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0:29:57

点击下载

作者:林涌强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金刚经》传

《金刚经》传试读:

前言

自古以来,《金刚经》作为东方文化瑰宝,一直被奉为大藏佛经的经中之经。就如禅宗六祖慧能因听闻《金刚经》开悟,之后这部经书便成为了禅宗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这部经书虽然篇幅短小精简,但[1]是“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其内容和意义的重要已是自不待言。“金刚”,本指金刚钻。现代科学发现,金刚和石墨同属碳元素,由于微观结构的排列不同,金刚和石墨便成为“光明”和“黑暗”截然不同的两类物质(详见本书《金刚经》概述及注释)。佛陀以金刚为喻,命名此经,这就涵盖了文字浩瀚的大藏佛经之全部内容:“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人类以世界为生存向往目标,必是“空虚混沌、[2]渊面黑暗”的苦海无边,结果如同石墨;但是以天国为生存向往目[3]标,必是“妙觉明元、本元明妙”的真光彼岸,结果如同金刚。“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来到世界,他指着施洗者约翰这位先知,告诉我们人类:“确实地对你们说:妇女所怀的,没有受生命比施浸[4]者约翰还伟大的。”《圣经》“先知”一词是希伯来语中译,就如同“佛陀”是梵语中译,意思都是指“真光明觉而讲道说法”的人。《圣经》既概括“真光明觉而讲道说法”的集大成者约翰所讲道的全部内[5]容:“悔改,天国就近了”,也概括耶稣基督所讲道的全部内容:[6]“悔改,天国就近了”,这就表明上帝与先知或者佛陀所讲道的内容是绝无二致的。我们眼见为实的这个无边无际的宇宙及其万物,终究是“过去、现在、未来”与“前、后、左、右、上、下”所交织的虚无缥缈和无可着落。人类既认识了如此“苦海无边”,就幡然醒悟而回转,从此心向神往,这便是“回头是岸”。这个岸就是指向了天国彼岸。所以,《圣经》的“道”在此印证佛经“金刚”的全部内容和意义也已是自不待言。

说起《金刚经》的研究,“此经读诵者无数,称赞者无边,造疏及注解者,凡八百余家。所说道理,各随所见。见虽不同,法即无二”[7],慧能说的这段话,概览了《金刚经》研究在唐朝就达到了热门和兴盛的程度。然而《金刚经》对于“上根者,一闻便了;而无宿慧者,[8]读诵虽多,不悟佛意”,这种状况直至今日依旧如故。这倒使我想起了《坛经》里的一段公案:慧能因为不识字,听了《金刚经》就只有专注于佛陀所说,竟成了听闻便了悟经文义旨的上等根器之人,所以能承传佛陀所传的人类核心价值观。神秀虽然博学多才,遑论识字,或许就是借着太多的文字便利而消耗了工夫在文字推敲上,因而影响了他对经文的直接观悟,也因此赶不上文盲的慧能了。正所谓慧能虽不识字,却得着塞翁失马的优势,使他能专心致志于祈祷中;神秀却因文字障碍,无法专注于神往而不得入门了。

历代的许多经学家和诠释家,尤其是当今诸多专家和学者对于《金刚经》著述、注解、诠释都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见仁见智。虽然他们在弘扬佛法,繁荣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作出了莫大贡献,但是由于对经文义旨的理解不到位,所以作出的解释也往往是罗列种种而不得要领。限于文章篇幅,在此仅以“金刚”,以及现代最为著名的几则诠释为例,如《佛光大辞典》对于“金刚”一词的解释:“梵语Vajra,巴利语Vajira。音译作伐阇罗、跋阇罗、跋折罗、缚日啰、伐[9]折罗、跋日罗……”(以下敬略一千余字引文)又如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则解释说:“(术语)Vajra,梵语缚曰罗(曰或作日通用),一作跋折罗。译言金刚。金中之精者。世所言之金刚石……”[10](以下敬略八百余字引文)

佛陀在经文第十一章中说:“如果善男善女们从这部经书中,甚至只是领受和修持四句偈语,又为他人传讲,这福德就胜于前者的福德。”意思是说心领神会地祈祷和传讲,哪怕只有四句偈语,这福德便胜过了以无量千百万倍的财富来用作供奉善事,更是胜过了花费无量千百万倍的精力来罗列种种佛学的鸿篇巨制。《圣经》记载了先知以赛亚的一句问话:“主啊,我们所传的,[11]有谁信呢?”《金刚经》一书虽然指着天国彼岸即人类的核心价值观而说,已经完全阐明了人类短暂生命的意义和永恒价值,但是[12]“光在黑暗里照射”,人们却不能领会,而且绝大多数人都不能领会。《圣经•罗马书》第11章4节:“神的回话是怎么说的呢?他说:我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巴力即偶像)屈膝的。”“七”在圣经中是表示臻致圆满的数字,这里的“七千”就相当于佛经所引用臻致圆满的“无量千百万倍”的数字。人类只要在这臻致圆满的数字中有一人对经文“尽能领受、修持、朗读和传诵”,就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和他周边的所有人连同自然环境也都归回到光明和永恒的国度。《罗马书》第11章5节又说:“如今也是这样,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人类只要满足了这臻致圆满的“七千”之数,宇宙和万物就必全都归回到光明和永恒的国度,正如《罗马书》第8章19~21节所说的:“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众子显出来。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进入神儿女自由的荣耀。”

