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诗歌100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22:55:42

点击下载

作者: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正气诗歌100首

正气诗歌100首试读:

出版说明

诗言志,可说是中华民族诗歌的伟大传统。历史上,抒写壮志豪情、崇高抱负的诗篇,真如恒河沙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现在是我们对领导干部的美好期待,在历史上可是多少仁人志士真真切切的追求,也是传统知识分子砥砺人格、修身养性的最后归宿,当然也是诗歌表现的永恒主题。这种精神人格,在反抗外来侵略时,表现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慷慨激烈,壮心满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是与日月同辉的壮思,其浩然正气至今震撼我们。这种精神人格,在和平时期,它化成忧国忧民、仁民爱物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曾引起无数人的共鸣,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强烈愿望。

我们坚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该到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根基。本书从先秦至近代优秀诗篇中,精选一百零一首正气诗歌,作言简意赅的注释和深入鉴赏。这些诗歌和鉴赏文字出自我社《先秦诗歌鉴赏辞典》《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等。来自《诗经》和《楚辞》的几篇,我们保留了他们的译文,以便于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希望本书的出版能有益于读者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古典文学素养。当然我们更希望广大读者在建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观方面,能从这些伟大诗篇中找到并汲取正能量。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7月

正气诗歌100首名句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淇奥》

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仕。——《诗经·

节南山

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诗经·巧言》

荏染柔之,君子树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诗经·巧言》

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

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诗经·

民劳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

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诗经·抑》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屈原《离骚》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与天地兮并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九章·涉江》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屈原《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昬而终身。——屈原《九章·涉江》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屈原《九章·怀沙》

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屈原《九章·怀沙》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屈原《九章·橘颂》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屈原《九章·橘颂》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渔父》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渔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

冰霜正惨悽,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第三首》(其二)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曹植《篇》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

岂惜终憔悴,咏言著斯章。——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十六)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九)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陆机《猛虎行》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左思《咏史八首》(其五)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六)

豪士枉尺璧,宵人重恩光。

徇义非为利,执羁轻去乡。——江淹《杂体诗三十首》(鲍参军照戎行)

独有凌霜橘,荣丽在中州。

从来自有节,岁暮将何忧!——虞羲《橘诗》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刘叉《偶书》

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踪。——王令《寄洪与权》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厌从贫李嘲东阁,懒学谀张缓两腮。——苏辙《次韵子瞻不赴商幕三首》(其二)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李清照《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陆游《夜泊水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亲见长公来,一节不肯曲。

见竹如见公,北麓能不俗。——道璨《题景苏堂竹》

丈夫生有四方志,东欲入海西入秦。

安能龌龊守一隅,白头章句浙与闽?——刘过《多景楼醉歌》

斗垒孤危势不支,书生守志定难移。——陈文龙《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正气歌》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郑思肖《德祐二年岁旦二首》

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谢翱《书文山卷后》

我愿扫开万里云,日月光明天尺五!——王冕《秋夜雨》

回飙振空至,百卉落无遗。

苍然上参天,乃见青松奇。——贝琼《孤松》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志欲小天下,特来登泰山。

仰观绝顶上,犹有白云还。——杨继盛《就义诗》

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李贽《石潭即事》(其四)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精卫》

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漫感》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一二五)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相鼠

《诗经》

相鼠有皮,[1]

看那老鼠有张皮,

人而无仪。[2]

却见有人没威仪。

人而无仪,

却见有人没威仪,

不死何为!

为何还活不倒毙!

相鼠有齿,

看那老鼠有牙齿,

人而无止。[3]

却见有人无廉耻。

人而无止,

却见有人无廉耻,

不死何俟![4]

活着不死等何时!

相鼠有体,

看那老鼠有肢体,

人而无礼。

却见有人不懂礼。

人而无礼,

却见有人不懂礼,

胡不遄死![5]

何不赶快就断气!

〔注〕[1]相:观看。[2]仪:威仪,指仪表举止。[3]止:假借为“耻”,郑笺释为“容止”,也可通。[4]俟(sì似):等。[5]胡:何。遄(chuán传):速。

这首诗古有二说:《毛诗序》以为是刺在位者无礼仪,班固《白虎通义·谏诤篇》则认为是“妻谏夫之诗”,此本《鲁诗》说。后一说虽然有何楷、魏源、陈延杰诸家的阐发,但究竟由于所申述的内容与本诗所显露的深恶痛绝的情感不吻合,故为大多数说诗者所不取,而从毛序郑笺之说。《诗经》中写到“鼠”的有五首(《雨无正》“鼠思泣血”之鼠通癙,未计),除本诗外,其他四首都是直接把鼠作为痛斥或驱赶的对象,确实“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自古而然。而本诗却有所不同,偏偏选中丑陋、狡黠、偷窃成性的老鼠与卫国“在位者”作对比,公然判定那些长着人形而寡廉鲜耻的在位者连老鼠也不如,诗人不仅痛斥,而且还要他们早早死去,以免玷污“人”这个崇高的字眼。至于所刺的“在位者”是谁,所刺何事,虽曾有过多种说法,但我以为已无法考实,翻开卫国的史册,在位者卑鄙龌龊的勾当太多,如州吁弑兄桓公自立为卫君;宣公强娶太子伋未婚妻为妇;宣公与宣姜合谋杀太子伋;惠公与兄黔牟为争位而开战;懿公好鹤淫乐奢侈;昭伯与后母宣姜乱伦……父子反目,兄弟争立,父淫子妻,子奸父妾,哪一件不是丑恶之极、无耻之尤!这些在位者确实禽兽不如,禽兽尚且恋群,而他们却是骨肉相残,本篇诗人咬牙切齿,无疑是有感而发。拙著《诗经选注》曾指出:“《相鼠》一诗就是卫国统治者丑恶行为的总概括,有强烈的现实战斗性。”

