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20:14:24

点击下载

作者:王波(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随波逐源

随波逐源试读:

开篇语

天地打哪来,到哪去?生命终究是神秘,还是一种神奇?你我何以存在,又该怎样存在?乍一看,这些题目不易讲清楚,似乎不是常人该考虑的事情。它们却与生活息息相关,像古往今来我们的困惑和探索,包括身边挥之不去的种种烦忧,不都可以归结到对这三个根本性问题的理解上?

红尘里的事,我一直以为能出现就是幸运,自当演绎一场风云际会的酣畅淋漓。没想到壮阔之中造化弄人,有太多情形难以成就我们眼中的圆满。但并非这个世界错了,错的只是你我的心。安分不了,容易一叶障目,而且饱受各种流言与谣言的折磨。

对它的救赎,我不想再从以心换心角度,煲出一碗心灵鸡汤,这样的努力比比皆是。人生很像宇宙演变的一个缩影,无常却有定数,聚散就难高冷。倘若我们到更大的舞台上参详,还有什么参不破?还有什么包容不了?只要心里存着迷茫,探索同样能够提高修为。

此般凝思,便纂出这本《随波逐源》。感谢朋友们的溢美之言,说书中揭示不少世间真相,开启了人生智慧;不仅开卷有益,甚至有些醍醐灌顶的感觉。我倒不曾如此奢望,没让人觉得自不量力或是荒诞不经就不错了。修炼中的体会也无法像论文一样严格推演与论证,整篇看似东拉西扯的联翩浮想,弄得自己颇为踌躇和忐忑。

惴惴之际,恁地想起罗素的一句话:“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我才释然下来。内心归处,窃以为逐源可安,始敢同飨。绪论一追求与挑战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当女主人公把定情的山茶花抛入小溪,溪水竟然倒流起来,很快将花朵带往上游,送到了远方心上人的手上。时光一去经年,它要是也能倒流,该有多好!

因为可以重来,生活再无憾事……

可惜,不光再来一次的期盼不切实际,即使是当下,只要事情还没完结,我们也很难绝对肯定下一步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更别提将来尚未发生的那些情况。对无法把握之抗争,这才有了追求。

我还常常听人讲,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话多简单,到了实际之中,这最基本的信念最具考验。在抗争中我们能够倚仗的工具看似不少,使些手段,做出预测、铺垫以及调整并不难,但追求终归是无助,让未来只有憧憬与恐惧两种情绪。它们发自内心、源于本能,不断地交集和纠结,逼得自己只好奋力打拼了。

总在摸索出路,总想过得更好,还总是心有不甘。利益乃至愉悦本来是发展带来的好处,却弄得人不知所措,陷入没完没了的苦恼与挣扎之中,就像我们创造了钱,反倒变成钱的奴隶,一辈子受其支配。用什么样的眼光看身外?这问题可不是贤者才应该考虑的,它不仅决定着你我如何理解脱离了原始本性的那些意义和价值,也很现实,关乎生活里的种种态度及表现。“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语),能崭露头角靠的并非身体素质,而是自古以来不断积累的心得体会,不过这些经验与教诲,属于力量还不够强大时的努力和自强。光阴荏苒中,我们早已不是昔日那个吴下阿蒙。如此多的光怪陆离,如此快的变化节奏,过去不曾经历,甚至也不可能想到。

仅仅坚持曾经的做法,努力和自强带来的只不过是贪婪——无休止的贪婪。欲望要是太甚,就容易听到古希腊神话里,海上女妖诱惑过往水手的种种歌声,让我们今天的康庄大道凶险起来。应对今后的追求与挑战,看来只凭借传承下来的那些知识和办法,已无法胜任了。光靠自身努力,传统上这屡试不爽的不二法门,也有些无能为力。

倘若我们随波逐流,盲目遵循旧有方式,或按部就班地延续既往生活,可能会淹没在无穷的变化中。而一味地追求,又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想尽力快跑,以跟上越来越快的节奏,恐怕适得其反。

这时,也许需要做点新的思考。绪论二熟知并非真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不单屈原发出“天问”,从开始记事的时候起,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也充满困惑。有了一些观点和想法,太执着带来的往往是神伤,不要较真反倒还清净自在些。如此折磨,让古往今来多少思者,陷入无尽的孤独与痛苦之中。《庄子·天地》里说过一句话,“识其一,不知其二”,如今常以它来批评那些一知半解、不能顺乎时势的人。用意不错,但不知一,焉知二?这才是种种疑虑的症结所在。本源要是不明,你我就像在黑暗里奔跑,感觉不会踏实,行动起来也难有把握。

哲学不过是在思想上探索答案。如果我们能深入最基础的那种存在,看看最根本的起源,把最真实的原委弄清,内心深处一次柔软触碰,很可能闪耀出最温馨的感动与领悟,使自己得以真切改变。

古代还有一条至理名言,“大道至简”。它指的是简明,主要针对繁杂来讲;世界真的简单,这么说,是相对于人为的复杂和扭曲,相对于自己主观上的想象和猜测而言。要不然很多道理,怎会在不明白的时候,像阻隔了一座山,搞清楚以后,又觉得仅有一层窗户纸,一捅即破?

世间不一定是造物主的刻意安排,也不一定依赖于某种精心设计或堆砌。我们实在没有必要把事情想得过于神秘而复杂。

可惜这种简单,很难拿实验和技术来论证。只有一种途径:依靠分析与推理,用心去触摸。没办法,凡是你我能看到、能做到,甚至能想到的,都属于这一基础上的派生之物,仅仅是由它而生的一系列扩张。知识同样如此,不论是我们对外在情形所做的了解,还是心里描绘出的各种想法,尽管内容和表述各异,有些还属于对未来的想象,实质上均是对既有事情的反映与总结。它们发源于最初的共同基础,也围绕最相似的共同秩序,遵循最可能的共同规律,那么在思想上,最终会不会归于一统?

好像有点异想天开,还有人觉得很荒诞,但……?!

