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节目改革研究(1992-2012)(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18:42:19

点击下载

作者:黄玉迎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广播电视节目改革研究(1992-2012)

中国广播电视节目改革研究(1992-2012)试读:

绪论

一、研究意义

201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建立20年。回首这20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革。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是市场经济改革的记录者,更是参与者、实践者和亲历者。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20周年的节点时刻,以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改革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理论意义

首先,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的改革创新,是新时期广播电视媒体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在致中央电视台建台50周年贺信中明确指出:“中央电视台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舆论阵地和文化阵地,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求我们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积极构建现代传播体系,进一步提高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广播电视媒体在遵循大众媒介一般传播规律的同时,更要探索自身所独有的传播规律。将广播电视媒体20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创新发展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升华出可用于指导广播电视发展实践的理论原则,将极大提升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成熟应对国际国内传媒格局的新变化。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维度下探讨和分析广播电视节目的改革创新,将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电视理论提供一些经验积累。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出版改革等方面的论著比较丰富,也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启示。不过,大多数的论述都较为宏观,且时间的截止点大多停留在迈进新世纪的5年之内。专门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改革展开研究的论著,特别是涵盖新近数年来节目改革研究的论著还很少见。而在新闻实践中,从2008年开始的广播电视节目改革实践层出不穷,不断深化,但同时期的理论研究多为小篇幅、断点式,新闻实践需要更为系统的理论梳理和研究指导。

再次,在20年来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跃升至进一步完善的较高层次。如今,受众对传播渠道的主动选择性加强,媒介融合趋势愈演愈烈,这都需要系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媒体改革创新的规律性,以保证其持续发挥主流媒体的重要作用。(二)现实意义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广播电视节目改革创新,同样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创新探索层出不穷,既有新闻改革方面的,也有经营管理改革方面的。传播学者拉斯韦尔认为,大众媒介有三个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各部分以适应环境;一代代传承社会遗产。赖特又补充了第四种功能:娱乐。监督是大众媒介的第一个功能,它向受众提供并告知新闻。联系是大众媒介的第二个功能,它是对环境信息的选择和解释。传承社会遗产是大众媒介的第三个功能,是将信息、价值观和规范代代相传或者将之告知新来者。娱乐功能旨在将人们从每天的难题中解脱出来,提供喘息的机会和轻松的时间。目前的现实是,后来居上的新媒体利用渠道优势将大众媒介的四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必须通过发掘自身优势的改革创新迎头赶上,否则恐有日渐衰落之虞。

在监督方面,微传播等公民报道兴起的当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广播电视媒体必须扭转“唯我独尊”“以我为主”的陈旧新闻观念,与新媒体拼抢第一时间播报,聚焦受众关注的热点播报。2011年7月23日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报道中,很多的一手新闻都是由微博披露出来的,人们关注微博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其他媒体,“微闻联播”甚至抢了新闻联播的风头。这值得广播电视媒体认真反思。

在联系社会方面,互联网制造热点和舆论的能力越来越强。天价烟局长周久耕事件、郭美美事件等,均由网络引爆公众大讨论,传统媒体和政府有关部门都是在网络的影响下进行跟进和处理。

在情感方面,一些心理学、情感方面的微博24小时持续滚动更新,为繁忙的都市人治疗心理上的伤痛,引发越来越多“微博控”的共鸣和喜爱,这类微博吸引的粉丝群常常数以万计甚至数百万计。

在娱乐方面,铺天盖地的网络娱乐新闻不断抢夺广播电视媒体文娱“正规军”的地盘,低俗、八卦的网络内容和图片、视频影响着人们对大众传媒应有的娱乐功能的认识和看法。袁立透视装上阵华表奖、李嘉欣生子后暴瘦走光等八卦接连不断地放在商业网站首页的焦点位置,极大地降低了受众浏览娱乐新闻放松身心的品位。而与此同时,广播电视文娱节目却无法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

广播电视媒体还肩负着争夺国际话语权,展示国家良好形象的重大任务。要让西方国家受众接受我国广播电视媒体的报道和观点,一方面,需要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在报道方式和表达方式上认真研究外国受众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更需要我们针对国内事务和西方媒体的报道及时发声,在国际舆论场获得“以我为主”的主导机会。特别是在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广播电视媒体有责任第一时间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抢占国内国际舆论先机,向国内外受众展现真实的中国形象。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广播电视媒体因其迅速、权威的同步直播优势,是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事件权威信息,扼制谣言,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形象的最有效的媒介形式。

二、研究目的

2012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20周年。1992年初,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时,针对当时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姓“资”姓“社”的争论,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基本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经济特区以十年来成功的改革实践,更是坚定了“发展是硬道理”、“只要能加快发展,姓社姓资都不要紧”的改革观念。

1992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宣告正式建立。经济学者张银杰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突破了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标准的观念束缚,彻底解决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对约定俗成的观念和范式提出了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使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式从单向、局部渐进方式转为综合配套阶段性的推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都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回首这20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和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20年间,中国的广播电视行业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深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首先,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党和国家重要的舆论宣传工具,广播电视媒体必须观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成绩和问题,积极宣传推广成功经验,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大发展起到宣传推动的积极作用,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做到下情上传,力争找到破解之道,这是广播电视媒体作为时代记录者和宣传者的责任,也是广播电视媒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赢得受众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开播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播的《新闻纵横》等,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开辟的具有一定深度的新闻评论节目,它们针对我国新旧体制交替变革过程中出现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发声,积极发挥了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赢得人民认同。

其次,广播电视行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明确了第三产业的属性,可以像众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充满创新发展活力的企业一样,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媒体做大做强的改革创新之路。中央电视台开启广告招标最大限度地获取商业利润,民营节目制作公司与电视台展开合作,微观经济类节目纷纷创办,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创新。

近年来,在全球一体化大潮下,世界各国经济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现状并未根本改变。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在上述国内国际大背景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研究,是希望通过对2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媒体改革创新历史的分析和总结,保持广播电视媒体在传媒市场竞争中的主流媒体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改革研究的选题,具有广播电视学研究的学科性质。广播电视学是由广播电视史学、广播电视理论、广播电视实务共同构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改革研究,要展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媒体20年来的改革探索历程。本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传媒经济理论等经济学理论,从广播电视节目这一微观层面入手,揭示创新,剖析问题,展现广播电视节目改革20年来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特征。

三、文献综述

由于本书展开的研究是跨学科研究,因此在文献综述中主要分为三大类进行论述:第一类是市场经济学领域,第二类是传媒经济学领域,第三类是广播电视学领域。(一)市场经济学领域的研究

有关经济学领域的文献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研究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著作《资本论》中,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对市场经济进行阐述,但是很多经济理论都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比如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竞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依靠的信用制度等。

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指出:“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实现的,是使商品的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但只有不同部门的资本的竞争,才能形成那种使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平均化的生产价格。这后一过程同前一过程相比,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更高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竞争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从低到高的发展而发展到较高程度的。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竞争对生产价格造成的影响更加巨大,商品生产者必须千方百计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创新技术等方式降低成本,才能赢得市场竞争。

关于信用制度,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谈到了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贷放(这里我们只考察真正的商业信用)是通过票据的贴现——使票据在到期以前转化成货币——来进行的,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贷款,即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直接贷款,以有息证券、国债券、各种股票作抵押的贷款,特别是以提单、栈单及其他各种证明商品所有权的凭证作抵押的贷款来进行的,是通过存款透支等等来进行的。”“银行券无非是向银行家签发的、持票人随时可以兑现的、由银行家用来代替私人汇票的一种汇票。最后这一种信用形式在外行人看来特别令人瞩目和重要,首先因为这种信用货币会由单纯的商业流通进入一般的流通,并在那里作为货币执行职能;还因为在大多数国家里,发行银行券的主要银行,作为国家银行和私人银行之间的奇特的混合物,事实上有国家的信用做后盾,它们的银行券在不同程度上是合法的支付手段;因为在这里可以明显看到的是,银行家经营的是信用本身,而银行券不过是流通的信用符号。”

更重要的是,马克思随后指出了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被投机所利用将导致的恶果:“用未售的商品做担保得到贷款越是容易,这样的贷款就越是增加,仅仅为了获得这样的贷款而制造商品或把制成的商品投到远方市场去的尝试,也就越是增加。至于一个国家的整个商业界会怎样充满这种欺诈,最后结果又会如何,1845—1847年的英国商业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显的例子。”马克思关于信用制度的论述让我们认识到,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存在的信用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会同样存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同样存在可能被投机利用的问题。

2.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研究

在市场经济理论方面,经济学者张银杰所著《市场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疑难问题探索》一书,清晰地论述了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之处。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都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市场经济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集中表现为市场对经济生活的调节,即市场调节。市场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控国民经济运行过程,配置资源和协调供求关系,是一种经济运行的调控方式和手段。

该书阐述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经济主体独立自主的分散决策;二是契约自由和消费者自主权,生产要素流动和生产规模、结构由市场需求决定;三是价格、竞争和供求机制调节经济的运行;四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和市场效率进行分配;五是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既对内开放,又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格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加上强有力的政府有效宏观调控。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说市场经济本身有社会主义的性质,而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

在分析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时,该书运用与计划经济相比较的方式,指出市场经济三方面的优越性:一是市场经济具有强大的动力功能。利益和激励是内在动力,竞争是外在动力。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竞争”二字。二是市场经济具有灵活的信息传递功能和有效的资源配置功能。市场经济依靠市场价格可以将分散在不同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中间的信息收集起来,并通过市场价格灵活地传递信息。三是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的经济,有利于资源在更广泛的范围有效配置。

该书同时指出,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一整套经济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之上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不只是要建立市场的硬件和软件那些表面的东西,而是要建立那些无形的制度和规则,即平等、自愿、公正、有序和信用等,后者才是市场经济的真正价值所在。

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方面阐述较为深入的,是王军旗、白永秀主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一书。该书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分为社会主义商品(服务)市场体系和社会主义要素市场体系。商品(服务)市场包括一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服务市场、文化市场等多种市场。这些市场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商品(服务)市场体系,它在现代市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生产要素市场的兴起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因此,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主要任务,离开它就不可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要素市场体系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