本篇三章重叠,以鼠起兴,反复类比,意思并列,但各有侧重,第一章“无仪”,指外表;第二章“无止(耻)”,指内心;第三章“无礼”,指行为。三章诗重章互足,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是《诗经》重章的一种类型。本诗尽情怒斥,通篇感情强烈,语言尖刻,所谓“痛呵之词,几于裂眦”(牛运震《诗志》);每章四句皆押韵,并且二、三句重复,末句又反诘进逼,“意在笔先,一波三折”(陈震《读诗识小录》),既一气贯注,又回流激荡,增强了讥刺的力量与风趣。(蒋立甫)

淇奥

《诗经》

瞻彼淇奥,[1]

看那淇水弯弯岸,

绿竹猗猗。[2]

碧绿竹林片片连。

有匪君子,[3]

高雅先生是君子,

如切如磋,[4]

学问切磋更精湛,

如琢如磨。[5]

品德琢磨更良善。

瑟兮兮,[6]

神态庄重胸怀广,

赫兮咺兮。[7]

地位显赫很威严。

有匪君子,

高雅先生真君子,

终不可谖兮。[8]

一见难忘记心田。

瞻彼淇奥,

看那淇水弯弯岸,

绿竹青青。

绿竹袅娜连一片。

有匪君子,

高雅先生真君子,

充耳琇莹,[9]

美丽良玉垂耳边,

会弁如星。[10]

宝石镶帽如星闪。

瑟兮兮,

神态庄重胸怀广,

赫兮咺兮,

地位显赫更威严。

有匪君子,

高雅先生真君子,

终不可谖兮。

一见难忘记心田。

瞻彼淇奥,

看那淇水弯弯岸,

绿竹如箦。[11]

绿竹葱茏连一片。

有匪君子,

高雅先生真君子,

如金如锡,[12]

青铜器般见精坚,

如圭如璧。[13]

玉礼器般见庄严。

宽兮绰兮,

宽宏大量真旷达,

猗重较兮,[14]

倚靠车耳驰向前,

善戏谑兮,

谈吐幽默真风趣,

不为虐兮。

开个玩笑人不怨。

〔注〕[1]淇奥:淇,水名,源出河南林县,东经淇县流入卫河。奥,水边深曲的地方。[2]猗猗:美丽繁茂的样子。[3]匪:通“斐”,有文采的样子。[4]切磋:本义是加工玉石骨器,引申为讨论研究学问。[5]琢磨:本义是玉石骨器的精细加工,引申为学问道德上钻研深究。[6]瑟、(xiàn现):瑟,仪容庄重的样子;,神态威严。[7]咺(xuān喧):威仪显著。[8]谖(xuān喧):忘记。[9]充耳: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至耳,一般用玉石制成。琇(xiù袖)莹:似玉的美石,用以装饰。[10]会弁(biàn辨):会,缝隙。弁,古代贵族男子穿礼服时戴的帽子,用皮或布制成。会弁,指皮帽子把头发收束得不露出一丝一绺。[11]箦(zé责):通“积”,堆积。[12]金、锡:黄金和锡,一说铜和锡。闻一多《风诗类钞》主张为铜和锡,还说:“古人铸器的青铜,便是铜与锡的合金,所以二者极被他们重视,而且每每连称。”[13]圭、璧:圭,玉制礼器,上尖下方,在举行隆重仪式时使用;璧,玉制礼器,正圆形,中有小孔,也是贵族朝会或祭祀时使用。圭与璧制作精细,显示佩带者身份高贵、品德高尚。[14]猗重较:猗,通“倚”;较,古时车厢两旁作扶手的曲木或铜钩。重较,双较。《诗经》中有许多人物的赞歌,称赞的对象也很广泛。其中重要一类被称颂的对象,是各地的良臣名将。先秦时代,正是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走向统一的时代,人们希望和平、富裕的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人们自然把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能臣良将身上。赞美他们,实际上是表达一种生活的向往。《淇奥》便是这样一首诗。据《毛诗序》说:“《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这个武公,是卫国的武和,生于西周末年,曾经担任过周平王(前770—前720)的卿士。史传记载,武和晚年九十多岁了,还是谨慎廉洁从政,宽容别人的批评,接受别人的劝谏,因此很受人们的尊敬,人们作了这首《淇奥》来赞美他。

从诗本身而言,只是一曲形象的赞歌,时间、地点、人物的指涉性不强,因此可以说,诗中形象并非实指,而是周王朝时代一个品德高尚的士大夫,具有泛指意蕴。全诗分三章,反复吟咏。但在内容上,并不按诗章分派,而是融会赞美内容于三章之中。这是因为诗歌本身比较短小,不能长篇铺叙,无法按称颂对象的各个方面一一分述,只能混涵概括,点到为止。同时,三章内容基本一致,就起了反复歌颂的作用,使听者印象更加深刻。

那么,《淇奥》反复吟颂的是士大夫的哪些方面的优秀之处呢?首先是外貌。这位官员相貌堂堂,仪表庄重,身材高大,衣服也整齐华美。“会弁如星”、“充耳琇莹”,连冠服上的装饰品也是精美的。外貌的描写,对于塑造一个高雅君子形象,是很重要的。这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其次是才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章学问很好。实际上,这是赞美这位君子的行政处事的能力。因为卿大夫从政,公文的起草制定,是主要工作内容。至于“猗重较兮”、“善戏谑兮”,突出君子的外事交际能力。春秋时诸侯国很多,能应对诸侯,不失国体,对每个士大夫都是个考验。看来,诗歌从撰写文章与交际谈吐两方面,表达了这位君子处理内政和处理外事的杰出能力,突出了良臣的形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歌颂了这位君子的品德高尚。“如圭如璧,宽兮绰兮”,意志坚定,忠贞纯厚,心胸宽广,平易近人,的确是一位贤人。正因为他是个贤人,从政就是个良臣,再加上外貌装饰的庄重华贵,更加使人尊敬了。所以,第一、第二两章结束两句,都是直接的歌颂:“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从内心世界到外貌装饰,从内政公文到外事交涉,这位士大夫都是当时典型的贤人良臣,获得人们的称颂,是必然的了。此诗就是这样从三个方面,从外到内,突出了君子的形象。诗中一些句子,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成为日后人们称许某种品德或性格的词语,可见《淇奥》一诗影响之深远了。(陈 铭)节南山《诗经》

节彼南山,[1]

那嵯峨终南山上,

维石岩岩。[2]

巨石高峻而耸巅。

赫赫师尹,[3]

权势显赫的太师史尹,

民具尔瞻。[4]

民众都唯你俩是看。

忧心如惔,[5]

忧国之心如火炎炎,

不敢戏谈。

谁也不敢随口乱谈。

国既卒斩,[6]

国脉眼看已全然斩断,

何用不监![7]

为何平时竟不予察监!

