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18:53:27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复习笔记

上 篇

第一章 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一、历史的必然与心灵的惶然:作为理念型的民主社会

1.如何面对历史必然趋势

托克维尔并不认为《论美国的民主》首卷介绍的美国政治结构“是民主国家应当建立的惟一的和最好的形式”,而只是民主国家“可以采取的政府形式之一”。而且身份平等这种社会状况似乎普遍的趋势也不一定必然获得同样的政治结果。他只是希望借鉴而不是照搬美国,因为民主的革命既成事实,他要从“经历过这场革命的国家中找出一个使这场革命发展得最完满和最和平的国家,从而辨明革命自然应当产生的结果;如有可能,再探讨能使革命有益于人类的方法”。

2.如何研究现代民主社会(1)民主社会和贵族社会是托克维尔分析中提取的两个理念型。(2)托克维尔笔下的民主概念复杂,包括具有公民自由和广泛选举权的代议制度;人民主权的政治形式;中产阶级主导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层民众政治;乃至类似于无政府状态的混乱的政治体系等。但托克维尔注重的“民主”主要是现代特有的一种基于身份平等的社会经济状况,并延伸到心理状态。

3.平等激情:民主社会的双刃剑(1)民主

民主不仅是托克维尔眼前的现实,而且基于普遍的人性和自然权利的民主似乎超越了现代社会特定的历史和习俗,获得永恒而普遍的正义,不断战胜旧制度、旧习俗而蓬勃成长,遂成势不可挡的历史必然。(2)平等激情

民主的社会状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身份平等,而这绝不仅限于法权意义上的平等。民主国家中平等的最重要内涵和最强大力量就是人心中激发起的平等激情。(3)平等激情是“一柄双刃剑”

平等也会使人养成一些极具危害的习性。随着等级的消除,“生活的多样性正从人类社会逐渐消失,同样的举止、同样的思想和同样的感情正在进入世界的每个角落。”不仅如此,平等激情可谓“一柄双刃剑”。

放纵对平等的追慕就会走向堕落。民主社会的命运正取决于人们能否以及如何节制和引导平等在人心中激发起的欲望和激情。托克维尔就此将重点转向平等时代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焦虑与嫉妒。(4)民主时代的怪圈:“民主制度唤起并怂恿对平等的激情,但却总不能完全使之满足。这种完全的平等总是在人们以为得到的瞬间便从手中溜走;他们因为成功的可能而兴奋,却因为成功的不确定而焦躁;兴奋之后便是沮丧和怨毒。以任何方式超越人们之上的任何东西似乎都是他们欲望的障碍。”

民主社会就此嫉妒心盛行,人们甚至宁要奴役中的平等而不要自由中的不平等。过度膨胀的平等激情由追求人的价值与尊严蜕变为被焦虑和嫉妒驱使,虚幻地追求事实上的相似从而不惜雷同。

4.从不平等的不凡到平等的平庸(1)面向实际与不能安定是民主时代两个并不矛盾的特征。(2)从贵族社会到民主社会,个人不再只是种姓等级中的个体成员,身份(或认同)由单一变为多重,由先赋变为后致,增加了社会的活力,也激发了人的欲望和需求。(3)往昔贵族社会中并不普遍伸张个体价值。而民主社会由普遍平等、相似的个体构成,平等激情笼罩下的人们只相信(以为是)自己的理性和判断。

总之,平等激情席卷之下,贵族时代心智的安宁沉静与欢快跃动变为民主时代心智的沉闷阴郁与躁动不安。这样就出现一个悖论:表面稳定、严格的贵族时代心智造就出多样化的品味、激情和立场,而表面多变、开放的民主时代心智却培养着千篇一律的平庸化商业性格。

二、从个人主义到中央集权:民主、平等与专制的亲和

1.通往奴役之路(1)民主时代的个人主义

逐渐消抹自由精神追求的民主和平等依然是基于自我利益和情感来构建道德、社会和政治,造就着一种不追求卓越和独特的个体性,这就是作为民主社会基本信念的个人主义。民主时代的个人主义更具危害。(2)民主和平等失去自由精神的庇护,也就和专制结成隐秘联盟。(3)在垄断公共事务后,新型专制开始侵占乃至构建私人事务。(4)平等所助长的专制不仅体现为独裁者或国家专政机关。托克维尔还着力描述了他眼中会在未来愈演愈烈的“多数暴政”。

2.温和的新型专制(1)喜欢简明彻底

民主国家人民喜欢简明彻底的一般观念,厌恶“复杂的制度”,认为“一个大国由同一模式的公民组成和由一个权力当局领导最好”。而单一的中央权力与绝对的平等相结合,“自然又要产生关于统一的立法的观念”。一种崭新、庞大、具备无上权威的社会范畴逐渐兴起。(2)新型专制的出现

在民主普及、革命成功、商贸畅达,甚至也可以“文化昌明”的“小康社会”里,一种闭塞心智、败坏灵魂、侵蚀德行的新型专制悄然出现。这种严明而温和的奴役办法外表却相当自由,“甚至可以在人民主权的幌子下建立起来”。

三、在民主实践中维护自由:美国的经验

1.从正确理解的自我利益开始(1)正确理解的自我利益

托克维尔并不企望清除个人主义,他知道那是民主时代的必然趋势,而是思索如何建立一种能与公共德行形成良性互动的健康的个人主义。这就是他在美国人身上看到的“正确理解的自我利益”原则:公民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而热心公益、参与公务。其适应现代民主社会的特征在于强调德行的有用和正当而非优美和崇高。(2)公民教育

