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省级样本: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贵州模式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4 16:19:00

点击下载

作者:黄承伟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脱贫攻坚省级样本: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贵州模式研究

脱贫攻坚省级样本: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贵州模式研究试读: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部署和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标志,我国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15年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贵州省在全国属于资源条件差、发展底子薄、经济实力弱、人均收入低的省份,一直是我国扶贫开发任务艰巨、难度极大的区域,是位于全国前列的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把扶贫开发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贫困人口持续减少,扶贫开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许多方面走在全国最前面。这表明贵州扶贫的许多经验和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18日在贵阳召开扶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的很多做法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汪洋副总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指出,贵州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做法为全国扶贫攻坚探索了可信可行、可学可用的“贵州经验”,创造了精准扶贫“贵州模式”,初步形成了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因此,深入研究总结贵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脱贫攻坚省级样本——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贵州模式研究》一书,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完成的。该书由13个专题研究报告组成,比较系统地总结了贵州省脱贫攻坚做法经验。参与该项总结研究工作的二十多位专家,在实地调研和大量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初步提炼了脱贫攻坚省级样板的基本内容,包括: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第一民生工程”,着力完善精准扶贫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积极探索生态保护脱贫新路径,创新财政与金融精准扶贫机制,深化党建扶贫,大力建设新型产业扶贫体系,有力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完善社会保障兜底扶贫,片区发展与精准扶贫到村到户有机结合。

贵州省的这些做法和经验,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本省实际相结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实践探索路径模式,逐步总结完善而形成的。整体上看,这些做法的许多方面在全国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当然,全国各地发展水平不同、贫困特征不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实施必然呈现多种多样的形式,而且贵州省的模式也必然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学习和借鉴贵州脱贫攻坚进程中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必须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大胆创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中不断形成新的经验和模式。

贵州的经验是我国扶贫开发长期实践的总结和积累,也是我国扶贫开发伟大实践的一个缩影。我们认为,本书既可以成为我国各地学习贵州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做法和经验的参考文献,还可以为世界各国推进减贫行动提供有益借鉴。黄承伟2016年6月18日第一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贵州实践黄承伟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贵州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贵州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强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狠抓“33668”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1+10”等系列政策文件落地落实,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5年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5亿元,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易地扶贫搬迁66万人,35个贫困县、744个贫困乡镇按省定标准摘帽,贫困发生率从33.4%下降到14.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数提高到82%左右。贵州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做法及成效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为全国扶贫攻坚探索了可信可行、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的“贵州经验”,创造了精准扶贫“贵州模式”,初步形成了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本”。对贵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进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节 贵州省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贵州省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贵州省也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示范区和决战区。在新划分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贵州有65个县分布在乌蒙山区、武陵山区和滇桂黔石漠化区三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受区域整体贫困与民族地区发展滞后并存、经济建设落后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人口素质偏低与公共服务滞后并存“三重矛盾”的制约,贵州一直是全国扶贫开发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省份。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的47亿元增至2015年的10503亿元,增长了222.5倍;从GDP的同比增长幅度来看,除1998~2002年同期增幅低于10%以外,贵州省其余年份基本上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见图1)。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总量的提升为贵州省开展扶贫开发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图1 贵州省1978~2015年GDP及较上年度增长率走势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贵州扶贫事业成绩显著。第一,从贫困人口数量来看(见图2),按照国家贫困标准,贵州省贫困人口数量从1978年的1587万人减少到2007年的236万人;自2008年国家正式采用低收入线取代绝对贫困线以来,贵州省贫困人口数量由2008年的626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421万人;自2011年国家采用2300元/人·年的贫困线以来,贵州省贫困人口数量由2011年的1149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493万人。第二,从贫困发生率来看,贵州省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59.1%下降到2007年的6.5%;自2008年国家正式采用低收入线取代绝对贫困线以来,贵州省贫困发生率由2008年的17.4%下降到2010年的12.1%;自2011年国家采用2300元/人·年的贫困线以来,贵州省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33.1%减少到2015年的14.03%。第三,从减贫速度上看(见图3),自1978年以来贵州省减贫速度保持在10%左右,其中有5年减贫速度超过20%:1987年减贫速度为29.37%,1999年减贫速度为30.44%,2009年减贫速度为27.87%,2012年减贫速度为26.89%,2014年减贫速度为20.87%。由于1990年、2008年、2011年对贫困线做了调整,所以出现了个别年份减贫速度为负的现象。但并不是说减贫速度下降了,只是说明在更高的标准下减贫仍在继续。图2 贵州省1978~2015年贫困人口及其贫困发生率图3 1978~2015年贵州减贫速度与国家减贫速度(一)1978~1990年:以农村经济增长带动普遍贫困减少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农村社会处于普遍贫困状况。20世纪70年代末期,党和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率先在农村地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贵州省是典型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省份,得益于此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贵州省1984年GDP同比增幅接近25%,但由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该阶段贵州省经济增长缓慢,直到1984年,全省GDP才突破百亿元。自1986年我国大规模进行扶贫开发以来,贵州省经济总量开始逐步提升,GDP增速加快,1988年GDP同比增幅达到27.7%。截至1990年,贵州省GDP达到260亿元,较1978年的47亿元增长了4.5倍;贵州省人均GDP达到795.71元,较1978年的174.96元增长了3.5倍。此阶段贵州省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1587万人下降到983万人,减少了38.06%;贫困发生率从59.1%下降到30.1%,下降了29个百分点(见图4)。再来看减贫速度,此阶段贵州省的平均减贫速度保持在4.89%,其中1987年减贫速度最高为29.37%,得益于整个社会生产力尤其是农村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90年代末贵州省减贫效果明显。图4 贵州省1978~1990年扶贫减贫成效(二)1991~2000年:以攻坚方式推进开发式扶贫

