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美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5 16:30:54

点击下载

作者:石静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幸福美满

幸福美满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幸福美满作者:石静排版:梦工厂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9-01ISBN:9787514325812本书由大华文苑(北京)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幸福美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历程,推进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推进了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文化是立国之根,实现中国梦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并最终体现在文化的发展繁荣。习近平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要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如今,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攻坚和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面对各种眼花缭乱的现代传媒,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摇篮,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总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文化纵深,蕴含丰富宝藏。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现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价值、文化形态与文化风采。

为此,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伦理道德、古风古韵的建筑遗存、深具内涵的自然名胜、悠久传承的历史文明,还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2014年4月18日福如东海 福“福”字,它是由“衣”字、“一”字、“口”字、“田”字组成,“衣”字旁又有福禄之意,因此,福字的意思就是“一口田,衣禄全”。因为,在我们的祖先看来,有衣服穿,有一口田,能吃饱饭那就是福气了。尽管后世多有变化,但是福都是几千年来人们孜孜追求、时时向往的境界。

福文化,是我国的一种文化现象。我国的福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以传统文化来概括,几无外乎“福、禄、寿、喜、财”。在这5个字中,又以福为首。我国的福文化,已经形成一种文化景观,十分宏大。它渗透于社会的诸多领域,并且源远流长。孜孜追求的福如东海

相传那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年接连好几个月没下雨,各处都闹旱灾,井、河干涸,地开裂,庄稼颗粒无收。海南珠崖郡的崖县也不例外,饥饿干渴的崖县人天天跪在地上,祈求天神赐降甘霖。在崖县的鹿回头村庄,有一位勤劳勇敢地小伙子,他的名字叫阿富。他每天到海里去捕鱼给乡亲们,奇怪的是,不论到哪个海域都捕不到鱼,只有到大东海才能打到鱼。一天,阿富在大东海打到一条好大的鱼,他回到村,把鱼切成一块块分给乡亲们,而自己只留下一点点鱼头。■艺术福字

他正要烧水煮鱼头时,来了一位要饭的老太婆,只见她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破衣烂衫,又脏又臭。阿富一点也不嫌弃她,请她坐下,说煮熟了鱼头就给她吃。

老太婆说,她饿了三天三夜,最好现在就给她生鱼头吃。

阿富二话没说,立即把鱼头给了老太婆。老太婆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顿时有了精神。她跪下叩头感谢阿富的帮助,阿富慌忙上前扶她起来。当老太婆被阿富扶起来时,阿富闻到了一阵阵淡淡的清香。

他抬头一看,天哪,站在他面前的不是又脏又臭的老太婆,而是胜似天仙的美女。只见她乌黑的头发柔软地披在肩上,眼睛又大又黑,脉脉含情,樱桃似的小嘴漾着动人的微笑,整个鹅蛋形的脸上闪烁着美丽动人的光辉。她整个的人■龙女塑像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槟榔花,又美又香又动人。东海龙王 我国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龙是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而东海龙王为四王之首,原因在于东方为尊位,按《周易》来说东为阳,故此东海龙王排第一便是理所应当的。

阿富望着她,眼睛都发直了。好半天他才问:“你就是刚才那位老太婆变的?”

姑娘点点头说:“我的名字叫阿美,是大东海龙王的第三个女儿。现在人间闹旱灾,我是来告诉你们,善良的人们只要到大东海喝三口海水,回来后,挖地出水,种地丰收,做买卖发财。总之,就能心想事成。”■清初年画福寿康宁

说完,她问阿富是否愿意试一试。没等阿富回答,她便即拉起阿富的手,阿富感到身体飘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到了大东海边。

阿美用手捧了三口海水喝。阿富模仿阿美的动作,也用手捧了三口海水喝。这时里阿美又拉起阿富的手,飘到了田间。

她对阿富说,你心里想着一件事,然后你开始行动,保你心想事成。阿富蹲下来,用双手掘地,不一会儿,地里冒出一汪清澈的淡水。阿富扑下去喝那水,又香又甜。

阿富说:“如果这汪水变成了一条河流就好了,乡亲们就有救了。”他的话音刚落,只听到一阵阵“哗哗”的流水声,他眼前的水窟变成了一条又长又阔的河流,清澈碧绿的河水欢快地奔腾着。

阿富高兴得手舞足蹈,他边往村里奔跑,边高声呼喊:“乡亲们,有水了!庄稼有救了!我们有救了!是阿美仙姐救了我们。”

突然,阿富发现自己还没有谢过阿美呢,正想回头去找,阿美已飘到了他身边。他跪下要向阿美叩头感谢。

阿美说:“不用谢!”