所谓公民教育,就是掌握政治生活的技艺,培养公民积极合理地运用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德行可在政治权利的日常运用中逐步养成。公民拥有权利,却不可肆意放纵,自由首先在于学习如何自我管理、合法追求和支配个人利益。公民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如何运用自由,如何尊重他人的自由,如何自由地合作和服从,才能避免驯服于专制。总之,只有自律并能互敬合作的公民才能组成健全的社会,造就强大的国民。(3)这样托克维尔就将公民的个体塑造与共和国的集体维存结合起来。

维续共和国、遏制独裁和暴政的重要前提是养成政治权利的观念并能自由地运用。要让民主时代的人们不完全遁入私人生活,关心国家命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参与国家治理。公民精神与政治权利的运用密不可分。

2.从乡镇自治与结社到爱国主义

美国的公民有两个重要途径运用政治权利参与政治:乡镇地方自治和结社。公民精神、爱国主义和德行就是在这些身边之事的磨砺中培育而成。(1)乡镇精神

①美国政治之所以充满活力却又不至于陷入革命动荡,概源于共和主义的乡镇精神。

②个体在参与中深刻认识到乡镇公共事务不过是个体私人事务的延伸,实现个人利益有赖于繁荣公共福利。(2)结社

结社也是教导人民运用政治权利、完成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公民个体联合起来对抗专制、捍卫自由的重要手段。(3)单纯基于个人利益的爱国主义必定立足不稳。

3.将心灵带回民主

构成美国社会的原则之一是承认个体独立的正当性。但面对传统共同体纽带的失落、个人主义的肆虐与新型专制的滋生,强调民主生活中中间群体的作用是很自然的。

民主时代的民族不仅要维持活跃的日常政治生活,而且要时常以远大的目标和艰难的事业克服自我的狭隘和冷漠,振奋公民精神。托克维尔反驳时人所谓民主时代人过于骄傲的观点,倒是认为平庸的个体应当在共同行动中(特别是战争这样的危急时刻)获得精神提升。

四、旧制度与大革命:以法兰西为鉴

1.重新思考大革命

只有结合研究自由在美国的稳步前进和在法国的艰难征程,才能全面看待自由。要洞察自由的奥秘就必须探究法国的革命和历史。(1)托克维尔主要是通过比较美、英革命和法国革命的不同说明这一问题。

只有法国最终以建立新世界为目标发动政治、宗教和社会的全面的民主革命。在民主的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双重锻造下,生成深厚的革命传统和旧制度残余力量敌视革命和民主的反动传统,自由因此步履维艰。

①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加剧了民主的一些内在弊病;

②很多法国人疑虑民主的发展将引起革命,希望限制政治权利,从而阻碍了民主和政治自由在法国的成长。而无法通过政治解决问题的民众又会“乞灵于革命传统”,再次陷入动荡;

③法国的革命传统可概括为一种政治病症:排斥政治和政治自由导致人民发动革命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而革命又进一步导致社会对政治和政治自由的恐惧从而为专制奠定基础。(2)托克维尔对于法国大革命首先是热情肯定的。(3)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被大革命的外表所迷惑,它的辉煌掩盖了缺陷,激烈掩盖了传承。(4)大革命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不是要造成并延续政治制度范围内的无政府状态,倒是要“增加公共权威的力量和权利”。

2.旧制度:大革命的漫长缘起《旧制度与大革命》通过分析法国具体的历史与现实来揭示中央集权如何逐步奠定其行政基础和心理基础。(1)旧制度

旧制度是中世纪封建制度日渐衰落和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这两种趋势的混合。它“不是指一种社会状况,更是指一种社会状况的危机,不是指旧有的封建社会或贵族社会,而是指已经在多种相互矛盾的准则下陷于分崩离析的这个社会的晚期阶段”。这种社会转型加剧了法国社会基本矛盾,促成大革命爆发。(2)中央集权的扩张意味着国家的兴起。(3)旧制度后期法国总体上处于从团体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4)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加剧了法国各等级团体分离。

各团体形同路人甚至相互仇视,再也无力组织起来约束政府或援助政府,政府分而治之,自己落得个孤家寡人。法国公民于是完全缺乏“在危机中共同行动、互相支持的精神准备,所以,一场大革命就能在一瞬间彻底推翻这样的社会”。

3.改革举措与文人政治:大革命的爆发(1)理论与现实的起因

现实中,由于中央集权逐渐侵蚀乃至消除了地方自由,地方不再有独立的政治生活,各地法国人趋于相似。中央集权在立法和行政上推行举国一致,实‰行普遍的规章制度。而在理念上,大革命更有其独特的文学政治起因。(2)法国缺少政治自由

民主派认为大革命实现了启蒙思想的正义原则,保守派认为大革命出于一帮文人的蛊惑。而托克维尔则融合两种看法,要探讨文学政治这一启蒙思想思维特征及其产生和传播的社会条件——法国缺乏政治自由。(3)文人政治的缘起

①法国普通民众饱尝旧制度诸多弊端之苦,却看不到医效全面且迅速的良方,极易形成非此即彼的思维。

②贵族和资产者在生活方式上趋于接近。接受共同的启蒙教育和文化,在文化趣味和社会政治思想上共识较多,又都长期不能真正主导公共政治生活,缺乏从政议政经验,因此都成为文学政治的信徒而对其危险毫无所知。

③本应起到牵制作用的各级官员也只精通行政实务而不懂治国方略,无从理解和预见社会潮流的动向及后果,因此也盲目接受时髦的政治言辞。

结果全体法国人都“抛弃了现实社会,沉湎于虚构社会。人们对现实状况毫无兴趣,他们想的是将来可能如何,他们终于在精神上生活在作家建造起来的那个理想国里了”。“寻求精巧新奇而不是真切实在,图慕有趣的图景而不是切实的宗旨,对优雅的表演和精致的言谈津津乐道,却不考虑戏剧的结局,最后是靠印象而非理智来判断”。 此即托克维尔所谓“政治中的文人精神”。文人政治就此成为大革命的精神源泉。

