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北京高校教材建设研究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04:59:47

点击下载

作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高等教育学会教材工作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构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北京高校教材建设研究文集

构建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北京高校教材建设研究文集试读:

上篇

谈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建设

杨承运

摘要:文章论述了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系,阐述了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实力、课程体系建设的主导思想、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等课程建设的几个重要方面,探讨了精品课程及精品教材的内涵,对如何构建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政治的迅猛发展,要求我们要有新一代的人才群体和与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这自然促进了全球教育改革浪潮。20世纪80年代末,许多国家就开始进行教育改革诸多方面的研究,如:英国推出了《教育改革方案》;法国建立了“学校思考委员会”;1996年3月,美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推行《2000年教育目标法》;德国进行课程设置基础化和综合化的改革;日本修订《大学设置基准》;等等。其中,不乏专业、机制、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各类方案的核心内容大多是关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的。

在全球教育改革和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形势下,为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促动高校整体教学改革的进程,教育部积极采取了相关措施。在这一系列举措中,课程建设显然处于战略核心地位。而“精品课程建设”的大命题,则是一个具有理性高度的总括,也是具有前瞻性的推进步骤。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于是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在全国启动。一、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

课程建设包含课程的设置、组构和课程内容的增进,以及教学手段的丰富、数字技术的更新和相应的教材建设。显然,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的总体布局和院系专业建设的基础。这是因为:课程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主要的界面(平台)——它维系着执教的教师与在学的学生,以及学校与之相关的行政和管理部门;它展布在课堂、野外、实验室、实习实验基地;它沟通着科研、生产、文化、商贸、机关。因此,课程建设就自然体现出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甚至还可以成为学校发展进程中的标尺。而在课程建设中,示范和导向的重要举措则是精品课程建设。

从教育主旨的高度来看,教育并非制造“螺丝钉”或“驯服工具”,而是育人—铸才,而两者之中首要的是育人。所谓教育,一切都应着眼于人品的培育和人才的造就,其根本就在于人格的养成。正如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1868—1940)所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爱因斯坦(1879—1955)说过这样的话:“学生必须对美和崇高的道德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良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美国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博耶(Ernest L.Boyer)说得很到位:“本科教育要帮助学生超越自己的个人利益,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发展公民责任感,并发现他们作为个人如何对他们是其中一分子的社会作出贡献。”

毫无疑义,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振兴的希望与根本。教育对于个人和家庭,既是奋斗的目标也是追求的梦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造就出一批真正为国为民、德才兼备的人才,他们的品德、成就一定会泽被后人。对于小家,这是一种最珍贵的回报、慰藉和期待;甚及大家,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启迪和号召。教育是社会稳定、团结、和谐的根基。

因此,我们的课程建设,包含课堂教学和教材建设等都要遵循教育的主旨。

以北京大学素质教育通选课为例。北京大学在本世纪初就提出建设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的战略构想,这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建设全校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推演出来的。它的构架思路主要是要启发学习者的思考和思辨,即“非灌输知识的细节”,要“启发思想,掌握方法”,以此培养学习者探索求知的精神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于以往本科教育的专业切分过细是一个明确的拨正,是办学整体观念上一个较大的提高,也进一步体现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办学方针。同时,确立通选课作为不同于政治、外语、体育等必修课之外的另一独立的课程体系,提出了修课时数和学分标准的明确要求。这说明,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境界高了、起点高了、层次高了、要求高了”。它使学生不再囿于专业,可以涉猎多元,非常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人才的成长。二、课程体系建设的几个重要方面

课程建设,必然涉及队伍、内容、方法、教材、管理等诸多方面;对于课程体系建设来说,造就师才、建设优秀教师团队、撰述高质量精品教材无疑是其中更为重要的方面。

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是: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交融、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与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的整合,强调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重。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并存、强调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并重的时代,课程建设必然也会出现融合交汇的态势。我们要在课程建设中大力宣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和谐统一,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并进。正如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所强调的:“使学生具有遍及各领域的广阔知识背景,并提供各种机会,使之能够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学术领域或研究热点上进一步深造。”

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科和专业建设总体目标的体现,是统领和协作课程建设的构架,是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确实保证,也是院系、教研室(组)、教师协作沟通的平台。我们认为,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是必须切实考虑的:(一)教师队伍的结构和实力

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务实求真的态度——明道、业勤、爱挚、言传、身教、爱校、奉献。教育思想体现在:教学为中心,学生为主体,关注新知,切磋互动,引发为尚。教师团队领军人与团队成员要齐心配合,协作默契。

