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皓说新闻:一位新华社记者的新闻实战手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09:22:12

点击下载

作者:伍皓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伍皓说新闻:一位新华社记者的新闻实战手记

伍皓说新闻:一位新华社记者的新闻实战手记试读:

序言:谈谈青年新闻人的成才之路

艾丰

伍皓是新闻界的一个后起之秀,一个在全国新闻圈子里颇有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年轻人,现供职于新华社。去年,网上流传着他讲新闻业务的许多文章,引起新闻爱好者们的广泛好评,据说“粉丝”还不在少数。

伍皓毕业于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大学期间就因为表现突出而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期优秀大学生中的先进代表,他的事迹曾被广泛宣传过。这样一个北大高才生,毕业后作出了常人难以作出的选择:他放弃了首都的繁华舒适,自愿来到世界屋脊西藏,在新华社西藏分社做了一名记者。他的进藏之举,也不是旁人猜测的“镀镀金”,或是“捞点政治资本”,他在西藏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扎下根来,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这片高寒缺氧的土地,一干就是将近8年。之后,他又奉调新华社云南分社,到现在也已9个年头。西藏和云南都是边疆高原地区,采访条件甚是艰苦,采访环境自然比不上发达地区,但是新闻人的成长之路各有各的走法,伍皓走的这条艰苦锻炼之路不仅坚实有力,更充满创造和惊喜。

现在,伍皓也早已从普通记者走上了业务领导岗位。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一名新闻记者的激情和本色。这些年来,他不仅一直坚持在一线采访,还不知疲倦地坚持写业务手记,向比他更年轻的记者编辑们传授新闻采访和写作的点滴感悟与实战技巧,不厌其烦、谆谆教诲。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本厚厚的书。写这些业务手记,可想而知挤占了他多少睡眠和休闲的时间,可他为什么能一直这样坚持下去?他说:“我希望我的经验可以让更多的青年新闻人分享,能让他们成长得快些,哪怕少走一点点弯路,也是我最欣慰的。”这让我挺感动。

由此想到青年新闻人的成才之路,我这个老新闻人有几句肺腑之言想说一说。从总体看,我们整个青年记者队伍素质尚待提高,那么年轻的编辑记者如何才能走好成才之路?我认为首先要加强学习。记者的工作是哪儿最新鲜就往哪儿去,其实最新鲜的地方往往又是来不及弄懂和最不容易懂的地方。记者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你可能对报道对象一知半解,甚至半解都没有,但是你还不得不说,有时还要装着很懂地说,因此不加强学习怎么行?再有就是新闻业务本身的学习,也切不可放松。有的人说“新闻无学”,说新闻无学不对,但新闻的确是更强调“从实践中来”的一门学问。记者的成才,是很需要记者从自己的实践中,从别人的实践和实践的总结中汲取养料的。

此外,现在浮躁之风蔓延,能静下来研究些问题,并一直乐此不疲、甘于奉献的人不多。但是年轻人尤其要注意培养长期苦干的精神,唯有踏实肯干才能做出一番成绩。一定要沉下心来,认准了自己的方向,就踏踏实实地去干,多少年如一日才能有成果。拿我自己做例子,我的成果都是出在40岁以后,但是我这个人,不管怎么样,心理调节能力比较好,我一直那么认真地干着。社会承认我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那以前我要是不干了呢?后边也就没有了。

更高一层次,我认为记者要有思考力。记者身担三重任务,第一个是报道,第二个是解释,第三个是预测。要完成这几个任务,哪一个也离不开思考。伍皓就是一个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有极强执行力的人。记者不能只是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记,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力,应当手脑并用。

青年时代打下什么样的基础十分关键。现在,伍皓在新华社系统和全国新闻界都得到了一定的认可,这与他从业以来在雪域高原和云岭大地的艰苦环境中不事虚华地苦练内功是分不开的。《伍皓说新闻》可算是对他16年新闻工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想必这本最贴近现实、最原本地还原新闻出炉过程,最言简意赅地概括新闻真谛的书籍会给所有新闻爱好者以启迪、思考。2008年6月(作者为经济日报原总编辑)

很意外有这么多人喜欢《伍皓说新闻》

——代自序不管怎么说,有这么多人喜欢读我的文章,说明我这些来自新闻实践一线的一孔之见虽然浅薄,但也还有些实用的价值。●你写的东西越来越耐看了!从实习生到总编辑,都该看看!你的持之以恒令人感动,工作忙成那样,依旧可以写出那么多东西来!再过一阵子,应该就可以编辑出版了。——云南葫芦

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五

从做记者以来,我养成了记采编手记的习惯,强迫自己每天检视和反省自己的业务工作。十多年来,记得日记本有数十本,惜乎其间数次搬家,多数都散佚了。

新华网总编室喻红女士再三邀我开个博客,我想倒是个好办法,再不用担心日记本会丢,而且,记在日记本上只能自己看,放到博客上还可以把我的心得与同事、同行分享。《伍皓说新闻》就这样开起来了。在新华博客安“家”那天是6月19日,至今已经半年有余了。

一个纯谈新闻采编业务的专业性极强的博客,居然能在网上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是我始料未及的。如果加上各个媒体论坛的转载,半年来,已有超过80万人次阅读了我的这些业务文章,网友们留下3000多条、20余万字的跟帖、留言和评论,这在纯学术、纯新闻业务的博客中是绝无仅有的。有朋友发邮件给我,说网上已经有人将我的博客称之为“中国传媒第一博”,有几家网站还精心制作了“中国传媒第一博”的图标,将我的博客作了链接。

网友们还给予我“细说新闻第一人”等美誉,有的网友甚至自称是我忠实的“粉丝”,并自命名为“舞迷”。一些朋友热情地建议我将博客正式出版,以供大学新闻院系的学生们、新闻实习生和刚刚进入媒体业的年轻记者、编辑们作为新闻实战的入门参考。

学一点是一点留言:曾经特别崇拜李希光,他能把新闻讲得高屋建瓴。我研究生时的导师也是国内鼎鼎有名的新闻理论家。但是伍皓能够把新闻讲得深入浅出、细致入微,而且每天都毫不懈怠地天天开讲,看似顺手牵羊、漫不经心,说的好像又都是工作琐事,平淡无奇,读了却令人恍然大悟、豁然开朗,马上就可以拿来用上。

为梦而活在《找出新闻的“特别之处”》中评论:我们该成立一个“伍皓研究会”了。

天生有福在《把“点”做透就是好新闻》中评论:生动的教材啊!

anonymous留言:伍老师,您好!我是暨南大学新闻系的一名教师,看了你的博客,收获很大,对我的新闻教学也很有帮助。你写的新闻日记非常好,坚持写下去,积累丰厚了,可以出书。大约两年就可以集合成书了,到时我一定推荐给我的学生看。

说实话,我的这个博客受到网友们这样热捧,对我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为此还给我惹来了一系列的“麻烦”,使我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但不管怎么说,有这么多人喜欢读我的文章,说明我这些来自新闻实践一线的一孔之见虽然浅薄,但也还有些实用的价值。网友们对我的关注、支持和鼓励,我无论如何都是要十分地加以感激的,在心里。

互动热评

嗯,平时都把伍老师的博客收藏了,有空就翻出来瞅瞅。原来我也算“舞迷”的啊。——红灰尘我从来没有迷信过什么人,对各种“粉丝”也总是嗤之以鼻,没想到自己也有一天会变成谁的“粉丝”啊!——海韵伍老师开了这个博客真是好啊,让我们这些正在学习的孩子们受到了不少的启发呢!在伍老师这总能学到很多的东西的,呵呵,在这里还要谢谢伍老师哈!伍老师加油哦!——还在新闻的摸索中其实,我们的新闻,就是缺少这样的实践者,在实践中思考的人。——绝地亮剑起初在云南省高院听了先生的课,又偶然发现这个博,觉得可学到好多东西。——云南魏磊还是刚刚那句话,弄好身体,别太累,这样您身边的记者和我们这些旁观者才能学到更多好东西!——猪肥了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新闻官”

——由网友给我的留言想到自从走上领导岗位以来,我时刻在告诫自己要真诚地做人,认真地为“官”。做人有益于他人,为官有利于事业,我以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很喜欢老师的博客。一定要坚持下去哦,不然我们去哪里学习哪?现在新闻学院是多了,但是实战型的老师我们找不到哦。做一个有思想的记者一直是我的梦想,所以看看老师的博客每次都很激动,好像和老师一起奋斗在新闻战线上一样。——anonymous

2007年12月9日 星期日

我现在是在业务领导的岗位上,算是一个基层的“新闻官”吧。

今天,一位一直非常关心我、提携我的老领导找我谈心:什么时候让人忘记你了,你就能“进步”了。像你这样只顾埋头干业务怎么行啊?

我无语。自从走上领导岗位以来,我都时刻在告诫自己要真诚地做人,认真地为“官”。做人有益于他人,为官有利于事业,我以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这是一个价值观念变幻无常的社会。我这样做人为官究竟对不对,有时候连我自己也犯起了糊涂。但是翻翻网友们在我博客上留下的近3000条评论和留言,似乎又坚定着我一路艰难向前的不悔信念。

一、不能敬业就做不好“新闻官”

不是为了“做官”才去干事业,“做官”是为了让事业干好。没有对新闻事业全身心的挚爱,没有把新闻当成自己一生事业的精神,是无论如何做不好一名“新闻官”的。你自己尚且不能爱岗敬业,又怎样去要求编辑记者胸怀新闻理想、保持新闻的职业精神?

高度关注在《记者是最不能不学习的一种人——兼谈我为什么开博客和天天说新闻》中评论:我看到绝大多数文章都发表于夜里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呼呼大睡的时候,伍皓老师却在辛劳而勤勉地为我们写作,把他的经验与我们分享。从发文的时间就可以看出,很多的文章都是凌晨两三点甚至四五点钟贴上来的,就冲这一份对新闻的激情和挚爱,真正把新闻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我都要说好感动!

氧化心情在《新闻人总是在路上……》中评论:楼主真够辛苦的,天天加班那么晚。

匿名在《记者是最不能不学习的一种人——兼谈我为什么开博客和天天发帖说新闻》中评论:敬业的人值得尊敬。

凤凰于飞在《一篇流产的报道引出“拟人化新闻”新命题》中评论:伍总注意身体,长期熬夜太透支身体了。

二、业务领导不能不钻研业务

有很多“新闻官”在做官之前都是业务很强的记者,因为业务强才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然而,一旦做了“官”,就过起了官场的生活,每天忙于事务,沉迷于各种应酬,变得不再像原来那样用心于钻研业务了。“新闻官”说到底还是“业务官”,你自身的业务能力不过硬,是很难在记者心目中树立起威信的;你对稿件的处理不能让记者信服,记者就会在心里埋怨:唉,真是倒霉,摊上一个不懂业务的老总!所以,不要以为既然能做“新闻官”,自己的业务能力就已经是“盖棺定论”了。少一些“官场”的应酬,多花些时间钻研业务,对“新闻官”来说尤为必要。

Qi在《文字报道为什么不能借鉴电视的“现场连线”?》中评论: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勤奋敬业,这也许就是你今天能够成为年轻有为的领导者的原因。

月舞霓裳在《新闻到一线策划 选题莫光拍脑袋》中评论:真希望主抓业务的领导们都能学学伍老师的做法,多钻钻业务指导工作,少一些装腔作势摆官架子,只有这样事业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基层单位欠缺的东西太多了。唉!【冬儿】在《找出新闻的“特别之处”》中评论:楼主总能从纷繁的资料稿件中找出“这一个”“特别之处”,佩服!

三、要用自己的经验去引领年轻人进步

“新闻官”自身业务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包打天下。所以,当“新闻官”就应该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胸怀,要乐于见到有更多的人在业务上超过自己。领导的责任,是要用自己的经验去引领年青一代进步,只要能够让后辈走得更快,就不怕倾其所有。

Qi在《文字报道为什么不能借鉴电视的“现场连线”?》中评论:把自己15年来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细心耐心地跟同行分享,对晚辈们毫不保留的指点和教诲,使后辈们受益匪浅,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很多评论里看到大家都尊敬地称呼你伍老师的原因。

月舞霓裳留言:伍老师,你好,虽然“认识”你和你的文章只有两周多的时间,但每天到你的博客里学习已经成了我的一个习惯了,每次都能有新的感受和收获。谢谢你给我们新闻人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你是一个诲人不倦的老师,一个积极进取的老师,一个新闻战线上的“排头兵”,一个勇于无私奉献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人。我为我们新闻战线上能有这样的好领导感到高兴!但是,我也不得不郑重地向你提出意见,你这样工作太累了,虽然你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但对健康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不管是为了新闻事业,还是为了我们这些尊敬你的学生,都千万要注意休息,保重身体。我会为你祝福的,也会继续关注你的博客!

Qi在《文字报道为什么不能借鉴电视的“现场连线”?》中评论:虽然你博客里的大多数文章是给你的同行们分享的,但是从字里行间我可以体会到你是一个难得的好记者、好领导。

山中有海留言:在国内传媒目前的状况下,您的努力还是很有意义的,这我不否认。如果更多的总编级人物像您一样,应该会有更好一些的局面的。

丐帮贵公子在《社里来了一群美女实习生》中评论:实习生遇到如此雅达之师,也算一幸。

绽放de花朵在《社里来了一群美女实习生》中评论:伍皓老师真好!很羡慕那群学生!我再过几天也要去实习了,希望能遇到我喜欢的好老师。

冬老虎在《社里来了一群美女实习生》中评论:现在有的媒体实习生,就是每天跟着记者“跑跑龙套”,最后在文章记者的署名后面缀上个“实习生×××”便完事大吉;有“不幸”的实习生竟成了打水扫地擦桌子干杂活的“临时工”,真正学到东西的少之甚少。所以真的很羡慕云南分社的实习生们,你们遇到贵人了!

四、要引领记者走向正确的方向

“新闻官”是新闻的“把关人”。这种“把关”意识不仅要体现在对每一篇具体稿件的处理上,更要体现在对记者的日常引导上,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新闻从业观念,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鸿飞熊在《媒体不是NGO》中评论:领导考虑问题,就是要更加全面一些。年轻人做事情喜欢冲,不冲不足以证明自己存在。而领导就不需要这样表现自己。领导就是领导,领导做的事情,就是“驾驭”整个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plyuci在《从新华社记者伍皓看新华社》中评论:我看到了新华社的思维方式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即使作批评报道也从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角度去切入。我汗颜。我作批评报道,我的目的就是揭短,这也是我们领导常常教给我们的思维。为什么那些市委书记、市长愿意见新华社记者,愿意和他们一起谈问题,我原来总是以为,是因为新华社记者地位高,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现在才发现并非如此,是因为新华社记者关心问题,时刻在思考问题,在真正想着问题如何促进如何解决。

月舞霓裳在《媒体不是NGO》中评论:深入浅出,受益匪浅!希望伍老师多出这样的精品文章,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象生动效果好!

关桂峰在《媒体不是NGO》中评论:新闻的第一属性:阶级性!以前学马克思的东西总提不起兴趣,老师讲得无趣学生学得头疼,马克思的新闻观也讲得空洞,现在伍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记者身上应该具有的政治性以及应该客观、全面地反映新闻事实,是很生动的!

冬老虎在《媒体不是NGO》中评论:讲得透彻!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讲起来枯燥(我们都参加过上岗培训,这一课必不可缺),包括我在内的记者编辑听起来懵懵懂懂,缺少条理化、具体化和形象化。看了伍总就记者采写的《从外流域引水“输血”治理滇池有可能带来更大生态灾难》稿件深入浅出的分析,我豁然开朗——我们总强调的“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原来离我们这么“近”,也是这样“活生生”的,是完全可以“沁人心脾”的。这种以小见大、不说教不空谈的文章不可多得,希望大家好好读一下。媒体不是NGO,这个命题新鲜!

远行客在《没有亲自采访,记者就没有写稿的权力》中评论:伍老师此文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做记者,就得时刻秉承职业主义精神。

小菜一碟在《会议采访不妨也走出会场外去采访采访》中评论:看了伍老师对新闻业务点点滴滴的指点,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在学校里,新闻系的老师多是就理论说理论,我们一出校门就忘了。今天有幸分享到伍老师从事新闻业务十几年的感悟,确实让我们这些刚入行的新手受益匪浅。【冬儿】在《没有亲自采访,记者就没有写稿的权力》中评论:看来“拿来主义”的稿子在楼主那儿是混不过去的。

五、要亲自动手为记者修改稿件

越来越多的业务领导习惯于动口不动手了,记者写来的稿件不满意,就打回去重写。在稿单上签“发”或者“不发”成了老总们最主要的日常工作。做“新闻官”,还是要经常亲自动手为记者润色、修改稿件,并让记者体会到你的用心。这应该是“新闻官”传授经验、培养人才、锤炼队伍最切实的一种方式。

沈阳小人物在《救活“过时新闻”的两个小窍门》中评论:我们单位就缺这样的头。写不好扔回去重写,根本不告诉你怎么去写。羡慕楼主单位的记者!

月舞霓裳在《找出新闻的“特别之处”》中评论:学习了,受益匪浅。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这种改稿方式最受益的就是年轻的记者了。能遇到一个懂业务、肯教授的好领导难啊!

沈阳小人物在《媒体不是NGO》中评论:能把稿子改成这样,足见楼主新闻功底之深,领会精髓之要。客观不拔高,理智不盲从。

冬老虎在《新闻主题:不“拔高”,但是要“提升”》中评论:以下是引用作者伍皓的话:云南三条通边高速公路预计年内通车——加了两个字,“语境”和“意境”、“高度”明显不一样了!

六、要放下架子与记者打成一片

每一个“新闻官”,也都是从普通记者做过来的,只不过现在让你到了带领更年轻的记者们去战斗的岗位而已,所以你其实还是记者中的一员,毫无必要摆出“做官”的架子,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新闻官”的心要与编辑记者的心跳动在一起,你一旦要有意拉开与编辑记者的距离,就别指望编辑记者会跟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plyuci在《也从新华社记者伍皓看新华社》中评论:伍皓给我们什么感觉呢?一个同行兄弟而已,一个有一点点个性的兄弟而已。这告诉我们,新华社绝不同于官僚机构,而新华社的干部,也绝不是食古不化架子十足的官僚。

云南信息报大周在《

“方言新闻”使报道妙趣横生

》中评论:伍皓为什么在云南新闻界备受敬重?就因为他一点都不摆老总的架子,待人热情诚恳。我们这些被当做“小报记者”的人,有业务上的事向他请教,他也从来不推辞。

兵马俑在《

我为记者打“前站”:在香格里拉繁忙的一天

》中评论:伍总很平易近人啊。

七、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作为业务领导,只是某一些机缘让我们成为领导,并不代表我们的业务水平就一定比记者高。“新闻官”应该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正视自身的不足,多向身边的编辑记者学习,多作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

沈阳小人物在《我对〈新华社记者伍皓看新华社〉批评帖的回复》中评论:欣赏楼主的一句话:“今天的虚心,是为了将来不心虚!”

活宝宝在《新闻生涯从“常识”起步——回忆我初做记者的难忘岁月》中评论:任何一个抱着虚心、诚恳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的新人,终有一天也会成为更新新人学习的目标。这种虚心和诚恳,是对工作,也是对自己的同事,更是对自己以及生活的一种态度。写这篇文字的人,一定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啊!

plyuci在《从新华社记者伍皓看新华社》中评论:我看到了新华社人的谦虚谨慎。对攻击、对揶揄,伍皓也不管对错,全部接受。

关桂峰在《没有亲自采访,记者就没有写稿的权力》中评论:伍总本人就是坦荡、磊落的人,善于听取批评和意见是他的优点。

冬老虎在《没有亲自采访,记者就没有写稿的权力》中评论:没有亲自采访,记者就没有写稿的权力。潜台词就是:没有认真审稿的编辑或老总,发这样的稿子就是失职。勇于正视自己的不对,对记者的意见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并从中看到问题的普遍性,引以为戒。

八、什么时候都不要脱离一线

“新闻官”,或许称为“业务带头人”要更合适一些。做“新闻官”,是带领记者去做新闻,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做官。不能一做“新闻官”,就脱离一线采访,再也提不起笔了。应该和记者们摸爬滚打在一起,用自己的行动和身影去指挥,在与记者的共同奋斗中去赢得敬重,建立威信。如果远离了一线,疏于亲自动笔,其实距离“江郎才尽”的时候已经不远。

商报人啊在《不管路有多险,都要走到跟前》中评论:跟这样的领导出去采访,长见识!

沈阳小人物在《展现突发事件的立体画卷》中评论:我也想去采访泥石流,这样就有机会得到楼主的教诲了。遗憾之极!

九、在为记者服务中体现价值

“新闻官”不能没有为新闻献身的精神,不能没有为记者服务的意识。“新闻官”可别做成收租院里的大地主刘文彩,也别做成逼死喜儿的黄世仁。只知道催稿、扣钱的“新闻官”绝不是好的“新闻官”,只有在为记者服务,为记者出主意、想点子中,才能体现一名“新闻官”的自身价值。

冬老虎在《新闻到一线策划 选题莫光拍脑袋》中评论:记者去一线抓新闻,正常;可像楼主这样时常下基层一线抓“新闻点子”,搞“新闻策划”的领导越来越少。“靠互联网和看材料、听汇报决定选题”,这样不是不能出新闻,也可能偶尔出好新闻,但是我认为那是“策划新闻”,而非“新闻策划”,我不主张“策划新闻”。先发现新闻再策划之和先策划“新闻”而后去发现之,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有些新闻策划不是坐办公室拍脑袋拍出来的,是“走”出来的。佩服楼主当老总还挤出一定的时间走出去找新闻素材,帮助记者出谋划策。自己大脑武装起来了,指导记者采访腰杆子就硬,还怕没有什么好作品问世吗?

十、要成为团队的精神灵魂

“新闻官”是团队的“灵魂”,抓好业务工作固然重要,但为团队注入精神力量更加重要。要带领好一个团队,就只能是身先士卒,以你的激情去唤起团队的激情,以你的勤奋去激发团队的勤奋,以你的理想去塑造团队的理想,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团队里的每一个人。

冬老虎在《从27到7:我们如何跨过这道沟壑》中评论:身先士卒的结果,我相信榜样的力量!

Qi在《从27到7:我们如何跨过这道沟壑》中评论:祝贺!享受自己奋斗后的成果是幸福和快乐的,务实敬业、以身作则的领导带领的团队肯定能取得佳绩!