4.在革命的废墟上(1)大革命同时攻击政治和宗教信念,想要同时改造个人和国家,试图通盘、永远地改变旧习俗,从而全面动摇道德良心。(2)托克维尔在1789年的激情行动中找到其最高政治理想。(3)法国人曾在1789年成功结合了自由的激情和平等的激情,但由于国民政治生活和自由教育的缺失,对自由的热爱终究缺乏根基,而对平等的热爱和对不平等的仇恨在旧制度末期已成冰冻三尺。

最终决定法国历史的是旧制度中长久积淀下的法国社会结构、政治风尚和民情,它们毫不敌视平等,却在新社会中与专制制度达成隐秘契合。

5.从平等与民主中拯救自由(1)自由、民主、平等

①自由、民主、平等在理念上常常三位一体出现,却并非相辅相成、互促互进。

②自由的好处只有经过很长时间后才会显现,也不容易辨明其来龙去脉,而平等的好处却是立竿见影。

因此民主国家的人民热爱平等以至于狂热,甚至牺牲自由也在所不惜(又有谁当时就意识到了呢?),宁愿承受奴役之下的平等。

③在现代民主国家里,只有结合平等才能实现自由。反之,救治平等产生的恶的惟一有效的办法也就是政治自由。

在民主、平等与专制的隐秘联姻面前,自由显得如此脆弱也如此可贵。无论如何,发展与完善民主的政治制度与民情“是使我们自由的最好手段而且是惟一手段”。(2)宗教

宗教与结社这两种个人主义解毒剂中托克维尔更强调前者。宗教信仰正是自由主义正义规范的锚锭所系。旧式信仰退位,相对主义上升,由广泛共享的道德与宗教规范支撑的政治上的自我约束就将趋于瓦解。(3)运用自由

保持自由的技巧可以收获最丰,但学习运用自由也最为艰苦。自由不是别人施舍的恩惠,而是自己争取的成果;不是安享守成的状态,而是持续努力的创造。最糟糕的是去除了旧有的约束而获得了表面的自由,却没有同时养成自由的心智。那些所谓彻底的民众革命与自上而下的政府改革之所以终归失败,关键是缺少人民自己酝酿的自由。

五、两个世界之间:托克维尔的政治生涯与理论生涯

1.通往美国的思想之路

托克维尔很快深涉论争,并从中学会贵族制与民主制、原子化与中央集权这种二元对比的思考模式。

托克维尔尽管深受空论派影响,但最终并未选择英国作为考察对象。英国以往的革命只具有地方性、局部性的意义,法国革命的意义则是世界性、普遍性的,因此今后关键并非法国效法英国,反倒是英国迟早走上法国的路,惟一的问题只在于英国能否避免法国那种狂风暴雨的形式。

2.两卷《论美国的民主》的成功与失落(1)大辩论的思路《论美国的民主》开篇即体现大辩论的思路:

这是一场民主社会革命,表明要将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分开,任何有关政治制度的讨论都先要阐述社会变迁。

民主首先是指一种社会类型,而革命是指社会结构方面一系列逐步变迁,绝非仅仅是戏剧性政治事件。

民主的革命指的不是某个王朝的倾覆,而是一种史无前例的社会类型的兴起,基于公民平等的原则而建立。(2)次卷架构

l835年下半年他已初步拟定次卷构架:民主对于观念与情感之影响。但这样无法容纳风俗与日常生活习性。

年底扩充为三部分:民主对于思想、心灵和习俗之影响。此时他已开始意识到不可能找到纯粹民主类型的经验实例。美国因其诸多前提条件而只是例外,英国则混合贵族制与民主制,法国尚笼罩在革命情结中。

3.议会泥沼中的堂吉诃德(1)托克维尔在议会中谋求建立独立于左右翼的尊奉自由、德行的伟大政党未能如愿,与他人联合创办《商业报》教化民众,也只勉力维持了短短两个月。思想家的智识才赋并不能助他成为长袖善舞、人情练达的政治家。(2)思想上的矛盾“我的头脑被民主的制度所吸引,但我本性上却是贵族的,因为我憎恨暴民,忧惧暴民。在最深层,我衷心热爱的是自由、法治,是对权利的尊重,而不是民主。我讨厌蛊惑教唆,大众的无序行动,讨厌他们粗野暴烈、愚昧无知地干预公共事务……我既不属于革命党,也不属于保守党。不过归根结底,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我与保守党的区别只在于手段而不是目的,而我与革命党的区别既在于手段也在于目的。”

4.在治史中反思治政(1)新书的写作计划

经过l848年革命及其后一系列事件的洗礼,他在1850年底拟就新书的写作计划:“我将要探讨革命如何铺垫了新的专制,新的帝国如何发展了革命中的专制倾向,延续着尚未结束的法国大革命。(2)革命研究的计划

托克维尔革命研究的整个计划就在于揭示革命如何延续旧制度,或者说旧制度如何铸造了革命和革命后的现代法国。(3)《旧制度与大革命》

比《论美国的民主》结构精谨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共分三部。

①从形式和实质两方面考察大革命本质或特征,界定这场事件在法国史乃至世界史上何以如此令人铭记;

②探索大革命的遥远起源——法国之于欧洲的特殊性从何而来,其中前半部(2—7章)讨论行政集权发展趋势,后半部(8—11章)讨论这种现象对社会状况的影响;

③探讨18世纪中叶以来旧制度中革命情绪的由来和大革命的骤然爆发。

六、共和、保守与浪漫:托克维尔的时代与时代精神

1.阅读暧昧的托克维尔(1)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托克维尔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看法,那就是平等的支配地位与日俱增,自由的实践却脆弱得很。(2)身处两个世界之间