当代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凡•高,由于当年漠视学院派所珍视的教条,风格“另类”而不为同时代的人所理解。他倾心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却只在生前卖出过一张400法郎的画,甚至穷困潦倒,难以维持日常生活。如今,人们已然“发现”凡•高的画作价值无限!可惜他的原作纵使有再高艺术价值,也仅够极少数、极个别的人所占有和欣赏。但是这部将要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刚经>传》,旨在让有心人都能够享有。笔者认为,一部《金刚经》译释本所蕴含的人生、艺术价值和凡•高画作的艺术价值一样,不能以具体数字来衡量,但它会让所有阅读并理解它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对永恒生命的指望。这就是上帝对于全人类的怜悯——他的慈爱从没有离开过人类。

本书采用古典“说文解字”,即文脉梳理和义理诠释的方式,由《说文:<金刚经>译注篇》和《解字:经文辨读篇》两部分构成。《说文》是《金刚经》的经文新译、注释及不同经文之间的互为印证。《解字》辑录了笔者讲座的四篇记录稿,主旨是关于东西方文化标志性经典之间,即经文与经文辨读的论述。兹通过《金刚经》这部东方文化标志性经典的今译、注释和印证,融汇人类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探索中华民族与人类文化之大成。作为今人把握跨文化研究和发现的成果,也作为一个人文学者的特殊历史使命,笔者在此想抛“钻”引“域”:推出经过现代汉语言文字转换的《金刚经》原文,引入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的文明大同领域,为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人类承传和发扬文明作出自己的微薄贡献。

笔者在此要特别感谢美国贝勒大学的校长、前美国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先生(Kenneth Starr),因他是我下决心写作本书的起因。

2012年2月,我受美国两位参议员Jeff Sessions先生和Mark Pryor先生的邀请,参加第60届美国总统早餐会。之后顺道去德州拜访斯塔尔先生,听他谈了耶稣基督是美国文化与全球文明的焦点,公平、正义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大同标识。在与斯塔尔先生谈话期间,他表示愿意与中国学人有更多交流与合作。笔者向来都争取能够在客观研究、不涉及政治与宗教争端的基础上,与相关单位搭建良好的合作研究平台,打造国际先进的研究团队,以完成人类文明即人类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工作。所以,回国之后便决定将已有的成果著书成册,希望借此展示跨文化的研究成果,能够与中外同仁进行公开探讨,争取上述合作的圆满成功。

笔者在此更要感谢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求是特聘教授王晓朝老师,如果没有他的鼓励、支持和督促,我想这本书的创作也许会半路熄火的。

笔者还要感谢吕美时女士、章龙雄律师、李钧老师和施祖铨先生,以及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和出版社的几位热心老师,他们或提供资金赞助出版、发行,或创作插画、馈赠墨宝题写书名,或安排出书各项事务。正是因为他们的热心相助和诸多辛劳,使本书得以呈现给所有的读者朋友们。

笔者在此也要感谢我的家人和亲友,因他们的爱心和包容,使我写作本书如同在享受人生。

愿这本书的完成,能够对我内心灵感的触动,对我所敬重的中外同仁和亲友,以及所有的读者朋友们都有一个还说得过去的交代。林涌强2012年4月于杭州金沙学府

注释

[1]引自《金刚经》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2]摘自圣经《创世记》第2章2节。

[3]引自佛典《楞严经》第4卷,梵文古译本为:“妙觉明圆,本圆明妙”。

[4]引自《马太福音》第11章11节,此经文依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翻译。

[5]查考自《马太福音》第3章1~2节,其中的经文“悔改,天国就近了”依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翻译。

[6]查考自《马太福音》第4章17节,依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翻译。

[7]摘自《金刚般若波罗蜜口诀》。

[8]摘自《金刚般若波罗蜜口诀》。

[9]引自《佛光大辞典》第四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据台湾佛光山出版社1989年6月第五版影印,第3532页。

[10]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中国书店2011年版,第1308页。

[11]引自《罗马书》和合译本第10章16节。

[12]引自《约翰福音》第1章5节,此经文依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翻译。

说文:《金刚经》译注篇

《金刚经》概述

[1]《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的“金”,中文[2]代表最贵重的金属,在此象征首善之道。“刚”,是对异化领域的强力了断而明觉。金刚,就是向往首善而刚强明觉。般若,梵文音译,意为祈祷仰望以至正定正觉的观悟。波罗蜜,也是梵文音译,意思是[3]“到达天国彼岸”。金刚般若波罗蜜,整句的意思是指人类在祈祷中向往至善而刚强明觉,就得以正定正觉的观悟,到达天国彼岸。[4]