梅贻琦先生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至今音犹震耳。所谓师才、大师,是指课程的主讲教师具有严谨治学、勤奋思考、敬业崇教的良好师德和从严执教、诲人不倦、奋进创新的教学作风。这体现在授业者的治学和从教的风范上;而受业者也必然能闻道于心,能渔而乐,终生获益。这也一定会在学生的评教里得到反响。言传身教,此之谓也。授课要有真情。因有真情,教风自然就要兼容并蓄,不宜千篇一律:在课堂上,慷慨激昂,鞭挞有声,好!剖析入微,娓娓道来,好!华彩大放,引人入胜,也好!……只有这样才能给新一代学子们展现出一个思路多元的学术氛围和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同时还需要学科(术)研究、教学(课堂—实验—实习—实训)、教管协调顺畅,互动有力;社会联系(政、经、企、军、教、文等方面)广深;在科研、专业建设、实践活动各方面均有扎实的成绩和创新的成果。(二)课程体系建设的主导思想

1.在课程结构方面,努力寻求知识广度与深度的平衡

普通教育为学生提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作为大学各专业学生都必须接受的“通识教育”,以体现知识广度为要求;同时,专业教育提供某一专门领域的精深知识,培养学生成为熟谙专业的人才,以体现知识深度为要求。

2.在课程组织和取向方面,重视开设跨学科课程

当今时代知识高度碎片化和系统化,而且当今许多重大社会、经济、政治问题都需要从多学科的角度,运用多方面知识、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大学教育应该打破各学科间教育的壁垒,从单一型改变为跨学科型的多元教育模式,鼓励文理学科交叉、渗透,推动边缘学科的发展,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在课程的能力取向方面,重视综合研究能力的培养。

3.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

精品课程是课程体系建设的旗帜和亮点。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不仅仅是精品教材,而且还造就了锤炼和团结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的大平台。

课程体系建设的理想目标是精品课程建设。精品不同于凡品,所谓精品课程就是指体现现代性、科学性、先进性,有严正风范和鲜明特色,并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优秀课程。(三)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1)课程的体系和架构符合科学发展规律与教育的认知规律,并有所创新。(2)课程的内容有坚实的学术研究基础,同时还是教与学切磋相长的精粹。(3)课程要在理论与实践、基础与新知、知识与技能等方面有恰当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同时要注意学科交叉和文理交融。(4)课程要从课程体系的高度顾及先行和后继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温理,有铺垫,有延伸。(5)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有科学历史过程的回顾,又有科学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前瞻;既有必要的反思,又有创新思考的诘问。(6)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实际的体现和成果。

编撰与课程相应的教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课程建设的必要支撑。教材就是课本,也就是一课之本。这就类似于剧本是一剧之本,没有它就不能上戏;而没有相应的各式教材也就不好上课。总之,教材是教学文字的载体、辐射的源体、延展的本体。而面对青年学生及广大的社会公众,一本优秀教材更像无言的师长、心灵的朋友、深研的源据。

一门课程的一本(或几本)好教材不仅要传授本门学科的知识(授业),而且必须讲明学理、事理,并尽可能兼顾为人处世和行事的道理(传道),还要能适当地从学术研究的新动态中提炼出问题,引发并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解惑)。比如,有关全球变暖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的“温室效应”,就有“冰室效应更可怕”的反诘。

教材的界定要考虑到它在课程体系中的构建和地位,它在学科或专业范围的联系、结构及特点。教材不是简单地“打造”或“打包”。成为一本名副其实的好教材,是有条件的,那就是:

要有基础,就是教学过程和教学团队相传的基础,其中凝聚着教学经验,体现出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

要有底蕴,就是学术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

要有支撑,就是前后相关课程的托衬、课程体系的架构和教学队伍的沟通;

要有锤炼,就是教材的撰写有反复斟酌提炼的过程——锲而不舍,千锤百炼。

另外,教材新著的内容和创新点,特别要避免雷同,以及简编本即是简单压缩内容的情况。

教材要能够“配套”,便于学生自学,或者有助于生动、活泼地开展学习活动,这一点非常必要。但是最好不要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要综合课程的特点、需求和主教材的内容,视其实际情况的需要而定。

整体上要考虑的局部(含个体)与整体、形式与内容、外在与内在、理论与实用、时尚与传统、物质与精神、效益与品位等诸方面的关系。三、何谓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

对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我们已见到极为生动的阐释——其一是精品课程的“五精”(袁驷):精在精益求精,精在点点滴滴,精在方方面面,精在前瞻创新,精在科学远见;其二是精品课程的“四要”(吴庆余):内容要真,形式要美,要配套(立体化),要锤炼提高。这些讲得非常到位!的确是来自教学实践的真知灼见。

对于教材和课程的关系的论述,我们颇有同感,深有领会——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是互相依存的。一门好课应该有好教材的铺陈,这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同时教材也不能脱离相应的课程独立存在。

所谓“精品”,目前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追求的“口号”,就像“创新”“工程”“打造”“一流”……我们这样思考:是不是可以把它看成一种“追求”和“理想”呢?而且还很可能是门类、专业、地方等不同层位、档次、范畴,以至于不同时期的追求和理想呢?