节彼南山,

那嵯峨终南山上,

有实其猗。[8]

丘陵地多么广阔。

赫赫师尹,

权势显赫的太师史尹,

不平谓何?

执政不平究竟为何?

天方荐瘥,[9]

苍天正又一次降下饥疫,

丧乱弘多。

死丧和祸乱实在太多。

民言无嘉,

民众言论中不再有好话,

憯莫惩嗟![10]

你们竟还不惩戒自我!

尹氏大师,

你们史尹和太师二人,

维周之氐。[11]

原该是咱周室的柱石。

秉国之均,[12]

掌握了国枢的钧轮,

四方是维,

四方诸侯靠你们维系,

天子是毗,[13]

大周天子靠你们辅佐,

俾民不迷。

也使人民踏实心不迷。

不吊昊天,[14]

老天爷实在太不良善,

不宜空我师。[15]

不该断绝人民的生机。

弗躬弗亲,

处事不诚心不亲自办理,

庶民弗信。

百姓对你们就不相信。

弗问弗仕,

不咨询耆旧不晋用少俊,

勿罔君子?

岂不是欺罔了君子正人?

式夷式已,[16]

施政应当平等应当躬亲,

无小人殆;[17]

不应该与那些小人接近;

琐琐姻亚,[18]

瓜葛不断的裙带姻亲,

则无仕![19]

不应该偏袒而委以重任!

昊天不佣,[20]

老天爷真是不光明,

降此鞠讻。[21]

降下如此的大祸乱。

昊天不惠,[22]

老天爷实在不聪慧,

降此大戾。[23]

降下如此的大灾难。

君子如届,[24]

君子执政如临渊履冰,

俾民心阕。[25]

才能使民众心安。

君子如夷,

君子执政如碗水持平,

恶怒是违。

憎恶忿怒才能被弃捐。

不吊昊天,

老天爷实在太不良善,

乱靡有定。

祸乱从此再无法平定。

式月斯生,[26]

一月连着一月竞相发生,

俾民不宁。

使庶民从此无法安宁。

忧心如酲,

忧国之心如醉酒般难受,

谁秉国成?[27]

有谁能掌好权平理朝政?

不自为政,

如不能躬亲去施政,

卒劳百姓。[28]

悴劳的仍是众百姓。

驾彼四牡,[29]

驾上那四匹久羁的公马,

四牡项领。[30]

这四马都有肥大的脖颈。

我瞻四方,

我举目四望到处是祸乱,

蹙蹙靡所骋。[31]

局促狭小无处可以驰骋。

方茂尔恶,[32]

当你们之间恶感正烈,

相尔矛矣。[33]

你们彼此就倾轧不歇。

既夷既怿,[34]

既已怒火平息回嗔作喜,

如相酬矣。

又像宾主般互相酬酢。

昊天不平,

老天以灾祸显示不平,

我王不宁。

我王天子也不得康宁。

不惩其心,

太师史尹不自惩邪心,

覆怨其正。[35]

反而怨怒人们对其规正。

家父作诵,[36]

我家父作此一篇诗诵,

以究王讻。

以追究王朝祸乱的元凶。

式讹尔心,[37]

该改变改变你们的邪心,

以畜万邦。[38]

以求德被四方万邦齐同。

〔注〕[1]节:通“嶻”。长言之则为嶻嶭(jié niè节逆),亦即嵯峨。[2]岩岩:山崖高峻的样子。[3]师尹:大(太)师和史尹。大师,西周掌军事大权的长官;史尹,西周文职大臣,卿士之首。[4]具:通“俱”。[5]惔(tán谈):“炎”的误字,火烧。[6]卒:终,全。[7]何用:何以,何因。[8]有实:实实,广大的样子。《诗经》中形容词、副词以“有”作词头者,相当于该词之重叠词。猗:同“阿”,山阿,大的丘陵。[9]荐:再次发生饥馑。瘥:疫病。[10](cǎn惨):曾,乃。[11]氐:借为“榰”,屋柱的石磉。[12]均:通“钧”,制陶器的模具下端的转轮盘。[13]毗:犹“裨”,辅助。[14]吊:通“叔”,借为“淑”,善。昊天:犹言皇天。[15]空:穷。师:众民。[16]式:应,当。夷:平。已:依全诗前后及此处文义,今理校为“己”,义为以身作则。[17]殆:及,接近。[18]琐琐:互相连结成串。姻亚:统指襟带关系。姻,儿女亲家;亚,通“娅”,姐妹之夫的互称。[19](wǔ五)仕:厚任,高官厚禄,今世所谓“肥缺”。[20]佣:通“融”,明。[21]鞠讻:极乱。讻,祸乱,昏乱。[22]惠:通“慧”。[23]戾:暴戾,灾难。[24]届:临。[25]阕:息。[26]式月斯生:应月乃生。[27]成:平。[28]卒:通“悴”。[29]牡:公牛,引申为雄性禽兽,此指公马。[30]项领:肥大的脖颈。[31]蹙蹙:局促的样子。[32]茂:盛。恶:憎恶。[33]矛:通“務”、“敄”,义为侮。[34]怿:悦。[35]覆:反。正:规劝纠正。[36]家父:本诗作者,周大夫。诵:诗。[37]讹:改变。[38]畜:养。