依据《圣经》印证,“只有一位是善”,“除了神一位之外,就[5]没有善了”。

佛在经文中也表明“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说这部经书命名为“心向神往而刚强明觉,就得以正定正觉的观悟,到达天国彼岸”,这是我们所要奉行和持守的。

佛在经文中又说:“如果有善男善女们能够从这部经书中领受、[6]修持、朗读、传诵,也就会成为如来。凭着佛的智慧,就完全知道这样的人,完全看见这样的人,都得以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也是命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的经书内容、意义与核心价值之所在。

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人无论有多少种活法,都不愿放弃追求得体的、有指望的生活;人无论有多少种命运,都不愿放弃对生命永恒价值的探求。《金刚经》虽然篇幅不长,却已经为人类阐明了短暂生命的意义和永恒价值,正如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所印证:

灵里讨要的人有福了,[7]

天国是他们的。

注释

[1]金刚:梵文Vajra,本指金刚钻,和石墨同属碳元素,因微观结构排列不同而“质变”。与不透明和黑色的石墨比较,Vajra不但晶莹剔透和光彩夺目,其刚强透明程度也都超过石墨无量千百万倍,是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材料。在经文里,Vajra喻指人类以眼见为实,就如石墨不透明,不可明白天国真相;但是人类悔改,即在祈祷中“心向神往”而一以贯之,就如金刚可破除一切黑暗的魔障,而成就正定正觉,到达真光明觉的彼岸。

[2]《说文解字》:刚,疆断也,从刀,冈声。参证甲骨文的字形:从刀断网。网或从“亡”,指幻妄异化的领域。所以“刚”,是对“时空”这一异化领域的强力了断,在此表示为真光明觉的特性。

[3]天国彼岸:“天国”,在中国古文化传统的意义上,是指永恒生命的彼岸。向天国升华,就是“天德”的意思。然而,在过去佛经的梵文中译里,往往把“天德”的经文义旨翻译成“天”,甚至译为“天界”,把“天德”,即向天国升华的各个阶段、层面或处所译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六天、无色四天”等,这样的译文,以现代中文语境的人们来读识认知,就已经不符合经文原旨,至少是偏离和混淆“天国”与“天德”的不同概念了,由此而造成现代人类读经和解经的极大困难。本书谨借译注,予以补正。

[4]引自《马太福音》第19章17节,此经文依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翻译。本书引用《圣经》经文,一般都采用中文和合本,不再另行注明。但是,也有直接从原文引用的,凡这些经文都是依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翻译,并加注说明。

[5]引自《路加福音》第18章19节。

[6]如来:佛的十个尊号之一,详见本书译注篇第二章关于“如来”的注释。

[7]引自《马太福音》第5章3节,此经文依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翻译。

第一章

经文②③

我听说是这样的。当时,佛在舍卫国的旨树益独苑,和出家弟子一千两百五十人相聚。那时,世尊在吃饭时间就穿外衣、拿饭钵,到舍卫国都城去讨饭;于城内挨家挨户讨要了,再返回原处吃饭、收拾衣钵、洗脚;然后铺垫打坐。

注释

①《说文》的“经文”部分以中文《金刚经》的通行译本,即鸠摩罗什译本为底本,今采用《圣经》的原文翻译标准,按“经文内容的不多一字、不少一字”翻译而成。《圣经•马太福音》第5章18~19节(经文依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翻译)记载:“确实地对你们说吧,即使天地消除,律法的一点一划也永不消除,都要成全。所以,废掉这诫命里极小一处、还如此教导人的,将在天国被称为小;但是谨守奉行并教导人的,将在天国被称为大。”《圣经•启示录》第22章18~19节也记载:“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份。”本书作者在翻译《圣经》原文的过程中发现,此两处经文实为经典翻译的秘诀,由此而引以为《<金刚经>传》的承传宗旨。整部经书译注是参照梁武帝昭明太子当时的注疏惯例,现分为三十二章。

②佛:梵文Buddha音译为佛陀的简称,意即“正定正觉入善境界”的人,此处尤指真光明觉而讲道或说法的释迦牟尼佛。

③旨树益独苑:古译本原文为“祗树给孤独园”,是当时舍卫国的旨陀(原译祗陀)太子与富商须达,又名益独(原译给孤独),由他们所共同奉献树林与院落场所,专供佛陀及弟子说法、慎独修行的一处精舍。现按经文的完整内容,译为“旨树益独苑”。

古译本原文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章

经文

这时,长老须菩提从大众中离座起身,袒露右肩、右膝着地、合①②上手掌,而恭恭敬敬地问佛说:“稀奇少有的世尊啊,如来善于顾念各位菩萨,善于嘱咐各位菩萨!世尊啊,善男善女们发正定正觉③入善境界的心了,应该怎样入住,怎样降服己心呢?”

