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特异功能的实验研究与诱发训练(修订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20:45:25

点击下载

作者:邵来圣,虞惠华,沈云虎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体特异功能的实验研究与诱发训练(修订版)

人体特异功能的实验研究与诱发训练(修订版)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是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人体信息科学研究组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间发表的有代表性的论文汇编集。本书论述特异功能与人体科学的关系;思维传感的实验研究、非视觉信息的传感、“屏幕效应”以及思维传感的机制;特异致动(含特异书写)中力的作用及其机制;“光”参与人体特异功能作用的实验。本书还总结了对青年进行特异功能诱发训练的经验,报道特异运用电子计算器的诱发训练并进行探讨。本书以实验设计严密、测试方法科学、讨论富有启迪性、结论慎重为特点。

本书可供人体科学工作者、生命科学工作者、广大气功爱好者及对特异功能现象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谈家桢教授题词卢鹤绂教授题词

修订版序

2008年春节刚过,从好友那里传来了噩耗:邵来圣先生驾鹤而去!我怔了、呆了,眼前立即浮现出了他那慈祥、温和的笑容,桩桩往事接连涌出……(一)

我与邵先生的相识,完全是人体科学方面的关系。记得第一次与邵先生的相遇,是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与朱怡怡老师应复旦大学张胜来先生的邀请去作特异功能研究的讲座。讲完后,邵先生即跟我交谈。他不善言谈,但我完全明白了他所表达的意思:他从《自然杂志》上看到了许多特异功能研究方面的报道,觉得十分有意义,他本人也非常感兴趣,即将退休的他有意向将全力投入这件事情。他在物理实验室工作,有条件做一些实验。言语虽不多,但他给人的感觉是温和、忠厚、诚恳的那一类知识分子。他知道我和朱怡怡都是复旦校友,希望多多加强联系。由于第一印象良好,我很爽快地同意了。

其后,我从邵老师周围的人那里了解到,他虽然不善言谈,但思维却十分活跃。青年时代,他原是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办事员。但就是在那段时间,他开始研究上了“印制磁性声迹”。经过21个月的辛苦努力,终于初步完成了“印制磁性声迹”的研究,能把声音的波迹印在纸条上发出清晰的声音。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成就,邵老师被作为特殊人才调至复旦大学物理实验室工作。当时的中央高教部曾昭伦部长在复旦大学49周年校庆会上观看了邵老师的实验演示,并给予了赞赏和鼓励。1954年6月24日,上海新闻日报用三分之一版的篇幅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同年7月1日,新华社发了全国通讯稿。所以,从青年时代起,邵老师就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并是位有所发明创造的有识之士。这更使我对邵老师产生了敬佩之情,有这样勇于创新的人士参加人体科学的研究真是太好了。

记得他最初的实验对象(特异功能人)就是他的儿子。这在早期的人体特异功能研究中并不少见,如北京大学原教务长陈守良教授、黑龙江大学原校长徐兰许教授、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谢毓瑜同志等,都是从自己身边子女实验开始的。因为有了身边子女特异功能的事实垫底,这些人都终身矢志不渝地从事这项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训练,邵先生的儿子当时已经能用意念将小试管中的铅丝折弯。

在时任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方林虎教授的大力支持下,系里成立了人体信息科学研究组,方亲任组长,邵老师与沈云虎、虞惠华老师等是这个研究组的核心成员。而上海的研究工作,也是以这个组为中心,团结了上海海洋大学周应祺教授,上海海事大学张明教授、丁以中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蒋可玉教授以及朱怡怡和我,组织了很多次实验活动,前后历时长达十余年。

这十余年的成果,在本书中已有反映,大致是实验研究方面,有:(1)思维传感的研究;(2)特异致动(特意书写)的研究;(3)“光”与特异功能的关系等几个方面。邵老师与朱怡怡老师最先提出“屏幕效应”的假说,基本上被全国人体特异功能研究者认可。而在诱发训练方面,他在大学生、普通青年工人、宇航员等方面的大量工作,更是倾注了他的心血,这些都是国内外开创性的工作,为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在这方面,尤其使我感动的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邵老师并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但是为了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持,为了人体科学研究事业,他尽自己的最大能量,使复旦进行的实验研究吸引了许多人,如谈家桢教授、卢鹤绂教授、华中一教授等,而生物系的盛祖嘉教授、王伯阳教授以及物理二系翁台蒙教授、材料科学系黄京根教授等亲自做了许多高水平实验研究。邵老师的这些作为,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令人肃然起敬。

有幸的是,上世纪80年代,我住在凤阳路,邵老师住在大光明电影院附近,两家距离步行不超过10分钟。因此在那段时间里,我们差不多每个月都会碰面一次,有时他带了稿件,有时他问我全国人体科学的概况,问钱学森、张震寰的情况,以及问《人体特异功能研究》、《中国人体科学》有什么好稿件等等。后来,双方都搬了家,见面次数渐少,但电话联系始终未断。直到他逝世前一个月,他仍问我人体科学研究有什么新精神吗?他的至死不渝的研究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他走了,我又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二)“人体特异功能”这一名词,是我在1980年初自然杂志编辑部为筹备在上海举行的全国首届“人体特异功能科学讨论会”上提出,并被大家接受的。其后,钱学森院士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对现代科学体系的11个大部门进行归类,将中医现代体系、气功研究和人体特异功能研究归纳在人体科学部门中。

1981年5月,在重庆“第二届人体特异功能科学讨论会”上成立了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会筹备委员会。1987年5月3日,国家科委正式发文,明确“经研究同意成立中国人体科学学会”。同年6月初,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人体科学学会,钱学森为名誉理事长,张震寰任理事长,陈信任常务副理事长,朱润龙为秘书长。