既然总是谈到“精”,就要有具体的标准和说法。我们认为:

首先,从大处看,所谓精品课程就是:体现现代性、科学性、先进性,有严正风范和鲜明特色,并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优秀课程。其次,精品不同于凡品。出类拔萃才能谓之为“精”。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是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排头兵和引风旗,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再次,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才可以称为精品:精粹而不繁杂、精当而不失体、精辟而不流俗、精湛而不虚夸、精深而不浅浮、精进而不囿旧。

总之,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必须在以下三方面有所建树:

1.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发人深思,启思明智;

2.教学相长,不断启迪学生探索求知的热望,引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品格;

3.效果深远,辐射宽广,堪为楷模。

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精品课程的事例甚多。鲁迅在北京大学教授的“中国小说史”,王竹溪教授的“热力学”,冯友兰在清华大学教授的“中国哲学史”,杰弗里·泰勒在剑桥大学教授的“动力气象学”和“物理学”,都是为人传颂的佳话。

换个角度来说,生活中的精品就是“品牌”——同仁堂有“六味地黄丸”,全聚德有“北京烤鸭”,天津有“狗不理包子”,还有四川海会寺的豆腐乳、北京王致和的臭豆腐,不都是吗?要买好帽子一定会想起盛锡福,买鞋就要到内联升……不也是吗?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招牌、品牌!这是老字号企业们兢兢业业、殚思竭虑、几代辛苦创下来的业绩,如果不求进取,保不住品牌,就会丢了饭碗,一败涂地。

谈到文化方面,也是如此。一说鲁迅就想到《阿Q正传》,有人说“背影”就会联想起朱自清,地震了就要提到大陆漂移和板块学说以及魏格纳的名作《海陆的起源》。卡逊的《寂静的春天》、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已经成为今天我们思考人类生存和环境变化的经典之作……说起《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就会想到蒋大为;要说孙楠,那就一定是《不见不散》了……

说到教材,樊映川的《高等数学》、别杰赫琴的《矿物学》、邢其毅的《有机化学》、米尔曼父子两代的《电工学》,都是长盛不衰的好教材;丹纳的《矿物学》已经不断修订增补,近年已经出到了20多版……这类教材都是让人们经久称道的。这就是精品,也就是教材的品牌。近年问世的吴庆余的《基础生命科学》也可说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优秀成果。

可见,严谨敬业的学者、作者以至于歌者、商者都是倾注了他们的心力来从业的,这些业绩已经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了。这也可以说是精品的魅力。四、如何构建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

第一,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一定是较长时间积淀的结果,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应该揠苗助长。我们认为: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不是简单地“打造”出来的,而是靠着任课教师和教师团队的学识与精神的凝聚和升华,经过反复的锤炼(甚至磨炼、折磨)才能问世的。

第二,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是全方位通力合作的结果——任课教师(以及相应的梯队)、教学辅助队伍,教材编辑和相应的出版系统。

第三,对于精品教材一定要有三方面的投入,即知识投入、智力投入、技术投入;而智力投入中高度的“心力投入”尤为重要!或者说,是最重要的!

第四,教学管理人员和教材编辑的作用十分重要,甚至是关键。教材出版事业对于他们的要求,也是精品教材制作的需要是:慧眼、聪耳、诤言、审做、匠心。(1)所谓慧眼,就是要识人、识作、识势。要学习伯乐。伯乐相马,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伯乐识马,善于发现“马才”,因为被识出的马的确有才,识出了才能得以展其才。试想如果没有伯乐就会埋没了好马,就算有了伯乐还是难免会有不少“马才”会被埋没。(2)所谓聪耳,就是要辨音、辨色、辨和。音要准,音色要美,而更重要的是“和”。我们要学习钟子期,他能够从伯牙的琴声中品味出高山流水。“伯牙所念,子期心明”,这一点就不简单!教学管理者和编辑人员就要学习和作者交流与相互理解的功夫,尤其要注意“辨和”。(3)所谓诤言,就是要论作、论思、论品。我们要学习魏徵。历史上的盛唐可能就同这“忠谏”和“纳谏”有点关系。我们今天的管理者、编辑人员,与作者之间的地位有所不同,但要能够做作者的诤友,大家都是为了出精品,都是为了给中国的教育、文化添砖加瓦。编辑人员不仅要较深地懂得本门业务,还要能够“居高临下”“高屋建瓴”。这才能对得上话,出真的精品。(4)所谓审做,就是编辑人员要精审、精校、精做。(5)所谓匠心,就是编辑人员要有识、有胆、有做,学习巧做的鲁班。

第五,精品一定要注意广撷博采,关注新知。

鲁迅先生说过:“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在国文讲堂上,应该在抽屉里偷看《红楼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工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季羡林先生在20世纪末也说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绝不像以前讲的泾渭分明。泾渭不分明,从一部科学史可以看到,科学越来越分化。最早来讲是哲学,后来分出物理、化学来,边缘学科也越来越多,什么物理化学,还有生物化学。到了21世纪,我想是不是这边缘学科还要增加?在增加的同时,文科和理科的互相渗透,是不是能够达到?真要创新,应该从这个地方创起。”