从政的托克维尔以超然的信念见异于流俗的政坛,而治学的托克维尔又以现实的关怀铸就了不朽的史著。身处两个世界之间,他对必然与偶然、大势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体会更深,命运的“即兴演出”背后是不应忽视的历史“大势”,结合两者才能对历史作出恰切的解释。(3)托克维尔的个人处境、政治立场和治学方法犹如他眼中的时代及其未来一般充满暧昧。这也给后人留下解读和借用的广阔空间。(4)理解托克维尔

通过详细解读托克维尔同时代人作品来捕捉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精神处境,不失为更好的理解这位屡屡被树为我们同时代人的困境与出路的好办法。而这里所说的同时代人,不仅包括穆勒、柏克、贡斯当、卢梭、孟德斯鸠、基佐等时代相近、问题意识相似的思想家,也包括当时在法国文学生活乃至整个精神生活中深具影响的巴尔扎克、夏多布里昂、大仲马、雨果、拉马丁、缪塞、圣伯夫、乔治-桑、欧仁·苏等作家。

最后,如果我们打算全面深入地理解托克维尔而不拘泥于传统学科设限,就必须记住托克维尔自己曾说,对他影响最深的三位思想家是卢梭、孟德斯鸠,还有——帕斯卡。

2.生活在七月王朝

生活在七月王朝,托克维尔既担心失控的(其实只是机械重复的)工人运动,即福楼拜所谓街垒般的生活,更担心陷入中华帝国似的停滞、官僚和专制的生活。他讥讽重农学派对于中华帝国的赞颂,认为这种亚洲式民主属于“没有幸福的安宁,没有改善的实业,没有力量的稳定,没有公共道德的公共秩序”。而眼下的法国,不也是表面的日常富裕替代受压制的僵化生活,给人们虚假而可怕的满足?

从托克维尔早年的西西里旅行观感即可看到,他在自然面前不是狂喜迷醉,不是天人合一的整全或超脱尘世的释然,而是人生世事的惶惑。

3.工商社会与德性(1)托克维尔处在新旧两个时代和两种心智之间。

他不像曼德维尔或亚当·斯密那样宣称能从各个追求物质自利的人无指导的行动中得出共同的善,也不像麦迪逊或现代多元论者那样认为通过政府介入实现利益群体之间均衡,即可由追求私利的个人行动达成公共的善。

洛克、休谟、麦迪逊、穆勒等自由主义者认为只要实现利益均衡,就可无需古典共和德性而建成共和制度。对此受法国18世纪共和派思想家影响至深的托克维尔不能接受。(2)托克维尔常被称作孟德斯鸠的传人。

索莱尔等皆认为他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可以和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相提并论;而《论美国的民主》则仿效孟氏的《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的政治科学都是基于人的实际存在而非诉诸人的自然。

4.现代政治处境下的个体与公民(1)新政治科学的缘起

古典政治哲学从政制的整全角度审视政治,政治作为城邦之事,包含今天社会科学区分的国家、社会、经济、伦理等领域。但现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分离,政治被归为国家之事,而不是整体的政制和国民之事。

政治脱离国民和社会,产生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区分。政治与私人领域的关系丧失了古典意义上的必然性,从而对个人可有可无。托克维尔的新政治科学就是为了应对社会与政治分离而导致专制的危险。(2)现代民主的弊端

现代民主使人正当地退避到个人生活中,个体权利和利益凸现,淡化甚至掩蔽了公民的身份和必须承担的对共同体和国家的责任。共同的社会和政治生活成为人的自由选择,而非古典政治哲学意义上人性的规定和实现卓越的必经之途。

所以现代民主国家的立法者和治国者首先应当考虑,在维护和发展人民的福利时如何使个体成为公民。(3)何谓政治

卢梭认为政治就是通过公意抑制人和个体意志的偏私,进而以美德将个体人塑造为属于整体的公民。但托克维尔的立场要谨慎得多。既然民主的正当性首先在于释放人性的自然情感特别是对个人独立和私人生活的热爱,试图取消这些自然情感必然不得人心。(4)美国式共和主义

美国式共和主义在政治生活中教导公民正确追求利益,让民众在政治权利的运用中学会热爱德行,有效地完成个体与公民的和谐结合,充分展示出现代处境下政治作为教育和启蒙的重要意义与实现途径。

托克维尔视美国人的众多社会生活为巨大的责任学校,如陪审制度、办报自由、结社自由、参与地方政治,以美国为鉴,教育缺乏政治教育和政治实践的法国人民如何逐步建立能够真正维护自由的民主。

5.到自由社会之路(1)在托克维尔看来,社会要想维持自由,更多的是通过分散权力而不是均衡权力(针对孟德斯鸠),更多是借助风俗尊重个人权利,而不是确立法律保障个人权利(针对洛克和联邦党人)。(2)决定历史结局的并不是政治意志和法律设计,而是不可遏止的社会流动进程。(3)要判定一个国家是否自由,洛克或麦迪逊或许会考察其法律、制度;托克维尔则会考察似乎难以捉摸的“品格”、“精神”或“民情”。

前者注重运作机制之有效,后者注重整体面貌之健康;前者追求线条之工整,后者追求色彩之绚烂:或许不能给出量化准确的统计,但能展现质性丰满的风骨。(4)从孟德斯鸠的“精神”,托克维尔的“民情”,到当代史家的“心态”,其间有以一贯之的脉络。

托克维尔的切入点是集体态度而非个人态度,关注的是典型人群的思想而非精英人物的思想,揭示的是未曾明言的预设而非精致发展的学说,概括的是信念的结构而非具体的内容。而且这种“文化史”始终保持着深层的反讽性。