两年后即1989年5月17日,以当时的上海高教联合研究组为基础,在复旦大学成立了上海市人体科学学会,方林虎教授任理事长,周应祺、朱润龙任副理事长,朱怡怡为秘书长。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华中一教授亲临成立大会并作了鼓励性讲话,给与会者很大的鼓舞。

以今天的眼光回首往事,总的说来,当时从事人体科学研究的人们,大都是业余的、自发的,一缺时间,二缺研究经费,三是缺乏外部环境的支持,条件相当困难。

而人体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研究难度之大是未涉足者难以想象的,欲穷究其科学的内涵与机理更非研究者一朝一夕所能奏凯旋之曲。但人体科学研究的前途又是不可估量的,钱学森院士曾讴歌人体科学的研究将导致一场新的科学革命,将导致人类第二次的文艺复兴。

当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人体科学的研究处于低潮,但这正是人类认识新事物过程中螺旋式发展的规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又一个生机勃发的春天。

有鉴于此,复旦大学出版社再版邵老师等人的这本书,不仅可以告慰邵老师的在天之灵,也是我们这些邵老师的同事、朋友、晚辈的一片心愿。这本书只是一个记录,是通往人体科学“圣坛”途中的一个足印而已。之所以把人体科学称为“圣坛”,是因为我们这些人是非常严肃认真对待人体科学的,没有丝毫的懈怠,更没有半点沽名钓誉的意想,所有的观察结果都是忠实地反映实验的事实。我坚信,其中大部分文章,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耐得起历史长河的洗刷,将闪烁夺目的光辉,指导着后来者在人体科学的探索之路上奋进。

安息吧,邵老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附:方林虎教授从美国来电,嘱我写一篇“修订版序”。电话中我再三力辞,方教授始终不允,最后,恭敬不如从命,思考有日,草就此篇,不敢言序,只是个人感慨而已。[1]朱润龙2008年6月8日[1]朱润龙曾为《中国人体科学》杂志主编,中国人体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在上海市人体科学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代序)

[1]华中一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志:

今天是上海市人体科学学会成立的日子,我首先代表复旦大学和我本人,对学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人体科学方面,复旦大学在前一段时期曾经做了一点点工作,比起全国其他单位来,我想还做得不够好。为什么在我们还不适应做这类事情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开展这一项工作呢?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要把我们的人体特异功能研究上升到真正的科学研究。这也就是说,我们是人体科学的学会,而不是一个俱乐部;不是讲些奇闻怪事大家开开心,而是进行学术上的探索和交流。

既然是一门科学,就要有一个科学的研究态度,首先是要对未知的东西进行热情的探索。刚才陈涵奎教授讲到,人类对自己的了解是很少的。实际上也许我们对自然界其他东西的了解也是很少的。我们在最近一二百年里所取得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是很辉煌的,但并不能够说现在已经确知全部科学的前景,我甚至觉得远远不是这样。所以,对未知的探索,才构成了今天的科学,也构成了明天的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承认不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承认不承认科学要在实践中建立起来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是至关重要的一点。钱学森教授一直讲:“能不能不看实验就认为这个事实不存在?”有的同志就说:“我不愿意看你们的实验,一看实验就上你们的当了。”我觉得不能这样说。能不能对一种传统的知识所不能理解的东西采取轻率否认的态度?我认为不可以。有些人看了特异功能实验以后,觉得不能用现在的知识来解释,“不可思议”。但并不是说不可思议的东西就不必进行研究。在科学方面,也绝不能够承认任何人有权来干预或阻止科学研究。

特异功能和魔术都使人有“不可思议”的感觉。然而,特异功能和魔术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表演的道具是自己准备的还是人家准备的。这一点我在中国科协开会时和钱学森教授在休息室里交换过意见。他也认为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判据。魔术师的道具都是自己准备的,他的帽子里可以轻易地变出一羽鸽子,但如让他把我的帽子去变变看,肯定变不出来,因此这是重要的关键。有的老科学家有兴趣,也与此有关。例如谈家桢教授,他在特异功能方面开始得到的感性认识与我是同时的。有一次我到他家里去,邵来圣同志带了两个小孩来,请谈老在柜子里面任意拿本书放在桌子上,不翻开,就讲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让小孩说是什么字,结果两次都对了。谈老事前根本不晓得要去拿一本书,也不晓得拿哪一本,老实说,即使是自己写的书,也不知道哪页哪行有什么字,因此这是完全随机的,是不可能作弊的。反过来讲,今天我们已经有电子计算机,就可以问:最高明的计算机能不能做这件事?它需要多少存贮量才能够说出柜子中任意一本书中随机选出的一个字?我们科学工作者希望有这样的电子计算机,可惜还没有。因此,对特异功能不能持简单的否定态度;当然,我们也不能持简单的肯定态度,只是未知的东西要允许探索,要对事物进行广泛的了解,也要允许持不同的意见或得出不同的结论。我觉得科学只能按照实践、分析、归纳、综合,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样一个规律发展。特别在人体科学这样的领域里,目前还没有什么权威可言。在座的有做过很多工作的同志,我承认各位是专家,可是各位并不都已经是权威。因为我们对这个科学领域知道得太少了,还不能够说今天有一个人在人体科学领域里熟知一切,是全国权威或世界权威。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去伪存真”的原则。在这里头不可否认有假的东西,有冒牌的东西,鱼目混珠。在复杂的环境下免不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我们不能说拿出来的东西一个“鱼目”都没有,要严格地检查和区分,但区分的“判据”不是个人的常识。近年来,世界上已发生许多事情是以前的知识所不能接受的。高温超导就是一个例子。原先大家都以为固体的超导性质在很低的温度下才能实现,现在临界温度慢慢提高了,因此兴起了全世界“高温超导”热。最近又发生一件事情:本来以为核聚变发生在高温,现在却降低了,变成“室温聚变”。这在过去也认为是不可思议的。当然这些事情现在还有争论:到底是假的还是真的?但无论如何,这种事情本身的提出就说明,在本来的传统观念不能够解释时,就应当进行研究。然而超导和核聚变都可以用科学仪器来测量,可以用现在已经存在的常规仪器来鉴别是真的还是假的。此外,它们研究的是物,并不是人,还比较简单。所以尽管在一些方面尚有争论,我想高温超导基本上已经肯定了;室温聚变是不是真的东西,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总之,这些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现在已经有很多科学家就此发出感叹:不要以为本来想不到的事情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主要想说明的是,虽然研究人体科学很困难,但无论如何要做。在这方面工作,碰到的困难确实很多,我们学校也有一些人反对。我以前是分管科研的副校长,现在是校长。有人就指责说:“你允许搞的这些东西是不是伪科学?”我先不回答。贺崇寅同志今天在这里,我坦白地讲,《自然杂志》第一篇有关特异功能的文章登出来的时候,我们觉得老贺把他的名誉和《自然杂志》全部孤注一掷,因为这件事情如果是假的,后果不堪设想。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才能坚持住。所以学会的成立,还是要本着这样一种精神,即勇敢地把目前在人体科学方面的实践和研究真正上升为一门举世公认的科学,真正能为我们国家在国防上、工业生产上、哲学上,以及在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方面起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复旦大学愿和大家在一起,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也许这个力量比较小,但我们愿意这样做。