该书还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际化问题,指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五方面负面影响。一是大量外资的进入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带来金融风险。二是可能造成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的较大冲击。三是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四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五是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道路研究方面,经济学者李丰才所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书阐述较为详尽。该书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基本道路,即是走工业化之路,走科技化之路,走市场化之路。走市场化之路,就是要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加大市场信号引导的力度,减少背离市场调节的行政指令、干预,走持续发展的市场化创新之路。李丰才认为,走市场化之路与走工业化之路、走科技化之路一样,并不是三条互不重合的道路,而是殊途同归,是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最佳选择。(二)传媒经济学领域的研究

在传媒经济理论方面,周鸿铎教授所著的《广播电视经济》、《传媒经济学教程》、《创意传媒经济》、《传媒经济“三论说”》等,系统展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经济和广播电视经济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层次的演进,也展现了广播电视经济理论研究者在理论前瞻和理论创新过程中的艰辛和执着。

传媒经济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即经济学的角度和应用传播学的角度。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传媒经济是以传播媒介为中心或为主导而形成的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这种经济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从应用传播学的角度去理解,作为应用传播学一门分支学科的传媒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在传播活动中所支配的各种资料(物质资料和非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规律的科学。信息传播的投入产出是传媒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即如何运用传播学规律来实现少投入多产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广播电视经济是传媒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研究广播电视与经济学的关系入手,深入地分析了经济学思考的广播电视问题,阐述了广播电视经济概念形成的背景以及广播电视经济的核心理论,进而从信息产业的角度分析了广播电视产业的特征及其运行规律,明确了宏观广播电视经济和微观广播电视经济发展总趋势的基本理论和应采取的对策。《广播电视经济》一书阐明了发展广播电视经济并不等于新闻的“商品化”的观点。广播电视经济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广播电视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二是指广播电视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经济部门。由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那么,广播电视产品再生产过程的实现就离不开交换,因此,有些广播电视产品就必然以商品的形式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广播电视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广播电视产品都是商品。广播电视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国家所有制经济,其产品的生产过程,一部分是商品的生产过程,也有一部分是产品的生产,如新闻产品的生产就不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完全是一种“自我服务”,它不属于商品的范畴,如果人为地把它当做商品,那将是错误的,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商品理论的。

在《传媒经济学教程》和《创意传媒经济》中,周鸿铎重点论述了“广播电视也是生产力”的经济理论。1987年12月,周鸿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广播电视也是生产力”的观点。此后几经曲折,实践终于证明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周鸿铎认为,广播电视的生产职能,主要是指生产、传递、销售信息的职能,进行管理的职能,从事教育的职能,生产传递信息的物质资料和信息产品载体的职能,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职能。广播电视的生产职能与宣传职能不矛盾,生产职能是宣传职能的实现和目的,二者相辅相成、完全一致。广播电视市场是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一个分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市场理论的确立,意味着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等市场机制要素在广播电视领域发挥作用,意味着新闻宣传必须为市场经济服务。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广播电视二重性理论已经成熟,进入实施和进一步完善阶段,这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摸索开拓创新发展之路的广播电视实践者有了理论支持。《广播电视经济》一书明确指出,广播电视的二重性理论是指广播电视具有二重性质,即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同其相适应,它具有两种功能,即产业功能和喉舌功能。广播电视经济属性是政治属性的基础,政治属性是由经济属性派生出来的,是为经济属性服务的,是经济属性实现的保证和前提。同样,广播电视的产业功能是喉舌功能实现的基础,喉舌功能是产业功能实现的保证、前提或条件。广播电视二重性是广播电视实施产业化、集团化的理论基础。二重性理论的核心,是把广播电视经济活动从广播电视活动中分离出来,并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进行研究;把广播电视产业功能从广播电视功能群中分离出来,并作为一个同喉舌功能相并行的功能进行研究。这种理论上的突破,迫使人们必须转变观念,在科学地把握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广播电视经济属性与政治属性的关系,正确处理产业功能与喉舌功能关系。

与广播电视二重性理论相关联,《创意传媒经济》一书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区分为两大类,即新闻节目(非商品性节目)和非新闻节目(商品性节目)。新闻节目是为国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服务的,它不是商品,无需通过市场交换;非新闻节目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是商品,可通过市场交换而获得。

广播电视是生产力和广播电视二重性等理论的创立和成熟,为广播电视媒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证。

在西方研究传媒经济学的论著中,《传媒经济学:信息传播的12种新趋势》一书预测,21世纪第二个10年将成为数字媒体的10年,数字出版将成为主导。“我们看到,报社除了印刷出版业务外,开始涉足一点数字媒体业务,广播电视公司也开始投身于在线业务。在下一个10年中,所有这些公司将会变成数字媒体为主,而披着传统新闻媒体的外衣。是的,报纸和晚间新闻广播也许能够幸存下来,但已经不再扮演主导的角色。……混合新闻时代正在来临——大部分为数字新闻,也有一些印刷新闻产品,但我们还没有找到新闻出版业的‘普锐斯’。”该书还指出了网络的成本优势:“在网络时代,数量的增加所带来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新闻制作和传播的成本只占总成本的5%—10%。而在过去,在报社、广播电视公司,新闻制作和传播的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1/4。”此外,该书还介绍了目前西方国家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报业集团如何生存发展、西方传媒管理者如何使用新闻记者等内容。

鉴于传媒经济学所具有的应用传播学性质,文献综述将有关广播电视传播的传播学内容也放于此处研究。在传播学方面,《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传播学史》等书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介绍和展示了传播学的发展演进以及最新的传播学研究成果。《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一书介绍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运用的传播理论和研究方法,还介绍了大众传播的新动态,如对记者进行评估的新闻来源机构,已经从公关行业的惯用行为,发展到有专门的商业公司提出了公司评估记者的标准系统。怀疑者认为,持批评观点的记者会被拒绝采访,报道的内容也会变得越来越媚主。《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一书展现了传播学者对传播学发展脉络的梳理分析,加入了新近传播学研究的新发现,展示了西方传播学研究视角下的大众媒介特点,如西方媒介的商业性质特点:尽管媒介是应个人和社群文化需求的响应而生长的,但它们主要却是以商业的方式在经营。这些论述为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广播电视性质问题提供了比较研究的对象。(三)广播电视学领域的研究

在广播电视学的研究中,文献丰富而有特色。《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中国电视史》、《中央电视台发展史》等书是史料丰富的鸿篇巨制,详述了2000年以前中国广播电视发展进程。《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一书在广播电视对内对外宣传方面谈到了电视上星、广播影视集团成立、广播电视产业经营探索、广播电视科技和工业的发展等诸多改革创新,《中国电视史》一书具体论述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沿革,《中央电视台发展史》一书则记述了国家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舆论监督栏目的开办如何使电视新闻跨上新台阶、《经济信息联播》在改革开放的要求下开办、中国电视走向世界、数字电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组建经营公司和广告规模不断扩大等标志性历史事件。《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新闻纵横〉之调查》、《魏文彬和他的电视湘军:首次全面揭示湖南电视高速成长奇迹》等书翔实论述了广播电视节目改革的典型个案。《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一书详细记述了从1993年《东方时空》开播致电视改革发端,到2003年新闻频道开播标志新一轮电视改革开启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历程。这其中,作者既谈到了监督类名牌栏目《焦点访谈》、谈话类名牌栏目《实话实说》,也谈到了香港、澳门回归开启的电视新闻直播的得失,还以创办者的身份介绍了中央电视台开展的制片人制、第二用工制度等经营管理方面的改革,以业界精英的眼光客观精准地剖析了十年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该书指出电视是技术媒体:“因为任何媒体都没有像电视这样依赖于技术。技术不仅是其得以存在的前提,更影响其传播的内容质量和方式。就中央电视台而言,正是由于1996年购买了DSNG(数字卫星传输系统),才使央视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进行直播报道。”该书对舆论监督的见解也比较深刻:“因为‘舆论’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应当理解为‘舆论评价’而不是‘舆论审判’。……新闻媒体本身是不能独立完成监督的,一个社会的监督手段也不能是唯一的,除新闻的监督外,还应有行政的监督和法律的监督。‘舆论’只有与法律的力量、行政的力量接通之后,才能切实有效地作用于社会。”《〈新闻纵横〉之调查》一书介绍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名牌评论栏目《新闻纵横》的经典内容,并以评论和记者手记的方式展现了栏目制作台前幕后广播新闻工作者所不为人知的付出和思考。《魏文彬和他的电视湘军:首次全面揭示湖南电视高速成长奇迹》一书记述了在经济并不算发达的湖南省,电视是如何借助娱乐节目而红遍全国的,这其中也介绍了为改变原来电视台机构和人员浓重的国企铁饭碗观念而设立的仅9名记者的新电视台——湖南经济电视台,因其直播抢时效而受到观众瞩目的事实,证明了市场经济之于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此外,在《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和《中国广播收听年鉴》中,也有一些引人关注的史料和分析。例如《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98)》中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概况中,就谈到为了加强对西方主流社会的宣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如何努力解决短波长距离受体效果不佳这一难题的。

除上述论著外,还有《中国广播》、《电视研究》、《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等专业期刊对广播电视改革进行了专题性或单篇式论述,抓住广播电视改革的某个方面深入研究问题。

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研究,有《抢占第一落点——日本大地震报道彰显央视国际传播能力》、《尊重新闻规律,完善应急机制,牢牢把握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主动权》、《重大突发事件中移动卫星新闻直播技术》、《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创新》等文章。

对节目和品牌评估体系建设的研究,有《电视媒体全价值评估体系论纲》、《湖南卫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与思考》、《广播电视品牌评估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建构》、《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电视收视全效指标评估体系研究》、《中央电视台节目综合评价综述》、《中国电视媒体品牌建设的动机与运营——兼议湖南广电品牌价值评价与分析》等文章。

对娱乐化倾向的研究,有《电视新闻娱乐化倾向受众意见实证研究》、《“电视娱乐化批判”之批判》、《对生活情感节目的批判性思考》、《电视相亲节目低俗化现象的反思与服务化的品质追求》、《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分析》、《当前低俗化治理的困境及创新思路探析》等文章。

对新媒体的研究,有《“三网融合”中的广电生力军——中国广播电视网站发展现状解读》、《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发展战略思考——访中央电视台网络传播中心主任、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文斌》、《传统电视产业互联网之路的策略选择——以上海电视产业及互联网产业为例》、《当前中国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型战略分析》、《论三网融合下广电媒体网内整合模式创新及途径》等文章。