她问阿富:“你肯娶我为妻吗?”

阿富惊喜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望着阿美发愣。锣鼓 古代的打击乐器,是戏剧节奏的支柱。戏曲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性,而锣鼓是一种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乐器,有了锣鼓的伴奏配合,能增强戏曲演唱、表演的节奏感和动作的准确性,能够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

阿美又问:“你肯娶我为妻吗?”

阿富大声说:“肯!”■福字艺术盘

这时,乡亲们敲锣打鼓地跑来了,他们问阿富,阿美仙姐是怎样给他们带来一条奔腾不息的淡水河的,阿富从头至尾叙述了事情的经过。乡亲们兴奋地把阿美抬了起来,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阿美就是我们的再生母亲,由于她的帮助,我们才有了救,才没有被旱灾害死。”从此,这一带的黎族同胞称妈妈为阿美。在鞭炮和锣鼓声中,阿富和阿美成亲了。从那以后,鹿回头村的■福字木雕村民们一遇到什么想办的事就到大东海去喝三口海水,定能心想事成。

善良的鹿回头村的村民们又把这一秘密告诉每一个来大东海玩耍的人们,因此,只要到过大东海的人,都喝过三口大东海的水,他们凡事都能成功,万事如意。《左传》 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为《春秋左氏传》。《左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但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鹿回头村的人们说这幸福是大东海给的,因此常说福如东海,指福气像东海那样大。于是,“福如东海”这句吉祥的话就一直流传了下来,而“福”也就成了人们心中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企盼福气的到来。一个“福”字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福字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福,从示部。从示部的汉字,多与祭祀、神明、祈祷、企盼有关。关于这一点,可从甲骨文中的福字得到印证。

在甲骨文中,福字是“两手捧酒浇于祭台之上”的会意字,是古代祭祀的形象写照。由此可见,福的最原始含义是“向上天祈求”。后来,福又成为特指祭祀用的酒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福的含义被逐渐延伸、扩展。如《左传·庄公十年》记载: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里的福,就是护佑的意思。我国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对福的解释基本采用的是《左传》上的说法,即:“福,佑也。”意为神灵保佑,逢凶化吉为福。

福字由示、一、口和田组成。示,指神祇;田,指耕地、打猎。一字,按《说文》解释说,“一”是一切开始之初,道立于一,一分天地,化成万物。口字,《说文》说,“口”是人们为什么言食的原因。在这个福字上,寄托了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

总之,不管是《左传》、《说文》对福的诠释,还是人们对于福的理解,福都是几千年来我国百姓们孜孜追求、时时向往的境界。阅读链接相传帝尧有一天到华地去视察,华地封人前往祝贺说:“唯愿圣人多福、多寿、多男子。”帝尧听罢连忙辞道:“实在不敢,多福就是多出许多麻烦事,多寿又要多出许多耻辱,多男子更要为他们多担心。”封人说道:“上天生了万民,必要给他们事情去做,每个男子都有事情做,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把福分赐给众人,让人人都有福,又有什么麻烦呢?天下有道,便国泰民安;天下无道,便要竭力施德仁,哪里会有什么耻辱呢?”帝尧与封人的这一对答,便为后世留下了“华封三祝”,作为祝人和自祝的祝福贺词。福星原本是天上的木星早在上古时期,古人就认为浩渺无际的星空是众神的居所,每一点星光都是一位星辰之神。星辰之神虽然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却被认为是地上万物的主宰。起初人们把天上星辰想象成恐怖的怪兽模样。由于人们常在东方看到木星升起,而五行观念中东方属木,所以就称为“木星”,他的星神名为岁星神。《天官·星占》里讲:木星照耀的国度,赐福于君王,保佑他政权稳定。星相家们近而引申为:“岁星所照,能降福于民”是说岁星照耀的地方,百姓也能够得到好运和幸■福星塑像福。看来早在西汉以来,人们就把木星作为赐福之星看待。

可是天上的星辰数不胜数,为什么偏偏选中木星作为福星呢?或许是人们看重他的明亮出众,引人注目。但明亮还不是人们选中他的主要原因。木星不仅是看上去很美,还有重要的实际功用。