十一、要关爱记者、善待部下

体贴记者,关心记者,是做好“新闻官”最起码的要求。当记者在前方浴血奋战的时候,你的一条鼓励短信将可能是他们冲锋陷阵的号角;当记者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你的一句贴心话将可能是他们抖擞精神的力量;当记者身心疲惫的时候,你送上的一杯清茶、一口小酒都将为他们洗却仆仆风尘。

红色雨花石在《展现突发事件的立体画卷》中评论:一直在学习伍总的文章,总是把收获和感谢放在心里。这样的老总确实很难遇上,遇上了,就是一种福气:是领导更是良师,是良师更是益友,是益友更是兄弟。

喜乐在《展现突发事件的立体画卷》中评论:虽然我是个外行人,但是可以体会到你的用心良苦以及你对朋友们的关心,很感人。可以说,你是个有魅力的男人,你对他人的关怀总会让人感动,无形之中又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力量,去面对一些事情,去解决一些问题。

月舞霓裳在《新闻人总是在路上……》中评论:这才是真正的新闻人啊!只可惜,并不是所有走在路上的兄弟都会有幸遇到这样的好领导!但不管怎样,新闻凭的是良心,不管有没有领导的认可和体会,仍然有多少好兄弟在苦苦坚守着职责呀!我喜欢新闻这个职业,也愿意为它付出!

氧化心情在《记者是最不能不学习的一种人——兼谈我为什么开博客和天天说新闻》中评论:不看别的,就看你的敬业和对下属的关爱,现在很多人都做不到。所以,支持你!

营盘上空的鹰在《新闻人总是在路上……》中评论:除了感动,我们还能说什么?

十二、要为记者撑起一片安全的绿荫

做“新闻官”,就要给记者以安全感,要成为记者的坚强后盾和靠山。只想着自己头上的乌纱帽,生怕引火烧身而不敢为记者出头、撑腰,不敢竭尽全力保护记者、维护记者合法权益的“新闻官”,不是好的“新闻官”。

买不起自行车在《为了新闻的尊严》中评论:佩服楼主,感激为记者撑腰的新闻官!

冬老虎在《为了新闻的尊严》中评论:觉得这话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十三、要甘当善于发现记者长处的伯乐

很多新闻单位的业务领导似乎养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既然是“把关人”,眼里就只看到记者的“错”、记者的“短”。伯乐相马,绝不是为了品评马养得多么不好,而是为了找到能够堪当大任的良驹。“新闻官”也应该具备伯乐的思维和眼力,善于发现记者的长处并因势利导。

冬老虎在《会议采访不妨也走出会场外去采访采访》中评论:有出息的记者也需要伯乐发现不是。

刘娟的博客在《记者要善于巧借热点新闻事件的“关注效应”》中评论:记者的稿子就如一片璞玉,经过总编的仔细打磨,方见其璀璨闪光的“智慧亮点”!

冬老虎在《救活“过时新闻”的两个小窍门》中评论:领导善于发现新闻的价值,了解记者的长处和短处并不动声色地循序渐进,这样的工作方法很得人心。这样的记者焉能不迅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十四、要为记者营造民主上进的业务环境

一个业务氛围浓厚的新闻单位,必然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自由争论业务、人人都可以自由表达意见的地方。“新闻官”如果“官”气太重,过于追求“说一不二”的个人权威,记者们都噤若寒蝉,敬而远之,有好的报道思路和创意也不敢拿出来讨论,整个团队就会失去创造的活力。一个死气沉沉的媒体,很难想象可以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做“新闻官”,应该努力营造业务民主的氛围,竭尽所能地为编辑记者们创造一个快乐工作、有利于业务成长的好的小环境。

匿名在《有点同情那个叫訾北佳的新闻造假者》中评论:呵呵,我就是在怒江和伍总争论的记者之一。确实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业务氛围很好。

plyuci在《从新华社记者伍皓看新华社》中评论:我看到了和谐。尽管和谐是一个很滥的词,可是我再找不到别的词了。总编对每一个稿子都认真地去审查,都尽职尽责地提出自己认为好的建议,都希望记者能把稿子写得更好,记者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建议。

匿名在《有点同情那个叫訾北佳的新闻造假者》中评论:曾经四处找纯新闻理论看,但学院派的新闻论文不是过于“高深”,就是失之宽泛。伍老师的新闻帖子,都是来源于采编实践,具有很强的参照引导作用,每天必读!现在很多新闻单位官气太重,别说业务民主氛围,就是提提意见都要小心。

互动热评

记者遇上这样的好领导,缘分哪。——冬老虎专业人员使用专业语言写就的专业文章,非常欣赏和佩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徐怀若谷多一些像你这样的新闻官,新闻工作就会如虎添翼。而实际上是,许多地方存在着自己不懂新闻而只是在当官的现象。官即管也,把记者和新闻都管死了,把新闻搞成了文告,一塌糊涂。这该怎么办呢?——山中茅庐伍老师,您好!我只是个小地方的年轻小记者,不管是对新闻理论,还是对新闻业务都没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和把握,更不知道“新闻官”怎么去做,但我从内心出发说几句,我觉得您特别棒,渴望遇到您这样的老师与领导。愿伍总坚持您的立场,坚持走您的路,我相信有很多人支持您……——南飞途中的雁最近看您的博客,受益匪浅,特别感动的是,您对于记者的关爱。——剑气如虹“官”只是一个符号。一个人不论其官职多大、地位多高,都首先且永远是个“人”。锤炼好自己的人品,“官”也就做成了。总结伍先生长文,其核心就是一点,即“以人为本”。工作几年来我接触过不少领导,那些口碑好、能力强的“官”,无一例外都是善于团结同志,没有花架子、花肠子的人。工作上是领导,工作之外仍可作为朋友。其实,安静下来思考,名啊利啊权啊这些东西与人的生命并无根本关联。相对于“伍总”这样一个词汇,或许“伍哥”、“伍老师”的概念,在别人的心中存活的时间会更久一些。——云南魏磊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所以反过来看,能得到部下拥戴的领导就是好领导,支持伍总!——水凝冰以您为榜样,争取也做这样一名有志气、有能力、受人尊敬的“新闻官”!——月舞霓裳

“关联法”与“比对法”:让新闻价值最大化

当采写一条稿件时,先不要急着动笔,而是首先把所有能找到的新闻点都一一列出来,然后逐一比对,找出哪个“点”是最有价值的。●真的是拜读,学到很多东西,谢谢伍老师。老师在课堂上说的东西有些枯燥,看到您这里,再回头看课本,理解起来快多了。——红灰尘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苏菊香来云南考察,记者王研随行采访,写来一篇稿件:《今年我国3.1亿人次遭受自然灾害 损失264亿元》。

王研说,这个数字是苏副会长在讲话中提到的。讲话时虽然是这么一句带过,但她觉得是个新闻。

记者有抓新闻的敏感性,善于从会议讲话中寻找真正的新闻来写,这比写上一大堆强调各级红十字会要加大救灾工作力度的空话大话好多了。我很赞赏。

做记者就要做个有心的记者。照抄会议讲话材料谁不会?但显不出记者的真功夫。从一大篇讲话里找出新闻来做,那才叫功力。

这样的数字新闻是有一定新闻价值的,至少让读者对全国自然灾害有一个总体上的认知。

只不过,这种数字新闻每年都在不停地做。记得不久前民政部常务副部长李立国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就曾公布过一个截止到上半年的全国灾害损失数字。现在又过去了一个季度,受灾人数和经济损失又有所上升。仅此而已。

从做新闻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新闻不是说就不值得去做,但仍难免有“炒冷饭”之嫌,还是缺少了点创意。算是条新闻,但说不上是好新闻,也不是特别有新闻价值的新闻。

毕竟,就这么几个数字还撑不起一条新闻。王研深得做新闻的一些诀窍:哪怕真正的“新闻点”只有那么一两句话,也可以通过加入新闻背景,使用“关联法”,做成一则像模像样的新闻。

所谓“关联法”,就是围绕一个“新闻点”,找出所有与之相关联的内容,以此扩展新闻的信息含量。

王研找了这样一些关联内容来写:今年是继1998年以来地震、泥石流、水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一年;虽然受灾人数为历年最多,但因灾死亡人数相对减少,得益于灾害预警预报的加强;全国各级红十字会共投入救灾款物折合人民币1.5亿元等等。

巧用“关联法”,可以使本来很单薄的新闻“丰满”、“性感”(即“新闻性”增强)起来,但切记一定要紧扣主题、直接关联。离题太远,关联内容过于庞杂,就不是“丰满”、“性感”,而是“臃肿”、“肥胖”了。堆砌过多与“新闻点”并无直接关联的材料,非但不能让读者感到是增加了新闻的含金量,反而易令人产生“注水新闻”之感。

除了上述这些与“全国3.1亿人次遭受自然灾害”这个“新闻点”有着直接关联的内容之外,王研的稿件中还关联了几处相对间接些的内容,如:全国已有7个区域备灾中心;中国红十字会全国备灾中心正在报批中;中国红十字会正在全国实施帮助特困人群参加“新农合”的试点等等。

这些内容与要写的“新闻点”不仅没有直接的关联,而且实际上已经是另外的“新闻点”了。

在同一个采访活动中,记者往往会发现同时有多个“新闻点”并存。在这种情况下,记者为了使自己的报道能够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就要使用到另外一种基本的方法:比对法。“我通常采取的办法是:当采写一条稿件时,先不要急着动笔,而是首先把所有能找到的‘新闻点’都一一列出来,然后逐一比对,找出哪个‘点’是最有价值的,稿件就主要围绕这个‘点’去写。”在今天的编务会上,我作了这样的讲评。

我告诉我们的记者、编辑,只有对所有能够发现的新闻点都进行有意识的比对和判断,才能使新闻价值最大化。否则,碰到什么写什么,“捡到篮里就是菜”,虽然偶尔也能写出一两条好新闻,但多半是运气。

经过充分的比对后,挑出最亮的“点”写成新闻;其余的“新闻点”,要么就忍痛割舍,要么就将其放到新闻稿件的次要位置。或者,如果觉得这些被割舍的“新闻点”也有些意思,不妨就这些“新闻点”再分别写上一篇。

如王研这条稿件,在我看来,虽然受灾人数、经济损失也是可报的“新闻点”,但并不新鲜。相反,比对之后,发现“将要建设全国备灾中心”和“无力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困农民将受资助”这两个“新闻点”多数人还不知晓,别的媒体也还没怎么报道过,因而是更有新闻性的“点”。“这两个新闻点都完全可以抽出来单做新闻,”我说,“把它们放在《今年我国3.1亿人次遭受自然灾害 损失264亿元》这样一则新闻里,不仅像尘土掩埋了钻石的光芒,而且还冲淡了这则新闻本来的主题,变成了应该修剪的散枝蔓叶。”

我每天在编务会上对稿件的讲评,我们的业务秘书都会尽职尽责地整理出来,通过彩信发给每一位记者、编辑。王研因此在网上抱怨我对她总是批评,就连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也要吹毛求疵。“绝对不是批评,”我声明说,“纯粹是为了探讨两种做新闻的基本方法。”

互动热评

这篇随笔让我想起上学时候老师拿了一个“救火”的例子作解释,很生动,让我们培养出动手写新闻之前找到一件事情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那一两个点。学习中……——双子沙拉其实作任何报道,只要有心就能找到更好的角度,更好的切入点和更多的新闻外延。比如摄影报道也一样啊,360个角度总有一个角度是最好的,最适合表达新闻事件的,关键要看我们有没有心去发现,去挖掘出来。——一直是晴天

让自己成为“拔尖记者”的一条路径

一个优秀的记者和一个平庸的记者相比,平庸的记者总是在跟着已经热门的话题炒,而一个优秀的记者是自己有设置话题的能力。●如果不计年龄、辈分、资历深浅评论的话,伍皓记者给出的一些常识显然很有利于中国记者在行业中出名,至少可以帮助大家在此行业生存。他不惧艰险,肯定也不是很多人能做到的。——连年江海

2007年11月1日 星期四

记者王研在我昨天写的《

经济报道要赢得读者其实是个视角问题

》一文上留言:“正在写一篇本来很死板的经济稿子,试试换换写法吧。”看我还在QQ上,就跟我打招呼。

我本来正在写另外一篇业务随笔,停下来先回答她的问话。她希望我能对她的业务号号脉,出些主意。

她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记者,我感到她身上的潜能还没有被发掘出来,给她一些点拨,没准儿就能有大的“爆发”。“传媒知本家”是我的QQ用户名,“中中”是她。

传媒知本家22∶42∶53

你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业务再上一个台阶比较困难,还没有成为一个拔尖的记者;再有就是没有自己的专业方向,关注得太杂,没有留下是哪一方面报道的专家型人才的印象。像陈鹏走的路子,考核虽然不太靠前,但他的文化报道已经小有名气了。

中中22∶43∶21

那你觉得我的主攻方向应该是哪里呢?建议一下嘛。

传媒知本家22∶45∶33

原来想让你成为卫生报道方面的专才,但你没有持续关注这一领域。我们的科技报道和卫生报道实际上是很弱的,一直没有作出在全国特别有影响的报道。

中中22∶46∶59

确实卫生厅跑的少。那我以后注意向这方面培养自己。

传媒知本家22∶49∶08

作卫生报道不一定都跑卫生厅。应该关注群众最关心的卫生问题。

中中22∶49∶24

那应该是什么呢?看病难看病贵?食品安全?

传媒知本家22∶50∶51

这些年有影响的卫生报道,如高价账单、药品回扣等,哪一个是从卫生厅跑出来的?

中中22∶51∶25

知道了,其实也就是你今天的博客里说的,还是要“三贴近”。

传媒知本家22∶52∶57

也不是概念化的看病难看病贵,要从具体的群众热点问题入手,一一剖析。连续剖析上七八个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你就成卫生报道专家了。

中中22∶53∶15

好的,我有概念了。

传媒知本家22∶55∶34

让你跑卫生,你就应该去发现更多卫生系统的问题,一一找出来,用实例去解剖,就可以写出重磅报道来。卫生报道最容易引起老百姓的共鸣了。

传媒知本家22∶57∶24

从卫生厅只能写出你现在弄的这些不痛不痒的报道。从群众、从生活中就医的种种烦恼入手,稿子就有了冲击力。

中中22∶57∶56

民营医院的问题?

中中22∶59∶20

比如,一些医院承担公共医疗职能的部分很少;比如疫情,有些漏报达到100%。

传媒知本家23∶03∶49

如果找到比较极端的案例来反思疫情信息公布机制方面的问题,当然是个好题材啦。群众的疫情知情权是受到侵害的,像这样的公共卫生问题,保管你写一篇轰动一篇。用不了多久,你就成知名卫生记者了。

中中23∶04∶26

这些东西都是知道的,但是要真的挖,采访难度首先就很大。

中中23∶05∶30

还有流动人口就医问题,没有城市医疗保障。

传媒知本家23∶05∶59

民营医院的问题也很多。但是一篇报道讲太多的问题,是引不起太多关注的。抓住某一个问题,就把它做深做透,反而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中中23∶06∶39

传媒知本家23∶10∶09

获取线索之后,不用先去卫生行政部门采访。很多群众对这些问题都感同身受,还有学者、专家等,你可以采访的人很多。最后再去卫生厅、疾控中心,他们不接受采访都不成,因为你已经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他们不得不表明态度。

中中23∶10∶34

哈哈,你还挺狠嘛。

传媒知本家23∶11∶01

也不是要整哪个部门,是关注带有共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你按这个思路去想,那能做的题目海了去了。

中中23∶11∶34

嗯,知道啦。

中中23∶12∶37

你辛苦啦,赶快回家休息吧。

传媒知本家23∶16∶51

已经被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诸如医院乱收费、高药价、乱检查等,就没必要去跟风了,要努力寻找到一些媒体还不太关注、群众又感受深刻的问题来做。一个优秀的记者和一个平庸的记者相比,平庸的记者总是在跟着已经热门的话题炒,而一个优秀的记者是自己有设置话题的能力,让全社会都围着你设置的话题去思考、去热议。

互动热评

我想做一名记者,想做一名好记者,想做一位名记,呵呵,看来还要多多努力才行啊!继续跟着伍老师学习!——水月静花伍老师您好!拜读了,说实话我向您学到了不少知识,现在观念更新了,视野开阔了。但是您是平面媒体界的专家,而我是一个电视台的记者。您能不能帮我推荐一个精通电视新闻的老师来引导我,谢谢了!——南飞途中的雁且不说文章(聊天记录)对我们是否有启发,单说一个记者敢和一个老总在QQ上如此随意调侃对话,让我感到羡慕和嫉妒。——霹雳小娇娃“问题思路”,好!——boly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仔细研究被采访行业的各种潜规则及其社会的影响面问题,加上善于挖掘新的写稿角度,才能写出好稿来。——初识法要想成为名记者,必须设法使自己成为一个行业的专家。——初识法感动。有良知的媒体人从来不缺乏啊。——匿名与文无关的一点感想——找准一个“独特”报道的目标,那岂不是要作“独家报道”?现在很多媒体老是强调做所谓“独家新闻”,到底做成独家了吗?并没有,还是那些话题,讨论来讨论去,最后骗了不少阅读率,人们还不认同。呜呼,很多新闻稿其实就是“标题党”,报道内容离咱们老百姓视线太远了!看了伍老师的一篇关于“污点调查”的稿子,感触很深。对!新闻需要改革,否则记者就成了文字贩子。——亚洲我个人觉得,王研很善于捕捉社会热点,评论写得不错,做一个优秀的评论记者,为什么不好?——简单爱经济报道要赢得读者其实是个视角问题其实,要想让自己的报道能够贴得群众、生活、实际更近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采写报道的时候,要多一些“群众视角”、“生活视角”、“实际视角”。也就是说,要站在群众的角度、生活的角度、实际的角度去看待新闻、理解新闻、表现新闻。●伍老师,看完你近期的经验和建议之谈,受益匪浅!不说谢谢,因为你是一个善于鞭策人前进的人。只想做好新闻工作,有一天能和你一起学习、讨论。——萧隐

2007年10月31日 星期三

今天的编务例会,总编辑李承祖亲自参加了,记者王研、李怀岩和伍晓阳也主动参与讨论。

这两天云南最大的事件就是中国铝业公司和云南铜业集团的并购。昨天云南省政府与中铝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天合作各方还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因此今天的编务会少不了要研究这一报道。

昨天我写了篇《

“细微变化”里有新闻

》的随笔,表扬记者刘娟在中铝并购云铜报道中抓新闻的敏锐。但是为了能继续把发布会的新闻做得更好,我今天主要分析报道的不足。

我把昨天记者采写的所有关于这一并购事件的报道篇目全部列出来:《棋定云铜 中铝加紧铜行业扩张步伐》《中铝“联姻”云铜 实现三方共赢》《中铝参股“新云铜”中国有色最大并购正式签约》《中铝将加大资源储备和深加工发展》《未来5年中铝的资源控制量将达3000万吨以上》《肖亚庆:中铝将信守承诺做大云铜平台》《邹韶禄:5—7年云铜利税要过100亿》《中铝不是“新云铜”第一大股东》……

看出有什么共性的问题来了吗?

我喜欢这样的提问方式,希望能够启发每一个编辑、记者的思考。然后,我再不紧不慢地讲出我的看法,引导编辑、记者跟我一起去思考。(当然,你如果愿意自己多作些思考的话,可以暂缓阅读以下的文字。)

……“我想到关于经济报道的视角问题。”我说。

从这些篇目中可以看出,报道几乎全部是从企业、行业和政府的角度出发,告诉读者的都是这次并购案对中铝、云铜和云南省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战略意义,又将对中国的铜行业带来何种深远的影响,以及企业和政府采取的动作、打算实现的目标。

这是一种“企业视角”、“行业视角”、“政府视角”,是传统经济报道的思维方式。记者在采写经济报道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受到“企业本位”、“行业本位”、“政府本位”的束缚。

从“企业视角”、“行业视角”、“政府视角”出发采写的经济报道,看上去似乎气势大、立意高,但是难免“曲高和寡”。读者说,企业赚钱了,行业壮大了,政府出政绩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呀?因为这样的报道离读者太远了,离老百姓的生活太远了。

做新闻工作的人经常把“三贴近”挂在嘴边,但我们真的还没有很好地养成“三贴近”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其实,要想让自己的报道能够贴得群众、生活、实际更近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采写报道的时候多一些“群众视角”、“生活视角”、“实际视角”。也就是说,要站在群众的角度、生活的角度、实际的角度去看待新闻、理解新闻、表现新闻。

传统的经济报道缺少的是一种“人本思想”、“百姓视角”。就是记者在采写经济报道的时候,很少把自己当成是一个企业的职工、当成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如果记者把自己当成是企业职工、平民百姓,那他可能就要去想这么一件事会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和改变,自己是否能够从这个事情中受益,或者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害。

如果记者养成了“职工视角”、“百姓视角”,那么他就会去关注这样一些问题:中铝并购云铜,云铜的工人会有下岗的吗?收入会不会增加?劳动强度是不是也成倍增加了?可以给社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吗?铜市场会因此发生动荡吗?铜价是不是也要受到影响?

这些从读者的角度很关心的问题,新闻报道却丝毫没有涉及。

近些年来,财经媒体异军突起,赢得了众多的读者。但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媒体人在认真思考“财经报道”与“经济报道”的微妙差异。我想,“财经报道”可能更“以人为本”吧,报道内容更贴近人们赚钱理财的信息需求,报道视角更多一些“人”的视角。“财经报道”比传统的“经济报道”对读者来说更实用。“看来,我们对中铝并购云铜这件事的报道,还停留于‘经济报道’的传统思维。”我总结道,“应该从‘经济报道’向‘财经报道’转型,不仅要把它看成是一个重大经济事件,更要当成是一个重大的财经事件。”“中铝和云铜都是上市公司。这毕竟是关乎两大上市公司的一件事,关乎成千上万股民的一件事,如果报道能够直接与股市报道挂钩,多从这次并购事件将怎样影响两只股票在股市的表现等方面着力,可能会更受关注,赢得更多的读者。”我向记者建议。“股民视角”,就是财经事件报道中的“群众视角”。

互动热评

正在写一篇本来很死板的经济稿子,试试换换写法吧。——中中说得太好了!我觉得自己的稿件也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有时候一种固化的思维方式在长期形成中,倒成为桎梏自己的框框套套,似乎难以超越和突围。跳出自我的视角,换位思考,是下一步作好财经报道的重要定位!——简单爱看来,“设身处地”(把自己当做其中一分子),从读者(抑或是自己)的视角考虑财经问题,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文章写出来也会大受读者喜爱。我以前有个偏见:新华社的记者不会写财经报道,但自从伍皓老总“说新闻”以来,我慢慢改变了这个偏见,至少新华社云南分社的记者让我刮目相看了!——冬老虎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写出来的东西会更贴近读者。我爸妈看报纸的时候就是这样,对于和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新闻他们会更关注,阅读也更仔细。现在我们的报纸就是为这样的人服务的,所以我们也应该站在他们的视角上观察问题,这样才能出读者感兴趣的新闻。——水月静花真是不可思议!记者们在平日里都在关注什么?——boly说得好,很有启发。经济新闻如何让读者感兴趣、有阅读欲望,如何选好角度、找到最佳视角至为关键。——深蓝之约作财经报道,如果照抄专家的理论或者一些政府部门的经济数据,很多人都会。但是如果要把经济政策、专家的观点或者政府部门的数据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经济生活连起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财经报道写得通俗了,专家说太肤浅;写得太专业了,读者说弄不明白。这不单单要求记者要有比较深厚的经济学基础,还要有民生的视角,财经记者就是要能在专家和百姓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小菜一碟“细微变化”里有新闻很多记者似乎觉得“巨大变化”是新闻,稿子里时常看见“翻天覆地”“日新月异”这样一些形容词。实际上, “细微变化”比“巨大变化”更具新闻性。做记者的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小变化,把它写成新闻告诉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变化的读者大众。读者们会夸称“独具慧眼”。●我是在登陆中国记协网时看到您写的东西的,阅后收获颇大。我是在医院做宣传工作的,对新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我是学理科的,宣传工作干了8年,也写了一些东西。想得到您的指点和帮助,非常希望多多拜读您的大作。——晚枫

2007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手机媒体编辑部主任陈明昆预先准备好了中铝参股云铜的快讯,单等正在前方的记者刘娟给个信号,只要正式的合作协议一签,我们就抢在第一时间发出去。准保签字仪式上的有关人士还在呱呱鼓掌,他的手机上已经收到了我们的报道。

中铝斥资100亿参股“新云铜”是今天云南最重大的新闻。上午的编务会上,我们就作了精心的策划。

刘娟在QQ上说:协议已经签了,正在交换文本。我马上给陈明昆下达指令:发!