谢谢大家!1989年5月17日[1]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于1988年11月至1993年2月任复旦大学校长,于2007年4月25日逝世。

专论

特异功能和人体科学

盛祖嘉(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

继人体科学学会的正式成立,酝酿已久的《中国人体科学》杂志也已公开发行,这意味着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这一学科有两个不寻常的方面:首先,它的内涵和它的名称不尽相符。顾名思义它应该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等等内容,可是并不。广义的人体科学包括人体特异功能、中国传统医学、气功等等内容,狭义的人体科学则指特异功能研究。本文所讨论的内容限于后者,也就是说本文所讨论的人体功能不是常见的生理功能,而是一些不常见的、特殊的生理功能,即常说的特异功能。其次,正是由于它所研究的内容的特殊性,目前还没有得到普遍的承认。

一部分人认为特异功能是魔术,魔术当然不是自然科学。这里我将用亲身体验来说明特异功能并非魔术。(1)魔术师的“特异功能”是通过技巧训练获得的,而一部分特异功能者不经训练便具有某些天[1]生的特异功能,这些特异功能甚至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2)许多特异功能者的特异功能是通过训练得到的,不过这种训练完全不同于魔术师的技巧训练,所以往往称为诱发。例如在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所进行的实验中,特异功能者都是一些普通的年轻女子,她们经过短期训练后能在不接触胶卷匣的情况下把装在匣中的火柴棒折断。难道她们被训练得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偷偷地打开匣子,把火柴折断,又把匣子盖上吗?可是要知道在训练过程中她们不一定接触胶卷匣,更不必接触火柴棒,训练主要是限于意念。(3)魔术师的道具都是他自己准备的,而在上述实验中道具由我提供,火柴棒由我做上标记后放入匣中。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我和特异功能者始终静坐着,没有一人离开过现场。(4)魔术师的表演从不失败,而特异功能者的实验却不一定成功。折断火柴棒的实验有时成功有时不成功,有时一部分人成功另一部分人不成功。又如在我家中进行的几次思维传感实验是这样的:由我临时写3个不同的三位数分别交给三位特异功能者(在场没有第五个人,而且我们始终没有离开过现场),由她们通过思维把信息传向一两公里外的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实验室中的三位特异功能者,她们把接收到的信息告知始终在旁的一位老师,由他当即通过电话告诉我这3个数是什么。一次实验3个数全对了,一次实验部分对了,两次实验全部错了。在这样的实验中弄虚作假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退一步讲,说这是魔术,那么为什么并不每一次都成功呢?难道这是由于魔术手法低劣,或者故意使它并不每次都成功以区别于魔术而取信于我?更有甚者,在折断火柴棒的实验中,当宣布实验成功者有奖时实验并不一定成功,相反,有时并未宣布成功者有奖而实验却成功了。这难道又是有意的安排吗?或者说这些都称不上实验验证?不过常识的作用不容低估。试问许多普通年轻女子经过短期训练以后能做到恐怕高明的魔术师都难以做到的事,而训练她们的是一位普通的物理学教师,他自己没有学过魔术,对她们的训练又限于意念而不是技巧,这样训练出来的将是魔术师还是特异功能者呢?通过常识判断不难作出合理答案。

或问,科学实验贵在可重复性。如上所述,特异功能实验这样缺乏重复性,能认为是科学实验吗?有时把实验不成功解释为特异功能者情绪不佳的缘故,这不是谎言掩饰吗?有时又把实验不成功说成是因为参观者抱有不信任的态度,这不是“信则灵”吗?可是要知道在特异功能实验中他既是实验者又是被实验者。在条件反射实验中一个人的突然出现可以使狗的条件反射失灵。狗犹如此,何况是人。条件反射如此,更何况微妙的特异功能。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在总体上已知的特异功能都是可重复的,而且在不同地区、不同实验室中、不同特异功能者身上得到重复。就以思维传感来讲,1991年暑假中的一次实验,在上海和常州或泰兴间的传感5次中有4次完全成功。关于折断火柴棒这一类实验,我在昆明一所小学里也看到了由大约十位经过训练的小学生所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实验,不同的是所折断的是粉笔而不是火柴棒。