佛就回答:“很好!很好!须菩提,正像你所说,如来善于顾念各位菩萨,善于嘱咐各位菩萨!你今天好好听着,是该为你解说了。善男善女们发正定正觉入善境界的心,就该如此入住,如此降服己心。”“世尊哪,这真是甘心乐意所要听的!”

注释

①世尊:佛的十个尊号之一,意为世间所尊重者。

②如来:佛的十个尊号之一,指如实之来,也就是反映实在而来,但“实在”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说文解字》:如,从随也。意为“依从”或“反映真貌”。

③正定正觉入善境界:梵文音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意思是无而上善;三藐,意思是正定成就;三菩提,意思是真光明觉的正觉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整句意思就是善境界由正定成就、由正觉成就,即“正定正觉入善境界”。

古译本原文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章

经文①

佛告诉须菩提:“各位菩萨大士应该如此降服己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像卵生的、像胎生的、像湿润生的、像变化生的、像有形色的、像无形色的、像有思想的、像无思想的、像并非有思想也并非无思想的,我一概都祈使他们入真光境界②而灭度③。如此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但实际④是并无任何众生得灭度的。何因何故呢?须菩提,如果菩萨还有我相状、人相状、众生相状、寿命相状⑤,也就并非是菩萨了⑥。”

注释

①菩萨大士:原译菩萨摩诃萨。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处埵的略称,即觉悟有情、未来将成就佛果的修行者,佛在此称他们为菩萨摩诃萨埵(Mahabodhisattva)。摩诃,形容彼岸那样的博大;萨埵;,有情众生;摩诃萨埵;,意为志在博大的有情者,即“大士”。菩萨摩诃萨,在此译为“菩萨大士”。请读者注意此章内容的一个细节,即须菩提在第二章中问的是“善男善女们该如何”,佛却在这里回答“菩萨该如何”,以至于在第十七章里,须菩提又再次提出这同样的问题。

②真光境界:原译无余涅槃。涅槃,梵文Nirvana,意思是息灭生死幻惑、度入真光暨天国境界。此处“无余涅槃”,相对于“有余涅槃”的觉明妙明境界,意即完全彻底地进入了真光暨天国境界。

③灭度:此处是梵文“涅槃”动词形态的意译。

④实际:指“入定于无”才可观悟得到的光明、真实境界。

⑤我、人、众生、寿命相状:以短暂生命之“我”、“人”、“众生”为终极存在的情状,以“寿命”即相对长久的命运为终极存在的情状。

⑥并非是菩萨了:菩萨是觉悟有情,即已认识宇宙万物是阴荫如幻的“有情世界”。如果菩萨还执着在我、人、众生、寿命的相状里,就是执幻而非觉悟有情,也就不能“入定于无”而超凡入圣,称为“菩萨”了。我、人、众生、寿命的相状,以及一切由此所代表的宇宙万物全都共属于“幻有”境界,只是指向永恒生命,也是最终要归宿于永恒生命的天国的。正如耶稣基督派遣了七十二门徒出去传道,当他们欣喜归来时,主说:“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摘自《路加福音》第10章20节),也就是人当为自己的生命被神记念而高兴。主又说:“你们要等候在耶路撒冷,直到领受从上面来的能力”(摘自《路加福音》第24章49节,经文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翻译)。耶稣基督的话就是对上述这段佛经的印证和绝妙注解。因为福音是要传遍天下,泽被苍生,令有情世界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但是,要领在于“等候祈祷”、入定于“无”,即天天操炼“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直到领受从天国来的能力。此处强调的是我们既已得到福音真传,就要先行使我们自己能够心领神会,能够按神的话语去供奉善事,从而完成“清心的人必得见神”的这个切入“实际”的过程,使我们能首先超脱有情世界之幻有,而进入光明永生。古人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唯有人类得道,方可众生世界升天!这也是为什么须菩提问的是“善男善女们该当如何”,而佛在此却回答“菩萨大士们该当如何”,表明了菩萨乃至善男善女都要先行如所教导的供奉善事,即“入定于无”。这是经文关键所在,也是下文阐述“无可估量”的福德之所在。

古译本原文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章

经文“再还有,须菩提,菩萨对于律法,应该无所入住,修行于供奉善事①。所谓不入住形色的供奉善事,不入住声、香、味、触、法的供奉善事。

须菩提,菩萨应该如此供奉善事,不入住于相状。何因何故呢?②如果菩萨不入住相状地供奉善事,他的福德就不可估量。

须菩提,想想为什么?东方的虚空可以估量吗?”“不能的,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前、后、左、右、上、下的虚空可以估量吗?”“不能的,世尊。”“须菩提,菩萨不入住相状地供奉善事,福德也将如此不可估量。

须菩提,菩萨就该如所教导的入住。”