谁知这个“发”字刚刚敲出去,刘娟又说原来准备的快讯有点小变化,中铝不是“新云铜”的第一大股东,还是省国资委绝对控股。因此,“重组”两个字就不对了,只能说“参股”。

我的冷汗都冒出来了,赶紧在QQ上问陈明昆:“等等!还没发出去吧?”

幸好,他们正在逐字逐句作最后的核校,还没有发出去。

此前,一直传言的是中铝要入主云铜,成为云铜的第一大股东。当时签的意向性协议也是中铝控股51%,云南省国资委占49%。

我心里庆幸,这么一个细微的变化,差点让我们的报道出现差错,好在及时堵住了。

虽然与预发稿有这么一点小小的出入,但谢天谢地,没有出错就好。我也没有再去细想。

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刘娟紧接着围绕这件事写了一系列的稿件,写来一条我审改、签发一条,我们俩都忙到晚上9点左右,还没有来得及吃晚饭,甚至水也没顾得上喝一口。“还有最后一条,马上传来。”刘娟说。

终于快收工了。一松懈下来,我听到肚子里“咕咕”地叫开了。

刘娟的最后一条稿件传到,我只看了一眼标题,便又忘记肚子里的“咕咕”声了。

她写的是《中铝不是“新云铜”第一大股东》。“新闻敏感不错,这的确是新闻。”我在心里赞许。

我当时被这一小小的变故惊出一身冷汗,只顾上为没出差错庆幸了,却没有想到这个变故本身就是新闻。但是,刘娟却敏锐地意识到了这细微变化里面的新闻价值。

她从这点细小的变化出发,写了两大有色金属巨头的谈判过程,鲜为人知的控股权变化背景以及中铝要想取得云铜控股权需要付出的代价,对此前中铝将控股云铜的猜测进行了澄清,还引用知情人士的话表明控股权的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

很多记者似乎觉得“巨大变化”是新闻,稿子里时常看见“翻天覆地”“日新月异”这样一些形容词。

实际上,既然是“巨大变化”,是人都看得见、感受得到。记者以为抓到了新闻,读者却不以为然:“切,这还用你来说?”

对读者来说,“巨大变化”对他们没有一点新鲜感。

倒是一些细微的变化,多数人没有在意,或者是被多数人忽略的,新闻写出来就让他们觉得“有意思”、“真新鲜”,有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之感。“咳,我咋就没有注意到呢?”他们不由得打心眼里佩服采写这个报道的记者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眼力。

再举一个例子,关于十七大报告的解读报道中,人们记忆深刻的是有报道写到人们耳熟能详、说得很顺溜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词悄然变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记者采访有关人士,指出虽然只是两个字的细微变化,但内涵十分丰富。读者心里想:“呵呵,不看这篇报道,我还真没注意到提法变了呢。”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看来,“细微变化”比“巨大变化”更具新闻性。做记者的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小变化,把它写成新闻告诉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变化的读者大众,读者们会夸你“独具慧眼”。

互动热评

细节变化的新闻往往是被我们忽略的,但是又是读者高兴看到的!——水月静花我是跑“三农”的记者,一直都感觉农民的变化就是那么回事,收入增加了,房子翻新了,路好走了等,这些都是伍总所说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看得见,也真写不出什么吸引人的故事来。有一次和一位老记者聊天,向他请教这个问题。他说,他曾去过一个贫困山区,发现一个贫困家庭一把牙刷用得几乎秃了头还在用,而且连牙膏都没有;几年后再次去那个地区,再次去那个家庭,发现这家用上一把新牙刷,牙膏也有了。他说从这个细微的变化可以看出这个贫困家庭的经济在发生变化,把这个细微的变化写出来就很能打动人心。今天,看了伍总这篇业务文章,再次让我反思,我们平常并不是真正缺新闻做,而是没有细心去发现生活中的新闻细节,做新闻还真的要用心去捕捉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小菜一碟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红色雨花石

怎样在“宣传日”里寻找到真正的新闻

新闻报道把人们的疑问解答了,其他人心里的疙瘩不也就解开了?读者会觉得这样的报道“管用”。你写满篇“宣传日”活动的踊跃、意义和成效,对读者“有用”吗?●伍老师:你建一个QQ群吧,让我们这些经常上你博客的人们能够有个集中让你教授的渠道吧。——三月

2007年10月28日 星期日

昨天,昆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东风广场举办“关注民生、全民医保”宣传日活动,我们也派了记者去采访报道。

这一类的广场主题宣传和政策咨询活动,对于新闻单位来说可谓应接不暇。各个部门为了向公众宣传新颁布的与本系统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或者为了让公众能够更多知晓本部门的某一项重要工作,都喜欢走上街头,拉上些横幅、标语,搭上些咨询台,找些工作人员身披绶带,向过往行人多多派发些传单。他们将之贯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的名目。

所有部门搞的广场宣传活动,能“宣传”到的群众毕竟都极为有限,所以无不希望媒体能加以报道,以扩大其宣传活动的影响面。一个部门每年可能也就搞上一两次这样的广场宣传,媒体则可能每年都要报道数十次甚至上百次这类的“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

而对于媒体而言,多数情况下这种“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的新闻报道就跟“鸡肋”差不多:不报吧,往往都是“政治任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是媒体应尽之责,何况相关部门举办的这类宣传活动多多少少也还有点报道的价值,人家主办单位还都认为,他们在搞宣传,你新闻单位的职责就是“宣传”,怎么能不配合他们的“宣传”呢?可是去报道吧,今天报了这个“宣传日”,明天又是那个“宣传日”,把报纸版面、电视屏幕弄得“宣传味”十足,群众不爱看、不买账。

这种“宣传日”新闻做得多了,记者、编辑都麻木了,敷衍应付的居多。要创新“宣传日”的报道很难。

用心一点的记者,会从“宣传日”的主题和宣传的内容出发,尽量找“新闻”来做,尽量把新闻做得好看一些。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太多的“招”了。就算如此,其实“宣传日”要宣传的那些内容,多数也还是屡屡见诸过报端的。记者只能在老生常谈的同时尽可能地找些最新的数据、最新的事例,尽可能地“出新”,让自己的报道像“新闻”而不是“旧闻”。

至于对“宣传日”活动本身的报道,就更难报出什么新意了。常跑这类“宣传日”活动的记者似乎都形成了“套路”:把活动现场的热闹气氛和踊跃程度描写一番,把要宣传的主要内容提一提,请主办单位谈一谈举行这次“宣传日”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然后再找上几名群众说说各自的收获。OK,万事大吉!

这样模式化的报道套路,记者写起来顺手,不费什么神。但无论举行什么“宣传日”活动,都是千篇一律的报道模式,读者厌烦。

昆明市搞的这次“关注民生、全民医保”宣传日活动,报道的难度也特别大。如果是昆明市宣布正式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还算是个“新闻”,可惜不是。这项工作10月1日就正式启动了,当时我们也作了报道。现在只是为了能让更多市民知晓和熟悉医保政策而举行的“宣传日”活动,又怎么样才能报出点“新花样”呢?“看你的了。”布置任务的时候,我特意鼓励记者浦超多动点脑筋,尽力把报道写出些新意来。

浦超也算是“绞尽脑汁”了。看看他的标题:《昆明推广全民医保理念》,没有空洞地去写这个“宣传日”活动,能够提炼出“向昆明市民宣传全民医保理念”这样一个新闻点,已属不易了。审签稿件的时候,我还特意为其加上“昆明市是全国79个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之一”的背景,以使报道显得更厚重一点。但是,报道仍没有能够摆脱“图解政策”的老套路,稿件的主要篇幅还是在写以前就报道过的昆明市城镇居民医保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各类缴费标准。不过,我知道他的确已经尽力了。

今天,同城的七八家媒体也都报道了这个“宣传日”活动。我翻了几家的报道,都惊人的相似。我甚至怀疑是主办单位向前去采访的记者们提供了“新闻通稿”。新闻做到这份上,实在是既浪费报纸的版面,也浪费读者的阅读热情。“还不如我们的报道呢,我们的报道总算还提炼出了新闻。”我心里想。

翻到《生活新报》的时候,我的眼球却被牢牢地吸引住了。首先令我眼前一亮的是他们的标题:《“移民娃娃”也能申请新医保》。

这篇报道没有一个字讲“宣传日”活动的热烈场面,也没有泛泛而谈建立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的重要意义,只是截取了一个“宣传日”上的小故事:一名4岁半的幼儿,他的父母不久前取得了奥地利国籍。小孩儿以前是昆明人,现在却成了奥地利人,既不符合昆明非农业户籍的参保条件,又不能按照外地户口来申请。工作人员都说:“可难倒我们了。”

报道接着写了昆明市医保中心对这一特殊情况的处理:经过研究,答复可以按照学校(幼儿园)集体参保的形式办理。

报道中还写了一个事例,一位老人来询问:听说购买了养老保险就不能参加医保,是不是真的?工作人员解释“没有的事”。

读这样的报道,我有一种解渴和心里亮堂的感觉。我想绝大多数读者也是喜闻乐见的,至少澄清了一些错误的说法,也知道了即使像“移民娃娃”这样的情况也可以申请医保,而且故事读起来也有趣。

主办单位搞“宣传日”的目的,不正是为了释疑解惑,让公众对政策能够了解得更清楚、更全面一些吗?市民群众前来咨询,说明他对政策还有不明白或者理解不透彻的地方,而他的疑问也许就是很多人都有的疑问。新闻报道把这些前来咨询的人们的具体情况和他们的疑问解答了,其他人心里的疙瘩不也就解开了?读者会觉得这样的报道“管用”。你写满篇“宣传日”活动的踊跃、意义和成效,对读者有用吗?

我们都知道,城镇居民医保要解决的是此前未能被纳入医保范围的所谓“一老一少”的问题。《生活新报》的报道里并没有出现“一老一少”的字眼,但通过这个4岁半的“移民娃娃”和那个已购买养老保险老人的具体案例,讲的不正是“一老一少”参保的事吗?我们的报道提炼出“全民医保”的理念,而《生活新报》的报道虽然没直接讲“全民医保”,但就连已经是外国国籍的“移民娃娃”都可参保,不是“全民医保”又是什么?

佩服。读完报道,我脑海里冒出来的就是这两个字,确实比我们的报道高出一筹。

这大约是《生活新报》努力追求的一种叙事风格吧。在另一块版面上,他们关于昆明“无车日”的报道,也比其他同城媒体的报道要独出心裁、别开生面。他们给读者讲述了一个公交车上的“特殊婚礼”:新郎新娘没有像别的新人那样组一个长长的婚车队游街图气派,而是租了一辆公交大巴做婚车,让所有亲朋好友都乘坐公交车,以实际行动宣示“绿色出行”“节能减排”。

很惭愧。我们也派了记者采访“无车日”,却没有想到去抓这样的“独家新闻”。

以后再有这样那样的“宣传日”活动,我都要告诉记者:应该去问一问主办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接待的前来咨询的群众中,有没有比较特殊的情形,或者特别有意思、让他们记忆特别深刻的人和事?群众都来问了些什么还弄不明白的问题?他们又是如何答复的?

按照这样的思路去采访,“宣传日”的报道也能够出彩、出新。

互动热评

我实习过的报社有“百姓问政”这样一个栏目,就是关于政策方面的问题请出相关部门的人员来给老百姓解惑。伍老师说的宣传日上一个移民娃娃和老人的问题,让我感觉就像是“百姓问政”一样。在我们这里也有宣传日这样的报道,伍老师说的那种传统报道形式有,但是也有不少新颖的方式!——水月静花写这种报道确实有点头疼,感觉很难出新,自己都感觉写出来的东西没什么意思,还能渴望读者喜欢吗?伍总用几个生动的例子,教我们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寻找与众不同的生动有趣的新闻,确实很有意思。——小菜一碟宣传日活动中,主办单位往往会提供新闻通稿。如何从新闻通稿中挖掘出更好的新闻点来,需要记者平时社会知识的大量积累。——深蓝之约《生活新报》的确高出一筹。——【冬儿】

不出卖“线人”的一个最简单的办法

从随意的聊天中获取信息和线索,再去找相关的部门或单位正式采访。不能出卖自己的“线人”。●时刻都能学新闻啊!——还在新闻摸索中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写完《

新闻标题切忌抽象

》一文,又在网上浏览信息,给自己补充些营养。凌晨1点多,正准备关机睡觉的时候,有一位叫“永远有多远”的朋友突然在QQ上跟我打招呼:

永远有多远01∶04∶46

伍总,您好!

永远有多远01∶05∶02

看了您的博客,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传媒知本家01∶05∶12

你是?

永远有多远01∶05∶31

浙江一家都市报的媒体新人。

传媒知本家01∶06∶32

今天好像有点晚了。你想问什么问题?

永远有多远01∶06∶48

您在一篇博客中提到,“最好的采访是跟采访对象‘聊天’,而不是带有采访目的时候的采访”。

永远有多远01∶06∶53

我想问的是:这种场合下的聊天,可以写进稿子里吗?据我的一些体会,这样有可能让那些“朋友”不满意。

永远有多远01∶08∶09

伍老师,您可以在有空的时候回复我。

传媒知本家01∶10∶22

我的办法是:从随意的聊天中获取信息和线索,再去找相关的部门或单位正式采访。当然不能出卖自己的“线人”。

永远有多远01∶10∶58

明白了,您把它当做线索或者说选题。非常感谢!

传媒知本家01∶12∶08

这也是保护“线人”的一种采访艺术。你倒是提醒我了,可以就此再专门写篇文章。

永远有多远01∶13∶59

伍老师,早点休息吧。我没在您的博客留言,但是常上去学习,相信很多媒体新人也是。谢谢。

互动热评

我个人感觉做新闻真的离不开“线人”,特别是舆论监督和突发事件报道,如果平常不注意建立自己的“线人库”,临时抱佛脚,很难捕捉到真正有用的新闻。所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保护好“线人”都很重要,今天在伍总这里又学了一招如何保护“线人”的方法。——小菜一碟做记者应该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写批评报道的记者。——晨报人啊如果一个记者连保护“线人”都不懂,那么这个记者算白干了。——霹雳小娇娃保护“线人”,我想这个应该是必要的!从随意的聊天中获取信息和线索,再去找相关的部门或单位正式采访,随意之中有新闻!——还在新闻摸索中新闻标题切忌抽象很多记者、编辑喜欢在标题里堆砌形容词,或者大而不当的描述。我主张把真正的新闻做进标题,形容词、副词,能不用就尽量不用。●伍老师,终于又看到你在这里继续写博客了,有种异样的感动。真诚地希望你能把这个博客坚持写下去,造福更多的新闻人!——月舞霓裳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前几天,财经记者浦超送来一篇消息,我改了个标题:《全球首只普洱茶投资基金公开上市》。

他原稿的标题是:《普洱茶进入资本运作时代》。

这是我布置他去采写的,所以我对这件事的大致情况是了解的。但刚接到这篇稿件,我扫了一眼标题,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就是我安排去采访的这条新闻。

一只基金上市的非常明了的新闻,记者为什么起了这么一个让人有些不着边际的标题?我觉得弄清楚记者做这个标题的意图和出发点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对以后新闻标题的制作有所借鉴。

看一看稿件的导语,就搞明白记者所起《普洱茶进入资本运作时代》标题的来源了。导语是这样的——“全球首只普洱茶投资基金日前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上市,并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业内人士表示,此举意味着云南普洱茶投资进入了资本运作时代。”

从导语可以看出,记者认为这件事里面有3个新闻点:一是“全球首只普洱茶投资基金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上市”;二是“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三是“普洱茶投资进入资本运作时代”。

新闻标题实际上反映的是记者对新闻价值侧重点的判断。如果同一个新闻事件中有多个新闻点,记者选取哪一个新闻点作为标题,说明他的意识里是把这一个新闻点当成侧重点,他认为这一个新闻点的新闻价值最大。我们常在报纸上看到双题新闻(即主标题和副标题),说明记者或者编辑判断这则消息中有两个或以上的新闻点都很重要,不忍取舍。

记者、编辑给新闻起标题看上去似乎是信手拈来,其实都经过了一个思维的过程,哪怕是下意识地写下一个标题,他的头脑中也是有一个思维活动的。

上面这一则新闻,记者说他没有多想,下意识地就把“进入资本运作时代”用作标题了。

没有多想不等于没有思维活动存在。探究他在起这个标题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他是自然而然地判断“普洱茶投资进入资本运作时代”这个新闻点是整则消息新闻价值的侧重点。

而我判断整则消息中最有新闻性的新闻点是“全球首只普洱茶投资基金上市”,这就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新闻标题。

我感兴趣的是记者为什么会“下意识”地认为“普洱茶投资进入资本运作时代”最有新闻价值。我觉得记者这种“下意识”的思维活动颇值得研究。

所谓“下意识”,其实指的是人的一种思维惯性。人的思维活动会受到各自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思考问题时就会条件反射地遵循这种思维模式,形成我们常说的“不假思索”的现象。

中国人是习惯于抽象思维的民族。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喜欢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明明夸人高寿,我们不说他有八九十岁了,要说“松柏常青”;明明想说世事无常,我们不说经历了哪些磨难和变迁,要说“沧海桑田”,等等。文人不屑于把话说直白,似乎一直白就没有“文气”、就不是文人了。

我读过的一些世界文学名著,记得都是这样一些书名:《安娜·卡列尼娜》《基督山伯爵》《包法利夫人》《嘉莉妹妹》《大卫·科波菲尔》《卡拉马佐夫兄弟》《简·爱》《茶花女》《马丁·伊登》《三个火枪手》……比比皆是,是怎么回事就怎么回事,写谁的故事就以谁作书名,一目了然,明明白白。我们不,我们的名著里没有《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只有《西游记》;没有《贾宝玉和林黛玉》,只有《红楼梦》;没有《梁山的108个好汉》,只有《水浒传》。别说外国人根本理解不了“水浒”二字,就是现在的中国人,能知道“水浒”二字何意的恐怕也仅是少数。

这样的思维习惯反映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上,是很多记者、编辑喜欢在标题里堆砌形容词,或者大而不当地描述,读者看上半天也不知道究竟要报道的是个什么事儿。

但新闻毕竟不是文学,新闻就是痛痛快快告诉读者发生了件什么事,别云里雾里地把读者的头都绕晕。

所以我主张把真正的新闻做进标题,那些抽象的描述以及形容词、副词,能不用就尽量不用。

记者李怀岩从云南天文台采访完为“嫦娥一号”绕月工程配套观测所做的准备工作回来。我正在家里写这篇随笔的时候,他打来电话跟我商量,说想写一篇“嫦娥奔月在即,云南天文台严阵以待”的消息。“什么‘严阵以待’!”我说,“找出真正的新闻来写进标题!”

过了一会儿,稿件送过来了,我先看标题:《北京、昆明将是唯一可以接收绕月卫星传输数据的地方》。小伙子接受了我的意见,算是把“新闻”做进了标题。

通篇看完之后,我将标题又改为《“嫦娥一号”传回的“天籁之音”将在北京、昆明两地接收》。一是因为既是北京、昆明两地都可以接收,就不能说是“唯一”,原标题不准确;二是因为稿子里讲届时接收的主要是绕月卫星传送回来的30首歌曲,是真正的来自太空的“天籁之音”。

互动热评

我以前看报纸啊什么的,基本上是看标题,标题好的吸引我的就看,标题没什么意思的,知道大概发生了什么事就行,内容也就不看了。现在自己学新闻知道标题是很重要的,我实习的时候写新闻标题也是我的一大弱项。看了伍老师的文章,学习到了写新闻标题的一点:新闻标题切忌抽象,要清楚明白!——水月静花既直观又趣味的标题最好,可是这往往要靠灵感。——匿名标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伍总,请教一下,标题的数量(主、副)与文章有什么关系,比如文章的长短,文章的多个新闻中心……行外人请教,谢谢!——匿名喜欢通俗的标题,顶烦故作深奥的标题!——商报人啊深入浅出,用事例讲大白话道理,谁人不懂?——冬老虎挺有收获,觉得标题和导语是最难写的部分。——红袖舞袈裟

成稿之后,能不能给自己提上几个问题?

如果记者能够改一改自己的思维定式,对自己所写的新闻也能像读者一样去“怀疑怀疑”,那么他跟读者的共鸣就会更多一些。●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这个点醒梦中人的人不是哪个记者,而是楼主自己!楼主总是能提出问题的同时自己解决它,还教育促动其他人。——公用ID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四

“嗯,稿件写得有声有色。能把一篇正面的经验报道写得可读性这么强,说明你下了工夫。”伍晓阳站在我旁边,看我一字一句审改他的稿件《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这是我布置他采写的一篇稿件,完成得相当出色。只是看完之后,我心里有一个疑问:矛盾调处中心好是好,但各地都已经建立有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什么还要再搞出这么一个调处中心的机构?这不是机构膨胀、职能重叠吗?