想想看,不管什么样的归宿,可都是简单。传统上认为,自然科学好像没什么感情色彩,大多冰冷无情趣。人文科学又过于天马行空,很是缺乏严谨性。然而生活来源于自然,所有精神上的体验,当然脱离不了事情演化的法则。

若是用自然科学来解释人文领域中的一些现象,或许有不一样的收获;以熟悉的人文情怀来透视这个世界,难说感受更多。想到这,我萌生出一种尝试,将两方面结合起来也是本书的一个宗旨。这种结合,并非像以往很多做法那样,仅仅是方法和手段上的借鉴及融合,而是从根本上,就是说,到更深的层次上探究与认知。

茫茫大千世界,众象晃进你我眼睛里,有一种在眼前伫立着一面镜子的感觉,点点纷繁便是投射其上的一些影像。对它们的感受和体会,无论相同或有多少区别,都是一直以来坚持不懈的积淀,黑格尔却不以为然,他告诫说,“熟知并非真知”,是这样吗?我们要是换个角度,把隐藏在镜子背后各种投影的原因厘清了,也许能发掘最本质的一点生存意义。  上 道篇  天简地繁万物中

我们一直对世间实质充满了兴趣,几千年前《易经》里就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说法,以此为破解之路。四海澄明,乾坤朗朗,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这样表述,“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他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过疑惑之际又提出,“道,可道,非常道。”

它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述吗?抑或根本说不清楚?

还好今天不必再像古人那样,只能把类似的问题,归于一种笼统的概念、粗略的描绘,或是虚幻的感觉。哲学和物理学上,这方面的努力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历经神话、想象和猜测等不同阶段的背书,到了现代理论可以说已触到其脉搏,只可惜至今仍未清晰起来。

在雾里观景,朦胧的话怎能知深浅,这使得学术领域里的探讨,大多生涩而复杂,好像不那样容易显得不专业。不奇怪,古代的读书人嘴里不哼出几句“之乎者也”,也很难令人信服。但摇头晃脑只是个酸秀才,实质如果确实简单,故弄玄虚不仅迷惑了自己,甚至还是在瞎折腾。心里觉得重峦叠嶂般的深不可测,或非得绕山绕水地兜圈子,反倒说明并没有见到真面目。

总以为事情不一般,以至于我们论述和解决问题时,习惯于提倡尽量深刻。没法深刻才想深刻,说句不中听的话,某种程度上就是承认还未懂,难以领悟只好追求其他形式的共鸣与理解。诸如在语言表达上的感觉,或找一些替代之物,以期从另外一面达成效果。

抚慰内心,我可以效仿自古以来的做法,开篇便从这方面入手。先“扒”开点迷雾,回到简单。一论 “看清了,也就看轻了”

1205年一天,年轻的元好问赴并州应试。途中有捕雁人告诉他一件事,刚才猎杀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时,一只本已逃脱,但看到同伴死了之后,悲鸣着不愿离去,竟然撞向地面殉情而亡。词人听后唏嘘不已,买下它俩的尸首,在汾水边垒石安葬。动容之余,写出了那不朽的《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痴情往往陷入无奈之中,伤感至今感同身受。没办法,我们都有可能,也像大雁一样为情所困,要解脱出来并不容易。好在有这么一句话,“看清了,也就看轻了”,说得我心里柳暗花明起来,这才决定努力做些探究。

很多事即使不说豁然开朗吧,有所领会也好。只是它们的变化太快,目不暇接,总有点无从下手之感觉。面对强敌时往往要避其锋芒,既然正面过于丰富,何不绕到背后去,瞅一瞅推动事情前行的力量。这样做不仅有诸如迂回之类的好处,更重要的是,虽然推手藏于身后,但比起在前面的那些表现,了解起来可能会简单些,更加一目了然。·本性与规律性

物理学上,我们能够感觉和认识到的存在都是物质。生活中的事情,包括各种曲曲折折、是是非非,当然也不会例外。

它们一直千变万化,推手就是自身的运动,而运动又怎样进行呢?自旋。这是我的一个基础性观点,到了下篇还会从此着手,对物质进行一些探讨。暂且不表,先说回来,我们研究事物就要了解其本性和规律性,这道理很明显,只不过看着熟悉,真琢磨起来,至今都不容易从根上说清楚。

也许不太复杂,本性就是自旋形成的特殊结果。相同的自旋运动,具备同样的感应作用(感应这一概念人人皆知,却不一定看得透。这可是世间一切变化,尤其是生命活动最根本的作用形式,同样见后文所述),出现类似状态,就此有了共同性质。

规律只是我们对事物运行的一种理解。它的基础,也在于彼此间有一致的自旋运动。正是所有运动变化都来源于这种共享形式,规律性才具备普遍意义。·随机与自序性

随机这一概念容易理解,什么是自序性呢?

生活中无论何事,我们只要留意,便能发现其在演变之中,到了一定程度必定呈现某种形态,如同做了一番自我排序才变成这般模样,它就是自序性不动声色的表现。你也许曾经对此惊叹不已、漫不经心或见怪不怪,现在该是正视一下的时候了。

第一,恰好如此。

在一个场地内,人群或车辆来来往往。虽然每一个体都有各自的行为,综合起来从面上看,却似乎受到了同样的指挥和作用,形成一种特定状况。它并非注定就得这样,第二天重复,很可能出现其他类似但不完全一致的局面。

这种例子很多,比如造山运动。山脉是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结果,地热的涌动、外溢以及冒到地表后冷却,使得地壳不断变动,挤压出很多突起和皱褶、裂缝,这才出现各式各样的山。山势经过漫长地质与气候变化,加上地球自转施加的影响,方有如今外形。如果重新来一次,会隆起形成其他模样。不过这只是假设而已,回不到从前就不可能发生,要可以更改的话,也不再是目前这座山。

同样道理,你可以看看历史上那些事。它们在每一时间节点上几乎都有不同的路可走,成为历史是其按照现在知道的方式,做出了选择。虽然这不一定就是一种必需或必然,但我们再讨论其他可能性毫无意义。对历史进行假设和比较,至多让人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对已经形成的局面没有什么影响。

事情尽管存在多种可能性,自序性却只会从中选一,让它以现有的模样出现。由于变化不可逆,所造就的状态也是唯一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恰好如此。

第二,难以避免。

一场战斗打响了,士兵们跃出战壕,冲向敌阵。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总有人倒在冲锋的路上,要么是自己,要么是他人。

谁会倒下呢?冲在前面的,还是夹在中间的,或是跟在后面的?几率有所不同,没人确切知道。枪声响起来,答案也就浮出水面。自序性的力量,并非你祈祷或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便能够避免。

规律性虽贵为演变的重要推手,实际也是自序性的一种表现。由于它具有较强作用,还可以被认识和掌握,我们才单独进行考虑,甚至以为这是一切的根本。

第三,听天由命。

不管是怎样必定或偶然的缘由,自序性使得事情以当前的方式存在和变化,我们无法预知,也无法再更改。只有出现以后,才可能认识与了解。

如今的思想和知识,就是经它筛选而成的一种结果。回顾以往,几乎每个方面都出现过不同类型,有的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有的只留下某种遗迹,有的形成新的综合和变异。几经折腾与过滤,才出现今天的形式。变化和进步是必然的,究竟变成什么方式与模样却纯属偶然,由自序性做出最终的决定。