老前辈们都提到了多方求知、交叉学习的事。这也是大势——学术的,发展的。关于学习新知,我想说的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都在不断地发展、进步,科学的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的新知,随着时代的发展是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的。我们的观念也要不断更新。我们要有不断进取、不断撷取新知的乐趣和自我要求,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适应和满足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才能有我们个人才智的扩展、事业的拓宽。

着力建设符合国际化要求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会计教材体系

荆新 支晓强 宋建波 周华 叶康涛

摘要:为了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级会计管理人才,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科创建了一套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会计学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打造出了一套面向“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立体化会计系列教材。会计学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全面修订后的会计系列教材发行总量近600万册,被300多所院校选用。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会计学专业 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创新型人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逐步提高,经济管理活动日趋复杂化,迫切要求我国会计学专业教育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级会计管理人才转变。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更是给会计学专业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调职业判断的运用,而传统上,会计管理人员习惯于遵照明确具体的法规条文去操作。有鉴于此,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发挥学科优势,从“教什么”“怎么教”两个方面入手,以立体化教材建设支撑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创建了一套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会计学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Assurance of Learning,AOL),并以此为依据,结合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要,全面修订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打造出了一套立体化会计系列教材。

会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所推行的课程组制度、助教制度、本科导师制度和实验教学、研究型教学方法大幅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成果多次入选国家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国人民大学包括会计教育在内的工商管理学科先后于2010年12月获得EQUIS三年期初始认证,2013年1月名列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的工商管理学科第一名,2013年4月获得为期五年的AACSB认证,2014年2月获得EQUIS的五年期认证。

全面修订后的三个版本的立体化会计系列教材(第四、五、六版)累计发行近600万册(截至2014年1月31日),被全国300多所高等院校选用。一、教学改革的背景(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要求会计教材全面改革

2006年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这给我国的会计教育和实践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级会计管理人才?这一问题成为21世纪中国会计教育的重大课题。为了适应最新会计准则变革和经济环境变化对会计人才的更高要求,作为会计教育核心内容的会计教材改革势在必行。(二)教学质量标准的界定:应对国际化的挑战

新准则是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而成的,其中许多内容理解起来有较大难度。如何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培养自主钻研国际规则的研究能力?如何帮助同学们培养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如何建立起面向国际化的会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这些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对会计专业教学方法进行重大改革。二、教学改革的成果:国际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立体化的会计教材体系(一)探索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建立课程组制度、助教制度,开设新生研讨课,以研究型教学带动研究型学习。课程组定期探讨使用基本教材和教辅资源的经验。助教负责带领同学们充分利用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新生研讨课由资深教授主持,以小班研讨的方式帮助本科一年级同学适应研究型学习。

2.推广实验教学,大幅增加模拟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教学优势,加强专业实训,教学成效显著,常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院校参观学习。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哈佛大学案例教学培训,激励教师们积极开发教学案例。

3.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度。利用Blackboard系统增加师生的课后互动,帮助同学们尽早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专业胜任能力。(二)全面修订会计系列教材,建设立体化会计教材体系

全面修订后的系列教材由基本教材、教辅资源和实践教学素材三个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共同构成“立体化”的会计精品教材体系(如表1所示)。“立体化”体现为三个维度:一是内容上的立体化。修订后的教材注重讲授会计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点涵盖“古今中外”“正面反面”,融合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点,着力帮助同学们掌握交叉贯通的、网状的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高级会计人才。二是形式上的立体化。印刷版、电子版并重,网上资源和线下资料配合,讲授素材与案例讨论呼应,视频音频资料与文字资料并重。三是教学方法上的立体化。教材中的精读内容与课下观看的视频资料和经典文献交相呼应。教材既便于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有利于学生课下自学。

1.基本教材

基本教材由会计专业用的8本教材(含初级、中级、高级三类)和非会计专业用的1本教材组成。表1 立体化教材体系中的教材和部分教辅资源

会计专业初级类1本,定名为《初级会计学》,主要讲授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或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会计专业中级类6本,分别定名为《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主要讲解通用类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具体应用。

会计专业高级类1本,定名为《高级会计学》,主要讲授财务会计无法容纳但在经济活动中又经常发生的会计特殊业务。

非会计专业用书1本,定名为《会计学(非专业用)》,其定位是快速入门、培养兴趣,适合只开设一门会计课程的非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如MBA、EMBA学员)。

此外,还配有《政府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第4版)4本简明版教材供选用。

鉴于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公允价值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套期保值会计等新颖的会计规则,调整了资产减值、长期股权投资等会计规则,这些准则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全面修订后的系列教材注重阐释会计规则的来龙去脉并进行辩证分析,帮助同学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所配置的视频、模拟实训、经典案例、经典文献等教学素材注重培养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着力以研究型教学带动研究型学习。