伍晓阳根据他采访时了解到的情况详细向我解释: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组织,有很多问题单靠群众组织是调解不了的;而调处中心则是政府设立的,代表政府对矛盾纠纷进行依法调解,有相当的行政效力。调处中心统一接件,对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有指导的职责,有些事情可以交给他们去调解……“把你讲的这些写进稿子去呀。”我笑着说,“听你这么一解释,我对这个调处中心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关系算是弄明白了,可是很多读者怕是还弄不明白呢。”

既然我都有这样的疑问,那么普通读者也一定会产生这些质疑。我们既然已经预先想到读者可能会提出些什么问题,那么就应该在稿件中回答它。“我觉得做记者要养成一种思维习惯:写稿的时候我们尽可以一气呵成,但报道写完之后,能不能不急着交稿?不妨把自己当成普通读者,用‘挑刺’的办法,自己给自己提上几个问题。”

可能,自己能够想到的问题总是有限的,但要养成去想的习惯;只要拼命地去想,不挑出点毛病誓不罢休,我就不信提不出几个疑问来。

也许,自己给自己稿件提的这些问题不能解答读者的全部疑惑。一篇稿件见报、上网之后,读者特别是网友往往会提出一些你想都想不到的稀奇古怪的问题,对你报道的新闻事实或者某个细节表示质疑。我们不可能让读者对我们的报道完全不怀疑,但如果我们在成稿之后、发稿之前经过了“自我质疑”这么一个思考过程,并在稿件中有所释疑解惑,至少读者有可能提出的主要疑问我们自己也还是能够预想到的。能把主要的疑惑在稿件中加以解释,报道的可信度定能大大增强。

有许多虚假新闻、失实报道的出笼,并不是记者有意要去造假,而是被捕捉到新闻的喜悦冲昏了头脑,成稿之后没有给自己提上几个问题,忘记了“自我质疑”一番。

像近一段被网上广泛质疑的“华南虎”照片,网友觉得疑点很多。如果编辑们在刊登这张照片之前也能有意识地去找找疑点,我不信读者都能看出的问题,经过那么多专业训练的编辑记者就愣是看不出来。“华南虎”照片之所以备受关注,因为它不仅仅就是拍到一张照片那么简单,而是证明了华南虎在中国并没有灭绝,这就非同小可了。但读者、网友们自然不会轻信这样的结论,所以不能怪现在的读者太会吹毛求疵,要怪只能怪有关的编辑记者没有预先设想到读者有可能提出的疑点,并对这些瑕疵事先作一些补救。被疑有假之后,相关编辑记者才想到去采访一些当事人,并通过当地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称“这张照片的拍摄过程绝无疑问”。但是,已经疑窦丛生的读者还会相信这样的说辞吗?早干吗去了?

自己精心采写的报道受到质疑,编辑记者心里都是很郁闷的,也会很委屈:读者为什么会往那个方向去想呢?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读者还会提出这么个问题来?很简单,记者和读者都有各自的思维定式:记者总是因为相信自己所采访的东西才会去写稿,而读者的思维定式是“值得怀疑”。记者和读者思考的方向自然不是“一路”。

这就是说,如果记者能够改一改自己的思维定式,对自己所写的新闻也能像读者一样去“怀疑怀疑”,那么他跟读者的共鸣就会更多一些。读者能想到的问题,自己自然也就会想到了。

晓阳有些犯难的样子。我看出他心里一定在想:对自己采写的报道,发稿之前都要自我质疑一番,那还不要累死了?

是的,新闻往往是“急就章”,有时候抢时间是第一位的,容不得慢慢去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每篇稿件都要去自我质疑一番,谁也做不到。但是,对自己精心经营的重点稿件特别是正面报道,还是值得去下这样的工夫的。记住:新闻价值越大、越是有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报道,越容易受到读者的质疑,记者、编辑就越应该多给自己提几个问题。

正面报道尤其难以让读者信服,他们会本能地怀疑是记者在做人家的“吹鼓手”。这时候记者问一问自己“读者会提出些什么问题”,把读者的疑问尽可能地想到、回答到,你采写的正面报道才能在读者挑剔的眼光中为他们所心悦诚服地接受。

2004年,我采写“交通局长的楷模”——云南省盈江县交通局局长赵家富的先进事迹,我就给自己提出了几个“值得怀疑”的问题:交通是腐败多发的部门,赵家富作为交通局长,真的就能如此廉洁奉公?说他清廉,为什么他家是一栋三层小楼?他有个亲戚在交通局,是不是“以权谋私”?他育有一儿一女,是不是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等等。想到这些疑点之后,我便有针对性地去采访,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当时,所有媒体的采访记者都在忙不迭地采访赵家富的先进事迹,而我却很“不合时宜”地提出这些看起来有些“刁钻”的问题,有关部门和赵家富的家属当时对我要问这些问题还不那么高兴。但是我想,我要问的这些问题,也一定是报道赵家富先进事迹之后许多读者心里的疑问,我必须回答读者心中的这些问题,赵家富才会真正可信、可亲、可敬。我还是坚持按我的思路去作了采访。

最终的报道效果证明我是对的。在对赵家富事迹连篇累牍的报道中,最让读者和新闻界记忆深刻的还是我采写的这篇《对一位英模人物的“污点调查”》。有研究者为此专门撰文指出,我采写的这篇通讯对于正面典型报道具有“破冰”意义。新闻界谈及正面报道的创新,至今还对我的这篇报道津津乐道,在网上能够搜到不少对此的研究评价文章。

现在回想起来,对赵家富的报道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就在于当时我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给自己提出了那么几个“自我质疑”。我“自我质疑”了,读者对赵家富的先进性就再没有更多的怀疑了。

伍晓阳听从了我的建议,高高兴兴回到办公室里去修改稿件。除了我提出的机构重叠问题,他还自己又想了几个问题:政府设置的调处中心效能会高吗?调处中心如何才能不代替其他调解组织的职能?群众不服调处中心的调解又怎么办?针对这些疑问,他在稿件中都巧妙地有所回答。“这样,稿件就更完美了。”我一边看稿,一边对小伙子的努力给予赞许。

互动热评

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自己的稿子,不仅可以给自己更多的空间发挥,能更好地完成采访写稿任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失实和漏洞,这种质疑的方法我觉得很不错。——水月静花很喜欢质疑这个词!可以用一些更为深刻的词诸如反思、批判等代替它,通俗地讲就是要提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而是有见地的问题,非主流的、反面的、边缘化的问题可能会制造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记者有记者的责任感,但同时要忘却记者的身份,做普通民众中的一员,想常人之所想,找到主流与非主流、正面与反面、中心与边缘的交界点,那应该是“新”“闻”的突破口。——boly一篇文章见报后,如果读者问几个“为什么”,那么文章的作者可就是“失职”了,这时你才想到补救,虽不算晚,但还是很被动的(这有别于接续或连续报道)。我也会问一句:咱早干吗了?见报前对自己的文章“自我质疑”一番,这也正是记者容易疏忽、读者却十分关注的问题。——冬老虎这种写稿作风应该大力提倡。现在的一些记者拿来东西就写,写完就交差,根本不问为什么写,读者读过会问为什么,都普遍抱着可以连续报道,还可以挣稿费的想法去写第二篇、第三篇……这和目前报社薪金以稿件数量挂钩不无关系。但作为一名记者,首先是要把你知道的尽可能地全部一次性告诉读者。——晨报人啊成稿“挑刺”不容易,现在很多编辑在稿件把关方面有所松散。记者编辑为了赶稿上版,都忽视“挑刺”这一个环节。伍老师所言,应是记者编辑一起做的——记者采写稿件多回答读者质疑,编辑审核稿件应是为读者讨要一个解释。其实,成稿“挑刺”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采编环节,而是被我们“不拘小节”而已。——守洲楼主能把“多提几个问题”的话题引到目前的热点话题华南虎身上,可见其重要性,楼主的预见性也非一般。——商报人啊说得太对了。在“华南虎事件”中,如果媒体将图片处理后见报时向读者作个说明,还会引起轩然大波吗?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吃亏。——霹雳小娇娃新闻人如能个个如此把关就太好了!我们老百姓最欢迎公正客观与纯净的新闻。其实各行各业都一样,凡事由态度决定!——huanggong写完稿多问几个问题是个不错的习惯,坚持下去就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来!——编采之友给自己的文章挑刺比质疑别人的文章确实要难得多,但是如果记者能够养成这样一种习惯,至少可以把很多与事实不符的虚假信息及时堵住,以免捅出大娄子。——小菜一碟有很多记者经常应付性地交稿,这是对新闻行业的抹杀。——匿名看来你还真是一个喜欢挑刺的人,不过你工作的态度很值得学习。——美丽心灵给别人的文章挑刺容易,给自己的文章挑刺难。一篇文章完成后,反复阅读,自己站在读者的角度,换位思考,反复挑刺,才能最终做出好文章。——深蓝之约要想出精品,就得多挑刺。——羽洁

统计数据这样用 新闻才不乏味

把数字融入生动、形象的新闻事实之中,稿件不就做活了?这样的文章,读起来一定津津有味。

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

一则新闻,通篇都是阿拉伯数字——“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调查,1月至9月,云南省生猪出栏1872.61万头,同比增长2.5%;猪肉产量165.95万吨,增长1.8%。9月末全省生猪存栏为3004.81万头,增长4.4%,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为293.54万头,增长8.3%。”

读起来是不是味同嚼蜡?这样的新闻你肯定不喜欢。

偏偏值班过程中屡屡遇到记者拿来这种满篇数字的稿件,审这样的稿件我总是头昏眼花,头皮发麻。

也难怪,记者从统计局拿份材料回来就发稿,真的很省事。

有的记者似乎离开了有关部门提供的文字材料就不会写稿了,但机关里搞材料的人同记者的思维习惯却是不同的。记者最需要的是事例、是细节、是人物!

记者浦超今天写来这篇《云南生猪存栏开始回升》。还好,小伙子总算动了点脑筋,除了这一堆数字之外,还对生猪存栏为何回升作了简要分析,加了几句“云南省政府最近出台了《扶持生猪生产的意见》”之类的话,好歹还有那么一点点新闻。

可是还很不够。小伙子已经有了“用活数字”的意识,但说不上已经把数字“用好”了。

我们提倡少用干巴巴的数字,而用生动形象的事实说话;但新闻里不可能把数字都消灭干净,统计数据也并非毫无新闻价值。关键是新闻写作中如何才能把数字用活、用好、用生动。

浦超这篇稿件倒是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发:当我们遇到有关部门提供来的统计数据的时候,能不能不只是把这些数据照抄一遍了事?我们完全可以多下点工夫。

一是解读。这些数字表明了什么?数字的变化预示着什么?冷冰冰的数字跟群众生活有什么样的关联?如果我们自己能够从这些数字中看出“名堂”来当然更好,我们自己解读不了,那就向专家去请教好了。

二是挖掘背景。这些数字是怎么得来的?它的背后一定有多种多样的综合因素,包括人的努力、科学得当的措施等。数字的背后,总会挖得出有价值的新闻。

这篇生猪存栏回升的消息,要是不就数字报数字,而把报道的思路、视野拓得更宽一些,想一想,这些数字后面还有多少的背景可以写呀:肉价疯涨,农民不愿养猪,政府给养猪农民发放“猪头补”,母猪也开始上保险了,云南很多地方为猪建“小区”……这些事儿不都很有新闻吗?甚至可以再采访一户养猪农民,请他谈谈以前养猪如何亏损,他把母猪都忍痛杀了,现在又如何有了积极性,多养了多少头猪。选取这么一个有代表性的“人”来做养猪的新闻,不照样可以反映出生猪存栏回升的主题?把数字融入这些生动、形象的新闻事实之中,这篇稿件不就做活了?这样的文章,读起来一定津津有味。

统计数据就应该这样来用。这才是地地道道的新闻表达方式。

互动热评

纯数字的新闻没有人会看的,伍老师说的这种方法是不是一种对数字的解读?我觉得应该是对这些数字的一个翻译,用更形象或者更具体的方式来表达这样的数据。增长了,怎么增长了,增长了有什么用?像这样具体地给读者们解读,会比只写数字更有可读性吧!——水月静花嗯,确实是个方法问题。记者拿来的稿子往往都是数字材料,这是记者无法避免的,但正像伍总说的“提倡少用干巴巴的数字,而用生动形象的事实说话”。这要落实到稿件里还真得动一番脑筋呢。伍总“抛砖引玉”式的话题能让我们的记者,尤其是和数字打交道频繁的线上记者,非下一番苦工夫不可。——冬老虎电视新闻不太适用吧?——沈阳小人物作者能否举一些实例,这样学起来也好有个参照。——公用ID是新闻难免会有数字啊。——红袖舞袈裟统计数字应该将水分挤掉。——cherer

事前选题调研 报道事半功倍

如果记者感到头脑里有些空了,没有储备的题目,那我建议不妨尝试作作选题调研,找出好的选题之后再去逐一深入采访,各个击破。这样就会永远有做不完的题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是成功的第一步,记者有你这样的“资源库”,幸福呀。——冬老虎

2007年9月13日 星期四

今天是迪庆藏族自治州建州5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前来出席庆典,他老人家是我在西藏工作时的老领导。西藏自治区也派了一个代表团前来祝贺,有很多老朋友,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曲加等,相见之下,相谈甚欢。

迪庆州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庆祝大会、文艺演出、赛马、经贸洽谈等等。采访报道的事情不用我操心,记者们早我一天就赶了过来。我们还派出了一个网络直播的团队。

庆祝大会我只安心坐在贵宾观礼台上观看大型文艺演出。一位兄弟新闻单位的领导看见我如此悠闲,很是奇怪:“我们都忙得晕头转向了。你们不搞报道,只是来看看吗?”“搞!当然要搞。”我回答说,“不过,我们事先已经作了精心策划和周密安排。一个多月前我就专门跑过来一趟,对迪庆州州庆报道进行选题调研,作出详细的报道策划。其间,我们又先后派了两拨记者到迪庆深入采访,能作的报道早就提前准备好了,有些报道就等加上一些现场情况的描写。现在我要是再忙,就说明我们预先制订的报道方案有问题。”

我打开手提电脑,用无线网卡上网,找出我们的相关报道给他看:“瞧,我们抢在所有新闻单位之前,一系列云南迪庆藏区的报道都已经陆续上网了。”“佩服,佩服!呀,热地副委员长宣布庆祝大会开始的话音刚落,你们的图文报道就已经出现在网上了,真是神速啊。”他感慨地说,“大型活动报道事先的策划确实重要。策划不完备,准备不充分,安排不周密,现场指挥不得当,记者就在现场乱作一团了。”

我得意地笑了笑,继续看我的节目。有些细节我在观礼台上看得更清楚、听得更真切一些,觉得可以做进某篇新闻,就通过电话提醒正在场上的摄影记者秦晴注意抓拍和采访。

下午,记者们都按照预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采访、发稿。我只需要呆在宾馆房间里,时不时询问一下稿件的进展情况就可以了。

发完当天的稿件,我不再“闲”着。我翻开来宾名册,给一些久未谋面的领导同志打电话,一一前往他们的房间去拜访。

这次庆典来的人可真多,省直各部门、各州市都有领导来。能在同一个场合找到这么多人,这样的好机会十分难得。就拿省直部门的领导来说,平日里虽说同在昆明,但要碰上一面反而很不容易,领导们都很忙。

现在,平时难得一见的领导们就在楼上楼下、隔壁房间,他们参加完庆典活动也没其他事情要忙了,多数都在房间里看看电视、翻翻材料。这样的好机会岂可放过?我得利用好这个机会,为今后一段时间的报道再作一些选题调研。

机会难得,时间宝贵,能多走访一个是一个。所以每见到一个领导,我并不天南海北漫无边际地闲聊,而是简单寒暄几句就直奔主题:“你们那里近期有些什么大动作啊?有没有我们可以报道的东西?”我也并不让他们深谈,一件事点到为止就赶快转移话题,问他还有什么我们可以关注的。

这种选题调研的方法还真是管用。仅仅晚饭前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我就走访了十几位部门和州市的领导,搜集到五六十个可以关注的新闻线索。

晚宴时我也没有闲着。我这一桌的主陪领导是迪庆州委常委、统战部长杜永春,我作为本桌的主宾被安排在他的旁边,我就请他介绍些迪庆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情况。一顿饭吃下来,我回到房间后赶紧把饭桌上谈的线索记下来,又拟出七八个可以做的题目。

吃过晚饭,迪庆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菊芳领着几位副部长和《迪庆日报》总编钱兴来我房间看望,又聊了一些情况。送走他们,我又抓紧把刚才聊的情况回忆、记录下来,理出可以采访报道的线索。随便聊的东西,如果不及时记录整理,很快就会忘记,那就白聊了。

过了一会儿,云南省广电局副局长和向东打来电话,说是约了几位省厅厅长和迪庆州张副州长等州上的领导,准备去古城喝茶,邀请我同往。这自然又是一个选题调研的好机会。省财政厅刘建华副厅长聊起他们近期要开展的财政资金专项检查,维西县委书记七林农布谈起他的施政新打算,植物学家方正东诉说他从事高山植物研究的新发现以及遇到的艰辛和困难……

大家闲聊的这些,不都是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吗?我在心里盘算着。分手的时候,我对维西县委书记七林农布说:“你讲的这些我很感兴趣,明天我们就去你那里采访!”

入睡前,我看看笔记本上搜集到的密密麻麻几十条新闻线索,心想: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少啊,回去后把这些线索再精选甄别一下,排排队,就可以组织记者陆陆续续投入采访了。“我最苦恼的就是经常想不出有什么可写的题目。伍总,你的脑子里为什么总装着那么多题目啊?每天都能给我们出这么多点子。”新来的年轻记者关桂峰有一次好奇地问我。

我说我也不是神仙,不是拍拍脑袋就能“想”出一堆题目来。“我的题目也是经过不间断的调查研究得来,也是来自生活、来自实际、来自群众。唯一有所区别的是,你们做记者,主要任务是针对具体的新闻事件开展调研,而我处在业务领导的岗位上,调研的主要对象是新闻线索和选题,仅此而已。我所进行的选题调研,是为记者的新闻调研做铺路石,打基础、找方向,虽然不直接成稿,但在一个新闻单位的业务运作中,这种选题调研应该必不可少。”我告诉她,“如果记者感到头脑里有些空了,没有储备的题目,那我建议不妨也尝试作作选题调研,找出好的选题之后再去逐一深入采访,各个击破,这样就会永远有做不完的题目。”

互动热评

伍总接触的人比一般记者接触的人、掌控的资料多,彼此间沟通也比记者去沟通要容易得多,因此容易挖来新闻线索。——霹雳小娇娃事前选题调研,报道事半功倍。是这个道理。老人家还说过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晨报人啊我们也不能总是指望老板,真要是逼得老板事必躬亲的话,也该引咎辞职了!——Es Muss Sein

从夜行香格里拉想到“夜新闻”

打开报纸瞧瞧吧,似乎很难看到有关头天夜里至当天凌晨这段时间里发生的新闻。我想,并不是这段时间里就没有新闻,而是没有记者去采访这段时间里发生的新闻。●总是这么记挂着伍老师的博客,期待着能再看到伍老师的新文章!虽然在学校上网不是很方便,但一有时间我都会来伍老师这学习的,呵呵,因为我还在新闻摸索中啊!——还在新闻摸索中

2007年9月12日 星期三

原定今天上午要起程去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因为社里临时决定邀请参加全省宣传工作会议的州(市)宣传部长们来座谈,只好推迟到下午才出发。“要赶夜路了。”司机木森说,“从昆明到香格里拉,最快都得跑10个小时,后半夜才能到。”

我说:“只好多辛苦点儿了。请宣传部长们来座谈、沟通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而去迪庆采访的日程是早就定好的,也不能拖。”

进丽江城的时候,夜幕就已经降临。没有想到,夜间丽香路上的车辆竟是如此的繁忙,木森说这条路上的车比前些年至少多了三四倍。他随口向我介绍:十多年前,丽香路上车也多得很啊,来来往往全是拉木头的大车;1998年天然林禁伐以后,有几年这条路上冷冷清清的,有时候跑几十公里也会不到一辆车;不知怎么的,这两年丽香路的夜晚突然又特别热闹起来了。

木森这样说着的时候,我心里怦然一动。我开始留心观察过往的车辆,发现其中最多的是旅游大巴,其次是运输建筑材料的翻斗车,还有一些是运送花卉、松茸等土特产品的集装大货车。

香格里拉是全球生态敏感地区。我们要去参加的是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生态保护将是我们报道的重点。如果直接写迪庆州重视环保、不再砍树了,“木头财政”变成了“绿色财政”,不仅平淡,而且空洞,宣传味太浓,很难让人信服;而通过夜间丽香路上车辆的变化来反映云南藏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切入就要巧妙得多,也更有新闻性。

看来,这趟夜路没有白赶,它让我找到一个很好的报道角度。

往往,我们这些做记者的,对夜幕下的新闻都有所忽视了。我们似乎觉得新闻都集中发生在白天,夜晚没有新闻——除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突发性事件。

当城乡笼罩上夜色,当人们逐渐进入梦乡,绝大多数新闻记者也停止了一天的采访。都深更半夜了,还有什么可采访的?

之所以有“夜间无新闻”的认识,是因为绝大多数记者都习惯于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采访新闻,而这些机关、单位夜间是不办公的。离开了机关、单位,很多记者就不知道如何采访新闻。

然而,不是提倡新闻要“三贴近”么?机关的确是很丰富的“新闻源”,但坐在机关里听人介绍,毕竟跟实际隔了一层。离了机关就不会采访了,自然难以做到“贴近实际”;同理,要做到“贴近群众”,就应该多向群众采访才是;不到生活中去采访,又怎么能够“贴近生活”?

因此,如果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则夜间是大有新闻可以去采访的。现在,人们的夜生活是如此丰富,夜间一定发生着很多很多的新闻,只是被我们这些做新闻工作的人忽略了。

夜生活也不仅仅就是娱乐休闲,很多人在夜晚仍在为生计忙碌。这样的一些人群,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采访对象。

打开报纸瞧瞧吧,似乎很难看到有头天夜里至当天凌晨这段时间里发生的新闻。我想,并不是这段时间里就没有新闻,而是没有记者去采访这段时间里发生的新闻。

我们应该鲜明地提出“夜新闻”的概念来。如果我是一张报纸的老总,专门辟出一个“子夜新闻”的专版,一定很能争夺读者的眼球。

记得昆明一家都市报曾经有过一位记者,有一段时间每天一篇“午夜新闻”见诸报端,很是引人注意。人们饶有兴致地读着他夜间采访来的这些新闻,大约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观感——看,在我呼呼大睡的时候,我们这座城市里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真是有意思!

可惜这位记者后来离开了报社,我们再也不能知道夜里发生在我们这座城市的那些有趣的事情。

如果这位记者现在还从事着新闻工作,他真是一个难得的记者。只是,如此有心的记者实在是太少了!

