住门栏或是扶手不愿离开。他应该面带微笑,迈着从容的步伐缓缓离开。

当我孑然一人从河边散步归来时,太阳的余晖在榆树与城垛上熠熠闪耀着。一股厚密的炊烟从高高竖着的烟囱之上升腾而出,在金黄色的霞光中渐淡为缕缕蓝烟。人们的游戏娱乐刚刚结束,一大群穿着长外套的观众似洪流般鱼贯奔向城镇,人群中夹杂有不少衣着色彩斑驳且满身泥泞的运动健将。大半个下午,我都在河边溜达,静静看着河面上来来往往的赛艇,听着舵手们震耳欲聋的呐喊,桨橹有节奏地划动着,拍在水面上的水花四溅,桨架不时发出与渡船剧烈摩擦时的“嘎嘎”声响。二十五年前,我作为一个桨手就在这其中的某条赛艇上,现在我可不想重温过去那一幕。自己也不知道个中原因,为什么当年自己被满腔热情冲昏头脑,居然同意成为其中的一员,将能量释放在一个错误的地方。我不是一位优秀的桨手,也从没到过这个级别。对于自己的表现,我是从不心存幻想,有时,哪怕是在短暂的自满自得之时,也会被岸边那挑剔的观众严厉批评,这种想法就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当我们休息片刻之时,既会听到别人的赞赏,也会听到批评。虽然我没有想要重复这一经历的愿望,也不想唤起当时自己一想来就觉得难以忍受的劳累,身处雀跃的观众之间,我略感淡淡的感伤,因为我已经失去了某些东西——失去了身体的意气与弹性,也许还包括精神层面的某些东西吧!不过当时我并没有察觉到这些。现在我发觉自己年轻时的确是身强体壮,精力充沛,当我看到这些身形矫健的年轻人露着脖子卷起裤管,有节奏地用桨向前划时,我的内心泛起了羡慕与憧憬之情。我看到一位身手敏捷的运动员用肩膀扛着船,从水边步伐稳健地走向船库,把这些船紧紧地停靠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船与地面沙子的摩擦发出刺耳的响声;我看到两个年轻运动员在划桨练习之后,在河边跳着毫无节奏感可言的即兴舞蹈;我看到运动员与教练们之间的交流——一个四肢发达的年轻人兴高采烈地啜饮着一杯来之不易的清茶,我希望此时的他内心没有一丝的忧愁或是烦恼,在享受着一个愉快的晚上。“喔,琼斯三人组,斯密斯无敌!”我自言自语地说,“tua si bona noris!”年轻人,好好珍惜时光吧!在你们去办公室、四方室或是乡村牧区工作之前,珍惜吧!希望你们过上富于道德的生活,结交诚实的朋友,多读点好书,收集多些美好的回忆——一间火光融融的古朴院子,一场酣畅淋漓的对话,尽情开怀的节日的喜庆,清晨凉飒飒的空气多么怡人。太阳初照于小鸟睁开的眼眸时,闪耀着斑斓的色彩,刀叉碰撞出的叮当声是多么清脆啊!烧烤羊肉香味是多么浓烈,以至于飘到了大学礼堂的黑色屋顶。但这些光阴是短暂易逝的,你们的学子年华是短暂的,千万不要忘记作为年轻人应有的通情达理及良好的幽默感。

撒克里有一首轻快愉悦的民谣是他在四十岁的时候创作的。他这样说:“我的确是在等待——有时我会射偏目标——而在今天,眼皮底下所有匆匆易逝的人生与往常无异,仍怀着同样的漫不经心与嬉戏打闹,这不禁让我反思。俯拾过往的记忆的片片碎片,看看自己是否怅然若失,是否堕落深渊或是有所遗留——一些力量还是在残留。”