也许有人说,他亲自发现某些自称有特异功能的人弄虚作假。弄虚作假不外乎下列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自称有特异功能的人实际上自己知道并没有特异功能,他无非是故弄玄虚来骗取钱财。第二种情况是自以为确有特异功能而其实不然的人,他们主观上并不弄虚作假而客观上则在弄虚作假。例如有自称能改变气候的人,气象台预报明后天将是雨天,他可以改变为晴天。经过严格的统计分析,发现他的这种特异功能是虚假的。第三种情况是确有特异功能的人在某些场合下的弄虚作假。上面已经指出,特异功能实验不一定每次都成功,由于受到心理压力而在实验没有成功时弄虚作假是可能的。一些儿童在用耳认字过程中弄虚作假可能属于这种情况。可是在上面所讲的在我家中所进行的思维传感实验,试想如果这里面有弄虚作假,那除非是我自己在事先把3个三位数分别告诉了接收信息的人。假如排除了弄虚作假而又不认为这是特异功能所致,那么只能是碰巧猜中。可是猜中的成功几率是10-9,即十亿分之一。这样的事件出现一次已经值得注意,何况思维传感实验现在已经可以像一般的生理学实验那样每次取得有意义的结果了。

最后,或许有人会问,即使这些现象不是魔术师所创造的“奇迹”,可是它们是如何地不可思议,如此地与现代科学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格格不入,难道能称为科学吗?其实自然科学中的某些重要突破往往经历一个难以被接受的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曾遭受非难,摩尔根学派遗传学曾被斥为反动的、唯心主义的。而且“历史上许多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恰恰是以‘反常’的经验事实的发现为先导的。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在理论解释上的困难和迈克耳逊-莫雷‘以太漂移实验’的否定结果对于19世纪末以前的经典物理学来说都是这样的‘反常’事件”(摘自《中国人体科学》创刊号第9页)。对于新事物的争论是不足为奇的。是非曲直历史将会作出结论。关于遗传学的争论国内外已有一些科学史学者正在进行研究。今天对于特异功能的争论又将为若干年后科学史家们提供宝贵的资料。

或许有人还会说,即使特异功能并非魔术,即使承认目前对这些现象无法解释并不足以否定这些事实,然而许多现象堆砌在一起能说是一门学科吗?确实,许多现象用理论贯穿起来才能称得上一门学科。在这意义上不妨认为人体科学虽已诞生,可是还没有成熟。不过应该看到经过不下10年的锲而不舍的工作,已经在眼花缭乱的现象中发现了一些规律。例如在特异功能认字实验中发现了认字过程中前[2]额出现一个“屏幕”,所要认的字出现在“屏幕”上面。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屏幕”效应不限于认字,在思维传感、特异致动、特异书写等等特异功能实现过程中都有这种“屏幕”效应。现在对于思维传感中的“屏幕”效应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例如通过“屏幕”传送的信息除了文字以外还包括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屏幕”上的形象是静态的,不过由于不同时间中“屏幕”上出现的同一物体的方位不同,由此可以令接受信息的人得知物体是在慢慢在转动(王伯扬等)。目前对于不太长的字句来说,信息传送的距离达到1000公里以上(如上海到北京),在近距离的实验中可以传送长达41个字的信息。目前还不能说什么是信息传送的距离和信息量的极限。实验结果还说明思维传感通过“屏幕”效应,所以视觉信息可以传送而听觉信息和味觉信息等则不能传送(王伯扬等)。以上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当前对于某些特异功能的认识已经在肯定现象的基础上有所前进。这前进是缓慢的,原因如下:(1)所研究的是特异的生理功能而不是一般的生理功能,因而也缺乏规范化的研究手段;(2)这是一门没有被公认的学科,在研究和教学单位中一般是排不上队,挂不了号,它既没有被正式列为一个学科,也没有正式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对象;(3)研究成果难以得到肯定,虽然现在已经有一本《中国人体科学》杂志可以发表研究成果,但是在目前这一学科还没有取得公认以前,这些研究成果能否被公平合理地承认仍是问题;(4)与以上种种有关的是研究队伍后继乏人,研究队伍往往是业余的或者以退休人员为主体。

困难是大的。但是一方面对于特异功能的规律的认识在逐步加深,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在从事理论的探讨并提出了假设。没有理由怀疑总有一天会在特异功能的原理方面有所阐明,甚至建立起它自己的理论体系。到这一天人体科学长大成人了。目前它还是一个婴儿。我们对一个婴儿能要求什么呢?如果希望他早日长大成人,只有今天好生抚养。

那么人体科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呢?目前国内从事于特异功能研究的人多数原来是学物理学的。这或许是因为许多特异功能现象都无法纳入现在的物理学框架,并令他们迷惑不解;空间障碍似乎不再存在;物体已经不在了,而它的信息却似乎可以残留,等等。几乎没有一个发现不冲击着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因此某些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中的新的突破可能将出现在特异功能研究中。然而这些现象都是在人的参与下出现的。而且可以相当肯定地说是在人脑活动参与下出现的。不少科学家早已指出生命科学中最后被攻克的堡垒将是人脑的奥秘。既然特异功能是在人脑参与下出现的现象,那么对于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必将有助于对人脑的了解。如此说来,生命科学中的新的突破可能也将出现在人体科学研究中。人们历来重视边缘科学,特异功能研究理应将会导致边缘科学的出现。试想,许多无法从现有的物理学理论去理解的现象,如特异致动等都在特异功能者的“思维”干预下产生。这难道不足以引导人们从边缘学科角度去思考吗?