对制播分离的研究,有《我国制播分离体系中的多种制播模式》、《从制播分离看电视传媒的市场走向》、《新时期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现状、问题与趋向》、《电视剧产业制播分离的战略与创新》、《制播改革中的西部卫视如何彰显特色》等文章。

对产业化发展的研究,有《从市场结构看定制剧模式对电视剧产业的影响》、《电视剧版权的经营现状与对策》、《中国大陆电视剧产业的现存问题与改革思路》、《中国民营影视企业电视剧制播情况分析报告》、《电视剧的市场营销》等文章。

四、本书框架

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年来,以广播电视节目为研究对象和透视窗口,展现广播电视媒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的持之以恒的改革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广播电视媒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放开手脚从事业务和经营管理改革。本书涉及的内容包括国家级和各级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各具特色的改革创新,主要阐述业务改革和经营管理改革,其中经营管理改革主要包括节目经营、人员管理、技术创新等。本书系统梳理了广播电视媒体顺应市场经济潮流进行的理念和实践改革,分析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广播电视节目个案,以期更加细致入微地展现广播电视节目改革的创新探索和成功经验。

本书由三个部分共六章组成。

第一部分是绪论,重点阐明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框架。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广播电视节目这一微观层面入手,运用市场经济的核心理论来研究和分析我国广播电视媒体20年来的改革创新,展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媒体产生的深刻变革。

第二部分是第一至五章,重点研究广播电视节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创新。第一章是概述,第二至四章则按照不同节目类型分别展开研究和分析,第五章归纳20年来广播电视节目改革发展的特征及问题。

第一章主要论述20年来广播电视媒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创新的概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广播电视经济理论不断深化,广播电视开启产业化改革。

第二章分阶段研究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改革,1992-1999年,新闻节目的改革创新主要体现在市场观念下强化受众意识,加强经济信息传播,追求精品,推出舆论监督性质的新闻评论节目,对可预见的重大事件开启直播,实行节目制片人制。2000年至今,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针对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开启直播报道。在分阶段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个案研究,重点分析新闻评论节目特色和制片人制。

第三章分阶段研究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改革,1992-1999年,广播电视二重性理论逐渐成熟,广播电视也是生产力理论为经营管理开路,文艺节目尝试产业化,探索发展节目市场。电视综艺节目异军突起,电视娱乐节目探索大众化,民营电视剧制作公司开始出现。2000年至今,文艺节目深入开展频率专业化改革,推行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在分阶段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个案研究,重点分析文艺节目的大众娱乐意识和品牌价值。

第四章重点研究广播电视经济节目、体育节目和科教节目的改革创新。经济节目离市场最近,全媒体、全产业链转型已经开启;体育节目呈现产业化发展势头,分享体育产业链收入;科教节目注重大众化,通过频道专业化拓展发展空间。

第五章是在第一至四章的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2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改革发展特征及问题。广播电视节目改革发展呈现出五大特征:一是强化受众意识,受传关系发生根本变化;二是发挥独家优势,在公平竞争中追求精品;三是在成本意识要求下,打造中国特色的节目制片人;四是在产业化发展模式下,重视品牌经营与维护;五是扩大市场空间,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节目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三俗”和新闻娱乐化以及制播分离中的意识形态渗透等,应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对全书进行总结和思考,展望广播电视发展趋势。广播电视将打造全媒体发展格局,节目经营管理改革将整体开启,节目评估体系以及节目管理国际化接轨有望推广。

第1章 中国广播电视改革发展概述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是稳妥坚实的渐进式改革,但是它给社会主义中国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进一步明确了第三产业的属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纵深发展,广播电视自身的锐意改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变。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必然选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里程碑式创新思路。社会主义中国要发展的市场经济,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框架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在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发展创新的又一创举。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争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发生剧变。民主德国与西德统一,波兰民选总统执政,罗马尼亚共产党政权被颠覆,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国内有些人开始鼓吹苏东事件是“改革”引起的。这些人认为,改革开放必然会导致中国社会滑向资本主义,甚至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改革开放就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因此对每一项改革开放的措施都要问一问“姓社还是姓资”。一时间,经济特区被指责为和平演变的温床,股份制改革试点被指责为私有化潜行,企业承包被指责为瓦解公有制经济,引进外资被指责为甘愿做外国资产阶级的附庸。

1991年2月15日至4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重要位置连续发表了四篇署名“皇甫平”的文章,为改革开放正名。第一篇评论员文章《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提出,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交替点上,“我们要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第二篇评论员文章《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提出,90年代改革的新思路在于发展市场经济,要防止陷入某种“新的思想僵滞”,并指出这种“新的思想僵滞”表现为,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把利用外资同自力更生对立起来,把深化改革同治理整顿对立起来。第三篇评论员文章《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提出,要形成与一个先进的国际城市相称的开放型软环境,如浦东带有自由港性质的特殊政策,如果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凡事都要问一问“姓社姓资”,成了阻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一个要害问题。第四篇评论员文章《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则提出,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要破格提拔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这四篇评论员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党内外反响强烈,并引发了一场思想激辩。新华社《半月谈》杂志发表评论,公开表示支持不能对改革开放任意进行“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当时,海外媒体也迅速作出反应。与此同时,国内也有些媒体发起了责难和批判。一家刊物发表文章质问改革开放若不问姓“社”姓“资”,会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断送社会主义事业,因为在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的日子里,就曾有过一个时髦口号,叫做不问姓“社”姓“资”。还有一家杂志发表文章,把皇甫平说成是逃亡海外的政治流亡者的同路人,说改革不要问姓“社”姓“资”本来就是“精英”们为了暗度陈仓而施放的烟幕弹。这场激烈的思想交锋,在1992年春天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之时得以正本清源。

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特别针对姓“资”姓“社”问题谈到,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同时明确,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番一锤定音的讲话,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序幕。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进了新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突破了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标准的观念束缚,彻底解决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对约定俗成的观念和范式提出了挑战。经济学者张银杰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明确强调,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既具有生产力的属性,也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任何市场经济都是具体的,都是存在于各个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中的充满个性的事物。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的市场经济,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以及劳动者与资产资料结合的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历史性质和特征。有些人没有把纯粹的社会资源配置的一般形式进一步与具体而特殊的社会形式相结合,抹杀了社会资源配置借以实现的特殊社会形式,抹杀了市场经济的特殊社会历史性质,把市场经济仅仅理解为一般的、永恒的东西,结果得出了市场经济是“中性”的结论,进而把某种特定的市场经济模式,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作为一种超脱社会经济制度的东西移植到社会主义国家来。也有的人只看到了后者,没有看到前者,片面强调市场经济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质,即生产关系属性,而抹杀市场经济作为生产要素配置形式的一般性或共性,即生产力属性,认为市场经济是姓“资”,而不姓“社”,进而否定了市场经济在社会化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阶段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十分深刻,讲话明确了市场作为一种发展现代经济的有效手段,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应该发挥而且也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也不是照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是将市场这种经济手段,创造性地运用于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不会改变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而是会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大发展。(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循序渐进而成的。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198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1990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要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1992年1月,邓小平视察南方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200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机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从上述时间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渐进式前行的。张银杰认为,原本发端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实际的进程中却逐步动摇了计划经济体制本身。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则是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实践证明,对于没有经历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民族来说,市场经济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很低的国家和民族来说,只要市场经济仍然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时,它是不会消失的。我国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断完善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创新的结果。在改革开放的探索创新中,我们加深了对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调节手段的正确认识,并且将市场这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为我所用,最终将已不适应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建立。(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国情下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大创举,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进程中的一大创举。市场在我国成为一种需要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进行必要调整的经济手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服务。这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腾飞,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发展自己。因此,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于理论于实践都非凡而重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最大创新之处和主干线。这一理论有两大突破,即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而且突破了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否定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把市场和市场经济看做是私有制所特有的东西或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否定公有制或社会主义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由此可见,从对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突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不仅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理论的突破和确立,而且在经济学领域,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带来了经济学领域新的革命。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写了政治经济学。对中国来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是实事求是的产物,在意识形态领域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之后,许多过去囿于意识形态中姓“资”姓“社”问题而裹足不前的经济体制改革获得了充分发展的空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从此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都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市场经济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市场经济集中表现为市场对经济生活的调节,即市场调节。市场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控国民经济运行过程,配置资源和协调供求关系,是一种经济运行的调控方式和手段。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经济主体独立自主的分散决策;二是契约自由和消费者自主权,生产要素流动和生产规模、结构由市场需求决定;三是价格、竞争和供求机制调节经济的运行;四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和市场效率进行分配;五是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既对内开放,又对外开放。其中第二个特征明确的契约自由,表现为消费选择自由、开业自由、就业自由和交易自由;“消费者主权”是指,消费者是上帝,生产者必须投他们所好,根据他们的要求来安排生产,否则,产品就会滞销,弄不好还可能被市场所淘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格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加上强有力的政府有效宏观调控。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说市场经济本身有社会主义的性质,而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

二、社会主义中国有条件构建健康的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的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味着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中已经了解了生产力属性层面上的市场经济的巨大优势,同时也看到了它的劣势和不足。在生产关系属性层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先进、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优势,同时更有信心、勇气和能力,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市场经济的劣势和不足较好地化解,建立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市场经济的优势

从市场经济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形式和生产力属性来考察,市场经济有六大方面的共同之处:从决策的角度看,市场经济是以分散决策为特征的;从信息传播方式看,市场经济是以横向渠道传播信息为特征的;从调节方式看,市场经济是以价格信号的调节为特征的;从动力结构的特征看,市场经济是以经济利益和竞争为基础的;从运行系统的平衡方式看,市场经济是以自动的自我调节为特征的;从经济联系方式上看,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式的经济系统。相比较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具有强大的动力功能。所谓动力,是指推动决策者尽可能科学地做出决策和推动执行者尽可能及时完整地贯彻决策的刺激动因,其实质主要是物质利益同决策者和决策执行者的关联程度,只有最合理的物质利益分配制度才是最有效的动力机制。经济活动的动力,包括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个方面。利益和激励是内在动力,竞争是外在动力。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企业外部是竞争,企业内部也是竞争。市场经济可以创造最有效的竞争条件,而竞争使市场经济成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有效率的经济体制。也正是由于在生产力属性层面上市场经济较之计划经济具有促进经济高效率发展的竞争特性,市场成为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在运用的一种现代经济手段。市场经济带来的有效竞争,使得创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消耗成为每一个微观经济单位的自觉追求。(二)市场经济的劣势