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在老之将至之时,应该以一种恬淡与适宜的方式去生活,应对自己以往的人生时光心满意足。人生的追求也应顺其自然地发生转变,而不是满怀悔恨的泪水依依不舍地离开,在人生舞台谢幕之时,不应大声抗议,绝望地抓住门栏或是扶手不愿离开。他应该面带微笑,迈着从容的步伐缓缓离开。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该多难啊!当某人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在足球场上竞技之时,失落之感可想而知;当他失去了年轻时那敏捷的身手,无法胜任后卫防守的职责,或是当跳舞成为相对剧烈运动而显得不得体之时;当他在晚餐之后必须要睡上一会儿,才有精力去散步,或是在消化不良不能大饱一顿之时;此上种种,怎不叫人感叹物是人非,白驹过隙,日月穿梭!但这都是每人必经的,我们最好付诸一笑,而不是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一个老人若是没有能力斩断对自己年轻时期那强壮体魄的幻想,而是还想在这些方面获得别人热烈的夸奖,这实在是既可笑又荒唐。我们可以听到年轻人谈论着一些与我年龄相仿“不服老”的人,或者看到一些老人将自己的意志、观点和快乐强加于人,这对我而言实在是上了关于反对留恋青春的生动一课。人是可以在不失尊严的情况下,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偶尔参加一些活动,以符合老年人心境的方式,而不要试着去掩盖自己行动的迟钝。这才是我们需要为之努力的。也许最为简便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降格”为一名真实的观众,为那些自己无法参与的游戏给予真心的喝彩,赞赏自己已经没有的敏捷身手。

那么,在失去身体的优势之后,到底有什么东西可弥补的呢?我敢肯定地说,有很多好的东西哩!首先,我们不会再重蹈年轻人所历经的痛苦——一种缺乏自知之明的痛苦。此时,我们可以看到,当年那些纯净、柔和的心是如何被自己笨拙的举动、不可名状的羞涩及无话可说的自我挣扎所破坏。更为让人心碎的是,自己曾以错误的方式说出错误的话语给心灵带来了创伤。不可否认,很多这些以往经历的痛苦都被严重地夸大了。比如,某人走进教堂,忘记了摘掉草帽,脱下身上穿的外衣,他可能就会感到在接下来几天时间,墙上仿佛都写着言辞激烈的话语。在自己年轻时,我是一位笃实的谈话主义者。在那些年少轻狂的岁月里,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认为自己的观点比那些卖弄学问与满脑子都是成见的“老先生”的正确几百倍。当与这些“食古不化”的人聚会时,在我刚想出一句适宜的话时,他们的寒暄已告结束。所以,我要么缄默不语,要么迟到得让人绝望,要么从以往经验中撷取一些高度概括的话语来搪塞。有时,一些冷漠无情的老一辈人会以洪亮的声音、轻蔑的语气对我所说的话加以纠正,这真是一幅让人心碎的情景。在这些会面结束的时候,我被他们当成一位烦人且毫无经验的毛头小伙子,对我也是冷眼相看。我知道自己内心汹涌的活力与愉悦,但我却发觉自己很难说服这些老一辈人——即使自己的确是有这些能力的。有时,一位性情温和的长辈朋友还会利用我的羞涩,说这完全是我自己想得太多的缘故。若是某人患有牙疾,那你告诉他这只是他的“自我吸收”让他受苦,类似这样的话无疑是废话。毋庸置疑,年轻人是很容易受到这种“自我意识”疾病的困扰。玛丽·巴什科采夫在她那袒露心迹的日记中曾记述过自己去拜访一位崇拜她的人的故事,她说当走到那个门槛的时候,她不禁深深呼吸,祈祷一下:“上帝啊,让我的容貌好看点吧!”可见,一个人是多么想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让别人欣赏自己!

而现在,当时所有不安的焦躁已离我一去不返了。对于要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也不再抱有以往那么强烈的幻想了。当然,每个人都想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活力与朝气。年少之时,我时常陷入一种希望给人带来欢乐或是某种兴趣,从而被人欣赏的怪圈;而现在,我则会怀着谦卑的愿望,以求得到别人的这些礼待。在很大程度上,我觉得自己摆脱了自负与自以为是的态度,让自己变得更为自然,也逐渐发现别人越发可爱了。自己从没想过驾驶“超速军舰”与年轻人一起探险或是“远征”,而是更加愿意怀着谦卑的心,划着小船,与别人开展一次友好、坦率之旅。我不再想去压制别人,而是去宽容。我敢于表达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不惧别人的反对,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观点也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而已,还需要时刻准备进行改正。年少之时,我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而现在,不同的观点让我备感有趣。年少之时,我总是试图去说服别人,但现在我真心感激那些指出我错误与愚昧的人,不再害怕说自己对某个学科一无所知了;年少之时,我总是假惺惺地扮成无所不知,在被别人“驯服”之时,还是满肚子愤懑。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自己真是个喜欢捣蛋的“问题少年”,但我希望当时的自己在别人眼里不会显得那么离经叛道。