那就是他的另一个名字“岁星”所标示的含义:用来纪年和修订历法。古人发现在每晚同一时刻观察木星,他的位置都有微小差别,但变化量极小,不易察觉。如果以年度为单位来做比较,这个变化就非常明显。

而这种变化的周期是恒定的,■古代木星图因此在古代天文学家的眼中,木星就具有了非同寻常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天空就像是一个大时钟,木星就像是大时钟的指针。只不过它转一圈不是12小时而是12年。古代天文学家用这座大钟作大跨度时间的调整校正,以修订历法。五行 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大自然由这5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5个要素的盛衰,大自然会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不仅如此古人还发现木星与农业收成有某种关联。《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一段文字讲到木星12年周期。大意是岁星所在的地方,保证五谷丰登,第三年会有饥荒,第六年进入衰落,第十二年开始兴盛。■福星瓷雕

古人观察发现在木星活动的12年周期当中,气候也呈现周期性变化。而气候对农业生产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史记》,《汉书》等史书中,明确记载岁星是主管农业的星官,地位极为崇高。梁令瓒 唐代画家、天文仪器制造家。官率府兵曹参军。721年,唐玄宗命僧一行改造大衍历,而无黄道游仪测候;梁令瓒因创制游仪木样。一行称其所造能契合自然,对进步大有帮助。后又与一行创制浑天铜仪。工篆书,擅画人物。存世作品有《五星及二十宿神形图》,北宋时期李公麟称其画风似吴道子。

以《史记·天官书》中的记载来看,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专门的庙宇来供奉岁星,而且这种祭祀制度一直持续至清代晚期。

在紫禁城南就有一座祭祀岁星的大殿,每到金秋时节,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在此举行盛大仪式,祈求岁星赐福天下,保佑五谷丰登。民以食为天,丰收当然是福,因此岁星后来被赋予福星称号自然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然而这位赐福的岁星神,还有一个令人恐惧的别名,叫做“太岁”。俗语里太岁头上不能动土,说的就是这位太岁星神。为什么寄托人们美好心愿的福星,居然还有太岁的凶神一面呢?

在我国最古老的星官画像中,绘制于1300多年前的唐代开元时期,名为《五星二十八宿图》,里边描绘金、木、水、火、土五星和28位星神形象。排在众星之首的福星,却有着一副怪兽模样,他的头部似虎非虎,一双豹目圆睁,身着一袭简朴长衫,盘膝而坐,又酷似一位读书人。他的代步工具更是令人匪夷所思,居然是一头硕大的野猪。

这幅画像的作者梁令瓒,梁令瓒是唐代中期著名的天文仪器制造家和卓越的人物画家。他描绘的这幅画像,必定是当时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星官形象。

一代传一代,岁星木星成了人们心目中降福下界、赐予人们好运幸福的福星,与寿星、禄星并称为“三星”,年画中就有《福禄寿三星图》。造房子时也要用红纸大书“福星高照”贴于正梁上。

每逢岁星来临之际,正是人间辞旧迎新时,家家户户遥拜祭祀岁星,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幸福,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阅读链接清代光绪年间,滨江关道道员杜学瀛受黑龙江巡抚程德全指派,护送鳇鱼、鹿筋、熊掌等贡品进京。杜学瀛腊月二十到达皇宫大内,正赶上光绪帝在乾清宫举行御笔赐福仪式。皇帝写的第一个“福”字要悬挂于乾清宫正殿,其余张贴宫廷内苑各处,及赏赐王公宠臣和各省将军督抚。杜学瀛运气好,有幸得到了皇帝御笔“福”字,这让他实在是受宠若惊。从京城回到道台府,杜学瀛逢人便讲,给别人看皇帝御赐的福字。杜学瀛还说,能在赐福仪式上得到皇帝御笔福字的,每年只有10余人。杜学瀛把御赐的福字挂在了会客厅内,谓之“福字厅”。福神从自然神演变到人

福神与许多神灵一样,也经历了由自然神灵到人物神灵的演变历程。最初的福神为星辰,称“福星”。福星,即木星,也叫“岁星”,可以说人们是把木星当做了赐福的福神。福神人格化后,又附会上了多种说法。在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福神,又是被神化了的人,他就是唐代清官阳城。阳城,陕州夏县人,祖籍定州北平。阳城一生与世无争,好学乐施,以忠义卓行而著称。阳城自幼天性好学,至唐后期京道衰败,生活贫困,以致无钱买书。因而,他请求为集贤院属吏,借此机会攻读,昼夜闭门,坚持6年之久。进士及第后,阳城由于不贪图功名利禄,便隐居中条山,与弟■福星高照像阳智、阳域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