互动热评

新闻就在我们身边,今天上课老师还这样跟我们说。自己就是欠缺一双慧眼,读了伍老师的文章确实有很大启发。——anonymous新闻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就看我们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月舞霓裳伍老师总能从很小的事情做出新闻来,报道的角度也很新,不是那种陈旧的东西。夜间也有新闻写,其实晚上发生的事不比白天的逊色,相反更有情趣,更能给读者新鲜感!——水月静花真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哪!看来培养一个记者的观察力和思考性还是很重要的。从这篇文章里,我想到的不仅是“子夜新闻”,更多是想到如何让“子夜新闻”不单单停留在突发事件、恶性案件上。很有意思的是,能从夜晚车辆、车流的变化,引申出一个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话题。妙!——冬老虎记得《辽沈晚报》就有一个什么午夜新闻的栏目,可也是偶尔看到,不是经常性的,即使有也正像虎哥说的都是车祸火灾之类的事故。伍总的思路虽然不是首创,但这个思路往往还是被我们忽略了。遗憾,再拾起来吧。——霹雳小娇娃抓住一点,全面开花。——晨报人啊有意思,“黑白颠倒”也有学问!——boly

给财经记者的三点忠告

新闻工作的乐趣就在于每天接触到的事情都是新鲜的。而财经记者似乎难以体验到这样的乐趣,他们更多的时候都是在与冷冰冰的数字打交道,新闻的激情很容易消退。●伍老师,您好!又来拜读您的文章了,您能不能挂几篇您刚做记者时写的新闻上来,让我学习学习。万分感谢!——南飞途中的雁

2007年9月11日 星期二

我们的两位财经记者浦超和刘娟一起走进我的办公室。

他们都是很勤勉的记者,在我看来已经相当出色。但他们自己却觉得报道始终不能有大的突破,为此而苦恼。

这段时间我跑得甚是辛苦,从大理回来,紧接着就去了玉溪的新平县,然后又赶去红河,几乎就是连轴转。记者们有阵子没能跟我交流了,看到我的办公室终于开门了,就接二连三来找我谈心。

我的一篇下乡调研的稿件已经写了两天,都因为办公室人来人往没能完稿,这会儿刚续写了三五百字,他们俩又进来了。我停下手上的稿子,先跟他们谈。“能不能给我换个岗位?”浦超说,“财经记者做久了,越做越觉得没劲儿了。”

浦超平时以报道上市公司的各种公告为主。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这些公众信息虽然是重要的财经报道题材,但往往都比较程式化、公文化,而且公布的多是各种经营数据,缺少新闻赖以引人入胜的新鲜事件,即使不得不公布的“事”,也经常语焉不详,真正的内幕永远无法从上市公司公告中知晓。做记者,如果每天都写这些枯燥、乏味的公告新闻,千篇一律,确实够没劲儿的。

很多记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新闻工作的乐趣就在于每天接触到的事情都是新鲜的。而财经记者似乎难以体验到这样的乐趣,他们更多的时候都是在与冷冰冰的数字打交道,新闻的激情很容易消退。“看来,我们需要认真探讨一下财经记者的工作方法问题。”我招呼他们俩过来一起讨论。略加思索,我说:“给你们几点忠告吧,有助于使你们的工作变得有趣些。”

第一,财经报道莫要总是“马后炮”,可以多作一些预测性报道,信息发布要尽可能地有一定的“提前量”。靠上市公司公告吃饭的财经记者,至少不算是一个出色的财经记者。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在提供给媒体之前,往往第一时间就已经在公司自己的网站公布,这样的报道是始终追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跑,别说读者感到价值不太大了,记者自己都觉得没意思。但是如果记者能够真正把上市公司跑熟,发展上几个内线,可以提前获得一些内幕消息,哪怕比别人提前一两天甚至几个小时报道出来,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不仅股民会抢着看,自己写起来也带劲儿。只要有内线,很多股民关注的消息完全可以提前获知,如什么时候要召开股东大会、讨论什么议题总是可以事先知道的吧?再比如,中报、年报的基本内容也是可以提前得到的,在不违规的情况下都可以作一些有理有据的预测性报道。一般来说,我们不主张把尚未发生的事实当成新闻来写,但财经报道是应该多作一些趋势性的预测报道的,读者也欢迎这一类的报道。

刘娟对云铜、云铝等几大冶金企业都跑得比较勤,前段时间云铜在内蒙古赤峰市新建基地以及云铜的大红山新矿投产、中铝入主云铜等大动作,刘娟都进行了充分的报道。但这些报道还是没能脱开传统经济报道的范式和思路,是作为经济新闻来报道而没有意识到这些也是“财经事件”。“云铜也是上市公司,我们却忽略了去关注云铜这一系列大动作将会对其在股市上的表现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云铜高层和有关专家都曾预测云铜的股价达到70元轻而易举,这才不到一个月,果真就从不到30元涨到超过了70元。但我们当时却只想到报道云铜的这几件事,没有想到去作趋势预测报道。”她说,“伍总讲的这一点启发了我。”

我们三人正讨论得热火朝天,社长田舒斌走进了我的办公室。我赶紧向他报告:“他们俩觉得财经报道难做,压力很大。我们正在探讨这个问题。”

社长看着他们俩,和蔼地说:“你们的报道我平时也注意到一些,总的印象是很勤奋,报道量并不少,但感到零碎了些。占有这么多的材料,简简单单弄篇小消息就把这些材料丢一边了,可惜了啊。过一段时间还应该把手头积累的这些材料重新梳理梳理,之后加以整合,进行二次利用、N度开发,还愁不能写出较有深度的财经报道吗?”

社长还有别的事,参与了一会儿我们的讨论,又匆匆离开了。

我告诉浦超和刘娟:“舒斌社长刚才谈到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做财经报道,人家披露什么你就报道什么,零敲碎打,报完就了事,自然枯燥乏味;但如果能把一些分散的、孤立的信息联系起来,从中探寻出企业发展的脉搏,寻找到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上升为一种财经现象,写出来的报道就会很有意思。比如,云南的几只资源股,驰宏锌锗成为去年第一牛股,云铜涨疯了,云铝股份、锡业股份、罗平锌电甚至贵研铂业也都表现不俗,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里面就没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吗?”

第二,别忽视了公司、企业里发生的各种事件。财经记者的注意力不能仅仅放在年报、公告和经营数据上,一旦有能够构成“事件”的事情发生,就要抓住不放、做深做透。抓事件就是抓新闻,如前几年的“银广厦事件”、近期的“广发证券借壳事件”。尤其是证监会对一些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往往都能为财经报道提供重量级的“猛料”。还有,上市公司的高层人事变动,如果能挖到些内幕,也能构成事件性新闻。此外,遇到公司、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财经记者也可以大显身手。“比如,前两天甘肃瓜州一铅冶炼厂富氧顶吹炉发生喷渣冲顶火灾事故,今天有报道说这个富氧顶吹炉是由云南昆明冶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在事故中死亡的3名技术员也都是云南人。作为云南的财经记者,就可以对此事件进行追踪报道。”我对刘娟说,“刚才我让你关注这一事件,就是希望能够拓宽财经报道的视野。”“第三,财经报道千万不要浮在面上,深入公司、企业才能写出有分量的财经报道。”我正说到此处,电脑屏幕上显示有一条题为“云南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禁毒宣传”的稿件传进了稿库,我指着这条稿件对浦超和刘娟说:“像这类‘大笼统’式的稿子,基本上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你们不妨回过头去检视一下,你们的财经报道中这一类的稿子也不少,什么‘云南上半年金融平稳运行’啦,什么‘云南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高于去年同期’等等,看看题目就觉得厌烦不是?像这样浮在面上,是作不好财经报道的。”“不下点苦工夫是不行的。”我跟浦超和刘娟建议,“过于追求报道面的宽和广,未必就能把财经新闻做好。与其面面俱到,对每个公司、企业的报道又都是蜻蜓点水,不如静下心来,选择几个重点的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去蹲上一段时间,扎扎实实作些调研。时政记者、农村记者们经常采用蹲点调研的方法,而财经记者们却很少到上市公司、厂矿企业里去蹲点,可能认为不值得,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到企业里去老老实实蹲上一段时间,与企业领导和职工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我就不信从企业里挖不出有价值的新闻。而且,蹲上一段时间以后,对企业的产品性能、生产流程和内部运行机制都摸透了,企业上上下下的人也都混熟了,交上朋友了,哪些环节、哪些部门、哪些人最有‘料’心中有数,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展些内线,以后企业有什么事你就能比别人获得更多的内幕新闻,何乐而不为呢!”

一席话讲完,浦超和刘娟都受到很大触动。刘娟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我的谈话要点,浦超则被我鼓动得兴奋起来:“明天我就跟云铝股份联系,去他们那里蹲上十天半月;前两天昆明机床还主动来请我去采访呢,我也去蹲他一段时间。云南几家主要的上市公司,我就按伍总您说的,一家一家地去蹲点,再弄不来好稿子,我就不干记者了!”

互动热评

老新闻人!讲得真不错,尤其是对财经记者的那几点提示!——匿名以前看到关于财经的新闻都会一带而过,现在要做记者,就要什么都尝试!看了伍老师的文章很有启发,以后在报社的时候也会争取做一些经济方面的新闻锻炼锻炼自己!——水月静花我虽不做财经记者,甚至不做记者,但伍总的忠告对我启发很大。凡事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匿名呵呵,伍总,和你在一起就有讨论不完的题材;有你在就有我们看不完的新鲜东西。我想财经记者真的应该好好读读这篇《给财经记者的三点忠告》,从中汲取一些营养,对今后的财经报道大有益处!——冬老虎总在关注楼主的文章,给人一种老朋友彻夜长谈的亲切感。——冬天不冷!伍总的文章就是直指要害又委婉动人。——老头把我拐来这里

如果自己脑子里还是空的,就不要匆忙投入采访

问题准备和观点准备,都是必需的。自己设计一个问题,自己也要去想一些答案。采访过程是一个互动过程,与采访对象要有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流,有时候甚至需要去引导采访对象思考。

2007年9月9日 星期日

今天,我又当了一回素未谋面的新闻实习生的“远程指导老师”。“老师,可以耽搁几分钟帮我指导下不?一篇稿件,写到第三段都不知道怎么写了,头痛啊,指教下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学专业大四学生何欣桐正在武汉一家媒体实习,从网上看到我谈新闻业务的一些文章,就查到并加了我的QQ,采访写作过程中碰到疑难的问题,便在线上问我。

她正在写一篇《新生不许买电脑:能否成为防网瘾之良方?》的稿件,也不管我手头正好有稿件在赶写,不由分说就把初稿传了过来。我只好停下手上的工作,先看她这篇稿件。

欣桐同学这篇稿件抓住大学开学之际,很多高校明确规定大一新生不允许自备电脑这件事,发起对“禁装电脑能否防止新生沉迷电子游戏”的讨论。她已经写完了两个小标题:“为防网瘾,高校频颁电脑‘禁装令’”“电脑禁装令引发争论”,第三个小标题“学生沉迷网络堪忧,加强引导是关键”才刚刚写了个开头。“我写东西不知道该怎么上升,只知道把采访的内容堆进去。我觉得,对我来说,最难的是最后一部分,谈了现象、看法后不知道怎么上升到一个层次。你帮我看看该怎么写吧,我现在在堆材料。”她在QQ上苦恼地说。

我告诉她:“写文章其实写的是记者的思想,要用自己的思想去组织材料。”“只有你自己把问题想透,文章的思想水平才能得到提升。比如,仅仅一个‘加强引导’这样的空话套话,就难以体现记者的思想水平。”我继续在电脑上敲着,“一篇文章,采访对象怎么说,让采访对象说些什么话,其实体现的都是记者自己的思想水平。你自己站高一点来思考,就可以引导采访对象深入地去思考,说出入木三分、见解独到的话。这一类稿件的关键就是要见解独到、新奇,让人有耳目一新、闻所未闻、豁然开朗之感。”“可我就是想不出来啊。我主要觉得第二部分学生和家长说的这些都是废话,没什么意思,但是不这样又不知道怎么弄。”欣桐同学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我下线把第三段弄好了再问你。”

我没注意到她已经离线,还在絮絮叨叨地“诲人不倦”:“就像刚才我跟你说的,如果仅仅落脚于对学生‘加强引导’,你站的角度就低了;去想一想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校园网管理的问题,是学生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如果能采用高科技手段如防沉迷系统管理校园网,如果有能吸引学生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学生们就不会沉迷于网络了。”

没有回应。原来她已经不在QQ上了。

傍晚时候,我刚打开电脑,QQ上欣桐同学又跳了出来:“忙不?我把框架写好了,给我看看吧,结构需要改不,然后我再来炼句哦。”

我认真看她写的稿件。她采访了15位同学,一会儿是这个同学这样说,一会儿又是那个同学那样说,最后又扯到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的问题:“网络游戏这一产业已被社会认可为一个颇具前途的朝阳产业,一些大学生还把它视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方向。学校不许买电脑的举措似乎有因噎废食之嫌。”

我开始在QQ上跟她交流:“恕我直言,拉拉杂杂写了一堆,不知道你究竟想表达个什么中心意思。尤其扯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不挨边嘛。有几个学生将来会从事网游行业?所以,你写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欣桐问我:“可我采访的时候,这些同学就是这么说的呀。如果按照你的指点,用我自己的想法去写文章,不是成了编的吗?而且,现在我都采访完了,难道再去问第二遍?还是直接把我们想说的安到别人身上呢?”

我依然很耐心地说:“怎么叫采访完了呢?没有把问题的本质搞清楚,就不能叫采访完了。你要自己想清楚以后再去采访,跟采访对象一起探讨。”“我都采访了一个星期了,好累人呀,好烦哦。”欣桐发来一个“苦笑”的表情。

我说:“那是你自己没有充分作好准备,就匆匆投入采访,自然事倍功半。”“那应该怎么充分准备呢,一般说来?”欣桐问。

我简单明了地告诉她:“问题准备和观点准备都是必须的。自己设计一个问题,自己也要去想一些答案。采访过程是一个互动过程,与采访对象要有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流,有时候甚至需要去引导采访对象思考。”“这样啊,我准备了问题,没有准备观点……我对这个问题没有观点呀。”看着QQ上蹦出来的这行字,似乎欣桐已经若有所思。

自己不对要采访的问题事先有所思考,在采访中自然就会处于无所适从和被动的地位。“所以你采访来的素材都是凌乱的。”我进一步告诉她。

她又问:“观点怎么准备呢?我没有那种思想,凭空也想不出来什么观点呀。怎么才能成为有观点的人呢?”

我想了想,回答说:“一是平时勤思考,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人;二是临时抱佛脚也行,就是要加强对你所要采写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同身边的同事、同学探讨,也可以在网上学习、研究。总之,如果觉得自己脑子里还是空的,就不要匆忙投入采访。”“这样……”欣桐没有再说下去。

过了一会儿,电脑屏幕上又闪出一句话来:“你觉得我有作为记者的素质吗?直言。”

我诚恳地告诉她:“作为记者的文字功底和采访能力你都是具备的,但想做一个好记者,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看透人间万象的好记者,还需要磨炼。”“你是善意的,不打击我。呵呵。”她敲出一连串的“8”,“我下了。我要想问题了。”“嗯。想问题是个好习惯。”我这样鼓励她。

互动热评

看了,受益匪浅!我也是个新闻实习生,可能是受限于自身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等因素,在采访主题的定位和提升上总觉得很吃力。相信欣桐的问题是很多新闻实习生的头痛问题。谢谢伍老师对我们这些新的新闻人的指导!——小拇指——军君有时候采访完了,素材也很多了,可是写稿子的时候还是会大脑一片空白,甚至不知道从何处下笔,只是将材料或者采访的内容盲目地堆在上面,等老师回来之后修改。结果在修改的时候,我的老师时常问我这样的问题:“他想干吗?”“要表达什么?”开始我也没怎么在意,后来仔细一想,才发现:没有一个主题我当然不知道从何写起,只知道来了线索就立即采访而没有考虑到我应该怎么采访。采访之前就没有做足准备工作,即使采访了,脑子还是空无一物,当然写不出好的稿件。继续学习!——还在新闻摸索中

正确引导舆论需要巧加引导而不是强加于读者

很多记者以为只有“旗帜鲜明”才算引导舆论,殊不知读者对你强加的观点是不会轻易买账的,他们只会认为你是某一方观点、某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伍老师的博客,是生动的新闻教学堂!在伍老师这里总能学到不少东西,得到不少的启发。——还在新闻摸索中

2007年8月24日 星期五

云南省个旧市副市长童某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栽在网络上。他与情妇的“丑闻”竟被人图文并茂地贴到了互联网,一时间网上舆论大哗。“副市长殴打情妇”成为今年七八月份网上爆炒的焦点事件之一,相信许多网民对此都还记忆犹新。

这件事在网上炒作得火热的时候,有记者就想跟进报道,被我阻止了。这是我们的报道原则:不猎奇、不媚俗、不炒作,像这类涉及个人隐私的事情,在还没有对“人”做出定论的时候,我们不介入。虽然为此会承担一些“媒体失语”“漏报热点新闻”的压力,但我相信这是对报道对象负责任,也是对读者负责任。

直到个旧市人大常委会依法正式罢免了童某副市长职务,我对记者说:“现在,该我们出手了。”

我时常要求我们的记者:对于已经被广泛瞩目、已经成为舆论热点的事件,我们不能做到“首发”或者“独家”,那么就要在“权威”和“深度”上去下工夫,把报道做成“收官之作”;从引导舆论方面去努力,做到“一文既出,众说皆息”。

我告诉承担这一报道的记者,不要纠缠于副市长与情妇间那些低俗、猎奇的恩怨情仇,要站到更高的高度上去俯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把重点放在对这次网络事件的回顾与思考上,而不要放在副市长与情妇的是非纠葛上。要着眼于社会和谐,引导人们理性对待和参与网上举报。

记者先后四易其稿。第一稿的角度完全放在了“对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也要加强监督,包括网络监督”上,我认为这个话题说的还是个老问题,并不新鲜;第二稿触及对曝光炒作式的网上举报这一新问题的审视,但新闻点过于分散,重点不突出;第三稿集中笔墨写了网上举报,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还不够深入;第四稿我觉得基本可以达到作为对此事件的“收官之作”的要求了,就传回北京先征求编辑部的意见。

国内新闻编辑部的孙勇主任打电话给我,说:“稿子写得还是很有深度的,但是我有一点担心,发出去后读者会不会骂我们呢?”

他指的主要是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也是我们想正确引导舆论的重点,从小标题就可以一眼看出我们的用意:《曝光炒作他人隐私涉嫌侵权,如此举报不宜提倡》。

孙主任这句话一下点醒了我。是啊,尽管我们的意图是想引导读者理性对待网络举报,但这位副市长毕竟是因为被网络曝光后才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而最终受到查处的,不少网友为此欢欣鼓舞、拍手称快,认为这是“网络民意”的一次胜利,而我们的稿件完全站在纪检监察部门的立场,如此直截了当地去反对网络曝光的举报方式,跟网友们的“反腐热情”形成尖锐的对立,那真的是要“讨骂”的。

我又把记者找来,让他再次修改稿件。我说:“我们引导舆论的意图是好的,但作为记者,还得善于隐藏自己的意图,让读者自然而然地接受引导。如果记者的倾向性过于明显,就会引起部分读者的反感,不仅引火烧身惹来读者骂,事实上想引导舆论的目的也难以奏效。”

记者拿来第五稿,我扫了一眼,改动并不大,只是把原来记者的一些主观叙述都换成了律师、检察院、纪委人士的观点,在文章结尾处加了一句“也有一些人对网络公开曝光官员隐私表示赞同”。连小标题都没有改,一起笔也仍然是一段“定性”式的话:“关于曝光炒作式的网上举报,记者采访了一些法律专家和纪检监察部门人士,他们认为这种举报方式容易侵犯隐私权、名誉权等,并可能干扰纪检监察或司法部门的调查,因此不值得提倡。”

正确引导舆论是新闻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不能不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讲求舆论引导的艺术。我在心里想着:为什么很多新闻报道会招读者骂?他们引导舆论的出发点无疑都是好的,但他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完全站到了自以为正确一方的立场上,使用的也是类似不容置疑的结论性语言,摆明了不管读者认同与否都得接受。很多记者以为只有像这样“旗帜鲜明”才算引导舆论,殊不知读者对你强加的观点是不会轻易买账的,他们只会认为你是某一方观点、某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要想达到引导舆论的理想效果,记者只能是“客观公正”,至少“看上去要客观公正”。

记者问我怎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我想:首先,标题和导语都要尽量避免使用肯定句式和结论性语言;第二,也要给不同意见以表达的空间,各种观点都应该展现出来,所谓兼听则明,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判断;第三,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在文章中的篇幅要大体相当,过于厚此薄彼,实际效果有时候还不如不说。对不提倡网络曝光的意见厚到近千字,而对赞成网络曝光的意见薄到只有一句话,持赞成意见的读者看了不是反而更气愤吗?什么叫引导舆论?引导的不是本来就认同你意见的那一部分读者,而是要让原本不赞成你意见的那一部分读者接受你的说法。如果这部分读者觉得你厚此薄彼,连你辛辛苦苦讲的一大堆正确意见也懒得去理会了,你想引导舆论不是白费力气吗?“看来,还得辛苦一趟去作些补充采访。不能对赞成网络曝光的意见只是一笔带过,为什么有人赞成这样做,赞成的理由是什么,也要给人家讲充分。这样,记者的立场才算是客观公正。”我说。“正、反意见都摆出来,既不厚此也不薄彼,那还不简单!可我们要是没个是非,又怎么来引导舆论,引导读者理性对待网上举报和网络曝光呢?还是不太明白。”记者提出他的疑问。

这就要靠记者引导舆论的艺术了。记者还得研究一些“读者心理学”,掌握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就有助于提升记者引导舆论的水平。比如,读者普遍有“权威认同”的心理,对某一件事情,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观点和意见,但多数人更容易接受权威机关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再比如,从行文的习惯来说,读者通常会产生接受你放在后面的意见的心理,阅读时会产生后面讲的意见是针对前述意见所作评判的心理暗示。只要能娴熟运用这样一些“小技巧”,记者无需跳出来分个谁是谁非,也能很自然、很巧妙地引导舆论。

听我这样一说,记者心领神会,高高兴兴去作了补充采访。交上来的第六稿,小标题由原来的《如此举报不宜提倡》改成了《网上举报: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这样的“模糊句式”,导语也改成了比较客观公正的表述:“‘副市长殴打情妇遭举报,被罢免职务’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后,引发各方激烈争论,叫好者有之,反对者亦不乏。”

接下来,记者首先引用了几名网友的言论,又采访了几名群众,分别讲他们为什么“拍手称快”并赞成网络曝光的理由:网上曝光可以对有关部门形成舆论压力,促进问题早日解决;传统举报途径不畅,很多举报如泥牛入海;网上举报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力量,能为纪检监察部门提供公务员违法违纪线索,等等。

在写完网友和市民群众支持网络曝光的声音后,记者话锋一转,亮出律师、学者和纪检监察机关对此的观点和态度:侦查权是公权,个人无权进行侦查行为;网上曝光不应该是法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欢迎群众据实向纪检监察部门举报,包括通过专门的举报网站,但对网上公开曝光官员个人隐私不提倡,因为官员也是公民,隐私权也要受到尊重。

文章的最后一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表达出我们希望引导的舆论方向,但采用的依然是客观、公正的表现手法,委婉而不生硬:“利弊之争没有定论。但‘副市长网络落马’事件所带来的,应是让更多人反思和警醒,而不是示范效应。”

很好!我向记者伸了一个大拇指:“通篇没有一句话讲对网络曝光要理性认识,但声色不露间达到了引领读者去思考和反省这一问题的目的。记者就应该像这样讲求舆论引导的艺术,去巧加引导而不是强加于读者!”