像所有经济手段一样,在有着无可比拟的促进现代经济发展优势的同时,市场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足和劣势。市场经济在增加社会财富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会导致两极分化。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的财富增加始终是以分化为基础的,是在分化过程中的不断增加。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应的政府政策、法律环节相配合。市场经济主要解决的是效率和效益的问题,不会自发导致社会公平。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并不内在地必然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必然地需要政府干预,必然地讲道德、讲公平,否则市场经济中就不会出现不法行为了。市场经济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竞争的压力和资本增值的贪婪往往会使资本所有者利欲熏心,丧失良心和道德,践踏一切人间准则和法律。

目前,在我国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和健全的情况下,出现的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等事件,都是市场经济在逐利本性驱使下,超越法律和道德底线所暴露出来的劣根性。市场经济如果没有配套和健全的政府法律法规制约,劣币驱良币的现象很容易出现,侵害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甚至生命安全。对于市场经济自身固有的缺陷和不足,我们必须有充分、清晰的认识。(三)中国追求健康的市场经济

在了解和把握了市场经济在生产力层面上的优劣势之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正在力求在生产关系层面为市场经济注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大限度弥补市场经济在生产力层面固有的劣势和不足。

孙立平等学者根据众多经济学家、法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总结出“好的市场经济”应该包含的三个部分:一是从经济的角度说,市场经济的规则和体系是相对完善的。好的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市场经济中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规则和市场体系”,建立了“完善的市场经济规则和市场体系”以后,是否能够很好地得到贯彻执行。二是从法治的角度说,是法制基本健全的。“法治”,就是“经济人”和政府的行为都必须置于法治的框架之下,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在法制体系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隐患,如企业利用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不规范的空隙牟取暴利。三是从社会的角度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的建立。

比照上述“好的市场经济”的三部分构成内容,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我国的市场体系正在不断健全,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也日益完善,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批大型非公企业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跨国集团。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得到了国外学者的认可,被称为优于“华盛顿共识”的“北京共识”。美国高盛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中国已发现了自己的经济共识》文章,并将中国的发展模式称为“北京共识”。“北京共识”的核心思想是中国的发展没有照抄照搬以开放市场、财政紧缩和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即“华盛顿共识”,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极其谨慎的态度执行私有化和自由贸易等主张,形成“义无反顾地进行创新和试验(例如开办经济特区)、积极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例如台湾问题)、不断精心积累力量(例如拥有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模式,追求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许多学者认为,“北京共识”的中国模式,实质就是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主发展、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坚持把经济体制改革看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具有高效率特性的市场经济与有着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创新产物,属于“强强联合”的产物。在我国稳妥坚实的渐进式改革方式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拥有了空前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而且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试错成本过高有可能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中国有条件更有能力构建和发展健康的市场经济,为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服务。(四)广播电视改革应遵循的市场经济理论准则

将市场经济的理论应用于广播电视改革,可以得出四项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应遵循的市场经济理论准则。

一是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市场,反对恶性竞争。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公平的竞争带来生产的优质高效,带来质优价廉的产品,导致优胜劣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媒体应在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中求发展,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市场,遵守市场经济规则,维护广播电视市场正常秩序,自觉反对破坏市场健康发展的恶性竞争。

二是尊重受众需求,满足受众需要。市场经济的契约自由,决定了消费者有高度的自由选择权。消费者在市场中拥有的“消费者主权”,决定了在市场交易中消费者是上帝,生产者必须满足消费者需求,否则就可能被市场淘汰。具体到广播电视媒体,受众就是广播电视媒体的“消费者”。广播电视媒体必须通过市场调查、收视率调查等方式了解受众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节目产品,以满足受众需求,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三是重视经济效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创新求精品、树品牌。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它的优势在于由竞争引发的优质高效。为了保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得生存和发展,广播电视媒体必须重视节目的经济效益,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获取市场竞争的价格优势。更重要的是,广播电视媒体要通过创新和改革提高节目质量,打造精品、树立品牌,获得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使广播电视节目在受众中拥有强大的吸引力,从而赢得市场。

四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守新闻职业道德。市场经济并不自发地具有法制经济、信用经济的性质,但是在市场竞争中,为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长远眼光的竞争者不能无视法律和道德约束。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化发展,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同时严守新闻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健康发展的广播电视节目市场,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社会变革

截至2012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20年。回顾这2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规模效应都可圈可点。1992年党的十四大从意识形态层面对市场经济的正本清源,厘清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从而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速。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规范逐步完善和健全的进程中,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革。

一、中国经济崛起

20世纪90年代,由于东欧剧变等国际因素造成人们思想认识上的迷惑,关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人们曾经进行过激烈的辩论。真理越辩越明。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人们开始能够正确地看待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属性,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崭新的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一)中国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程度提高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东部、中西部,对外开放全面进行。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如今,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东方。

我国积极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中,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展开分工合作。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将科技研发等产业链条上的高端部分交给在中国的自营公司或合作公司,很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将亚洲总部设在中国。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中国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员。

我国的航母建造、航天科技、IT研发等行业蓬勃发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有实力。2011年7月27日,中国国防部正式对外宣布,中国目前正在利用一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实验和训练。根据我国航母平台改造工程进展情况,2011年8月10日将进行出海航行试验,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2011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2011年9月,市场研究公司IHSiSuppli公布报告称,收购IBM全球PC业务近5年的联想,由于在中国和美国市场上的销售表现强劲,已在2011年第二季度超越宏碁,跃居全球第三大PC厂商。而且,在全球五大PC厂商中,联想第二季度销售量的同比和环比百分比增长速度都是最高的。

跨越国界的经济分工与合作,使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助推我国经济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经济已经迅速发展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新高度。(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分工与合作,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国际贸易频繁,人民币开始加速国际化进程。2008年7月10日,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新设立汇率司,其职能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2009年7月,我国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2010年6月,《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范围将扩大至沿海到内地20个省区市,境外结算地扩至所有国家和地区。同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明确跨境人民币业务相关问题的通知》显示,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已进入试点阶段。此举意味着境外人民币回流内地有章可循,人民币国际化再现重大进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有序推进,将使我国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展现了我国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中举足轻重的分量。这也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无穷活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了国家在全球金融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二、国企加快改革,私营企业崛起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国企改革进行得大刀阔斧,做大做强主业成为国企追求的目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根发芽的非公有制企业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茁壮成长,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国家统计局200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企业个数上只占工业企业总数的5%,但是占工业企业主营收入的29.5%,利润占29.70%,国有企业以5%的数量占据了工业企业主营收入和利润的近30%。2009年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私营企业已占中国内资企业总数的70%以上,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末,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册登记数量达到4200万户,从业人数3亿左右,在社会就业方面每年增长高达75%左右,为国家繁荣市场、扩大内需、解决就业做出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很多中国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成为跨国集团,甚至成为全球知名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我国对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不断放宽,民航、能源等行业均已向民营资本放低门槛,实现公平竞争。

上述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同时也证明了党和政府始终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在我国持续不断地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的努力发展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伴生的经济社会问题

事物总有两面性。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市场经济自身固有的不足和劣势,但是,在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规则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样伴生着种种经济社会问题,敦促市场监督机制和道德规范的早日成熟。(一)标准缺失导致行业市场混乱

据媒体报道,2011年8月16日,浙江工商部门抽样检测了3万盏血燕,结果亚硝酸盐全部严重超标,最高超标350倍。专家介绍,亚硝酸盐是一种具有毒性的化工产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致癌物质,而且3克亚硝酸盐便可致人死亡。业内人士还爆料,被商家口口声声美化成燕子吐血而成的血燕,是采购便宜的白燕窝后,用鸟粪等熏制、发酵、染色加工而成。事件发生后,药监部门称,燕窝并不属于国家药典的药品目录,也不在卫生部公布的既是药品又是食品或保健品的物品名单中,目前国内尚无燕窝的相关标准。正是由于国家相关标准的缺失,才使一些黑心商家敢于肆无忌惮地造假。(二)法规不健全导致企业见利忘义

2011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锦湖轮胎被曝在轮胎制造过程中违规大量添加返炼胶,导致轮胎质量影响安全。随后锦湖轮胎做的仅仅是道歉和召回,企业相关责任人并未被处理。随后,又有经济学家控诉锦湖轮胎存在质量问题使其遭遇车祸。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家贾康在腾讯、新浪微博上投诉说,9月1日下午3时40分,他驾车行至京沪高速沧州德州段,左侧两轮所装锦湖轮胎突然爆胎,导致车撞向高速护栏,发生事故。经送医院检查,他多处骨折内脏挫伤,女儿等两人伤势相对较轻。贾康介绍,他的车累计行程6万公里,之前做了全面保养。保险公司现场勘查发现爆胎是2011年中央电视台曝光的锦湖轮胎。

2011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近期对瓶(桶)装饮用水质量抽查结果,其中6种饮用水被检测出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溴酸盐,哈药六厂等知名企业生产的“纯中纯”弱碱性饮用水、内蒙古“景友”沙漠优质水居然都在致癌水之列。其中,“景友”公司董事长刘冬青承认,2011年初公司取水井中间发生塌方,出现水质发红现象。当时为了生产需要,并没有及时更换水源地。致癌水事件发生后,仅仅向公众披露曝光、要求企业召回不合格产品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正是由于制裁轻、惩罚小,一些没有商业道德和良知底线的企业才敢于屡屡“犯错”。我国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严格监督、严格执法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有了明确的规范制度还不够,还要有对违反者的严厉打击,这样才能使企业在违规时有所顾忌,主动遵纪守法,认真遵守商业道德,守住良知底线。(三)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在有利于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也会造成两极分化,因此自然会拉大贫富差距。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必须注意由于贫富差距扩大而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和有可能产生的社会动荡。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从基尼系数看,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介绍,我国学界普遍认可的基尼系数是世界银行测算的0.47,我国基尼系数在10年前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介绍,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认为,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接近3700美元,经济发展转型和社会结构重塑都进入了关键阶段。拉美国家的实践证明,这一阶段尤其要防止出现经济增长停滞、贫富差距拉大以及社会动荡。