阳城由于乐施,在乡里称著,为人所敬仰。山东节度使闻其忠义,派人送来缣500匹,阳城固辞不收,使者扔下便走。阳城把缣封存起来,从不打开。逢里人郑俶无钱葬父,就全部送去。郑俶感激不尽,请求做阳城的家奴以示报答。阳城批评了他这种行为,收郑俶为学生,传授他知识。

阳城谦恭简素,舍施行义,在乡里有很高的威望,村闾中发生争论之事,不是去找官府解决,而是■福神塑像找阳城进行调解。

阳城的行为,闻名遐迩,陕虢观察使李泌多次聘其为府僚,阳城始终不应。李泌又把他推荐给唐德宗,命为著作佐郎。李泌派参军韩杰奉诏书谒见,阳城谢称体弱多病,不堪奔走,谢绝诏命。进士 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的人,就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唐代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由于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李泌任宰相后,再次向唐德宗荐举,又命阳城为谏议大夫,派长安尉杨宁带诏书绢帛聘请。阳城无奈,只好衣粗布前往京城谢恩辞绝。唐德宗派宦官取来朝服绯衣下令更衣召见,并赐帛50匹,促使阳城从隐居生活步入政治生涯。阳城在任道州,即今湖南道县刺史时,因道州多生侏儒,多年惯例,州里每年都要把侏儒贡献朝廷,供宫中玩乐。每逢强征侏儒送往京都那天,生离死别,哭声震天,惨不忍睹!阳城是个以人民痛苦为怀的好■天官赐福画像官,就在来任道州刺史的当年,便下令不再征召民间侏儒,当然也就不再进贡了。朝廷派人前来,令阳城进贡侏儒。阳城置安危于度外,写了一道奏章,托来使呈交唐德宗。

唐德宗皇帝看了奏章后,终于省悟,于是下诏:自后免除道州进贡侏儒。道州罢侏儒,父子免离散。消息已经传出,道州百姓奔走相告。为使子孙万代永记阳城的恩德,生了儿子均以“阳”名之,又把道州城里的一条街改名为“阳城街”。张道陵 (34年~156年),为世袭的“正一道”领袖。“正一道”是由张道陵创立,后世称张陵为“天师”,其子张衡为“嗣师”,其孙张鲁为“系师”,称为“三师”。其传人为其子孙世袭,后皆称为“天师”,因张姓即被称为“张天师”。

道州百姓感恩戴德阳城为民解灾降福,纷纷捐资为阳城建造祠堂,众多人家还都供奉阳城的画像。久而久之,阳城被奉作了福神。

道教传扬的福神天官旧时演戏,常在正剧的前加面演《天官赐福》。这里说的赐福的天官,就是指道教树立的福神。142年,张道陵创立天师道,做三官书为人治病,即天官、地官、水官。另外,“天官赐福”,语出《梁元帝旨要》:

上元为天官司赐福之辰;中元为地官赦罪之辰;下元为解厄之辰。

他们各司职责,其中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后来道教又以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司十月十五生,届期设斋诵经。明代《三教搜神大全》“三元大帝”记载:“上元一品天官赐福紫微帝群,正月十五诞辰。”民间则于春节开始,敬天官以盼福音。如意 古代工艺美术品,以清代为多,明代少见。清代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

民间贴对联,上联“吉庆有余”,下联“天官赐福”或“受天百禄”。其周围再配上灵芝或杂宝,多用于祝贺生辰的画稿、礼品装饰等处。还有用于影壁上的方形装饰画——“福字灯”。一般内容为“天官赐福”,画面上除绘有天官和“天官赐福”字样处,再加四季花和祥云等内容,是民间新年装饰品。

在年画《天官赐福》中,天官头戴如意翅丞相帽,五绺长髯,身穿绣龙红袍,扎玉带,怀抱如意。以天古、蝙蝠为主组成,“蝠”与“福”同音,借以表达吉祥、天官降■天官面塑福之意。

天官是授福禄的神人,天官大帝手执“天官赐福”4个大字横幅,背靠花团锦簇的“福”字,头顶脚下祥云和5只蝙蝠环绕,脚下寿桃,象征着“多福多寿”,天官大帝把美好幸福生活赐予人间。由于道教的着力尊奉宣扬,信奉福神天官的人与时俱增,明代以后成了神州大地公认的福神。福神的形象也逐渐趋于统一,均是一品大臣服饰,腰缠玉带,手执“天官赐福”条幅,生得天庭饱满、下颌方圆,五绺长须,慈眉善目,一副大富大贵福相。■福星花灯