人体科学是一门难以取得承认的学科,又是一门十分艰难的学科,而且更是一门容易受到干扰的学科。特异功能的训练在形式上十分简单,主要是默念。以非眼认字来说,通过默念前额会出现“屏幕”,要求认识的字就出现在“屏幕”上。有些人在长期静坐默念中出现了“屏幕”,而“屏幕”上出现的景象被误认为成仙得道。于是特异功能便被蒙上迷信色彩,甚至可能有人借此招摇撞骗。此外,特异功能和内气功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两者都是内省的结果。气功与祖国医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它和针灸一样有可贵的实践经验。可是在悠久的岁月中气功发展成为无数流派,难免良莠不齐,这些情况可能也会对于人体科学研究带来某些副作用。即使并非出于不良的动机,一些带有神秘化、宗教化倾向的书刊也可能对人体科学的健康发展带来一些消极因素。凡此种种都会使一些严肃的科学家产生怀疑,产生反感,产生戒心,或者望而却步。但是如果它确是一门值得为此献身的学科,那么就不应该因噎废食。

特异功能研究除了它的学科意义以外还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思维传感用作一种秘密通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更为重要的是目前还无法预见它的应用前景。基础研究以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一般的、现有知识框架中的基础研究尚且对于工程技术的发展往往有意想不到[3]的效用。不能相信如此深入到人和宇宙的本质的研究会对于人类生活不产生任何深刻的影响。

[1]宋孔智等,《人体特异功能研究》,2(1989)59

[2]邵来圣、朱怡怡,《人体特异功能研究》,2(1989)77

[3]盛祖嘉,《中国科学基金》,4(1989)1(本文原载于《中国人体科学》,1(1992)4)

实验研究

思维传感的实验研究

邵来圣 虞惠华 沈云虎 方林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

思维传感是人与人之间不借助任何已知的通信手段及人体感觉器官,依靠人脑潜在的功能达到远距离传递信息的目的。其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国内研究得不多,在国外,如美国斯坦福高级研究所等单位对此进行过系统研究。但由于对国防军事上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多数有军方或国家安全部门的参与,因此公开报道的不多。

我们从诱发实验人员的思维传感的潜在力着手,进行了3年多实验研究。充分肯定了人体思维传感的客观存在。目前已实现1000多公里以上的远距离的信息传感。所传的信息可以是数字、文字,也可以是图形、色彩。实验成功率也较高。

本文就实验设计、实验结果等进行初步讨论。实验设计

实验时将人员分成发送与接收两组,每组由一至数名研究人员及实验人员组成,分别位于甲乙两地。

实验人员均为20岁左右的男女青年,文化程度初中的工人或农民。他们原本没有特异功能,经诱发已具有特异感知及特异致动等特异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短时期的思维传感训练,即具备了思维传感的特异功能。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他们的传感能力,包括传感距离、信息量实验的成功率也不断提高。参加实验的研究人员均为教师,他们均无特异功能。

场地的选择:普通实验室及室外场地均可。两地距离自数十米至数百公里,甚至更远。要求杜绝两地间一切可能借助已知通信手段进行的信息传输,包括声音、图形、气味等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人员来往。

传输的信息一般写在纸上,简称试样,通常由在场的研究人员及实验人员之外的其他人员制作提供。以避免研究人员之间,研究人员与实验人员之间、实验人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甚至可能发生的作弊行为。

实验时,由发送组的研究人员随机取出试样,要求该组实验人员拆示,并将纸上的信息(文字、图形等)发送出去。经过数分钟或更多时间的特异入静阶段,实验人员会告诉你信息已经发出,并记下发出的时间。在另地的接收组的实验人员则在约定的时间内“等待”信号的到来,一经收到信息,即将收到的信息和接收时间写在纸上,交给研究人员。最后,由发送和接收组的研究人员将试样和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核对,实验即告完成。思维传感的“屏幕现象”

在众多的实验研究中,特异功能者主诉,他们在特异感知或致动的过程中,会在额前闪出“屏幕”,在“屏幕”上面可获得感知的内[1]容或动作的对象,称“屏幕现象”。在“屏幕”出现前一般有一个短暂的入静状态。在思维传感实验中,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都须在额前闪出“屏幕”,信息的传递才能实现。我们把“屏幕”闪出的时间定义为发送或接收的时间。实验结果

一、诱发实验

在1987年底,我们对7名男女青年进行了诱发,他们已具有特异感知等特异功能,传感的信息为3位数字,由发送者临时从15只试样中任取1只。若全体接收者接收的数字完全正确,称完全成功;部分成功指部分接收者接收正确;失败指全体接收者接收都错误。实验概况见表1。在37次实验中,完全成功14次,占38%;部分成功15次,占41%,诱发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二、传输不同信息内容的实验

图1是1989年9月7日傍晚在复旦物理楼与鲁迅公园之间的一次思维传感实验中发送与接收的试样,传递信息有数字、文字和图形。图2是同年12月14日、15日在复旦物理楼和科学楼间的两次实验试样。发送试样是由红绿蓝的彩色笔任意组合写成的6位数字。接收者写出6位数字的同时,正确无误地标出了各位数字的色彩。图1

三、延伸传感距离的实验及时差现象

表2是1990年初上海与泰兴两地之间思维传感的实验结果。表3~表5是同年年底上海复旦大学与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间的思维传感的实验结果,实验完成得很好,见图3~图5。令人惊奇的是远距离传感时收发时差可长达数小时,甚至20多小时。而在过去的近距离实验中,时差从几秒至几分钟不等,并认为这是由于实验人员主观上的影响及测试误差引起的。各阶段实验的成功率见表6所示。图2图3图4注:(1)发送和接收时间,指双方受试者前额闪出屏幕的时间。(2)“信息内容”有*标记者,系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提供的试样。(3)第三阶段传感实验,由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与复旦大学联合测试。图5