七、革命传统与升平气象:作为同时代人的托克维尔

1.如履薄冰的自由(1)民主社会存在两个似乎相反的趋势:

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愈益相似,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愈益封闭。民主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在于承认并维护每一个体的内在差异,不仅强调普遍的权利,而且强调个体独特的探求过程。(2)托克维尔与启蒙理性和一味追求平等的民主文化保持距离,以拯救文明的最高价值,并在一种民主政制中落实它们,这引得许多论者去探求托克维尔与列奥·施特劳斯之间立场的相似:揭示自由主义与现代性危机之间的关系,培养特定心智习性以贯彻自由教育。(3)“贵族制”

托克维尔认为民主制缺乏对于理论生活的品味或才赋,这足以导致傲慢与无知。傲慢在于不关注其他可供替代的可能性,而无知则在于缺乏对自身存在的了解。为此需要“一种别样的政制与性情的体验”,也即“贵族制”。平等是扫除一切优异产生普遍极权,还是克服庸众暴政维护独立自由,却是天命留给人类的抉择。(4)现代社会有两种危险,即社会生活的“过度政治化”和“过度私人化”,而且常常是从前者转向后者。

2.托克维尔的书与其时代(1)《论美国的民主》

①明确指出现在和未来的政制都必将是民主,惟一的选择只在于如何控制民主制。在历史的必然与前景的暧昧之间,在理性的思考与个人的趣味之间,在远近各异的长处与缺陷之间,《论美国的民主》的格调忽而欢乐激昂,忽而肃穆庄重,忽而阴郁痛切,忽而透射希冀。它和他一起在这些极端之间焦灼彷徨。

②两卷之间重点的转换

首卷中美国是个堪为典范的民主社会,而在次卷终篇时美国已成极其例外的民主社会。次卷不仅更侧重民主而非美国,而且更侧重欧洲民主而非美国民主。(2)《旧制度与大革命》

①托克维尔对前人史家缺乏尊重,不考虑重大政治人物和事件。他确实是阅读了一些新的档案(种类),但关注的问题范围有限,忽视了研究战争和革命不可或缺的国际政治因素。

②“问题史学”

今天来看,《旧制度与大革命》中体现出的“问题史学”意识和比较分析手法突破了传统史学的帝王史和事件史视野,转向行政沿革、法律变迁、经济制度乃至人们的心态。

a.它开创了新型的大革命历史书写,不再局限于政治立场的意识形态鼓吹或批判,或是革命分子的自我意识,而是社会学角度的研究,对大革命本身理念的反思。

b.他最关注的既非经济变迁,甚至也不是社会结构和阶级的历史流变,而是法国人的心态。

c.他也很好地处理了连续性和断裂性的问题:即将大革命放在今日所谓长时段历史和局势史中理解,又强调大革命本身的事件史地位。

d.他注意在欧洲历史的一般规律中抓住法国历史的特殊规律加以分析,并出色地刻画了旧制度下各阶级的客观状况和可能的历史地位,展现了社会学分析和阶级分析的早期尝试。

3.永远的同时代人

人们不断诉诸托克维尔,将其作为同时代人,与现实政治问题建立当前联系。托克维尔是19世纪民主的预言家,1848年革命的预言家,今天又是极权主义和大众时代的预言家,是国家主义危险的预言家,是现代个体主义的预言家。

第二章 卡尔·马克思

一、早年的思想历程:从青年黑格尔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

1.经济关系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也是作为对早期现代性危机的一种反应而出现的。马克思将经济关系或财产关系理解为全部社会关系当中最核心、最本质或最基础的部分,始终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现代社会的财产关系及其经济、政治与社会后果上。

2.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致力于探讨早期自由主义社会体制形成和变化的“经济基础”,试图从经济运动的规律和机制中揭示早期自由主义社会体制各种矛盾和危机的产生根源及其解决之道。从这种角度出发,马克思把现代社会主要理解为“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描述和分析,也就主要表现为一套关于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描述和分析。

3.马克思思想的基本思路

贯穿于马克思一生思想始终的基本思路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占有,是现代社会里一切矛盾和危机的最终根源;要消除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和危机,就必须消灭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度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种以生产资料公共所有制为基础的新型社会制度即共产主义制度。

二、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形态理论

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包含了马克思对于社会结构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说明。这种理解和说明从概念和观点上为后面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前提或基础。(1)基本概念

在对社会形态进行分析时,马克思所使用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以及社会形态等。

①生产力

所谓“生产力”,即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用来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物质生产既是社会形成的初始原因也是社会变迁的最终动力。从“生产力”的状况出发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全部运动过程,是马克思社会理论最重要的特征。

②生产关系

所谓“生产关系”,即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当中、为了进行物质生产过程而形成的那些社会交往或社会联系。

③经济基础

所谓“经济基础”,指的是社会的“经济结构”,它在内容上包括了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当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经济结构”构成了社会中其他组成要素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因此也就可以称之为是社会的“经济基础”。

④上层建筑

所谓“上层建筑”,则是指在一定的“经济结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部法律设施、政治设施和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结合的形式展开的社会生产过程必须要有一定的法律设施和国家一类的政治设施以及相应的思想观念来为之配合、为之服务。

⑤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根据马克思主义在“存在与意识”关系问题的一般观点,将“社会存在”界定为“在人们的意识之外、不以人们的意识独立存在的那些社会现实”,而将“社会意识”界定为“以图像或符号形式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以反映社会现实为内容的那些观念”。从马克思的上述论述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论述来看,在马克思那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两个概念在很大程度上似乎分别只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概念的同义语。

⑥社会形态

特定类型的生产力状况以及与该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及在其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全部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之有机统一,就构成了特定类型的“社会形态”。(2)基本命题