世间的力量,无论多么强大,若不是决定性的主宰力量,始终会被方方面面的影响左右。这些影响很多时候还难以穷尽,其地位就可用一个词来表达——渺小。它意味着摆脱不了“受人支配”的命运,总是被动或被迫发生变化,而且在运动中肯定会“被选择”。演变的神奇,不管是表现为宏大或久长,反过来也凸显了渺小的存在,但凡你我能接触到的一切,莫不如此。

直观的,不妨这么理解:因为只能“听天由命”,所以表现出自序性造就的面貌和结果。

第四,趋于无序。

一台机器处于有机的组合中,可以正常运转,是一种有序。要有外来的力量不断注入,它才能实现和保持这种有序。如果停下来长期闲置,也没有人维护,机器最终就沦为一堆散落。这一付凌乱的状态,不用借助其他力量。

规律之所以成为规律,是需要通过一定力量来促成的,这是各种可能状态中的最高形式。反之,意味着外在力量最小,甚至没有。发展与变化中,如果没有规律性影响,或这种效应不大的时候,自序性就表现出明显的作用。

无序便是由此反映的一种普遍现象。自序性使事物趋向于受到外来“干扰”最小的形态,这样的表现,简单、直接、稳定。物理学上有个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了熵增原理,认为在孤立的系统里无序总是增加的。你觉得它是不是根本原因?

如果缺乏外来影响,无序还会产生膨胀(我不便在此展开论述,也请见后文),形成分离。而有序的产生,要求外面的力量推动,使之足以克服自序性作用。

自序性趋于无序的成效,同样充斥着生活里每一个角落,它毫无情面可言,让我们难以心存侥幸和幻想。你看,所有的勤奋、认真和积极向上,甚至成功都是一种有序,需要付出主观上的努力,才可能实现;而导致无序的随便、懒惰、平庸以及失败,就根本无需尽力。

事情往前看的话,多表现为随机。这种对未知的反映与描述,是相对于我们在变化之前的认识来说;向后回顾就显示出自序性力量,是针对变化后的情形而言。

两者就像掷骰子。掷骰子是一种典型的随机性游戏,我们无法提前确定结果。在它掷出以后,就成了自序性的反映。掷到几点,恰好是几点。你重新掷一次,则出现其他点数,不管点数如何,都不再是先前那一掷了。二论 事后诸葛亮的秩序

早在18世纪时,亚当·斯密就在《国富论》里提出“无形之手”一词,它自发地调节市场上各种经济行为,让我们在理解秩序的时候,有了直观的理论。秩序似乎是发展和演变的内在规律,一直以来都是研究重点,希望通过它使很多问题迎刃而解。本意不错,也会有些成效,不过想彻底知之,以完胜现实,只会枉费苦心。

秩序,仅仅是我们对自序性的一个主观理解,用来反映事物演化过程中的现象。从这一角度,属于事情过后的解释,也就是说,之前只可能猜测,无法绝对预知与确定。就像由市场决定的经济走势,应该有运行秩序吧,但我们在经历以后才能看清其面目。除非自己就是操纵者,能够掌控全局,或者可以穷尽其中所有影响因素,要不然,怎能准确回答未来的状况?

当今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主张,绝大多数是用梳理过往表现的方法,找出问题或亮点,进而演绎或归纳出一些模型和理论。它们都属于我们在将来可能性上的一种“想当然”,目的是让更多人信服,并提出一点行动指南,并不等同于经济秩序的化身与反映,绝非不二的指路明灯及灵丹妙药。

在前景的看法上,各抒己见必致五花八门,这样一来,也把各种可能性都摆了出来。到底该相信谁呢?很难有确定答案。但最后,或许会落在其中之一上,神奇的预言就此灵验,提出者俨然成了大师。我不否认其心血和成效,不过巧合的成分也很大,谁敢保证未来它可以完全复制重现,成为绝对真理。充其量,如果信服者多,共同参与行为让有可能的结果,出现的几率大一些。·不知道结果,才可能去追求结果

很多人认为秩序就是规律和有序,其最终的形式,应该是无序。别担心,无序并不意味着混乱,没有秩序才是混沌。它说明只有在变化的结果出现以后,我们方能得出结论,事前无法准确知晓。

所有事情都是如此,我们也就不可能毫无疑义地把握还未发生的情况。我在绪言里,首先提到了这一看法,不知道结果,才可能去追求结果。

自序性能够成为所有事物变化的根本,源于它是对无序的最佳描述与反映。只有规律出现和起作用的时候,自序性的影响才会退居幕后,让秩序看上去呈现有序的特征。

过去总有一个误区,认为无序与有序是对立的,非此即彼。有序其实是无序的一种表现,无序状态在可以被明显认知之时,我们就觉得成了有序。它是各种规律作用下的秩序,如此一来,反而容易淡化或掩盖作为无序的本来面目,但两者并非截然不同。

性格与习惯是一个人行为特点的总结,认识了它们,并不表明自身还未发生的行为,必然照之而行,只能说有较大的机会可能如此。没有对性格与习惯进行分析,我们难以了解一个人,可是仅仅凭对此的把握,自以为能够准确掌握其下一步行为,也是一种武断而已。《左传》里说,“不以一眚掩大德”。每个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因为一个人自制力很强,便认为他不可能出现任何冲动和差错。只是多数情况下,都表现出自律罢了。

推而广之,你我所做任何事,都是无序的反映,充满了不确定性。但通过自身努力和总结,可以划定某些范围,形成理论与经验,指导自己行动,反映出预期存在较高实现的可能性,这不就是所谓的规律吗?因为有比较大的把握,故而成了自古以来认识事物的基础和出发点,从根本上来说,属于人们对变化条件概率上的总结。

各种知识,都是在可能性上很高的一种经验罢了。它们并非客观过程本身,不能绝对,也不是必然。

也许有人质疑,“难道你想否定千百年来的真理?”当然不是,我希望通过不厌其烦的解释来明了实质。每件事情都会受到各种“干扰”,其中绝大多数因素,要么细微到无法把握,要么影响相对较小,因而知识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忽略它们。或假定在某种情形之下,关注主要条件,争取最有可能的结果。

既然如此,这不是废话吗?啰啰唆唆地说一大堆有什么用?诚然,我们只需专注于更重要的可能性即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考虑过多没有意义,只能让自己无所适从,迈不开腿。可是明白了道理,就不会太盲目。掌握一些规律,并非达到预期目标的保证,不能认为有了它们,必定出现当然的结果。