2011年9月,在海淀区西山华府小区门口,一对业主夫妻开车刚要拐入小区南门时,遭到后面一辆无照宝马和一辆牌照为晋O00888的奥迪司机殴打。夫妻头部被打流血。打人者欲逃离时被控制。目击者李先生表示,3分钟时间内,基本都是两名车主在殴打这对夫妻,打人者还大喊“谁敢打110”。经核实,宝马司机年龄15岁,无驾照,系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晋O”车牌为套牌。北京市公安局数日后公布“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由政府收容教养一年。网友评论此事时经常提及李某某为“富二代”。

李某某打人事件后,网络又爆出炫富女事件。某副县长女儿尤异希“炫富门”随着众多媒体关注和网友热议,几天时间就成为轰动全国的事件。随后黔东南州纪委证实,当地已经抽调专门人员对此事进行调查核实。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应缩小收入差距,给予低收入人群、弱势群体更多帮助,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广播电视改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和任务。一方面,广播电台、电视台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市场化倾向;另一方面,广播电台、电视台肩负起更重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任务,要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积极有效地发挥应有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启的改革新阶段,广播电视媒体展开了内外兼顾的锐意改革。

一、不断深化广播电视经济理论

广播电视市场是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一个分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市场理论的确立,意味着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等市场机制要素在广播电视领域发挥作用,意味着新闻宣传必须为市场经济服务。

1987年12月,周鸿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广播电视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周鸿铎认为,广播电视的生产职能,主要是指生产、传递、销售信息的职能,进行管理的职能,从事教育的职能,生产传递信息的物质资料和信息产品载体的职能,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职能。广播电视的生产职能与宣传职能不矛盾,生产职能是宣传职能的实现和目的,二者相辅相成、完全一致。广播电视也是生产力理论的提出,其依据有四个方面。首先,根据生产力具有动态性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生产力整体系统中将会逐渐出现或合并进来一些新的生产力要素,比如科学技术、邮电通讯、体育、广播电视等。其次,根据现代生产力诸要素相结合的特征,要实现生产力诸要素的最佳结合就需要一种能够准确地、及时地、快速地传递信息的工具,当前这种现代化的传递信息的工具主要就是邮电通讯、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再次,根据生产力要素都具有生产职能的特点,广播电视也是生产力。最后,根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凡是能按照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承认广播电视是生产力,并能按照这一新的生产要素的要求办事,就能取得较好的效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否则不仅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广播电视的作用,特别是广播电视的生产职能就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影响着许多重要信息的传递,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周鸿铎还提出了广播电视的二重性理论。广播电视的二重性理论是指,广播电视具有二重性质,即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同其相适应,它具有两种功能,即产业功能和喉舌功能。广播电视经济属性是政治属性的基础,政治属性是由经济属性派生出来的,是为经济属性服务的,是经济属性实现的保证和前提。同样,广播电视的产业功能是喉舌功能实现的基础,喉舌功能是产业功能实现的保证、前提或条件。广播电视二重性是广播电视实施产业化、集团化的理论基础。

二重性理论的核心是把广播电视经济活动从广播电视活动中分离出来,并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进行研究;把广播电视产业功能从广播电视功能群中分离出来,并作为一个同喉舌功能相并行的功能进行研究。这种理论上的突破,迫使人们必须转变观念,在科学地把握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广播电视经济属性与政治属性的关系,正确处理产业功能与喉舌功能的关系。从产业功能和喉舌功能的角度来分析,由于广播电视的功能受其性质支配和制约,在广播电视二重性质的支配下,广播电视的产业功能是基础,是其喉舌功能实现的条件,不能设想无任何经营实力的广播电视机构能完美地执行其喉舌功能;广播电视的喉舌功能是其产业功能实现的保证,特别是在现阶段,不能设想一家毫无政治地位的媒介机构能平等地或公平地实现其产业化。

广播电视市场理论、广播电视是生产力和广播电视二重性等理论的成熟,标志着广播电视业界对广播电视理论创新的新高度,为广播电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探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专业理论保证。

二、开启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具有产业属性。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广播电视业是第三产业的一部分。产业属性的明确,使广播电视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等天然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加强的广播电视广告,为广播电视媒体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受到资金不足的掣肘情况越来越少。(一)广播电视广告迅速增长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左”的思潮的影响,各地广播电台的广告相继停办,广播电视事业的经费来源,全部依靠政府拨款。这种局面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一定改观。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率先播放了广告。随后的3月5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也恢复了广告业务。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广告开始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广告收入也为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经费开辟了来源。广告与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产生了良性互动。1992年,中央电视台利用广告收入等自筹资金,开办了第四套节目。

电视广告受人青睐,刊登广告的企业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也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自身资源,中央电视台在1994年11月举行了第一次广告招标会,对1995年的广告进行公开招标。其中《新闻联播》之后、《天气预报》之前的一分钟标版广告和《天气预报》的片头、片尾共15个时段的暗标每个广告的底价为每年1200万元,结果中标总金额为3.6亿元。

1997年,广播电视广告管理更加完善,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严格播出前审核,与广告公司共同承担保证广告内容真实健康的责任。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国家今后对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大多数事业单位将逐渐减少拨款,3年后这些单位要实现自收自支。即从2001年开始,广播电视媒体完全要靠自己的经营能力生存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广播电视媒体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去。1998年6月9日,全国首家广播电视集团——无锡广电集团成立,它不仅肩负着广播电视的宣传任务,而且兼营实业,实现了自负盈亏。上海、湖南、山东等省市的电台、电视台也随后加入集团化阵营。

2010年,随着电视剧产业、广播电视广告产业、网络产业等的高速增长,广播电视创收收入增幅较2009年有较大提升,达2002.85亿元,增长26.6%。其中,电视广告经营额为679.8263亿元,广播广告经营额为77.1668亿元,分别实现同比增长26.79%和7.37%。

2012年11月举行的中央电视台2013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结果显示,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预售总额再创新高,达到158.8134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16.2377亿元,同比增长11.388%。与中央电视台1993年7.6亿元的全年广告收入相比,是1993年的近21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媒体依靠广告收入提升了硬件技术水平,提高了节目质量,丰富了节目内容,同时也改善了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员工福利。市场经济为广播电视媒体带来了大跨越大发展的春天。(二)开发相关产业经营

1991年9月30日,我国第一个交通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交通信息台正式开播。1993年12月18日,北京交通广播电台开播。到2006年,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除西藏外,全部开办了交通广播频率,其中独立的交通广播频率有23家。

交通广播电台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为特定受众(如汽车驾驶员)提供交通信息,并实行有偿服务。二是广告信息经营。三是开办娱乐性、消遣性节目。四是开办实业,主要是和交通有关的一些实业。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大中城市,汽车成了很多人的代步工具。随着私人小汽车在城市的大量增加,广播的移动收听人群呈现激增趋势,成为广播发展中的一枝新秀。据央视-索福瑞收视率调查公司(CSM)对2008年全国32个重点城市的调查,在私家车中收听广播的听众比例从2007年的11.3%迅速攀升到2008年的13.1%。

以北京交通台为例,为了提高质量,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2001年12月28日,北京交通台在全国广播电视媒体中第一个获得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质量认证为交通台打造精品节目、开展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北京交通台的《一路畅通》节目和《欢乐正前方》节目,已经成为深受驾驶员听众喜爱的精品节目。很多听众都会在行车路上习惯性地收听交通台的广播。在获得较高收听率的基础上,北京交通台开始向与交通相关的产业展开经营探索。2006年3月,北京交通台成立了1039汽车俱乐部,当年又成立了北京交广汽车俱乐部有限公司;2007年,全国交通广播创收达17.4048亿元,其中北京交通广播高居榜首;2010年10月,北京交广汽车俱乐部有限公司增资更名为北京交广传媒有限公司;2011年,北京交广传媒公司成立了1039汽车服务公司、1039广告公司、交广信息技术公司、二手车汽车咨询公司、交广科技发展公司、交广数字传媒科技公司6家企业。2012年,北京汽车保有量突破500万辆。随着移动收听人群的增加,交通台可以在移动收听方面进一步创新挖潜,发挥广播的伴随收听优势,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三)国内国际合作开辟新天地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讲求质量和多样化。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广播电视媒体面对社会总需求的猛增,在节目产品供给上缺口很大。虽然广播电视媒体可以在系统内挖掘资源,互相交换节目产品,但是距离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要求还是相差较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有了分开的可能性。只要严把播出关,部分节目的制作可以实行“拿来主义”。1995年,社会制片公司开始出现,承揽国内节目制作。据《中国电视节目市场发展报告》,2001年,在我国电视节目201.6万小时生产量中,其中社会制片公司制作的节目有43.6万小时。节目销售的主要渠道则有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两种。场内交易主要是各类电视节,如上海电视节、四川电视节等;场外交易则是通过节目代理公司的交易。与此同时,我国的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也可以向海外销售,增加经营收入;海外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也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丰富广播电视节目。“引进”成了广播电视媒体在20世纪90年代的热词,而从国外引进的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和社会制作公司制作的精良产品,也极大地丰富了精神文化产品市场,人们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三、探索广播电视频率频道专业化

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后,进入深入发展时期,而这个时期重要的举措就是我国实施市场经济。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后,摆在广播电视面前的是急需解决的发展问题。过去一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的广播电视媒体,要与我国的所有改革开放事业一同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之路。(一)开启频率频道专业化探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广播电台于1992年开启了频率专业化的探索,尝试广播内容的分众传播,从“广播”转向“窄播”。从1992年底起,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创办专业台,到1994年已先后开办了经济、新闻、音乐、交通、文艺、体育和首都生活等7个频率。2004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正式开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陆续推出的“中国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等系列“之声”频率,迈出了频率专业化的坚实步伐。

以“中国之声”为例,新闻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全球,并已形成现场同期声、电话连线等多种与新闻发生同步的成熟报道形式,注重发挥广播的优势。2006年8月19日至10月21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大型系列直播节目《万里长歌》,对主旋律主题做异地连续的直播累计20小时,在中国广播史上前所未有。《万里长歌》立足于大广播、大新闻,亲历现场搜寻大量红军长征的第一手史料,如“江西于都河长征第一渡”、“福建中复村长征第一村”、“瑞金云石山长征第一山”等史实,都是听众第一次听到的新鲜故事。同时以红军长征先后经过的地区为序,纵横赣、闽、粤、湘、黔、桂、滇、川、陕、甘10个省区,依次播出《告别》、《八闽情怀》、《突围》、《转战》、《血战湘江》、《转折》、《周旋》、《万水千山》、《延安》、《胜利》等10集,全景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历程。对重大题材报道的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广播的社会影响力。