参照马克思的上述论述以及在其他地方所做的一些相关论述,马克思提出来用以理解和说明社会形态的性质和状况的基本命题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①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要和生产力状况相适应;

②上层建筑的性质一定要和经济基础的状况相适应;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变迁理论

不存在着永恒不变的一般“社会”,存在着的只是一些暂时、历史性的“社会形态”,历史就是诸种社会形态在一定的规律作用下依次更替的过程。这是马克思始终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解释和说明每一种社会形态是怎样从以前的社会形态转变而来,又怎样被另一种社会形态所取代,就成为马克思社会理论的重要内容。(1)社会变迁的基本动力

①导致社会变迁的基本动力

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或冲突,是由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以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出现了不相适应的情况。

②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先后关系

按照马克思的上述论述,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社会的基本矛盾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发生学上的先后关系:似乎一般说来,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先产生矛盾,由此引发了改变现存生产关系的必要性;然后才引发了进一步改变旧上层建筑的必要性。

③从上述社会变迁动力的理论中可以自然得出的一个逻辑推理就是:

判断一个社会形态是否或者应否发生改变的根本标准只能是看它是否符合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只有当某个社会形态不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时,改变社会形态的社会变革才会真正发生;反之,社会形态的真正变革是不会也不应该发生的。(2)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和未来方向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提出在资本主义之前和之后人类社会已经经历或将要经历的几种所有制形式。

①“部落所有制”“它与生产的不发达阶段相适应,当时人们靠狩猎、捕鱼、牧畜,或者最多靠耕作生活”;“在这个阶段上,分工还很不发达,仅限于家庭中现有的自然形成的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因此,社会结构只限于家庭的扩大:父权制的部落首领,他们管辖的部落成员,最后是奴隶。”

②“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

这种所有制是由于几个部落通过契约或征服联合为一个城市而产生的;这种所有制下仍然保留着奴隶制,但动产和不动产的私有制已经发展起来,“公民仅仅共同享有支配自己的那些做工的奴隶的权力”;建筑在这个基础上的整个社会结构,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人民权力,随着私有制,特别是不动产私有制的发展而逐渐趋向衰落;分工已经比较发达,城乡对立、国家对立和阶级对立也都已经出现。

③“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封建时代的所有制的主要形式,一方面是土地所有制和束缚于土地所有制的农奴劳动,另一方面是拥有少量资本并支配着帮工劳动的自身劳动。这两种所有制的结构都是由狭隘的生产关系——小规模的粗陋的土地耕作和手工业式的工业——决定的。”由于封建所有制是随着日耳曼人对罗马帝国的征服而形成起来的,这种征服对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社会分工也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

④资本主义所有制

是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的第四种所有制形式。这种所有制形式产生于工场手工业,并随着工业的发展而逐渐扩展到整个社会,成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个人所有;资本家阶级凭借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对雇佣劳动及其产品进行支配,社会日益分化为资产者和无产者两大对立的阶级;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生产过程日益社会化并因而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日益冲突。

⑤共产主义

是人类社会将要经历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共产主义是作为对资本主义所有制下生产力和“交往方式”之间矛盾和冲突的一种解决方案而出现的。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将重新由社会共同体来统一占有、统一管理,固定分工以及与此相连的阶级对立、城乡对立等现象都将会消失,每个人都将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所从事的活动,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3.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是马克思社会学理论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1)阶级的概念

在马克思看来,“阶级”是从特定生产关系当中形成起来的那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的集合,是“各个人所结成的、受他们的与另一阶级相对立的那种共同利益所制约的共同关系”;阶级关系首先就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关系,即对抗性的生产关系。

阶级和阶级斗争都并非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它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是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种特定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起来的特殊社会关系。(2)阶级与分工有着密切关联。

阶级起源于社会劳动分工,阶级本质上就是由于劳动分工而形成的那样一些社会集团,阶级关系本质上就是分工关系。(3)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的产生、发展与消失与生产力的发展之间自然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4)阶级关系虽然起源于生产过程,但它并不限于生产过程。(5)尽管阶级关系在一定历史阶段上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形式,但阶级的存在必然要导致阶级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三、马克思论现代性:资本主义及其后果

1.对现代社会的理解

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的资本主义制度。广泛的社会分工也好,生产与人口的集中也好,官僚体制也好,全球化也好,或者人们所认为的属于“现代社会”的许多其他特征,最终都可以看作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作为历史上最新出现的一种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先前的历史时代即封建时代末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作为一种比封建社会更能与新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社会形态、一种封建社会的替代物而出现的。

3.资本主义生产以剩余价值为目的

马克思指出,作为商品生产发展的最高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是以获取包含在商品当中、且以货币形态表现出来的剩余价值为最终目的的。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由于剩余劳动是以货币价值这种一般等价物的形式存在,这就使得资本家对它的追求是无限制的。这种对剩余价值永无止境的追逐,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4.劳动力商品

马克思指出,资本家之所以能够通过生产和交换过程得到一定的剩余价值,则是因为他在市场上买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劳动力。与一般的商品不同,这种特殊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比自己的价值要更多的价值。

资本家正是因为买到了劳动力这样一种特殊的商品,并将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使之与其他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具有比所花费的劳动力价值更多价值量的商品,从而获得了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随着机器大工业的诞生,整个社会的组织形式也逐步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然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创造了机器大工业这种新型的生产技术方式,但它也为后者的存在与发展施加了重大的限制。(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规范和控制着机器大工业的运行和发展,使后者的逻辑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即在不损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本内核的范围内展开。这也就为机器大工业的运行和发展设置了一种制度上的障碍,从而使得机器大工业及其组织形式在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以及促进人类普遍自由发展方面所蕴涵的巨大潜力不能得到充分地利用和开发。