概率学通过计算几率的大小来指导行动,看似不错,但也仅仅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本质上同掷骰子并没有多大区别。何况,那些小概率的事情一旦出现,就变成了必然,这便是自序性的魅力。

坐在会议室开会,正常情况下有会议议程,我们大体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怎样结束。然而其间会不会有地震?楼里有火灾发生吗?假如参会人员中有人突发重病又怎么办?有没有其他人闯进来搅局?这些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好像微乎其微,问题是不到会开完,谁敢确定?生活中类似情形也不是没出现过,只不过大多作为偶发性因素,被我们省略或忽略了而已。称之为“意外”,就不再多想了。

人生过程也一样。在未实现以前,无序使各种可能性都会存在,我们的生活因而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哪个人敢确认,下一步在自己身上将要出现的事情。只是内心在意或不在意、强化与忽视的心理,让其中好像显现一定规律性,似乎天意已注定。对此,人们多以命、运,以及缘分等词语来描述和表达,互相安慰以及自我说服。可惜这些想法都是针对已有结果而得出的,由于自序性作用,只会是事后诸葛亮。不可能重新发生,我们没法取舍与比较,只好接受现实。

所谓命运,仅仅是对过去和现在已经发生情况的说明,怎可能是对未来的把握?将来只能预测,最多讲趋势。话说回来,从古至今沉淀下来的经验总结与精神寄托,对人生历程的确意义非凡,于是又有人据此而怀疑前面的看法。是我说错了吗?如果你笃信而实践它们,我没有异议。不过,既然是深层次的探究,我还得说,信条不是生活本身。它发挥的作用,在于推动自身主动性与积极性,乃至维持一定能动性,从而增大希望的几率。这样一来,通过思想上的过滤和筛选,弱化其他可能,使得出现的结果愈发明显、更加深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无序在我们看来,往往表现为一种偶然,有序似乎形成了某种“必然”,秩序就更像在规律支配下的有序。归结起来,它们都是物质运动的一些体现,最终通过碰撞,才发展为演化结果。

碰撞作为最激烈的运动和变化形式,本质上便是随机的无序。这可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变化之所以有自序性,碰撞可谓基石,我到后面再加以说明。

物质柔肠百转的演化,就呈现运动、碰撞,再运动、再碰撞之重复。于是我们看到,无论什么事情,都从无序中产生,逐渐进入有序,再到新一轮的无序、有序,最后消失于无序。这一过程之下,世间有了循环往复、交替演变的状态和规律。

生命开始,正是大量精子在争先恐后的混乱中奔跑,不知哪一个脱颖而出,与静静等候的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运气要差点,叫自己名字的就是另外一个人了。还好,靠着自序性眷顾,能生下来,谁都是从太多太多可能性中,挑选出来的幸运儿。只是没人对此太过领情,都已经出生了何必多言,我们更关心接下来看似必然或偶然的成长过程。结局呢,也在无法预知和避免的情形里死亡。

事情只要是人为,就意味着其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出现。目的是生命为克服无序,冲破自序性藩篱的有意识作为,达到我们就说取得了成功。实现成功的秩序,总会在事情的运转中透出活力。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活力,只是这样一种表现,可以不断调整,以契合发展的秩序。

目的的实现虽属偶然,我们对此的努力却是必然。努力什么呢?不外乎保有指向目标向前、向上的活力。创业成功,是达成能够实现目标的活力;续创出辉煌,说明拥有适合新要求的行动活力;“创业难,守业更难”,在于比创业时间长得多的时期里,我们都要推出应对各种变化的活力,保持前行趋势。

我用这样的眼光审视生活。像存储一直是许多人热衷的做法,似乎只要不停积攒,无论钱还是物,把它们存下足够,便能够保证自己乃至后代无虞了。有时还心存希望,只要奋斗一阵子,可以管一辈子。好处确实显而易见,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为什么?

我们积攒得了现在,积攒不了未来。一厢情愿的想法,老是把未来的活力给忽略了。好的秩序被破坏或建立不起来,再多积累、再厚实的基础,都无济于事。顶多,暂时增加点底气和踏实感而已。

林则徐有一句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种谆谆教诲谁都以为然,可我仔细思来,颇有点自鸣得意的味道。不是说道理不对,而是骨子里便想把自己立为后代的一个标杆和楷模,瞎操心还是太自我了?

成长都为了自主,自主就要有属于自己的活力。“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不一定只是推脱与逃避责任的借口。从生命角度来看,上一辈应尽的只有抚养义务,其他考虑至多是一种善良愿望。过分的好心或担忧,可能还伤害了他们的活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倒可以理解。“渔”,更像是尽量产生活力,使秩序持续更长时间的技艺。三论 透析表象

朝阳初出,把辉煌尽显,洒出了铺满全天的霸气;夕阳旖旎,总有不舍,是放不下这一整天眷顾。刺破天际的光线寄托着我们多少情思,可是作为太阳内部剧烈反应的结果,就算到了今天,又有多少人关心过它究竟怎样产生?每当讲起来,我们都是抒发与拥抱其所带来的温暖和光明。这也正常,内在虽然重要,外在的表现更直观,更容易打动人。

很多事情难以直接把握,可以通过它们透出的各种现象来研究。现象,我在这里所讲的与胡塞尔的现象学还有所不同,并非“面向事物本身”。这本书的目的是内心还原,只不过从逐本溯源的考虑入手,因此我还是愿意把现象看成事情自身的表露。·眼花缭乱有真情

有的人感觉极其敏锐,完全超出了常人;有的人又非常迟钝和木讷。在极端时,容易让人产生他们究竟是不是同类的错觉。同种事情所形成的差距,看上去,有时候比不同事物更大,这恐怕是我们许多困难与疑惑的原因所在。

生活中有第三者,生命却不可能存在“第三者插足”的情形,只会有雌雄两类。无论啥事都有高潮和结尾,总是螺旋式上升,假如不是这样,而能像一根直线般永远向前。换言之,数学上只用欧几里得几何就够了,不必再有黎曼几何,尽管变得平淡起来,不也方便多了?