注释

①供奉善事:梵文Dana的意译,原译“布施”,简称“施”,音译为“檀那”,指人类以财力、心力和所传之道供奉善事。供奉善事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是以财力、心力和所传之道供奉佛说“无所住”的善行,就是豁出自身而修行“正定正觉入善境界”,正如《新约圣经》所印证的“要天天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耶稣”,即奉行善道;其二是以财力、心力供奉那些遵行善道即修行“正定正觉入善境界”的人;其三是以财力、心力和所传之道供奉那些潜在会从事善行的人,并且供奉一切与善行有关的人和事。可参悟:

1)《圣经•马太福音》第10章40~42节(此经文依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翻译):“接待你们,就会接待我。接待我,就会接待那派我来的。因着先知讲道名份接待先知讲道的,要得到先知讲道的赏赐。因着义人名份接待义人的,要得到义人的赏赐。因着徒弟名份给这小子中的一个喝上一碗凉水的,确实地对你们说吧,那人绝不会不得赏赐。”

2)佛典《金刚经》第11章,佛告诉须菩提:“如果善男善女们从这部经书中,甚至只是领受和修持四句偈语,又为他人传讲,这福德就胜于前者的福德。”

②福德:有助于“升华”,即通达天国彼岸的福分。《说文解字》:德,升也。意思是祈祷以至于超越,守正以至于升华。

古译本原文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五章

经文“须菩提,想想为什么?可以凭身体相状见识如来吗?”“不能的,世尊。不可凭身体相状来见识如来。何因何故呢?如来所说的身体相状,也就是并无身体相状。”①

佛告诉须菩提:“所有一切的相状,全都是虚无幻妄。如果见识了种种相状并无相状,就见识如来了。”

注释

①虚无幻妄:所说的身体相状并无身体相状,各种相状也是并无相状,因为一切相状都仅仅是映衬实在的“幻有”而已。

古译本原文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六章

经文

须菩提问佛说:“世尊,有相当多众生听到像这样传讲的文章句子了,会产生确实的信仰吗?”

佛告诉须菩提:“切不可这么说!如来灭没再过五百年了,有哪位持戒修佛的人能够对这文章句子产生信心、以此为实,就当知道这人不是从一位佛,两位佛,三、四、五位佛处种植了善根,而是已经从无量千万位佛那里种植了各样善根!听了这文章句子,甚至会一念①间就产生纯净信仰的。

须菩提,如来全都能知能见,这一些众生将得到像这样无量的福德。何因何故呢?这一些众生已经不再是我相状、人相状、众生相状、寿命相状,即没有法相状也没有非法相状了。何因何故呢?这一些众生如果还心取相状,就是在执着我、人、众生、寿命。如果取法相状,即执着我、人、众生、寿命。何因何故呢?如果取非法相状,即执着我、人、众生、寿命。也因此,既不该取法,也不该取非法。因着这样的本义,如来就常说:你们这班出家弟子要懂得我说法也就如木筏的比喻。经文律法尚且应该舍,何况非法了。”

注释

①纯净信仰:在祈祷修行中,心领神会、能够完全舍己并放下一切的那种专注仰望。原译“净信”。《圣经》中也常常讲述这样的信仰,中文《圣经》和合本就把如此这般的“纯净信仰”译为“清心”。

古译本原文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佛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章

经文“须菩提,想想为什么?如来得了正定正觉入善境界吗?如来还有所说的法吗?”

须菩提说:“就我理解佛所说的本义,没有一定之法而取名‘正定正觉入善境界’,并且也没有一定之法是如来可说的。何因何故呢?如来所说的法都不可形取,无可称道,既不是法也不是非法。原因何①②在呢?一切圣贤都因着‘无为’之法而各有差别。”

注释

①圣贤:原译“贤圣”,指一以贯之,既入道,也就能讲解万法的圣人。可比较《圣经》希腊原文所表达的“προφητης”,意思是“先行入道而宣道的人”,《圣经》中文和合本将此译为“先知”,其动词形态,也译为“先知讲道”;佛经梵语原文的汉译“佛陀”,意为“真光明觉而讲道或说法者”。两者都与本章所说“圣贤”的义旨一致。

②无为:指祈祷中“无幻有的作为”。

古译本原文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章

经文①“须菩提,想想为什么?假如人以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作供奉善事,那人所得的福德可算为多吧?”

须菩提回答:“太多了,世尊。何因何故呢?那类福德还并非是②福德的本性,所以如来说福德‘多’了。”③“又如果有人从这部经书中领受和修持了甚至只是四句偈语,而为他人传讲,这个人的福分便胜过那人。何因何故呢?须菩提,一切的佛,以及各位佛的正定正觉入善境界法,全都从这部经义而出。

须菩提,所称谓‘佛法’的,也就是并无佛法。”

注释

①三千大千世界:古印度的宇宙观,以须弥山为中心,凡日月光照所及的时空领域称为一个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因为由三个“千”数构成,所以这样的一大千世界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

②福德“多”了:以所有的七宝供奉善事就具足了福德的相状,但“相状”总是有多少可以区别的;而福德的真性或本义是无多无少,没有可分别性的。在此说了福德“多”,就是表明这类福德还在相状层面,并未达到或进入性义,即实在的领域。

③偈语:佛经里指称经文内容的短语或颂词,通常言简意赅,具启示意义。

古译本原文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章

经文①“须菩提,想想为什么?须陀洹能抱有这种理念,‘我获得了须陀洹的成果’?”