老之将至的第二大裨益在于不断放下自己对一些常规的霸道与专横。从前,我希望自己可以做正确的事情,认识正直的人,投入有益身心的运动。我并没有考虑到这是否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当时只是觉得,随大流是很重要的。后来自己逐渐发现,别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在意。而正直之人往往是那些让人感到厌烦与保守的。唯一值得我们去参与的游戏就是我们自己喜欢的游戏,以往,我忍受着坐在空气不畅的房子参与谈话;明知自己不会射击,依然接受别人的邀请;有时还会去凑热闹,与别人去跳舞。我所做的这些原因都很简单——别人也参加。当然,有时在很多时候,人是身不由己的。但我发现一条重要原则:那就是做别人眼中有趣与喜欢的而在自己心中讨厌的事情,这实在是大错特错的行为。现在,若有人让我待在一间沉闷的屋子里谈话,我会断然拒绝。我拒绝参加自己不喜欢的花园聚会、公共晚餐及舞会的邀请,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这并不会给自己带来丝毫的乐趣。当然,有时人也是需要一些活动去填充空闲无聊的时间,作为基督徒或是一位绅士,我们有责任以优雅的方式去做好这一点。现在,我不会被自己那不足为道的偏见蒙蔽双眼。年少之时,若是我不喜欢某人的络腮胡子的剃法或是别人衣服的款式,或是稍微认为别人举止粗鲁唐突,抑或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不感冒,我即时就会把别人看低,也就没有心思作进一步交往的打算。

现在,我明白了这些都是很肤浅的。一颗善良的心与幽默的个性并不与奇形怪状的靴子或是羊排似的络腮胡子挂钩。实际上,我反而会认为别人的古怪脾气与不同的观点是非常有价值的。现在别人表现出来的笨拙,我一般都会认为这只是双方还不熟悉所造成的拘谨而已,当彼此熟悉之后就会自然消失。可以说,现在我交友的标准降低了,变得更为包容。当然我必须坦白一点,自己也并非对什么事情都忍气吞声。我所指的不宽容是针对人的内在而非其外表。直至现在,我仍在时时对那些唠叨成性、傲慢与睥睨别人的这类人敬而远之。但若是必须与他们在一起,我也学会了保持缄默。某天,我去一个乡村屋子参加聚会。一位年老但却让人讨厌的将军一下子就确立了谈话的主题——叛变。他口若悬河地谈论着当年自己作为一位年轻的副官英勇战斗的情形。当时我就敢确定,这位老将军是在说些最为荒诞不经的虚假言论,但我没有理由去反驳他。坐在将军旁边的是一位谦恭有礼同时面带倦容的老绅士,他十指交叉地坐着,间或微笑或是点头示意。半个小时后,我们点上了蜡烛,将军则独自上床睡觉去了,留下一大群正打着哈欠的无精打采的人。老绅士走到我面前,手中拿着一根蜡烛,他望着将军离去的背影,缓缓地说:“这位可怜的将军啊!他可知自己在胡说八道吗?我无意去反驳他什么,但我的确知道当时关于战争的一些内幕,因为当时我是战争部长的私人秘书。”

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我想,在这位有着绅士风度的哲人身上,我得到了一个经验:那就是如果某位自大高傲的人所讲的主题恰好是我有所了解的,我一定要保持缄默的态度。