没能如此,是世间已经被挑选成这样了,没法再给其他形式提供机会。种种情形虽身不由己,不过在眼花缭乱之后,都是些我们极为熟悉的道理。

其一,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统一,是因为拥有共同来源,遵循相同规律;对立,是在聚合与分解中形成的一些极端状态;相辅相成,源自彼此间作用与影响的结果。性质相反(仿),属性相同,生命于是存雌雄,万物有阴阳。

其二,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演变能产生秩序,在对立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统一,就依靠这种作用。

其三,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不可逆的演化,常由一些小的周期和阶段组成,在循环中变化,在重复中发展。

世界本没有错,它就是这样,而我们所见现象在自序性影响下,有时呈现某些与认知不一样的特征,往往迷惑和欺骗了自己。复杂的情况想简单了,简单的道理又总是想得复杂了。·现象背后的现象

原想透过现象来窥视一番,但没想到它们如此丰富,如果被晃花了眼更难看清。好在无论怎样,我们都能将其归结到维持和破坏力量的冲突与较量上,这就容易多了。1.评判冲突

人们往往从自身角度,来衡量维持和破坏两种力量,觉得有利于己的事情,那就是好的。它们本身并不存在好与坏的标准,判断只是主观所为,有些时候还会发生转化。

安全是生存的首要考虑,一切生命活动,以安全以及对安全的保护为出发点和归宿。这就会把已有的稳定状况保持住,它经过了时间检验,最有可能说明安全。因而对于维持力量,我们大都持肯定态度,有一种本能的亲近及支持。谁也不会去自找麻烦,除非不舒服的感觉逼着自己调整与改变。

生活主要从惯性与求稳角度出发,这些符合经验,也是最自然的反应。而对破坏力量,内心深处就是不放心和警惕的。总是认同和追寻已有习惯与稳定,创新方显得如此可贵。演变和发展靠的是破坏能力,维持力量只不过是补充及制衡。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自己都感觉较为淡定,不是太焦虑。2.理解联系

为叙述更有头绪,我在书中使用了一些前因后果的关系。只是世间种种变化,由各种周期循环构成,很多无法分出主次或前后。

有了其中之一,就会有其他存在;没有其他影响,也不会出现其中之一。而我们呢,经常截取出一段,孤立地看,自鸣得意地分析。到头来,陷入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一些误区之中,纠缠不清。

事物彼此间的联系,其形式就是冲突与维持力量相较量的反映。即便对立,同样是联系的一种表现,像吸引和排斥作用,看着性质相反,本质上是同一类型。

这本书里许多概念,也可通过相互之间的联系来理解。例如在下篇宇宙论述中能量的定义,主要是相对于物质而言,不妨就从这一角度,通过物质的各种表现来对照体会。要不然,来来去去地说再多,可能还是难以了解它。3.善待未知

战胜不了敌人,可以与他做朋友;事情无法回避的话,那就拥抱它。无序带来太多不可知,弄得人心存恐惧,不过对待未知的态度,更能折射出你我拥有多大的心胸。

一直以来,我们都重视对事物变化规律的认识,我想还要认清自序性在运行上的意义。世间虽然始终存在着未知,但绝不会有神秘的事情,只有被我们神秘的事情。

偏偏面对不了解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先入为主,主观上先赋予其种种色彩。这些有目的或无意识的人为因素,经常造成认知上的复杂及扭曲。释然一点,才不会过分地渲染和解读。四论 演化三只手

我们都认为,触及了基础,很大程度上就能够找到事情的本质。总想一头扎下去,尽量深入地刨根问底。这也是本书的基本思路,愿望虽好,实践起来却有些难度。如果还缺乏对事情的了解,又如何看得到它的根基?故而撰写书稿时,我思量了许久,觉得先把探究的顺序倒过来,可能要好一点。前面谈到推手的作用,可以用其把现有表现梳理一番,难说这样更容易识得最初情形,于是就有了本论的内容。“事已至此”,人们常用这句话表达对当前所见的认可,但看着流露出的那些现象,往往想当然地由此上溯,以为当初和现在一个样;要么到了眼前反而忽视,“灯下黑”就是一种恰当的形容。像一些朋友觉得,它们已经这样了,就没什么好说的,老是以为在看不到的地方,才能觅到神秘。不见得啊!·不可思议的累积作用

物质均是聚合之物,构成它的那些更低层次之物,不会只有一种,否则哪还有不同?低层级上的自旋形式,自然也不尽相同,聚合时新出现的方式,往往就脱胎于原有。不过,这些形式既可能与先前的自旋类似,也可能有所区别,甚至是全新的模式。

最终,有了一整套自旋方式的排列组合,把各种可能性都包含进去。像自然界里,同样由碳元素构成的物质,由于结构形式各异,便有了钻石、木炭乃至人体的分别。

只孕育一胎的时候,在出生之前无法确定是男是女;如果生出很多个,不用想,男女应该都会有。尽管每一次聚合,只能是某一特定的类型,但随着聚合不断进行,在自序性驱使下,组合中所有可能性均有机会实现。累积让变化不再单一或逐一有效,而更加丰富多彩,呈现更低层次构成,无法拥有的性质和状态。

时间与空间足够的话,只要演化进程没有被打破,这种创新就会持续跟进与突破。最初可能只是些不经意、不起眼的情形,到头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而且会引发周围的改变,反过来又促使它们加速调整,形成添油加醋式的循环。你追我赶,导致越来越多的是是非非,“身不由己”地卷入其中。规模越来越大,还面目全非,甚至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

就这样,事情如同经过了一连串的放大器。每一次都有所放大,最后在蝴蝶效应的作用下,变得难以想象。·充满魅力的渐变与突变

人们把千变万化的形式和表现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渐变与突变。

循序的渐进脱胎于先前,而有了不一致。以线性或非线性方式,形成连续性变化,其中也可能产生飞跃,相比原来状态已完全不同。我们只从以往轨迹中,很难想象到这种局面。

变化不会总是有规律地进行,突变使物质之间新的种类和层级得以出现,最终脱胎换骨。渐变或许能让我们看到发展的趋势,它却让一切充满了不确定性。

像生命发展,就不会只是一种渐进的单向演变。凭借突变作用,它才可能从普通物质中产生,并出现了变异和物种爆发。据考证,地球年龄有几十亿年,可以肯定这期间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发展历史如此短暂,谁敢说生命在其中没有经历过反反复复?谁又能保证把当前的生机前溯,便是最初生命的起源?