须菩提回答:“不能的,世尊。何因何故呢?须陀洹名为入流,从‘无’而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这才取名‘须陀洹’。”“须菩提,想想为什么?斯陀含能抱有这种理念,‘我获得了斯陀含的成果’?”

须菩提回答:“不能的,世尊。何因何故呢?斯陀含号称‘一往来’,而实际已往来于‘无’,这才取名斯陀含。”“须菩提,想想为什么?阿那含能抱有这种理念,‘我获得了阿那含的成果’?”

须菩提回答:“不能的,世尊。何因何故呢?阿那含名为‘不来’,实际已‘无’而不来,所以才取名阿那含。”“须菩提,想想为什么?阿罗汉能抱有这种理念,‘我获得了阿罗汉的成果’?”

须菩提回答:“不能的,世尊。何因何故呢?实际已没有了法,才取名阿罗汉。世尊,如果阿罗汉抱有这种理念,‘我获得了阿罗汉之道’,也就是执着于我、人、众生和寿命了。世尊,佛说我已获得‘清心正定’,作为人的第一境界,是第一脱离欲界的阿罗汉了。世尊,我却不抱有这种理念:我是脱离欲界的阿罗汉了。世尊,我如果抱有这种理念,‘我获得阿罗汉之道了’,世尊就不会说须菩提是热衷清心修行的人。正因须菩提实际已修行于‘无’,这才指称须菩提是热衷清心修行的。”

注释

①须陀洹:与接着所述的斯陀含、阿那含,以及阿罗汉,都是梵文音译,作为佛经表达祈祷修行所达到的各个阶段性成果。须陀洹称为“入流”,是祈祷中已经能进入“无”的觉明妙明境界;斯陀含称为“一往来”,是由须陀洹的基础更上一层楼,能够往来于“无”的觉明妙明境界;阿那含称为“不来”,是由斯陀含的基础更上一层楼,能够“无”而不来,并且长时间入定于觉明妙明境界;阿罗汉称为“实无有法”,是由阿那含的基础更上一层楼,即超越了幻有,能够恒定于觉明妙明境界,阿罗汉的这般境界也可称为是“无生法忍”。

古译本原文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章

经文①

佛对须菩提说:“想想为什么?如来过去在然灯佛那里,对于经文律法还有得着之处吗?”“没有了,世尊。如来在然灯佛那里,对于经文律法,实际已没有任何得着之处了。”②“须菩提,想想为什么?菩萨庄严了佛土吗?”“没有,世尊。何因何故呢?所谓‘庄严’佛土,也就是并无庄严,只是取名庄严。”“也因此,须菩提,各位菩萨大士应该如此生出清净的心,而不该入住形色生出心来,不该入住声、香、味、触、法生出心来,应该无所入住而生出这样的心。③

须菩提,就比方有人的身体像须弥山一样宏伟庄严,想想为什么?这样的身体可算为高大吗?”

须菩提回答:“太高大了,世尊。何因何故呢?佛说了并无身体,只是取名高大身体。”

注释

①然灯佛:又译“燃灯佛”,是释迦牟尼佛之前世代的一位佛,曾经在过去世为他“授记”,即预表他在来世必将成佛,尊号“释迦牟尼”。

②佛土:指佛所教化的领域。

③像须弥山一样宏伟庄严:原译“如须弥山王”。在古印度佛学领域,须弥山是世界中心,高大完美,所以又称为须弥山王。“王”字,按《说文解字》,是天地人贯通、众所归往的意思。“如须弥山王”,今译为“像须弥山一样宏伟庄严”。现以身体高大完美来继续演绎佛所传之道,即神圣之经文律法,这也同样表明了所有的一切法都好比是,也仅仅是以手而指月、以幻有而指向光明之“无”的境界。人类既得到“手指点拨”般的“经文律法启示”,就应该朝目标方向前行而达到光明之“无”的境界或目标,而不应拘泥和执着于“手指”、“像须弥山一样宏伟庄严”,以及“经文律法”。释迦在然灯佛时代,既已全然修行、通往光明之“无”的境界,对于点拨之“手指”、启示之“经文律法”,就再无任何拘泥和执着了。所以,在《金刚经》第十七品中,佛讲到了有然灯佛给释迦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古译本原文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章

经文“须菩提,就像恒河中所有沙砾的数量,像这些沙之多的恒河,想想为什么?如此之多恒河的沙砾可算为多吗?”