老之将至的第三大益处是虽然我们不再像年轻时那么具有强烈的意念、敏锐的见解、悸动的战栗,但是我们的心智却不像年轻时那么容易毫无征兆地陷入困闷与绝望之中。我以为,人生并非总是欢天喜地的,但它必定是富于趣味的。年少之时,对于许多事情,我都不放在心上。当时我只是一心扑在诗歌与艺术上,在那时我觉得历史是枯燥无味的,科学是无聊透顶的,而政治则是难以为继的。幸运的是现在自己的想法全然改观了。年轻时的光阴为我的人生叩开了许多扇大门。有时,不经意间一扇通往神奇迷幻的大门敞开了,那里有让人迷醉的浩渺森林,肃静庄重的大街,还有躺伏的离离青草。有时,这扇敞开的大门通往一些枯燥无味的地方,一座光线昏暗的工厂与车间,还有工厂上方闪烁着的灯火,在那里人们整天忙碌于让人难以忍受的工作,如轮子般机械地运作,而这种工作仿佛深不见底。有时,这扇敞开的大门指向一个单调与让人忧伤的地方,满眼是布满碎石的山丘,蔓延天边的沙堆。最为可怖的是,有时这扇敞开的大门指引通往充斥着苦难、哀怨及绝望哀号的渊薮,恐惧与罪恶的荫翳难以挥去。一想到这些,我的内心就有一股难以名状的惧怕,无从呻吟。但这些被诅咒过的地方会盘桓在我的脑际长达数天,这些奇幻、离奇的臆测,如汹涌的洪水向我袭来。今日的世界与自己孩童时对世界本来的想法是多么迥异啊!这又是一个多么古怪、美丽而又恐怖的世界啊!人生的旅程在继续,沿途的美景也在渐次铺展,而一种沉淀与幽静之美就会自动彰显。年少之时,我醉心于那些古怪的、所谓深刻或者摄魂的美,追寻那些震撼人心与感人垂泪的作品。这些美就好似轻轻浮在冬季刚刚被雨雪涤过、略带色彩的山岚之上,夏季那斑驳的绿叶及棕色的树干,现在都已繁锦尽脱,却又显得如此的质朴无华、如此纯洁。年少之时,我希望灵感的迸发,瞬间激情与强烈情感的爆发。而现在,我则希望拥有一种理智之爱,沉静的反思。在一个清凉的世界里,即便不能随意休息,也可怀着舒坦的心情踏上旅途,胸中装着人生的种种阅历,怀抱着微茫的希望。对于世界、自然、世人,我是越来越无求了。

抬头看吧!一股微妙与柔和的情感清明可见,如同远处黛蓝色的山岚,这是多么洁净与纯粹。整个世界在不息地运行,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刹那间变得如此通透与明晰。我看到了超乎政治与宪法争论问题之外的人性之光。这种强有力而又看似简单的力量如一道平缓流淌的河水,不时泛起人性的泡沫与浪花。倘若在年少之时,我相信人性及其影响是足以改变或重塑世界的话,那么现在我发觉人性最坚强与最激烈的形式表现在以下这些情形:在失事的船只上,断裂的树枝上,沾满鲜血在地上匍匐爬行的人口中那咬断的青草根。这些人背后有一种虽黯淡却难以抵挡的力量驱使着他们勇敢向前,让他们在洪水泛滥之时,身先士卒。很多平常在我们眼中看上去无聊或者一些不证自明的枯燥公理,抑或一些让人觉得平常无奇的常识,其实都是人类在经过不懈努力与付出汗水之后所总结出来的重要劳动成果。但是,其中许多具体的细节及与人类的关系都被许多年轻人以某个学科之名,怀揣着某种傲慢的偏见忽略了。之后,他们才会慢慢地领悟其中蕴含的巨大意义。我无法追溯自己这一转变的具体细节,但我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充盈、所散发的能量以及那带给人无与伦比的惊奇。之前在我眼里看似无聊透顶的抽象理论,现在则闪熠着人类思想的光辉。

也许,老之将至最大的一个收益就是获得某种耐心。年少之时,犯下的错误看上去是难以弥补、不可原谅的;有时又觉得理想只是在咫尺之遥的事情,而失望则是难以忍受的。这种忧虑就像难以穿透的黑云一样荫蔽着大地,失望的“毒药”浸渍着本该充满生机的青春。但现在我明白,错误是可以改正的,而随之而来的焦虑也一扫而空。有时反而觉得,犯下的错误会得到一种类似补偿的快乐。而实现的目标则并非想象中那么让人开怀。失望本身往往是催发你再次尝试的动力。我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但并不纠缠于此。我明白了希望的曙光比悲伤的痛楚更加不可征服。因此,这让我认识到,即便在逆境中,在看似一事无成或者痛苦的经历中,人其实还是可以收获比想象中更多的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这也许不是一种激昂或者离别时那让血液沸腾般的精神,但却是一种更为沉着、更为有趣与快乐的精神。

所以,正如鲁滨孙·克鲁索孑身一人被困在孤岛上,仍可在此等极端恶劣的生存情形下获得对生活的一种平衡感。我个人认为,人性中善良的成分是占多数的,虽然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人性本能是难以根除的——比如人既想吃下蛋糕,又想同时拥有它——这种本性不是单凭一些道德说教就可以根除的。或是某个人既想在中年时期有所成就,但又不想挥别青春的萌动。某位著名作家曾说过:老之将至的一个悲剧在于,人们还保持着幼稚的心态。通俗地说,就是精神的发展并没有与肌体发展同步。人生悲伤的一大源头源于丰富的想象力,源于回忆起年轻时美好的时光、往时雄姿勃发的激荡情怀,源于预测自身随着年岁逐渐衰朽。毕康斯菲尔德说过,世上最邪恶的事情就是必须忍受自己臆想的根本不会发生的灾难的那种痛苦。但我觉得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专注眼前的每一天,并将之最大化。我不是推崇享乐主义,不计一切后果去肆意享乐,一下子挥霍掉本该持续一辈子的快乐与幸福,而是要像纽曼以下这段诗歌的精髓那样:

我并非贪恋远处的美景,

一步之径的景色已够我消受了。

现在,我发现自己可从中汲取某种能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过好每一天、每个小时。年少之时,只要一想到将要有一些自己厌恶的聚会,或是让我烦忧的事情,我的情绪就很低落;而现在则不一样了,在没人打扰的平和日子里,我的内心充盈着精神上的愉悦,从中获得高级的享受。因此,我有必要在死神来临之前,改变之前那种情绪低落的状况。以前,我时常会在拂晓时分骤然惊醒,突然觉得自己还有时日可活,就不惧怕那一天的到来。晚上入睡之后,心智处于清醒却又失衡之时,一股莫名的焦躁不安的情绪又悄悄潜入意识之中,让自己预想着一些恐惧的事情,感到自己无力去面对。现在,在醒来之后,我会对自己说:“无论怎样,今天我还活着,至少我手中还有今天呢!”一想到未来不可测,我就努力让每一天增值。我想这也是许多耄耋老人经常表现出淡然自若的一个原因吧。看上去,他们离那扇暗无天日的“黑门”近在咫尺,但他们却漠然视之,不予理会,照样专注于一些平常的琐事,内心充溢着某种儿趣。

天际线逐渐昏暗,我拖着缓慢的脚步回到大学校园——一个时刻可以给我心灵带来平复的地方。门童把二郎腿跷在壁炉挡板上,坐在舒适的房子里,正阅读着报纸。庭院里灯火闪闪。壁炉里的柴火烧得噼里啪啦,发出阵阵的碎裂声。墙上挂着当年自己队友的照片、家庭大合照、珍藏了许久的划桨,还有那顶挂了多年的毕业礼帽,所有这些都勾起了对年轻时串串美好时光的追忆。我缓步走进书房,听到壁炉旁的水壶正在“吱吱”地唱着歌。我突然想起了自己还要写几封信,还要翻一下一些有趣的书,记起还有一个让人神往的愉快晚餐聚会。在闲谈一阵之后,有一两个大学生来到我的住处,与我闲聊着一些关于论文与文章写作的事情。现在,我更愿意默认自己在这方面上的能力不足,像一只老态龙钟的猫儿一样,讲起话来都是咕噜咕噜的。我觉得自己正在享受着无价的悠闲,偶尔做些琐事。我还有很多生活故事要说,要去倾诉呢!若是我不能保持清醒的大脑,那可真是可怜哀哉!

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与生活中的一些“知己”渐行渐远了——壁炉、温馨的家、妻子的陪伴、看着儿女成长所感到的乐趣与满足感。但若是一个男人有足够的男子气概或是一颗善良的心,那么就会发现其实很多年轻人都乐意在未来承担作为父亲的责任,同时,对于那些倾听他们的苦闷、困难或是梦想的人表现出深切关怀,深怀感激。我的两三个年轻朋友,他们会向我说一下他们现在所做之事及他们真正希望做的事情。许多小男孩都是我的朋友,他们不时跑过来告诉我他们是如何在这个大千世界里与人融洽相处的,反过来,他们也想听听我经历过的故事。

当我一人静静坐着的时候,壁炉台上时钟在“嘀嗒嘀嗒”敲打着分秒流逝的光阴。木柴在壁炉里痛快地燃烧着,不时炸裂一声。我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直到一位老校工过来敲门,问我晚上有什么打算。于是我们走到庭院,礼堂上盾形徽章的玻璃反射着灯光。一群精神抖擞、穿着长袍的人们踏上楼梯。抬头仰望星空,在尘世生活的一切喧嚣与低语之上,在黢黑的夜空之上,静悬着永恒的星光。第三章浅谈“书籍”

但我笃信这一点:在我们人生朝圣之旅中,一种美丽的神秘在我的心间不断聚集且繁衍。

怀着这种情怀去阅读的人,就会越发趋于去阅读一些主题深远、凝结智慧及美感的书籍,在看似老生常谈的思想中汲取新的思想与精髓。他们会更加注重书中所蕴含的温馨与高贵的情感,而不是文字的故意雕琢或者字词的苦心孤诣。