别太迷信考古的作用,它是发现和分析既往历史的重要方法,不过存在着很大偶然性。原因不复杂,并非所有的经历,都会形成化石和证据。即使生成了,也不大可能完全、完整地保留下来。就算有幸存的,我们还难以全部找到。仅仅凭借手头那些片段,并不容易全面与准确地反映过往。

物种起源的进化论,到了今天还受到一些质疑。也许不用过多怀疑进化论本身,进化是生命发展之必然。这样一种从出现到消亡的演变,与物质演化规律很是契合。具体表现和形式就不然了,达尔文的模式可能只是其中一个看法而已。但不管怎样,最终也脱离不了演化的要求和趋势,只要没有中断,一定是渐变与突变相结合。·神奇的数量效应

有了累积功能,再加上突变作用,最初一种或几种情况,通过不断聚合,将产生比原来多得多的形态。这可不仅仅是数量上相差几倍,最终结果也增加几倍那样简单。

累积作用是针对自身变化而言的,而数量效应则体现出群体力量。我们往往对数量上的作用考虑不够,估计不足,经常以只适用于微小事物的经验,去衡量发生巨大变化后的那些效应。1和1亿之间,即使有同样性质,遵循相同规律,表现很可能冰火两重天。

1+1>2,发展到一定规模,事情都会与最初完全不同,使得变化如此丰富多彩,似乎太不可思议。尽管来源于初始,但仅仅研究当初形式,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及估量后来的巨大效应。

单纯通过线性推理和计算,试图从已知的存在,推演过去或推测将来,由于“脱胎”的缘故,在特定范围里可能起点作用。不过,如果一味推而广之,只是错误的一厢情愿。

演变中诸多的精彩,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学术上对此的论著颇丰,我仅提到以上三点,并不是说这些最重要,而是主要在本书讨论里均有所涉及。它们造就出这样一个宏大而奇妙的世界,也奠定了全书思想的基石。五论 平衡:解开奥妙的万能钥匙

每当谈论起实实在在的事物,或是解决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问题,我们喜欢讲到一个词——平衡。把它当作一个万花筒,用来配合着对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做点说明和解释,很是合适。这一概念直观生动,容易有效果,但许多时候往往是就事论事。既然达到目的也就行了,反而不多想、不细想。

从平衡入手,其实能解开许多奥妙。世上虽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可以以之为一把“万能钥匙”,打开更多的心结。·纠偏和稳定

最初的太阳系,很像一盘散沙。充斥着混沌,温度极高,各种运动和碰撞非常激烈。渐渐的,密度较大的部分通过聚合反应,诞生出太阳,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四周物质,则在围绕其旋转的过程中不断聚集。距离近的,有些干脆就直接融入其内,使太阳规模不断扩大;遗留下来的以及那些距离远的,形成了不同星体。

星体出现以后,也延续着类似作用。从我们的角度,多数可见物质就这么聚拢,让运动逐渐趋于平稳,不再像先前分散的时候那么剧烈。温度随之降低下来,开始出现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日积月累,才有了如今的面貌。就此构成一个平衡体系,让我们看到这周而复始的变化。

有谁会幻想太阳系永远如初,一直能这么延续下去?平衡建立以后,终将被由冲突组成的进程打破,经历一定的破坏和失衡,又重新构成新的形态。所谓演变,就是从一种平衡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平衡形式。这样的情形,就好似一锅水煮开了,始终有大量水泡不断汩汩地溢出。

一旦生成某种平衡架构,稳定下来之后消耗大幅减少,要想打破平衡,必须施加更大的作用。两种力量不对称,使保持既有局面从而维护原来属性变得较为容易。冲突与较量的结果,是形成维持当前平衡的动力,产生一种趋向性。

任何平衡若发生了动摇,都将触发自身一系列反应,力图重新回到相应范围之内,生活中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纠偏。深入一点,它就是事情在不断变化中,能尽力维持一段时期的原因。尽管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但我们眼前一切所见以及所谓的稳定,不也是在暂时之中呈现的一种景象吗?·度=恰当

度,这一概念代表着力量的范围与大小,多指能保持事物性质的状况。它也是我们衡量均衡点以后变化情况的一个指标,对目前状态与均衡点进行相应比较,从而体现出指向均衡点的目的性。

生活的成效,在于恰当的时机做恰当的事。怎样才能把握“恰当”呢?多少年来,类似的问题好像都困扰着人们。要是用平衡的眼光来看,也许不算难——如果处于原有范围之内,看事物相距均衡点的远近,取长补短使其尽量靠拢,保持或恢复原有平衡;要是必须打破现有情形,就要考虑怎样顺利过渡到下一平衡,达到新的最佳效果。

折射到做人做事之上,既然自序性使得各种可能性均存在,令人期望的做法,是善于追求可能中的圆满,也能理智地退而求其次,还可以坦然接受无法实现的结果。

变革和更替是世间常态,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仅仅靠否定乃至抹黑对手而上位,还算不上真本事。甚至这种做法,不过是为自己无法作为而找出的借口。开创了新的局面并激发出活力,方可名正言顺。所以历史上,推翻了旧的腐朽,也只可说机缘较好,还不能称为英明;有了欣欣向荣,焕发出生机,才是真的伟大。

平时我喜欢与朋友交流和沟通,帮助别人也丰富自己。心里一直有种感觉,无论纯粹思想上探讨还是具体事情的解决,如果话语不能直达心灵深处,难以击中要害的话,即便引起一点赞同、触动乃至共鸣,也绝不会有所成效。如果发自听者肺腑,变化一定能在随后表现出来,像有些人虽然也说“是啊,很对”,但仅是嘴上附和而已,其心里并没有太在意。没有改变,是因为尚未真正被打动。达不到应有的“度”,怎可能被说服或领悟。

团结协作,就是在彼此间达成平衡,当然离不开谈判。我们不断谱写一个又一个精彩故事,不断总结与归纳,试图把自己打造为谈判达人。中国古代思想有道器形之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沟通和商谈技巧还只算“器”而已,得看运用于什么样的情形之下。

进入“道”的层面,在谈判问题上,是我们怎样妥协,它决定了最终效果。人人都在进取,希望在对阵中取得优势。若想实现平衡目标,彼此都需要控制一下锋芒。其间,总在绞尽脑汁地试图掌握对方底牌,好像唯有如此才能击碎他的挣扎,赢得主动。

这也没错,如果没触及底线这一“度”,只要存在回旋余地,恐怕还难以达成最后的让步。·“生”的肃敬

把一堆零配件、一桶汽油和机油放在地上,它们只是一些单一的物件。组合起来,成为一台机器,就实现了功能与动力不可思议的转化。内部构成达到平衡之后,发挥全新的作用和功能,这是任何组成成分都无法单独企及的。

我们用“孕育”一词描述如此情形,对它充满了感激之情。敬重母亲生养,就是对孕育的膜拜。认识世间方法有千万种,对“生”的肃敬是根本,以此而立,才是真正的素养吧。·对错无绝对