2.教辅资源

教辅资源主要包括教师用书、讲义、多媒体素材、学习指导书(含习题及答案等辅导资料)、案例库、文献库。全面修订后的会计系列教材,还在“人大经管教研服务网络”(www.rdjg.com.cn)提供丰富的会计教学资源供师生下载,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方面:(1)教师用书。教师用书免费赠送给主讲教师,主要讲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我们还对基本教材中一些比较复杂、但限于篇幅无法展开论述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其相关背景进行剖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为学生讲解。(2)讲义。向主讲教师提供PowerPoint讲义、PDF版的演示文稿和演示图片等。(3)多媒体素材。本套教材还向师生免费提供大量的有针对性的财税金融案件、会计案例等视频音频资料。课堂教学中视频录像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给学生以更直观的感受和身临其境的体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活动。我们所提供的教学视频包括会计案例、专家讲座、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4)自学素材。本套教材还提供学习指导书、教材习题答案等辅导资料。学习指导书的目的是方便学生自学,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梳理,并提供了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学习指导书在每章开篇部分简要概括学习目的,章后有本章总结,还注重对各种习题与练习的编写,每章后安排思考题、练习题、综合练习题、小组作业等多种形式的习题,每章还附有本章综合练习题和微型案例。(5)案例库。本套教材还免费提供证券市场会计舞弊案、上市公司会计疑难问题案例。

3.实践教学素材

主要包括模拟实验教程(3本)、纸质实训素材和电子实验操作平台(软件)。(1)模拟实验教程。主要有《初级会计学模拟实验教程》《管理会计模拟实验教程》和《成本会计模拟实验教程》3本(见表1)。(2)纸质实训素材。近半数教材配有账页、会计凭证等实验素材,另有专门的、全套的实务练习簿。(3)电子实验操作平台。计算机会计的教学环节还配有会计核算软件,帮助同学们快速掌握业务技能。三、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特点(一)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建设会计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其教学特色是既注重讲解现行法规,又注重阐述理论要领,运用人大会计学科的部分原创成果对会计规则及其理论背景进行辩证分析,帮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二)建设立体化教材体系

贯彻“以科研促进教材,以教材促进教改”的理念,实现研究与教学的统一。全面修订后的教材采用“中外对照、辩证施教”的教育理念,将财政学、金融学、经济法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融于一体,结合会计处理阐释常用的交叉学科知识点,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知识和能力的有机融合。教材主编们普遍地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融入教材,这种教学与研究直接对接的做法是人大会计学科的鲜明特色,有助于同步提升教学和科研的质量。(三)精心培育优秀教学梯队和教材编写团队

在教学改革中,一批知名学者发挥传帮带作用,传承赵锡禹、赵玉珉、阎达五、阎金锷、王庆成、贺南轩、王景新等前辈所总结的注重教材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中西融会贯通的教研理念,为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培育了新生力量。荆新教授任全国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化成教授任教育部工商管理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兼会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入选教育部2012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财政部首批“会计名家培养工程”;戴德明教授任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耿建新教授曾任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有5位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人大会计学科近半数教师曾参与企业会计准则、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预算会计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研究和起草工作。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还培育了青年骨干教师梯队,支晓强、孙蔓莉、周华、叶康涛、袁蓉丽、张敏、戴璐先后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四、中国人民大学会计教学改革的积极影响

2006年以来的人大会计系列教材的三个修订版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改革,对中国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全面修订后的系列教材发行总量近600万册,被300多所院校选用

全面修订后的会计系列教材不仅在普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成人教育方面得到广泛采纳,而且深受实务界欢迎,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06年以来,全面修订后的三个版本的发行数量与以前版本相比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截至2014年1月已发行600多万册。其中,第四版发行量超过256万册,第五版发行量超过240万册,第六版已发行近107万册。全面修订的系列教材被300多所高等院校选用,是很多院校指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二)教学改革成果与1000多位兄弟院校教师共享

自2006年以来,人大会计学科与人大出版社每年均举办全国会计师资格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490所院校的934位骨干教师参加研修。其中,来自西部院校的教师有156位。

自2006年以来,会计学科共接收了来自86所高校的86位进修教师,多数为青年骨干教师或质量工程资助人选。其中,来自西部的教师有12位。(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发挥了示范作用

2006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会计专业教育改革多次入选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6年,《财务管理学》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朱小平教授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2007年,会计学科再次入选教育部评定的国家重点学科,《财务会计学》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年,会计学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耿建新教授被评为北京市教学名师。

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在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与第二轮一级学科评估相比,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排名上升了两位,充分体现了近年来工商管理学科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声誉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四)教育质量与国际同行“对标”,人大商学院成功获得AACSB和EQUIS五年期认证