进入20世纪末,我国扶贫战略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扶贫治理体系从体制改革向以政府主导的公共治理力量转变和扶贫资源县级瞄准,使得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以较大的规模持续较快减少。在国家专项扶贫计划特别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推动下,1991~2000年贵州省扶贫开发成果显著。首先,贵州省经济社会实现了稳步增长,GDP从1991年的196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1030亿元,增长了4.26倍;人均GDP从1991年的893.01元增长到2000年的2742.48元,增长了2.07倍。在此期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贵州省1998年GDP增长率同期降至6.5%,为近40年以来最低水平。其次,此阶段贵州省贫困人口数量从1991年的971万人下降到313万人,减少了67.77%;贫困发生率从29.3%下降到8.5%,下降了近21个百分点(见图5)。从减贫速度来看,此阶段贵州平均减贫速度保持在10.11%左右,大部分年份实现了稳步减贫,从而保证了10%左右的减贫率,为实现“确保到2000年底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图5 贵州省1991~2000年扶贫减贫成效(三)2001~2010年:以整村推进提高扶贫脱贫效果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贫困人口规模的不断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贫困人口分布由以前的集中在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区域集中向更低层次的村级社区集中,截至2001年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比例下降到61.9%。据统计,2008年贵州省共辖9个市(州、地),88个县(市、区、特区),其中,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有50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有33个,具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有83个,贫困县的占比竟高达 56.8%。在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贵州省的扶贫开发重点贫困县占比高达8.45%。在83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中,扶贫开发重点村有13973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54.3%,占全国14.8万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9.44%。