互动热评

读罢此文,我突然想到,如果那篇文章没有经过“六易其稿”,其结果到底会是什么呢?很可怕!此文不仅让我们知道了如何运用新闻手段去曝光和如何在曝光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规避自己的风险,而且还抛出了想正确引导舆论应该讲求引导艺术,“巧加引导”而非“强加引导”的妙招,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冬老虎

记者的责任不仅仅是报道事实

新闻记者的责任不仅仅是报道事实,还肩负着传播正确的价值观的义务。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取舍,体现他的价值判断,并向受众无声地传播着这种价值观。●伍皓老师:您好!经常读您的文章,对于像我这样的晚辈来说,特别是立志于从事新闻行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新闻写作报道技巧还是在理论层面上的职业道德做人准则方面,都受益匪浅。——反病毒

2007年8月23日 星期四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瓦房小学教师毛利辉无疑是今年以来最有名的“网络红人”之一。年初,他将他的学生们衣衫褴褛的“走光”照片贴在了网上,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爱心狂潮”。

我们的记者非常敬业,不仅深入大关县寻访到毛利辉,与毛利辉促膝交谈,听他诉说心底里最真实的话,还同毛利辉一起翻山越岭,亲身体验乡村教师的艰难生活。

记者传了稿件回来。值班副总编觉得有一些细节拿不准,把稿件送到我这里。

这是一篇有冲击力的深度报道,看得出来记者下了工夫。他选取的报道视角也十分独特,没有停留于对这次爱心事件的简单追踪,而是探讨了“爱心狂潮”背后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诸如:全国各地已有7000多件包裹寄到了瓦房小学,一直到现在还有捐赠在源源不断涌来。捐赠品主要是一些衣物,足够孩子们每人分上好几百件;而瓦房小学的孩子们用不完,又没有一种机制能让这些捐赠惠及更多的山区穷孩子。还有,毛利辉和他的学生们在网上成名以后,不断有机构来邀请他们出席各种筹资、义演等活动,使他们深陷于“商业”的困扰之中,等等。

值班副总编拿不准的是文中的几个细节。记者为了表现这次“爱心狂潮”也给当地带来一些苦恼,用了这样一些事例:乡里邮局的邮递员为了处理蜂拥而至的“爱心包裹”,工作量剧增又领不到加班费,不堪重负辞职不干了;不少爱心捐赠因地址不详被直接寄到了县教育局,局里不得不花一些人力物力财力转运这些包裹,为此怨声载道;很多衣物因为是旧的,卫生局还得花钱出人来集中消毒;县里为处理这些捐赠品已经花了好几万元,成了这个贫困县“沉重的额外负担”;毛利辉的手机都快被打爆了,每个月的话费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等等。

值班副总编担心这些细节给整个报道带来负面效应,下不了决心签发这篇稿件,要我来定夺。

我认为他这个关把得是对的。尽管记者写的这些我们一点也不怀疑其不是事实,但是,新闻记者的责任不仅仅是报道事实,还肩负着传播正确价值观的义务。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取舍,体现他的价值判断,并向受众无声地传播着这种价值观。

如果把这些新闻事实都不加取舍地写进稿件,那些为山里孩子们奉献爱心的人们就会特别寒心:既然爱心捐赠都被当成了“沉重的额外负担”,那还要奉献什么爱心呀,真是热脸贴到了冷屁股!这样一来,稿件传播的就是“奉献爱心没有价值,不值得提倡”的价值观。

实际上,记者真正想表达的价值观并非“爱心不值得提倡”,而是“让爱心惠及更多的山区孩子”,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稿件选取的这几处新闻事实,却无助于记者对这种积极价值观的表达。

我想了想,新闻事实毕竟是新闻事实,作为记者当然应该尊重事实。但尊重事实没有错,对事实的表达也应该讲求艺术。我说:“这样吧,稿件留给我,我来打磨一下。”

我动手修改这篇稿件。我采取的表述方法是:完全客观地描述事实,而摒弃所有主观色彩的语言,记者也不对客观事实作任何主观的价值判断。比如,只讲很多包裹寄到了县教育局,县教育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转运,这是客观描述事实;而引用县教育局一些职工的抱怨,就掺进了主观的价值判断,是需要摒弃的。

我想,在客观的新闻事实有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的时候,新闻记者只要能做到尊重事实、客观描述事实,至少不去传播消极的价值观,也就算尽到了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吧。

互动热评

我觉得说得很对,好多记者把某些人的主观臆断搬上媒体;更有甚者,某些编辑竟然夸大某些并不是主要事实的片面,以吸引读者眼光。——翠色和烟一篇新闻无非是要告诉读者一件事情、一种现象或者一种趋势,记者所写的一篇新闻,反映出记者本人对于这件事情、现象或者趋势的认识,其中必然融入了记者的价值取向。新闻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西方新闻理念中的“纯客观新闻”事实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所谓的“客观新闻”,我的理解是一种态度,或者一种表达技巧,就是在新闻中不应该带有记者主观的感情色彩、臆测的或者武断的价值判断,从写作手法上说,就是应该多客观描述,多用动词,尽量少用形容词和副词。——水凝冰新闻是有着导向作用的,虽然读者们都会有自己的思考,但作为记者的我们也有责任将大众的价值观引导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上来。报道事实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描写客观而放弃主观看法的报道,突显了事实,让读者自己思考,比我们“强调”更有用!——还在新闻摸索中关于伍老师博客里谈到“传播正确的价值观”的问题,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首先,何为“正确”,何为“错误”?是非的标准是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你认为“正确”的也许我看来就是“错误”,这个并无统一标准。无疑,新闻应当传播一些积极的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信号,但我觉得新闻记者的报道还是要遵循新闻规律,即始终站在中立的位置上,真实、客观地叙述事实,在这一点上记者应该充当广大读者的“眼睛”而非“脑子”。其次,关于“正面”和“负面”。一篇正面报道的全部意义或许只是鼓舞人心、弘扬正气,而对问题的揭示、探求、追问和调查,却常常可以推动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进步。具体到这次爱心事件的报道上,“爱心狂潮”给当地带来一些苦恼不仅不应该忽略,反而应该深化才对。在这一点上,我想我们不应低估了读者的鉴别分析能力,只要报道的总体方向、总体价值观是积极的,那其中的问题就不足以冲击到整体。后面伍先生采取了“完全客观描述事实,而摒弃所有主观色彩的语言”的做法,这个做法很好,但我看了报道之后发现许多可能涉及问题的“客观描述”还是被削减了。第三,我认为报道还应该深化,诸如如何规范中国的慈善、公益行为,如何看待政府和民间在这些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政府在爱心救助、扶贫方面是否有责任尽快形成一种制度甚至安排一个机构?很多关联的问题如果深入进去,那么这个报道的价值就一定会突显出来!口无遮拦,言语不妥处望先生批评。——云南魏磊

打住!动不动就“传个材料来”那哪行

编材料发新闻之风不能助长。要么我们不作报道,如果要报道,就得去采访。●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仔细研究被采访行业的各种潜规则及其涉及的社会影响面问题,加上善于挖掘新的写稿角度,就应当能写出好稿来。

2007年8月21日 星期二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森林公安局荣获中华环境奖生态保护奖,明天要举行一个授牌仪式,邀请我们前去采访报道。

值班副总编来跟我商量:“为这么一个事儿,值得派人专门跑一趟西双版纳吗?是不是太浪费了?要不就让下面传个材料上来,随便编编算了。”

我略加思忖,在心里权衡:这是一个典型的庆典、仪式类采访,我们派不派人,只能从有无新闻价值去考虑。联系到最近西双版纳因为“毁林种胶”引发的激烈争论,西双版纳森林公安局获得这么一个生态保护奖,应该还是有新闻可挖的。我迅速作了决定,说:“还是派个人去采访吧,可不能助长编材料发新闻之风。”“要么我们不作报道,如果要报道,就得去采访。让采访单位自己传个材料上来,看上去是省事了,但是其一,这样做记者实在是对读者不负责任;其二,记者不去采访,就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准确。如果弄出虚假新闻来,不但省不了事,更大的麻烦事都会惹出来了。”我继续说。

不能说正面、表扬的报道就不存在防范虚假新闻的风险,恰恰相反,正面报道中的“隐性失实”更应该引起新闻界的关注。批评报道之所以容不得半点儿不实之词,是因为只要稍有瑕疵,就会被批评对象揪住不放;而表扬报道就算把“无中生有”的事情硬栽到被表扬对象头上,被表扬对象也会念及“这个记者一片好心”,不来计较。被表扬对象自己不说,其他读者真真假假的谁也搞不清,所以正面报道即使有假也容易蒙混过关。正因为读者对正面报道的这种“不较真”,记者在采写正面报道时,往往就会丧失防范心理,甚至故意“掺假造假”的胆子也特别大。

如果我们自己的记者不下去采访,而是让森林公安局自己传材料上来,一个基层单位获这么一个全国大奖,他们的宣传干事还不极尽渲染之能事,难保不会说一些过头话,而“编材料”是很难把事实核实准确的。

一位女记者自告奋勇去一趟西双版纳,完成这个报道任务。我对她说:“要作好这个报道,我给你三条建议:其一,授牌仪式只是新闻的由头,不是报道的重点;其二,要凸显特点。热带雨林和野象是西双版纳独有的两样东西,紧紧围绕这两大特色做文章,就能挖出读者普遍感兴趣的新闻;其三,防止正面报道的‘一边倒’倾向。不要写生态保护的成绩就把成绩吹得天花乱坠,还要看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正被越来越多的橡胶林吞噬、西双版纳亚洲野象还有被偷猎的情况等问题。与其一边倒地去渲染成绩,还不如在矛盾冲突中表现森林公安局为保护生态所作的艰辛努力更能震撼人心。”

交代完报道思路,去洗手间的时候,我路过记者的办公室,隐隐约约听到有记者在打电话:“你传个材料给我……”

我走进记者的办公室,笑着说:“打住!以后少让人传材料,能亲自去采访的一定要去采访。”

互动热评

哈哈,最后抓了个“现行”!“传材料”、“发传真”、“拿通稿”是某些新闻人的通病。可没办法,有时候你下去自己采,被采访方还不高兴:你不相信我们咋的?得,拿来材料————编采之友我觉得不到现场就没有发言权!其实,很多记者都觉得传稿子省时、省事,岂不知在采访中,还能连带挖出很多容易被基层忽视的新闻呢!无论从何角度考虑,走到现场,即使只为了和基层沟通,也是值得的。——翠色和烟“不到现场就没有发言权!”俺也很赞成,但现实就是那么让人无奈。在昆明,哪里发生了个什么,跑快点,还能赶得上。但在下面很多州市,40公里路有时都能磨你两个小时,更别说有的地方就去不到。尤其是一到雨季,四处山洪暴发、滑坡、塌陷,如果能到现场,可以挖出很多东西、故事,但是,就是去不到啊!结果,只剩下些干巴巴的数字……——飞天猪我觉得记者最重要的还是采访,不采访哪来的材料。而一些相关单位给的材料只是一个参考而已,不能让这些材料上写的东西蒙蔽自己的眼睛,因为它还有待我们核实。伍老师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原来写正面报道也要很注意,这点我还没怎么想过,只以为写批评报道要字斟句酌,原来正面报道也要我们仔细!——还在新闻摸索中几年前我阅读《南方周末》,有一句话一直记到今天,即“深入成就深度”。真正负责任的新闻人,应该且必须深入到第一线。伍老师,您是好样的!相信您一定可以带出来一批优秀的新闻记者!——云南魏磊云南某县发生泥石流灾害,当地政府发布的材料这样写:泥石流将几间工棚掩埋,工棚里住着多少人,其中多少人成功逃生(多少人在逃生中受伤),多少人成功被救,多少人死亡,还有多少人失踪。这样的顺序很清楚,但是也很啰唆,而且强调逃生和被救的人数,最重要的信息——死亡和失踪人数反而放在后面。换成新闻的写法,应该是“泥石流将住着多少人的几间工棚掩埋,导致多少人死亡、多少人失踪、多少人受伤,另有多少人安全逃生”。所以记者在根据材料写新闻的时候,应该把文件式语言转化成新闻式语言。建议伍总写一篇文章专门论述新闻语言特点的问题。——水凝冰我们有一个记者,在沈阳市召开的一次新闻通气会上,像其他记者一样都拿到了一份拟好的会议新闻通稿,可她没有满足于通稿上的介绍。她后来对我说:“我觉得这样的会议通稿顶多发个简讯,充其量发个“豆腐块”,我对材料上的一些事情很感兴趣。”于是她就她感兴趣的东西进行了实地采访,还独家专访了一位市里的主要领导,从他的口中又“掏”出了许多记者无法得到的新闻(其他记者拿完通稿后就打道回府了)。结果我们的报纸第二天的新闻做了半块版,内容独家充实,信息全面可读,语言活泼且有文学色彩,使市民对城市建设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当天其他报纸也真就发了“豆腐块”。后来听说其他报社跑线记者对她“吃小灶”的行为很是嫉妒哟。“传个材料”和“拿个通稿”,性质都是一样,但只要你运用得好,好新闻何愁写不出来?——冬老虎靠传材料写稿要看这个记者线是不是“热”线,是的话,那靠这个热线就完全可以不用“跑”新闻,否则,还得像伍总说的,新闻是“跑”出来的,不是等、靠、传出来的。这是现实。——【冬儿】下面传的材料是他们想宣传的东西,下去采访才能看到一些真的东西,但有时候也会被蒙蔽。——三月苏州桥传材料也无不可吧,把它作为了解信息的先导或辅助,以方便具体的采访(采访还是必须放在第一位)。——冷尘嚣材料中也并非没有新闻,当然材料对新闻事实的表现是经过一道加工的,其中难免有“失真”的成分。材料作为新闻线索的来源并无不可,但最好的新闻应该是来自“第一现场”。——水凝冰靠传材料写稿的记者不会有大出息的,但目前这种怪现象还是无法根除!——冬天不冷!

感谢大家,我最最亲爱的同事们

——开博两月有感我的心和兄弟姐妹们跳动在一起,让我拥有了直面挫折、爬起来继续奋斗的信心和勇气。●伍老师:您好!很开心能读到您的文章。我是一名即将上大学的学生,学新闻传播。我非常希望您能写一篇文章,给予我们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一些宝贵的建议,使我们能充实地度过4年。——匿名

2007年8月18日 星期六

这个博客开到现在,整整两个月了。

开这个博客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博客这种比较新潮的形式,给我们自己的记者开辟一方业务学习的园地。因为我说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讲评的都是他们各自采写的稿件,他们会比较愿意看,而且更有亲切感和切近的体会。

首先要感谢今年刚刚大学毕业来到我们这里做记者的关桂峰同学,她不仅每天都看我写的文章,还替我搜集了网友们针对我这些文章所作的所有评论,汇编在一起竟有18万余字!真是难得小关这么有心,使我得以感受到数以万计的网友们的热情。网友们这些滚烫的话语,将激励我在未来的日子里努力完善自我,永远做一个不负众网友殷殷期望的好记者。

看到同事们在我博客中留下的评论,心里格外温暖。每每在我最艰难的时候,同事们的鼓励和支持都是我战胜困难的最坚实的力量。我的心和兄弟姐妹们跳动在一起,让我拥有了直面挫折、爬起来继续奋斗的信心和勇气。

因为并不完全知道同事们使用的网名,在此只能找出一部分我所能分辨出来的评论和留言。有许多针对具体业务观点的讨论我没有转录,只辑录了兄弟姐妹们对我勉励的话语。“传媒”留言:终于有真正采写新闻、爱好新闻、把新闻作为人生的人了。一个把做新闻当成人生乐趣的人、一个在新闻实践中勤于思考的人、一个乐于把自己的体验与同人分享的人、一个把别人的进步看得比自己的进步还要重要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关桂峰留言:作为新进社的小兵,很希望能得到你的亲手指点,我会努力的,向你学习干新闻的职业精神!

19751225lj在《多报新举措 慎报见成效》中评论:伍总总是不错,能在博客中给记者很好的报道思路,稿子我做了!

关桂峰在《新闻到一线策划 选题莫光拍脑袋》中评论:点子多靠的是日常的知识积累和一线的采访经验,我们都很佩服你能有那么多美好的创意,不论是新闻写法上的创新还是角度的创新都让人有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之感。走下去可以丰富自己的头脑!

海客在《一篇流产的报道引出“拟人化新闻”新命题》中评论:好文章,好思路,伍总的创新精神令人感佩!

小云在《展现突发事件的立体画卷》中评论:嗯,有些同感。学习中……伍老师果然辛苦,这么晚了还给在前方采访的秦晴和晓阳写了那么长的业务信!

刘娟的博客在《我对〈从新华社记者伍皓看新华社〉批评帖的回复》中评论:伍皓,在全社乃至新闻界,都是一个敬业的记者,是“一个真诚的人,厚道的人,坦荡的人。对朋友真诚,对自己的批评者厚道,对所有的人都坦坦荡荡”。意见不同可以争辩,但人身攻击相当恶劣,尤其牵涉到记者所在单位,这就令人憎恶了!话说过来,价值和判断的多元,也给了持不同政见者生存空间,所以,不必理会太多,走自己的路,让批评者打车追去吧!

小云在《社里来了一群美女实习生》中评论:哈哈,能过来实习确实幸运。而且这样的方法真的不错,好受益的。谢谢伍皓老师!

小菜一碟在《展现突发事件的立体画卷》中评论:从昨天开始,我也一直在思考像腾冲泥石流这样的突发事件要从哪几方面去挖掘新闻,绞尽脑汁只想到气象、防汛抗旱等一些官方的内容,没想到有这么多角度可以挖掘,细细品味伍总指点的角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再次对伍总所拥有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激情表示敬佩!

远行客在《展现突发事件的立体画卷》中评论:感谢伍老师,读罢此文,令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海客在《关于做记者的困惑和文风创新》中评论:伍总在不少人看来是另类的,追求创新、标新立异、不愿守规则……但他对人绝对是真诚的,不虚伪!当官不要像官,做人一定要像人。要做领导,不要做官。希望看博客的人珍惜这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远行客在《杨老汉辛酸奔波两年终赢小官司反得送锦旗 法院难算尽职尽责还要写新闻表扬?》中评论:伍总的视野总是这样另辟蹊径,善于从普通新闻事实中发现问题。如果没有为读者服务的意识,是很难体现这种人文关怀与反思精神的。伍老师,您作为新闻从业者的责任感令晚辈崇敬至极!

关桂峰在《没有亲自采访,记者就没有写稿的权力》中评论:伍总本人就是坦荡、磊落的人,善于听取批评和意见是他的优点。其实做一个好记者根本还是在于肯下工夫。

远行客在《没有亲自采访,记者就没有写稿的权力》中评论:伍老师此文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做记者,就得时刻秉承职业精神。好一句“没有亲自采访,记者就没有写稿的权力”!经典!

刘娟的博客在《记者要善于巧借热点新闻事件的“关注效应”》中评论:在内蒙古出差,上网继续看看伍总的采编工作日记。记者的稿子就如一片璞玉,经过总编的仔细打磨,方见其璀璨闪光的“智慧亮点”!谢谢伍总对我的表扬,我再接再厉!

小菜一碟在《会议采访不妨也走出会场外去采访采访》中评论:看了伍老师对新闻业务点点滴滴的指点,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在学校里,新闻系的老师都是就理论说理论,听了让人打瞌睡,一出校门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今天有幸分享到伍老师对新闻业务十几年的造诣和感悟,确实让我们这些刚入行的新手受益匪浅。伍老师,我们的良师益友!

水凝冰在《没有“率先”没有“首创”就写不成新闻?》中评论:从一篇稿子中总结出方法和原则来,这才高明。向伍总学习。

刘娟的博客在《记者是最不能不学习的一种人——兼谈我为什么开博客和天天发帖说新闻》中评论:“去山珍海味,去桑拿,去泡脚,去卡拉OK”,伍总有条件去,可是他推辞了所有应酬,用自己的休息时间(经常到凌晨4点左右)和所有新闻采编人员(不仅是新华社的)探讨新闻业务、分享记者心得,这样的行为本身就值得尊敬!读伍总的采编日记,启迪的不仅仅是业务的提升,开阔的胸襟也成为应该锤炼的必修课。因此,我决定在需要的时候,也把自己在经济、法制、民族、宗教等领域的报道心得拿出向伍总请教,必定获益匪浅。

匿名在《有点同情那个叫訾北佳的新闻造假者》中评论:呵呵,我就是在怒江和伍总争论的记者之一。确实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业务氛围很好。

互动热评

勉励的话语是前进的动力!我们支持你,伍总!——商报人啊希望伍总别太累,把身体弄得好好的,这样您手下的记者们,还有我们这些旁观者们才能学到更多有裨益的好东西!加油!——猪肥了

我们的报道为什么总像是在“强词夺理”?