本诗亦简称《节》。关于其时代背景和作年,历来有宣王时(三家诗)、幽王时(《毛诗序》)、平王时(韦昭)和桓王时(欧阳修)诸说,但诗既以(终)南山起兴,则不应写的是周室东迁后事。考虑到宣王时虽用兵频繁,但毕竟号称“中兴”,与诗中描写的势臣跋扈、政权腐朽之情事不合,因此其事当在幽王时代。又《小雅·节南山之什》的前五篇哀怨忧愤,非经历国亡家破之大惨痛者不能发。《节》既有天再降饥馑、瘟疫、四方不宁及“国既卒斩”,《正月》又有“赫赫宗周,褒姒灭之”,《雨无正》也有“降丧饥馑,斩伐四国”和“宗周既灭”等,因而可知诸诗大致作于东、西周之交,幽王末平王初。至于《节》所指责的对象则是幽王及其权臣。前人屡辩诗旨是“刺王”还是“刺尹”,甚为无谓。总因古代君臣名分颇严,论者又往往横亘一“诗可以怨”或一“《小雅》怨诽而不乱”之念于胸中,因之便有不同的“先入为主”之念在作怪。今就诗论诗,直刺师尹,颇为鲜明;而一再怨望“昊天”,又显然借以指责天子。

关于师尹,自毛传以来皆解作“大师尹氏”,至王国维始辨析其为二人,即首掌军职的大师和首掌文职的史尹。观《大雅·常武》中大师“整六师”、尹氏及其属“戒师旅”,则大师统军而尹氏监军,对照《节》诗首章,“忧心如惔,不敢戏谈”显然偏于责师;而“国既卒斩,何用不监”,乃监察司之失职,显然偏于斥尹。

全诗十章,共分三部分。首二章以南山起兴,以象征二权臣。以山之险要象征其权之枢要,又以山之不平联系到二臣秉政不平。结合篇末“昊天不平,我王不宁”的呼应来看,天怒人怨,总由师尹秉政不平使然,故“不平”二字为全篇眼目。只是第二部分却一再将不平(不夷)与不己(不自为政)并提而责难,推思其义,全诗是指斥师尹失政在不能持平(夷),而要持平则又须事必躬亲(己),因而全诗结构是起于夷(平)终于夷(平)而介于己。

首章点出“不敢戏谈”以致“国既卒斩”;二章点出昊天再降饥疫以致“丧乱弘多”,民众无法存活,从而“不敢戏谈”之高压失控,遂而“民言无嘉”。第一章言人祸,第二章言天灾,由时间及顺序暗示天灾实人祸所致,人间暴戾上干天怒所致,此即第一部分的要害。

从第三到第六共四章为第二部分。在上两章铺垫的基础上,第三章进一步点明师尹之害人害天,天再施报于人,人民双重遭殃。“诗可以怨”,怨而至天,亦已极矣!

第四、五两章句式排比,结构整齐而又不乏疏宕之美。四章围绕“夷”“已(己)”二字正反展开,既为师尹说法,更为一切秉政者说法,三十二字可铭于座右,可镌于通衢。第五章“昊天不佣(融)”“昊天不惠(慧)”二解是“刺”,“君子如届(临、己)”“君子如夷(平)”二解是“美”,也是对师尹说法。两章排比、对比之势,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诗人的责怨之情也推到了高潮。

第六章承上启下,由怒转叹。

统观第二部分四个章节,结构颇为讲究:第五、六章既以“昊天不佣”“昊天不惠”和“不吊昊天”以上应第三章的“不吊昊天”,又以“君子如届(临、己)”、“君子如夷”和“谁秉国成(平、夷)”、“不自为政(不己)”以上应第四章的“式夷式已”,可见此部分是以怨天和尤人双向展开而又并拢合承,甚耐玩味。

第七、八、九、十章为第三部分。变每章八句为四句,于音乐为变奏,于诗情为由怨怒转悲叹。唯第七、八两章疑有错简而当易位:前“方茂尔恶”章言师党与尹党既相倾轧又相勾结,以见朝政难革;后“驾彼四牡”章言无奈之下只有往奔四国避乱(或求诸侯勤王),然而四方亦不可往,“蹙蹙靡所骋”。既然宗周与四国皆被师尹扰乱,国已不国,今日上干天怒,下危人主,尽管师尹不自责己而反怨怒匡正,我身为大夫,也只有勇作诗“诵”,“以究王讻”,成此一篇檄文,为来者垂诫了!(范三畏)

小旻

《诗经》

旻天疾威,[1]

苍天苍天太暴虐,

敷于下土。[2]

灾难降临我国界。

谋犹回遹,[3]

朝廷策谋真僻邪,

何日斯沮。[4]

不知何时能止歇。

谋臧不从,[5]

善谋良策难听从,

不臧覆用。[6]

歪门邪道反不绝。

我视谋犹,

我看朝廷的谋划,

亦孔之邛。[7]

确是弊病太多些。

潝潝訿訿,[8]

小人叽喳攻异己,

亦孔之哀。

是非不分我悲凄。

谋之其臧,

若有什么好谋略,

则具是违。[9]

他们全都不肯依。

谋之不臧,

若有什么坏计策,

则具是依。[10]

他们全都会同意。

我视谋犹,

我看朝廷的谋划,

伊于胡底。[11]

不知弄到何境地。

我龟既厌,[12]

占卜灵龟已厌倦,

不告我犹。[13]

谋划再不向我谈。

谋夫孔多,

谋臣策士实在多,

是用不集。[14]

就是没有好意见。

发言盈庭,

议论纷纷满庭中,

谁敢执其咎![15]

指出弊病有谁敢!

如匪行迈谋,[16]

就像谋划要远行,

是用不得于道。

真到路上没效验。

哀哉为犹,

如此谋划我悲痛,

匪先民是程,[17]

古圣先贤不效法,

匪大犹是经。[18]

常规大道不遵从。

维迩言是听,[19]

近僻之言王爱听,

维迩言是争。[20]

肤浅之见纷聚讼。

如彼筑室于道谋,

就像宫室建路上,

是用不溃于成。[21]

当然不会获成功。

国虽靡止,[22]

国家虽然没法度,

或圣或否。

人有聪明有糊涂。

民虽靡,[23]

人民虽然不富足,

或哲或谋,

还有明哲有善谋,

或肃或艾。[24]

有能治国有严肃。

如彼泉流,

就像长流那泉水,

无沦胥以败![25]

不让衰败与陈腐!