实践表明,国家根据减贫新形势将扶贫工作重心和扶贫资源下沉(进村入户),并据此建立以贫困村为重点的“一体两翼”扶贫治理体系获得了较好的减贫效果。同2000年相比,2010年贵州省生产总值由1030亿元增长到4602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由0.28亿元增长到969.7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增长到11096.84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贵州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471.93元。就整体减贫效果而言,贵州省实现了贫困人口数量的大幅减少以及贫困发生率的大幅下降,考虑到此阶段2008年对贫困标准进行了调整,将这一阶段的扶贫成效分两部分考察:2001~2007年,贫困人口数量从305万人下降到236万人,相应的贫困发生率从8.0%下降到6.5%;贫困标准调整后,2008年贵州省贫困人口数量为626万人,到2010年下降到421万人,平均每年下降102.5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08年的17.4%下降到12.1%,平均每年下降2.65个百分点(见图6)。就减贫速度而言,不考虑贫困线调整年份的影响,贵州省此阶段的平均减贫速度保持在9%左右,由于此阶段贫困基数变小以及扶贫资金边际收益递减等问题,此阶段的平均减贫速度略低于上一阶段(1991~2000年)。图6 贵州省2001~2010年扶贫减贫成效(四)2011年至今:以精准扶贫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进入新一轮扶贫攻坚开发阶段以来,贵州省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发展产业、农民增收、减贫摘帽为核心,突出重点,主攻难点,点面结合,连片开发,协作推进,全方位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尤其是在精准扶贫的推动下,贵州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在扶贫减贫领域不断推陈出新,减贫成效明显。贵州扶贫攻坚将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实施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绿色扶贫、集团扶贫、对口扶贫,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转变,为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奠定坚实基础。2015年10月18日,贵州省印发《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并配套出台《关于扶持生产和就业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扶贫生态移民力度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等10个方面的扶贫工作政策举措,即“1+10”文件,鲜明地提出了全省精准扶贫的奋斗目标、关注重点和具体措施,为精准扶贫同步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图7 贵州省2011~2015年扶贫减贫成效

自2011年,我国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作为贫困线,贵州省贫困人口升至1149万人,贫困发生率33.12%,经过不懈努力,截至2015年底贫困人口为493万人,贫困发生率14.03%。2011~2013年,贵州省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93.8亿元,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36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贫困发生率从33.12%下降到21.27%(见图7),贵州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例由15.6%下降到9.1%,累计有14个重点县366个贫困乡实现“减贫摘帽”。2014年,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70万人,超计划20万人;扶贫重点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2015年,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3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03%,累计35个贫困县744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见表1)。可以看出,贵州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表1 新标准下国家和贵州省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

从减贫速度来看,贵州省此阶段的平均减贫速度保持在18.86%左右,高于贵州省之前三个阶段的平均减贫速度(1978~1990年平均减贫速度是4.89%,1991~2000年平均减贫速度是10.11%,2001~2010年平均减贫速度是9%)。也就是说,自2011年以来,贵州省平均每年以近20%的速度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数量的减少。对比全国的减贫速度来看,18.86%的平均减贫速度高于全国17.82%的速度,尤其是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三年减贫速度超过了国家减贫速度(见表1)。应该说贵州省该阶段的扶贫减贫速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为我国实现减贫脱贫贡献了巨大力量。第二节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内涵丰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决策部署。至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30次,18次涉及扶贫,8次把扶贫作为考察重点,连续4年新年第一次国内考察都是到贫困地区,在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关键时点,反复强调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做出部署,提出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到革命老区河北阜平,进村入户看真贫,提出了“两个重中之重”(“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三个格外”(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科学扶贫、内生动力等重要思想。2013年,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4年,进一步提出精细化管理、精确化配置、精准化扶持等重要思想。2015年,1月到云南、2月到陕西、6月到贵州调研考察扶贫工作,在延安、贵阳两次召开扶贫座谈会。7月后,先后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10月,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就“十三五”规划建议做说明,把脱贫攻坚作为重点说明的问题;在10月16日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主张和部署。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问题”等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全面部署“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考察重庆、江西和安徽,视察中央新闻单位、出席全国“两会”等多个重要场合,继续高位推进,要求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战略定位、战略重点、总体思路、基本方略、工作要求以及方式方法等一系列深刻而具体的论述,形成了系统的扶贫思想。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精辟阐述了扶贫开发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发展,是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同时,习近平扶贫思想还在发展中,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脱贫攻坚战的深入,还会不断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博大精深,具有极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按照中央部署,到2020年如期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脱贫攻坚目标,时间极紧、任务很重、难度非常大,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来凝聚全党全国全社会共识,是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体系及其丰富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作者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论述的基础上,从九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体系及其丰富内涵,为深入学习研究提供了参考。一 扶贫开发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政治上说,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贫困工作,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些论述表明,“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并不是一项一般性的工作,而是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和奋斗理想,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社会主义从诞生之日起,便把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正作为自己的理想,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是指出了实现这一理想的现实道路,从而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并付诸伟大的社会实践。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始终将“共同富裕”视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坚守和捍卫,更是对它的发展。因为扶贫开发战略是将这种理想追求具体化、可操作化,实实在在地接地气、聚人气、得人心。同时,扶贫开发也是解决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困难的重大举措。近年来,习近平不止一次深情地讲到,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是靠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夺取政权的,让人民翻身解放做了主人。今天,我们党就是要带领人民“脱贫困、奔小康”,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只有让大量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才能焕发出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巨大活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动力;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和夯实党执政为民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说到底,扶贫开发若搞得不好,会影响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影响到两个百年目标及中国梦实现的进程。