须菩提回答:“太多了,世尊。仅这些恒河就已经无数多,何况河中沙砾了。”“须菩提,我今日对你实话实说:假如有善男善女们以七宝装满这等恒河之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用作供奉善事,所得的福分多吗?”“太多了,世尊。”

佛告诉须菩提:“如果善男善女们从这部经书中,甚至只是领受①和修持了四句偈语,又为他人传讲,这福德就胜于前者的福德。”

注释

①这福德就胜于前者的福德:佛在第八章讲了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在第十一章更讲了满恒河沙数之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说在世上的人,即使是凭着这所有的一切来供奉善事,所得的福分也都不及甚至只领受和修持这部经书的四句偈语!读者可参悟耶稣基督在《圣经•马太福音》里的两处经文(依据《Nestle-Aland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第27版》翻译)印证:

其一,第10章40~42节:“接待你们,就会接待我。接待我,就会接待那派我来的。因着先知讲道名份接待先知讲道的,要得到先知讲道的赏赐。因着义人名份接待义人的,要得到义人的赏赐。因着徒弟名份给这小子中的一个喝上一碗凉水的,确实地对你们说吧,那人绝不会不得赏赐”;

其二,第7章21~27节:“并非所有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只有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能够进天国。到那日,将有许多人问我:主啊,主啊,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显了很多能力吗?那时,将会向他们宣告:从来都不认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吧。(笔者注:中文的“恶”,意思是心向“亚”往。“亚”字就是“次重要”而非“首要”。心向“亚”往,就是心向“次重要”奔,而非心向“首要之道”往。)“所以,凡是听我这些话而遵行的,就好比聪明人把他的房子建在磐石上,雨淋、水冲、大风吹刮,那房子推撞了也不倒塌,因为有磐石作根基。凡是听我这些话而不遵行的,就好比愚蠢人把他的房子建在沙土上,雨淋、水冲、大风吹刮,那房子撞着就倒塌了,损失惨重。”

古译本原文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二章

经文“再还有,须菩提,随遇而解说这经书了,甚至只是四句偈语,①②就当知道这样的场合,凡是时空界的升华之灵、人类、待升之灵③都应该供之养之,如同佛的塔庙。更何况有人尽能领受、修持、朗读和传诵。

须菩提,要知道这样的人是在成就最上、第一稀奇少有的经文律④法。如此的经典所在之处,也就是因着有佛和尊鼎般贵重的弟子。”

注释

①时空界:梵文Loka,原译为“世间”,专指“过去、现在、未来”与“前后左右上下”交织的时空境界。

②升华之灵:原译为“天”,指佛传“六处所(原译六道)”中,在升天处的众生,即灵界生命。六处所分三类善处所:升天处、人间、待升处;三类恶处所:畜生、饿鬼处、地狱。中国古文化传统的“天德”,意思就是向天国升华。然而自古以来,佛经的梵文中译往往把“天德”的经文义旨翻译成“天”,甚至译为“天界”,把“天德”,即向天国升华的各个阶段、层面或处所译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六天、无色四天”等,这么翻译的文字以现代中文语境来读识认知,就极其不符合经文原本的义旨了,至少是极大地偏离和混淆了“天国”与“天德”的不同概念,由此而造成现代人读经与解经的极大困难。本书特再次借注释的机会,予以补正。

③待升之灵:梵文Asura,经文原由中文音译为“阿修罗”,也有意译为“非天”的,意思是指尚待升华的众生,即灵界生命。“待升之灵”因为具升华悟性,但德行,即祈祷修行的操练还不足,所以常嗔怒、好争斗。升华之灵、人类、待升之灵,也称为“三善处所”,就是佛传因果报应的三类得善报的处所:升天处(原译:天)、人间(原译:人)、待升处(原译:阿修罗)。

④如此的经典所在之处,也就是因着有佛和尊鼎般贵重的弟子:可参悟《圣经•使徒行传》第8章26~35节:“有主的一个使者对腓力说:‘起来,向南走,往那从耶路撒冷下加沙的路上去!’那路是旷野。腓力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个埃塞俄比亚人,是个有大权的太监,在埃塞俄比亚女王干大基的手下总管银库。他上耶路撒冷礼拜去了,现在回来,在车上坐着,念先知以赛亚的书。圣灵对腓力说:‘你去,贴近那车走!’腓力就跑到太监那里,听见他念先知以赛亚的书,便问他说:‘你所念的你明白吗?’他说:‘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于是请腓力上车与他同坐。他所念的那段经说:‘他像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羔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他卑微的时候,人不按公义审判他。谁能述说他的世代?因为他的生命从地上夺去。’太监对腓力说:‘请问,先知说这话是指着谁?是指着自己呢,是指着别人呢?’腓力就开口从这经上起,对他传讲耶稣。”

古译本原文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章

经文

那时,须菩提问佛说:“世尊,该当怎样命名这部经书呢?我们这些人又怎样来供奉、修持呢?”

佛告诉须菩提:“这经书命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凭这名字,你们就当供奉、修持。原因何在呢?须菩提,佛说了般若波罗蜜,也就是并无般若波罗蜜,只是取名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想想为什么?如来还有所说的经文律法吗?”