四、选择性接收实验

为了了解思维传感过程中是否会发生相互干扰,将实验人员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组,分别进行发送与接收。实验前,将两组人员一一进行搭配,并有针对性地将发送者与接收者进行互换。实验结果完全成功(表7、表8)。进一步实验表明,发送是全方位的,无论谁都可收到;接收者具有针对性,要收谁的信息就可以收到谁的信息。同时,几组人员在一起实验时不会发生相互干扰。

五、电磁屏蔽对思维传感的影响

我们曾在双层铜网的电磁屏蔽室或大楼电梯室内进行实验,仍传感成功,没有发现一般电磁屏蔽对思维传感的明显影响。

六、加大信息量的实验

在传递数十个文字时也无差错,见图6。常人看了发送试样后立即把它默记下来,一字不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近的实验结果指出,试样上的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可以都不理解、不认识,如发送俄文、朝鲜文等,照样可以传感,样子也十分逼真,见图7。详细内容将另文发表。讨论(一)思维传感本质上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额前闪出的图像传[2]输。进一步实验指出:语音、气味等也能通过思维进行传感,但必须由发送者将这些信息“文字化”或“图像化”后才能实现传感。(二)思维传感具有下列特性:相当大的信息量、很高的分辨率(只要发送者“看”得出)、接收时的选择性、传输距离远近对传感实现无显著影响。几乎不受一般电磁屏蔽的影响,不需要普通通讯所要求的“能源”及复杂的仪器设备,对电讯设备的干扰手段对它将不起作用,等等。这表明思维传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三)屏幕现象与特异辐射。屏幕现象在诸多特异功能现象中是有普遍意义的,我们暂时不去讨论人脑中形成屏幕信息的过程(太困难了),看看发送者头脑中的图像怎样传送至接收者,变成接收者头脑中的图像?作为一种自然的引申,就是假定人脑闪出屏幕的同时产[3]生一种“特异辐射”。寻找这种特异辐射并研究其物理属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生物体的确存在着并被准确地记录到一些基本的物理场,如磁场、电场、无线电辐射场等,要凭借这种极为微弱的生物场实现1000公里以上的信息传输是不可思议的。有人认为特异辐射是特异功能作用时发出的电磁波。这显然与本实验电磁屏蔽对传感的不起作用相抵触,有人说是波长为数百公里的极低频电磁波,电磁屏蔽的确对它作用很小,但要实现数毫米以下的分辨率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认为电磁波可能是条线索,但不会是特异辐射的本质,对这种神秘物质及其属性的研究,有可能导致物理学及无线电电子学的新发现。图6图7(四)远距离传输中出现的明显的“时差现象”,少则几秒多则数小时,数十小时。它与传输距离间未发现规律性的联系。想从特异辐射或信息载体在空气媒质中传输的时间特性来解释上述时差现象,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认为可能的解释是:时差现象与人体大脑存贮[4]记忆作用有关。信息从存贮到显示,允许有较长的时差存在,图8为说明这种设想的示意图。其中假定了思维传感发送与接收过程的不同仅在于发送时,外界信息是通过常规信息接收系统(实际上也可通过特异感知获得信息),进入大脑存贮系统,而接收时,特异信息载体是通过特异信息系统(特异信息感受器)进入存贮记忆系统的,而以后的信息处理直至屏幕闪出,特异辐射发生过程均是相似的。图中屏幕效应发生系统、特异感受器和特异辐射也都是假设的。图8

上海北京之间的思维传感实验,得到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七室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1]孙友余,《人体特异功能研究》,1(1983)23

[2]邵来圣等,《人体特异功能研究》,2(1989)77

[3]邵来圣等,《中国人体科学》,1(1991)63

[4]朱念麟等,《人体特异功能研究》,1(1989)19(本文原载于《中国人体科学》,1(1992)7)

思维传感中“屏幕效应”现象的分析

王伯扬 盛祖嘉(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邵来圣 沈云虎 虞惠华 方林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

我们在《人体特异功能态的征象——屏幕效应》一文中指出,在特异功能发生作用时,都会出现“屏幕效应”,但迄今未见有较系统的文献描述过“屏幕效应”的性质。为此,我们以思维传感为主题,对“屏幕效应”进行了分析。实验对象及方法

实验对象为我们自己训练的特异功能者,已有2~3年实验经验,均为女性,年龄在22~27岁。实验在复旦大学物理楼进行。思维传感发送地点在313室,接收在139室,两室相距约100米,有个别实验接收者在复旦科学楼门口,离发送处约200米。实验一般在下午6:30开始,要求实验对象在额前出现屏幕时,立即记录出现此现象的时间和内容。实验开始时,由实验主持人临时写成或口授传送内容,令发送者发送。一般在45分钟之内,实验即可结束。实验结果

一、“屏幕效应”显现的彩色图像

为了说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都是通过“屏幕”所显示的图像而进行传感的,我们做了下列实验。(一)令发送者印雪芳(小学文化水平)观看一张彩色蝴蝶图片(图1),在物理楼313室发送信息。在发送完毕后令其书面描述在“屏幕”上显现的图案,其书面描述是:“我发的是一只蝴蝶,头向下,身上黄的还有黑的。”

接收者季美芸(中学文化水平)在科学楼接收,她书面描述所收到的图像为:“一只蝴蝶,眼睛很亮,整个身体的1/5处即尾巴的左上方有一个小拇指大小般的点,身体前2/3处有好些像蚂蚁一样的黑点。”(二)令发送者肖雪兰(初中文化水平)观看一张老虎彩色图片(图2),在物理楼313室发送信息。发送完毕后,她书面描述“屏幕”上的显现的图像为:“一只老虎,黄里带黑,嘴巴一张,显得很凶,站在草丛里,前面两只脚站在石头上,后两只脚站在草丛里,看上去好像刚刚出洞。”