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将扶贫开发工作视为“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重大职责”。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首先要从政党性质、执政责任、巩固制度的高度深刻理解、深化认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二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任务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尽快补上,否则就会贻误全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经过多年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贫困问题较突出地区的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领导职责,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领导同志的工作要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必须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些论述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从总体上、总量上实现小康,更重要的是让农村和贫困地区尽快赶上来,逐步缩小这些地区同发达地区的差距,让小康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需要,更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任务的思想,将扶贫开发工作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中加以论述,既点明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也强调了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这一思想要求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对未来五年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复杂性、紧迫性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准备,从而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小康社会。三 科学扶贫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继续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不要在贫困地区大搞不符合当地实际的项目。”“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要实行易地搬迁。”“扶贫开发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对各类困难群众要在确保他们享受国家各种普惠性政策的基础上,采取特惠性的支持,要编织好“社会安全网”。这些论述提示我们,厘清思路、找准路子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而厘清思路、找准路子,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在具体扶贫开发的路径选择上,如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好贫困地区教育,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特色经济,做好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编织好社会安全网等重要论断,都为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扶贫的思想,是从提高扶贫工作科学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实现途径,体现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家现状的深入了解,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对现实做深入细致思考后的务实选择。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科学扶贫是科学发展的一种具体体现。而科学扶贫就是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方针指导下,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推进综合扶贫开发。就是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绝不蛮干,绝不搞表面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真正使老百姓得到实惠。要“把扶贫开发同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结合起来,同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效益”。四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不行。”“总结各地实践和探索,好路子好机制的核心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要增加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乡因族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这些论述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体现了现阶段我国扶贫战略最突出的特征,是对过去不精准扶贫工作方式方法的根本性改革,旨在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最先提出“精准扶贫”概念,在多个重要场合阐述精准扶贫的内涵、要求、路径、保障措施并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成为我国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这是我国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转变,其根本目的就是确保党和政府的政策实惠落到贫困群众身上,确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尽快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个系统工程,对象精准是前提和基础,项目、资金、措施、派人精准是措施和手段,成效精准是目标和落脚点。只有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精准,才能见到实效,才能实现精准脱贫。这一思想既是我们扶贫工作总的指导思想,也是扶贫工作总的工作原则、工作要求,体现的是精准性、实效性原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真正把精准理念落到实处,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切实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五 内源扶贫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丰富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加强贫困地区社会建设,提升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精神风貌。”“扶贫开发,要给钱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指出,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贫困地区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国家要继续加大支持、加大投入。同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依据。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脱贫,还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开发最为重要的是,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发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