元明时期,阳城又被传说为汉武帝时人杨成。以后更多异说,或尊天官为福神,或尊怀抱婴儿的“送子张仙”为福神。

随着文明进程的发展和民俗文化的丰厚,福的内容也越加丰富。福寄托着民间百姓所有的美好憧憬,作为吉祥文化的主要内容,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了人们的理想与愿望。阅读链接汉代刘安《淮南子·人间训》中讲了一个塞翁失马的故事。塞翁丢了马,几个月后丢失的马又带回几匹好马回来。儿子高兴地骑上被带回的好马,从马上摔落下来跌断了骨头,官方来征兵打仗,塞翁之子因残疾而免服兵役。留下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名句。早在春秋时代老子就把这种好事和坏事可以转化的关系概括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由祸转福为吉,由福转祸为凶,因此有福要会享,不要忘乎所以,才能逄凶化吉,否则就会乐极生悲。独树一帜的我国福文化“福”是生活在我国的人们眼里最吉祥的字眼,“福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深层的文化心理到外表的器物制度,从钟鸣鼎食之家到引车卖浆之流,从文人墨客的笔端到黎民百姓的床头,一个“福”字,凝聚着有着上下5000年文化的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愫。

古往今来,关于“福”的内涵众说不一。《礼记》记载:

福者,百顺之名也。

也就是说,“福”有顺利、诸事如意的含义。这是关于“福”的最早记录。而“福文化”的由来,人们可以最早追溯至原始社会的星辰自然崇拜上来。先民们为了驱邪避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就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书经》 也叫《尚书》或《书》,是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史书。《书经》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为《书》,汉代改称为《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在流传的“福”、“禄”、“寿”三星的崇拜中,“福星”最集中地反映了人们祈福纳祥、追求美满幸福生活的善良愿望。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作用范围从“天庭”崇拜延伸至现实世界。

其外在体现从部落图腾延伸至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其内在的预示意义从直观美好愿望的简单诉求延伸并升华为预示着好运、幸■福字艺术画福、长寿、发财、加官晋爵、子孙满堂等的文化,从而构成了民族文化方阵中独树一帜的“福”文化。■福字艺术雕塑

福文化的核心是“五福”观念。“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

五福的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人们认为,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在封建社会中,不同阶层、地位的人,对福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对于农民来说,有自己的土地,春种秋收,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就是福。而平民百姓常年遭遇苛政、战争或灾荒的境地,能阖家平安,生存下来就是福。

商人却往往算盘黄金万两、财源茂盛达三江才是福。文人学士的福又有不同,十年寒窗苦,一朝人上人,金榜题名就是他们最大的福。老年人把健康、长寿,有子孙■福星剪纸膝下承欢,看做是最大的福。《老子》 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或《老子五千文》,是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是古代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古人对福的认识,是现实的也是辩证的。老子以辩证的思想,对福与祸进行了阐述。在《老子》第五十八章,则有“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之语。就是说,这祸是相对于福而来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丢了马是不好的事,可是那丢的马又跑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几匹骏马。这是因祸得福。而相对于那个捡拾了塞翁马的人,一下子反却丢了几匹马,这是因福得祸了。事实上,“福”的含义十分广泛,包容了世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愿望与目标。我们经常讲所谓的吉祥,多指福而言。因此,吉祥又可释为福。古代字书《字林》记载:“祯祥也,福也。”古籍《风角占》也说:“福先见曰祥”。如此看来,福是我国吉祥文化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祈福的观念融入各民俗活动中。踩五福是自唐代以来流传于“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故里、财神故里、刘海故里的一种古老祈福文化活动,在西安钟馗故里山石上雕刻■五福星官画像蝙蝠5只,寓意“五福”,据传说人们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踩踏5只蝙蝠后会返老还童,五福临门,福如东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踩踏5只蝙蝠后,会福贵双全。傩舞 又叫“大傩”,俗称为“鬼戏”或“跳鬼脸”。其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是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至正月十六期间表演。

傩舞“跳五福”是“跳钟馗”的一部分内容,又称跳判,一般有六跳:跳五福、跳加官、跳蟠桃、跳魁星、跳财神、跳龙凤,即演福禄寿喜财子傩戏,是一种祈盼人寿年丰,幸福美满,福海无边的古老民俗文化活动,又有很广泛的内涵。