不敢暴虎,[26]

不敢空手打虎去,

不敢冯河。[27]

不敢徒步过河行。

人知其一,

人们只知这危险,

莫知其他。[28]

不知其他灾祸临。

战战兢兢,

面对政局我战兢,

如临深渊,

就像面临深深渊,

如履薄冰。

就像脚踏薄薄冰。

〔注〕[1]旻(mín民)天:秋天,此指苍天、皇天。疾威:暴虐。[2]敷:布施。下土:人间。[3]谋犹:谋划、策谋。犹、谋为同义词。回遹(yù玉):邪僻。[4]斯:犹“乃”、才。沮:停止。[5]臧:善、好。从:听从、采用。[6]覆:反、反而。[7]孔:很。邛(qióng穷):毛病、错误。[8]潝(xì细)潝:小人党同而相和的样子。訿(zǐ紫)訿:小人伐异而相毁的样子。[9]具:同“俱”,都。[10]依:依从。[11]伊:推。于:往、到。胡:何。底:至,指至于乱。[12]龟:指占卜用的灵龟。厌:厌恶。[13]犹:策谋。[14]用:犹“以”。集:成就。[15]咎:罪过。[16]匪:彼。行迈谋:关于如何走路的谋划。[17]匪:非。先民:古人,指古贤者。程:效法。[18]大犹:大道、常规。经:经营、遵循。[19]维:同“唯”,只有。迩言:近言,指谗佞近习的肤浅言论。[20]争:争辩、争论。[21]溃:通“遂”,顺利、成功。[22]靡:没有。止:礼。靡止,犹言没有礼法、没有法度。[23](wǔ五):肥。靡,犹言不富足、尚贫困。[24]艾:有治理国家才能的人。[25]无:通“勿”。沦胥:沉没。败:败亡。[26]暴(bó搏)虎:空手打虎。[27]冯(píng凭)河:徒步渡河。[28]其他:指种种丧国亡家的祸患。《毛诗序》说:“《小旻》,大夫刺幽王也。”郑笺又订正说:“当为刺厉王。”朱熹《诗集传》不明言讽刺何王,只说“大夫以王惑于邪谋,不能断以从善而作此诗”。综观全诗,作者应该是西周王朝末期的一位官吏,至于是讽刺幽王还是厉王,诗无明证,只好用“最高统治者”统而言之。不论是幽王还是厉王,他们都骄奢腐朽,昏愦无道,善恶不辨,是非不分,听信邪僻之言,重用奸佞之臣,不知覆灭之祸,已积薪待燃。作者以讽刺、揭露最高统治者重用邪僻而致使“犹谋回遹”为中心,通过揭露、感叹、批判和比喻等表达方式,一气呵成,词完意足,鲜明地表达了他愤恨朝政黑暗腐败而又忧国忧时的思想感情。

全诗六章,前三章章八句,后三章章七句。

第一章突兀起句,以怨天的口气发端,指出当前王朝政治的灾难是“谋犹回遹”,昏庸的国王是非不辨、善恶不分,结果“谋臧不从,不臧覆用”,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愤慨和忧虑。第二章进一步指出,所以造成这种政治上的混乱局面,是由于一些掌权者叽叽喳喳、党同伐异。他们“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因而诗人再次发出感叹:这样下去,不知国家要弄到什么地步!从而加深了第一章内容的表述。第三章,作者用“我龟既厌”这一典型的事例再次表示对王朝政治、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并指出,朝廷上虽然“谋夫孔多”、“发言盈庭”,但都是矢不中的、不着边际的空谈。接着第四章又进一步说明,当前王朝的政令策谋,上不遵古圣先贤,下不合固有规范,而国王还偏听偏信、不加考究,就使王朝的策谋更加脱离实际了。第五章作者又以谏劝的口气说,国家各种人才都有,国王要择善而从,不要使他们流散、消亡。这实是对周王发出了警告。最后一章,作者再次表达了自己忧虑国事的深沉心情,其中“战战兢兢”三句,生动形象、寓意鲜明,写出了自己焦虑万状的心态,广为后世所引用,早已成为著名的成语。

由上述内容,我们认为,与其说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不如说它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更确切些。当然,政治讽刺也是一种政治抒情。作者以“谋犹回遹”为本诗中心议题,以对国事的忧虑为主线,以感叹的语气贯穿始终,从中把叙述、揭露、讽刺和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表述,从而形成了本诗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和感情深厚的显著特色。从谋划的正邪、决策的当否,能看到政治的弊端以至国家的命运,表现了作者具有比较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并忧心忡忡,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地为国事操心,表现了作者具有比较深厚的爱国感情,这些也就是本诗思想价值之所在。(霍旭东)

巧言

《诗经》

悠悠昊天,[1]

高高远远那苍天,

曰父母且。[2]

如同人之父与母。

无罪无辜,

没有罪也没有过,

乱如此。[3]

竟遇大祸难免除。

昊天已威,[4]

苍天已经大发威,

予慎无罪。[5]

但我确实没错处。

昊天泰,[6]

苍天不察太疏忽,

予慎无辜。

但我确实是无辜。

乱之初生,

祸乱当初刚生时,

僭始既涵。[7]

谗言已经受宽容。

乱之又生,

祸乱再次发生时,

君子信谗。

君子居然也听从。

君子如怒,[8]

君子闻谗如怒责,

乱庶遄沮;[9]

祸乱速止不严重;

君子如祉,[10]

君子如能任贤明,

乱庶遄已。

祸乱难成早已终。

君子屡盟,[11]

君子屡次立新盟,

乱是用长。

祸乱因此便增长。

君子信盗,

君子相信那盗贼,

乱是用暴。[12]

祸乱因此势暴狂。

盗言孔甘,[13]

盗贼谗人话甜蜜,

乱是用。[14]

祸乱因此得滋养。

匪其止共,[15]

谗人那能尽职守,

维王之邛。[16]

只能为王酿灾殃。

奕奕寝庙,[17]

巍然宫室与宗庙,

君子作之。

君子将它来建起。

秩秩大猷,[18]

典章制度有条理,

圣人莫之。[19]

圣人将它来订立。

他人有心,[20]

他人有心想谗毁,

予忖度之。

我能揣测能料及。

躍躍毚兔,[21]

蹦跳窜行那狡兔,

遇犬获之。

遇上猎狗被击毙。

荏染柔木,[22]

娇柔袅娜好树木,

君子树之。

君子自己所栽培。

往来行言,[23]

往来流传那谣言,

心焉数之。

心中辨别识真伪。

蛇蛇硕言,[24]

夸夸其谈说大话,

出自口矣。

口中吐出力不费。

巧言如簧,[25]

巧言动听如鼓簧,

颜之厚矣。

厚颜无耻行为卑。

彼何人斯?