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马克思指出,作为商品生产的一种特殊历史形式,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或者说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实际上包含两个既互相分离又相互联结的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直接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前一个过程是通过工厂中的生产过程来完成的,后一个过程则是通过市场中的交换过程来完成。

无论是剩余价值直接生产过程的普遍正常进行,还是剩余价值实现过程的普遍完成,都是资本主义整体经济秩序得以正常维持的基本条件。

7.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周期性

马克思指出,这种资本主义整体经济秩序得以正常维持所需条件的周期性被破坏正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必然面临的遭遇。马克思至少指出过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周期性被破坏的三种因素。这三种因素既可以分别也可结合起来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发生作用。(1)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比例性要求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与平均利润率不断下降趋势之间的矛盾。(3)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相对而言不断趋于缩小之间的矛盾。

8.资本主义形式带来的不良后果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形式,不仅导致了上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矛盾,为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而且也导致了许多不良的社会后果。(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了机器大工业条件下劳动过程的合理化趋势。(2)机器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形式,还导致了社会日益向两极分化以及工人阶级的普遍贫困化趋势。

四、走向“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对“现代性”的超越

1.对“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的勾画(1)消灭了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所有制,生产资料及其劳动产品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由社会根据全体成员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共同加以支配。(2)消费资料按照每个社会成员的实际需要进行分配。(3)商品经济以及与此相连的货币制度和市场体制也都将消失。(4)消灭了固定的劳动或职业分工。(5)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对立,以及与此相连的工农对立、城乡对立,每个社会成员地位平等;虽然还存在着统一的社会管理机构,但已经没有了国家这样的暴力性阶级统治机构,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替代。

2.通过暴力革命完成社会转变

马克思指出,从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虽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它和阶级社会中历次社会形态的更替一样,在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是一个和平的、一帆风顺的过程。相反,它需要通过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激烈斗争、通过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暴力革命来完成。

3.无产阶级担当历史重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历史任务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够担当。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1)在同资产阶级对立的那些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才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壮大,其余的阶级(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等)则都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尤其是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不可能担当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使命。(2)在同资产阶级对立的那些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才是与社会主义革命完全一致的,其余的那些阶级则不然。(3)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的阶级力量也将不断增强,从而有能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

4.逻辑推论(1)社会主义革命应该也只能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发生。(2)如果孤立地看,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制度或正在经历资本主义制度但生产力水平尚不发达的国家不应该也不可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5.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建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到了《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更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的社会发展至少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转变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2)“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在这一时期,虽然生产资料已经归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过程也不再是通过市场规则而是根据社会的需要以劳动时间为尺度有计划地加以调节,但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尚不充分等缘故,消费资料的分配却还不能按照每个社会成员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分配,而只能根据每个成员所贡献的社会必要劳动的数量来进行分配。(3)“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只有在这一阶段上,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

五、马克思社会学理论的影响及其引发的争论

1.理论的影响(1)自从19世纪中后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就一直是现代思想和文化领域中影响最强大和最广泛的一股社会思潮。(2)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不仅仅只具有思想或学术方面的影响,它还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实际历史进程。

2.引发的争论(1)围绕马克思社会学理论所产生的重要争论之一是就如何看待经济因素(生产力、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这一问题而展开的。(2)围绕马克思社会学理论所产生的另一方面的争论涉及对马克思社会学理论当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问题。(3)围绕马克思社会学理论所产生的另一争论则涉及到对马克思社会学理论当中一些基本理论命题的理解。(4)围绕马克思社会学理论所产生的另一重要争论涉及所谓“前期马克思”与“后期马克思”思想上的关系。(5)围绕马克思社会学理论产生的再一重要争论则涉及到所谓“五形态发展模式”的普遍有效性问题。(6)马克思从其一般社会学理论出发对现代性所做的分析也常常是人们之间相互争论的一个焦点。

概而言之,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既为我们观察和分析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理论视角,从而对19世纪中叶以来的社会研究和社会实践都发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但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其本身在概念、命题和内容上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尚不完善乃至局限或偏颇之处,从而给人们的争论(无论这些争论是出于政治方面还是出于学术或其他方面的动机而展开的)留下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将马克思确认为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思想家之一。并且,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不仅对19世纪以来的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在今天和将来,都始终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实践具有活力的思想源泉之一。

第三章 埃米尔·涂尔千

埃米尔·涂尔干是现代(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一、涂尔干的生平与基本理论关怀

1.涂尔干理论的社会背景

和理解其他思想家一样,理解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所针对或所欲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是我们理解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

涂尔干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如何来恰当地理解和有效地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在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或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危机。以涂尔干自己的著作所涉及的内容和材料来讲,这些危机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1)经济危机

具体表现为19世纪频繁发生的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这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等著作当中最关注的现代社会问题之一。(2)社会危机

具体表现为进入19世纪以来同样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和越来越激烈的劳资冲突。(3)精神危机

人们普遍对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悲观思潮已经达到了不正常的强度。

2.涂尔干解决社会危机的的观点

在如何理解和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社会所面临的上述危机这个问题上,作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传人,涂尔干的观点总体上说属于孔德那一路。(1)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是一个“工业社会”的理论家,也是将工业化而不是资本主义或自由主义理解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特征;(2)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将工业社会看成是劳动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3)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是将社会团结的削弱或社会失序当成是工业社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将重建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当作自己最基本的理论关怀——并且,可以说,涂尔干比孔德更加关注这个问题;(4)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主要是将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他称之为集体意识)看作是包括工业社会在内的各类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真实基础,将“集体意识”的衰退看成是导致工业社会各种危机的根本原因,将重建集体意识看成是在工业社会中重建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本途径;(5)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既反对试图通过以阶级斗争改变财产制度的方式来解决现存各种社会危机的共产主义学说,也反对主张放任自流的各种自由主义学说,而主张将自由和秩序结合起来。(6)涂尔干与孔德之间的差异也还是存在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叙述中将会随时指出。以下我们就以涂尔干几本最主要的著作为线索,围绕着“现代性的危机与处方”这个主题,来梳理一下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二、现代性危机的根源:社会转型与失范