每逢重要节日,这些地区都要“跳钟馗”,以求赐福镇宅,中榜得魁;钟馗真神显,送咱福禄寿喜安!古时“跳钟馗”是以木偶架在肩上嬉耍,后来发展到由人扮演钟馗,在村中巡游嬉耍。

表演跳五福时钟馗面涂紫金,口带长髯,头顶乌纱,足蹬朝靴,金银垫肚,外罩紫红袍,左手持金色蝙蝠,右手持七星宝剑,前有5只蝙蝠引路,后有黄罗伞盖,旁有书酒侍者,亦步亦趋。傩舞跳五福主要有钟馗降神、钟馗出巡、钟馗赐福、钟馗凯旋等几个段落。

那么,如何实现“五福临门”呢?或者说,人生的幸福源泉在哪里呢?我们的祖先一开始就把追求人生的幸福和人格的修炼、道德的完善结合在一起。不仅最初观念的提出把“修好德”列为五福之一,而且把修身养性、以德配天作为追求幸福的最高境界。

孔圣人在谈到何谓“乐”时,说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追求的是内在德性的完善,不在乎外在生活的富足。

孟子更是发扬了他的老师“君子忧道不忧贫”的幸福观,进一步提出了君子有“三乐”的德福观,把个体幸福的追求扩大到“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的社会道义的层面。

从此之后,“立德为先”、“以德祈福”的我国传统的人生价值观,也注定构成了中国“福”文化的核心品质。阅读链接商纣的王叔箕子武王灭商以后出走朝鲜,一年后因思念故土而回到镐京,武王向箕子讨教治国之法。箕子提出了9种万事如意,其中有一条就是用五福劝人为善。是说“一要长寿,二要富贵,三要健康安宁,四要遵行美德,五要善终”。箕子强调只要人为善就能得到五福。在我国,“五福”的吉祥图很多,杨柳青宫间《五福临门》画5个朝服天官,各持圣旨一道,上绘蝙蝠,象征天降五福于门前,幸福生活此刻开始。天下第一福的五福文化1673年,清代康熙皇帝为祖母孝庄太后“请福续寿”,写下了震烁古今的“长寿之福”。康熙皇帝一生酷爱书法,但却很少题字,所以康熙御笔是历代皇帝的笔墨中流传最少的,于是这就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传说,康熙一生流传下来的就剩3个字:“无为”、“福”。“无为”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而“天下第一福”,则存于北京恭王府中的福字碑上。康熙帝年幼丧母,由孝庄皇太■康熙福字后一手把他抚养长大的。1673年,孝庄太后60岁大寿将至,却不料突染沉疴。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请福续寿之说,遂决定为祖母请福。

在沐浴斋戒3天后,康熙精选了一只上镌“赐福苍生”正楷4金字的毛笔,在丝绢制作的纸笺上,一气呵成,写就了倾注对祖母挚爱的“福”字,并决定破例加盖“康熙御笔之宝”印玺。■福星高照雕塑

印玺是皇帝权力的象征,一般只能盖在圣旨和重要的公务文件上,绝对不可能盖在一般的书法作品上。而且,印玺既没有盖在福字的左下方,也没有盖在福字的右上方,而是郑重地盖在福字的正上方,寓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

孝庄太后自得到了这福字,百病全消,以75岁高龄得以善终。民间称这是康熙“请福续寿”带来的福缘。事后康熙几番重提御笔,却再也写不出其中的“福”字神韵来,所以民间盛传福为“天赐洪福”。书法 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康熙倾注爱心所写的这个福字,有意无意间还创造了许多空前的纪录。俗语称“有福必有寿,有寿必有福。有福无寿是为无福可受”。但是,由于“福”,“寿”两字字形差异太大,因此,自古以来很少有书法家将其合二为一,可康熙所写此“福”,恰恰将福、寿两字形为一■福寿图体,做到“福中有寿,福寿双全”。此福的书写,不同于民间常用的饱满方正,其字形窄而狭长,为瘦,音谐寿,世称“长瘦福”,即长寿之福。康熙 (1654年~1722年),爱新觉罗玄烨,清代的皇帝之一,因为年号是康熙,所以也被称为“康熙皇帝”。康,是安宁的意思,熙是兴盛的意思,康熙两字寓意着万民康宁、天下熙盛。康熙大帝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共在位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有意思的是这个福除了可以理解为寿外,还可分解成“才”、“子”、“多”、“田”4个字,有“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寿”。五福之寓,巧妙地构成了“福”字的深刻含义,意味深长,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字,因而被世人公认为“天下第一福”。又因“田”部尚未封口,因此是洪福无边之福。