究竟那是何等人?

居河之麋。[26]

居住河岸水草边。

无拳无勇,[27]

没有勇力与勇气,

职为乱阶。[28]

只为祸乱造机缘。

既微且尰,[29]

腿上生疮脚浮肿,

尔勇伊何?

你的勇气哪里见?

为犹将多,[30]

诡计总有那么多,

尔居徒几何?[31]

你的同伙剩几员?

〔注〕[1]昊天:老天,苍天。[2]且(jū居):语尾助词。[3](hū呼):大。[4]威:暴虐、威怒。[5]慎:确实。[6]泰:太糊涂。泰,通太;,怠慢,疏忽。[7]僭(jiàn见):通“谮”,谗言。涵:容纳。[8]怒:怒责谗人。[9]庶:几乎。遄沮:迅速终止。[10]祉:福,此指任用贤人以致福。[11]盟:与谗人结盟。[12]盗:盗贼,借指谗人。[13]孔甘:很好听,很甜。[14](tán谈):原意为进食,引申为增多。[15]止共:尽职尽责。止,做到。共,通“恭”,忠于职责。[16]邛:病。[17]奕奕:高大貌。寝:宫室。庙:宗庙。[18]秩秩大猷:多而有条理的典章制度。[19]莫:制定。[20]他人有心:谗人有心破坏。[21]躍(tì惕)躍:跳跃的样子。毚(chán谗):狡猾。[22]荏(rěn忍)染:柔弱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谓“柔即善也,非泛言柔弱之木”。[23]行言:轻浮之言。[24]蛇蛇硕言:夸夸其谈的大话。蛇蛇,“”之假借;,欺。[25]巧言如簧:说话像奏乐一样好听。簧,笙类乐器的簧片。[26]麋:通“湄”,水边。[27]拳:勇。[28]职:主要。乱阶:逐渐引出祸乱的一连串事件。阶,阶梯,此为比喻义。[29]微:通“癓”,小腿生疮。尰(zhǒng肿):借为“瘇”,脚肿。[30]犹:通“猷”,指诡计。[31]居:语助词。徒:党徒。

此诗主题在于忧谗忧谤,同时揭露了谗言惑国的卑鄙行径。《毛诗序》云:“《巧言》,刺幽王也。大夫伤于谗,故作是诗也。”

作者显然饱受谗言之苦,全诗写得情感异常激愤,通篇直抒胸臆,毫无遮拦。起调便是令人痛彻心扉的呼喊:“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随即又是苍白而带有绝望的申辩:“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泰,予慎无辜。”情急愤急之下,作者竟无法用实情加以洗刷,只是面对苍天,反复地空喊,这正是蒙受奇冤而又无处申雪者的典型表现。

二、三两章,情感稍缓,作者痛定思痛后对谗言所起、乱之所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揭露。在作者看来,进谗者固然可怕、可恶,但谗言乱政的根源不在进谗者而在信谗者,因为谗言总要通过信谗者起作用。谗言如同鸦片,人人皆知其毒性,但它又总能给人带来眼前的虚幻的快感。因此,如果不防患于未然,一旦沾染,便渐渐使人产生依赖感,最终为其所害,到时悔之晚矣!作者在第四章中的描述实际上说明了一个道理:天子的独特处境、地位使其天生地缺乏这种免疫力。故与其说刺小人,毋宁说在刺君子。可谓深刻至极!此二章句句如刀,刀刀见血,将“君子信谗”的过程及结局解剖得丝丝入扣,筋骨毕现。“盗言孔甘,乱是用”无疑是送给后世当政者的一服清醒剂。吴师道云:“前三章刺听谗者,后三章刺谗人。”(见《传说汇纂》)盖因听谗者比之进谗者责任更大,故先刺之。看来,愤激的情感并未使作者丧失理智!

四、五两章,形同漫画,又活画出进谗者阴险、虚伪的丑陋面目。他们总是为一己之利,而置社稷、民众于不顾,处心积虑,暗使阴谋,欲置贤良之士于死地而后快。但险恶的内心表现出来的却是花言巧语、卑琐温顺,在天子面前,或“蛇蛇硕言”,或“巧言如簧”。作者的描绘入木三分,揭下了进谗者那张赖以立身的画皮,令人有“颜之厚矣”终不敌笔锋之利矣的快感。

末章具体指明进谗者为何人。因指刺对象的明晰而使诗人的情感再次走向剧烈,以至于按捺不住,直咒其“既微且尰”,可见作者对进谗者的恨之入骨。那“居河之麋”的交代,使读者极易联想起躲在水边“含沙射影”的鬼蜮。然而,无论小人如何猖獗,就如上章所言“躍躍毚兔”,最终会“遇犬获之”。因为小人的鼠目寸光,使他们在获得个人利益的同时,往往也将自己送上了绝路。从这个角度看,作者不仅深刻地揭露了进谗者的丑恶,也清醒地看到了进谗者的可耻下场!