涂尔干的理论关怀在他第一本重要的理论著作《社会分工论》中就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1.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和引发的社会后果(1)产生的原因

①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的发展或工业社会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社会容量”(即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密度”(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

②随着一定区域范围内人口数量及关系(社会容量)的继续增加以及人们之间交往频率和程度(社会密度)的继续提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原有的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相对来说可能就会变得日益匮乏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们依然是采用相同的职业方式或生产技术来维持自己的生存,那么由于人们需要使用类似的资源,人们之间为争夺有限生存资源和空间的竞争就会变得日益激烈和残酷。

③竞争总有胜负。

为了生存,竞争中的失利者就不得不重新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当竞争的失利者成功地开辟了一个新的职业领域,他们也就是开辟了一个新的生存空间,人们之间的生存竞争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暂时得到了缓和。但随着人口数量和交往程度的进一步增加,人们之间的竞争又会加剧因而又会有新的职业领域开辟出来。这样,劳动分工也就一步一步地扩大和发展起来,最后导致了以高度劳动分工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的形成。(2)引发的社会后果

涂尔干指出,劳动分工的发展有着许多的社会后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后果就是改变了社会团结的基础,为社会团结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纽带。为了说明这一点,涂尔干提出了著名的两种社会团结类型,即“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概念。

所谓的机械团结指的是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所有群体成员的共同感情和共同信仰)而把个体联结起来的那样一种社会结合类型;

有机团结则指的是通过职能上的相互依赖而将个体联结起来的那样一种社会结合类型。

①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机械团结的优势和地位不断衰微、有机团结的优势和地位不断递增的过程。而造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原因就是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

②涂尔干认为,劳动分工的发展不仅促成了社会团结的主导类型从机械团结转向有机团结,而且总体上看也是一种值得欢迎的进步现象。因为:

a.它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条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们之间或群体之间生存竞争的残酷程度,使人们可以在社会容量和密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继续共同生存下去。

b.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使人们不断得以在一种比以往更广泛的程度和范围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c.削弱了集体意识对个人的控制力,拓展了个人意识发展的自由空间,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③涂尔干也指出,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过程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2.劳动分工的三种“最普通和最重要的”反常形式(1)失范的分工

第一种反常的劳动分工就是由于缺乏充分而有效的社会规范,因而使得分工过程中各个机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得不到正常规定和调节的那样一种劳动分工。涂尔干把这种状态下的劳动分工叫做“失范的分工”。(2)强制的分工

第二种反常的劳动分工是“强制的分工”。所谓强制的分工,指的是在违背某些当事人本性和意愿的情况下通过某些外部的强制手段来实行的分工。强制的分工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社会通过某些强制手段迫使人们接受某种与其嗜好和能力不相符合的工作岗位。强制性分工的另一种情形是社会通过某些强制手段迫使人们接受某种违反等价交换原则的分工形式。(3)不适当的分工

第三种反常的分工形式似乎可以叫做“不适当的分工”。

涂尔干说:“在有些企业里,各种工作划分的过于细致,以至于每个工人的活力达不到他的正常水平。这样一来,各种不同的功能被割断了,它们无法明确地相互适应,相互协调起来,采取一致行动。彼此分散的状态就这样突显出来了。”这时的分工也就成为一种反常的分工。

三、消除危机的处方:职业群体与职业伦理的建设

1.对现代工业社会危机的诊断(1)危机产生的原因

涂尔干主要是把现代社会各种危机的产生原因归结为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的丧失。因此,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明确反对通过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将生产资料所有制从资本家私人所有转变为社会共同所有的途径来消除现代社会所遭遇的各种危机。(2)涂尔干严格地区分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立场。

①前者主张通过将财产私有制转变为财产公有制的方式来消除社会不平等;

②后者则只是主张将目前尚处于分散、失序或无政府状态的那些经济职能与一些带有指导性的、有意识的“社会中心”联系起来,使人们能够对“社会有机体”重新进行调整,而并不主张彻底改变现存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度,主张消灭私有财产。

涂尔干反对共产主义,而认同后面这一种社会主义。他认为共产主义企图通过消灭阶级差别来减弱社会不公平的程度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相反,社会主义意味着,劳动是极端分割的,它倾向于把专门功能与专门器官联系起来,把专门器官彼此联系起来。

因此,共产主义并不能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各种危机,而只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主要是源于社会的失范状态而不是其他因素,因此重建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以消除社会的失范状态也就是使现代社会走出危机的惟一出路。

2.在现代社会重建社会秩序的途径

就现代社会而言,各种法人团体即职业群体以及职业群体层次上的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职业伦理和职业规范)的建设,对于消除社会的失范状态、重建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具有更为关键的意义。

3.国家的作用

涂尔干虽然突出强调法人团体即职业群体以及职业群体层次上的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建设对于消除社会的失范状态所具有的重要性,但他也并不否认国家以及社会整体层次上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建设的意义。(1)国家的职能

涂尔干认为,除了在民族国家整体层次上规范和整合社会活动外,国家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监督和节制各种法人团体,使之在管理和规范职业活动的同时不过分侵犯个人在现代社会中所应该享有的各种自由。(2)确保职能的措施

①要在公共道德层次上大力提倡和宣扬爱国主义,使人们自觉意识到国家的重要意义,自觉地维护国家的作用。

②要通过一些相应的制度建设来保障国家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制度性措施就是要通过包括职业群体在内的各种中间团体来建立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不能让个人和国家来发生过于直接的互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