从书法上来看,康熙的“福”字,左上角为汉字草书“一”,左下角为汉字草书“子”,右上角为汉字草书“多”,右下角为汉字草书“田”,合起来看是“福”,分开来读则是,一子多田。不封口,则地大物博乃为福也。

康熙一生政绩卓著,他裁撤三藩、收复台湾、与俄国精确边界、两次亲征准噶尔,开疆拓土,正合“多田”之兆。一生有子数十,恰应“多子”之端。与孙乾隆帝各执政逾一甲子,均以高寿善终,正是“多寿”之人。甲子 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一个。前一位是癸亥,后一位是乙丑。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一年称“甲子年”。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甲属阳之木,地支之子属阳之水,是水生木相生。

康乾盛世长达100多年,国富民强,为“多才(财)”、国泰民安则是万民“多福”。这“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寿”的福字,不仅让受福之人得福颇厚,更令康熙这请“福”送“福”之人受益终生,因此民间称此福为“请福聚福、送福得福”。■福星雕塑

也就是从这个福字起,清代有了每年新年御赐福字的定例。孝庄太后于临终前,为了永久保存孙子玄烨送给自己的这个弥为珍贵的福字,亲命将其刻在石碑上,伫立于宫内。王羲之 (303年~361年或321年~379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书法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乾隆继位后,将“天下第一福”赐给自己的宠臣和珅。和珅命人运来几千块太湖石,在自己的府邸后花园砌成一条巨龙,这条龙的位置正好在京城的龙脉上,他将“天下第一福”藏在龙穴之中悉心供奉。

传说谁要能给家中老人请回这个“天下第一福”,就一定能够为老人添福添寿。而且,这个“福”字在请回之后还有一定讲究,除夕挂出,每日必须净手敬香,并于晚上用手去摸福字,由下向上,摸得越高就越长寿,至正月十五则必须收起深藏,此谓“摸年福增年寿”。

更为珍贵的是,碑的正上方刻有康熙的御玺之印以镇福,这更是其他历史传碑无法相比的。因此,这个福字也就不能倒贴。■福寿多子年画

在我国还有一种福,叫“平安福”。此“福”借鉴唐太宗“平”字和王羲之“安”字书法笔意,保持传统“福”字原形,符合书法和汉字规范,由“平、安”两字组成,“平”字与“禾”字形体相通,造“和”字于“福”字之中。因为传统“福”字有象形“衣食”之意,此福为“衣食之福”;“平安”两字组成,为“平安之福”;有“和”字在“福”字中,为“和谐之福”。

以《周易》五行分解此“福”字;可分解为“平”(属水)、“安”(属土)、“礻”(属金)、“一”(属土)、“口”(属木)、“田”(属火)、“福”(属水)。

按相生之道理,“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生且五行生“金”,又为“生‘金’之‘福’”。因为没有“平安”万事空,所以“平安”人间第一“福”。阅读链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接连好几副都是这样。于是王羲之想了想,提笔写了一副对联,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于是趁夜色溜走了。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福意浓浓的吉祥福图相传,姜太公在当年封神的时候,封妻子叶氏为穷神,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百姓家贴福字,以驱赶穷神,寓意“福到我家”。条件好的,挂一幅《百福图》,祈求平安、岁岁幸福;当官的,挂一幅《百福图》,保佑官运亨通,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飞黄腾达;经商的,挂一幅《百福图》,以求财源■百福图剪纸茂盛、生意兴隆、四方来宝、八路进财。“百福图”是由100多种不同的福字样印制成的,是以篆体为基础的字字异形图案,也是民间流传已久的福字图案。“福”是诸事皆吉的总称,如富贵寿考等统称为“福”。每逢新年或吉日,则有祝福之字或寓意之图出现在民俗活动中,人们用以祈盼万福降临。■百福图雕刻“百福图”字体造型稳重、均齐、端庄,极有意趣和韵味,为我国广大人民所喜爱。福字图案除字体变化外,还有“老福字”、“福字灯”及“花鸟字体”等形式。多用于画稿、节日装饰、雕刻等处。