中国人民大学的会计专业教育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自2008年启动管理教育的国际认证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凭借优秀的教育质量,先后获得多项认证。其中,EQUIS的五年期认证代表着EQUIS对商学院的教育质量的最高评价。在评估过程中,认证专家组对人大商学院的教学项目、教师与学生、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考察,充分肯定了人大工商管理学科的教育质量。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编写杂谈

华成英

摘要:清华大学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组(注:清华大学体制改革后撤销了教研组,从事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人员成立了教学组。)在电子技术发展的每个关键时刻,都进行教学改革,并总结经验,更新教材。各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与时俱进,均具有开创性、先进性、基础性、系统性、引导性和适用性,获得同行广泛赞誉,长期对我国高等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和内容体系的更新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三十余年经久不衰,被同行认为是同类教材中的经典。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 教材编写 改版一、与时俱进,薪火相传

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革”结束,百废待兴,尽管恢复高校招生,但是高等院校主干课五花八门,内容陈旧;特别是电子类课程,落后于科技发展至少十年。时任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主任的童诗白先生作为主编,组织编写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版,开历史之先河,创建了模拟电子技术完整的内容体系,奠定了有关课程发展的基础。在当时,对保证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此后,清华大学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组在电子技术发展的每个关键时刻,都进行教学改革,并总结经验,更新教材。该教材的建设史既反映了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又反映了课程的改革历程,适应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各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与时俱进,完成了从电子管到半导体、从以大功率为主的工业电子学到以控制为核心的电子技术、从分立元件电路到集成电路、从传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到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应用、从“管、路、用”(注:这是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在课程和教材中要从“晶体管、晶体管电路及其应用”组织内容。)到“器件、电路、系统”(注:这是清华大学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组于21世纪初在精品课建设中提出的在课程和教材中要从“半导体器件、电子电路及电子系统”组织内容。)的飞跃,均具有开创性、先进性、基础性、系统性、引导性和适用性,获得同行广泛赞誉,长期对我国高等院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和内容体系的更新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

该教材的第一至第四版分别于1980、1988、2001、200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印刷81次,印数近400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近300所高等院校选用它作为教材;三十余年经久不衰,被同行认为是同类教材中的经典。

虽然教学组参加教材编写的是少数人,但它却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虽然从内容体系到叙述风格都产生了很大变化,但它从编写原则到指导方针却一如既往。虽然后续参编人员与第一版已完全不同,但刻苦钻研、甘于奉献的精神却丝毫未变。一代又一代,坚持不懈,薪火相传,打造精品。二、实践在先,提炼精华

电子技术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如何处理基础与发展、深度与广度、“粗”与“细”的矛盾以及“深”与“宽”的关系,始终是有关课程必须解决的难题。

纵观四个版本的教材,“新中有旧,旧中有根”。“新”是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育目标的需要和电子技术的新发展所做的改革,“旧”是自电子学教研组成立以来五十余年沉淀下来的特有的教学经验和团队精神,“根”是对于飞速发展的电子技术必需始终“立足基础,面向发展”,与时俱进。所谓“立足基础,面向发展”(或曰“站在基础,面向未来”)就是不断提炼“面向发展”的基础,使之既是基础又不一成不变,既保持课程“技术基础”的性质又具有先进性。这个“基础”应使得学生不惧怕电子技术的发展,有认识新知识的自信心。

既然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实践性,那么修订教材也需要“实践在先”。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应始终致力于电子技术中的新器件、新方法、新发展的科学研究;二是教师应始终将上述研究的成果总结提高并应用于面向学生的教学实践。

多年教材建设的实践已形成编写过程的成熟经验: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将新内容引入实验教学,让学生从实践中认识它们;进而,将电子电路硬件实验中的复杂问题去粗取精,总结新知识和方法,并上升到理论,引入课堂教学;最后提炼精华,将代表发展的“基础”归纳,寻求最佳的叙述方式,编写入教材。每版教材中的所有例题、习题不但均经过仿真,而且编者都亲自做过硬件实验。

正是延续多年的上述做法,使得教材总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脚踏实地,有据可依,保持内容体系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先进性。三、原则清晰,自我评估

修订之前,要坚持以主编为核心制定切实可行的修订原则和编写方针。

例如,第四版就提出“保证基础,体现先进,联系实际,引导创新,分清层次,利于教学”的修订原则,并要贯彻在精品课建设中制定的教学指导方针。根据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教学组制定的教学方针是:“应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工科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建立系统观念、工程观念、实践观念、科技进步观念;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提高学生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其具备一定的系统集成能力、仿真能力、硬件实现能力。”

在编写时,面对电子技术的新发展重新提炼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面对EDA技术日臻成熟,强调现代电子技术“硬软结合”的必要性,每章均设有EDA应用举例。面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元器件—电子电路—电子系统为主线,力图使学生从系统的高度认识基本电路,将基本电路的需求、功能、背景和应用结合起来;从设计的角度讲述基本电路,再现“器件、电路的获得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使学生虽然学的多是“间接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有“新发现”的感觉,有“新发展”的自信心;从结构特点理解基本电路,以便掌握其精髓和“根本”,从而能够举一反三;从具体的电子电路应用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寻找反例,并获得重新构造电路的思路。为拓宽眼界、开阔思路,增加扩展部分,其篇幅虽少,但信息量很多,且触类旁通。我们认为只有学生有正确的思想方法、足够的学习能力和广博的知识面,才可能有所创新。