接收人吴晓红(小学文化水平)在物理楼139室接收后书面描述的“屏幕”图像为:“老虎,全身是黄的,还镶有许多黑斑,两只耳朵朝上竖,嘴张得大大的,站在草丛里。”(三)令发送者季美芸观看一张鹰的彩色图片(图3),在物理楼313室发送信息。发送完毕后,她书面描述为:“脑中出现的(注:这里是发送者书面描述的原文,实际上应称为“屏幕上显现的”)是一只灰色小鸟,两脚分别停在树枝交叉处两边,眼睛望着前方,后边是蓝天,鸟停留处前方的树枝有一根向上伸着,嘴巴是黑的,脚的颜色比鸡脚那种颜色红一点,脚爪比较长。”图1图2图3

接收人庞斐(高中文化水平)在物理楼139室接收,书面描述所接收到的图像为:“一只很凶的小鸟,停在树枝上,看上去鸟很机灵,一只脚在树枝交叉处的一边,另一只在那边。”

从以上实验的发送者与接收者所描述的情况来看,“屏幕”上所显现的,不是描述图像的文字,而确实是彩色图像本身,因为书面描述所用的文句并不相同。

二、“图像”与“词义”的关系

既然传感的是“彩色图像”式的信息,那么,当要求传感的是彩色文字(也是一种图像),而文字的颜色与词义不符合时,所传感的信息将是什么?对此,我们做了以下实验。

要求传感红、绿、蓝、棕4个字,但4个字的颜色与词义都不相同(例如:用绿色笔书写“红”字等,图4)。实验结果表明,在发送者与接收者的“屏幕”上所显现的,都是类似彩色电视屏幕上的图像,而与思维中的“红色”等词义无关。

三、词义的理解和思维传感的关系

在思维传感过程中,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是否必须理解信息的内容呢?实验结果表明并不如此。我们的受试者大都为小学与初中文化水平,个别为高中生,她们非但能传送不易理解的中文词句(如图5),甚至能正确无误地传送她们没有学过的各种文字(如图6)。由此进一步证明,所传感的只是图像式的信号,而信号的意义并不需要发送者或接收者理解。

四、动态信息传感的问题

既然“屏幕效应”显现的是类似电影或电视屏幕上的图像,那么它能否反映动态信息,即能否反映运动状态?对此,我们做了以下两次实验,实验都是由印雪芳在物理楼313室发送,季美芸在139室接收。图4图5图6

利用一只闹钟的秒针转动装置,带动一个小物体转动。第一次实验时,钟上面放的是一个黄衣、绿裤、白帽的小瓷娃娃。接收者书面描述的“屏幕”显现是:“整个外形像个小木偶人,白帽子、淡黄衣服、绿裤子,站在白纸上,但无法看清它站立的方向。”第二次实验时,钟上放的是一个火柴盒。接收者的口头描述是:“是一只钟,钟上面有个好像火柴盒的东西,在我的额前(“屏幕”上)显现过两次,每次时间都不长,但两次显现的火柴盒的方向不一致,所以我猜测它是在转动。”

以上实验表明,“屏幕”显现的时间不长,不易表现出动态。但根据几次显现物体的位置(方向)上的差别,是可以推测物体的动静状态的。

五、“屏幕”信息的显现过程

当要求传感的信息是文句并且语句较长时,在“屏幕”上是同时显现的还是逐个出现的?对此,我们做了几次实验,所示的两次实验内容中,都如图7有40个字左右(其他例子,将另文报道)。在事后的个别交谈(避免集体询问时的相互影响)中,请她们描述了“屏幕”上文字的显现过程。

发送者吴晓红说:“作为一个词组,如北京大学可能会同时出现,而后面的字,是相继出现的。”

发送者季美芸从南通发送信息到上海,她描述长句在屏幕上的显现是每个字相继出现的,是从一边相继地移到另一边的。

接收者徐亚琴接收从南通发到上海的长句后,描述显现过程为:在“屏幕”上相继出现一个一个字,“屏幕”相当大,不是显现一个字,消失一个字,再显现第二个……而是相继从一边移向另一边的。”

与以上3人的3次谈话的地点不同,时间相隔一个多月。她们不可能作出统一的回答。但从中可以给人们一个概念:“屏幕显现”有点像电视屏幕下面出现的“说明”或“通知”字幕一样,是从一边移向另一边地相继出现的。图7讨论

本文所报道的思维传感是对3位经过诱发后出现特异功能的人所进行的实验。从这些实验结果中可以认为已初步反映了屏幕效应的基本性质。所得到的结论是:(1)可以通过“屏幕”传送有关物体形状的信息;(2)也可以传送有关颜色的信息;(3)所传送的,用文字表达的信息不必为实验对象所理解,所以“思维传感”实质上是“图像传感”;(4)“屏幕”显现的时间比较短暂,所以不一定能直接反映出物体的动态;(5)信息内容过多(例如字数较多的字句)时,整个信息传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的“屏幕分割”来完成。这些看来都是屏幕效应的共同的属性。我们还将在另文中阐明通过屏幕传感视觉信息而不能传送听觉信息。

另外,在有关“屏幕分割”效应中,其分割方式似乎有个体差异,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才能肯定。

特异功能者之间用某种对它的本质还不了解的媒介来传递信息的过程曾被称为思维传感(thought transference)[3,4]。从本文报道的实验结果来看,这一名词值得推敲。因为既然不为信息传送和接收者所理解的文字也能传送,那么文字无非作为一种图像被传送,所以思维传感实质上是图像传感。这不仅是一个名词问题,而是涉及对于这一特异功能的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在英文摘要中我们采用parapsychological transference来代替thought transference一词,用来表达上述观点。至于它与telepathy之间有何区别,则是另一值得商讨的问题。