后来,人们在河南洛阳发现了古碑“福寿图”,是一通阴阳碑,即一通碑的正反两面,分别刻有100个“福”和100个“寿”字。珍贵之处在于每个字各有千秋、字体各异、无一雷同。其中楷、隶、篆、行、甲骨文等无所不有,福上方还注明文体出处。篆体 汉字古代书体之一,也叫“篆书”。是对古文字的统称。广义的篆体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狭义的篆体主要指“大篆”和“小篆”。

其中以朝代分有商鼎文、周鼎文、汉鼎文等;以地域分有鳍隶、燕书、西夏台书等;以字体论有易篆、古隶、古斗金文、飞白书等;以书法家而言有程邈、怀素、虞书、蔡书、小王书以及书圣王羲之的“换鹅经”文体等。■百福图艺术屏风

还有字如其形的蝌蚪文、星斗文、火文、树文、龙文、凤文、聚宝文等。在桃形点的“聚宝文”内还有如珊瑚、象牙、犀角、珍珠、熊掌、玉圭等都是惟妙惟肖,琳琅满目。圭 古代在祭祀、丧葬以及征伐等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其使用的规格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权力。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圭始见于商代而盛行于春秋战国。形制特点因时代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别。战国以后圭在社会上不再流行,各代帝王在遵循古制时曾制造过,但绝大多数没有流传下来。

该碑还吸收、兼容少数民族文化、外来文化、宗教文化的典证。图中的“玉帝天文”、“上帝印章”等则颇具神话传奇;“瑶池宝意”、“四利佛书”、“西方梵书”等又具有浓郁的佛教色彩;“西夏台书”又是体现了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而“飞章符”、“皇极篆”、“青黄君书”、“玄隶”、“帝君玉牒”又透出道家的气韵;在“聚宝文”内的珊瑚、珍珠、象牙等还可依稀见到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轨迹。

在碑中的铭章中有“徐百公”、“许教宗”、“郑尚书”、“高家贤”、“碣夫人”、“花葵夫人”等名不见经传的古代书法家都可称名家手笔。

可惜书海茫茫、踪迹难觅。尤其是古代的女书法家、除在《百寿图》、《百福图》中仅留其少数芳名外,其他国内外更是鲜见其芳迹了。《百寿图》、《百福图》合称《福寿图》。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官方和民间都喜爱的吉祥珍品。此外,在我国还有很多寓意吉祥的福图,如《双福图》、《平安五福自天来图》、《纳福迎祥图》和《三多九如图》等。《双福图》的画面上绘有两只蝙蝠相对,也有两童子各抱一只蝙蝠相对而立的。《百寿图》 用100个不同形体的“寿”字所组成的图像,有圆形、方形或长方形数种;也有在一个大“寿”字中再写上一些小“寿”字的。图像中的字体多为繁体,有篆体、隶书、楷书或几种字体混合兼用。经过不同形体“寿”字组合成的百寿图,往往能够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富丽堂皇、意蕴深长的感觉。“福”为诸事皆吉的总称,以蝠来寓福。每逢新年或吉日,人们都会贴“福”字以寓吉祥。双为吉数,一为单,二为全。

我国自古有求全的民风,画面上以双数蝙蝠或孩童来表示求全、求吉祥如意、追求美好幸福的心理。“福”还与“富”谐音寓意,可变化出多种的花字图。在民间流传应用甚广,多用于画稿、礼品、陶瓷、刺乡、家具、实用品、建筑彩■百福图石刻画等诸多方面。《平安五福自天来图》的画面上空中飞来5只蝙蝠,童子捕捉后盛入缸中。5只蝙蝠飞翔,寓意五福从天而来,有福从天降之意,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一般应用于画稿、文具、实用品装饰上。《小雅》 为《诗经》的一部分,共有74篇。《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与叙述武功的史诗不同,这些诗歌大都从普通士兵的角度表现他们的遭遇和想法,着重歌唱对于战争的厌倦和对于家乡的思念,读来倍感亲切。《纳福迎祥图》的画面上绘有童子仰视天空飞来的数只蝙蝠,并把捉获的一只放入瓮中。一般这样的画面蝙蝠多画作5只,意为五福。五福是长寿、富贵、平安、积德、善终5种人间最美好的愿望。《三多九如图》是盛行于清代的一种吉祥纹样,画面上绘有蝙蝠、桃、石榴及9个如意。蝙蝠寓福;佛手橘,形如人手,也称“佛之手”。因“佛”与“福”音似,佛手橘在图案中作为多福的象征。桃寓长寿,石榴寓多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