教材不同于其他著作,教材的编写特别要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在内容体系确定后,如何叙述就成为很重要的问题了。如何评价一本教材的优劣呢?为此,我们建立了自我评估体系,从八个方面考察教材的质量:章节安排的合理性,章节标题和内容的科学性,章节内容的启发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分析手段的恰当性,信息量的充实性,信息量与页数比的精炼性,叙述的趣味性,文笔的流畅性。

上述八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严格的要求。为此,我们在修订前征求同行专家、教材使用者及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修订中不断自我评价,发现问题,及时修正;修订稿完成后,请同行资深教授审阅;根据审稿人意见和建议,以及对完整书稿的自我评价结果,进一步修改,最终交稿,以确保教材高质量。四、特色鲜明,好教好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向以其鲜明特色闻名于业界。例如,第四版全书以导言开篇,以读图结尾,使读者站在电子系统的高度认识电路;每章以“本章讨论的问题”开始,以“本章小结”结束,按“提出问题、突出主干、理顺思路、启发引导、总结规律、举一反三”的原则编写,一章只有一两个主干,一节只解决一两个问题,难点分散,易于“入门”和自学;每章最后一节为EDA软件的应用举例,引入分析和设计电子电路的先进方法。例题、思考题、自测题、习题,难度层次分明、内容丰富、联系实际,具有启发性、灵活性和实践性。既传承了保持前几版教材所具有的科学性、基础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又在指导思想、内容编排和叙述方法等诸多方面有所发展。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该书以其总体结构、章节安排、内容筛选、编写体例和叙述方式等方面所具有的启发性,内容的丰富性、先进性和系统性,以及文字叙述的透彻、严谨、精炼见长。

很多学生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魔电”,以形容其难。“模电”之所以成为“魔电”,“鬼”在哪里?“难”在哪里?“模电”之“难”,除前所述的实践性外,还表现在它的工程性上。大多数学生习惯数学分析的思维方法,习惯严谨地推导和计算;不习惯工程问题的定性分析,不习惯从系统角度认识问题,不习惯没有“唯一解”的问题,不习惯“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结论,不知“有一利必有一弊”,不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等等。电子技术课程的工程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与绝大多数学生习惯的思维方法所产生的矛盾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教材中力图教会学生像电子学专家那样思考电子技术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是由于该教材的上述特色,使“教”与“学”容易些,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式,也才有学生对它的赞誉。学生们反映该教材“内容系统,思路清晰,叙述透彻、语言简练、重点和难点突出,联系实际,引进了最新发展、知识面宽,便于学习,富于启发性……”。五、教学之本,合理使用

20世纪8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提出围绕“教员、教材、教法、教具”开展教学改革,将教材建设提到空前位置。根据中国国情,我国高等院校基本不采用国外不少知名大学教授上课没有教材或仅提供参考书甚至不提供资料的做法,而将“教材”作为“教学之本”,以加速教师的成长,并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所以称教材为“教学之本”,是说它不但涵盖教学基本要求的所有内容、配套的习题,还体现教育方针和理念,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总之,一本教材应该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宝典”,一书在手,“胸有成竹”。三十余年过去了,情况虽有变化,但认为教材是教学之本的思想仍很普遍,现在更有配套的电子教案、学习指导、习题解答等,各中利弊见仁见智。

其实,再好的教材都不能成为一个教师的讲稿,教师自身的学识、教学经验、个人魅力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是无法替代的;任课教师需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专业特色、培养目标以及自己对本学科的认识、讲课习惯、叙述风格、语言表达方式等等,组织讲课内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讲稿,好书用好才有意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同一内容的教材也各有长短。理想情况下,教师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并介绍给学生,使之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学生也才可能有所创新。

第四版出版已近8年了,编写组又在努力奋斗,加紧修订,不久的将来《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就会问世。

顺应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需要主编高质量特色创新教材

傅水根

摘要:本文介绍了作者从参加教材编写到主编各种高质量教材的主要思路和过程,总结了高质量特色创新教材编写的经验,提出了建设教材编写梯队的重要性。

关键词:实习教材 讲课教材 内容改革 体系改革 特色创新 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展,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富于创造性人才的需要,与我国高等学校各学科系列课程建设相适应的教材建设,很快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教育部自1996年起,便提出与实施了面向21世纪的教材建设规划、国家级“十五”教材建设规划、国家级“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以及国家级“十二五”精品教材评选等为核心内容的教材建设。在这个教材编写的大潮中,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名教师,我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投身到各种教材的编写工作中。一、从参加编写教材开始