尽管现在还处于开头部分,但如果要我为全书做个概括,就是一句话:讲述对平衡的理解和认识,以及走向平衡的想法与体会。

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均可归结到对特定平衡的了解之上。没有什么一定正确,也没有什么完全错误;没有什么肯定可行,也没有什么根本不可行。

是非对错,都是针对或适合什么样的范围而言。我们经常讲一切皆有可能,如此的话,所有方法就取决于一点:能否实现可达到的最大平衡。什么是做事的关键?说起来很简单,找到平衡点,不足的时候添把火,过热以后又降点温。

话好说,做起来难了。没办法,个中技巧以及成效如何,得靠各自的经验与揣摩了。

要是局面较弱,一味示弱只是懦弱的表现,妥协与退让很可能加剧了当前不良后果。而在较强的情形之下能够示弱,那是一种勇气和智慧,它变成刚柔并济的有效手段。我们的踌躇,就在于如何来逞强,又怎样去示弱。

也许不算难,要弄清当下处于怎样的过程,这个阶段里最重要的权衡是什么。在过去,我们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抗争就成了主要出发点,以此来谋生存、求发展。今天已完全不一样,人类拥有举足轻重的力量,如果不以追求平衡为目的,抗争肯定造成破坏和混乱。六论 美:把握平衡的感受

在这本书里,我关注一些我们非常熟悉的现象和感受。至少目前它们还没有盖棺定论,否则也没什么好讲的,我想通过对其进一步证悟,串起探究本原时的思考。

这一论谈谈美。或许你感觉奇怪,跳跃太大了吧,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一点不离题,这也不是什么牵强附会之举,对于承接平衡话题,它可是必然的结果。·对称与和谐

摆脱无序的混沌状态以后,运动一旦减缓,就有意义了。平衡只是有序的一种表现和反映,基本上都诞生在变化的中间阶段。情势渐渐平复,才可能有相对稳定的局面出现,而首尾时期则过于剧烈了。

盘古开天地,我们常常只看成太古时期的一个神话,它更是最初演变情形的极好写照。“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日九变”,他困于无形,憋得难受,便抓起斧头,一斧劈出了这有形的世界。各种平衡得以用“人造”的形式,形象、直观地浮现出来,随之有了秩序,必将带来新的局面。

祖先们朴素的智慧,不一定对世间领悟得深透,却是观察生活得出的总结。很多都契合或顺应了演变规律,让我们可以幸运地“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而平衡常常表现出对称特点。稳定下来后平衡的最佳表现,就是对称。物理学上不少定律和理论有效与否,我们通过对称性来进行检验与鉴定。生活里,要是找出事情的对称性,也可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的故乡大理有“三宝”,其一是“石头砌墙不会倒”。古巷院子里四周的墙壁,都是由层层石块垒出来,俨然成了一道风景。就地取材,用苍山溪水冲刷过的石子。石头太锋利,只会割破自己割伤别人,水把它们的棱角磨圆了,彼此和谐,才可以砌为墙。“和谐”这个词,抛开如今所赋予的种种意义不谈,实属平衡达到的最好效果,对称就是一种和谐。

这本书中不管是看法还是体会,在随后的文字里我始终愿意强调“感觉”两字。它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凭感觉办事,想怎样就怎样,而是心里的把握之感。对事情本身有了感觉,小一点像手感、球感、水感之类,大一点如某种感受、领悟,仿佛突然得到神来之笔,不用说教就找到了窍门,能“hold”住。

一种游刃有余的轻松,要是没有这样的灵性,散发出来可能只有死板、木讷之类的感觉。这就像在更高层级上的俯视,不一定非得熟能生巧或经验老到。似乎有点虚无缥缈,难以言说,其实就是思想上对是否有和谐成效的拿捏。·有韵味为美

完满的对称很美。

美,究竟是客观现象还是一种主观上的认识?它是理性还是感性?我并非想在这里讨论美学上的观点和看法。与谈及其他话题一样,本书更关心从根本上探究。

尽管理解上各不相同,但无论什么人,心里对自己觉得很美的事情,都有着无法抑制的痴迷。在它们面前,谁还能保持无动于衷,或漠然置之?因为这种感觉实在太好了,很舒服!

仅从这一点来看,就不用弄得太玄乎。美仅仅是我们意识活动的一种表现而已,它以感受的方式,表达自身思想上出现的特定结论。更确切地讲,美是人类用情感追求平衡效果的最好反映。

一直以来人们经常把“真、善、美”联系到一块儿,似乎真和善的东西,才可能美。虽有些绝对,也有几分道理,很简单,它们让人最为舒服。也就是说,或在过程之中,或在结束之后,只要感觉上舒适、思想上协调,我们就会觉得美。当然了,我不能说所有舒适和协调都是美,这个概念更像在程度上表达,说明身心都达到平衡时一个体验。

舒适和协调透出的是一种状态,只有在最高层次上形成和谐的感受,才可以称为美。看看懒惰,好像也很舒适呀,为何不能说是美?这是程度还不够的缘故。

不过,恰到好处的慵懒,却溢出了美的感觉,在很多艺术家笔下它都是经典性的主题。在《西江月》一词中,司马光曾有两句描写,“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寥寥数语,绘声绘色,勾勒就浮于眼前,让阵阵涟漪涤荡着我们内心深处。如此一个女子,比起精明强干的所谓“女汉子”来,不知招惹出多少爱怜。

多少年来总有人皓首穷经,试图拿出一个尺度来衡量美。我很敬佩这份执着,但有这种想法,或许是没弄清它的缘故。既然美与其他意识活动类似,站在不同角度便有不一样的感受,那么怎可能完全一致。美不美,取决于实际运用,特别是最终效果与作用,能否感到舒适协调。当它们流露出来,我换种表述,就看自己觉得有没有韵味。

我们很推崇创新与求变,平时也力争稳当一些,这些是完全两样的感觉嘛,居然都认为有美的表现,恐怕就不难理解了。流行总是难以持久,而经典就可以做到,也是它俩所带来的韵味,要么很快转换,要么能够长久。

意识活动的本能,不外乎尽力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以周围实情为准绳不断调整自己。最有韵味的感受,是与外界和谐。各种休戚相关的存在形式,我们大多认为美,其与现实生存紧紧相连,形成了自身感觉上的出发点。日出日落、山川大河,以及郁郁葱葱、姹紫嫣红,都能引起舒适之感。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里说,“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身体目前的模样,我们如此适应,感觉上也最为完美。倘若多了一只手、少了一只眼睛,或耳朵伸出头顶,不是说那样就不好,因为它与日常审美观极度不协调,至多可以理解,但怎能说美?