本诗虽是从个人遭谗入手,但并未落入狭窄的个人恩怨之争,而是上升到谗言误国、谗言惑政的高度加以批判,因此,不仅感情充沛,而且带有了普遍的历史意义与价值,这正是本诗能引起后人共鸣的关键之处!(陈伟军)民劳《诗经》

民亦劳止,[1]

百姓也已够辛苦,

汔可小康。[2]

应该可以稍安康。

惠此中国,[3]

抚爱王畿众百姓,

以绥四方。[4]

安定四方诸侯邦。

无纵诡随,[5]

不要听从欺诈语,

以谨无良。[6]

谨慎提防不善良。

式遏寇虐,[7]

遏止暴虐与掠夺,

憯不畏明。[8]

怎不畏惧天朗朗。

柔远能迩,[9]

安抚远地使亲近,

以定我王。

我王心定福安享。

民亦劳止,

百姓也已够辛苦,

汔可小休。

应该可以稍休息。

惠此中国,

抚爱王畿众百姓,

以为民逑。[10]

百姓安乐聚一起。

无纵诡随,

不要听从欺诈语,

以谨惽怓。[11]

谨慎提防喧争事。

式遏寇虐,

遏止暴虐与掠夺,

无俾民忧。

不使百姓太忧急。

无弃尔劳,[12]

不要抛弃旧功劳,

以为王休。[13]

来为王家谋利益。

民亦劳止,

百姓也已够辛苦,

汔可小息。

应该可以稍喘息。

惠此京师,

抚爱京师老百姓,

以绥四国。

安定四方诸侯地。

无纵诡随,

不要听从欺诈语,

以谨罔极。[14]

谨慎提防无法纪。

式遏寇虐,

遏止暴虐与掠夺,

无俾作慝。[15]

不使作恶太得意。

敬慎威仪,

恭敬庄重保威仪,

以近有德。

亲近仁人与志士。

民亦劳止,

百姓也已够辛苦,

汔可小愒。[16]

应该可以稍安宁。

惠此中国,

抚爱王畿众百姓,

俾民忧泄。

使我百姓除心病。

无纵诡随,

不要听从欺诈语,

以谨丑厉。[17]

谨慎提防有奸佞。

式遏寇虐,

遏止暴虐与掠夺,

无俾正败。[18]

不使政事败难成。

戎虽小子,[19]

您虽是个年轻人,

而式弘大。[20]

作用却大要认清。

民亦劳止,

百姓也已够辛苦,

汔可小安。

应该可以稍安定。

惠此中国,

抚爱王畿众百姓,

国无有残。

国无残酷无酸辛。

无纵诡随,

不要听从欺诈语,

以谨缱绻。[21]

谨慎提防内乱生。

式遏寇虐,

遏止暴虐与掠夺,

无俾正反。[22]

不使颠倒我国政。

王欲玉女,[23]

爱你大王如美玉,

是用大谏。[24]

因此大声来谏诤。

〔注〕[1]止:语气词。[2]汔(qì气):庶几。康:安康,安居。[3]惠:爱。中国: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也就是“王畿”,相对于四方诸侯国而言。[4]绥:安。[5]纵:放纵。诡随:诡诈欺骗。[6]谨:指谨慎提防。[7]式:发语词。寇虐:残害掠夺。[8]憯(cǎn惨):曾,乃。[9]柔:爱抚。能:亲善。[10]逑:聚合。[11]惽怓(hūn náo昏挠):喧嚷争吵。[12]尔:指在位者。劳:劳绩,功劳。[13]休:美,此指利益。[14]罔极:没有准则,没有法纪。[15]慝(tè特):恶。[16]愒(qì气):休息。[17]丑厉:恶人。[18]正:通“政”。[19]戎:你,指在位者。小子:年轻人。[20]式:作用。[21]缱绻(qiǎn quǎn遣犬):固结不解,指统治者内部纠纷。[22]正反:政治颠倒。[23]玉女(rǔ汝):爱汝。玉,此作动词,像爱玉那样地宝爱;女,汝。[24]是用:是以,因此。《民劳》一诗,《毛诗序》以为“召穆公刺厉王也”,郑笺云:“厉王,成王七世孙也,时赋敛重数,徭役繁多,人民劳苦,轻为奸宄,强陵弱,众暴寡,作寇害,故穆公刺之。”朱熹《诗集传》则以为“乃同列相戒之词耳,未必专为刺王而发”。严粲《诗缉》也说:“旧说以此诗‘戎虽小子’及《

》诗‘小子’皆指王。小子,非君臣之辞,今不从。二诗皆戒责同僚,故称小子耳。”朱熹等宋代经学家每不从汉儒之说,自立新义,时有创见,但涉及君臣关系问题,却反而比汉儒保守。其实,正如范处义《诗补传》所说:“古者君臣相尔女(汝),本示亲爱。小子,则年少之通称。故周之《颂》、《诗》、《诰》、《命》,皆屡称‘小子’,不以为嫌。是诗及《板》、《

》以厉王为‘小子’,意其及位不久,年尚少,已昏乱如此。故《抑》又谓‘未知臧否’,则其年少可知矣。穆公谓王虽小子,而用事甚广,不可忽也。”朱、严之说实不足为训,《毛诗序》无误。

本篇共五章,每章十句,均为标准的四言句,句式整齐,结构谨严。各章互相比较一下,可以发现,第一句皆同,第二句仅末字互相不同,第三句除第三章外余四章皆同,第四句皆不同,第五句皆同,第六句后两字不同,第七句皆同,第八句、第九句皆不同,第十句除第四章、第五章外余三章第一字均为“以”。这样的句式结构,具有明显的重章叠句趋势,本是《国风》中常见的一种基本格式,但在《大雅》中居然也有板有眼地出现,确实令人有些奇怪。不过说怪也没什么好怪,《大雅》虽以赋为主,但它与《国风》在艺术手法上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凫鹥》、《泂酌》两篇不也是复沓式结构吗?只是《民劳》一诗篇幅要长得多,五章反复申说,意味尤为深长,令人咀嚼不尽。