习近平关于内源扶贫的思想,深入阐述了激发内生动力的工作方向和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贫困地区的发展、扶贫开发工作要特别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激发扶贫对象的内生动力摆在突出位置。扶贫先扶智,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发动,把教育作为扶贫开发的治本之策。把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进扶贫对象的组织化列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作用,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他们自力更生的能力激发出来,不断提高他们共享发展成果的能力。这一思想要求我们,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处理好贫困地区发展既要靠外部支持更要靠内生动力的关系,进一步重视激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并不断提高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帮助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实现人生出彩。六 社会扶贫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心齐,泰山移。’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各部门要积极完成所承担的定点扶贫任务,东部地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帮扶力度,国有企业要承担更多扶贫开发任务。”“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强化举措,扩大成果”。“要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鼓励、支持、帮助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要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沉,促进帮扶资源向贫困村和贫困户流动,实现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这些重要论述阐述了社会扶贫的重要作用及其不可替代性,对如何更加广泛地动员社会参与提出了新要求,为进一步做好社会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扶贫的思想,从扶贫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的高度,深入阐述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重大意义和基本途径。减贫目标的实现是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各级党委政府要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要更加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做好社会扶贫工作,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扶贫思想就是要进一步动员东部地区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帮扶力度,进一步动员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完成所承担的定点扶贫任务,进一步引导国有企业承担更多扶贫开发任务,进一步鼓励、支持、帮助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构建大扶贫格局,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七 廉洁扶贫阳光扶贫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一些扶贫款项被各级截留,移作他用。扶贫款项移作他用,就像救灾款项移作他用一样,都是犯罪行为。还有骗取扶贫款的问题。对这些乱象,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坚决反对、坚决杜绝。”“惠民资金、扶贫资金等关系千家万户,绝不允许任何人中饱私囊,对贪污挪用的不管涉及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加强审计监管,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这些论述表明,帮助贫困地区改变落后面貌,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需要加大扶贫投入。扶贫资金是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而安排的特殊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不仅要用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身上,还要用好、用出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洁扶贫阳光扶贫的思想,要求我们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坚决惩治和预防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行为。要改革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建立健全贫困群众全程参与扶贫资金使用管理,项目实施、管理、监测、验收,发挥媒体监督、第三方评估的作用,确保扶贫资金使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公开透明,确实做到阳光化管理。八 扶贫开发要坚持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凡是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党委和政府,都必须倒排工期、落实责任,抓紧施工、强力推进。特别是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要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督察问责,把导向立起来,让规矩严起来。”“省对市地、市地对县、县对乡镇、乡镇对村都要实行这样的督察问责办法,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对贫困县党政负责同志的考核,要提高减贫、民生、生态方面指标的权重,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主要精力聚焦到脱贫攻坚上来。”“要把贫困地区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基地”“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这些论述表明,始终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也是我们扶贫开发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经验,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要坚持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思想,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加强贫困县、乡镇和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要不断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逐级压实落实脱贫责任。要严格考核机制、落实约束机制、规范退出机制,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脱贫攻坚上,加强自我约束,制定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退出标准、程序和核查办法,建立年度脱贫攻坚督察巡查制度,开展第三方评估,确保脱贫质量。九 共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积极探索、顽强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中国将发挥好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国际减贫交流平台作用,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更加有效地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减贫经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条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领域的交流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减贫领域积极作为,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这是大账。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看待这项工作。”这些论述充分展现了习近平作为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和宽广胸怀,为我们在做好国内扶贫工作的同时,如何推进国际减贫合作,发挥扶贫软实力在树立大国形象、增强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中的特殊作用,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深刻阐述了以下内涵:中国的减贫成就彰显了三个自信,是国家重要的软实力;开展减贫合作能够有效彰显中国人民重友谊、负责任、讲信义,能够充分呈现中华文化历来具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全球减贫需要更加有效地合作,需要发展和减贫协同推进;以减贫合作来推进扶贫外交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更加有力有效、力所能及地深化国际减贫合作,为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推进,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更加有效地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减贫经验,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上述九个方面的思想,有机组成了习近平扶贫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精辟阐述了扶贫工作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揭示了我国扶贫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明确了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强调了全党全社会扶贫济困的重大责任,为推动国际减贫事业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做好扶贫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从国内看,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为指导,深化全党全社会的扶贫共识,凝心聚力、合力攻坚。从国外看,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的国际传播,充分发挥其在推进全球减贫事业中的作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第三节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贵州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既有方向又有方法,既有历史感又有时代感,为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对全国具有普遍指导性,对贵州具有现实针对性。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全省各级各部门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到扶贫开发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发展任务、重大民生任务和重大行动部署,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使命感、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只争朝夕背水一战的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打赢打好扶贫开发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贵州在全国属于资源条件差、发展底子薄、经济实力弱、人均收入低的省份,其取得的显著扶贫减贫成效证明,贵州扶贫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初步形成了可以参照和推广的“省级样板”。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18日在贵阳召开扶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贵州省的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些做法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本研组在两次实地调研和大量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系统总结了贵州全面深入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对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进行了初步提炼。一 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第一民生工程”