——浅谈中国记者和西方记者的差距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是以小见大,由近及远。而我们中国人说话写文章,都习惯先戴上一个大帽子,然后再举出事例来说明。●我读完伍皓记者的全部博文之后,也对他感到钦佩。他的勇气是许多中国记者所没有的。我无限渴望有一天中国记者也能在世界记者中扬眉吐气,而这不仅需要体能和智慧,更需要勇气和一点傲骨。——连年江海

2007年8月10日 星期五

涉藏外宣研讨会在西藏林芝召开。

做记者这么多年,每年也都要参加一些业务研讨方面的会议,能够从会议中、从领导和同事的交流中领悟到一点东西,哪怕只是一个观点、一句话能够引发自己的思考,也是很大的收获。

主持人开宗明义地指出,西方老外们对西藏极为关注,但我们想说的,却并不是西方受众最迫切想了解的,这种“自说自话”的对外报道方式使得我们的对外传播效果不理想,我们宣传的东西很难为西方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因此,必须改进对外报道的方式方法。

主持人的话引起我的思考:我们的对外宣传工作水平怎么样,直接关系国际舆论对西藏问题的认识。实事求是地说,国际社会接受西方记者的涉藏报道比接受我们的报道要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与西方记者在新闻理念、报道艺术等各方面的确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都是搞新闻工作的,西方记者写的东西即使在我们看来有不少是被歪曲了的事实,但人家写出来就是有人信,而我们自以为很正确的报道却鲜有人理睬,这种现象实在发人深省。

埋怨西方人“固执”“不友好”是没有用的,只能从我们自身的对外报道中去寻找差距。我们要真正同西方媒体进行舆论竞争,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努力缩短我们与西方记者的差距,着力提高我们自己对外报道的国际表达水平。

我们和西方记者的差距究竟体现在哪些最主要的方面呢?会议期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把差距一点一点地找出来,然后围绕这些差距一点一点地去改进,总是可以一点一点地向西方记者的报道水平靠拢的。

主持人简短的开场白之后,北京来的黄燕女士首先为我们作“海外媒体关注的西藏热点问题”的情况介绍。她在演讲中的一段话,让我体会到我们与西方记者在新闻理念上的一个差距。

黄女士举了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却让我深受启发:西方人写信,习惯于先写收信人姓名,然后再写门牌号码、街道,最后才写城市名;而我们中国人写信,一定是先写某某省某某市某某街道某个门牌号码,最后才写收信人姓名,跟西方人的习惯正好完全相反。

这说明什么问题?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是以小见大,由近及远;而我们中国人说话写文章,都习惯先戴上一个大帽子,然后再举出事例来说明。

我体会黄女士说的意思,我们中国人这样的表达方式固然有开门见山、立场鲜明的好处,但多少会让人觉得你这“立场”是强加给别人的,虽然也不乏事实依据,但列举的事实都是为了去证明你事先已经预设的结论。在西方人看来,怎么都像是在“强词夺理”;而西方人说话写文章先从小事讲起,层层递进,一件事引出十件事,一个方面引出多个方面,最后的结论是自然而然得出的,受众当然觉得要比我们说的“可信”。

随手翻翻我进藏途中从飞机上带下来的那份报纸,这种“导语戴帽子,然后才说事”的新闻叙事方式还真是不少,如一则《乱享公交优先权 司机遭处罚》的消息,从标题看应该是故事性很强的新闻,但其导语就是先戴上一顶帽子:“为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效率,交管部门在城区道路专门设置了公交优先道,并制定了严格的通行规定,然而,这些公交优先车道目前却经常被一些图方便的社会车辆占据。”在“帽子”之后,记者才开始讲“昨日下午”十余位侵占公交优先道的违法司机被交警现场处罚、教育。

在一些国内比较新锐的媒体上,我也看到有这种“先结论,后叙事”式的新闻。如一则讲看病将不再排队的消息,就是先给出一个“长期以来,排队挂号、排队取药和排队缴费一直是患者抱怨看病难的焦点”的结论,然后再讲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为解决看病排队问题推出的措施;一篇讲开发商“捂盘”的深度报道,文章一上来也是先扔给读者一个硬邦邦的结论:“在上涨迅速的楼价面前,广州市场上的囤货惜售现象也愈演愈烈。记者近段时间以来通过观察了解到,与早期取得预售证之后迟迟不公开销售不同的是,部分开发商的捂盘招数已经升级换代。”

应该说,在国内读者看来,这种表达方式并无不妥,因为是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的;但如果对西方人去说,他们就会认为你武断、主观了:你还没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凭什么就先要我接受你的主观判断啊?!2005年11月,率领“茶马古道”调研小分队沿滇藏线进入西藏境内,看眼前雄伟的青藏铁路。

黄女士认为,受“大处着眼”思维定式的束缚,我们对外报道的选材往往出现“大而不当”和“大而空”的问题,如“青藏铁路开通一年西藏迎来旅游业空前繁荣”这样的题目,我们觉得是可以讲给老外听的不争事实,但西方人是不情愿一上来就接受这样空洞的结论的。西方记者的笔下绝不会出现这样的标题,他只会很婉转地讲一个旅游者西藏之旅的经历和观感,让读者自己得出青藏铁路给旅游带来了便利的结论,而不需要记者去把这样一个结论强加给读者。

我赶紧看了一眼自己带到会上来准备汇报的云南藏区报道选题计划,果真有几个是这样的“大而空”的题目,如“云南藏区农牧民从生物资源开发中受益”。我想,如果是西方记者来做这个题,一定会选择一个具体的切入点来说,而绝不会在标题中就给出这样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结论。

我略加思索,将这个题目悄悄改成了《被一株兰草一朵山菌改变的云南藏民》。“兰草”指兰花产业,“山菌”指松茸产业,这样就比笼统地讲“云南藏区农牧民从生物资源开发中受益”要具体、形象得多了。

互动热评

美联社的记者写西藏,居然留心到了布达拉宫的喇嘛观看世界杯,而我们就欠缺些。——anonymous好像这是个新闻倾向性的问题。概括,往往就是下结论,这就容易犯观点先行的毛病。西方人先叙述,虽然也不无主观,但至少比我们看起来客观一些。——匿名写得好,多数人还没意识到这一点!——心向大海我们的报道不光总像在“强词夺理”,有时还是在“自欺欺人”。——水凝冰“方言新闻”使报道妙趣横生我们的新闻报道似乎过于强调行文用语的规范化、书面化。但是,没了群众的鲜活语言,稿件就少了一分生动,少了一分灵气。●我一直也喜欢记者这个行业,能真正揭露社会的丑恶,发扬社会真善美。要是有伍总这样的老师带我就更好了。

2007年8月9日 星期四

昨天,成都市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电子科技大学正门的校名一夜之间改成了“峡江医学院”,路过的行人及在校生一片哗然。

究竟咋回事呢?谜团被揭开:原来是在拍电视剧,剧组征得校方的同意,根据剧情需要临时改的校名。

前不久,北京城里也拍一部电视剧,剧情需要布置了一场雪景,不想某大报却因此闹出了京城“七月飞雪”的大笑话。《成都商报》记者可没有因为亲眼见到校门口的招牌确实改了,就忙不迭地采写《电子科技大学更名为峡江医学院》的报道。他们通过多方核实了解,为成都市民揭开了谜底。这件事产生的喜剧效果,被记者渲染得有声有色。读到这则报道的人,我想都会像我一样会心一笑。

我是在从成都飞往西藏林芝的航班上在今天的《成都商报》上读到这篇有趣的新闻的。

这篇报道之所以一眼就吸引了我,首先是因为它的导语非常别致,是三句对话:“你有没有听说,电子科大改名了?”“啥子?不可能哦,改成啥了?”“改成‘峡江医学院’了!”

我是四川人,一看到“啥子?不可能哦”这一句话,心里就有一种别样的亲切感,就像是真真切切“听”到了久违的乡音。这种真实的亲近感促使我一口气把全文读完。

这篇稿件对人物语言的处理实在太值得称道了。文中写电子科大生命学院2005级学生吴谯看见校名被改了时说:“我当时就瓜了半天没反应过来”;写同学们的议论:“不得哦,昨天还没改的嘛,是不是要搬新校区了?”;写一个戴眼镜的男学生的话:“天哦,咋个成了医学院呢?我将来的毕业证上该咋个写哟?”

这些人物的语言,都是地地道道的方言土语。不是四川人,是说不出“啥子”“瓜了半天”“不得哦”这样土得掉渣的话的,但正是这些朴实得“老土”的人物语言,让整篇报道真实可信、诙谐风趣、引人入胜。读到文中人物说的这些话,我能清晰地看见人物惊诧、疑惑和憨态可掬的各种表情,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报道因此有了让人亲近、打动人心的独特魅力。

这是“方言新闻”的特殊魅力,让人觉得确实是哪里的人说哪里的话,什么身份的人说符合他身份的话,没有一丁点儿“假”的感觉。

昆明人不说“啥子”,昆明人的口语讲“整哪样”,但写进报道的时候,记者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把群众这些鲜活的口语一律都改成书面用语中的“什么”。“瓜了半天”这样的土话,记者更是会毫不犹豫地改成“愣了半天”。我们的新闻报道似乎过于强调行文用语的规范化、书面化了,从理念到实践都往往比较排斥方言土语进新闻报道。但是,没了这些群众的鲜活语言,稿件就少了一分生动,少了一分灵气。每个人都在用一个腔调说话,农民也在新闻报道里打着“官腔”,大谈特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这样的报道怎么都让人感觉“有点假”。读者会说:“这不是新闻人物在说话,谁说最后都是记者在说。”

我曾经写过一篇《从老支书的“农民式幽默”看学习群众语言》,我们还应该更加鲜明地提出“方言新闻”的理念。

西藏的同志来林芝机场接我们一行,司机普布中途领我们去他弟弟家做客。主人给我们敬青稞酒,都说:“扎西德勒,三口一杯!”

如果我们非要按照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改成“吉祥如意,把酒一口气干掉”,那就不伦不类了。如果写成报道,藏族群众读到一定会笑破肚皮。

互动热评

要看客户是当地媒体还是全国媒体了,给当地的可以“方言新闻”,全国性的就难说了。四川话、东北话都比较有亲和力,客家话的市场就没那么大了,所以还得分在哪儿。——匿名嗯,确实是这样,我也更喜欢那种方言式的语言,使报道更真实更自然,让人读着更舒服。可是哪个新闻报道不是一板一眼地说话?为什么不能改革呢?为什么不能突破呢?也许这是新闻的一个误区!——小飞侠对于地方特色浓郁且主要受众在一地或一个区域的绝大多数媒体而言,方言入新闻当然很好。但如果是覆盖面更广更大的媒体,用方言就应该慎重了,尤其是比较生僻一些的方言。——新报温星《红楼梦》里有一个生动的例子:曹雪芹写贾府的焦大醉酒骂人时,说了一句“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按常理,应该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但这个地方并不是曹雪芹写错了,恰恰这一句话反映出作者的高明——说话颠三倒四,神志不清,一个喝醉酒的焦大形象跃然纸上!——水凝冰上海的媒体就比较喜欢用方言做新闻,本地人看着亲切,外地人看着也有趣,并不觉得不舒服,而且一来二去的,都知道什么意思。地方媒体不妨尝试这样做特别是有关民生的新闻。——关桂峰坚决支持,我也愿意当这样的实践者!确实在各个地方媒体不必要千篇一律的普通话,保留点方言为好,我不希望某天咱四川话因为普通话的推广而成为“濒危文化遗产”。贴近群众,方言就是手段之一。当然我并不排斥对外交流的通用标准——普通话或者说书面语言表达。——曾仔我有话要问一下伍皓老师。我们平时做作业的时候,同学写过几次方言,结果老师说不能这样写。是不是在报道中使用方言也要看具体的场合,要在本来新闻就比较诙谐的情况下呢?——没关系回复“没关系”:这是我文中的一句话:“我们的新闻报道似乎过于强调行文用语的规范化、书面化了,从理念到实践都往往比较排斥方言土语进新闻报道。”所以,目前还只能是作为业务探讨提出来,采写稿件的时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不过向群众学习语言的大原则是大家都普遍认同的。——伍皓区域报纸完全可以运用方言,我就很喜欢,既活跃版面又有读者缘。可我在沈阳的纸媒上却很少看到,我想应该是一种很怪的思维在作怪:我的报纸不局限于本市,上网、发行外埠,别人要看不懂怎么办?楼主的帖子很不错,希望沈阳纸媒的老总级人物能看到。——冬老虎瓜就是傻的意思吧?慢说能听懂几句,若语速太快则无法听懂,像唱歌一样。——以笔为剑适应大多数读者的做法,就值得肯定。——何宜隆方言就是亲切,很有意思哦。——匿名偶尔用一下还可以,总用就“絮叨”了,读者也不一定喜欢。——沈阳小人物死磕——一家报纸上的体育新闻标题。——【冬儿】适时适事就好。——翠色和烟媒体不应该过分推崇方言。——伤心小眉我为记者打“前站”:在香格里拉繁忙的一天“选题调研”是我自创的一种工作方法。组织实施重大战役性报道,我想尽量先去给记者们打个“前站”。

2007年8月7日 星期二

飞机“咚”的一声降落在跑道上,我还迷迷糊糊的,一时没有明白过来我已经到香格里拉了。

昨天下午被记者秦晴拖去为森警部队做讲座,他们的教导队好远。我为此还付出了代价:本来订好晚上9点飞香格里拉的航班,我竟没想起正好是彝族同胞的火把节,四面八方的人都往我家旁边的云南民族村涌,去机场的必经之道滇池路被堵了个水泄不通。等我们的车一步一挪好不容易赶到机场,我订的那个航班已经停止办理登机牌了,只得换乘今天早上7点05分的这一班。

从机场折回家后,写《什么样的新闻是垃圾新闻》一文,2点多钟才睡下,生怕昨晚的“悲剧”重演,5点多钟就爬起来往机场赶。在飞机上,我睡着了。

来机场接我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委办公室秘书何斌(藏族)问我:“有高原反应吗?”“还犯迷糊呢,”我笑着说,“不过估计不是高原反应,没睡够觉。”“那要不要先休息会儿?”何斌告诉我,“鲁常委已经在办公室等着了。”

呵呵,那还睡得成觉啊?我的时间也很紧,今天就得返回昆明,明天还要飞成都,后天一早又从成都飞西藏呢。我们直接去了鲁常委的办公室。

这次香格里拉之行是为了作选题调研。今年9月13日是迪庆藏族自治州建州50周年大庆,把美丽而神秘的云南藏区介绍给读者、展现给世界,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上周的业务会上,我们定下来要抢在州庆之前抓紧启动藏区报道。记者们却很为究竟要报道些什么犯愁。“选题调研”是我自创的一种工作方法。组织实施重大战役性报道,我想尽量先去给记者们打个“前站”,一是亲自到实地去了解情况、搜集线索、策划题目,为记者们“踩踩点”。记者们带着我事先调研、“踩点”后策划的一批题目下去,报道方向、采访思路明确,才不至于抓瞎。二是我自己经过事先的调研,对将要采访报道的内容情况明白,组织实施报道的时候也就不至于“瞎指挥”。第三个目的,就是提前跟当地打个招呼,作好协调沟通,磋商好采访接待和日程安排等方面的一些细节,以便记者们下去后就能够马上投入采访,有米下锅,提高效率,采访一些敏感题目也能“一路绿灯”。我们不能不正视现实的社会环境,领导对领导说话总要好使一些。我也当过10年“小记者”的,知道如果随便出个题目就让记者自己下去想办法把“料”弄来,完全靠记者自己去打通采访的各个“关节”,有时候真的很艰难、很辛苦。

原打算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今年也是建州50周年)作完选题调研之后休整几天再去迪庆,那里毕竟是海拔3500多米的高原藏区。但又接到通知去西藏开藏区对外报道研讨会,算算时间,中间只有今天一天的空当。何况,这个选题调研还正好可以在藏区外宣会上派上用场,一举两得了,累点儿也值。

迪庆州委书记齐扎拉、代州长陈建国(藏族)不巧都在外地出差,他们都给我打来电话,说安排分管政策研究的州委常委鲁永明先跟我谈。

不是让州委常委、宣传部长给我介绍情况,而是让分管政策研究的州委常委来谈,这启发了我:以后搞选题调研的时候,还真应该跟搞研究的同志多谈谈呢。新闻,应该多研究些热点、难点问题,少一些宣传味为好。华坪县芒果基地建设考察调研。

跟鲁常委的交谈果然收获甚丰。他提出了一连串值得我们去认真调查研究的课题,诸如:迪庆藏区是全球生态敏感地区,80%以上的森林都被划作了自然保护区和公益生态林,集体林权制度就有了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特殊性,那么林权制度改革该怎么搞?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又如何才能保证老百姓的合法权益不受损?林权如果不明确到户,就侵占了群众的利益;明确到户又如何搞自然保护?

选题调研不同于新闻采访,我只不断提出“看看还有什么值得报道的”,对每个提出来的题目只需了解大致的情况,搞清楚新闻点和新闻价值在哪里就行。不一会儿工夫,从鲁常委的介绍中,我就确定了七八个选题。

在家主持工作的州委副书记李邑飞要赶去维西县宣布新调整的县委书记任命,结束跟鲁常委的交谈之后,我就抓紧去拜访他。我说,新闻报道特别是对外报道离开了针对性就是无的放矢、自说梦话。云南藏区是全世界都关注的敏感地区,李副书记作了很精辟的概括:“海外舆论关注迪庆主要就是四个方面:藏族干部有没有实权,宗教信仰自由不自由,藏民生活好不好,生态保护怎么样。”

哈哈,四句话,也就是四个对外报道的好题目!

跟李副书记告辞之后,我顾不得喘口气,又紧接着找了州委宣传部的两位副部长谈。毛建忠副部长以前在《迪庆日报》和迪庆广播电视局都干过,交流起来特别内行。白玉新副部长分管新闻宣传,情况也熟。我们一个一个地“抠”题目,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许多很有新闻性的选题。

每到一地,当地报社我是必定要去的。一方面报社是我们的同行,走访走访,听取听取对我们报道的意见,对于我们不断改进报道很有益;另一方面,同行们更具有专业精神,从他们那里能够了解到许多在党政机关不可能告诉你的线索和信息。午饭后,我打电话给《迪庆日报》总编辑钱兴,他要去州政府开会,委托余福全副总编给我介绍情况。余副总编把他们近期掌握的重要报道线索都无私地贡献给了我。

作选题调研也不能总在机关衙门里找题目,“踩点”更重要。报社很爽快地给我派了辆车,司机张德海(藏名曲披旺堆)就是本地土生土长的藏族,整个下午拉着我在香格里拉县的农村转,一路上给我介绍了不少的民间趣闻。藏族群众告诉我他们确实从政府实施的“惠民工程”中得到了很多实惠,不过牢骚话、意见也听到一些。下着细雨,乡间小路泥泞不堪,沾了我一裤子的稀泥。

返程订的是晚上7点15分的机票,今天的最后一个航班。从乡下回到香格里拉县城已经6点钟了,我想起还有藏传佛教管理方面的情况需要了解,就请鲁常委约上州委统战部兰部长一起简单吃个便饭,边吃边聊。何秘书和司机张德海先赶去机场替我换好登机牌拿回来给我。

我们聊着聊着情况,竟都忘记了时间,等到想起来,已经是6点54分了。我吃了一惊,鲁常委也说:“呀,要误机了!”好在机场离城只有不到10分钟的车程,等我们急匆匆赶到时,机场大厅里已经空空落落的,只有一个机场工作人员拿着个手提喇叭在满大厅里转悠着喊:“伍皓旅客,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伍皓旅客!伍皓旅客!”看到我满头大汗冲进大厅,安检那边也有人在急匆匆大喊:“是不是伍皓旅客?快!快!飞机关舱门了!”一面用步话机在喊:“暂缓滑行!暂缓滑行!最后一名旅客已经到了!”

登上飞机,全机舱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还有老外从座位上站起来,探出身想把我看个究竟。偏偏我的座位还在机舱后部,空姐领着我往后走,我哪还有勇气在众目睽睽下一直走到后舱去呀,看见有整整一排座位都空着,就一屁股坐了下来。

空姐诧异地回转身来,拿出一张纸递给我说:“先生,这是紧急出口通道,乘客不满员的情况下一般不安排坐这里。你如果一定要坐,需要仔细阅读这份安全须知。”

我这才意识到我是坐在了紧急出口处,忙不迭点头:“好,好,我读!我读!”

互动热评

记者也真辛苦!——心香一瓣!如果俺是新闻工作者就好了,可以跟在您后面学到不少东西。——老帆哈哈,最后一段看得笑死我了,真忙啊。不过这样子应该也充实。——云南魏磊您用记者的笔上来的第一句就写出了现场感。——赵耀卿

什么样的新闻是垃圾新闻?

除了“假新闻”,我们的媒体上还充斥着数不清的虽说不上假、但并无多少价值的新闻。我们权且称之为“垃圾新闻”。●伍老师,您的文章对我这个即将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毛头小子意义深远啊!

2007年8月6日 星期一

昨天傍晚才从红河赶回昆明,上午参加了社里的一个电视电话会,下午武警云南森林总队来了人,接我去给他们的宣传干部做个讲座。

负责跟森警部队联系的记者秦晴陪我过去,这个讲座也是她替我应承下来的。刚下乡回来,累得要瘫,何况还安排了晚上要飞香格里拉去作报道选题调研。但是秦晴说:“不行啊,我都答应人家了,总队把各州市支队的新闻宣传干部也全召集上来了。你不去,我就太没面子啦。”

谁叫我曾经放出话:记者都要把各自分口的单位跑得跟自家人似的,需要我出面帮助“密切关系”的,一定义不容辞。为了秦大记者的面子,我只得委屈下自己疲惫的身子。

总队希望我讲讲新闻消息的写作,我想写作这玩意儿是要靠多写才磨炼得出来的,两三个小时怎么就能讲得好写作。《什么样的新闻是垃圾新闻》这个题目是我临时想到的。

想到讲这个题目,完全是有感而发。“假新闻”是这段时间里全国新闻界议论最多的话题,其实除了“假新闻”,我们的媒体上还充斥着数不清的虽说不上假、但并无多少价值的新闻,我们权且称之为“垃圾新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些“垃圾新闻”实在是浪费读者的时间、污染他们的眼睛。我衷心希望在座的宣传干部——当然也希望所有的编辑记者——不要成为新闻垃圾的制造者。

那么,什么样的新闻可以称为“垃圾新闻”呢?除了虚假新闻是当然的新闻垃圾,我还列举了以下21类。因为都是临时想到一条就说一条,也就顾不得孰轻孰重,去排列个先后次序了:

1.极端个别的事拿来发新闻。如,一高中生中暑昏倒,也居然出现在报端。法制报道中更是充斥着这一类对公众来说毫无意义的个案。有些跑法制口的记者,每天听一两个庭审,什么案子都写篇稿,就算完成了每天的发稿任务。

2.大家都在做、而你写的还不如别人做得好的事拿来发新闻。全军都在搞训练,而你所在部队的日常训练工作并无特别新颖、独到之处,就不要写新闻。

3.并不新鲜的做法拿来发新闻。写新闻的人自以为写得很新鲜,不妨到网上用关键词搜索一下,你写的这些别的地方早就在这样做啦!