1999年5月,内地第一个全新闻频道——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开播。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试播,7月1日正式播出。(二)增加内容,提高质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空前活跃,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与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同步转轨的广播电视媒体,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993年5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召开的电视工作座谈会上,中宣部部长丁关根重点谈到了加快广电事业发展的问题。工人、农民、妇女、中学生、小学生,各行各业都要求设专栏,这一方面说明电视深受欢迎,一方面说明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同节目不足的矛盾突出。1993年9月26日,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艾知生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谈到广播电视面临的形势时,特别提到节目制作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和提高节目质量的问题。台数和节目套数很多,但是自制节目能力不足。中央电视台每天播出40多个小时的节目,但节目制作的能力只有十多个小时,省一级的台每天播出十几个小时,节目制作能力才几个小时。节目制作能力低,重播率高。新节目少,好节目更少。电视新闻和电视文艺节目的质量有所提高,但是同党中央的期望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必须进一步下大力气提高节目质量,使广播电视有较大的改观。

为引导广播电视生产提高质量,多出精品节目,2011年10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建立科学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节目评价体系主要涉及收视率数据调查体系和播出机构内部综合评价体系两个方面。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将通过制定收视率调查服务标准、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探索建立新的调查统计体系等手段,来规范收视率调查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三不”,即“不得搞节目收视率排名,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搞末位淘汰制,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排名衡量播出机构和电视节目的优劣。”意见明确要求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

为了提升节目质量,我国广播电视媒体还争相开展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其中,2001年12月28日,北京交通广播电台第一个获得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02年8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获得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03年10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及其所属6个专业台获得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05年6月3日,辽宁电视台经济节目中心获得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09年4月9日,东方卫视获得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三)评论监督类节目大量涌现

1993年5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工作座谈会上,中宣部部长丁关根要求,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有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旗帜鲜明地表明提倡什么、限制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寻找符合电视特点的形式,如增加述评性节目,就某些社会热门话题或群众疑难疑虑的问题邀请专家、群众讨论,从而使节目生动活泼,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从当前和今后发展看,电视评论工作要大大加强。中央电视台要大力培养自己的评论员,使他们逐步在群众中树立知名度和权威性。

开办舆论监督类节目,是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不仅需要法律层面的监督,更需要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为有益的补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经济意识增强,对经济问题十分关注。

1993年12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正式成立。1994年4月1日19时38分,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开播。随后,各地方电视台也纷纷开办新闻评论性栏目,如北京电视台的《今日访谈》、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由于这些新闻评论节目紧抓社会热点,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报道评论,因而深受电视观众欢迎,真正起到了释疑解惑、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四)文艺节目探索大众性

199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深受观众好评的电视文艺栏目《东西南北中》。随后,《综艺大观》、《曲苑杂坛》、《正大综艺》等主流文艺娱乐栏目纷纷推出,并不断根据观众需求调整创新。地方电视台也不断推陈出新,为观众提供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文艺节目,例如四川电视台的《综艺大世界》、湖北电视台的《欢乐今宵》、上海电视台的《共度好时光》等。

在地方电视台的文艺节目中,最为突出的当属1997年上星的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1999年,湖南卫视开办了火遍全国的《快乐大本营》。2002年4月,同样轰动全国的选秀类电视娱乐节目《超级女声》推出。《超级女声》借鉴了国外娱乐节目《美国偶像》在赛制、参赛门槛、评委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吸引了大量观众互动参与,创造了高收视率。(五)直播成为新闻节目常态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广播的直播先声夺人,凸显了广播作为应急渠道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1月2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打破常规,及时推出特别直播节目《爱心守望风雪同行》,将国家抗灾救灾的政策措施第一时间传达到灾区,公安部、铁道部等有关部委还将《爱心守望风雪同行》直播节目作为第一信息发布平台,“中国之声”成了灾情严重地区群众及时了解中央应急措施的唯一渠道。2月1日21时40分,“中国之声”播出了滞留在京珠高速公路司机的求助短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时与公安部门联系,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立即播发抗震救灾消息。由于地震造成交通、电力、通讯中断,广播成为灾区群众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地震发生当日晚7时起,“中国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等9套节目并机播出24小时不间断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第一时间搭起了灾区与外界的信息桥梁。由于广播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和突出表现,胡锦涛总书记专门批示,为抗震救灾前线17万部队官兵每人配发一台收音机。抗震救灾报道结束后,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中首次提出“应急广播体系”,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纳入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总规划当中。这是对新时期广播的充分肯定,也充分表明了广播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传播广、易收听、与新闻发生同步的独特优势。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认为,电视直播作为一种报道手段,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1997年香港回归72小时直播报道。到了1999年澳门回归48小时直播报道时,我国电视台已经能够娴熟运用国外电视媒体直播时经常使用的多点报道手段。而标志着电视直播从最初的尝试变为报道的常态手段的,则是耗时最长、令全球瞩目的中国电视媒体抗灾全程直播——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央电视台向有关部门核实后,于地震发生后22分钟的14时50分,即以滚动字幕的方式进行了报道。在地震发生后32分钟,中央电视台在15时整点新闻中,以头条口播的方式报道了汶川地震的消息。在地震发生后52分钟,即15时20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了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及时、全面、系统地发布信息。地震发生3个多小时后,中央电视台第一批记者就已赶到地震灾区现场,开始启动现场连线报道。地震发生当天傍晚,温家宝总理到达成都仅10余分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就播出了总理在专机上作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赶赴四川灾区在专机上发表重要讲话》。为了让全国乃至全球观众亲眼目睹灾区的实时情况,中央电视台还首次采用直升机、滑翔伞等进行危险的航拍,对地面无法到达的灾区中心进行最早的直播报道。

在地震发生之后的几天内,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中文国际频道先后中断正常节目,推出持续近20天的直播特别节目,总时长近1400小时,播发的新闻超过24000条次,全程跟进直播报道抗震救灾,创下电视直播史纪录。电视直播报道“使全国观众第一次通过电视真切地看到人类与时间赛跑抢救生命,与灾害作斗争的惊心动魄过程”。也正是由于电视直播报道与事件同步,我国中央电视台的抗震救灾报道被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机构引用,这也是首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央电视台始终成为欧美等西方媒体的主要信息源。自汶川地震全程直播报道后,直播作为一种新闻节目的报道常态,时常出现在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电视台对于直播的运用也更加娴熟自然、得心应手。(六)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

在传媒市场中,新媒体越来越显示出对受众的吸引力。广播电视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主动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1996年12月,中国中央电视台网站——央视网建立并试运行,是我国最早发布中文信息的网站之一。2006年4月28日,央视网实现全新改版,建立央视网专门的博客团队,并推出视频搜索引擎。

2008年,网络电台进入全面发展期,到12月底,已经拥有近百个7×24小时播出的网络音频流,内容涵盖新闻、音乐、曲艺等,可同时在线数千人。单日最高访问量达到433万余人次,创下开播以来历史最高纪录。2008年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银河网络电台开通全球首家24小时华语《新闻广播站》。24小时网上新闻直播频道《新闻广播站》,全天跟踪网上最新资讯,发挥互联网新闻海量、即时的优势,重点突出新闻的时效性、贴近性和服务性。2008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全国第四家手机电视集成运营牌照商,7月正式在中移动网上开通手机电视业务。经过半年的运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手机电视用户在中移动WAP和客户端的用户数和收入增长都非常明显,月环比增幅达到100%。内容结构以娱乐为主,开通了影视、动漫、财经、文化等11个点播频道内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进军,将自身与新闻同步的强时效特色融入新媒体,进一步拓宽了广播的发展路径。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微博逐渐成为人们熟悉的主流分享平台。在广播电台中较早开设微博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2011年8月,“中国之声”新浪微博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增加了《记者行动》、《最新闻》、《难忘的“中国之声”》等十几个专栏,原创微博占到80%以上。在2012年“两会”期间,“中国之声”微博发布预告和问题征集,并首次在《做客中央台》直播间设立微博大屏幕,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主动与微博网友互动,使得“中国之声”微博的影响力大大提升。2012年8月29日,“中国之声”微博的粉丝突破300万,成为影响力最大的国内广播电台微博。

2011年3月1日,央视微博正式上线。截至2013年2月底,依托央视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国家级新媒体视听平台,央视微博成为新浪、腾讯、搜狐和网易四大微博之外唯一一家注册用户突破千万的微博平台。央视微博利用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记者和栏目等独家资源,以及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原创栏目和活动,快速传播国内、国际新闻热点和百姓话题,在“两会”、建党九十周年、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等重要报道和春晚、网络春晚、《我要上春晚》、《体坛风云人物》、《星光大道》等重大活动和节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2章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广播电视媒体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媒体随即开启改革的进程,力求通过不断创新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自身的大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区分为两大类,即新闻节目(非商品性节目)和非新闻节目(商品性节目)。新闻节目是为国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服务的,它不是商品,无需通过市场交换;非新闻节目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是商品,可通过市场交换而获得。按照上述分类,我们将在第二章对新闻节目改革展开论述,在第三、四章分类型对非新闻节目改革展开论述。

在各种类型的节目中,新闻节目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主体,逐渐成为广播电视节目持续创新探索的标志性高地。近20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不仅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大胆探索实践,而且在节目的经营管理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为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屹立国际传媒前列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 1992—1999年:新体制催生节目新形态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这既是市场经济对广播电视媒体提出的要求,也是作为第三产业的广播电视媒体谋求自身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也不同于传统的市场经济,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广播电视媒体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了增加新闻的容量,电视台开启了专设新闻频道的探索。1999年5月,第一个全新闻频道——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创新,赢得了受众的极大关注和喜爱。广播电视形成了发挥优势打造品牌、公平竞争、先社会效益后经济效益、尊重受众需求等创新改革的发展理念,并将其用于指导广播电视节目的实践,实现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