从2011年明确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栗战书、赵克志、陈敏尔三任省委书记带领的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围绕“第一民生工程”,以扶贫开发为后发赶超的关键战略,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新举措新机制,通过各类“组合拳”发力推进扶贫开发。“第一民生工程”实施以来,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家庭的收入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民生事业和社会保障全面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同时,通过培育山地产业、优化可持续脱贫机制、壮大区域经济等措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贵州的成功实践表明,“第一民生工程”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在地方的生动实践,体现了党中央通过改善民生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战略部署,凸显了党中央反复强调“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的全局性和正确性。

贵州省实施“第一民生工程”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一是高位强势推动,树立以扶贫开发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政策导向;二是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率先实现对全省贫困村、贫困户驻村帮扶的“两个全覆盖”,同时依托驻村帮扶体系,打造“六个到村到户”“六个小康建设”两个载体;三是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构建扶贫脱贫治理的新机制,在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探索退出机制、扶贫资金县级整合机制、“1+N”政策体系、农村低保和扶贫制度的衔接、精准识别的技术创新、开发建设“扶贫云”系统和“民情管理系统”、企业集团帮扶形式创新等方面率先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四是注重产业发展,打造形成了扶贫小额信贷、雨露计划、生态移民“三个品牌”;五是立足“三类帮扶”(对口帮扶、定点扶贫、集团帮扶),逐步建立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促进了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进程。二 着力完善精准扶贫体系

自精准扶贫方略提出以来,贵州结合本省扶贫开发改革创新要求,出台了《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并逐步形成了“1+2”“1+6”“1+10”等政策配套来落实和完善精准扶贫体系建设。从实地调研结果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到村扶贫资源获得较快增长,贫困村基础设施发展较快,贫困村产业发展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促进了贫困村的发展;二是扶贫对象生活设施改善明显,扶贫对象生计和收入提高明显,扶贫对象灾害应对能力有所提高,精准扶贫有效促进贫困农户减贫脱贫。

省级层面,贵州精准扶贫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六个到村到户”。这是贵州促进扶贫资源精准化的重要机制创新。“六个到村到户”,即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危房改造到村到户、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二是实施精准扶贫“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在3年内减少贫困人口300万人以上,实施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完成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任务,使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贵州围绕“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从精准考核、社会动员、财政资金使用、小额信贷等方面出台6个配套政策文件。三是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十项行动”,即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产业就业扶贫行动、扶贫生态移民行动、教育扶贫行动、医疗健康扶贫行动、财政金融扶贫行动、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行动、党建扶贫行动。在县乡村层面,着力完善“六个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贵州完善精准扶贫机制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在精准识别方面。一是精准识别“四看法”。贵州威宁迤那镇创新形成“四看法”精准识别方式,因具有直观、易操作等特点且较好地克服了农户收入测算难等问题,在贵州全省推广。“四看法”,即“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从房屋、粮食、劳动力、教育等维度对农户贫困进行测量和评价。将四个维度分成四大类测量指标并赋予相应的分值。二是扶贫对象类型划分。精准识别出扶贫对象后,根据贫困特征和发展需求对扶贫对象进行类型划分是因地因人施策的重要基础。根据贫困发生率,划分三类贫困村。贫困农户识别出来之后,贵州各市县探索出了一些贫困农户类型划分的方式方法。第二,在精准帮扶方面。一是创新结对帮扶机制。如“4321”结对帮扶行动、集团帮扶、包干扶贫等。二是创新精准帮扶机制。贵州省注重扶贫资源与精准识别结果的结合,同时注重了效率与公平。如铜仁市印江县的“龙头企业+代养户+贫困户”三级联动生猪产业模式。再如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实行住房建设差别化补助政策。第三,在精准管理方面。开发应用“精准扶贫云”工程。扶贫云技术是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主要展示手段,利用大数据技术,依据贫困发生率和“四看法”衡量指标,直观反映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情况、脱贫路径以及脱贫情况。第四,在扶贫对象退出方面。一是完善贫困县“减贫摘帽”与考核办法。二是建立扶贫对象退出程序、办法。如贫困乡“摘帽”按照县乡逐级申报、市州考评、省级核实、社会公示、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认定的程序进行。贫困村退出以贫困发生率和村级集体经济为主要衡量指标,退出程序按照县乡初选对象、县级公示公告、省级备案管理和信息录入的程序进行。贫困人口退出按照“标准参考、民主评困、程序退出、动态管理”的原则进行。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标准进行民主评困,以“四看法”进行定性测算,贫困标准定量计算。贫困人口退出由村支两委提出并组织民主评议,经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完成“一公示两公告”的程序。贫困人口退出结果通过“扶贫云”报省、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三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