4.只有一个设想、还没有做的事拿来发新闻。有的宣传干部,单位领导一有个什么想法就迫不及待写稿吹捧。这种事等做了且有了效果再报道也不迟。当然,报道公众关心的预告性新闻另当别论。

5.鸡毛蒜皮的事拿来发新闻。一个战士病了,另一个战士送他去医院;两个战士吵架斗嘴,班长出面制止了……如果这些事也当成新闻来报,报纸再扩100个版也不够。但看看现在的报纸上,这类鸡毛蒜皮的事还真不少。比如,八一前夕,连队搞个演讲比赛也上了报纸。

6.纯属日常工作、毫无新闻性可言的事拿来发新闻。不能把大众媒体当成哪个单位的“黑板报”。比如,一个森警支队对森林防火安全进行例行检查,这是支队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值得报新闻。但是现在报纸上这类纯工作性的稿子偏偏还层出不穷。

7.只见数字不见事例的新闻。这一定是从单位的工作总结中摘出来的统计数字。不要以为数字就代表成绩,一篇稿子里如果出现5个以上的数字,读者很可能要被你绕晕。除了专门的研究者,没有人会去关心一堆枯燥的数字,你这种宣传其实是徒劳的。

8.没有任何消息来源的新闻。你无法交代清楚你的消息来源,我就有理由怀疑这条新闻是你编造的。非新闻单位的宣传干部写稿往往忽视交代消息源,因为他可能觉得写的是身边事,自己就是消息源,但请记住:读者并不知道你写的就是你本单位的事,署名的时候没有多少媒体会连你的单位名称都给你署上。

9.时效严重过时的新闻。严格说来,今天发生的事今天报是新闻,隔夜就不是新闻了。但是,几个月前、几年前发生的事,还有人在孜孜不倦写新闻,甚至为此闹出笑话的大有人在。几个月前你采访过的一件事,现在翻出来写新闻,其实你的采访对象在这几个月里说不定已经意外去世了,他还怎么“对记者说”啊?

10.炒冷饭的新闻。别的媒体已经大报特报过,或者你自己以前都报过不知多少回的新闻,如部队每个月一次的“士兵恳谈会”,如果并无新的发现、新的动态,就不要一报再报了。

11.吹牛的新闻。扑灭一次山火,本来是一个小火点,部队一去几分钟就搞定了,也要写成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知情人就会说:“吹牛了。”

12.形式主义的新闻。虽然推出了新的举措,但这些“新招”并不解决实际问题,只是迎合宣传报道的需要,就不要去写新闻。有的单位有的领导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媒体如果也助长这种形式主义,那就更让搞形式主义的人头脑发热了。

13.一味评功摆好的新闻。好人好事应该报,首长领导有方也可以报,但如果把新闻写成肉麻的“马屁文章”,读者肯定反感。

14.广告新闻。把新闻写得像自吹自擂的广告,或者广告做得像新闻,读者看完以后都会在心里骂:“白花我这么多时间去看,原来是个广告!”

15.照抄材料的新闻。有些记者离了现成的书面材料就不会写稿,但工作材料往往缺少新闻所需要的感性。照着材料写新闻,会识字、写字的人都会,还要记者做什么!

16.把常识当新闻的新闻。很多冠以“专家认为”“有识之士指出”的新闻,其实不少讲的都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也过于低估读者的认知水平了。你写一篇“森警提醒,山火来了不要顺着火头跑”的新闻,意思就不大,因为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

17.伪新闻。伪新闻也许不是记者故意假造的新闻,但是经不起推敲,传播的可能是并不正确的东西,如“耳朵认字”“气功催眠”“清水变油”这类的东西。这一类新闻严格说来也属于假新闻的范畴。

18.八卦新闻。尽管媒体正在呈现娱乐化的趋势,但一个有追求的记者,又何必把青春和生命浪费在名人明星们的打情骂俏、声色犬马这些事上。名人做出的对社会有益的事、说出的对人有启迪的话报一报也就行了。

19.空发议论的新闻。没有任何具体的新闻事实,通篇只有说教的新闻,写了也没多少人爱看,白白浪费报纸版面。即使是新闻评论,也要缘事而发。

20.无实质内容只有领导讲话的会议新闻。如果说党报不能不报同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会议,不能不报主要领导同志的讲话,部门和小单位召开的会议、领导在会上讲的话,就别学着大领导那样去报道了。多报些领导们深入基层干的实事、解决的实际问题,更有助于树立贵单位领导的良好形象。

21.写作一塌糊涂的新闻。进入“快餐文化”时代,办报质量下滑大约已无力回天了,但是希望写稿的同志们还是用点儿心吧,也别对付到通篇读下来不知所云、新闻“五要素”都省了、标题导语也不讲究了,甚至到了文不通字不顺、逻辑不清、语法混乱、错别字连篇的地步。

我一条一条细细数来,不知不觉就讲了将近3个小时。限于思想水平的局限,还不能穷其所有。新闻报道中究竟还有哪些东西堪称“垃圾新闻”呢?烦请热心的读者们帮助我一一揪将出来吧!

互动热评

虽然是对森林警察讲的,但对我们记者还是很有帮助的。——公用ID21条“垃圾新闻”,再加一个“假新闻”,22条军规覆盖面很广,完全领悟,还需要一段时间。——鸿飞熊我认为一切受众不喜欢看的、读的和听的新闻都是垃圾新闻。——沈阳小人物有两条你不好意思加,我帮你加:23条,如某某会议隆重召开,胜利闭幕之类;24条,某某领导去某地视察,参加某某会议的日常新闻。——红酒瓶子最大的垃圾新闻是娱乐圈的新闻,还有足球新闻。——三言两拍还有“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新闻。哈哈!——匿名还有些是政府部门的规定动作,不得不发的新闻。——买不起自行车“买不起自行车”所说政府部门的规定动作,不得不发的新闻,“红酒瓶子”说的也基本上属于这类,个人认为不应该归纳为垃圾新闻。垃圾新闻的定义是“垃圾”,规定动作的新闻虽然不可读,但绝不是垃圾。——商报人啊总结得好!除了第17条所说的“伪新闻”中有不少是某些记者将国外媒体上娱乐性假新闻不假思索地当做真新闻转来的,如前几年曾经报道过的一个从阳光和空气吸收能量生存的俄罗斯人(也可能是东欧其他国家的,时间长了,记不太清)。除了这类无意中以讹传讹的“伪新闻”之外,还有为了某种目的刻意造假的新闻。事实上第14条中所说的“广告新闻”中间有不少是被报道一方花钱刊登的,这是“公关”的结果,公关、广告业内称之为“软广告”。高明的写手会把这类“软广告”不露声色,其广告效果往往比那些拙劣得让人一眼就能看出的那些“广告新闻”甚至在大型媒体上大鸣大放、狂轰滥炸般的“硬广告”更胜一筹。——不羞·欧阳编辑也知道什么不是新闻,可愈不是新闻的新闻其“含金量”愈高。读者算啥,只要我能得到实惠才是硬道理。——殃视一套如果铜臭味道浓了,垃圾新闻和假新闻就会多。——北京1号网站要点击率,报纸要发行量,电视要收视率,哪里还顾得上质量?——anonymous报纸这么多,天天哪有那么多新鲜的有意义的事情去报道呢?但报纸生存又是必要的怎么办?只能搞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了!——立志新闻人本人也是新闻从业者,博主说得太好了。只可惜不制造垃圾新闻,很多同行要变成垃圾,饿死啦!——匿名新闻作品只要是亲近天下苍生,有利于国家大公、民族大同,就能像鲁迅活在我们心中,创造出百姓及民族心中的新闻。——龙

骚扰电话请别急着挂断,说不定有新闻呢

不要觉得是骚扰电话就不屑一顾,它往往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集中反映。新闻记者正可以从骚电话中观察到社会生活的一些最新动向。●伍总:您好!看了这么多新华社记者的博客,感觉您的博客很有内容,也很实用,我要让我台年轻记者来看看、学学,提高提高。作为同行,我也要向您学习!——匿名

2007年8月4日 星期六

在从河口返回蒙自的路上,我接到一个骚扰电话。“先生,请教你几个问题可以吗?我是调查公司的,想请你回答几个关于云南旅游方面的问题。”一个温柔的女声。

我笑眯眯地反问了一连串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要作这个调查?是哪个旅行社委托你们作的吗?为什么选中我做你们的调查对象?你是怎么知道我的电话号码的?你们每天要作多少个这样的电话访问?愿意接受访问的大概有多少,听到你们说是电话调查就挂断的又有多少?你们公司像你这样的电话调查员一共有几个……”

对方很是诧异,大约每天“调查”别人,没想到今天也会被人“调查”一番吧。我笑着说:“我是记者呀。我配合回答你的问题,你也回答我的问题,咱们作个交换好不好?”

通完话,我对车上春林老师、记者王江和陪同我们的屏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胡恩团说:“一个骚扰电话。搞电话调查的。”

恩团说:“你真是心好、和气。我接到这样的骚扰电话,挂断就是了,浪费电话费。”“嘿嘿,着急挂掉干吗?送上门的新闻呀!”我对记者王江说,“肯定不少人都受到过调查公司的电话骚扰,那么这就是社会生活中不大不小的一个问题。你回去以后,可以针对调查公司乱打电话扰民的问题深入采访,作一篇‘生活观察’深度报道,写出来就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大家都爱看。这样的报道就叫‘三贴近’。”

我让王江把刚才的来电号码记下来,回到昆明后顺藤摸瓜深入采访。“这样的报道题目,自己想很难想得到,它自己撞上来了,怎能轻易放过!所以说,骚扰电话里也有新闻啊。拿这个乱打电话搞商业调查的事儿来说,有几个问题就很值得思考:调查公司是否有权未经手机用户同意就乱打电话?电话调查不比街头派发问卷调查,手机用户接听电话是要花电话费的,用户是否有义务自己花钱去配合作商业调查?话费该由谁付等等,都是我们作新闻调查时应该回答的问题。”“是呀!骚扰电话不就是在给我们提供新闻线索吗?”王江说,“比如昨天我们出国去了越南的时候,春林老师也接到几个没什么正经事儿的电话,都心疼死了。这可是国际长途国际漫游啊,一摁接听键十几块钱就没了!”“不要觉得是骚扰电话就不屑一顾,它往往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集中反映,说明这个问题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了,新闻媒体当然应该去关注。”我继续阐述我的观点,“而且,不同的时期,骚扰电话比较集中反映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前一段时间股市、基金火爆,我就接到几个问我愿不愿意把钱交给他代买股票的骚扰电话;说不定过段时间,各种骚乱电话又换成另外的内容了,那是因为社会热点又发生了变化。新闻记者正可以从骚扰电话中观察到社会生活的一些最新动向呢。”“除了骚扰电话,还有骚扰短信。”恩团翻出他手机上收到的几条短信念给我们听:“以前是中奖短信多,现在又冒出了无偿提供贷款的短信,还真是过一段时间就花样翻新呢,其实都是骗局。你们记者都可以报道,提醒老百姓注意防骗。”

说起短信,我又想起这段时间不少昆明市民都收到一则短信:“一伙新疆来的艾滋病患者故意用牙签剔牙出血后,又悄悄放回牙签盒传播艾滋病,请转告亲友近期在餐馆吃饭勿使用牙签。”我也收到这条短信了,当时不以为意。“是啊,恩团提醒得对,这则短信实际上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报道线索呀。”我说,“我们应该去卫生疾控和公安等部门采访,究竟有没有这样一伙艾滋病患者,相关部门是否对餐馆牙签进行过检查了,牙签究竟能不能传播艾滋病毒等等。媒体有义务负责任地向公众澄清事实、说明情况。”

互动热评

我也接到过类似的骚扰电话,当时我自己也很奇怪,为什么那个搞调查的会打到我的手机上来。当时也反问了他们是干什么的,可是只是问了一下而已,觉得心烦就推脱了这个电话,后来想想其实我可以继续问她一些问题,因为还有很多疑问我都不知道呢。今天,看了老师的这篇文章才是大受启发了。新闻不仅是报社热线传来的线索,还可以从生活中很多细小的事情里发现。学习到了,多谢老师!——还在新闻的摸索中伍老师说得对,骚扰电话说不定有新闻呢。我都接到过不少了,去抽奖是最普遍的。贴近老百姓,这样的新闻还蛮新鲜的呢。新闻价值基本上几个因素都有了呢!——甜蜜不得不爱是的,我们每天收到这样的骚扰电话太多了,可真的没想到过能从里面挖出新闻来。惭愧。——【冬儿】呵呵,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新闻真是无处不在呀,就看你是不是有心人。——冬老虎不以事小而不为。——冬天不冷!骚扰电话是讨厌,不过若能从中捞出有价值的新闻来也不枉啊。——别问我是谁!

“不管路有多险,都要走到跟前”

我会永远记住这次走了许多险路、流了很多汗水的“多头桫椤王”采访,我也会永远记住春林老师那句铁骨铮铮的话: “不管路有多险,都要走到跟前!”

2007年8月3日 星期五

早上起来的时候,大围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细雨。李春林老师说,在北京从没呼吸过这么新鲜的空气。

昨天傍晚抵达屏边苗族自治县的时候,我和春林老师商量,住在县城里的宾馆没什么意思,屏边县有个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如进山去住。

我们没有惊动县里的领导,只叫了我一个相识多年的好朋友、屏边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胡恩团陪我们进山。

大山里安静得如同是另外一个世界。这一夜,每个人都睡了个好觉。

大山的清晨,空气清新得让人不舍。我和春林老师坚持冒着蒙蒙细雨步行下山。恩团陪着我们步行,其他的人乘车跟在我们后面。

走到玉屏关附近,雨突然下大了。我们三个人连忙冲进路边一个观景亭里避雨。我发现立着一个宣传牌,定睛一看,上面写着“世界之最——最多头的桫椤王”。我知道桫椤是远古时代恐龙的主要食物,现在已经非常珍稀,就很有兴致地看起宣传牌上的说明文字来。文字说,在大围山发现的这株桫椤树已经历经上亿年的风霜雨雪,经专家考证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多头的桫椤之王,共有180头。

我对赶上来的记者王江说,这是个新闻啊。春林老师也说,这一类科考新发现确实是大家都爱看的新闻。

恩团有些自责地说,地方宣传干部做久了,成天只想着“围绕中心围绕大局”,新闻敏感反而没有了。他告诉我们:“这个宣传牌是几年前立的。神奇的是,今年老树又开始发新枝了,前几天我才陪客人去看过,又细细地数了一遍,现在已经有208头了。”

开始说到是几年前的科考发现的时候,我有些失望,遗憾当时县里没把这个新闻提供给我们,现在成旧闻了。再说到老树还在发新枝,我的眼睛又亮了,连忙对王江说:“快把恩团介绍的情况记下来,可以写篇好新闻呢。”

春林老师却在一旁提醒:“采写这类科考新发现的新闻,还是得眼见为实啊,一不小心就可能出假新闻。”

我怎么就没想起应该去实地观察呢?看来是被新闻冲昏了头脑。我赶紧问恩团这个多头桫椤王在哪里。“就在这个山谷下面,”他指着观景亭侧面一条如同云梯的石砌小径对我们说,“顺着这条小道走到谷底。”

我望了一眼这条陡峭险峻的山间小道,竟不见底,心里有些发憷。恩团也不赞成我们下去察看,“下着雨,路滑,太危险了,还是另找时间再去吧。”

春林老师说:“新闻就在眼前,作为记者就不能轻言放弃!要么对这条新闻装没看见,但如果还想报这条新闻,不管路有多险,都要走到跟前!”“不管路有多险,都要走到跟前!”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春林老师已年近六旬了,始终还保持着老一辈新闻人身上这种令人动容的求真、务实、执著的新闻精神,作为后辈,我们又怎能畏惧艰险、不愿吃苦呢?

春林老师迈开大步往下走,我赶紧抢到前面去探路,让王江和恩团一前一后护着春林老师,并给他撑着伞。

下山相对容易些。约走了40多分钟,终于走到了这株桫椤王的跟前。我们4个人都认真地各自数了一遍,确认这株亿年老树的确还在发新枝,已长到了208头。

王江为了拍摄下这株桫椤王,想找个好角度,不小心摔了一跤。摔下去的时候,弄了一身泥,但还是下意识地把社里配备的相机高高举过头顶,让我很是感动。他拍完照回来,脚下一滑,又重重地摔了一跤。

我们往回返,才发现往上爬真是好费力的一件事,也体验了平时不注重锻炼身体的恶果。我的身体甚至已赶不上春林老师了,每登上几级台阶,就得扶着路边的小树喘气;腿肚子一阵阵地颤抖,胸口气血翻涌,背上大汗淋漓。春林老师和王江都回到观景台好一阵子了,我才在恩团的陪伴下一步一喘地走回来。

坐回车上,我仍在大口大口喘气,足有一二十分钟说不出话。一直回到屏边县城以后,气息才平静下来。

我会永远记住这次走了许多险路、流了很多汗水的“多头桫椤王”采访,尽管最终只能写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消息;我也会永远记住春林老师那句铁骨铮铮的话:“不管路有多险,都要走到跟前!”

作为新闻人,我当引以为座右铭。

互动热评

虽然只能发三五百字的消息,但记者的这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探求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冬儿】新闻人的座右铭!——月舞霓裳“不管路有多险,都要走到跟前”。做文如此,做人亦如此!——编采之友精神支撑物质!——冬天不冷!您这篇文章让我们对记者的生活有了一定了解。——心香一瓣!

有多少新闻是在为形式主义推波助澜!

很多形式主义的东西,就是奔着领导面前演戏和在媒体上“露脸”而去的。如果媒体都能做到不去捧形式主义的“臭脚”,形式主义自然就没有了市场。

2007年8月2日 星期四

红河州委书记罗崇敏是我一直比较钦佩的一个领导干部。

听说正好有省领导在红河,我想这一次罗书记不一定有时间跟我们见面了。但是联系之后,书记还是爽快地答应抽出上午的时间跟我们聊聊,让我和李春林老师、记者王江9点钟去他办公室。

坐定之后,罗书记跟我互相寒暄了几句“有些日子没见面了”之类的话。我知道他的时间非常紧,就赶紧切入正题,把今天预定的采访题目提了出来:红河州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国都具有“破冰”意义,我们请他谈一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见解以及红河州为解决这一问题所进行的探索。“我罗崇敏看病是不难的,有个头疼脑热的,保健医生忙不迭就跑过来了;如果要去住院,也早就有工作人员替我安排好了,就是北京的大医院,去了马上也能住上院;我也感受不到看病贵不贵,甚至究竟花多少钱,我也不一定知道。你伍总编也没觉得‘看病难,看病贵’吧?所以说,是老百姓看病难,是老百姓越往上面的好医院去看病越贵,不是我们这些人‘看病难,看病贵’。这反映的是个什么问题呢?是医疗不公平的问题,是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的问题。我们的改革就围绕这个根本性、核心的问题来展开。”我完全没有想到罗书记会这么直白、坦率地开场。

罗书记这样讲的时候,我心里在联想着我们的新闻业务:我们曾经报道过很多地方推出的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新举措”,诸如某医院搞“病人选医生,可向开高价处方单的医生说不”、某医院搞“处方单上标药价”、某医院搞“病人质疑看病贵可听证”等等,但凡医院有这些“新举措”出来,媒体都会争相报道,觉得是新闻。

我也很想从罗崇敏的口里听到一些能够让人兴奋起来、感到耳目一新的“新举措”,这样我们就有新闻可报了。但是罗崇敏主政的红河州似乎没有这些“标新立异”的东西。他说:“红河州的医疗体制改革不玩虚的,不提口号,不做表面文章。表面文章谁不会做,来劲的口号谁不会提上几条?但是,只要你真正深入实际去了解,就知道光靠提几句吸引人的口号、推出一两项新人耳目的举措,不抓住问题产生的关键和核心,不触及体制和机制,不坚定不移地去改革体制和机制,做表面文章是解决不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所以红河州的医疗卫生改革就盯着体制、机制改,全面、系统地改。原来政府那边打算先搞一两个试点,我说只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哪里都能搞出几个像模像样、供领导来参观、供你们记者来采访的试点,但这样的试点难道就不是形式主义吗?要么不搞,看准了要搞,就在全州有系统地全面地搞,绝不搞什么试点。全州1000多个行政村,今年我们用了4个月时间,一次性就把1000多个卫生室全部建完。如果先试点然后再分期分批实施,基层试点搞完了哪还有再分期分批实施的积极性啊,就又流于形式了。钱不够,我说就勒紧裤腰带,把干其他事的钱挤出来都行,年底再想办法补上。为老百姓办点事情,让老百姓得实惠,冒点‘挪用’的风险又能怎么着啊!”

是啊!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于表面上看起来有多么“标新立异”的东西,而要直接触及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我还在想着以前的一些报道:我们在报道各地、各部门众多“新招”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些“新招”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能解决多大的问题?是解决表面的问题还是解决关键、核心的问题?是表面文章还是“真管用”呢?

罗崇敏的一席话,带给我思想上的极大震撼。他看问题不停留于表象而直及问题核心的思想方法,是多么值得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加以借鉴啊。

对形式主义,中央坚决反对,群众深恶痛绝。然而,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又有多少形式主义的东西在被我们当做新举措、新经验大加颂扬!我们的媒体一方面在拼命呼吁防止形式主义,另一方面又不惜版面、时段在为不少形式主义的东西大唱赞歌。实际上,媒体在为形式主义的滋长提供沃土,在为形式主义的风气推波助澜。我们完全不顾有些“新招”在实际工作中是否产生了实际的效果,就将之作为正面经验去宣传报道,难道不是在助长着形式主义?我能想象得到当地的读者群众在看到这些形式主义的报道的时候,会怎样在心里咒骂我们的媒体:“报纸又跟着当官的在吹牛了!”

媒体热衷于追“新”逐“异”而不愿踏踏实实去反映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改革和发展实践的思想作风,实在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想起前几天的每日线索汇报会上,我从有关的文件上看到几个地方推出的“新招”:昆明市成立了“市民寻访团”为政府做“外眼”、富源县建立领导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等等,当时觉得很有新闻,就布置给了记者去作报道。现在想来,还得提醒记者在报道这些新举措、新经验的时候,切记不要只听怎么说,还要看怎么做、产生的实际效果如何。新闻报道绝不能为形式主义提供在公众面前表演的舞台。

很多形式主义的东西,就是奔着在领导面前演戏和在媒体上露脸而去的。如果媒体都能做到不去捧形式主义的“臭脚”,形式主义自然就没有了市场。让喜欢搞形式主义的这官那官们多自讨几次没趣,他渐渐也就没了再搞形式主义的兴致。

互动热评

真是一语道破天机!想想为什么群众只有在上厕所的时候才会想到报纸的用途来就会明白,他们对媒体形式主义的宣传有多么的憎恶和不屑了。群众不是不需要宣传,也不是因为素质太低读不懂宣传,而是宣传有时只是替形式主义的东西说话,却根本解决不了他们的实际困难。他们需要的是能给予他们实际帮助的媒体,而这一方面往往又是媒体所欠缺的。如果能处处站在群众利益的角度进行宣传,我想媒体是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的。——月舞霓裳形式主义的新闻是怎么出来的?我感到是恶劣的媒体环境逼出来的。多数政府的宣传部门只愿意将正面的宣传材料交给记者,想方设法让记者远离新闻事实之外。另外,由于很多记者是跑口的,要靠这些部门吃饭,他们很少对这些部门作严厉的批评。——匿名一些地方、单位形式主义的做法还叫媒体报道,这时我们当然是应该不去的,但是如果是你跑的那个口呢?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写。这时就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