每次当我走进大学图书馆的时候,内心总是怀着一股寂凉与伤感之情。我在剑桥大学就读的时候,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大概是说一位乐于收集书籍的老师,总惯于在公共场合讲述他必须承受的种种。某天,他在某个礼堂上痛斥图书馆那庞大的体积。“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处置我拥有的书籍。”他眼里满怀慈悲与同情地望着四周。“为什么不去阅读它们呢?”一位持反对意见的同事提出尖锐的反问。其实,若是当时在现场的话,我想自己也会提出同样的疑问。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图书馆的确有不少藏书,正如D.G.罗塞蒂曾谈到他的童年时期父亲拥有丰富的藏书量时说的那样,“许多书籍是不适合阅读的”。现在,图书馆的许多书籍面临着相似的情形。不可否认,大学图书馆的书籍皆是有益于身心的。一排排体积庞大与形状不一的卷帙。而书的背面如太阳烤焦一般,失去光泽的装饰,黯淡的镀金,这些都是怎样的书呢?这些都是那些旧版本的经典书籍或是充满争议性的神学卷宗,还有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籍、地形学的专著以及那些一听名字就让人感到厌烦的哲学家的著作,一捆捆的小册子,就像当年这里曾被柴火光顾过,在多年之后积淀下的灰烬。顺手取下一本书,封面看上去还是蛮怡眼的,有一种古物散发出来的特有古香。在浏览粗糙凸凹的书页的时候,会有轻微的“噼啪”声响。一些制作精良的书还是让人觉得很舒适的,一种怡然的感觉不禁生发。但它们能带给人们什么启示呢?唉,真的很少啊!人们不得不承认这点:若是说这里可以提供许多有用知识的话,这只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些书籍蕴含的知识营养是这样的少,以致后代学者只能从中吮吸少得可怜的精华。人们对其中的错误进行纠正,然后取而代之。传递的知识种子,有时甚至要进行一番筛选。前人的谬误需要耐心的解释,这是不断推进知识进步的必经之道。而现在这种知识已被塞进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远离人们的视野。

现在即便在这里,一想到在某个角落里还有一些不为世人所知的且尚未被发掘的知识珍宝存在,我就稍感欣慰。在这样的图书馆里,过去几个世纪的岁月里,一个个书架上陈列着制作粗糙的书卷。而这些书页上充斥着既让人好奇又让人无法理解的“密码”。至于这些所谓的“密码”,没什么人会去注意,也没有人试图去揭开在这些“密码”里面所蕴含的秘密。终于有一天,一位好奇心极强的学生在悠闲地翻着这些书卷的时候,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破译这些密码。历经千辛万苦、千回百转的曲折之后,终于达成了自己的目标。结果发现这些书页是某位著名学者的私人日记,这为我们对过去一个年代的社会状况的研究投下了一线曙光。在日记里,我们可以看到人性最为纯朴与真诚的一面。

但在那个印刷技术还不成熟、纸质粗糙的年代里,每天都有难以计数的文学著作涌进图书馆。而这一历史悠久、规模不大的图书馆的实际功用就所剩无几了,只不过是被当作书籍存放的一个地方或是储藏室而已。在那个书籍稀少与价格昂贵的时代,只有很少人才有属于自己的图书馆。讲演者所具备的知识并不为世人所共享,而笔记仍需要耗时地手抄,然后相互传阅。在当时,掌握知识的一大乐趣就是自认为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秘密。某位资深的基督教主教说过,学习古希腊语有三大好处:其一,就是可让人们原汁原味地品读救世主所说的语言;其二,可以让你藐视一下那些看不懂原版书籍的人;其三,可以获得某种报酬。这一说法散发的芳香是多么的浓厚啊!第一个好处也许是有失偏颇的,第二个好处则非基督教的本义,第三个好处则是驱使所有专业人士不断锤炼自己的一个重要诱因。

其实,除了校长或牧师之外,对于其他人而言,了解古希腊文并不具有同样明显的商业价值。在今天这个年代,知识在一个更加普遍的范围内传播,人们接受的门槛也变得更低。知识不再是一个秘密,看上去不再那么具有价值,在人们眼中反而是一个可怕的东西,而掌握知识的人不再那么受人尊敬或是推崇。相反,一位知识渊博之人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