一、新闻评论节目的产生(一)新闻评论节目产生的背景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工作。在1994年1月24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讲话指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重视对社会舆论情况和群众思想情况的调查研究,积极地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加强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应着眼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打造开放、公平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既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也需要社会的舆论监督。首先,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主体需要法制,市场契约需要法制,市场竞争需要法制,解决经济纠纷需要法制,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需要法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需要法制。市场经济的建设需要法制的全面保障。其次,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法律法规的健全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人们的法制观念也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仅仅依靠硬性的法律规定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与维护法律法规相配套的监督体系。

在我国的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是重要的组成部分。1992年,我国电视已经拥有8.6亿观众,我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75.6%,广播电视媒体是进行舆论监督的绝佳平台和渠道,可以保证舆论监督的较高到达率。而且,广播电视工作者也意识到,开展有建设性意义的舆论监督,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也是广播电视媒体在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中胜出的保障。(二)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历程

1994年,广播电视行业诞生了家喻户晓的崭新新闻节目形式——新闻评论节目。实践也证明,新闻评论节目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最为突出和有效。1994年4月1日19点38分,中央电视台创办的全新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间推出;1994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广播新闻评论栏目《新闻纵横》。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4年开办的《新闻纵横》,是一个非常有深度的广播新闻评论节目。在开办之初,它的主要任务明确为:对重要新闻事件做深入报道和背景分析,揭示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对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详加阐述,释疑解惑;发表一事一议、短小精悍的言论;对热点问题作连续报道;播发大型、系列、专题性重要报道。对于《新闻纵横》在新闻业界的地位,《南方周末》的一句评价颇为到位:“《新闻纵横》自1994年10月1日开播以来,是中国广播类新闻评论性节目中最好的拓荒者和耕耘者,在中国听众中重建了广播新闻的声誉。其节目以对重要事件进行深入报道和背景分析为主,以批评报道、披露内幕见长,锋芒愈磨愈厉,在中国新闻界表现卓越。”虽然广播新闻评论节目无法像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那样“眼见为实”,但是大量同期声的运用同样带给人们强烈的现场感和震撼力,给予人们展开现场想象的空间。在199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听众调查显示,《新闻纵横》在全国的收听率是84.2%,名列全台第四,仅次于《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和《天气、海况预报》。调查表明,我国12至79岁的城乡居民中有69.3%曾收听过中央台的广播,根据此收听比例进行的推算表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全国范围内共拥有听众6.59亿。如果按听众调查显示的,《新闻纵横》在6.59亿听众中拥有84.2%的收听率,足以证明《新闻纵横》的监督力度。

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外,部分地方广播电台也于《新闻纵横》创办的前后,开办了一些颇具影响力的舆论监督类栏目。如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现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1993年开播的《焦点时刻》、甘肃人民广播电台都市调频广播1996年1月1日创办的《严军传呼》等。

截至2012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对于一个舆论监督类栏目来说,确实可以称得上是“长寿”了。并且,《焦点访谈》的收视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据调查,《焦点访谈》在1994年开播时收视率即高达14%—15%,而到1998年则上升到了26%—27%,2002年的收视率则一直保持在20%左右,在中央电视台所有栏目中仅次于《新闻联播》,从更深一层看,每天有三四亿人观看这一节目。由此可见,《焦点访谈》这样的舆论监督栏目很受电视观众的喜爱和重视,人们希望通过《焦点访谈》来完善和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而《焦点访谈》也使电视工作者在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创新探索中意识到,新闻舆论监督原来拥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和力量。《焦点访谈》获得成功的原因,是栏目从开办伊始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舆论监督有正确的认识,真正发挥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舆论监督效用。1994年2月初,刚刚于1993年底成立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召开了筹备《焦点访谈》的第一次正式会议。会议上,时任新闻评论部主任的孙玉胜明确指出:“《焦点访谈》要突出舆论监督的特色,不过有一点必须明确,尽管我们是做舆论监督的,但是我们的位置要摆得非常正,我们不能以在野党的位置来看待监督出来的问题,向政府发难;也不能像时下粤派比较流行的‘生猛’海鲜,搞得那么‘生猛’过把瘾就死。而是要本着一种建设者的思维,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帮助政府来工作,绝不是添乱。”正因为如此,尖锐犀利的《焦点访谈》一创办,便成为全国新闻媒体争相效仿的创新栏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电视台除西藏、青海外共开设关注热点和舆论监督栏目60个,如四川电视台1994年10月开办的《今晚十分》、江苏电视台1995年1月开办的《大写真》、北京电视台1995年10月1日开办的《今日话题》等。这些地方台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各具特色,推出后都掀起了收视高潮,如北京电视台的《今日话题》就成为北京电视台新闻类栏目中的龙头。

二、经济新闻节目的产生(一)经济新闻节目产生的背景

市场发展需要信息的自由流通,广播电视是信息产业,应提供经济信息服务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市场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学者王军旗等认为,信息市场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面对市场而获得产品供求等信息。信息市场还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及时、准确的信息以及对信息的正确处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信息市场的完善还有利于国际交流。信息市场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信息生产和信息处理部门从物质生产部门分化出来,成为专门化部门,从而大大降低信息生产费用,节约劳动时间。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属于第三产业的广播电视媒体是信息产业。周鸿铎认为,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广播电视具有信息产业的特点。其一,广播电视具有鲜明的信息产业的“软功能”特征。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过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在促进生产力系统的有序度方面发挥其生产力的功能,进而增加了生产要素和产品中的信息含量。广播电视的这种对生产要素的导向作用,也就是信息产业的“软功能”作用。其二,广播电视具有信息商品化产业和准信息产业的特征。一方面,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和对知识的传播等活动,都是通过市场交换的方式向需求者提供的,其服务活动都是有偿的,是要实现其价值的,比如广告、经济信息等都是通过市场实现的,使提供的信息成为信息商品;另一方面,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传输以及某些信息服务活动,不通过市场交换,完全是为了满足部门的内部需要或自己的需要,使信息非商品化,比如新闻性节目。其三,广播电视产品具有信息产品的基本特征。信息产品是信息产业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它是由信息及其载体构成。广播电视产品都是广播电视信息产业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从信息产业的角度分析,广播电视信息产业的功能主要有三个:生产和传递信息的功能,导向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经营信息的功能。

从上述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及时传播经济信息是作为大众传媒的广播电视媒体应承担的任务,广播电视自身的媒体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要为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供求之间的沟通提供服务。(二)经济新闻节目的发展历程

199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6个大型综合性板块栏目,其中就有经济板块栏目《经济生活》。199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节目进行调整,以经济、信息和科技为主体的第二套节目进一步强化了服务的功能。1995年,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市场信息》、《自治区名优食品展播》等栏目,传播经济信息,为市场经济服务,为听众服务。

1992年8月31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经济信息联播》,旨在形成全国电视经济信息传播网络,沟通产供销渠道,汇集国内外各类经济信息,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经济信息联播》开播后就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3个月就收到观众来信15000多封。邓小平同志称赞《经济信息联播》“专门谈经济,开办得及时。《经济信息联播》时间虽不长,仅有30分钟,但每期的内容丰富,节奏明快,信息量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经济新闻节目的影响和作用,1996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集中推出了《财经报道》、《供求热线》、《企业家》、《环球经济》等8个经济栏目,还筹办了《商务电视》栏目。其中《供求热线》是为企业界设立的有偿服务性栏目,目的是调节市场供求,发挥电视的传媒优势,促进微观经济的发展。1997年,中央电视台再次对经济新闻节目进行创新和提升,《财经报道》更名为《中国财经报道》,以全方位报道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经济新闻为主旨,突出信息的及时性、权威性、知识性和服务性。《环球经济》也更名为《世界经济报道》,重点报道世界经济热点和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分析经济事件背后的经济原因。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以经济为特色,开创了一种新的电视频道改革模式,经济节目整体呈现出深度报道、经济新闻节目、服务类节目、专业对象节目四个结构单位。可以说,中央电视台第二套的经济节目的创新探索和发展,开启了电视台频道专业化的初步尝试。

与此同时,地方电视台也开启了经济类节目的创新尝试。以上海电视台为例,既有经济类栏目《今日报道》、《财经报道》、《世界经济纵横》等,也有经济类英语栏目BusinessReport。各省、市经济电视台也纷纷成立,截止到1995年,全国省、市级经济电视台已近30个。

三、“精品战略”的提出(一)“精品战略”的提出和不断深化

在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同时,广播电视工作者也从中学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理念——竞争。市场经济是优胜劣汰的竞争,无法提供优秀的节目,必然要在竞争中失败。广播电视确定为第三产业的性质,则保证了广播电视行业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积极、公平、有序的竞争。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教育、文化和广播事业均列入第三产业。1992年6月16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根据国情,我国对国民经济按三次产业作如下划分: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除此以外的其他各业,主要包括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这样,广播电视行业就被明确地界定为第三产业。

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电视工作座谈会上正式提出“精品意识”。1995年2月,全国广播电影电视工作会议召开,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孙家正提出“强化精品意识,全面提高节目质量”。

1995年6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广播电影电视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广播电影电视工作的报告》联合发出通知,通知强调,在新形势下,广播影视工作要着重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节目质量、多出精品上下功夫。报告指出,广播电视节目和电影的质量还不太高,特别是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优秀作品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能力不足与播出量大的矛盾突出;随着科技进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广播和卫星电视的争夺日趋激烈,我国广播电影电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1996年1月26日至29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广播电视(影视)厅(局)长会议,会议提出的1996年五项主要任务中,第二项就是提高质量,多出精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由上述“精品战略”提出和逐步深化的过程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增长迅猛。而当时的广播电台、电视台也像其他转型中的企业一样,面对巨大的市场变化和市场潜力,努力调适着自己的生产产量和质量,以适应新的更高的市场需求。广播电视前沿阵地上的新闻人也深刻地意识到,如果自己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能及时地迎头赶上,那么将很难避免被受众忽视,在市场竞争中被优秀同行淘汰和替代的命运。面对当时形势,广播电视行业适时推出“精品战略”,让广播电视新闻人看到了在市场竞争中努力的方向。

周鸿铎认为,精品意识就是节目的质量意识,更确切地说,就是全方位的质量意识,它是所有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的指导思想。把精品意识落实到实处,要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质量与速度的关系;二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三是领导满意和群众满意的关系;四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关系,即提高和普及的关系;五是引进与生产的关系;六是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的关系;七是借鉴和创造的关系;八是政治性与艺术性的关系;九是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关系;十是重大题材和一般题材的关系。其中的第二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节目的社会效益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只有电视节目的社会效益提高了,才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电视节目的经济效益反过来又为社会效益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来说,实施“精品战略”、打造精品节目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社会效益,这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应追求的核心价值所在。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及时开启了新闻节目争创精品的不懈尝试,以期在媒介市场中赢得受众,在公平竞争中胜出。(二)“精品战略”的实践