清华大学的金工教研室一直重视教材建设,并形成了优良传统。已退休多年的张万昌、李家枢、金问楷和石伯平等教授出于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非常重视身体力行,并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指导了我们这批当时是青年、现在已经步入老年的教师成长。

在教研室恢复之前的1974年,面对培养工农兵学员实习教材奇缺的问题,由老教师石伯平主持,编写出《机械加工参考资料》讲义。那时我刚毕业没几年,但由于指导过工农兵学员的“学工劳动”课程,有幸作为教材编写组的一员,参加了该教材编写的全过程,从中初步领悟到教材编写的重要性、难度和组织方法。

1978年,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恢复了金工教研室,急需一批指导金工实习的教材。此时由李家枢和石伯平为主编,于1979—1980两年间编写出后来在全国金工领域影响巨大的《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讲义。由于我教过机械制图课程,能比较熟练地绘制书中的插图包括立体图,加上有操作车床、铣床和刨床和指导学生金工实习的经验,我再次参加了该讲义的编写。在两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该讲义经过进一步修改,于198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于1988年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

配合金工实习教材的建设,1985年由曹聿副教授主编完成《金属工艺学(热加工部分)》讲课讲义。后来,该教材由张万昌教授任主编,在经过修订后,更名为《热加工工艺基础》(第1版)。该教材于1991年5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于1995年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8年由金问楷教授带领黄德胜和张学政两位青年教师,主编完成《金属工艺学(冷加工部分)》讲课讲义。1990年,金问楷教授将《金属工艺学(冷加工部分)》经过修改,主编完成《机械加工工艺基础》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这样,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金工教研室在实习教材的建设方面和讲课教材方面都基本准备就绪。二、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教材第1、2、3版

在参加两轮实习教材编写的基础上,我开始琢磨《金属工艺学(冷加工部分)》讲课教材深化改革的途径。在1994—1995年期间,我主持完成教育部教材建设委员会的重点教材改革项目“机械加工工艺教材改革研究”,在结项时获得“优秀”。在项目进行中,我发现现有的《金属工艺学》讲课教材的局限性,在机械加工工艺领域,该教材只有刀具和磨具的机械切削部分内容,而很少涉及制造业比较广泛应用的特种加工工艺内容。明确了这点,结合自己十多年的讲课实践和科研实践,我于1998年主编出版了改革力度很大的《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讲课教材第1版。这本教材,首次在我国高校,将机械制造工艺确定为两个工艺基础:一个是采用刀具切削、磨具磨削的机械加工工艺基础,另一个是采用电加工、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等新的加工原理的特种加工工艺基础。与此同时,增加了数控加工的内容。这样,不仅赋予该教材更为合理的实质性内涵,而且从根本上更新了原有教材的体系。另外,我还将自己科研工作中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内容。1999年,张学政主编完成与该教材配套的《机械制造工艺基础习题集》。这两本教材与《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录像光盘》一起构成的立体教材,于2001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2版)于2003年列入北京市“十五”重点精品教材建设规划。

在该教材的第2版中,除了对教材内容进一步精选外,还增添了微细加工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方面的内容。该教材于2008年获评北京市精品教材,于2011年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该教材的第3版被列入国家级“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教材的内容删除了与《热加工工艺基础》的重复部分,增加了现代制造领域所需要的“装配自动化”一章。该教材于2013年获得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第二届优秀教材一等奖。

从1994年到2011年,该教材经过近20年的打磨,不仅具有先进而丰富的内涵,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曾经被华北地区金工研究会推荐为“跨世纪创新教材”。三、主编“特种加工——电、声、光部分”等电教片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课堂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的改革也逐渐提到议事日程上。老师讲课开始由粉笔加黑板,以及适当使用模型教具,逐渐过渡到与幻灯片和电教片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时代。课堂教学正逐渐由传统的教学方式向现代教育技术方向发展。

由于我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较多,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也比较广。不仅涉及传统机械,还更多地涉及数控旋转电加工、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等机电一体化产品。1991年,我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及在英国留学期间所获取的先进刀具材料包括人造聚晶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和陶瓷,紧密结合国内外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主编了《超硬刀具及其应用》电教片。直到现在,该电教片所涉及的先进刀具及其在工业中应用的内容,不仅在机械制造的人才培养方面,而且在机械制造领域的生产中仍然发挥着作用。

接着,在清华大学音像出版社陈海林等老师的支持下,我主编和导演了《特种加工——电、声、光部分》电教片。该片的内容非常新颖,将制造领域中另一方面的崭新内容用视频方式精彩地展现出来。该片重点介绍了特种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电加工、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这类先进的制造方法,在作品出来的那个年代,在我国还刚刚兴起,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普遍还没有引进。

由于该片创作的思路清晰、内容新颖、制作精细,被很多高校采用,于1994年获得北京市电教学会首奖“金烛奖”;1995年获得国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