另外,美既然是意识活动的流露,还有一种情感上的体验。以激情体现力量,充满动感,这种韵味激发了前行动力。

就实质而言,美是意识活动体现的最高境界,也是自身对平衡效果一个顶级反映。李白写过一首诗,抒发“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慨,那是看到“崔颢题诗在上头”后的无奈,而我们读来,有同样共鸣,似乎很是理解他的体会。真正的大美,韵味至浓,任何语言和词汇均是苍白的,甚至无力的。

要是你对此也赞同的话,不用顾忌太多条条框框。眼前的事情,只要自己心里喜欢、在意和认可,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美!因为这已能引起内心的舒适与协调之感,只不过对其他人而言,不一定会有同样的作用。

当然,外在接受程度越高,普适的美感就越强。知识、经验,乃至技术成果是否有用,其实也一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多少以及普及的程度。艺术家的作品与精神病人涂鸦,本身并没有多大区别,都是自己内心一种表达与反映。充其量艺术家的创作引起很多人共鸣,得到广泛认可,成了艺术。精神病人的随性释放或许只有本人了解,自身可能也意识不到,在别人看来更像是胡言乱语。

有人觉得,我这话是乱弹琴,它们能同日而语吗?表现当然不同,本质上就是如此,只不过我们自己把事情搞复杂了。一谈及艺术,似乎有很多内涵和标准,充斥着艺术学院的教科书。很多人像看待自然科学领域里的原理一样对其顶礼膜拜,好像不这样就不配讲美,说白了,这些标准只是反映能引起更多共鸣的那些条件罢了。

梵高容易激动,非常神经质,曾割断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他在精神病院里完成了很多创作,包括那幅著名的《星空》。为何过世以后,其作品才得到追捧?生前只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怪人,是人们在那个时代不懂艺术欣赏吗?

回答如果是否定的,或许说明了一点:姑且不论经济意义,梵高的悲剧,证明艺术仅是主观上一种认同。伟大的作品反映了感受上的灵性,它会跟随所处实际情形而有异,没有刻板的标准。

我们的精神世界,屡屡遭受冲击,却岿然屹立,就依靠创造力与对美的追求。除了这哥儿俩,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更有意义的特色和价值,可以使内心如此丰富而充实。如果说人因意识活动,而让其他生命简直无法比拟,自身感觉及追求上升到美的程度,就是标志。这样一种升华与提纯,让生存方式摆脱原始的本能状态,有了本质上提高。

也许不用过多谈论是非对错,多体会一下善恶美丑更有意义。我们不单拥有知识和技术,也有因美而产生的文化与艺术,让自己真正无与伦比。七论 艺术生活:唯美的追求

曾经,我们大声地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回过头却常常抱怨生活;曾经,信誓旦旦要发现自己、找回自己,到头来却依然迷失,不知所措;曾经,渴望命运的波澜荡气回肠,怀揣轰轰烈烈的梦想,却总是绊倒在现实的具体和琐碎之下。

不过“怎样过一生”好像早已不成其为问题。不用说太多道理,从小有榜样激励,长大了我们又不断进取,难道还算不上对它的回答?有朋友很是理直气壮。不一定,不从根本上想清楚,生活里就容易陷入后悔而难以自拔,还经常坠入羡慕与攀比的无底洞中。

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当然希望走的路,既符合发展需要,又不被发展搅乱。但真做起来,好像又太难了,哪里找得到这样的好事?也许还行,人生与世间的演变情形很类似,别想得太复杂,心里便容易亮堂起来。不管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如果美是对平衡效果的最好表达,那么在生活中也应该体现出一种美。

以美为目标、用美来感受,它难说就是藏在锦囊里的神秘答案,道尽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苦苦追寻的生活真谛。·和而不同

美只是意识层面的一种感受,是思想和情绪上认知的结果。细究起来,它更可能是我们在冲突与斗争中比较而来的产物。倘若只有相同和一致,也就无所谓美了。

在过去,每当吹嘘成就的时候,我们常常描绘出一幅画卷:人心齐,泰山移。似乎只要万众一心,即使乌托邦社会,那也不是空想,而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以往多希望走向大同,追求相同规范。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拥有同样的幸福感,总想生活像天堂一样,人人得以安享。古今中外每种思想理论指向的最终愿景,大抵如此。用美好书写未来,确实激励人心,但可能吗?

往深了说,就算能够实现,人生道路可以如愿以偿,“大同”说明我们每个人都变成统一的标准件,其实也是一种悲哀。

做一件事时,齐心协力的确是最大的一种力量。如果作为现实存在,它不会有长久的和谐。一些朋友责问我何出此言,整齐划一难道不好?那就得看我们对“不同”怎样来理解。

相同与一致,这些概念都是针对不同而言。根本上,有了不同,才有平衡出现;平衡的存在,也是为了体现不同。物质不同构成运动,生命不同构成和谐,个人不同构成价值,社会不同构成进步。

事情都立足于自身实际,外力也能够施加影响,可是试图强行改变之,就不应该。像国家主权、民族传统,或一个人的性格,你觉得是被外来逼迫而变好呢,还是到了时候,本身自然而然地演变好?

不情愿的变化,要是不能融合而得以协调,纵然被征服,至多也是短期效果。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依我看,己所欲,也勿施于人。我们不能再以自己的标准、理由和经验,去对待自身以外的不同;不能让自以为的对错、只从自我出发的是非,成为干涉与控制他人的借口。

偏偏一旦力量强大,总想把一切纳入自己所期望的轨道。似乎此乃强大的必然,天经地义。这些想法,同我们与自然的相处一样,都掺杂了太多的自以为是。没了差别,谁知道“一致”是怎么回事。

今天,许多人在诟病中国的教育机制。众口难调,想做得好确实有些勉为其难,症结之一或许在于我们自身。老是以为成功,好像唯有一个相同模式,多少年来灌输给下一代的,多是同样的榜样和楷模。就连自己可能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期待,脱离不了名利局限。没有针对各自实际、不能遵从心中愿望,必然扼制缤纷色彩,带来的就是冲突。家长的失败,是否过多在乎已成定势的经验与看法,而忽视了孩子具体实情和喜好?

说起东方文化,取意而务虚,讲求的是实用。伦理学问发达,着眼往往偏重取巧。如果它不以“实”为基础,很容易变成“玄”,走向神秘;西方文化表实而重理思辨,技术学说更能代表前行的努力,哲学上的探索较为精“细”,刻画深广。假若没有虚来升华,也难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