[1]邵来圣、朱怡怡,《人体特异功能研究》,2(1989)77

[2]邵来圣等,《中国人体科学》,2(1991)63

[3]侯书礼等,《中国人体科学》,3(1991)109

[4]I. G.吉尼斯著,张燕云译,《心灵学——现代西方超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本文原载于《中国人体科学》,1(1992)12)

思维传感中非视觉信息的传感问题

王伯扬 盛祖嘉(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邵来圣 虞惠华 沈云虎 方林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

在思维传感实验中我们经常把所要传感的内容以文字或图画的形式交给信息发送者进行传感,这也就是说所传感的是视觉信息。在这[1]种情况下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额前都出现“屏幕”,在这上面显示出相应的文字或图画。[2]

据文献报道:思维传感也能传送听觉或味觉信息。这就难免要问,这些信息传感过程中是否也出现“屏幕”?这上面显示的是什么?为此进行了一些实验。我们让信息发送者听取要求传送的内容(是声音而不是文字或图画)然后进行传感。实验结果表明:多数传感是失败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发送者所听到的内容都是难以用文字表达的;而少数传感是成功的,事后了解到,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发送者所发送的是所听到的声音的文字表达,在传感过程中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额前都出现表达听到的声音的文字。

实验方式与前文[3,4]相同,实验结果如下。传感失败的实验

一、难以表达的口语

[实验一]口述用上海话讲的“我们上海人”(音:阿拉尚海宁),要求发送者印雪芳(苏北人,能听懂上海话但不会讲)通过思维传感传送上述信息,传感失败。

[实验二]口述上海话讲的“上海话听不懂”(音:尚海嗳喔听佛懂),要求发送者肖雪兰(苏北人,能听懂上海话但不会讲)通过思维传感传送上述信息,传感失败。

二、难以表达的机械声

[实验三]要求发送者印雪芳发送所听到的一种儿童玩具转动时所发出的声音。这是一种复杂的、难以用语言或文字表达的声音,发音60秒种,间歇40秒钟,持续半小时用录音机录下。实验时,连续放音半小时给发送者听,而发送者并不知道原来的声音发自何物。由肖雪兰、庞斐、季美芸,吴晓红等4人同时接收信息,传感失败,无一人接收到声音信息。

[实验四]实验方式同上,传送的是铜铃打击声,打击一次,间歇5秒,持续半小时,传感失败。

[实验五]实验方式同上,传送的是塑料夹子打击桌面的声音,频频打击15秒,间歇15秒,持续半小时,传感失败。

在以下几个实验中,事先告诉发送者及接收者:仅“do, re, me”3个音,但排列次序不同,声音由钢琴发出,发3音后,间歇15秒,录音。实验时,发送者听放录音半小时。

[实验六]令发送者印雪芳、肖雪兰听“do, re, me”3音的录音并发送之;由吴晓红、庞斐接收。传感失败。

[实验七]给发送者印雪芳、庞斐听“me, do, re”3音的录音并发送之;由季美芸、吴晓红接收。传感失败。

[实验八]给发送者吴晓红、庞斐听“do, me, re”3音的录音并发送之;由印雪芳、肖雪兰接收。传感失败。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难以用文字表达的声音都不能通过思维传感传送。传感成功的实验

在上述实验三至实验六(即由录音机持续发音的实验)期间,虽然大部分实验失败了,但偶然有两次实验却得到“传感成功”的结果,分述于下。

[实验九]给发送者季美芸、印雪芳听闹钟走动的滴答声(录音)半小时,令她们发送;由吴晓红、庞斐接收。实验结束后,要求接收者写下她们所接收到的声音,她们都写下了“钟走动的声音”,而这正是发送者之一(季美芸)事后描述出现在她的“屏幕”上的几个字。

[实验十]给发送者印雪芳听火车进站时的录音,令她发送;由徐亚琴、吴晓红接收。实验结束后,令发送者写下她所发出的声音;也令接收者写下她们所接收到的声音。结果,发送者和接收者都写下“呜呜的声音,以后是咚咚的声音,越来越大”,3人所写的内容一字不差。

以上实验表明,虽然信息发送者所接受的是听觉信息(声音),而实际传送的都是文字,是视觉信息。讨论

本文报道的实验结果说明,难以用文字表达的声音是不能被传感的,偶然出现“传感成功”的实验中所传感的是用文字表达的声音,而不是声音本身。不过,即使要求传感文字或图画的实验也不是每次都成功的。因此在对本文报道的实验结果给以解释之前,必须说明这些传感的成功与失败并不是偶然的。其一,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视觉信息的传感也偶有失败的,但必有其客观原因,如身体疲劳,偶有生理上的不适,天气闷热或突然转冷、转热,出现陌生人所引起的“外抑制”,等等。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而本文所报道的实验,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是在没有上述种种原因的正常情况下进行的。其二,以上所述的实验次序,并不是实验程序,而是根据实验性质归纳而成的次序,实际上,各个实验是穿插进行的,甚至与前文的内容穿插在一起的。此外,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事先都不知道当天实验所要传感的信息的性质与内容,发送者在接受发送内容时才知道信息的性质与内容,接收者只能从接收到的信息中知道信息的性质与内容(是文字、图画,还是声音)。如果接收不到,那么,她将不会知道信息的性质与内容。因此,在我们的这些实验结果中,成功与失败不是偶然的。

在确认本文所报道的实验失败不是偶然的基础上,如何理解这些结果呢?

在以往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思维传感过程中有“屏幕效应”,信息发送者的“屏幕”上呈现的图像的形状与颜色都能出现在接收者的“屏幕”上而实现传感。我们还发现,思维传感中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都无须了解所传感的文字的意义,可见文字无非作为一种图像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