须菩提回答佛说:“世尊,如来已经无所可说。”“须菩提,想想为什么?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微尘,那些算为多吗?”

须菩提说:“太多了,世尊。”“须菩提,种种微尘,如来说并无微尘,只是取名微尘。如来说了世界,却并无世界,只是取名世界。①

须菩提,想想为什么?可以凭三十二种相状见识如来吗?”“不能的,世尊。不可凭三十二种相状得见如来。何因何故呢?如来说三十二种相状,也就是这样的并无相状,只是取名三十二种相状。”“须菩提,假如有善男善女们以恒河沙之多的身体、性命来供奉善事,假如又有人在这部经书中,甚至只是领受和修持四句偈语,并②为他人传讲,这人的福分就丰盛有余了。”

注释

①三十二种相状:根据佛典记载,佛有三十二种殊胜妙极的长相,具体的说法,各经所述都有所不一,但大同小异,详细可查考《大智度论》卷四的记载。

②丰盛有余:与前者之类的供奉善事相比,领会经文义旨、按经文义旨而操练,并为他人传讲,如此之类的福分才是享有永恒并惠及众生的,所以佛说:这人的福分丰盛有余!

古译本原文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第十四章

经文

那时,须菩提听到这经书演说,已经深深解悟了本义趣向,就涕泪交加地悲泣着,回应佛说:“稀奇少有的世尊啊,佛演说了如此深①湛的经典,我从以往所得的观悟眼都未曾听到过如此的经文!

世尊,如果再有人听到了这经书,信而清心、洁净,即显现实相,②当知道这人便在成就第一稀奇少有的功德。

世尊,这个‘实相’,也就是这样的并无相状,所以如来演说而取名‘实相’。

世尊,我今日听到了如此经典,信而解悟、领受和修持就不足为③难。如果在未来世的后五百年,期间有众生听到了这经书,信而解悟、领受并修持,这人可就成为第一稀奇少有了!何因何故呢?这样的人已经没有了我相状,没有了人相状,没有了众生相状,没有了寿命相状。原因何在呢?我相状,也就是这样的并无相状。人相状、众生相状、寿命相状,也就是这样的并无相状。何因何故呢?脱离一切的种种相状,也就是取名众佛了。”

佛告诉须菩提:“是的!是的!如果再有人听到了这经书不惊恐、不疑惧、不畏缩,就当知道这人是极为稀奇少有的。何因何故呢?④须菩提,如来说了第一波罗蜜,也就是并无第一波罗蜜,只是取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⑤,如来说了并无忍辱波罗蜜,只是取名忍⑥辱波罗蜜。何因何故呢?须菩提,就如我以前曾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那时已没有了我相状,没有了人相状,没有了众生相状,没有了寿命相状。何因何故呢?我于以往的昔在被节节肢解时,如果还有我相状、人相状、众生相状、寿命相状,便应该产生嗔恨了。⑦

须菩提,再想想过去于五百个世代作为忍辱仙人,在那等世代也都没有我相状,没有人相状,没有众生相状,没有寿命相状。也因此,须菩提,菩萨应该离弃一切相状,发出正定正觉入善境界的心,而不该入住形色生出心来,不该入住声、香、味、触、法生出心来,应该生出无所入住的心。如果心有所住,也就成为并无入住。所以佛说菩萨的心,不该入住形色而供奉善事。

须菩提,菩萨为了一切众生利益的缘故,应该如此供奉善事。如来说一切种种的相状,也就是这样的并无相状。又说一切众生,也就是并无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说真话的,说实话的,讲比喻的,不说虚妄的,不奇谈怪论的。

须菩提,如来所得之法,这样的法没有虚实之辨。

须菩提,如果菩萨的心入住于法,而操炼供奉善事,正像人进入黑暗,也就无所看见了。如果菩萨的心不入住于法,而操炼供奉善事,正像人有眼目,日光照亮,就看清楚一切了。

须菩提,将来的世代,如果有善男善女们能够从这部经书中领受修持,朗读传诵,也就会成为如来。凭着佛智慧就完全知道这样的人,完全看见这样的人,都得以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注释

①观悟眼:原译“慧眼”,指祈祷修行中已经能够达到正定正觉层面,能够破除了相状的那种观悟。

②功德:有助于“升华”,即通达天国彼岸的发奋用功,这样的“发奋用功”尤指能够做出包括精力、体力和物力等各方面的努力。《说文解字》:功,以劳定国也。意思是以发奋或豁出去的那种努力来确立和保障自身能够有份于永恒国度。

③后五百年:佛陀涅槃之后有三个传法时期,即正法(禅定坚固)、像法(寺庙坚固)和末法(斗诤坚固)时期,后五百年一般是指进入了末法时期之后的开始五百年。

④第一波罗蜜:波罗蜜,度入天国彼岸的意思;“度入彼岸”概括说来有六种方法,佛典称为“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般若即正定正觉的智慧或观悟,被认为是“一切法门都从中流出”的佛法之母,是为其他五度的根本,所以“般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