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贵州省的社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营造了社会扶贫的良好氛围,搭建了社会扶贫的广阔平台,培育了社会扶贫的多元主体,创新了社会扶贫的参与方式。

贵州省社会扶贫的做法与经验主要有:一是充分发挥各类主体作用,搭建社会扶贫的多元参与平台。包括以下措施:建立定期联络制度,推进定点扶贫;完善交流合作机制,强化对口帮扶;借助统一战线力量,深化“同心工程”;支持社会组织发展,打造扶贫公益品牌;动员社会公众扶贫,构建扶贫志愿者网络;发挥干部驻村功能,实现军地优势互补。二是不断创新社会参与方式,拓展社会扶贫的进入通道。主要做法包括:整合扶贫资源,推进集团帮扶;制订帮扶计划,启动结对帮扶;借力网络平台,对接帮扶信息;创新扶贫日活动开展模式,弘扬扶贫济困精神;推动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各类主体承接扶贫公共服务;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社会扶贫的整体效益。四 积极探索生态保护脱贫新路径

贵州省的经济增长绿色度、社会发展、扶贫开发与减贫效果处在上升阶段,在提升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水平过程中,与经济增长生态度相结合,做到了既在保护中求发展,也在发展中重保护。贵州生态保护脱贫工作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转变。贵州省在生态保护脱贫的工作中,始终走在全国同类地区前列,生态产业脱贫、合作生态脱贫、生态脱贫考核机制建立完善以及生态移民搬迁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生态产业脱贫方面,围绕全省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扶贫专项规划,做大做强了十大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建成了十大生态保护产业园区;不断完善生态产业的市场体系,积极寻求构建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合作生态脱贫方面,在扶贫经验、资源利用、产业链建设等方面与周边省份加强互助合作,形成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格局,使当地生态减贫效果得以提升。在生态脱贫考核方面,完善生态扶贫成果在扶贫工作中权重的考核机制,在生态保护脱贫的考核工作中,不断强化督察考核。各级政府将生态保护脱贫工作计划纳入工作重点进行督办、考核。在生态移民搬迁方面,把生态移民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小城镇建设、旅游开发等结合起来,探索不同的有效移民模式,建立风格不同的移民新村。生态移民搬迁,不仅使生态移民户的生存地理环境有了变化,而且使人民群众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移民后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进而促进农村人口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更趋和谐稳定,村域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得到了提升。

贵州省生态保护脱贫的基本经验主要有五方面:一是加快转变生态农业发展方式;二是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三是积极实施大生态产业工程;四是在生态保护脱贫考核中发挥指挥棒作用;五是大力实施生态扶贫移民搬迁。五 创新财政与金融精准扶贫机制

贵州省创新财政金融扶贫管理机制取得初步成效:一是促进了观念转变;二是完善了制度体系;三是加快了减贫发展;四是激发了金融扶贫活力。

贵州省创新财政金融扶贫管理机制的主要做法:一是创新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与项目分配机制;二是创新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与项目使用机制;三是创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与项目管理机制;四是创新金融扶贫机制,探索推进投资收益扶贫试点,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建立扶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