事实上,在“精品战略”出炉之前,我国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已经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对“只有制作优秀节目才能生存制胜”有了深刻的认识。“精品战略”的提出,更印证和加深了广电媒体对市场优胜劣汰中靠优秀节目求生存、求发展的认识。

1.制作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精品

在“精品战略”的指引下,广播电台通过“抱团”作战,发挥系统优势。在199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起的新一轮节目改革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要有利于加强与地方台的联系和合作,发挥广播系统的整体优势”作为一条重要的指导思想,使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实行新闻信息计算机联网的地方台年内即增加到70多家。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一方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注重采用地方台稿件,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道视角更加全面而有特色;另一方面,地方人民广播电台也注重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供优秀的地方稿件,扩大地方新闻的宣传面,提升新闻影响力。

但是,无论是“抱团”作战还是单打独斗,能够在市场公平竞争中胜出的,一定是新闻产品中的精品。因此,归根结底,广播电台还是要练好内功,努力提升自身的节目质量。回顾1995年和1996年间的优秀广播新闻,广播电台的好新闻层出不穷,时效快,选题立意深,线索挖掘提炼精当,展现了我国企业和劳动者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崭新面貌,令人瞩目。这些新闻作品即使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也依然称得上是精品。如1995年2月20日在江苏经济广播电台《观察与思考》栏目播出的广播评论《增强名牌意识弘扬爱国主义》。评论从一汽集团“奥迪”退、“红旗”上说起,列举了国产品牌被挤占的种种现象,深刻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一些企业品牌意识薄弱、盲目崇拜洋货,呼唤人们的忧患意识。这种在合资大潮中清醒的认识,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即使时至今日,我国的汽车等经济领域也依然存在这种令人痛心的现象,这样的深刻认识放在今天依然为人们所需要。又如,1996年11月20日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播出的广播消息《镇原县农民举办“学术研讨会”》。消息报道的是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镇原县农民,能够在实践基础上撰写论文,开展学术研讨,交流经验。这绝对称得上是当时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件新鲜事。它一方面说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的农民已经走出了自我封闭、传统耕作的小圈子;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代农民对科学技术的渴求。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也在发生着蜕变,这种由于经济变革带来的蜕变,让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在今天,这样的农村新鲜事依然以不同的新形式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清新的春风。

在电视媒体中,“精品战略”同样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为了满足电视观众对新闻的渴求,电视台在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形成系统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对于新闻深度的开掘,在追求新闻深度的过程中打造精品。如1995年江西卫视创办的深度报道栏目《社会传真》,1996年西藏电视台汉语卫视创办的深度报道和评论栏目《新闻视点》等。其中的佼佼者,当属1996年5月17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新闻调查》。《新闻调查》时长45分钟(1999年7月改为30分钟),是国内最长的深度报道栏目,也是追求“电视新闻文体”的创新探索。它以记者调查为主要叙述形式,追求信息含量、逻辑力量和故事性,依调查样式的不同,把节目区分为主题性调查、事件性调查、舆情调查和内幕调查四类。《新闻调查》开播后,迅速形成了固定的收视人群,一些节目同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如1996年7月26日的《一言难尽择校生》,节目通过调查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升学中的“择校生”和学校高收费现象,探讨了义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性。这样的深度报道,获得了观众的好评。由于择校,许多家长费尽心思动用各种关系为孩子寻找一个好学校,头痛不已,却又欲罢不能。这个深度报道节目也同样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节目播出后的第三天,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召开教育工作会,着手解决“择校生”问题,并充分肯定了《新闻调查》反映问题的及时和深入。

2.不断创新节目形式

20世纪90年代,电视节目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除了上述提到的评论性节目和深度报道节目,杂志型节目和谈话类节目也是实践证明很成功的节目形式。新闻杂志型节目中的典型代表是在1993年5月1日推出的《东方时空》。《东方时空》时长60分钟,包括《东方之子》、《东方时空金曲榜》、《焦点时刻》和《生活空间》四个部分,改变了中国观众早晨不看电视的习惯,很多观众开始习惯早晨如约收看。

同样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收视高潮的谈话类节目,其典型代表是《实话实说》。1996年3月16日开播的《实话实说》,以主持人和嘉宾、普通百姓的平等交流,主持人诙谐又不失力度的精彩点评等特点,吸引了大量观众。

四、“受众意识”的提出(一)“受众意识”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报告同时指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力地推动着我国人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焕发出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精神,同时也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依据有关受众信息运用的方式,传播学将对受众展开研究的主要目标划分为七个方面,分别是:说明销售情况(记录);测量广告的实际和潜在到达率;操纵并引导受众的选择行为;寻找受众市场机会;进行产品测试并提高传播效率;履行对受众的责任;以若干方式来评估媒介表现(举例来说,验证外界所指称的伤害性效果)。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广播电视新闻事业来说,研究受众的目的主要是“履行对受众的责任”。

将上述理论和要求细化到广播电视新闻事业,我们可以看出,从了解供求关系变化、促进生产和需求及时协调、获得良好传播效果出发,广播电视媒体要想谋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发展,必须获得广播电视节目的终极买方——受众的支持,拥有了受众,就意味着拥有了市场。因此,广播电视媒体需要在与受众的互动中,获得受众需求的信息。在新闻节目的形式上,根据受众的需求进行调整;在新闻节目的内容上,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采制社会公众关注度高、贴近受众的新闻。(二)“受众意识”的实践

重视与受众的互动,是我国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普遍的一个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媒体更加重视这种互动,并力求通过主动的调查和对受众意见建议的分析,为做好节目特别是作为主体的新闻节目提供来自一线受众市场的信息动向。

1.开展大规模受众调查

199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部分地方人民广播电台通过对听众来信的分析,较好地了解了听众对广播节目的需求和节目效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收到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来信664528件。从这些听众来信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了解到当年新开办栏目《环球信息》(前身是《国际新闻与时事》)的播出效果。听众反映,节目内容丰富新颖,都是人们渴望了解的热点问题,既有事实,又有分析,给人以启迪教育。听众建议延长对农村广播的节目时间,目前节目时间较短,与我国有8亿农民的现状不协调。上述这些听众来信提出的建议和看法,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一步摸索新闻节目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基础。1994年,为了更好地服务听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第一、二、三套节目进行了全面改造。其中,第一套节目在调整之后播报新闻节目的次数比过去增加了近一倍,听众可以随时从新闻节目中了解最新的新闻资讯;第二套节目以经济新闻、信息为主体,进一步强化了服务功能。

1993年,广西人民广播电台通过听众调查了解到,城市听众收听广播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时事”,这个比例达到了74.4%。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听众,超过50%以上喜欢收听的是《广西新闻》、《新闻联播》和《听众点播》,而且听众建议增加新闻播出时间,《广西新闻》的播出时间应增加到半小时。通过听众调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了解了各类新闻节目的效果,为新闻节目的改进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与此同时,国外听众的需求也受到了广播电台的关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改革了报道方法,更加讲求报道技巧和播报艺术,改变了过去对外广播中“两会”报道拘泥于大会文件而导致稿件篇幅过长,政治术语、习惯用语过多,不符合境外听众收听习惯的状况。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根据外国听众的理解水平和关心的问题,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尽可能通俗易懂地表达文件的精神实质,并适当加入背景和解释性内容,报道效果比过去大有改进。

从1992年开始,新闻类节目逐渐成为各家电视台节目的主体,以新闻为主的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覆盖了全国80%以上的地区。全国上千家各级各类电视台当中有800家以上自办新闻节目。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为主干、带动各地电视台自办新闻的中国电视新闻传播总体格局业已形成。1992年,中央电视台联合全国各省市电视台进行了自1987年以来的第二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分析显示,和1987年相比,固定观众有了进一步增加。电视的固定观众大大多于报纸的固定读者和广播的固定听众。在三大传播媒介中,由于电视在传播信息上所具有的迅速、逼真、生动等特点,成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主选渠道。对观众收看电视的目的的抽样调查显示,娱乐消遣仍是观众收看电视最主要的目的,了解国内外时事排在第二位。电视主要用于娱乐消遣的状况,1992年是一个分界线。据中央电视台1997年对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表明,1992年以后电视观众的收视心理有了显著的变化。1992年以前我国电视观众看电视主要是为了“娱乐消遣”,而1992年以后“了解世界、获取信息”成为观众收看电视的首要动机,电视新闻节目成为最重要的新闻和信息来源。调查还显示,观众对电视在发挥“报道世界上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方面的满意程度由5年前的第二位上升到首位,主要原因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电视媒介能够及时适应几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各种重大变化,充分发挥电视传播迅速、逼真、生动的特长,不断深化新闻改革,在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全面性、真实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而得到了广大观众的首肯。

从上述观众调查分析可见,中央电视台肩负的宣传报道责任十分重大,而全国电视观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也是很高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观众对于电视新闻节目还会有更多的期待。如通过电视新闻节目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了解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又该如何克服;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如何看待一些社会现象,等等。电视台的任务不仅是将国内外新闻及时准确地播报给观众,更重要的是,电视台要通过自己的新闻节目让观众知道正确的观点、做法是什么,哪些思想、行为是错误的,给予人们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通过细致的受众调查,我们可以得知电视新闻节目在哪些方面做到了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哪些还需要改进,以满足人们的要求。

2.大规模调整新闻节目

在新闻实践中,电视台从服务观众的角度出发,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满足不同受众不同时间段的需求,改进现有的电视新闻节目。1993年3月,中央电视台将每天新闻节目播出的次数从3次增加到11次,方便人们随时获取信息。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在早间开播《东方时空》栏目,及时报道最新的新闻资讯,改变了中国人早晨不看电视的习惯。地方电视台也紧随其后推出早间新闻栏目,如北京电视台的《北京您早》、浙江电视台的《早间新闻》、上海电视台《上海早晨》等。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改版《晚间新闻报道》,新闻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受到观众的喜爱。1995年4月3日,中央电视台将原来的《午间新闻》改版为时效性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