诗一开头,就说人民已经很劳苦了,庶几可以稍稍休息了。姚际恒评曰:“开口说民劳,便已凄楚;‘汔可小康’,亦安于时运而不敢过望之辞。曰‘可’者,又见唯此时可为,他日恐将不及也,亦危之之词。”(《诗经通论》)很能抓住要害。接着“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是说要以京畿为重,抚爱国中百姓,使四境得以安定;“无纵诡随,以谨无良”,是说不要受那些奸狡诡诈之徒的欺骗,听信他们的坏话。第二、三、四、五章的“以为民逑”、“以绥四国”、“俾民忧泄”、“国无有残”与“以谨惽怓”、“以谨罔极”、“以谨丑厉”、“以谨缱绻”,也是围绕恤民、保京、防奸、止乱几个方面不惜重言之。陈子展说:“盖诗人已豫见厉王溃灭,故不觉其言之丁宁而沉痛也。”(《诗经直解》)诚然。至于为什么每章都有“无纵诡随”一句放在“式遏寇虐”一句前面,钟惺是这样解释的:“未有不媚王而能虐民者,此等机局,宜参透之。”(《评点诗经》)但比他更早,严粲就这样分析过:“无良、惽怓、罔极、丑厉、缱绻,皆极小人之情状,而总之以诡随。盖小人之媚君子,其始皆以诡随入之,其终无所不至,孔子所谓佞人殆也。”(《诗缉》)其实,说穿了,抨击小人蒙蔽君主而作恶,无非是刺国王不明无能的一个障眼法。不便直斥君主,便拿君主周围的小人开刀,自古皆然。确实,有了昏君小人才能作大恶,“极小人之情状”还不是给周厉王一个镜子让他照照自己?(王 焰)板《诗经》

上帝板板,[1]

上帝昏乱背离常道,

下民卒瘅。[2]

下民受苦多病辛劳。

出话不然,[3]

说出话儿太不像样,

为犹不远。[4]

作出决策没有依靠。

靡圣管管,[5]

无视圣贤刚愎自用,

不实于亶。[6]

不讲诚信是非混淆。

犹之未远,

执政行事太没远见,

是用大谏。[7]

所以要用诗来劝告。

天之方难,

天下正值多灾多难,

无然宪宪。[8]

不要这样作乐寻欢。

天之方蹶,[9]

天下恰逢祸患骚乱,

无然泄泄。[10]

不要如此一派胡言。

辞之辑矣,[11]

政令如果协调和缓,

民之洽矣。[12]

百姓便能融洽自安。

辞之怿矣,[13]

政令一旦坠败涣散,

民之莫矣。[14]

人民自然遭受苦难。

我虽异事,

我与你虽各司其职,

及尔同寮。[15]

但也与你同僚共事。

我即尔谋,

我来和你一起商议,

听我嚣嚣。[16]

不听忠言还要嫌弃。

我言维服,[17]

我言切合治国实际,

勿以为笑。

切莫当作笑话儿戏。

先民有言,

古人有话不应忘记,

询于刍荛。[18]

请教樵夫大有裨益。

天之方虐,

天下近来正闹灾荒,

无然谑谑。[19]

不要纵乐一味放

老夫灌灌,[20]

老人忠心诚意满腔,

小子蹻蹻。[21]

小子如此傲慢轻狂。

匪我言耄,[22]

不要说我老来乖张,

尔用忧谑。

被你当作昏愦荒唐。

多将熇熇,[23]

多行不义事难收场,

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天之方,[24]

老天近来已经震怒,

无为夸毗。[25]

曲意顺从于事无补。

威仪卒迷,[26]

君臣礼仪都很混乱,

善人载尸。[27]

好人如尸没法一诉。

民之方殿屎,[28]

人民正在呻吟受苦,

则莫我敢葵。[29]

我今怎敢别有他顾。

丧乱蔑资,[30]

国家动乱资财匮乏,

曾莫惠我师。[31]

怎能将我百姓安抚。

天之牖民,[32]

天对万民诱导教化,

如埙如篪。[33]

像吹埙篪那样和洽。

如璋如圭,[34]

又如璋圭相配相称,

如取如携。

时时携取把它佩挂。

携无曰益,[35]

随时相携没有阻碍,

牖民孔易。

因势利导不出偏差。

民之多辟,[36]

民间今多邪僻之事,

无自立辟。[37]

徒劳无益枉自立法。

价人维蕃,[38]

好人就像篱笆簇拥,

大师维垣。[39]

民众好比围墙高耸。

大邦维屏,[40]

大国犹如屏障挡风,

大宗维翰。[41]

同族宛似栋梁架空。

怀德维宁,

有德便能安定从容,

宗子维城。[42]

宗子就可自处城中。

无俾城坏,

莫让城墙毁坏无用,

无独斯畏。

莫要孤立忧心忡忡。

敬天之怒,

敬畏天的发怒警告,

无敢戏豫。[43]

怎么再敢荒嬉逍遥。

敬天之渝,[44]

看重天的变化示意,

无敢驰驱。[45]

怎么再敢任性桀骜。

昊天曰明,[46]

上天意志明白可鉴,

及尔出王。[47]

与你一起来往同道。

昊天曰旦,

上天惩戒无时不在,

及尔游衍。[48]

伴你一起出入游遨。

〔注〕[1]板板:反,指违背常道。[2]卒瘅(cuì dàn悴淡):劳累多病。卒通“瘁”。[3]不然:不对,不合理。[4]犹:通“猷”,谋划。[5]靡圣:不把圣贤放在眼里。管管:任意放纵。[6]亶(dǎn胆):诚信。[7]大谏:郑重劝诫。[8]无然:不要这样。宪宪:欢欣喜悦的样子。[9]蹶:动乱。[10]泄(yì异)泄:通“呭呭”,妄加议论。[11]辞:指政令。辑:调和。[12]洽:融洽,和睦。[13]怿:通“”,败坏。[14]莫:通“瘼”,疾苦。[15]及:与。同寮:同事。寮,同“僚”。[16]嚣(áo敖)嚣:同“聱聱”,不接受意见的样子。[17]维:是。服:用。[18]询:征求、请教。刍:草。荛(ráo娆):柴。此指樵夫。[19]谑谑:嬉笑的样子。[20]灌灌:款款,诚恳的样子。[21]蹻(jué决)蹻:傲慢的样子。[22]匪:非,不要。耄:八十为耄。此指昏愦。[23]将:行,做。熇(hè贺)熇:火势炽烈的样子,此指一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